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37109B - Manufacturing a heterobipolar transistor and a laser diode on the same substrate - Google Patents

Manufacturing a heterobipolar transistor and a laser diode on the same substra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37109B
TW437109B TW087103586A TW87103586A TW437109B TW 437109 B TW437109 B TW 437109B TW 087103586 A TW087103586 A TW 087103586A TW 87103586 A TW87103586 A TW 87103586A TW 437109 B TW437109 B TW 4371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gion
stack
transistor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03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atrik Evaldsson
Urban Eriksson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37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371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5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III-V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3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32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PN junctions, e.g. hetero- or double- hetero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6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components, e.g. waveguides, monitoring photo-detectors, drivers
    • H01S5/0261Non-optical elements, e.g. laser driver components, hea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ipolar Transistor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 43 710 9 A7 _'____B7___ 五'發明説明(彳) 技術領域(Technical Field): 本發明是關於如何在同一基材上,製造異質雙極電晶體 (heterobipolar transistor)和雷射二極體的方法及適合這種 製造方法的基材。 背景資料(Background): 關於單晶片上(Monolithic)光電積體電路(OEICs,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Circuits)(將元件整合到同一個晶 片或同一個電路板(Circuit Plate))的研究始於70年代美國 的加州理工(CALTECH)。並見於 C.P. Lee, S. Margalit,I. Ury和A. Yiv,發表在名為"於半絕緣砷化鎵(GaAs)基材 上整合(Integration)耿氏振盪器(Gunn oscillator)與雷射的製 造方法 11,Appl. Phys. Lett·,Vol. 32,No. 12.,pp.806-807 1978的文獻中a將兩者整合在一起的原因和發展矽積醴電 路的道理是相同的,舉例來說,如果能將光學元件 (Optical Component),如雷射、波導(Wave Guide)、偵測器 (Detector)像製造電晶體一樣製造在同一個基材上,如此 便能製造大量低成本的晶片(Chip)。單晶片整合製程也使 得擁有相同功能並封裝在同一電路板上所需使用的晶片數 目減少’而傳統上是使用不同的晶片。而且製程的整合使 得所需的外接點連接變少因此還可以增加系統的可靠度 (Reliability)。必須強調的是要達到上述的優點,先決條件 是整合在一起元件的功能(Performance),並不會比分開製 造的元件降低(Degraded)。 為了建立未來的光學網路(Optical Networks of -4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A4規格(2丨OX W7公釐) '~ --------装------訂------味 - _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育)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4371 0 9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Tomorrow) ’例如延伸到每個家庭内的網路系統,技術發 展的需求成價格的降低的相互影響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 ——。因此如何將光學和電子元件组合在單一晶片上的這個 問題解答’不僅在技術面令人感到興趣,在系統建立這方 面也吸引相當的曝目。 實現單晶片整合製程的方法有很多。不同方法的選擇部 分取決於雷射光的波長(wavelength);半導體基材(Base Matenal) ’ 如選擇坤化鎵(Galliurn Arsenide,GaAs),或是鱗 化銦(Indium Phosphide,InP);電子元件,如使用異質雙極 電晶體(HBT) ’ 或疋% 效電晶體(Fieid Effect Transistor, FET);更進一步光學元件的選擇’如光偵測器(ph〇t〇_ detector) ’雷射(Laser) ’調變器(Modulator);及整合製程 的製造方式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整合方式。一般而言,我 們將整合製程的方法分成三類: -1.