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0551A - 凸塊形成裝置、凸塊形成方法、焊接球修復裝置、及焊接球修復方法 - Google Patents

凸塊形成裝置、凸塊形成方法、焊接球修復裝置、及焊接球修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0551A
TW202230551A TW110145825A TW110145825A TW202230551A TW 202230551 A TW202230551 A TW 202230551A TW 110145825 A TW110145825 A TW 110145825A TW 110145825 A TW110145825 A TW 110145825A TW 202230551 A TW202230551 A TW 2022305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der balls
plasma
solder
laser
electrode pad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5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8377B (zh
Inventor
海津拓哉
藤瀬一宏
水越太一
水鳥量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艾美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艾美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艾美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0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0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8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837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10Bump connector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11Manufacturing 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005Soldering by means of radiant energy
    • B23K1/0056Soldering by means of radiant energy soldering by means of beams, e.g. lasers, 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0Welding or cutting by means of a plasm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88Monitoring of warpage, curvature, damage, defect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74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 H01L24/75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with bump connectors or layer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01L21/60Attaching or detaching leads or other conductive member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 H01L2021/60292Attaching or detaching leads or other conductive member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an electron or laser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1Manufacturing methods
    • H01L2224/111Manufacture and pre-treatment of the bump connector pre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4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for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75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with bump connectors or layer connectors
    • H01L2224/7525Means for applying energy, e.g. heating means
    • H01L2224/75261La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4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for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75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with bump connectors or layer connectors
    • H01L2224/7525Means for applying energy, e.g. heating means
    • H01L2224/7528Resistance welding electrodes, i.e. for ohmic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009Pre-treatment of the bump connector or the bonding area
    • H01L2224/81022Cleaning the bonding area, e.g. oxide removal step, desmea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2Applying energy for connecting
    • H01L2224/81201Compression bonding
    • H01L2224/81203Thermocompression bonding, e.g. diffusion bonding, pressure joining, thermocompression welding or solid-state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2Applying energy for connecting
    • H01L2224/8122Applying energy for connecting with energy being in the form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H01L2224/81224Applying energy for connecting with energy being in the form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a la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在極微細焊接凸塊形成中,信賴性高的焊接裝置及方法。 [解決手段] 本發明的凸塊形成裝置,係在形成於基板上的電極墊片上供應焊接球的凸塊形成裝置,具備:對供應的焊接球照射電漿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的電漿產生裝置、及對焊接球照射雷射,熔融焊接球的雷射產生裝置;藉由電漿照射手段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同時藉由雷射照射手段熔融焊接球,在電極墊片形成焊接凸塊。

Description

凸塊形成裝置、凸塊形成方法、焊接球修復裝置、及焊接球修復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在使用於半導體裝置的封裝基板的電極製造工程中,在基板上搭載焊接球的凸塊形成裝置及凸塊形成方法、還有檢查形成的電極並補修(修復)缺陷部分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及焊接球修復方法。
近年,對於在半導體裝置的電連接,使用利用焊接的凸塊形成技術。例如,有藉由使用高精度網版印刷裝置,在基板的電極上印刷膏狀焊料並進行迴焊,以150~180μm的間距形成直徑80~100μm的焊接凸塊電極的膏狀焊接印刷法。
又,隨著半導體裝置的小型化/高性能化所致的電極微細化,在將微細的孔以高精度加工的冶具轉印焊接球並以預定的間距使其整列,在直接基板上搭載後進行迴焊,形成焊接凸塊電極的球轉印法。
在這種背景技術中,特開2000-049183號公報(專利文獻1)揭示在遮罩上從空氣噴嘴供應焊接球,使遮罩擺動及振動,同時在預定的開口部填充焊接球,再藉由刷子及刮刀的併進運動進行填充後加熱的方法。不過,並非所有的焊接球都會正確搭載於各凸塊形成位置,根據情形會有搭載不良產生。
因此,特開2003-309139號公報(專利文獻2)揭示設置焊接球的修復裝置,將不良焊接球以管構件吸引並除去後,使管構件吸附新的良品焊接球後搬送及再搭載至有缺陷的部分,藉由雷射光照射部,從管構件的內側照射雷射光使焊接球熔融並暫時固定的技術。
又,特開2008-288515號公報(專利文獻3)及特開2009-177015號公報(專利文獻4)揭示檢查印刷焊接球的基板的狀態,因應不良狀態進行補修的由檢查/修復部構成的焊接球印刷裝置。
又,特開2010-010565號公報(專利文獻5)揭示具備檢查在基板的電極墊片上搭載的焊接球的狀態,對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供慹焊接球的修復用點膠機的焊接球檢查修復裝置。
