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7518A - 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7518A
TW202137518A TW109145212A TW109145212A TW202137518A TW 202137518 A TW202137518 A TW 202137518A TW 109145212 A TW109145212 A TW 109145212A TW 109145212 A TW109145212 A TW 109145212A TW 202137518 A TW202137518 A TW 2021375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line
layer
line slit
channel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5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清清
徐偉
周文斌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7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751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3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1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view layou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5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undary region between the core and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01L21/76802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 H01L21/76805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the opening being a via or contact hole penetrating the underlying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95Local interconnects; Local pads, as exemplified by patent document EP0896365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35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internal interconnections, e.g. cross-under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2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1/23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1/27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5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undary region between the core region and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2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3/23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3/27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Abstract

公開了一種用於形成三維(3D)記憶體元件的方法,包括在一基底上形成一交替的介電質堆疊,接著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多個通道結構和多個虛設通道結構,其中該多個通道結構位於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一核心區域,並且該多個虛設通道結構位於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一階梯區域,然後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並且在一第一方向上橫向延伸的一閘極線狹縫結構,其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包括在不同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上具有一減小的寬度的一狹窄部分。

Description

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內容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用於形成三維(3D)記憶體元件的方法。
隨著製程技術、電路設計、程式設計演算法和製造製程的進步,半導體元件例如記憶體元件的尺寸已逐漸微縮至更小的尺寸,以獲得更高的集密度。然而,隨著半導體元件的特徵尺寸越接近製程下限,習知的平面半導體製程和製造技術變得具有挑戰性且成本昂貴,而且已接近平面式記憶體元件的儲存密度上限。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進步,三維 (three-dimensional, 3D)記憶體元件,例如NAND記憶體元件,可通過形成更多層之堆疊結構以提高晶圓的面積利用率,在單位晶圓面積中獲得更高的儲存密度。在一些現有的3D NAND記憶體元件中,例如在一些現有的128層3D記憶體元件設計中,位於核心區域和階梯區域之間的過渡區域中的通道孔在每個指存儲區(memory finger)中從9行變為3行。應力模擬的結果顯示,過渡區域中的應力變化很大,這可能導致閘極線狹縫結構(gate line slit structure)在指存儲區之間傾斜。閘極線狹縫結構的傾斜可能造成各種漏電問題,例如字元線之間的漏電、字元線與陣列共源極之間的漏電等。因此,本領域仍需要一種新穎的3D記憶體元件設計來解決這些問題。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三維(3D)記憶體元件及其製作方法。
本發明內容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形成三維(3D)記憶體元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一基底上形成一交替的介電質堆疊,接著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多個通道結構和多個虛設通道結構,其中該多個通道結構位於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一核心區域,並且該多個虛設通道結構位於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一階梯區域,然後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並且在一第一方向上橫向延伸的一閘極線狹縫結構,其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包括在不同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上具有一減小的寬度的一狹窄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閘極線狹縫結構包括圖案化設置在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上的一遮罩層,以在該遮罩層中形成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一開口,其中該開口包括沿該第二方向具有一減小的寬度的一狹窄部分。形成閘極線狹縫結構還包括使用被圖案化的該遮罩層來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一閘極線狹縫。