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5614A - 动态业务分配 - Google Patents

动态业务分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5614A
CN1245614A CN97181740.5A CN97181740A CN1245614A CN 1245614 A CN1245614 A CN 1245614A CN 97181740 A CN97181740 A CN 97181740A CN 1245614 A CN1245614 A CN 1245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ffic
route
input
routes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817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70C (zh
Inventor
T·佩特尔森
R·佩特尔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245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5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7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64Distributing or queueing
    • H04Q3/66Traffic distribu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Exchang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Meter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在电信节点上在多个电信路由之间动态分配电信业务,检测输入路由与输出路由的当前业务分配,根据当前检测的相应输入路由的分配自动地在输出路由之间重新分配业务。更具体地,所检测的特定网络营运者、承载者、路由群或路由的输入业务量与所检测的相应的网络营运者、承载者、路由群或路由的输出业务量进行比较。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为业务重新选择路由,以便每个输出网络营运者、承载者、路由群或路由根据它当前传送给此节点的业务量接收其“公平”分享的业务。

Description

动态业务分配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上业务的路由选择,并且更具体涉及在交换点上业务的动态分配。
根据有关电话网络与ISDN操作、编号、路由选择和移动业务的国际电信联盟E.170,电信“路由选择”的目的是在电信网络中的任何两个交换机之间建立成功的连接。更广泛地,业务路由选择功能是为试图通过网络建立呼叫连接的给定呼叫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定电路组或路由。
电信网络包括由电路组互连起来的许多节点或交换点。交换点的一个示例是电话交换机。寻求电信网络的电话用户由本地交换机提供服务。在全国性网络内,一般具有例如包括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各个等级的本地、中继线、地区和国际交换中心的许多交换中心。连接一个交换点或交换机与另一个交换点或交换机的物理通信媒体通过称为“中继线”,并且连接用户与给此用户提供服务的本地交换机的物理通信媒体通常称为“线路”。在可以是单向或双向的一对节点之间可以具有几个直接连接,例如,中继线。电路组包括两个节点之间所有的直接连接。路由则被定义为在交换点或其他网络节点之间提供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电路组。
网络中的路由选择方案规定如何使一组路由可用于一对节点之间的呼叫。路由选择“方案”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固定的或动态的。直接路由利用单个电路组连接两个节点而无需任何中间节点。间接路由是用于连接通过其他节点在端对端连接中提供的两个节点的一系列电路组。对于固定路由选择方案,路由选择模式中的路由组总是相同的。在动态路由选择方案的情况中,路由选择模式中的路由组是变化的。为特定呼叫选择的路由可以是有序的或无序的。在有序选择中,一组中的路由总是顺序进行测试,并选择第一可用的路由。对于无序选择,以非特定顺序来测试路由。
网络中的呼叫控制程序规定在交换机之间建立、维持和释放连接所必需的整组的交互式信号。在始发呼叫控制中,始发交换机维持呼叫建立控制,直至完成始发与终接交换机之间的连接。进行中的呼叫控制使用逐链路的信令来顺序地从一个交换机传送监督控制给下一个交换机。当利用自动重选路由或“遇忙返回”动作能“后向”传送控制信令时,呼叫控制是“可反向的”。因此,如果在从始发交换机捕获一个输出电路之后从一个下游交换机中接收拥塞信号时,则在始发交换机上为此呼叫重选路由。
路由选择方案一般试图在路由之间共享业务负载。业务一般定义为一个涉及要求使用电信网络中资源的事件的过程,最通常认识的业务示例是电话呼叫。更具体地,可以开发各种路由选择方案,以保证根据预先计划的分配方案来为呼叫尝试提供某些预选的路由。对于具有例如同一区域码的特定目的地的交换点或节点,例如可以考虑一个输入业务流。此交换节点可以具有至那个特定目的地的四个输出路由选择模式A、B、C和D,其中每个路由选择模式包括一个或多个路由选择方案。根据预先计划的分配方案,每个路由选择模式可以预先设置为接收某一比例或百分比的输出呼叫总数。
然而,在特定输出路由选择模式之间以固定比例来分配呼叫尝试给特定目的地可能是有问题的。例如,考虑由多于一个的电信承载者(carrier)或网络营运者为一个国家或其他地理区域提供服务的情形。提供业务给那个国家或地区的每一个外部承载者希望哪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其他承载者返回给它以“公平”数量的业务。“公平”的一个示例定义是每个承载者从此节点接收基本上与那个承载者作为输入业务提供给此节点相同百分比的总节点业务来作为输出业务。