又,作為加熱焊接球者,有特許第3173338號(專利文獻6)、特許第3822834號(專利文獻7)、特許第5098648號(專利文獻8),作為使用電漿除去氧化膜者,有特開2015-103688號公報(專利文獻9),作為以雷射進行加熱熔融者,有特開2003-309139號公報(專利文獻10)。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0-049183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3-309139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08-288515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開2009-177015號公報 [專利文獻5]特開2010-010565號公報 [專利文獻6]特許第3173338號 [專利文獻7]特許第3822834號 [專利文獻8]特許第5098648號 [專利文獻9]特開2015-103688號公報 [專利文獻10]特開2003-30913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現在,5G(第5世代移動通信系統)對應技術的實用化已開始。又,用於凸塊電極形成的焊接球直徑也從70~80μm進展到30~50μm以下等的極小尺寸。隨著在5G使用的半導體裝置的小型化/高速化/大容量化造成的凸塊電極的極微細化,即便藉由上述專利文獻中揭示的技術及裝置進行迴焊的情形,也因為焊接浸潤性及金屬間化合物(IMC)層等的問題,而會有焊接缺陷及破裂等、焊料接合界面的信賴性降低及焊接凸塊電極中的缺陷產生等的問題。
專利文獻2揭示的技術中,修復後殘留助焊劑的量變少的機率高,在迴焊時,焊料浸潤性差的情形中,在焊接球溶化時會有對電極墊片部的焊接變得不完全的浸潤不良產生之虞。
又,專利文獻3~5揭示的焊接球印刷裝置中的焊接球檢查修復裝置、及專利文獻6~10揭示的技術中,迴焊後進行再檢查,搭載焊接球,實施修復的情形中,即便在新再供應的焊接球塗佈助焊劑,也因為由於先行進行的迴焊工程的氧化作用而使電極墊片部受到破壞(影響),焊接缺陷產生的機率高。又,與通常的焊接比較,會有在焊接信賴性產生問題的可能性。
在此,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檢查在基板的電極墊片上產生的凸塊缺陷,對缺陷電極部將焊接球進行再供應/修復,進行焊接的裝置。又,目的為提供在極微細焊接凸塊中,作為對迴焊後的凸塊電極的缺陷部位的修復/焊接,信賴性高的修復焊接裝置及方法。又,目的為提供在極微細焊接凸塊形成中,信賴性高的焊接裝置及方法。 [解決問題的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凸塊形成裝置,係在於基板上形成的電極墊片上供應焊接球的凸塊形成裝置,具備:對供應的焊接球照射電漿,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的電漿產生裝置(電漿照射手段)、及對焊接球照射雷射,熔融焊接球的雷射產生裝置(雷射照射手段);藉由從電漿照射手段照射的電漿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同時藉由從雷射照射手段照射的雷射熔融焊接球,在電極墊片形成焊接凸塊。
又,本發明的凸塊形成方法,係在於基板上形成的電極墊片上,供應焊接球的凸塊形成方法,其中,對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後,對焊接球照射電漿,一同照射雷射,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同時熔融焊接球,對電極墊片進行焊接。
又,本發明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具備檢查形成於基板的電極墊片上的焊接凸塊的狀態,對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的修復用點膠機,該焊接球修復裝置,具備:對藉由修復用點膠機供應的焊接球照射電漿,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的電漿產生裝置、及對焊接球照射雷射,熔融焊接球的雷射產生裝置;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的同時,熔融焊接球,在電極墊片形成焊接凸塊。
又,本發明的焊接球修復方法,係藉由焊接球檢查工程檢查在基板的電極墊片上形成的焊接凸塊的狀態,對藉由焊接球檢查工程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藉由修復用點膠機供應焊接球,對藉由修復用點膠機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後,對焊接球照射電漿,一同照射雷射,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同時熔融焊接球,對前述電極墊片進行焊接。 [發明的效果]
藉由本發明,能夠提供檢查在基板的電極墊片上產生的凸塊缺陷,對缺陷電極部將焊接球進行再供應/修復,進行焊接的裝置。又,能夠提供在極微細焊接凸塊中,作為對迴焊後的凸塊電極的缺陷部位的修復/焊接,信賴性高的修復焊接裝置及方法。又,能夠提供在極微細焊接凸塊形成中,信賴性高的焊接裝置及方法。
此外,關於上述以外的課題、構造及效果,藉由實施例的說明更為明瞭。
以下,使用圖式,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裝置及方法的適合的實施形態。 [實施例1]
圖1表示助焊劑印刷及焊接球搭載/印刷工程的概略圖。
如圖1(a)所示,首先,在基板21的電極墊片22上將預定量的助焊劑23藉由網版印刷法進行轉印。本實施例中,在網版20為了能夠保障高精度的圖案位置精度,使用以加成法製作的金屬網版。作為刮刀3使用角刮刀、劍刮刀、及平刮刀的任一者都可以。首先,設定因應助焊劑23的黏度/搖變性的網版間隙、印壓、及刮刀速度等條件。接著,以設定的條件執行助焊劑的印刷。
印刷的助焊劑23之量少的情形,在焊接球填充時有無法將焊接球附著在電極墊片22上之虞。又,在迴焊時的成為焊接浸潤不良的要因,無法形成漂亮形狀的凸塊,也會成為凸塊高度不良及焊接連接強度不足的要因。
相反地,若助焊劑之量過多的情形,焊接球搭載/印刷時網版的開口部若附著多餘的助焊劑,焊接球會附著於網版的開口部,焊接球無法轉印至基板上。因此,為了維持焊接球搭載中的品質,助焊劑印刷是非常重要的因子。
接著,如圖1(b)所示,在印刷助焊劑23的基板21的電極墊片22上搭載/印刷焊接球24。本實施例中,使用直徑約30μm的焊接球。此外,焊接球隨著半導體裝置的小型化/高速化/大容量化所致的凸塊電極的極微細化,其直徑也進展至25μm~30μm的極小尺寸。焊接球24的搭載中使用的網版20b,為了能夠保障高精度的圖案位置精度,使用以加成法製作的金屬網版。
網版20b的材質使用例如鎳那種磁性體材料。藉此,網版20b,被來自設於載台10的磁體10s的磁力吸引,能夠使基板21與網版20b之間的間隙成為0。因此,能夠防止焊接球24潛入基板21與網版20b之間使剩餘球產生的不良。
又,在網版20b的裏面設置樹脂製或金屬製的微小支柱20a。藉此,構成助焊劑23滲出時的逃脫部。因此,印刷助焊劑23的基板21密著至網版20b時,能夠防止滲出的助焊劑23防著至網版的開口部內。
在基板21的角部4點設置定位標記(圖未示)。藉由攝影機15f(圖2參照)視覺辨識基板21上的定位標記與網版20b側的定位標記(圖未示),進行高精度對位。藉此,能夠在預定的電極墊片22上將焊接球24高精度供應。
網版20b上所示的條狀體63,為構成用來供應焊接球的填充單元(圖4參照)的一要素。藉由使條狀體63擺動同時填充單元在箭頭60V方向移動,推滾焊接球24,向網版20b的開口部20d一個又一個填充。
圖2為表示從助焊劑印刷到焊接球檢查修復的工程的一實施例的概略圖。
圖2所示的裝置,將助焊劑印刷部101、焊接球搭載/印刷部103、及檢查/修復部104作為一體構成。各部以帶輸送器25連結,藉由該帶輸送器25搬送基板。在助焊劑印刷部101及焊接球搭載/印刷部103,設置用來作業的載台10f、載台10b。使該載台10f、載台10b上下移動進行基板的收授及收取。載台10f、載台10b也能在水平方向(XYθ方向)移動。又,藉由以攝影機15f、攝影機15b攝像網版20、網版20b與基板的對位標記(圖未示),能夠進行網版20、網版20b與基板的對位。通過檢查/修復部104的基板被送至次段的工程的圖未示的迴焊部,藉由進行加熱,搭載的焊接球被熔融,在電極墊片上進行焊接,形成凸塊。
圖3表示本實施例的凸塊形成的工程的流程圖。
首先將基板搬入助焊劑印刷部(STEP1)。之後,在電極墊片上印刷預定量的助焊劑(STEP2)。接著,檢查助焊劑印刷後的網版開口狀況(STEP3)。檢查的結果NG(不良)的情形,以印刷裝置內具備的版下清掃裝置自動實施網版清掃,因應必要供應補充助焊劑。又,成為NG的基板,與NG信號一同使其在後工程的輸送帶上待機並向線外排出,而不實施焊接球印刷以後的工程。藉由使用在線的NG基板置放架等將匣一併排出也可以。NG基板以線外的工程實施洗淨後,能夠再度使用於助焊劑印刷(STEP4)。
對良品基板實施焊接球搭載/印刷(STEP5)。焊接球搭載/印刷結束後,使其進行版脫離前,從網版的上方檢查網版開口內的焊接球的填充狀況(STEP6)。其結果,有填充不足的位置存在的情形,再度執行焊接球搭載/印刷動作(STEP7)。藉此能夠提升焊接球的填充率。
STEP6的檢查若是OK,則實施版脫離(STEP8),以檢查/修復裝置檢查焊接球的搭載狀況(STEP9)。經由焊接球搭載狀況的檢查而為NG的情形,在供應助焊劑後,將焊接球再供應至不良位置的電極墊片部(STEP10)。經由搭載狀況的檢查為OK的情形,以配置於次段的工程的圖未示的迴焊裝置熔融焊接球(STEP11),完成焊接凸塊。
圖4為表示焊接球供應頭的全體構造的側視圖,為表示焊接球搭載/印刷部中的用來將焊接球搭載於基板上的焊接球供應頭(填充單元)的構造的圖。
焊接球供應頭60具備在以框體61、蓋64及澀狀體62形成的空間收納焊接球24的球殼、在澀狀體62的下方空著間隔設置的條狀體63。澀狀體62,以具有網目狀的開口或者連續的長方形狀的狹縫部等的開口的極薄金屬板形成,適合於供應對象的焊接球24的直徑。在澀狀體62的下方配置條狀體63,條狀體63與網版20b面接觸。
又,藉由設於蓋64上方的印刷頭升降機構4,能夠將條狀體63對網版20b的接觸程度/間隙進行微調整。條狀體63以由磁性材料形成的極薄金屬板形成。藉由使用磁性材料,經由來自設有磁體的載台10的磁力,條狀體63能夠對以磁性材料形成的網版20b吸附。條狀體63,例如具有網目狀的開口或者連續的長方形狀的狹縫部,以適合對象的焊接球24的直徑及網版20b的開口部20d的尺寸。
再來,焊接球供應頭60,具備使設於球殼的澀狀體62於水平方向振動的水平振動機構。水平振動機構,在對球殼的側面平行的位置形成的構件安裝振動手段65,將安裝該構件的支持構件70設於蓋64的上面。根據該構造,藉由使球殼從其側面側藉由振動手段65振動,使澀狀體62振動。藉由使澀狀體62振動,設於澀狀體62的條狀開口開得比焊接球24的直徑還大。藉此,收納於球殼的焊接球24,從澀狀體62的狹縫部落下至條狀體63上。落下至條狀體63上的焊接球24的數量,亦即焊接球24的供應量,能夠藉由控制振動手段65所致的振動能量進行調整。
