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1955A - 對講機系統、設定方法及記錄媒體 - Google Patents

對講機系統、設定方法及記錄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1955A
TW202101955A TW109113296A TW109113296A TW202101955A TW 202101955 A TW202101955 A TW 202101955A TW 109113296 A TW109113296 A TW 109113296A TW 109113296 A TW109113296 A TW 109113296A TW 202101955 A TW202101955 A TW 2021019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nit
response
control unit
sla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3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8172B (zh
Inventor
橋本尚典
永井奨士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813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223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813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2232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1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1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8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817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04M9/001Two-way communication systems between a limited number of parties

Abstract

本揭示之目的在於提高來訪者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本發明之對講機系統(100)具備應對控制部(7)。應對控制部(7)控制應對資訊。應對資訊係為了與拜訪具有複數個設施之集體設施之來訪者應對而自子機(1)輸出之資訊。子機(1)係設置於集體設施、與分別設置於複數個設施之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一者進行通信之機器。應對控制部(7)當受理用以設定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時,基於設定輸入而設定應對資訊中自子機(2)作為聲音輸出之聲音資訊的態樣。

Description

對講機系統、設定方法及記錄媒體
本揭示一般關於一種對講機系統、設定方法及記錄媒體。更詳細而言,本揭示係關於一種進行自子機向被呼叫方即母機之呼叫的對講機系統、設定方法、及記錄媒體。
於文獻1(JP2012-15974A)中,記載有對講機系統。該對講機系統由設置於住戶之外玄關或集體住宅之共用玄關(大廳)等之附相機之子機、與設置於住戶內且與對講機子機之間進行通話之母機構成。
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對講機系統,將來訪者呼叫操作時由子機之攝像部拍攝之短時間之圖像即介紹圖像、與來訪者呼叫操作後由攝像部拍攝之實時圖像合成,並使母機之顯示部顯示合成後之圖像。
本揭示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來訪者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的對講機系統、設定方法、及記錄媒體。
本揭示之一態樣之對講機系統具備應對控制部。上述應對控制部控制應對資訊。上述應對資訊係為了與拜訪具有複數個設施之集體設施之來訪者應對而自子機輸出之資訊。上述子機係設置於上述集體設施、與分別設置於上述複數個設施之複數台母機中之任一者進行通信之機器。上述應對控制部受理到用以設定上述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時,基於上述設定輸入而設定上述應對資訊中自上述子機作為聲音輸出之聲音資訊的態樣。
本揭示之一態樣之設定方法具有輸入步驟、與設定步驟。上述輸入步驟係受理用以設定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之步驟。上述設定步驟係基於上述輸入步驟中之上述設定輸入,設定上述應對資訊中自子機作為聲音輸出之聲音資訊的態樣之步驟。上述應對資訊係為了與拜訪具有複數個設施之集體設施之來訪者應對而自子機輸出之資訊。上述子機係設置於上述集體設施、與分別設置於上述複數個設施之複數台母機中之任一者進行通信之機器。
本揭示之一態樣之記錄媒體係可以電腦讀取之非暫時性之記錄媒體,且記憶有用以使1個以上之處理器執行上述設定方法之程式。
(1)概要 以下之實施形態中說明之圖式係模式圖,圖式中之各構成要素之大小或厚度各者之比未必反映實際之尺寸比。
本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100係例如應用於公寓等集體住宅之集體住宅用之對講機系統。於對講機系統100中,如圖1所示,子機1與各母機2經由控制裝置3進行通信。
此處,本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100亦可應用於醫院、學校、護理設施、或商業大樓等集體住宅以外之非住宅設施。即,對講機系統100可應用於具有複數個設施20之集體設施200(參照圖2)。於本實施形態中,對講機系統100應用於集體住宅(集體設施)200。即,於本實施形態中,集體住宅200具有之複數個住戶20相當於複數個設施20。
對講機系統100具備應對控制部7。應對控制部7控制應對資訊。應對資訊係為應對拜訪具有複數個住戶(設施)20之集體住宅(集體設施)200之來訪者H1(參照圖3A)而自子機1輸出之資訊。子機1係設置於集體住宅200(參照圖2),且與分別設置於複數個住戶20之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一者進行通信之機器。子機1係例如設置於大廳等集體住宅200之共用部201之共用終端(大廳對講機)。子機1亦可構成為例如跨及複數棟與母機2之間進行通信(例如通話、及影像信號之發送等)。
應對資訊作為一例,可包含藉由顯示於子機1之顯示部18(稍後敘述)而對來訪者H1提示之圖像、或自子機1之通話部19(稍後敘述)所含之揚聲器對來訪者H1輸出之聲音訊息。本揭示所提之「應答資訊」係子機1單獨輸出之圖像或聲音訊息等。因此,應對資訊中不包含通過子機1實時輸出之拍攝住戶20之居住者(應對者)之圖像或居住者之聲音訊息、或依每住戶20錄音之居住者之聲音訊息等。即,應對資訊並非依每住戶(設施)20,由居住者(應對者)應對來訪者H1用之資訊,換言之,相當於代替集體住宅(集體設施)200之代表者(例如集體住宅200之管理者)應對來訪者H1之資訊。
本揭示所提之「來訪者」係拜訪集體住宅(集體設施)200之任一住戶(設施)20之人,可包含住戶20之居住者之親屬、或朋友等居住者之相識者、第三者以外之居住者自身。即,於來訪者H1為居住者以外之人之情形時,來訪者H1係出於若干目的而針對居住者拜訪住戶20之人。另一方面,於來訪者H1為居住者之情形時,來訪者H1係為了返回住戶20而拜訪住戶20之人。
且,應對控制部7受理用以設定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時,基於設定輸入將子機1或集體住宅(集體設施)200作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設定輸入藉由例如子機1之施工者或管理者進行。此處,「將子機1作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意指例如若為存在複數台子機1之情形,則對複數台子機1之每一者設定相互不同之應對資訊。又,「將集體住宅200作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意指例如若為存在複數台子機1之情形,則對複數台子機1之任一者均設定相同之應對資訊。於此情形時,若以複數台子機1中之任1台子機1設定應對資訊,則經由控制裝置3,發送自該子機1設定於其他子機1之應對資訊,藉此,於其他子機1中亦設定相同之應對資訊。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例如子機1之施工者或管理者可藉由應對控制部7將子機1或集體住宅(集體設施)200作為一單位自由設定應對資訊。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有可提高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的優點。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應對控制部7受理設定輸入時,亦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應對資訊中之自子機1作為聲音輸出之聲音資訊之態樣。本揭示所提之「聲音資訊之態樣」並非自子機1輸出之聲音資訊(聲音訊息)之內容,而係意指不依據聲音資訊之內容之聲音資訊之普遍特徵。例如,於聲音資訊之態樣為音色之情形時,應對控制部7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以男性之音色自子機1輸出、亦或以女性之音色自子機1輸出「歡迎光臨」等之聲音訊息。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例如子機1之施工者、管理者、或住戶20之居住者可藉由應對控制部7自由設定應對資訊中之聲音資訊之態樣。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有可提高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的優點。
