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0709A - 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0709A
TW202330709A TW111137822A TW111137822A TW202330709A TW 202330709 A TW202330709 A TW 202330709A TW 111137822 A TW111137822 A TW 111137822A TW 111137822 A TW111137822 A TW 111137822A TW 202330709 A TW202330709 A TW 2023307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thermoplastic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kneading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7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髙木翔太
松山理恵子
鈴木一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寶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寶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寶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0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070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30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4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8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 B29B7/46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12Making granul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composition
    • B29B9/14Making granul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composition fibre-reinforc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395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 B29C48/40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u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screws or at least two parallel non-intermeshing screws, e.g. twin screw extru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50Details of extruders
    • B29C48/505Screws
    • B29C48/55Screws having reverse-fee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50Details of extruders
    • B29C48/505Screws
    • B29C48/59Screw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thread, i.e. the shape of a single thread of the material-feeding screw
    • B29C48/605Screw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thread, i.e. the shape of a single thread of the material-feeding screw the thread being discontinuo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包含:在具有一對的螺桿的雙軸擠出機中,供給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熔融混煉的步驟,熔融混煉的步驟在雙軸擠出機的混煉區進行,混煉區中的一對螺桿分別具有2個以上的逆行的螺桿元件,及2個以上的順行的螺桿元件,逆行的螺桿元件具備一條螺紋部(flight part),其上形成有至少一個槽口,逆行的螺桿元件及順行的螺桿元件以相鄰的狀態,沿著螺桿的軸方向交互地配置。

Description

