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5035A - 用於手動製造及(或)以機器製造雙壁抽屜框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手動製造及(或)以機器製造雙壁抽屜框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5035A
TW202235035A TW110144996A TW110144996A TW202235035A TW 202235035 A TW202235035 A TW 202235035A TW 110144996 A TW110144996 A TW 110144996A TW 110144996 A TW110144996 A TW 110144996A TW 202235035 A TW202235035 A TW 2022350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guide
suspension
walls
dou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6974B (zh
Inventor
馬可士 弗斯坦
Original Assignee
奧地利商朱利葉斯百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奧地利商朱利葉斯百隆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奧地利商朱利葉斯百隆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5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5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6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697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raw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rawers
    • A47B88/941Drawers being constructed from two or mor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6/00Details of cabinets, racks or shelf unit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A47B43/00 - A47B95/00;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6/20Furniture panels or like furniture elements
    • A47B96/205Composite panels, comprising several elements joined toge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10/00General construction of drawers, guides and guide devices
    • A47B2210/02Drawers with hollow lateral walls in two parts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以機器製造及(或)手動製造用於抽屜(14)的、由內壁(2)和外壁(3)構成之雙壁抽屜框架(1)的方法,該方法具有以下特別是按時間順序以指定順序進行的步驟: - 將至少一個間隔件(4)配置在該內壁(2)和(或)該外壁(3)上, - 將該等兩個壁(2、3)基本上彼此平行配置, - 將該等兩個壁(2、3)在平行於該等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及(或)在橫截於該縱向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推動, -將該等兩個壁(2、3)在該推動移動過程中彼此連接。

Description

用於手動製造及(或)以機器製造雙壁抽屜框架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以機器製造及(或)手動製造用於抽屜的、由內壁和外壁構成之雙壁抽屜框架的方法。本發明還係關於一種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雙壁抽屜框架以及一種如請求項19所述之抽屜。
雙壁抽屜框架在現有技術中是已知的。雙壁抽屜框架通常是以使用機器的方法製造的。其中,將雙壁抽屜框架的外壁和內壁相應地定位,並且使用合適的連接技術將其彼此連接,例如焊接、黏合、鉚接、螺紋連接或擠壓扣接。
上述連接技術的缺點在於:不適於手動製造雙壁抽屜框架。此外,在用機器製造的過程中,需要額外的連接設備來實現連接技術,例如焊接設備、黏合設備、鉚接設備、螺紋連接設備和(或)擠壓扣接設備。
同樣可藉由機械保持設備將外壁和內壁彼此連接,例如如WO 2013/090951 A1中所公開的機械保持設備。藉此,毋須額外設備即可手動組裝和(或)用機器組裝雙壁抽屜框架。
此現有技術的缺點在於:機械保持設備通常具有間隙,在使用雙壁抽屜框架時會導致咔嗒聲。
本發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避免所描述的現有技術的缺點。
提供一種用於以機器製造和(或)手動製造雙壁抽屜框架的改進的方法、一種改進的雙壁抽屜框架和一種改進的抽屜。雙壁抽屜框架應該可手動製造和(或)用機器製造,而毋須額外的連接設備。此外,應避免例如在外壁和內壁之間發出咔嗒聲。
一種用於以機器製造及(或)手動製造用於抽屜的、由內壁和外壁構成之雙壁抽屜框架的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設置以下特別是按時間順序以指定順序進行的方法步驟: - 將至少一個間隔件配置在該內壁和(或)該外壁上, - 將該等兩個壁基本上彼此平行配置, - 將該等兩個壁在平行於該等壁之縱向的方向上及(或)在橫截於該縱向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推動, - 將該等兩個壁在該推動移動過程中連接。
這是一種用於製造雙壁抽屜框架的簡單方法,其中可手動執行該方法,且當藉由機器執行該方法時毋須額外的連接設備。藉由間隔件防止已連接的壁發出咔嗒聲。
在一個實施例中,較佳地如下設置:該至少一個間隔件至少部分地由可彈性壓縮的材料製成。
設置以下額外方法步驟之至少一者: - 將該至少一個間隔件彈性壓縮, - 藉由將該等兩個壁基本上彼此平行配置,以將該至少一個間隔件壓縮。
