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0864A - 下線捲繞裝置及縫紉機 - Google Patents

下線捲繞裝置及縫紉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0864A
TW202200864A TW110123228A TW110123228A TW202200864A TW 202200864 A TW202200864 A TW 202200864A TW 110123228 A TW110123228 A TW 110123228A TW 110123228 A TW110123228 A TW 110123228A TW 202200864 A TW202200864 A TW 2022008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lever
detection
switch
lower thr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3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7149B (zh
Inventor
白土宏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0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0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7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714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9/00Applications of bobbin-winding or -changing devices; Indicating or control devices associated therewi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高對使用者的便利性。下線捲繞裝置(20)具有切換電動機(51)、以及連結於切換電動機(51)的切換杆(53)。而且,通過控制部(70)使切換電動機(51)驅動,來使切換杆(53)轉動,從而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向檢測杆(41)的轉動方向一側變更。由此,能夠變更捲繞於直徑不同的梭芯的下線的卷徑。在此,下線捲繞裝置(20)具有顏色傳感器(60),通過顏色傳感器(60)檢測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的外徑。而且,控制部(70)基於檢測出的梭芯的外徑,驅動切換電動機(51)而使切換杆(53)轉動。因此,使用者無需基於所安裝的梭芯的外徑從初始位置對切換杆(53)進行轉動操作,就能夠將下線捲繞於外徑不同的梭芯。

Description

下線捲繞裝置及縫紉機
本發明涉及下線捲繞裝置及具備其的縫紉機。
下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下線捲繞裝置具備:檢測單元,其檢測梭芯的捲繞量;以及杆,其切換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而且,通過使杆旋轉至第一調整旋轉位置或第二調整旋轉位置,來切換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由此,能夠變更捲繞於梭芯的下線的捲繞量(卷徑)。即,例如,能夠將下線捲繞於外徑不同的梭芯。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9-129881號公報
有鑑於此,吾等發明人乃潛心進一步研究,並著手進行研發及改良,期以一較佳發明以解決上述問題,且在經過不斷試驗及修改後而有本發明之問世。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上述下線捲繞裝置中,例如,若在使杆對準與大徑的梭芯對應的調整位置的狀態下將下線捲繞於小徑的梭芯,則存在下線過度捲繞於小徑的梭芯的問題。
另外,在上述下線捲繞裝置中,例如,使用者需要與梭芯的種類對應地切換杆的位置。因此,在上述下線捲繞裝置中,在提高對使用者的便利性這一點上存在改善的餘地。
本發明考慮到上述事實,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對使用者的便利性的下線捲繞裝置及具備其的縫紉機。
用於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1個或1個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下線捲繞裝置,具備:繞線軸,其供梭芯進行安裝;開關,其檢測下線向所述梭芯的捲繞終止;轉動體,其構成為能夠繞與所述繞線軸平行的軸轉動,通過從與所述開關離開的非按壓位置起經由轉動方向一側的中間位置向按壓位置進行轉動來按壓所述開關;抵接部,其設置於所述轉動體,構成為能夠與所述下線抵接,並且在所述非按壓位置處配置於所述梭芯的芯部的徑向外側,通過被捲繞於所述梭芯的下線進行按壓,從而使所述轉動體向轉動方向一側進行轉動;施力部件,其在所述非按壓位置處向轉動方向另一側對所述轉動體施力,且在所述按壓位置處向轉動方向一側對所述轉動體施力,並且在所述中間位置處切換對所述轉動體的施力方向;切換部件,其構成為能夠繞與所述繞線軸平行的軸轉動,與所述施力部件連結,並且通過從初始位置起向轉動方向一側進行轉動,從而將所述中間位置向所述轉動體的轉動方向一側進行變更;電動機,其與所述切換部件連結,通過驅動而使所述切換部件轉動;外徑檢測部,其檢測所述梭芯的外徑;以及控制部,其基於由所述外徑檢測部檢測出的所述梭芯的外徑來驅動所述電動機,使所述切換部件從所述初始位置起進行轉動。
本發明的1個或1個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下線捲繞裝置,所述外徑檢測部是檢測所述梭芯的一部分的顏色的顏色傳感器。
本發明的1個或1個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下線捲繞裝置,具備位置變更部件,該位置變更部件構成為能夠與所述切換部件的轉動聯動地移動且能夠與所述非按壓位置的所述轉動體抵接,所述切換部件從所述初始位置起向轉動方向一側進行轉動,所述轉動體與所述位置變更部件抵接,從而所述非按壓位置向所述轉動體的轉動方向一側進行變更。
本發明的1個或1個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縫紉機,具備上述結構的下線捲繞裝置。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1個或1個以上的實施方式,能夠提高對使用者的便利性。
關於吾等發明人之技術手段,茲舉數種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於下文進行詳細說明,俾供  鈞上深入瞭解並認同本發明。
下面,使用附圖,對應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下線捲繞裝置20的縫紉機10進行說明。此外,在附圖中適當表示的箭頭UP、箭頭FR及箭頭RH分別表示縫紉機10及下線捲繞裝置20的上側、前側及右側(寬度方向一側)。下面,在使用上下、前後、左右的方向進行說明的情況下,表示縫紉機10及下線捲繞裝置20的上下、前後、左右。
如圖1所示,縫紉機10具有縫紉機主體12,縫紉機主體12在從前側觀察的主視圖中形成為向左側開放的大致U字形狀。具體而言,縫紉機主體12構成為包括:構成縫紉機主體12的右端部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柱部12A、從支柱部12A的上端部向左側伸出的臂部12B、以及從支柱部12A的下端部向左側伸出的底座部12C。另外,在縫紉機主體12的內部,設置有構成縫紉機主體12的骨架的骨架框架(省略圖示),骨架框架被罩13覆蓋,罩13構成縫紉機主體12的外廓。
在臂部12B的右端部內置有後述的下線捲繞裝置20,構成下線捲繞裝置20的繞線軸32的上端部從臂部12B向上側突出。在臂部12B,在繞線軸32的左斜後方設置有線軸杆14。將捲繞有下線的線軸(省略圖示)安裝於線軸杆14。