即使在特定交换点上的业务模式通常变化,固定的负载共享路由选择方案也不考虑这样的变化,并因此一般不能返回公平数量的业务。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案是在各承载者之间协调付费款项以补偿分配不公平,但这个方案很难进行监视并且管理费用昂贵。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是根据那个节点上当前输入业务模式来动态分配交换点或节点上的业务。遵循上述示例,如果四个电信营运者A、B、C、D正在交换点操作,选择路由至其各自承载者路由选择模式A2、B2、C2和D2总的输出业务百分比应与在相应的输入承载者路由A1、B1、C1和D1上接收的业务百分比近似相同。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获得交换点或其他网络节点上的动态业务分配。
本发明还一目的是:保证连到交换点或其他网络节点的不同路由、路由组、承载者、营运者等接收公平分享的业务。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使保证这样的不同路由、路由组、承载者、营运者等在特定交换点上接收其公平分享的业务所要求的费用与管理最小。
本发明第四目的是:给网络营运者提供灵活和容易的方法来定义业务分配模式。
输入至交换点或其他网络节点的承载者业务与从节点中输出的承载者业务分配可以根据当前正由每个网络营运者/承载者传送的业务量来进行。此业务量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测量,诸如每单位时间的总呼叫百分比、特定时间期间的呼叫分钟或秒数、或预设置呼叫数量等。随后,根据对相应输入承载者所检测的业务分配在各输出承载者之间重新分配业务。在各输出承载者之间这样的业务重选路由可保证:每个承载者根据它带给那个节点的业务量而从此节点中得到其公平分享的输出业务。
为了在交换点或其他网络节点上实现动态业务分配,输入与输出业务控制器检测多个通信路由组中的每个路由通过交换点进入和离开此交换点的业务量。输入业务控制器给业务分析器提供在每个路由、路由组、承载者等上输入给此交换点的业务量,而输出业务控制器给业务分析器提供在每个路由、路由组、承载者等上离开此交换点的业务量。业务分析器随后根据每个路由、路由组、承载者等上输入与输出业务量确定新的输出业务分配。业务分析器发送新的业务分配消息给业务路由器,并且业务路由器改变分配给每个输出路由的输出业务量。以这种方式,可根据相应的输入路由、路由组、承载者等上输入业务量给每个输出路由、路由组、承载者等分配公平分享的业务。而且,避免了与因为呼叫分配不公平而向各个营运者或承载者交涉付帐有关的困难和费用。
本发明的其他特性、优点或目的从下面的本发明详细描述中将是显而易见,此描述提供如何可以实施本发明的示例和非限制性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采用动态业务分配的交换点的功能方框图;
图2是表示用于实施在图1所示的交换点中执行的功能的一些硬件组成部分的功能方框图;
图3利用Ericsson AXE类型交换机表示本发明另一具体示例实施例中某些特定软件功能;
图4(a)-4(b)是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采用的示例数据记录;
图5是表示由业务分析器为确定交换点中各个路由的业务量而执行的消息传送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由业务分析器执行的示例程序的流程图,以便确定业务重新分配在各个交换点中是否必需,和如果是的话,就生成新的业务分配结构;
图7是表示由图1所示的用于选择受交换点支持的承载者/路由群(route bundle)路由的路由器执行的程序流程图;和
图8表示路由器如何从新的业务分配结构消息中产生新的分配结构的示例。
在下面描述中,为示意而非限制目的,提出了具体细节,诸如特定硬件组成部分、接口、技术、软件功能等,以提供本发明的全面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显然可以以不脱离这些特定细节的其他实施例来实施。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公知方法、设备和电路的详细描述,以便不利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本发明的理解模糊。
图1根据可以是电话和/或数据通信网络10的一部分的交换点12表示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交换点12可是任何网络节点,在此节点中由两个或多个网络营运者支持的通信业务可利用例如包括国家电话交换机、国际交换机、数字交叉连接等的该节点来进行路由选择。下面所使用的术语“路由群”指属于一个网络营运者的网络中两个点之间一群或一组路由。因此,每个路由群包括通过交换点或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双向路由。有时,使用术语“承载者”,它可以包括一个路由、一个路由群或多个路由群。虽然此示例以术语路由群进行描述,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具有多个路由群以及单个路由的承载者。一般地,网络营运者拥有连到交换点的一个或多个承载者,并且可以有多个网络营运者操作在一个交换点上。图1表示始发于网络10中的其他点并最终选择路由至通信网络10中其他点的标记为RBA、RBB与RBC的三个路由群(RB)。
交换点12包括连到输入业务控制器16的业务分析器14、路由器18与输出业务控制器20。输入业务控制器16通过三个输入路由群RBA1、RBB1与RBC1接收业务。在此示例中假定,路由群RBA1当前处理至交换点12的50%的输入业务,路由群RBB1当前处理25%的业务,并且路由群RBC1当前处理其余25%的业务。输入业务控制器16监视每个路由群上输入至交换点12中的业务量。虽然业务量最终可以表示为业务总量的百分比,但最初可以利用已建立的监视技术即计数来测量业务量,并且可以根据所计算的呼叫的呼叫断开次数、呼叫持续时间、呼叫连接数量、捕获尝试数量、阻塞的呼叫数量、路由中各呼叫数量、至某一目的地的失败呼叫数量等来检测/测量业务。已结束的呼叫(即,已断开的呼叫)的呼叫持续时间是优选的业务测量参数,这是因为呼叫持续时间既是路由上业务负载的准确测量,也是在收费计算中使用的重要参数。可以使用呼叫次数,但一些路由可能会传送随后可能导致不公平业务负载分享和不平衡付费的不均衡数量的短或长持续时间呼叫。
周期性地,业务分析器14发送请求有关输入业务负载分配报告的请求消息给输入业务控制器。输入业务控制器16生成反映在路由群RBA1、RBB1与RBC1之间分配的当前输入业务量的报告消息。
同样,输出业务控制器20检测分别对应RBA1、RBB1与RBC1的路由群RBA2、RBB2与RBC2上选择路由离开交换点12的业务量。为响应来自业务分析器14的请求消息,输出业务控制器20以给业务分析器14提供当前分配给每个输出路由群RBA2、RBB2与RBC2的当前输出业务量的报告消息来进行响应。
业务分析器14计算给每个路由群(或各个路由)分配的输入与输出业务量之间的差。当计算的差超过一个门限时,就重新分配业务。业务分析器14发送新业务分配结构消息给路由器18,路由器18随后利用常规路由选择技术来调整路由群RBA2、RBB2与RBC2之间的输出业务分配。