至少一個間隔件尺寸稍大,即大於外壁與內壁之間的距離。
藉由在配置壁時彈性壓縮至少一個間隔件,避免外壁在內壁上的咔嗒聲,這是因為至少一個間隔件的彈性反作用力在一個方向上使具有間隙的連接預張緊。
一個實施例包含以下方法步驟: - 將該至少一個間隔件黏合在該外壁和(或)該內壁上。
藉此,至少一個間隔件在為此而設置的位置上固定在外壁和(或)內壁上。例如,這可簡化手工製造過程,因為藉此可防止間隔件滑動。
可如下設置:該至少一個間隔件基本上形成為長方體,其中較佳地至少一個邊緣是削斜的,尤佳地在平行於該等壁之縱向的方向上是削斜的。
在此設置以下方法步驟: - 將該至少一個間隔件的至少一個側面黏合在該外壁和(或)該內壁上。
長方體間隔件的側面為黏合提供了一個大而穩定的貼靠面。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間隔件包含至少一個槽,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槽的該開口呈V形加寬且(或)基本上配置在平行於該等壁之縱向的方向上。
設置以下方法步驟: -       藉由將位於端面上的縱向窄片插入該至少一個槽中,以將該至少一個間隔件固定在外壁和內壁之間的該端面上。
藉此,在外壁附接在內壁上之前,毋須黏合便可暫時固定至少一個間隔件。至少一個槽的開口的V形加寬有利於插入位於端面上的縱向窄片。
可如下設置:該雙壁抽屜框架包含至少一個引導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引導設備包括: - 至少一個引導槽,以及 - 至少一個引導窄片。
還可設置以下方法步驟之至少一者: - 將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配置在該至少一個引導槽中,較佳地藉由在橫截於該等壁之該縱向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推動該等兩個壁,且(或)較佳地使得該至少一個引導槽圍繞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地接合, - 將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在平行於該等壁之縱向的方向上在該至少一個引導槽中推動。
藉此實現兩個壁在平行於壁之縱向的方向上的引導推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下設置:該至少一個引導槽和(或)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包含:板材部件的至少一個基本上呈半圓形的彎曲部,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引導槽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的該半徑大於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的該半徑。
還設置以下方法步驟之至少一者: - 將該引導窄片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配置在該引導槽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中, - 將該引導窄片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在該引導槽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中推動。
藉此可以用板材部件簡單且低成本地製造引導窄片和引導槽。亦可藉此簡單地產生槽以及與槽相配的相反形狀。
可如下設置:該外壁和(或)該內壁由板材製成,其中: - 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由與該外壁相同的板材部件製成,較佳地由該外壁的端部製成,且(或) -       該至少一個引導槽由與該內壁相同的板材部件製成,較佳地其中在外壁和內壁之間的端面由與該內壁相同的板材部件製成,且其中該至少一個引導槽配置在該端面的區域中。
藉此進一步使引導窄片和引導槽的製造簡化並且低成本地形成。
可如下設置:該雙壁抽屜框架包括:至少一個保持設備,該至少一個保持設備用於將該至少一個引導槽保持在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上,其中設置以下方法步驟之至少一者: - 將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在該至少一個引導槽中推入至少一個第一保持設備中,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第一保持設備配置於該至少一個引導槽的第一末端區域中,且(或)與該至少一個引導槽位置固定地連接, - 附接至少一個第二保持設備,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第二保持設備配置在該至少一個引導槽的第二末端區域中,且(或)形成為單獨的部件,特別是保持夾。
外壁藉由保持設備保持在內壁上。藉此可手動製造或以機器製造雙壁抽屜框架,而毋須額外的設備。
在一個實施例中,可如下設置:該雙壁抽屜框架包含:至少一個懸掛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懸掛設備包括: - 至少一個懸掛槽,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懸掛槽由該外壁的彎曲的端部形成,以及 - 至少一個懸掛窄片,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與該內壁位置固定地連接。
藉此可將外壁懸掛在內壁中。
還設置以下方法步驟之至少一者: -       將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配置在該至少一個懸掛槽中,較佳地藉由在橫截於該等壁之該縱向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推動該等兩個壁,且較佳地使得該至少一個懸掛槽接合於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的後方, - 將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在該至少一個懸掛槽中在平行於該等壁之縱向的方向上推動。