(2)細節 以下,對本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100進行詳細地進行說明。
(2.1)整體構成 本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100如圖1及圖2所示,具備複數台(於圖2為2台)子機1、複數台(於圖1為2台)母機2、及控制裝置3。又,對講機系統100具備複數台(於圖1為2台)門鈴4、與複數台(於圖1為2台)分支器5。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所示,2台子機1中之一子機1為設置於集體住宅200之共用部(大廳)201之共用終端(大廳對講機)。又,2台子機1中之另一子機1為設置於集體住宅200之後門202或停車場等之集體住宅200之居住者用之專用終端。於以下,只要無特別說明,聚焦於作為共用終端之子機1進行說明。
母機2例如如圖2所示,為設置於集體住宅200之各住戶20內之住戶終端。各母機2構成為於與子機1之間進行通信(例如通話、及影像信號之接收等)。母機2亦可設置於集體住宅200之管理室及多功能室等。多功能室為例如會議室、客房、兒童房、及宴會廳等之集體住宅200內之共用部設施。即,複數台母機2只要分別設置於集體住宅200具有之複數個設施20即可。
控制裝置3構成為於子機1與各母機2之間,進行呼叫控制,中繼信號。控制裝置3設置於例如管理室。控制裝置3於例如來訪者H1使用子機1呼叫母機2時,中繼於子機1與母機2之間收發之信號。
門鈴4設置於例如集體住宅200之各住戶20之外玄關。複數台門鈴4與複數台母機2一對一對應。各門鈴4構成為與對應之母機2之間進行通信(例如通話、及影像信號之發送等)。另,亦可不對設置於多功能室等之母機2連接門鈴4。
子機1經由第1幹線61連接於控制裝置3。複數台分支器5之各者插入至第2幹線62,且可相對於第2幹線62連接複數台母機2。於本實施形態中,自第2幹線62分支為複數根分支線63,複數台分支器5分別設置於第2幹線62中之複數根分支線63之分支點。藉此,各母機2可經由分支器5對第2幹線62連接。
各母機2經由第2幹線62、分支線63、及分支器5連接於控制裝置3。各門鈴4經由連接線64連接於對應之母機2。第1幹線61、第2幹線62、分支線63及連接線64之各者包含例如雙絞線。
(2.2)子機 其次,對子機1之構成進行說明。子機1如圖1所示,具有攝像部11、子機側傳送部12、子機側控制部13、子機側操作部14、影像處理部15、記憶部16、感測器17、及顯示部18。再者,子機1具有用以於與母機2之間實現通話之通話部19(包含揚聲器及麥克風)等。
攝像部11為具有攝像元件,且用以拍攝被攝體之相機。此處,將被攝體設為來訪者H1。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了能於來訪者H1操作子機1時至少拍攝來訪者H1之臉部,而於子機1之前方設定攝像部11之攝像區域(視野)。於本實施形態中,攝像部11為拍攝動態圖像之相機。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攝像部11為拍攝彩色圖像之相機。
攝像元件為例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電荷耦合器件)影像感測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等二維影像感測器。攝像部11藉由透鏡等之光學系統使來自被攝體之光成像於攝像元件之攝像面(受光面)上,並以攝像元件將來自被攝體之光轉換為電氣信號。且,攝像部11將攝像元件之輸出信號作為影像信號輸出至影像處理部15。
子機側傳送部12係用以與母機2通信之通信介面。子機側傳送部12經由第1幹線61連接於控制裝置3。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幹線61由複數根線構成,但於圖1中,以1根線顯示第1幹線61。子機側傳送部12構成為經由控制裝置3之通信部32,可與母機2之間雙向通信。子機側傳送部12構成為對母機2發送通信信號。通信信號中包含有聲音信號、影像信號、及控制信號等。又,子機側傳送部12經由通信部32接收自母機2發送之通信信號,並對接收到之通信信號進行解調,藉此取得聲音信號等。聲音信號經由子機側控制部13輸出至通話部19。
子機側操作部14構成為受理人(來訪者H1)之操作。子機側操作部14為例如具有複數個按鍵、及觸控面板等之輸入介面。複數個按鍵具有例如0~9之數字鍵盤、星號(*)按鍵、取消按鍵、及呼叫按鍵等。例如,來訪者H1於子機1欲呼叫房間編號(住戶編號)為「1024室」之居住者之情形時,依序按下數字鍵盤之數字按鍵,輸入房間編號。被輸入之房間編號於每當按下數字鍵時依序映現於顯示部18(參照圖3B)。最後,來訪者H1按下呼叫按鍵,藉此,確認房間編號之輸入,對房間編號為「1024」之住戶之母機2執行呼叫。
影像處理部15構成為接收自攝像部11輸出之影像信號,並藉由信號處理而處理影像信號所含之影像。影像處理部15以例如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或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場可程式化閘陣列)等之器件實現。
記憶部16由可讀寫之記憶體構成。記憶部16為例如快閃記憶體。記憶部16記憶(錄影)以攝像部11拍攝之影像。本實施形態之記憶部16設置於子機側控制部13之外部,但亦可設置於子機側控制部13之內部。即,記憶部16可為子機側控制部13之內置記憶體。另,記憶部16除以攝像部11拍攝之影像以外,亦記憶稍後敘述之各種資料。
感測器17係例如熱釋電型之紅外線感測器,藉由檢測人(來訪者H1)等移動時產生之紅外線之變化量而檢測人等。感測器17亦可予以省略。
顯示部18具有例如包含液晶顯示器之顯示畫面180。顯示部18在子機側控制部13之控制下,如圖3A~圖5B所示,輸出(圖像顯示)基本引導圖像G0、第1引導圖像G1~第6引導圖像G6。該等引導圖像G0~G6僅為一例,引導圖像之種類數量、及其之顯示內容並無特別限定。又,顯示部18在子機側控制部13之控制下,顯示以攝像部11拍攝之來訪者H1自身之影像。顯示部18於例如引導圖像之大致中央,疊加以攝像部11正拍攝之實時影像並輸出(參照圖3A)。於正呼叫被呼叫方即母機2時、或正與母機2通話時,來訪者H1之影像不輸出至顯示畫面180,而輸出至母機2側。
子機側控制部13係以作為硬體之1個以上之處理器及記憶體為主構成之電腦系統。於該電腦系統中,藉由以1個以上之處理器執行記錄於記憶體之程式,實現子機側控制部13之功能。程式可預先記錄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亦可通過電氣通信線路提供,又可記錄於能以電腦系統讀取之光學器件、硬碟機等非暫時性記錄媒體而提供。
子機側控制部13構成為控制攝像部11及子機側傳送部12。再者,子機側控制部13構成為控制影像處理部15及顯示部18。
子機側控制部13藉由控制攝像部11,使攝像部11拍攝影像。於本實施形態中,子機側控制部13於例如以感測器17檢測到人(來訪者H1)時,啟動攝像部11開始拍攝人。子機側控制部13藉由控制顯示部18,將引導輸入房間編號之引導圖像、與攝像部11正拍攝之實時影像輸出至顯示畫面180(參照圖3A)。另,顯示部18輸出至顯示畫面180之圖像可為上述實時影像以外之圖像。例如,上述圖像可為來訪者H1最初操作子機側操作部14時之靜止圖像等以攝像部11拍攝之任一時序之靜止圖像,亦可為進幀之動態圖像。
又,子機側控制部13於呼叫被呼叫方即母機2前、呼叫中、及於子機1與母機2之間通信時,將攝像部11拍攝之影像送出至母機2。具體而言,子機側控制部13於第1攝像期間拍攝第1影像。再者,子機側控制部13於第2攝像期間拍攝第2影像。第1攝像期間係例如子機側操作部14受理來訪者H1之操作時至開始呼叫之期間。第2攝像期間係例如結束向母機2傳送第1影像後至通話結束、或呼叫結束之期間。第2影像係所謂之實時影像,第1影像相對於第2影像為過去之影像。
子機側控制部13藉由控制子機側傳送部12,使子機側傳送部12對母機2發送通信信號,且使子機側傳送部12接收來自母機2之通信信號。對母機2之通信信號中包含有聲音信號、影像信號、及控制信號等。又,來自母機2之通信信號中包含聲音信號、及控制信號等。
子機側控制部13藉由控制影像處理部15,使影像處理部15處理來自攝像部11之影像信號所含之影像。經影像處理部15處理之影像自子機側傳送部12發送至母機2。
子機側控制部13構成為根據以子機側操作部14受理之操作輸入,執行各種功能。子機側控制部13構成為基於當前與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中正顯示之引導圖像之關聯性,執行與該引導圖像對應之功能。例如,子機側控制部13於顯示畫面180正顯示促請輸入房間編號之引導圖像時,操作數字按鍵,便將輸入之數字輸出至顯示畫面180上。且,子機側控制部13於輸入房間編號後,操作呼叫按鍵時,便開始呼叫被呼叫方即母機2。
子機側控制部13具有於特定之期間內開始第1錄音之第1錄音功能。以下,將藉由第1錄音取得之聲頻資料稱為「第1聲頻資料」。第1聲頻資料可包含輸入至通話部19之麥克風之來訪者H1發出之聲音。第1聲頻資料可包含例如來訪者H1之個人名稱、或職務名稱。又,若來訪者H1為快遞人員,則第1聲頻資料可包含來訪者H1所屬之公司名稱、或團體名稱等。又,第1聲頻資料可包含簡單之訊息(事由)。
特定之期間係基於以子機側操作部14指定之房間編號(或管理室等),呼叫被呼叫方即母機2之期間。於本實施形態中,特定之期間自例如按下確定房間編號之呼叫按鍵開始。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特定之期間於無來自被呼叫方即母機2之應答時之呼叫結束之時序結束。若於開始第1錄音前有來自被呼叫方即母機2之應答,則子機側控制部13不執行第1錄音,若於執行第1錄音時有來自被呼叫方即母機2之應答,則中止第1錄音。子機側控制部13於開始第1錄音時,於自身之內置記憶體內,暫時記憶第1聲頻資料,並將第1聲頻資料傳送至母機2。