形成閘極線狹縫結構還包括在該閘極線狹縫中形成該閘極線狹縫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閘極線狹縫另包括利用被圖案化的該遮罩層為蝕刻遮罩來蝕刻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以形成該閘極線狹縫,並使得該閘極線狹縫的一狹窄部分靠近該核心區域和該階梯區域之間的一過渡區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閘極線狹縫結構另包括在該閘極線狹縫的一底部處的該基底中形成一摻雜區域,以及在該閘極線狹縫的兩個側壁上形成兩個間隙壁層,然後在該兩個間隙壁層之間形成一導電壁,其中該導電壁是與該摻雜區域電性接觸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該閘極線狹縫中形成該閘極線狹縫結構包括:使得該閘極線狹縫結構與該多個通道結構中的至少兩個通道結構之間的距離不小於約120nm,其中該至少兩個通道結構是與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相鄰並且靠近該核心區域和該階梯區域之間的該過渡區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包括形成沿著一垂直方向堆疊的至少64個介電質層對,其中每個該介電質層對包括一第一介電質層和與該第一介電質層不同的一第二介電質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該多個通道結構和該多個虛設通道結構包括:同時地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多個通道孔,其中該多個通道孔包括位於該核心區域中並且以交錯陣列形式設置的一第一群組,以及位於該階梯區域中並且以陣列形式設置的一第二群組,以及同時地在該多個通道孔的該第一群組中形成該多個通道結構,以及在該多個通道孔的該第二群組中形成該多個虛設通道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同時地形成該多個通道結構和該多個虛設通道結構另包括:在該基底自各該多個通道孔暴露出來的一表面上形成一磊晶層,然後在各該多個通道孔的一側壁上形成一功能層,接著在各該多個通道孔中形成覆蓋該功能層並且與該磊晶層接觸的一通道層,再形成填充各該多個通道孔的一介電質填充結構,以及在各該多個通道孔的一頂部處且位在該介電質填充結構上形成一通道插塞。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該閘極線狹縫中形成該閘極線狹縫結構之前,還包括:通過該閘極線狹縫,利用一導電層來置換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每個該介電質層對的該第二介電質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利用該導電層來置換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每個該介電質層對的該第二介電質層包括:通過該閘極線狹縫去除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每個該介電質層對的該第二介電質層,以形成多個水平溝槽,以及在各該多個水平溝槽中形成該導電層。
本發明內容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三維(3D)記憶體元件,其包括:設置在一基底上的一交替的導電/介電質堆疊,多個通道結構和多個虛設通道結構,分別垂直貫穿該交替的導電/介電質堆疊,其中該多個通道結構位於一核心區域,並且該多個虛設通道結構位於一階梯區域,以及一閘極線狹縫結構,其垂直貫穿該交替的導電/介電質堆疊並且在一第一方向上橫向延伸,其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包括在不同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上具有一減小的寬度的一狹窄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方向是一字元線方向,並且該第二方向是一位元線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的該狹窄部分的該減小的寬度比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的一常規部分的一常規寬度至少小40nm。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的該狹窄部分的該減小的寬度至少是70nm。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的該狹窄部分沿該第一方向的一長度不小於各該多個通道結構的一直徑的兩倍加上該閘極線狹縫結構與兩個相鄰的該多個通道結構之間的距離。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的該狹窄部分沿該第一方向的一長度介於300nm至500nm的範圍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包括一導電壁,其中該導電壁設置在兩個間隙壁層之間並且與該基底的一摻雜區域電性接觸。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與該多個通道結構的其中至少兩個的距離不小於約120nm,其中該多個通道結構的該其中至少兩個與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相鄰並且靠近該核心區域和該階梯區域之間的一過渡區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包括在一垂直方向上堆疊的至少64個導電/介電質層對。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多個通道結構分別包括:設置在一通道孔的一底部處的一磊晶層,設置在該通道孔的一側壁上的一功能層,覆蓋該功能層並與該磊晶層接觸的一通道層,填充該通道孔的一介電質填充結構,以及設置在該通道孔的一頂部處且位在該介電質填充結構上的一通道插塞。
接下來文中實施例的具體配置和設置僅是為了便於說明本發明的目的,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應可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其他配置和設置。對於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是,本發明還可以應用在其他應用中。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所附圖式均為示意圖,並未按比例繪製,且相同或類似的特徵通常以相同的附圖標記描述。文中所述實施例與附圖僅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應注意到,在說明書中對「一個實施例」、「實施例」、「示例性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等的引用表示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的特徵、結構或特性,但是未必每個實施例都包括該特定的特徵、結構或特性。另外,這種短語也未必是指向相同的一實施例。此外,當結合實施例描述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時,無論是否明確描述,結合其他實施例來實現這樣的特徵、結構或特性都在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的知識範圍內。
通常,可以至少部分地藉由上下文中的用法來理解文中使用的術語。例如,至少部分取決於上下文,本發明所使用的術語「一個或多個」可以用於以單數意義描述任何特徵、結構或特性,或者也可以用於以複數意義描述特徵、結構或特性的組合。類似地,至少部分取決於上下文,例如「一種」、「一個」、「該」或「所述」等術語同樣可以被理解為表達單數用法或表達複數用法。另外,術語「基於」、「根據」並不限於被理解為表達一組排他性的因素,而是可以允許未明確描述的其他因素存在,其同樣至少部分地取決於上下文。
應當容易理解的是,本發明中的「在…上」、「在…之上」和「在…上方」的含義應以最寬廣的方式來解釋,使得「在…上」並不限於指向「直接在某物上」,其也可包括其間具有中間特徵或層的「在某物上」的含義。並同理,「在…之上」或「在…上方」並不限於 「在某物之上」或「在某物上方」的含義,其也可包括其間沒有中間特徵或層的「直接位在某物之上」或「直接位在某物上方」的含義。
此外,為了便於描述,可以在本發明使用例如「在…之下」、「在…下方」、「下」、「在…之上」、「上」等空間相對術語來描述如圖所示的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個(或多個)元件或特徵的關係。除了附圖中所示的取向之外,空間相對術語旨在涵蓋元件在使用或步驟中的不同取向。該元件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在其他取向)並且同樣可以對應地解釋本發明使用的空間相關描述詞。
如本發明所使用的,術語「基底」是指在其上製作元件及/或設置後續材料層的材料。基底包括「頂」表面和「底」表面。基底的頂表面通常是形成半導體元件的位置。因此,除非文中另外說明,否則半導體元件通常是形成在基底的頂側。底表面與頂表面相對,並且因此基底的底側與基底的頂側相對。基底本身可以被圖案化。設置在基底頂部的材料可以被圖案化或者可以保持未被圖案化。此外,基底可以包括多種半導體材料,例如矽、鍺、砷化鎵、磷化銦等。可置換地,基底可以由非導電材料製成,例如玻璃、塑膠或藍寶石晶圓。
