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0052A - 嬰兒背帶 - Google Patents

嬰兒背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0052A
TW202200052A TW110114961A TW110114961A TW202200052A TW 202200052 A TW202200052 A TW 202200052A TW 110114961 A TW110114961 A TW 110114961A TW 110114961 A TW110114961 A TW 110114961A TW 202200052 A TW202200052 A TW 2022000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buttocks
baby
bottom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4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3273B (zh
Inventor
蔡丙植
Original Assignee
蔡丙植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蔡丙植 filed Critical 蔡丙植
Publication of TW202200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0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3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327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02Baby-carriers; Carry-cots
    • A47D13/025Baby-carriers; Carry-cots for carrying children in seated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3/00Baby linen
    • A41B13/06Slip-in bags; Swaddling clot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00Children's chairs
    • A47D1/02Foldable chai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嬰兒背帶,其包括:主體,環抱並支撐嬰兒身體;肩帶,與該主體耦接並能夠穿戴到使用者肩部;腰帶,與該主體耦接並能夠穿戴到使用者腰部;以及輔助支撐裝置,與該腰帶可分離地耦接,能夠輔助該主體去支撐由該主體支撐的嬰兒臀部,並根據使用者的操作能夠選擇性作動支撐或解除支撐該嬰兒臀部。 根據本發明,藉由安裝有根據使用者的操作能夠選擇性作動輔助支撐或解除支撐嬰兒臀部的輔助支撐裝置,具有在不將嬰兒放下的情況下,能夠迅速方便地在嬰兒背帶模式和腰凳模式之間進行模式轉換,並且能夠非常方便迅速地實施在展開輔助支撐裝置的狀態下進行固定位置,或折疊輔助支撐裝置的操作,具有進一步提高使用方便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嬰兒背帶
本發明涉及嬰兒背帶,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藉由安裝有根據使用者的操作能夠選擇性作動輔助支撐或解除支撐嬰兒臀部的輔助支撐裝置,從而在不將嬰兒放下的情況下,能夠迅速方便地在嬰兒背帶模式和腰凳模式之間進行模式轉換,並藉由透過輔助支撐裝置的操作軸的移動,進而限制或者解除限制臀部支撐板的旋轉,使得臀部支撐板在展開狀態下,能夠非常方便迅速地實施固定位置或者折疊臀部支撐板的操作,從而進一步提高使用方便性的嬰兒背帶。
通常嬰兒的照顧者會以雙臂支撐嬰兒體重來照看或者抱著嬰兒。這種姿勢會使照顧者的手臂或者腰部等產生不適,難以長時間用穩定且舒適的姿勢照顧嬰兒。
由於這種原因,人們廣泛使用能夠將嬰兒背在照顧者的後背上或者環抱在胸前的襁褓或者嬰兒背帶等。
