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2172A - 無線電控制發送器 - Google Patents

無線電控制發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2172A
TW202112172A TW109130556A TW109130556A TW202112172A TW 202112172 A TW202112172 A TW 202112172A TW 109130556 A TW109130556 A TW 109130556A TW 109130556 A TW109130556 A TW 109130556A TW 202112172 A TW202112172 A TW 2021121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brake lever
trigger
control transmitter
radio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0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6227B (zh
Inventor
北澤秀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雙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雙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雙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2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2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6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622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1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controlling members with respect to one anot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asings, housings
    • H04B1/034Portable transmitters
    • H04B1/0346Hand-held transmit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7/00Toy vehicles, e.g. with self-drive; ; Cranes, winches or the like;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3H17/26Details; Accessories
    • A63H17/36Steering-mechanisms for toy vehicles
    • A63H17/38Steering-mechanisms for toy vehicles actuated by ha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0/00Remote-control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oys, e.g. for toy vehicles
    • A63H30/02Electrical arrangements
    • A63H30/04Electrical arrangements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4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pivoting movement, e.g. lev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3/00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ing members and also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2700/00Control mechanisms or elements therefor applying a mechanical movement
    • G05G2700/22Mechanisms linking plurality of controlling or controlled members
    • G05G2700/26Mechanisms linking plurality of controlling or controlled members with a control member moving selectively or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ed members
