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79510B - Dynamic traffic distribution - Google Patents

Dynamic traffic distribu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79510B
TW379510B TW86118847A TW86118847A TW379510B TW 379510 B TW379510 B TW 379510B TW 86118847 A TW86118847 A TW 86118847A TW 86118847 A TW86118847 A TW 86118847A TW 379510 B TW379510 B TW 3795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ffic
detour
outgoing
group
inco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6118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mmy Petersen
Rene Petersen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79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795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64Distributing or queueing
    • H04Q3/66Traffic distribu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Exchang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Meter Arrangements (AREA)

Description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係關於通信網路中通信量繞路,且特別是有 關於切換點之動態通信量分配。 螢明背景_ 國際電信協會E.170係關於電話網路及ISDN轉接、 撥號、繞路、及行動服務,電信「繞路」之目的係建 立任兩電信網路交換之成功連結。更廣義言之,通信 1繞路功能’係對一給定企圖透過網路建立—呼叫連 結之呼叫選擇一或多個特別電路組或繞路。 電#網路包括許多節點或切換點以電路組互相連 、、各。一切換點之實例係電話交換機。由電話用戶看來 % k網路係由地方交換機服務。在國家網路間,有典 ,的哭換機中心位階包括例如地方線,中繼線,區域 ’·泉,及國際線,每一階執行不同功能。物理通訊介質 連結,一切換點或交換機與另一個通常指"中繼線", 而用戶與服務用戶之地方交換機間連接之物理通訊介 質通常指「電線」。可能有許多直接連結,如一對 向或雙向之節點間的t繼線。電路組包括兩節點間 所有直接連結。繞路係定義為一或多個電路組提供 切換點或其他網路節點間之連結^ 網路中之繞路架構定義一組繞路::叫:行。繞路,,架構”可以是直接或間接,= 動恐。直接繞路以m _ 〜 呢路、且不含任何中間節點來 〜兩郎點。間接繞路係一 、糸列电路組連接透過其他節 單 之 或 連 ----_-----? I裝------訂-----?.線 (請先閲讀t·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I 紙張尺度1 (210X297公釐)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係關於通信網路中通信量繞路,且特別是有 關於切換點之動態通信量分配。 螢明背景_ 國際電信協會E.170係關於電話網路及ISDN轉接、 撥號、繞路、及行動服務,電信「繞路」之目的係建 立任兩電信網路交換之成功連結。更廣義言之,通信 1繞路功能’係對一給定企圖透過網路建立—呼叫連 結之呼叫選擇一或多個特別電路組或繞路。 電#網路包括許多節點或切換點以電路組互相連 、、各。一切換點之實例係電話交換機。由電話用戶看來 % k網路係由地方交換機服務。在國家網路間,有典 ,的哭換機中心位階包括例如地方線,中繼線,區域 ’·泉,及國際線,每一階執行不同功能。物理通訊介質 連結,一切換點或交換機與另一個通常指"中繼線", 而用戶與服務用戶之地方交換機間連接之物理通訊介 質通常指「電線」。可能有許多直接連結,如一對 向或雙向之節點間的t繼線。電路組包括兩節點間 所有直接連結。繞路係定義為一或多個電路組提供 切換點或其他網路節點間之連結^ 網路中之繞路架構定義一組繞路::叫:行。繞路,,架構”可以是直接或間接,= 動恐。直接繞路以m _ 〜 呢路、且不含任何中間節點來 〜兩郎點。間接繞路係一 、糸列电路組連接透過其他節 單 之 或 連 ----_-----? I裝------訂-----?.線 (請先閲讀t·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I 紙張尺度1 (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86118847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說明書修正頁(88年7月) A7 B7五、發明説明(8) 中繞路出切換點12的通信量。為回應通信量分析器 1 4之請求信息,出外通信量控制器20將現在位於每 一外出繞路群RBA2,RBB2,及RBC2上之出外通信 量作為回報信息提供給通信量分析器14作為回應。 通信量分析器14計算分佈於每一繞路群(或個別繞 路)進入及出外通信量之差值。當計算之差值超過閥 值時,便重新分配通信量。通信量分析器14送出新的 通信量分配架構信息至繞路器18,然後其使用慣用之 繞路技術調整在繞路群RBA2,RBB2,及RBC2中之 出外通信量分配。 假設進入繞路群RBA1、RBB1、及RBC1個別處理 50%、25%、及25%之進入通信量,而繞路群RBA2、 RBB2、及RBC2個別處理40%、40%、及20%之出外 通信量。通信量分析器14產生之通信量分配架構信息 指示繞路器18作適當之繞路改變,以指示重要通信量 離開繞路群RBB2先至繞路群RBA2接著第二步到繞路 群RBC2以期達到均等,意即,繞路群RBA2接收到 50%的出外通信量,RBB2 25%的出外通信量,及 RBC2 25%的出外通信量其與相關之進入繞路群個別所 攜帶之通信量一致。 圖2顯示簡化格式化使用於實施不同切換點12之功 能的不同硬體元件之方塊圖。切換點12包括具有合適 切換電路及中繼線/電線介面之切換裝備22。切換裝 備及數位信號方塊30受一或多個資料處理器24控 ----:---L--^ -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A7 五、發明説明(2 ) 點而以端對端連蛀 燒路型式中繞路:二定繞路架構而言, ,”且、.心疋相同的。在動態繞路架槿#丨 中,繞路型式中结路架構例 τ繞路組不同。選擇特殊呼叫 以是順序性戋掂丨β A 1足境路可 C Λ i 4 Ά 本 頁 纽踗她^ 。在順序性選擇中,成組之 ^⑽疋順序Μ,而選擇第—可行繞路。對非順 性選擇,繞路係以不特定順序測試。 換=二:控制程序定義整組建立’維持’及解除交 機間連,...所需之互動信號。在啓始呼叫控制中,啓 始人換機維持呼叫設定控制直到啓始與終止交換機間 〈連結完成°漸料叫㈣使用連結接連結方式送出 仏號以通過管理控制,順序地由-交換機至下-交換 機。當控制送出信號可以使用自動繞路或,,彎回”動作 通過倒退"時,呼叫控制係"可逆的"。因此,若阻塞 k號在扣押由啓始交換而來之出外電路後,由下游交 換接收,該呼叫便於啓始交換機再繞路。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球 配 有 以 每 呼 繞路契構一般企圖均分繞路間之通信負載量。通信 量一般定義爲電信網路中關於使用資源需求事件之過 程。最一般化認知通信量實例係電話呼叫。更明 地’可發展繞路架構以確保提供根據事先規劃的分 預選之特定繞路。例如考慮一進入通信量流入一具 特定目的地之切換點或節點,如,相同區'域碼。交換 節點可能有四條出外繞路型式A,B,C,及〇而 各條繞路連接至特定目的端。與預設之分配一致, 一繞路型式可預設以接收一定比例或百分比之外出 -5·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B7 五、發明説明(3 ) 叫0 然而’指定出外繞路型式間以固定比例嘗試特殊目 的端之分配呼叫會有問題。