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21670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21670A
TW202421670A TW112124531A TW112124531A TW202421670A TW 202421670 A TW202421670 A TW 202421670A TW 112124531 A TW112124531 A TW 112124531A TW 112124531 A TW112124531 A TW 112124531A TW 202421670 A TW202421670 A TW 2024216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arch
soluble polymer
group
absorbent arti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4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崎貴弘
田中淳
西本友之
細見哲也
宮田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長瀨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長瀨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林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長瀨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長瀨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林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長瀨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21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2167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22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20Polysacchar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B01J20/26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1/00Preparation of derivatives of starch
    • C08B31/08Ethers
    • C08B31/10Alkyl or cycloalkyl eth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包含吸水性能優異之吸水性樹脂。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包含由向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導入酸性基所得之水溶性聚合物所構成之吸水性樹脂。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收性物品。
吸收性物品除了於衛生、醫療領域中用作紙尿布、生理用品、傷口保護材料等以外,亦用於食品、農林業、土木等領域。該等吸收性物品藉由包含吸水性樹脂而發揮液體吸收性。作為吸水性樹脂,除了廣泛使用聚丙烯酸或聚甲基丙烯酸之部分中和鹽以外,亦已知一種以澱粉等多醣作為原料之吸水性樹脂。
專利文獻1揭示了一種製造吸水性樹脂之方法,即,藉由對經羧烷基化之澱粉進行加熱乾燥,而使澱粉彼此交聯,從而製造吸水性樹脂。記載了於羧烷基化反應時,較佳為抑制澱粉之分子量降低。
專利文獻2揭示了一種製造吸水性樹脂之方法,即,利用氫氯酸等非交聯酸對經羧烷基化之多醣粒子進行表面處理後,進行加熱乾燥或使交聯劑進行作用而使多醣彼此交聯,從而製造吸水性樹脂。
專利文獻3揭示了一種製造吸水性材料之方法,即,於擠出機中使澱粉與多元酸之酸酐進行反應而製造吸水性材料。記載了在與多元酸之酸酐之反應時,較佳為抑制澱粉之分子量降低。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5079354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10-504414號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7-222704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以多醣作為原料的過去之吸水性樹脂不可謂吸水性能充分。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含吸水性能優異之吸水性樹脂之吸收性物品。 [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人等對以多醣作為原料之吸水性樹脂之化學結構進行研究,發現了一種吸水性能優異之吸水性樹脂。藉由將該吸水性樹脂應用於吸收性物品,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包含由向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導入酸性基所得之水溶性聚合物所構成之吸水性樹脂。
上述酸性基較佳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或磺基烷基。
上述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較佳為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750萬以下,且/或分散度(重量平均分子量(Mw)/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5以上。
上述水溶性聚合物之藉由水系粒徑排阻層析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分析所獲得之聚三葡萄糖(pullulan)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50萬~4,000萬。
上述吸水性樹脂較佳為具有以下特徵。 (a)離子交換水之無加壓下吸水倍率為100~500 g/g; (b)離子交換水之保水率為80~300 g/g; (c)生理食鹽水之無加壓下吸水倍率為10~70 g/g;及/或 (d)生理食鹽水之保水率為5~60 g/g。
較佳為選自由衛生用品、醫療用品、食品保存用品、土木用品、及農業園藝用品所組成之群中之任一種。
上述衛生用品較佳為選自由紙尿布、生理用品、失禁用護墊、母乳墊、便攜廁所(Portable Toilet)、及寵物用廁所所組成之群中之任一種。
上述醫療用品較佳為選自由止血用海綿、傷口保護材料、傷口癒合材料、醫療廢棄物固化劑、保冷劑、藥物遞送系統用載體、及人工關節所組成之群中之任一種。
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再生水溶性聚合物,其係對上述吸收性物品進行鹼處理而獲得。
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水性樹脂,其係上述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之交聯物。
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水性物品,其包含上述吸水性樹脂。
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吸收性物品回收親水性纖維之方法,上述吸收性物品包含由向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導入酸性基所得之水溶性聚合物所構成之吸水性樹脂及親水性纖維,上述方法包含對吸水性物品之一部分或全部進行鹼處理而使吸水性樹脂分解之步驟。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吸水性物品之吸水性能優異。又,以多醣作為原料之吸水性樹脂能夠分解而再利用,故可降低環境負荷。
<吸收性物品>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特徵在於包含由向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導入酸性基所得之水溶性聚合物所構成之吸水性樹脂。
<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 本發明中,使用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作為吸水性樹脂之主要材料。藉由使用澱粉,可獲得對人體而言安全性較高、吸水性優異、進而廢棄時之環境負荷較小之吸水性樹脂。澱粉之原料並無特別限定,可例舉:木薯澱粉、馬鈴薯澱粉、糯玉米澱粉或高直鏈澱粉等玉米澱粉、小麥澱粉、米澱粉、蕃薯澱粉等。澱粉部分分解物係澱粉,即多數之α-葡萄糖分子經由糖苷鍵進行連結而成之聚合物之一部分糖苷鍵被分解者,發生分解之位置或分解之態樣並無限定。關於吸水性樹脂之製造方法,將於下文敘述,吸水性樹脂之製造時亦可併用澱粉與澱粉部分分解物。
於使用澱粉部分分解物之情形時,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750萬以下,更佳為500萬以下,進而較佳為450萬以下,進而更佳為400萬以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5萬以上,更佳為10萬以上,進而較佳為20萬以上。若重量平均分子量未達5萬,則吸水性樹脂之吸水量呈降低趨勢。於澱粉之黏度對製造上之操作性產生影響之情形時,亦能夠根據用途或成本,併用重量平均分子量不同之兩種以上之澱粉及/或澱粉部分分解物、或者其他添加劑等而使用。再者,重量平均分子量之測定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藉由水系粒徑排阻層析法,基於利用分子量已知之聚三葡萄糖所製作之分子量與溶出時間之校準曲線而求出。
澱粉部分分解物之分散度(重量平均分子量(Mw)/數量平均分子量(Mn))並無特別限定,一般為5以上,若未達5,則吸水性樹脂之吸水量呈降低趨勢。分散度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數量平均分子量之測定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藉由水系粒徑排阻層析法,基於利用分子量已知之聚三葡萄糖所製作之分子量與溶出時間之校準曲線而求出。
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與分散度如上所述,於單獨使用澱粉之情形時,較佳為源自糯玉米、木薯、玉米、馬鈴薯之澱粉,更佳為源自糯玉米、木薯、玉米之澱粉。於單獨使用澱粉部分分解物之情形時,其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萬~750萬,更佳為5萬~500萬,進而較佳為10萬~400萬。又,分散度較佳為5以上,更佳為7以上。
<水溶性聚合物、酸性基> 本說明書中所述之「水溶性聚合物」意指向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導入酸性基所得者。
