TW513493B - Polymer filaments having profiled cross-section - Google Patents

Polymer filaments having profiled cross-sec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13493B
TW513493B TW090116876A TW90116876A TW513493B TW 513493 B TW513493 B TW 513493B TW 090116876 A TW090116876 A TW 090116876A TW 90116876 A TW90116876 A TW 90116876A TW 513493 B TW513493 B TW 5134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ilaments
patent application
filamen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16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ter Michael Lancaster
Original Assignee
Du Po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 Pont filed Critical Du Pont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13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134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6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am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53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ith a non-circular cross sec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Description

一 _— B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範轉 本發月係有關於具有與纖絲縱長軸成垂直之,,開放中空” 壓形橫切面之合成聚合物纖絲。本發明進一步係有關於用 於熔融擠壓纖絲之噴絲頭板,及藉熔融擠壓製造纖絲之方 法。 背景 合成聚合物…尤其是聚醯胺聚合物如耐綸6 6及耐給6… 製成I紡織纖維或纖絲,及自相同聚醯胺聚合物熔融擠壓 而成之多纖絲紗一般都製成部份定向紗(PQY)及拉伸紗以 供製成衣服之用。POY之斷裂伸長率將大於約55%,而 拉伸紗之伸長率將較低。圓形是構成例如P 〇 γ及拉伸紗任 一種多纖絲紗之每一纖絲之最普通橫切面形狀。個別纖絲 橫切面形狀的變化包括三葉形或六葉形[日本公告專利文 件01-020243(曰本酯公司)所揭示]、扇形橢圓橫切面[美國 專利第5,834,119號(Roop)所揭示]及具單一縱長孔隙之中 空聚醯胺纖絲[美國專利第5,604,036號(Bennett)等人所揭 示]。 上述全部實例爲已知之壓型橫切面形狀之ΡΟγ及拉伸紗 之變種。具圓形以外橫切面形狀之纖絲可提供多纖絲紗供 具有不同視覺美觀、不透明度及豐滿與輕量之織物及衣服 使用。從中空纖絲製成之紗,例如最後提及之美國專利之 紗可提供較無縱長孔隙之習知纖絲爲輕之織物及方服以及 增強之保暖性。中空纖絲,藉習知方法例如噴氣變形(Ajt) 及假捻變形(FTT)方法變形以獲得膨鬆紗時,特別適用於 -4- 513493 A7 B7 發明説明(2 衣服用途。直接用於織造用途之中空扁平紗也已爲吾人所 知。 高孔隙體積中空之部份定向及扁平耐綸紗二者,賓内 特(Bennett)等人已揭示。然而,具縱長孔隙之·纖絲在妨絲 時很難完全封閉,且也會在變形過程中實質變形。這會產 生"C字型”纖絲及/或陷縮管橫切面形狀。c字型纖絲^相 互緊密堆彻而喪失相鄰纖絲間之開放空間。此外,c ^刑 橫切面纖絲及陷縮管橫切面會因發生此種情形而導致產= 非所欲紗及織物性質。織物及衣服增高之織物密度及減^ 之保暖性即在非所欲性質當中。再者,自具不等量破裂縱 長孔隙之纖絲製成之紗線會造成染色織物產生色素,而心 整的纖絲孔隙則提供機會性細菌滋生的所在。_ ^ 儿 現已發現,上述缺點可藉製造具有新穎橫切面之 纖絲加以克服。 / 。% .本發明提供-種自合成聚合物製成、具有與纖絲 成垂直(”中空開放”橫切面形狀之壓型纖絲。橫切面、 小係製成可防止第一纖絲與具相同橫切面之第二=大 鎖。此意謂靠近橫切面每一尖之區域較之該界定開放二f 橫切面之開口之區域間之間隔爲寬。 飞 生 本發明之壓型橫切面形狀纖絲係由擠壓毛細总、、 狀及設計所提供。本發明之纖絲係、由合成聚合物通=形 細管噴絲頭熔融擠壓直接製備。開放中命"、 夕毛 ^中空中心之-般C字型或U字型橫切面,其界定壁 貫心區域環繞中空中心延伸而包封中空中心, 土 4 < 工〜,但在連接纖 -5-