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含有纖維狀填充劑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當製造含有的玻璃纖維等的纖維狀填充劑呈分散的狀態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時,通常是將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以雙軸擠出機進行熔融混煉。纖維狀填充劑通常是將成為填充劑的纖維塗佈表面處理劑、上漿劑等後,匯集多數條後,以數mm的長度切斷的集束體(亦稱為短切股(chopped strands))的狀態,投入到雙軸擠出機中。然後,藉由在熔融混煉時,使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bundle)去纖化(defiberizing),能夠在熱可塑性樹脂中使纖維狀填充劑呈分散的狀態。
然而,當在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當中以未去纖化的狀態殘留。以未去纖化狀態存在的纖維狀填充劑成為在射出成形時刻噴嘴堵塞的原因,恐怕作為成形品使用時,導致強度降低等的不良影響。因此,期望使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充分地去纖化。
近年來,藉由雙軸擠出機的高扭力化,能夠在過去無法生產的排出區域製造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每單位時間製造量(產能)增加。但是,若在不考慮螺桿設計而增加從雙軸擠出機的熔融混煉產物的排出量,亦即使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每單位時間的製造量增大時,去纖化所必需的應力並未施加在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整體上,有一部分的纖維狀填充劑以未去纖化的狀態殘留。為了降低未去纖化的狀態,而減少從雙軸擠出機的排出量,使去纖化所必需的應力施加在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整體,如此一來產能降低。為了不降低產能並減少未去纖化,只要提高螺桿的轉數即可。但是,提高螺桿的轉數時,恐怕因剪切發熱導致在熔融混煉中樹脂的分解。所以,提出一種變更螺桿設計,用以降低未去纖化的纖維狀填充劑,同時抑制樹脂的分解的技術(參照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中,使用高扭力的雙軸擠出機,以高排出量進行擠出,並作為在雙軸擠出機的混煉步驟所使用的螺桿,使用具有一個以上的一條逆行的螺桿元件(screw element)的螺桿,該螺桿元件具有形成有圓弧狀的槽口的螺紋部(flight part)。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許5536705號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根據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製造方法,使用高扭力的雙軸擠出機,雖然經確認針對增大排出量並降低未去纖化的纖維狀填充劑,且抑制樹脂的分解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不足的尚待改善空間。
本發明為鑒於上述過去的問題點而完成者,其議題為提供一種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該組合物能夠降低在含有纖維狀填充劑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的未去纖化的纖維狀填充劑,且,抑制樹脂的分解。 [用以解決問題的手段]
解決上述議題的本發明的一態樣如以下所述。 (1)一種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為包含:在具有一對的螺桿的雙軸擠出機中,供給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熔融混煉的步驟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上述熔融混煉的步驟在上述雙軸擠出機的混煉區進行,上述混煉區中的一對螺桿分別具有2個以上逆行的螺桿元件及2個以上順行的螺桿元件,逆行的螺桿元件具備形成有至少一個槽口的一條螺紋部(flight part),上述逆行的螺桿元件及上述順行的螺桿元件以相鄰的狀態,沿著上述螺桿的軸方向交互地配置。
(2)如上述(1)所記載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熱可塑性樹脂為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樹脂。
(3)如上述(1)或(2)所記載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將上述雙軸擠出機的排出量Q除以螺桿轉數Ns的値(Q/Ns),進一步再除以螺桿的軸心間距離的立方的値(Q/Ns密度)為0.013~0.023kg/h・rpm・cm 3
(4)如上述(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為直徑為5~20μm,長度為1~5mm的玻璃纖維的短切股。
