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99354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99354B
TW299354B TW084110052A TW84110052A TW299354B TW 299354 B TW299354 B TW 299354B TW 084110052 A TW084110052 A TW 084110052A TW 84110052 A TW84110052 A TW 84110052A TW 299354 B TW299354 B TW 2993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annealing
partial pressure
cold rolling
f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4110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Stee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61955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46341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Steel Co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Steel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99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993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12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articles with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3/00Diffusion processes for extraction of non-metal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3/02Extraction of non-metals
    • C21D3/04Decarburi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12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articles with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 C21D8/1244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articles with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the heat treatment(s) being of interest
    • C21D8/1255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articles with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the heat treatment(s) being of interest with diffusion of elements, e.g. decarburising, nitri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46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sheet met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Steel Electrode Plates (AREA)
  • Soft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99354 ·Α7 ___ Β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之領域) 本發明有關於,具有由製品不同或製品部位而有所變 動之磁性不同之方向性矽鋼板之製造方法。 又,通常製品係具有5〜2 0公噸之鋼捲狀。 (先前技術) 方向性矽鋼板乃主要使用於變壓器或其他電氣機器之 鐵芯材料。其磁性特性即被要求磁通密度(在於8 Ο 0A_ / m之磁通密度(單位:T )以後均以B 8表示)高,以 及鐵損(1 . 7 T之最大磁通密度之5 0 Hz交流鐵損( 單位:W/kg)以後均UWiT/SO表示)低。 最近即由小型化及低噪音化之見地被要求高磁通密度 (B 1 . 9 2 T)。又特別是大型變壓器中,由組合 時之效率以及製品率之面而被要求材料特性之均一性。 方向性矽鋼板係利用二次再結晶而使(110)< 0 0 1 >方位即所謂格氏方位(Goss oriental ion)之結 七 晶粒發達者。 此種方向性矽鋼板係加熱含有二次再結晶所必要之抗 化劑例如Mn S,Mn S e,A 1 N,等之析出物之矽鋼 鋼胚,實施熱軋後,經一次或介著中間退火之二次以上之 冷軋而製成最終板厚,接著寊施脫碳退火之後,在鋼板上 塗佈Mg 〇等之退火分離劑,以捲鋼形狀實施精退火,而 製成成品。二次再結晶係於精退火時產生,又在精退火時 在其表面會形成耐火物所成之絕緣被膜,又必要時,在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董) (請先鬩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軋後或冷軋之間實施退火或需提高冷軋溫度。 又爲了更提高磁性特性需要使二次再結晶粒高度地發 達於格氏方位。爲了達成此方法,將最終冷軋之減縮率提 高至8 0〜9 5%係很有效乃習知者,惟實際上令最終壓 軋之減縮率(壓下率)提高至8 0〜9 5 %時即二次再結 晶變爲非常不安定,特別是0. 23mm以下之薄鈑時, 其工業化非常困難。 