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7343A - 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7343A
CN114727343A CN202210079034.9A CN202210079034A CN114727343A CN 114727343 A CN114727343 A CN 114727343A CN 202210079034 A CN202210079034 A CN 202210079034A CN 114727343 A CN114727343 A CN 114727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dat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ata transmission
chan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90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27343B (zh
Inventor
谭登峰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en 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en 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en 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en 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90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7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7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7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27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7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所述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第一通信终端通过至少两个通道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数据;第二通信终端接收第一通信终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计算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以及将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回传给第一通信终端;第一通信终端接收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的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并根据所述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并向各通道分配对应的数据分配量的数据,供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两个通信终端之间数据的快速和稳定传输。

Description

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通道(或称通道)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两个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需要在两个通信终端之间建立一条双向通道,例如网络通道。但实际情况表明,一条双向通道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极易导致两个通信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失败。在单兵移动作战的情况下,单兵通常手持各种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红外探测仪等,每种仪器可能因为环境等问题随时失去与对方的通信。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信终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道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数据,其中每个第一通信终端对应一个第一通道;
第二通信终端接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信终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道发送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编码,以及根据接收的数据计算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
第二通信终端根据所述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将编码的数据发送至其中一个第一通信终端,供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
第一通信终端通过至少两个通道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数据;
第二通信终端接收第一通信终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计算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并根据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以及将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回传给第一通信终端;
第一通信终端接收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的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并向各个通道分配对应的数据分配量的数据,供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包括通道的丢包率、错误率、传输带宽中的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终端接收第一通信终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计算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包括:第二通信终端根据单位时间内从各个通道接收的数据的量分别计算各通道的传输带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包括:根据各通道的传输带宽之间的比例,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包括,当一个通道的传输带宽低于一个阈值或等于0时,将该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计算为0;和/或,当第一通信终端没有收到第二通信终端的一个通道上回传的数据传输质量时将该通道的数据分配量计算为0;和/或,当第一通信终端收到第二通信终端的一个通道上回传的数据传输质量超过一个阈值时间,将该通道的数据分配量计算为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通信终端向各个通道分配对应的数据分配量的数据,包括第一通信终端根据各个通道对应的数据分配量将有待传输的数据成比例地分成多份,并对每一份进行标记,其中每一份对应一个通道;第二通信终端根据所述标记对通过各个通道接收的数据进行重新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各个通道的通信方式相同或者不同;第一通信终端根据各个通道的通信方式,将被分配至各个通道的数据转化成适合各个通道传输的方式,并通过各个通道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通信终端包括线网口、无线wifi接口、4G/5G接口、自组网接口、红外发射接口、脉冲发射接口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第二通信终端包括与第一通信终端所包括的接口对应的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通信终端在各通道中增加检测带宽质量的时间戳或第一通信终端在各通道中周期性地增加检测带宽质量的时间戳,第二通信终端根据收到的来自各通道的数据的量以及时间戳,计算各通道的传输带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包括对丢包率、错误率、传输带宽赋以不同的权重,根据丢包率、错误率、传输带宽及其权重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道包括有线网络设备、无线wifi路由设备、4G/5G基站、自组网发射器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红外发射接口和红外脉冲发射接口对应的通道包括空气、真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至少两个通道为双向通道,第二通信终端通过对应的各个通道实现所述回传;或者所述至少两个通道为单向通道,所述系统包括一个第三通道,第二通信终端通过所述第三通道实现所述回传,所述第三通道为单向通道或双向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通信终端提取有效数据,汇总各通道对应的有效数据,以及对有效数据进行整合以形成完整的数据;所述有效数据包括时间戳外的其他目标数据。
