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3059A - 印刷機與其墨槽裝置及墨槽周圍的清潔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機與其墨槽裝置及墨槽周圍的清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3059A
TW202043059A TW108116690A TW108116690A TW202043059A TW 202043059 A TW202043059 A TW 202043059A TW 108116690 A TW108116690 A TW 108116690A TW 108116690 A TW108116690 A TW 108116690A TW 202043059 A TW202043059 A TW 2020430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k tank
ink
roller
plate
adv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6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爪雅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艾美企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艾美企畫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艾美企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6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43059A/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3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305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墨槽裝置的墨槽,具備:固定的框架、在框架的上表面設置成滑動自如的板件、使板件對框架進退的進退機構,進退機構,具備:馬達、固定在馬達之輸出軸且與輸出軸一體地旋轉而使凸輪面從真圓變化的凸輪、與凸輪面接觸而進退的桿,藉由桿的進退而使板件對框架進退。

Description

印刷機與其墨槽裝置及墨槽周圍的清潔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印刷機的墨槽裝置,特別是關於墨槽周圍的清潔。
在對再生紙等印刷時,於印刷中產生的紙粉會與墨水混合而凝固。如此一來墨槽滾軸與墨槽之間的間隙會塞住,而妨礙來自墨槽滾軸之墨水的供給。且,紙粉不會均勻地塞在間隙,故會沿著墨槽滾軸的軸方向產生印刷濃度不均。
發明者,是檢討使墨槽從墨槽滾軸後退來擴張間隙,並去除紙粉等。為了在印刷中清潔墨槽與墨槽滾軸之間的間隙,有必要正確地控制間隙的寬度。關於墨槽的進退,專利文獻1(JP3194174B)提案有使墨槽繞其軸旋轉。該手法雖能使墨槽與墨槽滾軸之間的間隙變化,但難以正確地控制間隙的寬度。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JP3194174B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的課題,是在印刷中可正確地變更墨槽與墨槽滾軸之間的間隙。 本發明的其他課題,是在印刷中暫時擴張墨槽之位置與墨槽滾軸之間的間隙,藉此清潔墨槽與墨槽滾軸之間的間隙。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墨槽裝置,具備墨槽,該墨槽在與印刷機的墨槽滾軸之間形成墨水團, 墨槽,具備:固定的框架、在框架的上表面設置成滑動自如的板件、使板件對框架進退的進退機構, 進退機構,具備:馬達、固定在馬達之輸出軸且與輸出軸一體地旋轉而使凸輪面從真圓變化的凸輪、與凸輪面接觸而進退的桿,構成為藉由桿的進退而使板件對框架進退。
