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24115A - 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以及其硬化物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以及其硬化物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24115A
TW202424115A TW112130242A TW112130242A TW202424115A TW 202424115 A TW202424115 A TW 202424115A TW 112130242 A TW112130242 A TW 112130242A TW 112130242 A TW112130242 A TW 112130242A TW 202424115 A TW202424115 A TW 2024241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component
integer
heat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0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豊島武春
小材利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24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2411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08F2/50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with sensitis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聚矽氧組成物,其係含有 (A)1分子中具有至少3個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有機聚矽氧烷 (B)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的烯基,且不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有機聚矽氧烷 (C)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的氫矽烷基的有機氫聚矽氧烷 (D)光聚合起始劑 (E)矽氫化反應觸媒, 且(A)成分中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在組成物100g中為1~15mmol, 組成物中之烯基的數/(A)成分中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數之比為0.5以上, 氫矽烷基的數/(A)及(B)成分中所含有的烯基及(甲基)丙烯酸基的數之比為0.8~3.0,該聚矽氧組成物可個別且簡便地管理第1階段的硬化及第2階段的硬化。

Description

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以及其硬化物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進一步詳述係關於在光聚合起始劑及矽氫化反應觸媒的存在下,藉由紫外線的自由基硬化,作成半硬化狀態,接著藉由加熱之矽氫化反應,進行完全硬化之2階段硬化型的液狀聚矽氧組成物、及該組成物的硬化物之製造方法。
2階段硬化型的液狀聚矽氧材料在可分割製造步驟來管理觀點,為有魅力的材料。例如,光學裝置的密封材層中,光取出效率因螢光體的分散程度而改變,故需要嚴密管理分散度。但是,密封材料中若使用加熱硬化材料,則因加熱硬化時,母材之黏度降低、螢光體變得容易沈降,故同時進行分散度的管理及硬化有困難。在此在密封層若使用2階段硬化型的材料,則首先藉由進行第1硬化,可使螢光體的分散度維持於一定,接著藉由進行第2硬化,可使硬度高至期望的硬度同時安裝至半導體元件上。 如此一來,簡化伴隨困難之製造製程、有助於開發與目前為止不同的新穎之製造製程,2階段硬化型的聚矽氧材料被提案用於接著性薄膜、光裝置密封材料或電子機器用構件之臨時固定劑、及接著劑等之廣範圍用途,並進行積極的研究開發。
在專利文獻1,報告了使各自含有含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矽氫化反應用鉑觸媒、及高能量線活性化型鉑觸媒的液狀聚矽氧組成物,在常溫到加熱環境,進行加成反應之一次硬化,在常溫環境下得到無流動性之熱可塑性聚矽氧,接著對熱可塑性聚矽氧照射高能量線後,在常溫至加熱環境,進一步藉由進行矽氫化反應,得到高硬度化之聚矽氧硬化物。
在專利文獻2,報告了使各自含有含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矽氫化反應觸媒、及熱自由基反應起始劑的液狀聚矽氧接著劑組成物,在室溫至100℃環境,進行加成反應所致之第1階段的硬化,得到聚矽氧硬化物,接著使所得到的聚矽氧硬化物在150~190℃等之比第1階段的硬化溫度高溫之溫度環境,藉由進行熱自由基反應所致之第2階段的硬化,得到高硬度化之聚矽氧硬化物。
在專利文獻3,報告了使各自含有具有縮合反應性基的有機聚矽氧烷、含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縮合反應觸媒及熱自由基反應起始劑的液狀聚矽氧接著劑組成物,在溼氣存在下進行縮合反應,進行第1階段的硬化,得到聚矽氧硬化物,接著使所得到的聚矽氧硬化物在加熱環境,藉由進行熱自由基反應所致之第2階段的硬化,得到高硬度化之聚矽氧硬化物。
