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87848B - Vehicle with power assist unit and its controlling - Google Patents

Vehicle with power assist unit and its controll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87848B
TW387848B TW87121563A TW87121563A TW387848B TW 387848 B TW387848 B TW 387848B TW 87121563 A TW87121563 A TW 87121563A TW 87121563 A TW87121563 A TW 87121563A TW 387848 B TW387848 B TW 3878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unit
human
accelera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7121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suo Enomoto
Masato Tanida
Kazuhiro Kosuge
Hiroyuki Nakata
Hideki Yamamoto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54429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39561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47150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133467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87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8784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55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crank shafts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45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andcart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工消费合作社印31 A7 B7 五、發明説明(i) 本發明係有關具勖力輔助單元之車輛,其使用人力與 由動力輔助單元來之輔助勖力被瓤動,及其控制方法· 最近,具有勖力輔助單元之車輛已被發展以包括習知 之騸動裝置,例如為一電力馬達作為勖力輔助單元,且由 該動力輔助單元來之輔助力騍動,其為在以操作員、使用 者之類的人力為基礎之力(此後稱之為「人類驟勖力」)額 外地被施用•道類車輛之特定例子為具有馬達之脚踏車、 具有馬達之輪椅、具有馬達之載貨車之類•在這種車轜 中,馬達所產生之輔助力是在踏下踏板所產生之轉動力或 旋轉車輪之臂輪輞所產生之轉勖力所外加的•此種具有勖 力補助單元之車輛經常是在人類®勖力外以其一比值(此 後稱之為「輔助比」)添加輔助力而被鼷勖· 例如,具有電力馬達之脚踏車已在曰本専利公開申請 案第Hei 6-255564號被揭示為具有勖力輔助單元之第一 種惯用的車輛•此第一種具有動力輔助單元之慣用車輛被 提供馬達輪出計算單元,其測量在一段運勖週期之一期間 內的人類«動力,然後以此測童值為基礎就下一個期間決 定平均的電力馬達輸出(或平均扭矩)·此具有動力輔助單 元之第一種惯用車輛亦提供輸出控制單元用於產生所獲 得之馬達輪出。換言之,在具有勖力輔助單元之該第一種 憤用的車輛中,該電力馬達之輸出扭矩係藉由在所偵測之 人類驅勖力的變化每一期間加以回應而被控制以驩勖該 車輛* 然而,該第一種具有動力輔助單元之車輛係被構建成 -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短濟部中央樣準^貝工消费合作社印簟 A7 B7五、發明説明(2 ) 添加具有在所偵測之人類羼勖力的變化每一期間加以回 應而以對人類》勘力為固定輔助比之輔助力,而不管對應 於道路表面與氣象狀況的行駛阻力•因此一理由,在具有 勖力輔助單元之該第一種惯用車轜中,其不可能適當地回 應於行駛阻力之變化而驅勖其車輪· 在具有勖力補助單元之第二種慣用車輛中,用於動力 輔助脚踏車之補助力控制方法與其裝置已在日本專利公 開申請案第Hei 8-99683號中被揭示•此具有勖力輔助單 元之第二種憤用車輔被提供一速度感應器用於偵測車輛 速度與一感應器用於偵测車輛之加速度與道路表面之傾 斜角。在具有動力_助單元之該第二種惯用車輛中,因該 腳踏車之功的數量以所偵測之速度與加速度或傾斜角為 基礎而被估計•以此具有勖力輔助單元之該第二種惯用車 輛的架構下,電力馬達之輸出扭矩係以所偵測的人類驩勖 力為基礎被決定而未直接地偵測人類驅動力· 然而,在具有勖力輔助單元之第二種憤用車輛中,其 不可能偵測行駛阻力之變化•因此一理由,就恰如在具有 動力輔助單元之第一種惯用車輛的情形,具有動力輔助單 元之該第二種惯用車輛無法以回應於該行駛阻力之變化 而適當地驅勖其車輪· 就如上面描述者,在具有動力輔助單元之該等惯用車 輛中,因為輔助力係回應於人類羼動力與其功之數量而被 決定,其輔助比無法以回應於行駛阻力而被改變或被決定 為一最適值•因此,逋應於行駛環境之補助比在具有勖力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 J».