在本發明,進退機構的剛性較高,可使板件正確地朝向墨槽滾軸進退。又,板件的前端是面對墨槽滾軸,通過該等的間隙來搬送墨水。而且,紙粉等的髒污會與墨水混合而凝固,使間隙塞住。在本發明,可使板件正確地進退,故可在印刷中使板件後退而去除塞住的墨水,並使板件往墨槽滾軸側前進來重新開始印刷。
較佳為,進退機構,具備:固定在板件且具備螺絲孔的安裝構件、一端與桿接觸且另一端螺鎖於安裝構件之螺絲孔的調整螺絲。藉由調整螺絲而可微調安裝構件與桿的間隔,因此可容易微調板件之前端與墨槽滾軸之間的間隙寬度。
較佳為,往維持桿與凸輪面之接觸的方向,以彈推構件來彈推板件。以彈推構件來維持桿與凸輪面之接觸,且與在進退機構的內部設置彈推構件的情況相比之下,墨槽裝置會成為精簡。此外,在馬達關閉時,藉由彈推構件使板件的前端接觸墨槽滾軸,而防止墨水洩漏。
較佳為,設置刮刀,其與板件同步地進退,從墨槽滾軸刮取墨水。使板件後退時,墨槽滾軸與板件之間的間隙會擴張,塞在間隙的墨水會被排出。使刮刀前進來刮取該墨水。
特佳為,設置: 檢測出墨槽滾軸與墨槽之板件之間的間隙之堵塞的手段、以及 控制器,其在檢測出堵塞之際,為了排出塞在間隙的墨水,而控制進退機構,使板件從墨槽滾軸後退來擴張間隙。堵塞,是檢測墨槽滾軸之墨水濃度的不均,或是由沿著墨槽滾軸的軸方向產生印刷濃度的不均等而可檢測出。在檢測到堵塞之際,清潔墨槽滾軸與墨槽之板件之間的間隙,而可自動地防止堵塞的影響。
本發明的印刷機,除了墨槽裝置之外,還具備:從墨槽滾軸接收墨水的傳送滾軸、混墨滾軸、印版滾軸、對墨水團供給墨水的墨水供給部。然後將塞在墨槽滾軸與墨槽之板件之間的間隙的墨水(紙粉等之髒污混入墨水而凝固者)予以排出,使刮刀前進來刮取。因此可防止紙粉等所致之印刷濃度的變動。又,傳送滾軸,是在與墨槽滾軸接觸的位置、與混墨滾軸接觸的位置之間進退,而從墨槽滾軸接收墨水並交給混墨滾軸。且,藉由控制傳送滾軸接觸於墨槽滾軸的工作週期,來控制印刷濃度。
若清潔墨槽滾軸與墨槽之間的間隙的話,在這期間往傳送滾軸的墨水供給會中斷,印刷濃度會降低。於是較佳為,在清潔前或後,較佳為在前後,增加傳送滾軸與墨槽滾軸接觸的工作週期,而增加傳送滾軸接收的墨水量。且較佳為在清潔前,或是在清潔前及清潔中,對墨水團補充墨水,而事先增加混墨滾軸側的墨水量,來彌補因清潔而從墨水團減少的墨水。
本發明之墨槽周圍的清潔方法,是對印刷機清潔墨槽與墨槽滾軸之間的間隙,該印刷機具備:墨槽、墨槽滾軸、從墨槽滾軸接收墨水的傳送滾軸、從印版滾軸與墨槽滾軸刮取墨水的刮刀。 墨槽,具備:固定的框架、在框架的上表面設置成滑動自如的板件、使板件對框架進退的進退機構, 進退機構,具備:馬達、固定在馬達之輸出軸且與輸出軸一體地旋轉而使凸輪面從真圓變化的凸輪、與凸輪面接觸而進退的桿,構成為藉由桿的進退而使板件對框架進退, 使板件從墨槽滾軸後退,藉此擴張墨槽滾軸與板件之間的間隙,將塞在間隙的墨水排出,並使刮刀往墨槽滾軸側前進而從墨槽滾軸刮取墨水。
本說明書中,關於墨槽裝置的記載,亦能直接套用於印刷機及墨槽周圍的清潔方法。
以下表示用來實施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 實施例
於圖1~圖6表示實施例。在各圖中,印刷機2是膠版印刷機、凸版印刷機等,具備墨槽裝置4。又,以圖1的鏈線表示墨槽裝置4的範圍。墨槽6是在固定之框架8的上部具備可動的板件10,12是使板件10進退的進退機構。14,是墨槽6與墨槽滾軸26之間的墨水團,板件10的上表面是例如被薄膜16給覆蓋,從滾軸17饋送薄膜16,以滾軸18捲取薄膜16。
20是刮刀,從墨槽滾軸26刮取墨水,所刮取的墨水是以盤21來承接。藉由進退機構22,使刮刀20在與墨槽滾軸26接觸的位置和非接觸的位置之間進退。24是墨槽裝置4的控制器,其控制進退機構12、22等。
26是墨槽滾軸,30是傳送滾軸。透過複數個混墨滾軸32,墨水是從墨槽滾軸26、傳送滾軸30被搬送至印版滾軸34,而印刷至紙、罐、塑膠的圓盤等之印刷媒體。又,膠版印刷機的情況,是從印版滾軸34透過未圖示的橡皮布滾軸來將墨水印刷至印刷媒體。且,墨水供給部28是對墨水團14供給墨水。傳送滾軸30是往圖1的左右方向進退,在前進而與墨槽滾軸26接觸之際接收墨水,在後退而與混墨滾軸32接觸之際將墨水傳到混墨滾軸32。使傳送滾軸30沿著軸方向分割成複數之個別的傳送滾軸,並使個別的傳送滾軸各自進退亦可,或是不分割而使傳送滾軸30一起進退亦可。此外,印刷機的種類,只要是在墨槽滾軸26與墨槽6之間形成墨水團14者即可。