通常嬰兒背帶形成為能夠將嬰兒環抱在胸前的形態,在抱住嬰兒時,為嬰兒的大部分體重荷重會集中於使用者的肩部的結構,會對使用者的肩部產生不當的壓力,存在無法長時間以舒適的姿勢照看嬰兒的問題。
近來人們使用能夠環抱嬰兒並使嬰兒的體重分散到使用者腰部及骨盆的腰凳。但是這種腰凳存在著嬰兒體重大部分集中於使用者腰部,而讓使用者的腰部產生不適的問題。
如上述的現有的嬰兒背帶和腰凳使得嬰兒體重集中於使用者如肩部或腰部等的特定身體部位,從而在長時間使用時引發使用者的疼痛。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最近開發出結合嬰兒背帶和腰凳形態的產品,但是這種產品,在轉換嬰兒背帶模式和腰凳模式時,需要在將嬰兒放下的狀態下才能實現模式轉換,無法迅速進行模式轉換而使用不便,存在著其結構和操作方式複雜、製造困難且使用不便等的問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韓國專利公開案 第10-1693079號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藉由安裝有根據使用者的操作能夠選擇性作動輔助支撐或解除支撐嬰兒臀部的輔助支撐裝置,從而在不將嬰兒放下的情況下,能夠迅速方便地在嬰兒背帶模式和腰凳模式之間進行模式轉換的嬰兒背帶。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藉由透過輔助支撐裝置的操作軸的移動,進而限制或解除限制臀部支撐板的旋轉,使得臀部支撐板在展開狀態下,能夠非常方便迅速地實施固定位置或者折疊臀部支撐板的操作,從而進一步提高使用方便性的嬰兒背帶。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藉由簡化輔助支撐裝置的展開和折疊結構,從而能夠製造容易、降低製造費用,且能夠形成穩定的結構而不會變形或損壞,從而提高操作穩定性和耐久性的嬰兒背帶。
[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嬰兒背帶,其特徵在於,包括:主體,環抱並支撐嬰兒身體;肩帶,與該主體耦接並能夠穿戴到使用者肩部;腰帶,與該主體耦接並能夠穿戴到使用者腰部;以及輔助支撐裝置,與該腰帶可分離地耦接,能夠輔助該主體去支撐由該主體支撐的嬰兒臀部,並根據使用者的操作能夠選擇性作動支撐或解除支撐該嬰兒臀部,其中,該輔助支撐裝置包括:底板,耦接在該腰帶的前側;臀部支撐板,以從該底板展開或折疊的形態可旋轉地耦接在該底板,能夠支撐或解除支撐嬰兒臀部;以及操作軸,同時貫通耦接於該底板和該臀部支撐板,以形成為該臀部支撐板的旋轉軸,並設置成可在軸向上直線移動,當該操作軸向一方向直線移動時,將該臀部支撐板以展開狀態進行位置固定。
此時,該輔助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彈性部件,安裝在該底板,以向該操作軸沿著一方向施加彈力,該操作軸透過該彈性部件的彈力而向著一方向移動,使該臀部支撐板以展開狀態進行位置固定,並根據使用者的操作能夠向著彈力的相反方向移動,而解除該臀部支撐板的位置固定狀態。
此外,在該操作軸的外周面部分區間形成嚙合凸出部,並在該臀部支撐板上形成卡扣階梯部,當該操作軸向一方向移動時,與該嚙合凸出部以限制旋轉的方式嚙合,隨著該操作軸的直線移動,該嚙合凸出部和該卡扣階梯部嚙合,使該臀部支撐板被限制旋轉而能夠進行位置固定。
另外,在該臀部支撐板上形成支撐板通孔,以使該操作軸貫通耦接,該卡扣階梯部在該支撐板通孔的內周面上沿著長度方向形成於部分區間,隨著該臀部支撐板以展開狀態旋轉,該操作軸透過該彈性部件的彈力而能夠向著一方向直線移動,以與該卡扣階梯部嚙合。
此外,該操作軸的嚙合凸出部可以形成為具有圓周面的形態,以使其外側面能夠與該臀部支撐板的支撐板通孔內周面滑動接觸。
另外,在該底板上可以形成底板耦接部,以使該操作軸在限制旋轉的狀態下,可直線移動並貫通耦接至該底板耦接部。
此外,在該腰帶的前側耦接另外的固定板,該固定板上凸出形成有導軌,該底板以向下滑動插入該導軌的方式與該固定板可分離地耦接。
另外,在該固定板的前側可以凸出形成另外的向上支撐部,以使在該底板滑動插入的狀態下能夠向上支撐該底板的下端。
此外,在該臀部支撐板上可以形成複數個通風孔。
另外,在該臀部支撐板的一面上以橫穿該底板的方向可形成複數個肋材。