    • G05G2700/30Mechanisms linking plurality of controlling or controlled members with a control member moving selectively or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ed members without preselection or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election and actuating, e.g. control members with a fix control sequence, after a determined advance cycle, in which the control device comprises cams actuating separately the controlled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oy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手指因制動桿的操作受到的負擔較輕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無線電控制發送器(1)的觸發器(20)具有:節氣門桿(21),其沿著與轉動軸(8)正交的虛擬面(F)並以轉動軸為中心而擺動自如,以與虛擬面平行的方向為長度方向;以及制動桿(22),其與節氣門桿成為一體,在與虛擬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設置。操作發送器時,通過向前方推出把持把手部(2)的手的手指的操作而使制動桿向深度方向轉動。由於制動桿相對於轉動的虛擬面傾斜,因此手指與制動桿接觸的面積比較大,手指受到的壓力小,即使重複操作,由於手指的負擔比較輕,手指也不易產生疼痛。

Description

無線電控制發送器
本發明係關於例如將各種模型體(汽車、摩托車、航空器、船舶等)、起重機等工業機械作為被操縱體,通過無線通信來遠程操作被操縱體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尤其是關於具備用於控制被操縱體的移動速度的觸發器(trigger)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
在例如將各種模型體(汽車、摩托車、航空器、船舶等)、起重機等工業機械作為被操縱體而通過無線通信來遠程操作被操縱體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中,與被操縱的被操縱體的種類對應地存在各種各樣構造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
這種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由於其構造的差異,大體分為桿型和觸發(trigger)型。桿型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是將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操作的兩根桿左右並列地設置在殼體的前表面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大多用於模型汽車、模型飛機、模型直升機、模型船、工業機械等被操縱體的操作。另外,觸發型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具備對發動機或者馬達的節氣門進行操作的觸發器和對被操縱體的轉向進行控制的方向盤,主要多用於模型汽車的操作。
然而,操縱者在利用觸發型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遠程操作被操縱體的情況下,要用一隻手抓握把手部而支撐整個無線電控制發送器並用該手的食指進行觸發器的操作,另外用另一隻手進行方向盤的操作。
這樣,在觸發型無線電控制發送器中,由於將抓握把手部的手的食指扣在觸發器上進行操作,因此為了使觸發器的操作變得容易,需要配合操縱者的手的大小更換觸發器。
因此,本申請申請人如下述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那樣,提出了能夠根據操縱者的手指的粗細而簡單地更換觸發器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
該無線電控制發送器1向被操縱體發送與用於控制被操縱體的移動速度的觸發器22的操作對應的操縱信號。觸發器22呈分割為節氣門桿22a和制動桿22b1(22b2)的扳機形狀,節氣門桿22a可轉動地樞軸支承於殼體,制動桿22b1(22b2)以螺釘緊固的方式可更換地固定於節氣門桿22a。
根據該無線電控制發送器1,只進行基於螺釘33的裝卸的零件更換作業,就能替換為與操縱者的手指的粗細相符的桿而簡單地構成新尺寸的觸發器。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213658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根據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的發明,在克服複位用的彈力而用手指推動制動桿進行操作時,手指受到的壓力較大,尤其在制動桿接觸手指的指甲和皮膚的分界部分的情況下,若重複制動操作,則也會存在該部分產生疼痛的情況。
因此,本發明是鑒於上述問題點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線電控制發送器,該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具備如下制動桿:該制動桿使手指因制動桿的操作受到的負擔較輕,所以即使重複進行操作,手指也不易產生疼痛,與以往相比容易操作。 〈用於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是將通過對操作構件進行操作而生成的操縱信號發送至被操縱體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操作構件具有: 第一桿,其沿著與轉動軸正交的虛擬面並以所述轉動軸為中心而擺動自如,並且沿著所述虛擬面延伸設置;以及 第二桿,其與所述第一桿成為一體,在與所述虛擬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設置。