垂直整合製程:將兩個或更多的電子或是光學元 件,以一個堆在一個上面的方式堆疊在一起的整合方式。 -2.平行整合製程:將兩個或更多的電子或是光學元 件’彼此一個排列一個旁邊在一起的方式。首先,鍍上為 了製造第一個元件所需的薄膜層,然後將第一個元件周圍 不需要的薄膜層蚀刻掉(Etched Away)。然後在已經姓刻掉 薄膜層的區域製造下一個元件。 -3 ·利用相同的基本結構(Basic Structure)製造兩種不同 的元件。當薄膜的層狀結構做好後,只要進一步的處理 (Processing),如將每個元件區隔開來的蝕刻,鍍上電極接 -5 - 本紙張Μϋ用 網1 ( CNS ) ( 21GX297公釐)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4371 0 9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點層(Electrical Contacts Layer),而不需要其他鍵膜的程序 便可以產生互相分隔(Isolated)的元件。 <請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方法1和2的主要優點是單獨製造的元件功能可以達到 最佳化(Optimized)。玦點則是包含很多製程步驟而使得製 造方法變得複雜。方法3則是一個較簡單的製造方法,但 是經常對於元件的功能必須妥協》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敦 在雷射領域的文獻中常提到的一種方法是電流射入方向 由垂直方向(Vertical injection)變成侧面射入(Lateral injection)的侧向電流射入雷射(LCI-laser,Lateral Current Injection Laser)_。這種製程中η型摻雜或是p型摻雜是利用 擴散(Diffusion),或是離子佈植(Implantation)來選擇在基 材表面的不同區域製作摻雜的步騾。如此,雷射和電晶體 便可以同時製造在同一基材或晶片上了。上述C.P. Lee et al.,的論文方法已經利用這個方法來整合雷射和場效電晶 體。雷射和異質雙極電晶體的單晶片整合則可見於虬831·-Chaim,Ch· Harder, J. Katz, S. Margalit,A. Yariv,1‘ Ury,的 論文:"砷化鋁鎵(GaAlAs)異質結構雷射(Buried -Heterostructure)和雙極光電晶體(Bipolar Phototransistor)的 單晶片整合製程"Appl. Phys. Lett., 40(7),556,(1982)。然 而這個方法的缺點是產生新的雷射和電晶體的結構。另外 一種已經實用的觀念,可以從T. Fukuzawa,M_ Nakamura, Μ· Hirao,T. Kuroda和J. Umeda的論文:”具有蕭基閘 (Schottky Gate)的場效電晶體和砷化鋁鎵(GaAlAs)雷射的單 晶片整合製程 ”,Appl. Phys. Lett.,36(3),181 (1980)看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Μ规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梯準局貞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437109 at _ B7 五、發明説明(4 ) 到,這是第一次用這種觀念製造雷射結構,在其上有一層 沒有任何摻雜的區域,在那裡可以製造一個場效電晶體。 為了得到和雷射的上方疊層p_型結構做電子的接觸,我 們將p -型摻雜(在本例子是用鋅Zinc)擴散過那層沒有摻雜 的區域= 總結(Summary): 本發明知供一種在同一基材或晶片上製造電晶體和雷射 的簡單方法,並且不會有電晶體和雷射效能降低的情況發 生。因此’這項發明所解決的問題就是提出一種在同一基 材或晶片製造電晶體和雷射,使電晶體和雷射的效能幾乎 和分開來製造的元件幾乎相等。 要把電晶體和雷射做在同一基材上時,首先必須將適當 的半導體層依序地鍍在基材上面以形成所需的基本結構 (Basic Structure) ’比較特別的是這個原始結構就像傳統的 異質雙極電晶體結構一樣。晶片上某些區域可以改變成雷 射的的結構。因此可以製成垂直射入型的雷射(Vertical Injection) ’其效能可以和獨立的雷射元件相當。這個結構 的改變是藉由將鋅擴教到薄膜材料層内。這個方法的優點 是可以利用相同的結構來製造雷射和異質雙極電晶體並獲 得最佳的功能表現就如同其單獨的元件一樣。類似的結構 也用於 GaAs/GaAlAs 並見於 J. Katz, N. Bar-Chaim,P. C Chen, S. Margalit,I. Ury, D. Wilt, M. Yust,A. Ya[iv:"坤化 鎵(GaAs)/坤化鋁鎵(GaAlAs)雙極電晶體和異質結構雷射的 單晶片整合製程"Appl. Phys· Lett.,37(2),211,1980的論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困家標準(CNS ) A4说格(2丨o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4371 〇 9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装 五、發明説明(5 ) 申。在該論文中,使用的結構為將雷射的主動區(Active v/area)位於WW異質雙極電晶體的基極部分(Base),這 和本案在此所提出的方法是不同的。在A K G〇yai,M. s. Miller,s. I Long和D. Leonard 利用磊晶結構來整合雷射 和異質雙極電晶體,,’ SPIE,Vol. 2148,pp.359-366,1994 中’單晶片整合製程也用於GaAs/GaAlAs的系統中,但是 在此系統中雷射的主動區位於相對應異質雙極電晶體集極 (Collector)的區域就像本發明的設計的一樣,這樣的方式 給設計者在設計時較大的自由度,並可以讓兩種元件的功 能都能達到最佳化。 異質雙極電晶體和雷射二極體是從相同的磊晶結構中製 造出來。電晶體可以直接鍍上電極層並利用蝕刻來區隔和 分割而直接從磊晶結構中製造完成。電晶體的各個主動層 為多層薄膜結構中的磊晶層所形成。為了要製造雷射二極 體’必須將鋅擴散到多層薄膜中的上方疊層薄膜中以改變 其摻雜特性由η型變成p-型。擴散的步驟只在晶圓上的所 選的特定區域進行,如此一來,電晶體和雷射二極體便可 以整合在單晶片上。相反地,最上一層薄膜的摻雜特性也 可以由η_型變成ρ_型。 本發明的優點及目的在接下來敘述將會更清楚地被闡 述。這個發明的目的和優點可以透過專利申請範圍中所敘 述的這個方法、製程、器材、組合來幫助瞭解。 