藉此使外壁在引導設備中和懸掛設備中被推動至內壁上。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包括: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用於補償該至少一個懸掛槽與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之間的間隙,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加寬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形成為至少一個突起,尤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突起形成為有彈性的且(或)具有斜坡形側翼。
設置以下方法步驟: - 藉由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將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夾持在該至少一個懸掛槽中, - 當配置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時,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被壓入該至少一個懸掛槽中。
藉此補償懸掛設備中的間隙並避免外壁在內壁上的咔嗒聲。
可如下設置:該雙壁抽屜框架包含:至少一個引導設備與至少一個懸掛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引導設備與該至少一個懸掛設備配置在該外壁和(或)該內壁的兩個相對的縱向側區域內。設置以下方法步驟: - 在橫截於該縱向之方向上的該推動移動過程中,將該等兩個壁在兩個相對的縱向側上彼此連接。
外壁在內壁的兩個相對的縱向側上被引導然後被連接。外壁藉此穩定地與內壁連接。
可藉由上述方法製造一種用於抽屜的雙壁抽屜框架,該雙壁抽屜框架包括內壁與外壁。根據本發明,如下設置:至少一個間隔件可配置在該等兩個壁之間,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隔件可與該內壁及該外壁連接。
藉由配置該至少一個間隔件,避免外壁在內壁上的咔嗒聲。
根據本發明的抽屜包括至少一個上述雙壁抽屜框架,較佳地其中該抽屜包含抽屜底部、後壁和(或)前面板。
第1圖圖示包括兩個雙壁抽屜框架1、抽屜底部15、後壁16和前面板17的抽屜14。下文更詳細地描述雙壁抽屜框架1。
第2a-d圖至第11a-d圖圖示用於手動製造和(或)以機器製造雙壁抽屜框架之方法的實施例的十個方法步驟。
第2a圖圖示該方法的初始主題:內壁2與用於固定後壁16的後方附件13和用於固定抽屜底部15的容器軌道11固定連接。此外,設有用於固定前面板17的前方附件12,此處未圖示該前方附件12(圖式參見第19a圖和第20a圖)。可藉由已知的連接方式來實現上述部件的連接,例如螺紋連接、焊接或擠壓扣接。
第2d圖圖示第2a圖的橫截面。用圓圈和字母A標記的區域在第2b圖中被放大示出。用圓圈和字母B標記的區域在第2c圖中被放大示出。
從第2b圖可見到引導設備5的一部分。特別地,可見到引導槽51,該引導槽51由板材部件的至少一個基本上呈半圓形的彎曲部53形成。
在本實施例中,內壁2由板材製成。雙壁抽屜框架1的端面9由與內壁2相同的板材部件形成。引導槽51配置在端面9的區域中並且同樣由同一個板材部件形成。由於所有提及的部件均由同一個板材部件形成,因此實現了成本的顯著降低。
用於保持尚未附接之外壁3的保持設備7位於引導設備5的一端。
從第2c圖中可見到懸掛設備6的一部分。特別地,可見到懸掛窄片61。懸掛窄片61由彎曲的板材部件的端部構成,該板材部件附接在容器軌道11上。呈突起81形式的間隙補償設備8配置在懸掛窄片62上。
引導設備5和懸掛設備6配置在內壁2(和(或)外壁3)的兩個相對的縱向側區域內。
引導設備5和懸掛設備6的其餘部分形成在外壁3上,如在以下一些圖式中可見。
除了第2a-d圖之外,第3a-d圖還圖示六個尚未配置的間隔件4。六個間隔件基本上形成為長方體。
在第4a-d圖中,將間隔件4配置在內壁2上。特別地,在引導設備5的區域內配置三個間隔件,且在懸掛設備6的區域內配置三個間隔件。
可如下設置:將間隔件4黏合在內壁2上。藉此,此等間隔件4被固定以用於外壁3的後續附接。在長方體間隔件4的情況下,黏合係發生在長方體的側壁43上。
在第5a-d圖中提供外壁3。外壁3較佳地由板材製成。
在第6a-d圖中,將外壁3平行於內壁2佈置。
在第6b圖中,除了引導槽51之外,還可見到引導設備5的第二部分,即位於外壁3上的引導窄片52。
引導窄片52包含板材部件的基本上呈半圓形的彎曲部54,較佳地,其中至少一個引導槽51的至少一個彎曲部53的半徑大於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的至少一個彎曲部54的半徑。藉此,引導窄片的彎曲部54配置在引導槽51的彎曲部53中。然而,在第6b圖中,此等彎曲部尚未配置成一個在另一個內部。
引導窄片52的外部形狀基本上對應於引導槽51的內部形狀。
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由與外壁3相同的板材部件製成,較佳地由外壁3的端部製成。藉此節省材料和製造成本。
在第6c圖中,除了懸掛窄片62之外,還可見到懸掛設備6的第二部分,即位於外壁3上的懸掛槽61。懸掛槽61由外壁3的彎折端部形成。
在第7a-d圖中,外壁3平行地靠近內壁2。外壁3和內壁2之間的距離因此在安裝位置上具備其值。
同樣地,在第7a-d圖中,外壁3橫截於壁2、3的縱向稍微被推動,使得懸掛窄片62(不完全地)被引入懸掛槽61中(見第7c圖)。
藉由兩個壁2、3靠近,間隔件4被彈性壓縮。為此,間隔件4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可彈性壓縮的材料製成。由於間隔件4的彈性,外壁3和內壁2被彼此撐開。藉此,在安裝狀態下,藉由預張緊在一個方向上補償引導設備5中的可能間隙。亦避免外壁3在後方附件13上的咔嗒聲。
在第8a-d圖中,外壁3相對於內壁2橫截於壁2、3的縱向被推動。
將引導窄片52配置在引導槽51中,使得至少一個引導槽51圍繞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地接合。
將引導窄片52的至少一個彎曲部54配置在引導槽51的至少一個彎曲部53中。在此,引導槽51和引導窄片52的彎曲部53、54可相互貼靠。
將懸掛窄片62配置於懸掛槽61內,使得至少一個懸掛槽61接合於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的後方。在懸掛設備6的側上,外壁3因此被固定以防被抬起。
在橫截於縱向之方向上的推動移動過程中,兩個壁2、3在兩個相對的縱向側上彼此連接,這是由於引導設備5與懸掛設備6相對。
在第9a-d圖中,兩個壁2、3在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被推動。
在此,在至少一個引導槽51中的引導窄片52在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被推動。更準確地說,引導窄片52的至少一個彎曲部54在引導槽51的至少一個彎曲部53中移位。