振動手段65,使用空氣旋轉式振動器,將壓縮空氣壓力藉由數位控制進行微調整而能夠控制振動數。或者控制壓縮空氣流量使振動數為可變也可以。藉由振動手段65,澀狀體62及球殼對收容於球殼內的焊接球24賦予振動,抵消在焊接球24間作用的凡得瓦力造成的吸引力使其分散。藉由該分散效果,能夠防止因焊接球24的材料及生產環境的溫度/濕度的影響造成焊接球供應量的變化。因此,能夠進行考慮生產效率的調整。
又,在焊接球供應頭60,設置用來使球殼在水平方向擺動的水平擺動機構。水平擺動機構如下述那樣構成。在支持構件70的上部設置線性導引67,以線性導引67能夠移動的方式設置具有線性軌道的填充頭支持構件71。在該填充頭支持構件71設置驅動用馬達68,於該驅動用馬達68的軸安裝偏心凸輪66。偏心凸輪66若旋轉則支持構件70會在水平方向移動(擺動)。填充頭支持構件71支持於馬達支持構件2,相對於馬達支持構件2不會在左右方向移動。
亦即,水平擺動機構,藉由驅動用馬達68使偏心凸輪66旋轉,以任意的行程量對條狀體63賦予在水平方向的擺動動作。條狀體63,因為在藉由磁力吸附於網版20b的狀態下進行擺動動作,在條狀體63與網版20b之間沒有間隙而能夠確實地使焊接球24滾動。又,根據條狀體63的開口尺寸,能夠將焊接球24確實補充至條狀體63的開口同時進行高效率的填充動作。網版20b與擺動動作的循環速度,藉由控制驅動用馬達68的速度能夠任意可變,能夠設定考慮線平衡的焊接球24的填充工時。又,藉由調整焊接球24的材料的種類、網版20b的開口、及適合環境條件的循環速度能夠控制填充率。
再來,於焊接球供應頭60設有鏟狀體69。藉由焊接球供應頭60對基板21上供應焊接球24後,使網版20b從基板21面離開時,亦即實施版脫離向基板上轉印焊接球時,若在網版20b的版面上有焊接球24殘留,焊接球24會通過網版20b的開口部20d落下至基板21上,成為供應過多焊接球的原因。因此,本實施例中在焊接球供應頭60的進行方向從球殼空出間隔,將鏟狀體69設於與條狀體63略同高度。鏟狀體69的前端極薄且以平坦精度高的狀態研磨,在密著於網版20b的狀態下,使焊接球24不會露出焊接球供應頭60的外部。
又,因為於鏟狀體69使用磁性體材料,與條狀體63同樣以磁力密著於網版20b,能夠防止焊接球24向焊接球供應頭60的外部露出。此外,將鏟狀體69設於球殼的外周部全區域也可以。藉由鏟狀體69能夠極力減少網版20b的版面上的球殘留。
但是,又要考慮網版20b的版面的微小變位造成的球殘留的影響。因此,本實施例中,為了再減少過多焊接球造成的不良,在焊接球供應頭60,設置用來形成空氣簾幕的送風機構75。
亦即,在支持印刷頭升降機構4的馬達支持構件2設置送風機構75,於填充單元的周圍形成空氣簾幕。在該送風機構75從圖未示的壓縮空氣供應源供應壓縮空氣。使用送風機構75時,焊接球供應頭60在向基板端面方向移動時,將露出的焊接球藉由壓縮空氣向焊接球供應頭60的移動方向側推滾。因此,能夠防止版面上的焊接球殘留。
接著,說明關於將焊接球在基板上搭載/印刷後的動作。
圖5為說明焊接球搭載/印刷動作的概略圖。在焊接球搭載/印刷動作主要使用焊接球供應頭60與清掃器130。
首先,如(1)所示,焊接球供應頭60,在基板21的長度方向移動,同時藉由水平振動機構使球殼振動,在網版20b的開口部填充焊接球。又,如(2)所示,焊接球供應頭60,也併用水平擺動機構所致的擺動動作,使焊接球滾動並確實填充至開口部,同時在水平方向(箭頭A方向)往返移動。
向網版開口部的焊接球填充動作結束後,焊接球供應頭60如(3)的箭頭B所示上升。之後,如(4)的箭頭C所示使基板21的上方在長度方向移動,返回原來的位置後如箭頭D所示下降至接觸網版20b的位置停止。
接著,說明關於清掃器130的清掃動作。
清掃器130,用來集中上述填充動作後無意殘留在網版上的焊接球。在清掃器130的底部,如圖5所示形成複數刮刀131。刮刀131,在與清掃器130的動作進行方向相向的方向以一定角度傾斜安裝(細部未圖示)。藉由刮刀131在網版上移動並梳理表面,能夠將網版上的焊接球如掃帚那樣掃除集中。
焊接球供應頭60所致的填充動作結束後,如(5)所示,在清掃器130接觸網版20b的狀態下在箭頭E所示的水平方向移動。亦即,安裝於清掃器130底部的複數刮刀131,沿著網版20b的上面水平方向行進。此時,在網版20b上殘留的焊接球被集中,向網版20b的空出的開口部落下。藉此,能夠使後述圖6、7所示的那種無球不良消失。再來,將網版20b上的焊接球全部掃出,最終成為在網版20b上未有剩餘焊接球殘留的狀態。
清掃器130,移動至網版20b中的開口部存在的端部附近後,如箭頭F所示一時上升。之後,如(6)的箭頭G所示使基板21的上方返回長度方向,如箭頭H所示再下降至接觸網版20b的位置。之後再重複同樣的清掃動作。該清掃動作,在到將網版20b上的焊接球完全掃除為止執行數次。又,根據情況,如(7)的箭頭I所示,使限定於網版20b上的一部分的清掃動作移動至其他部分同時連續執行也可以。
藉由以上的清掃動作,因為能夠將焊接球填充至空出的所有開口部,能夠使無球不良消失。又,因為最終掃除全部網版20b上的剩餘焊接球而不殘留,將網版20b從基板21分離時,能夠防止剩餘焊接球進入網版20b的開口部。因此,能夠使後述圖6、7所示的那種雙球不良消失。
圖6表示焊接球搭載/印刷後的基板上的焊接球填充狀況之例。
將基板21以攝影機攝像時,焊接球對全部的電極部良好填充後,能夠觀察如到(a)所示的狀態。(b)表示焊接球的一部分的填充不完全的狀態(無球不良)。(c)表示焊接球彼此吸附的雙球狀態、及剩餘焊接球從電極部露出的狀態。
圖7表示焊接球搭載/印刷後的代表的缺陷例。如圖7所示,作為焊接球填充不良之例,例如,能夠舉出焊接球未填充的「無球狀態」、接近的焊接球彼此重疊的「雙球狀態」、及焊接球偏離電極部的助焊劑塗佈位置的「位置偏離球狀態」。
以該等狀態使基板進入後工程(迴焊工程)時,會生產出不合格品。在此檢查基板上的填充狀況,藉由前述填充單元(焊接球供應頭)重試搭載/印刷動作,能夠將不良品修正成良品。在該檢出中,藉由與良品模型比較的圖案匹配能夠進行判定。焊接球搭載/印刷後,藉由安裝於填充單元的光感測器攝影機(圖未示)以區域單位進行總括辨識。若是NG則再度執行焊接球搭載/印刷。若是合格,則執行版脫離動作,將基板向後工程排出。
圖8為說明關於以焊接球搭載/印刷後的檢查/修復部進行的修復作業的圖。
檢查/修復部,首先,在焊接球搭載/印刷結束後,將基板上的填充狀況以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攝影機進行確認。接著,檢出不良後,求出不良位置的位置座標。雙球、位置偏離球、過多球等不良的情形,如(1)所示,除去用點膠機即吸引用的真空吸附噴嘴86向不良焊接球24x的位置移動。接著,將不良焊接球24x進行真空吸附,使其向不良球廢棄站(圖未示)移動。在不良球廢棄站,在廢棄方塊83(圖9參照)使球藉由真空遮斷落下/廢棄。
檢出未供應焊接球24的電極墊片部的情形、及以真空吸附噴嘴86除去不良焊接球的情形,如(2)所示,將收納於焊接球收納部84的正常焊接球24,使用修復用點膠機87藉由負壓吸附。接著如(3)所示,吸附正常焊接球24的修復用點膠機87,從焊接球收納部84移動至助焊劑供應部85。如(4)所示,藉由使吸附焊接球24的修復用點膠機87向儲存在助焊劑供應部85的助焊劑23移動,將焊接球24浸漬(或使助焊劑23附著於焊接球24)於助焊劑23,在焊接球24添加助焊劑23。接著,如(5)所示,將吸附焊接球24的修復用點膠機87,移動至基板上有缺陷的位置。之後如(6)所示,對缺陷部供應焊接球24。以上述(1)~(6)的工程結束修復作業。
以上述工程,能夠將除去用點膠機作為助焊劑供應用點膠機兼用,在除去不良焊接球後,也能夠實施供應助焊劑至缺陷部分的方法。此時,供應新的焊接球時,不進行使助焊劑附著的工程也可以。
此外,前述檢查中,除去位置偏離球等不良球的情形,能夠以上述修復作業將正常焊接球補給至正確位置修復缺陷。
圖9為說明關於檢查修復裝置的概略構造的圖,為將檢查/修復部作為1個獨立的裝置從上而看的平面圖。
如圖9所示,從搬入輸送帶81搬入檢查對象的基板21後,在檢查部輸送帶82上收授,向箭頭J方向搬送。檢查部輸送帶82的上部設置門型框80。在門型框80的搬入輸送帶81側,相對於基板搬送方向(箭頭J方向)在直角方向配置光感測器79。藉由該光感測器79,檢出在基板21上的電極墊片22印刷的焊接球24的狀態。此外,在這裡作為焊接球的狀態檢出器雖設置光感測器79,但設置攝像用攝影機,在門型框80的長度方向移動,攝像焊接球的狀態檢出缺陷也可以。
在支持門型框80的一腳側,設置收設正常焊接球的焊接球收納部84、及助焊劑供應部85。又,在另一腳側,設置廢棄方塊83。在門型框80,將用來吸引除去不良焊接球的除去用點膠機即真空吸附噴嘴86、及用來修補基板上的缺陷的修復用點膠機87,以能藉由線性馬達在水平方向(箭頭K方向)移動的方式設置。
檢查部輸送帶82,能夠在箭頭J方向及其逆方向往返移動,因應基板21的缺陷位置,能夠使缺陷位置對位於修復用點膠機87及真空吸附噴嘴86的位置。檢查/修復結束後的基板21藉由搬出輸送帶88搬出,送至迴焊裝置。根據上述構造,能夠以圖8說明的動作進行檢查修復。
圖10為表示修復用點膠機的構造的側視圖、圖11為說明修復用點膠機的前端部的焊接球的吸附分離動作的擴大圖。
如圖10所示,在修復用點膠機87,形成用來保持焊接球並使其移動的例如塑膠製的吸附噴嘴90(但是材質並非限於塑膠製)。吸附噴嘴90從前端部98向上方呈錐體狀。亦即,吸附噴嘴90成為從前端部98向基端部99寬度擴大的形狀。在吸附噴嘴90內形成貫通孔92。
如圖11所示,貫通孔92也(雖不像吸附噴嘴90的形狀那樣的程度)向上方形成錐體狀。亦即,貫通孔92以越上部越粗,越下部越細的方式形成。此外,詳細為以設於貫通孔92的下端的開口端部92a的內徑,成為與後述芯棒91的外徑略相同的方式,形成貫通孔92。在貫通孔92的內部空間,藉由圖未示的負壓施加機構施加負壓。
吸附噴嘴90藉由螺栓等固定於噴嘴支持框94。噴嘴支持框94連結至驅動部96。因此,吸附噴嘴90能夠與驅動部96一同在上下方向自由移動。
在吸附噴嘴90內的貫通孔92,芯棒91經由密封構件(圖未示)插入、保持。芯棒91,例如為直徑約10μm的圓柱狀的金屬製的棒,由強度大且難以帶電的材質形成(但是芯棒91的形狀(直徑)與材質不限於上述,比焊接球24的直徑還小較佳)。除了貫通孔92的開口端部92a的部分,芯棒91的外徑比貫通孔92的內徑還小,芯棒91能夠在吸附噴嘴90的軸方向自由上下移動。芯棒91的上端部91a固定於支持構件93。支持構件93連結至馬達95,能夠與芯棒91一同在上下方向自由移動。
因為支持構件93與驅動部96經由線性軌道97連接,支持構件93與驅動部96能夠分別獨立上下移動。亦即,安裝於支持構件93的芯棒91與連結至驅動部96的吸附噴嘴90能夠分別獨立上下移動。
因此,以上述支持構件93、噴嘴支持框94、馬達95、驅動部96、線性軌道97等構成驅動機構。
支持構件93下降、或吸附噴嘴90上升時,如圖10(b)所示支持構件93的下端面與吸附噴嘴90的上端面抵接。在該抵接狀態下,芯棒91的下端部91b從吸附噴嘴90的前端部98向下方向突出。為了實現上述機能,芯棒91的全長A比吸附噴嘴90的全長B還長。
此外,如圖11擴大所示,吸附噴嘴90的前端部98以容易保持焊接球24的方式,加工成錐體溝的形狀。藉由將吸附噴嘴90的前端部98加工成錐體溝的形狀,將焊接球24進行真空吸附時,焊接球24良好地合身於錐體溝內,焊接球24變得不容易從前端部98偏離。此外,藉由將前端部98的構部的形狀,設為與焊接球24的形狀同樣的球狀,能夠再更良好地吸附。但是,前端部98的形狀不限於上述。
接著,說明如上述那樣構成的修復用點膠機所致的焊接球的缺陷修復動作。