例如設想一以多於一個電 #載體或網路轉接器國家或其他地理區域狀況。提供 通#量至該國或該地區之每一外部載體需要其他該國 或該地區内部之載體傳回”公平的,,通信量。"公平的" 疋義例係每一載體接收到由節點央夕出外通信量會質 上與i體描供爲進入節點之通信量百分比相同。 即使在特殊切換點之通信量型式經常改變,固定負 載分享繞路架構並無法負貴此種改變且因此經常無法 傳回公平的通信量。一改善此問題之解決方式係重編 不同載體間之量以補償分配不均,但是此解決方式難 監視且管理成本高。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提供一較好之解益方式,係以該節點現在進 入通信量型式爲基礎之切換點或節點間之動態通信量 分配。承上例,若四個雷信轉接器A,B,c,D正 在一切換點操作',總出外通信量繞路至個自相關的載 體繞路’繞路型式A2,B2,C2,及D2之百分比應 該大約與相關進入載體繞路Al,Bl,C1,及D1所 接受到之通信量百分比相同。 因此’本發明之目標即欲達到切換點或其他網路節 點之動態通信量分配。 本發明進一步之目的係欲磙供不同繞路,繞路組, .¾體’轉接器’等連結至切換點或其他網路節點接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整)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 ———______B7 __ 五、發明説明(4 ) 到公平分享之通信量。 本發明之進一步目標係降低成本及管理需求以確保 該不同繞路,繞路組,載體,轉接器’等在特殊切換 點接收到公平分享之通信量。 本發明之進一步目標係接供具彈性且簡單定義通信 量分配型式之絪路轉接器。 對至一切換點或其他網路節點之進入載體及對由節 點出外載體來之通信量分配可以現在每一網路轉接器 /載體攜帶之通信量爲基礎。通信;量可vj.、i許客不同 之方法如# Μ #睦n總呼叫百分比,在一特定時段 中呼叫分數或秒數之數目或預設呼叫次麩,,等。然後 通信量係以相關進入載體所測得之通信量分配爲基礎 .重新分配於出外載體間。該通信量繞路於出外載體間 以確保每一載體以其載至該節點之通信量爲基礎而由 該節點得到其公平分享之出外通信量。 欲在切換點或其他網路節點實施動態通信量分配, 進入及出外通信量控制器對每一個通過切換點之多數 通信繞路組偵測進入及離開切換點之通信量。進入通 信量控制器在每一繞路,繞路组,載體,等提供具進 入切換點通信量之诵信量分析學,且出外通信量控制 器在每一繞路,繞路組,載體,等提供具(離開切換點 通信量之通信量分析器。然後通信量分析器決定以每 一繞路,繞路組,載體’等之進入及出外通信量爲基 礎之新的出外通信量分配。通信量分析器送出新的通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批衣------ΐτ------A .I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 __________________ 五、發明説明(5 ) 信量分配信息給通信量繞路器’而由通信量繞路器改 變每一出外繞路通信量分配。以此方式,每—外出繞 路,繞路組,載體,等可以在相關繞路,繞路組,載 體,等進入通信量爲基礎’配置公平的通信量分享。 更進一步,可避免因不公平的分配造成,與不同轉接 器或載體財務支出有關之困難及花費。 其他本發明之特徵,優點,及目的將彰顯於下段本 發明之詳細説明中,其提供一如何實施本發明之實例 而非限制之説明。 圖式之簡要説明 圖1係本發明中使用動態通信量分配之切換點的功 能方塊圖; 圖2係説明使用於實施圖1所示之切換點實行功能 之部份硬體元件的功能方塊圖; 圖3説明本發明使用£如83011八乂£型交換機之進__ 步詳細具體實施例中特定特殊之軟體功能; 圖4(a)-4(b)爲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中使用之範例資 料記錄; 圖5係説明決定切換點中不同繞路中通信量之通信 量分析器實行訊息程序之流程圖; 圖6係決定切換點中之通信量是否必要重新分配, 若是,則產生新的通信量分配架構之通信量分析器所 實行之範例程序流程圖; 圖7係説明圖1中選擇切換點維持載體/繞路群繞路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發明説明(6 ) ~ '一~ 之繞路器實行程序流程圖;及 顯示如何由新通信量分配架構信息中以繞路器 產生新的分配架構例。 本發明之詳細説明 下I説明,係用於解釋而非限制,公開特殊細節, 淺特別硬元件,介面,技術,軟體功能,等以提供 對本發明之透徹瞭解。然而,以其他不同之特殊細節 方弋實施之本發明,對熟悉此技藝者而言是顯而易見 的。在其他實例中,省略已知方法之詳細説明,裝 置,及電路以免因不必要之細節模糊本發明之説明。 圖1顯示本發明中關於電話诵話及/或資料通信寧迄 之部伤的切換點12實#例。切換點12可爲任意 網路即點其由兩個或多個網路轉接器維持之通信量係 繞路經過包括如國内電話接線交換,國際電話接線交 換,數位父又連接等節點。此後所用之,,繞路群,,該詞 意指介於兩屬於網路轉接器之網路間的繞路群或組。 因此,每一繞路群包括一或多個通過切換點或節點之 雙向繞路。使用,,載體,,該詞有時包括一繞路,一繞路 群,或多數繞路群。雖然本例中以繞路群該詞描述, 本發明實可以多數繞路群及個別繞路作爲載體。典型 地,網路轉接器具有一或多個連接至切換(點的載體, 且在一切換點中可能有多數個網路轉接器操作。圖t 顯示三個繞路群(RB)以RBA,RBB,及RBC欉示其由 網路10中之其他點產生且最後繞路至通信網路1〇之 A7 B7 ---- -~~------- 五、發明説明(7 ) ~ 其他點。 切換點12包括連接至進入通信|控制器16,繞路 器18,及出外通信量控制器20之通信量分析器14。 進入通信量控制器16接收三個進入繞路群, RBB1,及RBC1之通信量。例中假設繞路群RBA1現 正處理50%至切換點12的進入通信量,繞路群RBB1 25%,而繞路群RBC1佔餘下之25%。進入通信量控制 器16監視每一繞路群進入切換點12之通信量。當通 信量最後以總通信量之百分比表示時,通信量可開p 以建立好之監視技巧,意即’計數來量度,而通信量 可以呼叫斷線數,呼叫期,呼叫連接數,卡死嘗試 數,擁擠嘗試數,呼叫確定目標失敗數,呼叫計次, .等來偵測/量度。完整呼叫之呼叫期(意即,已經被斷 線之呼叫)是較好的通信量量測參數,因爲呼叫期既 是繞路上精確的通信量負載量測也是一使用於要求計 數之重要參數。可以使用呼叫數但有些繞路會攜帶不 成比例之短或長期呼叫而造成通信量負載之不公平分 享及不平衡支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周期性地,通信量分折器1土送出要求信息至進入通 信量控制器以獲得進入通信量負載分配回報。進入通 信量控制器16產生反應現在繞路群RB Α Ϊ ,RBB1, 及RBC1中進入通信量分配之回報信息。 相似地,出外通信量控制器20偵測分別與RBA1, RBB1,及RBC1相關之繞路群RBA2,RBB2,及RBC2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86118847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說明書修正頁(88年7月) A7 B7五、發明説明(8) 中繞路出切換點12的通信量。為回應通信量分析器 1 4之請求信息,出外通信量控制器20將現在位於每 一外出繞路群RBA2,RBB2,及RBC2上之出外通信 量作為回報信息提供給通信量分析器14作為回應。 通信量分析器14計算分佈於每一繞路群(或個別繞 路)進入及出外通信量之差值。當計算之差值超過閥 值時,便重新分配通信量。通信量分析器14送出新的 通信量分配架構信息至繞路器18,然後其使用慣用之 繞路技術調整在繞路群RBA2,RBB2,及RBC2中之 出外通信量分配。 假設進入繞路群RBA1、RBB1、及RBC1個別處理 50%、25%、及25%之進入通信量,而繞路群RBA2、 RBB2、及RBC2個別處理40%、40%、及20%之出外 通信量。通信量分析器14產生之通信量分配架構信息 指示繞路器18作適當之繞路改變,以指示重要通信量 離開繞路群RBB2先至繞路群RBA2接著第二步到繞路 群RBC2以期達到均等,意即,繞路群RBA2接收到 50%的出外通信量,RBB2 25%的出外通信量,及 RBC2 25%的出外通信量其與相關之進入繞路群個別所 攜帶之通信量一致。 