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輔助單元之該等憤用車輛中無法被決定,且額外的負擔或 太多的輔助力被加諸於操作員或使用者身上•此結果造成 在具有動力輔助單元之慣用車輛降低了該車輛(腳踏車) 之騎乘舒逋性· 本發明之目標為要提供具有動力輔助單元之車輛及 其控制方法,其可解決前述的具有勖力輔助單元之車輛及 其控制方法的問題,可用較少成本被構建且有長的使用壽 年· 為了要達成上述目標,一種具有勖力輔助單元之車 輛,包括一車輛行駛單元用於行駛該車輛,一人類驟勖單 元用於供應人類驅勖力至該車輛行駛單元,與一動力輔助 驩勖單元用於供應輔助力至該車輛行駛單元,且 該車輛包含: 一人類驟動力偵測單元用於偵測人類騸勖力, —加速度偵測單元用於偵測該車輛之速度與加速 度, 一基準環境設定單元用於預先設定該車輛行駛之基 準環境中的各種基準參數, —加速度計算單元在該基準環境中用於在車輛以由 人類颶肋力偵測單元來之人類覊»力,由加速度偵測單元 來之速度與由基準環境設定單元來之基準環境中的參數 為基礎,該車輛在基準環境中行駛之情形下,計算該基準 環境中之加速度, —輔助比決定單元用於在以由加速度偵測單元來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現格(210X297公釐) ^ 1. . 裝 I 訂 線 I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K)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_B7 i、發明説明(4 ) 加速度與由加速度計算單元來之基準環境中的加速度為 基礎,決定動力輔助單元對人類驟動單元之輔助比· 以此種具有本發明之動力輔助單元的車輛之架構 下,其可能決定一輔助比適用於對行駛阻力變化有所回應 之行駛環境•其結果為,該車輛可被適當地驅勖·因之, 該車輛可自然地與平順地行駛,而針對騎乘舒逋性與車輛 嫌效不會對操作員之類有額外的負擔與太多的輔助力· 第1圖為一全鼷,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具有勖力 輔助單元的車輛之總構造· 第2圓為一方塊匾,顯示第1圖中具有勖力輔助單元 之車輛的架構。 第3圖為顳示由第2圖之人類驅動力偵測單元所偵測 的人類驅動力之例· 第4圃為顯示加速度與由第1圖在基準環境中之加速 度計算單元所獲得之人類驪動力間的關係· 第5圓為一流程圖,顯示第1蹰之具有勖力輔助單元 的車輛之操作· 第6圖為一方塊圖,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動 力輔助單元的車輛之架構。 第7圓為一方塊圓,顯示就第6圖之具有動力輔助單 元的車輛決定輔助比之方法· 第8圓為一流程圖,顯示第6園之具有動力輔助單元 的車輛之操作。 第9圓為一方塊圈,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具有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龙)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¾-部中^i?.4'-^u.t..消介合作社印繁 A7 ___________B7__ 五、發明説明(5 ) 力輔助單元的車輛之架構· 第10圖為一流程圖,顯示第9圓之具有勖力補助單 元的車輛之操作· 本發明之具有勖力輔助單元的車輛及其控制方法之 較佳實施例參照附匾被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以腿力(踏 板踏力)與輔助力組合被驩動之脚踏車將被描述本發明之 具有動力輔肋單元的車輛之較佳實施例•輪椅被瞭解係為 其他的實施例。 第1圖為一全圖,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具有動力 輔助單元的車輛之總構造•第2園為一方塊園,顯示第1 圃中具有勖力輔助單元之車輛的架構。 就如第1與2圖顯示者,本實施例之具有勖力輔助單 元的車輛包含車輛行駛單元1用於行駛該車輛,一人類驅 動單元2與勖力輔助驟勖單元3用於輔助地鼷勖車輛行駛 單元1,與控制單元4用於控制動力輔助驅動單元3· 車輛行駛單元1被提供輪子可轉動地與路面接觸以 讓車輛行駛,及支撐機構lc與Id分別可轉勖地支撐輪子 la與lb*由人類隳動單元2來之人類《勖力與由動力補助 驅動單元3來之輔助動力被供應至車輛行駛單元1·其結 果為,輪子la與lb被總勖力轉勖,且該車輛行駛· 人類驩動單元2包括踏板2a用於接收由操作員或使 用者來之人類班動力,及一傅輸機構2c包含踏板曲軸 26、鏈條、單向離合器用於傳输人類覊動力至車輛行駛單 元1作為人類驅動力•進而言之,該傳輸機構2c可被構 _ 8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J--------,--------IT------^ 1 (讀先聞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家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建成使用軸驟動· 動力輔助驟勖單元3包括習知之覊動單元3a,如具 有電力馬達之致動器,與電池3b,如被使用作為驅動單 元3a之電源供應的輔助電池•覊動單元3a根據由控制單 元4來之指示信號被致動(轉勖)·進而言之,勖力輔助驅 勖單元3之輸出經由傅輸機構2c被傳輸至車輛行駛單元1 作為輔助勖力•動力補助驩勖單元3用之傅输機構被構建 成與人類驩動單元2用之共同機構,而替選的是可與專用 機構被構建· 控制單元4包括人類驩勖力偵澜單元5用於偵測由人 類騍動單元2至車輛行駛單元1之人類覉動力Fh·控制單 元4進一步包括加速度偵測單元6用於偵瀰該車輛目前之 加速度,及一基準環境設定單元7用於預先設定稍後會 描述之基準環境中的各種基準參數•此外,控制單元4包 括加速度計算單元8用於計算該車輛之基準環境中之加速 度at••控制單元4進一步包括輔助比決定單元9用於根據 基準環境中之加速度ao與目前的加速度αι來決定輔助勖 力對所偵測之人類驅勖力的比值Q(此後稱之為「輔助 比」)· 人類驅勖力偵测單元5係由一扭矩感應器形成,並偵 測人類騵動力Fh,其在一段預設時間期問(例如1 msec) 內為人類《勖力之比例•人類》動力偵測單元5输出所偵 測之人類羼勖力Fh至加速度計算軍元8與輔助比決定單 