(5)如上述(1)~(4)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在將上述熱可塑性樹脂及上述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熔融混煉的步驟前,將上述熱可塑性樹脂及上述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預混煉的步驟, 在上述預混煉的步驟中,使用將長度為0.05D~0.5D的捏合盤(kneading disc)以成為0.5D~5.0D的長度的方式裝配的一對螺桿,將上述熱可塑性樹脂及上述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熔融混煉。 [發明功效]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降低含有纖維狀填充劑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的未去纖化的纖維狀填充劑,且,抑制樹脂的分解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本實施形態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為一種包含:在具有一對的螺桿的雙軸擠出機中,供給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熔融混煉的步驟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熔融混煉的步驟為將熔融的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混煉的步驟,在雙軸擠出機的混煉區進行,混煉區中的一對螺桿分別具有2個以上逆行的螺桿元件(以下,有時簡稱「逆行的螺桿元件」),及2個以上順行的螺桿元件,逆行的螺桿元件具備形成有至少一個槽口的一條螺紋部。此外,逆行的螺桿元件及順行的螺桿元件以相鄰的狀態,沿著螺桿的軸方向交互地配置。
在本實施形態中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中,雙軸擠出機的混煉區中一對的螺桿各別順行的螺桿元件及具有形成有至少一個槽口的一條螺紋部的逆行的螺桿元件,以相鄰的狀態,沿著螺桿的軸方向交互地配置。藉由此種構成,在混煉區中,熔融的樹脂組合物,透過藉由順行的螺桿元件朝向順行的方向流動及藉由相鄰於該順行的螺桿元件的逆行的螺桿元件朝向逆行的方向流動,使熔融的樹脂組合物的流動被擾動。而且,由於在逆行的螺桿元件具有形成有至少一個槽口的一條螺紋部,樹脂組合物中的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通過槽口時,應力施加在樹脂組合物中的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上,進行去纖化。因此,在本實施形態相關的雙軸擠出機的混煉區中,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能夠充分地去纖化,可降低未去纖化的纖維狀填充劑。而且,由於不過度提高螺桿的轉數,而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能夠充分地去纖化,故能夠防止由螺桿轉數增加引起的剪切發熱所造成的樹脂的分解。
在本實施形態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中,使用雙軸擠出機,將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熔融混煉。作為雙軸擠出機,可列舉,例如,圖1所示的構成者。圖1所示的雙軸擠出機10具備:具備用以投入熱可塑性樹脂的進料斗12的第1供給口14,塑化區16,第2供給口18,預混煉區20,混煉區22,及具備將被熔融混煉的樹脂組合物排出的卸料模(discharge die)的模具部24。投入至第1供給口14的粒狀的熱可塑性樹脂被固態輸送至塑化區16並熔融。並未限制塑化區16的元件構成,只要是預計大部分熱可塑性樹脂的熔融即可。例如,可以將2組單側的捏合盤的前端部與桶的內壁的距離為0.4mm的1.0D(盤厚度0.2D×5片,偏移角45°)的順行的2條捏合盤元件,與1組單側的捏合盤的前端部與桶的內壁的距離為0.4mm的1.0D(盤厚度0.2D×5片,偏移角45°)的逆行的2條捏合盤元件組合,成為塑化區。 第2供給口18具有例如側進料螺桿,可以由此將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供給至雙軸擠出機10。 預混煉區20位於混煉區22的上游側,將含有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的組合物進行預混煉,是視情況設置的區。實施預混煉是用以在混煉區22所進行的在熔融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的混煉之前,使熔融或未熔融狀態的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確實地接觸(濕潤)。詳細情況如下述。 混煉區22位於預混煉區20的下游側,預混煉結束,將含有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的組合物進行熔融混煉的區域。 且,在本說明書中,D是指桶的內徑的意思。例如,螺桿元件的長度表示為0.5D時,該長度是指螺桿的軸方向的長度,桶的內徑的0.5倍的意思。
在本實施形態中,其特徵在於混煉區22中的螺桿的構成,在混煉區中的一對螺桿具有2個以上形成有至少一個槽口的一條螺紋部的逆行的螺桿元件,及2個以上的順行的螺桿元件。然後,使逆行的螺桿元件和順行的螺桿元件以相鄰的狀態沿著螺桿的軸方向交互地配置。在混煉區中,如上述,在使熔融的樹脂組合物的流動受到擾動的同時,藉由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通過逆行的螺桿元件的螺紋部的槽口進行去纖化。因此,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能夠充分地進行去纖化。 以下,針對各螺桿元件加以說明。