並且,在臂部12B,在線軸杆14的左側設置有繞線引導部15。從線軸向左側伸出的下線在繞線引導部15處折返,並被向繞線軸32側引導。另外,在臂部12B的左端部,以能夠按壓操作的方式設置有操作按鈕16,通過操作按鈕16的按壓操作,按壓未圖示的開關。該開關與控制部70(參照圖4)電連接,向控制部70輸出接通斷開信號。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下線捲繞裝置20構成為能夠對於形態不同的3種梭芯捲繞下線。因此,在以下的說明中,首先對3種梭芯進行說明,接下來對下線捲繞裝置20進行說明。
(關於梭芯)
如圖2的(A)、(B)及(C)所示,在下線捲繞裝置20中,構成為能夠使用作為“梭芯”的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這3種梭芯。小型梭芯17構成為包括:圓筒狀的芯部17A、以及從芯部17A的軸向兩端部向徑向外側突出的一對凸緣部17B。中型梭芯18與小型梭芯17同樣地構成為包括:圓筒狀的芯部18A、以及從芯部18A的軸向兩端部向徑向外側突出的一對凸緣部18B。另外,大型梭芯19與小型梭芯17同樣地構成為包括:圓筒狀的芯部19A、以及從芯部19A的軸向兩端部向徑向外側突出的一對凸緣部19B。而且,小型梭芯17的凸緣部17B的直徑設定為小於中型梭芯18的凸緣部18B的直徑,中型梭芯18的凸緣部18B的直徑設定為小於大型梭芯19的凸緣部19B的直徑。另外,小型梭芯17及中型梭芯18的厚度尺寸(軸尺寸)設定為相同厚度尺寸,並且設定為大於大型梭芯19的厚度尺寸。
另外,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由可透過光的透明的樹脂材料構成。另外,在中型梭芯18的凸緣部18B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外周部,形成有環狀的識別部18C(參照在圖2的(B)中標注斜線陰影的部分),對識別部18C實施了印刷。並且,在大型梭芯19的凸緣部19B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外周部,形成有環狀的識別部19C(參照在圖2的(C)中標注網眼陰影的部分),對識別部19C實施了印刷。對識別部18C及識別部19C實施了不同的顏色的印刷。具體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對識別部18C實施紅色印刷,對識別部19C實施藍色印刷。另外,識別部18C及識別部19C的直徑尺寸及寬度尺寸設定為相同。即,在俯視觀察時,識別部18C及識別部19C相對於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的軸線配置在相同的位置。
(關於下線捲繞裝置20)
如圖3~圖5所示,下線捲繞裝置20構成為包括:座板22、繞線機構部30、繞線檢測機構部40、切換機構部50、以及作為“外徑檢測部”的顏色傳感器60。下面,對下線捲繞裝置20的各結構進行說明。
(關於座板22)
座板22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且以左右方向為長度方向的大致矩形板狀。座板22內置於縫紉機主體12的臂部12B的右端部,並且固定於縫紉機主體12的骨架框架。
(關於繞線機構部30)
也如圖6所示,繞線機構部30構成為包括:繞線電動機31、繞線軸32、三角凸輪34、切線架35、支架止動件36、以及支架施力彈簧37。
繞線電動機31以上下方向為軸向且配置於座板22的下側,並且通過螺釘SC1緊固固定於座板22。繞線電動機31的輸出軸31A比座板22向上側突出。繞線電動機31與控制部70電連接,並由控制部70驅動。
繞線軸32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大致圓筒狀。而且,繞線電動機31的輸出軸31A的上端部嵌入繞線軸32的下端部,繞線軸32以能夠一體旋轉的方式連結於輸出軸31A。在繞線軸32的上部的內部設置有梭芯止動件33(廣義上為可看作“卡合部件”的要素,參照圖6的(A)及(B))。梭芯止動件33構成為棒彈簧,並且在側視圖中彎曲為向上側開放的大致U字形狀。而且,梭芯止動件33的一端部卡止於繞線軸32,梭芯止動件33的另一端部配置於在繞線軸32形成的狹縫32A內。由此,梭芯止動件33構成為能夠沿繞線軸32的徑向彈性變形。在梭芯止動件33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卡合鉤33A(廣義上為可看作“卡合部”的要素)。卡合鉤33A彎曲為大致U字形狀,從狹縫32A向繞線軸32的徑向外側突出。
三角凸輪34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的大致三角形板狀。在三角凸輪34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安裝筒部34A,安裝筒部34A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圓筒狀。安裝筒部34A比三角凸輪34向上側突出,安裝筒部34A的內部沿上下方向貫通。而且,繞線軸32的下端部嵌入安裝筒部34A內,三角凸輪34以能夠一體旋轉的方式連結於繞線軸32的下端部。
切線架35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的大致圓板狀。在切線架35的中央部形成有向下側突出的安裝部35A,安裝部35A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大致圓筒狀。而且,繞線軸32插通切線架35的安裝部35A內,切線架35配置於梭芯止動件33的卡合鉤33A的下側(繞線軸32的軸向一側)且三角凸輪34的上側。另外,安裝部35A以能夠一體旋轉且能夠沿軸向相對移動的方式連結於繞線軸32。具體而言,切線架35構成為能夠在作為“第一位置”的上升位置(圖6的(B)所示的位置)與從上升位置下降的作為“第二位置”的下降位置(圖6的(A)所示的位置)之間移動。另外,在安裝部35A的下端部形成有鉤部35B(參照圖6的(A)及圖6的(B)),鉤部35B與繞線軸32卡合,限制上升位置的切線架35向上側移動。
並且,在切線架35的外周部形成3處切線狹縫35C。切線狹縫35C沿與切線架35的徑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切線狹縫35C的一端部在切線架35的外周部開放。另外,切線狹縫35C與三角凸輪34的外形對應,沿切線架35的周向每隔120度配置。具體而言,切線狹縫35C沿上下方向配置於不與三角凸輪34重疊的位置。
支架止動件36形成為向下側開放的大致有底圓筒狀。在支架止動件36的上壁貫通形成有插通孔36A。而且,在繞線軸32插通插通孔36A內的狀態下,支架止動件36配置於切線架35的安裝部35A的徑向外側。另外,支架止動件36的上端部通過爪嵌合固定於切線架35的安裝部35A。由此,切線架35及支架止動件36以能夠一體移動的方式連結。
支架施力彈簧37構成為壓縮螺旋彈簧。而且,支架施力彈簧37以收容於支架止動件36內的狀態安裝於三角凸輪34的安裝筒部34A及切線架35的安裝部35A。具體而言,支架施力彈簧37的下端部與三角凸輪34卡止,支架施力彈簧37的上端部與支架止動件36的上壁卡止。由此,由於支架施力彈簧37的向上側的作用力,支架止動件36保持在上升位置。
另外,在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安裝於繞線軸32的狀態下,繞線軸32插入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的芯部17A(芯部18A)內,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與下降位置的切線架35的上側相鄰配置,並且梭芯止動件33的卡合鉤33A與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的芯部17A(芯部18A)的上端部卡合(參照圖6的(A))。另一方面,在大型梭芯19安裝於繞線軸32的狀態下,繞線軸32插入大型梭芯19的芯部19A內,大型梭芯19與上升位置的切線架35的上側相鄰配置,並且梭芯止動件33的卡合鉤33A與大型梭芯19的芯部19A的上端部卡合(參照圖6的(B))。由此,卡合鉤33A及切線架35將安裝於繞線軸32的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沿上下方向夾持地進行保持。因此,在繞線軸32旋轉時,防止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空轉,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與繞線軸32一起旋轉。
