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5095A - 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5095A
CN117835095A CN202311597574.7A CN202311597574A CN117835095A CN 117835095 A CN117835095 A CN 117835095A CN 202311597574 A CN202311597574 A CN 202311597574A CN 117835095 A CN117835095 A CN 117835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pu
memory
utilization rate
ratio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975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岚
陶卫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unzho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unzho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unzho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unzho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975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5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5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50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涉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的设备基础信息根据所有的CPU使用率信息确定CPU平均使用率,并根据所有的内存占用率信息确定内存平均占用率;判断是否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若存在,则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空闲设备;若不存在,则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忙碌设备;于预设的任务系统中根据集群区域获取需求配置任务,并将需求配置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本申请具有提高ONU的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市场光纤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从普通宽带上网模式转换到高速的光纤上网模式,光纤和普通宽带对比具有稳定性高、抗干扰性强、传输速度快、接入方式更便捷等优势。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随之而来就是各种高适配的ONU分布式部署来满足用户高速上网、语音服务、有线电视等服务。
在ONU使用的过程中,由于ONU的配置较高,在大部分时间下所使用到的设备资源较少,造成大部分设备资源长期处于空闲状态,从而导致ONU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尚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ONU的资源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的设备基础信息,其中设备基础信息至少包括CPU使用率信息以及内存占用率信息;
于集群区域内根据所有的CPU使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CPU平均使用率,并根据所有的内存占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内存平均占用率;
判断是否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占用率的情况;
若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空闲设备;
若不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忙碌设备;
于预设的任务系统中根据集群区域获取需求配置任务,并将需求配置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时获取ONU设备的基础信息,以判断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是否为空闲状态,当为空闲状态时,可于任务系统中将对应的配置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进行执行,从而使得设备能于空闲状态时对部分需要执行的任务进行提前执行,以减少后续大部分任务同时执行出现丢包的情况的同时提高了ONU的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于需求配置任务获取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获取需求配置任务的配置任务类型、CPU需求率以及内存需求率;
根据配置任务类型以将需求配置任务区分为紧急任务以及后置任务;
于紧急任务中将所有任务进行任意组合以确定紧急组合,并于紧急组合中根据所有的CPU需求率进行计算以确定CPU紧急需求率,且于紧急组合中根据所有的内存需求率进行计算以确定内存紧急需求率;
根据预设的CPU满载使用率以及CPU平均使用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CPU剩余可用率,并根据预设的内存满载使用率以及内存平均占用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内存剩余可用率;
将CPU剩余可用率不小于CPU紧急需求率且内存剩余可用率不小于内存紧急需求率的紧急组合定义为有效组合;
于有效组合中根据紧急任务进行计数以确定任务数量,并根据预设的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任务数量,且将该任务数量相对应的有效组合定义为作业组合;
根据作业组合于后置任务中确定搭配任务,并将作业组合中的紧急任务以及相对应的搭配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选取较为合适的任务以下发于空闲设备进行执行。