又,子機側控制部13具有於特定之期間內,無來自被呼叫方即母機2之應答之情形時,開始與第1錄音不同之第2錄音的第2錄音功能。以下,將藉由第2錄音取得之聲頻資料稱為「第2聲頻資料」。第2聲頻資料與第1聲頻資料同樣,可包含輸入至通話部19之麥克風之來訪者H1發出之聲音。又,第2聲頻資料與第1聲頻資料同樣,可包含來訪者H1之個人名稱、職務名稱、來訪者H1所屬之公司名稱、團體名稱、或簡單之訊息(事由)等。
第2錄音僅於顯示來訪者H1進行第2錄音之涵意時開始。具體而言,第2錄音藉由於用以讓來訪者H1選擇是否進行第2錄音之期間,來訪者H1按下子機側操作部14之呼叫按鍵而開始。於本實施形態中,上述期間係將稍後敘述之第5引導圖像G5顯示於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之期間。另,於上述期間,來訪者H1按下子機側操作部14之取消按鍵之情形時,不執行第2錄音。
子機側控制部13執行第2錄音時,使記憶部16記憶藉由第2錄音取得之第2聲頻資料。於此情形時,子機側控制部13較佳於使記憶部16記憶第2聲頻資料之時序,抹除暫時記憶於自身之內置記憶體之第1錄音之第1聲頻資料。另一方面,子機側控制部13於不執行第2錄音之情形時,使記憶部16記憶暫時記憶於內置記憶體之第1錄音之第1聲頻資料。
記憶於記憶部16之聲頻資料作為所謂之外出錄音資料保存直至經過特定之天數(例如一週),經過特定之天數後予以抹除。又,外出錄音資料亦傳送至母機2,並於母機2側保存直至經過特定之天數(例如一週)。藉由使用者(例如居住者)對母機2進行外出錄音資料之抹除相關之操作輸入而予以抹除。如此,即使不執行第2錄音,因第1錄音之第1聲頻資料亦記憶於記憶部16,故可取代第2錄音而將第1錄音作為外出錄音使用。
又,子機側控制部13具有作為控制對子機1輸出應對資訊之應對控制部7之功能。以下,只要無特別說明,則於說明子機側控制部13中作為應對控制部7之功能之情形時,不將子機側控制部13設為主體,而將應對控制部7作為主體進行說明。於本實施形態中,應對控制部7將基本引導圖像G0、第1引導圖像G1~第6引導圖像G6作為應對資訊輸出(圖像顯示)至顯示部18。又,應對控制部7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與各圖像G0~G6中之至少1者對應之聲音訊息作為應對資訊。
基本引導圖像G0如圖3A所示,包含促請輸入房間編號之引導資訊(例如「請按下房間編號」等文串)。又,於基本引導圖像G0,輸出以攝像部11拍攝之來訪者H1自身之影像。應對控制部7於感測器17檢測到來訪者H1時,啟動攝像部11,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基本引導圖像G0。又,應對控制部7使例如「歡迎光臨。請按下房間編號」等之聲音訊息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
第1引導圖像G1如圖3B所示,包含以基本引導圖像G0顯示之引導資訊、及來訪者H1使用子機側操作部14輸入之房間編號之數字。應對控制部7於來訪者H1根據基本引導圖像G0使用子機側操作部14開始輸入房間編號時,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第1引導圖像G1。第1引導圖像G1於每當輸入房間編號之數字時更新。此時,應對控制部7亦可於每當來訪者H1輸入房間編號之數字時,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相當於房間編號之數字之聲音訊息。
第2引導圖像G2如圖4A所示,包含促請來訪者H1說出名字之引導資訊(例如「由我傳達,請說出名字」等字串)、及表示至第1錄音開始之時間之倒計時資訊等。圖4A係顯示作為一例,至第1錄音開始之時間還剩3秒時之狀況。應對控制部7於來訪者H1按下子機側操作部14之呼叫按鍵而結束房間編號之輸入時,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第2引導圖像G2。第2引導圖像G2於每當倒計時進行1秒時更新。又,應對控制部7使例如「由我傳達,請說出名字」等之聲音訊息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
第3引導圖像G3如圖4B所示,包含以第2引導圖像G2顯示之引導資訊、及執行第1錄音時表示用以進行第1錄音之剩餘時間之圓形狀之計時圖像。應對控制部7於上述倒計時結束時,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第3引導圖像G3。計時圖像隨著時間經過而更新。具體而言,於計時圖像中,隨著時間之經過,圓弧狀之帶逐步擴展,於最終剩餘時間變為零時,大致圓形完成。
第4引導圖像G4如圖4C所示,包含對來訪者H1傳達呼叫中之引導資訊(例如「請稍等」等字串)、及視覺性顯示呼叫中之象形圖等。應對控制部7於結束執行第1錄音時,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第4引導圖像G4。又,應對控制部7使例如「請稍等」等之聲音訊息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
第5引導圖像G5如圖5A所示,包含傳達可留言(即,第2錄音)之引導資訊(例如「無法傳達,是否留言?」等字串)。又,第5引導圖像G5包含通知第2錄音之時間之引導資訊(例如「可說15秒」等字串)、及選擇資訊(例如「是:呼叫」及「否:取消」等字串)。應對控制部7於即使為呼叫結束之時刻,仍無來自被呼叫方之母機2之應答之情形時,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第5引導圖像G5。又,應對控制部7使例如「無法傳達,是否留言?」等之聲音訊息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
第6引導圖像G6如圖5B所示,包含促請說出來訪者H1之名字及事由之引導資訊(例如「請說出名字與事由」等字串)、及執行第2錄音時,表示用於進行第2錄音之剩餘時間之圓形狀之計時圖像。應對控制部7於顯示第5引導圖像G5時,若來訪者H1按下子機側操作部14之呼叫按鍵,則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第6引導圖像G6。計時圖像與第3引導圖像G3之計時圖像同樣,隨著時間經過而更新。又,應對控制部7使例如「請說出名字與事由」等之聲音訊息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
此處,應對控制部7於顯示第5引導圖像時,若來訪者H1按下取消按鍵,或未進行任何按鍵操作,則不進行第2錄音,而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基本引導圖像G0,並移行至待機狀態。又,應對控制部7於第2錄音結束之情形時,亦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基本引導圖像G0,並移行至待機狀態。且,於待機狀態下,若感測器17未檢測到來訪者H1,則應對控制部7使攝像部11停止,亦使基本引導圖像G0之顯示停止。
如此,應對控制部7根據來訪者H1之應對進展,依序輸出各圖像G0~G6及各聲音訊息作為應對資訊。另,對於來自呼叫方之子機1之呼叫,當被呼叫方即母機2作出應答之情形時,應對控制部7不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第5引導圖像G5及第6引導圖像G6。
又,應對控制部7具有控制對來訪者H1指定為被呼叫方之母機2輸出呼叫資訊之呼叫控制功能。呼叫資訊作為一例,可包含自母機2之通話部29(稍後敘述)所含之揚聲器輸出之呼叫聲(例如「嘟嚕嚕、嘟嚕嚕」等)。又,呼叫資訊作為一例,可包含藉由顯示於母機2之顯示部22(稍後敘述)而對住戶20之居住者(應對者)提示之圖像、或自母機2之通話部29所含之揚聲器對住戶20之居住者輸出之聲音。於本實施形態中,呼叫資訊包含呼叫聲、與以第1錄音錄音之第1聲頻資料。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來訪者H1使用子機側操作部14完成房間編號之輸入,並按下呼叫按鍵,由此確定房間編號(即,被呼叫方)。因此,應對控制部7於房間編號之輸入確定時,經由控制裝置3,使被呼叫方之房間(此處為1024室)之母機2開始呼叫。於母機2中,當應對控制部7之呼叫開始時,自通知部27(稍後敘述)進行呼叫聲之輸出。呼叫時,於母機2中,藉由例如串流傳輸,實時播放由第1錄音所錄之第1聲音資料。總之,應對控制部7於母機2之側,於正在呼叫期間進行第1聲資料之播放。較佳為於播放第1聲資料之期間,暫時停止輸出呼叫聲。以下,於母機2中,交替地反復輸出呼叫聲與播放第1聲頻資料,直至第1錄音功能之特定期間結束為止。另,第1聲頻資料可為最初自子機1接收到傳送時記憶於母機2內之資料,亦可將由子機側控制部13之記憶體記憶之資料反復向母機2傳送。
(2.3)母機之構成 其次,對母機2之構成進行說明。母機2如圖1所示,具有母機側傳送部21、顯示部22、母機側控制部23、母機側操作部24、影像處理部25、記憶部26、及通知部27。再者,母機2具有用以於子機1及門鈴4之間實現通話之通話部29(包含揚聲器及麥克風)等。
母機側傳送部21係用以與子機1及門鈴4進行通信之通信介面。另,母機側傳送部21可由用以與子機1進行通信之通信介面、及用以與門鈴4進行通信之通信介面的相互不同之2個通信介面構成。母機側傳送部21經由第2幹線62、分支線63及分支器5而連接於控制裝置3。於本實施形態中,第2幹線62及分支線63分別由複數根線構成,但於圖1中,分別由1根線顯示第2幹線62及分支線63。母機側傳送部21構成為經由控制裝置3之通信部32,可與子機1之間雙向通信。母機側傳送部21構成為對子機1發送通信信號。通信信號包含聲音信號及控制信號等。又,母機側傳送部21經由通信部32接收自子機1發送之通信信號,將接收到之通信信號解調而取得聲音信號及影像信號等。聲音信號經由母機側控制部23向通話部29輸出,影像信號經由母機側控制部23向顯示部22輸出。
顯示部22構成為顯示來自影像處理部25之影像(例如由子機1之攝像部11拍攝之影像)。顯示部22為例如液晶顯示器。於母機2具備觸控面板顯示器之情形時,觸控面板顯示器可兼作顯示部22與母機側操作部24。