(關於繞線檢測機構部40)
如圖3~圖5所示,繞線檢測機構部40構成為包括:作為“轉動體”的檢測杆41、杆操作部42、作為“抵接部”的杆接觸件43、以及作為“開關”的檢測開關44。
<關於檢測杆41>
檢測杆41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的大致V字形板狀,並構成為包括: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杆臂41A、以及從第一杆臂41A的後端部向左斜前方伸出的第二杆臂41B。而且,以繞線機構部30配置於第一杆臂41A與第二杆臂41B之間的方式,檢測杆41配置於座板22的上側且繞線機構部30的右斜後側。
另外,檢測杆41的第一杆臂41A的後端部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承於第一軸23,第一軸23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大致圓柱狀,並從座板22向上側突出。具體而言,檢測杆41構成為能夠在非按壓位置(圖7所示的位置)與從非按壓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圖7的箭頭A方向側)轉動的按壓位置(圖3所示的位置)之間轉動。另外,通過後述的切換機構部50,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變更。
如圖5所示,在第一杆臂41A的前端部形成有供後述的杆操作部42嵌入的嵌合孔41D。另外,也如圖3所示,在第二杆臂41B的前端部設置有向檢測杆41的轉動方向另一側(圖3的箭頭B方向側)突出的杆突起41E。進而,在第二杆臂41B的前端部貫通形成有用於卡止後述的切換彈簧54的卡止孔41F。
<關於杆操作部42>
杆操作部42從前側觀察形成為大致曲柄形狀。而且,杆操作部42的下部嵌入檢測杆41的嵌合孔41D內,杆操作部42固定於檢測杆41。
<關於杆接觸件43>
杆接觸件43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的大致橢圓板狀,並配置於杆操作部42的下部的上側。在杆接觸件43的一端部貫通形成有固定孔43A。而且,螺釘SC2插入固定孔43A內並與杆操作部42的內螺紋螺合,杆接觸件43通過螺釘SC2固定於杆操作部42。由此,杆接觸件43構成為能夠與檢測杆41一體轉動,並且相對於繞線軸32配置在檢測杆41的轉動方向一側。
另外,在杆接觸件43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接觸件部43B,接觸件部43B在俯視觀察時彎曲為向檢測杆41的旋轉方向另一側突出的圓弧狀。接觸件部43B與繞線軸32在檢測杆41的旋轉方向上隔開規定的間隔地對置配置。
另外,在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杆接觸件43的接觸件部43B的一部分插入安裝於繞線軸32的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的內部。另一方面,在檢測杆41的按壓位置,安裝於繞線軸32的大型梭芯19與杆接觸件43設定為在俯視觀察時不重疊。即,在檢測杆41的按壓位置,在小型梭芯17及大型梭芯19裝卸時,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與杆接觸件43互不干擾。並且,詳見後述,在將下線捲繞於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時,捲繞的下線與接觸件部43B抵接,將接觸件部43B向檢測杆41的旋轉方向一側按壓。
<關於檢測開關44>
如圖3及圖7所示,檢測開關44配置於檢測杆41的右側,並且固定於座板22。檢測開關44構成為杆式的開關。而且,在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檢測開關44的杆部為非按壓狀態,在檢測杆41的按壓位置,檢測開關44的杆部被檢測杆41按壓。另外,檢測開關44與控制部70電連接,向控制部70輸出接通斷開信號。
(關於切換機構部50)
切換機構部50構成為與安裝在繞線軸32的梭芯對應地切換下線捲繞裝置20的模式的機構部。具體而言,切換機構部50構成為將下線捲繞裝置20切換為小型梭芯模式、中型梭芯模式及大型梭芯模式中的任一模式的機構部。如圖3~圖5所示,切換機構部50構成為包括:作為“電動機”的切換電動機51、作為“切換部件”的切換杆53、作為“施力部件”的切換彈簧54、作為“位置變更部件”的滑動單元55、以及切換開關58。
<關於切換電動機51>
切換電動機51以上下方向為軸向,配置於座板22的下側且繞線機構部30及檢測杆41的左側,並且通過螺釘SC3緊固固定在座板22。切換電動機51的輸出軸51A比座板22向上側突出。在該輸出軸51A以能夠一體旋轉的方式設置有小齒輪52。切換電動機51構成為與控制部70電連接,通過控制部70進行驅動。
<關於切換杆53>
切換杆53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的板狀,配置於小齒輪52的右斜後方側。具體而言,切換杆53構成為包括:大致圓板狀的杆主體53A、以及從杆主體53A的外周部向後側伸出的杆連結部53B。而且,杆主體53A的中央部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承於第二軸24,第二軸24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圓柱狀,並從座板22向上側突出。在杆主體53A的前部的外周部形成有切換齒輪部53C,切換齒輪部53C與小齒輪52嚙合。由此,切換電動機51進行驅動,從而切換杆53繞第二軸24的軸轉動。具體而言,在小型梭芯模式下,切換杆53配置於初始位置(圖7所示的位置),在中型梭芯模式下,切換杆53配置於從初始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圖7的箭頭C方向側)轉動的第一切換位置(圖8所示的位置),在大型梭芯模式下,切換杆53配置於從第一切換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進一步轉動的第二切換位置(圖9所示的位置)。
切換杆53具有用於卡止後述的切換彈簧54的端部的卡止部53D。卡止部53D從杆主體53A的外周部向右斜後方突出。在卡止部53D的前端部貫通形成有卡止孔53E。另外,在杆連結部53B貫通形成有連結孔53F。連結孔53F形成為沿著杆連結部53B的長度方向的長孔狀。
<關於切換彈簧54>
切換彈簧54構成為扭簧。切換彈簧54的一端部插入切換杆53的卡止孔53E內並卡止於卡止部53D,切換彈簧54的另一端部插入檢測杆41的卡止孔41F內並卡止於第二杆臂41B的前端部。切換彈簧54對檢測杆41向轉動方向施力。具體而言,切換彈簧54構成為:在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對檢測杆41向轉動方向另一側(圖7的箭頭B方向側)施力,在檢測杆41的按壓位置對檢測杆41向轉動方向一側施力。即,在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與按壓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在圖7中雙點劃線所示的位置),將切換彈簧對檢測杆41的施力方向進行切換。
<關於滑動單元55>
如圖3、圖5及圖7~圖9所示,滑動單元55構成為包括:滑動部件56以及調節板57。
滑動部件56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長條板狀。在滑動部件56的長度方向兩端部貫通形成有一對滑動孔56A,滑動孔56A形成為以左右方向為長度方向的長孔狀。而且,設置於座板22的支承銷26插入滑動孔56A內,滑動部件56以能夠沿左右方向滑動的方式連結於座板22。