[發明功效] 根據本發明,藉由安裝有根據使用者的操作能夠選擇性作動輔助支撐或解除支撐嬰兒臀部的輔助支撐裝置,具有在不將嬰兒放下的情況下,能夠迅速方便地在嬰兒背帶模式和腰凳模式之間進行模式轉換的效果。
此外,藉由透過輔助支撐裝置的操作軸的移動,從而限制或者解除限制臀部支撐板的旋轉,使得臀部支撐板在展開狀態下,能夠非常方便迅速地實施固定位置或者折疊臀部支撐板的操作,具有進一步提高使用方便性的效果。
另外,藉由簡化輔助支撐裝置的展開和折疊結構,從而能夠製造容易、降低製造費用,且能夠形成穩定的結構而不會變形或者損壞,具有提高操作穩定性和耐久性的效果。
此外,藉由將輔助支撐裝置構成為可裝卸於腰帶,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能夠容易地分離耦接輔助支撐裝置,具有更加方便使用的效果。
另外,藉由強化輔助支撐裝置的剛性並同時強化支撐力,具有提高結構的穩定性,並降低因穿戴嬰兒背帶而造成的使用者的疲勞感的效果。
以下,將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對各個附圖的構成要素的附圖標記而言,同一構成要素即使在不同附圖中表示,也有可能具有相同的附圖標記。並且,在本發明的說明中,針對相關已公開的構成或者功能被認為可能會模糊本發明的主旨時,將省略對其的詳細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嬰兒背帶的外形的簡略立體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嬰兒背帶的輔助支撐裝置的模式轉換狀態的簡略側面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輔助支撐裝置的分離耦接結構的簡略示意圖。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嬰兒背帶,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輔助支撐嬰兒臀部,以緩解對使用者造成的疲勞感,其結構包括:環抱並支撐嬰兒身體的主體10;與主體10耦接並能夠穿戴到使用者肩部的肩帶20;與主體10耦接並能夠穿戴到使用者腰部的腰帶30;以及能夠輔助主體10去支撐由主體10支撐的嬰兒臀部的輔助支撐裝置40。
輔助支撐裝置40可分離地耦接於腰帶30,在嬰兒被主體10支撐的狀態下,根據使用者的操作能夠選擇性作動支撐或解除支撐嬰兒臀部。
如上所述,透過輔助支撐裝置40支撐嬰兒臀部時,會減少集中於肩帶20的荷重,而向腰帶30側分散荷重。由此,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疲勞程度來作動輔助支撐裝置40,以分散透過嬰兒背帶造成的荷重,即使在長時間穿戴時,也能夠穩定地抱著嬰兒而無疲勞感。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輔助支撐裝置40包括底板100、臀部支撐板200和操作軸300。
底板100耦接在腰帶30的前側,以板狀形態,沿著腰帶30的曲線形成為後側凹陷彎曲的形態。
此時,在腰帶30的前側耦接另外的固定板500,固定板500上凸出形成有導軌510,底板100以向下滑動插入導軌510的方式與固定板500可分離地耦接。在底板100上形成有下端開放形態的導槽110,可滑動插入於導軌510。固定板500以插入腰帶30內部的形態固定於腰帶30,但也可以是以線縫合的形態或者利用另外的黏合劑等黏合形態來固定,其固定方式可以進行多種變化。此時,固定板500的導軌510向外部露出地設置在腰帶30的前側,並且底板100滑動插入而耦接於在腰帶30的前側向外部露出的導軌510。
此外,在固定板500的前側可以凸出形成另外的向上支撐部520,以使在底板100滑動插入的狀態下能夠向上支撐底板100的下端。藉由底板100透過這種向上支撐部520而被向上支撐,從而能夠維持穩定地安裝於腰帶30。
此外,由於固定板500的後側下端邊緣部位,在使用過程中,透過嬰兒荷重會壓迫使用者的腹部位置,因此越往下端越可能以向前側傾斜的狀態形成具有曲面的曲線倒角形態。由於這種形狀,在固定板500的下端部位由於厚度減少而可能會使剛度降低,為了增加剛度,在固定板500的前側下端邊緣部位可形成向前方凸出的加強凸出部530。
臀部支撐板200以從底板100展開或者折疊的形態可旋轉地耦接於底板100,能夠支撐或解除支撐嬰兒臀部。更具體地,如圖2(a)和(b)所示,臀部支撐板200的一端可旋轉地耦接於底板100的上端,從而能夠從底板100往前方凸出展開或者以與底板100平行的方向折疊。如圖2(b)所示,在臀部支撐板200凸出展開的狀態下支撐嬰兒臀部,如圖2(a)所示,在臀部支撐板200折疊的狀態下解除對嬰兒臀部的支撐。