較佳為,沿著墨槽滾軸26的軸方向,設置監視墨水濃度的感測器S。當沿著軸方向的墨水濃度不均勻的情況,感測器S是對控制器24輸入訊號告知墨槽滾軸26與墨槽6之間的間隙被紙粉等給塞住。又,設置監視印刷媒體之墨水濃度的感測器,來將沿著墨槽滾軸26的軸方向發生印刷濃度不均的情況輸入至控制器24亦可。且,墨槽滾軸26與墨槽6之間的間隙被紙粉等給塞住的訊息,是作業者以手動輸入至控制器24亦可。對於該等之輸入,控制器24是控制進退機構12、22,來清潔墨槽6與墨槽滾軸26之間的間隙。且除此之外,在使印刷機每運作既定時間,或是每印刷既定張數的紙,就清潔墨槽6與墨槽滾軸26之間的間隙亦可。
將墨槽滾軸26與墨槽6之間的間隙,作為g示於圖2。若於該間隙囤積有紙粉、水分、其他的髒污的話,墨水會凝固,而無法通過間隙。其結果,印刷濃度會沿著墨槽滾軸26的軸方向變動。於是將間隙g暫時擴張,將塞在間隙的紙粉等與墨水一起排出,藉由刮刀21來刮取。
在間隙g(圖2)被紙粉等塞住的情況,控制器24是使墨槽6後退,擴張墨槽滾軸26與墨槽6之間的間隙g,排出間隙的墨水。此外,與墨槽6的後退同步,使刮刀20前進至與墨槽滾軸26接觸的位置,來刮取墨水。之後,使墨槽6往墨槽滾軸26側前進,與此同步,使刮刀20後退。又,印刷濃度是因間隙g的寬度而變動,故有必要正確地控制間隙g的寬度。
若暫時擴張間隙g的寬度,並以刮刀20刮取所排出的墨水的話,對混墨滾軸32的墨水供給量會暫時降低。於是較佳為進行以下處理: ・在間隙g之清潔的例如前後,增加使傳送滾軸30與墨槽滾軸26接觸的工作週期,或是 ・在間隙g之例如清潔前~清潔中,由墨水供給部28對墨水團14補充墨水,來增加墨水團14的墨水量。該等之處理,是由來自控制器24的訊號來實行。
於圖2~圖4表示墨槽6的構造。在本說明書,如圖2所示般,將使墨槽6往墨槽滾軸26側移動而使間隙g變窄的情況稱為前進,將從墨槽滾軸26分離而使間隙g擴張的情況稱為後退。且,將與墨槽滾軸26的軸方向平行的方向稱為左右方向。此外,板件10是前端面向墨槽滾軸26者。
如圖2所示般,在墨槽6之背面(與墨槽滾軸26相反側的面)的左右2處,設置進退機構12。且,於墨槽6之左右方向中央部設置導引件37,來導引板件10的進退。而且,在墨槽6之背面的例如2~3處設置彈推部36,來將板件10往墨槽滾軸26側彈推。
於圖3、圖4,表示板件10的進退機構12。於框架6的背面設置凹部40,收容進退機構12。41是伺服馬達,為脈衝馬達等之簡便的馬達亦可。將凸輪43安裝於伺服馬達41的輸出軸42。凸輪43,其與軸42正交的剖面,是成為從以軸42為中心的真圓開始稍微變化的形狀。而且,距真圓的變化量,是成為板件10的進退量。凸輪43的周面是成為凸輪面。使桿44的一端接觸於凸輪面,使桿44的另一端接觸於調整螺絲45。而且,將調整螺絲45螺鎖於安裝板件47,藉由例如2個頂銷48將板件47固定於板件10。又,凸輪43是旋轉自如地被收容在殼體46內,板件47對板件10的固定方法為任意。
圖5表示彈推部36的構造。以螺栓52等將板件51固定於框架8,將壓縮彈簧53配置在板件51與板件10之間,將板件10往墨槽滾軸26側彈推。彈推部36的作用是將板件10往墨槽滾軸26側彈推,其構造本身為任意。又,以彈簧來將進退機構的板件47往凸輪43側彈推亦可,但進退機構會大型化。
說明進退機構12的動作。將凸輪43的相位與墨槽板件的進退量(凸輪面與凸輪之中心軸的距離)之間的關係示於圖6。板件10是被彈推部36給往前進方向彈推,故桿44的一端隨時與凸輪43的凸輪面接觸,另一端隨時與調整螺絲45接觸。若以伺服馬達41使凸輪43旋轉的話,桿44會進退,且透過調整螺絲45亦使安裝板件47進退。而且,藉由頂銷48將板件10固定於板件47,故藉由凸輪43的旋轉,使板件10進退。
進退機構12的剛性較高。因此,可使板件10正確地追隨伺服馬達41的旋轉來進退。例如,由於伺服馬達41與板件10之間沒有長桿等,故伺服馬達41的旋轉是直接反映在板件10的進退。且,由於沒有齒輪,故亦不會有背隙。而且,板件10的位置,是使調整螺絲45對於安裝板件47進退,藉此而可微調。
可將使用凸輪43的板件10,在以下的3個狀態之間進行切換: ・間隙g的寬度幾乎為0,防止來自墨水團14之墨水洩漏的停止狀態; ・將間隙g的寬度保持在既定的值,從墨槽6與墨槽滾軸26之間的間隙g來供給墨水的印刷狀態; ・使間隙g擴張,將紙粉等與墨水一起排出,藉此來清潔間隙g的清潔狀態。