在滑動部件56的長度方向中間部設置有連結銷56B。連結銷56B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大致圓柱狀,並從滑動部件56向上側突出。而且,連結銷56B以能夠相對移動的方式插入前述的切換杆53的連結孔53F內。由此,滑動部件56構成為連結於切換杆53,並且與切換杆53的轉動聯動地沿左右方向滑動。具體而言,設定為在切換杆53的初始位置,滑動部件56配置於非工作位置(圖3及圖7所示的位置),在切換杆53的第一切換位置,滑動部件56配置於第一滑動位置(圖8所示的位置),在切換杆53的第二切換位置,滑動部件56配置於第二滑動位置(圖9所示的位置)。另外,在滑動部件56的左端部,在前端部形成有向上側彎曲的開關按壓部56C。
調節板57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且以左右方向為長度方向的大致矩形板狀。調節板57配置於滑動部件56的上側,調節板57的左端部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承於連結銷56B。在調節板57的右端部貫通形成有固定孔57A,固定孔57A形成為以調節板57的轉動方向為長度方向的長孔狀。而且,通過插通在固定孔57A內的螺釘SC4,調節板57緊固固定於滑動部件56。
在調節板57的右部的前端部形成有向前側突出的調整部57B。調整部57B形成為3級的階梯狀。具體而言,調整部57B構成為包括:構成調整部57B的右端部的第一調整部57B1、構成調整部57B的左右方向中間部且比第一調整部57B1向前側突出的第二調整部57B2、以及構成調整部57B的左端部且比第二調整部57B2向前側突出的第三調整部57B3。
而且,在切換杆53的初始位置(小型梭芯模式),非按壓位置的檢測杆41的杆突起41E與調節板57的第一調整部57B1抵接(參照圖7)。另外,在切換杆53的第一切換位置(中型梭芯模式),非按壓位置的檢測杆41的杆突起41E與第二調整部57B2抵接,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變更(參照圖8)。並且,在切換杆53的第二切換位置(大型梭芯模式),非按壓位置的檢測杆41的杆突起41E與第三調整部57B3抵接,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進一步向轉動方向一側變更(參照圖9)。而且,在中型梭芯模式時及大型梭芯模式時,切換彈簧54也構成為在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對檢測杆41向轉動方向另一側施力。
另外,如圖8所示,在中型梭芯模式下,與小型梭芯模式時相比,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處的切換彈簧54的位置向切換杆53的轉動方向一側及檢測杆41的轉動方向一側進行位移。因此,在中型梭芯模式下,與小型梭芯模式相比,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向檢測杆41的轉動方向一側變更。
並且,如圖9所示,在大型梭芯模式下,與中型梭芯模式時相比,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處的切換彈簧54的位置進一步向切換杆53的轉動方向一側及檢測杆41的轉動方向一側位移。因此,在大型梭芯模式下,與中型梭芯模式相比,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向檢測杆41的轉動方向一側變更。
<關於切換開關58>
切換開關58配置於滑動部件56的開關按壓部56C的前側,並且經由開關支架59固定住座板22。與檢測杆41同樣地,切換開關58構成為杆式的開關。而且,在切換杆53的初始位置(滑動部件56的非工作位置),切換開關58的杆部被開關按壓部56C按壓,在切換杆53的第一切換位置及第二切換位置(滑動部件56的第一滑動位置及第二滑動位置),切換開關58的杆部設定為非按壓狀態。另外,切換開關58與控制部70電連接,向控制部70輸出接通斷開信號。
(關於顏色傳感器60)
如圖3、圖5及圖10所示,顏色傳感器60固定在座板22的上表面,並且配置於切線架35的外周部的下側。詳細而言,在繞線電動機31的非動作狀態下,顏色傳感器60配置於切線架35的任意一個切線狹縫35C的下側。顏色傳感器60具有未圖示的投光部,從投光部向上側照射光。具體而言,使來自投光部的光經過切線架35的切線狹縫35C,照射到切線架35上的小型梭芯17的凸緣部17B、中型梭芯18的識別部18C及大型梭芯19的識別部19C。另外,顏色傳感器60具有未圖示的受光部,接收從小型梭芯17的凸緣部17B、中型梭芯18的識別部18C及大型梭芯19的識別部19C反射的光。顏色傳感器60基於接收到的光的顏色分量,檢測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是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中的哪一個。也就是說,顏色傳感器60基於接收到的光的顏色分量,檢測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的外徑。
(關於控制部70)
前述的操作按鈕16、繞線電動機31、檢測開關44、切換電動機51、切換開關58及顏色傳感器60與控制部70電連接。而且,控制部70構成為:基於來自顏色傳感器60的檢測值,判別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是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中的哪一個。另外,控制部70構成為:基於梭芯的判別結果,對切換電動機51進行脈衝驅動,使切換杆53從初始位置向第一切換位置或第二切換位置轉動。另外,控制部70構成為:基於來自操作按鈕16的信號,使繞線電動機31脈衝驅動,並且基於來自檢測開關44的檢測信號,使繞線電動機31停止。
(作用效果)
接下來,對將下線捲繞於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時的下線捲繞裝置20的動作進行說明,並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進行說明。
(關於將下線捲繞於小型梭芯17時的下線捲繞裝置20的動作)
如圖3所示,在下線捲繞裝置20的初始狀態下,切換杆53配置於初始位置。即,在下線捲繞裝置20的初始狀態下,滑動部件56按壓切換開關58,切換開關58向控制部70輸出接通信號。另外,在下線捲繞裝置20的初始狀態下,切線架35的切線狹縫35C與顏色傳感器60沿上下方向對置配置。並且,在下線捲繞裝置20的初始狀態下,檢測杆41配置於按壓位置,按壓檢測開關44,檢測開關44向控制部70輸出接通信號。
在該狀態下,將小型梭芯17安裝在繞線軸32的上端部。具體而言,將小型梭芯17向下側壓入,使切線架35向下降位置下降,通過切線架35及梭芯止動件33的卡合鉤33A,沿上下夾持小型梭芯17。
當將小型梭芯17安裝於繞線軸32時,控制部70基於來自顏色傳感器60的檢測信號,判別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在此,在繞線軸32安裝有小型梭芯17。而且,在小型梭芯17未形成與中型梭芯18的識別部18C、大型梭芯19的識別部19C對應的識別部。因此,從顏色傳感器60向小型梭芯17照射的光在小型梭芯17中為大致不反射的狀態。其結果,控制部70將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判別為小型梭芯17,使下線捲繞裝置20為小型梭芯模式。在此,切換杆53配置於初始位置。因此,控制部70不驅動切換電動機51,而維持切換杆53的初始位置的狀態。
在該狀態下,通過使用者的操作,使檢測杆41向轉動方向另一側轉動而配置於非按壓位置(參照圖7)。由此,檢測杆41的杆突起41E與滑動單元55的第一調整部57B1抵接,並且檢測杆41的第一杆臂41A對檢測開關44的按壓被解除。由此,檢測開關44向控制部70輸出斷開信號。另外,在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杆接觸件43的接觸件部43B配置於小型梭芯17的內部,並且與小型梭芯17的芯部17A的徑向外側分離地配置。