可选的,于任务数量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两个任务数量相同且最大的有效组合;
若不存在至少两个任务数量相同且最大的有效组合,则根据唯一的有效组合确定作业组合;
若存在至少两个任务数量相同且最大的有效组合,则根据CPU剩余可用率以及CPU紧急需求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CPU空隙率,且根据内存剩余可用率以及内存紧急需求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内存空隙率;
根据预设的CPU选择匹配关系以确定CPU空隙率相对应的第一选择参数,并根据预设的内存选择匹配关系以确定内存空隙率相对应的第二选择参数;
根据第一选择参数以及第二选择参数进行计算以确定具体选择参数,并根据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具体选择参数,且将该具体选择参数相对应的有效组合确定为作业组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多个满足要求的有效组合进行筛选处理,以确定最为合适的有效组合进行使用。
可选的,于具体选择参数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根据各需求配置任务的CPU需求率以及内存需求率进行计算以确定任务需求比值;
将任务需求比值于各预设的比值段中进行划分,并于划分结束后根据各比值段中任务进行计数以确定区间内部数量;
根据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区间内部数量,并将该区间内部数量相对应的比值段定义为标准段,且于标准段中根据任务需求比值进行最大值以及最小值计算以确定合理比值范围;
根据CPU空隙率以及内存空隙率进行计算以确定任务空隙比值;
于任务空隙比值处于合理比值范围内时生成补偿选择参数,并根据补偿选择参数与具体选择参数求和计算以更新具体选择参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任务之间CPU与内存的需求情况对剩余的CPU与内存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具体选择参数的更新,以使得后续确定较为有效的作业组合。
可选的,于标准段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将标准段两侧的比值段定义为相邻段,且将相邻段的区间内部数量定义为相邻内部数量,并将标准段的区间内部数量定义为标准内部数量;
根据所有的需求配置任务进行计数以确定配置任务总量;
根据标准内部数量以及配置任务总量以确定标准占比,并根据相邻内部数量以及配置任务总量以确定相邻占比;
根据标准占比以及相邻占比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差值占比;
判断差值占比是否小于预设的固定许可占比;
若差值占比小于固定许可占比,则将该相邻段并入至标准段中以更新标准段;
若差值占比不小于固定许可占比,则维持原标准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存在相邻的比值段内的任务数量差距不大时,可实现对标准段扩充,以使得任务情况分析较为准确。
可选的,于区间内部数量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两个区间内部数量最大且相同的比值段;
若不存在至少两个区间内部数量最大且相同的比值段,则输出唯一信号,并根据唯一的比值段确定标准段;
若存在至少两个区间内部数量最大且相同的比值段,则将相对应的比值段定义为备选段,并于预设的时间轴上建立宽度为预设的固定时长的历史区间,且使历史区间的后端点与当前时间点重合;
于历史区间中将所包含的需求配置任务于备选段中进行划分,并于划分后再次确定区间内部数量,且于唯一信号存在时根据预设的单位时长以修正历史区间,直至确定唯一的标准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确定唯一的标准段进行使用。
可选的,于任务空隙比值处于合理比值范围内时生成补偿选择参数的步骤包括:
将合理比值范围的边界点定义为边界比值;
根据两个边界比值以确定中心比值;
根据任务空隙比值以及中心比值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偏差比值;
根据预设的补偿匹配关系以确定偏差比值相对应的补偿选择参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CPU与内存之间的比值情况以确定较为准确的补偿选择参数进行使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的设备基础信息,其中设备基础信息至少包括CPU使用率信息以及内存占用率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处理模块于集群区域内根据所有的CPU使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CPU平均使用率,并根据所有的内存占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内存平均占用率;
判断模块判断是否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占用率的情况;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处理模块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空闲设备;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不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处理模块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忙碌设备;
处理模块于预设的任务系统中根据集群区域获取需求配置任务,并将需求配置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模块实时获取ONU设备的基础信息,以使判断模块判断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是否为空闲状态,当判断模块判断出设备为空闲状态时,处理模块可于任务系统中将对应的配置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进行执行,从而使得设备能于空闲状态时对部分需要执行的任务进行提前执行,以减少后续大部分任务同时执行出现丢包的情况的同时提高了ONU的资源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ONU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可实时对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获取,当设备空闲时可将后续需要执行的任务提前执行,以提高ONU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后续大部分任务同时执行而出现任务丢包的情况;