第二方面所述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桿樞軸支承於所述轉動軸,所述第二桿可更換地固定於所述第一桿。
第三方面所述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在第二方面所述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 所述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具有調整所述第二桿的轉動範圍的調整構件。 〈發明效果〉
在操作第一方面所述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的情況下,操作者用一隻手把持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將該手的手指扣在操作構件上,使該手指前後運動,從而對操作構件進行操作。例如,能夠通過向近前拉動手指的操作使第一桿在虛擬面內向近前方向轉動,通過向前方推動手指的操作,使第二桿向深度方向轉動。在此,由於第二桿在與虛擬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因此若與第二桿的長度方向和第一桿同樣地在虛擬面內並和虛擬面平行的情況相比,則手指與第二桿接觸的面積比較大,因而手指從第二桿受到的壓力也比較小。因此,即使重複進行用手指推出第二桿的操作,手指因第二桿的操作受到的負擔也比較輕,即使重複進行操作,手指也不易產生疼痛,操作比以往容易。
根據第二方面所述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能夠將沿與虛擬面交叉的方向傾斜的第二桿相對於第一桿進行裝卸。在此,作為第二桿,可考慮與虛擬面交叉而前端向虛擬面的右側延伸設置的構造、以及與虛擬面交叉而前端向虛擬面的左側延伸設置的構造這樣的相對於虛擬面的傾斜方向彼此相反的兩種構造。因而,根據該無線電控制發送器,能夠通過根據使用者的慣用手將上述兩種第二桿的任一種安裝於第一桿,將無線電控制發送器設定為適合使用者的慣用手的最佳狀態。
根據第三方面所述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能夠任意地調整第二桿的轉動範圍。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詳細地進行說明。 本發明所涉及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以下簡稱發送器)例如將各種模型體(汽車、摩托車、航空器、船舶等)、起重機等工業機械作為被操縱體,使用預先決定的頻帶(例如2.4GHz頻帶),通過從該頻帶中自動選擇空閒頻段的跳頻方式決定發送頻率,並向被操縱體發送與設置於殼體的觸發器、桿等操作構件的操作對應的操縱信號(無線電波),從而對被操縱體進行遠程操作。
此外,在本例中,以由發送器遠程操作的被操縱體是模型汽車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另外,作為被操縱體的動力源,假設使用發動機並進行說明,但是也能使用馬達作為動力源。
[1.關於發送器的構成] 如圖1以及圖2所示,發送器1大致構成為具備把手部2、基座部3、頭部4,各部分的殼體由具有撓性的熱可塑性樹脂(例如通用塑料)形成。
<1-1.關於把手部> 在把手部2中,一端(下端)側與基座部3成為一體,另一端(上端)側與頭部4成為一體,就其外形而言,水平剖面為橢圓形,構成為從基座部3側朝向頭部4側逐漸變細的柱狀。把手部2作為在對被操縱體進行遠程操作時操縱者所把持的把持部而發揮功能。
<1-2.關於基座部> 基座部3是設置於把手部2的一端(下端)側的矩形的部分。基座部3限制把持把手部2的手的下限位置而防止手從把手部2滑落,並且在沒有使用發送器1時還作為在底面具有例如豎立放置於地面等時的規定的設置面積的腳部而發揮功能。
另外,在基座部3中設置有用於在操縱者用雙手操作方向盤10、觸發器20時進行操作的開關機構5。圖2是將該開關機構5設置於操縱者把持把手部2時與操縱者側對置的一側的端部的例子。根據開關機構5,處於用雙手操作中的操縱者能夠通過將發送器1向除雙手的手指以外的身體的一部分(例如胸、腹、肩膀、大腿、膝蓋等)、附近的物體(例如體育場的扶手等)靠近而進行接點的接通/斷開動作,從而使分配給開關機構5的功能發揮作用。
作為分配給開關機構5的功能,例如為渦輪功能的啟用/禁用、混控(mixing)、回轉操作、圈數測量、緊急制動、攝像機等,是任意的功能,特別是如果分配有操縱者想要在雙手操作中並行地操作的功能,則能夠在緊急情況時根據瞬間的判斷瞬時地對開關機構5進行操作,能夠立即啟用/禁用分配給開關機構5的功能。
<1-3.關於頭部> 頭部4設置於把手部2的另一端(上端)側,具備作為第一操作構件的方向盤10、以及作為本發明的主要部位的第二操作構件的觸發器20。
如圖1以及圖2所示,方向盤10是用於控制被操縱體的行進方向的大致圓板形的轉向用構件。在發送器1的頭部4中,設置有與方向盤10的大致圓板形的面垂直且未圖示的旋轉軸,方向盤10以其中心軸與旋轉軸一致的方式安裝於旋轉軸。通過使方向盤10從規定的基準位置左旋以及右旋地轉動,能夠控制被操縱體的行進方向。
如圖1、圖3~圖5所示,觸發器20控制被操縱體的動力源,是用於控制被操縱體的移動速度的操作構件。觸發器20整體呈大致C字形的扳機形狀,構成為由作為不同部件的第一桿的節氣門桿21和作為第二桿的制動桿22一體化而成,以能夠向圖5的箭頭A以及箭頭B的方向轉動的方式安裝於頭部4。