順帶一提,專利文獻1及2記載之手法,第1階段的硬化及第2階段的硬化皆採用以加熱為起點之硬化機構。一般難以管理熱硬化的中途狀態,因此為了以高再現性得到以第1硬化得到的聚矽氧硬化物的硬化狀態,需要嚴格管理溫度曲線,專利文獻1及2之手法在實際使用上有困難。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3記載之手法,以一般排氣成分產生多之縮合反應,進行第一硬化後,進行加熱自由基硬化,故有可能產生回復(Reversion)或排氣成分的揮發所致之產生龜裂之不期望情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9/088066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191629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2018/186165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為考慮到上述情況而成者,以提供可個別且簡便管理第1階段的硬化及第2階段的硬化的2階段硬化型的聚矽氧組成物為目的。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者們為解決上述課題努力檢討之結果,發現以特定比例含有含(甲基)丙烯酸基的有機聚矽氧烷、含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有機氫聚矽氧烷的組成物,在光聚合起始劑及矽氫化反應觸媒的存在下,光所致之第1階段的硬化及熱所致之第2階段的硬化可個別且簡便地管理,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係關於下述者: 1.一種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其係含有 (A)1分子中具有至少3個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有機聚矽氧烷、 (B)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的烯基,且不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有機聚矽氧烷、 (C)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的氫矽烷基的有機氫聚矽氧烷、 (D)光聚合起始劑、及 (E)矽氫化反應觸媒, 且前述(A)成分中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在該組成物100g中為1~15mmol, 該組成物中之烯基的數/(A)成分中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數之比為0.5以上, 氫矽烷基的數/前述(A)成分及(B)成分中所含有的烯基及(甲基)丙烯酸基的數之比為0.8~3.0。 2.如上述1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其中,前述(A)成分為下述(A-i)、(A-ii)、或其兩者, (A-i)下述式(1)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相互獨立,表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數1~20的烷基或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數6~20的芳基,R 2相互獨立,表示氧原子或碳原子數1~20的伸烷基,R 3相互獨立,表示丙烯醯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丙烯醯氧基烷氧基、或甲基丙烯醯氧基烷氧基,k表示0~1,000的整數,m表示0~20的整數,a及b相互獨立,表示0~3的整數,且a+b+m為3以上之整數。k及m所註記括弧內的矽氧烷單位的排列順序為任意。) (A-ii)下述式(2)所表示且數平均分子量(Mn)為3,000~100,000之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表示與前述相同意義,A為下述式(3)所表示之矽氧烷單位,p、q、r各自為滿足p>0、q>0、r>0、且p+q+r=1之數。) (式中,R 1、R 2及R 3表示與前述相同意義,n表示0~10的整數,c表示1~3的整數。) 3.如上述1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其中,前述(B)成分為下述(B-iii)、(B-iv)、或其兩者, (B-iii)下述式(4)所表示且23℃中之黏度為50~10,000,000mPa・s之直鏈狀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表示與前述相同意義,R 4表示碳原子數2~20的烯基,s表示1~10,000的整數。) (B-iv)下述式(5)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及R 4表示與前述相同意義,t、u及v各自為滿足t>0、u>0、v>0、且(t+u+v)=1之數。) 4.如上述1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其中,前述(C)成分為下述式(7)所表示之直鏈狀有機氫聚矽氧烷, (式中,R 1表示與前述相同意義,f表示1或2,w表示滿足0≦w≦2之整數,x及y表示滿足2≦x+y≦800、且0.6≦x/(x+y+2)≦1.0之正整數。) 