圖2顯示簡化格式化使用於實施不同切換點12之功 能的不同硬體元件之方塊圖。切換點12包括具有合適 切換電路及中繼線/電線介面之切換裝備22。切換裝 備及數位信號方塊30受一或多個資料處理器24控 ----:---L--^ -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B7 五、發明説明(9 ) 制。資料處理器24連接至程式错存赛26 (切換點η #預藏之程式控制開關),而程式儲存器26及資料儲 存器28與資料處理器24間,透過已知之位址資料及 控制!流排爲介面。施(與其他 許多其他功能一起)切換,信號傳輸,分析,監視, 及動態分配之資料程式。資料儲存器28儲存不同資料 包括如’由進入及出外通信量控制器16及is更新之 資料記錄通信量,送人繞路器18之通信量分配架構信 心,通L量分配架構本身,等。資赴雇理器24控制切 換裝備22使得所有不同進入及出外中繼線/電線間切 換連接且進一步產生,反應數位控制信號傳輸,協調 切換點與其他電信網路元件間之通信。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較佳之網路切換點實例係由本發明之受讓人, Encsson設計生產之ΑΧΕ交換機。ΑχΕ系統係由儲存 程式控制之切切換系統,且ΑχΕ通常由切換電話呼叫 &切換設ji:所組成(有時意指如Αρτ),及使用於控制 切換之電腦設備(有時意指如Αρζ) ^更—般言之, APT可視爲ΑΧΕ之電話通信部份,而Αρ ζ可視爲控制 邵份。APT及ΑΡΖ兩者均包含硬體及软體。在具體實 施例中,本發明可以APT實施。APT係分爲功能上相 關之許多次系統包括通信量控制系統,咿繼線及信號 傳送次系統,群組切換次系統,操作及維持次系統, 用户切換次系統,收費次系統,用户服務次系統,轉 接次系統,一般通道信號傳輸次系統,行動電話次系 -12- 本紙張尺度ϋ财目醉鮮(CNS ) ( 210X 297^7 五 、發明説明(Κ) Α7 Β7 统,及網路管理系統。 圖3顯示許多此ApT次系統。尤其,本發明可執行 通信量控制次系統(TCS)軟體32之功能。注意通信量 技制次系統軟體32爲及/或與其他Αρτ次系統協調之 ’圖3中顯示一些:群組切換次系統(GSS) 34 , 用户切換次系統(SSS) 36 ,中繼線及信號傳輸次系統 (SS)38 ,—般通道信號傳輸次系統(CCSS)40 ,行動 屯話久系統(MPS) 42 ,等。一般言之,Tcs 32係Αρτ <中央次系統且位階很高可想成是取代手動切換系統 中之人類接線生。 通# f控制次系統功能例包括例如設定,監視,及 呼叫斷線;出外繞路選擇;進入數位分析;用户目錄 儲存,等。囷3以軟體功能方塊説明幾個TCS功能。 登記功能軟體方塊46儲存由進入呼叫及處理呼叫設定 來之進入數位。呼叫監視方塊48監視進行中之呼叫並 將其斷線。數位分析軟體方塊44反應繞路分析軟體 52 <命令實行不同進入數位分析。繞路分析軟體方塊 包含選擇出外通信量繞路之不同表格及演算法,包括 其他通常由登記功能軟體方塊46指定之通信量繞路。 用户目錄软體方塊54儲存所有用户與切換點連接之用 尸目錄。與本發明一致之動態通信量分酉e:功能係實施 於動態通信量分配(DTD)軟體方塊5〇。因爲ΑχΕ切換 系統之構造及操作係已完整建構,下述説明將焦點放 在動態通信量分配軟體方塊5〇。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丁 、-'° Λ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t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3-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繁 A7 1 ——一- __ B7 五、發明説明(11 ) —— 動量分配軟體5〇以平衡相關之不j網^路^轉接 态,繞路群,寺進八/人〜外繞路間之通信量分起而僻 免因切換點中不公配造成之網路轉接器間 不必要t支出問題。來自切換點沿續特秌現峪群之出 外通彳s量係以與進入繞路群相關之進入通信量決定的 動呼叫爲基礎而法定』此通信量之動態配置可用特 殊時期中相關進入及出外繞路群攜帶之通信量百分比 爲基礎而不用絕對通信量。如上所述,該百分比可以 量測相關進入及出外繞路群每一呼叫之呼叫期爲基 礎。用於比較之既定相關進入及出外百分比,及出外 繞路群相比較,而定出平均分配通信量之適當繞路改 變。 每一繞過切換點之呼叫期的量測可以在通信量控制 次系統軟體32之呼叫監視软體方塊48執行。每一呼 叫斷線後,呼叫期量測資料送至動態通信量分配軟體 5〇其儲存該訊息並更新之前爲每一繞路群所作之不同 量測。在特定時間區間或特定呼叫斷線次數後,每一 繞路群之負載百分比以這些呼叫期量測爲基礎而以繞 路群中之—量測的通信量除以總量計算a若計算之出 外繞路群百分比値與相關之進入繞路群不同,新的繞 路分配資料被送入繞路分析敕體52作爲繞路調整。因 此’動態通信量分配軟體50當需要平衡通信量分配實 調整加入或移去進入或出外繞路至一特定繞路群。 現舉一實例説明動態通信量分配(DTD)軟體50如何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园家標準(CNS ) A4况格(210X297公釐〉 n I — In T— I I .......... -^衣----- HI -1 I— I -,ςτ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__B7 五、發明説明(12 ) ~'~~' "^、 計算通信量負載及分配資料之百分比。在一適當時間 中,DTD 50爲每一個繞路群掃描儲存於資料儲存器 28之資料庫記綠,當中儲存有現在儲存每一繞路之= 叫期時間値。例如,在計算現在在進入及出外繞路群 &通信量前可檢查一個百次呼叫計數器。此計數器確 保出外繞路群之通信量重新分配不會太常執行以避免 不必要或振盪通信量分配連結◊當然,當計算通信量 分配時亦可使用其他計時技術及/或觸發事件控制。 每一進入繞路群之通信量百分比係首先計算^該計 算係以現在量測周期所有進入通信量繞路之呼叫期量 測爲基礎。當計算相關出外繞路群之通信量分配資料 時’對每一進入繞路群所作之計算通信量百分比值稍 後用爲’’期望百分比,,。範例計算包括説明於下之等式 (1)= ΐη(Τη)= mt(Tn)/T〇t(Tn)*l〇〇 ⑴ 其中: Τη =時間周期”n"; in(Tn)=在時間周期"n"間,對一特定進入繞路群之 通信量百分比; mt(Tn)=在時間周期"n"間,對一特定進入繞路群之 總量測呼叫期時間;及 ' t〇t(Tn)=在時間周期_ν間,對一特定進入繞路群之 總量測呼叫期時間。 相似地’可計算每一適當或相關出外繞路群之新分 本紙張尺度適财關家縣(CNS )八4規格(21()><297公着) f %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B7五、發明説明(13 ) 配資料。對每一繞路之總量測通信量時間,意即,呼 叫期時間,係與該繞路群之期望時間比較,且計算一 差値或稱” delta時間π。delta時間(dt)表示一特定繞路 群是否已經收到比先前時間周期間多或少的通信量。 delta時間係用於設定用於下次時間周期間之分配資 料。delta時間係根據下述方式計算: dt(Tn)= mt(Tn)- tot(Tn)*ex/100 (2) dt(all) = dt(Tn) + dt(all) (3)其中 Tn二時間周期"n”,· mt(Tn)=在時間周期”n"間,對一特定進入繞路群之 總量測呼叫期時間; dt(Tn)=在時間周期"η"間,對一特定進入繞路群之 delta時間; dt(all)=在時間周期”n”間,對所有特定進入繞路群 之 delta 時間,意即,(Τη,Τη_ι ,…,T〇); ex =此爲一先前特定之期望値百分比;及 tot(Tn)=在時間周期”n”間,對所有特定進入繞路群 之總量測時間。 若時間差(dt)表示由期望値導出之在一定繞路群之 通信量,則下一時間周期之百分比分配蔣根據下式改 變: dist(Tn_i)= ex - dt(all)/tot(Tn)* 100 (4) 其中dist(Tn+1 )二在下一時間周期使用之分配百分 -16- • I -- - 1m I - -1 HI ml —I. 士 I In nn - I I l^i— . 、\呑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X 297公釐〉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14 ) 比,意即,周期Τη+ι 。 