假定:输入路由群RBA1、RBB1与RBC1分别处理50%、25%与25%的输入业务,而路由群RBA2、RBB2与RBC2分别处理40%、40%与20%的输出业务。由业务分析器14生成的业务分配结构消息可以指示路由器18进行合适的路由选择变化,以便根据相应输入路由群上传送的各自业务量来使大量业务离开路由群RBB2而主要传送给路由群RBA2,并随后其次传送给路由群RBC2,以便有希望地获得均衡,即路由群RBA2接收50%的输出业务,RBB2接收25%的输出业务,并且RBC2接收25%的输出业务。
图2以简化方框图形式表示用于实现交换点12的各个功能的各个硬件组成部分。交换点12包括具有合适的交换电路与中继/线路接口的交换设备22,交换设备和数字信令方框30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24来控制。数据处理器24连到程序存储器26(交换点12是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并且程序存储器26和数据存储器28通过公知的地址数据和控制总线与数据处理器24接口。程序存储器26存储用于(与许多其他功能一起)完成交换、传信、分析、监视与动态分配功能的数据程序。数据存储器28存储包括例如利用来自输入与输出业务控制器16与18的业务报告所更新的数据记录、传送给路由器18的业务分配结构消息、业务分配结构自身等。数据处理器24控制交换设备22,以便在各个输入与输出中继/线路之间进行所有交换连接,并且进一步生成/响应数字控制信令来协调交换点与电信网络中其他部分的通信。
网络交换点的一个优选示例是由本发明的受让人Ericsson设计与制造的AXE交换机。AXE系统是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系统,并且AXE一般由用于交换电话呼叫的交换设施(有时称为APT)和用于控制交换的计算机设施(有时称为APZ)构成。更一般地,APT能看作AXE的电话部分,而APZ能看作控制部分,APT与APZ都包括硬件与软件。在此示例中,本发明可以在APT中实施。APT分为包括业务控制子系统、中继与信令子系统、组交换子系统、操作与维护子系统、用户交换子系统、收费子系统、用户服务子系统、营运者子系统、公用信道信令子系统、移动电话子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的许多功能相关的子系统。
图3表示许多这样的APT子系统。具体地,本发明可以实施为业务控制系统(TCS)软件32的功能。注意:业务控制子系统软件32可与其他APT子系统接口和/或协作,其中一些子系统示意在图3中,即:组交换子系统(GSS)34、用户交换子系统(SSS)36、中继与信令子系统(TSS)38、公用信道信令子系统(CCSS)40、移动电话子系统(MPS)42等。总之,TCS32是APT的中央子系统,并在非常高的等级上可认为是替代人工电话交换系统中的人工营运者。
业务控制子系统功能示例包括例如呼叫的建立、监视与断开;输出路由的选择;输入数字的分析;用户类型的存储等。图3表示这些TCS功能中的几个功能为软件功能方框。寄存功能软件方框46存储从输入呼叫中输入的数字并处理呼叫建立。呼叫监视方框48监视进行中的呼叫和“断开”这些呼叫。数字分析软件方框44执行各个输入数字分析,以响应来自路由分析软件52的命令。路由分析软件方框包含用于选择包括可选业务路由的输出业务路由的各个表和算法,其中这样的选择通常由寄存功能软件方框46来命令。用户类型软件方框54存储连到交换点的所有用户的用户类型。在动态业务分配(DTD)软件方框50中可实施根据本发明的动态业务分配功能。由于AXE交换系统的结构与操作已建立,所以下面的描述集中于动态业务分配软件方框50。
动态业务分配软件通过平衡对应于不同网络营运者、路由群等的输入与输出路由之间分配的业务来避免由于交换点上不公平业务分配而导致的不同网络营运者之间不必要付费的问题。根据相应的输入路由群上动态确定的输入业务量可以确定在特定路由群上传送的从交换点中输出的业务。此业务动态分配可以基于特定时间周期期间由相应的输入与输出路由群传送的业务百分比而不是基于绝对业务量。如上所述,百分比可基于相关的输入与输出路由群上每个呼叫的呼叫持续时间测量值。比较所确定的相应的输入与输出路由群的输入与输出百分比,并进行合适的路由选择变化,以便均衡地分配业务。
可以在业务控制子系统软件32的呼叫监视软件方框48中实施通过交换点选择路由的每个呼叫持续时间的测量。在每次呼叫断开之后,发送呼叫持续时间测量数据给存储那个信息的动态业务分配软件50,从而更新每个路由群的各个路由的先前的测量值。以特定时间间隔或在特定数量的呼叫断开之后,根据这些呼叫持续时间测量值通过利用测量的总量来除在一个路由群上测量的业务量来计算每个路由群的百分比负载。如果所计算的输出路由群的百分比值不同于相应的输入路由群,就发送新的路由分配数据给路由分析软件52,以便进行路由选择调整。因此,动态业务分配软件50在需要时就命令将输入或输出路由加到特定路由群中或从特定路由群中除去此路由从而来平衡业务分配。
现在描述动态业务分配(DTD)软件50如何计算路由群的业务负载百分比与分配数据的一个特定示例。在合适时候,DTD50扫描存储在数据存储器28中的每个路由群的数据库记录,在此存储器28中存储当前累加的每个路由的呼叫持续时间值。例如,可以在计算输入与输出路由群上当前业务量之前,检查一百呼叫计数器。此计数器保证不是太频繁地执行输出路由群上业务的重新分配,以避免不必要的和动荡的业务分配连接。当然,可以使用其他定时技术和/或触发事件来控制何时进行业务分配计算。
首先计算每个输入路由群的业务百分比,此计算基于当前测量时间周期期间内所有输入业务路由的呼叫持续时间测量值。所计算的每个输入路由群的业务百分比值以后在计算相应的输出路由群的业务分配数据时用作“预期百分比”。示例计算包括下述的等式(1):
     in(Tn)=mt(Tn)/Tot(Tn)*100            (1)
其中:Tn=时间周期“n”;
in(Tn)=时间周期“n”期间特定输入路由群的业务量百分比;
mt(Tn)=时间周期“n”期间特定输入路由群的总的测量呼叫持续时间;和
tot(Tn)=时间周期“n”期间所有输入路由群总的测量呼叫持续时间。
同样,计算每个相关或相应的输出路由群新的分配数据。所测量的每个路由总的业务时间即呼叫持续时间与那个路由群的预期时间进行比较,并计算差或“Δ时间”。Δ时间(dt)表示在前一时间周期期间特定路由群接收到多于还是少于预期的业务量。在设置下一个时间周期期间使用的分配数据中使用Δ时间,根据下面来计算Δ时间:
dt(Tn)=mt(Tn)-tot(Tn)*ex/100         (2)
dt(all)=dt(Tn)+dt(all)               (3)
其中:Tn=时间周期“n”;
mt(Tn)=时间周期“n”期间特定输出路由群的总的测量呼叫持续时间;
dt(Tn)=时间周期“n”期间特定输出路由群的Δ时间;