元9·該扭矩感應器在此處被定義為一非接觸性感應器, -9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犛) Η---------裝------訂------線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其可偵測由人類驊勖單元2之傳输至車輛行駛單元1之人 類驊勖力Fh做為扭矩,而不須經由機構構件或耩線與人 類鼷動單元2之構件(如曲柄軸2b’)形成連接,或不須形成 滑動接觸*更明確地說,包含有帶狀磁性薄膜用於回應施 加至踏板曲軸2b之人類騍動力Fh的變化而產生失真與一 線囿用於偵測因該失真所致之磁可貢穿性的磁失真扭矩感 應器被採取做為該非接觸性扭矩感應器之例•取代該非接 觸性扭矩感應器的是另一種扭矩感應器亦為可用的,其在 曲柄軸2b’與一軀勘齒(未晝出)間包含一彈簧被配置,並以 使用光學編碼器或霍爾效應裝置偵測在該弾簧所產生的張 力而偵測扭矩· 被人類驅勖力偵測單元5所偵測的人類覊勖力Fh如第 3圖之曲線31所顯示地回應於踏板曲軸2b之轉動而脈 勖•該脈動之期間與踏板曲軸2b之轉勖速度成反比•為此 原因,當脈勖的人類驊動力Fh被使用時,其輔助比經常地 被變化,而該車輛之蔚乘舒逋性可能被降低•為解決此問 題,其可能有一種架構,其中人類騍動力偵測單元5計算 数個連績地被偵澜的人類驅勘力值之平均值,並输出此平 均值至加速度計算軍元8與輔助比決定單元9·進而言之* 其亦可能有一種架構,其中在一期間被偵測之人類驩動力 的最大值被乘以一預定的值(例如為1//T)並輪出至加速 度計算單元8與輔助比決定單元9。在此些架構下,補助 比Q之變化便變成平滑的,且其可能防止該車輛之騎乘舒 適性被降低·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規格(210X297公犮) — I n II--r I--n I It n I I I T I I _ 1 n 良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B7 _ 五、發明説明(8 ) 加速度偵測單元6包含一速度偵测單元6a用於偵測該 車輛之目前速度V,與一加速度計算單元6b用於根據所偵 測的速度V計算目前的加速度αι·速度偵測單元6a例如 係由機械光學型式之電磁型編碼器所形成,並輸出速度V 至加速度計算軍元6b與在基準環境中之加速度計算單元 8 · 在取代上述的架構下,其可能有一種架構,其中加速 度偵測單元6藉由使用由人類驅勖力偵測軍元5來之人類 «動力Fh計算人類驅勖力Fh之期間,然後計算該車輛之 速度V與加速度^^•在此架構下,不需有速度感應器被使 用· 基準環境設定單元7被使用來預置在包括了路面與氣 象狀況之估計基準環境中計算加速度所需的基準環境參 數•特定的基準環境參數為路面之傾斜角0與施加在該車 輛上之行駛阻力d·行駛阻力d係依照上述之傾斜角0、由 路面來之動能摩擦力,因如風之氣象狀況所致之空氣阻力 等被诀定· 加速度計算單元8在該車輛於基準環境內行駛時計算 加速度αο·此計算係根據由人類羼動力偵測單元5來之人 類驩勖力Fh、由速度偵測單元6a來之速度、與基準環境 設定單元7所預置之基準環境參數(傾斜角0與行駛阻力d) 而被實施•更明確地說,加速度計算單元8藉由使用下列 之運動等式(1)為該車轜計算上述的加速度α»,並輸出加速 度α 〇至輔助比決定單元9 ·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犮) «i^i ^^1 a^if ^^1 ϋι ^^1 tn Λ r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貞工消費合作社印聚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mXa + dXv+mXgXsin0 = Fh+QxFh · · - (1) 在等式(1)中,m為包括有操作員之標準體重(例如為60kg) 的車輛全重,且g為重力加速度•全重m與重力加速度g 事先已在加速度計算軍元8中被設定•取代使用標準體重 下,其可能以一負載感應器而使用該操作員被偵測的體 重*在等式(1)右邊的第二項代表勖力輔助羼勖單元之_助 勖力·一個預先決定的初始值已被設定作為輔助比Q· 在代入基準瓚境參數、輔助比Q之初始值、速度V與 人類騸勖力Fh至等式(1)下,加速度an與人類羼勖力Fh 在基準環境中的關係被顯示於第4囫之直線41,其例如是 在加速度計算單元8獲取的· 輔助比決定單元9比較由加速度偵測單元6來之目前 的加速度以與由加速度計算單元8來之在基準環境中的加 速度αο·在目前的加速度^大於在基準環境中的加速度αο 的情形中,即在第4圓中目前的加速度是位於直線41 上方的Ε域之情形中,輔助比決定單元9判断輔助比Q之 起始值對目前的行駛環境是超額的•然後輔助比決定單元9 以一預置的預定值使輔助比Q之起始值減小•其結果為, 用於減小補助比Q之指示信號由控制單元4被傳送至勘力 輔助鼷動軍元3 * 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加速度cm小於基準環境中之加速 度αβ的情形中,即在第4圖中目前的加速度αι是位於直 線41下方的面域之情形中,輔助比決定單元9判断輔助比 Q之起始值對目前的行駛環境是不足的•然後輔助比決定 -12- 本紙張Λ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筇) Γ ^ n II 裝 訂 線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五 '發明説明(10 A7 B7 單元9以一預置的預定值使輔助比Q之起始值增加•其結 果為,用於增加輔助比Q之指示信號由控制單元4被傅送 至勖力輔助騸動單元3 · 就如上面所述者,本實施例可決定一輔助比,並適應 於可回應行駛阻力之變化的行駛環境•其結果為,該車輛 可被適當地騸勖· 在取代上面的架構下,其可能有一種架構,其中當由 人類覉勖力偵測單元所供應之人類驅勖力的值為0的情形 時,該輔助比Q為〇·在此架構下,該車輛可安全地行駛· 進而言之,其可能有一種架構,其中一感應器被提供以偵 測被操作員所操作之煞車槓桿之操作角,且輔助比決定單 元9會在此操作角成為一預設角以上時將輔助比Q設定為 好浐部中央"-4,·^只·τ·消赀合作社印繁 在上述等式(1)中設定d=0時,其中行駛阻力d幾乎 為0的行駛環境可被用作為其基準環境•進而言之,在取 代該起始值下,目前時間下之值可被指定為轜助比Q且被 代入等式(1)*此外,在回應基準環境中之加速度αο與目 前加速度cm間之比值下,輔助比Q可就每一比值被計算· 除此之外,就算一值被預置,其可能實施一方法,其中不 為該起始值之數個設定值可備於使用作為輔助比Q,必要