513493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絲中心與外側之壁之一側有一開口。此開口較中空中心之 直徑爲窄,因而在纖絲之中空中心與外側之間形成喉部或 頸縮部份。 纖絲較佳包含實質包封中央中空區域之實心部份。有一 開口自纖絲之外部通至中央中空區域。實心部份包括終止 於腳部之腿部。腳部之相對表面即界定開口之喉部(最窄 尺寸)。開口之喉部對向不超過9〇。、更佳不超過75。及最 佳自10至60之控向角度阿爾發(α)。如圖1所看出,徑 向角度阿爾發(α)係源自點C之二射線心與、間所界定之 角度。點C係位於纖絲實心部份内表面之點,其距正切連 接腳邪尖端之基準線R 3最遠。每一射線R 1、R 2皆自點C延 伸並正切位於界定開口 D喉部之腳部之相對表面上之點。 實心部份對向等於360。減去角度阿爾發(36〇。: α)之徑向 角度。橫切面之實心部份較佳對向至少27〇。之徑向角 度。貫心邵份更佳對向至少3⑽。之徑向角度。 根據本發明之纖絲適於防止纖絲相互接合或堆集。例 如:可防止由第一纖絲橫切面之實心部份之一端插入第二 纖絲橫切面之開口所引起之二橫切面之鉤狀接合。此一結 果可如早先所述使橫切面之實心部份對向大徑向角度,而 因此纖絲橫切面之開口非常小而達成。或者或此外,橫切 面足實心部份之二端可放大以防止插入其他纖絲之開口 中。 根據本發明之纖絲之橫切面之實心部份可形成單一連續 曲線。橫切面較佳包含有第一及第二端之"中央弧狀,,或基 -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g @家標準(CNS) Μ規格(⑽χ 297公爱) 、發明説明(4 ) 本部份,及二側或”腿”部份。腿部份係以實質並排關係自 中央孤狀部份之第一及第二端延伸。 在較佳具體例中,如圖1所示之纖絲橫切面幾何圖形, 纖絲橫切面形狀之特徵爲具有中央弧狀部份丨(圖1中水平 延伸)’及連接至中央弧狀部份之第一及第二、一般爲平 行之伸長腿部份2,3 (圖1中垂直延伸)。與中央弧狀部份1 <接合點相對的每一腿(2,3 )之末端即界定放大的腳部份 4。每一腳部份4之特徵爲具尺寸f,即腳之長度,如圖1 所示。壓型纖絲橫切面係在中央開放。此一開放部份由腿 4份2,3及中央弧狀基本部份丨包圍。腳部份4係以實質 並排關係足向,而界定腳部份相對表面間的開口,其具通 至開放邵份之尺寸D,如圖1所示。尺寸D小於F。因此, 壓型纖絲之任一腿之任一腳,對任何其他相同纖絲之腿對 中間的開口而言,皆充分大到可防止第一纖絲之腳被收納 (互鎖)在多纖絲紗束之其他纖絲之兩腿中間,如圖2所 示〇 ’ 用於形成根據本發明之壓型聚合物纖絲之聚合物較佳爲 聚醯胺。聚醯胺聚合物之相對黏度(以曱酸方法測量)更佳 爲大於40,而聚醯胺聚合物之相對黏度(以甲酸方法測量) 還有更佳爲在4 6至5 6之範圍内。聚醯胺係較佳自耐綸6 6 及耐綸6及共聚醯胺所組成之族群中所選出。 單纖絲線密度較佳爲〇 · 5至2 〇分德士,而更佳爲2至i 〇 分德士。其最佳爲小於4分德士。纖絲橫切面形狀較佳在 纖絲整個長度實質恆定。纖絲之非均勻較佳小於丨烏斯特 513493 A7 B7 五、發明説明i 5
(Uster)% 〇 根據本發明之壓型纖絲可提供較輕單位重量之紗線,特 別是在藉A J Τ (喷氣變形)或f Τ Τ (假捻變形)變形之後。紗 線將含入高自由體積之氣隙。氣隙之體積有助於增強自該 紗所製成織物及衣服之保暖性。當針織或編織成織物時, 紗提供之織物將較自完全圓形橫切面之纖絲同樣構成之織 物不緻密。再者,紗線具有高水氣蕊吸能力。
裝 因此,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包括至少一部份根據本發 明之壓形纖絲之多纖絲紗線。 Λ 紗線較佳包含至少1 〇重量%之根據本發明之壓型纖絲、 更佳至少25%之此種纖絲、還有更佳至少5〇%之此種纖絲 及最佳基本上由此種纖絲所組成。 . 本發明進-步提供一種包含至少一部份根據本發明之紗 气丁 之物件3物件車又佳包含自根據本發明之紗線針織或編織 成之纺織織物。 本發明(再-方面爲_種藉由將聚合物溶融擠壓成纖絲 之製造根據本發明之壓型開放中空纖絲之喷絲頭。噴絲頭 包含具有上及下表面、由毛細管組裝連接之板。毛細管之 形狀、,小及組態適於熔紡根據本發明之纖絲。明確言 之〜不疋每毛細官皆包含如圖3 a之二相鄰纖絲,而在每 一節段之溶融聚合%、、云大—〜、 κ 口物机在一即段間足一點聚結時獲得與纖 絲軸成垂直之開放中空橫切面,便是每一毛細管皆具有如 圖3 b之開放中空橫切面。 用於製造壓型開放中空纖絲之較佳噴絲頭板係-種每- -8 -
自由圖3a之二節段所構成的噴絲頭板。每— 由母一各與—對凸出部 即長都 在第-端,:個凸凹,MW r泉長度邵份30所構成。 止於門以、 刀都具相同面積而每-個都包本故 -相㈣是-對不等面積之凸出部份。第—在/:(:第 係由直線部份35及圓形部份36所構成,?
