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7495A - 一種易清洗電飯煲 - Google Patents

一種易清洗電飯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7495A
TW202327495A TW111146812A TW111146812A TW202327495A TW 202327495 A TW202327495 A TW 202327495A TW 111146812 A TW111146812 A TW 111146812A TW 111146812 A TW111146812 A TW 111146812A TW 202327495 A TW202327495 A TW 2023274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iner
pot
wall
r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6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澤春
李揚
于凌振
王濤
Original Assignee
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131473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5606988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51140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403686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23033724.0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6724121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7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749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Abstract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易清洗電飯煲,包括煲體、煲蓋、用於烹飪米飯的內膽、加熱裝置、冷卻風扇,所述煲體設有容置腔,所述內膽置於容置腔內且位於加熱裝置上,煲蓋扣合封閉容置腔與內膽形成烹飪腔,所述煲體包括設有進風口的保溫內罩,所述冷卻風扇設於所述進風口處,所述內膽外側壁與保溫內罩內壁之間具有保溫間隙,所述進風口設有朝向內膽下部用以降低冷風進入保溫間隙風阻的入風角度,所述進風口進入的冷風自下而上的環繞內膽迴圈冷卻內膽下部,內膽下部接觸米飯的部分冷卻降溫,米飯內水汽向內膽下部接觸米飯部分的內壁凝結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浸潤與內膽內壁貼合的米飯。上述電飯煲具有良好的無塗層不沾效果,方便清洗。

Description

一種易清洗電飯煲
本申請屬於廚房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易清洗電飯煲。
現有的電飯煲為了實現米飯的不沾效果,會在內膽內表面設置一層不沾塗層,但是這種不沾塗層在用戶使用過程中,壽命有限,受高溫或者剮蹭易脫落,進而無法長久實現內膽的不沾效果,且脫落的塗層容易混入米飯中被人誤食,影響人體健康,塗層脫落後,將露出內膽的基底,使得烹飪過程中基底直接暴露在高溫高濕等的烹飪環境中,影響食品衛生安全,因此當塗層脫落時,內膽不適宜繼續使用。而內膽使用無塗層製作時(如內膽內表面使用不銹鋼),又容易出現米飯黏鍋,盛飯時飯勺不易鏟掉內膽表面黏接的米飯問題。
目前有公開一些通過對內膽的冷卻來實現不沾的電飯煲,而不用設置塗層,但其防黏效果不好,由於無法對內膽完成均勻的冷卻,導致還是有一些地方出現黏鍋的情況。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易清洗電飯煲,以解決電飯煲無塗層不沾效果差的問題。
本申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易清洗電飯煲,包括煲體、煲蓋、用於烹飪米飯的內膽、加熱裝置、冷卻風扇,所述煲體設有容置腔,所述內膽置於容置腔內且位於加熱裝置上,煲蓋扣合封閉容置腔與內膽形成烹飪腔,通過所述冷卻風扇冷卻所述內膽,內膽下部接觸米飯的部分冷卻降溫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浸潤與內膽內壁貼合的米飯;在所述煲蓋和煲體的結合處設有第一排風口,煲蓋與煲體之間具有結合間隙,該結合間隙形成第一排風口,冷風冷卻所述內膽後,經所述第一排風口排出。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申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為:
經所述第一排風口排出,以便於形成先下後上的氣流,從而提高內膽的冷卻效果,從而實現不黏。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申請,並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068】
10:煲體
101:保溫內罩
102:外鍋殼
103:底座
104:鍋圈
105:加熱裝置
106:容置腔
107:保溫間隙
108:進風口
109:吸風口
110:第一排風口
111:底部間隙
112:出風通道
113:第二排風口
114:內腔體
115:支撐件
20:煲蓋
30:內膽
301:烹飪腔
302:內膽下部
303:內膽腰部
304:內膽上部
305:內膽翻邊
306:弧狀側壁
307:平狀底壁
308:球狀內壁
309:凹槽
310:平底部
40:冷卻風扇
41:導風片
42:導風通道
43:導風面
44:上導風片
45:下導風片
46:導風間隙
421:第一導風通道
422:第二導風通道
50:米飯
60:冷凝水
1:煲體
11:外殼
12:保溫罩
13:冷卻進風口
14:入風口
2:發熱盤
21:通孔
22:接線端子
23:擋筋
24:導風板
3:內膽
4:冷卻風扇
5:第一間隙
6:第二間隙
7:通風間隙
8:風道
【00010】
圖1為本申請一種實施方式下的所述電飯煲的剖視圖;
圖2為本申請一種實施方式下的所述電飯煲開蓋狀態圖;
圖3為本申請一種實施方式下的內膽下部接觸米飯部分的局部示意圖;
圖4為本申請一種實施方式下煲蓋與煲體結合處的局部示意圖;
圖5為本申請一種實施方式下第二排汽口的示意圖;
圖6為本申請一種實施方式下內膽的示意圖;
圖7為本申請一種實施方式下具有球形內壁的內膽示意圖;
圖8為本申請一種實施方式下具有凹槽的內膽示意圖;
圖9為本申請一種實施方式下保溫內罩上的冷卻風扇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0為本申請一種實施方式下冷卻風扇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申請實施例二的電飯煲剖視圖;
圖12為圖1中局部放大圖;
圖13為本申請實施例二的電飯煲立體圖;
圖14為本申請實施例二的發熱盤示意圖一;
圖15為本申請實施例二的發熱盤示意圖二;
【00011】為了更清楚的闡釋本申請的整體構思,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以示例的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00012】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申請,但是,本申請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並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013】另外,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申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00014】在本申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 “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還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00015】在本申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徵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實施方式”、“實施例”、“一種實施例”、“示例”或“具體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申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016】實施例一
【00017】如圖1-3所示為一種易清洗電飯煲,包括煲體10、煲蓋20、用於烹飪米飯的內膽30、加熱裝置105、冷卻風扇40,所述煲體10設有容置腔106,所述內膽30置於容置腔106內且位於加熱裝置105上,煲蓋20扣合封閉容置腔106與內膽30形成烹飪腔301,所述煲體10包括設有進風口108的保溫內罩101,所述冷卻風扇40設於進風口108處,所述內膽30外側壁與保溫內罩101內壁之間具有保溫間隙107,所述進風口108設有朝向內膽下部302用以降低冷風進入保溫間隙107風阻的入風角度,所述進風口108進入的冷風自下而上的環繞內膽30迴圈冷卻內膽下部302,內膽下部302接觸米飯50的部分冷卻降溫,米飯50內水汽向內膽下部302接觸米飯50部分的內壁凝結形成冷凝水60,冷凝水60浸潤與內膽30內壁貼合的米飯50。