[順行的螺桿元件] 順行的螺桿元件擔負將熔融的樹脂組合物朝下游方向運送的功能。順行的螺桿元件只要具有此種功能者,其形狀並未特別限制,可列舉,例如,如圖2(a)所示,螺紋部為連續相連的全螺紋(full-flight)形狀的二條螺桿元件30。
作為順行的螺桿元件的條數,以1~2條為佳。此外,順行的螺桿元件的長度以0.2D~5D為更佳。
[逆行的螺桿元件] 逆行的螺桿元件為具有一條的螺紋部的螺桿元件,該螺紋部形成有至少一個槽口。例如,可列舉,如圖2(b)所示,具有形成有13個槽口36的一條螺紋部34的螺桿元件32。
形成在逆行的螺桿元件的螺紋部的槽口的形狀,可列舉,圓弧狀、U型、V型、矩形等的形狀,當中,以圓弧狀、U型為佳。 當槽口為圓弧狀時,從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充分地去纖化的觀點而言,該圓弧的半徑(曲率半徑)以0.05D~0.15D為佳,以0.06D~0.12D為更佳。
逆行的螺桿元件的槽口的個數,從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充分地去纖化的觀點而言,以7~20為佳,以9~16為更佳。
逆行的螺桿元件的長度,以0.2D~3.5D為佳,以0.2D~2.0D為更佳。
在本實施形態中,順行的螺桿元件及逆行的螺桿元件,是以相鄰的狀態交互地配置,其例如圖3所示。圖3中的箭頭表示熔融的樹脂組合物流動的方向。在圖3(a)中,熔融的樹脂組合物的流動從上游側依序,逆行的螺桿元件40、順行的螺桿元件42、逆行的螺桿元件40、順行的螺桿元件42,及逆行的螺桿元件40以各別相鄰的狀態配置。此外,左側及中央的逆行的螺桿元件40的長度為1.0D,右側的逆行的螺桿元件40的長度為0.5D,順行的螺桿元件42的長度皆為0.5D。
將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充分地去纖化,以藉由熔融的樹脂組合物的流動進一步擾動為佳,因此以順行的螺桿元件及逆行的螺桿元件的組合大量存在為佳。為了使此種螺桿元件的組合大量存在,以縮短各別長度使其交互地配置為佳。例如,將各別長度為0.5D的複數個螺桿元件交互地配置的形態,此形態如圖3(b)所示。在圖3(b)中,從熔融的樹脂組合物的流動的上游側起依序為逆行的螺桿元件40、順行的螺桿元件42、逆行的螺桿元件40、順行的螺桿元件42,及逆行的螺桿元件40以各別相鄰的狀態予以配置。此外,逆行的螺桿元件40及順行的螺桿元件42的長度皆為0.5D。
在本實施形態中,以相鄰配置的順行的螺桿元件及逆行的螺桿元件的組合當作1時,在混煉區中的該組合的總數,以2~10為佳,以2~5為更佳。此外,對於螺桿元件及逆行的螺桿元件的組合,亦可進一步配置螺桿元件及逆行的螺桿元件的其中之一。此時,由於最下游側的位置為流動最受到擾動的位置,以將逆行的螺桿元件配置在此位置為佳。
在本實施形態中,以將雙軸擠出機的排出量Q除以螺桿轉數Ns的値(Q/Ns),再進一步除以螺桿的軸心間距離的立方的値(Q/Ns密度)為0.013~0.023kg/h・rpm・cm 3為佳。關於此項於以下加以說明。 作為影響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的去纖化的操作條件參數,可列舉,Q/Ns。由於Q/Ns越大,賦予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比能量(specific energy)越小,雖然可操作用以抑制樹脂劣化,但變得容易發生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的未去纖化。Q/Ns的上限不僅取決於混煉物的黏度、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的去纖化程度,還取決於螺桿設計、雙軸擠出機的馬達性能、螺桿的接觸比(contact ratio)。 想當然爾,Q/Ns所表示的比能量對於混煉物的影響,取決於雙軸擠出機的尺寸。當螺桿接觸比相同時,雙軸擠出機內的混煉物的量與雙軸擠出機內的有效體積成正比。所謂有效體積,是指在雙軸擠出機內所能夠填滿材料的空間體積,此有效體積與相鄰螺桿間的軸心間距離的立方成正比關係。然後,將Q/Ns除以相鄰螺桿的軸心間距離的立方的値,定義為Q/Ns密度時,即使改變雙軸擠出機的尺寸,比能量對於單位量的混煉物的影響,能夠以Q/Ns密度進行比較。
在本實施形態中,在以Q/Ns密度成為0.013~0.023kg/h・rpm・cm 3的操作條件下進行操作為佳,以成為0.015~0.021kg/h・rpm・cm 3為更佳,以0.017~0.020kg/h・rpm・cm 3進一步更佳。藉由在上述範圍內進行操作,能夠抑制樹脂分解的發生,同時抑制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的未去纖化的發生。
在本實施形態中,以進一步包括在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熔融混煉的步驟之前,將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預混煉的步驟為佳。換言之,如圖1所示,以在混煉區的上游側設置預混煉區為佳。以在預混煉的步驟中,使用一對螺桿將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熔融混煉為佳,該對螺桿以將長度0.05D~0.5D的捏合盤成為0.5D~5.0D的長度的方式裝配。藉由包括預混煉的步驟,如上述,在混煉區進行熔融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的混煉之前,使熔融或未熔融狀態的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確實地接觸(濕潤),在混煉區的熔融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物更有效地進行熔融混煉。