在任务下发的过程中可根据设备的状态以选取合适的任务组合进行下发,以使得任务执行时的整体效果较佳;
在任务选取过程中当存在多个任务组合满足要求时,可针对各任务组合进行分析筛选,以确定唯一的最为合适的任务组合以进行任务下发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需求配置任务选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作业组合筛选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具体选择参数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标准段更新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唯一标准段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补偿选择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的模块流程图。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8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在设定的集群区域中,可对该集群区域中的所有在使用的ONU设备进行信息获取,通过均值情况以判断该集群区域中的ONU设备是否存在大部分空闲的情况,当存在空闲情况时可将任务提前下发至ONU设备中进行执行,以提高ONU设备的资源利用率。
参照图1,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的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预设的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的设备基础信息,其中设备基础信息至少包括CPU使用率信息以及内存占用率信息。
集群区域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于网络拓扑图中的区域,例如一个小区、一栋楼等等,设备基础信息为ONU设备上的信息,其包括CPU使用率信息以及内存占用率信息,同时还可以包括带宽、SSID号等等,获取方法可以为ONU设备通过HTTP协议以将设备基础信息上传至处理器中。
步骤S101:于集群区域内根据所有的CPU使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CPU平均使用率,并根据所有的内存占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内存平均占用率。
CPU平均使用率为集群区域内的所有ONU设备的CPU使用率的平均值,内存平均占用率为集群区域内的所有ONU设备的内存占用率的平均值。
步骤S102:判断是否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占用率的情况。
临界使用率为认定ONU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所允许出现的最大CPU使用率,临界占用率为认定ONU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所允许出现的最大内存占用率,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是否可被认定为处于空闲状态。
步骤S1021:若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空闲设备。
当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时,说明可认定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为空闲状态,此时定义空闲设备以对该情况进行标识,便于后续处理。
步骤S1022:若不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忙碌设备。
当不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时,说明可认定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不为空闲状态,此时定义忙碌设备以对该情况进行标识,便于后续处理。
步骤S103:于预设的任务系统中根据集群区域获取需求配置任务,并将需求配置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
任务系统为对ONU设备下发任务的系统,该系统中所存储的需求配置任务为需要执行但可以后置的任务,例如ONU在线升级、插件升级等等。
参照图2,于需求配置任务获取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0:获取需求配置任务的配置任务类型、CPU需求率以及内存需求率。
配置任务类型为需求配置任务的类型,包括紧急和后置两种类型,其中紧急任务仅相较于后置任务紧急,后置任务仅相较于紧急任务后置,也即需求配置任务中紧急任务的优先级高于后置任务;CPU需求率为执行需求配置任务时所需占用ONU设备的CPU使用率,内存需求率执行需求配置任务时所需占用ONU设备的内存占用率。
步骤S201:根据配置任务类型以将需求配置任务区分为紧急任务以及后置任务。
区分紧急任务以及后置任务以便于后续对任务进行下发处理。
步骤S202:于紧急任务中将所有任务进行任意组合以确定紧急组合,并于紧急组合中根据所有的CPU需求率进行计算以确定CPU紧急需求率,且于紧急组合中根据所有的内存需求率进行计算以确定内存紧急需求率。
紧急组合为所有紧急任务进行任意搭配时的组合,例如存在紧急任务A、B、C,则存在以下七种紧急组合:A、B、C、AB、AC、BC、ABC;CPU紧急需求率为紧急组合中的任务下发至ONU设备时所需的CPU使用率,即由紧急组合中的任务相对应的CPU需求率相加获取;内存紧急需求率为紧急组合中的任务下发至ONU设备时所需的内存占用率,即由紧急组合中的任务相对应的内存需求率相加获取。
步骤S203:根据预设的CPU满载使用率以及CPU平均使用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CPU剩余可用率,并根据预设的内存满载使用率以及内存平均占用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内存剩余可用率。