在於最終冷軋提高減縮率時,使二次再結晶安定化之 手段而,日本專利公報特公昭6 2 - 5 0 5 2 9號公報上 揭示,以A 1 N與Mn S爲主抗化劑,而於熱軋終了後且 最終冷軋前之過程中,將碳脫碳〇. 0070〜 0. 03Owt%之例子。惟其製品之平均値乃低於 1. 92T,並不能穩定的獲得最近所要求之安定之 1 . 9 2 T ° 並且並沒有提及對於胚材適用A 1 N及Mn S e爲主 化劑。 A 1 N與Mn S e之析出物係使之共存後可複合的析 出,因此得於微細的分數,可强化其抗化劑之效果,所以 對於高磁通密度化很有利.,惟由於含有Mn S e因此很難 形成絕綠被膜也是習知之事實。 日本專利公報特開平4 — 2 0 2 7 1 3號揭示,以改 善被膜特性及磁性特性起見,適宜範圍地控制脫碳退火過 程中之昇溫中及均熱中之環境氣之氧化度。但該公報中並 沒有考廉後述之昇溫前之鋼板表面之氧化物之影響。而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與填寫本頁) 装.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99354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該方法適用於以A 1 N及Mn S e爲主抗化劑之胚材時, 雖然在製品鋼捲之一部份獲得了良好之磁性特性,惟在鋼 捲之中間部之二次再結晶即呈不安定之結果。 綜上所述被期望高磁性特性之鋼捲形態的以A 1 N及 Mn S e爲主抗化劑(inhibiter)之方向性電磁鋼板之 製造方法係未曾存者。 (發明之概要) 本發明係提供以鋼捲狀安定的製造A 1 N及Mn S e 爲主抗化劑之高磁通密度之方向性電磁鋼板之方法爲目的 0 將最終冷軋之減縮率提高爲8 0〜9 5%之髙値,使 二次再結晶粒之格氏方位之集積强化,減低脫碳退火過程 之昇溫前之鋼板表面之氧化物量,降低脫碳退火過程之昇 溫時之環境氧化性,控制初期形成之基鐵一氧化物界面近 傍之氧化物組成。形態由而使二次再結晶安定化以求磁性 特性之高安定化者。 當,對於以ΜηΟ· 02〜0 15wt%,Se 0. 005〜0. 060wt %爲抗化劑,含有A 1 0 . 010 〜0· 06% 及 N0· 0030 〜 0 . 0 1 2 0 w t %之方向性矽鋼材施於熱軋之後,再施 予包括減縮率8 0〜9 5%之最終冷軋之1次或介著中間 退火之二次以上之冷軋而做成最終板厚,f施予脫碳退火 ,接著塗佈退火分離劑施予精加工退火之一連串之過程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s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4 ) 製造出方向性矽鋼之時,在於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之前, ........»-··· 將鋼板表面之氧化物量調整於0. 0 2〜0. 10g/m3 ,而在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時,使鋼板表面溫度在於 5 0 Q〜7 5 0°C之溫度域,又令環境處於對於氫分壓之 水蒸氣分壓之比爲0. 3〜0. 5。而_著使之鋼板表面 溫度維於7 5 0〜8 5 8 °C之溫度域,環境氣維於氫分壓 對水蒸氣分壓之比Q. 5〜0. 8而構成爲其特徵之可安 定地獲得優良磁性特性之方向性矽鋼板的製造方法者。 再者,添加CuO. 03〜0. 20wt%,而於上 述脫碳退火之鋼板表面溫度維持於5 0 0〜7 5 0 °C之過 程中,控制環境氣之對於氫分壓之水蒸汽分壓之比較上述 擴~大至0.2〜0.65之方法。 由上述之結果,在於各鋼捲及鋼捲之各部位,均獲得 安定之二次再結晶,而得於抑制磁性特性之變動。 (圖式之說明) 第1圖表示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之鋼板氧化物量與磁 通密度之關係之曲線表。 第2圖表示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時之環境氣氧化性與 不完全二次再結晶發生率之關係之曲線表。 第3圖表示含有銅時之碳退火之環境氣氧化性與不完 全二次再結晶發生率之關係之曲線表。 (發明之詳細說明)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乂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99354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發明人等處心積慮的硏究了,以Mn S e加A 1 N爲 抗化劑,最終冷軋之減縮率提高至8 0〜9 5 %之方向性 矽鋼之二次再結晶之舉動,該結果導出,可認定在於脫碳 退火過程之昇溫過程中所產之基鐵界面近傍之表面氧化物 將,對於二次再結晶退火時之抗化劑之解離舉動及表面反 應舉動有最大之影響,且可決定是否會引起二次再結晶之 最大因素。尤其是,以鋼捲狀態的實施最終退火中,在於 '鋼捲中捲部(扣除鋼捲之最內捲及外捲部份,即環境氣體 之流動量少之部份)其影響更爲顯著。 於是對於脫碳退火過程之鋼板表面氧化物量以及昇溫 前之環境氣體予以控制,達成基鐵界面近傍之表面氧化物 成物予以一定化及使鋼捲中捲部之二次再結晶安定化 ,達到獲得具有安定之磁性特性之鋼捲。 下面詳細說明終於得到本發明之實驗之內容。 首先調査,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前生成於鋼板表面之 氧化物之量對於製品之磁性特性及二次再結晶之安定性之 影響。 生成於鋼板表面之氧化物之量即,以每單位面稹之鋼 板表面層至0· 8^〇1深度之氧氣量(8/11〇來表示。 又這些氧化物係在於中間退火或冷軋(通常會生成加工熟 )時或視其必要而實施之溫間壓軋或時效處理時,被形成 爲內部氧化層,在於最終冷軋直後通常呈0. 1〜2g/ ^_____一 ma之値。 下面說明實驗方法。