作為酸性基,可例舉:羧基烷基、羧基烯基等具有羧基之酸性基;磺基烷基、磺基烯基等具有磺基之酸性基;磷酸基烷基、磷酸基烯基等具有磷酸基之酸性基。
羧基烷基係經羧基取代之烷基。供羧基取代之烷基之碳數較佳為1~8,更佳為1~5。烷基可為直鏈狀、支鏈狀之任一種。作為烷基之具體例,可例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二級丁基、三級丁基、正戊基、1-甲基-正丁基、2-甲基-正丁基、3-甲基-正丁基、1,1-二甲基-正丙基、1,2-二甲基-正丙基、2,2-二甲基-正丙基、1-乙基-正丙基等。
作為羧基烷基之具體例,可例舉:羧基甲基、羧基乙基、羧基丙基、羧基丁基、羧基戊基等。
羧基烯基係經羧基取代之烯基。供羧基取代之烯基之碳數較佳為2~8,更佳為2~4。烯基可為直鏈狀、支鏈狀之任一種。作為烯基之具體例,可例舉: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1-甲基-1-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2-甲基-1-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1-乙基乙烯基、1-甲基-1-丙烯基、1-甲基-2-丙烯基等。
作為羧基烯基之具體例,可例舉:羧基乙烯基、羧基丙烯基、羧基丁烯基等。
磺基烷基係經磺基取代之烷基。作為供磺基取代之烷基,可例舉關於羧基烷基所述之烷基。作為磺基烷基之具體例,可例舉:磺基甲基、磺基乙基、磺基丙基等。
磺基烯基係經磺基取代之烯基。作為供磺基取代之烯基,可使用關於羧基烯基所述之烯基。作為磺基烯基之具體例,可例舉磺基乙烯基、磺基丙烯基等。
磷酸基烷基係經磷酸基取代之烷基。作為供磷酸基取代之烷基,可使用關於羧基烷基所述之烷基。作為磷酸基烷基之具體例,可例舉:磷酸基甲基、磷酸基乙基、磷酸基丙基等。
磷酸基烯基係經磷酸基取代之烯基。作為供磷酸基取代之烯基,可使用關於羧基烯基所述之烯基。作為磷酸基烯基之具體例,可例舉:磷酸基乙烯基、磷酸基丙烯基等。
酸性基中,就便於向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導入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具有羧基、磺基之酸性基,更佳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磺基烷基,進而較佳為碳數1~5之羧基烷基。
水溶性聚合物除了向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導入酸性基以外,亦可利用酸性基以外之官能基取代葡萄糖單元之羥基之氫原子。作為酸性基以外之官能基,例如可例舉:甲基、乙基等烴基、羥基丙基、羥基乙基等具有羥基之取代基等。供酸性基以外之官能基取代之羥基之位置可為葡萄糖單元之1位、2位、3位、4位、6位之任一者,較佳為2位、3位、6位。
水溶性聚合物之分子量並無特別限定,藉由水系粒徑排阻層析法分析所獲得之聚三葡萄糖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0萬~4000萬,更佳為80萬~3500萬。若上述重量平均分子量未達50萬,則吸水性樹脂之吸水性能呈降低趨勢,若超過4000萬,則黏度較高,製造上之操作性呈降低趨勢。再者,藉由水系粒徑排阻層析法分析所獲得之聚三葡萄糖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於水系粒徑排阻層析法中,基於利用分子量已知之聚三葡萄糖所製作之分子量與溶出時間之校準曲線而求出。
水溶性聚合物較佳為總酸值為50~350 mgKOH/g,更佳為70~300 mgKOH/g。如下所述,於吸水性樹脂之製造時,附加至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酸性基之鹽之一部分會被中和,但總酸值意指將被中和之酸性基恢復至未被中和之狀態並進行測定而得之酸值,表示水溶性聚合物所具有之所有酸性基之量。若總酸值未達50 mgKOH/g、或超過350 mgKOH/g,則於使水溶性聚合物交聯後之吸水性樹脂中,包含生理食鹽水等電解質之水溶液之吸水性能呈降低趨勢。
於利用具有酸性基之鹵烷基與澱粉之羥基進行反應而導入酸性基,製成水溶性聚合物之情形時,酸性基之導入量可表示為醚化度。醚化度較佳為0.1~2.0,更佳為0.2~1.5。醚化度可藉由灰化滴定法等求出。又,總酸值係藉由酸性基之導入而檢測出者,於成為原料之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中不含酸性基之情形時,認為藉由總酸值之測定所檢測出之酸性基等同於由醚化反應所導入者。因此,於原料之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中不存在酸性基之情形時,可簡單地自上述總酸值之數值藉由計算而算出。例如於酸性基為羧基甲基,且其全部被中和成鈉鹽之情形時,可藉由醚化度=(162×總酸值)÷(56100-80×總酸值)而算出。再者,此時之總酸值之單位為mgKOH/g。
水溶性聚合物之游離酸值較佳為5~50 mgKOH/g,更佳為7~25 mgKOH/g。游離酸值意指對未被中和之酸性基測定而得之酸值。若游離酸值未達5 mgKOH/g、或超過50 mgKOH/g,則吸水性樹脂之吸水性能呈降低趨勢。
水溶性聚合物之分散度(重量平均分子量/數量平均分子量)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5~110,更佳為7~70。若未達5、或超過110,則吸水性樹脂之吸水性能呈降低趨勢。水溶性聚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可於水系粒徑排阻層析法中,基於利用分子量已知之聚三葡萄糖所製作之分子量與溶出時間之校準曲線而求出。
<吸水性樹脂之交聯結構> 一般而言,以聚丙烯酸作為主要結構單元之吸水性樹脂具有基於共價鍵之網狀結構,藉由吸水而形成化學凝膠。相對於此,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吸水性樹脂之特徵在於藉由吸水而形成物理凝膠。物理凝膠之交聯點因分子鏈之熱運動、或者pH值或離子強度之變化等而相對容易消失,可轉換成具有流動性之溶膠,因此容易因鹼或酸之添加、加熱、振盪等而分解,從而降低廢棄時之環境負荷。
物理凝膠之形成可藉由以下方式確認,即,確認上述交聯點之消失所引起之溶膠凝膠相變。例如於藉由離子鍵及/或氫鍵而交聯之情形時,可藉由鹼或酸處理後之流動化而確認。具體而言,將吸水性樹脂以最終濃度成為5重量%之方式懸浮於1%氫氧化鈉水溶液中並攪拌60分鐘後,利用網眼500 μm之篩網進行篩分時,於殘留在篩網上之吸水性樹脂之乾燥重量未達上述水溶液中所含之吸水性樹脂之乾燥重量之2重量%時,可判斷為藉由吸水而形成物理凝膠。
更具體而言,將吸水性樹脂0.5 g懸浮於1%氫氧化鈉水溶液9.5 g中並攪拌60分鐘後,利用約50 mm×50 mm見方之30網目金屬絲網(網眼500 μm)進行自然過濾,利用離子交換水對網目上進行清洗。清洗後,利用120℃之送風乾燥機使金屬絲網乾燥2小時。將過濾前之金屬絲網之重量設為Wm1,將過濾及乾燥後之金屬絲網重量設為Wm2時,於藉由下述式所求出之通過30網目之殘渣未達2重量%時,可判斷為藉由吸水而形成物理凝膠。再者,網眼500 μm之篩網係JIS所規定之30網目之篩網。 通過30網目之殘渣(%)=(Wm2-Wm1)/0.5×100 通過30網目之殘渣較佳為未達2重量%,更佳為未達1.5重量%,進而較佳為未達1.0重量%,進而更佳為未達0.5重量%。
吸水性樹脂係上述水溶性聚合物之交聯物。交聯由內部交聯、及任意之表面交聯所構成。但是,吸水性樹脂較佳為不具有經由醚鍵或酯鍵之內部交聯結構。進而,吸水性樹脂較佳為不具有經由共價鍵之內部交聯結構。作為上述共價鍵,除酯鍵、醚鍵以外,亦可例舉碳-碳之共價鍵或雙鍵等。作為構成吸水性樹脂之內部交聯結構,例如可例舉:水溶性聚合物上之酸性基與被中和之酸性基之離子鍵、與具有與水溶性聚合物相反之電荷之化合物(於水溶性聚合物之酸性基為羧酸之情形時,為包含陽離子基或胺基等鹼性基之化合物)之離子鍵、基於二價鹼金屬離子之離子鍵、經由金屬離子之配位鍵、於酸性基為羧酸基時之羧酸之二聚化等氫鍵等。表面交聯之形成方法將於下文敘述。
吸水性樹脂可任意包含上述水溶性聚合物以外之結構單元。作為水溶性聚合物以外之結構單元,例如可例舉:聚葡萄胺糖、聚乙亞胺、乙烯基吡咯啶酮-N,N-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具有胺基之聚合物或其鹽、二甲胺基-表氯醇共聚物、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等具有四級銨基之聚合物等之「具有與水溶性聚合物相反之電荷之化合物」。於吸水性樹脂包含水溶性聚合物以外之結構單元之情形時,其含量相對於與用作主成分之水溶性聚合物之合計量,較佳為90重量%以下,更佳為50重量%以下。
吸水性樹脂亦可包含水及/或親水性溶劑。作為親水性溶劑,可例舉: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丙酮、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甲基亞碸等。吸水性樹脂中之水及/或親水性溶劑之含有率較佳為0.1~20%,更佳為1~19%。若未達0.1%,則吸水速度呈降低趨勢,若超過20%,則吸水時吸水性樹脂粒子呈容易凝集之趨勢。水及/或親水性溶劑之含有率可藉由對吸水性樹脂進行加熱或乾燥等處理而進行調整。
<吸水性樹脂之物性> 關於吸水性樹脂之無加壓下之吸水倍率,可藉由實施例中所記載之方法來測定不對吸水性樹脂施加負載時之生理食鹽水或離子交換水之吸收性而求出。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吸水性樹脂較佳為於固形物狀態下離子交換水之無加壓下吸水倍率為100~500 g/g,更佳為100~400 g/g,進而較佳為120~350 g/g。又,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吸水性樹脂較佳為生理食鹽水之無加壓下吸水倍率為10~70 g/g,更佳為20~65 g/g。
吸水性樹脂之離子交換水之無加壓下吸水倍率(A)與生理食鹽水之無加壓下吸收倍率(B)之比(A/B)較佳為7以下,更佳為5以下。
關於吸水性樹脂之保水率,可藉由實施例中所記載之方法來測定對吸水性樹脂施加150 G之負載時之生理食鹽水或離子交換水之吸收性而求出。本發明之吸水性樹脂較佳為於固形物狀態下離子交換水之保水率為80~300 g/g,更佳為100~250 g/g。又,本發明之吸水性樹脂較佳為生理食鹽水之保水率為5~60 g/g,更佳為10~60 g/g,進而較佳為20~60 g/g。
<吸水性樹脂之製造方法> 吸水性樹脂只要具有上述結構,其製造方法便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藉由在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中形成內部交聯結構之步驟而獲得。進而,亦可於形成內部交聯結構之步驟之前,視需要包含使澱粉部分分解之步驟、及/或導入酸性基之步驟。再者,於包含使澱粉部分分解之步驟、及導入酸性基之步驟之情形時,該等步驟之順序隨意,可先進行任一步驟。
於使澱粉部分分解之步驟中,多數情況下使構成澱粉之α-葡萄糖分子之α-1,4-糖苷鍵分解,但分解之位置或態樣並無限定。分解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例舉進行酵素處理、酸處理、物理破碎等之方法。亦可組合該等手法。酵素處理可於澱粉之糊化後進行,亦可與糊化同時進行。作為於澱粉之糊化後進行酵素處理之方法,可例舉以下方法:首先,藉由將澱粉懸浮於水中進行加熱,而使其糊化,然後添加酵素進行酵素反應。又,作為與澱粉之糊化同時進行酵素處理之方法,可例舉以下方法:將澱粉懸浮於水中,進而添加酵素而獲得混合液,將該混合液在酵素不完全失活之溫度範圍內進行加熱。其中,較佳為一面將澱粉於70~110℃進行加熱混練使其糊化一面進行。