首先,以修復用點膠機87的吸附噴嘴90,吸附用來修補的新焊接球24(直徑約30μm)。此時,因為對吸附噴嘴90內經由貫通孔92供應負壓,焊接球24真空吸附至吸附噴嘴90的前端部98。雖未圖示,但形成不會從插入芯棒91的貫通孔92的上部洩露負壓的構造。又,此時,如圖10(a)所示,芯棒91成為從吸附噴嘴90的前端部98插入內側(上方)的狀態。
在該吸附狀態下,將焊接球24搬送至缺陷位置的電極墊片120上方,使修復用點膠機87在電極墊片120方向降下,如圖11(a)所示,在電極墊片120上的助焊劑121內載置焊接球24。
接著,驅動馬達95,到芯棒91的下端部91b抵接至焊接球24為止,使芯棒91通過吸附噴嘴90的貫通孔92降下。藉此,如圖11(b)所示,芯棒91會將焊接球24相對於電極墊片120壓附。如同前述,因為芯棒91的外徑與貫通孔92的開口端部92a的內徑略相同,在芯棒91的移動過程中,成為芯棒91塞住貫通孔92的開口端部92a的狀態。因此,貫通孔92內的間隙成為狭窄狀態,即便負壓力作用,其所造成的真空吸附(負壓)力會變小,焊接球24從吸附噴嘴90自由分離。
因此,根據上述構造,不需要另外設置用來遮斷負壓的真空泵閥,刪減了成本。
接著,如圖10(b)所示在以芯棒91將焊接球24壓附至電極墊片120的狀態下,如圖11(b)所示使吸附噴嘴90上升而從焊接球24分離。
之後,驅動馬達95,使芯棒91再上升而從焊接球24分離。此時,因為芯棒91與焊接球24的接觸面積非常,即便靜電產生也是小到可無視的程度,芯棒91與焊接球24的分離能沒有問題地平穩進行。
如同以上,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焊接球檢查修復裝置(以下有為焊接球修復裝置的情形),在修補用點膠機87內設置能夠上下動的芯棒91,將焊接球24供應至有缺陷的部分時,將焊接球24以芯棒91物理地壓附至電極墊片120側,同時升起吸附噴嘴91從焊接球24分離,能夠將焊接球在電極墊片上有效率且確實搭載。
又,為了焊接球的搭載,例如,不需要使用雷射光照射裝置那種高價的裝置,而以簡單的構造實現前述機能,故能夠將裝置的製造抑制成低成本。
接著,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漿雷射修復系統。圖12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漿雷射修復系統的外觀圖。
伴隨著半導體裝置的小型化/高速化/大容量化所造成的凸塊電極的極微細化,例如,藉由圖2所示的檢查/修復部104,檢出焊接凸塊電極中的缺陷等,進行修復的情形中,在該迴焊後,會有如圖7所示那種存在焊接球不良不良,例如,焊接球未填充的「無球狀態」、接近的焊接球彼此重疊的「雙球狀態」、及焊接球偏離電極部的助焊劑塗佈位置的「球位置偏離狀態」的情形。
該等狀態,即便是焊接球填充不良為1個的情形,也因為是不合格品,會再度(第2次)檢查基板上的填充狀況,藉由填充單元(焊接球供應頭)再度嘗試搭載動作,能夠將不良品修復成良品。在該檢出中,藉由與良品模型比較的圖案匹配能夠進行判定。
在此,本實施例所示的電漿雷射修復系統,將通過迴焊裝置的基板進行再度檢查,對在基板的電極墊片上產生的凸塊具有缺陷的缺陷電極部將焊接球進行再供應/再修復,進行焊接。接著,在這種極微細焊接凸塊中,本實施例所示的電漿雷射修復系統,為將迴焊後的凸塊電極的缺陷部位進行修復/焊接的信賴性高的修復焊接裝置。
本實施例所示的電漿雷射修復系統,設置於圖2所示的檢查/修復部104的後工程、及圖未示的迴焊裝置的後工程。此外,該電漿雷射修復系統,不限於設置於圖2所示的檢查/修復部104的後工程及迴焊裝置的後工程,以該系統單體設置也可以。此外,有將該電漿雷射修復系統於離線等以系統單體設置的情形方便上稱為凸塊形成裝置,且有將使用該裝置形成凸塊的方法方便上稱為凸塊形成方法的情形。此外,凸塊形成裝置,為在形成於基板的複數電極墊片的各者搭載焊接球,藉由將焊接球進行迴焊,在電極墊片上形成凸塊者。
此外,本實施例中,作為設置在位於圖2所示的檢查/修復部104的後工程的迴焊部的下段的工程者進行說明。此時,在電漿雷射修復系統的設置時,可以是在線、也可以是離線。也就是說,使迴焊後檢出缺陷部位的凸塊電極存在的基板,在線上流通於電漿雷射修復系統也可以,又,將迴焊後檢出缺陷部位的凸塊電極存在的基板,進行儲存,以離線流通於電漿雷射修復系統也可以。此外,本實施例中說明離線的情形。
此外,電漿雷射修復系統在位於圖2所示的檢查/修復部104的後工程的迴焊部的下段的工程,亦即線上的情形,未檢出缺陷部位的基板,以單通過該電漿雷射修復系統的方式控制各部也可以。此時,能夠使裝置的一連串所謂的製造線構造單純化。
電漿雷射修復系統,具有搬入基板(迴焊後檢出缺陷部位的凸塊電極存在的基板)的搬入載台(BF(LD))、對迴焊後的基板執行檢查/修復作業的檢查/修復單元(IR)、將修復後的焊接球固著於電極墊(焊接或熔接)的雷射修復單元(LR)、及將修復後的基板搬出的搬出載台(BF(ULD))。控制單元(控制部(以下CON)或控制手段),為將該等搬入載台(BF(LD))、檢查/修復單元(IR)、雷射修復單元(LR)及搬出載台(BF(ULD))全體控制成預定的狀態的控制單元。
此外,圖2所示的裝置,亦即助焊劑印刷部101、焊接球搭載/印刷部103、及檢查/修復部104也一樣以圖3所示的一連串的控制流程進行控制,但該一連串的控制流程與CON,雖將個別的控制裝置以專用的通信手段等連接取得協動也可以,但作為一體的控制裝置構成也可以。(參照一連串的系統的構造圖的圖12)。當然,將圖2所示的助焊劑印刷部101、焊接球搭載/印刷部103、及檢查/修復部104、配置於下段的工程的圖未示的迴焊部、及圖12所示的搬入載台(BF(LD))、檢查/修復單元(IR)、雷射修復單元(LR)、搬出載台(BF(ULD))作為一連中的系統構成的情形,將該等全體以1個控制裝置進行控制也可以。
檢查/修復單元(IR),例如,也具有檢查圖2所示的檢查/修復部104的那種焊接球的狀態的焊接球檢查裝置的機能,檢查焊接球的搭載狀況的結果,藉由焊接球搭載狀況的檢查為NG的情形(檢出缺陷的情形),對焊接球供應助焊劑後,在不良位置的電極墊片部,例如,使用圖10記載的那種修復用點膠機,再供應焊接球。
接著,作為基本的一例,以圖8所示的(1)~(6)的工程實施修復作業。又,作為裝置構造也一樣,作為基本的一例,適用圖9及圖10所示的裝置構造。此外,此時,取得再供應焊接球的位置資料,該位置資料,以專用於檢查/修復單元(IR)、或雷射修復單元(LR)的通信手段等發送等,取得協動也可以。
接著,使用圖13,說明雷射修復單元(LR)即電漿雷射修復裝置。
電漿雷射修復裝置,具有電漿雷射修復頭部200、設置基板215的配向載台216、使配向載台216在水平方向(XYθ方向)移動的載台移動軸218。此外,電漿雷射修復頭部200,能在水平方向(XYθ方向)移動也可以。藉此,能夠在修復後焊接球(焊接球位置),單點(局部地)照射電漿與雷射。此外,於電漿,雖也能表現出放出、放射,但本實施例中,包含該等稱之為照射。
接著,電漿雷射修復裝置,基於從檢查/修復單元(IR)發送的位置資料,使配向載台216在水平方向(XYθ方向)移動。又,基於該位置資料,也使電漿雷射修復頭部200移動也可以。
此外,實施例中說明關於使配向載台216在水平方向(XYθ方向)移動的情形,但使電漿雷射修復頭部200能在X方向、Y方向移動,使配向載台216能在θ方向移動也可以。或是修復頭在與設置基板215的載台相對地在X方向、Y方向、θ方向移動也可以。
接著,使用圖14,說明電漿雷射修復頭部200。
電漿雷射修復頭部(也有作為凸塊形成裝置的意思)200,移動至修復後的焊接球位置,相對於該焊接球於單點點狀預熱,相對於該焊接球照射電漿除去(氧化還原)焊接球的氧化膜(例如厚度從數nm到數μm程度),除去氧化膜(氧化被膜)後,照射雷射(雷射光),進行局部迴焊。
焊接球電漿雷射修復頭部200,具有相對於焊接球點狀照射雷射,將焊接球加熱、熔融的雷射單元(有稱為雷射頭或雷射產生裝置(雷射照射手段的意思)的情形)205、相對於焊接球點狀照射電漿的電漿單元(也有稱為微電漿頭或電漿產生裝置(電漿照射手段的意思)的情形)、相對於配置焊接球(焊接球的基板及電極墊片(例如銅墊片))點狀預熱的點加熱器210。接著,具有至少固定雷射單元205與電漿單元的單元固定板219。
此外,本實施例中,例如,利用使用紅外光等的點加熱器210,但以點狀預熱,將基板215事先暖和,使用預加熱至預定溫度(例如150~180℃左右)的熱板也可以。
又,取代點加熱器210,使用失焦雷射,對焊接球的周邊預熱也可以。失焦雷射加熱焊接球的周邊,失焦雷射例如能夠使用紅外光雷射。此外,失焦雷射的焦點比從雷射單元205照射的雷射的焦點還大較佳。
又,從雷射單元205照射的雷射,以脈衝(15~25KHz,例如微波)照射較佳。藉由對焊接球將雷射以脈衝照射,能夠有效率地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這是因為將雷射以脈衝照射,使用熱聲效應,藉由該衝擊,能夠在形成於焊接球表面的氧化膜有效率地產生裂縫。
又,電漿雷射修復頭部200具有用以使單元固定板219在上下方向(Z軸方向)移動的致動器202、驅動致動器202的馬達201。藉此,至少雷射單元205與電漿單元在上下方向移動,能夠使雷射的照射方向與電漿的照射方向與搭載的焊接球一致。接著,致動器202固定在頭框203。
電漿單元具有施加使電漿產生的高頻電壓的電漿電極213、施加高頻電壓使電場產生的電漿天線211、導入氣體的電漿放電管即電漿毛細管212、射出產生的電漿的電漿噴嘴214。藉此,能夠對焊接球以點狀照射電漿。此外,本實施例中,電漿電極213、電漿天線211、電漿毛細管212、與電漿噴嘴214以直線狀配置。此外,該等配置為任意,只要是能夠對焊接球以點狀照射電漿的配置,則沒有限定。
接著,使用媒介氣體使電漿產生,作為成為電漿的氣體,本實施例中,使用重量%為氬97~97.5%、氫3~2.5%的混合氣體。此外,該等氣體的種類、混合比例為任意,根據裝置構造、或者成為照射對象的電極墊片或焊接球,適當地選擇氣體的種類及其混合比例即可。該氣體,從電漿電極213側導入電漿毛細管212。此外,電漿單元,對電極墊片或/及焊接球,照射具有氬氣的電漿較佳。又,媒介氣體,為包含重量%為1~4%的氫成份的氬氣較佳。
此外,此時,氫會自由基化、活性化,除去在焊接球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作為原理,氧化膜的氧與該氫耦合,作為水蒸氣,除去氧化膜。
又,雷射單元205具有觀察焊接球的狀態的觀察攝影機206、將雷射光導入的雷射導光口207、為了得到雷射光的平行光而進行像差補正的準直透鏡208、將平行光的雷射光集光的集光透鏡209。此外,本實施例中,觀察攝影機206與集光透鏡209以直線狀配置,雷射導光口207與準直透鏡208,相對於觀察攝影機206與集光透鏡209的直線狀的軸垂直配置。
也就是說,藉由觀察攝影機206直線狀觀察焊接球的狀態,雷射光被90°彎折,照射至焊接球。藉此,能夠對焊接球以點狀照射雷射。此外,該裝置構造為一例,該等配置構造沒有限定。又,作為裝置構造,觀察攝影機206未必是必須的。
接著,電漿單元的直線狀的軸、雷射單元205的直線狀的軸、與點加熱器210的軸,以朝向1個焊接球的方式集中於1點較佳。也就是說,以電漿單元的電漿照射軸(電漿單元的直線狀的軸)與雷射單元205的雷射照射軸(雷射單元205的直線狀的軸)的交點(焦點),成為焊接球的略中心的位置的方式,配置電漿單元與雷射單元205,又,以修復的焊接球配置於該交點的方式,控制基板的配置位置。當然,基板配置位置的控制是相對的,將電漿雷射頭以成為預定的位置的方式進行移動控制也可以。