操作軸300同時貫通耦接於底板100和臀部支撐板200,以形成為臀部支撐板200的旋轉軸,並設置成可在軸向上直線移動。操作軸300分別設置在臀部支撐板200的兩側端部,且在操作軸300的外側末端可形成用於使用者操作的把手部301。使用者可用向把手部301加壓的方式使操作軸300沿著軸向往內側方向移動。把手部301可透過後述的另外的彈性部件400(參照圖5)的彈力而向外側方向移動,使用者對於操作軸300的加壓操作是對抗這種彈力而進行。
此時,操作軸300形成爲臀部支撐板200的旋轉軸的同時,透過軸向移動從而限制或解除臀部支撐板200的旋轉。例如,當操作軸300向外側方向直線移動時,臀部支撐板200以展開狀態被限制旋轉而固定位置,透過使用者加壓操作而向內側方向直線移動時,可解除臀部支撐板200的限制旋轉狀態。這種操作軸300透過彈性部件400的彈力向外側方向移動,因此,當臀部支撐板200以展開狀態旋轉時,操作軸300透過彈力而向外側方向移動,從而限制臀部支撐板200的旋轉,當需將臀部支撐板200折疊的情況時,將操作軸300向內側方向加壓操作,在該狀態下可折疊臀部支撐板200。在臀部支撐板200折疊狀態下,操作軸300由於臀部支撐板200而被限制移動,從而無法向外側方向移動,由此,針對於臀部支撐板200的限制旋轉狀態能夠維持為解除狀態。
根據上述結構,如圖2(a)所示,在臀部支撐板200折疊於底板100的狀態下,操作軸300維持向內側方向移動的狀態,從而不限制臀部支撐板200的旋轉,因此無需針對操作軸300進行操作,只要簡單地以展開臀部支撐板200的操作,即可展開臀部支撐板200為如圖2(b)所示的狀態。臀部支撐板200展開時,操作軸300透過彈力而向外側方向移動,而限制臀部支撐板200的旋轉,因此,臀部支撐板200在展開狀態下固定位置,從而支撐嬰兒臀部。之後,為了折疊臀部支撐板200,將操作軸300向內側方向進行加壓操作,解除針對於臀部支撐板200的旋轉限制狀態,並可在此狀態下折疊臀部支撐板200。
因為在臀部支撐板200折疊的狀態下,不支撐由主體10支撐的嬰兒臀部,為嬰兒背帶模式,在臀部支撐板200展開的狀態下,臀部支撐板200輔助支撐由主體10支撐的嬰兒臀部,因此成為腰凳模式。在嬰兒背帶模式狀態下,荷重相對地集中於肩帶20,而在腰凳模式狀態下,荷重相對地集中於腰帶30。因此,使用者可根據自身的疲勞程度來展開或折疊臀部支撐板200而分散荷重,即使長時間穿戴也能夠緩解疲勞感。尤其是,在嬰兒背帶模式和腰凳模式之間進行模式轉換時,可不將嬰兒放下,在透過主體10支撐的狀態下,作動輔助支撐裝置40,而能夠更加迅速方便地使用。
另一方面,臀部支撐板200在展開狀態下,與嬰兒臀部接觸並支撐嬰兒臀部,因此,為了嬰兒臀部的通風,可形成複數個通風孔210。此外,在臀部支撐板200上以橫穿臀部支撐板200的方向可形成複數個肋材220,以穩定地支撐嬰兒臀部(參照圖4)。透過這種肋材220使剛性得到強化,從而能夠提高支撐穩定性。
以下,更進一步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輔助支撐裝置40的結構。
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輔助支撐裝置的外形的簡略背面立體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輔助支撐裝置的結構的簡略部分分解立體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軸的形狀的簡略立體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臀部支撐板的卡扣階梯部的形狀的簡略剖面立體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臀部支撐板在展開狀態下,操作軸和臀部支撐板的耦接結構的簡略剖面立體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臀部支撐板在展開狀態下,操作軸的加壓操作狀態的簡略剖面立體圖;圖10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臀部支撐板在折疊狀態下,操作軸和臀部支撐板的耦接結構的簡略剖面立體圖。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輔助支撐裝置40構成為臀部支撐板200可旋轉地耦接於底板100,從而能夠展開或者折疊,並且操作軸300同時貫通耦接於底板100和臀部支撐板200,以形成爲臀部支撐板200的旋轉軸,並設置成可在軸向上直線移動。