5.如上述1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其中,前述(D)成分為不含氮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的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6.一種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 (α)對上述1~5中任一的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照射紫外線,使該組成物部分硬化作成半硬化狀態的組成物的步驟、及 (β)將得到的半硬化狀態的組成物加熱使其完全硬化的步驟。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因2階段的硬化步驟中引發硬化的方法各自相異,故硬化的控制或操作容易。即,光所致之第1階段的硬化,因在紫外線照射中瞬間進行聚合反應,故可以常溫且短時間進行外,第1硬化後的半硬化狀態的組成物,容易操作同時在冷藏等之低溫環境下,長時間硬度不產生變化,故可確保至熱所致之第2階段的硬化為止之時間的餘裕。 具有如此之特性的本發明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尤其可用在接著性薄膜、光裝置密封材料、或者電子機器用構件的接著劑等。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係包含下述(A)~(E)成分者。
[1](A)成分 本發明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中之(A)成分為1分子中具有至少3個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有機聚矽氧烷,較佳為下述(A-i)、(A-ii)、或其兩者。又,本發明中,(甲基)丙烯酸基係指丙烯酸基或甲基丙烯酸基。
(A-i)下述式(1)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相互獨立,表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數1~20的烷基或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數6~20的芳基,R 2相互獨立,表示氧原子或碳原子數1~20的伸烷基,R 3相互獨立,表示丙烯醯基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丙烯醯基氧基烷基氧基、或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氧基,k表示0~1,000的整數,m表示0~20的整數,a及b相互獨立,表示0~3的整數,且a+b+m為3以上之整數。k及m所註記括弧內的矽氧烷單位的排列順序為任意。)
(A-ii)下述式(2)所表示且數平均分子量(Mn)為3,000~ 100,000之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表示與上述相同意義,A為下述式(3)所表示之矽氧烷單位,p、q、r各自為滿足p>0、q>0、r>0、且p+q+r=1之數。)
(式中,R 1、R 2及R 3表示與上述相同意義,n表示0~10的整數,c表示1~3的整數。)
R 1的碳原子數1~20、較佳為碳原子數1~10的烷基方面,為直鏈、分支、環狀之任一皆可,其具體例方面,可舉例如甲基、乙基、n-丙基、異丙基、n-丁基、異丁基、tert-丁基、n-己基、環己基、n-辛基、2-乙基己基、n-癸基等。 又,R 1的碳原子數6~20、較佳為碳原子數6~10的芳基的具體例方面,可舉例如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等。 又,鍵結於此等之碳原子的氫原子的一部份或全部可被其他取代基取代,其具體例方面,可舉例如氯甲基、溴乙基、三氟丙基、氰基乙基等之鹵素取代烴基、或氰基取代烴基等。 此等之中,R 1方面,以碳原子數1~5的烷基、苯基為佳、甲基、乙基、苯基更佳。
R 2的碳原子數1~20的伸烷基為直鏈、分枝、環狀之任一皆可,其具體例方面,可舉例如亞甲基、亞乙基、亞丙基、三亞甲基、四亞甲基、異丁烯、五亞甲基、六亞甲基、七亞甲基、八亞甲基、九亞甲基等。 此等之中,R 2方面,以氧原子、亞甲基、亞乙基、三亞甲基為佳、氧原子或亞乙基更佳。
R 3的具體例方面,可舉例如下述式所示者,但不限於此等。
(式中,g表示1~4的整數。)
上述式(1)中,a及b為0~3的整數,且與上述m之總和(a+b+m)為3以上。a+b+m比3小,則光所致之硬化反應難以進行,有得到的聚矽氧硬化物的硬度不足之可能性。尤其,以a及b為2,m為4為佳。 k為0~1,000的整數,k超過1,000之場合,有聚合性差之情形。由(A-i)成分的揮發難度及聚合性的點來看,k以30~500的整數為佳、50~400的整數更佳。 m為0~20的整數,以0~10的整數為佳、0更佳。m超過20,則有組成物的硬化時,產生混濁之情形。
上述式(2)中,p、q、r各自為滿足p>0、q>0、r>0、且p+q+r=1之數,由組成物的操作性及得到的聚矽氧硬化物的硬度點來看,p以0.05~0.07為佳、q以0.33~0.35為佳、r以0.58~0.62為佳。