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貞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昏明説明( 6 ) 1 含 有 C • 0 0 7 8 W t % S i 3 2 5 W t % 1 I 9 Μ η : 0 0 8 % ί S e : 0 0 2 2 W t % , A 1 : I 0 0 2 4 W t % Ν : 0 0 0 9 0 W t % 9 之 鋼 胚 施 1 I 請 \ 予 熱軋 製 成 熱 軋 板 〇 將 該 熱 軋 板 以 介 著 1 1 0 0 °C 之 中 間 先 閱 1 I .. % I 退 火 之 最 終 冷 軋 減 縮 率 8 5 % 之 二 次 冷 軋 法 製 成 最 終 製 品 背 I I 之 1 | 板 厚 0 2 3 m m 〇 對 於 該 冷 軋 板 施 予 脫 碳 退 火 〇 接 著 塗 注 意 1 | 事 1 I 佈 退 火 分 離 劑 施 予 精 加 工 退 火 > 而 製 成 最 終 製 品 測 定 其 磁 1 1 填 1 裝 性 特 性 〇 對 於 最 終 板 厚 之 鋼 板 施 予 各 種 條 件 之 酸 洗 及 刷 擦 寫 頁 1 9 而 調 整 其 殘 存 於 鋼 板 表 面 之 氧 化 物 量 〇 在 上 述 脫 碳 退 火 1 過 程 中 9 昇 溫 區 間 5 0 0 7 5 0 °C 之 間 之 對 於 環 境 氣 氧 1 化 性 — 氣 分 壓 之 水 蒸 汽 分 壓 之 比 ( 以 下 以 P ( Η 2 0 / 1 1 P ( Η 2 ' 來表示, ) 爲( . L £ >又均熱溫度8 4 0 °C 訂 I 9 Ρ ( Η 2 0 ) / P (Η 2 ) 即 0 5 5 0 其 結 果 示 於 圖 1 1 1 I 9 如 rm 圖 1 所 示 鋼 ···. 板 之 氧 化 物 量 ( 以 氧 量 指 標 調 整 於 1 1 0 0 2 0 1 0 g / rrf 而 製 品 之 磁 通 密 度 ( B 8 ) 達 、1 1 9 2 Τ 以 上 9 顯 示 其 二 次 再 結 晶 之 安 定 化 0 線 1 接 著 , 調 査 了 昇溫 度 之 環 境 氣 對 於 脫 碳 退 火 過 程 之 影 1 I 響 〇 脫 碳 係 通 常 在 8 0 0 8 5 0 °C 之 溫 度 範 圍 內 實 施 0 1 1 I 特 別 是 在 達 到 該 脫 碳 溫 度 域 之 昇 溫 區 間 5 0 0 7 5 0 °c - 1 之 溫 度 域 之 環 境 條 件 之 控 制 最 重 要 9 下 面 以 實 阪 例 說 明 之 1 熱 軋 含 有 C • 0 • 0 7 9 W t % > S i : 3 • 2 5 1 1 | W t % > Μ η : 0 • 0 8 W t % 9 S e : 0 * 0 2 2 W t 1 I % 5 A 1 • 0 0 2 4 W t % , N • 0 0 0 9 0 W t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7 B7 五、發明説明(7 ) 之矽鋼鋼胚製成熱軋板。哼該熱軋板以介著1 1 0 0。(:之 間退火之最終冷軋減縮率8 5 %之二次冷軋法製成最終製 品板厚(0. 2 3mm)製品。對於該冷軋板施予脫碳退 产 ..... ' 火,接著塗於退火分離劑施予最終精加工退火製成最終製 品測定磁性特性。脫碳退火工程之昇溫前之氧化物量調整 爲〇. 0 5 g/m3。該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區間5 0 0〜 7 5 0°C間之對於環境氧化性-氫分壓之水蒸汽分壓之比 r·-—--------.-- (PCH2〇/PCH2)即控制於種種之値。又7 5 0〜 8 5 0 °C之溫度域之P (H2〇) / P (H2)即使之保持 在〇. 6値。於圖2顯示各最終製品之不完全二次再結晶 率之結果。在調査中,如測定之値B8顯示未滿1. 92 T値時即鑑定爲二次再結晶不完全,而佔鋼捲全長之不完 全二次再結晶部份之長度之比做爲不完全二次再結晶率來 表示之。由圖2可知,如果昇溫區間之P (H2〇)/ 卩(1*12)脫離0. 3〜0. 5之範圍時,不完全二次再 結晶率會增加,有不良部之鋼捲無法用做製品,所以以鋼 捲做爲製品之良品之比率會更降低,所以爲使二次再結晶 安定化起見,令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區間之P (h2〇) /P(H2)控制於0. 3〜0. 5之範圍係非常重要之, 事。 關於控制昇溫前之表面氧化物及昇溫環境之氧化性, 即可以達到二次再結晶之安定化之機構(原理)一節可說 有下述之可能因素。 在於脫碳退火後之鋼板表面以各種形態(例如在基鐵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 0¾ r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S填寫本頁) 、τ -10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結晶上外孢狀地成長,或半品狀地分散狀形成有種種之組 成之Fe,S i氧化物(氧化矽,鐵矽酸鹽)。在於接連 地予以實施之精加工退火中,鋼板中之抗化劑成份雖然將 移動解離,惟此移動·解離即介著鋼板上之氧化物而受環 境之影響。抗化劑成份移動•解離之後,而使可能粒界移 動後產生二次再結晶。所以爲使二次再結晶之舉動安定化 起見,使脫碳退火後之鋼板表面之氧化物組成及形態安定 化乃非常有效。而支配脫碳退火後之鋼板表面之氧化物組 成及形態者便是鋼板之基鐵•氧化物界面之氧化物,換言 之初期之氧化物之狀態。 雖然不明白初期氧化物之何種組成,形態饜最合宜, If以實驗所獲得之範圍內控制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前之氧 化物量,以及昇溫度環境之氧化性就可獲得合宜之表面狀 態,可以使二次再結晶舉動安定化,尤其對於精加工退火 中,環境氣體流量少之鋼捲之中捲部之影響最爲顯著。 (添加C U之影響) 接著發明人等對於擴大昇溫時之氧化性環境之範圍之 方策加以檢討。該結果尋出,在胚材中使之含有Cu : 〇 - 0 3〜0_ 2 Owt%即可安定地獲得廣範圍之氧化 性環境下得到二次再結晶之可能。 將含有C:0. 078wt%»Si :3. 25 w t % » Μ η : 0 . 08wt%,Se:〇. 0 2 2 wt%,Al : 0 . 024wt%,N:〇. 0 0 9 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 297公釐) 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ιτ 線 A7 B7 2993S4 五、發明説明(9 ) wt%以及Cu:0·12wt%之矽鋼以熱軋法製成熱 軋板,施予介著1 1 0 0°C之中間退火之最終減縮率8 5 %二次冷軋而製成最終製品板厚(0. 