母機側操作部24構成為受理人(例如居住者)之操作。於母機側傳送部21接收到用以呼叫居住者之呼叫信號之狀態下,對母機側操作部24進行特定之操作(例如按鍵操作)時,成為子機1與母機2之間可語音通話之狀態。
影像處理部25構成為接收以母機側傳送部21接收到之來自子機1之影像信號,並藉由信號處理而處理影像信號所含之影像。影像處理部25構成為進行例如合成複數個影像之合成處理。於本實施形態中,影像處理部25於合成處理中,合成過去之影像即第1影像與實時之影像即第2影像而製作1個影像。影像處理部25以例如DSP或FPGA等器件實現。
母機側控制部23係將作為硬體之1個以上之處理器及記憶體設為主構成之電腦系統。於該電腦系統中,藉由以1個以上之處理器執行記錄於記憶體之程式,實現母機側控制部23之功能。程式可預先記錄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亦可通過電氣通信線路提供,又可記錄於能以電腦系統讀取之光學器件、硬碟機等非暫時性之記錄媒體而提供。
母機側控制部23構成為控制母機側傳送部21及顯示部22。再者,母機側控制部23構成為控制影像處理部25。母機側控制部部23藉由控制母機側傳送部21,使母機側傳送部21發送對子機1之通信信號,且使母機側傳送部21接收來自子機1之通信信號。對子機1之通信信號中包含聲音信號及控制信號等。又,來自子機1之通信信號中包含聲音信號、影像信號及控制信號等。
母機側控制部23藉由控制顯示部22,使顯示部22顯示自子機1發送而來之影像。於本實施形態中,使顯示部22顯示合成過去之影像即第1影像與實時之影像即第2影像而成的1個影像。例如,母機側控制部23於顯示部22之顯示畫面中,縮小顯示第1影像,放大顯示第2影像。
記憶部26由可讀寫之記憶體構成。記憶部26為例如快閃記憶體。記憶部26記憶自子機1發送而來之第1影像及第2影像。於本實施形態中,記憶部26設置於母機側控制部23之外部,但亦可設置於母機側控制部23之內部。即,記憶部26可為母機側控制部23之內置記憶體。
通知部27構成為輸出例如呼叫聲。母機側控制部23於有來自子機1之呼叫時,於特定之時序使通知部27輸出呼叫聲。再者,通知部27構成為不僅輸出呼叫聲,亦輸出上述子機1側錄音之第1聲頻資料。第1聲頻資料亦可自通話部29之揚聲器輸出。第1聲頻資料記憶於記憶體26或內置記憶體。
(2.4)控制裝置之構成 其次,對控制裝置3之構成進行說明。控制裝置3如圖1所示,具有信號處理部31、與通信部32。
通信部32係用以與子機1及母機2進行通信之通信介面。通信部32經由第1幹線61連接於子機1。又,通信部32經由第2幹線62、分支線63、及分支器5連接於母機2。通信部32構成為與子機1之子機側傳送部12之間可雙向通信。又,通信部32構成為與母機2之母機側傳送部21之間可雙向通信。即,通信部32構成為中繼母機側傳送部21與子機側傳送部12之間之通信。因此,通信部32中繼自子機1之子機側傳送部12發送之通信信號而將其發送至複數台母機2。此處,自子機1發送之通信信號中包含有用以特定成為發送目標之母機2之資訊(例如位址等)。因此,複數台母機2中僅分配給自身之位址與通信信號所含之位址一致之母機2可接收通信信號。又,通信部32中繼自複數台母機2之各者發送之通信信號而將其發送至子機1。
信號處理部31係將作為硬體之1個以上之處理器及記憶體設為主構成之電腦系統。於該電腦系統中,藉由以1個以上之處理器執行記錄於記憶體之程式,而實現信號處理部31之功能。程式可預先記錄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亦可通過電氣通信線路提供,又可記錄於能以電腦系統讀取之光學器件、硬碟機等非暫時性之記錄媒體而提供。
信號處理部31構成為控制通信部32。具體而言,信號處理部31藉由控制通信部32,使複數台母機2發送自子機1發送之通信信號,且使子機1發送自複數台母機2之各者發送之通信信號。
(2.5)應對資訊之設定 於本實施形態,應對控制部7具有如下之設定功能,接收到用以設定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時,基於設定輸入將子機1或集體住宅(集體設施)200設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此處,「設定應對資訊」意指設定應對資訊之至少一部分之內容。應對資訊作為一例,可包含顯示於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之字串或圖像、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之聲音訊息、或來訪者H1之應對程序等。
本實施形態中,應對控制部7基於設定輸入,將子機1作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即,例如可以設置於集體住宅200之共用部201之共用終端即子機1、與設置於集體住宅200之後門202或停車場等之集體住宅200之居住者用之專用終端即子機1,設定相互不同之應對資訊。此處,於設定應對資訊之情形時,例如,子機1之施工者或管理者可以設定對象之子機1進行設定,亦可以複數台子機1中之任一子機1進行複數台子機1之每一者之設定。
作為一例,共用終端即子機1主要由居住者以外之第三者使用。因此,於該子機1中,較佳以作為對來訪者H1之問候,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歡迎光臨」等字串之方式,設定應對資訊。又,作為一例,專用終端即子機1主要由居住者使用。因此,於該子機1中,較佳以作為對來訪者H1之問候,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歡迎回家」等字串之方式,設定應對資訊。
於本實施形態中,應對資訊包含第1資訊、與第2資訊。即,應對控制部7接收到設定輸入時,基於設定輸入設定第1資訊及第2資訊。
第1資訊係不依據子機1之放置狀況而變之資訊。即第1資訊係不依據時段、來訪者H1之屬性(例如居住者、居住者之家人、朋友、或快遞人員等之業者等)、或輸入至子機1之資訊等之資訊。作為一例,第1資訊係促請輸入房間編號之引導資訊(例如「請按下房間編號」等字串)及聲音訊息。
第2資訊係根據子機1之放置狀況而變化之資訊。即,第2資訊係根據時段、來訪者H1之屬性、或輸入至子機1之資訊等變化之資訊。作為一例,第2資訊係顯示對來訪者H1之問候之引導資訊(例如「你好」等字串)及聲音訊息。例如,應對控制部7亦可基於設定輸入,如下設定應對資訊(第2資訊)。即,若上午,則應對控制部7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上午好」等字串作為應對資訊,或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上午好」等聲音訊息。又,若為晚上,則應對控制部7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晚上好」等字串,或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晚上好」等聲音訊息。
又,應對控制部7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事先事由通知功能之有效/無效。此處,事先事由通知功能係自來訪者H1受理來訪者H1之名字、或屬性等特定之資訊,並向居住者通知在居住者(應對者)開始與來訪者H1通話前接收到之特定資訊的功能。即,應對資訊亦可包含用以對來訪者H1促請輸入特定資訊之指示資訊。且,應對控制部7基於設定輸入,設定是否將指示資訊包含於應對資訊。
於本實施形態中,應對控制部7藉由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第2引導圖像G2及第3引導圖像G3,促請來訪者H1說出名字作為指示資訊。此外,應對控制部7亦可設定為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第2引導圖像G2及第3引導圖像G3之前,使之顯示例如如圖7所示之引導圖像作為指示資訊。
圖7所示之引導圖像包含促請輸入來訪者H1之屬性(包含事由)之引導資訊(例如「請選擇或說出事由」等字串)、及選擇資訊(例如「1.朋友」、「2.家人、親屬」等字串)。來訪者H1使用子機側操作部14輸入、或向通話部19之麥克風說出顯示於引導圖像之選擇資訊中對應於自身之屬性。藉此,應對控制部7受理由來訪者H1選擇之屬性相關之屬性資訊,並將受理到之屬性資訊向母機2發送。母機2藉由使顯示部22顯示對應於屬性資訊之字串、或自通話部29之揚聲器輸出對應於屬性資訊之聲音訊息,而向居住者(應對者)通知來訪者H1之屬性。
又,應對控制部7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根據來訪者H1之屬性變更應對資訊之功能。換言之,應對控制部7可基於輸入至子機1之資訊,變更應對資訊。此處,輸入至子機1之資訊包含由子機1拍攝之來訪者H1之圖像、藉由子機側操作部14之操作輸入之資訊、或以通話部19之麥克風取得之來訪者H1之聲音資料。
應對控制部7可藉由比較例如拍攝來訪者H1之圖像、與記憶於記憶部16之來訪者名單之圖像,判定來訪者H1之屬性。又,應對控制部7可藉由比較例如來訪者H1之聲音資料、與記憶於記憶部16之來訪者名單之聲音資料,判定來訪者H1之屬性。此外,應對控制部7亦可利用例如上述事先事由通知功能,取得來訪者H1之屬性資訊。
例如,應對控制部7可基於設定輸入,如下設定應對資訊。即,應對控制部7於來訪者H1為快遞人員等之業者,即居住者知道之業者(例如已約定之業者)之情形時,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促請輸入居住者及業者之間預先設定之密碼之字串。又,應對控制部7於來訪者H1為朋友等即居住者之熟人之情形時,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表示歡迎之涵意之字串。
又,應對控制部7可設定基於母機2中之設定輸入,依每台母機2變更應對資訊之功能。換言之,應對控制部7可基於輸入至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一台母機2之資訊,變更應對資訊。此處,輸入至母機2之資訊於未進行母機2之呼叫之情形時,包含藉由居住者在母機側操作部24之操作輸入之資訊。作為一例,輸入至母機2之資訊可包含外出模式之有效/無效之設定相關之資訊、或可疑者擊退模式之有效/無效之設定相關之資訊。