下表I提供一使用等式(1)-(4)之計算例,設三個繞路 群有下列所需之百分比,RB1 = 50%,RB2 = 25%, 及 RB3 = 25%。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牟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注意當量測出外通信量”tnt"在周期Τη+ι增加時,對 繞路群RB1而言,(意即,50 — 60 ),delta (dt)移動由 0—10 。當"mt"對繞路群RB2及繞路群RB3而言減 少,(意即,25 4 20 ),且deltas移動由0 —> -5 。在下 一次計算時間周期Tn+2 ,新的,更正通信量分配百 分.比"dist"係40%,30%及30%意味著繞路群RB1攜帶 之進入通信量減少了 10%,且繞路群RB2及RB3所攜 帶之通信量各增加了 5%。計算時間周期Tn+4顯示通 信量如何重新分配而在時間周期Tn時,意即,設繞 路群RBI,RB2,及RB3,個別爲50%,24%,及 -17- 表1 Tn τη+1 Tn+2 Tn+3 Tn +4 dist mt dt dist mt dt dist mt dt dist mt dt dist RB1 50 100 0 50 60 +10 40 90 0 50 150 0 50 RB2 25 50 0 25 20 -5 30 59 +4 23 75 +4 24 RB3 25 50 0 25 20 -5 30 51 -4 27 75 -4 26 tot 100 200 0 100 100 0 100 200 0 100 300 0 100 本纸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Ι0Χ 297公釐)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t合作社印製 26% ’回復幾乎相同之百分比。 回到表1計算例,通信量控制次系統32之呼叫監視 万塊48送出呼叫斷線訊息至動態通信量分配(DTD)方 塊50,沿續其他訊息包括呼叫個人辨識號碼(如,此 號碼可爲呼叫者之電話號碼),呼叫期時間,及進入 及出外之繞路群號碼。DTD方塊5〇爲切換點中之每一 繞路群更新通當資料記錄。
個別繞路之資料結構包含由呼叫監視方塊48至DTD 方塊50 "回報"訊息係顯示於圖4(a)且包括呼叫識別號 碼區段80,進入繞路號碼區段81,出外繞路號碼區 段82,及呼叫期區段83。爲反應由DTD5〇來之請求 訊息,每一通過節點爲現在量測/計算之呼叫繞路通 L里里'則及呼叫識別訊息由呼叫監視方塊48送至DTD 。當分配計算完成時,DTD 5〇計算每一進入及出外 繞路群處理之通信量百分比並與相關之進入/出外繞 路群之通信量百分比比較。繞路分析方塊52被告知適 當出外繞路群之通信量負載是否應該增加或減少以吻 合相關進入繞路群負載。 圖4(b)顯示一繞路群記錄實例。區段85及86詳述每 一相關進入及出外繞路群之個別總量測時數。區段87 即時1己錄該繞路群進入及出外量測時間之差或delta,, △"。區段88係一對使用於選擇篆路群(下段中乾產) 之繞路分析軟體方塊中隨機記錄之指針。區段89係一 使用於記錄在此特定繞路群呼叫數的100次呼叫-計數 ______-18- 尺度適用中國S家標準(CNS ) Λ4現格(2丨0X297公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从寫本頁) 装.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 器’使知' 當達到ΐ Q.0汝呼叫B#,信量分配分 析。 回到囷1之具體實施例,圖5係一流程圖說明通信 量分析器1 4實現之舉例步驟。訊息繞路60與產生在 進入及出外通信量控制器16及20與通信量分析器14 間傳送之呼叫回報及請求訊息有關。當進入或出外通 仏量控制器16或20偵測到足夠之通信量已經在特定 之繞路群接收到以保證通信量分配終結(方塊62),例 如’繞路群呼叫計數器已經接收到100次呼叫或自上 次計算之特定時間周期已經屆滿,通信量分析器1 4 送出請求訊息至進入及出外通信量控制器16及20兩 者’明求回報訊息記錄對現在每一繞路群作呼叫分配 量測(方塊64)。該進入及出外通信量控制器16及20 送出包括爲每次呼叫,呼叫的識別數,特定進入繞路 數’出外繞路數,及呼叫期之回報訊息(方塊66)。通 信量分析器14收集由切換點12中繞路回報的屬於動 態通信量分配平衡之呼叫訊息(方塊6 8 )。此由進入及 出外通信量控制器回報而接收到之呼叫訊息,以如圖 4(a)樣本記錄之資料記綠方式儲存於每一 DTD繞路群 (方塊7〇)。 參考圖6流程圖格式中描述之通信量分配繞路9〇。 通信量分析器14周期性地,(如,當特定繞路群呼叫 計數器已經接收到100次呼叫或特定時間周期已經屆 滿),計算總進入通信量及總出外通信量,如,在呼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碘(CNS ) A4規格(2IOX 297公釐) ----,--«---Ά------,1T------y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兵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I---- ---B7 五、發明説明(17 ) — 叫分數及秒數單位内,對每—切換點之繞路群(方塊 92)。這些計算使用如圖4(a)顯示之呼叫記錄之現在呼 叫期訊息來%成並爲每一繞路保存於記憶體中。每— 繞路群之進入及出外通信量分配百分比隨後於方塊94 及96中以將對特定繞路群總呼叫期時間除以總通信量 時間計算。通信量分析器14隨後計算單獨繞路群之進 入及出外通信量分配百分比間之差(方塊98)。計算之 差載入圖4(b)顯示之範例資料記錄如如區段87。方塊 1〇〇決定是否一或多個進入繞路群及相關出外繞路群 間I呼叫期百分比差大到足以(超過一臨界點或其他 閥値)保證通信量分配改變。若否,則控制進行至暫 停決定方塊104。若是,則控制進行至方塊1〇2,該方 塊中通#量分析器產生並送新通信量分配訊息至用於 動態重分配不同出外繞路群之繞路上的通信量的繞路 器18。 繞路器固定程序110説明於圖7之流程圖格式。繞 路器18選擇最佳繞路型式係根據已知電路组之實際佔 有標準及網路中之交換機。可使用下述之基本基礎繞 路原則如避免佔有電路組,不使用過負載交換機來橫 越,限制過負載狀況下直接連接之繞路等。由方塊 112開始,繞路器18接收出外繞路之請‘以反應包含 切換點12連接至其目的端之呼叫的起始呼叫設定。方 塊114下一 ”彎回"是否已經由此呼叫發生之判斷。彎 回,如上所述,意指起始呼叫設定相位中上游交換機 ------—__2〇_ 本纸乐尺度適用中國mm ( (2]〇x297IF)----~~- ----^--.----政------訂------'t . .、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s_. A7五、發明説明(ls )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收到-由下游交換機信號之狀態, 叫將被W此,呼叫必須在上游交呼 若此特定呼叫沒有發生彎回,繞路器 :路。 通作量分加捃 選擇—與現在 蔬 木構—致之出外繞路群(方塊m)。圖8 顯--通信量分配架構之實例更詳細說明於下 佳之出外載體Λ繞路群選擇方式例係以與已建父 機選擇原則—致方式實行。根據隨機方式中之特 分比選擇遠端繞路群1路# 18選擇幾個屬於選擇 之繞路群中之一個(方塊122)。 若對此呼叫發生彎回,方塊116決定是否方塊ιΐ8選 擇之繞路群有其他可選擇之繞路。若是,則選擇方塊 122中另外屬於該被選擇繞路群之繞路。否則,繞路 器選擇一方塊120中預定之溢呼繞路群。 圖8説明通信量分配架構訊息130其要求出外繞路 群_RBA2,RBB2,及RBC2通信量分配分別由現在通 信量分配5〇%,乃%及乃%至4〇%,彳〇%及3〇%改 .4。因此’繞路器18產生之新的中間分配架構1 包括下100次呼叫,_ 配給出 繞路群RBA2,30次呼叫(位置如_^9)分配給出外繞路 群RBB2繞路,及30次呼叫(位置70-99 )分配給出外 路群RBC2繞路。中間分配架構1 4 〇随^化使得新” 配架構150中以上述簡述之方式一致之隨機繞路選擇 程序選擇繞路0-99。 本發明提供之單獨切換點中之動態通信量分配允 將 外 繞 分 許 ----^--.---yA------訂------Λ - 二 ^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着) A7 ----—__B7 _ 五、發明説明(19 ) --- 呼叫以大彈性倍苑費方式立即重分配。