圖示(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Drawings): 從下面非限定(non_Hmiting)具體實例的說明可以幫助我 本紙浪尺度適用十國®家揉率(CNS ) A4規格(21〇χ297公董) --------^------、π-----1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371 〇 9 Α7 Β7 經濟部尹夹樣隼局貝工消费合作杜印装 五、發明説明(6 ) 們對本發明有更深入的了解。 -圖1是適合製作電晶體的多層蔴 巧存膜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將特定物質擴散進圖 尸不疋多層薄膜中以製成 適合的雷射結構圖。 -圖3是由圖1的多層薄膜結構所製成電晶體的剖面示意 圖。 圖4是由圖1的多層薄膜食士嫌‘ 丹朕,.〇楫加上如圖2的擴散步騾所 製成之雷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根據圖2的擴散步騾之後,在薄膜表面之下鋅濃 度隨深度的分佈圖。 -圖6是圖3所示之電晶體在平衡狀態下,電晶體的能帶 圖(Band Diagram)。 -圖7是圖4所示之雷射結構在順向偏壓時的能帶圖。 -圖8是圖3所示之電晶體中,集極-射極間電流(icE)在共 同射極偶合電路(in a common emitter-coupler circuit)狀況下 和集極-射極間電壓(VCE)的關係。 -圖9是圖4所示之雷射結構發光功率和電流之間的關係α 詳細的描述(Detailed Description): 在以下的描述中,使用特定材料的具體實例將被用來作 為說明的例子=其他具有相同性質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在製 成中,特別是某些摻雜型態可以改變成相反的摻雜型態, 比方η -型摻雜和p -型摻雜分別被p -型和η -型摻雜所取 代。 -9- 本紙^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隼(CNS ) Α4規格U丨0X297公釐>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唄4後埃本耳} 裴 訂- -—咏 ,、43 71 〇9 經濟部t失樣準局荑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7 ) 在圖1表示以磷化銦(InP)為基材並於其上鍍了 —系列的 磊晶薄膜層。這樣的薄膜層可以在同一個基材上,同時製 作異質雙極電晶體和雷射二極體。這種結構被植入系統 中。為了簡化,圖中所畫的薄膜厚度皆相同*,實際製造時 會因各層的功能’材料和捧雜度等不同而有不同的厚度。 ♦ 磊晶結構是利用有機金屬氣相磊晶(m〇Vpe)或是其他類似 的方法所長成的,利用這個方法每層的厚度和摻雜的程度 都可以得到_良好的控制》基材可以使用η型摻雜的磷化 砷’如果使用丰絕緣體的材料,好比摻雜鐵的磷%珅會更 利於在單晶片上製作電晶體和雷射二極體,也就是說電晶 體或雷射二極體的結構都可以在同一個晶片上製作。磊晶 結構包含了很多不同材料層、各層的厚度和摻雜物(可能 是Ρ型或是η型)也都不同。一般而言,磷化砷具有較寬的 他隨(Band Gap) ’ 可 故出(Ph〇t〇iulninescence)波長 = 1-3仁m的光,此層簡稱Q(i.3)。而另一種光學材料InGaAsP 具有較窄的邊隙和較南的折射係數(Refractive ,可 以產生波長λ PL= I.55 的光,並簡稱為Q〇 55)。此外, 能隙較窄的材料如InGaAs可以用來降低電極接點的電阻, 由圖I可以看出此結構包含: -層1為η·型磷化砷的緩衝層。 _層2為移雜濃度南的η -型鱗化神。 -層3為掺雜濃度低的η_型墙化碎。 _層4為低慘雜濃度n-Q( 1.3 )的Ν型鱗化神。 -層5為沒有摻雜的多重量子井5 (Mu出p〖e Quantum -10- (讀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車(CNS ) A4規格(210x 297公簸) 4371 0 9 A7 _B7 五、發明説明(8 )
Well),主要包含一個或更多有應變或無應變(stained or unstrained)的能障(Barrier)所包圍的有應變或無應變量子井 所構成。因此多重量子井5在理想的狀沉下,是由兩種不 同型的較薄薄膜層交互堆疊而成的。整個多重量子井設計 的淨電壓(Net Vohage)為零,也就是說他的電塾已經經過 補償。 -層6為摻雜濃度高的p-Q( 1.3) = -層7為捧_雜濃度較低的η -型磷化銦。 -層8為摻雜濃度較高的η,型磷化銦。 -最上方疊層的層9為摻雜濃度較高的inGaAs。 在異質雙極電晶體中,層3、4 ' 5為電晶體的集極區 域’層6則是基極。異質界面(Heterojunctions)位於層3、4 之間和層6、7之間《而在雷射二極體的部分,層5形成主 動區,層4、6則是波導的部分》 為了製造雷射二極體,在做完磊晶結構之後,接下來進 行擴散的步驟=由圖2可以看出,從氣態的二乙基鋅 (Diethyl zinc DEZn,或是其他適當的鋅來源,將鋅擴散到 材料令’如箭頭2 1所示,在特定溫度,特定電壓,特定 的時間下’鋅會擴散到—定的深度,如圖1的情況會擴散 到層7、8、9之間。在那些鋅擴散至材料的地方,會使的 該區的材料成為電子的受體(Accept〇r)。在適當的鋅濃度 下’會使得最上方疊層的η型摻雜結構變為中性,如果鋅 的濃度更的話’這層材料反而會變成ρ型的。為了控制鋅 擴散的區域,必須先鍍上一層氮化矽(Silicon Nitride, -11 - 本紙張尺料财 S S W(CNS)A^Frir〇X297^) --------—裝-------訂-------線 (请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揉隼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3?1 〇9 經潦部中央揉窣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丄)如圖上2 2的部分,之後利用光蝕刻術(Lithography) 丈除要擴散鋅進去區域的氮化矽。這樣被氮化矽覆蓋的區 域就不後受到擴散的影響(不會有鋅擴散進去),如圖2 所示。 」用乾姓刻(Dry Etching)和濕Ί虫刻(Wet Etching)的組合配 。光姓刻術來製造溝槽(Gr〇〇ves)到基材以便將異質雙極電 晶體和雷射二極體的結構分開a 如同則面所提到的,異質雙極電晶體可以直接根據圖1 水平區隔來獲得。此外一種垂直的電晶體設計,如圖3, 在相對應的層中有電極和集極、基極、射極相連接。因為 要水平區隔,所以要做兩個階梯狀的溝槽(Steps),第一個 溝槽在層2的表面,第二溝槽則在層6的表面。在進行這 些步驟的時候7電極接點1 2和電極接點1 1則分別被鍍在 (Deposited)集極和基極上。前面所提到位於集極電極外的 用來作為水平區隔的溝槽,將會完全挖穿到基材的部分。 