在預混煉區中所使用的捏合盤的厚度,以0.05D~0.5D為佳,以0.1D~0.3D為更佳。當捏合盤的厚度為0.05D~0.5D時,強度、耐久性足夠,同時能夠使熔融或未熔融狀態的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確實地接觸(濕潤)。此外,對於螺桿的負荷變小。
預混煉區長度以0.5D~5.0D為佳,以1.0D~4.0D為更佳。當預混煉區長度為0.5D~5.0D時,充分地濕潤,螺桿的長度不會過長,易於保留其他區域。
在預混煉區所使用的捏合盤的形狀並未特別限制,可以是捏合盤、肩切(shoulder cut)捏合盤、離心(eccentric)捏合盤的任一種。
以下,針對在本實施形態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各成分加以說明。
[熱可塑性樹脂] 在本實施形態中,可以使用通用塑膠、工程塑膠作為熱可塑性樹脂,適合使用結晶性熱可塑性樹脂、非晶性熱可塑性樹脂等。作為結晶性熱可塑性樹脂,可列舉,聚縮醛樹脂(POM)、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樹脂(PBT)、聚苯硫醚樹脂(PPS)等的聚芳硫醚樹脂(PAS)、液晶性高分子(LC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PET)、聚丙烯(PP)、聚醯胺樹脂(PA)等。
[纖維狀填充劑] 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纖維狀填充劑,可列舉,將複數條玻璃纖維、碳纖維等進行集束的集束體。玻璃纖維的集束體(以下,亦稱為「玻璃纖維束」)為將數百~數千條玻璃纖維(單絲,monofilament)成束而成的短切股。此外,玻璃纖維的直徑以在5~20μm的範圍者為佳,以6~18μm者為更佳。再者,玻璃纖維的長度以7~16mm者為佳,以8~14mm者為更佳。
[其他成分] 在本實施形態中,必要時,可對於熱可塑性樹脂添加1種或2種以上的常用的添加劑,例如,潤滑劑、脫模劑、抗靜電劑、界面活性劑、螢光增白劑、阻燃劑,或是,有機高分子材料、無機或者有機的纖維狀、粉末狀、板狀的填充劑等。 [實施例]
以下,雖然藉由實施例進一步具體說明本實施形態,但本實施形態並不限於以下的實施例。
[實施例1~6、比較例1~3] 在各實施例、比較例中,使用如圖1所示的構成的雙軸擠出機,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樹脂100質量份、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物43質量份,在以下的擠出條件進行熔融混煉,獲得錠狀的樹脂組合物。且,從第1供給口14供給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樹脂,從第2供給口18供給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物。此外,所使用的各成分的詳情如下。 (1)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樹脂 POLYPLASTICS CO., LTD.製,PBT樹脂(本質黏度,intrinsic viscosity,於鄰氯苯酚中在溫度35℃測定):0.8dL/g)) (2)束狀纖維狀填充劑 日本電氣硝子(股)製,短切股(直徑:10.5μm,長度:3.0mm)。
(擠出條件) ・雙軸擠出機:TEX44αII,日本製鋼所(股)製 ・滾筒溫度:270℃ ・螺桿轉數:320rpm ・擠出量:300kg/hr
另一方面,實施例1~6中,雙軸擠出機的混煉區如圖4(a)所示,3個逆行的螺桿元件40,和2個順行的螺桿元件42交互地配置。且,逆行的螺桿元件40為具有形成有13個圓弧狀的槽口的一條螺紋部的逆行的螺桿元件(參照圖2(b)),順行的螺桿元件42為二條順行的運送元件(參照圖2(a))。此外,左側與中央的逆行的螺桿元件40的長度為1.0D,右側的逆行的螺桿元件40的長度為0.5D,順行的螺桿元件42的長度皆為0.5D。 如圖4(b)所示,比較例1為3個逆行的螺桿元件40以彼此相鄰的狀態配置。左側及中央的逆行的螺桿元件40的長度為1.0D,右側的逆行的螺桿元件40的長度為0.5D。 如圖4(c)所示,比較例2~3為3個逆行的螺桿元件40,和具有形成有13個圓弧狀的槽口的一條螺紋部的2個順行的螺桿元件44交互地配置。順行的螺桿元件44與逆行的螺桿元件40,僅在順行或逆行的點相異,其餘以外皆相同。此外,左側與中央的逆行的螺桿元件40的長度為1.0D,右側的逆行的螺桿元件40的長度為0.5D,順行的螺桿元件44的長度皆為1.0D。
此外,在各實施例、比較例中,在雙軸擠出機的預混煉區中,根據以下的條件1或條件2,實施預混煉。 條件1:使用2組單側的前端部的間隙為0.4mm的0.5D(0.1D×5片,偏移角45°)的順行的捏合元件,成為1.0D的長度。 條件2:使用4組單側的前端部的間隙為0.4mm的0.5D(0.1D×5片,偏移角45°)的順行的捏合元件,成為2.0D的長度。
<評價> 使用在各實施例、比較例中所獲得的錠片,進行以下的評價。 [評價玻璃纖維的未去纖化數目] 對於在各實施例、比較例所獲得的錠狀的樹脂組合物,使用X射線CT裝置(Comscan Tecno(股)製,ScanXmate-D090SS270),在以下的測定條件計數未去纖化的玻璃纖維的個數。具體而言,將各樹脂錠片9g放入樣品槽中,拍攝X射線CT穿透影像,計數反射高亮度的未去纖化的玻璃纖維束的個數。計數結果如表1所示。 (測定條件) 管電壓:54kV 管電流:130μA 解析度20.0μm 影像陣列寬1856×高度1472。
[樹脂溫度] 當各實施例、比較例的樹脂組合物的調製時,於設置在雙軸擠出機中的熔融樹脂的卸料模的孔中,插入熱電偶型溫度計的溫度測定部位,讀取當顯示溫度為穩定的時間點的顯示溫度。讀取的溫度如表1所示。
[表1]