I 在-端及-個在= =、,泉::37及圓形部份38所構成。每-毛細管段較佳 另-段的鏡像。每-段更佳是另一段的非可重疊鏡像佳 人ο非可重疊鏡像關係係意指每—.段都擁有血 人頒左右手相同的對稱性。 與纖絲縱長軸成垂直的開放中空纖絲橫切面係在每 細管段之燦融熱塑性聚合物流在二段之凸出部份中間的一 =結時獲得。亦即,本發明之開放中空纖絲橫切面係在 容融熱塑性聚合物流在圖3&所示左及右毛細管段之相對圓 形邵份3 8之間聚結時形成。 、在毛&本身具有開放中空橫切面之情形時,圖3 b所示 <毛^係用於製造壓型開放中空纖絲之較佳喷絲頭幾何 圖二也、面每—毛細管都有包含直線部份4 0及相互相對 之第與第一响之橫切面形蚨。自第一直線部份4 0之第一 j分成二部份即爲第二直線部份48及第三直線部份50。 第二直線部份48止於圓形部份.49而第三直線部份50則延 -9 - 本紙張尺度適财關- 513493 A7 _ B7__ 五、發明説明1 7~) 伸至一分叉點;其中第四直線部份5 3及第五直線部份5 2 則此分叉點延伸。第四及第五直線部份不等面積且每一個 各止於圖形部份5 4及5 1。同樣地,自第一直線部份之第 一端分成二部份即爲第六直線部份4 1及第七直線部份 4 3。第六直線部份4 1止於圓形部份4 2而第七直線部份4 3 則延伸至一分叉點;其中第八直線部份4 6及第九直線部份 4 4則自,該分叉點延伸,第八及第九直線部份具不等面積且 每一個各止於圓形部份45及47。 在又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具有本發明變形纖絲 橫切面之拉伸紗及部份定向紗(POY)之方法。一般而言, 此方法包含擠壓具4 0至60 RV(在甲酸中測量)、較佳4 8至 5 2 RV之聚酿胺溶體,一般爲耐給6 6或耐論6·,以形成眾 多纖絲。根據本發明之噴絲頭係維持於選自2 4 5至295°C範 圍内之溫度下,較隹爲280°C。擠壓通過噴絲頭之眾多纖 絲係以橫向空氣流冷卻而形成固體纖絲。這些纖絲在以高 於3000米/分之速度捲繞成纖絲紗之前,可用油處理、收 聚、交織及拉伸,或保留不拉伸。 現請參閲圖5之製程概略圖,拉伸紗之製備係根據途徑 A。將熔融聚合物1 〇,即聚醯胺,泵至噴絲組件2 〇並強制 通過噴絲頭板3 0以形成纖絲4 0。冒出之纖絲以空氣速度 約0 · 1 5至0 · 5米/分之橫向空氣流5 〇冷卻。經冷卻之纖絲收 聚而成紗線6 0,而油及水整理劑較佳係在7 〇施加於所得 紗束。紗線6 0繼續前進通過第一空氣交換噴嘴8 〇以變成 混合紗線90。紗線90再繼續前進至第一導紗輥92(進紗輥)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513493 A7 _____B7 __ 五、發明説明(8 ) 及其附屬分離輥,包纏若干次以防滑動,然後前後至第二 導紗輕9 4 (拉伸輥)及其附屬分離輥。拉伸輥9 4係以較進 紗輥92大6 0至1〇〇%,較佳80%之表面速度轉動。紗束因 此被拉伸(拉長)較佳約1 · 8倍,使整個紗線纖度減小而形 成紗線1 0 0。經拉伸之紗線丨〇 〇較佳以鬆弛裝置i丨〇處理 以如本技藝平常所做使拉伸定形並使紗線鬆弛。任何已知 鬆弛裝置均可使用,包括蒸汽、加熱之流體、熱管、熱 鞋、加熱之輥。經鬆弛之紗束丨2 〇視需要通過第二交織嘴 嘴1 3 0並視需要予以油處理,再以高於3000米/分,更佳爲 3 800米/分之捲繞速度將經鬆弛之紗丨4 〇捲繞於管5 〇之 上。所得拉伸紗之伸長率爲2 5至4 5 %、較佳4 0至4 5 %, 及韌度爲3 5至45 cN/德士。. . 另者,現請參閱圖5之製程概略圖,部份定向紗(ρογ)之 製備係根據途徑B。將熔融聚合物1 〇,即聚醯胺,泵至噴 絲組件2 0並強制通過噴絲頭板3 〇以形成纖絲4 〇。冒出之 纖絲以空氣速度約0.15至0· 5米/分之橫向空氣流50冷卻。 經冷卻之纖絲收聚而成紗線6 0,而油及水整理劑較佳係在 7 0施加於所得紗束。紗線6 0繼續前進通過含有蒸汽大氣 之中間地板(interfloor)管7 5。如本技藝所知。經蒸汽處理 之紗線8 5在8 0部份包纏於導紗輥8 2及導紗輥8 4而混合; 該等導紗輥可控制紗線可能遭遇之捲繞張力之任何變化。 紗線1 1 5係以約3 800米/分之速度捲繞在管1 6 0上形成紗線 捲裝。所製成之Ρ Ο Y較佳具伸長率爲5 5至8 5 %、較佳 7 5 %,及韌度爲2 5至40 cN/德士、較佳約30 cN/德士。 -11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川493 A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Γ〇Χ297公 513493 A7 p- ______ B7 ' 五、發明説明\彳〇 ) 測量値之平均値。 HA#度試驗:織物厚度係材料在指定壓力下上及下 表面間的平均距離。織物樣本係如水蕊吸試驗一樣調控。 所用測量裝置係具有5 0平方厘米壓腳之錫莱(Shide幻厚度 計。令壓腳在其動量下掉落至織物上。重複測量次並記 綠平均及標準差至最接近0 05毫米。 利用圖5概略所示裝置及根據圖3 a具有二段毛細管之噴 絲頭板,纺成如P 〇 γ之9 6分德士及2 6纖絲之第一纖絲紗 (紗1 A) 〇 將49.4 RV(以甲酸方法測量)之耐綸6 6聚合物碎片在i 〇 溶融’並擠壓通過濾器組件2 〇及通過具圖3 a所示分段橫 切面形狀之2 6支毛細管之噴絲頭板3 〇 ;噴絲頭溫度爲 280〇C 〇 接著,藉空氣速度爲〇·45米/分之橫向空氣流5〇將冒出 又纖絲4 0冷卻。請參閱圖3 a,將急冷空氣導至先遭遇二 k毛細官之相對凸部3 8。將經冷卻之纖絲6〇在7〇收聚成 爲紗線並在該處將油及水處理劑施加於所得紗束。使施加 整理劑之收聚紗線沿圖5之途徑B前進。使紗線通過含有 备汽大氣之中間地板管7 5。將經蒸汽處理之紗線8 $以裝 置8 0混合。