2mm)之冷軋鋼 板,對於該冷軋板實施脫碳退火,接著塗上退火分離劑施 予最終精加工退火製成製品板,實施磁性測定。脫碳退火 ,—_»丨….______ 過程之昇溫前之氧化物量即調整於0 . 〇 5 %。又脫碳退 火過程中,昇溫區間5 0 0〜7 5 0 °C之間之P (H2〇 )/ P (H2)即控制在各種之値。又7 5 0〜8 5 0 °C 之溫度域之P (H2〇) / P (H2)係維持在0 · 6 °圖 3表示添加C u時之各種製品之不完全二次二次再結晶之 發生率之結果。其結果在添加C u時,脫碳退火之昇溫區 間5 0 0〜7 5 0 °C之間之P (H2〇) / P (H2)顯示 在0. 2〜0. 65時爲其可獲得安定且良好之磁性特性 之範圍。 惟如果添加比0. 20wt%以上之多量Cu時,形 成C u -S e系之析出物反而對二次再結晶有不良影響, 使磁性特性劣化,又雖圖上未顯示,比0. 03wt%少 尸〜—.一.. · 時即幾乎沒有添加C u之效果,可能是C u影響至表面氧 化物之形成所致。 下面說明本發明之限定理由。 C:在基料中須含有0_ 04〜0·12wt%之必 要。因爲未滿0. 04wt%時在熱軋時無法獲得適宜之 ^合組織,在最終製品中不能獲得充分之磁性特性。另一 方面含量超過0.12wt%時,在工業上很難在於脫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10X297公釐) 請 先 閱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寫 本 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12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7 B7 五、發明説明(10) 退火過程中脫碳,無法正常的二次再結晶。
Si :在基料中須含有2. 0〜4. 5wt%之必要
Vll II II ϋ_·.“_·ίί·一· 。因爲未滿2 . 0 w t %時在最終製品不能獲得充分之磁 性特性,另一方面含量超過4. 5wt%時,二次再結晶 很困難同時加工性變劣,很難工業的實施。 且有上述成份之矽鋼鋼胚更須含有下述之抗化劑(抑 制劑)成份。 Μη:在基料中須含有0. 〇2〜〇. 15wt%之 一一—. 必要。未滿0 . 0 2 w t %時,熱軋加工時之加工性變劣 ,顯著的對表面形狀有妨礙。又由於二次再結晶所需之 Mn S e量不足致使二次再結晶之不完全。另一方面超過 0 . 1 5w t%時,爲了使Mn S e完全的固熔熱軋時之 鋼胚溫度須要提高,一方面對成本不利,又鋼胚表面形狀 將劣化。
Se:在基料中須含有0. 005〜0. 06wt% 之必要。未滿0 · 0 0 5w t %時抗化劑Mn S e量不足 ,因而二次再結晶將不完全。又含有量超過〇· 〇6 w t %時,爲了使Mn S e固熔,該熱軋時之鋼胚之加溫 溫度須提高。對成本上不利,會使脫胚表面形狀劣化。 A i?:在基料中須含有0. 0 10〜〇. 〇6wt% 之必要。未滿0 · 0 1 0w t %時抗化劑A 1 N量會不足 ,所以二次再結晶會不完全。又超過含置0 · 〇 6w t % 時在熱軋後A 1 N會粗大化降低其抗化機能,不能行正常 的二次再結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A4規格(210X29*7公釐) - -----旁-- ί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7 B7 五、發明説明(11) N:在基料中須含有〇. 0030〜0. 0120 wt%之必要。未滿0. 0030wt%時,抗化劑 A 1 N量將不足因此二次再結晶會不完全。又含量运過 0· 012Owt%時,在於加熱鋼胚時其表面會發生鼓 起部使表面形狀劣化。 又在上述以外視其必要也可添加習知之抗化劑形成元 素,例如Sb,Sn,Bi等。 又如前面所述,在方向性矽鋼基料中,以0. 03〜 0. 2Owt%之範圍添加銅就有利。即由於使之含有 C u,而可在較廣範圍之氧化性環境中實施二次再結晶, 更安定的可獲得良好之磁性。惟超過0. 2Owt%時, 對於二次再結晶有不良影響,B 8値會劣化。又Cu之含 量少於0 . 0 3w t %時即沒有添加Cu之效果。 將以通常之方法熱軋具有上述成份組成之矽鋼鋼胚。 熱軋後施予一次乃至二次以上之冷軋而製成製品之板厚。 惟本例中最終冷軋之減縮率須用8 0〜9 5 %之必要,按 減縮率未滿8 0%時,無法獲得高度高之方向性。&超過 9 5 %即不易發生二次再結晶。 在壓軋到製品厚度之鋼板上,在其脫碳退火過程之昇 r.. — ' 溫前其表面須存在0. 0 2〜0. l〇g/rrf之氧化物之 产I.·,·»·». ..... ..... 必要。氧化物量超出此範圍時,初期氧化不會安定,使磁 性特性劣化。氧化物量係,藉控制冷軋時之加工發熱,或 ^ ·Ι·Ι··ΙΙ|ΜΙ»,» 在最終冷軋板施予刷擦,酸洗等來調整。> 又脫碳退火過程中,實施8 0 0〜8 5 0 °C之溫度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J--1-----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線 299354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B7 五、發明説明(12) 之保持。這是爲了有效的實施脫碳爲目的。未滿8 0 0 °C 時脫碳速度太慢不合工業用途,且導致磁性特性之劣化。 另一方面超過8 5 0 °C —方面被膜特性會劣化且二次 再結晶也不會€全。 到達上述溫度域之間之5 0 0〜7 5 0 °C間之環境之 氧化性很重要,須控制於P (H2〇)/P (112)於 0. 3〜0. 5之範圍,又含有Cu規定量時即控制於 0. 2〜0· 6 5之範圍。如卩(112〇)/?(112)分 別未滿0. 3 (0. 2)時二次再結晶不完全之現象會頻 發。另一方面超過0. 5或(0· 65)時,一方面二次 再結晶會不完全,且由於過剩之氧化環境而發生於爐內之 r 氧化物將附著於軋輥等,堆積之後壓入於鋼板表面形成壓 傷痕,使製品失其商品價値。 接著在7 5 0°〜8 5 0 °C之溫度域中須要將 P(H2〇)/P(H2)控制在0· 5〜0. 8之範圍之 必要。此乃爲了有效率的實施脫碳,而獏得良好之被膜之 故。超過此範圍時,將發生磁性特性之不良或被膜外觀之 不良。 又本發明係對於施予磁區細分化技術之鋼板也可獲得 相同之效果。 (實施例) 實施例1 -15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 __五、發明説明(13) 以熱軋法颳軋含有C : 0 . 0 7 8 w t %,S i : 3. 25wt%,.Mn:0. 08wt%,Se: Ο . 022wt%,Al:0. 24wt%,及 Ν: 0. 0 0 9 0界1%之鋼胚製成熱軋板。以110 0°(:介 著中間退火,最終冷軋減縮率8 5 %之二次冷軋法製成最 終製品板厚(0. 230mm)。接著在最終冷軋後對於 〜----------.…. ' ......... - 鋼板表面施予洗淨及刷擦,將鋼板表面之氧化物量變化如 表1。 在下過程之脫碳退火過程中,在5 0 0〜7 5 0 °C之 間之昇溫階段即調整水蒸汽之導入量,將環境氧化性分別 維於 P(H2〇)/P(H2)爲 0 2,0· 4 » 0 . 5 ,0 . 6之四水平。 又脫碳退火之均熱階段之環境即P ( Η 2 0 ) / 卩(112)即以0. 5,0· 6,及0· 7來調整。對於 所獲得之製品板調査其二次再結晶狀態,良品率及良好部 之磁性特性,其結果如表1。 對於此製品之評鑑使用鋼捲長軸方向連績的測定之鐵 損値,該値如每板均達到可滿足之限定値內即鑑定均二次 ♦ ........ „„ -- *- 再結晶爲完全,而該滿足限定値之鋼捲之長度方向之比率 r··-、, 一. . 稱良品率。又去除不滿足限定値之部份稱之良品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16 -
A B 五、發明説明() 表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昇溫前 脫碳退火 均_ 二次 良品率 良好部 氧化物量 昇 麵 備考 (g/ma) P(H2〇)/P(H2) P(H2〇)/P(H2) 再結晶 W Ββ(Τ) 0.005 0.2 0.6 不完全 60 1.92 比較例 0.005 0.4 0.6 不完全 65 1.88 比較例 0.005 0.6 0.6 不完全 50 1.89 比較例 0.05 0.2 0.6 不完全 70 1.93 比較例 0.05 0.4 0.5 完全 100 1.93 適合例 0.07 0.4 0.6 完全 100 1.94 適合例 0.05 0.6 0.5 不完全 80 1.90 比酬 0,4 0.4 0.6 完全 50 1.87 比較例 0.02 0.5 0.7 完全 100 1.04 適合例 0.013 0.5 0.7 完全 100 1.93 適合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裝--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4填寫本頁) 訂 線 —^ I 一 299354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5)實施例2 以熱軋法壓軋含有C:0. 079wt%,Si: 3· 25wt%,Mn:0, 08wt%,Se·〇 · 〇23wt%,Al:0. 25wt%,及 N: 0 . 〇 〇 8 5 w t %之鋼胚製成熱軋板。以1 1 〇 0 °C介. 著中間退火,最終冷軋減縮率8 5 %之二次冷軋法製成最 終製品板厚(0 . 2 3 Omm)。接著在最終冷軋後對於 ~— .— -------------..... 鋼板表面施予洗淨及刷擦,將鋼板表面之氧化物量爲 0 . 0 5 g / m2 0 在下過程之脫碳退火過程中,在5 0 0〜7 5 0 °CZ 間之昇溫階段即調整水蒸汽之導入量,將環境氧化性分另 維於 P(H2〇)/P(H2)爲 0 2,0· 4,〇. 6 之三水平。 又均熱階段即以8 3 5 °C之環境氧化性即以 Ρ(Η2〇)/Ρ(Η2)0. 5 » 0 . 6 來調整。對於所 、________________ ..... 獲得之製品板調査其二次再結晶狀態,良品率及良好部之 磁性特性即如表2所示,由於含有C u,因此在脫碳退火 — .................. 之5 5 0 °C〜7 5 0 °C間之昇溫階段之P (H2〇) / _______ 卩(^12)爲0. 2'或0. 6之下仍然可獲得優異之磁性 特性。 (请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S-'-填寫本頁) •裝· ,ιτ .線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8 - 299354 五、發明説明(l6) 表2 Μ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昇溫前 脫碳退火 均_ 二次 良品率 mm 氧化物量 昇溫時賴 職 備考 (g/ma) P(H2〇)/P(H2) p(h2〇)/p(h2) 再結晶 (¾) Ββ(τ) 0,05 0.2 0.6 完全 100 1.93 適合例 0.05 0.4 0.5 完全 100 1.94 適合例 0.05 0.4 0.6 完全 100 1.94 適合例 0.05 0.6 0.5 完全 100 1.93 適合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299354 A7 B7 五、發明説明(l7) 實施例3 以熱軋法壓軋含有C:0. 〇77wt%,Si : 3. 2 5wt%»Mn : 0. 0 8 w t % * S e : 0. 023wt%,Al:0. 24wt%,及 N: 0. 0 0 8 5wt%又Sb : 0. 0 2 0之鋼胚製成熱軋 板。以1 1 0 0°C介著中間退火,最終冷乳減縮率8 5% 之二次冷軋法製成最終製品板厚(〇. 2 3 0mm)。接 著在最終冷軋後對於鋼板表面施予洗淨及刷擦,將鋼板表 面之氧化物量爲0. 〇5g/rrf, 在下過程之脫碳退火過程中,在5 0 0〜7 5 0 °C之 間之昇溫階段即調整水蒸汽之導入量,將環境氧化性分別 維持於 P(H2〇)/P(H2)爲 0. 2,0· 4, 0 . 6之三水平。 又之均熱階段之即以8 3 5 °C環境,氧化性即 卩(112〇)/?(112)即以0. 5,0. 6,及0. 7 來調整。對於所獲得之製品板調査其二次再結晶狀態,良 品率及良好部之磁性特性,其結果如表3。 