這種輔助支撐裝置40進一步包括彈性部件400,安裝於底板100,以向操作軸300的外側移動方向施加彈力,操作軸300透過彈性部件400的彈力而向外側方向移動,使臀部支撐板200以展開狀態被限制旋轉而進行位置固定,並根據使用者的加壓操作而向彈力的相反方向(內側方向)移動,而解除臀部支撐板200的限制旋轉狀態。
更具體來說,在底板100的前側一側形成有底板耦接部130,以使操作軸300貫通耦接,底板耦接部130形成為與限制旋轉狀態下能夠直線移動的操作軸300貫通耦接。亦即,操作軸300安裝為貫通底板100的底板耦接部130,並在限制旋轉的狀態下可在軸向上直線移動。
在操作軸300的外周面形成直線移動用凸出部320,以在限制旋轉狀態下能夠直線移動,在底板耦接部130上形成被操作軸300貫通的底板通孔131,在該底板通孔131的內側面形成底板凸出階梯部132,該底板凸出階梯部132與直線移動用凸出部320以限制旋轉的方式嚙合。
底板耦接部130分別形成在底板100的兩側端部,兩個底板耦接部130之間在內部形成能夠容納彈性部件400的彈性部件收納部120。彈性部件收納部120為了內部的彈性部件400的調整或分離替換等,以另外的封蓋121分離耦接的方式,可以構成為內部空間可開閉的形態。
此外,在臀部支撐板200的兩側端部上也形成有使操作軸300貫通耦接的支撐板耦接部230,在支撐板耦接部230上形成使操作軸300貫通的支撐板通孔231。支撐板耦接部230可分別設置在底板耦接部130的外側。
操作軸300依次貫通支撐板耦接部230和底板耦接部130,設置為內側端部位於彈性部件收納部120。在操作軸300的內側端部形成限位凸起330,以限制操作軸300的外側方向移動範圍,並且限位凸起330形成為能夠與底板耦接部130的底板通孔131側面嚙合。收納於彈性部件收納部120的彈性部件400設置成對操作軸300的內側端部向外側施壓。
因此,操作軸300透過直線移動用凸出部320和底板凸出階梯部132的相互嚙合,以旋轉限制的狀態貫通支撐板耦接部230和底板耦接部130而進行軸向直線移動,並透過彈性部件400的彈力彈性支撐以向外側方向移動。
此時,在操作軸300的外周面部分區間上,在與直線移動用凸出部320往軸向間隔的位置形成另外的嚙合凸出部310,在臀部支撐板200上形成卡扣階梯部232,當操作軸300向外側方向移動時,與嚙合凸出部310以限制旋轉的方式嚙合。卡扣階梯部232形成在支撐板耦接部230的支撐板通孔231內周面上沿著長度方向的部分區間,如圖7所示,可形成為從支撐板通孔231的內周面向軸中心方向凸出的形態。
卡扣階梯部232和嚙合凸出部310形成為僅在臀部支撐板200旋轉到展開位置的狀態下互相嚙合。例如,如圖8所示,在臀部支撐板200展開狀態下,卡扣階梯部232的設置位置旋轉到與嚙合凸出部310能夠嚙合的狀態,當變成這種旋轉狀態時,操作軸300透過彈力而向外側方向移動,使操作軸300的嚙合凸出部310與臀部支撐板200的卡扣階梯部232嚙合,從而限制臀部支撐板200的旋轉。
與此不同,如圖10所示,在臀部支撐板200折疊狀態下,卡扣階梯部232的設置位置旋轉至無法與嚙合凸出部310嚙合的狀態,當變成這種旋轉狀態時,操作軸300被嚙合凸出部310卡扣固定在卡扣階梯部232的側面,而無法向外側方向移動,因此,嚙合凸出部310和卡扣階梯部232無法嚙合,而解除臀部支撐板200的限制旋轉狀態。
此外,如圖9所示,在臀部支撐板200展開狀態下,將操作軸300向內側方向加壓時,嚙合凸出部310和卡扣階梯部232的嚙合狀態被解除,從而解除臀部支撐板200的限制旋轉狀態。由此,使用者可在操作軸300加壓操作的狀態下,將臀部支撐板200旋轉操作到折疊狀態。
此時,嚙合凸出部310會位於支撐板通孔231內脫離卡扣階梯部232的區間,在此狀態下,操作軸300的嚙合凸出部310的外側面可形成為能夠與臀部支撐板200的支撐板通孔231內周面滑動接觸的圓周面形態,以使臀部支撐板200能夠旋轉。如上所述,藉由嚙合凸出部310的外周面形成為能夠與支撐板通孔231的內周面滑動接觸,不僅可解除針對臀部支撐板200的限制旋轉狀態,還可以引導臀部支撐板200的位置,穩定地執行作為旋轉軸的功能。