時且可適當地被選擇使用 除了上述該補助比Q 係被 預置的預定值改變的解說 外,一替選的架構可以是^各_值係就回應於基準環塊中 之加速度αο與目前加速度cm的比值就輔助比被計算•此 13- 本紙張尺度適扣中國國家摞準(CNS ) Α4规格(2丨0X297公釐) III „ r — I^I *1τ111 — II ^ * 一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Α7 Β7 中計算的一替選的 由加速度偵_單元6供應之目 五、發明説明(11 外,就算一值被預置,其可能實施一方法,其中不為該起 始值之數個設定值可備於使用,且可適當地被選擇使用。 進而言之,取代使用該車輛之運動等式(1)下,該等式 (1)可被修改•例如,等式(1)可加上一項,其與速度平方 成正比•而且,其可能有一種架構,其中例如為數字鍵之 輸入裝置被提供,使得操作員可改變全重m、行駛阻力d 或傾斜角0 · 具有勖力輔助單元之車輛的操作將在下面參照第5圓 被描述· 第5圖為一流程圓,顯示第1圖之具有動力轜助單元 的車輛操作* 就如第5圖顯示者,在本發明之具有動力輔助單元的 車輛中,首先人類驩動力偵測單元5偵測由人類驩勖單元2 傳輪至車輛行駛單元1的人類飆動力(步驟S1)·此後,人 類騸動力偵測單元5输出該人類驩動力至基準環境中之加 速度計算單元8與輔肋比決定單元9(步睇S2)· 接著,加速度計算單元8根據由人類《動力偵測單元5 來之人類驅勖力Fh、由速度偵測單元6a來之速度V與由 基準環境設定單元7來之預置的基準環境參數(傾斜角0與 行駛阻力d)來計算在基準》境中之加琿度α。(步驊S3)· 然後,加速度計算單元8输出基準環境 加速度αο至輔助比決定單元 輔助比決定單元9比較 前的加速度與由加速度計算單元8所供應之基準環境中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固國家栋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丨I丨·^^-----裝------訂------線 (讀先Η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經浐部中夾ii.^t?v=;.t.消费合作拍卬繁 A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12 ) 的加速度〇:〇·然後輔助比決定單元9決定目前的加速度αι 是否大於基準環境中之加速度αο(步驟S4)· 在目前的加速度大於基準環境中之加速度的情 形中,輔助比決定單元9決定輔助比Q之起始值就目前的 行駛環境為超額的•此後,輔助比決定單元9以預置的預 設值減小_助比Q之起始值,並決定所獲得之值為輔助比 (步睡S5) ·其結果為,用於減小輔助比Q之指示信號由控 制單元4被傳送至動力輔助騵動單元3· 在目前的加速度ΟΜ小於基準環境中之加速度α<ι的情 形中,輔助比決定單元9決定輔助比Q之起始值就目前的 行駛環境為不足的•此後,輔助比決定單元9以預置的預 設值增加輔助比Q之起始值,並決定所獲得之值為輔助比 (步騄S6)·其結果為,用於增加輔助比Q之指示信號由控 制單元4被傳送至黻力輔助驟勘單元3· 就如上面描述者,在本實施例之具有勖力輔助單元的 車輛及其控制方法中,基準環境中之加速度計算單元8計 算基準環境中之加速度αο·此計算係根據由人類驩動力偵 測單元5來之人類驟勖力Fh,由速度偵測單元6a來之速 度V與由基準環境設定單元7來之預置的基準環境參數被 實施。進而言之,輔助比決定單元9比較由加速度偵測單 元6供應之目前的加速度u與由加速度計算單元8供應之 基準環境中的加速度αο,並根據該比較結果決定輔助比 Q·因而,在本實施例之具有勖力輔助單元的車輛及其控制 方法中,其可能回應於行駛阻力之變化決定逋應行駛環境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勉"··部中央軲丰必只T;消f合作*印繁 A7 _B7 五、發明说明(13) 之辅助比Q*其結果為,該車輛可適當地被軀動•因之,在本 實施例之具有助力輔助單元的車輛及其控制方法中,該車輛可 自然且平顧地行駛,而不致於針對該車輛之騎乘舒適性對搡作 貝之類加諸任何的不舒服感· 第6圈為一方塊圈,顧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動 力輔助單元的車輛之架構•在本實施例之具有動力輔助單 元的車輛之架構中,一輔助比決定單元根據所偵測之人類 騍動力與所偵測之加速度估計目前的行駛環境並決定輔助 比·除了此特黏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且彼此 重叠的描述被省略· 參照第6圈,本發明之具有動力輔助單元的車輛中, 在控制單元10內之輔肋比決定單元11根據由人類覊勖力 偵測單元5來之人類驊動力Fh與由加速度偵測單元6之加 速度^來估計目前的行駛環塊,並決定其輔助比•以本實 施例之具有勖力輔助單元的車輛架構下,其可能回應於行 駛阻力之變化決定適應行駛環塊之輔助比•其結果為,該 車輛可適當地被驪肋· 藉由使用輔助比決定單元11來決定輔助比之方法將 參照第6與7圖更明確地被說明· 第7圓為一方塊B,顯示第6圖之具有勖力輔助單元 的車輛決定輔肋比之方法· 參照第6與7圃,在行駛環境中施加於行駛車輛之力 係用一函數表示,其具有車輛速度V、行駛阻力d、車輛全 重m、重力加速度g與路面傾斜角0作為其參數•例如,力 -16- 本紙張尺度埼州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7— In 裝—— —II 訂— — 線 ― (請先《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五、 發明説明(14 A7 B7 R係由下列等式(2)所表示: R = dXv + mXgXsin©.......