請 先 閱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再一V 填 衰裝 頁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五、發明説明(is) 表3 昇溫前 脫麵火 均_ 二次 良品率 良好部 氧化物量 mm 備考 (g/mJ) P(H2〇)/P(H2) p(h2〇)/p(h2) 再結晶 ⑻ B8⑺ 0.05 0.2 0.5 不完全 60 1.88 mm 0.05 0.2 0.6 不完全 70 1.89 mm 0.05 0,4 0.5 完全 100 1,93 適合例 0.05 0.4 0.6 完全 100 1.94 適合例 0.05 0.6 0.5 完全 100 1.94 適合例 0.05 0.6 0.0 完全 100 1,93 適合例 --:----------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0X297公釐) ^ΰ9354 a? ____B7_ 五、發明説明(19) 實施例4 以熱軋法壓軋含有C:0. 070wt%,Si : 3. 2 5 w t % » Μ η : Ο . 07wt%,Se: 0. 022wt%,Al:0. 25wt%,及 Ν: 〇 · 0080wt%Cu : 0. 12wt%,Sb: 0. 〇4wt%之鋼胚製成熱軋板。以ii〇〇°C介著中 間退火,最終冷軋減縮率8 5 %之二次冷軋法製成最終製 品板厚(0. 230mm)。接著在最終冷軋後對於鋼板 表面施予洗淨及刷擦,將鋼板表面之氧化物量爲0 . 0 5 g / ma » 在下過程之脫碳退火過程中,在5 Ο 0〜7 5 0 °C之 間之昇溫階段即調整水蒸汽之導入量,將環境氧化性分別 維於 P(H2〇)/P(H2)爲 0. 2,0. 4,0. 6 ,0 . 8之四水平。 又脫碳退火之均熱階段即以8 3 5 °C之氧化性環境即 P(H2〇)/P(H2)即以〇. 5及0. 6來調整。對 於所獲得之製品板調査其二次再結晶狀態,良品率及良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表 如 果 結 其 , 性 特 性 磁 之 部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董)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0) 表4 昇溫前 脫碳退火 均熱部 二次 良品率 良郷 氧化物量 昇溫時_ . mm 備考 (g/m1) P(H2〇)/P(H2) P(H2〇)/P(H2) 再結晶 ⑻ Ββ(τ) 0.05 0.2 0.5 完全 100 1.93 適合例 0.05 0.2 0.6 完全 100 1.94 適合例 0.05 0.4 0.5 完全 100 1.93 適合例 0.05 0.4 0,6 完全 100 1.94 適合例 0.05 0.6 0.5 完全 100 1.94 適合例 0.05 0.6 0.6 完全 100 1.93 適倾 0.05 Ο.δ 0.5 不完全 70 1.88 mm 0.05 0.8 0,6 不完全 60 1.86 mm ^^^^1 W 1^1^1 net— ^1.^1 Ifη(: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T :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23 - A7 B7 五、發明説明(21 ) 由上述實施例可了解,依本發明控制脫碳退火時之昇 溫度之環境可以獲得二次再結晶之安定化,優異之磁性特 性之鋼捲狀態之矽鋼板也。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扃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麓) 24 -

Claims (1)

  1.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種可安定地獲得優良磁性特性之方向性矽鋼板 之製造方法,主要係,對於矽鋼鋼胚施予熱軋後,施予1 次乃至介著中間退火之二次以上之冷軋而製成最終板厚度 ,接著實施脫碳退火,又接著塗上退火分離劑而實施最終 精加工退火之一連串過程而製造出方向性矽鋼板中,其特 徵爲, 該矽鋼鋼胚係含有做爲抗化劑成份而Μη :0. 02 %〜0· 15wt%,Se:0. 005 〜0. 060 • V · wt%,Al : 0. 010 〜0. 06wt%,及 N:. 0 . 030 〜0. 0120wt%, 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前將鋼板表面之氧化物調整於 0 . 02 〜0 10g/ms, 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時將鋼板表面溫度維持於5 0 0 〜7 5 0 °C之溫度域中,將環境維持於對於氫分壓之水蒸 汽分應之比0. 3〜0. 50, 在於下面過程之鋼板表面溫度在7 5 0〜8 5 0 °C之 溫度域而將環境維持於對於氫分壓之水蒸汽分壓之比爲 0 . 5 〜0 . 8 者。 2 . —種可安定地獲得優良磁性特性之方向性矽鋼板 之製造方法,主要係,對於矽鋼鋼胚施予熱軋後,施予1 次乃至介著中間退火之二次以上之冷軋而製成最終板厚度 ,接著實施脫碳退火,又接著塗上退火分離劑而實施最終 精加工退火之一連串過程而製造出方向性矽鋼板中,其特 徵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Α4规格(210X297公釐) ----------裝-- ( (請先閣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25 - 399354 I ______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該较鋼鋼胚係含有CuO. 0 3〜0. .10wt%, 做爲抗化劑成而Μη: 0. 0 2%〜0. 15wt%, S e : 0 . 005 〜0. 060wt%,Al: 0 . 010 〜0. 06wt%,及 Ν:0· 030 〜 0. 0 1 2 0 w t % » 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前將鋼板表面之氧化物調整於 0. 02 〜0. 10g/irf, 脫碳退火過程之昇溫時將鋼板表面溫度維持於5 0 0 〜7 5 0 °C之溫度域中,將環境維持於對於氫分壓之水蒸 汽分壓之比0. 2〜0. 65, 在於下面過程之鋼板表面溫度在7 5 0〜8 5 0 °C之 溫度域而將環境維持於對於氫分壓之水蒸汽分壓之比爲 0 . 5 〜0 . 8 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中,該矽 鋼鋼胚係含有C:0. 