雷射單元205的雷射照射軸與電漿單元的電漿照射軸的夾角,雖沒有特別限定,但若能對修復的焊接球照射雷射、電漿即可,雖也取決於裝置構造或者修復的焊接球的狀態,但大約以0~180度進行調整較佳。也就是說,該角度為0度的情形,雷射照射軸與電漿照射軸為相同方向,例如,表示雷射與電漿從上方照射焊接球,該角度為180度的情形,雷射照射軸與電漿照射軸對向,例如,表示相對於焊接球,從左右方向分別照射雷射與電漿。
此外,本實施例中,電漿單元的直線狀的軸、雷射單元205的直線狀的軸、與點加熱器210的軸,分別相對於Z軸,具有預定的角度配置,分別具有90°的角度配置。也就是說,電漿單元、雷射單元205,相對於供應至電極墊片的焊接球,於略中心照射電漿及雷射。
又,電漿單元、雷射單元205,對供應至電極墊片的焊接球的略上半分部分,照射電漿及雷射也可以。也就是說,將電漿及雷射,相對於焊接球,從上方照射較佳。
此外,電漿單元的直線狀的軸、雷射單元205的直線狀的軸、與點加熱器210的軸,未必是相對於Z軸具有預定的角度配置也可以,例如,將雷射單元205的直線狀的軸設為與Z軸平行(與Z軸同軸),相對於此,使電漿單元的直線狀的軸與點加熱器210的軸以具有預定的角度配置也可以。又,電漿單元的直線狀的軸與點加熱器210的軸也設為與Z軸平行也可以。又,雷射單元205的軸與電漿單元的軸也可以是平行,又該等軸為同軸也可以。
再來,電漿雷射修復頭部200,設置測定從雷射單元205的前端(基板側)到基板的高度(GAP高度)的基板高度變位計204及觀測基板的焊接球填充不良的配向攝影機217也可以。此外,基板高度變位計204及配向攝影機217,固定於單元固定板219也可以,點加熱器210也固定於單元固定板219也可以。
藉此,相對於配置於配向載台216上的基板215及配置於基板215的焊接球,能夠以點狀照射雷射,以點狀照射電漿,以點狀預熱。
又,藉由使用點加熱器210,以點狀預熱,不需要將基板全體預熱,即能夠抑制對基板的熱破壞。又,藉由使用雷射單元205,以點狀照射雷射,不需要對基板全體進行迴焊,能夠抑制對基板及健全的焊接球的熱破壞。
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為具備對焊接球照射雷射的雷射單元205及對焊接球照射電漿的電漿單元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及凸塊形成裝置,將電漿與雷射一同或同時照射至特定的焊接球者。其中,「一同」或「同時」照射,指的是包含相對於雷射照射,時間上先照射電漿,相互照射的時間重疊。
也就是說,照射電漿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之後照射雷射,因為電漿而焊接球會活性化,由於該時間差,照射雷射的期間,在焊接球會形成氧化膜,但藉由將該等一同或同時照射,能夠抑制這樣對焊接球的氧化膜的產生。因此,焊接球的氧化膜的除去處理,未必要在使氮氣等不活性氣體充滿處理室內,在不活性氣體氛圍下進行。本實施例中,設置電漿雷射修復裝置的環境為大氣環境。此外,本實施例,並非覆蓋電漿雷射修復裝置,妨礙將被包覆的內部作為氮環境者。
此外,電漿雷射修復系統,以控制單元(CON)進行控制,使得來自照射至焊接球的電漿單元的電漿與來自照射至焊接球的雷射單元的雷射同時照射。又,該CON控制成在向藉由修復用點膠機供應的焊接球的雷射照射前,對焊接球照射電漿。又,該CON控制成在電漿照射與雷射照射前,藉由將焊接球預熱的點加熱器210,將焊接球預熱。
又,CON,在凸塊形成也一樣,為控制電漿單元所致的電漿的照射與雷射單元所致的雷射的照射的控制單元,控制成確保電漿單元所致的電漿的照射與雷射單元所致的雷射的照射同時照射的時間帶(時間帶存在)。又,CON,在凸塊形成也一樣,控制成在雷射單元所致的雷射的照射前,進行電漿單元所致的電漿的照射。再來,CON,在凸塊形成也一樣,控制成在電漿照射與雷射照射前,將焊接球及焊接球的周邊預熱。
圖15表示電漿雷射修復動作的流程圖。CON將各部照該動作的流程圖適當地控制。
首先,將基板215搬入電漿雷射修復裝置的搬入載台(STEP1)。之後,從檢查/修復單元(IR)接收位置資料(STEP2)。接著,將基板215配置於配向載台216上(STEP3)。基於接收到的位置資料,例如,使配向載台216移動,將基板215配置於預定的位置(STEP4)。
之後,配置結束後,驅動馬達201,使致動器202向下方向(Z軸方向)移動,以雷射單元205的前端成為設定的GAP高度(間隙高度)的方式移動(STEP5)。以基板高度變位計204確認GAP高度(STEP6)。該GAP高度沒問題時(OK的情形),進到下個STEP。該GAP高度有問題的情形,使致動器202向下方向移動,以雷射單元205的前端成為設定的GAP高度(間隙高度)的方式移動,再度,以基板高度變位計204確認GAP高度。
以基板高度變位計204確認GAP高度,沒有問題的情形,藉由點加熱器210,對焊接球(配置焊接球的基板215及電極墊片)以點狀例如預熱至150~180℃左右(STEP7)。接著,例如藉由圖未示的溫度計等確認焊接球(配置焊接球的基板215及電極墊片)的溫度,特別是基板215的溫度,是否到達設定的溫度(STEP8)。此外,該溫度到達設定溫度的情形,進到下個STEP。此外,該溫度未到達設定溫度的情形,藉由點加熱器210持續預熱。或增加點加熱器210的輸出,促進溫度上升。接著,再度確認該溫度是否到達設定溫度。
又,以基板高度變位計204確認GAP高度,沒有問題的情形,藉由電漿單元,對焊接球以點狀照射電漿(STEP9)。接著,例如,藉由觀察攝影機206確認焊接球及/或電極墊片是否被氧化還原(在焊接球表面的氧化膜被除去)(STEP10)。此時,若在焊接球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被除去,則會看到焊接球發紫色的光。由此也能夠確認氧化膜被除去。此外,氧化還原結束的情形,進到下個STEP。氧化還原未結束的情形,持續照射電漿。接著,再度確認氧化還原是否結束。此外,其中,也包含除去電極墊片的氧化膜,之後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的情形。此外,未設置觀察攝影機206的情形,預先設定氧化還原結束的時間,基於該設定時間,進到下個STEP也可以。
確認到基板215的溫度到達設定的溫度、及焊接球被氧化還原後,藉由雷射單元205,對焊接球照射雷射,使焊接球的溫度例如以2秒左右上升至250℃左右,將焊接球熔融,在電極墊片固著(焊接及熔接)(STEP11)。藉此,能夠使焊接球填充不良消失。
之後,將被修復,焊接球填充不良消失的基板215從搬出載台搬出(STEP12)。
藉此,電漿單元對焊接球照射電漿的電漿照射時點,比雷射單元205對焊接球照射雷射的雷射照射時點還早,電漿在照射雷射照射的期間持續照射較佳。也就是說,有將電漿與雷射一同或同時照射的時間帶較佳。又,點加熱器210對焊接球預熱的預熱時點,比雷射單元205對焊接球照射雷射的雷射照射時點還早,預熱在照射雷射的期間持續較佳。
也就是說,一同或同時對焊接球照射電漿,對焊接球照射雷射,將焊接球的氧化膜除去,將焊接球熔融並將焊接球焊接至電極墊片。此外,一同或同時預熱焊接球,對焊接球照射電漿,對焊接球照射雷射,將焊接球的氧化膜除去,將焊接球熔融並將焊接球焊接至電極墊片。也就是說,一同或同時代表具有重疊的時間帶。
又,設置焊接球前,對電極墊片照射電漿,除去電極墊片的氧化膜,之後設置焊接球,對焊接球照射電漿,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同時對焊接球照射雷射,將焊接球熔融並將焊接球焊接至電極墊片也可以。
因此,本實施例記載的焊接球修復方法或凸塊形成方法,係藉由焊接球檢查工程檢查在基板215的電極墊片上形成的焊接凸塊的狀態,對藉由焊接球檢查工程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藉由修復用點膠機供應焊接球的方法。
接著,焊接球修復方法或凸塊形成方法,對藉由修復用點膠機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後,對焊接球照射電漿,一同照射雷射,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同時熔融焊接球,將焊接球焊接至電極墊片。又,焊接球修復方法或凸塊形成方法,對藉由修復用點膠機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照射電漿除去電極墊片的氧化膜,之後對該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對焊接球照射電漿及雷射,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同時熔融焊接球,將焊接球固著(焊接或熔接)至電極墊片。
此外,凸塊形成裝置或凸塊形成方法,也能夠考慮對形成於基板21的電極墊片22上,供應焊接球24。
藉此,能夠檢查在基板的電極墊片上產生的凸塊缺陷,對缺陷電極部將焊接球進行再供應/修復,進行焊接。又,能夠在極微細焊接凸塊中,作為對回流後的凸塊電極的缺陷部位的修復/焊接,實施信賴性高的修復焊接。
因此,本實施例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或凸塊形成裝置,為將基板215的電極墊片22上的焊接球作為靶材者,具備檢查在基板215的電極墊片22上形成的焊接凸塊的狀態,對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的修復用點膠機。
接著,焊接球修復裝置或凸塊形成裝置,具備對藉由修復用點膠機供應的焊接球照射電漿,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的電漿單元(電漿產生裝置)、對焊接球照射雷射,將焊接球熔融的雷射單元(雷射產生裝置)205,與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一同或同時,將焊接球熔融,在電極墊片形成焊接凸塊(將焊接球焊接至電極墊片)。
又,焊接球修復裝置或凸塊形成裝置,具備對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照射電漿,除去氧化膜,一同藉由修復用點膠機對供應的焊接球照射電漿,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的電漿單元(電漿產生裝置)、及對焊接球照射雷射,將焊接球熔融的雷射單元(雷射產生裝置)205,除去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的氧化膜,與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一同或同時,將焊接球熔融,將焊接球焊接至電極墊片(在電極墊片形成焊接凸塊)。
又,雷射單元205,對供應至電極墊片的焊接球的上部照射雷射較佳。又,雷射單元205,對供應至電極墊片的焊接球的表面,略垂直照射雷射較佳。又,雷射單元205,以適於焊接球直徑的點徑照射雷射較佳,該點徑,與焊接球直徑略相同或比焊接球直徑還小較佳。
又,電漿單元,對電極墊片以比焊接球直徑或電極墊片直徑還廣的範圍照射電漿較佳。藉此,能夠有效率地除去氧化膜。