於藉由酵素處理來進行澱粉之部分分解之情形時,所使用之酵素只要能夠使澱粉分解,便無特別限定,可為外型酵素、內型酵素之任一種。作為酵素之具體例,可例舉:α-澱粉酶、澱粉麥芽糖酶、環麥芽糖糊精葡聚糖轉移酶(cyclomaltodextrin glucanotransferase)、4-α-葡聚糖轉移酶、4,6-α-葡聚糖轉移酶、新普魯蘭酶(neopullulanase)、澱粉普魯蘭酶(amylopullulanase)等。亦可組合該等酵素而使用。酵素處理時之pH值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pH值5.0~7.0。pH值之調整可藉由添加鹽酸、乙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而進行。
於藉由酸處理來進行澱粉之部分分解之情形時,所使用之酸只要能夠使澱粉分解,便無特別限定,作為具體例,可例舉:鹽酸、硫酸、草酸、乙酸、甲酸、三氟乙酸等。酸處理時之溫度較佳為150~160℃。
於藉由物理破碎來進行澱粉之部分分解之情形時,作為具體手段,可例舉:放射線照射、剪切、研磨、高壓處理、超音波、熱分解、光分解、其等之組合。
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亦可為葡萄糖單元之羥基之氫原子經官能基取代之衍生物(亦稱為修飾澱粉或改質澱粉)或漂白澱粉。氫原子被取代之羥基之位置可為葡萄糖單元之1位、2位、3位、4位、6位之任一者,較佳為2位、3位、6位。作為官能基,例如可例舉:甲基、乙基等烴基;羥基丙基、羥基乙基等具有羥基之取代基;羧基甲基等具有羧基之取代基等。作為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之衍生物之例,可例舉用於食品或工業用且作為所謂之修飾澱粉而為人所知之乙醯化己二酸交聯澱粉、乙醯化磷酸化交聯澱粉、乙醯化氧化澱粉、辛烯基澱粉琥珀酸鈉、乙酸澱粉、氧化澱粉、羥丙基澱粉、羥丙基磷酸交聯澱粉、磷酸單酯化磷酸交聯澱粉、磷酸化澱粉、磷酸交聯澱粉、陽離子化澱粉、尿素磷酸酯化澱粉等。又,亦可使用經2個以上之官能基取代之甲基乙基化澱粉、羥丙基甲基化澱粉等。其等中,就容易控制吸水性樹脂之特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乙酸澱粉、氧化澱粉、羥丙基澱粉、辛烯基澱粉琥珀酸鈉。
於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為葡萄糖單元之羥基之氫原子經酸性基取代之衍生物之情形時,可進行導入酸性基之步驟以進而追加酸性基,亦可不進行導入酸性基之步驟而進行形成內部交聯結構之步驟。
於導入酸性基之步驟中,使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與含酸性基化合物或其前驅物反應。藉由該反應,而向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導入酸性基。含酸性基化合物只要為能夠導入上述酸性基者,便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具有酸性基之鹵烷基化合物、具有酸性基之鹵烯基化合物、酸酐、及其等之鹽。作為構成鹵烷基化合物、鹵烯基化合物之鹵素,可例舉氯、溴。
作為含酸性基化合物之具體例,可例舉:單氯乙酸、單溴乙酸、3-溴丙酸、6-溴己酸、琥珀酸酐、順丁烯二酸酐、乙烯基磺酸、磷醯氯、單氯乙酸乙酯、及其等之鈉鹽、鉀鹽等。作為鹽之具體例,可例舉:單氯乙酸鈉、單氯乙酸鉀、乙烯基磺酸鈉。
作為含酸性基化合物之前驅物,可例舉丙烯腈等。作為使用丙烯腈之方法,例如可例舉以下方法:首先,於鹼性條件下使丙烯腈與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反應,導入氰乙基,將該氰乙基誘導至醯胺基後(Synthesis;1989(12):949-950),對所獲得之醯胺進行鹼水解。
將藉由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與單氯乙酸之反應而生成水溶性聚合物之反應之概要示於式(I)。
將藉由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與3-溴丙酸之反應而生成水溶性聚合物之反應之概要示於式(II)。
將藉由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與6-溴己酸之反應而生成水溶性聚合物之反應之概要示於式(III)。
將藉由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與琥珀酸酐之反應而生成水溶性聚合物之反應之概要示於式(IV)。
將藉由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與順丁烯二酸酐之反應而生成水溶性聚合物之反應之概要示於式(V)。
將藉由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與乙烯基磺酸鈉之反應而生成水溶性聚合物之反應之概要示於式(VI)。
於式(I)~(VI)中示出了葡萄糖單元之6位之羥基全部被導入了酸性基之鈉鹽之水溶性聚合物,但亦可殘存有未被導入酸性基之羥基。又,亦可存在未被鹽中和之酸性基。酸性基之導入位置只要為存在於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中之羥基,便無限定,可為1位、2位、3位、4位、6位之羥基之任一者。
於使用鹵烷基化合物、鹵烯基化合物作為含酸性基化合物之情形時,較佳為相對於鹵烷基化合物、鹵烯基化合物使用1~1.5當量之鹼劑。作為鹼劑,可例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氨、碳酸鈉、碳酸鉀等。導入至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酸性基較佳為與源自鹼劑之鈉、鉀、鋰、氨等形成鹽,因此,鹼劑較佳為使用以下兩者所需之量,即,「鹵烷基化合物、鹵烯基化合物與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之反應」、及「鹵烷基化合物、鹵烯基化合物之酸性基之中和」。例如於使用氯乙酸作為含酸性基化合物之情形時,鹼劑理論上較佳為相對於氯乙酸使用2當量以上。於使用氯乙酸鈉之情形時,由於酸性基已預先中和,故而鹼劑較佳為相對於氯乙酸鈉使用1當量以上。
含酸性基化合物之使用量可針對水溶性聚合物根據目標總酸值(醚化度)任意設定。通常相對於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1莫耳,較佳為0.5~5.0當量,更佳為0.5~2當量。於使用氯乙酸等鹵烷基化合物並使其與水溶液進行反應之情形時,由於酸性基之導入反應與鹵烷基化合物之水解反應發生競爭,故而鹵烷基化合物需要較理論上更多。水溶液反應中之鹵烷基化合物之使用量較佳為相對於理論值設定為5當量以下。
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與含酸性基化合物之反應溫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0~120℃。反應時間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24小時。反應可於水中進行,亦可於水、與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乙二醇單乙醚等醇、乙二醇二甲醚等二醇醚類等之混合溶劑中進行,亦可於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等醇、乙二醇二甲醚等二醇醚類等親水性溶劑中使乾燥後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粉末分散而進行。於使用混合溶劑之情形時,水以外之溶劑所占之比率較佳為混合溶劑中50體積%以下。作為反應裝置,可使用反應釜或擠出機等。
於使用氯乙酸等鹵烷基化合物或其鹽作為含酸性基化合物之情形時,與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之反應溫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0~100℃。
尤其於使用氯乙酸或其鹽作為鹵烷基化合物之情形時,為了防止反應溶液中之由水引起之水解,較佳為於25~90℃進行。反應時間較佳為直至作為原料之鹵烷基化合物被消耗為止之時間,為了鹵烷基化合物之穩定性或製程之效率化,更佳為1~12小時。反應可於水中進行,亦可於水、與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等醇、乙二醇二甲醚等二醇醚類等之混合溶劑中進行,亦可於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等醇、乙二醇二甲醚等二醇醚類等親水性溶劑中使乾燥後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粉末分散而進行。於使用混合溶劑之情形時,水以外之溶劑所占之比率較佳為於混合溶劑中為50體積%以下。作為反應裝置,可使用反應釜或擠出機等。
又,於使用酸酐作為含酸性基化合物之情形時,雖然僅憑將澱粉部分分解物與酸酐進行混合並進行加熱便會使反應進行,但為了促進反應,可使用碳酸鈉、氫氧化鈉或三乙胺等三級胺類、2-甲基咪唑等咪唑類、四丁基溴化銨等四級銨鹽、四丁基溴化鏻等鏻鹽作為觸媒。該等觸媒之添加量相對於含酸性基化合物較佳為0.1當量以下。該等觸媒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反應時間較佳為直至作為原料之酸酐被消耗為止之時間,更佳為1~12小時。反應之終點可藉由酸值測定或IR測定進行判斷。反應可於水中進行,但為了防止酸酐之水解或醇解,反應溶劑較佳為二甲基亞碸、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等非質子性溶劑。於使用混合溶劑之情形時,水以外之溶劑所占之比率較佳為於混合溶劑中為50體積%以上。於在無溶劑之狀態下進行反應之情形時,酸酐能夠發揮溶劑之作用,因此反應溫度較佳為於酸酐之熔點以上進行。於反應中使用溶劑之情形時,反應溫度較佳為50~100℃,更佳為70~90℃。作為反應裝置,可使用反應釜或擠出機等。
被附加至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酸性基之鹽較佳為對其一部分進行中和。藉由中和,而使形成了鹽之酸性基之一部分轉換為游離之酸性基。例如於使用單氯乙酸作為上述含酸性基化合物,且使用氫氧化鈉作為鹼劑之情形時,羧基之鈉鹽被附加至澱粉或澱粉部分分解物。藉由對其添加酸,而使一部分羧基轉換成游離之羧酸。
中和時所使用之酸並無特別限定,於酸性基為羧基之情形時,較佳為具有與羧基同等以下之pKa之酸,可例舉:鹽酸、硫酸、磷酸、硝酸、乙酸、甲酸、三氯乙酸等。於磺基、或磷酸基之中和時,較佳為使用強酸,使用鹽酸、硫酸等礦酸或強酸性離子交換樹脂等。中和可使用反應釜、擠出機等公知之裝置而進行。酸之添加後,較佳為於0~50℃攪拌0.2~1小時以進行中和反應。中和反應較佳為於pH值6.8~7.2之條件下進行。
