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4581A - 吸嚐裝置、控制方法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吸嚐裝置、控制方法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4581A
TW202224581A TW110116399A TW110116399A TW202224581A TW 202224581 A TW202224581 A TW 202224581A TW 110116399 A TW110116399 A TW 110116399A TW 110116399 A TW110116399 A TW 110116399A TW 202224581 A TW202224581 A TW 2022245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emperature
target
target temperature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6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健太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4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458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起因於吸嚐裝置隨時間經過而劣化所引起的缺失發生的技術。本發明之吸嚐裝置係具備:加熱部,係加熱霧氣源以生成霧氣;以及控制部,係依據規定了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目標值亦即目標溫度之溫度條件,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前述控制部係依據前述加熱部的加熱之執行而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且依據所累計的前述履歷值來更新前述溫度條件,並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Description

吸嚐裝置、控制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嚐裝置、控制方法及程式。
電子煙及霧化器等生成供使用者吸嚐之物質的吸嚐裝置已廣為普及著。例如,吸嚐裝置係使用包含用以生成霧氣(aerosol,亦稱氣溶膠)的霧氣源以及用以對所生成之霧氣賦予香味成分的香味源等的基材來生成賦予有香味成分的霧氣。使用者可吸嚐藉由吸嚐裝置生成之賦予有香味成分的霧氣而品嚐香味。
吸嚐裝置一般具有電池,藉由從電池對加熱基材的加熱器供電來生成霧氣。關於電池對加熱器的供電,下述專利文獻1中指出可思及電池的電壓會伴隨抽吸次數的增加而下降。而且,下述專利文獻1已揭示因應抽吸次數而修正電池的輸出電壓值及施加時間,藉此抑制伴隨電池之電壓下降所致的對加熱器之供給電力的降低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8/020619號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的技術的開發時日尚短,就各種觀點來看,對於吸嚐裝置尚有改善的餘地。
對此,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而開發完成者,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防止起因於吸嚐裝置隨時間經過而劣化所引起的缺失發生的技術。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依據本發明的一觀點,能提供一種吸嚐裝置,係具備:加熱部,係加熱霧氣源以生成霧氣;以及控制部,係依據規定了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目標值亦即目標溫度之溫度條件,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前述控制部係依據前述加熱部的加熱之執行而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且依據所累計的前述履歷值來更新前述溫度條件,並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前述控制部亦可在每次前述加熱部的加熱被執行時,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
前述溫度條件亦可規定前述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前述控制部亦可將前述加熱部之動作控制成使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時序變化與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前述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成為相同。
前述控制部亦可依據前述履歷值,將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複數 個前述目標溫度之中之至少一部分的前述目標溫度亦即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且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前述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亦可包含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複數個前述目標溫度之中之最低的前述目標溫度。
前述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亦可包含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複數個前述目標溫度之中之預定臨限值以下的前述目標溫度。
前述控制部亦可隨著前述履歷值的累計,將前述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從較低的前述目標溫度起,依順序更新。
前述溫度條件亦可依順序包含初期升溫區間、途中降溫區間及再升溫區間;設定於前述初期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亦可高於初期溫度;設定於前述途中降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亦可低於設定於前述途中降溫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設定於前述再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亦可高於設定於前述再升溫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前述控制部亦可隨著前述履歷值的累計,依設定於前述途中降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設定於前述再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設定於前述初期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之順序進行更新。
前述控制部亦可在前述履歷值超過預定臨限值時,更新前述溫度條件。
前述控制部亦可在每次累計前述履歷值時,更新前述溫度條件。
前述吸嚐裝置亦可依據預先準備的複數個前述溫度條件之中之與前述履歷值對應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前述履歷值亦可為前述加熱部進行加熱的次數的累計值。
前述履歷值亦可為前述加熱部依據前述溫度條件進行加熱的次數的累計值。
前述履歷值亦可為前述加熱部進行加熱的時間的累計值。
前述履歷值亦可表示前述加熱部裝設於前述吸嚐裝置起,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
又,為了解決上述課題,依據本發明之另一觀點,能提供一種吸嚐裝置,係具備:加熱部,係加熱霧氣源以生成霧氣;以及控制部,係依據規定了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目標值亦即目標溫度之溫度條件,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前述控制部係依據前述加熱部的加熱之執行而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並依據前述履歷值來更新規定了前述加熱部之電阻與前述加熱部之溫度的關係的溫度測量表;又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測量表來測量出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並且將前述加熱部之動作控制成使所測量出的前述加熱部之溫度達到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前述目標溫度。
又,為了解決上述課題,依據本發明之又一觀點,能提供一種控制方法,係用以控制具備加熱霧氣源以生成霧氣之加熱部的吸嚐裝置;前述控制方法係包含:依據規定了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目標值亦即目標溫度之溫度條件,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之步驟;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之步驟係包含:依據前述加熱部的加熱之執行而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且依據所累計的前述履歷值來更新前述溫度條件,並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之步驟。
本發明亦可提供一種程式,係用以使控制前述吸嚐裝置的電腦執 行前述控制方法。
如以上說明,依據本發明,能提供一種能夠防止起因於吸嚐裝置隨時間經過而劣化所引起的缺失發生的技術。
21:線
22A,22B,22C,22D,22E,22F:點
100A,100B:吸嚐裝置
110:電源單元
111A,111B:電源部
112A,112B:感測器部
113A,113B:通知部
114A,114B:記憶部
115A,115B:通信部
116A,116B:控制部
120:匣體
121A,121B:加熱部
122:液體引導部
123:液體貯存部
124:吸嘴
130:香味賦予匣體
131:香味源
140:保持部
141:內部空間
142:開口
143:底部
144:隔熱部
150:棒型基材
151:基材部
152:吸口部
180:空氣流路
181:空氣流入孔
182:空氣流出孔
190:箭頭
S102,S104,S106,S108,S110,S112,S114,S116,S118:步驟
圖1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一構成例的示意圖。
圖2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二構成例的示意圖。
圖3係顯示依據表1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heating profile)動作的加熱部之實際溫度的時序變化之一例的曲線圖。
圖4係顯示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狀況下,依據表3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而動作的加熱部之實際溫度的時序變化之一例的曲線圖。