   熔融混煉區中螺桿元件的構成 預混煉 Q/Ns密度 [kg/h・rpm・cm 3] 未去纖化數目 樹脂溫度 [℃]
實施例1 圖4(a) 0.017 13 280
實施例2 圖4(a) 條件1 0.017 9 283
實施例3 圖4(a) 條件2 0.017 5 284
實施例4 圖4(a) 條件2 0.013 0 291
實施例5 圖4(a) 條件2 0.020 14 273
實施例6 圖4(a) 條件2 0.010 0 303
比較例1 圖4(b) 條件2 0.017 21 285
比較例2 圖4(c) 條件1 0.017 21 282
比較例3 圖4(c) 條件2 0.017 22 284
根據表1可知,實施例1~6相較於比較例1~3,玻璃纖維的未去纖化數目更少。換言之,藉由混煉區中的螺桿元件的配置態樣如圖4(a)般,顯示可降低未去纖化的玻璃纖維。此外,比較未進行預混煉的實施例1,與進行預混煉以外與實施例1進行相同處理的實施例2及3,可知進行預混煉者可更減少未去纖化的玻璃纖維。 實施例6其Q/Ns密度低至0.010kg/h・rpm・cm 3,無法確認玻璃纖維的未去纖化數目。惟,樹脂溫度達到300℃以上,故推測發生剪切發熱。
10:雙軸擠出機 12:進料斗 14:第1供給口 16:塑化區 18:第2供給口 20:預混煉區 22:混煉區 24:模具部 30:二條螺桿元件 32:螺桿元件 34:螺紋部 36:槽口 40:逆行的螺桿元件 42:順行的螺桿元件
[圖1]為表示本實施形態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中所使用的雙軸擠出機的構成的概念圖。 [圖2(a)]為表示順行的螺桿元件的斜視圖。 [圖2(b)]為表示具有形成有槽口的一條螺紋部的逆行的螺桿元件的斜視圖。 [圖3(a)-(b)]為表示順行的螺桿元件及具有形成有槽口的一條螺紋部的逆行的螺桿元件的配置態樣的概念圖。 [圖4(a)~(c)]為表示在實施例-比較例中,順行的螺桿元件與具有形成有槽口的一條螺紋部的逆行的螺桿元件之配置態樣的概念圖。
10:雙軸擠出機
12:進料斗
14:第1供給口
16:塑化區
18:第2供給口
20:預混煉區
22:混煉區
24:模具部

Claims (5)

  1. 一種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為包含:在具有一對的螺桿的雙軸擠出機中,供給熱可塑性樹脂及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bundle),進行熔融混煉的步驟的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上述熔融混煉的步驟在上述雙軸擠出機的混煉區進行,上述混煉區中的一對螺桿分別具有2個以上逆行的螺桿元件(screw element),及2個以上順行的螺桿元件,逆行的螺桿元件具備一條螺紋部(flight part),於螺紋部上形成有至少一個槽口,上述逆行的螺桿元件及上述順行的螺桿元件以相鄰的狀態,沿著上述螺桿的軸方向交互地配置。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熱可塑性樹脂為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樹脂。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將上述雙軸擠出機的排出量Q除以螺桿轉數Ns的値(Q/Ns),進一步再除以螺桿的軸心間距離的立方所得的値(Q/Ns密度)為0.013~0.023kg/h・rpm・cm 3
  4.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為直徑為5~20μm,長度為1~5mm的玻璃纖維的短切股(chopped strands)。
  5.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在將上述熱可塑性樹脂及上述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熔融混煉的步驟之前,將上述熱可塑性樹脂及上述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預混煉的步驟, 在上述預混煉的步驟中,使用將長度為0.05D~0.5D的捏合盤(kneading disc)以成為0.5D~5.0D長度的方式裝配的一對螺桿,將上述熱可塑性樹脂及上述纖維狀填充劑的集束體進行熔融混煉。
TW111137822A 2021-10-06 2022-10-05 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TW2023307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4604 2021-10-06
JP2021164604 2021-10-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0709A true TW202330709A (zh) 2023-08-01

Family

ID=85803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7822A TW202330709A (zh) 2021-10-06 2022-10-05 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61240B2 (zh)
TW (1) TW202330709A (zh)
WO (1) WO20230586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333B2 (zh) * 1973-06-18 1980-01-19