綜上所述的操作狀態,如圖8所示,在臀部支撐板200展開狀態下,操作軸300透過彈性部件400的彈力而向外側方向凸出移動,嚙合凸出部310和卡扣階梯部232相互嚙合,從而臀部支撐板200以限制旋轉的狀態固定位置,而支撐嬰兒臀部。
在此狀態下,為了折疊臀部支撐板200,如圖9所示,將操作軸300向著與彈性部件400的彈力相反方向(內側方向)加壓操作,以解除嚙合凸出部310和卡扣階梯部232的嚙合狀態。在此狀態下,臀部支撐板200的限制旋轉狀態被解除,可使臀部支撐板200旋轉為折疊狀態。在將操作軸300向內側方向加壓的狀態下,將臀部支撐板200向折疊方向旋轉時,即使解除針對操作軸300的加壓操作,由於卡扣階梯部232的設置位置發生變化,使得嚙合凸出部310被卡扣階梯部232的側面卡住,從而使操作軸300無法向外側方向移動,並且彈性部件400以被壓縮的狀態維持向內側方向移動的狀態。因此,在臀部支撐板200展開狀態下,以操作軸300加壓狀態將臀部支撐板200旋轉至折疊方向之後,即使解除針對操作軸300的加壓狀態,臀部支撐板200也能夠繼續旋轉至折疊狀態。
如圖10所示,在臀部支撐板200折疊狀態下,也能夠維持同樣的設置結構,因此,操作軸300維持向內側方向移動的狀態。這種臀部支撐板200的折疊狀態,是臀部支撐板200的限制旋轉狀態被解除的狀態,在此狀態下,將臀部支撐板200旋轉至展開狀態的操作,無需針對操作軸300進行另外的操作,只需簡單地將臀部支撐板200旋轉至展開方向就能夠完成。
透過上述的結構,能夠非常迅速方便地進行對於臀部支撐板200的折疊和展開動作,從而能夠方便地進行腰凳和嬰兒背帶模式之間的模式轉換。
對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在不超出本發明本質特性的範圍內可以進行多種修改和變形。從而本發明公開的實施例並不是用於限定本發明的技術思想而是為了進行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範圍並不由這些實施例限定。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由隨附的請求項限定,與其等同範圍內的所有技術思想均包含在本發明的權利範圍內。
10:主體 20:肩帶 30:腰帶 40:輔助支撐裝置 100:底板 110:導槽 120:彈性部件收納部 121:封蓋 130:底板耦接部 131:底板通孔 132:底板凸出階梯部 200:臀部支撐板 210:通風孔 220:肋材 230:支撐板耦接部 231:支撐板通孔 232:卡扣階梯部 300:操作軸 301:把手部 310:嚙合凸出部 320:直線移動用凸出部 330:限位凸起 400:彈性部件 500:固定板 510:導軌 520:向上支撐部 530:加強凸出部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嬰兒背帶的外形的簡略立體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嬰兒背帶的輔助支撐裝置的模式轉換狀態的簡略側面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輔助支撐裝置的分離耦接結構的簡略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輔助支撐裝置的外形的簡略背面立體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輔助支撐裝置的結構的簡略部分分解立體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軸的形狀的簡略立體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臀部支撐板的卡扣階梯部的形狀的簡略剖面立體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臀部支撐板在展開狀態下,操作軸和臀部支撐板的耦接結構的簡略剖面立體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臀部支撐板在展開狀態下,操作軸的加壓操作狀態的簡略剖面立體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臀部支撐板在折疊狀態下,操作軸和臀部支撐板的耦接結構的簡略剖面立體圖。
100:底板