圖5係顯示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狀況下,依據表4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而動作的加熱部之實際溫度的時序變化之一例的曲線圖。
圖6係顯示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狀況下,依據表5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而動作的加熱部之實際溫度的時序變化之一例的曲線圖。
圖7係顯示本實施型態的吸嚐裝置執行之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流程圖。
以下參照所附圖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較佳的實施型態。再者,本說明書及圖式中,對於實質具有相同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係附記相同的符號, 並省略重複說明。
<<1.吸嚐裝置之構成例>>
吸嚐裝置係生成供使用者吸嚐之物質的裝置。以下,以霧氣作為吸嚐裝置生成的物質來進行說明。此外,吸嚐裝置生成的物質亦可為氣體。
(1)第一構成例
圖1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一構成例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A係包含電源單元110、匣體120及香味賦予匣體130。電源單元110係包含電源部111A、感測器部112A、通知部113A、記憶部114A、通信部115A及控制部116A。匣體120係包含加熱部121A、液體引導部122及液體貯存部123。香味賦予匣體130係包含香味源131及吸嘴124。匣體120及香味賦予匣體130中係形成空氣流路180。
電源部111A係蓄積電力。並且,電源部111A係依據控制部116A進行的控制,對吸嚐裝置100A之各個構成要素供給電力。電源部111A係例如能藉由鋰離子二次電池等充電式電池而構成。
感測器部112A係取得有關吸嚐裝置100A的各種資訊。就一例而言,感測器部112A係藉由麥克風電容等壓力感測器、流量感測器或溫度感測器等而構成,取得伴隨使用者進行吸嚐之數值。就另一例而言,感測器部112A係藉由按鈕或開關等受理來自使用者的資訊輸入的輸入裝置而構成。
通知部113A係對使用者通知資訊。通知部113A係例如藉由發光的發光裝置、顯示影像的顯示裝置、輸出聲音的聲音輸出裝置、或產生振動的振動裝置等而構成。
記憶部114A係記憶用以使吸嚐裝置100A動作的各種資訊。記憶 部114A係例如藉由快閃記憶體等非揮發性記憶媒體而構成。
通信部115A係可依循有線或無線的任意通信規格而進行通信的通信介面。就如此的通信規格而言,例如能採用Wi-Fi(註冊商標)或Bluetooth(註冊商標)等。
控制部116A係作為運算處理裝置及控制裝置而發揮功能,按照各種程式來控制吸嚐裝置100A內的各種動作。控制部116A係例如藉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及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等電子電路而實現。
液體貯存部123係貯存霧氣源。霧氣源係經霧化而生成霧氣。霧氣源係例如甘油及丙二醇等多元醇以及水等液體。霧氣源亦可包含源自煙草或非源自煙草的香味成分。吸嚐裝置100A為霧化器等醫療用吸入器時,霧氣源亦可包含藥劑。
液體引導部122係從液體貯存部123引導並保持作為霧氣源而貯存於液體貯存部123之液體。液體引導部122係例如玻璃纖維等纖維素材或多孔質狀之陶瓷等多孔質狀素材絞捻而形成的液芯。此時,藉由液芯之毛細現象而引導貯存於液體貯存部123的霧氣源。
加熱部121A係加熱霧氣源,藉此將霧氣源霧化而生成霧氣。圖1所示之例中,加熱部121A係構成為線圈的形式,捲繞於液體引導部122。加熱部121A發熱時,保持於液體引導部122的霧氣源係被加熱而霧化,生成霧氣。加熱部121A係在受到電源部111A供電時便發熱。就一例而言,可在感測器部112A檢測到使用者開始吸嚐及/或預定之資訊輸入時供電。並且,可在感測器部112A檢測到使用者結束吸嚐及/或預定之資訊輸入時停止供電。
香味源131係用以對霧氣賦予香味成分的構成要素。香味源131可 包含源自煙草或非源自煙草的香味成分。
空氣流路180係使用者吸嚐時的空氣的流路。空氣流路180係具有以空氣流入孔181與空氣流出孔182作為兩端的管狀結構,該空氣流入孔181係作為使空氣往空氣流路180內流入的入口,該空氣流出孔182係作為供空氣從空氣流路180流出的出口。空氣流路180之途中,液體引導部122係配置於上游側(靠近空氣流入孔181之側),香味源131係配置於下游側(靠近空氣流出孔182之側)。伴隨使用者的吸嚐而從空氣流入孔181流入的空氣係與藉由加熱部121A生成之霧氣混合,如箭頭190所示,通過香味源131而往空氣流出孔182輸送。霧氣與空氣的混合流體通過香味源131時,香味源131所包含的香味成分係賦與到霧氣。
吸嘴124係使用者吸嚐時叼銜的構件。空氣流出孔182係配置在吸嘴124。使用者係叼銜吸嘴124進行吸嚐,藉此可將霧氣與空氣的混合流體引進口腔內。
以上,說明了吸嚐裝置100A之構成例。當然地,吸嚐裝置100A之構成不限於上述者,而能採用以下例示之多種構成。
就一例而言,吸嚐裝置100A亦可不包含香味賦予匣體130。此時,吸嘴124係設在匣體120。
就另一例而言,吸嚐裝置100A亦可包含複數種類之霧氣源。亦可藉由從複數種類之霧氣源生成的複數種類之霧氣在空氣流路180內混合引起化學反應而更生成其他種類之霧氣。
又,將霧氣源霧化的手段不限於加熱部121A的加熱。例如,將霧氣源霧化的手段亦可為振動霧化或感應加熱。
(2)第二構成例
圖2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二構成例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B係包含電源部111B、感測器部112B、通知部113B、記憶部114B、通信部115B、控制部116B、加熱部121B、保持部140及隔熱部144。
電源部111B、感測器部112B、通知部113B、記憶部114B、通信部115B及控制部116B係分別與第一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A所包含之對應構成要素實質相同。
保持部140係具有內部空間141,以內部空間141收容棒型基材150之一部分的同時保持住棒型基材150。保持部140係具有將內部空間141與外部連通的開口142,而保持從開口142插入內部空間141的棒型基材150。例如,保持部140係以開口142及底部143作為底面而呈筒狀體,區隔出柱狀之內部空間141。保持部140亦具有區隔出供給至棒型基材150的空氣之流路的功能。作為流入如此之流路的空氣之入口的空氣流入孔係配置於例如底部143。另一方面,作為從如此之流路流出的空氣之出口的空氣流出孔即為開口142。
棒型基材150係包含基材部151及吸口部152。基材部151係包含霧氣源。再者,本構成例中,霧氣源不限於液體,亦可為固體。棒型基材150保持於保持部140的狀態下,基材部151之至少一部分係收容於內部空間141,吸口部152之至少一部分係從開口142突出。並且,使用者叼銜從開口142突出的吸口部152進行吸嚐時,空氣係從未圖示的空氣流入孔流入內部空間141,與產生自基材部151的霧氣一起到達使用者之口內。
加熱部121B係具有與第一構成例的加熱部121A同樣之構成。但圖2所示之例中,加熱部121B係構成膜狀,配置成包覆保持部140之外周。並且,加熱部121B發熱時,棒型基材150之基材部151係從外周被加熱,生成霧氣。
隔熱部144係防止熱從加熱部121B傳導至其他構成要素。例如,隔熱部144係藉由真空隔熱材料或氣凝膠(aerogel)隔熱材料等而構成。
以上,說明了吸嚐裝置100B之構成例。當然地,吸嚐裝置100B之構成不限於上述者,而能採用以下例示之多種構成。
就一例而言,加熱部121B亦可構成為片狀,且配置成從保持部140之底部143朝向內部空間141突出。此時,片狀之加熱部121B係插入於棒型基材150之基材部151,從內部加熱棒型基材150之基材部151。就另一例而言,加熱部121B亦可配置成包覆保持部140之底部143。又,加熱部121B亦可構成為包覆保持部140之外周的第一加熱部、片狀之第二加熱部、以及包覆保持部140之底部143的第三加熱部之中的二個以上的組合。
就又一例而言,保持部140亦可包含將形成內部空間141的外殼之一部分開閉的鉸鏈等開閉機構。並且,保持部140可藉由開閉外殼來夾持插入內部空間141的棒型基材150。此時,加熱部121B亦可設於保持部140中的進行該夾持的部位,在按壓棒型基材150的狀態下進行加熱。
又,將霧氣源霧化的手段不限於藉由加熱部121B的加熱。例如,將霧氣源霧化的手段亦可為感應加熱。
又,吸嚐裝置100B亦可更包含第一構成例的加熱部121A、液體引導部122、液體貯存部123及空氣流路180,空氣流路180之空氣流出孔182亦可兼作為朝向內部空間141的空氣流入孔。此時,藉由加熱部121A生成的霧氣與空氣之混合流體係流入內部空間141,再與藉由加熱部121B所生成的霧氣進一步混合之後,到達使用者之口腔內。
<<2.技術特徵>>
如上述說明,吸嚐裝置100(100A或100B)係例如生成霧氣作為供使用者吸嚐的物質。使用者吸嚐藉由吸嚐裝置100所生成的霧氣之動作亦稱為「吸嚐」或「抽吸」。又,以下將使用者吸嚐的動作亦稱為吸嚐動作。
本實施型態的吸嚐裝置100係使用基材來生成供使用者吸嚐的霧氣。加熱部121係生成霧氣的生成部之一例。第一構成例中的匣體120及香味賦予匣體130以及第二構成例中的棒型基材150係本發明中的基材之一例。吸嚐裝置100係使用裝設於吸嚐裝置100的基材來生成霧氣。第一構成例中,連接於電源單元110的匣體120及香味賦予匣體130係裝設於吸嚐裝置100的基材之一例。第二構成例中,插入於吸嚐裝置100的棒型基材150係裝設於吸嚐裝置100的基材之一例。
以下說明本發明應用於第二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之例。
(1)加熱設定內容
控制部116係控制電源部111對加熱部121的供電以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具體而言,控制部116係依據規定了成為加熱部121的溫度的目標值之目標溫度之溫度條件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亦即,控制部116係將電源部111對加熱部121的供電控制成使加熱部121的溫度達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目標溫度。
溫度條件之一例係加熱設定內容。吸嚐裝置100可依據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所謂加熱設定內容,係指規定了成為加熱部121的溫度的目標值之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的資訊。吸嚐裝置100係將加熱部121之動作控制成實現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藉此,能如同依據加熱設定內容所計畫地生成霧氣。加熱設定內容一般係設計成使用者吸嚐從棒型基材150所生成的霧氣時,讓使用者所品嚐到的香味最佳化。藉此,可依據加 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讓使用者所吸嚐的香味最佳化。