於導入酸性基之步驟、或其後之中和反應中,有時會於源自含酸性基化合物之鹵素、與源自鹼劑之金屬或氨之間形成鹽,因此較佳為進行脫鹽。作為脫鹽方法,可例舉藉由以下製程進行清洗之方法:使水溶性聚合物溶解於水中而製成水溶液,將該水溶液滴加至甲醇、乙醇、異丙醇、丙酮、乙腈等親水性溶劑中,使水溶性聚合物再沈澱,進行過濾並回收,然後使過濾回收後之水溶性聚合物再分散於含水甲醇(含水率70~90%左右)中,進行攪拌後,對水溶性聚合物之粒子進行過濾回收。又,作為脫鹽方法,可例舉將親水性聚合物之水溶液利用具有超過濾膜之過濾器進行處理之方法。作為脫鹽時之清洗液,可使用水、或水與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乙腈等親水性有機溶劑之混合液。脫鹽較佳為實施至水溶性聚合物中之鹽濃度達到1%以下為止。
於形成內部交聯結構之步驟中,使水溶性聚合物彼此交聯。交聯可不使用交聯劑,例如藉由將酸性基之一部分為游離酸基之水溶性聚合物於含水條件下進行加熱乾燥之方法而形成。加熱乾燥時之溫度較佳為50~150℃,更佳為60~130℃。加熱乾燥時之氣壓並無特別限定,可於常壓進行,具體而言較佳為於0.9~1.1氣壓進行。乾燥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轉筒乾燥機、噴霧乾燥器、圓錐螺旋混合機(Nauta Mixer)等進行。
加熱乾燥時,水溶性聚合物除水以外還可包含親水性溶劑。作為親水性溶劑,可例舉:甲醇、乙醇、正丙醇及異丙醇等低級脂肪族醇類;丙酮等酮類;二烷、四氫呋喃及甲氧基(聚)乙二醇等醚類;ε-己內醯胺及N,N-二甲基甲醯胺等醯胺類。總溶劑中,水以外之親水性溶劑所占之比率較佳為根據溶劑之沸點進行調整,於溶劑之沸點為100℃以下之情形時,較佳為70體積%以上,於超過100℃之情形時,較佳為30體積%以下。又,開始加熱乾燥之時間點之水溶性聚合物可為水溶液,亦可為含有水分為1重量%以上之含水溶劑之粉末。於使含有含水溶劑之粉末乾燥之情形時,其乾燥開始時之粉末中之濕率較佳為1~85重量%,更佳為20~80重量%,進而較佳為55~75重量%。再者,此處所述之濕率係指水與親水性溶劑之合計量在粉末中之比率。
於製造吸水性樹脂時,除內部交聯以外還可進行表面交聯。藉由表面交聯,可提高吸水性樹脂之強度。作為用於表面交聯之交聯劑,可例舉:環氧化合物、多元醇化合物、多胺化合物、聚異氰酸酯化合物、碳酸伸烷酯化合物、鹵環氧化合物、鹵醇化合物、多元唑啉化合物、碳二醯亞胺化合物、矽烷偶合劑、多價金屬化合物等。
作為上述環氧化合物,例如可例舉:琥珀酸環氧丙酯、山梨醇聚環氧丙醚、三羥甲基丙烷聚環氧丙醚、聚乙二醇二環氧丙醚、甘油聚環氧丙醚、二甘油聚環氧丙醚、聚甘油聚環氧丙醚、丙二醇二環氧丙醚、聚丙二醇二環氧丙醚、環氧丙醇等。
作為上述多元醇化合物,例如可例舉: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聚丙二醇、甘油、聚甘油、2-丁烯-1,4-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2-環己烷二甲醇、1,2-環己二醇、三羥甲基丙烷、二乙醇胺、三乙醇胺、聚氧丙烯、氧乙烯-氧丙烯嵌段共聚物、新戊四醇、山梨醇等。
作為上述多胺化合物,例如可例舉:乙二胺、二伸乙三胺、三伸乙四胺、四伸乙五胺、五伸乙六胺、聚乙亞胺、該等多胺化合物之無機鹽或有機鹽(氮雜環丁烷鎓(azetidinium)鹽等)等。
作為上述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例舉2,4-甲伸苯基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作為上述多元唑啉化合物,例如可例舉1,2-伸乙基雙唑啉等。
作為上述碳酸伸烷酯化合物,例如可例舉:1,3-二氧戊環-2-酮(1,3-dioxolane-2-one)、4-甲基-1,3-二氧戊環-2-酮、4,5-二甲基-1,3-二氧戊環-2-酮、4,4-二甲基-1,3-二氧戊環-2-酮、4-乙基-1,3-二氧戊環-2-酮、4-羥甲基-1,3-二氧戊環-2-酮、1,3-二烷-2-酮、4-甲基-1,3-二烷-2-酮、4,6-二甲基-1,3-二烷-2-酮等。
作為上述鹵環氧化合物,例如可例舉:表氯醇、表溴醇、α-甲基表氯醇或其多胺加成物(例如Hercules公司製造之Kymene(註冊商標))等。
又,作為其他公知之交聯劑,亦可使用水系之碳二亞胺化合物(例如Nisshinbo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Carbodilite)、γ-環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glycid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矽烷偶合劑、或鋅、鈣、鎂、鋁、鐵、鋯等之氫氧化物或氯化物等多價金屬化合物等。
其等中,較佳為環氧化合物,更佳為乙二醇二環氧丙醚、山梨醇聚環氧丙醚、琥珀酸環氧丙酯。
表面交聯可藉由以下方式形成,即,將表面交聯劑噴霧至吸水性樹脂,使用圓筒型混合機、V字型混合機、帶型混合機、螺旋型混合機、雙臂型混合機、粉碎型捏合機等藉由公知之方法進行混合後,使其交聯。於噴霧、混合時,可視需要添加界面活性劑。
進而,吸水性樹脂能夠以賦予各種功能為目的而含有消毒劑、除臭劑、抗菌劑、香料、各種無機粉末、發泡劑、顏料、染料、親水性短纖維、肥料、氧化劑、還原劑、水、及鹽類等其他添加劑。其等之添加量由業者適當地選擇。
<吸收性物品之用途>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可用作衛生用品、醫療用品、土木用品、食品保存用品、農業園藝用品等。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能夠吸收及保持包含蛋白質之液體,因此,於衛生、醫療用途中,除尿以外,亦可用於包含蛋白質之血液、經血、母乳等之吸收保持。作為具體之衛生用品,可例舉:紙尿布、生理用品、失禁護墊、母乳墊、面膜用紙、便攜廁所、寵物用廁所、貓砂等。作為醫療用品,可例舉:止血用海綿(醫療用襯墊)、傷口保護材料、傷口癒合材料、醫療廢棄物固化劑、保冷劑、藥物遞送系統用載體、人工關節、濕敷布材等。
作為食品保存用品,可例舉:保冷劑、冷卻凝膠、保水材料、防結露片、液滴吸收劑、保鮮劑等。
作為土木用品,可例舉:防水材、廢液固化劑、殘土固化劑、防結露用建築材料等。
作為農業園藝用品,可例舉:土壤改良劑、土壤保水材料、種苗盆、苗床、水耕栽培支持體、保肥材料、肥料之緩放劑等。
作為其他用途,可例舉:芳香劑、一次性暖暖包、簡易廁所、化妝品用途等增黏劑等。
<紙尿布、衛生棉>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只要包含上述吸水性樹脂,便可具有適合各用途之構造。例如於將吸收性物品製成紙尿布或衛生棉之情形時,紙尿布、衛生棉由依序積層有頂層片、吸收體、及底層片之積層體所構成。
頂層片係穿著紙尿布或衛生棉時接觸穿著者身體之片。頂層片較佳為液體透過性,可使用親水性不織布、多孔性樹脂膜等。底層片係穿著紙尿布或衛生棉時不接觸穿著者身體而位於外側之片。底層片較佳為液體不透過性,可使用疏水性不織布、樹脂膜、不織布與樹脂膜之積層體等。
吸收體包含上述吸水性樹脂。吸收體可為使吸水性樹脂成形為特定形狀之成形體。又,亦可利用包芯材包裝吸水性樹脂而用作吸收體。作為包芯材,可使用紙片或液體透過性不織布。
吸收體除上述吸水性樹脂以外,亦可包含吸水紙、紙漿、乙酸酯、綿紙、親水性不織布、棉(cotton)等天然之親水性纖維、以萊賽爾(Lyocell)、嫘縈、銅胺纖維等纖維素作為基礎之源自天然之親水性纖維、藉由對丙烯酸纖維進行處理而獲得之源自石油之親水性纖維等親水性纖維、或聚丙烯酸系、聚天冬胺酸系、澱粉-丙烯腈系等吸水性樹脂。關於吸收體中由向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導入酸性基所得之水溶性聚合物所構成之吸水性樹脂所占之比率,於紙尿布之情形時,較佳為35重量%以上,更佳為40重量%以上。於衛生棉之情形時,較佳為5重量%以上,更佳為10重量%以上。不論於紙尿布之情形時,抑或是衛生棉之情形時,上限均無特別限定,為100重量%以下。
於吸收體包含親水性纖維之情形時,其含量相對於吸水性樹脂100重量份較佳為10~500重量份,更佳為20~300重量份。
<再生水溶性聚合物> 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係藉由對上述吸收性物品、或吸收性物品中所含之吸水性樹脂進行鹼處理而獲得。於鹼處理時,將上述吸收性物品、或吸收性物品中所含之吸水性樹脂置於較佳為pH值9.0以上、更佳為pH值10.0以上之條件下。藉由鹼處理,使得吸水性樹脂之交聯結構或糖苷鍵裂解而分解成水溶性聚合物,可降低廢棄時之環境負荷。
鹼處理中所使用之鹼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氨、碳酸鈉、碳酸鉀等。於利用鹼性水溶液進行鹼處理之情形時,水溶液中之鹼劑之濃度較佳為0.01~20重量%,更佳為0.1~5重量%。鹼處理時之溫度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於5~70℃之條件進行。進行鹼處理之時間較佳為1~120分鐘。再生水溶性聚合物可於鹼處理後,視需要進行藉由添加酸而進行之中和、濃縮、清洗、過濾等。再生水溶性聚合物較佳為具有上文關於水溶性聚合物所述之分子量、分散度、總酸值、游離酸值。
藉由使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交聯,可獲得吸水性樹脂。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之交聯方法、及交聯結構較佳為上文關於水溶性聚合物所述之交聯方法、及交聯結構。使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交聯所獲得之吸水性樹脂較佳為具有上述吸水性樹脂之物性。使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交聯所獲得之吸水性樹脂之離子交換水之無加壓下吸水倍率、離子交換水之保水率、生理食鹽水之無加壓下吸水倍率、生理食鹽水之保水率,分別相對於「使非再生品之水溶性聚合物交聯所獲得之吸水性樹脂」之相同吸水特性,較佳為60~140%,更佳為80~120%,進而較佳為90~110%,尤佳為95~105%。
可由使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交聯所獲得之吸水性樹脂,來獲得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之構造及用途如上所述。
<親水性纖維之回收方法> 本發明之親水性纖維之回收方法係自吸收性物品回收親水性纖維之方法,該吸收性物品包含由向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導入酸性基所得之水溶性聚合物所構成之吸水性樹脂及親水性纖維,上述回收方法之特徵在於包含對吸水性物品之一部分或全部進行鹼處理而使吸水性樹脂分解之步驟。
作為吸水性樹脂、親水性纖維、吸收性物品,可使用如上所述者。於使吸水性樹脂分解之步驟中,進行鹼處理之對象可為吸水性物品之全部,亦可為吸水性物品之一部分。於對吸水性物品之一部分進行鹼處理之情形時,該處理對象包含吸水性樹脂及親水性纖維。鹼處理條件可使用關於再生水溶性聚合物所述之條件。藉由對吸水性物品之一部分或全部進行鹼處理,而使吸水性樹脂分解並溶解,以固形物殘渣之形式獲得親水性纖維。關於使吸水性樹脂分解之步驟中以固形物殘渣之形式獲得之親水性纖維,可之後進行乾燥,視需要經由解離、解纖,與原生紙漿同樣地用於紙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之製造。又,所回收之親水性纖維除吸水性物品以外,一般亦可用於使用親水性纖維之用途、例如工業用刮刷器、廢液吸收材、過濾器等。 [實施例]
以下,例舉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例。以下,「份」或「%」只要無特別記載,便分別意指「重量份」或「重量%」。
(1)使用材料 (1-1)澱粉原料 玉米澱粉 糯玉米澱粉 木薯