例如,於以母機2設定為外出模式之情形時,假設該母機2由來訪者H1指定為被呼叫方。於此情形時,應對控制部7藉由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例如「現在不在家」等字串,對來訪者H1通知居住者外出之主旨。又,例如設定為可疑者擊退模式之情形時,假設該母機2由來訪者H1指定為被呼叫方。於此情形時,應對控制部7基於例如拍攝來訪者H1之圖像、藉由第1錄音功能錄音之來訪者H1發出之聲音、或藉由事先事由通知功能取得之來訪者H1之屬性,判定來訪者H1是否為可疑者。且,應對控制部7於判定來訪者H1係可疑者之情形時,藉由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例如「請離開」等字串,驅趕來訪者H1。
又,應對控制部7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呼叫控制功能。換言之,應對控制部7可控制向來訪者H1指定為被呼叫方之母機2輸出呼叫資訊。例如,應對控制部7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呼叫母機2時,以交替反復輸出呼叫聲與播放第1聲頻資料、僅輸出呼叫聲、或不輸出呼叫聲及第1聲頻資料之兩者之何者進行控制。又,例如,應對控制部7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是否保留以第1錄音功能錄音之第1聲頻資料及以第2錄音功能錄音之第2聲頻資料作為外出記錄資料。
此處,應對控制部7亦可基於母機2之設定輸入,依每台母機2設定呼叫控制功能。換言之,應對控制部7亦可基於輸入至指定為被呼叫方之母機2之資訊,控制呼叫資訊之輸出。
又,應對控制部7亦可基於設定輸入,如下設定呼叫控制功能。即,應對控制部7於輸出應對資訊之至少一部分之後,子機1自來訪者H1取得之資訊滿足特定之條件時,控制呼叫資訊之輸出。例如,應對控制部7基於拍攝來訪者H1之圖像、藉由第1錄音功能錄音之來訪者H1發出之聲音、或藉由事先事由通知功能取得之來訪者H1之屬性,判定來訪者H1是否為應向居住者傳達之對象。且,應對控制部7於判定來訪者H1為應向居住者傳達之對象之情形時,開始呼叫指定為被呼叫方之母機2。另一方面,應對控制部7於判定來訪者H1非應向居住者傳達之對象之情形時,不進行指定為被呼叫方之母機2之呼叫。
又,應對控制部7亦可基於設定輸入,如下設定呼叫控制功能。即,應對控制部7於控制呼叫資訊之輸出時,控制子機1。例如,應對控制部7於如上所述判定為來訪者H1非應向居住者傳達之對象之情形時,藉由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例如「請離開」等字串,驅趕來訪者H1。
又,應對控制部7受理到設定輸入時,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應對資訊中作為聲音自子機1輸出之聲音資訊之態樣。於本實施形態中,聲音資訊之態樣可包含語言、音色、語調、或方言等。語言除日語以外,亦可包含例如英語、中文、或韓語等。音色除例如男性之音色、女性之音色以外,亦可包含模仿特定之個人(例如藝人或聲優等)之音色的音色等。語調除例如口語之語調、書面語之語調以外,亦可包含執事說話時之語調等。
作為一例,假設子機1之施工者或管理者將聲音資訊之語言設定為英語。於此情形時,應對控制部7如圖8所示,於基本引導圖像G0中,顯示促請輸入房間編號之英語之引導資訊(例如「ENTER ROOM No.(請輸入房間編號)」等字串)。又,應對控制部7使例如「Welcome! Enter room number.(歡迎光臨!請輸入房間編號)」等英語之聲音訊息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如此,應對控制部7於設定聲音資訊之語言時,可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以設定之語言顯示字串。換言之,應對控制部7亦可基於設定之聲音資訊之態樣,變更子機1具有之顯示部18所顯示之顯示資訊之態樣。
又,應對控制部7可設定基於輸入至子機1之資訊,變更聲音資訊之態樣之功能。例如,圖9所示,應對控制部7可使基本引導圖像G0中,顯示分別表示複數種語言之複數個圖標。於圖9所示之基本引導圖像G0中,顯示包含表示英語之字串之圖標、包含表示中文之字串之圖標、及表示包含韓語之字串之圖標。且,例如,來訪者H1藉由觸碰顯示於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之任意圖標,而選擇任一圖標。此後,應對控制部7以對應於選擇之圖標之語言,使聲音訊息自通話部19之揚聲器輸出,或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字串。另,來訪者H1亦可藉由於子機側操作部14中,操作與顯示於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之任意圖示對應之按鍵,而選擇任一圖示。
又,應對控制部7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第1錄音功能之有效/無效。再者,應對控制部7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第2錄音功能之有效/無效。
以下,使用圖10說明應對控制部7之設定功能之動作之一連串流程。首先,例如施工者或管理者使用子機側操作部14等,進行居住者等不認識之安全級別較高之特定操作輸入(S1:是(Yes))。藉此,應對控制部7開始作為可受理設定輸入之設定模式之動作(S2)。
於設定模式中,應對控制部7使顯示部18之顯示畫面180顯示設定用之引導圖像。施工者或管理者一面觀看顯示於設定用之引導圖像之引導資訊,一面進行設定輸入。設定輸入可藉由施工者或管理者使用子機側操作部14輸入而進行,亦可藉由施工者或管理者向通話部19之麥克風發出聲音而進行。應對控制部7受理到設定輸入(S3:是)時,基於設定輸入設定應對資訊(S4)。此處設定之應對資訊記憶於記憶部16或子機側控制部13之內置記憶體。
隨後,應對控制部7等待設定輸入直至產生結束觸發(S5:否(No))為止。接著,應對控制部7於產生結束觸發(S5:是)時,結束作為設定模式之動作(S6)。此處,結束觸發藉由施工者或管理者進行用以使設定模式結束之操作輸入而產生。又,於未受理到設定輸入之時間繼續特定之時間以上之情形時亦產生結束觸發。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例如子機1之施工者或管理者可根據對講機系統100之設置環境或居住者之要求等,藉由應對控制部7將子機1作為一單位自由地設定應對資訊。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有可提高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之優點。
又,子機側控制部13具有作為設定輸出應對資訊之音量之音量設定部8之功能。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音量設定部8之功能係於上述應對控制部7之設定模式中予以發揮。音量設定部8基於例如施工者或管理者之設定輸入,增減自子機1輸出應對資訊之音量。此處,施工者或管理者可藉由音量設定部8,依例如特定之時刻、時段、日、月、星期、及季節中之至少1個以上之每項目設定音量。作為一例,施工者或管理者可藉由音量設定部8,於下午7時至上午8時之夜間及清晨之時間段,將音量設定為小於其他時間段。
(4)變化例 上述實施形態僅為本揭示之各種實施形態之一。若上述實施形態可達成本揭示之目的,則可根據設計等進行各種變更。又,與對講機系統100同樣之功能亦可以設定方法、(電腦)程式、或記錄程式之非暫時性記錄媒體等具體化。
一態樣之設定方法具有輸入步驟、與設定步驟。輸入步驟係受理用以設定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之步驟。設定步驟係基於輸入步驟之設定輸入,將具有子機1或複數個設施20之集體設施200作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之步驟。應對資訊係為應對拜訪集體設施200之來訪者H1而自子機1輸出之資訊。子機1係設置於集體設施200,且與分別設置於複數個設施20之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一者通信之機器。又,一態樣之程式使1個以上之處理器執行上述之設定方法。
一態樣之設定方法具有輸入步驟、與設定步驟。輸入步驟係受理用以設定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之步驟。設定步驟係基於輸入步驟之設定輸入,設定應對資訊中作為聲音自子機1輸出之聲音資訊之態樣的步驟。應對資訊係為應對拜訪具有複數個設施20之集體設施200之來訪者H1而自子機1輸出之資訊。子機1係設置於集體設施200,且與分別設置於複數個設施20之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一者通信之機器。又,一態樣之程式使1個以上之處理器執行上述之設定方法。
本揭示之對講機系統100於例如子機1之子機側控制部13、及控制裝置3之信號處理部31等包含電腦系統。電腦系統將作為硬體之處理器及記憶體設為主構成。藉由處理器執行記錄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之程式,實現作為本揭示中之子機側控制部13及信號處理部31之功能。程式可預先記錄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可通過電氣通信電路提供,亦可記錄於能以電腦系統讀取之記憶卡、光學器件、硬碟機等非暫時性記錄媒體而提供。電腦系統之處理器由包含半導體積體電路(IC:Integrated Circuit)或大規模積體電路(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之1個或複數個電子電路構成。此處所提之IC或LSI等之積體電路係根據積體之程度而叫法不同,包含稱為系統LSI、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超大型積體電路)、或ULSI(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極大型積體電路)之積體電路。再者,關於製造LSI後程式化之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可實現LSI內部之接合關係之再構成或LSI內部之電路劃分之再構成之邏輯器件,亦可作為處理器採用。複數個電子電路可集中於1片晶片,亦可分散設置於複數片晶片。複數片晶片可集中於1個裝置,亦可分散設置於複數個裝置。此處所提之電腦系統包含具有1個以上之處理器及1個以上之記憶體之微控制器。因此,關於微控制器,亦以包含半導體積體電路或大規模積體電路之1個或複數個電子電路構成。