將經混合之紗線丨丨5以3 8〇〇米/分之速度在管 1 6 0上捲繞成紗線捲裝。 以此方式製成之P 〇 γ具紗線密度爲9 6分德士、斷裂伸 -13- 本紙張尺度適财S g家標準(CNS) Μ規格(謂χ 297公爱) 513493 A7 B7 五、發明説明(u 長率爲約7 5 %及勃度爲3 0 cN/德士。紗線之橫切面顯示於 圖4 a 〇 利用圖5概略所示之裝置,完全如第一 Ρ Ο Y纺成9 6分德 士及2 6纖絲之第二多纖絲部份定向紗(紗1 B )。紗1 B係使 用根據圖3 b具毛細管之噴絲頭。伸長率及韌度性質與第一 Ρ Ο Y同。紗1 B之橫切面顯示於圖4 b。 以與第一紗線完全相同之方式,但以具2 6支''圓形橫切 面π形狀之毛細管之噴絲頭取代噴絲頭板,紡成9 6分德士 及2 6纖絲之比較多纖絲紗(紗1 c )。 全部樣本,即i Α及1 Β (本發明之紗)及1 C (圓形橫切面 比較紗),都分別予以8 -合股,然後利用赫伯連黑馬噴射 (HEBERLEIN HEMAJET ;註册商標)噴氣變形(AJT)以製成 7 3 0分德士 X 208纖絲(8 X 26纖絲)變形紗。將這些變形紗 2 -合鼓並針織成’’完全開襟衫結構”(fuH cardigan structure) 並測試熱傳導性。 冰傳導性測试方法基本上爲ASTM D1 5 1 8- 8 5之方法(199 0 年重新核准)。此一方法測量自暖、乾、定溫水平平板向 上通過一層針織開襟測試材料至相對寧靜涼爽大氣之熱傳 輸時間速度。測量耐熱性並計算絕熱性或C l 〇値。 "CLCT係ASTM D 1 5 1 8中"衣服耐熱性”之單位且等於 0.155( C n^W·1)。基本溫度爲2^c(Ti)及頭板溫度爲35t (丁2)。試驗過程中,在開襟針織物上施加最小壓力,26〇 Nm 2。每一樣本測試三次,得以下表丨所示平均結果。 表1所示這些結果顯示,在針織構造上,較隹之開放中 -14- 本紙張尺度適财@ @家標準(CNS) A4規格(2i〇x297公董了
裝 訂
513493
立檢切面相對於圓形橫切 同择砧 备 ” 〜〈耐熱性有13-15%之增加。 问樣地,在針織構造上,開 曰加 之r 5%。很明顯地,所測試之針織構 (開放h纖絲㈣較„_紗錢之㈣^
紗 1C (2 X 730f208) 圓形"橫切面 實例2 面紗之CTD佶掸Λ , ]攻中空橫切面相較於圓形橫切 開襟針織物所用紗 耐熱性 〇C ^^(1〇3) 在DCS 1200變形機上,以6 0 〇米/分,將實例1之p 〇 γ樣 本,即紗線1 A及比較紗線1 C (兩者均爲初纺9 6分德士及 2 6纖絲)假捻變形(FTT)。變形機之一次加熱器爲220。(:, 未使用二次加熱器。以作成1/7/1平滑/工作/平滑之變形機 之6毫米實心陶瓷圓碟,製備7 8分德士及2 6纖絲(78f26)之 拉伸變形紗。將78f26紗圓形針織成2 8號平紋聯鎖織物、 予以煮練、染色及熱定形。採取300毫米X 25毫米織物 -15- 本紙張尺度適财® ®家料(GNS) A4規格(21Gx 297公釐) 513493 A7 B7
樣本作水蕊吸測試。將這些樣本垂直吊掛在水浴中,二分 鐘後測量水之垂直上升高度。表2列出三個樣本之平均7 由具有較佳橫切面之纖絲之紗所構成之織物顯示水蕊吸優 於自具圓形纖絲橫切面之紗同樣構成之織物。此一優點係 水吸能力至少改良二倍。 < 表2 · 圓形針織物所用變形 紗 78f26 座(紗1C) 假捻變形紗 (紗 1A) 假捻變形紗 實例3 垂直上升高度mm, 最長方向之織物 垂直上升高度mm(最
1.5 3.7 0 2.7 裝 訂 以圖5裝置並利用具有52支、具圖3a橫切面形狀之毛細 管I噴絲頭板,紡成1 9 2分德士及5 2纖絲之拉伸紗。將 49.4 RV(以曱酸方法測量)之耐綸66聚合物在1〇熔融,擠 壓通過聚合物濾器組件20,然後通過溫度維持於28(rc之 以上噴絲頭。藉每分鐘以〇 · 4米流動之橫向空氣流$ 〇,將 經擠壓之纖絲4 0冷卻。將橫向空氣流5 0導入先遭遇圖3 a 所不足二段毛細管之相對凸部3 8。將經冷卻之纖絲以油及 水處理予以收聚成爲紗束6 0,並使其沿另一路徑a前進。 如本技藝平常所進行,以空氣噴嘴8 0將紗混合。然後將經 -16 - 本紙張尺度適用巾_ *標準(CNS) Μ規格(⑽X挪公爱) 513493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14 ) 混合之紗9 0經由進紗輥9 2及其附屬分離輥(在輥上包繞若 干圈以防滑動)喂入第二導紗輥9 4及其附屬分離輥(拉伸 幸昆);第二導紗輥之表面速度較進紗輥高8 0 %。將經混合 之紗束9 0總共拉伸1 · 8倍,減低總紗纖度。將拉伸紗1 〇 〇 用蒸汽喷嘴1 1 〇處理以使拉伸定形並使紗線鬆弛。使鬆弛 之紗束1 2 0通過第二交織噴嘴丨3 〇,然後以38〇〇米/分之速 度,將紗1 4 0捲繞於管丨5 〇上。此方法提供全拉伸紗γ) 之紗餅’其紗線密度爲丨9 2分德士、斷裂伸長率爲 42.8%、韌度爲41 cN/德士。乾式紗線之RV爲50.3(以甲酸 方法測量)。此一 5 2纖絲紗線之纖絲具有與縱長軸成垂直 之橫切面,其實質類似於圖4 a所示纖絲。 利用此紗線’即紗線3 A,作爲3 / 1斜紋組織.之編織織物 之緯線,而經紗則爲7 8分德士( 5 1支圓形纖絲)。編織及 織物取後整理細節列於表3。作爲比較實例,以與以上完 全相同之方式,但利用具”圓形橫切面"毛細管之噴絲頭 板’纺成1 9 2分德士及5 2支纖絲之完全拉伸紗,此紗稱爲 紗線3 B。如上利用紗線3 B作爲緯線,編織第二織物樣 本。編織及織物最後整理細節列於表3。二種織物都作相 同的最後整理,使成爲本色、染色及熱定形形式。自一織 物樣本(本色、染色及熱定形)切出1 〇個7 5平方厘米之樣 本。使用測微計以相同方式測量這些樣本之織物厚度。織 物厚度測量之結果(1 0測量値之平均)列示於表3。緯線爲 含較佳橫切面纖絲之織物較經線及緯線都爲圓形橫切面纖 絲編織成之織物爲厚。