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两个通信终端之间数据的快速和稳定传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以泳道图的形式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的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
图3示出将一个有待发送的图像数据分割成所示的4个大小不同的部分;
图4以泳道图的形式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的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凡涉及通过网络实现的,其本质旨在涵盖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等必要的固件或软件实现的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也涵盖通过一些服务端或其他计算机等作为中介实现的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本申请为简化描述,突出发明点,在描述网络连接时有时略去了对路由器/交换机的说明。在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网络可以包括Wi-fi网络、蓝牙网络、私人区域网络(PA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IEEE 802.1x、内联网、互联网、外联网及其各项组合。网络也可以包括数字蜂窝电话网络,其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cdmaOne、CDMA2000、演进-数据优化的(EV-DO)、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数字增强型无绳通信(DECT)、数字AMPS(IS-136/TDMA)、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WiMAX、LTE、LTE advanced、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IEEE 802.20。网络可以是公共接入的、私人的、虚拟私人的例如VPN。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所述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包括通信终端1,通信终端2,以及四个通道(或简称通道)(11,22,33,44)。
通信终端1包括有线网口111,无线wifi接口222,4G/5G接口333,以及自组网接口444。
通道11包括有线网络设备1111,通道22包括无线wifi路由设备2222,通道33包括4G/5G基站3333,以及通道44包括自组网发射器4444。
通信终端2包括有相应的接口,例如有线网口,无线wifi接口,4G/5G接口,以及自组网接口,以用于分别接收各个通道发送的数据。为简化起见,图中没有示出这部分接口。
以上通信终端1的四个接口仅为示例目的,根据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信终端1还可以包括更多个(或更少个)用于实现其他各种通信方式的接口,比如红外发射接口,脉冲发射接口等。相应地,根据实际需要,与各个接口连接的各个通道中可以包括其他相匹配的中继设备。红外发射接口和红外脉冲发射接口对应的通道可以包括空气、真空。
图2以泳道图的形式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的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如图中所示,所述方法包括S1至S6:
在S1中,通信终端1通过各通道向通信终端2发送数据。
所述各通道例如为图1所示的四个通道(或简称通道)(11,22,33,44)。
在S2中,通信终端2接收来自各通道的数据。
在S3中,通信终端2根据单位时间内从各通道接收到的数据的量计算各通道的传输带宽。
在S4中,通信终端2将计算出的各通道的传输带宽回传给通信终端1。
在S5中,通信终端1接收各通道的传输带宽,根据各通道的传输带宽,计算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根据各通道的带宽之间的比例,计算有待分配给各通道的数据量,例如,使各通道的数据量与带宽比例值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一个通道的传输带宽低于一个阈值或等于0时,将该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计算为0;和/或,当第一通信终端没有收到第二通信终端的一个通道上回传的数据传输质量时将该通道的数据分配量计算为0;和/或,当第一通信终端收到第二通信终端的一个通道上回传的数据传输质量超过一个阈值时间,将该通道的数据分配量计算为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也可以由通信终端2根据接收的数据计算各通道的传输带宽,并根据各通道的传输带宽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以及将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回传给第一通信终端。
在S6中,通信终端1根据计算出的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为各通道分配对应的数据分配量的数据,供发送至通信终端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信终端1可以将一个有待发送的数据按前述数据分配量的分配方式,成比例地分成多份,并对每一份进行标记,以便之后通信终端2按所述标记对数据重新组合。例如,可以将一个有待发送的图像数据分割成图3所示的4个大小不同的部分(34,35,36,37),这四个部分分别被分配至通道11,22,33和44。这些部分将随后通过各个通道被发送至通信终端2,由通信终端2根据需要借助所述标记对各个部分的数据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完整的数据,如,对于按图3所示的分割图像,通信终端将同样根据34,35,36,37的方式,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拼接,从而形成原来的图像帧。
在步骤S6之后,重复执行步骤S1-S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各个通道的通信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图示的各个通道的通信方式不同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7(图中未示出):通信终端根据各个通道的通信方式的不同,由通信终端1将被分配至各个通道的数据转化成适合各个通道传输的方式,并通过各个通道输出。在步骤S7之后,将重新进入步骤S1。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实现两个通信终端之间数据的快速和稳定传输。
图4以泳道图的形式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的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如图中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1-S27:
在S21中,通信终端1在各通道中增加时间戳,并通过各个通道向通信终端2发送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信终端1可以在各通道中周期性地增加检测带宽质量的时间戳,以便周期性地检测各通道的带宽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信终端1可以增加当前发送的时间戳到待发送的数据头部。
在S22中,通信终端2接收来自各通道的数据。
在S23中,通信终端2收集来自各通道的一定量的数据,并提取时间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信终端2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包并从相应位置提取时间戳,例如从前面所提到的原数据头部来提取时间戳。