如泉使用的是n-InP,集極電極接點12可以直接做在基材 的下方。而電極接點13則鍍在最上方簦層薄膜表層。每 一層薄膜的功能分別是: 層2為集極的電極接點層。 -集極則是由層3-5所構成。 •層6則是電晶體的基極部分=> -射極則是由廣7所構成。 •層8、9為電極接點層^ 和傳統的異質雙極電晶體結構不同之處是:為避免當結 -12- 本紙张尺度週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t格(2I0X297公釐) --------—^------ΪΤ-----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371 0 9 經濟部中央橾率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说明(10 ) 構被修改成雷射結構時,雷射量子井所發出的光會被吸 收’因此材料的能隙必須要夠大以免吸收放出的光。結果 使得基極和射極之間傳導帶能隙的不連續性(Discontinuity) 降低了。然而必須強調的是,為了避免影響到電晶體的電 流增益(Current Gain),能陈的不連續還是必須維持夠高。 另一個差異是位於集極處的多重能量井。然而這並不會影 響到電晶體的特性(非直流電下N〇n_DC的電性)。在元件 的操作方尤上’上述設計所做出的異質雙極電晶體和傳統 的高性能的異質雙極電晶體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如圖2所不的結構經過擴散、橫向區隔及製造接點之後 便形成雷射二極體。如果所用的基板為半絕緣性,而雷射 二極體的接點為η型的話’則該接點和電晶體基極的接點 12相同並位於相同的表面。如果基板是η_ίηρ的話,接點 可以鍍在基板的下面如圖4中所示之14。此外雷射二極體 另具有Ρ -接點15在薄膜層的最上方疊層薄膜9。圖4中各 廣薄膜的功能與作用如下: -層1-3薄膜為塗覆層(Claddiflg)及接點層。 -層4為下分離限制異質結構層(L〇wer Separate c〇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SCH) ° -層 5 為主動區(Active Region)- -層ό為上分離限制異質結構層(Upper Separate confinement structure) 0 -層7、8為塗覆層。 •層9為接點層。 -13- 本紙張尺纽t _家樣準( --------------11------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371 09 A7 B7 11 五、發明説明( 此結構包含傳統雙異質結構型的量子井雷射所有部份’ 並與波長為1.55 /zm的先進雷射二極體的標準結構極為類 似。主要的不同點是上異質結構層中的高卜型摻雜,上 異質結構層中的鬲p -型摻雜是異質雙極電晶體所必須的 並可能會造成雷射二極體的效能降低。然而如杲摻雜量適 當的話並改進結構的設計,根據實際結果及模擬顯示雷射 的效能可以被進一步提异。相對應於電晶體中的異質界面 層是位於分離異質結構層4和6的位置,至於雷射二極禮 的主動區3和第4層的下n-SCH (n-型的分離異質結構)是位 於相對應於電晶體中的集極區域。而第6層的上p_SCj^,j 是位於相對應於電晶體的基極區域中3 在實際製程中,如圖1的磊晶機材結構是在680。(:的溫度 下利用低壓的有機金屬氣相磊晶法成長在η·ΙηΡ的基板 上。鋅是利用二乙基鋅當作原料使其擴散到材料裡面,並 灌入pH 3以維持其大於一大氣壓的壓力(for an overatomospheric pressure) ’並利用氫氣作為載體。控制的 條件為溫度475°C,氣壓100毫巴,時間為1小時2 0分=鋅 的濃度在InP的薄膜層中為1 . 1〇18,濃度分佈如圖5所 示。鍍膜參數如表所示。 在製造異質雙極電晶體時利用蒸鍍和光阻剝離法(Lift-Off of Photoresist) 鍍上 ΤΊ/Pt/Au的 金屬層 作為射 極接點 ,殘 留的金屬層則作為活性離子蝕刻時(在氫氣和甲烷所形成 的電漿中)將半導體薄膜層蝕刻至層6深度時的保護層’ 配合HC1: H2〇的溼式蚀刻,然後利用相同的製程來製造基 • 14- 本紙张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 A4规格(Z10X297公t ) <請先W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 經濟部中夹樣隼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4371 09 A7 B7 經濟部中央樣牟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2 ) 極的Pt/Ti/Pt/’Au接點。氮化矽所形成的保護層則用來保護 基極和集極的接點。如圖3,如果要大量製造很多的結構 在基板上時,藉著乾式蝕刻可以去除基極和集極層中環繞 中間結構區域的部份薄膜以分隔出不同的區域^集極的接 點可以藉由蒸鍵Ni/AuGe在基板的下方來形成圖8表示 製成之電晶體其集極-射基間電流ICE隨集極-基極間電壓 改變的情形’在相同射極線路的狀況下(in a common emitter circuit) ’並在不同基極電流的情況下,ιΒ=〇,20, 40 ...,100 βΑ β 從基材製造階梯式(Ridge Type)雷射二極體,首先必須 在基材表面製造出間隔寬度為寬的線條以區隔出每 個雷射二極體的結構。然後利用上述製造射接接點的方式 將上方疊層接點鍍到上表層。金屬接點的薄膜在後績乾蝕 刻蝕刻深度到p -塗覆層(p-cladding)時可以作為保護層。為 了完成階梯式雷射二極體的結構並利用選擇性溼式蝕刻將 深度蝕刻至蝕刻終止層(Etch Stop Layer)。為了絕緣保護 及平坦化的緣故’並利用電漿輔助化學氣相(PECVD)鍍一 層1.5 厚的氮化矽。晶片在拋光研磨至厚度僅剩120仁m 時再蒸鏟一層AuGe /Ni/Ti/Pt/Au在晶片背面作為接點。然 後雷射二極體經分割並黏接到矽晶片上以幫助散熱。圖9 顯示所製造之雷射二極體其發光功率和注入電流之間的關 係。 -15-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家搮車(CNS)A4现格(2丨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4" τ 4371 Ο 9 Α7 Β7 五、發明说明(13 ) 經濟部中央樣隼局男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表L HBT-結構 每層的名稱 材料 厚度 摻雜濃度 [nm] [cm’3] 接點 InGaAs 50 n:5 · 10 丨8 InP 1300 n:l * 1018 InGaAsP ( λ -1,3 /Z m) 2 n:l * 1018 射極 InP 200 n:5 · 1017 距離層 InGaAsP ( λ =1,3 # m) 5 未掺雜 基極 InGaAsP ( λ -1,3 β m) 80 p:4 · 10ls 集極 9xInGaAsP,( ;Ul,3 # m)-能障層,8 未摻雜 拉伸應力0,9%, 8xInGaAsP4 # m)-量子丼層 7 未摻雜 層7壓縮應力1% 集極 InGaAsP ( Λ=1}3 /Zm) 40 n:l · 1017 集極 InP 200 n:l · 1017 次集極 InP 500 n:l · 10IS 表2.