CPU满载使用率为ONU设备能够较好的对任务进行执行处理时可被占用的最大CPU使用率,内存满载使用率为ONU设备能够较好的对任务进行执行处理时可被占用的最大内存占用率;CPU剩余可用率为当前可用任务执行时进行使用的CPU率,由CPU满载使用率减去CPU平均使用率进行确定,内存剩余可用率为当前可用任务执行时进行使用的内存率,由内存满载使用率减去内存平均占用率进行确定。
步骤S204:将CPU剩余可用率不小于CPU紧急需求率且内存剩余可用率不小于内存紧急需求率的紧急组合定义为有效组合。
定义有效组合以对下发至ONU设备并能被较好执行的紧急组合进行标识,从而实现不同紧急组合的区分,便于后续分析。
步骤S205:于有效组合中根据紧急任务进行计数以确定任务数量,并根据预设的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任务数量,且将该任务数量相对应的有效组合定义为作业组合。
任务数量为所确定的有效组合中的紧急任务的数量,可通过对有效组合中的紧急任务一一计数进行获取;排序规则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可对数值大小进行排序的方法,例如冒泡排序法,通过排序规则可确定存在紧急任务最多的有效组合,此时将其定义为作业组合进行区分,以便于后续分析。
步骤S206:根据作业组合于后置任务中确定搭配任务,并将作业组合中的紧急任务以及相对应的搭配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
搭配任务为后置任务中与作业组合中的任务进行搭配后能满足不大于CPU满载使用率以及不大于内存满载使用率使的后置任务,具体的可通过对剩余可用于后置任务的CPU率和内存率进行确定,在于后置任务中类似于紧急组合一样的对后置任务进行组合处理,并对需要的CPU以及内存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满足要求的组合,再从组合中选取任务较多的组合进行搭配任务确定;此时将作业组合中的紧急任务以及相对应的搭配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使得处于空闲状态的ONU设备能对后续需要执行的任务提前执行,从而减少ONU设备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间,以提高ONU资源利用率。
参照图3,于任务数量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0: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两个任务数量相同且最大的有效组合。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是否存在多个满足要求的有效组合以供使用。
步骤S3001:若不存在至少两个任务数量相同且最大的有效组合,则根据唯一的有效组合确定作业组合。
当不存在至少两个任务数量相同且最大的有效组合时,说明仅有唯一的符合要求的有效组合可被确定为作业组合进行使用,此时正常进行作业组合确定即可。
步骤S3002:若存在至少两个任务数量相同且最大的有效组合,则根据CPU剩余可用率以及CPU紧急需求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CPU空隙率,且根据内存剩余可用率以及内存紧急需求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内存空隙率。
当存在至少两个任务数量相同且最大的有效组合时,说明存在多个满足要求的有效组合,此时需要进一步对唯一的作业组合进行确定;CPU空隙率为对有效组合中的任务进行执行时还可供后续后置任务进行使用的CPU率,由CPU剩余可用率减去CPU紧急需求率进行确定;内存空隙率为对有效组合中的任务进行执行时还可供后续后置任务进行使用的内存率,由内存剩余可用率减去内存紧急需求率进行确定。
步骤S301:根据预设的CPU选择匹配关系以确定CPU空隙率相对应的第一选择参数,并根据预设的内存选择匹配关系以确定内存空隙率相对应的第二选择参数。
第一选择参数为反映任务选取时CPU合适情况的参数,该参数越大说明选取该组合时针对CPU越合适,当CPU空隙率越小时,说明CPU越被紧急任务使用完全,其CPU的使用效果越好,因此对应的第一选择参数越大,两者之间的CPU选择匹配关系由工作人员事先确定;同理,第二选择参数为反映任务选取时内存合适情况的参数,与CPU相同,当内存空隙率越小时,第二选择参数越大,两者之间的内存选择匹配关系也由工作人员事先确定。
步骤S302:根据第一选择参数以及第二选择参数进行计算以确定具体选择参数,并根据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具体选择参数,且将该具体选择参数相对应的有效组合确定为作业组合。
具体选择参数为反应对组合进行选取时的合适程度的参数,该参数越大说明选取该组合作为作业组合越合适,该数值由第一选择参数加上第二选择参数进行确定;通过排序规则可确定数值最大的具体选择参数,从而能够对最为合适的作业组合进行确定。
参照图4,于具体选择参数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0:根据各需求配置任务的CPU需求率以及内存需求率进行计算以确定任务需求比值。
任务需求比值为每个任务需求比值的CPU需求率与内存需求率之间的比值,由CPU需求率除以内存需求率进行获取。
步骤S401:将任务需求比值于各预设的比值段中进行划分,并于划分结束后根据各比值段中任务进行计数以确定区间内部数量。
比值段为工作人员提前设定的CPU与内存之间的比值的区间段,该区间段的分界点均为固定值,例如0.8、0.9,具体的比值段范围由工作人员事先确定;任务划分的方法为任务需求比值处于哪个比值段内即将对应的任务划分于该比值段中;区间内部数量为划分至各比值段中的任务的数量。
步骤S402:根据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区间内部数量,并将该区间内部数量相对应的比值段定义为标准段,且于标准段中根据任务需求比值进行最大值以及最小值计算以确定合理比值范围。
通过排序规则可确定数值最大的区间内部数量,也即大部分的任务所需的CPU与内存之间的关系处于该比值段之间,此时定义标准段以实现对不同比值段的区分;合理比值范围为处于标准段内的任务的最大以及最小的任务需求比值作为两侧端点所构成的方位。
步骤S403:根据CPU空隙率以及内存空隙率进行计算以确定任务空隙比值。
任务空隙比值为CPU空隙率除以内存空隙率所得到的比值。
步骤S404:于任务空隙比值处于合理比值范围内时生成补偿选择参数,并根据补偿选择参数与具体选择参数求和计算以更新具体选择参数。
当任务空隙比值处于合理比值范围内时,说明剩余的可供后置任务进行使用的部分较为合适,不会存在CPU剩余过多或内存剩余过多的情况,从而使得后续对后置任务进行分配后所能剩余的CPU以及内存较少,提高资源利用率;补偿选择参数为对具体选择参数进行更新的参数,利用补偿选择参数加上具体选择参数对具体选择参数进行更新,从而使得后续能较好的选取唯一的作业组合;其中所生成的补偿选择参数可以为固定值,也可以根据具体比值情况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中的确定方法下文进行说明,此处不作赘述。