控制部116係依據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與加熱部121之實際的溫度(以下亦稱為實際溫度)之差距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更詳言之,控制部116係依據按照加熱設定內容開始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起的經過時間的對應目標溫度與實際溫度之差距,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亦即,控制部116係將加熱部121的溫度控制成使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的時序變化與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加熱部121的目標溫度的時序變化相同。加熱部121的溫度控制例如可藉由習知的回授控制來實現。具體而言,控制部116係使來自電源部111的電力以脈寬調變(PWM)或脈頻調變(PFM)而成的脈波之型態供應至加熱部121。此時,控制部116可藉由調整電力脈波之工作比(duty ratio)來進行加熱部121之溫度控制。
回授控制中,控制部116係可依據實際溫度與目標溫度之差分等控制例如上述的工作比來控制供給至加熱部121的電力。回授控制例如可為PID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 Controller;比例積分微分控制器)。或者,控制部116亦可進行單純的ON-OFF(導通-關斷)控制。例如,控制部116亦可執行加熱部121的加熱直至實際溫度達到目標溫度,且在實際溫度已達到目標溫度時停止加熱部121的加熱,而在實際溫度成為低於目標溫度時,再度執行加熱部121的加熱。
因發熱電阻器之電阻值會因溫度而變化,故加熱部121之溫度,例如可藉由測量或推測構成加熱部121的發熱電阻器之電阻值而量測出。發熱電阻器之電阻值,例如可藉由測量發熱電阻器的壓降值所推測。發熱電阻器的壓降值可藉由測量施加於發熱電阻器之電位差的電壓感測器而測量出。其他例中,加熱 部121之溫度可藉由設置於加熱部121附近的溫度感測器而測量出。
依據加熱設定內容的加熱係開始於檢測出進行了指示加熱開始的操作的時點。指示加熱開始的操作之一例可為按下設於吸嚐裝置100的按鈕。指示加熱開始的操作之另一例可為抽吸動作。指示加熱開始的操作之又一例可為從智慧型手機等其他裝置接收到信號。
加熱開始後,基材中所包含的霧氣源係隨著時間經過而慢慢地減少。一般而言,在認為霧氣源用盡的時點時,停止藉由加熱部121的加熱。認為霧氣源用盡的時點之一例可為從依據加熱設定內容進行的加熱部121之動作的控制開始起經過了預定時間的時點。認為霧氣源用盡的時點之一例可為檢測出預定次數之抽吸的時點。認為霧氣源用盡的時點之一例可為按下設於吸嚐裝置100的按鈕的時點。如此的按鈕係例如在使用者已無法感受到充分的香味時按下。
再者,認為可產生充分量之霧氣的期間亦稱為可抽吸期間。另一方面,加熱開始起至可抽吸期間開始為止的期間亦稱為預備加熱期間。在預備加熱期間進行的加熱亦稱為預備加熱。亦可對使用者通知可抽吸期間開始的時點及結束的時點。此時,使用者可參考如此的通知,在可抽吸期間進行抽吸。
加熱設定內容可包含沿著時間軸連續的複數個時間區間。複數個時間區間係分別設定有時間區間之終期的目標溫度。並且,控制部116係於複數個時間區間之中,依據按照加熱設定內容進行的加熱部121之動作的控制開始起的經過時間的對應時間區間中設定的目標溫度與實際溫度之差距,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具體而言,控制部116係將加熱部121之動作控制成在到達加熱設定內容中所包含的複數個時間區間各別的終期之前,達到所設定的目標溫度。以 下的表1顯示加熱設定內容之一例。
[表1]
Figure 110116399-A0202-12-0014-2
表1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係依順序包含初期升溫區間、途中降溫區間及再升溫區間而由此等區間構成。表1所示之例中,初期升溫區間係加熱設定內容開始起至35秒後為止的區間。途中降溫區間係初期升溫區間之終期起至10秒後為止的區間。再升溫區間係從途中降溫區間之終期起至310秒後為止的區間。由於加熱設定內容包含此等時間區間,如以下說明,能夠從加熱設定內容之最初直至最後對使用者提供充分高品質的抽吸體驗。亦即,能夠讓使用者之抽吸體驗的品質提升。
初始升溫區間係加熱設定內容之最初包含的時間區間。設定於初期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係高於初期溫度。所謂初期溫度係設定為加熱開始前的加熱部121之溫度的溫度。初期溫度之一例可為0℃等任意溫度。初期溫度之另一例可為對應於氣溫的溫度。
如表1所示,初期升溫區間可依順序包含升溫區間及溫度維持區間。設定於初期升溫區間所包含之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係高於初期溫度。設定於溫度維持區間的目標溫度係與設定於溫度維持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亦即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相同。
途中降溫區間係加熱設定內容之途中包含的時間區間。設定於途中降溫區間的目標溫度係低於設定於途中降溫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的目標溫度。表1所示之例中,設定於途中降溫區間的目標溫度230℃係低於設定於前一個時間區間的初期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295℃。
再升溫區間係加熱設定內容之最後所包含的時間區間。設定於再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係高於設定於再升溫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的目標溫度。表1所示之例中,設定於再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260℃係高於設定於前一個時間區間的途中降溫區間的目標溫度230℃。
如表1所示,再升溫區間可依順序包含溫度維持區間、升溫區間及溫度維持區間。設定於溫度維持區間的目標溫度係與設定於溫度維持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的目標溫度相同。設定於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係高於設定於升溫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的目標溫度。
參照圖3說明控制部116按照表1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時的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圖3係顯示依據表1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而動作的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之一例的曲線圖。本曲線圖之橫軸為時間(秒)。本曲線圖之縱軸為加熱部121之溫度。本曲線圖中的線21係表示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又,本曲線圖中的點22(22A至22F)係表示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
如圖3所示,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係在初期升溫區間中上升,且在初期升溫區間之終期達到目標溫度的295℃。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已達到設定於初期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的情況下,認為棒型基材150之溫度達到可產生充分量之霧氣的溫度。初期升溫區間係設定於加熱設定內容之最初。因此,加熱部121係在初期升溫區間,從初期溫度一口氣升溫至設定於初期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的295℃。再者,所謂初期溫度係指依據加熱設定內容開始加熱時的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藉由如此的構成,能夠盡快結束預備加熱。
若注目於初期升溫區間之細節,如圖3所示,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係在初期升溫區間之中,在升溫區間之終期達到目標溫度的295℃。並且,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係在後續之10秒的溫度維持區間,維持於295℃。依據如此的構成,可在溫度維持區間使棒型基材150至內部為止充分地升溫。因此,可防止由於棒型基材150至內部為止未充分地升溫所致之在後續之途中降溫區間及再升溫區間發生劣質之吸煙風味送達至使用者之事態。
控制部116係對於加熱部121進行溫度控制成為實際溫度在初期升溫區間中包含的升溫區間達到設定於該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亦即,控制部116係將加熱部121之溫度控制成從初期溫度朝向295℃。若加熱開始起經過25秒之前,實際溫度已達到295℃時,控制部116係將加熱部121之溫度控制成維持於295℃。
如圖3所示,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係在途中降溫區間降低,且在途中降溫區間之終期達到目標溫度的230℃。途中降溫區間係設定於初期升溫區間之下一個區間。因此,加熱部121係在途中降溫區間,從初期升溫區間之設定溫度暫時降溫至途中降溫區間之設定溫度。若將加熱部121維持於如初期升溫區 間的目標溫度之較高的溫度狀態,則棒型基材150中包含的霧氣源係急速地消耗,而可能發生使用者所品嚐之香味過強等缺失。對此,本實施型態中,藉由設置途中降溫區間來避免此種缺失,而可讓使用者之抽吸體驗的品質提升。
控制部116係在途中降溫區間進行不對加熱部121供電之控制。換句話說,控制部116係在途中降溫區間控制成為停止對加熱部121供電而不進行加熱部121的加熱。依據如此的構成,能夠使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最快地降低。並且,相較於途中降溫區間亦對加熱部121供電的情況,能夠減低吸嚐裝置100之消耗電力。
如圖3所示,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係在再升溫度區域上升,且在再升溫區間之終期達到目標溫度的260℃。再升溫區間係設定於途中降溫區間之下一個區間,且設定於加熱設定內容之最後。因此,加熱部121係在再升溫區間,從途中降溫區間之設定溫度再度升溫至再升溫區間之設定溫度,之後停止加熱。若在初期升溫區間之後使加熱部121持續降溫,則由於棒型基材150亦會降溫,所以霧氣之生成量會降低,而可能導致使用者品嚐之香味劣化。對此,本實施型態中,藉由在途中降溫區間之後設置再升溫區間,故即便是加熱設定內容之後半,仍能夠防止使用者吸嚐之香味的劣化。
若注目於再升溫區間之細節,如圖3所示,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係在第一個溫度維持區間維持於230℃,在升溫區間達到260℃,在第二個溫度維持區間維持於260℃。依據如此的構成,霧氣會在再升溫區間緩慢地生成,所以能夠延長棒型基材150之壽命。並且,伴隨之,至再升溫區間之最後為止,都能夠從棒型基材150引出充分的香味。又,由於再升溫區間交替地包含溫度維持區間與升溫區間,因此,即便是實際溫度在溫度維持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未達到 目標溫度的情況下,仍能夠使實際溫度在溫度維持區間接近目標溫度,所以能夠通過再升溫區間之全區間而提高實際溫度對目標溫度之追隨性。
控制部116係將加熱部121之溫度控制成為實際溫度在再升溫區間包含的升溫區間達到設定於該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亦即,控制部116係控制加熱部121之溫度朝向260℃。若從升溫區間之開始起經過80秒之前,實際溫度已到達260℃時,控制部116係將加熱部121之溫度控制成維持於260℃。
(2)溫度測量表