結果,緯線爲具有較佳橫切面纖絲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13493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之編織織物提供輕量美觀之低密度織物。 表3 . 本色織物 本色織物 染色織物 染色織物 熱定形織 物 熱定形織 物 紗 紗 紗 紗 紗 紗 3B 3A 3B 3A 3B 3A 經紗數/厘米X 57.5 58.2 61.3 62.2 61.5 61.6 緯紗數/厘米 X X X X X X 38.8 39.7 40 39.8 41 41 編織織物厚 0.22 0.24 0.20 0.22 0.20 0.21 度 - 以上具體例僅以實例説明。熟諳本技藝之讀者將明白本發 明之纖絲、紗線、噴絲頭及方法有許多其他具體例。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具有與纖絲縱長軸成垂直之開放中空橫切面形狀之 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橫切面之大小係作成可防止纖絲 與具相同橫切面之第二纖絲互鎖。 2. —種具有與纖絲縱長軸成垂直之開放中空橫切面形狀之 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靠近橫切面每一尖端之區域均較 界定開放中空橫切面之開口之該等區域中間之間隔爲 寬。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橫切 面包含實心部份、中央中空區域及通向中央中空區之開 口,其中開口對向小於9 〇。之徑向角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壓型聚合物^絲,其中開口係 對向小於6 0。之徑向角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或〗項之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橫切 面包含實心部份、中央中空區域及通向中央中空區域之 開口,及其中靠近開口之區域之纖絲橫切面實心部份之 徑向厚度爲大於實心區域之平均徑向厚度。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或2項之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橫切 面包含具第一及第二端及二側面部份之基本部份,該二 側面邵份以實質平行關係自基本部份之第一及第二端延 伸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該基本 部份及二側面邵份形狀爲彳瓜狀。 8. —種具有與纖絲縱長軸成垂直之開放中空橫切面形狀之 壓型聚合物纖絲,該橫切面形狀具有中央弧狀部份及第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513493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及第二腿部份,該腿部份每一個鼻有近及遠端邵份, 該近端部份連接該中央部份而該遠端部份則連接每一腿 部份之腳部份,該腳部份具尺寸F,該腿部伤及遠中央 弧狀部份界定一開放部份,該腳部份以實質平行關係定 向並界定通向該開放部份之開口;該開口具尺寸D,其 中尺寸D小於尺寸F。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聚合 物爲聚醯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聚醯胺 聚合物之相對黏度(以甲酸方法測量)爲大於4 0。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聚醯胺 聚合物之相對黏度(以曱酸方法測量)爲在4 6·至5 6之範圍 内0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纖絲 線密度爲小於2 0分德士。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纖絲 線密度爲小於4分德士。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纖絲 橫切面在纖絲之整個長度爲實質恆定。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壓型聚合物纖絲,其中聚合 物係自耐綸66及耐綸6及耐綸66或耐綸6之共聚物之= 群中所選出。 -種多纖絲紗,包含至少一部份如申請專 項之壓型纖絲。 _币丄及2 20- 本紙張尺度適财S @家鮮(CNS) A#規格(2卿297公奢)’