【00018】需要說明的,煲蓋20與煲體10之間可以鉸接設置,也可以分體設置,用戶可通過開啟煲蓋20和閉合煲蓋20實現對用於烹飪米飯的內膽30的取放或米飯的取用,內膽30可取放地放置的煲體10的容置腔106中,通過底部的加熱裝置105實現加熱,本實施例中,加熱裝置105為電磁線盤,通過電磁線盤通電時產生的交變磁場對內膽30進行加熱;設置的保溫內罩101內部形成了用於容置內膽30容置腔106,保溫內罩101的底部固定著加熱裝置105,對於加熱裝置105為電磁線盤而言,保溫內罩101底側具有底部開口,電磁線盤連接連接在底部開口上,使得電磁線盤直接與保溫內罩101連接,由保溫內罩101和電磁線盤二者結合圍合形成容置腔106,此時煲蓋20蓋合後,容置腔106除了煲蓋20與煲體10的結合處、以及底部的測溫孔、漏水孔能與外部空間連通外,沒有其他地方會與外部連通,所以整個容置腔106相對封閉,而加熱裝置105若為發熱盤,則整個容置腔106相對而言,底部將存在更多的開口,如用於接線端子伸出保溫內罩101的避讓孔等。
【00019】煲體10還包括鍋圈104、外鍋殼102和底座103,外鍋殼102設置在保溫內罩101的外側,為了固定保溫內罩101和外鍋殼102,鍋圈104與底座103連接,外鍋殼102設置在鍋圈104與底座103之間,保溫內罩101設置在鍋圈104上,外鍋殼102與保溫內罩101之間為內腔體114。對於加熱裝置105為電磁線盤的電飯煲而言,底座103上設有吸風口109,冷卻風扇40可以通過底座103上的吸風口109進行吸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外鍋殼102上對應進風口108的高度位置設置吸風口109。
【00020】如圖6所述,內膽30包括內膽腰部303、內膽下部302和內膽上部304;內膽腰部303的直徑大於內膽下部302,一些實施例中,內膽腰部303的直徑也大於內膽上部304,內膽下部302包括弧狀側壁306和平狀底壁307,具體膽形下文詳細闡述。
【00021】傳統的內膽未冷卻,內膽內外之間將不存在溫差,或作為熱源的內膽的溫度有時膽體溫度還大於米飯的溫度,不足以在內膽下部302接觸米飯的部分內壁凝結形成冷凝水,因此米飯燒糊黏鍋,此時若內膽沒有不沾塗層,將難以清洗。本實施例中,通過冷卻風扇40完成對內膽的冷卻,具體如下:
【00022】參考圖1,冷卻風扇40工作,通過進風口108吸入冷風,朝向容置腔106內送風,進風口108的出風方向與煲體10的豎直方向呈一定夾角,使得進風口108設有朝向內膽下部302用以降低冷風進入保溫間隙107風阻的入風角度,呈一定入風角度的冷風進入保溫間隙107後,冷風自上而下的環繞內膽迴圈冷卻內膽下部302。當內膽30內有烹飪好的米飯時,米飯中的高溫水汽將在內膽下部302接觸米飯的部分內壁凝結,冷凝形成的冷凝水浸潤與內膽內壁貼合的米飯,此時冷卻後內膽30內外溫差外低內高,即由外至內,溫度逐漸升高,因此,得以在接觸米飯的部分內壁持續有冷凝水來浸潤米飯,以此避免不沾,方便清洗。
【00023】在形成冷凝水時,現有的冷卻風扇40的氣流難以均勻的作用於內膽下部302,使得接觸米飯的各部分內壁都能維持冷凝水的存在,致使不沾效果不佳。
【00024】一定的入風角度,能夠降低進入保溫間隙107的風阻,提高進風量,同時使得冷風先對內膽下部302進行冷卻,且冷風自下而上的環繞內膽迴圈冷卻內膽下部302,即冷風先從內膽腰部303吹下直至環繞內膽下部302,在豎直方向上,由於內膽腰部303直徑往往較大,越往下內膽直徑逐漸收縮,所以,氣流向下運動時,越靠近內膽30的底部,表面積俞小,氣流向上運動時,越遠離內膽30的底部,表面積俞大;且在水準方向上,由於柱面的存在,從內膽30的左側至中線時,弧度逐漸增大,從中線至右側時,弧度逐漸減小,氣流向左右側運動時,剛剛從進風口108流出的氣流,離內膽30中線一側越近,表面積逐漸增大,越過中線後,隨遠離中線一側俞遠,則表面積逐漸縮小,一定的入風角度,使得冷風先下 後上環繞內膽下部302,使得氣流主要在豎直方向上流動,而不是水準方向上,從豎直方向冷風先下後上的路徑上來看,當進風口108吹出的氣流向下運動時,由於表面積的逐漸減小而形成彙聚效應,氣流向上運動時表面積逐漸增大而形成擴散效應,彙聚效應使得冷氣在與內膽30接觸時,先接觸面積大,後接觸面積小,進而使得冷風能夠在相對更冷時有大接觸面積而吸收更多熱量,以便在彙聚後在相對更熱時有小接觸面積而吸收更低的熱量,避免在彙聚處由於冷氣過冷而使得其在小接觸面積處熱量吸收過多,進而導致接觸米飯的各部分冷凝水形成不均的問題;當經過彙聚效應過後,冷風已升溫,在此基礎上,再向上擴散流動時,將不會在小接觸面積處吸熱較多,造成冷卻不均的問題。
【00025】如圖4所示,為形成先下後上的氣流,在煲蓋20和煲體10的結合處設有第一排風口110,煲蓋20與煲體10之間具有結合間隙,該結合間隙形成第一排風口110,所述冷風冷卻所述內膽30後,經所述第一排風口110排出。通過第一排風口110進行排風,相對而言,意味著容置腔106的底部和側壁儘量封閉,減少孔洞的開設,避免氣流從底部和側壁留出。優選地,此時加熱裝置105為上述的電磁線盤,電磁線盤安裝在保溫內罩101底部開口處。
【00026】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內膽30放置在煲體10的容置腔106中,保溫內罩101下側設置加熱裝置105,加熱裝置105與內膽30之間具有底部間隙111,為了形成該底部間隙111,內膽30具有內膽翻邊305,內膽翻邊305與所述煲體10的配合處具有出風通道112,所述保溫間隙107中的氣流經所述出風通道112進入所述第一排風口110。出風通道112設置,使得氣流得在內膽翻邊305的阻擋下轉變氣流方向,使得熱風能夠更為方便的進入第一排風口110並排出。