加熱部121之電阻亦即構成加熱部121的發熱電阻器之電阻係對應於加熱部121之溫度變化而變化。因此,如上述說明,能夠依據加熱部121之電阻測量出加熱部121之溫度。更詳言之,控制部116係參照表示加熱部121之電阻與加熱部121之溫度的對應關係之資訊的溫度測量表,依據加熱部121之電阻來測量出加熱部121之溫度。以下的表2顯示溫度測量表之一例。
[表2]
Figure 110116399-A0202-12-0018-3
上述表2中係顯示加熱部121藉由溫度越高則電阻越大的發熱電阻器構成時的溫度測量表。參照上述表2所示的溫度測量表之情況下,控制部116 係在加熱部121之電阻為3.0Q時,測量出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為295℃。
以下,將依據加熱部121之電阻所測量出的加熱部121之溫度亦稱為測量溫度。測量溫度係使用於依據加熱設定內容而進行之加熱部121之動作的控制。亦即,控制部116係將電源部111對加熱部121之供電控制成為測量溫度達到溫度條件中規定的目標溫度。更詳言之,控制部116係將加熱部121之溫度控制成為使測量溫度之時序變化與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相同。
(3)技術課題
基本上認為實際溫度與測量溫度一致。此時,使測量溫度之時序變化與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成為相同的方式進行控制時,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與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亦成為相同。此情況下,能夠將適當的香味送達至使用者。
惟,加熱部121會隨著加熱次數增加而氧化,而有加熱部121之電阻變大的情況。此時,會在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與測量溫度之間產生誤差。
例如,氧化前,實際溫度為295℃的情況下,電阻為3.0Ω。因此,參照表2所示的溫度測量表時,測量溫度係與實際溫度相同的295℃。然而,氧化後,實際溫度為295℃的情況下,電阻為例如3.1Ω。因此,參照表2所示的溫度測量表時,測量溫度係成為比實際溫度高5℃的300℃。此情況下,使測量溫度之時序變化與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成為相同的方式進行控制時,實際溫度係比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更變化低5℃。
如此,氧化後亦進行與氧化前同樣之控制的情況下,會因實際溫 度與測量溫度之間產生的誤差量,使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達不到目標溫度。加熱部121之溫度達不到目標溫度時,可能會發生無法生成充分之霧氣等缺失。
對此,本實施型態的吸嚐裝置100係即便在加熱部121氧化而電阻變大的情況下,依據後述的履歷值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使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亦達到目標溫度。依據如此的構成,能夠防止起因於加熱部121氧化之吸嚐裝置100隨時間經過而劣化所引起的各種缺失發生。
(4)依據履歷值之供電控制
控制部116係依據藉由加熱部121的加熱之執行來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加熱部121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就一例而言,控制部116係在每次藉由加熱部121執行加熱時,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加熱部121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就另一例而言,控制部116係在藉由加熱部121執行加熱達複數次(例如二次)時,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加熱部121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如上述說明,加熱部121會隨著加熱次數增加而氧化,使得加熱部121之電阻變大。對此,若依據本發明的構成,則能夠藉由履歷值來掌握加熱部121之氧化的程度。
履歷值亦可表示加熱部121裝設於吸嚐裝置100起,已藉由加熱部121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換言之,履歷值亦可表示吸嚐裝置100製造完成起的加熱之履歷。若考量到加熱部121之氧化係從製造時就已開始時,依據本發明的構成,就能夠藉由履歷值正確地掌握加熱部121之氧化的程度。
就一例而言,履歷值亦可為加熱部121加熱的次數(以下亦稱為加熱次數)之累計值。可在依據加熱設定內容的加熱每進行一次時,於履歷值中累計1。亦即,履歷值亦可為加熱部121依據加熱設定內容而加熱的次數之累計值。依據加熱設定內容進行加熱一次的期間中,會有進行複數次短時間的加熱之執 行及停止的情況,亦可在該短時間的加熱每執行一次時於履歷值中累計1。無論如何,都能夠依據加熱次數來掌握加熱部121之氧化的程度。
就另一例而言,履歷值亦可為加熱部121加熱的時間(以下亦稱為加熱時間)之累計值。可在依據加熱設定內容的加熱每進行一次時,將依據加熱設定內容的加熱一次經過的時間累計於履歷值。依據加熱設定內容的加熱進行一次的期間,會有進行複數次短時間的加熱之執行及停止的情況,亦可僅將該短時間之加熱的經過時間累計於履歷值。無論如何,都能夠依據加熱時間來掌握加熱部121之氧化的程度。
控制部116係依據所累計的履歷值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依據如此的構成,則能夠對應於履歷值所示的加熱部121之氧化的程度來控制加熱部121的加熱。因此,能夠防止起因於加熱部121之氧化所引起的缺失發生。
具體而言,控制部116係依據履歷值來更新加熱設定內容,且依據更新後的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就一例而言,控制部116係將加熱設定內容更新為加熱量比更新前更增加,以藉由加熱量之增加來抵銷因加熱部121之氧化所引起的加熱量之降低,而可實現加熱部121之氧化前後無變化的加熱。因此,能夠防止起因於加熱部121之氧化所引起的缺失發生。
控制部116係依據履歷值,將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之至少一部分的目標溫度之更新對象的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且依據更新後的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如上述說明,加熱部121隨著加熱次數增加而氧化,使得加熱部121之電阻變大時,測量溫度會比實際溫度更高。因此,按照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進行控制之情況下,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會因實際溫度與測量溫度之間產生的誤差量而達不到目標溫度。對此,藉由 將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而朝向更新後之目標溫度來控制加熱部121之溫度,就能使升溫達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的誤差量,而使實際溫度到達更新前之目標溫度。
就一例而言,假定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的誤差之情況,控制部116可將表1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之全部的目標溫度作為更新對象之目標溫度,分別提高5℃來更新。表3顯示如此的更新後的加熱設定內容之一例。
[表3]
Figure 110116399-A0202-12-0022-4
表3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係從表1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將所有的目標溫度皆分別提升5℃。因此,例如初始升溫區間中,控制部116係將加熱部121之動作控制成所測量到的加熱部121之溫度達到更新後之目標溫度的300℃。換句話說,控制部116係在加熱設定內容之更新前,以加熱部121之電阻達到3.0Ω的方式來進行控制,相對於此,在加熱設定內容之更新後,以加熱部121之電阻達到3.1Ω的方式來進行控制。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情 況下,藉由如此的構成,能夠使加熱部121之實際溫度到達更新前之目標溫度的295℃。因此,能夠防止起因於加熱部121之氧化所引起的缺失發生。
參照圖4說明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狀況下,控制部116按照表3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時之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圖4係顯示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狀況下,依據表3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而動作的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之一例的曲線圖。本曲線圖之橫軸為時間(秒)。本曲線圖之縱軸為加熱部121之溫度。本曲線圖中的線21係表示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又,本曲線圖中的點22(22A至22F)係表示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
如圖4所示,使測量溫度之時序變化與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成為相同的方式進行控制的結果,實際溫度會以比目標溫度低5℃的狀態變化,故線21所示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係通過比點22A至22F所示的目標溫度分別低5℃的溫度。結果,圖4中之線21所示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係成為與表1所示的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所示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相同。如此,即便是加熱部121氧化之後,仍能夠實現與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同樣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
控制部116亦可在履歷值超過預定臨限值時更新加熱設定內容。就一例而言,控制部116可在加熱次數超過1000次時更新加熱設定內容。例如,控制部116可在加熱次數超過1000次之前使用表1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而在加熱次數超過1000次時更新成表3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就另一例而言,控制部116可在加熱時間每經過十萬秒時更新加熱設定內容。依據如此的構成,能抑制加熱設定內容之更新頻率,而能夠減輕控制部116之處理負荷。
控制部116亦可在每次累計履歷值時更新加熱設定內容。就一例而言,控制部116可每次在加熱次數被累計時更新加熱設定內容。例如,控制部116係在每次累計加熱次數時,對更新前之目標溫度加上或乘上修正值。如此的修正值可對應於加熱次數而增加。就另一例而言,控制部116亦可在每次累計加熱時間時更新加熱設定內容。依據如此的構成,能在每次累計履歷值時更新加熱設定內容,所以能夠恆常地防止起因於加熱部121之氧化而引起的缺失發生。