    513493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6項之多纖絲紗,其中紗基本上係由 孩根據本發明之開放中空纖絲所組成。 认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多纖絲紗,其中紗係拉伸紗。 19」: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多纖絲紗,其中紗之斷裂伸長 率爲20至50 %及韌度爲25至60 cN/德士。 20申咕專利範圍第1 6項之多纖絲紗,其中紗係部份定向 紗(POY) 〇 21」: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之多纖絲紗,其中紗之斷裂伸長 率爲55至85 %及韌度爲25至40 cN/德士。 22·種物件,包含至少一部份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6項之 多纖絲紗。 〃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物件,其中物件包含自該多纖 絲紗針織或編織之紡織織物。 24·:種,於藉熔融擠壓聚合物成爲纖絲以製造如申請專利 範圍第1或2項之壓型開放中空纖絲之噴絲頭,其中噴絲 員匕口具有上下表面並藉毛細管組裝連接之板,及不是 (j)每一毛細管具有開放中空橫切面,即是(b)每一毛細 官包含二相鄰段,因此在每一段之熔融聚合·物流在二段 = < 一點聚結時,即得與纖絲軸成垂直之開放中空纖絲 橫切面。 2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噴絲頭,其中:每一毛細管係 由&所、、且成,每一段係由每一端與一對凸出部份接合 I直線長度部份所組成;第一端之凸出部份對具相等面 積且每一個包含止於圓形部份之直線部份;第二端之凸 -21 - 張尺度適财s @家鮮-:----
    裝 線
    出部份對具不等面積且每一 、 部份。 乙0止於圓形部份之直線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噴絲 之鏡像。 Y母奴馬另一段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6項之噴畔咱甘a & 係非可重疊鏡像。 其中每—段與另一段 28. ==範圍第24項之嘴絲頭,其中毛細管本身具有 開放中a切面,每一毛細管之橫切面形狀包含: 具有第一端及相互相對之第二端之第一直線部份; 自第-部份之第一端分又之第二直線部份及第三直線 4伤’其中第二直線部份止於圓形部份及第三部份延伸 至第一分叉點; 自孩第一分又點延伸之第四直線部份及第五直線部 伤,其中第四直線邵份及第五直線部份具不等面積且各 止於圓形部份; 自第一直線部份之第二端分叉之第六直線部份及第七 直線部份,其中第六直線部份止於圓形部份及第七直線 部份延伸至第二分叉點;及 自該第二分叉點延伸之第八直線部份及第九直線部 份’其中第八直線部份及第九直線部份具不等面積且各 止於圓形部份。 29· —種製造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變形纖絲橫切 面之拉伸紗之方法,此方法包含:將聚醯胺熔體擠壓通 過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4項中任一種之喷絲頭;將經擠壓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3493 A8 B8 C8 申請專利矣圍 足.溶體以橫向空氣流冷卻以形成固體纖絲;視需要使急 、:纖、’’糸通過蒸A大氣;施加纖維整理油;視需要將紗 父織;使紗通過進紗輥及拉伸輥對;該進紗及拉伸輥對 表面速度差一固定量;處理拉伸紗使最後紗收縮減少以 形成良好之紗捲裝;視需要施加纖維整理油;將紗交織 及以大於3000米/分之速度將纖絲捲繞。 30· —種製造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變形纖絲橫切 面之部份定向紗(P0Y)之方法,此方法包含:將聚醯胺 熔體擠壓通過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中任一種之噴絲 頭;將經擠壓之熔體以橫向空氣流冷卻以形成固體纖 絲;視需要使急冷之纖絲通過蒸汽大氣;施加纖維整理 油·’視需要使紗通過張力控制輥;視需要將紗交織及以 大於3000米/分之速度將纖絲捲繞。 31·如申凊專利範圍第2 9或3 0項之方法,其中聚合物係具 4 0至60 RV(以甲酸測量)之聚醯胺。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或3〇項之方法,其中噴絲頭溫度 爲約245至295°C。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9或3 0項之方法,其中橫向空氣流 之空氣速度爲0.15至0.5米/分。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方法,其中經冷卻之纖絲在捲 繞之前進一步如下處理:將經冷卻之纖絲收聚成紗束; 將紗束送至第一導紗輥(進紗輥),繼之第二導紗輥(拉 伸輥)’其中第二導紗輥係以大於進紗輥1 〇至1 〇〇%之表 面速度轉動以拉伸紗而因此減低總紗纖度;及將拉伸紗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13493 A B c D v、申請專利=範圍 — 熱處理以使拉伸定形並使紗鬆弛而提供拉伸紗。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0項之方法,其中經冷卻之纖絲在捲 繞之前進一步如下處理:將經冷卻之纖絲收聚成紗;將 收聚紗前送通過含蒸汽大氣之中間地板管;將經蒸汽處 理之紗混合並捲繞以提供部份定向紗(POY)。 36. —種自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拉伸紗製成之多纖絲噴 氣變形紗。 37. —種自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部份定向紗製成之多纖 絲噴氣變形紗。 38. —種自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部份定向紗製成之多纖 絲假捻變形(FTT)紗。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TW090116876A 2000-07-10 2001-07-10 Polymer filaments having profiled cross-section TW51349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016926A GB2364667A (en) 2000-07-10 2000-07-10 Polymer filaments having open hollow cross-sec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13493B true TW513493B (en) 2002-12-11