(1-2)水解酵素 α-澱粉酶(長瀨化成(股)製造之Speedase(註冊商標)HK/R),12,200單元/g 澱粉麥芽糖酶:有氧地培養嗜熱棲熱菌(Thermus thermophilus),對所回收之菌體之破碎提取液進行離心分離,將其上清液用作粗酵素液。將粗酵素液按照常規方法供至管柱層析法,電泳純化至單一為止,將所得樣品用作純化酵素液。
再者,澱粉麥芽糖酶之活性係藉由以下方法而測定。將包含10重量%麥芽三糖、50 mM乙酸鈉緩衝液(pH值6.0)、及酵素之反應液於60℃培養20分鐘。然後,於100℃加熱10分鐘而停止反應。藉由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反應液中之葡萄糖量。澱粉麥芽糖酶之單位量係將1分鐘內生成1 μmol之葡萄糖之澱粉麥芽糖酶活性設為1單位。
(2)澱粉部分分解物之製造(製造例1~6) 藉由以下方法製造澱粉部分分解物。再者,所獲得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於水系粒徑排阻層析法中,基於利用分子量已知之聚三葡萄糖所製作之分子量與溶出時間之校準曲線而求出。將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與分散度示於表1。
(製造例1)源自玉米澱粉之澱粉部分分解物 將玉米澱粉以成為濃度30重量%之方式懸浮於自來水中後,藉由添加1 N氫氧化鈉水溶液而調整為pH值6.0,從而獲得澱粉乳。向該澱粉乳中,以相對於澱粉固形物每1克成為2.0單位之方式添加澱粉麥芽糖酶粗酵素液,於室溫攪拌30分鐘後,於攪拌下且於80℃反應6小時,而製備液化澱粉。所獲得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600萬,分散度為30.2。
(製造例2)源自玉米澱粉之澱粉部分分解物 將玉米澱粉以成為濃度30重量%之方式懸浮於自來水中後,藉由添加1 N氫氧化鈉水溶液而調整為pH值6.0,從而獲得澱粉乳。向該澱粉乳中,以相對於澱粉固形物每1克成為0.1單位之方式添加澱粉麥芽糖酶粗酵素液,於室溫攪拌30分鐘後,於攪拌下且於90℃反應4.5小時,而製備液化澱粉。所獲得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26萬,分散度為14.9。
(製造例3)源自木薯之澱粉部分分解物 將木薯設為濃度15重量%,以相對於澱粉固形物每1克成為0.1單位之方式添加澱粉麥芽糖酶粗酵素液,於室溫攪拌30分鐘後,於攪拌下且於80℃反應4小時,而製備液化澱粉。所獲得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18萬,分散度為22.6。
(製造例4)源自木薯之澱粉部分分解物 除了將反應時間設為12小時以外,藉由與製造例3相同之操作而製備液化澱粉。所獲得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4萬,分散度為17.3。
(製造例5)源自糯玉米澱粉之澱粉部分分解物 將糯玉米澱粉以成為濃度15重量%之方式懸浮於自來水中後,藉由添加1 N氫氧化鈉水溶液而調整為pH值6.0,從而獲得澱粉乳。向該澱粉乳中,以相對於澱粉固形物每1克成為0.5單位之方式添加α-澱粉酶,於室溫攪拌30分鐘後,於攪拌下且於100℃反應20分鐘,而製備液化澱粉。所獲得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61萬,分散度為35.2。使澱粉部分分解物之水溶液於80℃進行真空乾燥,對所獲得之乾燥物進行粉碎,回收通過1 mm之乾燥粉末品。乾燥粉末品之水分為4.8%。
(製造例6)源自玉米澱粉之澱粉部分分解物 將玉米澱粉以成為濃度30重量%之方式懸浮於自來水中後,藉由添加1 N氫氧化鈉水溶液而調整為pH值6.0,從而獲得澱粉乳。向該澱粉乳中,以相對於澱粉固形物每1克成為0.2單位之方式添加澱粉麥芽糖酶粗酵素液,於室溫攪拌30分鐘後,於攪拌下且於90℃反應4.5小時,而製備液化澱粉。所獲得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91萬,分散度為10.1。
[表1]
製造例1 製造例2 製造例3 製造例4 製造例5 製造例6
Mw(萬) 600 226 118 44 61 191
分散度 30.2 14.9 22.6 17.3 35.2 10.1
(3)水溶性聚合物之製造 (製造例7) 將製造例1中所製造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30重量%水溶液140 g(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0.78莫耳)添加至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冷凝管之500 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繼而,添加48.8%之氫氧化鈉水溶液37.6 g(0.46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0.59當量),於60℃以下攪拌至溶液變得完全均勻。確認溶液變得均勻後,將單氯乙酸20.6 g(0.44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0.8當量)溶解至離子交換水5.2 g中而獲得水溶液,於50~60℃歷時30分鐘滴加該水溶液。添加單氯乙酸水溶液後,將溫度調節至45~50℃,攪拌12小時。反應之終點係以如下情況為條件:對反應液進行取樣,使用0.01 N硝酸銀水溶液,藉由電位差滴定來測定反應液中之氯離子含量,達到全部單氯乙酸進行了反應時之氯離子含量之計算值3.8%之98%以上。本製造例中,氯含量為3.75%。
反應結束後,利用離子交換水600 g稀釋反應液。將所稀釋之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歷時約30分鐘添加至5000 ml之甲醇中,使水溶性聚合物析出並再沈澱。添加全部反應液後,進行30分鐘攪拌,將分散至甲醇中之水溶性聚合物藉由減壓過濾進行固液分離。
繼而,為了去除水溶性聚合物中所含之氯化鈉,而使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再分散至甲醇/水為80/20(體積比)之含水甲醇1000 ml中,於室溫攪拌並清洗30分鐘後,藉由減壓過濾進行固液分離,再次回收水溶性聚合物。藉由使用0.01 N硝酸銀水溶液之電位差滴定來測定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之氯含量,反覆進行清洗製程直至氯含量未達1%。所獲得之水溶性聚合物之總酸值為128 mgKOH/g,根據總酸值計算出之醚化度為0.45,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31萬,分散度為25.7。
(製造例8) 將製造例2中所製造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30重量%水溶液200 g(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1.11莫耳)添加至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冷凝管之500 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繼而,添加48.8%之氫氧化鈉水溶液79.4 g(0.96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0.86當量),於60℃以下攪拌至溶液變得完全均勻。確認溶液變得均勻後,於50~60℃歷時30分鐘一點一點地添加6-溴己酸89.9 g(0.46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0.4當量)之晶體。添加6-溴己酸後,將溫度調節至45~50℃,攪拌10小時。反應之終點係以如下情況為條件:對反應液進行取樣,使用0.01 N硝酸銀水溶液藉由電位差滴定來測定反應液中之溴化物離子含量,達到全部6-溴己酸進行了反應時之溴化物離子含量之計算值9.8%之98%以上。本製造例中,溴含量為10.1%。
反應結束後,利用離子交換水250 g稀釋反應液。將所稀釋之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歷時約30分鐘添加至1600 ml之乙醇中,使水溶性聚合物析出並再沈澱。添加全部反應液後,進行30分鐘攪拌,將分散至乙醇中之水溶性聚合物藉由減壓過濾進行固液分離。
繼而,為了去除水溶性聚合物中所含之溴化鈉,而使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再分散至乙醇/水為90/10(體積比)之含水乙醇500 ml中,於室溫攪拌並清洗30分鐘後,藉由減壓過濾進行固液分離,再次回收水溶性聚合物。藉由使用0.01 N硝酸銀水溶液之電位差滴定來測定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之溴含量,反覆進行清洗製程直至溴化物離子含量未達1%。所獲得之水溶性聚合物之總酸值為133 mgKOH/g,根據總酸值計算出之醚化度為0.55,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42萬,分散度為24.7。
(製造例9) 將製造例3中所製造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30重量%水溶液200 g(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1.11莫耳)添加至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冷凝管之500 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繼而,添加48.8%之氫氧化鈉水溶液47.8 g(0.58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1.1當量),於60℃以下攪拌至溶液變得完全均勻。確認溶液變得均勻後,將單氯乙酸鈉77.7 g(0.67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1.2當量)溶解至水111 g中而獲得水溶液,於50~60℃歷時30分鐘一點一點地添加該水溶液。添加單氯乙酸鈉水溶液後,將溫度調節至90~95℃,攪拌5小時。反應之終點係以如下情況為條件:對反應液進行取樣,使用0.01 N硝酸銀水溶液藉由電位差滴定來測定反應液中之氯離子含量,達到全部單氯乙酸鈉進行了反應時之氯離子含量之計算值5.4%之98%以上。本製造例中,氯含量為5.3%。
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歷時約30分鐘添加至2000 ml之甲醇中,使水溶性聚合物析出並再沈澱。添加全部反應液後,進行30分鐘攪拌,將分散至甲醇中之水溶性聚合物藉由減壓過濾進行固液分離。
繼而,為了去除水溶性聚合物中所含之氯化鈉,而使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再分散至甲醇1000 ml中,於室溫攪拌並清洗30分鐘後,藉由減壓過濾進行固液分離,再次回收水溶性聚合物。藉由使用0.01 N硝酸銀水溶液之電位差滴定來測定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之氯含量,反覆進行清洗製程直至氯離子含量未達1%。所獲得之水溶性聚合物之總酸值為152 mgKOH/g,根據總酸值計算出之醚化度為0.56,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68萬,分散度為18.3。