上述說明中已說明了以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全部目標溫度皆成為更新對象之目標溫度且進行更新之例,惟本發明不限於如此之例。亦可為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的一部分成為更新對象之目標溫度。以下說明加熱設定內容的更新方法之其他態樣。
包含最低之目標溫度的目標溫度之更新
更新對象之目標溫度亦可包含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的最低之目標溫度。亦即,控制部116亦可將包含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的最低之目標溫度的一部分之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就一例而言,假定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情況下,控制部116可將表1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的最低之目標溫度的230℃更新成提高5℃的溫度。表4顯示更新後的加熱設定內容之一例。
[表4]
Figure 110116399-A0202-12-0025-5
參照圖5說明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狀況下,控制部116按照表4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時之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圖5係顯示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狀況下,依據表4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而動作的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之一例的曲線圖。本曲線圖之橫軸為時間(秒)。本曲線圖之縱軸為加熱部121之溫度。本曲線圖中的線21係表示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又,本曲線圖中的點22(22A至22F)係表示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
如圖5所示,線21所示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係通過比點22A至22F所示的目標溫度分別低5℃的溫度。在此,比較表4所示的更新後之加熱設定內容與表1所示的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時,設定於途中降溫區間及再升溫區間中所包含的第一個溫度維持區間之目標溫度係分別更新成高5℃的目標溫度。結果,圖5中之線21所示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係在途中降溫區間及再升溫區間中 所包含的第一個溫度維持區間,成為與表1所示的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所示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相同。如此,即便是加熱部121氧化之後,就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中的最低之目標溫度而言,仍能夠實現與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同樣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
亦可能有加熱部121之氧化比想像的情況更緩慢亦即加熱部121之電阻未成為比想像的電阻更大的情況。此時,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的誤差係小於想像的情況。如此的狀態下,若將加熱設定內容更新,而將加熱部121之溫度控制成朝向比更新前更高的目標溫度時,由於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的誤差小於想像的情況,所以實際溫度會超過更新前之目標溫度而變得更高。因此,如初期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之本來就較高的目標溫度更進一步變高時,實際溫度會變得過高,而恐有對吸嚐裝置100之功能造成損傷之虞。對此,藉由限定以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的最低之目標溫度進行更新,而能夠來防止如此的缺失。
又,就起因於加熱部121之氧化的缺失而言,可列舉如即使是加熱中,棒型基材15之溫度亦過度降低而無法生成霧氣。並且,最有可能發生如此之缺失的階段,係加熱設定內容中,目標溫度設定為最低的階段。對此,能夠藉由將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的最低之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來防止如此的缺失發生。
包含預定臨限值以下之目標溫度的目標溫度之更新
更新對象之目標溫度亦可包含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之預定臨限值以下之目標溫度。亦即,控制部116亦可將包含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之預定臨限值以下之目標溫度的一部分之目標溫度更新成 更高的溫度。就一例而言,於表5顯示更新後的加熱設定內容之一例,將表1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之260℃以下的目標溫度提高5℃的溫度。
[表5]
Figure 110116399-A0202-12-0027-6
參照圖6說明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狀況下,控制部116按照表5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時之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圖6係顯示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狀況下,依據表5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而動作的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之一例的曲線圖。本曲線圖之橫軸為時間(秒)。本曲線圖之縱軸為加熱部121之溫度。本曲線圖中的線21係表示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又,本曲線圖中的點22(22A至22F)係表示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
如圖6所示,線21所示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係通過比點22A至22F所示的目標溫度分別低5℃的溫度。在此,比較表5所示的更新後之加熱設定 內容與表1所示的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時,設定於途中降溫區間及再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係分別更新成高5℃的目標溫度。結果,圖6中之線21所示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係在途中降溫區間及再升溫區間之全區間中,成為與表1所示的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所示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相同。如此,即便是加熱部121氧化之後,就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中之預定臨限值以下之目標溫度而言,仍能夠實現與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同樣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
與將最低之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時同樣地,將預定臨限值以下之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時,可防止實際溫度變得過高或是因溫度過低而無法生成霧氣等上述的缺失發生。
特定的目標溫度之更新
亦可將任意選定之特定的目標溫度作為更新對象之目標溫度進行更新。就一例而言,假定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情況,控制部116可將表6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更新成表7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在此,控制部116係將表6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中的最低之目標溫度的230℃以及倒數第三低之目標溫度的260℃更新成提高5℃的溫度。亦即,控制部116並未更新倒數第二低之目標溫度的245℃。
[表6]
Figure 110116399-A0202-12-0029-7
[表7]
Figure 110116399-A0202-12-0029-8
當然,更新對象之目標溫度的選定方法不限於上述者。更新對象 之目標溫度亦可依據時間來選定而非依據溫度來選定。例如,亦可將設定於加熱設定內容中之特定的一部分之時間區間的目標溫度作為更新對象之目標溫度。
目標溫度之逐次更新
控制部116亦可隨著履歷值的累計,將更新對象之目標溫度從較低之目標溫度開始依順序更新。就一例而言,可考慮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皆為更新對象的情況。此時,控制部116係隨著履歷值的累計,從最低之目標溫度至最高之目標溫度,每次選擇一個目標溫度,將所選擇的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藉此,隨著履歷值的累計,增加更新的目標溫度之數目。
具體而言,控制部116可隨著履歷值的累計,而依設定於途中降溫區間的目標溫度、設定於再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設定於初期升溫區間的目標溫度之順序進行更新。例如,控制部116係在履歷值為第一臨限值以下時,使用表1所示的初期之加熱設定內容(亦即更新前的加熱設定內容)。接著,控制部116係在履歷值超過第一臨限值時,更新成使用表4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再者,控制部116係在履歷值超過比第一臨限值更大之第二臨限值時,更新成使用表5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進而,控制部116係在履歷值超過比第二臨限值更大之第三臨限值時,更新成使用表3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