在實施例,可正確地控制間隙g的寬度,故在清潔後可使間隙g的寬度正確地回到例如清潔前的寬度。而且,藉由擴張間隙g,來將塞在墨槽6與墨槽滾軸26之間的間隙g的紙粉等予以排出,而可進行正常的印刷。在夜間等使印刷機2停止的情況,板件10是以來自彈推部36的彈推力來與墨槽滾軸26接觸,故不會發生墨水洩漏。於是,沒有必要在印刷機2的停止前去除墨水團14的墨水。
在實施例,是於左右2個進退機構12各自設置了伺服馬達41。但是,在框架8之例如背面中央部設置1個伺服馬達,並使其軸延長至左右一對的進退機構亦可。但是如此一來,會因軸的扭轉而有著間隙g之寬度的控制精度降低的可能性。且,僅在框架8之例如背面中央部的1處設置進退機構12,在框架8的左右兩側設置導引件37亦可。但是如此一來,會發生板件10在進退中傾斜的可能性。
藉由實施例的進退機構12,來正確地調整間隙g的寬度的話, ・藉由使間隙g暫時擴張,而可從墨槽6與墨槽滾軸26之間的間隙去除紙粉等之髒污。 ・且可因應墨水的種類、所期望的印刷濃度等,控制來自墨水團14的墨水供給量。
2:印刷機 4:墨槽裝置 6:墨槽 8:框架 10:板件 12:進退機構 14:墨水團 16:薄膜 17、18:滾軸 20:刮刀 21:盤 22:進退機構 24:控制器 26:墨槽滾軸 28:墨水供給部 30:傳送滾軸 32:混墨滾軸 34:印版滾軸 36:彈推部 37:導引件 40:凹部 41:伺服馬達 42:輸出軸 43:凸輪 44:桿 45:調整螺絲 46:殼體 47:安裝板件 48:頂銷 51:板件 52:螺栓 53:壓縮彈簧 S:感測器 g:間隙
圖1為實施例之印刷機的主要部方塊圖。 圖2為實施例之墨槽的俯視圖。 圖3為實施例之墨槽的主要部俯視圖,是拆下墨槽板件來表示。 圖4為實施例之墨槽的主要部後視圖。 圖5為表示實施例之墨槽中,墨槽板件之加壓機構的主要部剖面圖。 圖6為表示實施例中,凸輪的相位與墨槽板件的進退量之間關係的圖。
6:墨槽
8:框架
12:進退機構
40:凹部
41:伺服馬達
42:輸出軸
43:凸輪
44:桿
45:調整螺絲
46:殼體
47:安裝板件
48:頂銷

Claims (7)

  1. 一種墨槽裝置,具備墨槽,該墨槽在與印刷機的墨槽滾軸之間形成墨水團, 前述墨槽,具備:固定的框架、在前述框架的上表面設置成滑動自如的板件、使板件對框架進退的進退機構, 前述進退機構,具備:馬達、固定在馬達之輸出軸且與前述輸出軸一體地旋轉而使凸輪面從真圓變化的凸輪、與前述凸輪面接觸而進退的桿,構成為藉由前述桿的進退而使板件對框架進退。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墨槽裝置,其中,前述進退機構,具備:固定在前述板件且具備螺絲孔的安裝構件、一端與前述桿接觸且另一端螺鎖於安裝構件之螺絲孔的調整螺絲。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墨槽裝置,其還具備彈推構件,該彈推構件是往維持前述桿與前述凸輪面之接觸的方向來彈推前述板件。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墨槽裝置,其還具備刮刀,該刮刀是與前述板件同步地進退,從墨槽滾軸刮取墨水。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墨槽裝置,其還具備: 檢測出墨槽滾軸與墨槽之板件之間的間隙之堵塞的手段、以及 控制器,其在檢測出前述堵塞之際,為了排出塞在間隙的墨水,而控制前述進退機構,使前述板件從墨槽滾軸後退來擴張間隙。
  6. 一種印刷機,具備:請求項4或5的墨槽裝置、墨槽滾軸、從墨槽滾軸接收墨水的傳送滾軸、混墨滾軸、印版滾軸、對墨水團供給墨水的墨水供給部。
  7. 一種墨槽周圍的清潔方法,該墨槽是印刷機的墨槽,該印刷機具備:前述墨槽、墨槽滾軸、從墨槽滾軸接收墨水的傳送滾軸、從印版滾軸與墨槽滾軸刮取墨水的刮刀, 前述墨槽,具備:固定的框架、在前述框架的上表面設置成滑動自如的板件、使板件對框架進退的進退機構, 前述進退機構,具備:馬達、固定在馬達之輸出軸且與前述輸出軸一體地旋轉而使凸輪面從真圓變化的凸輪、與前述凸輪面接觸而進退的桿,構成為藉由前述桿的進退而使板件對框架進退, 使前述板件從墨槽滾軸後退,藉此擴張墨槽滾軸與前述板件之間的間隙,將塞在間隙的墨水排出,並使前述刮刀往墨槽滾軸側前進而從墨槽滾軸刮取墨水。