在至少一個懸掛槽61中的懸掛窄片62在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被推動。
雙壁抽屜框架包含至少一個保持設備7,該至少一個保持設備7用於將至少一個引導槽51保持在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上。在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被推動的過程中,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在至少一個引導槽51中被推入至少一個第一保持設備71中。第一保持設備71位於引導設備5的第一末端區域中。這在第9a-d圖中見不到,但以下會在第12a圖中且特別是在第12e圖中加以圖示。
第10a-d圖和第11a-d圖圖示作為第二保持設備72的保持夾73的附接。在此,第10a-d圖圖示所提供的保持夾73,且第11a-d圖圖示配置在雙壁抽屜框架1上的保持夾73。
第二保持設備72配置在至少一個引導槽(51)的第二末端區域中,其中第二末端區域與第一末端區域相對。
與第一保持設備71相反,第二保持設備72形成為單獨的部件,特別是保持夾73。
藉由附接至少一個保持設備7,外壁3被保持在引導設備5的縱向側上。與相對側上的懸掛設備6一起,外壁3因此被固定以防被抬起。
至少一個保持設備7可將引導槽51和引導窄片52壓入形成在相應保持設備7上的縫隙中。形成為保持夾73之第二保持設備72上的縫隙可由兩個腿部形成。
在至少一個保持設備7的情況下,與引導槽51或引導窄片52位置固定地連接的軌道74可將引導窄片52或引導槽51保持在引導槽51或引導窄片上53。
例如,透過引導槽51與引導窄片52中的彎曲部53、54,藉由保持設備,引導窄片52被保持在引導槽51中。
第12a-e圖圖示具有已配置好之保持夾73但無外壁3的雙壁抽屜框架1。除了第2a-d圖至第11a-d圖中的視圖以外,此處還具有另一視圖第12e圖,第12e圖圖示在引導設備5的第一末端處的第一保持設備71之透視圖的細節。
從第12e圖可清楚地見到,第一保持設備71形成為軌道74。引導槽51和軌道74形成狹窄的入口,藉由在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移動外壁3,引導窄片52(未圖示,因為係外壁3的一部分)被移入該入口。藉由引導槽51和引導窄片52的彎曲部53、54,該等兩個部件(引導槽51和引導窄片52)保持在一起。
從第12b圖中可再次見到形成為保持夾73的第二保持設備72。如之前的圖式中所述,在沿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移動外壁3之後附接該第二保持設備72。保持夾73包含至少兩個腿部,其中引導槽51和引導窄片52(未圖示,因為係外壁3的一部分)被壓入腿部之間。
此處應注意,未在任何方法步驟中設置第12a-e圖中的配置,這是因為此處係在外壁3之前附接保持夾73。在第12a-e圖中省略外壁3,以更好地見到保持設備7。
第13a-e圖圖示與第12a-e圖相同的視圖,其中已配置外壁3。
第14圖圖示處於組裝完成狀態下的雙壁外框架1的替代性透視圖。
第15a、b圖圖示與第14圖相同的透視圖,其中外壁3尚未在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被推入組裝完成狀態。
藉此,在此可見到形成為軌道74的第一保持設備71。詳細視圖圖示在第15b圖中。
第16a、b圖圖示雙壁抽屜框架1,具有尚未在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被推動的外壁3。
藉此,此處可見到用於補償懸掛設備6上之懸掛槽61和懸掛窄片62之間之間隙的間隙補償設備8。藉由第16b圖中的細節C放大圖示此間隙補償設備8。
藉由加寬懸掛窄片61來補償懸掛槽61和懸掛窄片62之間的間隙。此處,間隙補償設備8形成為突起81。
突起81較佳地形成為有彈性的和(或)具有斜坡形側翼82。
間隙補償設備8將至少一懸掛窄片62夾持在至少一個懸掛槽61中,且當配置懸掛窄片62時,間隙補償設備8可被壓入懸掛槽61中。
第17a、b圖以與第16a、b圖相同的視圖圖示雙壁抽屜框架1,但是沒有外壁3。藉此可見到所有間隔件4。
第18圖圖示雙壁抽屜框架1的分解圖。在此可見到,設置了三個形成為突起81的間隙補償設備8。亦可再次見到六個間隔件4和固定夾73。
第19a-c圖圖示具有採用替代設計之間隔件4的雙壁抽屜框架1。此處,第19a圖圖示透視圖,第19c圖圖示第19a圖的橫截面,且第19b圖圖示引導設備5之區域的橫截面的細節。
在第19a圖中,提供三個間隔件4。三個間隔件基本上是長方體的,其中四個邊緣42是削斜的。間隔件4被配置成使得四個削斜邊緣42在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延伸。
間隔件4有四個槽41。槽41的開口呈V形加寬且(或)基本上配置在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
在第19a圖中同樣可見到用於固定前面板17的前方附件12。
第20a-c圖圖示已配置在內壁2上的間隔件4。藉由將位於端面9上的縱向窄片91插入至少一個槽41中,間隔件4被固定在外壁3和內壁2之間的端面9上。此種固定方式使得將間隔件4黏合在外壁3和(或)內壁2上變得過時。
第21a-c圖以外壁3的俯視圖圖示外壁3的推動移動。此等推動移動係根據本發明的用於手動製造及(或)以機器製造雙壁抽屜框架1的方法的實施例的一部分。
在第一步驟中,至少一個間隔件4被配置在內壁2和(或)外壁3上,其中此步驟未在第21a-c圖中示出。
在第二步驟中,將兩個壁2、3基本上彼此平行配置(第21a圖)。
在第三步驟中,兩個壁2、3在橫截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被推動(第21b圖)。在此過程中,藉由懸掛設備6連接兩個壁2、3。
在第四步驟中,兩個壁2、3在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被推動(第21c圖)。在此過程中,兩個壁2、3藉由引導設備5的末端區域中的第一保持設備71連接。
第22圖圖示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實施例的方塊圖。
用於以機器製造及(或)手動製造用於抽屜14的、由內壁2和外壁3構成之雙壁抽屜框架1的方法可包含以下特別是按時間順序以指定順序進行的方法步驟:
在第一方法步驟18中,至少一個間隔件4被配置在內壁2和(或)外壁3上。在第一方法步驟18之後雙壁抽屜框架1的安裝狀態例如圖示在第4a-d圖中。
在第二方法步驟19中,將兩個壁2、3基本上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二方法步驟19之後雙壁抽屜框架1的安裝狀態例如圖示在第6a-d圖中。