JP4602024B2 (ja) * 2004-07-28 2010-12-22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晶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KR101256694B1 (ko) * 2005-05-18 2013-04-19 폴리플라스틱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섬유상 충전제 고농도 배합 수지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및수지 조성물 펠렛
JP5632235B2 (ja) 2010-08-27 2014-11-26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ガラス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536705B2 (ja) * 2011-04-01 2014-07-02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ガラス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3978662A (zh) * 2014-05-09 2014-08-13 天津翰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挤出机双螺杆结构
JP7432080B2 (ja) * 2018-09-13 2024-02-16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樹脂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3058647A1 (zh) 2023-04-13
JP7361240B2 (ja) 2023-10-13
WO2023058647A1 (ja)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32920B2 (ja) 熱可塑性プラスチック溶融体に粉末状又は織維状の添加剤を混合するための単軸又は二軸スクリュー型押出し機
US6428728B1 (e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resin structure,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same, and extruder for production of same
US11584830B2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conductive composite material
JP5536705B2 (ja) ガラス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JP4303115B2 (ja) 可塑化装置内のスクリューの混合エレメント/セクション
TW202330709A (zh) 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CN105365196A (zh) 双螺杆挤压机
JP3786981B2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混練用フルフライトスクリュー及びスクリュー式射出機
JP5536704B2 (ja) ガラス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632235B2 (ja) ガラス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18103187A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WO2023234220A1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WO2018026000A1 (ja) 二軸押出機
JPS5839659B2 (ja) 熱可塑物押出成形方法
US20230302699A1 (en) Plasticizing unit
JP7168714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22119423A (ja) 樹脂押し出し機および樹脂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00218619A (ja) 押出機用混練分散用部品及びスクリュー
WO2019065786A1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の混練方法、可塑化装置及び押出機
WO2017094740A1 (ja) 熱可塑性樹脂と強化用繊維とが混合溶融された溶融樹脂を射出する射出成形機及び射出成形機用スクリュー
CN218966103U (zh) 一种聚氨酯流延薄膜挤出机专用螺杆
JP2019059081A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用の押出機
WO2021157264A1 (ja) 射出成形方法および射出成形装置
JPH02307725A (ja) 二軸スクリュー式押出機
JPH0651290B2 (ja) 熱可塑性樹脂高混練スクリュー、単軸押出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ブロー成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