以上的說明中,與藉由電漿照射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一同或同時,藉由雷射照射將焊接球熔融,當然表示在同期間、同時間帶,同時進行電漿照射與雷射照射,還有表示至少具有同時照射的期間、或者至少具有同時照射的時間帶。因此,使電漿照射早於雷射照射進行也可以、在進行雷射照射的期間停止電漿照射也可以、又相反也可以。
又,即便暫時將電漿照射與雷射照射瞬間、或者短時間切換,電漿照射所致的氧化膜的除去,若是對雷射照射所致的熔融沒有問題的程度的短時間之差,則表示至少具有同時照射的期間、或者至少具有同時照射的時間帶。
又,電漿單元對電極墊片或/及焊接球照射電漿的電漿照射時點,比雷射單元205對焊接球照射雷射的雷射照射時點還早,電漿在照射雷射照射的期間持續照射較佳。也就是說,有將電漿與雷射同時照射的時間帶較佳。
特別是照射電漿的焊接球,因為其表面被活性化,容易被氧化,停止電漿的照射後馬上會被氧化。因此,照射電漿,同時照射雷射是重要的。
因此,本實施例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中,對供應至基板215的電極墊片上的焊接球及/或電極墊片,照射電漿,同時對焊接球照射雷射。
又,本實施例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中,雖說明關於具備點加熱器210的情形,但根據製品的品種及材料等的狀況,未必是必要者,有可以省略的情形,具備該點加熱器210,將其如同實施例那樣控制,能夠減小雷射的輸出。
根據本實施例,能夠減少將焊接球焊接至電極墊片上的破壞,能夠有效率且確實進行修復、焊接。
又,根據本實施例,因為只有在缺陷產生的部位,照射雷射,照射電漿,焊接所花的時間短,因為不會使用總括迴焊工程,即能夠以簡單的線構造使修復完結,能夠將裝置的製造成本抑制為低。
又,根據本實施例,因為能夠僅將缺陷產生的電極墊片部以雷射及電漿進行修復、焊接,再焊接所花的能量少即可,不會產生大量的熱,因此能夠提供節能且對環境佳的系統。
又,根據本實施例,因為能夠僅將缺陷產生的部位以雷射及電漿進行修復、焊接,再焊接的範圍小,不會對迴焊焊接完的良品部位施加熱履歷,能夠進行信賴性高的修復、焊接。 [實施例2]
接著,使用圖16,說明實施例2的電漿雷射修復頭部300。此外,說明實施例2時,說明關於與實施例1的差異部分。
電漿雷射修復頭部300,移動至焊接球位置,對該焊接球24以單點點狀預熱,對該焊接球24照射電漿除去焊接球24的氧化膜,除去氧化膜後,照射雷射,進行局部迴焊或凸塊形成。
電漿雷射修復頭部300,具有對焊接球24點狀照射雷射,加熱、熔融焊接球的雷射單元(雷射產生裝置(雷射照射手段的意思))305、對焊接球24點狀照射電漿的電漿單元(電漿產生裝置(電漿照射手段的意思))306、對焊接球34點狀預熱的點加熱器210。接著,具有至少固定雷射單元305與電漿單元306的單元固定板219。
實施例2中,雷射單元305的雷射照射軸與電漿單元306的電漿照射軸,在焊接球24附近為同軸,將電漿及雷射從上方(正上方)對焊接球24照射。此外,點加熱器210的軸,設定成朝向照射電漿及雷射的1個焊接球24。藉此,雷射單元305的雷射照射軸、電漿單元306的電漿照射軸、點加熱器210的軸集中至1個焊接球24。
接著,使用圖17,說明實施例2的電漿雷射修復頭部300的原理。
實施例2中,從雷射單元305照射的雷射,在水平方向導入,藉由半反射鏡309,反射至鉛直方向,從焊接球24的上方照射至焊接球24。
又,實施例2中,從電漿單元306照射的電漿,也從焊接球24的上方照射至焊接球24。
電漿單元306,為使用中空陰極型放電,使高密度的電漿產生者,具有施加使電漿產生的高頻電壓的電漿電極313。此外,使電漿產生的高頻電壓,從電極電源314向電漿電極313供應高頻電壓,成為電漿的氣體從氣體供應部315供應,在電漿產生區域產生電漿。特別是實施例2中,氣體以與雷射的導入方向相同的方式,從水平方向供應。也就是說,雷射的導入方向與氣體的供應方向相同。藉此,能夠使電漿雷射頭部300緊湊化。
接著,如此,實施例2中,雷射貫通電漿產生區域,電漿與雷射同時照射至焊接球24。藉此,能夠有效率地同時將電漿與雷射照射至焊接球24。
又,藉由使雷射單元305的雷射照射軸與電漿單元306的電漿照射軸同軸,不需要將雷射單元305的雷射照射軸與電漿單元306的電漿照射軸進行軸對齊,能夠有效率地將電漿與雷射照射至焊接球24。
又,實施例2也一樣,例如,設置顯微鏡等觀察攝影機206。觀察攝影機206,透過半反射鏡309,從上方(正上方)觀察焊接球24的狀態。但是,作為裝置構造,觀察攝影機206未必是必須的。
此外,未設置觀察攝影機206的情形中,不設置半反射鏡309,將雷射單元305設置於焊接球24的上方(正上方),能夠將雷射直接照射至焊接球24。
又,實施例2也一樣,雖使用對焊接球34點狀預熱的點加熱器210,但取代點加熱器210,使用失焦雷射,對焊接球的周邊預熱也可以。
特別是未設置觀察攝影機206的情形中,使失焦雷射透過半反射鏡309,從焊接球24的上方(正上方),照射至焊接球24也可以。也就是說,使失焦雷射的照射軸,與雷射單元305的雷射照射軸及電漿單元306的電漿照射軸,在焊接球24的附近同軸。藉此,能夠有效率地將焊接球24的周邊預熱。
接著,使用圖18,說明實施例2的電漿雷射修復頭部300的構造,特別是電漿單元306的構造。
對焊接球24點狀照射電漿的電漿單元306,為使用中空陰極型放電,使高密度的電漿產生者。
圖18中,構件330,為構成氣體導引路的導引路構成構件,形成略圓筒形。在該構件330中,在軸方向氣體導引路331藉由適宜鑽孔加工等以直線狀穿設。
該氣體導引路331,上端變大開口,下端變窄成為噴嘴形狀開放。在氣體導引路331的側方,穿設氣體供應口332,從氣體供應部315對氣體導引路331供應成為電漿的氣體。
在氣體導引路331開口的一端,設置構件320塞住該開口部。構件320,若是封閉氣體導引路331的一端,透過後述雷射光的構件則沒有特別限定,但一般使用石英玻璃(以下構件320稱為石英玻璃板。)。
該石英玻璃板320,在與構件330之間包夾O形環321,在其上方將中央部開口的蓋體316螺合至構件330。藉此,石英玻璃板320被壓附至O形環321側,氣體導引路331的一端會被密閉。(此外,若是密閉石英玻璃板320的方法,則沒有特別限定螺合方式。) 藉由該構造,從氣體供應部315通過氣體導入部317及氣體供應口332被導引的氣體,被氣體導引路331導引,從形成於氣體導引路331下端的噴嘴向下方照射。
在成為氣體導引路331的噴嘴形狀並開放的下端也設置石英玻璃板322。藉由與上述一樣的構造,配置於其下端的石英玻璃板322,藉由O形環323、蓋體324,石英玻璃板322被壓附至O形環323側,氣體導引路331的一端(除了以下說明的第1孔部)會被密閉。
在設置於下部的石英玻璃板322的上部面及下部面,設置施加激發氣體生成電漿的高頻電壓的由鎢形成的電漿電極313。接著,在電漿電極313,連接用來從電極電源314供應高壓、高頻電壓的電極電源線。
在下部的石英玻璃板322,形成與在氣體導引路331的下端構成的呈噴嘴形狀開放的噴嘴前端同樣的直徑0.5~0.8mm左右的第1孔部。再來,於設置於下部的石英玻璃板322的上部面及下部面的電漿電極313也形成第2孔部。第2孔部的直徑,比第1孔部的直徑還大、或與第1孔部的直徑幾乎同等。
電漿,藉由從電極電源314將高壓、高頻電壓供應至電漿電極313,在電漿電極313的周邊(第2孔部的附近)生成,在此成為電漿產生區域318。接著,該生成的電漿從形成於蓋體324的下部的開口部,向位於下方的焊接球24照射。
該照射,能夠根據來自氣體供應部315的氣體的供應壓力調整。來自氣體供應部315的氣體的供應壓力,設為不會因氣體壓而搭載於基板的焊接球24而飛散、或者不會從預定的電極上移動(位置偏移)的適當壓力。
此外,蓋體324的下部的開口部的直徑,與第1孔部的直徑幾乎同等、或比第1孔部的直徑還大較佳。
從雷射單元305照射的雷射,被導入水平方向,藉由半反射鏡309,在鉛直方向反射,通過蓋體316上部的開口部,透過設置於構件330的上部的石英玻璃板320,通過氣體導引路331,通過第1孔部、第2孔部、蓋體324的下部的開口部,從焊接球24的上方,照射至焊接球24。
又,與實施例1一樣,氣體(媒介氣體),為包含重量%1~4%的氫成份的氬氣較佳。此時也一樣,藉由高頻電源(例如5kV、50Hz)即電漿電極313,激發氣體,氣體會自由基化,氣體會電漿化。
藉此,雷射單元305的雷射照射軸與電漿單元306的電漿照射軸,在焊接球24的附近成為同軸,並且雷射貫通電漿產生區域318,電漿與雷射同時照射至焊接球24。藉此,能夠有效率地同時將電漿與雷射照射至焊接球24。
此外,實施例2中,雖使用中空陰極型放電,使用使高密度的電漿產生的電漿的產生方式,但電漿的產生方式不限於此,例如,將氣體藉由高頻線圈激發的構造也可以。
又,實施例2中,雖使用中空陰極型放電,在氣體導引路331的氣體出口側設置電漿電極,生成電漿,但電漿電極的位置,不限於實施例的氣體出口側,設於氣流通經路的任意的一部分也可以。
以上,若如同實施例2那樣,能夠得到凸塊形成裝置,具備在一端以透過雷射光的光透過構件(例如石英玻璃板320)封閉的側方具有供應生成電漿的氣體的氣體供應口332,將從該氣體供應口332供應的氣體以照射至搭載於基板的焊接球的方式導引的形成直線狀的氣體導引路331、包圍從該氣體導引路331至焊接球的流通經路的一部分,對氣體施加高壓/高頻電源將氣體電漿化的電漿生成手段(例如電漿電極313)、將生成的雷射光,透過光透過構件,通過氣體的流通經路及電漿生成區域的中央部照射至焊接球的雷射產生手段(例如雷射單元305),到以電漿除去焊接球的氧化膜,一同以雷射光將焊接球熔融形成凸塊。
接著,使用圖19,說明關於應用實施例2的雷射的脈衝照射。
從雷射單元305照射的雷射,以脈衝(15~25kHz)照射較佳。藉由對焊接球24將雷射以脈衝照射,能夠將焊接球的氧化膜有效率地除去。這是因為將雷射以脈衝照射,使用熱聲效應,藉由該衝擊,能夠在形成於焊接球表面的氧化膜有效率地產生裂縫。
因此,根據實施例2,因為能夠以雷射及電漿進行焊接,焊接的範圍小,在極微細焊接凸塊形成中,能夠進行信賴性高的焊接。
如同以上,根據本實施例,雖將凸塊形成裝置、凸塊形成方法、焊接球修復裝置、焊接球修復方法基於適合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非由上述實施例限定解釋者。亦即,本發明在不脫離要旨、主要特徵的範圍內,可以進行各種變更及各種形態的實施。
1:印刷裝置 2:印刷頭 3:刮刀 4:馬達 10:印刷載台 15:攝影機 20,20b:網版 20d:開口部 21:基板 22:電極墊片 23:助焊劑 24:焊接球 60:焊接球供應頭 87:修復用點膠機 90:吸附噴嘴 91:芯棒 91a:上端部 91b:下端部 92:貫通孔 92a:開口端部 93:支持構件 94:噴嘴支持框 95:馬達 96:驅動部 97:線性軌道 98:前端部 99:基端部 120:電極墊片 121:助焊劑 130:清掃器 131:刮刀 200:電漿雷射修復頭部 201:馬達 202:致動器 203:頭框 204:基板高度變位計 205:雷射單元 206:觀察攝影機 207:雷射導光口 208:準直透鏡 209:集光透鏡 210:點加熱器 211:電漿天線 212:電漿毛細管 213:電漿電極 214:電漿噴嘴 215:基板 216:配向載台 217:配向攝影機 218:載台移動軸 219:單元固定板 300:電漿雷射頭部 305:雷射單元 306:電漿單元 309:半反射鏡 313:電漿電極 314:電極電源 315:氣體供應部 316:蓋體 317:氣體導入部 318:電漿產生區域 320:構件、石英玻璃板 321:O環 322:石英玻璃板 323:O環 324:蓋體 330:構件 331:氣體導引路 332:氣體供應口