在第三方法步驟20中,兩個壁2、3在橫截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被推動。在第三方法步驟20之後雙壁抽屜框架1的安裝狀態例如圖示在第8a-d圖中。
在第四方法步驟21中,兩個壁2、3在平行於壁2、3之縱向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被推動。在第四方法步驟21之後雙壁抽屜框架1的安裝狀態例如圖示在第9a-d圖中。
在第五方法步驟22中,兩個壁2、3在推動移動過程中被連接。可藉由保持設備7進行連接,例如參見第12a-e圖。亦可藉由懸掛設備6進行連接,例如參見第8c圖。
1:雙壁抽屜框架 2:內壁 3:外壁 4:間隔件 41:槽 42:削斜邊緣 43:側面 5:引導設備 51:引導槽 52:引導窄片 53:引導槽的彎曲部 54:引導窄片的彎曲部 6:懸掛設備 61:懸掛槽 62:懸掛窄片 7:保持設備 71:第一保持設備 72:第二保持設備 73:保持夾 74:軌道 8:間隙補償設備 81:突起 82:斜坡形側翼 9:端面 91:端面上的縱向窄片 10:滑塊連接 11:容器軌道 12:前方附件 13:後方附件 14:抽屜 15:抽屜底部 16:後壁 17:前面板 18:第一方法步驟 19:第二方法步驟 20:第三方法步驟 21:第四方法步驟 22:第五方法步驟
以下將基於對隨附圖式的描述並參考圖式更詳細地闡釋本發明的其他細節和優點。在圖式中:
第1圖圖示具有兩個雙壁抽屜框架的抽屜,
第2a至2d圖圖示無外壁且無間隔件的雙壁抽屜框架:a. 透視圖、b. 引導設備的橫截面細節、c. 懸掛設備的橫截面細節、d. 整個橫截面,
第3a至3d圖在與第2a至2d圖相同的視圖中圖示具有所提供的間隔件而沒有外壁的雙壁抽屜框架,
第4a至4d圖在與第2a至2d圖相同的視圖中圖示具有配置在內壁上的間隔件而沒有外壁的雙壁抽屜框架,
第5a至5d圖在與第2a至2d圖相同的視圖中圖示具有所提供的外壁的雙壁抽屜框架,
第6a至6d圖在與第2a至2d圖相同的視圖中圖示具有彼此平行配置之外壁與內壁的雙壁抽屜框架,
第7a至7d圖在與第2a至2d圖相同的視圖中圖示具有降低之外壁的雙壁抽屜框架,
第8a至8d圖在與第2a至2d圖相同的視圖中圖示在兩個壁在橫截於縱向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推動之後的雙壁抽屜框架,
第9a至9d圖在與第2a至2d圖相同的視圖中圖示在兩個壁在平行於縱向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推動之後的雙壁抽屜框架,
第10a至10d圖在與第2a至2d圖相同的視圖中圖示具有所提供的保持夾的雙壁抽屜框架,
第11a至11d圖在與第2a至2d圖相同的視圖中圖示具有附接的保持夾的雙壁抽屜框架,
第12a至12d圖在與第2a至2d圖相同的視圖中圖示具有附接的保持夾而不具有外壁的雙壁抽屜框架,
第12e圖圖示第12a圖的第一保持設備的細節,
第13a至13e圖如同第12a至12e圖,而具有所圖示的外壁,
第14圖以替代性透視圖圖示雙壁抽屜框架,
第15a圖如同第14圖,而具有平行於縱向被推動的外壁,
第15b圖圖示第一保持設備的第15a圖的細節,
第16a圖如同第15a圖,而以替代性透視圖圖示,
第16b圖圖示第16a圖的間隙補償設備的細節,
第17a圖如同第16a圖,而不圖示外壁,
第17b圖圖示第17a圖的間隙補償設備的細節,
第18圖圖示雙壁抽屜框架的分解圖,
第19a至19c圖圖示具有包括槽的、採用替代設計的間隔件的雙壁抽屜框架:a. 透視圖、b. 引導設備的橫截面細節、c. 整個橫截面,
第20a至20c圖在與第19a至19c圖相同的視圖中圖示具有配置在內壁上之採用替代設計的間隔件的雙壁抽屜框架,
第21a至21c圖以俯視圖圖示外壁的推動移動,
第22圖圖示用於以機器製造及(或)手動製造雙壁抽屜框架的方法。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雙壁抽屜框架
2:內壁
3:外壁
4:間隔件
11:容器軌道

Claims (19)

  1. 一種用於以機器製造及/或手動製造用於一抽屜(14)的、由一內壁(2)和一外壁(3)構成之一雙壁抽屜框架(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以下特別是按時間順序以指定順序進行的步驟: - 將至少一個間隔件(4)配置在該內壁(2)和/或該外壁(3)上, - 將該等兩個壁(2、3)基本上彼此平行配置, - 將該等兩個壁(2、3)在平行於該等壁(2、3)之一縱向的一方向上及/或在橫截於該縱向的一方向上相對於彼此推動, - 將該等兩個壁(2、3)在該推動移動過程中彼此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隔件(4)至少部分地由一可彈性壓縮的材料製成,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之至少一者: - 將該至少一個間隔件(4)彈性壓縮, - 藉由將該等兩個壁(2、3)基本上彼此平行配置,以將該至少一個間隔件(4)壓縮。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方法,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 - 將該至少一個間隔件(4)黏合在該外壁(3)和(或)該內壁(2)上。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隔件(4)基本上形成為長方體,其中較佳地至少一個邊緣(42)是削斜的,尤佳地在平行於該等壁(2、3)之一縱向的一方向上是削斜的,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 - 將該至少一個間隔件(4)的至少一個側面(43)黏合在該外壁(3)和/或該內壁(2)上。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隔件(4)包含至少一個槽(41),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槽(41)的該開口呈V形加寬且/或基本上配置在平行於該等壁(2、3)之一縱向的一方向上,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 - 藉由將位於一端面(9)上的一縱向窄片(91)插入該至少一個槽(41)中,以將該至少一個間隔件(4)固定在該外壁(3)和該內壁(2)之間的該端面(9)上。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雙壁抽屜框架(1)包含至少一個引導設備(5),其中該至少一個引導設備(5)包括: - 至少一個引導槽(51),以及 - 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 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之至少一者: - 將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配置在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中,較佳地藉由在橫截於該等壁(2、3)之該縱向的一方向上相對於彼此推動該等兩個壁(2、3),且/或較佳地使得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圍繞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地接合, - 將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在平行於該等壁(2、3)之一縱向的一方向上在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中推動。