雷射二極體結構 每層的結構 材料 厚度 摻雜濃度 [nm] [cm-3] 接點 InGaAs 50 擴散p-型元素 包覆層 InP 1300 搞散p-型元素 袖刻停止層 InGaAsP ( λ =1?3 /Z m) 2 搞散p-型元素 塗覆層 InP 200 換散p-型元素 p-SCH InGaAsP ( λ =lf3 jU m)' 5 搞教p-型元素 p-SCH InGaAsP ( λ =1,3 β m) 80 η;4 · 1018 主動層 9xInGaAsP-(又=153 y m)-能障層 S 未摻雜 拉伸應力0j%, 8xInGaAsP-(又=1,55 /Z m)-量子井層 7 未摻雜 層,壓縮應力1% n-SCH InGaAsP ( λ =1?3 m) 40 n:l * 1017 包覆層 InP 200 n:l * 10i7 包覆層 InP 500 n:l * ΙΟ18 -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丨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遘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371 〇 9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圖6為異質雙極電晶體在平衡狀態下計算所得之電子和 電洞的ft ττ圖。圖7則為雷射二極體在順向偏恩下的能帶 圖。 上述的雷射二極體為側邊發光型,然而只要經過些許的 製程改變也可以製造成表面發光型的雷射二極體。 如果精於製造的程序及方法,很容易即可以改善這些條 件°因此本發明並不僅僅侷限於上述所提出之代表性元件 及例子。兑是各種改變及概念或範圍不脫離以上所描述 的’皆包含在本專利申請範圍之内3 (請先M讀背面之注意項再填寫本頁) 裝 經濟部中央橾牟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17- 本紙張尺度遴用中囷國家橾準(CNS ) A4说格(210X297公* )

Claims (1)

  1. ABCD 補充4371 Ο 9 —____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種在具有一表面之相间基板上製造電晶體及雪射二極 體之方法’其步驟包括: -在基板表面上建構—疊層序列,選擇在疊層序列中 的叠層成為半導體並具有此一順序和組成及捧雜濃度, 使得 广在基材界限屋之表面處,側向界限至少一個第— ω時,在該至少一個第一區域中形成電晶體结構,及 . δ使一種物質揸1進入該順序層之上方疊層中,位 於基板表面之至少一個第二區域時,各第二區域係與第 一區域彼此分隔,改變上方吞層中的搀雜成j,其側向 地界限至少一個第二區域中之至少一個第二菡 層‘ ’而形成雷射電晶體結構。 2.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丨項之方法,其中簦廣岸列係經選 擇,以致疊層序列中有一層形成量子井結構或雷射結構 的王動區,該雷射結構係在使該物質擴散至第二區域 中’並側向界限第二區域時而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方法,其中疊層序列係經選 擇,以致當使該物置至至少一個第二區域中之疊層 序列之上方疊層時,在上方疊層中摻雜之型式’會從卜 摻雜改變至p -摻雜或從£_摻雜改變至n摻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疊層序列係經選 擇,因此一個異質接面係在疊層序列中形成,於是在側 向界限至少一個第一區域時,致使在第一區域中之疊層 形成一個電晶體結構,此電晶體結構為1質繫炻愈符 ___-18, 本纸張又度連用中國_家橾準(CNS > Α4规格(210><297公簸) --------------ΐτ------0 i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滌部令央標率局—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¾ 〇g 43?1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ϋ 經濟部4-央輮準局見工消费合作社印裂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眷層序列係經選 擇,因此一個異質接面係在疊層序列中形成 > 以致當側 向界限至少一個第一區域時,致使在第—區域内之疊層 中形成電晶體結構’此電晶體結構為異質雙極電晶體, 其具有異質接面位在該電晶體結構射極和基極之間。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疊層序列係經選 擇,因此—疊層序列中之第一層係與疊層序列中之直接相 鄰第二層形成異質接面..,介於該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 因此在使該物質擴散至該至少一個第二區域中之上方疊 層,及側向界限該至少一個第二區域,以致在至少一個 第二區域中之疊層形成雷射结構時,該第一層係對雷射 結構之主動區域塊形成一個各別界限異質結構(S(:H)。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其中疊層序列係經選 擇,因此當側向界限至少一個第一層,以致在第一區_域 中之吞層形成雷射結構時,在疊層序列辛之疊層會在電 晶體結構中形成一層集極,當使該物質播散到至少一個 第二區域中之上方疊層並側向界限該至少一個第二區 域’以致在至少一個第二區域中之疊層形成雷射結構 時’則形成一種獨立分離的n _型界限異質結構(n_sc:H) 來作為雷射結構的主動區^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疊層序列係經選 擇’因此當側向界限至少一個第一區域,以致使該至少 一個第一區域中之疊層形成雷射結構時,在叠層序列t -19-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Ϋ項再填寫本頁) .丨-裝. 訂 - ΜNs c (V - ^