在S24中,通信终端2根据收到的来自各通道的数据量,以及时间戳,计算各通道的传输带宽(或相关的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信终端2将最近的时间戳和当前时间进行比较得出传输用时,再将传输用时与数据大小进行计算,得到当前数据的传输带宽。例如,按此连续统计1M大小数据的传输耗时,即可计算出当前网络传输的相对准确的实时网络传输带宽。或者将某两个时间戳相比较得出传输用时,再将传输用时与两个时间戳之间的数据量大小进行计算,得到这段时间内的平均传输带宽。
在S25中,通信终端2将各通道的传输带宽回传给通信终端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信终端2通过各个通道将计算出的各通道的传输带宽回传给通信终端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信终端2通过另一通道将计算出的各通道的传输带宽回传给通信终端1。所述另一通道可以为区别于上述各通道的第五个通道,此时,前述四个通道可以为四个单向通道。
在S26中,通信终端1接收各通道的传输带宽,根据各通道的传输带宽,计算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若某个通道上没有收到通信终端2的反馈,或者反馈超过一定时间,将该通道视作传输不通,或者实时传输带宽无限趋近0,此时该通道的数据分配量可以计算为0。
在S27中,通信终端1根据计算出的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为各通道分配对应的数据分配量的数据,供发送至通信终端2。
在步骤S27之后,重复执行步骤S2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各个通道的通信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图示的各个通道的通信方式不同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图中未示出):通信终端根据各个通道的通信方式的不同,由通信终端1将被分配至各个通道的数据转化成适合各个通道传输的方式,并通过各个通道输出。在该步骤之后,将重新进入步骤S2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8-S30。
在步骤S28中,通信终端2提取有效数据。所述有效数据例如可以包括时间戳外的其他目标数据。
在步骤S29中,通信终端2汇总各通道对应的有效数据。
在步骤S30中,通信终端2对有效数据进行整合以形成完整的数据。
在该步骤中,通信终端2从多个通道收到一个数据的各个不同部分,如前所述,各个部分可以被加以标记。当需要对各个部分进行整合时,通信终端2可以借助所述标记,对各个部分的数据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完整的数据。所述完整的数据可以随后接受其他处理。如,对于按图3所示的分割图像,通信终端将同样根据34,35,36,37的方式,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拼接,从而形成原来的图像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信终端1中实施的步骤S26也可以由通信终端2实施。
此外,前面围绕图2描述的方法中的一些步骤,如其中的数据分配方式等也适用于图4所涉的实施例,为简化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在以上图1-4的实施例中,还可以用传输带宽外的其他表征通道传输质量的参数,作为通信终端1计算不同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的主要依据或辅助参考依据,所述参数例如为,丢包率,错误率: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参数可以为丢包率、错误率、传输带宽中的其中两个或三个。通信终端2将计算出的所述参数回传给通信终端1,供通信终端1根据所述参数或多个参数计算不同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
此外,以上围绕图2和图4描述的各个步骤及细节可以根据需要或经适当调整后进行不同的组合。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所述设备包括:数据接收单元502、数据分配量计算单元503和数据再分配单元504。
数据接收单元502用于接收各个通道的回传数据(例如,图1所示的通信终端2通过各个通道回传的回传数据),所述回传数据例如可以包括通信终端2根据单位时间内从各通道接收到的数据的量计算出的各通道的传输带宽。
数据分配量计算单元503用于根据各通道的传输带宽,计算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根据各通道的带宽之间的比例,计算有待分配给各通道的数据量。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在带宽低于某个阈值后或等于0(例如掉线)时,将该通道的数据分配量计算为0。
数据分配单元504用于根据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将不同量的数据分配至各通道,以供发送至通信终端2。
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作为前述通信终端1的一部分,来实施图2和图4所涉及的所述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过程或其中的一部分。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所述设备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通过各通道发送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可以收集来自各通道的一定量的数据,并提取时间戳,以及根据收到的数据量,以及时间戳,计算传输带宽。
带宽计算单元602,用于根据单位时间内从各通道接收到的数据的量计算各通道的传输带宽。
带宽反馈单元603,用于将所述各通道的传输带宽发送至数据发送端(例如通信终端1),供数据发送端根据各通道的传输带宽计算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以及根据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将不同量的数据分配至各通道以供发送至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有效数据提取单元604,用于从数据接收单元中提取有效数据,所述有效数据例如可以为时间戳以外的其他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数据汇总单元605,用于汇总来自多个通道的有效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数据整合单元606,用于对有效数据进行整合,以形成完整的数据帧。
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作为前述通信终端2的一部分,来实施图2和图4所涉及的所述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过程或其中的一部分。前面围绕图1-4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个细节,可以通过在上述围绕图5和6描述的单元中追加相应的功能或追加新的单元来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提到的各个单元可以为程序模块或者可以为实现相应功能的硬件部件。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设备7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7所示,所述数据传输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1、存储器72和总线73。
在一些示例中,该数据传输设备700还可以包括多个输入设备701、多个输入端口702、多个输出端口703、以及多个输出设备704,图中为简化起见,仅示出一个输入设备,一个输入端口,一个输出端口和一个输出设备。其中,输入端口702、处理器71、存储器72、以及输出端口703通过总线73相互连接,输入设备701和输出设备704分别通过输入端口702和输出端口703与总线73连接,进而与数据传输设备700的其他组件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也可以用I/O接口表示。此处,各个输入设备和输入端口可以与前述围绕图1-4描述的各个通道对应,用于接收来自各个通道的输入信息,该输入信息例如为传输带宽。
各输入设备701通过各输入端口702将各输入信息传送到处理器71;处理器71基于存储器72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或响应以生成输出信息,并将输出信息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在存储器72中,然后通过各输出端口704将输出信息传送到各输出设备704,所述各输出端口和输出设备和各通道对应;输出设备704根据需要将输出信息输出到另一终端,例如图1所示的通信终端2。处理器71基于存储器72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各输入信息进行处理或响应以生成输出信息的过程可以结合前述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来理解,例如,处理器接收和汇总各通道的传输带宽,根据各通道的传输带宽,计算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根据计算出的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为各通道分配对应的数据分配量的数据(即输出信息),供发送至通信终端2。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设备8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8所示,所述数据传输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1、存储器82和总线83。