  7.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和(或)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包含:一板材部件的至少一個基本上呈半圓形的彎曲部(53、54),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53)的該半徑大於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54)的該半徑,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之至少一者: - 將該引導窄片(52)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54)配置在該引導槽(51)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53)中, - 將該引導窄片(52)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54)在該引導槽(51)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53)中推動。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外壁(3)和/或該內壁(2)由板材製成,其中 - 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由與該外壁(3)相同的板材部件製成,較佳地由該外壁(3)的一端部製成,且/或 - 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由與該內壁(2)相同的板材部件製成,較佳地其中在該外壁(3)和該內壁(2)之間的一端面(9)由與該內壁(2)相同的板材部件製成,且其中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配置在該端面(9)的該區域中。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雙壁抽屜框架(1)包括:至少一個保持設備(7),該至少一個保持設備(7)用於將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保持在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上,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之至少一者: - 將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在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中推入至少一個第一保持設備(71)中,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第一保持設備(71)配置於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的一第一末端區域中,且/或與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位置固定地連接, - 附接至少一個第二保持設備(72),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第二保持設備(72)配置在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的一第二末端區域中,且/或形成為單獨的部件,特別是保持夾(73)。
  10.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雙壁抽屜框架(1)包含:至少一個懸掛設備(6),其中該至少一個懸掛設備(6)包括: - 至少一個懸掛槽(61),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懸掛槽(61)由該外壁(3)的一彎曲的端部形成,以及 - 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與該內壁(2)位置固定地連接, 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之至少一者: - 將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配置在該至少一個懸掛槽(61)中,較佳地藉由在橫截於該等壁(2、3)之該縱向的一方向上相對於彼此推動該等兩個壁(2、3),且較佳地使得該至少一個懸掛槽(61)接合於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的後方, - 將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在該至少一個懸掛槽(61)中在平行於該等壁(2、3)之一縱向的一方向上推動。
  11.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包括: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8),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8)用於補償該至少一個懸掛槽(61)與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之間的一間隙,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8)加寬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8)形成為至少一個突起(81),尤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突起(81)形成為有彈性的和/或具有斜坡形側翼(82),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之至少一者: - 藉由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8)將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夾持在該至少一個懸掛槽(61)中, - 當配置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時,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8)被壓入該至少一個懸掛槽(61)中。