(2) 下列的等式(3)可由前述等式(1)與(2)獲得: R = Fh + QxFh — mx a \......(3) 恰如第一實施例之情形,包括起始值之預置值、目前 時間之值或回應於所偵測之目前的人類驊動力所計算之值 被使用作為等式(3)之輔助比·換言之,根據由人類騵動力 偵測單元5來之入類两勖力,輔助比決定單元11選擇預置 值、目前時間之值與回應於所偵測之目前的人類驟勖力所 計算之值的其中一個,並將所遢擇的值決定作為第一輔助 比* 此外,由於在行駛環境中之力R為施加在行駛車輛之 力,該力成為所偵測到之人類羈動力的倍數,且下列的等 式(4)被建立: R=qXFh............(4) 下列的等式可由上述的等式(3)與(4)獾得: q = (Fh + QxFh — mX «i)/Fh · . . . (5) 第二_助比q之計算係將由人類驟動力偵測單元5來 之人類覉助力Fh與由加速度偵測單元6來之加速度αι代 入上面的等式(5)。輔助比決定軍元11將此第二輔助比q _^ϋ ^^1 m —l·— II— - I n 參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 J·- 決定為新的轤肋比*因之,其 助比,且該車輛可適當地被驟 可能決定適應行駛環境之輔 動· 進而言之,其可能一種架!»,其中q係由下列等式(6) 被計算以補僂該車輛之惰性項•以此架構下,施加車輛上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率(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耖浐部中夹樣準^只工消於合作社印掌 A7 _ B7 五、發明説明(15 ) 之惰性力可被降低,且車輛之騎乘舒適性被改進·在等式 (6)中,ρ為一常數隨著一電力馬達之比率输出而定· q = (Fh + QXFh — mX aj)/Fh + mx a i)/p · . (6) 本實施例之具有勖力輔助單元的車輛操作將在下面參 照第8圖被描述。 第8圖為一流程園,顯示第6圓之具有勖力補助單元 的車輛操作· 就如第8匾顯示者,人類驅勖力偵測單元5输出所偵 測的人類驟動力,且加速度偵測單元6输出所偵測之加速 度至輔助比決定單元11 (步驟S7)· 接著,根據由人類驩勖力偵測單元5來之人類驩動 力,輔助比決定單元11選擇預置值、目前時間之值與回應 於所偵測之目前的入類驟勤力所計算之值的其中一個,並 將所選擇的值決定作為第一輔助比(步驊S8) ·此後,根據 所決定之第一輔助比與由加速度偵測單元6來之加速度αι 輔助比決定單元11計算第二輔助比q,並將此第二輔助比 q決定為新的輔助比Q(步琢S9) * 就如上述者,在本實施例之具有動力輔助單元的車輛 與其控制方法中,輔助比決定單元11根據由人類驅助力偵 測單元5來之人類驟動力Fh與由加速度偵測單元6來之加 速度αι來估計目前的行駛環境,並決定該輔助比。以本實 施例之具有勖力輔助單元的車輛架構及其控制方法下,其 可能回應於行駛阻力之變化決定逋應行駛環境之輔助比* 其結果為,該車輛可適當地被軀勖。進而言之,在本實施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10X297公釐) (請先《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A7 —___ ____B7 五、發明説明(16 ) 例之具有動力輔助單元的車輛及其控制方法中,其可能為 目前的行駛環境比起第一實施例之情形中,預置傾斜角0 與行駛阻力被使用作為基準環境參數能決定更適合的輔助 比· 第9圚為一方塊圓,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具有動 力輔助單元的車輛架構•在本實施例之具有動力輔助單元 的車輛架構中,傾斜角偵測單元被提供以偵測路面之傾斜 角·輔助比決定單元根據所偵測之人類《動力、所偵測之 加速度與所偵測之傾斜角估計目前的行駛環境•除了此特 點外,本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相同*且彼此重曼的描述被 省略· 參照第9圖,在本實施例之具有勖力輔助單元的車輛 中,用於偵測路面傾斜角0之傾斜角偵測單元13於控制單 元12內被提供•輔助比決定單元14根據由人類驩動力偵 測單元5來之人類驩動力Fh、由加速度偵測單元6來之加 速度ίΜ與由傾斜角偵測單元13來之傾斜角0估計目前的 行駛環境,並決定一輔肋比。以本實施例之具有動力輔助 單元的車輛架構及其控制方法下,其可能回應於行駛阻力 之變化決定適應行駛環境之輔助比。其結果為,該車轜可 適當地被颶動· 更明確地說,因行駛阻力d而施加於行駛中車輛之力 R’在下列等式(7)中藉由使用車輛之速度V與行駛阻力d而 被表示。 R’= dxV............(7)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囷國家標率(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Γ-----.--^------,灯------^ < » (请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筲) A7 B7 五、發明说明(π 下列的等式(8)可由前述的等式(1)與(7)被獲得: R'= Fh + Q X Fh — m X a t — m X g X si η 0 · (8) 此外,由於因行駛阻力所致力R’為施加於行駛中車輛 之力,該力成為所偵測之人類驅動力的倍數,且下列的等 式(9)被建立: R’ = q’ X Fh.............(9) 下列的等式(10)可由上述的等式(8)與(9)獲得: q’ = Fh+(}XFh—mX a! — mXgXsin0/Fh · (10) 輔助$ q’係藉由代入由人類驩勖力偵测單元5來之人 類»動力Fh、由加速度偵測單元6來之加速度£Τι與由傾 斜角偵測單元13來之傾斜角0至上述的等式(10)而被計 算•輔助ώ:決定單元14將輔助比q’決定為新的輔助比•因 之·其可能回應於目前的行駛環境決定逋應的輔助比,且 該車輛可適當地被颺勖· 本實施例之具有勖力輔助單元的車輛操作將在下面參 照第10圓被描述· 第10蹰為一流程圖,顯示第9圖之具有動力輔助單元 的車輛操作· 就如第10圓中所示者,人類騍勖力偵測單元5输出所 偵測的人類驅動力、加速度偵測單元6輸出所偵測的加速 度、及傾斜角偵測單元13輸出所偵測的傾斜角至輔助比決 定單元14(步驊S10)。 