如本發明所使用的,術語「層」是指包括具有厚度的區域的材料部分。層具有「頂側」和「底側」,其中,層的底側相對靠近基底,而頂側則是相對遠離基底。層可以在整個下方或上方結構之上延伸,或者可以具有小於下方或上方結構範圍的範圍。此外,「層」可以是厚度小於連續結構的厚度的均質或非均質之連續結構的區域。例如,層可以位於連續結構的頂表面和底表面之間的區域或在連續結構的頂表面和底表面處的任何一對水平平面之間的區域。層可以水平、垂直及/或沿著錐形表面延伸。基底可以是層,基底中可包括一層或多層,及/或可以在其上、上方及/或其下具有一層或多層。層可以包括多個層。舉例來說,互連層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導電和接觸層(其中形成有接觸、互連線和/或垂直互連插塞(VIA))以及一個或多個介電層。
如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標稱/標稱上」、「名義/名義上」是指在產品或製程的設計時間期間設定的部件或製程步驟的特性或參數的期望值或目標值,以及高於及/或低於期望值的值的範圍。值的範圍可以是由於製造製程或公差的輕微變化而引起。如本發明所使用的,術語「大約」或「約」或「大致上」表示可基於與主題半導體元件相關的特定技術節點而變化的給定量的值。基於特定的技術節點,術語「約」或「約」或「大致上」可以表示給定量的值,該給定量例如在該值的10-30%內變化(例如,值的±10%、±20%或±30%)。
如本發明所使用的,術語「三維(3D)記憶體元件」是指在水平取向的基底上具有垂直取向的記憶單元電晶體串(在本發明中稱為「記憶體串」或「記憶體串」,例如NAND記憶體串)的半導體元件,使得記憶體串相對於基底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如在本發明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或「垂直地」意指標稱上垂直於基底的橫向表面的取向。
本發明內容的各種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製作3D記憶體元件的方法,其主要用於形成3D記憶體元件的儲存陣列(在本文中也稱為「陣列器件」)的閘極線狹縫結構(也可稱為頂部選擇柵切線結構)。
請參照第1A圖,所繪示為習知之一3D記憶體元件之俯視平面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在一些現有的3D NAND記憶體元件中,多個閘極線狹縫結構30可以沿著第一方向(例如,字元線方向WL)平行地延伸,以將儲存陣列劃分成多個指存儲區(memory finger)。儲存陣列可以包括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在核心區域10中,每個指存儲區可以包括以交錯的方式設置在兩個相鄰的狹縫結構30之間並排列成複數行(例如9行)的多個通道結構40。如第1A圖所示,與閘極線狹縫結構30相鄰的通道結構40的距離D1通常小於100nm。在階梯區域中,每個指存儲區可以包括以陣列形式設置在兩個相鄰的閘極線狹縫結構30之間並排列成複數行(例如,3行)的多個虛設通道結構50。虛設通道結構50的數量一般而言會小於通道結構40的數量。
請參照第1B圖,為例如第1A圖之3D記憶體元件的電子顯微鏡圖。如上所述,隨著3D記憶體元件的疊層結構的層數增加,在製作過程中,在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之間的過渡區域處的局部應力梯度增加,導致閘極線狹縫結構很可能傾斜。如第1B圖所示,由於局部應力梯度,傾斜的閘極線狹縫結構30可能與位於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之間的過渡區域D0處並且與閘極線狹縫結構30相鄰的兩個通道結構40發生短路,從而導致字元線之間的漏電和/或字元線與陣列共源極之間的漏電。這樣的漏電問題能夠導致明顯的良率(yield)損失。嚴重者,可能導致高於70%的良率損失。
請參照第2圖,所繪示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3D記憶體元件之俯視平面示意圖。本發明特徵之一在於,每個閘極線狹縫結構30可以包括對應於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之間的過渡區域處的一狹窄部分33。如第2圖所示,與閘極線狹縫結構30對應於核心區域10的常規部分的標稱寬度WGLS 相比,閘極線狹縫結構30的狹窄部分33在第二方向(例如,位元線方向BL)上可以具有減小的寬度WN 。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線狹縫結構30的常規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寬度WGLS 在可介於100nm至130nm之間,例如大約110nm,而閘極線狹縫結構30的狹窄部分33在第二方向上的減小的寬度WN 可介於60nm至90nm之間,例如大約70nm。
閘極線狹縫結構30的狹窄部分33的位置可以對應於在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的交界處的至少兩個通道結構40。閘極線狹縫結構30的狹窄部分33在第一方向(例如,字元線方向WL)上的長度LN 取決於通道結構40的直徑以及相鄰之通道結構40之間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線狹縫結構30的狹窄部分33在第一方向上的長度LN 可介於300nm至500nm之間,例如大約400nm。
通過減小閘極線狹縫結構30的狹窄部分33的寬度,閘極線狹縫結構30的狹窄部分33對應於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之間的過渡區域處,且閘極線狹縫結構30與相鄰的兩個通道結構40之間的距離D2可以增加到至少大於120nm,例如可介於120nm和150nm之間。因此,即使閘極線狹縫結構30由於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之間的過渡區域處的局部應力梯度而傾斜,其與位於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的交界處且鄰近閘極線狹縫結構30的通道結構40發生短路的風險可被有限地降低,從而避免字元線之間的漏電和/或字元線與陣列共源極之間的漏電。藉此,可以明顯提高3D記憶體元件的良率。
請參照第3圖,所繪示為根據本發明內容的一些實施例之用於形成3D記憶體元件的方法的步驟流程圖。第4圖至第7圖示出了3D記憶體元件於第3圖所示的方法的某些製造步驟的剖面示意圖。
如第3圖所示,形成3D記憶體元件的方法開始於步驟S310,包括在一基底上形成一交替的介電質堆疊,並且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多個通道結構和多個虛設通道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交替的介電質堆疊和多個通道結構的細節可以參考美國專利申請No.16/046,847和美國專利申請No.16/047,178,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在此不再贅述。
如第4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底100可以是具有任意適當的結構的任意適當的半導體基底,例如單晶單層基底、多晶矽(polysilicon)單層基底、多晶矽和金屬多層基底等,但不限於此。
可以在基底100上形成包括多個介電質層對的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例如,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可以包括交替的堆疊的多個第一介電質層202(例如,氧化矽)和與第一介電質層202不同的多個第二介電質層204(例如,氮化矽)。多個第一介電質層202和第二介電質層204在平行於基底100的表面的方向上延伸。相鄰的一第一介電質層202以及一第二介電質層204可被稱為一介電質層對,且可具有不同的厚度。在一些實施例中,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中可包括其他材料層位於由第一介電質層202和第二介電質層204構成之介電層對的上方、中間或下方。可以通過一種或多種薄膜沉積製程來形成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該薄膜沉積製程包括但不限於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VD)、原子層沉積(ALD)或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可以包括多個氧化物/氮化物層對。例如,第一介電質層202為氧化物層,第二介電質層204為氮化物層。多個氧化物/氮化物層對在本文中也稱為「交替的氧化物/氮化物堆疊」。即,在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中,多個第一介電質層202(氧化物層,在純灰區域中示出)和多個第二介電質層204(氮化物層,在具有網格的區域中示出)在垂直方向V上交替。換句話說,除了最上層和最下層之第一介電質層202和第二介電質層204,其它第一介電質層202中的每個都可以被兩個相鄰的第二介電質層204夾在中間,並且第二介電質層204中的每個可以被兩個相鄰的第一介電質層202夾在中間。