【00027】本實施例的一些變通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所述冷卻風扇40的旁側設有第二排風口113,所述第二排風口113連通所述保溫內罩101與外鍋殼102之間的內腔體114,所 述煲體10底部設有連通內腔體114的散熱孔,所述冷風冷卻所述內膽30後,經所述第二排風口113排入所述內腔體114,再經所述散熱孔排出。
【00028】旁側指的是靠近所述冷卻風扇40設置,距離冷卻風扇40的距離不大於10cm,第二排風口113高度位置可以是與冷卻風扇40平齊,當然,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二排風口113的方位可以位於其他位置。
【00029】如圖2、4所示,鍋圈104上具有支撐件115,支撐件115設在所述配合處,所述內膽30支撐在所述支撐件115上,以形成所述出風通道112。支撐件115的設置可以是多個,在相鄰的支撐件115之間形成出風通道112,通過支撐件115來形成出風通道112將方便內膽30掛接在鍋圈104上,不僅能形成隔離間隙,也能形成出風通道112,結構簡單。
【00030】冷凝水形成的過程需要冷卻時間,冷卻時間不能過長,為了縮短冷卻時間,可以採用的方法是盡可能的降低內膽下部302接觸米飯的部分的表面積,從而降低為形成浸潤用冷凝水所需的功率。
【00031】對形成冷凝水的過程做估算分析,烹飪末期內膽30溫度約100-110℃,米飯溫度100℃。估算過程認為內膽30降溫放熱與水蒸氣冷凝放熱之和等於冷卻風扇40吹風帶走的熱量。
【00032】以冷卻風扇40輸送的冷空氣150L/min,內膽降溫到95℃為例,△T內膽取15℃,冷空氣升溫△T空氣取30℃。
【00033】內膽降溫放出的熱量Q內膽=m內膽c內膽△T內膽
【00034】水蒸氣冷凝放出的熱量Q水層=m水層△H
【00035】冷空氣每分鐘帶走的熱量為Q空氣=m空氣c空氣△T空氣
【00036】形成冷凝水需要的時間為(Q內膽+Q水層)/Q空氣
【00037】相關參數及數值表:
Figure 111146812-A0101-12-0008-21
Figure 111146812-A0101-12-0009-2
【00038】通過上述估算可知,大約4分鐘的冷卻時間,可以形成冷凝水水層,延長4分鐘的時間屬於米飯烹飪的可接受範圍內,可以加入米飯烹飪中,輸送150L/min流量的風機大約直徑50mm左右的小風機就可以實現,所以此方案可應用性較高。
【00039】經製作樣機測試驗證,3-5分鐘的冷卻風扇40降溫能使內膽內表面冷卻到約95℃,內膽內壁表面形成水層,使米飯不易黏結在內膽上。
【00040】通過上述計算可以發現,內膽的材質、形狀、重量影響著水層的面積、內膽比熱容、內膽品質,冷空氣的溫升,因此,可以通過改進內膽的結構等來控制冷卻時間。
【00041】具體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所述內膽下部302的外側壁具有弧狀側壁306和平狀底壁307,弧狀側壁306所述內側下部的內側壁對應所述弧形側壁和平行底壁的部分為 球狀內壁308;球狀內壁308可以使得內膽下部302接觸米飯的部分的表面積最小,從而使得冷卻時間最小。弧狀側壁306指的是在內膽外側壁上下方向的剖面為弧狀,弧狀側壁306繞軸旋轉形成弧面,弧狀的弧線可以為曲率不同的弧線,而不是曲率相同的圓弧線,意味著內膽下部302曲面可以為非球面;平狀底壁307用於內膽能平放至桌面上,平狀底壁307指的是內膽外側壁為水準設置。通過“外平內曲”,不僅可以不影響內膽的取放體驗,也可以由於球狀內壁308的設置,將使得同樣的米量下,米飯與內膽接觸的表面積最小,從而降低水蒸氣冷凝所釋放的能量,進而縮短冷卻時間。
【00042】進一步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所述球狀內壁308與所述平狀底壁307之間的壁厚B1,所述球狀內壁308與所述弧狀側壁306之間的壁厚為B2,所述B1
Figure 111146812-A0101-12-0010-18
B2。此處B1和B2可以為最小厚度,也可以為平均厚度,一般而言,膽壁厚度在0.5至10mm不等,可依情況設置,當B1
Figure 111146812-A0101-12-0010-20
B2時,使得“外平內曲”的內膽盡可能的輕薄,降低內膽的重量,進而能夠降低內膽的蓄熱能力,從而便於內膽降溫,以快速形成冷凝水。
【00043】為了便於加工,多採用衝壓成型工藝成型內膽,這樣內膽的壁厚將保持一致,內外壁的形狀也將保持一致,為此,一些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所述內膽下部302具有內外壁均水準設置的平底部310,所述平底部310的內壁的表面積小於其外壁的表面積,為了使得內壁的表面積小於其外壁的表面積,可在所述內膽下部302的外側壁上設有凹槽309或凸起。由於平底部310的外壁設有凹槽309或凸起,將增大平底部310的外壁的表面積,這樣將提高冷空氣的溫升,從而提高冷空氣每分鐘帶走的熱量,進而縮短冷卻時間。
【00044】一些實施例中,也可以在弧狀側壁306或平狀底壁307上設置凹槽309或凸起,進而提高內膽下部302的外側的表面積,此時將使得“外平內曲”的內膽內外表面積差值進一步增大,形成米飯接觸的部分內外表面積“外大內小”的設置,以 此加快冷凝水的形成。