[圖1]表示助焊劑印刷及焊接球搭載/印刷工程的概略圖。 [圖2]說明從助焊劑印刷到焊接球檢查修復的工程的概略圖。 [圖3]表示凸塊形成的工程的流程圖。 [圖4]表示焊接球供應頭的全體構造的側視圖。 [圖5]說明焊接球搭載/印刷動作的概略圖。 [圖6]表示焊接球搭載/印刷後的基板的狀態例的平面圖。 [圖7]表示焊接球搭載/印刷後的代表的缺陷例的概略圖。 [圖8]說明關於焊接球搭載/印刷後的修復作業的概略圖。 [圖9]說明關於檢查修復裝置的概略構造的平面圖。 [圖10]表示修復用點膠機的構造的側視圖。 [圖11]說明修復用點膠機的前端部的焊接球的吸附分離動作的擴大圖。 [圖12]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漿雷射修復系統的外觀圖。 [圖13]說明電漿雷射修復裝置的說明圖。 [圖14]說明電漿雷射修復頭部的說明圖。 [圖15]表示電漿雷射修復動作的流程圖。 [圖16]說明實施例2的電漿雷射頭部的說明圖。 [圖17]說明實施例2的電漿雷射頭部的原理的說明圖。 [圖18]說明實施例2的電漿雷射頭部的構造的說明圖。 [圖19]說明實施例2的脈衝照射的說明圖。
200:電漿雷射修復頭部
201:馬達
202:致動器
203:頭框
204:基板高度變位計
205:雷射單元
206:觀察攝影機
207:雷射導光口
208:準直透鏡
209:集光透鏡
210:點加熱器
211:電漿天線
212:電漿毛細管
213:電漿電極
214:電漿噴嘴
215:基板
216:配向載台
217:配向攝影機
219:單元固定板

Claims (35)

  1. 一種凸塊形成裝置,係對在基板上形成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的凸塊形成裝置,具備: 對供應的焊接球照射電漿,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的電漿產生裝置、及對前述焊接球照射雷射,熔融前述焊接球的雷射產生裝置; 藉由前述電漿產生裝置對前述焊接球照射前述電漿,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一同藉由前述雷射產生裝置對前述焊接球照射前述雷射,熔融前述焊接球,在前述電極墊片形成焊接凸塊。
  2. 如請求項1記載的凸塊形成裝置,具備: 控制前述電漿產生裝置所致的電漿照射與前述雷射產生裝置所致的雷射照射的控制部;前述控制部,控制成存在前述電漿產生裝置所致的電漿照射與前述雷射產生裝置所致的雷射照射同時進行的時間帶。
  3. 如請求項2記載的凸塊形成裝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控制成在前述雷射產生裝置所致的雷射照射前,進行前述電漿產生裝置所致的電漿照射。
  4. 如請求項1記載的凸塊形成裝置,其中, 前述電漿產生裝置所致的電漿照射軸與前述雷射產生裝置所致的雷射照射軸為同軸。
  5. 如請求項1記載的凸塊形成裝置,其中, 在對前述焊接球的電漿照射與雷射照射前,將前述焊接球及焊接球的周邊預熱。
  6. 如請求項5記載的凸塊形成裝置,其中, 前述預熱,藉由對前述焊接球以點狀預熱的點加熱器進行。
  7. 如請求項5記載的凸塊形成裝置,其中, 前述預熱,藉由對前述焊接球的周邊預熱的失焦雷射進行。
  8. 如請求項1記載的凸塊形成裝置,其中, 從前述雷射產生裝置照射的雷射,以脈衝對前述焊接球照射。
  9. 如請求項1記載的凸塊形成裝置,其中, 前述電漿產生裝置,使用中空陰極型放電,使電漿產生。
  10. 一種凸塊形成裝置,係對在基板上形成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的凸塊形成裝置,具備: 對前述電極墊片照射電漿除去前述電極墊片的氧化被膜的電漿產生裝置、其後對前述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對供應的焊接球照射前述電漿,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的前述電漿產生裝置、及對前述焊接球照射雷射,熔融前述焊接球的雷射產生裝置; 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的同時,熔融前述焊接球,在前述電極墊片形成焊接凸塊。
  11. 一種凸塊形成方法,係對在基板上形成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的凸塊形成方法,其中, 對前述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後,對前述焊接球照射電漿,一同照射雷射,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同時熔融前述焊接球,對前述電極墊片進行焊接。
  12. 一種凸塊形成方法,係對在基板上形成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的凸塊形成方法,其中, 對前述電極墊片照射電漿除去前述電極墊片的氧化被膜,對前述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後,對前述焊接球照射電漿,一同照射雷射,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同時熔融前述焊接球,對前述電極墊片進行焊接。
  13. 一種焊接球修復裝置,具備檢查在基板的電極墊片上形成的焊接凸塊的狀態,對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的修復用點膠機,該焊接球修復裝置,具備: 對藉由前述修復用點膠機供應的焊接球照射電漿,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的電漿產生裝置、及對前述焊接球照射雷射,熔融前述焊接球的雷射產生裝置; 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的同時,熔融前述焊接球,在前述電極墊片形成焊接凸塊。
  14. 如請求項13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具備:控制部; 前述控制部,控制成存在前述電漿產生裝置所致的電漿照射與前述雷射產生裝置所致的雷射照射同時進行的時間帶。
  15. 如請求項13或14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電漿照射在雷射照射前進行。
  16. 如請求項13、14或15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在對藉由前述修復用點膠機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前,藉由前述電漿產生裝置除去前述電極墊片的氧化膜。
  17. 一種焊接球修復裝置,具備檢查在基板的電極墊片上形成的焊接凸塊的狀態,對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的修復用點膠機,該焊接球修復裝置,具備: 對檢出前述缺陷的電極墊片照射電漿,除去氧化膜,一同對藉由前述修復用點膠機供應的焊接球照射電漿,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的電漿產生裝置、及對前述焊接球照射雷射,熔融前述焊接球的雷射產生裝置; 除去檢出前述缺陷的電極墊片的氧化膜,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的同時,熔融前述焊接球,將前述焊接球焊接至前述電極墊片。
  18. 如請求項13或14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雷射產生裝置,以與焊接球的直徑略相同的點徑,對前述焊接球照射雷射。
  19. 如請求項13或14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電漿產生裝置,對供應至前述電極墊片的焊接球,於略中心照射電漿。
  20. 如請求項13或14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電漿產生裝置,對供應至前述電極墊片的焊接球的略上半部照射電漿。
  21. 如請求項13或14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雷射產生裝置,對供應至前述電極墊片的焊接球,於略中心照射雷射。
  22. 如請求項13或14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雷射產生裝置,對供應至前述電極墊片的焊接球的略上半部照射雷射。
  23. 如請求項13或14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電漿產生裝置,對前述電極墊片,以比焊接球的直徑或電極墊片的直徑還廣的範圍,照射電漿。
  24. 如請求項13或14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電漿產生裝置,使用媒介氣體使電漿產生。
  25. 如請求項24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媒介氣體,為包含重量%為1~4%的氫成份的氬氣。
  26. 如請求項13或14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雷射產生裝置的照射軸與前述電漿產生裝置的照射軸的夾角,以0~180度進行調整。
  27. 一種焊接球修復裝置,具備檢查在基板的電極墊片上形成的焊接凸塊的狀態,對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的修復用點膠機,該焊接球修復裝置,具備: 對藉由前述修復用點膠機供應的焊接球照射電漿,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的電漿產生裝置、及對前述焊接球照射雷射,熔融前述焊接球的雷射產生裝置。
  28. 一種焊接球修復方法,係藉由焊接球檢查工程檢查在基板的電極墊片上形成的焊接凸塊的狀態,對藉由前述焊接球檢查工程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藉由修復用點膠機供應焊接球的焊接球修復方法,其中, 對藉由前述修復用點膠機檢出前述缺陷的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後,對前述焊接球照射電漿,一同照射雷射,除去前述焊接球的氧化膜,同時熔融前述焊接球,對前述電極墊片進行焊接。
  29. 一種焊接球修復方法,係藉由焊接球檢查工程檢查在基板的電極墊片上形成的焊接凸塊的狀態,對藉由前述焊接球檢查工程檢出缺陷的電極墊片藉由修復用點膠機供應焊接球的焊接球修復方法,其中, 對藉由前述修復用點膠機檢出前述缺陷的電極墊片照射電漿除去前述電極墊片的氧化被膜,其後,對前述電極墊片供應焊接球,對前述焊接球照射電漿及雷射,使前述焊接球固著於前述電極墊片。