第一介電質層202(氧化物層)可以各自具有相同的厚度或具有不同的厚度。例如,每個第一介電質層202(氧化物層)的厚度可以介於10nm到100nm之間,較佳者大約是25nm。類似地,第二介電質層204(氮化物層)可以各自具有相同的厚度或具有不同的厚度。例如,每個第二介電質層204(氮化物層)的厚度可以介於10nm到100nm之間,較佳者大約是35nm。
應注意,在本發明內容中,第一介電質層202(氧化物層)和/或第二介電質層204(氮化物層)可以包括任何適當的氧化物材料和/或氮化物材料。例如,氧化物材料可以包括矽的氧化物,並且氮化物材料的元素可以包括但不限於鎢(W)、鈷(Co)、銅(Cu)、鋁(Al)、摻雜的矽、矽化物或其任意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質層202(氧化物層)可以是氧化矽層,並且第二介電質層204(氮化物層)可以是氮化矽層。
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可以根據需求包括任何合適的數量的第一介電質層202(氧化物層)和第二介電質層204(氮化物層)。在一些實施例中,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中的第一介電質層202(氧化物層)和第二介電質層204(氮化物層)的總層數等於或大於128。即,氧化物/氮化物層對的數量可以等於或大於64。在一些實施例中,與所述氧化物/氮化物層對相比,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可包括具有不同材料和/或厚度的更多氧化物層或氮化物層。
如第4圖所示,多個通道結構40可以形成在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通道結構40可以沿著垂直方向V貫穿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如第2圖所示,多個通道結構40可以設置在核心區域10中,並且可以以交錯的陣列形式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中以及在階梯區域20中形成多個虛設通道結構50(第4圖中未示出虛設通道結構50)。應理解,多個虛設通道結構50可以沿著垂直方向V貫穿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並且可以以陣列形式設置。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如第2圖所示,相鄰的通道結構40之間的距離小於相鄰的虛設通道結構50之間的距離。應注意,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通道結構40和多個虛設通道結構50可以在相同的製程中同時形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多個通道結構40和多個虛設通道結構50的方法可以包括形成貫穿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的多個通道孔(圖未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形成多個通道孔的製程可以包括先在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上形成一硬遮罩層(圖未示),以及在硬遮罩層上塗覆光阻層(圖未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形成多個通道孔的製程還可以包括圖案化該光阻層然後以該光阻層為遮罩對該硬遮罩層進行蝕刻以將光阻層的圖案轉移至該硬遮罩層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形成多個通道孔的製程還可以包括使用圖案化後的該硬遮罩層為遮罩對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進行蝕刻以圖案化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於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中形成該些通道孔。其中,該些通道孔位在核心區域10中的部分可以是交錯陣列形式設置,同時該些通道孔位在階梯區域20中的部分可以是陣列形式設置。每個通道孔可以完全貫穿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並且可以延伸到基底100的部分厚度中。蝕刻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的方法可包括乾蝕刻製程、濕蝕刻製程或其組合,但不限於此。在蝕刻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之後,可以去除光阻層和硬遮罩層,並且可以執行清洗製程以清洗多個通道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核心區域10中的每個通道孔中形成通道結構40。在一些實施例中,通道結構40可以包括:設置在通道孔的底部處的磊晶層410、設置在通道孔的側壁上的功能層420、設置在通道孔中的介電質填充結構430、設置在功能層420與介電質填充結構430之間的通道層440以及在通道孔的頂部處的通道插塞450。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功能層420可以包括阻擋層(圖未示)、儲存層(圖未示)和穿隧層(圖未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形成通道結構40的相同製程期間在階梯區域20中的每個通道孔中形成虛設通道結構50,因此虛設通道結構50具有與通道結構40相同的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形成多個通道結構40和/或多個虛設通道結構50的製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每個通道孔的底部處以及在被通道孔暴露的基底100上形成磊晶層410。在一些實施例中,磊晶層410可以是通過選擇性磊晶生長(SEG)製程形成的多晶矽(polysilicon)層。在一些實施例中,磊晶層410可以不直接在基底100的表面上形成。可以在磊晶層410和基底100之間形成一個或多個層。即,磊晶層410覆蓋基底100。
在一些實施例中,功能層420可以被形成為覆蓋每個通道孔的側壁和每個通道孔中的磊晶層410的頂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功能層420可以包括阻擋層(圖未示)、儲存層(圖未示)和穿隧層(圖未示),並且可以形成在通道孔的側壁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通過任意適當的薄膜沉積製程依序地形成阻擋層、儲存層和穿隧層,所述薄膜沉積製程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CVD)製程、物理氣相沉積(PVD)製程、原子層沉積(ALD)製程或其任意適當的組合,但不限於此。阻擋層可以被形成為覆蓋每個通道孔的側壁和每個通道孔中的磊晶層410的頂表面。儲存層可以被形成為覆蓋阻擋層,並且穿隧層可以被形成為覆蓋儲存層。
阻擋層可以用於阻擋電荷的流出。在一些實施例中,阻擋層可以是氧化矽層或氧化矽/氮氧化矽/氧化矽(SiO2 -SiON-SiO2 )(ONO)多層堆疊的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阻擋層包括高介電常數(high-k)介電質(例如,氧化鋁)。在一個示例中,阻擋層主要是在氮化矽沉積製程之後通過原位蒸汽產生(ISSG)氧化來形成的氧化物層。在一些實施例中,阻擋層的厚度可以小於20nm。
儲存層可以用於存儲電荷。電荷在儲存層中的存儲和/或去除能夠影響半導體通道的開/關狀態和/或導電率。儲存層可以包括多晶矽(polysilicon)或氮化矽。儲存層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材料膜,所述材料膜包括但不限於氮化矽、氮氧化矽、氧化矽和氮化矽的組合或其任意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儲存層8可以包括通過使用一個或多個沉積製程形成的氮化物層。
穿隧層可以用於穿隧電荷(電子或空穴)。穿隧層可以是包括但不限於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或其任意組合的介電質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穿隧層可以是通過使用沉積製程形成的氧化物層。在一些實施例中,穿隧層的厚度可以小於20nm。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通過例如背面研磨和/或化學機械研磨(CMP)等任意適當的技術,來去除功能層420在通道孔之外的部分。此外,可以通過例如乾蝕刻製程(例如,沖孔蝕刻)和/或濕蝕刻製程等任意適當的蝕刻製程,去除每個通道孔的底部處的功能層420,以形成暴露或延伸到磊晶層410中的凹陷。