  12.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雙壁抽屜框架(1)包含:至少一個引導設備(5)與至少一個懸掛設備(6),其中該引導設備(5)與該懸掛設備(6)配置在該外壁(3)和/或該內壁(2)的兩個相對的縱向側的該區域內,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 - 在橫截於該縱向之一方向上的該推動移動過程中,將該等兩個壁(2、3)在該等兩個相對的縱向側上彼此連接。
  13. 一種用於一抽屜(14)的雙壁抽屜框架(1),該雙壁抽屜框架(1)包括一內壁(2)與一外壁(3),該雙壁抽屜框架(1)係藉由如上述請求項之一者所述之方法所製造,其中至少一個間隔件(4)可配置在該等兩個壁(2、3)之間,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隔件(4)可與該內壁(2)及/或與該外壁(3)連接。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雙壁抽屜框架(1),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隔件(4) - 可至少部分地由一可彈性壓縮的材料製成,且/或 -基本上形成為長方體,其中較佳地至少一個邊緣(42)是削斜的,尤佳地在平行於該等壁(2、3)之一縱向的一方向上是削斜的,且/或 - 包含至少一個槽(41),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槽(41)的該開口呈V形加寬且/或基本上配置在平行於該等壁(2、3)之一縱向的一方向上。
  15. 如請求項13或14所述之雙壁抽屜框架(1),其中該至少一個引導設備(5)包括: - 至少一個引導槽(51)以及 - 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 較佳地其中: - 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和/或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包含:一板材部件的至少一個基本上呈半圓形的彎曲部(53、54),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53)的該半徑大於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的該至少一個彎曲部(54)的該半徑,且/或 - 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由與該外壁(3)相同的板材部件製成,較佳地由該外壁(3)的一端部製成,且/或 - 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2)由與該內壁(2)相同的板材部件製成,較佳地其中在該外壁(3)和該內壁(2)之間的一端面(9)由與該內壁(2)相同的板材部件製成,且其中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配置在該端面(9)的該區域中。
  16. 如請求項13或14所述之雙壁抽屜框架(1),其中該雙壁抽屜框架(1)包括:至少一個保持設備(7),該至少一個保持設備(7)用於將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保持在該至少一個引導窄片(52)上,較佳地其中 - 至少一個第一保持設備(71)配置於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的一第一末端區域中,且/或與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位置固定地連接,且/或 - 至少一個第二保持設備(72)配置在該至少一個引導槽(51)的一第二末端區域中,且/或形成為單獨的部件,特別是保持夾(73)。
  17. 如請求項13或14所述之雙壁抽屜框架(1),其中該雙壁抽屜框架(1)包含:至少一個懸掛設備(6),其中該至少一個懸掛設備(6)包括: - 至少一個懸掛槽(61),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懸掛槽(61)由該外壁(3)的一彎曲的端部形成, - 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與該內壁(2)位置固定地連接, 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包括: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8),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8)用於補償該至少一個懸掛槽(61)與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之間的一間隙,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8)加寬該至少一個懸掛窄片(62),較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間隙補償設備(8)形成為至少一個突起(81),尤佳地其中該至少一個突起(81)形成為有彈性的和/或具有斜坡形側翼(82)。
  18. 如請求項13或14所述之雙壁抽屜框架(1),其中該雙壁抽屜框架(1)包含:至少一個引導設備(5)與至少一個懸掛設備(6),其中該引導設備(5)與該懸掛設備(6)配置在該外壁(3)和/或該內壁(2)的兩個相對的縱向側的該區域內。
  19. 一種抽屜(14),該抽屜(14)包括至少一個如請求項13至18中之一者所述之雙壁抽屜框架(1),較佳地其中該抽屜(14)包含一抽屜底部(15)、一後壁(16)和/或一前面板(17)。