dt(all)=所有先前周期即(Tn,Tn-1,...T0)期间特定输出路由群的Δ时间;
ex=这是先前指定的预期百分比;和
tot(Tn)=时间周期“n”期间所有路由群总的测量时间。
如果时间差(dt)表示某一路由群上的业务量偏离预期的值,则根据下面来改变下一个时间周期的百分比分配:
dist(Tn+1)=ex-dt(all)/tot(Tn)*100    (4)
其中dist(Tn+1)=将在下一个时间周期即在周期Tn+1期间使用的分配百分比。
下表1提供利用式(1)-(4)的具有下列所希望的百分比RB1=50%、RB2=25%与RB3=25%的三个路由群的计算示例。
                                                          表1
            Tn           Tn+1             Tn+2            Tn+3     Tn+4
    dist   mt   dt   dist   mt   dt     dist     mt     dt     dist     mt   dt     dist
  RB1     50   100   0   50   60   +10     40     90     0     50     150   0     50
  RB2     25   50   0   25   20   -5     30     59     +4     23     75   +4     24
  RB3     25   50   0   25   20   -5     30     51     -4     27     75   -4     26
  tot     100   200   0   100   100   0     100     200     0     100     300   0     100
注意:当时间周期Tn+1中路由群RB1的测量的输出业务“mt”增加(即50→60)时,Δ(dt)将移动,即从0→10。当路由群RB2与路由群RB3的“mt”降低(即25→20)时,Δ将移动,即从0→-5。在下一个计算时间周期Tn+2中,新的校正的业务分配百分比“dist”是40%、30%和30%,表示:由路由群RB1传送的输入业务降低10%,而由路由群RB2与RB3传送的输入业务均增加5%。计算时间周期Tn+4表示如何重新分配业务,以得到几乎分别与时间周期Tn中路由群RB1、RB2和RB3相同的百分比,即50%、24%和26%。
从表1计算示例中返回,业务控制子系统32的呼叫监视方框48将连同着包括呼叫个人的识别号码(例如,此号码可以是呼叫者的电话号码)、呼叫持续时间和用于输入与输出路由的路由群号码的其他信息一起发送所有的断开信息给动态业务分配(DTD)方框50。DTD方框50更新交换点中每个路由群的合适的数据记录。
对于各个路由的包含从呼叫监视方框48报告给DTD方框50的“报告”信息的数据结构表示在图(a)中,并且此数据结构包括呼叫识别号码字段80、输入路由号码字段81、输出路由号码字段82和呼叫持续时间字段83。为响应来自DTD50的请求消息,从呼叫监视方框48发送利用此节点选择路由的每个呼叫的当前测量/计算周期的业务测量与呼叫识别信息给DTD50。当要进行分配计算时,DTD50计算由每个输入与输出路由群处理的业务百分比,并比较相应的输入/输出路由群的业务百分比。将有关相关的输出路由群的业务负载是应增加还是降低的信息通知路由分析方框52,以匹配相应的输入路由群负载。
图4(b)表示一个示例路由群记录。字段85与86分别指定每个相应的输入与输出路由群总的测量时间。字段87记录那个路由群的输入与输出测量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或“Δ”,字段88是指向用于选择路由群的路由分析软件方框中的随机记录的指针(如下面更具体描述的那样),字段89是用于记录此特定路由群中的路由上的呼叫数量的100呼叫计数器,以便在达到100个呼叫,能进行业务分配的分析。
返回到图1的示例实施例,图5是描述由业务分析器14完成的示例步骤的流程图。消息程序60涉及生成在输入与输出业务控制器16与20和业务分析器14之间发送的呼叫报告与请求消息。当输入或输出业务控制器16或20检测到特定路由群上已接收足以保证业务分配确定的业务量时(方框62)、例如路由群的呼叫计数器已达到100个呼叫或自最后一次计算起特定时间周期已期满时,业务分析器14发送请求有关每个路由群的当前呼叫分配测量的报告信息的请求消息给输入与输出业务控制器16与20(方框64)。输入与输出业务控制器16与20发送包括每个呼叫的呼叫识别号码、特定输入路由号码、输出路由号码和呼叫持续时间的报告消息(方框66)。业务分析器14从这些报告中收集交换点12中要受到动态业务分配平衡的那些路由的呼叫信息(方框68)。来自输入与输出业务控制器报告的每个DTD路由群的这个接收的呼叫信息存储在类似图4(a)的样本记录的数据记录中(方框70)。
现参见图6的流程格式中所述的业务分配程序90。业务分析器14周期性地(例如,在特定路由群上已收到100个呼叫或特定时间周期已期满时)例如以呼叫分钟和秒为单位计算交换点中每个路由群总的输入业务与总的输出业务量(方框92)。利用类似图4(a)所示的存储器所保持的每个路由的呼叫记录中的当前呼叫持续时间信息进行这些计算。随后,在方框94与96中,通过将特定路由群总的呼叫持续时间除以总的业务时间来计算每个路由群的输入与输出业务分配百分比。业务分析器14然后计算各个路由群的输入与输出业务分配百分比之间的差(方框98),所计算的差装入图4(b)所示的示例数据记录的Δ字段87中。在方框100中确定输入路由群与相应的输出路由群之间一个或多个呼叫持续时间百分比差是否足够大(超过死区或其他门限),以足以保证改变当前业务分配。如果没有,控制进到超时判决方框104。如果超时,控制进到方框102,在方框102中业务分析器生成和发送新的业务分配消息给路由器18,以便用于动态重新分配各个输出路由群的路由上的业务。
路由器程序110以流程格式表示在图7中。路由器18根据网络中实际占用等级的电路组与交换机选择最佳路由选择模式,如众所周知的。可以采用下面基本的路由选择原则,诸如避免占用的电路组、不使用过载的转接交换机、限制过载环境中的直接连接的路由选择等。在方框112中开始,路由器18接收输出路由的选择请求,以响应利用交换点12连接呼叫至其目的地的初始呼叫建立。在方框114中,确定此呼叫是否发生“遇忙返回”。如上所述,遇忙返回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初始呼叫建立阶段中,上游交换机从下游交换机中接收一个信号,表示由于拥塞呼叫将被阻塞,并因此必须在上游交换机上为此呼叫重选路由。如果此特定呼叫未出现遇忙返回,路由器18根据当前业务分配结构选择输出路由群(方框118)。例如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图8中示出业务分配结构的一个示例。根据建立的随机选择原理执行优选示例的输出承载者/路由群选择。根据特定百分比以随机方式选择远程路由群。路由器18在属于所选的路由群的几个路由中选择一个路由(方框122)。