圖5示出了經由轉動軸8而轉動自如地安裝有觸發器20的觸發器單元9。通過在頭部4的下表面側裝入觸發器單元9,觸發器20在頭部4的下表面側突出。由此,能夠利用把持把手部2的操作者的手指操作觸發器20。此外,圖5示出了觸發器20(節氣門桿21以及制動桿22)的初始位置。
如圖5所示,觸發器20能夠在圖5的箭頭A的方向上轉動到節氣門桿21與構成頭部4的一部分的觸發器單元9的抵接部6抵接的位置為止。抵接部6是由轉動自如地安裝於觸發器單元9的基體14、以及安裝於基體14的板簧15構成的部件,通過使基體14轉動而調整位置,能夠調整節氣門桿21的轉動範圍。即,抵接部6是調整節氣門桿21的轉動範圍的調整構件。另外,觸發器20能夠在箭頭B的方向上轉動到制動桿22與構成頭部4的一部分的觸發器單元9的抵接部7抵接的位置為止。抵接部7是轉動自如地擰入到觸發器單元9中的螺釘,能夠通過改變抵接部7相對於觸發器單元9的擰入量而調整向外突出的突出量,從而調整制動桿22的轉動範圍。即,抵接部7是調整制動桿22的轉動範圍的調整構件。
在節氣門桿21中,形成有供制動桿22的基端部23嵌合的凹部24。另外,在節氣門桿21中,與凹部24連通而形成有螺釘孔25。在螺釘孔25中,擰入有用於以制動桿22的基端部23嵌合於凹部24的狀態將制動桿22固定於節氣門桿21的螺釘26。由此,制動桿22帶有剛性地螺釘緊固固定於節氣門桿21。
參照圖1以及圖3~圖5,對實施方式的節氣門桿21和制動桿22的形狀進行說明。在圖5中,假設與節氣門桿21和制動桿22的轉動軸8正交並且與圖5的紙面一致的虛擬面F。在圖4中,與轉動軸8正交並且包含與觸發器單元9的長度方向平行的中心線的面成為虛擬面F,但未對虛擬面F進行圖示。在圖3中,通過把手部2以及頭部4的中心線C並與紙面垂直的面成為該虛擬面F。
如圖3~圖5所示,節氣門桿21呈朝向操縱者側或者下方凸出的彎曲形狀,從其基端部到前端部為止的整體沿著虛擬面F延伸設置,因而其延伸設置方向與虛擬面F平行。與此相對,制動桿22呈朝向上方凸出的彎曲形狀,其基端部大體沿著虛擬面,但其前端部從虛擬面F突出,因而其延伸設置方向與虛擬面F交叉。
若在各圖中確認上述節氣門桿21以及制動桿22的形狀,則在圖3中,節氣門桿21表現為與虛擬面F內的中心線C大致平行,但制動桿22從包含中心線C的虛擬面F出發且其前端部突出於圖中右側,制動桿22的中心線相對於包含中心線C的虛擬面F的傾斜角度θ為30度左右的角度。另外,在圖4中,應看到節氣門桿21以轉動軸8為中心而沿著虛擬面F轉動,並且看到制動桿22向紙面近前側彎曲,其前端部突出於從虛擬面F偏離的紙面近前側。進一步,如作為剖視圖的圖5所示,節氣門桿21在與圖5的紙面大致一致的虛擬面F內整體以剖面表示,但制動桿22的從虛擬面F偏離的前端部沒有以剖面表示。
本實施方式的觸發器20的制動桿22是能夠根據操作者的慣用手而進行更換的部件,圖1、圖3~圖5表示裝配有右利手用的制動桿22的情況的例子。在圖1~圖3中,由於操作者用慣用手的右手操作需要精密操作的方向盤10,因此用左手抓握把手部2,用左手的手指操作觸發器20。觸發器20的操作通常通過食指進行,將食指扣在節氣門桿21上並向箭頭A(參照圖5)的方向拉動而進行發動機的輸出的調整,用食指的指背推動並向箭頭B的方向操作制動桿22,從而施加制動。
此外,若將扣在節氣門桿21上的手指拿開,則觸發器20自動複位到預先設定的初始位置(圖5所示的狀態)。將該初始位置稱為中間位置。在中間位置處,被操縱體的發動機旋轉,但離合器斷開,被操縱體處於不行駛的狀態。此外,在被操縱體的動力源為馬達的情況下,在中間位置處,馬達不旋轉。
通過向圖1、圖5的箭頭A的方向拉動觸發器20的節氣門桿21,進行被操縱體的發動機的節氣門的控制,控制被操縱體的移動速度。越向箭頭A的方向操作觸發器20的節氣門桿21,被操縱體越加速。
另外,能夠通過向圖1、圖5的箭頭B的方向操作觸發器20的制動桿22而進行制動器的控制。然後,越向箭頭B的方向操作觸發器20的制動桿22,制動越強。
此外,根據發送器1的設定,也存在若向圖1、圖5的箭頭B的方向操作觸發器20的制動桿22則使被操縱體後退的情況。另外,在被操縱體的動力中使用馬達的情況下,若向圖1、圖5的箭頭A的方向操作觸發器20的節氣門桿21,則也能使被操縱體加速。
根據本實施方式,如前文所述,在制動桿22中,至少其前端側的延伸設置方向相對於節氣門桿21的延伸設置方向傾斜,制動桿22在與虛擬面F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因此,與假如制動桿22的延伸設置方向與節氣門桿21同樣地位於虛擬面F內而制動桿22在虛擬面F內的情況相比,則在圖示的實施方式的情況下,手指和制動桿22接觸的面積比較大,因而手指從制動桿22受到的壓力比較小。因此,在前文所述的對被操縱體的操縱中,即使用手指對制動桿22重複進行推出操作,手指因制動桿22的操作受到的的負擔也比較輕,從而即使進行重複操作,手指也不易產生疼痛,操作比以往容易。
此外,關於制動桿22的前端部相對於虛擬面F的傾斜角度θ(參照圖3)、具有傾斜角度θ的前端部的長度相對於整體的比率、或者這些要素和整體的曲率等的關係,優選將操作者的手指的長度、粗細也考慮在內來綜合決定,準備幾個能形成使用便利性最好的狀態的部件,以便從中選擇。此外,在制動桿22中,也可以在手指接觸的表面設置海綿、發泡體等緩衝體來保護手指。
圖6表示在本實施方式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1中裝配有左利手用的制動桿22a的情況的例子。在圖6中,與圖4所示的例子相反地,應看到制動桿22a向紙面裡側彎曲,其前端部突出於從虛擬面F偏離的紙面裡側。在左利手用的發送器中,不只是制動桿22a的形狀,方向盤10的位置也與圖1以及圖2所示的右利手用的發送器1不同。雖未圖示,但是在左利手用的發送器中,成為在圖1以及圖2中方向盤10設置於頭部4的相反側的構造。而且,由於操作者以慣用手的左手操作需要精密操作的方向盤10,因此用右手抓握把手部2,用右手的手指操作觸發器20。通常使用食指進行觸發器20的操作,將食指扣在節氣門桿21上並向近前拉動而進行發動機的輸出的調整,用食指的指背推動並操作制動桿22a,從而施加制動。
進一步,在發送器1的頭部4中,除方向盤10和觸發器20以外還設置有很多的按鈕等操作構件。能夠在這些操作構件中分配與被操縱體的動作相關的特殊的操作。