在該狀態下,當使用者操作操作按鈕16時,控制部70使繞線電動機31驅動。由此,開始下線對小型梭芯17的捲繞。在將下線捲繞於小型梭芯17的芯部17A時,隨著繞線軸32的轉動,捲繞於芯部17A的下線的卷徑增加,捲繞的下線與杆接觸件43的接觸件部43B抵接。由此,隨著下線的卷徑的增加,下線按壓杆接觸件43,檢測杆41克服切換彈簧54的作用力而從非按壓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圖7的箭頭A方向側)轉動。
而且,當下線的卷徑成為與小型梭芯17的外徑大致相同的直徑時,檢測杆41到達中間位置(參照圖7的雙點劃線所示的檢測杆41)。而且,在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切換彈簧54的作用力的方向反轉,切換彈簧54對檢測杆41向旋轉方向一側施力。由此,通過切換彈簧54的作用力,檢測杆41從中間位置向按壓位置轉動,按壓檢測開關44。其結果,檢測開關44向控制部70輸出接通信號。
當控制部70檢測到檢測開關44的接通信號時,控制部70停止繞線電動機31的驅動,終止下線對小型梭芯17的捲繞。在下線對小型梭芯17的捲繞終止後,下線捲繞裝置20成為與初始狀態相同的狀態。因此,控制部70結束對下線捲繞裝置20的處理。
(關於將下線捲繞於中型梭芯18時的下線捲繞裝置20的動作)
在下線捲繞裝置20的初始狀態下,當將中型梭芯18安裝在繞線軸32的上端部時,切線架35向下降位置下降,切線架35及梭芯止動件33的卡合鉤33A沿上下夾持中型梭芯18。
當將中型梭芯18安裝在繞線軸32時,控制部70基於來自顏色傳感器60的檢測信號,判別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在此,在繞線軸32安裝有中型梭芯18。因此,從中型梭芯18的識別部18C向顏色傳感器60反射的光的紅色分量變多。其結果,控制部70將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判別為中型梭芯18。由此,控制部70使下線捲繞裝置20為中型梭芯模式。
即,如圖8所示,控制部70對切換電動機51進行脈衝驅動,使切換杆53從初始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轉動而配置於第一切換位置。在切換杆53轉動時,滑動單元55與切換杆53的轉動聯動地從非工作位置向第一滑動位置滑動。由此,滑動單元55對切換開關58的按壓狀態被解除,切換開關58向控制部70輸出斷開信號。
在該狀態下,通過使用者的操作,使檢測杆41向轉動方向另一側轉動而配置於非按壓位置。由此,檢測杆41的杆突起41E與滑動單元55的第二調整部57B2抵接。即,與小型梭芯模式相比,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變更。另外,在該狀態下,檢測杆41的第一杆臂41A對檢測開關44的按壓被解除,檢測開關44向控制部70輸出斷開信號。並且,在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杆接觸件43的接觸件部43B配置於中型梭芯18的內部,並且與中型梭芯18的芯部18A的徑向外側分離地配置。
在該狀態下,當使用者操作操作按鈕16時,控制部70使繞線電動機31驅動。由此,開始下線對中型梭芯18的捲繞。當將下線捲繞於中型梭芯18的芯部18A時,隨著繞線軸32的轉動,捲繞於芯部18A的下線的卷徑增加,捲繞的下線與杆接觸件43的接觸件部43B抵接。由此,隨著下線的卷徑的增加,下線按壓杆接觸件43,檢測杆41克服切換彈簧54的作用力而從非按壓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轉動。
而且,在中型梭芯模式下,切換杆53配置於第一切換位置,因此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比小型梭芯模式更向轉動方向一側變更。即,與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對應的杆接觸件43的位置比小型梭芯模式更向芯部18A的徑向外側變更。而且,當下線的卷徑成為與中型梭芯18的外徑大致相同的直徑時,檢測杆41到達中間位置。而且,在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切換彈簧54的作用力的方向反轉,切換彈簧54對檢測杆41向旋轉方向一側施力。由此,通過切換彈簧54的作用力,檢測杆41從中間位置向按壓位置轉動,按壓檢測開關44。其結果,檢測開關44向控制部70輸出接通信號。
當控制部70檢測到檢測開關44的接通信號時,控制部70停止繞線電動機31的驅動,終止下線對中型梭芯18的捲繞。另外,控制部70對切換電動機51進行脈衝驅動,使切換杆53從第一切換位置向轉動方向另一側(圖8的箭頭D方向側)轉動而配置於初始位置。在切換杆53轉動時,滑動單元55與切換杆53的轉動聯動地向左側滑動而恢復到非工作位置。另外,在該狀態下,滑動單元55的開關按壓部56C按壓切換開關58,切換開關58向控制部70輸出接通信號。因此,下線捲繞裝置20恢復到初始狀態。因此,控制部70結束對下線捲繞裝置20處理。
(關於將下線捲繞於大型梭芯19時的下線捲繞裝置20的動作)
在下線捲繞裝置20的初始狀態下,當將大型梭芯19安裝在繞線軸32的上端部時,在切線架35的上升位置,切線架35及梭芯止動件33的卡合鉤33A沿上下夾持大型梭芯19。
當將大型梭芯19安裝在繞線軸32時,控制部70基於來自顏色傳感器60的檢測信號,判別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在此,在繞線軸32安裝有大型梭芯19。因此,從大型梭芯19向顏色傳感器60反射的光的藍色分量變多。其結果,控制部70將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判別為大型梭芯19。由此,控制部70使下線捲繞裝置20為大型梭芯模式。
即,如圖9所示,控制部70對切換電動機51進行脈衝驅動,使切換杆53從初始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轉動而配置於第二切換位置。在切換杆53轉動時,滑動單元55與切換杆53的轉動聯動地從非工作位置向第二滑動位置滑動。由此,滑動單元55對切換開關58的按壓狀態被解除,切換開關58向控制部70輸出斷開信號。
在該狀態下,通過使用者的操作,使檢測杆41向轉動方向另一側轉動而配置於非按壓位置。由此,檢測杆41的杆突起41E與滑動單元55的第三調整部57B3抵接。即,與小型梭芯模式及中型梭芯模式相比,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變更。另外,在該狀態下,檢測杆41的第一杆臂41A對檢測開關44的按壓被解除,檢測開關44向控制部70輸出斷開信號。並且,在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杆接觸件43的接觸件部43B配置於大型梭芯19的內部,並且與大型梭芯19的芯部19A的徑向外側分離地配置。
在該狀態下,當使用者操則操作按鈕16時,控制部70使繞線電動機31驅動。由此,開始下線對大型梭芯19的捲繞。當將下線捲繞於大型梭芯19的芯部19A時,隨著繞線軸32的轉動,捲繞於芯部19A的下線的卷徑增加,捲繞的下線與杆接觸件43的接觸件部43B抵接。由此,隨著下線的卷徑的增加,下線按壓杆接觸件43,檢測杆41克服切換彈簧54的作用力而從非按壓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轉動。
而且,在大型梭芯模式下,切換杆53配置於第二切換位置,因此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比小型梭芯模式及中型梭芯模式更向轉動方向一側變更。即,與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對應的杆接觸件43的位置比小型梭芯模式及中型梭芯模式更向芯部19A的徑向外側變更。而且,當下線的卷徑成為與大型梭芯19的外徑大致相同的直徑時,檢測杆41到達中間位置。而且,在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切換彈簧54的作用力的方向反轉,切換彈簧54對檢測杆41向旋轉方向一側施力。由此,通過切換彈簧54的作用力,檢測杆41從中間位置向按壓位置轉動,按壓檢測開關44。其結果,檢測開關44向控制部70輸出接通信號。