一範例優點係 呼叫載體可精难地反應其贡獻於切換點之造入通信量 而:配其公平分享出外通信量。當然熟悉此技藝之人 士需認知本發明可以用不同於"公平分京,之一^^固 參數,用於繞路群及載體動態分配通信量分配。另一 本發明又應用例係平衡初換點或甚他節點間之通信 量。本發明將,例如,以其他繞路載體,主要爲短期 啐叫繞路而避免某些由沉重負載長期呼叫。因此,比 么平刀子更一般之參數簡言之可以是"通信量平衡 Π。當説明意指繞路群或載體時,本發明也可以容易 地應用於單獨進入及相關出外繞路。且當然,本發明 中之動態分配通信量包括語音呼叫及資料呼叫兩者。 如述者當然僅係説明本發明之原則。熟悉此技藝者 所犯设想,雖然不明顯据述或顯示於此,但爲本發明 原則之具體化且不脱離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之精 神及範圍之不同安排係顯而易見的。 _____________.--ΙΛ------訂------'t (請先閱讀背面.-C-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1 -! 經濟部十*標準局ϊ,χ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2- 本紙伖尺度適用中國园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第86118847號專利中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88年7月) 8888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一種用以分配多數個電信繞路中於一電信鈐姓、 ’ <*·、占 電信通信量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根據與每一繞路相關之呼叫所決定之— τ Π期 間偵測至節點之進入繞路及自節點來之出外繞路 的一通信量分配,以及 使用根據進入繞路所偵測之通信量分配所決定 的呼叫期間’自動地重新分配出外繞路間通信 量。 2.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對每一通過電信節點中呼叫繞路產生資料記 儲存於記憶體中,記錄進入繞路、出外繞路、 呼叫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t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對於該電信節點中每一繞路群產生—儲存於 憶體中之資料記錄,其根據完成之呼叫之一呼 期間來記錄於一預設時間周期内進入通信量之一 進入總量、根據完成之呼叫之呼叫期間來έ己錄於 該預設時間周期内出外通信量之一出外總量、以 及記錄該進入與出外通信量之總量間的差值。 一種用以在多數個電信繞路中之一電信節點分配 電信通信量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騾: 偵測至節點之進入繞路及出自節點之出外繞路 的一通信量分配’包括偵測數群進入及出外繞路 之一目前的通信量分配; 錄 及 記 叫 --------ί '裝------訂-----1 線 f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本紙張適丨甲關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第86118847號專利中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88年7月) 8888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一種用以分配多數個電信繞路中於一電信鈐姓、 ’ <*·、占 電信通信量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根據與每一繞路相關之呼叫所決定之— τ Π期 間偵測至節點之進入繞路及自節點來之出外繞路 的一通信量分配,以及 使用根據進入繞路所偵測之通信量分配所決定 的呼叫期間’自動地重新分配出外繞路間通信 量。 2.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對每一通過電信節點中呼叫繞路產生資料記 儲存於記憶體中,記錄進入繞路、出外繞路、 呼叫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t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對於該電信節點中每一繞路群產生—儲存於 憶體中之資料記錄,其根據完成之呼叫之一呼 期間來記錄於一預設時間周期内進入通信量之一 進入總量、根據完成之呼叫之呼叫期間來έ己錄於 該預設時間周期内出外通信量之一出外總量、以 及記錄該進入與出外通信量之總量間的差值。 一種用以在多數個電信繞路中之一電信節點分配 電信通信量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騾: 偵測至節點之進入繞路及出自節點之出外繞路 的一通信量分配’包括偵測數群進入及出外繞路 之一目前的通信量分配; 錄 及 記 叫 --------ί '裝------訂-----1 線 f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本紙張適丨甲關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Α8 Β8 C8 D8 A、申請專利範圍 根據進入繞路所偵測之分配自動地重新分配出 外繞路間之通信量’其包括根據目前的通信總量 分配重新分配在兩個或更多出外繞路間之通信總 量;及 對於該電乜ip點中每一繞路群產生一儲存於記 憶體中之資料記錄,其記綠於一預設時間周期内 進入通信量之一進入總量、於該預設時間周期内 出外通信量之一出外總量、以及該進入與出外通 信總量間的差值, 其中通信量係根據啤叫時間量測。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偵測步驟包 括數群進入及出外繞路在每一預定數目呼叫之後 偵測一目前通信量分配,以及該重新分配步驟包 括以目前通信量分配為基礎重新分配兩個或多個 出外繞路群组間之通信量。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進—步包括. 決定電信節點中每一繞路群組之預定時間周期 中進入通信量之進入總量及預定時間周期中出外 通信量之出外總量; 就呼叫持續時間計算每一繞路群組谁λ ή ' ^八及出外 通信量總量之差值。 7_ —種用以在多數個電信繞路中之—電信銘 ° ρ ·"·占分配 電信通信量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偵測至節點之進入繞路及出自節點來夕 •出外繞 -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兼) --------j -裝------訂-----、線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8 B8 C8 __________D8 ________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路的一通信量分配,包括偵測數群進入及出外繞 路之一目前的通信量分配; 根據進入繞路所偵測之分配自動地重新分配出 外繞路間之通信量,其包括根據目前的通信量分 配重新分配在兩個或更多出外繞路間之通信量; 對於該電信節點中每—繞路群決定於一預設時 間周期内進入通信量之—進入總量、以及決定於 5衾預設時間周期内出外通信量之一出外總量, 對每一繞路群計算該進入與出外通信總量間的 差值,以及 決定每一繞路群所計算之繞路群組差值是否足 以裁決目前出外通信量分配之改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重新分配步 驟進一步包括: 產生至少兩個繞路群組之新的出外通信量分配 配置以補償至少一個繞路群组之差值。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9. 