通道層440可以被形成為覆蓋功能層420並且與磊晶層410接觸。通道層440可以通過任何適當的薄膜沉積製程形成,所述薄膜沉積製程包括但不限於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VD)或原子層沉積(ALD)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通道層440的厚度可以介於10nm至約30nm之間。
介電質填充結構430可以被形成為填充每個通道孔。介電質填充結構430的材料可以包括任意適當的介電質材料,例如氧化矽。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執行一個或多個原子層沉積(ALD)製程,以在每個通道孔中形成介電質填充結構430。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質填充結構430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氣隙。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通過回蝕刻製程(也稱為凹陷蝕刻製程)來去除與核心區域10中的通道孔的開口靠近的介電質填充結構430的頂部。回蝕刻製程可以包括但不限於濕蝕刻製程、乾蝕刻製程或其組合。這樣,可以在核心區域10中的每個通道孔中以及介電質填充結構430的其餘部分上方形成圓形凹陷。隨後可以執行稀釋的氫氟酸(HF)清洗製程以清洗圓形凹陷。
通道插塞450可以被形成為填充在通道孔中的圓形凹陷中。通道插塞450可以是通過使用薄膜沉積製程形成的非晶矽層或多晶矽層,所述薄膜沉積製程例如低壓化學氣相沉積(LPCVD)製程、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製程、原子層沉積(ALD)或任意其它適當的製程,但不限於此。通道插塞450與通道層440電性接觸。通道插塞450的頂表面可以通過任意適當的技術來平坦化,例如背面研磨和/或化學機械研磨(CMP),但不限於此。
通過上述製程,可同時形成核心區域10中的多個通道結構40和階梯區域20中的多個虛設通道結構50。
請回到第3圖。接下來,進行步驟S320,其包括在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中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多個閘極線狹縫,並且通過該多個閘極線狹縫去除交替的介電質堆疊中的第二介電質層,以形成多個水平溝槽。
如第5圖所示,每個閘極線狹縫300可以垂直地貫穿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並且沿著字元線方向(例如第1圖的字元線方向WL)大致上沿著直線延伸。可以通過在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上形成遮罩層(圖未示)以及使用例如微影製程對遮罩層進行圖案化,以在圖案化的遮罩層中形成與多個閘極線狹縫相對應的開口,用來形成多個閘極線狹縫300。應注意,每個開口可以包括在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的過渡區域處的狹窄部分。接著,可以執行適當的蝕刻製程,例如乾蝕刻製程和/或濕蝕刻製程,以去除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的由開口暴露的部分,直到多個閘極線狹縫300暴露出基底100為止。可以在形成多個閘極線狹縫300之後去除遮罩層。
所形成的閘極線狹縫300可以包括在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的過渡區域處的狹窄部分(對應於第2圖所示的閘極線狹縫結構30的狹窄部分33)。閘極線狹縫300的狹窄部分可以具有在閘極線狹縫300的底部處沿位元線方向BL測量的減小的寬度BW。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線狹縫300的狹窄部分的減小的寬度BW可以介於60nm到90nm之間,例如大約是70nm,而在閘極線狹縫300的底部沿位元線方向BL測量的閘極線狹縫300的常規部分的寬度可以介於100nm至130nm之間,例如大約110nm,但不限於此。
閘極線狹縫300的狹窄部分的位置大致上會對應於後續形成在閘極線狹縫300中的閘極線狹縫結構30的狹窄部分33(參考第2圖),並且可以對應於在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之間的交界處的至少兩個通道結構40。閘極線狹縫300的狹窄部分沿字元線方向(例如第2圖的字元線方向WL)的長度LN 取決於通道結構40的直徑以及相鄰的通道結構40之間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線狹縫300的狹窄部分的長度LN 不小於通道結構40的直徑的兩倍加上兩個相鄰的通道結構40之間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線狹縫300的狹窄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長度LN 在300nm至500nm之間,例如大約400nm。
與閘極線狹縫300的常規部分的寬度相比,閘極線狹縫300的狹窄部分的寬度減小,因此閘極線狹縫300與在核心區域10和階梯區域20之間的過渡區域處且與閘極線狹縫300相鄰的兩個通道結構40之間的距離D2可以增大,例如可獲得距離D2等於或大於120nm。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通過使用任意適當的摻雜製程,在每個閘極線狹縫300的底部處形成摻雜區域130,所述摻雜製程例如是離子至製程,和/或通過閘極線狹縫300的熱擴散將摻雜劑擴散至基底100中。摻雜區域130中的摻雜劑可以是任意適當的N導電型(N +)或P導電型(P +)離子。在後續製程中在每個閘極線狹縫300中形成導電壁之後,在後續製程中形成的每個導電壁的下端可以與對應的摻雜區域130接觸。應理解,根據一些實施例,可以選擇在較早的製造階段中形成摻雜區域,例如在形成交替的介電質結構200之前。
如第5圖所示,可以去除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中的第二介電質層204以形成多個水平溝槽214。多個水平溝槽214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並且可以用作用於要在後續製程中形成的閘極結構的空間。應注意,本文使用的術語「水平/水平地」是指標稱上平行於基底100的橫向表面。如上所述,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中的第二介電質層204用作犧牲層,並且通過使用例如等向性乾蝕刻製程或濕蝕刻製程等任意適當的蝕刻製程來去除。蝕刻製程可以對第二介電質層204的材料具有比第一介電質層202的材料足夠高的蝕刻選擇性,使得蝕刻製程可以對第一介電質層202具有最小的影響。等向性乾蝕刻製程和/或濕蝕刻製程可以沿各個方向去除第二介電質層204,以暴露各第一介電質層202的頂表面和底表面。這樣,然後可在第一介電質層210之間形成多個水平溝槽214。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質層204包括氮化矽,並且等向性乾蝕刻製程的蝕刻劑包括CF4 、CHF3 、C4 F8 、C4 F6 和CH2 F2 中的一種或多種。等向性乾蝕刻製程的射頻(RF)功率可以低於約100W,並且偏壓可以低於約10V。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質層204包括氮化矽,並且濕蝕刻製程的蝕刻劑包括磷酸。
在去除第二介電質層204之後,可以通過使用任意適當的清洗製程來清洗多個閘極線狹縫300和多個水平溝槽214。例如,可以執行磷酸漂洗製程以去除水平溝槽214的內壁上的雜質。在一些實施例中,漂洗溫度可以在大約100℃至大約200℃的範圍內,並且漂洗時間可以在約10分鐘至約100分鐘的範圍內,但不限於此。在清洗製程之後,可以通過多個水平溝槽214暴露第一介電質層210的頂表面和底表面214以及功能層的最初被第二介電質層204圍繞的外側壁部分。
請回到第3圖。形成3D記憶體元件的方法接著進行步驟S330,包括在各該多個水平溝槽中形成一導電層。