在一些示例中,该数据传输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多个输入设备801、多个输入端口802、多个输出端口803、以及多个输出设备804,图中为简化起见,仅示出一个输入设备,一个输入接口,一个输出端口和一个输出设备。其中,输入端口802、处理器81、存储器82、以及输出端口803通过总线83相互连接,输入设备801和输出设备804分别通过输入端口802和输出端口803与总线83连接,进而与数据传输设备800的其他组件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也可以用I/O接口表示。此处,各个输入设备和输入接口可以与前述围绕图1-4描述的各个通道对应,用于接收来自各个通道的输入信息,该输入信息例如为传输带宽。
各输入设备801通过各输入端口802将各输入信息传送到处理器81;处理器81基于存储器82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或响应以生成输出信息,并将输出信息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在存储器82中,然后通过各输出端口804将输出信息传送到各输出设备804,所述各输出端口和输出设备和各通道对应;输出设备804根据需要将输出信息输出到另一终端,例如图1所示的通信终端2。处理器81基于存储器82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各输入信息进行处理或响应以生成输出信息的过程可以结合前述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来理解,例如,处理器接收来自各通道的数据,根据单位时间内从各通道接收到的数据的量计算各通道的传输带宽(即输出信息),以及将计算出的各通道的传输带宽回传给通信终端1。
根据实际需要,上述存储器可为各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可以为闪存、光盘、磁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也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介质;可在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可以为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擦除PROM(EPROM)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本申请还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可以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或其中的一部分步骤。

Claims (14)

1.一种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所述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
第一通信终端通过至少两个通道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数据;
第二通信终端接收第一通信终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计算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以及将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回传给第一通信终端;
第一通信终端接收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的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并根据所述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并向各通道分配对应的数据分配量的数据,供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
2.一种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所述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
第一通信终端通过至少两个通道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数据;
第二通信终端接收第一通信终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计算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并根据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以及将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回传给第一通信终端;
第一通信终端接收第二通信终端发送的各通道的数据分配量,并向各个通道分配对应的数据分配量的数据,供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包括通道的丢包率、错误率、传输带宽中的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终端接收第一通信终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计算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包括:第二通信终端根据单位时间内从各个通道接收的数据的量分别计算各通道的传输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根据所述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包括:根据各通道的传输带宽之间的比例,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根据所述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包括,当一个通道的传输带宽低于一个阈值或等于0时,将该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计算为0;和/或,当第一通信终端没有收到第二通信终端的一个通道上回传的数据传输质量时将该通道的数据分配量计算为0;和/或,当第一通信终端收到第二通信终端的一个通道上回传的数据传输质量超过一个阈值时间,将该通道的数据分配量计算为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通信终端向各个通道分配对应的数据分配量的数据,包括第一通信终端根据各个通道对应的数据分配量将有待传输的数据成比例地分成多份,并对每一份进行标记,其中每一份对应一个通道;第二通信终端根据所述标记对通过各个通道接收的数据进行重新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各个通道的通信方式相同或者不同;第一通信终端根据各个通道的通信方式,将被分配至各个通道的数据转化成适合各个通道传输的方式,并通过各个通道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第一通信终端包括线网口、无线wifi接口、4G/5G接口、自组网接口、红外发射接口、脉冲发射接口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第二通信终端包括与第一通信终端所包括的接口对应的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第一通信终端在各通道中增加检测带宽质量的时间戳或第一通信终端在各通道中周期性地增加检测带宽质量的时间戳,第二通信终端根据收到的来自各通道的数据的量以及时间戳,计算各通道的传输带宽。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根据所述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包括对丢包率、错误率、传输带宽赋以不同的权重,根据丢包率、错误率、传输带宽及其权重计算各通道上的数据分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通道包括有线网络设备、无线wifi路由设备、4G/5G基站、自组网发射器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红外发射接口和红外脉冲发射接口对应的通道包括空气、真空。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通道为双向通道,第二通信终端通过对应的各个通道实现所述回传;或者所述至少两个通道为单向通道,所述系统包括一个第三通道,第二通信终端通过所述第三通道实现所述回传,所述第三通道为单向通道或双向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其中,第二通信终端提取有效数据,汇总各通道对应的有效数据,以及对有效数据进行整合以形成完整的数据;所述有效数据包括时间戳外的其他目标数据。