一種用以分配於一支援多數個網路轉接器之通信 網路中電信切換點之通信量之方法,每一網路轉 接器具有相應載體以攜帶進入通信量進入切換點 並攜帶出外通信量由切換點離開,該方法包括: 根據一或更多呼叫期間之測量來偵測每一網路 轉接器至切換點的進入通信量,以及根據—或更 多呼叫期間之測量來偵測每一網路轉接器由節點 來之出外通信量;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囷家標準(CNS > A4洗格(210X297公釐) 申请專利範園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楳隼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比較切換點中之每-_ _ 一 ‘ ’路轉接器之測得進入通 信量及測得出外通信量; 以及 重新繞路出外載體間冷、s ,、 ... 、。 1 <通信量使得對一網路轉 接器之出外通信量分配從.^ I、丨里刀配係與一網路轉接器之進入 通信量分配平衡。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嚷之方法,其中進入及出外 通信量係根據每單位時間内所有進入及出外呼叫 數之百分比個別量測。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每一載體 括一或更多繞路群,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根據以下方程式計算每—繞路群之一通信量 分比:in(Tn) = mt(Tn)/T〇t(Tn)M00 (1)其中: T n =時間期間「η」; in(Tn) =在時間期間r η」之期間,/特定 進入繞路群之通信量百分比; mt(Tn)=該特定之進入繞路群在時間期 「η」之期間總量測之呼叫持續時間; Tot(Tn) =全部進入繞路群在時間期間「^ 之期間總量測之呼叫持續時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通信量係 路使得每一繞路載體上之通信量,實質上與相 進入載體之通信量吻合。 包 百 之 間 繞 關 --------5 .裝------訂-----1. 银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萸)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8 B8 C8 ------ 08 六、申請專利巧 —--^ b•種動怨通信量分配系統,用以分配通過一切換點 之多數個電信繞路間之通信量,包括: 通彳5量控制器、偵測每一繞路上進入切換點 而以時間量測之—通信量,以及每一繞路上離開 切換點而以時間量測之—一通信量; 通L !分析器’接收來自通信量控制器中進 入切換點之通信量並決定切換點之新的通信量分 配;以及 一通信量繞,路器,接收來至通信量分析器中表 不新通信量分配之訊息並動態改變至每一出外繞 路的出外通信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η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其中新通信量分配係以每一繞路上進入切換點之 通信量而以呼叫持續時間量測為基礎,且係以每 一繞路上離開切換點之通信量為基礎而以呼叫持 續時間量測。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其中該通信量分析器平衡通信量,使得一或多個 出外繞路以相應之一或多個進入繞路通信量為基 礎配置一公平之通信量分享,其係以呼叫持續時 間量測。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J 3 _項·^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其中新通信量分配平衡通信量使得一或多個出外 繞路配置與相關的一或多個進入繞路通信量大約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f . ·裝------訂-----一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申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it C8 _____ D8 、申請專#_ 相同之通信量。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η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其中為反應出外繞路之請求,繞路器根據接收到 之新通信量分配訊息選擇出外繞路。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j3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中通4量分析器在當以呼叫持續時間量測之進 入繞路的進入通信量與相應出外繞路的以呼叫持 續時間量測之出外通信量間之不均等超過閥值 時,送出新的通信量分配訊息至繞路器而改變出 外繞路間之出外通信量分配。 19·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8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其中通“ 分析器在當預定之呼叫數已經分析完 或預定時間周期終了時,送出新通信量分配訊息 至繞路器以改變出外繞路間之出外通信量分配。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其中通信量係以繞路經過切換點中已經被斷線的 許多已建立呼叫為基礎而決定。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其中複數個載體係相關於該交換點,每一載體具 有部份之該等進入及出外繞路,且該通信量分析 器以配置與現在結合每一載體之進入繞路數目有 關聯的至每一載體的出外繞路數目來決定新通信 量分配σ 22·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 3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Ί規格(210X297公釐) --------? ------ir-----一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存填寫本頁) ABCD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其中通信量分析器以配置與現在結合每一載體之 進入繞路百分比有關聯之至每一載體的出外繞路 百分比來決定新通信量分配。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其中通信量分析器對於在一預定時間周期内以呼 叫持續時間量測之每一進入通信量總進入量、在 一預定時間周期内以呼叫持續時間量測之每一出 外通信量總出外量、以及以呼叫持續時間/量測之 進入與出外總通信量間之差值產生並屬存一資料 記錄於記憶體中。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__.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其中固定繞路係集合在一起,且其中通信量分析 器為了每一繞路群組決定在一預定時間周期内以 呼叫持續時間量測之進入通信量之進入總量及在 一預定時間周期内以呼叫持續時間量測之出外通 信量木出外總量,並計算每一繞路群组中進入及 出外總通信量間之差值。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其中通信量分析器決定對每一繞路群组計算之差 值是否足以裁決目前出外通信量分配改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其中通信量分析器產生新出外通信量分配配置以 使至少兩繞路群組補償至少一繞路群组差值。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動態通信量分配系統,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六、申請專利範圍 A8 BS C8 D8 其中該通信量分析器根據以下方程式計算個別繞 路群之一通信量百分比: in(Tn) = mt(Tn)/Tot(Tn)* 100 (1) 其中: T „ =時間期間「η」; in(Tn) =在時間期間 」之期間,一特定之進 入繞路群之通信量百分比; mt(Tn) =該特定之進入繞路群在時間期間 「η」之期間總量測之呼叫持續時間; Τ 〇 t ( Τ η )=全部進入繞路群在時間期間 期間總量測之呼叫持續時間。 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说格(210Χ297公釐)