    -C 4371 Ο 9 六、申請專利範圍 散到至::體結構中形成一層基極’當使該物質擴 ㈣至乂-個第二區域中之上方叠廣並側向界限至少一 個第二區域,以致使在至少一個第二區 趣構時,形成-種獨立分離的ρ_型界限異質二: SCH)來作為雷射結構之主動區。 9. -種具有-#層序列之基板,在此眷層㈣中之叠屠係 由半導體材料構成,並位於基極表面上,其中疊層序列 包含以此-順序具有此種组成及捧雜之#層,在基板表 面之第一區岑被惻向界限時,在裹—區^中之要層係形 成電晶體結構,及當使預定捿雜劑播散£這些疊層之上 立^時,於上方查_層中之摻雜係被改變,因此當基板 表面之第二區域被側向界限時,於第二區域中之疊層會 形成窜射結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基板,其中疊層序列包含以此 順序具有此種組成及摻雜濃度之疊層,當基板表面之第 一區域被侧向界限,以致在第一區域中之疊層形成電晶 禮結構時’該疊層係在電晶體結構中形成集極,其包含 一層,當使預定摻雜劑擴散至該疊層序列之上方疊層 中’以改變上方疊層中之摻雜,及側向界限基板表面之 第二,以致使第二區域中之疊層形成雷射結構時, 該層係形成雷射結構之量早井結槿或主動區β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基板,其中疊層序列包含以此 順序具有此種組成及摻雜之疊層,當使預定摻雜劑擴散 至上方疊層時,上方疊層之摻雜型式係由η -摻雜轉變為 本紙張尺度遑用國家橾率(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1^---;----d------ir------0 (請先Μ讀背面之法意事項再4寫本頁) 鍾濟部_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 -20- 43Ή Ο 9 Α8 Β8 CS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Ρ -摻雜或是由Ρ-摻雜轉變為η_掺雜a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基板,其中疊層序列包含具有 特定堆疊順序,組成及摻雜之疊層,以致至少一個異質 在疊層序列中形成,因此當侧向界限基板表面之第 一區域,以致使星一尾差之疊層形成電晶體結構時,該 電晶體結構為異質嚶炻電晶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基板,其中簦層序列包含具有 特定堆疊順序’组成及摻雜之晏層,以致一個異質接面 係於疊層序列中形成,此異質接面係位在疊層序列中之 第一層與第一層之間,當基板表面之第一區域被側向界 限’以致第一區域中之疊層形成電晶體姑構時,該第一 層與第一層係個別形成電晶禮結構之射極與基極,此電 晶體結構為異質雙極電晶體。 經濟部令央檬隼局貝工消费合作杜印«. ~ i — (請先wt»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基板,其中疊層序列包含以此 順序具有此種組成及摻雜之疊層,當基板表面之第一區 域被側向界限,以致藉第一區域中之疊層形成電晶禮結 構時’遠層係形成電晶體結媒之集極,當使預定摻雜劑 擴散至上方疊層中,且基板之第二區域被侧向界限,以 致在第二s_座中之疊層形成雷射結構時,係形成—個獨 立分離之η -型界限異質结構(n-SCH)來作為雪射結構之 主動區。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基板,其中疊層序列包含以此 順序具有此種組成及摻雜之疊層,當基板之策一區域被 側向界限’以致在第一區域中之疊層形成電晶想、结嫌 -21 -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4371 Ο 9 H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時,該層係包含在電晶體之基極中,當使.預..定Ιϋ激掖 卷至上方春層中,且基板之j二區域被側向界限,以致 在第二區域中之疊層形成雷射結構,則形成一個獨立分 離的Ρ -型界限異皙結mfp-SCH)來作為之主動 區。 (請先閣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裂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躅«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TW087103586A 1997-02-07 1998-03-11 Manufacturing a heterobipolar transistor and a laser diode on the same substrate TW43710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9700432A SE511314C2 (sv) 1997-02-07 1997-02-07 Framställning av heterobipolär transistor och laserdiod på samma substra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37109B true TW437109B (en) 2001-05-28

Family

ID=20405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03586A TW437109B (en) 1997-02-07 1998-03-11 Manufacturing a heterobipolar transistor and a laser diode on the same substrate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6335255B1 (zh)
EP (1) EP0972301B1 (zh)
JP (1) JP2001511948A (zh)
KR (1) KR100386928B1 (zh)
CN (1) CN1120522C (zh)
AU (1) AU6010598A (zh)
CA (1) CA2280024A1 (zh)
DE (1) DE69838288T2 (zh)
HK (1) HK1026068A1 (zh)
SE (1) SE511314C2 (zh)
TW (1) TW437109B (zh)
WO (1) WO19980353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7892B2 (en) * 2000-04-24 2007-07-24 Taylor Geoff W Imaging array utilizing thyristor-based pixel elements