接著,恰如第二實施例之情形,輔助比決定單元14選 擇預置值、目前時間之值與回應於所偵測之目前的人類驅 -20- 本纸張尺度通/1]中國國家榇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J-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订 線 紂浐部中呔榀^-^=:;.T消贽合作杉卬t?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勖力所計算之值的其中一個,並將所選擇的值決定作為第 —輔助比(歩驟8)·此後,根據所決定之第一輔助比與由 加速度偵測單元6來之加速度αι及由傾斜角偵測單元13 來之傾斜角0,輔助比決定單元14計算第二輔助比q,並 將此第二輔助比q決定為新的輔助比Q· 就如上述者,在本實施例之具有勖力輔助單元的車輛 與其控制方法中,輔助比決定單元14根據由人類媒助力偵 測單元來之人類》勖力Fh、由加速度偵測單元6來之加速 度cm及由傾斜角偵測單元13來之傾斜角0來估計目前的 行駛環境*並決定該輔助比·以本實施例之具有動力輔助 單元的車輛架構及其控制方法下,其可能回應於行駛阻力 之變化決定逋應行駛環境之輔助比•其結果為,該車檷可 適當地被驟動· 雖然本發明已以目前較佳實施例的方式被描述,其將 被瞭解到此一揭示將不被解釋為限制性的•各種變更與修 改對熟習本發明所保有之技藝者,在已讀取到上面的揭示 後,無疑地將成為明白的。因之*其欲於使所附的申請専 利範園被解釋成如落在本發明之真實精神與領域內般地涵 蓋所有的變更與修改· 元件標 號對照 表 元件編號 譯 名 元件編號 譯 1 車輛行駛單元 1 c 支撐機構 1 a 輪子 2 人類驟勖單元 lb 輪子 2a 踏板 -2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丨0X297公釐) M,--Π--r--.--装------1T------^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經浐部中呔i?.準灼.h.T消货合作扣卬1-1 A7 B7五、發明説明(19 ) 元件標號對照表 元件編號 譯 名 元件編號 譯 名 2b 踏板曲軸 S2 步驊 2b’ 曲柄軸 S3 步驟 2c 傅输機構 S4 步驟 3 動力輔助驟勖單元 S5 步驟 3a 騸動單元 S6 步驟 3b 電池 S7 步驟 4 控制單元 S8 步驟 5 人類驩勖力偵測單元 S9 步驊 6 加速度偵測單元 S10 步驟 6a 速度偵測單元 S11 步驊 6b 加速度計算單元 7 基準環境設定單元 8 加速度計算單元 9 輔助比決定單元 10 控制單元 11 輔助比決定單元 12 控制單元 13 傾斜角偵測單元 14 輔助比決定單元 31 曲線 41 直線 S1 步驟 -22-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_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州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經濟部中央標率扃貝工消费合作社印*. A8 B8 C8 D8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具有勖力輔助單元之車輛,包括一車輛行駛單元用 於行駛該車輛,一人^驄勖單元用於供應人類騵動力至 該車輛行駛單元,與一動力輔助騵動單元用於供應補助 ... ·..—、.一. 力考該車輛行駛單元,包含: —人類驅勖力偵測單元用於偵測人類驪勖力, 一加速度偵測軍元用於偵測該車輛之速度與加速度, 一基準環境設定單元用於預先設定該車輛行駛之基準 環境中的各種基準參數, 一加、§度計算單元在該基準環境中用於在車輛以由人 類驩動力偵測軍元來之人類驅動力,由加速度偵測章元來之 速度與由基準瓚境設定單元來之基準環境中的參數為基 礎’該車輛在基準環境中行駛之情形下,計算該基準環境中 之加速度, 一輔助比決定單元用於在以由加速度偵測單元來之加 速度與由加速度計算單元芣之基準環境中的加速度為基 礎’決定勖力輔助單元對人類驟勖單元之輔助比· 2. 如申請專利範函第1項所述之具有動力輔助單元的車 輛,其中該加速度計算單元藉由使用該車輛之運動等式 來計算在該基準環境中之該加速度· 3. 如申請專利範賵第2項所述之具有動力輔助單元的車 輛,其中該車輛之運勖等式如下列所示: mX a + dxV+mXgXsin05=Fh+QxFh 其中ra為該車輛之總重,a為該車輛之加速度,V 為該車輛之速度,d為施加於該車輛之行駛阻力,g為施 •23 本纸浪尺度逋用t·國家揉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請先H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霣) .榮. Γ I 蝗濟部t夫槺率局Λ工洧费合作社印氧 A8 B8 C8 — —__D8 六、申請專利範園 加該車輛之重力加速度,0為該車輛所行駛之路面的傾 斜角,Fh為人類驟勖力,及Q為輔助比· 4. 一種具有動力輔助單元之車輛,包括一車輛行駛單元用 於行駛該車輛,一人類驩勖單元用於供應人類騵動力至 該車輛行駛單元,與一勖力輔助騸勖單元用於供應輔助 力至該車輛行駛單元,包含: —人類驩動力偵測單元用於偵測人類驅動力, —加速度偵測單元用於偵測該車輛之加速度, 一輔助比決定單元用於根據由該人類驅勖力偵測單 元來之人類驟動力與由該加速度偵測單元來之加速度決 定該動力輔助騸勖單元對該人類驅肋單元輔助比· 5. —種具有動力輔助單元之車輛,包括一車輛行駛單元用 於行駛該車輛,一人類驅勖單元用於供應人類覊勖力至 該車輛行駛單元,與一勖力輔助驟動單元用於供應輔助 力至該車輛行駛單元,包含: 一人類驩動力偵測單元用於偵測人類W勖力, 一加速度偵測單元用於偵測該車輛之加速度, 〜傾斜角偵測單元用於偵測該車輛所行駛之路面的 傾斜角, 一輔助比決定軍元用於根據由該人類驩動力偵測單 元來之人類騙動力,由該加速度偵測單元來之加速度, 與由該傾斜角偵測單元來之傾斜角決定該勖力輔助騵動 單元對該人類驅動單元之輔助比· 6. —種控制具有動力輔助單元之車輛的方法,該動力輔助 -24 - 本纸張尺度逋用中•國家揉準(CNS > Α4规格(210X297公釐) J.I-I-r--.