110:導槽
120:彈性部件收納部
121:封蓋
130:底板耦接部
200:臀部支撐板
220:肋材
230:支撐板耦接部
231:支撐板通孔
232:卡扣階梯部
300:操作軸
301:把手部
400:彈性部件

Claims (10)

  1. 一種嬰兒背帶,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主體,環抱並支撐嬰兒身體; 一肩帶,與該主體耦接並能夠穿戴到使用者肩部; 一腰帶,與該主體耦接並能夠穿戴到使用者腰部;以及 一輔助支撐裝置,與該腰帶可分離地耦接,能夠輔助該主體去支撐由該主體支撐的嬰兒臀部,並根據使用者的操作能夠選擇性作動支撐或解除支撐該嬰兒臀部, 其中,該輔助支撐裝置包括: 一底板,耦接在該腰帶的前側; 一臀部支撐板,以從該底板展開或折疊的形態可旋轉地耦接在該底板,能夠支撐或解除支撐嬰兒臀部;以及 一操作軸,同時貫通耦接於該底板和該臀部支撐板,以形成為該臀部支撐板的旋轉軸,並設置成可在軸向上直線移動,當該操作軸向一方向直線移動時,將該臀部支撐板以展開狀態進行位置固定。
  2. 如請求項1之嬰兒背帶,其中,該輔助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彈性部件,安裝在該底板以向該操作軸沿著一方向施加彈力, 該操作軸透過該彈性部件的彈力而向著一方向移動,使該臀部支撐板以展開狀態進行位置固定,並根據使用者的操作能夠向著彈力的相反方向移動,而解除該臀部支撐板的位置固定狀態。
  3. 如請求項2之嬰兒背帶,其中,在該操作軸的外周面部分區間形成嚙合凸出部, 在該臀部支撐板上形成卡扣階梯部,當該操作軸向一方向移動時,與該嚙合凸出部以限制旋轉的方式嚙合, 隨著該操作軸的直線移動,該嚙合凸出部和該卡扣階梯部嚙合,使該臀部支撐板被限制旋轉而進行位置固定。
  4. 如請求項3之嬰兒背帶,其中,在該臀部支撐板上形成支撐板通孔,以使該操作軸貫通耦接,該卡扣階梯部在該支撐板通孔的內周面上沿著長度方向形成於部分區間, 隨著該臀部支撐板以展開狀態旋轉,該操作軸透過該彈性部件的彈力而向著一方向直線移動,以與該卡扣階梯部嚙合。
  5. 如請求項4之嬰兒背帶,其中,該操作軸的該嚙合凸出部形成為具有圓周面的形態,以使其外側面與該臀部支撐板的該支撐板通孔內周面滑動接觸。
  6. 如請求項4之嬰兒背帶,其中,在該底板上形成底板耦接部,以使該操作軸在限制旋轉的狀態下,可直線移動並貫通耦接至該底板耦接部。
  7. 如請求項1之嬰兒背帶,其中,在該腰帶的前側耦接另外的固定板,該固定板上凸出形成有導軌, 該底板以向下滑動插入該導軌的方式與該固定板可分離地耦接。
  8. 如請求項7之嬰兒背帶,其中,在該固定板的前側凸出形成另外的向上支撐部,以使在該底板滑動插入的狀態下能夠向上支撐該底板的下端。
  9. 如請求項1之嬰兒背帶,其中,在該臀部支撐板上形成複數個通風孔。
  10. 如請求項1之嬰兒背帶,其中,在該臀部支撐板的一面上以橫穿該底板的方向形成複數個肋材。
TW110114961A 2020-06-02 2021-04-26 嬰兒背帶 TWI7732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66609A KR102205260B1 (ko) 2020-06-02 2020-06-02 아기띠
KR10-2020-0066609 2020-06-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0052A true TW202200052A (zh) 2022-01-01
TWI773273B TWI773273B (zh) 2022-08-01

Family

ID=74305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4961A TWI773273B (zh) 2020-06-02 2021-04-26 嬰兒背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20252B2 (zh)
KR (1) KR102205260B1 (zh)
TW (1) TWI7732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22421B1 (ko) 2021-04-02 2021-11-05 남지영 아기용 폴딩 힙시트