Family

ID=9895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16876A TW513493B (en) 2000-07-10 2001-07-10 Polymer filaments having profiled cross-section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EP (1) EP1299581B1 (zh)
JP (1) JP2004502882A (zh)
KR (1) KR100761640B1 (zh)
CN (1) CN1291075C (zh)
AT (1) ATE401434T1 (zh)
AU (1) AU2001271834A1 (zh)
BR (1) BR0112503B1 (zh)
CA (1) CA2410555C (zh)
DE (1) DE60134856D1 (zh)
ES (1) ES2310184T3 (zh)
GB (1) GB2364667A (zh)
MX (1) MXPA03000149A (zh)
PL (1) PL205183B1 (zh)
SK (1) SK162003A3 (zh)
TW (1) TW513493B (zh)
WO (1) WO20020047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36030A1 (de) * 2004-07-23 2006-02-16 Wabco Gmbh & Co.Ohg Faden für akustisches Dämmmaterial, insbesondere für Geräuschdämpfer in Drucklufteinrichtungen
WO2014126575A1 (en) 2013-02-14 2014-08-21 Nanofiber Separations, Llc Multi-chip module with a compressible structure for maintaining alignment between chips in the module
KR101508847B1 (ko) * 2013-10-15 2015-04-08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벨벳 직물용 원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8184378A1 (zh) * 2017-04-07 2018-10-11 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高伸复合功能纤维
CN112430871A (zh) * 2020-09-30 2021-03-02 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卷曲高模瑜伽面料锦纶弹力丝的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85295A (en) * 1960-04-22 1965-03-03 Celanese Corp Hollow artificial filaments and spinnerets for their production
CA1035496A (en) * 1973-10-12 1978-07-25 Upjohn Company (Th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aromatic copolyimide fibers
JPS5951630B2 (ja) * 1977-01-18 1984-12-14 大和紡績株式会社 羽毛様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JPS56169813A (en) 1980-05-29 1981-12-26 Toyobo Co Ltd Synthetic fiber for wadding
JPS58214549A (ja) * 1982-06-03 1983-12-13 帝人株式会社 機能耐久性に優れた合成繊維マルチフイラメント布帛
JPS6183316A (ja) * 1984-09-28 1986-04-26 Nippon Ester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繊維
JP2708428B2 (ja) * 1987-08-21 1998-02-04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仮撚捲縮加工糸の製造法
JP2842905B2 (ja) * 1989-12-01 1999-01-06 帝人株式会社 多葉断面弾性フィラメント