参照图5,于标准段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0:将标准段两侧的比值段定义为相邻段,且将相邻段的区间内部数量定义为相邻内部数量,并将标准段的区间内部数量定义为标准内部数量。
相邻段为处于标准段两侧的比值段,例如当前标准段为0.8-0.9,两侧的比值段分别为0.75-0.8、0.9-0.96,则这两个比值段为相邻段;定义相邻内部数量以及标准内部数量以实现对不同区间内部数量的区分,便于后续分析。
步骤S501:根据所有的需求配置任务进行计数以确定配置任务总量。
配置任务总量为当前任务系统中所有的需求配置任务的总数量。
步骤S502:根据标准内部数量以及配置任务总量以确定标准占比,并根据相邻内部数量以及配置任务总量以确定相邻占比。
标准占比为为标准段内的任务数量相较于所有任务的比值,由标准内部数量除以配置任务总量进行确定;相邻占比为单个相邻段中的任务数量相较于所有任务的比值,由相邻内部数量除以配置任务总量进行确定。
步骤S503:根据标准占比以及相邻占比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差值占比。
差值占比为标准段与相邻段之间的任务占比差值,由标准占比减去相邻占比进行确定,该差值占比为绝对值。
步骤S504:判断差值占比是否小于预设的固定许可占比。
固定许可占比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认定标准段内的任务数量与相邻段内的任务数量没有存在明显差别时所允许出现的最大差值占比,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标准段内的任务数量与相邻段内的任务数量是否存在明显差别。
步骤S5041:若差值占比小于固定许可占比,则将该相邻段并入至标准段中以更新标准段。
当差值占比小于固定许可占比时,说明标准段内的任务数量与相邻段内的任务数量没有存在明显差别,此时无法说明标准段内的任务代表绝大部分任务,因此将相邻段并入标准段以实现对标准段的更新,从而使得后续对于合理比值范围确定较为准确。
步骤S5042:若差值占比不小于固定许可占比,则维持原标准段。
当差值占比不小于固定许可占比时,说明标准段内的任务数量与相邻段内的任务数量存在明显差别,此时说明标准段内的任务能够代表绝大部分任务,此时利用当前的标准段即可确定较为准确的合理比值范围,维持原标准段即可。
参照图6,于区间内部数量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0: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两个区间内部数量最大且相同的比值段。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是否存在多个满足要求的比值段,以便于对唯一的标准段进行确定。
步骤S6001:若不存在至少两个区间内部数量最大且相同的比值段,则输出唯一信号,并根据唯一的比值段确定标准段。
当不存在至少两个区间内部数量最大且相同的比值段时,说明仅有唯一的满足要求的比值段,此时输出唯一信号以对该情况进行标识,以能够根据该比值段确定唯一的标准段。
步骤S6002:若存在至少两个区间内部数量最大且相同的比值段,则将相对应的比值段定义为备选段,并于预设的时间轴上建立宽度为预设的固定时长的历史区间,且使历史区间的后端点与当前时间点重合。
当存在至少两个区间内部数量最大且相同的比值段时,说明多个满足要求的比值段,需要进一步分析;定义备选段以对满足要求的比值段进行标识,以实现不同比值段的区分,时间轴为由各时间点组合形成的坐标轴,固定时长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定值时长,例如一天、一个月等,建立历史区间可对历史情况下所配置的任务的信息进行获取,以便于对备选段进一步分析。
步骤S601:于历史区间中将所包含的需求配置任务于备选段中进行划分,并于划分后再次确定区间内部数量,且于唯一信号存在时根据预设的单位时长以修正历史区间,直至确定唯一的标准段。
将满足各备选段的任务于备选段中进行划分,经过不断划分能够实现对不同备选段中任务数量的区分,从而能够确定唯一的标准段,当固定时长内无法区分出唯一的标准段时,通过单位时长以从时间轴上向前更新历史区间的前端点,实现历史区间的扩充,从而能够保证能够确定唯一的标准段。
参照图7,于任务空隙比值处于合理比值范围内时生成补偿选择参数的步骤包括:
步骤S700:将合理比值范围的边界点定义为边界比值。
定义边界比值以对合理比值范围内的任务需求比值进行区分,便于后续步骤分析。
步骤S701:根据两个边界比值以确定中心比值。
中心比值为两个边界比值的中心点处的比值,由两个边界比值求平均值进行获取。
步骤S702:根据任务空隙比值以及中心比值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偏差比值。
偏差比值为当前所确定的任务空隙比值与中心比值之间的差值,该差值为绝对值。
步骤S703:根据预设的补偿匹配关系以确定偏差比值相对应的补偿选择参数。
当偏差比值越小时,可认定整体的效果越好,此时所对应的补偿选择参数应越大,两者之间的补偿匹配关系由工作人员事先通过多次试验进行确定,此处不作赘述。
参照图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的设备基础信息,其中设备基础信息至少包括CPU使用率信息以及内存占用率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处理模块于集群区域内根据所有的CPU使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CPU平均使用率,并根据所有的内存占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内存平均占用率;
判断模块判断是否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占用率的情况;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处理模块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空闲设备;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不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处理模块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忙碌设备;
处理模块于预设的任务系统中根据集群区域获取需求配置任务,并将需求配置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
配置任务选取模块,用于确定较为合适的配置任务以下发至ONU设备中;
作业组合筛选模块,用于对多个满足要求的有效组合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唯一的作业组合的筛选;
具体选择参数更新模块,根据CPU与内存的占用情况以实现对具体选择参数的更新;
标准段更新模块,根据相邻的比值段的具体情况以实现对标准段的调整;