  30. 如請求項13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電漿產生裝置所致的電漿照射軸與前述雷射產生裝置所致的雷射照射軸為同軸。
  31. 如請求項13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在對前述焊接球的電漿照射與雷射照射前,將前述焊接球及焊接球的周邊預熱。
  32. 如請求項31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預熱,藉由對前述焊接球以點狀預熱的點加熱器進行。
  33. 如請求項31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預熱,藉由對前述焊接球的周邊預熱的失焦雷射進行。
  34. 如請求項31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從前述雷射產生裝置照射的雷射,以脈衝對前述焊接球照射。
  35. 如請求項31記載的焊接球修復裝置,其中, 前述電漿產生裝置,使用中空陰極型放電,使電漿產生。
TW110145825A 2021-01-27 2021-12-08 凸塊形成裝置、凸塊形成方法、焊接球修復裝置、及焊接球修復方法 TWI8183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11141A JP7107601B1 (ja) 2021-01-27 2021-01-27 バンプ形成装置、バンプ形成方法、ハンダボールリペア装置、及び、ハンダボールリペア方法
JP2021-011141 2021-0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0551A true TW202230551A (zh) 2022-08-01
TWI818377B TWI818377B (zh) 2023-10-11

Family

ID=8252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5825A TWI818377B (zh) 2021-01-27 2021-12-08 凸塊形成裝置、凸塊形成方法、焊接球修復裝置、及焊接球修復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7107601B1 (zh)
KR (1) KR20220108737A (zh)
CN (1) CN114823396A (zh)
TW (1) TWI8183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8074B (zh) * 2022-09-29 2023-11-03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管壳封装植球植柱前处理方法
CN115635155B (zh) * 2022-10-20 2023-05-05 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器件的热沉导电片加工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9490B2 (ja) 1998-05-29 2006-05-31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バンプ形成方法
US6742701B2 (en) * 1998-09-17 2004-06-01 Kabushiki Kaisha Tamura Seisakusho Bump forming method, presoldering treatment method, soldering method, bump forming apparatus, presoldering treatment device and soldering apparatus
JP2000138260A (ja) * 1998-10-30 2000-05-16 Sony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076043A (ja) * 2000-08-28 2002-03-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バンプ形成方法、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バンプ形成装置
JP3822834B2 (ja) * 2002-04-12 2006-09-20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リペア方法及び装置
US6712260B1 (en) * 2002-04-18 2004-03-3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Bump reflow method by inert gas plasma
KR100521081B1 (ko) * 2002-10-12 2005-10-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립 칩의 제조 및 실장 방법
TWI274390B (en) * 2005-08-31 2007-02-21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 Packaging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hip package and packaging process thereof
JP2007287888A (ja) * 2006-04-14 2007-11-01 Nippon Steel Materials Co Ltd バンプ形成方法
US7823762B2 (en) 2006-09-28 2010-11-02 Ibiden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printed wiring board
JP2008235471A (ja) * 2007-03-19 2008-10-02 Nippon Steel Materials Co Ltd 搭載不良半田ボールの修復方法、バンプ形成方法及び搭載不良半田ボールの修復装置
JP5098434B2 (ja) 2007-05-21 2012-12-12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ハンダボール印刷装置
JP5076922B2 (ja) 2008-01-25 2012-11-21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ハンダボール印刷装置
JP4983737B2 (ja) 2008-06-30 2012-07-25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ハンダボール検査リペア装置およびハンダボール検査リペア方法
JP2013038302A (ja) * 2011-08-10 2013-02-21 Panasonic Corp 半導体装置
JP3173338U (ja) 2011-11-18 2012-02-02 株式会社イチーナ 保冷腕袋
JP5941814B2 (ja) * 2012-10-03 2016-06-29 ファスフォードテクノロジ株式会社 ダイボンダ装置、及びダイボンド方法
US9543263B2 (en) * 2013-11-12 2017-01-1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5103688A (ja) 2013-11-26 2015-06-04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接合方法、半導体装置、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酸化膜除去装置(無洗浄フラックスを用いたチップ接合プロセ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3396A (zh) 2022-07-29
TWI818377B (zh) 2023-10-11
KR20220108737A (ko) 2022-08-03
JP2022114729A (ja) 2022-08-08
JP7107601B1 (ja) 2022-07-27
JP2022115105A (ja) 2022-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3737B2 (ja) ハンダボール検査リペア装置およびハンダボール検査リペア方法
TWI818377B (zh) 凸塊形成裝置、凸塊形成方法、焊接球修復裝置、及焊接球修復方法
JP5098434B2 (ja) ハンダボール印刷装置
JP3271461B2 (ja) 半田ボールの搭載装置および搭載方法
JP6823103B2 (ja) 実装方法および実装装置
WO2018147147A1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樹脂成形装置、樹脂載置装置、部品実装方法および樹脂成形方法
CN101494181B (zh) 焊料球印刷装置
TWI719306B (zh) 雷射加工方法及裝置
US6441339B1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ircuit modules
TW201004520A (en) A device and a method of scaling powder forming
JP2001036232A (ja) ハンダ除去装置
JPH08340175A (ja) バンプ付電子部品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24008161A (ja) バンプ形成装置、バンプ形成方法、ハンダボールリペア装置、及び、ハンダボールリペア方法
JPH05235535A (ja) 電子部品修正装置
JPH05235536A (ja) 電子部品修正装置
JP3367110B2 (ja) 部品接続方法および部品接続装置
JP2003303854A (ja) チップ実装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装置
WO2023203708A1 (ja) 接合作業機
JP5167921B2 (ja) 電子デバイスの実装装置及び実装方法
JP5055491B2 (ja) 部品の吸着ノズル、固定ヘッド及び部品の固定方法
JPH04320091A (ja) 電子部品修正方法
JPH07109934B2 (ja) 電子部品接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