(製造例10) 除了將澱粉部分分解物變更為製造例4中所製造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以外,與製造例9同樣地進行反應及後處理,而獲得水溶性聚合物。所獲得之水溶性聚合物之總酸值為148 mgKOH/g,根據總酸值計算出之醚化度為0.54,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7萬,分散度為9.5。
(製造例11) 將製造例5中所製造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粉末(水分4.8%)50 g(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0.88莫耳)與水140 g添加至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冷凝管之1000 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繼而,添加48.8%之氫氧化鈉水溶液94.7 g(1.2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1.3當量),於60℃以下攪拌至溶液變得完全均勻。確認溶液變得均勻後,將單氯乙酸鈉154 g(1.3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1.5當量)溶解至水300 g中而獲得水溶液,於50~60℃歷時30分鐘一點一點地添加該水溶液。添加單氯乙酸鈉水溶液後,將溫度調節至90~95℃,攪拌5小時。反應之終點係以如下情況為條件:對反應液進行取樣,使用0.01 N硝酸銀水溶液藉由電位差滴定來測定反應液中之氯離子含量,達到全部單氯乙酸鈉進行了反應時之氯離子含量之計算值6.3%之98%以上。本製造例中,氯含量為6.3%。
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歷時約30分鐘添加至5000 ml之甲醇中,使水溶性聚合物析出並再沈澱。添加全部反應液後,進行30分鐘攪拌,將分散至甲醇中之水溶性聚合物藉由減壓過濾進行固液分離。
繼而,為了去除水溶性聚合物中所含之氯化鈉,而使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再分散至甲醇2000 ml中,於室溫攪拌並清洗30分鐘後,藉由減壓過濾進行固液分離,再次回收水溶性聚合物。藉由使用0.01 N硝酸銀水溶液之電位差滴定來測定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之氯含量,反覆進行清洗製程直至氯離子含量未達1%。所獲得之水溶性聚合物之總酸值為192 mgKOH/g,根據總酸值計算出之醚化度為0.76,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30萬,分散度為22.3。
(製造例12) 將澱粉部分分解物變更為製造例6中所製造之澱粉部分分解物140 g,將48.8%之氫氧化鈉水溶液變更為55.6 g(0.68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0.87當量),將單氯乙酸變更為30.5 g(0.32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0.4當量),將溶解單氯乙酸之離子交換水變更為8 g,除此以外,與製造例7同樣地進行反應及後處理,而獲得水性聚合物。所獲得之水溶性聚合物之總酸值為137 mgKOH/g,根據總酸值計算出之醚化度為0.49,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189萬,分散度為15.3。
(4)吸水性樹脂之製造 (製造例13) 將製造例7中所獲得之水溶性聚合物(含水甲醇之濕品,濕率69%)170 g投入至1000 ml之燒杯中,進而加入甲醇/水=80/20(體積比)之含水甲醇550 ml,使水溶性聚合物分散。一面利用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一面利用量液吸管向其中緩慢地添加1 N鹽酸水溶液5.8 ml。添加鹽酸後,攪拌15分鐘,進行減壓抽吸過濾,回收部分被游離酸中和之水溶性聚合物。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係含有含水醇之濕晶體。將該濕晶體轉移至培養皿,投入至設定為70℃之送風乾燥機,乾燥20小時而進行交聯處理。將處理後所獲得之固體用研缽進行粉碎,使用網眼150 μm與850 μm之篩網進行篩選,回收粒徑150~850 μm之吸水性樹脂粒子。
(製造例14) 將製造例8中所獲得之水溶性聚合物(含水乙醇之濕品,濕率61%)170 g投入至1000 ml之燒杯中,進而加入乙醇500 ml,使水溶性聚合物分散。一面利用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一面利用量液吸管向其中緩慢地添加1 N鹽酸水溶液82.2 ml。添加鹽酸後,攪拌15分鐘,進行減壓抽吸過濾,回收部分被游離酸中和之水溶性聚合物。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係含有含水醇之濕晶體。將該濕晶體轉移至培養皿中,投入至設定為150℃之送風乾燥機中,乾燥1小時而進行交聯處理。將處理後所獲得之固體用研缽進行粉碎,使用網眼150 μm與850 μm之篩網進行篩選,回收粒徑150~850 μm之吸水性樹脂粒子。
(製造例15~21) 除了變更為表2中所記載之原料及添加量以外,進行與製造例13相同之操作,獲得吸水性樹脂。
[表2]
製造例13 製造例14 製造例15 製造例16 製造例17 製造例18 製造例19 製造例20 製造例21
澱粉部分水解物 製造例1 製造例2 製造例3 製造例3 製造例4 製造例5 製造例5 製造例6 製造例1
水溶性聚合物 製造例7 製造例8 製造例9 製造例9 製造例10 製造例11 製造例11 製造例12 製造例7
水溶性聚合物(g) 170 170 45 45 45 45 45 40 40
水溶性聚合物 濕率(%) 69 61 67 67 66 68 68 71 69
含水甲醇(ml) 550 乙醇 50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00
1 N 鹽酸(ml) 5.8 82.2 4.4 5.9 3.1 4.3 5.8 11.6 6.5
乾燥溫度(℃) 70 150 70 70 70 70 70 70 70
乾燥時間(小時) 20 1 12 12 12 12 12 20 12
固形物成分(%) 96.1 97.0 98.2 97.2 98.3 97.4 97.8 97.5 96.4
(比較製造例1) 由聚丙烯酸鈉所構成之吸水性樹脂之製造 將丙烯酸155質量份(2.15莫耳份)、作為內部交聯劑之新戊四醇三烯丙醚0.62質量份(0.0024莫耳份)、及脫離子水340.27質量份一面進行攪拌並混合一面保持於1℃。向該混合物中流入氮氣使溶氧量成為0.1 ppm以下後,添加並混合1質量%過氧化氫水溶液0.31質量份、1質量%抗壞血酸水溶液1.16質量份及0.5質量%之2,2'-偶氮雙[2-甲基-N-(2-羥乙基)-丙醯胺]水溶液2.325質量份而開始聚合。於混合物之溫度達到85℃後,於85±2℃聚合約10小時,藉此獲得含水凝膠。繼而,一面利用切碎機(ROYAL公司製造,「12VR-400K」)切碎該含水凝膠502.27質量份,一面添加48.5質量%氫氧化鈉水溶液128.42質量份並混合,進而添加乙二醇二環氧丙醚之1質量%水溶液3質量份並混合,獲得切碎凝膠。進而利用通氣型帶式乾燥機{200℃,風速5 m/秒}使切碎凝膠乾燥,獲得乾燥體。利用果汁攪拌機(Oster公司製造,「OSTERIZERBLENDER」)對乾燥體進行粉碎後,使用網眼150 μm及710 μm之篩網調整為150 μm~710 μm之粒度,藉此獲得乾燥體粒子。
(5)紙尿布之製造 (實施例1~7) 利用批次型空氣抄造裝置,一面將4 g之吸水性樹脂與5 g之木材粉碎紙漿進行混合,一面製作100 mm×133 mm之吸水性樹脂/紙漿混合吸收體(紙漿之單位面積重量0.0375 g/cm 2,吸水性樹脂之單位面積重量0.03 g/cm 2)。用衛生紙夾著吸水性樹脂/紙漿混合吸收體之上下,利用15 kg輥往返加壓10次,獲得吸收層。用熱黏合(thermally bonded)不織布(18 gsm)與聚乙烯片夾著吸收層,用膠帶固定周圍,製成紙尿布樣品。將所使用之吸水性樹脂示於表3。
(比較例1) 除了使用比較製造例1之吸水性樹脂作為吸水性樹脂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7相同之方法製造紙尿布。
藉由下述方法測定紙尿布之吸收速度、回滲量、擴散長度。將其結果示於表3。 [表3]
澱粉部分分解物 水溶性聚合物 吸水性樹脂 澱粉原料 酸性基 吸收速度(秒) 回滲量(WB)(g) 擴散長度(cm)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合計
實施例1 製造例1 製造例7 製造例13 玉米澱粉 羧基甲基 2.1 11.4 41.3 4.7 5.1 15.3 25.1 11.8
實施例2 製造例2 製造例8 製造例14 玉米澱粉 羧基戊基 1.7 10.8 24.8 5.4 9.2 16.8 31.4 11.8
實施例3 製造例3 製造例9 製造例15 木薯 羧基甲基 4.1 38.0 58.5 4.1 9.0 13.3 26.4 12.5
實施例4 製造例3 製造例9 製造例16 木薯 羧基甲基 3.3 29.1 38.2 1.4 10.5 14.2 26.1 12.5
實施例5 製造例4 製造例10 製造例17 木薯 羧基甲基 3.6 36.9 55.0 3.7 11.0 14.6 29.3 13.5
實施例6 製造例5 製造例11 製造例18 糯玉米澱粉 羧基甲基 3.3 33.5 56.2 4.2 8.1 19.9 32.2 13.5
實施例7 製造例5 製造例11 製造例19 糯玉米澱粉 羧基甲基 3.6 35.1 48.4 4.6 11.4 16.7 32.7 13.0
比較例1 - - - - - 1.6 29.8 69.9 2.3 7.7 10.4 20.4 12.2
*比較例1中使用了由聚丙烯酸Na所構成之比較製造例1之吸水性樹脂
實施例1~7中,吸收速度、回滲量、擴散長度均獲得了作為紙尿布足夠實用之性能。一部分實施例中,獲得了大幅度地超過使用過往之聚丙烯酸鈉所得之比較例1之性能。
(6)衛生棉之製造 (實施例8~10) 利用批次型空氣抄造裝置,由0.5 g之吸水性樹脂製作50 mm×70 mm之吸水性樹脂製之吸收體(吸水性樹脂之單位面積重量0.0143 g/cm 2)。用衛生紙夾著吸收體之上下,利用15 kg輥往返加壓10次,獲得吸收層。用聚乙烯片夾著吸收層,用膠帶固定周圍,製成衛生棉樣品。將所使用之吸水性樹脂示於表4。
(比較例2) 除了使用比較製造例1之吸水性樹脂作為吸水性樹脂以外,藉由與實施例8~10相同之方法製造衛生棉。
藉由下述方法測定衛生棉之吸收速度、回滲量、吸收量、保水量。將其結果示於表4。 [表4]
澱粉部分分解物 水溶性聚合物 吸水性樹脂 澱粉原料 酸性基 吸收速度(秒) 回滲量(WB)(g) 吸收量(g/g) 保水量 -150 G(g/g)
實施例8 製造例6 製造例12 製造例20 玉米澱粉 羧基甲基 17.8 0.2 11.2 7.3
實施例9 製造例1 製造例7 製造例21 玉米澱粉 羧基甲基 19.4 0.2 8.8 6.6
實施例10 製造例2 製造例8 製造例14 玉米澱粉 羧基戊基 14.5 0.3 12.6 7.4
比較例2 - - - - - 72.9 2.3 6.5 5.7
*比較例2中使用了由聚丙烯酸Na所構成之比較製造例1之吸水性樹脂
實施例8~10中,吸收速度、回滲量、吸收量、保水量均獲得了超過使用過往之聚丙烯酸鈉所得之比較例2之性能。