唯一标准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唯一的标准段;
补偿选择参数确定模块,根据所划定的比值范围情况以确定当前情况下较为合适的补偿选择参数进行使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8)

1.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的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的设备基础信息,其中设备基础信息至少包括CPU使用率信息以及内存占用率信息;
于集群区域内根据所有的CPU使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CPU平均使用率,并根据所有的内存占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内存平均占用率;
判断是否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占用率的情况;
若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空闲设备;
若不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忙碌设备;
于预设的任务系统中根据集群区域获取需求配置任务,并将需求配置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于需求配置任务获取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获取需求配置任务的配置任务类型、CPU需求率以及内存需求率;
根据配置任务类型以将需求配置任务区分为紧急任务以及后置任务;
于紧急任务中将所有任务进行任意组合以确定紧急组合,并于紧急组合中根据所有的CPU需求率进行计算以确定CPU紧急需求率,且于紧急组合中根据所有的内存需求率进行计算以确定内存紧急需求率;
根据预设的CPU满载使用率以及CPU平均使用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CPU剩余可用率,并根据预设的内存满载使用率以及内存平均占用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内存剩余可用率;
将CPU剩余可用率不小于CPU紧急需求率且内存剩余可用率不小于内存紧急需求率的紧急组合定义为有效组合;
于有效组合中根据紧急任务进行计数以确定任务数量,并根据预设的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任务数量,且将该任务数量相对应的有效组合定义为作业组合;
根据作业组合于后置任务中确定搭配任务,并将作业组合中的紧急任务以及相对应的搭配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任务数量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两个任务数量相同且最大的有效组合;
若不存在至少两个任务数量相同且最大的有效组合,则根据唯一的有效组合确定作业组合;
若存在至少两个任务数量相同且最大的有效组合,则根据CPU剩余可用率以及CPU紧急需求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CPU空隙率,且根据内存剩余可用率以及内存紧急需求率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内存空隙率;
根据预设的CPU选择匹配关系以确定CPU空隙率相对应的第一选择参数,并根据预设的内存选择匹配关系以确定内存空隙率相对应的第二选择参数;
根据第一选择参数以及第二选择参数进行计算以确定具体选择参数,并根据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具体选择参数,且将该具体选择参数相对应的有效组合确定为作业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具体选择参数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根据各需求配置任务的CPU需求率以及内存需求率进行计算以确定任务需求比值;
将任务需求比值于各预设的比值段中进行划分,并于划分结束后根据各比值段中任务进行计数以确定区间内部数量;
根据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区间内部数量,并将该区间内部数量相对应的比值段定义为标准段,且于标准段中根据任务需求比值进行最大值以及最小值计算以确定合理比值范围;
根据CPU空隙率以及内存空隙率进行计算以确定任务空隙比值;
于任务空隙比值处于合理比值范围内时生成补偿选择参数,并根据补偿选择参数与具体选择参数求和计算以更新具体选择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标准段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将标准段两侧的比值段定义为相邻段,且将相邻段的区间内部数量定义为相邻内部数量,并将标准段的区间内部数量定义为标准内部数量;
根据所有的需求配置任务进行计数以确定配置任务总量;
根据标准内部数量以及配置任务总量以确定标准占比,并根据相邻内部数量以及配置任务总量以确定相邻占比;
根据标准占比以及相邻占比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差值占比;
判断差值占比是否小于预设的固定许可占比;
若差值占比小于固定许可占比,则将该相邻段并入至标准段中以更新标准段;
若差值占比不小于固定许可占比,则维持原标准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区间内部数量确定后,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两个区间内部数量最大且相同的比值段;
若不存在至少两个区间内部数量最大且相同的比值段,则输出唯一信号,并根据唯一的比值段确定标准段;
若存在至少两个区间内部数量最大且相同的比值段,则将相对应的比值段定义为备选段,并于预设的时间轴上建立宽度为预设的固定时长的历史区间,且使历史区间的后端点与当前时间点重合;
于历史区间中将所包含的需求配置任务于备选段中进行划分,并于划分后再次确定区间内部数量,且于唯一信号存在时根据预设的单位时长以修正历史区间,直至确定唯一的标准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任务空隙比值处于合理比值范围内时生成补偿选择参数的步骤包括:
将合理比值范围的边界点定义为边界比值;
根据两个边界比值以确定中心比值;
根据任务空隙比值以及中心比值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偏差比值;
根据预设的补偿匹配关系以确定偏差比值相对应的补偿选择参数。