如果此呼叫发生遇忙返回,在方框116中确定在方框118中选择的路由群是否具有可以选择的任何其他的路由。如果有的话,在方框122中选择属于那个被选择的路由群的另一个这样的路由。否则,路由器如方框120所示选择预定的溢出路由群。
图8表示业务分配结构消息130,它请求输出路由群RBA2、RBB2与RBC2的业务分配从50%、25%与25%的当前业务分配分别改变为40%、30%与30%的业务分配。因此,路由器18产生的新的中间分配结构140将包括接下来的100个呼叫,其中40个呼叫(位置0-39)分配给输出路由群RBA2,30个呼叫(位置40-69)分配给输出路由群RBB2路由,并且30个呼叫(位置70-99)分配给输出路由群RBC2路由。随机化中间分配结构140,以便根据上面简要描述的随机路由选择程序在新的分配框150中随机选择路由0-99。
由本发明在各个交换点上提供的动态业务分配允许呼叫以大的灵活性和以低费用立即进行重新分配。一个示例优点是:能给呼叫承载者分配其公平分享的输出业务来准确反映其发送给此交换点的输入业务。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能应用于根据除“公平分享”之外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动态分配路由群与承载者的业务分配。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应用是平衡交换点或其他节点之间的业务。本发明将阻止一些路由由于长时间呼叫  (例如,由于主要传送短时间呼叫的其他路由)而严重过载。因此,比“公平分享”更一般的参数可以仅仅是“业务平衡”。虽然此描述涉及路由群和承载者,但本发明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各个输入及相关的输出路由。当然,本发明中动态分配的业务包括话音呼叫和数据呼叫。
前述的当然只是本发明原理的示意说明。因而,将意识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设计出采用本发明原理并因此落入下述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其精神与范围的各种安排,尽管这些安排未在此明确进行描述或表示。

Claims (28)

1.用于在多个电信路由之间在电信节点上分配电信业务量的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至此节点的输入路由和从此节点的输出路由的业务量的分配;和
根据所检测的输入路由的分配自动重新分配各输出路由之间的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通过此电信节点选择路由的每个呼叫,生成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用于记录输入路由、输出路由和呼叫持续时间的数据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电信内节点中每个路由组,生成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用于记录预定时间周期上输入业务的输入总量、预定时间周期上输出业务的输出总量、和输入与输出业务总量之间差的数据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业务量根据时间进行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检测步骤包括检测输入与输出路由组的当前业务分配,并且重新分配步骤包括根据当前业务分配重新分配两个或多个输出路由组之间的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电信节点中每个路由组在预定时间周期上输入业务的输入总量和预定时间周期上输出业务的输出总量;
计算每个路由组的输入与输出业务总量之间的差。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计算的路由组的差是否足以改变当前输出业务分配。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重新分配步骤还包括:
为至少两个路由组生成新的输出业务分布分配,以补偿至少一个路由组的差。
9.用于在支持交换节点上多个网络营运者的通信网络的电信交换点上分配通信业务的一种方法,每个网络营运者具有用于传送输入业务到交换点中和用于传送离开交换点的输出业务的相应承载者,此方法包括:
检测输入到每个网络营运者的交换点中的业务量和从每个网络营运者的节点中输出的业务量;
比较此交换点上所检测的每个网络营运者的输入业务量与所检测的输出业务量;和
在各输出承载者之间重新为业务重新选择路由,以便根据一个网络营运者的输入业务分配平衡这一个网络营运者的输出业务分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分别根据每单位时间总的输入与输出呼叫量测量输入与输出业务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按分钟或秒来测量输入与输出业务量。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为业务重新选择路由,以使每个输出承载者上的业务量基本上与相应输入承载者上的业务量匹配。
13.用于通过交换点在多个通信路由之间分配通信业务的一种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包括:
业务控制器,检测每个路由上输入到此交换点中的业务量和每个路由上离开此交换点的业务量;
业务分析器,从业务控制器中接收输入到此交换点中的业务量,并确定此交换点新的业务分配;和
业务路由器,从业务分析器中接收表示新的业务分配的消息,并动态改变分配给每个输出路由的输出业务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新的业务分配是基于每个路由上输入到交换点中的业务量和每个路由上离开此交换点的业务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新的业务分配平衡此业务量,以便根据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路由上的输入业务量分配公平分享的业务给一个或多个输出路由。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新的业务分配平衡此业务量,以便给一个或多个输出路由分配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路由上大约相同的业务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为响应输出路由选择的请求,路由器根据所接收的新的业务分配消息选择输出路由。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业务分析器发送新的业务分配消息给路由器,以便在输入路由上的输入业务量与相应输出路由上的输出业务量之间的差异超过一个门限时,改变多个输出路由之间的输出业务分配。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业务分析器发送新的业务分配消息给路由器,以便在已分析预定业务量或预定时间周期已期满时,改变输出路由之间的输出业务分配。