【00045】為了提高冷卻效果,也可以調整冷空氣的風量大小來實現,對於冷卻風扇40而言,由於風道阻力的存在,假設額定風量為200L/min,實際損耗將使得風量下降至200L/min以下,因此可以減小進風阻力,來提高風量,從而降低冷卻時間。
【00046】如圖9所示,進風口108處設有導風片41和導風通道42,導風片41使得進風口108的進入保溫間隙107的冷風具有入風角度,優選地,導風片41進入保溫間隙107的入風角度為10-20度之間,該夾角為導風片41於進風口108處切向方向和保溫內罩101的豎直方向間的夾角。本實施例中,入風角度為18度,一些變通實施例中,該夾角可以為10、12、15、20度等。當入風角度小於10度時,將使得導風通道42不便於模具成型,加工難度大;如果大於20度,將使得冷風更多的作用在內膽膽壁上,進而增大風阻。
【00047】導風片41具有導風面43,導風面43由所述冷卻風扇40一側向保溫間隙107一側呈弧形延伸設置,以使得冷卻風扇40吹出的冷風在經過導風片41時,冷風能從水準方向平緩地過渡至預設的入風角度以進入保溫間隙107,避免了導風片41的不合理設計所帶來的風量損失,又進一步地降低經過導風片41的風阻,從而提高進風量,進而提高冷卻效率。
【00048】構成導風通道42的上導風片44和下導風片45沿水準方向的投影不重疊,例如,上導風片44的下端部和下導風片45的上端部在保溫內罩101的高度方向上具有導風間隙46,導風間隙46的存在一方面將使得導風片41便於成型,同時,也能降低導風通道42的風阻。
【00049】如圖10所示,所述導風通道42包括冷風向所述內膽30的側壁進行送風的第一導風通道421,和冷風向保溫間隙107進行送風的第二導風通道422;各導風通道42均位於內膽下部302的弧狀側壁306所在高度位置處,其中第一導風通道421位於內膽下部302的膽徑最大處,其入風角度與弧狀側壁306相交,致使第一導風通道421的冷風能夠向內膽 腰部303位置進行送風,由於腰部位置的側壁膽徑大,所以表面積大,通過部分導風通道向此處送風冷卻,便於形成彙聚效應,以保證內膽下部302的冷卻均勻性,第二導風通道422的入風角度與弧狀側壁306相離設置,致使第二導風通道422的冷風能夠向保溫間隙107進行送風,而不是向內膽膽壁送風,如此能夠降低風阻,提高冷空氣的進風量,進而縮短冷卻時間。第一導風通道421和第二導風通道422具有多個,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風通道421和第二導風通道422各設有2個。
【00050】冷卻風扇40的設置位置處在外鍋殼102的對角處,外鍋殼102與保溫內罩101之間的內腔體114在對角處空間最大,便於冷卻風扇40的吸風,減小風阻,提高進風量。
【00051】實施例二
【00052】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方便清洗的電飯煲,參照圖11-圖13,包括煲體1、發熱盤2、放置在煲體1內的內膽3和冷卻風扇4,所述發熱盤2加熱所述內膽3,發熱盤2與煲體內壁之間具有第一間隙5,內膽側壁與煲體內壁具有第二間隙6,所述第一間隙5與第二間隙6連通,煲體1內壁設有冷卻進風口13,所述冷卻進風口13至少朝向第一間隙5,冷卻風扇4自冷卻進風口吹入的冷卻風自第一間隙5流向第二間隙6。
【00053】內膽3內用於放置食材,發熱盤2貼合內膽3,用於傳熱給內膽3,為了對內膽3進行冷卻,現有技術中,一般都是冷卻內膽3的側壁,但是對於發熱盤2加熱的電飯煲來說,由於發熱盤具有較高的熱慣性,即使內膽3的側壁得到了冷卻,但是發熱盤2仍然在傳熱給內膽3,造成冷卻效果不佳,而且食材主要是聚集在內膽3的底部。所以本申請通過通風間隙的設置,可以對發熱盤2這個熱源進行冷卻,達到最佳的冷卻效果,進而實現對內膽底部的冷卻,避免內膽底部米飯發黃黏鍋。內膽中米飯在烹飪結束之後,由於底部冷卻風扇降溫,使得內膽溫度降低,使得內膽內壁會液化形 成冷凝水,冷凝水位於內膽內壁和米飯之間形成隔離層,從而可以避免米飯黏鍋,方便用飯勺沿著內膽內壁將米飯鏟出。現有技術中,雖然也有對發熱盤進行冷卻的結構,但是一般都是在發熱盤下方設置冷卻介質,這種成本高且製造工藝複雜。而本申請中僅通過設置冷卻風扇4配合通風間隙就實現了對發熱盤2的冷卻,達到了冷卻內膽的效果。冷卻風扇4通過冷卻進風口13吹入的冷卻風首先進入第一間隙5,可以直接對發熱盤2進行有效冷卻,然後進入第二間隙6,可以對內膽3的側壁進行冷卻,形成了冷卻風的有序流動,達到理想的風冷效果,且成本較低,產品使用壽命高。
【00054】進一步的,參照圖11和圖12,所述煲體1包括外殼11和位於外殼內的保溫罩12,所述發熱盤2和內膽3位於保溫罩12內,所述發熱盤2加熱所述內膽3,發熱盤2與保溫罩12底壁之間具有第一間隙5,內膽3側壁與保溫罩12側壁具有第二間隙6,所述第一間隙5與第二間隙6連通,煲體1內壁設有冷卻進風口13,所述冷卻進風口至少朝向第一間隙5,冷卻風扇4自冷卻進風口13吹入的冷卻風自第一間隙5流向第二間隙6,所述保溫罩12底部設有排風口,以使得保溫罩12和外殼11之間形成散熱空間。通過排風口可以及時將熱風排出,將保溫罩12內溫度降低,避免冷卻風在保溫罩12內流動但是無法將熱風帶出,影響降溫效果。