當控制部70檢測到檢測開關44的接通信號時,控制部70停止繞線電動機31的驅動,終止下線對大型梭芯19的捲繞。另外,控制部70對切換電動機51進行脈衝驅動,使切換杆53從第二切換位置向轉動方向另一側(圖9的箭頭D方向側)轉動而配置於初始位置。在切換杆53轉動時,滑動單元55與切換杆53的轉動聯動地向左側滑動而恢復到非工作位置。另外,在該狀態下,滑動單元55的開關按壓部56C按壓切換開關58,切換開關58向控制部70輸出接通信號。因此,下線捲繞裝置20恢復到初始狀態。因此,控制部70結束對下線捲繞裝置20的處理。
如以上說明所述,本實施方式的下線捲繞裝置20具有切換電動機51、以及與切換電動機51連結的切換杆53。而且,通過控制部70驅動切換電動機51,切換杆53從初始位置向第一切換位置或第二切換位置轉動,從而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向檢測杆41的轉動方向一側變更。由此,能夠變更捲繞於直徑不同的梭芯(小型梭芯17、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的下線的卷徑。
在此,下線捲繞裝置20具有顏色傳感器60,通過顏色傳感器60,檢測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的外徑。具體而言,控制部70基於來自顏色傳感器60的檢測信號,判別附於梭芯的顏色,檢測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的外徑。而且,控制部70基於檢測出的梭芯的外徑,驅動切換電動機51而使切換杆53從初始位置向第一切換位置或第二切換位置轉動。因此,使用者無需基於所安裝的梭芯的外徑從初始位置對切換杆53進行轉動操作,就能夠將下線捲繞於外徑不同的梭芯。因此,能夠提高對使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在切換杆53連結有與切換杆53的轉動聯動地滑動的滑動部件56,在滑動部件56固定有調節板57。而且,切換杆53從初始位置向第一切換位置或第二切換位置轉動,非按壓位置的檢測杆41的杆突起41E與調節板57的第一調整部57B1或第二調整部57B2抵接,從而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向轉動方向一側變更。即,在下線捲繞裝置20的中型梭芯模式或大型梭芯模式下,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比下線捲繞裝置20的小型梭芯模式更向檢測杆41的轉動方向一側變更。由此,能夠將下線良好地捲繞於中型梭芯18或大型梭芯19。
即,在將下線捲繞於中型梭芯18或大型梭芯19時,捲繞於芯部18A或芯部19A的下線按壓杆接觸件43,克服切換彈簧54的作用力使檢測杆41向轉動方向一側轉動。此時,下線與杆接觸件43之間產生接觸阻力。另外,捲繞於中型梭芯18或大型梭芯19的下線的卷徑設定為大於捲繞於小型梭芯17的下線的卷徑。換言之,與中型梭芯模式時及大型梭芯模式時的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對應的杆接觸件43的位置設定在比與小型梭芯模式時的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對應的杆接觸件43的位置靠繞線軸32的徑向外側。
在此,假設在下線捲繞裝置20中省略了滑動單元55的情況下,中型梭芯模式或大型梭芯模式的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成為與小型梭芯模式的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相同的位置。即,中型梭芯模式(大型梭芯模式)的杆接觸件43的位置成為接近中型梭芯18(大型梭芯19)的位置。因此,下線與杆接觸件43的接觸期間(從下線向杆接觸件43的抵接開始時刻起至杆接觸件43到達與檢測杆41的中間位置對應的位置且下線與杆接觸件43的接觸狀態被解除為止的期間)與本實施方式相比變長。而且,繞線電動機31的轉矩設定得比較低。因此,假設在下線捲繞裝置20中省略了滑動單元55的情況下,由於下線與杆接觸件43之間的接觸阻力,繞線電動機31的旋轉受到阻礙,存在無法將下線良好地捲繞於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的可能性。
與此相對,在本實施方式的下線捲繞裝置20中,在中型梭芯模式或大型梭芯模式下,非按壓位置處的檢測杆41的杆突起41E與調節板57的調整部57B抵接,從而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與小型梭芯模式相比向轉動方向一側變更。由此,與省略了滑動單元55的情況相比,能夠縮短下線與杆接觸件43的接觸期間。因此,能夠抑制基於下線與杆接觸件43之間的接觸阻力的繞線電動機31的旋轉不良,並且能夠將下線良好地捲繞於中型梭芯18及大型梭芯19。
另外,調節板57的左端部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承於連結銷56B。並且,在調節板57的右端部貫通形成有供螺釘SC4插通的固定孔57A,固定孔57A形成為以調節板57的轉動方向為長度方向的長孔狀。由此,能夠適當變更調節板57的位置,對中型梭芯模式或大型梭芯模式下的檢測杆41的非按壓位置進行微調。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顏色傳感器60判別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並檢測該梭芯的外徑,但對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的外徑進行檢測的方法並不限於此。例如,如圖11及圖12所示,也可以在下線捲繞裝置20設置作為機械式的“外徑檢測部”的外徑檢測機構部100,並對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的外徑進行檢測。下面,對外徑檢測機構部100進行說明。
如圖11及圖12所示,外徑檢測機構部100構成為包括:檢測杆102、連杆機構部110、杆驅動部120以及轉動位置檢測部130。
檢測杆102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大致L字形板狀,並配置於繞線軸32的徑向外側。檢測杆102的基端部以能夠一體旋轉的方式連結於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杆支承軸103,檢測杆102構成為繞杆支承軸103的軸轉動。杆支承軸103例如配置於杆接觸件43的固定孔43A內。在檢測杆102的前端部設置有檢測銷104,檢測銷104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大致圓柱狀,並從檢測杆102向上側突出。而且,檢測杆102繞杆支承軸103的軸轉動,從而檢測銷104與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的凸緣部(在圖11中,大型梭芯19的凸緣部19B)抵接(下面,將檢測銷104與梭芯的凸緣部抵接的檢測杆102的位置稱為抵接位置)。由此,通過後述的電位計131對檢測杆102從杆初始位置(在圖11中,雙點劃線所示的位置)向抵接位置的轉動量進行檢測,從而能夠檢測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的外徑。
連杆機構部110構成為包括:第一連杆111、第二連杆112、第三連杆113、第四連杆114以及第五連杆115。第一連杆111的一端部以能夠一體旋轉的方式連結於杆支承軸103。即,檢測杆102及第一連杆111構成為能夠繞杆支承軸103的軸一體旋轉。
第二連杆112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連杆112的一端部按照能夠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相對旋轉的方式連結於第一連杆111的另一端部。在第二連杆112的長度方向中間部形成有向前側突出的連杆突出部112A。並且,第二連杆112被未圖示的彈簧向右側施力。