TW110144996A 2020-12-02 2021-12-02 用於手動製造及(或)以機器製造雙壁抽屜框架的方法、用於抽屜的雙壁抽屜框架及抽屜 TWI7869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51051/2020A AT524493A1 (de) 2020-12-02 2020-12-02 Verfahren zur manuellen und/oder maschinellen Herstellung einer doppelwandigen Schubladenzarge
ATA51051/2020 2020-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5035A true TW202235035A (zh) 2022-09-16
TWI786974B TWI786974B (zh) 2022-12-11

Family

ID=78806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996A TWI786974B (zh) 2020-12-02 2021-12-02 用於手動製造及(或)以機器製造雙壁抽屜框架的方法、用於抽屜的雙壁抽屜框架及抽屜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2919A1 (zh)
EP (1) EP4255255A1 (zh)
JP (1) JP2023552539A (zh)
CN (1) CN116568184A (zh)
AT (1) AT524493A1 (zh)
TW (1) TWI786974B (zh)
WO (1) WO20221158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26395A1 (de) 2022-07-21 2024-02-15 Blum Gmbh Julius Schubladenseitenwand für eine Schubla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9621A1 (de) * 1986-03-21 1987-09-24 Bbp Kunststoffwerk Schubkasten fuer moebel
AT413932B (de) * 2004-07-07 2006-07-15 Blum Gmbh Julius Doppelwandige zarge
DE102011050442A1 (de) * 2011-05-17 2012-11-22 Paul Hettich Gmbh & Co. Kg Seitenzarge eines Schubkastens
AT512383B1 (de) 2011-12-22 2016-06-15 Blum Gmbh Julius Doppelwandige schubladenzarge mit einer innenwand und einer aussenwand
DE102018102381A1 (de) * 2018-02-02 2019-08-08 Paul Hettich Gmbh & Co. Kg Zarge für einen Schubkasten
DE102019113101A1 (de) * 2019-05-17 2020-11-19 Paul Hettich Gmbh & Co. Kg Seitenzarge für einen Schubkast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524493A1 (de) 2022-06-15
EP4255255A1 (de) 2023-10-11
WO2022115890A1 (de) 2022-06-09
CN116568184A (zh) 2023-08-08
US20230292919A1 (en) 2023-09-21
JP2023552539A (ja) 2023-12-18
TWI786974B (zh) 2022-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75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duct by inserted corner members
EA027261B1 (ru) Мебельное изделие в сборе
TWI786974B (zh) 用於手動製造及(或)以機器製造雙壁抽屜框架的方法、用於抽屜的雙壁抽屜框架及抽屜
US20020004971A1 (en) Clip
US20060144809A1 (en) Shelving connector
JP2005308221A (ja) 多段組み立て補助ファスナ
KR20120101006A (ko) 하나 이상의 브래킷 어댑터를 가지는 브래킷 슬리브
JPWO2008007423A1 (ja) エレベータかごパネル結合構造
US100667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duct by inserted corner members
AU2012228673A1 (en) Component assembly and suspension device for supporting rail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212181391U (zh) 一种服务器机箱及免工具硬盘托架
WO2008035366A2 (en) An assembled drawer,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drawer and a drawer assembly
JP2010269078A (ja) 鏡板の上部固定金具
MX2008011199A (es) Sistema de riel de pared.
JP2013249178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
CN214963978U (zh) 沙发靠背插拔连接组件
CA29213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duct by inserted corner members
JP5007733B2 (ja) 部材結合装置
JP5049250B2 (ja) 家具固定構造
JP2003093179A (ja) 引出ガイドならびにその実現および組立のための方法
CN219101784U (zh) 组合式连接头及家具
JP3768098B2 (ja) 断熱パネルの目地調節装置
TW202416868A (zh) 容器側壁形式的側邊框,特別是抽屜側壁
JP2011106129A (ja) 組立ボード連結金具および押し込み組み立て式の組立ボード
CN220644751U (zh) 一种双玻璃隔断墙与双挂板墙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