20.根据权利要求13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根据已断开的通过交换点选择路由的已建立呼叫数量确定业务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3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业务分析器在存储器中存储每个路由器输入与输出业务量和输入与输出业务总量。
22.根据权利要求13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多个承载者与此交换点有关,每个承载者具有某些输入与输出路由。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业务分析器通过根据当前与每个承载者有关的输入路由数量给每个承载者分配一定数量的输出路由来确定新的业务分配。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业务分析器通过根据与每个承载者有关的输入路由的百分比给每个承载者分配百分比的输出路由来确定新的业务分配。
25.根据权利要求13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业务分析器生成并在存储器中存储预定时间周期上输入业务的输入业务总量、预定时间周期上输出业务的输出总量以及输入与输出业务总量之间的差的数据记录。
26.根据权利要求13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某些路由组合在一起,和其中业务分析器确定每个路由组的预定时间周期上输入业务的输入总量和预定时间周期上输出业务的输出总量,并计算每个路由组的输入与输出业务总量之间的差。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业务分析器确定所计算的路由组的差是否足以改变当前输出业务分配。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动态业务分配系统,其中业务分析器为至少两个路由组生成新的输出业务分布分配,以补偿至少一个路由组的差。
CN97181740.5A 1996-12-13 1997-12-12 动态业务分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7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766,682 US6178235B1 (en) 1996-12-13 1996-12-13 Dynamic traffic distribution
US08/766,682 1996-1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5614A true CN1245614A (zh) 2000-02-23
CN1106770C CN1106770C (zh) 2003-04-23

Family

ID=25077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8174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770C (zh) 1996-12-13 1997-12-12 动态业务分配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6178235B1 (zh)
EP (1) EP0945032B1 (zh)
CN (1) CN1106770C (zh)
AR (1) AR008940A1 (zh)
AU (1) AU725908B2 (zh)
BR (1) BR9713923A (zh)
CO (1) CO4771001A1 (zh)
DE (1) DE69706703T2 (zh)
DK (1) DK0945032T3 (zh)
PE (1) PE19199A1 (zh)
TW (1) TW379510B (zh)
WO (1) WO199802661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9128A1 (zh) * 2019-06-14 2020-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12583721A (zh) * 2020-11-30 2021-03-30 五八到家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的路由方法、设备、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66434B2 (ja) * 1998-03-31 2008-10-15 ブリティッシュ・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パブリック・リミテッド・カンパニー 呼の分配
GB2339108A (en) * 1998-07-01 2000-01-1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all routing data management
KR20000044353A (ko) * 1998-12-30 2000-07-15 윤종용 비동기 전송 모드 교환기에서 스위치 포트 통합장칭
US6449255B1 (en) * 1999-04-26 2002-09-1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ackets using a real-time feedback signal
WO2001099344A2 (en) * 2000-06-14 2001-12-27 Williams Communications, Llc Route selection within a network with peering connections