JP2002057405A (ja) * 2000-08-07 2002-02-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レー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525348B1 (en) * 2001-07-17 2003-02-25 David C. Scott Two terminal edge illuminated epilayer waveguide phototransistor
US6531721B1 (en) * 2001-12-27 2003-03-11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tructure for a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US20040161006A1 (en) * 2003-02-18 2004-08-19 Ying-Lan Cha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wavelength stability for InGaAsN devices
WO2005020287A2 (en) * 2003-08-22 2005-03-0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US7446926B2 (en) 2004-09-27 2008-11-04 Idc,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regenerating protective coating in a MEMS device
US7471855B2 (en) * 2005-07-13 2008-12-30 Alcatel-Lucent Usa Inc. Monlithically coupled waveguide and phototransistor
US8260151B2 (en) 2008-04-18 2012-09-04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Optical 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US8592745B2 (en) * 2009-08-19 2013-11-26 Luxte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oelectronic receivers utilizing waveguide heterojunction phototransistors integrated in a CMOS SOI wafer
JP2011199031A (ja) * 2010-03-19 2011-10-06 Denso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485578B (zh) * 2014-12-11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晶体管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
US10134881B1 (en) * 2017-05-18 2018-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ntum well thermal sensing for power amplifier
DE102018124576A1 (de) * 2018-10-05 2020-04-09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albleiterbauelements mit durchführung einer plasmabehandlung und halbleiterbauelement
US11271566B2 (en) * 2018-12-14 2022-03-08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Digital logic compatible inputs in compound semiconductor circuits
CN110459953A (zh) * 2019-07-03 2019-11-15 潘瑶麟 一种实验室用单片集成互注入型侧节精调半导体激光器
CN111416274B (zh) * 2020-02-27 2021-07-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反馈式多极型量子级联环形激光器
CN113130478A (zh) * 2021-04-13 2021-07-16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芯片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73688A (ja) * 1986-09-17 1988-04-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発光装置
JPH01143285A (ja) * 1987-11-28 1989-06-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超格子の無秩序化方法及び半導体レーザ装置
US5164797A (en) * 1988-06-17 1992-11-17 Xerox Corporation Lateral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LHBT) and suitability thereof as a hetero transverse junction (HTJ) laser
FR2635611B1 (fr) * 1988-08-18 1990-10-19 Centre Nat Rech Scient Procede de neutralisation des atomes accepteurs dans inp de type p
US5106764A (en) * 1989-04-10 1992-04-21 At&T Bell Laboratories Device fabrication
JP2566661B2 (ja) * 1990-04-18 1996-12-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不純物拡散方法
KR940005454B1 (ko) * 1991-04-03 1994-06-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화합물반도체장치