--^------ir-------终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I) 經濟部中央橾率局属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單元包括一車輛行駛單元用於行駛該車輛,一人類驅勖 單元用於供應人類»勖力至該車輛行駛單元與一動力輔 助驅勖單元用於供應補助力至該車輛行駛單元,包含: 一偵拥步驟用於偵測該車輛之速度與加速度,及被 供應至該車輛行駛單元之人類驟勖力, —加速度計算步驊用於在該車輛於該基準環境中行 駛的情形中,根據該偵測步驊所偵測之該速度與該人類 騍動力來計算基準環境中之加速度,並為該基準環境預 置各種基準參數,以及 一決定步琢用於根據該偵測步驟所偵測的加速度與 該加速度計算步揉所計算的加速度來決定該動力輔肋驩 動單元對該人類驅動單元之輔助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控制具有動力輔助單元的 車輛之方法,其中該基準環境中之加速度係在該加速度 計算步驟中藉由使用該車輛之運》等式被計算· 8.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7項所述之控制具有勖力輔助單元的 車輛之方法,其中該車輛之運勖等式如下列所示: mX a + dxV + mXgXsin^ = Fh + QxFh 其中ra為該車輛之總重,α為該車輛之加速度,V 為該車輛之速度,d為施加於該車輛之行駛阻力,g為施 加該車輛之重力加速度,0為該車輛所行駛之路面的傾 斜角,Fh為人類驟動力,及Q為輔助比。 9. 一種控制具有動力輔助單元之車輛的方法,該動力補助 單元包括一車輛行駛單元用於行駛該車輛,一人類驅動 -25 - 本纸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揲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1·I-Ί.--,--„--^------^-------终 * (請先W讀背*之注$項再填寫本肓)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固 單元用於供應人類驅動力至該車輛行駛單元與一動力輔 助驅動單元用於供應輔助力至該車輛行駛單元,包含: 一偵涠步驟用於偵測該車輛之加速度與被供應至該 車輛行駛軍元之人類覊勖力,以及 —決定步驟用於根據該偵測步驟所偵測之加速度與 該人類驅勖力來決定該動力輔助鼷勖單元對該人類驟勖 軍元之輔助比· ίο.—種控制具有動力輔助單元之車輛的方法,該動力_助 單元包括一車輛行駛單元用於行駛該車輛,一人類驟動 軍元用於供應人類驅勖力至該車輛行駛單元與一動力輔 助驅勖早元用於供應輔助力至該車輛行駛單元,包含: ~一偵測步驟用於偵测該車輛之加速度,被供應至該 車輛行駛單元之人類驩動力與該車輛所行駛之路面的傾 斜角,以及 一決定步驊用於根據該偵測步驟所偵測之該加速 度,該人類驟動力與該傾斜角來決定該動力輔助驅酚單 元對該人類羼勖單元之輔助比· J--Ί.--„--.--裝------訂-------線 * (請先»讀背面之注$項再填窝本I ) 經濟部中央樣率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26 - 本紙張尺度埴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规格(210X297公釐)
TW87121563A 1997-12-24 1998-12-23 Vehicle with power assist unit and its controlling TW38784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442997A JP3395619B2 (ja) 1997-12-24 1997-12-24 補助動力装置付き車輛
JP14715098A JPH11334676A (ja) 1998-05-28 1998-05-28 補助動力装置付き車輌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87848B true TW387848B (en) 2000-04-21

Family

ID=26477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7121563A TW387848B (en) 1997-12-24 1998-12-23 Vehicle with power assist unit and its controlling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0926059B8 (zh)
DE (1) DE69840090D1 (zh)
TW (1) TW3878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0910A (zh) * 2009-08-10 2012-05-2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组合的电动和人力驱动装置的机动车的能量管理系统和用于运行这种机动车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8388B2 (ja) * 2000-03-01 2010-04-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自転車
ES2295248T3 (es) 2001-02-28 2008-04-1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Unidad de control para una bicicleta asistida por motor.