又,將子機1中之複數個功能集中於1個框體並非子機1所必要之構成。子機1之構成要素亦可分散設置於複數個框體。再者,子機側控制部13等子機1之至少一部分功能亦可藉由例如伺服器裝置及雲端(雲端運算)等實現。相反,如上述實施形態般,子機1之所有功能亦可集中於1個框體。於控制裝置3中亦同樣。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應對控制部7不限定於作為子機側控制部13之一功能實現之態樣,亦可與子機側控制部13分開設置。又,應對控制部7係只要為可與子機1進行通信之位置,則不拘設置場所。例如,應對控制部7除子機1以外,亦可設置於控制裝置3、或管理室母機等。音量設定部8亦同樣。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應對控制部7可將集體住宅(集體設施)200作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作為一例,於存在2棟集體住宅200之情形時,如下設定:於一集體住宅200之子機1中,應對來訪者H1時促請輸入房間編號,於另一集體住宅200之子機1中,除輸入房間編號以外,亦促請選擇事由。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集體住宅(集體設施)200亦可如圖11所示存在複數棟(於圖11中為2棟)。於此情形時,應對控制部7受理到設定輸入時,基於設定輸入將複數個集體住宅200作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此處,「將複數個集體住宅200作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意指例如若為於複數個集體住宅200各存在1台子機1之情形時,則對該等所有之子機1皆設定相同之應對資訊。於此情形時,例如只要於分別設置於複數個集體住宅200之複數台控制裝置3中之任1台控制裝置3設置應對控制部7即可。且,若以該應對控制部7設定應對資訊,則經由複數台控制裝置3,對所有子機1發送設定之應對資訊,藉此於所有子機1中設定相同之應對資訊。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應對控制部7亦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將呼叫時錄音之聲頻資料及錄影之影像資料與外出記錄資料合成並記憶於母機2之功能的有效/無效。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應對控制部7亦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於以子機1進行來訪者H1應對之期間,在呼叫前,事先向居住者通知存在來訪者H1之功能的有效・無效。於該功能中,應對控制部7使母機2發出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等之光源,或自通話部29之揚聲器提高特定聲之音量。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應對控制部7亦可基於設定輸入設定不經由居住者而對來訪者H1進行自動應答之功能的有效・無效。於該功能中,應對控制部7於母機2中設定為外出模式之情形時,例如使用學習完畢之神經網路,自動執行來訪者H1之應對。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應對控制部7亦可於以子機1進行來訪者H1應對之期間,使子機1與母機2輸出相互不同之聲音訊息,或輸出相互不同之聲頻。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應對控制部7亦可構成為受理來自設置於集體住宅200之管理室之管理室母機之設定輸入。
(總結) 如上所述,第1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具備應對控制部(7)。應對控制部(7)控制應對資訊。應對資訊係為應對拜訪具有複數個設施(20)之集體設施(200)之來訪者(H1)而自子機(1)輸出之資訊。子機(1)係設置於集體設施(200),且與分別設置於複數個設施(20)之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一者通信之機器。應對控制部(7)受理到用以設定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時,基於設定輸入設定應對資訊中作為聲音自子機(1)輸出之聲音資訊之態樣。
根據該態樣,有可提高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的優點。
如第1態樣,第2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基於設定之聲音資訊之態樣,變更顯示於子機(1)具有之顯示部(18)之顯示資訊的態樣。
根據該態樣,有作為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不僅變更聲音資訊,亦可同時變更顯示資訊之優點。
如第1或第2態樣,第3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聲音資訊之態樣包含語言。
根據該態樣,有可設定為以來訪者(H1)能理解之語言,進行來訪者(H1)之應對之優點。
如第1至第3中之任一態樣,第4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資訊包含第1資訊、與第2資訊。第1資訊係不依據子機(1)之放置狀況而變之資訊。第2資訊係根據子機(1)之放置之狀況變化之資訊。
根據該態樣,有可進一步提高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的優點。
如第1至第4中之任一態樣,第5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資訊包含用以促請來訪者(H1)輸入特定資訊的指示資訊。
根據該態樣,有可於呼叫前事先取得來訪者(H1)相關之資訊之優點。
如第1至第5中之任一態樣,第6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基於輸入至子機(1)之資訊,變更應對資訊。
根據該態樣,有可根據來訪者(H1)而變更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優點。
如第1至第6中之任一態樣,第7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基於輸入至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1台母機(2)之資訊,變更應對資訊。
根據該態樣,有可依母機2之每個使用者(例如住戶(20)之居住者),變更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優點。
如第1至第7中之任一態樣,第8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控制向來訪者(H1)指定為被呼叫方之母機(2)輸出呼叫資訊。
根據該態樣,有可提高針對母機(2)之使用者之呼叫態樣之自由度的優點。
如第8態樣,第9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基於輸入至指定為被呼叫方之母機(2)之資訊,控制呼叫資訊之輸出。
根據該態樣,有可依母機2之每個使用者變更呼叫態樣之優點。
如第8或第9態樣,第10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於輸出應對資訊之至少一部分後,若子機(1)自來訪者(H1)取得之資訊滿足特定之條件時,控制呼叫資訊之輸出。
根據該態樣,有根據來訪者(H1)而變更呼叫之態樣之優點。
如第8至第10中之任一態樣,第11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於控制呼叫資訊之輸出時控制子機(1)。
根據該態樣,有可變更呼叫母機(2)時之子機(1)之動作態樣的優點。
如第1至第11中之任一態樣,第12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進而具備設定輸出應對資訊之音量的音量設定部(8)。
根據該態樣,有可設定為能根據子機(1)之放置環境,以適宜之音量輸出應對資訊之優點。
第13態樣之設定方法具有輸入步驟與設定步驟。輸入步驟係受理用以設定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之步驟。設定步驟係基於輸入步驟中之設定輸入,設定應對資訊中自子機(1)作為聲音輸出之聲音資訊之態樣的步驟。應對資訊係為了與拜訪具有複數個設施(20)之集體設施(200)之來訪者(H1) 應對而自子機(1)輸出之資訊。子機(1)係設置於集體設施(200),且與分別設置於複數個設施(20)之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一者進行通信之機器。
根據該態樣,有可提高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之優點。
第14態樣之程式使1個以上之處理器執行第13態樣之設定方法。換言之,第14態樣之記錄媒體係能以電腦讀取之非暫時性之記錄媒體,且記憶有用以使1個以上之處理器執行第13態樣之設定方法之程式。