CN202210079034.9A 2022-01-24 2022-01-24 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Active CN114727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9034.9A CN114727343B (zh) 2022-01-24 2022-01-24 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9034.9A CN114727343B (zh) 2022-01-24 2022-01-24 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7343A true CN114727343A (zh) 2022-07-08
CN114727343B CN114727343B (zh) 2023-05-23

Family

ID=82235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9034.9A Active CN114727343B (zh) 2022-01-24 2022-01-24 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73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0831A (zh) * 2023-01-16 2023-05-26 上海山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数据多通道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527856A (zh) * 2023-12-29 2024-02-06 陕西维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加油信息云端传输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0598A (zh) * 2016-07-29 2016-12-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08701A1 (zh) * 2015-07-10 2017-01-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7959561A (zh) * 2017-12-30 2018-04-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无线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450606A (zh) * 2019-01-07 2019-03-08 北京三体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11294664A (zh) * 2019-05-28 2020-06-16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音视频传输数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8701A1 (zh) * 2015-07-10 2017-01-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6210598A (zh) * 2016-07-29 2016-12-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59561A (zh) * 2017-12-30 2018-04-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无线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450606A (zh) * 2019-01-07 2019-03-08 北京三体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11294664A (zh) * 2019-05-28 2020-06-16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音视频传输数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0831A (zh) * 2023-01-16 2023-05-26 上海山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数据多通道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170831B (zh) * 2023-01-16 2023-09-12 上海山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数据多通道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527856A (zh) * 2023-12-29 2024-02-06 陕西维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加油信息云端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7343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74742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727343B (zh) 多通道数据传输系统
US11979786B2 (en) Network nodes for joint MEC host and UPF selection
US855932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quality metrics associated with a wireless network
US11057954B2 (en) Network assistance via a local breakout function-gateway in RAN
US1008519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outer
TWI531186B (zh) 多重介面網路裝置與網路封包傳送選擇方法
CN109673021B (zh) 业务时延确定方法
CN114189908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720071A2 (en) Benchmarking of delay estimates in a 5g network for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setup and monitoring
CN116097709A (zh) 一种可靠性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88521B (zh)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7113186B (zh) 统一机器到机器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公共服务实体
CN114389912B (zh) 多通道指挥控制系统和指挥控制方法
CN111464965A (zh) 资源周期的配置,链路的处理、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1132223A (zh)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EP2053761B1 (en) Synchronization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25053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821910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service over a fixed network
KR20200040134A (ko) 트래픽 사이즈 산출 방법
CN113632558A (zh) 一种Wi-Fi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2283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prs configu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02428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设备
KR102146909B1 (ko) 지능형 로밍 트래픽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KR101559818B1 (ko) M2m 멀티미디어 스트리밍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