KR200497474Y1 (ko) * 2021-04-06 2023-11-22 주식회사 다이치 접이식 힙시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79869Y1 (ko) * 1999-11-17 2000-04-15 주식회사태일물산 영아용 백캐리어
JP5037192B2 (ja) * 2007-03-29 2012-09-26 コイト電工株式会社 起倒開閉構造体
KR100898203B1 (ko) * 2008-07-21 2009-05-18 김용진 의자 방석
KR20100007127U (ko) * 2008-12-31 2010-07-08 연정태 유아용 접철캐리어
KR101693079B1 (ko) 2014-09-22 2017-01-04 (주)쁘띠엘린 힙시트 겸용 아기띠
KR101679218B1 (ko) * 2015-06-23 2016-11-24 주식회사 스마트브레인 유아용 캐리어 세트
KR20180035105A (ko) * 2016-09-28 2018-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베이비 캐리어
KR101756067B1 (ko) * 2017-06-12 2017-07-11 (주)끄레델 유아용 캐리어 및 유아용 캐리어의 힙시트 전용 착탈식 보조 쿠션
JP6545245B2 (ja) * 2017-12-25 2019-07-17 モニット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Monit Corporation ベビーキャリア
CN109965603B (zh) * 2017-12-27 2022-07-05 梦伊特有限公司 婴儿背带
KR102080685B1 (ko) * 2018-06-12 2020-04-24 피씨오낙(주) 착용형 유아 체중 지지 장치
KR102127376B1 (ko) * 2018-09-28 2020-06-29 피씨오낙(주) 힙 시트형 유아 체중 지지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86673A (ja) 2021-12-13
TWI773273B (zh) 2022-08-01
JP7220252B2 (ja) 2023-02-09
KR102205260B1 (ko) 202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3273B (zh) 嬰兒背帶
JP3210531U (ja) ヒップシートキャリアセット
KR101829876B1 (ko) 유아용 캐리어
CN109480542A (zh)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面外婴儿背带
KR101693079B1 (ko) 힙시트 겸용 아기띠
KR20070098746A (ko) 아기 업개
JP2001137082A (ja) 対面・前向きだっこ兼用ベビーキャリア
JP2004049364A (ja) 背凭れの取付構造
US20130214573A1 (en) Infant bouncer
JP2014176493A (ja) 子守帯
JP2010505509A (ja) 子供運搬装置
KR20170003426U (ko) 폭조절부가 구비된 유아용 아기띠
KR102205261B1 (ko) 아기띠
JP4145982B2 (ja) 子守帯
KR102322421B1 (ko) 아기용 폴딩 힙시트
KR200232021Y1 (ko) 아기띠
US10786092B1 (en) Foldable baby carrier
JP2002186543A (ja) ベビーホルダー
KR20130034100A (ko) 유아용 가방을 겸한 의자 안전시트
KR20210130370A (ko) 다리폭 조절 기능을 갖는 아기띠
KR200483520Y1 (ko) 아기띠
JP3224397U (ja) 折り畳み可能抱っこ紐
JPH0737531Y2 (ja) 抱き具の機能を併有するリュックサック
JP3725610B2 (ja) ウエストバッグ兼用ベビーホルダー
JP2000023801A (ja) 乳幼児保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