8.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的设备基础信息,其中设备基础信息至少包括CPU使用率信息以及内存占用率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处理模块于集群区域内根据所有的CPU使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CPU平均使用率,并根据所有的内存占用率信息进行平均计算以确定内存平均占用率;
判断模块判断是否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预设的临界占用率的情况;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处理模块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空闲设备;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不存在CPU平均使用率小于临界使用率且内存平均占用率小于临界占用率的情况,则处理模块将该集群区域内的ONU设备定义为忙碌设备;
处理模块于预设的任务系统中根据集群区域获取需求配置任务,并将需求配置任务下发至空闲设备中。
CN202311597574.7A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835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7574.7A CN117835095A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7574.7A CN117835095A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5095A true CN117835095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0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97574.7A Pending CN117835095A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50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6596B (zh) 一种生成业务分流策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59528B (zh) 多芯光纤网络流量不对称业务传输的网络规划方法及网络
US75524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communication nodes to CMTS cards
CN111385208B (zh) 路由选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70C (zh) 动态业务分配
US20070097906A1 (en) Wireless line control system, centralized control apparatus, wireless line control method used therein and program therefor
CN108632077B (zh) 一种电力业务数据传输建模流程及传输通道确定方法
CN111934947B (zh) 测速方法、测速调度服务器、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75618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the resources of a broadband mobile network having prolonged fixed accesses b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ccess terminals
CN114071168A (zh) 混流直播流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2737939A (zh) 基于物联网协作通信的网络自愈方法及网络架构
CN10191740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
US694775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source assigning method therefor
CN114727343A (zh) 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CN105451356A (zh) 一种sim卡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7835095A (zh) 一种集群onu空闲资源调整方法及系统
US20200322763A1 (en) Control device configured for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data format
CN110366194B (zh) 资源调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038537A (zh) 分配移动网络频谱资源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891361B (zh) 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及装置
CN115002220B (zh) 一种基于资源整合的数字服务平台系统和服务方法
CN112399596B (zh) 分配射频资源的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5914240B (zh) 一种基于dns解析的跨链事务模版管理系统
RU2779503C1 (ru)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го обмена системы связи с учетом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потерь
US2023026919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Data Element Between a First Control Unit of a Vehicle and a Second Control Unit of the Vehicle,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ystem and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