第三連杆113沿上下方向延伸。在第三連杆113的前端部設置有連杆銷113A。連杆銷113A與第二連杆112的連杆突出部112A的右側相鄰配置,並與連杆突出部112A卡合。第三連杆113的後端部以能夠一體旋轉的方式連結於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連杆支承軸116,第三連杆113構成為繞連杆支承軸116的軸轉動。
第四連杆114構成為:一端部以能夠一體旋轉的方式連結於連杆支承軸116,第四連杆114繞連杆支承軸116的軸轉動。由此,第三連杆113及第四連杆114構成為能夠繞連杆支承軸116的軸一體轉動。
第五連杆115沿前後方向延伸,第五連杆115的前端部以能夠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相對旋轉的方式連結於第四連杆114的另一端部。
杆驅動部120構成為包括驅動電動機121以及驅動齒輪123。驅動電動機121以上下方向為軸向進行配置,在驅動電動機121的輸出軸以能夠一體旋轉的方式設置有小齒輪122。驅動電動機121與控制部70電連接,通過控制部70使驅動電動機121驅動。
驅動齒輪123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大致扇形板狀,驅動齒輪123的基端部被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齒輪支承軸124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承。形成於驅動齒輪123的前端部的齒輪部123A與小齒輪122嚙合。進而,第五連杆115的後端部在相對於驅動齒輪123的轉動軸(齒輪支承軸124)偏心的位置處以上下方向為軸向能相對旋轉地被連結。由此,驅動電動機121進行驅動,從而通過連杆機構部110將驅動電動機121的驅動力傳遞到檢測杆102,檢測杆102繞杆支承軸103的軸轉動。
轉動位置檢測部130構成為包括電位計131以及傳遞杆133。電位計131構成為旋轉型的儀錶,與控制部70電連接。在電位計131的旋轉軸以能夠一體旋轉的方式設置有儀錶齒輪132。傳遞杆133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的板狀,傳遞杆133的前後方向中間部被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杆支承軸134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承。而且,前述的第二連杆112的另一端部以能夠相對旋轉的方式連結於傳遞杆133的前端部。另外,在傳遞杆133的後端部的外周部形成有齒輪部133A,齒輪部133A與儀錶齒輪132嚙合。而且,在連杆機構部110工作時,電位計131的旋轉軸旋轉,從電位計131向控制部70輸出檢測信號。
如上所述,根據外徑檢測機構部100,通過控制部70檢測與檢測杆102的轉動量相對應的檢測杆102的轉動位置,控制部70能夠判別安裝於繞線軸32的梭芯的外徑。而且,在代替顏色傳感器60而使用外徑檢測機構部100的情況下,能夠在中型梭芯18中省略識別部18C,並且能夠在大型梭芯19中省略識別部19C。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手段確能有效解決習知等問題,並達致預期之目的與功效,且申請前未見諸於刊物、未曾公開使用且具長遠進步性,誠屬專利法所稱之發明無誤,爰依法提出申請,懇祈  鈞上惠予詳審並賜准發明專利,至感德馨。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數種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本發明〕 10:縫紉機 100:外徑檢測機構部(外徑檢測部) 102:檢測杆 103:杆支承軸 104:檢測銷 110:連杆機構部 111:第一連杆 112:第二連杆 112A:連杆突出部 113:第三連杆 113A:連杆銷 114:第四連杆 115:第五連杆 116:連杆支承軸 12:縫紉機主體 12A:支柱部 12B:臂部 12C:底座部 120:杆驅動部 121:驅動電動機 122:小齒輪 123:驅動齒輪 123A:齒輪部 124:齒輪支承軸 13:罩 130:轉動位置檢測部 131:電位計 132:儀錶齒輪 133:傳遞杆 133A:齒輪部 134:杆支承軸 14:線軸杆 15:繞線引導部 16:操作按鈕 17:小型梭芯(梭芯) 17A:芯部 17B:凸緣部 18:中型梭芯(梭芯) 18A:芯部 18B:凸緣部 18C:識別部 19:大型梭芯(梭芯) 19A:芯部 19B:凸緣部 19C:識別部 20:下線捲繞裝置 22:座板 23:第一軸 24:第二軸 26:支承銷 30:繞線機構部 31:繞線電動機 31A:輸出軸 32:繞線軸 32A:狹縫 33:梭芯止動件(卡合部件) 33A:卡合鉤(卡合部) 34:三角凸輪 34A:安裝筒部 35:切線架 35A:安裝部 35B:鉤部 35C:切線狹縫 36:支架止動件 36A:插通孔 37:支架施力彈簧 40:繞線檢測機構部 41:檢測杆(轉動體) 41A:第一杆臂 41B:第二杆臂 41D:嵌合孔 41E:杆突起 41F:卡止孔 42:杆操作部 43:杆接觸件(抵接部) 43A:固定孔 43B:接觸件部 44:檢測開關(開關) 50:切換機構部 51:切換電動機(電動機) 51A:輸出軸 52:小齒輪 53:切換杆(切換部件) 53A:杆主體 53B:杆連結部 53C:切換齒輪部 53D:卡止部 53E:第一卡止孔 53F:連結孔 54:切換彈簧(施力部件) 55:滑動單元(位置變更部件) 56:滑動部件 56A:滑動孔 56B:連結銷 56C:開關按壓部 57:調節板 57A:固定孔 57B:調整部 57B1:第一調整部 57B2:第二調整部 57B3:第三調整部 58:切換開關 59:開關支架 60:顏色傳感器(外徑檢測部) 70:控制部 SC1:螺釘 SC2:螺釘 SC3:螺釘 SC4:螺釘
[圖1]是表示應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下線捲繞裝置的縫紉機的從左斜前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2]的(A)是表示用於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下線捲繞裝置的小型梭芯的俯視圖及側視圖,圖2的(B)是表示用於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下線捲繞裝置的中型梭芯的俯視圖及側視圖,圖2的(C)是表示用於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下線捲繞裝置的大型梭芯的俯視圖及側視圖; [圖3]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下線捲繞裝置的從上側觀察的俯視圖; [圖4]是圖3所示的下線捲繞裝置的從前側觀察的主視圖; [圖5]是圖3所示的下線捲繞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6]的(A)是表示在圖3所示的繞線軸的上端部安裝有小型梭芯的狀態的縱剖視圖,圖6的(B)是表示在圖3所示的繞線軸的上端部安裝有大型梭芯的狀態的縱剖視圖; [圖7]是表示小型梭芯模式時的檢測杆轉動至非按壓位置的狀態的俯視圖; [圖8]是表示中型梭芯模式時的檢測杆轉動至非按壓位置的狀態的俯視圖; [圖9]是表示大型梭芯模式時的檢測杆轉動至非按壓位置的狀態的俯視圖; [圖10]是為了說明圖5所示的顏色傳感器與切線架與梭芯的位置關係而將梭芯局部剖開的俯視圖; [圖11]的(A)是表示檢測梭芯的外徑的外徑檢測機構的檢測杆的俯視圖,圖11的(B)是圖11的(A)的檢測杆的立體圖; [圖12]是表示檢測梭芯的外徑的外徑檢測機構的俯視圖。
20:下線捲繞裝置
22:座板
23:第一軸
24:第二軸
26:支承銷
30:繞線機構部
32:繞線軸
32A:狹縫
33:梭芯止動件(卡合部件)
33A:卡合鉤(卡合部)
35:切線架
35C:切線狹縫
40:繞線檢測機構部
41:檢測杆(轉動體)
41A:第一杆臂
41B:第二杆臂
41E:杆突起
41F:卡止孔
42:杆操作部
43:杆接觸件(抵接部)
43B:接觸件部
44:檢測開關(開關)
50:切換機構部
51:切換電動機(電動機)
51A:輸出軸
52:小齒輪
53:切換杆(切換部件)