TW86118847A 1996-12-13 1997-12-13 Dynamic traffic distribution TW37951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766,682 US6178235B1 (en) 1996-12-13 1996-12-13 Dynamic traffic distribu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79510B true TW379510B (en) 2000-01-11

Family

ID=25077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6118847A TW379510B (en) 1996-12-13 1997-12-13 Dynamic traffic distribution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6178235B1 (zh)
EP (1) EP0945032B1 (zh)
CN (1) CN1106770C (zh)
AR (1) AR008940A1 (zh)
AU (1) AU725908B2 (zh)
BR (1) BR9713923A (zh)
CO (1) CO4771001A1 (zh)
DE (1) DE69706703T2 (zh)
DK (1) DK0945032T3 (zh)
PE (1) PE19199A1 (zh)
TW (1) TW379510B (zh)
WO (1) WO19980266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23562C (en) * 1998-03-31 2009-01-1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all distribution system utilizing global or local counter
GB2339108A (en) * 1998-07-01 2000-01-1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all routing data management
KR20000044353A (ko) * 1998-12-30 2000-07-15 윤종용 비동기 전송 모드 교환기에서 스위치 포트 통합장칭
US6449255B1 (en) * 1999-04-26 2002-09-1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ackets using a real-time feedback signal
EP1293063A2 (en) * 2000-06-14 2003-03-19 Coreexpress, Inc. Route selection within a network with peering connections
US7209447B1 (en) * 2000-07-13 2007-04-24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acket connection quality of service
US6895001B2 (en) * 2001-01-31 2005-05-17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ngestion paging
US6823051B1 (en) * 2001-04-10 2004-11-23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ffic distribution generator
TW201031157A (en) * 2002-04-15 2010-08-16 Interdigital Tech Corp Software parameterizable control blocks for use in physical layer processing
US7043247B2 (en) * 2002-07-01 2006-05-0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outing header based routing in internet protocol (IP)-cellular networks
WO2004068258A2 (de) * 2003-01-28 2004-08-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Zuordnung von verteilungsgewichten zu verbindungsabschnitten in einem paketnetz mit verkehrsverteilung
US7502352B2 (en) * 2003-05-16 2009-03-10 Alcatel-Lucent Usa Inc. Scheduling method for quality of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for non-real time services in packet radio networks
JP3903033B2 (ja) * 2003-09-30 2007-04-1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伝送装置
CN1330214C (zh) 2004-02-02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用户终端重新选择运营网络的交互方法
US8441935B2 (en) * 2004-08-09 2013-05-14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istribute signaling data for parallel analysis
JP2008131393A (ja) * 2006-11-21 2008-06-05 Fujitsu Ltd 呼制御装置の呼制御方法及び呼制御装置
US8254539B2 (en) 2006-12-22 2012-08-2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ontrolling a test load throttle
US7924705B2 (en) * 2007-03-01 2011-04-12 Cien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an-based connection aggregation
US9014047B2 (en) 2007-07-10 2015-04-21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gregating and reporting network traffic data
JP4659907B2 (ja) * 2007-07-19 2011-03-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メッセージ分類プログラム、通信メッセージ分類方法および通信メッセージ分類装置
US8169922B2 (en) * 2007-12-21 2012-05-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iagnosing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route groups in a network