(A-ii)成分的數平均分子量為3,000~100,000的範圍,較佳為5,000~10,000的範圍。數平均分子量比3,000小,則1分子中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數可能比3小,有2階段硬化後得到的聚矽氧硬化物的硬度不足之虞。數平均分子量超過100,000,則有(A-ii)成分的相溶性降低之虞。 又,本發明中數平均分子量為於展開溶劑使用四氫呋喃(THF)的膠體滲透層析法(GPC)測定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值。
(A)成分可1種單獨、亦可2種以上組合使用。 又,因(A-ii)成分有在使用環境中成為固體狀之情形,故亦可預先溶解在(A-i)成分或含(甲基)丙烯酸基的液狀有機化合物等來使用。 (A)成分全體的23℃中之黏度,由操作性的點來看,以100,000mPa・s以下(通常為1~100,000mPa・s)為佳、10,000mPa・s以下(例如,5~10,000mPa・s)更佳。 又,本發明中黏度為B型旋轉黏度計之測定值。
(A)成分中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量,相對組成物的質量100g,在1~15mmol之範圍內,較佳為1.5~14mmol之範圍。未達1mmol/100g,則有第1階段的硬化不足之可能性,超過15mmol/100g,則有因第1階段的硬化過於高硬度化,而失去進行2階段硬化之優點的可能性。
[2](B)成分 本發明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中之(B)成分為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的烯基,且不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有機聚矽氧烷,較佳為下述(B-iii)、(B-iv)或其兩者。
(B-iii)下述式(4)所表示且23℃中之黏度為50~10,000,000 mPa・s之直鏈狀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表示與上述相同意義,R 4表示碳原子數2~20的烯基,s表示1~10,000的整數。) (B-iv)下述式(5)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及R 4表示與上述相同意義,t、u、v各自為滿足t>0、u>0、v>0、且(t+u+v)=1之數。)
上述式(4)中,R 1方面,可舉例如與上述式(1)同樣者,但以甲基、苯基為佳。 R 4的碳原子數2~20的烯基為直鏈、分枝、環狀之任一皆可,其具體例方面,可舉例如乙烯基、烯丙基、丁烯、戊烯、己烯基、辛烯基等,此等之中,以乙烯基為佳。 s為1~10,000的整數,較佳為100~1,000的整數。
(B-iii)成分的25℃中之黏度為50~10,000,000mPa・s,較佳為100~100,000mPa・s。
上述式(5)中,R 1方面,可舉例如與上述式(1)同樣者,但以甲基、苯基為佳。 R 4的碳原子數2~20的烯基為直鏈、分枝、環狀之任一皆可,其具體例方面,可舉例如乙烯基、烯丙基、丁烯、戊烯、己烯基、辛烯基等,此等之中,以乙烯基為佳。 t、u、v,各自為滿足t>0、u>0、v>0、且(t+u+v)=1之數,由硬化性及硬化物的硬度的點來看,(t+u)/v以0.3~2.0為佳、0.5~1.0更佳。
(B-iv)成分的數平均分子量以500~500,000為佳、1,000~100,000更佳。數平均分子量比500小,則1分子中所含有的烯基數有比2小之可能性,有2階段硬化後,得到的聚矽氧硬化物的硬度變得不足之虞。數平均分子量超過500,000,則有(B-iv)成分的相溶性降低之虞。
(B)成分可1種單獨、亦可2種以上組合使用。 又,因(B-iv)成分有在使用環境中成為固體狀之情形,故可預先溶解於(B-iii)成分來使用。 (B)成分全體的23℃中之黏度,由操作性的點來看,以100,000mPa・s以下(通常為1~100,000mPa・s)為佳、10,000mPa・s以下(例如,5~10,000mPa・s)更佳。
(B)成分的搭配量為組成物中之烯基的數/(A)成分中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數之比為0.5以上、較佳為成為0.5~30之量。未達0.5,則可能第2階段的硬化之硬度變化變微小,失去進行2階段硬化之優點。
[3](C)成分 (C)成分為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的氫矽烷基的有機氫聚矽氧烷,具體上,可舉例如下述平均組成式(6)所表示者。 (式中,R 1表示與上述相同意義,d為0.7~2.1、e為0.001~1.0、且滿足0.8≦d+e≦3.0之數。)
上述式(6)中,d較佳為1.0~1.8,e較佳為0.1~1,d+e較佳為1≦d+e≦2.4、更佳為1.6≦d+e≦2.2。若為如此之範圍,則可抑制硬化時的發泡,得到的硬化物的硬度更提升,硬度不易隨時間變化。
尤其,(C)成分方面,以下述式(7)所表示之直鏈狀有機氫聚矽氧烷為佳。 式(7)中,R 1方面,可舉例如與上述式(1)同樣者,但以甲基為佳。 f為1或2,但以2為佳。 w為滿足0≦w≦2之整數,但以0或2為佳、2更佳。 x及y為滿足2≦x+y≦800、且0.6≦x/(x+y+2)≦1.0之正整數,以滿足7≦x+y≦700、且0.7≦x/(x+y+2)≦0.9之正整數為佳。
(C)成分在23℃的動黏度以0.5~1,000mm 2/s為佳、1~100mm 2/s更佳。在此,動黏度為使用佳能芬斯克型黏度計之測定值。
(C)成分可1種單獨、亦可2種以上組合使用。 (C)成分的搭配量為氫矽烷基的數/(A)成分及(B)成分中所含有的烯基及(甲基)丙烯酸基的數之比成為0.8~3.0的範圍之量,成為0.9~2.0的範圍之量為佳。未達0.8,則有第2階段的硬化之硬化性及得到的硬化物的硬度不足之情形,超過3.0,則得到的硬化物的硬度隨時間的變化增大。