【00055】在本實施例中,可參照圖12,所述冷卻風扇4位於保溫罩12外,所述保溫罩12內壁設有冷卻進風口13,冷卻進風口13的高度低於所述發熱盤2,冷卻風扇自冷卻進風口吹入的冷卻風吹向所述發熱盤2。保溫罩12一般為金屬件,可以減少發熱盤2及內膽3的溫度擴散到保溫罩12外,造成電飯煲外殼溫度過高,且保溫罩12的設置,可以減少發熱盤2在加熱時熱量的散失。由於冷卻風扇4位於保溫罩12外,而保溫罩12內設置有發熱盤2,可以避免發熱盤2的溫度輻射到冷卻風扇上,提高了冷卻風扇的使用壽命。而且,保溫罩12內的空間有限,冷卻風扇4的設置還不會佔用保溫罩 12內部空間,由於冷卻風扇4位於保溫罩12外,會更加靠近外界,所以可以方便將外界冷風吸入保溫罩12內。在本實施例中,冷卻進風口13的高度低於發熱盤2,使得從冷卻進風口13的冷卻風可以吹向發熱盤2,而不是直接吹向內膽3,實現對發熱盤2這個熱源的冷卻。
【00056】在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1,所述外殼11設有入風口14,所述冷卻風扇4位於所述入風口14和冷卻進風口13之間,將外殼11外的冷卻風從入風口14吸入,從冷卻進風口13吹出。借助外殼11上的入風口14,冷卻風扇4可以直接將大量的外界冷卻風吸入,然後吹入保溫罩12內,對發熱盤2進行冷卻降溫。本實施例中,入風口14位於外殼11的側壁,在其他實施例中,入風口14也可以位於外殼11的底壁。
【00057】在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4和圖15,所述發熱盤2的局部具有凹槽或凸起,以使得所述內膽3和發熱盤2之間具有通風間隙7。對於發熱盤2加熱內膽3的結構來說,冷卻內膽3的關鍵是切斷發熱盤2對內膽3的傳熱,本實施例通過在發熱盤2局部設置凹槽或凸起,使得內膽3和發熱盤2之間形成通風間隙,在需要冷卻降溫時,通過冷卻風吹入通風間隙內,能夠有效將內膽溫度快速降低。較佳的,所述通風間隙7包括周向間隙71和徑向間隙72交錯設置。通過交錯設置的間隙使冷卻風能夠快速擴散冷卻。
【00058】在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2、圖14和圖15,所述發熱盤2中心設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處設有導風板24,所述導風板24引導至少部分冷卻風從所述第一間隙5流入所述通風間隙7。通過發熱盤2上通孔21和導風板24的設置,使得冷卻風可以從第一間隙5流入通風間隙7,冷卻風在第一間隙5流動時,就可以對發熱盤2的底部進行冷卻,而通過導風板24的引導到通風間隙7內,再擴散到發熱盤2其他區域,可以對發熱盤2的頂部進行冷卻,實現了對發熱盤上下冷卻的效果,而自第一間隙5過來的冷卻風也是剛從冷卻進風口13吹入的,溫度相對較低,從而使得冷卻風在進入保溫 罩12之後,可以第一時間對發熱盤2的底部和頂部進行冷卻降溫,達到最佳的冷卻效果。本實施例中,借助導風板24和通風間隙7,解決了發熱盤貼合內膽加熱方式的冷卻難題。
【00059】在本實施例中,為了確保從第一間隙5過來的冷卻風能夠順暢的流動,參照圖15,在發熱盤2的底部設有擋筋23,擋筋23形成導風通道,擋筋23平行設置有多條,冷卻進風口13對應導風通道設置,形成的導風通道剛好可以使得冷卻風順暢流動,結合圖12,部分冷卻風配合導風板24,穿過通孔21到達發熱盤2的上方,通過通風間隙7擴散到發熱盤2其他區域。
【00060】在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2,所述冷卻風扇4和冷卻進風口13之間設有風道8,所述風道8的橫截面積逐漸變小。在冷卻風扇4轉速一致的情況下,通過風道橫截面積變小可以加速冷卻風的流動,改善冷卻風扇4的冷卻效果。
【00061】在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2,所述第二間隙6由下至上逐漸變小。如此設計,可以確保冷卻風大部分停留在內膽3下方,而在烹飪時,米飯主要也是停留在內膽3的下方,所以可以對內膽中的米飯區域進行有效冷卻。
【0006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內膽為球形內膽,所述球形內膽具有最大緯圓處,所述冷卻風扇低於所述最大緯圓處。球形內膽的特點就是具有一個最大緯圓處,即在高度方向上有一個最寬的地方,從最大緯圓處往上或者往下,寬度逐漸減小。本實施例中,冷卻風扇低於最大緯圓處設置,一方面由於球形內膽的形狀,使的最大緯圓處的橫向空間最小,而在其上方或者下方相應會具有一定的空間,另一方面,內膽的下方更加需要進行冷卻,所以本申請將冷卻風扇設置在最大緯圓處的下方,兼顧了空間和冷卻效果。
【0006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內膽3為不銹鋼內膽。現有技術中,為了避免米飯黏鍋,內膽3的內表面會設置不沾塗層,而不沾塗層存在的問題就是不耐刮擦,在長期使用之後塗層脫落導致內膽3黏鍋,影響了內膽3的使用壽命。本實施例 中,內膽中米飯在烹飪結束之後,由於底部冷卻風扇降溫,使得內膽溫度降低,使得內膽內壁會液化形成冷凝水,冷凝水位於內膽內壁和米飯之間形成隔離層,從而可以避免米飯黏鍋,方便用飯勺沿著內膽內壁將米飯鏟出。由於通過冷卻風扇可以避免米飯黏鍋,所以本實施例中,內膽可以設置為不銹鋼內膽,其內表面不用設置不沾塗層,大大提高了內膽3的使用壽命,由於內表面沒有不沾塗層,不用擔心塗層脫落的問題,在清洗時可以使用鋼絲球清洗內膽內表面。