US7209447B1 (en) * 2000-07-13 2007-04-24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acket connection quality of service
US6895001B2 (en) * 2001-01-31 2005-05-17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ngestion paging
US6823051B1 (en) * 2001-04-10 2004-11-23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ffic distribution generator
TWI245512B (en) * 2002-04-15 2005-12-1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Apparatus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both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an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modes of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s access (CDMA)
US7043247B2 (en) 2002-07-01 2006-05-0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outing header based routing in internet protocol (IP)-cellular networks
WO2004068258A2 (de) * 2003-01-28 2004-08-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Zuordnung von verteilungsgewichten zu verbindungsabschnitten in einem paketnetz mit verkehrsverteilung
US7502352B2 (en) * 2003-05-16 2009-03-10 Alcatel-Lucent Usa Inc. Scheduling method for quality of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for non-real time services in packet radio networks
JP3903033B2 (ja) * 2003-09-30 2007-04-1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伝送装置
CN1330214C (zh) * 2004-02-02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用户终端重新选择运营网络的交互方法
US8441935B2 (en) * 2004-08-09 2013-05-14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istribute signaling data for parallel analysis
JP2008131393A (ja) * 2006-11-21 2008-06-05 Fujitsu Ltd 呼制御装置の呼制御方法及び呼制御装置
US8254539B2 (en) * 2006-12-22 2012-08-2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ontrolling a test load throttle
US7924705B2 (en) * 2007-03-01 2011-04-12 Cien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an-based connection aggregation
US9014047B2 (en) 2007-07-10 2015-04-21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gregating and reporting network traffic data
JP4659907B2 (ja) * 2007-07-19 2011-03-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メッセージ分類プログラム、通信メッセージ分類方法および通信メッセージ分類装置
US8169922B2 (en) * 2007-12-21 2012-05-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iagnosing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route groups in a network
US20100169719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Herve Marc Carruzzo Network flow volume sca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6763A (en) 1988-08-17 1989-09-12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Interexchange carrier automatic route selection system
JP2865675B2 (ja) * 1988-09-12 1999-03-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
JPH02272860A (ja) 1989-04-13 1990-11-07 Nec Corp 国際電話トラヒックの分配率決定方法
JPH0370389A (ja) 1989-08-10 1991-03-26 Nec Corp 国際電話トラヒック分配方法
US5086460A (en) 1990-04-02 1992-02-04 At&T Bell Laboratories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gress and egress arrangement
US5311585A (en) 1992-04-14 1994-05-10 At&T Bell Laboratories Carrier proportioned routing