如第6圖所示,可以通過利用適當的閘極電極金屬材料填充多個水平溝槽214來形成導電層224。導電層224可以為隨後形成的字元線(即,閘極電極)提供基礎材料。閘極電極金屬材料可以包括用於形成字元線的任意適當的導電材料,例如鎢、鋁、銅、鈷或其任意組合。可以使用例如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VD)、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濺射、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和/或原子層沉積(ALD)等適當的沉積方法將閘極電極材料沉積到水平溝槽214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層224包括通過化學氣相沉積形成的鎢。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層224的厚度可介於30nm到40nm之間,例如大約是35nm,但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形成導電層224之前,可以在多個水平溝槽214中的每一個中形成絕緣層(未示出)。該絕緣層可以用作用於使在隨後的製程中形成的相應字元線(例如,閘極電極)與相鄰的第一介電質層202絕緣的閘極介電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絕緣層可以具有單層結構或層疊結構,並且可以利用一種或多種適當的絕緣材料來覆蓋水平溝槽214的暴露表面來形成,所述絕緣材料例如是高介電常數(high-k)介電質(例如氧化鋁)、氮化鈦,但不限於此。例如,可以利用例如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VD)和/或原子層沉積(ALD)等一種或多種適當的沉積製程來將一種或多種絕緣材料沉積到水平溝槽214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凹陷蝕刻和/或化學機械研磨(CMP)製程來去除多餘的絕緣材料。一種或多種絕緣材料可以包括提供電絕緣功能的任意適當的材料。例如,絕緣材料可以包括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氧化鋁、氮化鈦等、和/或前述各項的任合適當的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絕緣層可以具有不同的絕緣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形成導電層224之後,可以通過凹陷蝕刻製程來去除導電層224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確保多個閘極之間的絕緣,可以執行例如濕蝕刻製程製程等凹陷蝕刻製程,以去除部分從閘極線狹縫300的側壁上暴露出來的導電層224。應注意,由於導電層224的厚度為大約35nm,因此較佳者,閘極線狹縫300的狹窄部分的減小的寬度D2的最小值至少大約為70nm,以能夠確保通過凹陷蝕刻製程來完全去除導電層224的在閘極線狹縫300的側壁上的一部分。在凹陷蝕刻製程之後,導電層224在各個水平溝槽214中的其餘部分可以形成多條字元線(即,閘極電極)。
如第6圖所示,通過以上描述的製程,可以將交替的介電質堆疊200轉換成包括多個導電/介電質層對的交替的導電/介電質堆疊250。每個導電/介電質層對可以包括第一介電質層202和導電層224。應注意,將多個第二介電質層204置換為多個導電層224的製程也可稱為閘極置換製程、或者稱為字元線置換製程。
請回到第3圖。形成3D記憶體元件的方法接著進行步驟S340,包括在該閘極線狹縫中形成閘極線狹縫結構。
請參考第7圖,閘極線狹縫結構30可以包括兩個間隙壁層310和被兩個間隙壁層310夾在中間的導電壁320。
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間隙壁層310可以形成在多個閘極線狹縫300的側壁上並且可具有疊層結構。間隙壁層310也被稱為閘極線間隙壁(GLSP)層,並且可以包括多個層(未示出)。間隙壁層310可以用於在導電層222(即,字元線)和導電壁320之間提供電絕緣。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形成間隙壁層310的製造製程可以包括通過使用例如一個或多個原子層沉積(ALD)製程等多個沉積製程來在多個閘極線狹縫300的側壁上形成多個間隙壁子層。多個間隙壁子層的材料可以包括低溫氧化物材料(例如,氧化矽)、high-k材料(例如,氮化矽)等,但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形成間隙壁層310之後,可以執行蝕刻製程以使間隙壁層310成形。蝕刻製程例如可包括去除間隙壁層310在每個閘極線狹縫300的底部處的部分以暴露基底100的摻雜區域13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在基底100的摻雜區域130上形成凹槽。此外,可以以相同的蝕刻製程去除間隙壁層310在多個閘極線狹縫300外部的部分。這樣,間隙壁層310可以形成在多個閘極線狹縫300的側壁上。
導電壁320可以被形成為填充多個閘極線狹縫300中的每一個。如第7圖所示,導電壁320可以夾在每個閘極線狹縫300中的兩個間隙壁層310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壁320可以通過沉積任意適當的導電材料來形成,所述導電材料例如是金屬材料(包括鎢、鋁、銅等)、多晶矽、矽化物和/或前述各項的組合。可以通過使用任意適當的沉積方法將導電材料沉積到多個閘極線狹縫300中,所述沉積方法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VD)、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濺射、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和/或原子層沉積(ALD),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壁320可以包括通過化學氣相沉積形成的鎢。導電壁320在閘極線狹縫300的底部處與摻雜區域130接觸,並且用作多個NAND記憶體串的陣列共源極(ACS)。在形成導電壁320之後,可以執行化學機械研磨(CMP)製程以平坦化所形成的結構的頂表面,如第7圖所示。
綜合以上,本發明公開了一種3D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包括使用於形成多個閘極線狹縫的遮罩層的開口具有對應於核心區域和階梯區域之間的過渡區域附近的狹窄部分,從而使獲得的閘極線狹縫及閘極線狹縫結構可以包括在核心區域和階梯區域的過渡區域處的狹窄部分。具體地,每個閘極線狹縫結構的狹窄部分可以在位元線方向上具有減小的寬度。這樣,可以增加每個閘極線狹縫結構的狹窄部分以及核心區域和階梯區域的過渡區域處的相鄰的通道結構之間的距離,以避免字元線之間和/或字元線與陣列共源極之間發生短路而導致漏電的問題。如此一來,可以顯著提高3D記憶體元件的良率。
上文對具體實施例的描述將揭示本發明內容的概括性質,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過多的試驗就能夠透過應用本領域的技能內的知識來容易地針對各種應用修改及/或調整這樣的具體實施例,而不脫離本發明內容的一般原理。因此,基於文中提供的教導和指引這樣的調整和修改旨在落在所公開的實施例的含義以及等價方案的範圍內。應當理解,文中的措辭或術語是為了達到描述而非限定目的,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根據教導和指引對本說明書的術語或措辭進行解釋。
上文借助於用於說明所指定的功能及其關係的實現方式的功能構建塊,已經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為了描述的方便起見,任意地定義了這些功能構建塊的邊界。可以定義替代邊界,只要適當地執行指定功能及其關係。
發明內容和摘要部分是用來描述由發明人提出的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但並非全部的示例性實施例,並非用於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和所附權利要求的範圍。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本發明內容的廣度和範圍不應由以上所述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的任一者限制,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BL:位元線方向 WL:字元線方向 10:核心區域 20:階梯區域 30:閘極線狹縫結構 33:狹窄部分 40:通道結構 50:通道結構 100:基底 130:摻雜區域 200:交替的介電質堆疊 202:第一介電質層 204:第二介電質層 214:水平溝槽 224:導電層 250:交替的導電/介電質堆疊 300:閘極線狹縫 310:隙壁層 320:導電壁 410:磊晶層 420:功能層 430:介電質填充結構 440:通道層 450:通道插塞 BW:減小的寬度 D0:過渡區域 D1:距離 D2:距離 LN :長度 S310:步驟 S320:步驟 S330:步驟 S340:步驟 V:垂直方向 WGLS :標稱寬度 WN :減小的寬度
所附圖式提供對於本發明實施例更深入的了解,並納入此說明書成為其中一部分。這些圖式與描述,用來說明一些實施例的原理並且使得相關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和使用本發明內容。 第1A圖所繪示為習知之一3D記憶體元件之俯視平面示意圖。 第1B圖為習知之一3D記憶體元件之電子顯微鏡圖。 第2圖所繪示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3D記憶體元件之俯視平面示意圖。 第3圖所繪示為根據本發明內容的一些實施例之用於形成3D記憶體元件的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第4圖至第7圖示出了3D記憶體元件於第3圖所示的方法的某些製造步驟的剖面示意圖。
BL:位元線方向
WL:字元線方向
10:核心區域
20:階梯區域
30:閘極線狹縫結構
33:狹窄部分