【0006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發熱盤2的接線端子22穿過保溫罩12的底壁延伸至所述散熱空間。接線端子22位於保溫罩12的下方,溫度相對較低,可以提高電器元件的使用壽命,而且從排風口排出的氣流可以進一步對接線端子22等進行冷卻降溫。排風口可以是由保溫罩12底壁上的通孔構成,排風口可以設置有多個,其中部分排風口同時供接線端子22等電器元件穿過,部分排風口同時供測溫元件穿過。
【00065】本申請中未述及的地方採用或借鑒已有技術即可實現。
【00066】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
【00067】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申請。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申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請求項範圍之內。
10:煲體
101:保溫內罩
102:外鍋殼
103:底座
104:鍋圈
105:加熱裝置
107:保溫間隙
109:吸風口
114:內腔體
20:煲蓋
30:內膽
301:烹飪腔
40:冷卻風扇

Claims (10)

  1. 一種易清洗電飯煲,包括煲體、煲蓋、用於烹飪米飯的內膽、加熱裝置、冷卻風扇,所述煲體設有容置腔,所述內膽置於容置腔內且位於加熱裝置上,煲蓋扣合封閉容置腔與內膽形成烹飪腔,其特徵在於,
    通過所述冷卻風扇冷卻所述內膽,內膽下部接觸米飯的部分冷卻降溫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浸潤與內膽內壁貼合的米飯;
    在所述煲蓋和煲體的結合處設有第一排風口,煲蓋與煲體之間具有結合間隙,該結合間隙形成第一排風口,冷風冷卻所述內膽後,經所述第一排風口排出。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易清洗電飯煲,其特徵在於,
    所述內膽具有內膽翻邊,所述內膽翻邊與所述煲體的配合處具有出風通道,所述煲體包括設有保溫內罩,所述內膽外側壁與保溫內罩內壁之間具有保溫間隙,所述保溫間隙中的氣流經所述出風通道進入所述第一排風口。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易清洗電飯煲,其特徵在於,
    所述煲體包括設有保溫內罩和第二排風口,所述第二排風口連通所述保溫內罩與外鍋殼之間的內腔體,所述煲體底部設有連通內腔體的散熱孔,所述冷風冷卻所述內膽後,經所述第二排風口排入所述內腔體,再經所述散熱孔排出。
  4. 根據請求項3所述的易清洗電飯煲,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排風口設置在所述冷卻風扇的旁側,所述旁側指的是靠近所述冷卻風扇設置,距離冷卻風扇的距離不大於10cm。
  5. 根據請求項3所述的易清洗電飯煲,其特徵在於,
    第二排風口高度位置與所述冷卻風扇平齊。
  6.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易清洗電飯煲,其特徵在於,所述煲體還包括鍋圈, 所述鍋圈上具有支撐件,所述支撐件設在所述配合處,所述內膽支撐在所述支撐件上,以形成所述出風通道。
  7. 根據請求項6所述的易清洗電飯煲,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件設置多個,在相鄰的支撐件之間形成出風通道。
  8.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易清洗電飯煲,其特徵在於,
    所述內膽下部的外側壁具有弧狀側壁和平狀底壁,所述內膽下部的內側壁對應所述弧狀側壁和平行底壁的部分為球狀內壁。
  9.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易清洗電飯煲,其特徵在於,
    所述內膽下部具有內外壁均設置的平底部,所述平底部的內壁的表面積小於其外壁的表面積。
  10. 根據請求項8-9任一項所述的易清洗電飯煲,其特徵在於,
    所述內膽下部的外側壁上設有凹槽或凸起。
TW111146812A 2021-12-06 2022-12-06 一種易清洗電飯煲 TW2023274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4733.3A CN115606988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02111511407.7A CN114403686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方便清洗的电饭煲
CN202111511407.7 2021-12-06
CN202123033724.0 2021-12-06
CN202111472568.XA CN114305072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02211314733.3 2021-12-06