US20100169719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Herve Marc Carruzzo Network flow volume scaling
CN112087382B (zh) * 2019-06-14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12583721B (zh) * 2020-11-30 2023-04-18 五八到家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的路由方法、设备、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6763A (en) 1988-08-17 1989-09-12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Interexchange carrier automatic route selection system
JP2865675B2 (ja) * 1988-09-12 1999-03-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
JPH02272860A (ja) 1989-04-13 1990-11-07 Nec Corp 国際電話トラヒックの分配率決定方法
JPH0370389A (ja) 1989-08-10 1991-03-26 Nec Corp 国際電話トラヒック分配方法
US5086460A (en) 1990-04-02 1992-02-04 At&T Bell Laboratories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gress and egress arrangement
US5311585A (en) 1992-04-14 1994-05-10 At&T Bell Laboratories Carrier proportioned routing
FR2690297B1 (fr) * 1992-04-17 1994-06-10 Lebourges Marc Acheminement de communications a optimisation de revenue pour reseaux de telecommunications.
US5406620A (en) 1993-12-14 1995-04-11 At&T Bell Laboratories Method of allocating international transit traffic amo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a terminating country
US5563885A (en) * 1995-05-24 1996-10-08 Loral Fairchild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multiple channel data
US5629938A (en) * 1995-05-25 1997-05-13 At&T Method for automated provisioning of dedicated circuits
US5608790A (en) * 1995-06-07 1997-03-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runk utiliz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178235B1 (en) 2001-01-23
CN1245614A (zh) 2000-02-23
CO4771001A1 (es) 1999-04-30
WO1998026613A1 (en) 1998-06-18
DK0945032T3 (da) 2001-12-03
AR008940A1 (es) 2000-02-23
EP0945032B1 (en) 2001-09-12
AU725908B2 (en) 2000-10-26
DE69706703T2 (de) 2002-07-11
CN1106770C (zh) 2003-04-23
AU5352298A (en) 1998-07-03
BR9713923A (pt) 2000-03-21
PE19199A1 (es) 1999-02-26
DE69706703D1 (de) 2001-10-18
EP0945032A1 (en) 1999-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79510B (en) Dynamic traffic distribution
US5787163A (en) Intelligent load balancing of special service calls based on availability of terminations
JP3369263B2 (ja) 電話通信方法および電話通信システム
US5452350A (en) Subscriber call routing processing system
JP3016811B2 (ja) 総合サービス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予測性アクセス制御及び経路選択システム
CA2064406C (en) Dynamic pri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S6188648A (ja) オペレータ アシスタンス システム間でオペレータを共用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3187403B2 (ja) リアル タイム網ルート割当て
CN114338425A (zh) 一种网络规划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U739839B2 (en) Billing method in electronic switch in a cellular network
FI79920C (fi) Kopplingsanordning foer teleanordningar, speciellt foer telefonfoermedlingsanordningar med en central eller decentraliserad kopplingsmekanism foer databehandling.
Kheradpir PARS: A predictive access-control and routing strategy for real-time control of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3558013B2 (ja) コールセンター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コールセンター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JPH0750717A (ja) 加入者回路割付け方式
JP3863469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課金方法
JPS59112752A (ja) 自動トラヒツク負荷制御方式
CN111935360A (zh) 使用话务管理系统动态利用中继线路资源的方法
JP3328183B2 (ja) 仮想化専用線制御方式とその方法
JP2003284104A (ja) Sg−caシステム、sgおよび負荷分散方法
KR20010059466A (ko) 망관리시스템에서의 착신 코드 자동 제어 방법
JPH0795635A (ja) 交換局ルート選択方式
JP2004304510A (ja) 交換機および料金システム
KR20020043738A (ko) 교환기의 중계선 감시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1230888A (ja) 公衆電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課金方法
JPH03190460A (ja) 累積通話量制限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