(7)水溶性聚合物之評價法 (7-1)水溶性聚合物之總酸值 向100 ml燒杯中準確稱量水溶性聚合物約0.3 g,利用40 ml之離子交換水使其溶解。將該水溶液設置於具備玻璃電極(京都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C-171)之電位差滴定裝置(京都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AT-610)。於試樣全部為鈉鹽之情形時,於該階段,電位大致上顯示30 mV以下,因此添加1 N鹽酸水溶液直至電位成為320 mV以上為止,使水溶性聚合物中之羧酸基全部成為游離酸之狀態(成為鹽酸過剩之狀態)。確認電位已達320 mV以上,利用0.1 N氫氧化鈉水溶液進行中和滴定。於本滴定中,檢測到2個反曲點,第一反曲點於220 mV附近檢測出,第二反曲點於0~-30 mV附近檢測出。前者係試樣中之過剩之鹽酸之中和點,後者係水溶性聚合物中之羧酸之中和點。因此,總酸值係根據下述式1而計算出。 總酸值(mgKOH/g)=[{(Vb-Va)×0.1×fa×56.11}÷Sa]/(1-wr)     (式1) 此處,Va係在第一反曲點前被消耗之0.1 N氫氧化鈉水溶液之容量(ml),Vb係在第二反曲點前被消耗之0.1 N氫氧化鈉水溶液之容量(ml),fa係0.1 N氫氧化鈉水溶液之力價,Sa係試樣採取量。wr係藉由下述方法所測得之水溶性聚合物之濕率。
(7-2)水溶性聚合物之濕率 濕率意指使用鹵素水分計,於乾燥溫度130℃使試樣乾燥時之重量減少相對於試樣初始重量之比率(%)。於本實施例中,將水溶性聚合物0.5~1.0 g設置於Mettler-Toled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鹵素水分計HC103,於乾燥溫度130℃、斷開(switch off)基準1 mg/50秒、%MC模式(顯示有MC值=(試樣初始重量-乾燥重量)÷試樣初始重量×100之模式)下進行測定。將所顯示之MC值作為濕率。
(7-3)吸水性樹脂之醚化度 醚化度=(162×TAV)÷(56100-80×TAV) 此處,TAV係水溶性聚合物之總酸值(單位:mgKOH/g)。
(8)紙尿布之評價法 (8-1)吸收速度 將紙尿布以頂層片朝上之方式放置於水平面上,於中心部分放上測定用之帶筒之丙烯酸製板(重量200 g),向中心部之圓筒中一口氣流入生理食鹽水(食鹽濃度0.9重量%)25 g。測定筒內之生理食鹽水被吸收至紙尿布中所需之時間,將其作為吸收速度。
(8-2)回滲量 於吸收速度之試驗後,放置5分鐘,然後取下測定用之帶筒之丙烯酸製板,放上約20 g之濾紙(準確稱量重量,設為W1(g)),進而放上3.5 kg之砝碼並加壓3分鐘。3分鐘後,去除濾紙,測定其重量(W2(g))。根據以下式求出回滲量。 回滲量(g)=W2-W1
(8-3)擴散長度 將(8-1)吸收速度與(8-2)回滲量之操作進而反覆進行2次,合計進行3次測定。測定紙尿布上之生理食鹽水之擴散長度(最大長度)。
(9)衛生棉之評價法 (9-1)吸收量 將衛生棉於牛乳1000 ml中,在無攪拌下浸漬1小時後,懸吊10分鐘瀝乾。測定重量(h5),根據下式求出吸收量。再者,所使用之牛乳及測定環境之溫度為25℃±2℃。 吸收量(g/片)=(h5)-(h6) 再者,(h6)係浸漬前之衛生棉重量。
(9-2)保水量 於吸收量之試驗後,放入至離心分離器中,於150 G進行120秒鐘離心脫水而去除剩餘牛乳,測定重量(h7),根據下式求出保水量。 保水量(g/片)=(h7)-(h6)
(9-3)吸收速度 將衛生棉以頂層片朝上之方式放置於水平面上,於中心部分放上測定用之筒狀丙烯酸治具(重量200 g),向中心部之圓筒中一口氣倒入牛乳5 g。測定筒內之牛乳被吸收至衛生棉中所需之時間,將其作為吸收速度。
(9-4)回滲量 於吸收速度之試驗後,放置5分鐘,然後取下測定用之筒狀丙烯酸治具,放上約20 g之濾紙(準確稱量重量,設為W1(g)),進而放上0.5 kg之砝碼並加壓3分鐘。3分鐘後,去除濾紙,測定其重量(W2(g))。根據以下式求出回滲量。 回滲量(g)=W2-W1
(10)吸水性樹脂之分解及再生 (10-1)紙尿布之製造 (10-1-1)源自木薯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製造(製造例22) 將木薯澱粉以成為濃度30重量%之方式懸浮於自來水中後,藉由添加1 N氫氧化鈉水溶液而調整為pH值6.0,從而獲得澱粉乳。向該澱粉乳中,以相對於澱粉固形物每1克成為8.0單位之方式添加澱粉麥芽糖酶粗酵素液,於室溫攪拌30分鐘後,於攪拌下且於80℃反應5小時,而製備液化澱粉。所獲得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82萬,分散度為9.82。
(10-1-2)水溶性聚合物之製造(製造例23) 將製造例22之澱粉部分分解物之30重量%水溶液140 g(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0.78莫耳)添加至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冷凝管之500 ml之可分離式燒瓶中。繼而,添加48.8%之氫氧化鈉水溶液37.6 g(0.46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0.59當量),於60℃以下攪拌至溶液變得完全均勻。確認溶液變得均勻後,將單氯乙酸20.6 g(0.44莫耳,相對於澱粉部分分解物之羥基為0.8當量)溶解至離子交換水5.2 g中而獲得水溶液,於60~70℃歷時30分鐘滴加該水溶液。於添加單氯乙酸水溶液後,將溫度調節至80~90℃,攪拌1小時。反應之終點係以如下情況為條件:對反應液進行取樣,使用0.01 N硝酸銀水溶液藉由電位差滴定來測定反應液中之氯離子含量,達到全部單氯乙酸進行了反應時之氯離子含量之計算值3.8%之98%以上。本製造例中,氯含量為3.81%。
反應結束後,利用離子交換水600 g稀釋反應液。將所稀釋之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歷時約30分鐘添加至5000 ml之甲醇中,使水溶性聚合物析出並再沈澱。添加全部反應液後,進行30分鐘攪拌,將分散至甲醇中之水溶性聚合物藉由減壓過濾進行固液分離。
繼而,為了去除水溶性聚合物中所含之氯化鈉,而使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再分散至甲醇/水為80/20(體積比)之含水甲醇1000 ml中,於室溫攪拌並清洗30分鐘後,藉由減壓過濾進行固液分離,再次回收水溶性聚合物。藉由使用0.01 N硝酸銀水溶液之電位差滴定來測定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之氯含量,反覆進行清洗製程直至氯含量未達1%。所獲得之水溶性聚合物之總酸值為131.7 mgKOH/g,重量平均分子量為942萬,分散度為15.3。
(10-1-3)吸水性樹脂之製造(製造例24) 將製造例23中所獲得之水溶性聚合物(含水甲醇之濕品,濕率68%)170 g投入至1000 ml之燒杯中,進而加入甲醇/水=80/20(體積比)之含水甲醇550 ml,使水溶性聚合物分散。一面利用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一面利用量液吸管向其中緩慢地添加1 N鹽酸水溶液10.5 ml。添加鹽酸後,攪拌15分鐘,進行減壓抽吸過濾,回收部分被游離酸中和之水溶性聚合物。所回收之水溶性聚合物係含有含水醇之濕晶體。將該濕晶體轉移至培養皿中,投入至設定為70℃之送風乾燥機,乾燥20小時而進行交聯處理。將處理後所獲得之固體用研缽進行粉碎,使用網眼150 μm與850 μm之篩網進行篩選,回收粒徑150~850 μm之吸水性樹脂粒子。
由聚丙烯酸鈉所構成之吸水性樹脂之製造(比較製造例2) 將丙烯酸155質量份(2.15莫耳份)、作為內部交聯劑之新戊四醇三烯丙醚0.62質量份(0.0024莫耳份)、及脫離子水340.27質量份一面進行攪拌並混合一面保持於1℃。向該混合物中流入氮氣使溶氧量成為0.1 ppm以下後,添加並混合1質量%過氧化氫水溶液0.31質量份、1質量%抗壞血酸水溶液1.16質量份及0.5質量%之2,2'-偶氮雙[2-甲基-N-(2-羥乙基)-丙醯胺]水溶液2.325質量份而開始聚合。於混合物之溫度達到85℃後,於85±2℃聚合約10小時,藉此獲得含水凝膠。繼而,一面利用切碎機(ROYAL公司製造,「12VR-400K」)切碎該含水凝膠502.27質量份,一面添加48.5質量%氫氧化鈉水溶液128.42質量份進行混合,進而添加乙二醇二環氧丙醚之1質量%水溶液3質量份進行混合,獲得切碎凝膠。進而利用通氣型帶式乾燥機{200℃,風速5 m/秒}使切碎凝膠乾燥,獲得乾燥體。利用果汁攪拌機(Oster公司製造,「OSTERIZERBLENDER」)對乾燥體進行粉碎後,使用網眼150 μm及710 μm之篩網調整為150 μm~710 μm之粒度,藉此獲得乾燥體粒子。
(10-1-4)紙尿布之製造(實施例11) 將製造例24中所獲得之吸水性樹脂5.0 g放上10×40 cm之紙漿製吸水片5.0 g,以成為10×20 cm之方式將紙漿製吸水片對折,製作吸水性樹脂/紙漿混合吸收體。用衛生紙夾著吸水性樹脂/紙漿混合吸收體之上下,利用15 kg輥往返加壓10次,獲得吸收層。用頂層片(熱風不織布(18 gsm))與底層片(聚乙烯片)夾著吸收層,用膠帶固定周圍,製成紙尿布樣品。
(10-1-5)紙尿布之製造(比較例3) 除了使用比較製造例2中所獲得之吸水性樹脂來代替製造例24中所獲得之吸水性樹脂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法製造紙尿布。
(10-1-6)紙尿布之吸收量 每隔5分鐘分3次將生理食鹽水40 ml應用於實施例11及比較例3之紙尿布中,使其吸收合計120 ml。所有紙尿布均吸收了合計120 ml之生理食鹽水。再者,所使用之生理食鹽水及測定環境之溫度為25℃±2℃。
(10-1-7)紙尿布之保水量 於吸收量之試驗後,將紙尿布放入至離心分離器中,於150 G進行120秒鐘離心脫水而去除剩餘之生理食鹽水,測定重量。自所測定之重量減去吸水前之重量而求出保水量。其結果為,實施例11為106.5 g/片,比較例3為111.9 g/片。
(10-2)吸水性樹脂之分解(製造例25) 自保水量測定後之實施例11之紙尿布取出吸水性樹脂/紙漿混合吸收體,在25℃±2℃於1000 m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濃度0.5重量%)中浸漬30分鐘。
對吸收體之固形物殘渣進行水清洗與離心脫水後,依據JIS P8251:2003「紙、紙板及紙漿-灰分試驗方法-525℃燃燒法」進行灰分之測定。於吸收體之固形物殘渣中殘存有全部吸水性樹脂之情形時,由於水溶性聚合物之製造時所使用之氫氧化鈉水溶液之鈉之存在,而推測測定出約6%之灰分。
為了進行比較,而測定未使用之紙漿之灰分,結果為-0.7%。未使用之紙漿中,灰分之理論值為0,推測測定值在誤差之範圍內。相對於此,吸收體之固形物殘渣中,灰分之測定值為0.8%,灰分之測定值與未使用之紙漿同等。由該結果確認到吸收體中所含之吸水性樹脂藉由鹼處理而幾乎全部被分解。
於吸水性樹脂/紙漿混合吸收體浸漬於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後,吸水性樹脂之分解物以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之形式存在於水溶液中。藉由GPC及IR來分析所回收之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並與未使用之製造例23中所獲得之水溶性聚合物進行比較,將比較結果示於圖1~2。又,將分子量、分散度示於表5。如表5、圖1~2所示,吸水性樹脂之分解物中所含之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之分子量分佈與化學結構與未使用之水溶性聚合物同等。 [表5]