EP1295785A1 (fr) * 2001-09-20 2003-03-26 Berner Fachhochschule Hochschule für Technic und Architektur Biel Vehicule
DE102011114337A1 (de) * 2011-09-23 2013-03-28 Bernd von Löbbecke Motorsteuerung für einen Elektrohilfsantrieb
DE102012201881A1 (de) * 2012-02-09 2013-01-17 Robert Bosch Gmbh Steuerungsanordnung für ein Elektrofahrrad
KR20150042037A (ko) * 2013-10-10 2015-04-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동식 자전거의 모터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FR3018057B1 (fr) * 2014-02-28 2018-06-29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Assistance au deplacement d'un objet roulant par un asservissement utilisant l'acceleration de l'objet roulant
DE102014219595A1 (de) * 2014-09-26 2016-03-31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Längsdynamiksteuerung am Pedelec
KR20160060816A (ko) * 2014-11-20 2016-05-31 주식회사 만도 전기 자전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637197B2 (en) * 2015-07-01 2017-05-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ynamic inertia compensation and pedal effort transformation for electric bike
GB2557287A (en) * 2016-12-05 2018-06-20 Wen Sung Lee Control device for an electric bicycle
JP6959170B2 (ja) * 2018-03-22 2021-11-0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両用制御装置
CN108909931B (zh) * 2018-05-28 2021-01-05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车的助力实现方法及装置、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1811B2 (ja) 1993-03-05 2002-07-15 株式会社モリック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JPH0899683A (ja) 1994-09-30 1996-04-16 Suzuki Motor Corp 動力自転車の補助動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IT1268881B1 (it) * 1994-10-12 1997-03-13 L Elettronica Ind E Navale S P Dispositivo di propulsione a motore elettrico, in particolare nei veicoli ad una , due o piu' ruote motrici e veicolo con detto
JPH08258782A (ja) * 1995-03-27 1996-10-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自転車
DE19601194C2 (de) * 1996-01-15 1997-11-27 Michael Stamm Verfahren zur Ansteuerung eines Hilfsantriebs eines Fahrrads in Abhängigkeit von dem von einem Fahrradfahrer abgegebenen Drehmomen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0910A (zh) * 2009-08-10 2012-05-2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组合的电动和人力驱动装置的机动车的能量管理系统和用于运行这种机动车的方法
CN102470910B (zh) * 2009-08-10 2014-09-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组合的电动和人力驱动装置的机动车的能量管理系统和用于运行这种机动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26059A2 (en) 1999-06-30
EP0926059A3 (en) 2001-03-21
EP0926059B8 (en) 2008-12-24
EP0926059B1 (en) 2008-10-08
DE69840090D1 (de) 200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87848B (en) Vehicle with power assist unit and its controlling
JP3086475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人力駆動装置
TW515770B (en) Control of a personal transporter
JP3054234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JP3572704B2 (ja) 駆動力補助装置
US200400506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portionally assisted propulsion
JP2002145168A (ja) 補助動力装置付き車輌とその制御方法
TW201940376A (zh) 人力驅動車輛用控制裝置
JP3922554B2 (ja) パワーアシスト付運搬車
US6545437B1 (en) Control for a muscle or motor-powered drive
JP3760928B2 (ja) 駆動力補助装置および駆動力補助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7159867A (ja)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及びペダル踏力算出方法
JP4229718B2 (ja) 電動補助車両の補助力制御装置
JPH11303953A (ja) 駆動力伝達装置
KR100955314B1 (ko) 전기자전거
JPH07143603A (ja) パワーアシスト自転車
JPH0274491A (ja) 原動機付二輪車
JP3230760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JP2814149B2 (ja) 駆動力補助装置付き自転車
JP3054399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JP3377242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JPH11334676A (ja) 補助動力装置付き車輌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530252B2 (ja) 電動自転車
JP3192296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乗り物
TW570880B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for assisting traveling or an electromotive assisted vehicle at an inclined slope and a system for detecting inclination of slo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