如圖1以及圖2所示,在頭部4中,設置有顯示部11和天線12。顯示部11被設置為以規定角度傾斜,以便在操縱者把持把手部2時操縱者容易看到顯示畫面。顯示部11是顯示發送器1的設定的顯示器,能夠通過設置於顯示部11的周邊的點動開關(jog switch)、其他操作按鈕/滑動開關等設定用操作構件13的操作,切換顯示的內容、或者變更發送器1的設定。
天線12旋轉自如地樞軸支承於在操縱者把持把手部2的狀態下位於顯示部11的相反側的頭部4的一端的部分(即,位於在操縱者把持把手部2的狀態下的頭部4中的與該操縱者對置的一側的端部的相反側的端部)。在遠程操作被操縱體時,天線12被在從與頭部4一體地形成外形的水平狀態(圖2的實線)旋轉90°而以朝向垂直方向的直立狀態(未圖示)下進行使用。通過以直立狀態使用天線12,能夠提高對被操縱體的遠程操作時的指向性。
<1-4.關於電結構> 進一步,如圖7所示,在頭部4中內置有包含上述顯示部11、發送部30、存儲部31、控制部32的電子電路部。
此外,在基座部3中,可更換地設置有用於向電子電路部的各部分(顯示部11、發送部30、存儲部31、控制部32)供給所需的驅動電力的電池33。
發送部30對由控制部32生成的發送數據進行調製/放大,並通過控制部32的控制,將該調製/放大後的操縱信號經由天線12發送至被操縱體。
存儲部31受控制部32的控制而存儲有以點動開關等設定用操作構件13的操作為基礎的各種設定信息。另外,在存儲部31中存儲有用於進行構成發送器1的各部分的驅動控制的控制程序。
控制部32統一控制顯示部11、發送部30、存儲部31,進行與方向盤10、觸發器20的操作、設定對應的發送數據的生成、顯示部11的顯示控制、從發送部30經由天線12的操縱信號的輸出控制、相對於存儲部31的設定信息的保存、以存儲於存儲部31的控制程序為基礎的發送器1的各部分的驅動控制等。
<1-5.關於發送器的作用和效果> 在如上構成的發送器1中,操縱者用一隻手把持把手部2,將把持把手部2的手的食指扣在觸發器20上進行觸發器20的操作,用另一隻手抓握並操作方向盤10。然後,將與該觸發器20和方向盤10的操作對應的操縱信號發送至被操縱體而遠程操作被操縱體。
而且,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發送器1,針對制動桿22,只通過取下螺釘26就能夠任意選擇右利手用或者左利手用中的任一種並簡單地進行更換,或者即使在右利手用之中也能夠任意選擇所希望的形狀/尺寸並簡單地進行更換,或者即使在左利手用之中也能夠任意選擇所希望的形狀/尺寸並簡單地進行更換,從而能夠替換為符合操縱者的慣用手及其手指粗細的制動桿22。
<1-6.關於發送器的其他實施方式> 然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將節氣門桿21在初始位置處轉動自如地固定於頭部4並將制動桿22螺釘緊固固定於節氣門桿21的構成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是將節氣門桿21和制動桿22的關係反轉的構成。即,也可以將制動桿22在初始位置處轉動自如地固定於頭部4,將節氣門桿21螺釘緊固固定於制動桿22。此外,當然在這樣的其他實施方式中,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地,節氣門桿21呈沿著所述虛擬面延伸設置的形態,制動桿22呈在與所述虛擬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設置的形態。
以上,對本發明所涉及的發送器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受該方式的記述以及附圖限定。即,本領域技術人員等基於該方式完成的其他方式、實施例以及運用技術等當然都包含在本發明的範疇內。
1: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發送器) 2:把手部 3:基座部 4:頭部 5:開關機構 6:抵接部(節氣門桿的調整構件) 7:抵接部(制動桿的調整構件) 8:轉動軸 9:觸發器單元 10:方向盤 11:顯示部 12:天線 14:基體 15:板簧 20:觸發器 21:節氣門桿(第一桿) 22:制動桿(第二桿) 23:基端部 24:凹部 25:螺釘孔 26:螺釘 30:發送部 31:存儲部 32:控制部 33:電池 A:箭頭 B:箭頭 F:虛擬面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的整體構成的主視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的整體構成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中尤其作為操作構件的觸發器的形狀的右側視圖。 圖4是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的部件的、右利手用觸發器單元的立體圖。 圖5是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的部件的、右利手用觸發器單元的剖視圖。 圖6是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的部件的、左利手用觸發器單元的立體圖。 圖7是本發明所涉及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的模塊構成圖。
6:抵接部(節氣門桿的調整構件)
7:抵接部(制動桿的調整構件)
8:轉動軸
9:觸發器單元
14:基體
15:板簧
20:觸發器
21:節氣門桿(第一桿)
22:制動桿(第二桿)
23:基端部
24:凹部
25:螺釘孔
26:螺釘
A:箭頭
B:箭頭
F:虛擬面

Claims (3)