[4](D)成分 (E)成分為藉由吸收紫外線,產生有機自由基種,成為(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反應的起點之光聚合起始劑。(D)成分之光聚合起始劑為了不妨礙第1階段的硬化機構之加成反應,以不含氮原子、硫原子、磷原子為佳。 如此之光聚合起始劑的具體例方面,可舉例如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IGM Resins B.V.(股)製 Omnirad 651)、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IGM Resins B.V.(股)製 Omnirad 184)、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IGM Resins B.V.(股)製 Omnirad 1173)、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IGM Resins B.V.(股)製 Omnirad 127)、苯基乙醛酸甲酯(IGM Resins B.V.(股)製 Omnirad MBF)等。 此等之中,由與(A)成分及(B)成分之相溶性的觀點來看,以2,2-二乙氧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IGM Resins B.V.(股)製 Omnirad 1173)為佳。
(D)成分可1種單獨、亦可2種以上組合使用。 (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B)成分、及(C)成分的質量之合計,以0.01~20質量%之範圍為佳。若為如此之範圍,則硬化性良好,深部硬化性優異。
[5](E)成分 (E)成分為促進(A)成分及(B)成分中之烯基與(C)成分中之Si-H基的加成反應用之矽氫化反應觸媒。 其具體例方面,可舉例如載持鉑金屬的碳粉末、鉑黑、氯化鉑、氯化鉑酸、氯化鉑酸與一價醇之反應生成物、鉑與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矽氧烷等之乙烯基矽氧烷之錯合物、氯化鉑酸與烯烴類之錯合物、雙乙醯乙酸鉑等之鉑系觸媒、鈀系觸媒、銠系觸媒等之鉑族金屬系觸媒等,但此等之中,由反應性的觀點來看,以含鉑者為佳、鉑與乙烯基矽氧烷之錯合物更佳。
(E)成分的搭配量為促進矽氫化反應之量,則不特別限定,但相對於(A)成分、(B)成分及(C)成分的合計,以(E)成分中之金屬的質量換算,以成為0.01~500ppm之範圍之量為佳、成為0.05~100ppm之範圍之量更佳、成為0.01~50ppm之範圍之量又更佳。
[6]其他成分 本發明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除上述(A)~(E)成分外,在不損及本發明之目的下,可含其他成分。 其他成分方面,例如,控制鉑觸媒的反應性之3-甲基-1-丁炔-3-醇、乙炔基甲基癸基甲醇等之反應控制材;具有羰基、環氧基、烷氧基矽烷基等之接著性賦予基之接著助劑;氣相式二氧化矽等之觸變性控制劑;結晶性二氧化矽等之補強劑;抗氧化劑;光安定劑;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等之耐熱提升劑;氧化鈦等之顏料;染料;氧化鋁等之賦予熱傳導性充填劑;不具有反應性官能基的非反應性聚矽氧油等之黏度調整劑;銀、金等之金屬粉等之導電性賦予劑等。
本發明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可將上述之(A)~(E)成分、因應必要使用之其他成分以習知方法混合來調製。 此時,本發明之組成物可調製為1液型、2液型或分成3份以上各自調製,亦可在使用時以任意比率混合之形態。
本發明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的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包含 (α)對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照射紫外線,使該組成物部分硬化作成半硬化狀態的組成物的步驟、及 (β)將得到的半硬化狀態的組成物加熱使其完全硬化的步驟。
在步驟(α)照射之紫外線較佳為波長200~500nm、更佳為200~350nm的光。由防止變色觀點來看,照射溫度以20~40℃為佳、照射強度以30~2,000mW/cm 2更佳、照射線量以150~100,000mJ/cm 2為佳。 紫外線之光源方面,可使用365nm UV-LED燈、金屬鹵素燈、高壓水銀燈等,紫外線照射方法方面,可舉例如對組成物照射適量紫外線之方法,但在玻璃或樹脂薄膜等之透明基材上進行之場合,亦可穿越玻璃或薄膜照射紫外線。紫外線照射時,為了抑制氧對硬化阻礙之影響,以在氮或氬環境下為佳。 步驟(β)之加熱條件較佳為50~150℃、更佳為在80~120℃環境下,10分鐘~1日、更佳為30分鐘~1小時。
[實施例]
以下舉實施例及比較例,將本發明更具體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等之實施例。 又,以下中,23℃中之黏度為以B型旋轉黏度計,23℃中之動黏度為以佳能芬斯克型黏度計進行測定。又,Vi為乙烯基,Me為甲基。
[1]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的調製 [實施例1-1~1-7、比較例1-1~1-6] 將下述所示之(A)~(E)成分及其他成分以表1及表2所示之搭配量(質量份)進行混合,調製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