40:通道結構
50:通道結構
D2:距離
LN :長度
WGLS :標稱寬度
WN :減小的寬度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形成三維(3D)記憶體元件的方法,包括: 在一基底上形成一交替的介電質堆疊; 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多個通道結構和多個虛設通道結構,其中該多個通道結構位於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一核心區域,該多個虛設通道結構位於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一階梯區域;以及 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並且在一第一方向上橫向延伸的一閘極線狹縫結構,其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包括在不同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上具有一減小的寬度的一狹窄部分。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該閘極線狹縫結構包括: 圖案化設置在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上的一遮罩層,以在該遮罩層中形成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一開口,其中該開口包括沿該第二方向具有一減小的寬度的一狹窄部分; 使用被圖案化的該遮罩層來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一閘極線狹縫;以及 在該閘極線狹縫中形成該閘極線狹縫結構。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該閘極線狹縫另包括: 利用被圖案化的該遮罩層為蝕刻遮罩來蝕刻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以形成該閘極線狹縫,並使得該閘極線狹縫的一狹窄部分靠近該核心區域和該階梯區域之間的一過渡區域。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該閘極線狹縫結構另包括: 在該閘極線狹縫的一底部處的該基底中形成一摻雜區域; 在該閘極線狹縫的兩個側壁上形成兩個間隙壁層;以及 在該兩個間隙壁層之間形成一導電壁,其中該導電壁是與該摻雜區域電性接觸的。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該閘極線狹縫中形成該閘極線狹縫結構包括: 使得該閘極線狹縫結構與該多個通道結構中的至少兩個通道結構之間的距離不小於約120nm,其中該至少兩個通道結構是與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相鄰並且靠近該核心區域和該階梯區域之間的該過渡區域。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包括: 形成沿著一垂直方向堆疊的至少64個介電質層對,其中每個該介電質層對包括一第一介電質層和與該第一介電質層不同的一第二介電質層。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該多個通道結構和該多個虛設通道結構包括: 同時地形成垂直貫穿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多個通道孔,其中該多個通道孔包括位於該核心區域中並且以交錯陣列形式設置的一第一群組,以及位於該階梯區域中並且以陣列形式設置的一第二群組;以及 同時地在該多個通道孔的該第一群組中形成該多個通道結構,以及在該多個通道孔的該第二群組中形成該多個虛設通道結構。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同時地形成該多個通道結構和該多個虛設通道結構另包括: 在該基底自各該多個通道孔暴露出來的一表面上形成一磊晶層; 在各該多個通道孔的一側壁上形成一功能層; 在各該多個通道孔中形成覆蓋該功能層並且與該磊晶層接觸的一通道層; 形成填充各該多個通道孔的一介電質填充結構;以及 在各該多個通道孔的一頂部處且位在該介電質填充結構上形成一通道插塞。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在該閘極線狹縫中形成該閘極線狹縫結構之前,還包括: 通過該閘極線狹縫,利用一導電層來置換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每個該介電質層對的該第二介電質層。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該導電層來置換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每個該介電質層對的該第二介電質層包括: 通過該閘極線狹縫去除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的每個該介電質層對的該第二介電質層,以形成多個水平溝槽;以及 在各該多個水平溝槽中形成該導電層。
  11. 一種三維(3D)記憶體元件,包括: 設置在一基底上的一交替的導電/介電質堆疊; 多個通道結構和多個虛設通道結構,分別垂直貫穿該交替的導電/介電質堆疊,其中該多個通道結構位於一核心區域,並且該多個虛設通道結構位於一階梯區域;以及 一閘極線狹縫結構,其垂直貫穿該交替的導電/介電質堆疊並且在一第一方向上橫向延伸,其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包括在不同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上具有一減小的寬度的一狹窄部分。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器件,其中該第一方向是一字元線方向,並且該第二方向是一位元線方向。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器件,其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的該狹窄部分的該減小的寬度比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的一常規部分的一常規寬度至少小40nm。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器件,其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的該狹窄部分的該減小的寬度至少是70nm。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器件,其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的該狹窄部分沿該第一方向的一長度不小於各該多個通道結構的一直徑的兩倍加上該閘極線狹縫結構與兩個相鄰的該多個通道結構之間的距離。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器件,其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的該狹窄部分沿該第一方向的一長度介於300nm至500nm的範圍之間。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器件,其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包括一導電壁,其中該導電壁設置在兩個間隙壁層之間並且與該基底的一摻雜區域電性接觸。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器件,其中該閘極線狹縫結構與該多個通道結構的其中至少兩個的距離不小於約120nm,其中該多個通道結構的該其中至少兩個與該閘極線狹縫結構相鄰並且靠近該核心區域和該階梯區域之間的一過渡區域。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器件,其中該交替的介電質堆疊包括在一垂直方向上堆疊的至少64個導電/介電質層對。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器件,其中該多個通道結構分別包括: 設置在一通道孔的一底部處的一磊晶層; 設置在該通道孔的一側壁上的一功能層; 覆蓋該功能層並與該磊晶層接觸的一通道層; 填充該通道孔的一介電質填充結構;以及 設置在該通道孔的一頂部處且位在該介電質填充結構上的一通道插塞。
TW109145212A 2020-03-20 2020-12-21 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2021375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80422 WO2021184357A1 (en) 2020-03-20 2020-03-20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s and fabricating methods thereof