依據如此的構成,在更新比較低之目標溫度的階段,可防止實際溫度變得過高或是溫度過低而無法生成霧氣等上述的缺失發生。並且,在進展至更新比較高之目標溫度的階段時,能夠通過加熱設定內容之全區間實現與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同樣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藉此,能夠將適當的香味送達至使用者。
就另一例而言,可考慮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複數個目標溫度之 一部分為更新對象的情況。此時,控制部116係隨著履歷值的累計,從更新對象之目標溫度中的最低之目標溫度至最高之目標溫度,每次選擇一個目標溫度,將所選擇的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即便是如此的構成中,仍能夠與上述同樣地將適當的香味送達至使用者。
(5)處理的流程
圖7係顯示本實施型態的吸嚐裝置100所執行之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流程圖。
如圖7所示,首先,感測器部112係檢測指示加熱開始的操作(步驟S102)。
接著,控制部116係判定履歷值是否為第一臨限值以下(步驟S104)。履歷值之一例為加熱次數。第一臨限值之一例為1000次。
判定履歷值為第一臨限值以下時(步驟S140:是),控制部116係開始依據初期之加熱設定內容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步驟S106)。例如,控制部116係依據表1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之後,處理係前進至步驟S118。
判定履歷值超過第一臨限值時(步驟S104:否),控制部116係判定履歷值是否為第二臨限值以下(步驟S108)。第二臨限值之一例為2000次。
判定履歷值為第二臨限值以下時(步驟S108:是),控制部116係將初期之加熱設定內容中的最低之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且開始依據更新後之加熱設定內容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步驟S110)。例如,控制部116係依據表4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之後,處理係前進至步驟S118。
判定履歷值超過第二臨限值時(步驟S108:否),控制部116係判定 履歷值是否為第三臨限值以下(步驟S112)。第三臨限值之一例為3000次。
判定履歷值為第三臨限值以下時(步驟S112:是),控制部116係將初期之加熱設定內容中的預定臨限值以下之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溫,且開始依據更新後之加熱設定內容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步驟S114)。例如,控制部116係依據表5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之後,處理係前進至步驟S118。
判定履歷值超過第三臨限值時(步驟S112:否),控制部116係將初期之加熱設定內容中之全部的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且開始依據更新後之加熱設定內容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步驟S116)。例如,控制部116係依據表3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之後,處理係前進至步驟S118。
步驟S118中,控制部116係累計履歷值(步驟S118)。例如,控制部116係使履歷值遞增。
<<3.變化例>>
(1)第一變化例
上述實施型態中已說明了控制部116依據履歷值更新加熱設定內容之例。如此之例中,藉由更新加熱設定內容來吸收起因於加熱部121之氧化而在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的誤差。然而,本發明不限於如此之例。例如,控制部116亦可依據履歷值來更新規定加熱部121之電阻與加熱部121之溫度的關係的溫度測量表。並且,控制部116可依據更新後之溫度測量表來測量加熱部121之溫度,且將加熱部121之動作控制成所測定的加熱部121之溫度達到加熱設定內容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依據如此的構成,能夠藉由更新溫度測量表來吸收起因於加熱部121之氧化而在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的誤差。
具體而言,假定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的情況下,控制部116係將溫度測量表中之各個電阻的對應溫度分別提高5℃來更新。表8顯示對表2所示的溫度測量表進行了如此之更新時之更新後的溫度測量表之一例。
[表8]
Figure 110116399-A0202-12-0033-9
例如,氧化前,實際溫度為295℃的情況下,電阻為3.0Ω。因此,參照表2所示的更新前之溫度測量表時,測量溫度成為與實際溫度相同的295℃。氧化後,若參照更新前之溫度測量表時,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產生5℃程度之誤差,亦即在實際溫度為295℃的情況下,認為電阻會成為3.1Ω。此時,要將溫度測量表更新成表8所示者。參照表8所示的更新後之溫度測量表時,電阻為3.1Ω的情況之測量溫度係成為與實際溫度相同的295℃。因此,使測量溫度之時序變化與已在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成為相同樣的方式進行控制時,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就亦會與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成為相同。
如以上說明,依據本變化例,則與依據履歷值更新加熱設定內容 的情況同樣地,可使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與當初之加熱設定內容中所規定的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成為相同。因此,本變化例能達到與依據履歷值更新加熱設定內容的情況同樣的功效。
(2)第二變化例
控制部116亦能夠依據電阻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取代依據加熱設定內容之控制。電阻設定內容係指規定加熱部121的電阻之目標值的目標電阻之時序變化的資訊。控制部116係將電源部111對加熱部121之供電控制成為使加熱部121的電阻之時序變化與電阻設定內容所規定的目標電阻之時序變化成為相同。更詳言之,電阻設定內容係包含規定從依據電阻設定內容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開始起,隨著經過時間之從初始電阻起算的目標電阻增減的資訊。並且,控制部116係以依據電阻設定內容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之開始時點時的加熱部121之電阻,作為電阻設定內容的初始電阻,而控制電源部111對加熱部121之供電。加熱部121之氧化所致的電阻增大係反映於初始電阻。因此,藉由依據電阻設定內容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可恆常考量加熱部121之氧化所致的電阻增大造成的影響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藉此,依據本變化例,能達到與依據履歷值更新加熱設定內容的情況同樣的功效。
電阻設定內容係規定加熱部121之電阻伴隨加熱而增減多少的資訊。表9顯示與表1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對應的電阻設定內容。
[表9]
Figure 110116399-A0202-12-0035-10
例如,加熱部121氧化之前,假定加熱部121之初始電阻為1.0Ω。此時,在初期升溫區間中所包含的升溫區間中,控制部116係將對加熱部121之供電控制成使加熱部121之電阻達到1.0Ω+2.0Ω=3.0Ω。加熱部121之電阻已達到3.0Ω時,如表2所示,可測量出加熱部121之溫度為295℃。
如此,能夠在初期升溫區間中實現與依據表1所示的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的情況同樣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途中降溫區間及再升溫區間亦同。亦即,在加熱部121氧化之前,依據表9所示的電阻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亦可使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與依據表1所示的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的情況相同。
另一方面,在加熱部121氧化之後,假設加熱部121之初始電阻為1.1Ω。此時,在初始升溫區間中所包含的升溫區間中,控制部116係將對加熱部121之供電控制成使加熱部121之電阻達到1.1Ω+2.0Ω=3.1Ω。加熱部121之電阻 已達到3.1Ω時,如表2所示,可測量出加熱部121之溫度為300℃。
如此,能夠在初期升溫區間中實現與依據表3所示的更新後之加熱設定內容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的情況同樣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途中降溫區間及再升溫區間亦同。亦即,在加熱部121氧化之後,依據表9所示的電阻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亦可使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與依據表3所示的更新後之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的情況相同。
如以上說明,依據將加熱部121之氧化的影響反映於初始電阻的電阻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亦可使加熱部121的實際溫度之時序變化與依據履歷值來更新加熱設定內容的情況相同。
再者,例如可在每當檢測出指示加熱開始的操作的時點檢測出初始電阻。在此,可在每當執行加熱部121之加熱時檢測出初始電阻,且反映於電阻設定內容。或是,亦可在履歷值已達到預定臨限值的時點檢測出初始電阻,且反映於電阻設定內容。
<<4.補充說明>>
以上,已參照所附圖式詳細地說明了本發明之較佳的實施型態,但本發明不限於如此之例。不言而喻地,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能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技術思想之範疇內思及各種的變更例或修正例,此等變更例或修正例亦應理解為屬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例如,上述實施型態中,已說明了於第二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應用本發明之例,但本發明亦能夠應用於採用其他的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例如,本發明亦可應用於第一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第一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中,在每進行一次抽吸時,進行對加熱部121之供電而生成霧氣。第一構成例的吸嚐裝 置100中,亦可不使用加熱設定內容。伴隨之,亦可不測量加熱部121之溫度。取而代之,可規定抽吸一次所相當之供電量作為溫度條件。抽吸一次所相當之供電量係例如可藉由電壓、供電時間、或工作比之至少其中一者所定義。並且,可對應於履歷值來更新抽吸一次所相當之供電量。