(A)成分 (A-i-1):下述式(8)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23℃中之黏度3,000mPa・s、丙烯酸基量0.02莫耳/100g) (式中,括弧所註記的各矽氧烷單位之排列為隨機或嵌段。)
(A-i-2):下述式(9)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23℃中之黏度1,000mPa・s、丙烯酸基量0.026莫耳/100g)
(A-ii-1):下述式(10)所表示之矽氧烷單位/(ViMe 2SiO 1/2單位)/(Me 3SiO 1/2單位)/(SiO 2單位)的莫耳比為0.056/ 0.014/0.390/0.540之有機聚矽氧烷(數平均分子量5,700、1分子中之平均甲基丙烯酸基數3.7個、甲基丙烯酸基量0.0656莫耳/100g、乙烯基量0.0164莫耳/100g)
(B)成分 (B-iii-1):下述式(11)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23℃中之黏度3,000mPa・s、乙烯基量0.01莫耳/100g) (式中,括弧所註記的各矽氧烷單位之排列為隨機或嵌段。)
(B-iii-2):下述式(12)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23℃中之黏度1,600mPa・s、乙烯基量0.013莫耳/100g)
(B-iii-3):下述式(13)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23℃中之黏度5,000mPa・s、乙烯基量0.006莫耳/100g)
(B-iv-1):下述平均式(14)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數平均分子量4,500、1分子中之平均乙烯基數3.7個、乙烯基量0.082莫耳/100g)
(C)成分 (C-1):下述式(15)所表示之有機氫聚矽氧烷(23℃中之動黏度4.5mm 2/s、矽原子鍵結氫原子的含量=0.0145mol/g)
(式中,括弧所註記的各矽氧烷單位之排列為隨機或嵌段。)
(D)成分 (D-1):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IGM Resins B.V.(股)製 Omnirad 1173)
(E)成分 (E-1)鉑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矽氧烷錯合物的甲苯溶液(鉑含量0.5質量%)
(其他成分) 反應控制劑:乙炔基甲基癸基甲醇 稀釋劑:下述構造式(16)所表示之二矽氧烷化合物
[2]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的硬化物之製造 [實施例2-1~2-7、比較例2-1~2-6] 將實施例1-1~1-7及比較例1-1~1-6所得到的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在氮環境下對該聚矽氧組成物,使用波長365nm的UV-LED燈,在25℃以照射強度100mW/cm 2及線量成為3,000mJ/cm 2之方式照射紫外線,進行第1階段的硬化。使得到的硬化物的針入度或硬度計A硬度,依據JIS K 6249,以(股)離合公司製針入度計(1/4 Cone)或硬度計A硬度計進行測定。又,針入度未達1,無法測定之情況使用硬度計A硬度。 接著,使第1階段的硬化得到的硬化物在120℃靜置1小時,進行第2階段的硬化。使得到的硬化物冷卻至25℃後,進行與第1階段的硬化物同樣的硬度測定。結果如表3及表4所示。
如表3及表4所示,可知實施例1-1~1-7所調製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在光所致之第1階段的硬化及熱所致之第2階段的硬化中之硬度差大。 另一方面,使用(A)成分的(甲基)丙烯酸基量在組成物100g中未達1mmol之比較例1-1、1-5、1-6的組成物之場合,不引發光所致之第1階段的硬化,使用(A)成分的(甲基)丙烯酸基量在組成物100g中超過15mmol之比較例1-2~1-4的組成物之場合,過度進行光所致之第1階段的硬化,而幾乎沒有與第2階段的硬化後的硬度差,可知無法成為2階段硬化型的材料。

Claims (6)

  1. 一種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其係含有 (A)1分子中具有至少3個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有機聚矽氧烷、 (B)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的烯基,且不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有機聚矽氧烷、 (C)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的氫矽烷基的有機氫聚矽氧烷、 (D)光聚合起始劑、及 (E)矽氫化反應觸媒, 前述(A)成分中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在該組成物100g中為1~15mmol, 該組成物中之烯基的數/(A)成分中所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數之比為0.5以上, 氫矽烷基的數/前述(A)成分及(B)成分中所含有的烯基及(甲基)丙烯酸基的數之比為0.8~3.0。