04〜0. 12wt%,Si: 2. 0 〜4. 5 w t % » 而該冷軋係包括在減縮率(壓下率)8 0〜9 5%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最終冷軋來實施, ·· ...·.+、 該脫碳退火過程係保持於8 0 0〜8 5 0 °C之範圍內 實施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中,該矽 鋼鋼胚係含有C:0. 04〜0.12wt%,Si : 2 . 0 〜4. 5 w t % » 而該冷軋係包括在減縮率(壓下率)8 0〜9 5%之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6 -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最終冷軋來實施, 該脫碳退火過程係保持於8 〇 〇〜8 5 0 °C之範圍內 實施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貰) 裝.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27 -
TW084110052A 1995-06-28 1995-09-26 TW2993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195595A JP3463417B2 (ja) 1994-09-30 1995-06-28 優れた磁気特性が安定して得られる方向性珪素鋼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99354B true TW299354B (zh) 1997-03-01

Family

ID=1574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4110052A TW299354B (zh) 1995-06-28 1995-09-26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620533A (zh)
EP (1) EP0752480B9 (zh)
KR (1) KR100259401B1 (zh)
CN (1) CN1061100C (zh)
DE (1) DE69527778T2 (zh)
TW (1) TW2993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0362B2 (ja) * 1995-09-07 2001-10-22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方向性けい素鋼板の製造方法
WO1998046803A1 (fr) 1997-04-16 1998-10-22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Tole d'acier electromagnetique unidirectionnelle presentant d'excellentes caracteristiques de film et d'excellentes caracteristiques magnetiques, son procede de production et installation de recuit par decarburation a cet effet
BRPI1010318B1 (pt) * 2009-04-06 2018-02-06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Método de tratamento do aço para chapa de aço elétrico com grão orientado e método de produção de chapa de aço elétrico com grão orientado
CN103305745B (zh) * 2012-03-09 2016-04-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质量硅钢常化基板的生产方法
CN103525999A (zh) * 2013-09-13 2014-01-22 任振州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片的制备方法
CN110283981B (zh) * 2019-07-24 2020-12-11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能提高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氧含量的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0529A (en) 1975-10-20 1977-04-22 Seiko Instr & Electronics Silver oxide battery
GB1558257A (en) * 1978-01-09 1979-12-19 Korotkova L F Method of heat treating magnetic circuit sheets in relativvely high-carbon steel
US4200477A (en) * 1978-03-16 1980-04-29 Allegheny Ludlum Industries, Inc. Processing for electromagnetic silicon steel
US4213804A (en) * 1979-03-19 1980-07-22 Allegheny Ludlum Industries, Inc. Processing for cube-on-edge oriented silicon steel
EP0225619B1 (en) * 1985-12-06 1994-03-09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Grai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sheet having improved glass film properties and low watt loss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JPH0663033B2 (ja) * 1986-12-26 1994-08-17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鉄損劣化の少ない薄手方向性けい素鋼板の製造方法