根據該態樣,有可提高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的優點。
關於第2~第12態樣之構成,並非對講機系統(100)所必要之構成,而可適當省略。
又,對講機系統(100)亦可如下構成。
即,第15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具備應對控制部(7)。應對控制部(7)控制應對資訊。應對資訊係為了與拜訪具有複數個設施(20)之集體設施(200)之來訪者(H1) 應對而自子機(1)輸出之資訊。子機(1)係設置於集體設施(200)、與分別設置於複數個設施(20)之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一者進行通信之機器。應對控制部(7)當受理用以設定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時,基於設定輸入,將子機(1)或集體設施(200)作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
根據該態樣,有可提高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的優點。
如第15態樣,第16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資訊包含第1資訊與第2資訊。第1資訊係不依據子機(1)之放置狀況而變化之資訊。第2資訊係根據子機(1)之放置狀況而變化之資訊。
根據該態樣,有可進一步提高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之優點。
如第15或第16態樣,第17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資訊包含用以促請來訪者(H1)輸入特定之資訊的指示資訊。
根據該態樣,有可於呼叫前事先取得來訪者(H1)相關之資訊之優點。
如第15至第17中之任一態樣,第18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基於輸入至子機(1)之資訊,變更應對資訊。
根據該態樣,有可根據來訪者(H1)而變更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優點。
如第15至第18中之任一態樣,第19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基於輸入至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一台母機(2)之資訊,變更應對資訊。
根據該態樣,有依母機(2)之每個使用者(例如住戶(20)之居住者)而變更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優點。
如第15至第19中之任一態樣,第20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控制向來訪者(H1)指定為被呼叫方之母機(2)輸出呼叫資訊。
根據該態樣,有可提高針對母機(2)之使用者之呼叫態樣之自由度的優點。
如第20態樣,第21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基於輸入至指定為被呼叫方之母機(2)之資訊,控制呼叫資訊之輸出。
根據該態樣,有可依母機(2)之每個使用者而變更呼叫之態樣之優點。
如第20或第21態樣,第22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於輸出應對資訊之至少一部分後,若子機(1)自來訪者(H1)取得之資訊滿足特定之條件時,控制呼叫資訊之輸出。
根據該態樣,有可根據來訪者(H1),變更呼叫之態樣之優點。
如第20至第22中之任一態樣,第23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應對控制部(7)於控制呼叫資訊之輸出時控制子機(1)。
根據該態樣,有可變更呼叫母機(2)時之子機(1)之動作態樣的優點。
如第15至第23中之任一態樣,第24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進而具備設定輸出應對資訊之音量的音量設定部(8)。
根據該態樣,有可設定為能根據子機(1)之放置環境,以適宜之音量輸出應對資訊之優點。
如第15至第24中之任一態樣,第25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0)中,集體設施(200)為複數台。應對控制部(7)於受理設定輸入時,基於設定輸入將複數台集體設施(200)作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
根據該態樣,與依每集體設施(200)設定應對資訊之情形相比,有可減少設定應對資訊之繁瑣度之優點。
第26態樣之設定方法具有輸入步驟與設定步驟。輸入步驟係受理用以設定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之步驟。設定步驟係基於輸入步驟之設定輸入,將具有子機(1)或複數個設施(20)之集體設施(200)作為一單位設定應對資訊之步驟。應對資訊係為了與拜訪集體設施(200)之來訪者(H1)應對而自子機(1)輸出之資訊。子機(1)係設置於集體設施(200)、與分別設置於複數個設施(20)之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一者進行通信之機器。
根據該態樣,有可提高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的優點。
第27態樣之程式使1個以上處理器執行第26態樣之設定方法。換言之,第27態樣之記錄媒體係能以電腦讀取之非暫時性記錄媒體,且記憶有用以使1個以上之處理器執行第26態樣之設定方法之程式。
根據該態樣,有可提高來訪者(H1)之應對態樣之自由度的優點。
關於第16~第25態樣之構成,並非對講機系統(100)所必要之構成,而可適當省略。
然而,應對者(居住者)與來訪者H1通話時,應對者以母機2進行特定之操作,藉此,亦可使用以驅趕來訪者H1之聲音訊息與應對者發出之聲音疊加並自子機1輸出。例如,於來訪者H1為出於應對者不期望之目的(宗教勸說、報紙勸說、或入戶推銷等)而拜訪之人物之情形時,將「請儘快離開」、或「讓我投訴?」等期望離開之聲音訊息輸出至子機1。期望離開之聲音訊息之態樣較佳為例如男性之音色、或對來訪者H1帶怒氣之音色或語調等。
即,對講機系統(100)具備子機(1)、與應對控制部(7)。子機(1)設置於具有複數個設施(20)之集體設施(200),且與分別設置複數個設施(20)之複數台母機(2)中之任一者通信。應對控制部(7)控制對子機(1)輸出用以應對拜訪集體設施(200)之來訪者(H1)之應對資訊。應對控制部(7)於子機(1)與母機(2)通話時,母機(2)中受理到特定之輸入時,使用以驅趕來訪者(H1)之聲音資訊與自子機(1)輸出之聲音疊加而輸出。
1:子機 2:母機 3:控制裝置 4:門鈴 5:分支器 7:應對控制部 8:音量設定部 11:攝像部 12:子機側傳送部 13:子機側控制部 14:子機側操作部 15:影像處理部 16:記憶部 17:感測器 18:顯示部 19:通話部 20:住戸(設施) 21:母機側傳送部 22:顯示部 23:母機側控制部 24:母機側操作部 25:影像處理部 26:記憶部 27:通知部 29:通話部 31:信號處理部 32:通信部 61:第1幹線 62:第2幹線 63:分支線 64:連接線 100:對講機系統 180:顯示畫面 200:集體住宅(集體設施) 201:共用部 202:後門 G0:基本引導圖像 G1:第1引導圖像 G2:第2引導圖像 G3:第3引導圖像 G4:第4引導圖像 G5:第5引導圖像 G6:第6引導圖像 H1:來訪者 S1:步驟 S2:步驟 S3:步驟 S4:步驟 S5:步驟 S6:步驟
圖1係顯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之構成之方塊圖。 圖2係顯示應用上述對講機系統之集體住宅之一例之概略圖。 圖3A及圖3B分別係上述對講機系統中之子機之顯示部所顯示之引導圖像之概念圖。 圖4A~圖4C分別係上述對講機系統中之子機之顯示部所顯示之引導圖像之概念圖。 圖5A及圖5B分別係上述對講機系統中之子機之顯示部所顯示之引導圖像之概念圖。 圖6係上述對講機系統中之母機處於呼叫時之概念圖。 圖7係顯示以上述對講機系統中之應對控制部設定之應對資訊之一例的概念圖。 圖8係顯示以上述對講機系統中之應對控制部設定之應對資訊之一例的概念圖。 圖9係顯示以上述對講機系統中之應對控制部設定之應對資訊之一例的概念圖。 圖10係用以說明上述對講機系統中之應對控制部之設定功能之動作的流程圖。 圖11係顯示於上述對講機系統中,存在複數個集體住宅時之應對控制部之配置之一例的概略圖。
1:子機
2:母機
3:控制裝置
4:門鈴
5:分支器
7:應對控制部
8:音量設定部
11:攝像部
12:子機側傳送部
13:子機側控制部
14:子機側操作部
15:影像處理部
16:記憶部
17:感測器
18:顯示部
19:通話部
21:母機側傳送部
22:顯示部
23:母機側控制部
24:母機側操作部
25:影像處理部
26:記憶部
27:通知部
29:通話部
31:信號處理部
32:通信部
61:第1幹線
62:第2幹線
63:分支線
64:連接線
100:對講機系統

Claims (14)

  1. 一種對講機系統,其具備控制應對資訊之應對控制部,且 上述應對資訊係為了與拜訪具有複數個設施之集體設施之來訪者應對而自子機輸出之資訊, 上述子機係設置於上述集體設施、與分別設置於上述複數個設施之複數台母機中之任一者進行通信之機器, 上述應對控制部受理到用以設定上述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時,基於上述設定輸入而設定上述應對資訊中自上述子機作為聲音輸出之聲音資訊的態樣。
  2. 如請求項1之對講機系統,其中 上述應對控制部基於設定之上述聲音資訊之態樣,變更顯示於上述子機所具有之顯示部之顯示資訊的態樣。