  2. 如請求項1記載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其中,前述(A)成分為下述(A-i)、(A-ii)、或其兩者, (A-i)下述式(1)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相互獨立,表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數1~20的烷基或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數6~20的芳基,R 2相互獨立,表示氧原子或碳原子數1~20的伸烷基,R 3相互獨立,表示丙烯醯基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丙烯醯基氧基烷基氧基、或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氧基,k表示0~1,000的整數,m表示0~20的整數,a及b相互獨立,表示0~3的整數,且a+b+m為3以上之整數,k及m所註記括弧內的矽氧烷單位的排列順序為任意) (A-ii)下述式(2)所表示且數平均分子量(Mn)為3,000~100,000之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表示與前述相同意義,A為下述式(3)所表示之矽氧烷單位,p、q、r各自為滿足p>0、q>0、r>0、且p+q+r=1之數) (式中,R 1、R 2及R 3表示與前述相同意義,n表示0~10的整數,c表示1~3的整數)。
  3. 如請求項1記載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其中,前述(B)成分為下述(B-iii)、(B-iv)、或其兩者, (B-iii)下述式(4)所表示且23℃中之黏度為50~10,000,000mPa・s之直鏈狀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表示與前述相同意義,R 4表示碳原子數2~20的烯基,s表示1~10,000的整數) (B-iv)下述式(5)所表示之有機聚矽氧烷 (式中,R 1及R 4表示與前述相同意義,t、u及v各自為滿足t>0、u>0、v>0、且(t+u+v)=1之數)。
  4. 如請求項1記載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其中,前述(C)成分為下述式(7)所表示之直鏈狀有機氫聚矽氧烷, (式中,R 1表示與前述相同意義,f表示1或2,w表示滿足0≦w≦2之整數,x及y表示滿足2≦x+y≦800、且0.6≦x/(x+y+2)≦1.0之正整數)。
  5. 如請求項1記載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其中,前述(D)成分為不含氮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的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6. 一種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 (α)對請求項1~5中任1項記載之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照射紫外線,使該組成物部分硬化作成半硬化狀態的組成物的步驟、及 (β)將得到的半硬化狀態的組成物加熱使其完全硬化的步驟。
TW112130242A 2022-09-28 2023-08-11 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以及其硬化物之製造方法 TW2024241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4369 2022-09-28
JP2022154369A JP2024048452A (ja) 2022-09-28 2022-09-28 光および熱硬化型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の硬化物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24115A true TW202424115A (zh) 2024-06-16

Family

ID=90477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30242A TW202424115A (zh) 2022-09-28 2023-08-11 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以及其硬化物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48452A (zh)
TW (1) TW202424115A (zh)
WO (1) WO20240702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0493B2 (ja) * 1996-04-26 2007-08-01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半導体装置
JP6570870B2 (ja) * 2015-05-01 2019-09-04 モメンティブ・パフォー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シリコーン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物品
JP7107628B2 (ja) * 2016-10-31 2022-07-27 ダウ・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TWI801443B (zh) * 2017-10-27 2023-05-11 美商陶氏有機矽公司 可固化聚有機矽氧烷組成物、藉由固化該等組成物獲得之固化體、及包含其之電子裝置