EP0305966B1 (en) * 1987-08-31 1992-11-04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grai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sheet having metallic luster and excellent punching property
JPH01119622A (ja) * 1987-10-30 1989-05-11 Nippon Steel Corp 磁気特性およびグラス皮膜特性に優れた一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DE69121953T2 (de) * 1990-04-13 1997-04-10 Kawasaki Steel Co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kornorientierter Elektrobleche mit geringen Eisenverlusten
JPH0756048B2 (ja) 1990-11-30 1995-06-14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被膜特性と磁気特性に優れた薄型方向性けい素鋼板の製造方法
JPH04350124A (ja) * 1991-05-28 1992-12-04 Kawasaki Steel Corp 薄板厚の一方向性珪素鋼板の製造方法
JP3301629B2 (ja) * 1992-03-16 2002-07-15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金属光沢を有しかつ磁気特性の優れた方向性けい素鋼板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527778D1 (de) 2002-09-19
DE69527778T2 (de) 2002-12-05
KR970001568A (ko) 1997-01-24
US5620533A (en) 1997-04-15
EP0752480A1 (en) 1997-01-08
CN1139154A (zh) 1997-01-01
KR100259401B1 (ko) 2000-06-15
EP0752480B9 (en) 2003-04-09
CN1061100C (zh) 2001-01-24
EP0752480B1 (en) 2002-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72410B2 (ja) 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WO2014017589A1 (ja) 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5988026B2 (ja) 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CN108699621B (zh) 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
WO2016067636A1 (ja) 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KR20150109486A (ko) 방향성 전자 강판의 제조 방법
TW299354B (zh)
JPH10152724A (ja) 極めて低い鉄損をもつ一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S6256923B2 (zh)
JP2017106111A (ja) 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2005527372A (ja) ストリップ鋳造を用いた(110)[001]粒子方向性電磁鋼の製造方法
JP2009209428A (ja) 著しく磁束密度が高い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TW297052B (zh)
JP3397277B2 (ja) 超低鉄損超高磁束密度一方向性電磁鋼帯の製造方法
JP2002348613A (ja) 脱炭焼鈍を必要としない打ち抜き性の優れた一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2020169366A (ja) 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2003034820A (ja) 下地被膜を有しない、打ち抜き加工性の良好な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2000038616A (ja) 側歪の少ない方向性けい素鋼板の製造方法
JP3357615B2 (ja) 極めて鉄損が低い方向性けい素鋼板の製造方法
JP3463417B2 (ja) 優れた磁気特性が安定して得られる方向性珪素鋼板の製造方法
WO2020149333A1 (ja) 一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H06184640A (ja) 高磁束密度一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2002363646A (ja) 脱炭焼鈍を必要としない鏡面を有する一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H0762437A (ja) 極めて低い鉄損をもつ一方向性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H11241120A (ja) 均質なフォルステライト質被膜を有する方向性けい素鋼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