重量平均分子量(Mw) 數量平均分子量(Mn) 分散度(Mw/Mn)
未使用之水溶性聚合物 9,581,546 567,980 16.87
分解物中之水溶性聚合物 9,552,635 493,158 19.37
(10-3)自分解物再生出吸水性樹脂 向製造例25中所獲得之包含源自分解物之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之水溶液(重量427 g,固形物成分1.4重量%,鹼含量26.1 meg/g)中滴加鹽酸進行中和,調整至pH值7~8。利用蒸發器蒸餾去除水直至固形物成分成為10重量%。於甲醇中使其再沈澱,藉由減壓抽吸過濾來回收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之濕品10.5 g(固形物成分39.6%,純量4.2 g)。向所回收之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之濕品中加入甲醇/水=80/20(體積比)之含水甲醇300 ml,使再生水溶性聚合物分散。一面利用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一面利用量液吸管向其中緩慢地添加1 N鹽酸水溶液0.8 ml。添加鹽酸後,攪拌15分鐘,進行減壓抽吸過濾,回收部分被游離酸中和之再生水溶性聚合物。將所回收之再生水溶性聚合物轉移至培養皿,投入至設定為70℃之送風乾燥機,乾燥20小時進行交聯處理。將處理後所獲得之固體用研缽進行粉碎,使用網眼150 μm與850 μm之篩網進行篩選,回收粒徑150~850 μm之吸水性樹脂粒子。將該吸水性樹脂、及藉由相同方法由未使用之水溶性聚合物所製造之吸水性樹脂之吸水特性示於表6。
[表6]
吸水性樹脂之原料 離子交換水之無加壓下吸水倍率(g/g) 離子交換水之保水率(g/g) 生理食鹽水之無加壓下吸水倍率(g/g) 生理食鹽水之保水率(g/g)
未使用之水溶性聚合物 284.1 208.8 51.1 46.7
再生之水溶性聚合物 390.1 204.4 53.9 50.3
如表6所示,由作為吸水性樹脂之分解物之再生水溶性聚合物再次製造吸水性樹脂時,亦獲得了充分之吸水特性。
(10-4)紙漿之回收(製造例26~27、比較製造例3~4) 對於製造例25中藉由吸收體之鹼處理所回收之吸收體之固形物殘渣(回收紙漿),利用送風乾燥機於120℃進行乾燥後,進行解纖。使用解纖後之回收紙漿、或原生紙漿,以與表7所示之吸收性樹脂之組合製成與實施例11相同之構成之紙尿布,進行吸水速度、回滲量之評價。將其結果示於表7。
[表7]
模型吸收體之材料 吸水速度(sec) 回滲量(g/片)
吸水性樹脂 紙漿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共計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共計
製造例26 製造例24 回收紙漿(製造例25) 4 16 42 62 11 12 14 37
製造例27 比較製造例2 回收紙漿(製造例25) 4 57 92 153 6 10 10 26
比較製造例3 製造例24 原生紙漿 2 13 50 65 10 12 15 36
比較製造例4 比較製造例2 原生紙漿 3 44 100 147 7 9 10 26
如表7所示,於使用回收紙漿之情形時,獲得了與原生紙漿同等之性能。確認到回收紙漿能夠與原生紙漿同樣地用於製造吸水性物品。
[圖1]係表示水溶性聚合物之凝膠過濾層析法之結果。 [圖2]係表示水溶性聚合物之紅外線吸收光譜。

Claims (12)

  1.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包含由向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導入酸性基所得之水溶性聚合物所構成之吸水性樹脂。
  2. 如請求項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酸性基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或磺基烷基。
  3.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750萬以下,且/或分散度(重量平均分子量(Mw)/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5以上。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水溶性聚合物之藉由水系粒徑排阻層析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分析所獲得之聚三葡萄糖(pullulan)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50萬~4,000萬。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水性樹脂具有以下特徵: (a)離子交換水之無加壓下吸水倍率為100~500 g/g; (b)離子交換水之保水率為80~300 g/g; (c)生理食鹽水之無加壓下吸水倍率為10~70 g/g;及/或 (d)生理食鹽水之保水率為5~60 g/g。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係選自由衛生用品、醫療用品、食品保存用品、土木用品、及農業園藝用品所組成之群中之任一種。
  7. 如請求項6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衛生用品係選自由紙尿布、生理用品、失禁用護墊、母乳墊、便攜廁所(Portable Toilet)、及寵物用廁所所組成之群中之任一種。
  8. 如請求項6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醫療用品係選自由止血用海綿、傷口保護材料、傷口癒合材料、醫療廢棄物固化劑、保冷劑、藥物遞送系統用載體、及人工關節所組成之群中之任一種。
  9. 一種再生水溶性聚合物,其係對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進行鹼處理而獲得。
  10. 一種吸水性樹脂,其係請求項9之再生水溶性聚合物之交聯物。
  11. 一種吸水性物品,其包含請求項10之吸水性樹脂。
  12. 一種自吸收性物品回收親水性纖維之方法,上述吸收性物品包含由向澱粉或其部分分解物導入酸性基所得之水溶性聚合物所構成之吸水性樹脂及親水性纖維, 上述方法包含對吸水性物品之一部分或全部進行鹼處理而使吸水性樹脂分解之步驟。
TW112124531A 2022-08-01 2023-06-30 吸收性物品 TW2024216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22452 2022-08-01
JP2022-122452 2022-08-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21670A true TW202421670A (zh) 2024-06-01

Family

ID=8984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4531A TW202421670A (zh) 2022-08-01 2023-06-30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421670A (zh)
WO (1) WO20240292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4026473D1 (de) * 2003-12-15 2010-05-20 Preentec Ag Verfahren zur konzentration und reinigung von biologischen verbindungen
AU2007302586B2 (en) * 2006-09-25 2013-06-27 Archer-Daniels-Midland Company Superabsorbent surface-treated carboxyalkylated polysaccharid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9246A1 (ja)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4407B (en) Superabsorbents,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JP5296334B2 (ja) 吸水性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樹脂粒子
TW448190B (en) The water-absorbing agent and processes therefor
TW591039B (en) Water-absorbing material and absorbing article thereof
KR20010105311A (ko) 초흡수성의 산성 폴리사카라이드
JPH0782301A (ja) 吸水材の製法
JP5632635B2 (ja) 吸水性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154596A (ja) 耐塩安定性吸収剤及びその製法
TWI229008B (en) Water absorbent material
JP2006328346A (ja) 生分解性吸水性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生分解性吸水性材料からなる堆肥化助剤
JP7348412B2 (ja) 水溶性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TW202248220A (zh) 吸水性樹脂
JP3598141B2 (ja) 吸水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246360A (zh) 吸水性樹脂
TW202421670A (zh) 吸收性物品
TW202405026A (zh) 吸水性樹脂之製造方法
JP7125216B1 (ja) 水溶性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JP2024155083A (ja) 液状有機化合物を吸収する吸液性樹脂を使用した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1226525A (ja) 吸水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13155B2 (ja) 吸水性樹脂及び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JP2004155806A (ja) 架橋セルロースエーテ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水性基材
JP4309626B2 (ja) 吸水材の製造方法
JPH0985080A (ja) 吸水性セルロース材料の製造方法
JP2005246121A (ja) カラヤガムからなる吸水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水性物品
JP2004018685A (ja) 着色が低減された架橋ゲ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ゲル乾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