KR20210025594A (ko) * 2018-06-28 2021-03-09 신에쓰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박리지 또는 박리 필름용 오가노폴리실록산 조성물
JP7031614B2 (ja) * 2019-01-07 2022-03-0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架橋物と(メタ)アクリル重合体からなる相互侵入網目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260678B (zh) * 2019-01-08 2023-07-11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剥离纸或剥离膜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EP4321570A1 (en) * 2021-04-09 2024-02-14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Addition-reaction-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70200A1 (ja) 2024-04-04
JP2024048452A (ja)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42830B2 (ja) 光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JP5972511B2 (ja) 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WO2013005633A1 (ja) イソシアヌル骨格、エポキシ基およびSiH基を有する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またはシルセスキオキサン骨格を含む化合物および該化合物を密着付与材として含む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物、および光半導体用封止材
JP7442508B2 (ja) 二重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JPWO2007046399A1 (ja)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半導体封止材
JP7009381B2 (ja) 反応性ホットメルトシリコーン充填容器および反応性ホットメルトシリコーンの製造方法
WO2014077216A1 (ja)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6323086B2 (ja)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物品
WO2019003995A1 (ja) ダイボンディング用硬化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
TWI752290B (zh)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接著劑及硬化物
JP2013001794A (ja) 架橋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及びその架橋物
JP2017119848A (ja) 有機ケイ素化合物、該有機ケイ素化合物を含む熱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光半導体用封止材料
JP2017193702A (ja) 付加硬化性シリコーン樹脂組成物
JP7411500B2 (ja) 光硬化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接着剤、シリコーン硬化物
JP6066385B2 (ja) 硬化性組成物
TW202424115A (zh) 光及熱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以及其硬化物之製造方法
JP7347387B2 (ja) 紫外線硬化型有機変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および硬化物
JP5913537B2 (ja) 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KR20230073298A (ko) 자외선 경화형 유기 변성 실리콘 조성물 및 경화물
TW202419575A (zh) 熱及光硬化型矽氧組成物及其硬化物之製造方法
JP6981938B2 (ja) 付加硬化型シリコーン組成物及び半導体装置
JP2017141448A (ja) 硬化性組成物
WO2023112925A1 (ja) 紫外線硬化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
WO2024123606A1 (en) Uv curable silicone composition
TW202424114A (zh) 紫外線硬化型聚矽氧組成物、硬化物及矽晶圓塗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