FR2690297B1 (fr) * 1992-04-17 1994-06-10 Lebourges Marc Acheminement de communications a optimisation de revenue pour reseaux de telecommunications.
US5406620A (en) 1993-12-14 1995-04-11 At&T Bell Laboratories Method of allocating international transit traffic amo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a terminating country
US5563885A (en) * 1995-05-24 1996-10-08 Loral Fairchild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multiple channel data
US5629938A (en) * 1995-05-25 1997-05-13 At&T Method for automated provisioning of dedicated circuits
US5608790A (en) * 1995-06-07 1997-03-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runk utiliz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9128A1 (zh) * 2019-06-14 2020-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12583721A (zh) * 2020-11-30 2021-03-30 五八到家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的路由方法、设备、介质
CN112583721B (zh) * 2020-11-30 2023-04-18 五八到家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的路由方法、设备、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E19199A1 (es) 1999-02-26
CO4771001A1 (es) 1999-04-30
AU5352298A (en) 1998-07-03
EP0945032A1 (en) 1999-09-29
DE69706703D1 (de) 2001-10-18
US6178235B1 (en) 2001-01-23
EP0945032B1 (en) 2001-09-12
CN1106770C (zh) 2003-04-23
TW379510B (en) 2000-01-11
DK0945032T3 (da) 2001-12-03
BR9713923A (pt) 2000-03-21
WO1998026613A1 (en) 1998-06-18
DE69706703T2 (de) 2002-07-11
AR008940A1 (es) 2000-02-23
AU725908B2 (en) 2000-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70C (zh) 动态业务分配
KR920007482B1 (ko) 데이타 패킷 경로 지정장치
RU2147795C1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рабочей нагрузкой в сети подвижной связи
CA1253241A (en) Automatic call distributor telephone service
CN1157686A (zh) 呼叫和连接分离的网络中的资源分离
CN1128553C (zh) 动态控制路由选择
EP084992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telecommunications subscribers during low traffic periods
US713923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special resource of intelligent network-intelligent peripheral
JP3248692B2 (ja) 適応形経路選択制御方法
EP0952693A2 (en) Packet multiplexing apparatus
US6381327B1 (en) Method for linking subscribers to plur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6118858A (en) Call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called line number computation in premium-rate service
KR0139586B1 (ko) 중계 서비스 교환기를 이용한 단국 서비스 교환기의 지능망 서비스 호처리 방법
CN1505368A (zh) 一种测量区域间分布话务量的系统和方法
JPH01115260A (ja) 独立通信網間に亘る呼の管理方法
KR970004824B1 (ko) 서비스 교환기(tdx-10 ssp)의 안내 방송 장치 다중화 방법
CN1231073C (zh) 在交换网系统中与用户信道无关地传输信息信号的方法
JP3023212B2 (ja) 電子交換システム
CN1113556C (zh) 在交换中心实现线路控制和计费的方法
EP0693856A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supply multimedial distributive and interactive audio and video services to residential users
KR100264084B1 (ko) 프로세서간 통신 통계 데이터 수집 방법
KR100258700B1 (ko) 전전자 교환기의 안내대를 통한 단축 다이얼 정보 출력방법
CN117835095A (zh) 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KR930004921B1 (ko) 전전자 교환 시스팀의 신용 통화 서비스 방법
JPH01177763A (ja) 電話料金分配用課金データ収集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