US5202896A (en) * 1991-07-16 1993-04-1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Bipolar inversion channel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laser
US5239550A (en) * 1991-12-03 1993-08-24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Transistor lasers
US5283447A (en) * 1992-01-21 1994-02-01 Bandgap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tegration of transistors with 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s
US5266794A (en) * 1992-01-21 1993-11-30 Bandgap Technology Corporation Vertical-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optical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JPH0645633A (ja) * 1992-07-22 1994-02-18 Nec Corp 半導体光スイッチとその駆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335255B1 (en) 2002-01-01
DE69838288T2 (de) 2008-05-15
SE9700432D0 (sv) 1997-02-07
CN1246962A (zh) 2000-03-08
WO1998035378A1 (en) 1998-08-13
AU6010598A (en) 1998-08-26
DE69838288D1 (de) 2007-10-04
KR20000070895A (ko) 2000-11-25
SE9700432L (sv) 1998-08-08
JP2001511948A (ja) 2001-08-14
CA2280024A1 (en) 1998-08-13
EP0972301A1 (en) 2000-01-19
HK1026068A1 (en) 2000-12-01
CN1120522C (zh) 2003-09-03
SE511314C2 (sv) 1999-09-06
KR100386928B1 (ko) 2003-06-09
EP0972301B1 (en) 200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37109B (en) Manufacturing a heterobipolar transistor and a laser diode on the same substrate
US5554561A (en) Epitaxial overgrowth method
US5712189A (en) Epitaxial overgrowth method
JPH0553317B2 (zh)
US20090026499A1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switching device using thereof
JPH0738457B2 (ja) 光・電子双安定素子
KR20160089519A (ko) 반도체 디바이스 및 반도체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US20140145647A1 (en) Optical Tilted Charge Devices And Techniques
US5027182A (en) High-gain AlGaAs/GaAs double heterojunction Darlington phototransistors for optical neural networks
CN108028296B (zh) 红外led
JP2019192879A (ja) 光半導体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集積半導体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627761B1 (en) Epitaxial overgrowth method and devices
US20130126826A1 (en) Optical Tilted Charge Devices And Methods
Rajan et al. III-nitride tunnel junct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JP2003101125A (ja) 導波路型光素子
GB2247347A (en) Semiconductor lasers
JPS62274790A (ja) 光・電子集積回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atz Kim et al.[45] Date of Patent: Jun. 25, 1991
KR960002991A (ko) 화합물 반도체 레이저 다이오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2780945A1 (en) Optical tilted charge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7374733A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和激光设备
Willen et al. InP HBT technology for high speed circuits and OEICs
JP2000277791A (ja) 半導体受光装置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S62189750A (ja) 半導体発光装置
Li et al. Novel approach for integration of an AlGaAs/GaAs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with an InGaAs quantum well las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