  1. 一種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其是將通過對操作構件進行操作而生成的操縱信號發送至被操縱體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操作構件具有: 第一桿,其沿著與轉動軸正交的虛擬面並以所述轉動軸為中心而擺動自如,並且沿著所述虛擬面延伸設置;以及 第二桿,其與所述第一桿成為一體,在與所述虛擬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設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其中所述第一桿樞軸支承於所述轉動軸,所述第二桿可更換地固定於所述第一桿。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其中所述無線電控制發送器具有調整所述第二桿的轉動範圍的調整構件。
TW109130556A 2019-09-09 2020-09-07 無線電控制發送器 TWI7762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3735 2019-09-09
JP2019163735A JP7213777B2 (ja) 2019-09-09 2019-09-09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2172A true TW202112172A (zh) 2021-03-16
TWI776227B TWI776227B (zh) 2022-09-01

Family

ID=74644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0556A TWI776227B (zh) 2019-09-09 2020-09-07 無線電控制發送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0683B2 (zh)
JP (1) JP7213777B2 (zh)
CN (1) CN213024117U (zh)
DE (1) DE102020122736A1 (zh)
TW (1) TWI776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36813S (zh) * 2018-11-12 2019-07-22
JP7449894B2 (ja) 2021-04-28 2024-03-14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
DE102021211284A1 (de) * 2021-10-07 2023-04-13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Bedien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85794A (en) * 1929-04-10 1930-12-23 Winchester Repeating Arms Co Double-barreled firearm
JPS59145996U (ja) * 1983-03-22 1984-09-29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グリツプ式ラジコン送信機
JPH0539755Y2 (zh) * 1988-03-24 1993-10-08
JPH03101997U (zh) * 1990-02-06 1991-10-23
US5994853A (en) * 1997-02-05 1999-11-30 Hasbro, Inc. Speed control system for a remote-control vehicle
JPH10314463A (ja) * 1997-05-21 1998-12-02 S M C:Kk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
JP2001062160A (ja) * 1999-08-31 2001-03-13 Sanwa Denshi Kiki Kk ラジコン送信機
JP3615102B2 (ja) * 1999-11-11 2005-01-26 株式会社エポック社 玩具用送信機
JP3069416U (ja) * 1999-12-03 2000-06-23 株式会社エポック社 玩具用送信機
EP1488836A4 (en) * 2002-02-20 2008-12-10 Nikko Kk WIRELESS CONTROL TRANSMITTER
USD481080S1 (en) * 2002-05-01 2003-10-21 Futaba Corporation Radio remote control unit
US6821184B1 (en) * 2003-08-04 2004-11-23 Garry Yeung Steering alignment system for a toy car
US20060229034A1 (en) * 2005-03-29 2006-10-12 Nomadio, Inc. Ergonomic handheld remote controller
ITMI20070402A1 (it) * 2007-03-01 2008-09-02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comando per bicicletta e bicicletta comprendente tale dispositivo
USD594514S1 (en) * 2007-09-28 2009-06-16 Futaba Corporation Radio remote control unit
JP2009195451A (ja) * 2008-02-21 2009-09-03 Terumo Corp 操作機構及び該操作機構を備える医療用器具