WOPCT/CN2020/080422 2020-03-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7518A true TW202137518A (zh) 2021-10-01

Family

ID=71913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5212A TW202137518A (zh) 2020-03-20 2020-12-21 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96345A1 (zh)
CN (1) CN111527605B (zh)
TW (1) TW202137518A (zh)
WO (1) WO20211843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2100B2 (en) 2020-08-05 2023-01-10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a composite semiconductor channel and a horizontal source contact lay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11600634B2 (en) * 2020-08-05 2023-03-07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a composite semiconductor channel and a horizontal source contact lay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2185967B (zh) * 2020-09-29 2021-11-09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维存储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2234066B (zh) * 2020-10-15 2021-12-17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三维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31667B (zh) * 2020-11-10 2021-09-28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三维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992916B (zh) * 2021-03-05 2022-12-02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三维存储器件
CN113437082B (zh) * 2021-06-21 2023-06-16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维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57681B1 (ko) * 2011-07-07 2018-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차원 반도체 기억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40018541A (ko) * 2012-08-02 2014-02-13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40063147A (ko) * 2012-11-16 2014-05-27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887207B2 (en) * 2014-08-18 2018-02-06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ee dimensional NAND device having dummy memory hol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US9397043B1 (en) * 2015-03-27 2016-07-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CN106876391B (zh) * 2017-03-07 2018-11-13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沟槽版图结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920796B (zh) * 2017-03-08 2019-02-15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3d nand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2518371B1 (ko) * 2018-02-02 2023-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수직형 메모리 장치
CN110197830B (zh) * 2019-06-28 2021-06-08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d nand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
CN110649033B (zh) * 2019-10-25 2022-05-06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d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7605A (zh) 2020-08-11
CN111527605B (zh) 2021-07-20
WO2021184357A1 (en) 2021-09-23
US20210296345A1 (en) 2021-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3700B (zh) 記憶裝置
TWI691058B (zh) 三維儲存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709231B (zh) 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697106B (zh) 三維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700783B (zh) 用於形成三維記憶體元件的雙堆疊通道孔結構的方法
TW202137518A (zh) 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691060B (zh) 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製作方法
TWI673856B (zh) 三維記憶體元件與其形成方法
TWI693687B (zh) 三維記憶體裝置的字元線接觸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735150B (zh) 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製作方法
TWI699877B (zh) 形成三維記憶體元件的閘極結構的方法
TWI732127B (zh) 用於形成三維記憶體設備的通道插塞的方法
TWI685950B (zh) 記憶體元件以及形成記憶體元件的方法
TWI664714B (zh) 記憶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US11844216B2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s and fabricating methods thereof
TW202119598A (zh) 用於在三維記憶體裝置中形成階梯的方法和結構
TW202213729A (zh) 三維記憶體元件中具有突出部分的通道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202304030A (zh) 半導體積體電路器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733471B (zh) 三維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202133340A (zh) 三維記憶體裝置的多分區階梯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TW202135292A (zh) 具有二維材料的三維記憶體元件
TW202221908A (zh) 用於形成立體(3d)記憶體元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