JPH08246225A (ja) * 1995-03-06 1996-09-24 Kuraray Co Ltd 異形断面中空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194225A1 (en) * 1995-05-01 1996-11-07 Hiroyuki Mori Cellulose acetate fiber having noncircular section, assembly thereof,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3846955B2 (ja) * 1997-01-28 2006-11-15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特殊断面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410555A1 (en) 2002-01-17
DE60134856D1 (de) 2008-08-28
ATE401434T1 (de) 2008-08-15
CA2410555C (en) 2010-05-25
SK162003A3 (en) 2004-06-08
BR0112503B1 (pt) 2011-06-14
PL362054A1 (en) 2004-10-18
BR0112503A (pt) 2004-08-24
KR100761640B1 (ko) 2007-10-04
EP1299581A1 (en) 2003-04-09
AU2001271834A1 (en) 2002-01-21
EP1299581B1 (en) 2008-07-16
PL205183B1 (pl) 2010-03-31
KR20030020918A (ko) 2003-03-10
GB2364667A (en) 2002-02-06
JP2004502882A (ja) 2004-01-29
MXPA03000149A (es) 2003-09-22
CN1500161A (zh) 2004-05-26
WO2002004720A1 (en) 2002-01-17
CN1291075C (zh) 2006-12-20
ES2310184T3 (es) 2009-01-01
GB0016926D0 (en) 2000-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69013B2 (ja) 中空ナイロンフィラメント、中空ナイロン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US3308221A (en) Melt spinning of modified cross section yarn
RU2514757C2 (ru) Найлоновое штапельное волокно с высокой несущей способностью и изготовленные из него смешанные найлоновые пряжи и материалы
CN103221589B (zh) 聚酰胺极细纤维及其熔融纺丝方法及装置
JP6127969B2 (ja) ポリアミド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A006051B1 (ru) Многолепестковые полимерные филаменты, способы их получения и получаемые из них изделия
US6855425B2 (en) Polymer filaments having profiled cross-section
TW201712175A (zh) 膨鬆絲
KR102593079B1 (ko) 폴리아미드 멀티필라멘트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레이스 편물
TW513493B (en) Polymer filaments having profiled cross-section
CN104562250B (zh) 一种多孔微细旦尼龙6三异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I532893B (zh) 假撚用聚醯胺混纖複合紗
TWI793386B (zh) 聚醯胺複絲及包覆彈性紗
JPS5813720A (ja) 高伸縮性を有するノントルク捲縮加工糸の製造法
JP2004150009A (ja) 中空横断面を持つ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編織用糸及びそれらの糸より得た編織布帛
TW565636B (en)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mixed polyamide yarns
JPS6047949B2 (ja) ベロア調カツトカ−ペツト
JPS595688B2 (ja) スパンライクカ−ペツトヤ−ン及びその製造法
TW202328523A (zh) 聚酯纖維及織物
JPH0637745B2 (ja) 絹紡調布帛の製造方法
TW202237917A (zh) 聚醯胺複絲、紡織物及編織物
JPH0723562B2 (ja) 潜在嵩高性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及びその製造法
JPH0350011B2 (zh)
WO1991008330A1 (en) Crimped multifilament and production thereof
JPS61119737A (ja) ポリアミド絡合マルチフイラメ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