CN202123033724.0U CN216724121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02111472568.X 2021-12-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7495A true TW202327495A (zh) 2023-07-16

Family

ID=86731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6812A TW202327495A (zh) 2021-12-06 2022-12-06 一種易清洗電飯煲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27495A (zh)
WO (1) WO202310377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6588B2 (ja) * 1998-06-05 2000-02-07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電気炊飯器
JP2011101760A (ja) * 2009-11-12 2011-05-26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炊飯器による炊飯方法と電気炊飯器
CN205390985U (zh) * 2016-01-22 2016-07-27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5476448A (zh) * 2016-02-02 2016-04-13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锅防粘方法及其设备
CN108013768A (zh) * 2017-11-22 2018-05-11 王丽英 一种ih电饭煲的降温控温方法
CN110150957B (zh) * 2019-05-31 2021-09-1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稳定的烹饪器具
CN116898262A (zh) * 2021-12-06 2023-10-2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清洗的电饭煲
CN115606988A (zh) * 2021-12-06 2023-01-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16724121U (zh) * 2021-12-06 2022-06-1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3775A1 (zh)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6484B (zh) 烹饪器具
CN216724121U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TW202327495A (zh) 一種易清洗電飯煲
CN115606988A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112674619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6724130U (zh) 一种均匀控温的电饭煲
CN114403686B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电饭煲
CN216822751U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16724128U (zh) 一种易清洗的电饭煲
CN216090147U (zh) 一种新型降温空气炸锅
CN213909879U (zh) 烹饪器具
JP3931821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13143039A (zh) 利用热风进行烹饪的烹饪器具
CN216724127U (zh) 一种易清洗的烹饪器具
CN218791745U (zh) 一种散热快的风冷烹饪器具
CN21769601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8957699U (zh) 烹饪器具
CN114916841B (zh) 空气炸锅
CN217696017U (zh) 可实现自然降温的烹饪器具
KR100565246B1 (ko) 가정용 전기 쿡탑
CN220308889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1795977U (zh) 一种烤箱
CN217723292U (zh) 一种具防烫效果的空气炸锅
CN218899209U (zh) 烹饪器具
CN219782343U (zh) 一种空气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