JP2014205434A (ja) * 2013-04-12 2014-10-30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操舵装置
JP6411773B2 (ja) * 2013-09-30 2018-10-24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
DE112014004920T5 (de) * 2013-10-28 2016-07-14 Traxxas Lp Bodenfahrzeugähnliche Steuerung für ein ferngesteuertes Luftfahrzeug
CN104667525B (zh) * 2013-11-29 2020-08-04 艾朗博格发明有限公司 游戏控制器
JP6305824B2 (ja) * 2014-05-12 2018-04-04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
CN107635630B (zh) * 2015-04-17 2019-11-15 特拉克赛卡斯公司 用于模型车辆的使用自动参数下载的转向稳定系统
US10427035B2 (en) * 2015-06-09 2019-10-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Game controller with removable trigger accessory
CN108472542B (zh) * 2015-11-27 2021-07-06 铁堡发明有限公司 游戏控制器及为此的触发器
JP1563536S (zh) * 2016-04-26 2016-11-21
WO2018140898A1 (en) * 2017-01-27 2018-08-02 Traxxas Lp Cruise control system for a model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22736A1 (de) 2021-03-11
JP2021040797A (ja) 2021-03-18
US20210072783A1 (en) 2021-03-11
JP7213777B2 (ja) 2023-01-27
US11150683B2 (en) 2021-10-19
TWI776227B (zh) 2022-09-01
CN213024117U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6227B (zh) 無線電控制發送器
TWI254874B (en) Force feedback mechanism for gamepad device
US7793890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an aircraft
JP6411773B2 (ja)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
US20100298053A1 (en) Device for enhancing operation of a game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5790101A (en) Ergonomic control apparatus
US9417653B2 (en) Face-operated joystick control system
US9192222B2 (en) Backpack work machine
JP2012055340A (ja) ゲーム機用コントローラ
WO2003070346A1 (fr) Emetteur de commande sans fil
US4909514A (en) Holder for manual video game controller toggle switch mechanisms
JP6305824B2 (ja)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
CN114390939A (zh) 用于球发射器的转动装置
US20150033895A1 (en) Powered Wheelchair Joystick Handles
JP7399132B2 (ja)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
CN201833258U (zh) 带中间支点的杆及设置有该杆的表面加工设备
JP3069416U (ja) 玩具用送信機
JP2014033660A (ja) 携帯式動力刈払機
JP7449896B2 (ja)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の保持補助具及び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
JP6657319B2 (ja) 操縦用コントローラ
JP3205463U (ja)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用送信機
US11742887B2 (en) Radio control transmitter for performing remote control of a control target
US6866230B2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flying two-line steerable kites
JP6905008B2 (ja) 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6289255B2 (ja)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