上述實施型態中,已說明了控制部116依據履歷值而更新加熱設定內容,但本發明不限於如此之例。控制部116亦可依據預先準備的複數個加熱設定內容之中之與履歷值對應的加熱設定內容來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具體而言,記憶部114係預先記憶複數個加熱設定內容。並且,控制部116係從記憶於記憶部114的複數個加熱設定內容切換成要使用的加熱設定內容,並且控制加熱部121之動作。預先準備的加熱設定內容之數目及切換之時機可為任意者。就一例而言,可從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切換成將最低之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的加熱設定內容。就另一例而言,亦可從更新前之加熱設定內容切換成將預定臨限值以下之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的加熱設定內容。就又一例而言,亦可隨著履歷值的累計而依順切換成從較低之目標溫度起依序更新目標溫度的加熱設定內容。亦即,控制部116亦可隨著履歷值的累計而依序切換表1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表4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表5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表3所示之加熱設定內容。依據如此的構成,則能達到與更新加熱設定內容的情況同樣的功效。再者,由於省略了更新加熱設定內容的處理,所以能夠減輕處理負荷。
上述實施型態中,已說明了加熱部121藉由溫度越高電阻就越大的發熱電阻器所構成之例,但本發明不限定於如此之例。加熱部121亦可藉由溫度越高電阻就越小的發熱電阻器所構成。
再者,本說明書中所說明的藉由各個裝置進行的一連串的處理可 使用軟體、硬體、及軟體與硬體之組合中之任一者來實現。構成軟體的程式係例如預先儲存於各個裝置之內部或外部所設的記錄媒體(非暫時性的媒體(non-transitory media))。並且,各程式係例如在要藉由對本說明書中所說明之各個裝置進行控制的電腦執行時,讀入至RAM,而藉由CPU等處理器執行。上述記錄媒體係例如磁碟、光碟、磁光碟、快閃記憶體等。又,上述的電腦程式亦可不使用記錄媒體而是例如經由網路來傳輸。
又,本說明書中使用流程圖所說明的處理亦可不一定依圖示之順序來執行。數個處理步驟亦可併行地執行。此外,亦可採用追加的處理步驟,亦可省略一部分的處理步驟。
下述構成亦包含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
(1)
一種吸嚐裝置,係具備:
加熱部,係加熱霧氣源以生成霧氣;以及
控制部,係依據規定了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目標值亦即目標溫度之溫度條件,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前述控制部係依據前述加熱部的加熱之執行而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且依據所累計的前述履歷值來更新前述溫度條件,並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2)
如前述(1)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每次前述加熱部的加熱被執行時,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
(3)
如前述(1)或(2)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溫度條件係規定前述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
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加熱部之動作控制成使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時序變化與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前述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成為相同。
(4)
如前述(3)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依據前述履歷值,將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複數個前述目標溫度之中之至少一部分的前述目標溫度亦即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且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5)
如前述(4)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係包含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複數個前述目標溫度之中之最低的前述目標溫度。
(6)
如前述(4)或(5)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係包含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複數個前述目標溫度之中之預定臨限值以下的前述目標溫度。
(7)
如前述(4)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隨著前述履歷值的累計,將前述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從較低的前述目標溫度起,依順序更新。
(8)
如前述(7)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溫度條件係依順序包含初期升溫區間、途中降溫區間及再升溫區間;
設定於前述初期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係高於初期溫度;
設定於前述途中降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係低於設定於前述途中降溫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
設定於前述再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係高於設定於前述再升溫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
前述控制部係隨著前述履歷值的累計,依設定於前述途中降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設定於前述再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設定於前述初期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之順序進行更新。
(9)
如前述(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履歷值超過預定臨限值時,更新前述溫度條件。
(10)
如前述(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每次累計前述履歷值時,更新前述溫度條件。
(11)
如前述(1)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係依據預先準備的複數個前述溫度條件之中之與前述履歷值對應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12)
如前述(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履歷值係前述加熱部進行加熱的次數的累計值。
(13)
如前述(12)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履歷值係前述加熱部依據前述溫度條件進行加熱的次數的累計值。
(14)
如前述(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履歷值係前述加熱部進行加熱的時間的累計值。
(15)
如前述(1)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履歷值係表示前述加熱部裝設於前述吸嚐裝置起,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
(16)
一種吸嚐裝置,係具備:
加熱部,係加熱霧氣源以生成霧氣;以及
控制部,係依據規定了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目標值亦即目標溫度之溫度條件,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前述控制部係
依據前述加熱部的加熱之執行而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
並依據前述履歷值來更新規定了前述加熱部之電阻與前述加熱部之溫度的關係的溫度測量表;
又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測量表來測量出前述加熱部的溫度;
並且將前述加熱部之動作控制成使所測量出的前述加熱部之溫度達到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前述目標溫度。
(17)
一種控制方法,係用以控制具備加熱霧氣源以生成霧氣之加熱部的吸嚐裝置;
前述控制方法係包含:依據規定了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目標值亦即目標溫度之溫度條件,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之步驟;
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之步驟係包含:依據前述加熱部的加熱之執行而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且依據所累計的前述履歷值來更新前述溫度條件,並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之步驟。
(18)
一種程式,係用以使控制前述吸嚐裝置的電腦執行前述(17)所述之控制方法。
(19)
一種吸嚐裝置,係生成霧氣,該吸嚐裝置係具備:
電源;
加熱部,係加熱霧氣源以生成霧氣;以及
控制部,係控制前述電源對前述加熱部之供電,以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前述加熱部之電阻係因應溫度變化而變化;
前述控制部係依據規定了前述加熱部的電阻之目標值的目標電阻之時序變化之電阻設定內容,將前述電源對前述加熱部之供電控制成使前述加熱部的電阻之時序變化與前述電阻設定內容所規定的前述目標電阻之時序變化成為相同;
前述電阻設定內容係包含規定從依據電阻設定內容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開始起,隨著經過時間之從初始電阻起算的前述目標電阻之增減的資訊;
前述控制部係以依據前述電阻設定內容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之開始時點時的前述加熱部之電阻,作為前述電阻設定內容的前述初始電阻,而控制前述電源對前述加熱部之供電。
21:線
22A,22B,22C,22D,22E,22F:點

Claims (18)

  1. 一種吸嚐裝置,係具備:
    加熱部,係加熱霧氣源以生成霧氣;以及
    控制部,係依據規定了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目標值亦即目標溫度之溫度條件,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前述控制部係依據前述加熱部的加熱之執行而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且依據所累計的前述履歷值來更新前述溫度條件,並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每次前述加熱部的加熱被執行時,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溫度條件係規定前述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
    前述控制部係將前述加熱部之動作控制成使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時序變化與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前述目標溫度之時序變化成為相同。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依據前述履歷值,將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複數個前述目標溫度之中之至少一部分的前述目標溫度亦即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更新成更高的溫度,且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係包含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複數個前述目標溫度之中之最低的前述目標溫度。
  6. 如請求項4或5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係包含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複數個前述目標溫度之中之預定臨限值以下的前述目標溫度。
  7. 如請求項4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隨著前述履歷值的累計,將前述更新對象之前述目標溫度,從較低的前述目標溫度起,依順序更新。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溫度條件係依順序包含初期升溫區間、途中降溫區間及再升溫區間;
    設定於前述初期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係高於初期溫度;
    設定於前述途中降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係低於設定於前述途中降溫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
    設定於前述再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係高於設定於前述再升溫區間之前一個時間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
    前述控制部係隨著前述履歷值的累計,依設定於前述途中降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設定於前述再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設定於前述初期升溫區間之前述目標溫度之順序進行更新。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履歷值超過預定臨限值時,更新前述溫度條件。
  10.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每次累計前述履歷值時,更新前述溫度條件。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前述吸嚐裝置係依據預先準備的複數個前述溫度條件之中之與前述履歷值對應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履歷值係前述加熱部進行加熱的次數的累計值。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履歷值係前述加熱部依據前述溫度條件進行加熱的次數的累計值。
  14.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履歷值係前述加熱部進行加熱的時間的累計值。
  15.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履歷值係表示前述加熱部裝設於前述吸嚐裝置起,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
  16. 一種吸嚐裝置,係具備:
    加熱部,係加熱霧氣源以生成霧氣;以及
    控制部,係依據規定了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目標值亦即目標溫度之溫度條件,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
    前述控制部係依據前述加熱部的加熱之執行而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
    並依據前述履歷值來更新規定了前述加熱部之電阻與前述加熱部之溫度的關係的溫度測量表;
    又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測量表來測量出前述加熱部的溫度;
    並且將前述加熱部之動作控制成使所測量出的前述加熱部之溫度達到前述溫度條件所規定的前述目標溫度。
  17. 一種控制方法,係用以控制具備加熱霧氣源以生成霧氣之加熱部的吸嚐裝置;
    前述控制方法係包含:依據規定了前述加熱部的溫度之目標值亦即目標溫度之溫度條件,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之步驟;
    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之步驟係包含:依據前述加熱部的加熱之執行而累計用以表示已藉由前述加熱部所執行的加熱之履歷的履歷值,且依據所累計的前述履歷值來更新前述溫度條件,並依據更新後的前述溫度條件來控制前述加熱部之動作之步驟。
  18. 一種程式,係用以使控制前述吸嚐裝置的電腦執行請求項17所述之控制方法。
TW110116399A 2020-12-15 2021-05-06 吸嚐裝置、控制方法及程式 TW2022245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20/046704 2020-12-15
PCT/JP2020/046704 WO2022130493A1 (ja) 2020-12-15 2020-12-15 吸引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4581A true TW202224581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057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6399A TW202224581A (zh) 2020-12-15 2021-05-06 吸嚐裝置、控制方法及程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130493A1 (zh)
TW (1) TW202224581A (zh)
WO (1) WO202213049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A036912B1 (ru) 2016-07-27 2021-01-14 Джапан Тобакко Инк. Ароматический ингалятор, картридж и ароматизирующий блок
CN110536617B (zh) * 2017-05-03 2022-11-15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用于在电加热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温度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11918565A (zh) * 2018-03-26 2020-11-10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气雾剂产生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130493A1 (zh) 2022-06-23
WO2022130493A1 (ja) 2022-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60894A1 (ja) 吸引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2214129A (zh) 吸嚐裝置、控制方法及程式
TW202214132A (zh) 吸嚐裝置、控制方法及程式
TW202224581A (zh) 吸嚐裝置、控制方法及程式
WO2022201303A1 (ja) 吸引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201304A1 (ja) 吸引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073931A1 (ja) 吸引装置、基材、及び制御方法
WO2023053201A1 (ja) 吸引装置、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WO2022190211A1 (ja) 吸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81280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073932A1 (ja) 吸引装置、基材、及び制御方法
WO2023062788A1 (ja) 吸引装置、基材、及び制御方法
WO2022219673A1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81279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81282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037445A1 (ja) 吸引装置、基材、及び制御方法
WO2023112149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4095476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2224583A (zh) 控制方法、吸嚐裝置、終端裝置及程式
WO2023089756A1 (ja) 吸引装置
TW202325171A (zh) 霧氣產生系統及終端裝置
WO2023089754A1 (ja) 吸引装置
WO2023073920A1 (ja) 吸引装置、基材、及び吸引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23095216A1 (ja) 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23170958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