  3.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系統,其中 上述聲音資訊之態樣包含語言。
  4.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系統,其中 上述應對資訊包含: 第1資訊,其不依據上述子機之放置狀況而變化;及 第2資訊,其根據上述子機之放置狀況而變化。
  5.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系統,其中 上述應對資訊包含用以促請上述來訪者輸入特定之資訊的指示資訊。
  6.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系統,其中 上述應對控制部基於輸入至上述子機之資訊,變更上述應對資訊。
  7.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系統,其中 上述應對控制部基於輸入至上述複數台母機中之至少1台母機之資訊,變更上述應對資訊。
  8.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系統,其中 上述應對控制部控制向上述來訪者指定為被呼叫方之母機輸出呼叫資訊。
  9. 如請求項8之對講機系統,其中 上述應對控制部基於輸入至指定為上述被呼叫方之母機之資訊,控制上述呼叫資訊之輸出。
  10. 如請求項8之對講機系統,其中 上述應對控制部於輸出上述應對資訊之至少一部分後,若上述子機自上述來訪者取得之資訊滿足特定條件時,控制上述呼叫資訊之輸出。
  11. 如請求項8之對講機系統,其中 上述應對控制部於控制上述呼叫資訊之輸出時,控制上述子機。
  12.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系統,其進而具備: 設定輸出上述應對資訊之音量之音量設定部。
  13. 一種設定方法,其具有: 輸入步驟,其受理用以設定應對資訊之設定輸入;及 設定步驟,其基於上述輸入步驟中之上述設定輸入,設定上述應對資訊中自子機作為聲音輸出之聲音資訊的態樣;且 上述應對資訊係為了與拜訪具有複數個設施之集體設施之來訪者應對而自子機輸出之資訊, 上述子機係設置於上述集體設施、與分別設置於上述複數個設施之複數台母機中之任一者進行通信之機器。
  14. 一種記錄媒體,其係可以電腦讀取之非暫時性之記錄媒體,且 記憶有用以使1個以上之處理器執行如請求項13之設定方法的程式。
TW109113296A 2019-04-22 2020-04-21 對講機系統、設定方法及記錄媒體 TWI8181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1317 2019-04-22
JP2019081316A JP7422320B2 (ja) 2019-04-22 2019-04-22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81317A JP7422321B2 (ja) 2019-04-22 2019-04-22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81316 2019-04-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1955A true TW202101955A (zh) 2021-01-01
TWI818172B TWI818172B (zh) 2023-10-11

Family

ID=72942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3296A TWI818172B (zh) 2019-04-22 2020-04-21 對講機系統、設定方法及記錄媒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62053A4 (zh)
TW (1) TWI818172B (zh)
WO (1) WO20202181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1648A (ja) * 2001-09-21 2003-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指紋照合機能を有したインターホン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04297233A (ja) * 2003-03-26 2004-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留守番機能付きインターホン親機及び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2012015974A (ja) 2010-07-05 2012-01-19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5508198B2 (ja) * 2010-09-01 2014-05-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5919549B2 (ja) * 2011-07-06 2016-05-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集合住宅用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5971605B2 (ja) * 2015-02-24 2016-08-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インターホン子機及びインターホン親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18146A1 (ja) 2020-10-29
EP3962053A1 (en) 2022-03-02
TWI818172B (zh) 2023-10-11
EP3962053A4 (en) 2022-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22321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45842A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2101955A (zh) 對講機系統、設定方法及記錄媒體
JP2023036762A (ja) インターホン玄関装置、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54833B2 (ja) インターホン玄関装置、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78836B2 (ja) 玄関画像出力システム、玄関画像出力装置、玄関画像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22320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84657A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13253B2 (ja) 呼出装置、情報端末、情報端末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7329747B2 (ja) インターホン玄関装置、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通信装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67740B2 (ja) 通知システム及び通知プログラム
JP7236634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インターホン親機、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7320720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68825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ロビーインターホン、親機、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10577A (ja) 情報端末、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629903B (zh) Collective residential walkie-talkie system, server device and display terminal
JP2023005286A (ja)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97662A (ja) 情報端末、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57828A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情報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05151A (ja)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インターホン装置の制御方法、インターホン装置用プログラム、情報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情報端末用プログラム
JP2020127088A (ja)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情報端末、及び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2005102090A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