53A:杆主體
53B:杆連結部
53C:切換齒輪部
53D:卡止部
53E:第一卡止孔
53F:連結孔
54:切換彈簧(施力部件)
55:滑動單元(位置變更部件)
56:滑動部件
56A:滑動孔
56B:連結銷
56C:開關按壓部
57:調節板
57B:調整部
57B1:第一調整部
57B2:第二調整部
57B3:第三調整部
58:切換開關
59:開關支架
60:顏色傳感器(外徑檢測部)
SC2:螺釘
SC4:螺釘

Claims (4)

  1. 一種下線捲繞裝置,具備: 繞線軸,其供梭芯進行安裝; 開關,其檢測下線向所述梭芯的捲繞終止; 轉動體,其構成為能夠繞與所述繞線軸平行的軸轉動,通過從與所述開關分離的非按壓位置起經由轉動方向一側的中間位置向按壓位置進行轉動來按壓所述開關; 抵接部,其設置於所述轉動體,構成為能夠與所述下線抵接,並且在所述非按壓位置處配置於所述梭芯的芯部的徑向外側,通過被捲繞於所述梭芯的下線進行按壓,從而使所述轉動體向轉動方向一側進行轉動; 施力部件,其在所述非按壓位置處向轉動方向另一側對所述轉動體施力,且在所述按壓位置處向轉動方向一側對所述轉動體施力,並且在所述中間位置處切換對所述轉動體的施力方向; 切換部件,其構成為能夠繞與所述繞線軸平行的軸轉動,與所述施力部件連結,並且通過從初始位置起向轉動方向一側進行轉動,從而將所述中間位置向所述轉動體的轉動方向一側進行變更; 電動機,其與所述切換部件連結,通過驅動而使所述切換部件轉動; 外徑檢測部,其檢測所述梭芯的外徑;以及 控制部,其基於由所述外徑檢測部檢測出的所述梭芯的外徑來驅動所述電動機,使所述切換部件從所述初始位置起進行轉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下線捲繞裝置,其中, 所述外徑檢測部是檢測所述梭芯的一部分的顏色的顏色傳感器。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下線捲繞裝置,其中, 所述下線捲繞裝置具備位置變更部件,該位置變更部件構成為能夠與所述切換部件的轉動聯動地移動且能夠與所述非按壓位置的所述轉動體抵接, 所述切換部件從所述初始位置起向轉動方向一側進行轉動,所述轉動體與所述位置變更部件抵接,從而所述非按壓位置向所述轉動體的轉動方向一側進行變更。
  4. 一種縫紉機,具備如請求項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下線捲繞裝置。
TW110123228A 2020-06-29 2021-06-24 下線捲繞裝置及縫紉機 TWI8171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11120 2020-06-29
JP2020111120A JP7479962B2 (ja) 2020-06-29 2020-06-29 下糸巻装置及び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0864A true TW202200864A (zh) 2022-01-01
TWI817149B TWI817149B (zh) 2023-10-01

Family

ID=79031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3228A TWI817149B (zh) 2020-06-29 2021-06-24 下線捲繞裝置及縫紉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7969B2 (zh)
JP (1) JP7479962B2 (zh)
TW (1) TWI81714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8445A5 (de) * 1985-02-07 1988-12-30 Gegauf Fritz Ag Spulvorrichtung fuer naehmaschine.
JP4466800B2 (ja) 2000-08-30 2010-05-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巻取り装置
JP3881860B2 (ja) * 2001-10-12 2007-02-14 Juki株式会社 糸の巻取り方法
JP2007252414A (ja) 2006-03-20 2007-10-04 Juki Corp ミシンの下糸巻き装置
JP2010136988A (ja) * 2008-12-15 2010-06-24 Brother Ind Ltd 糸巻装置及びミシン
GB201001367D0 (en) * 2010-01-28 2010-03-17 Coats Plc Sewing
JP2017131436A (ja) 2016-01-28 2017-08-0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下糸巻装置
JP6867139B2 (ja) * 2016-11-09 2021-04-28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巻き装置及びミシン
JP2019129881A (ja) 2018-01-29 2019-08-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下糸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7149B (zh) 2023-10-01
US20210404102A1 (en) 2021-12-30
JP7479962B2 (ja) 2024-05-09
US11807969B2 (en) 2023-11-07
JP2022010494A (ja) 2022-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90719B1 (en) Wire reel for reinforcing bar binder
DK2123562T3 (en) Wire coil, reinforcing rod binding machine, and rotary information detection method
JP4374657B2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TW201302058A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心制動裝置
WO2019146344A1 (ja) 下糸巻装置
JP5380094B2 (ja) ミシン、およびこの種のミシン用の糸巻き装置
WO2012126501A1 (en) Chainsaw with guide bar clamping and chain tensioning assembly
TW202200864A (zh) 下線捲繞裝置及縫紉機
WO2017056336A1 (ja)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US5816512A (en) Bobbin thread winding mechanism
CN107460655B (zh) 一种无需预绕线的梭芯绕线装置及缝纫机
JP7551560B2 (ja) 下糸巻装置及びミシン
US10028495B2 (en) Dual-bearing reel
US4091755A (en) Thread winding mechanism for a sewing machine
JP2016202123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CN209911763U (zh) 一种显影盒
TWI851788B (zh) 接收駕駛者之油門操作的油門握柄裝置
TW589270B (en) Rotation-handle-switch
CN221125086U (zh) 显影盒
WO2023089908A1 (ja) 鉄筋結束機およびリール
JPH03124477A (ja) リボンカセット
WO2023089907A1 (ja) 鉄筋結束機およびリール
JPH0333480Y2 (zh)
JP2840034B2 (ja) ミシン主軸の手動回転装置
JP3849111B2 (ja) 焦点整合機構を備えたカメラ用レンズ鏡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