TW108116690A 2019-05-15 2019-05-15 印刷機與其墨槽裝置及墨槽周圍的清潔方法 TW2020430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6690A TW202043059A (zh) 2019-05-15 2019-05-15 印刷機與其墨槽裝置及墨槽周圍的清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6690A TW202043059A (zh) 2019-05-15 2019-05-15 印刷機與其墨槽裝置及墨槽周圍的清潔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3059A true TW202043059A (zh) 2020-12-01

Family

ID=74668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6690A TW202043059A (zh) 2019-05-15 2019-05-15 印刷機與其墨槽裝置及墨槽周圍的清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04305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81689B1 (en) Drum maintenance system for reducing duplex dropout
EP2860032B1 (en) Closed loop ink thickness control system with reduced substrate waste in a printing press
JPH11320842A (ja) ドクターブレード装置
JP37526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4203684A1 (ja) 凹版印刷機および凹版印刷方法
TW202043059A (zh) 印刷機與其墨槽裝置及墨槽周圍的清潔方法
CN111372781A (zh) 油墨容器的清扫装置、印刷机以及油墨容器的清扫方法
JP6882800B2 (ja) 印刷機とそのインキ壺装置及びインキ壺回りの清掃方法
US1012457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contact pressure of intaglio printer wiping roller
TWI647118B (zh) Gravure printing machin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gravure printing machine
JP4424512B2 (ja) 被記録材排出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986733B2 (ja) 印刷機におけるインキつぼのブレード調整装置
JP2531467Y2 (ja) 印刷機のショック防止装置
US3295442A (en) Ink roll cleaning attachment
JPH05200976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WO2019181115A1 (ja) インキ壺装置
JP2008100517A (ja) 印刷機のインキ装置を運転するための方法
CA1280033C (en) Apparatus for accurately metering a film of liquid on a rotating printing machine cylinder
JP2005262760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機の印刷装置
JP2015003424A (ja) 凹版印刷機
JP2021084300A (ja) 孔版印刷装置
JP2019093679A (ja) インキ壺装置と印刷機及び印刷機の制御方法
JP2006297723A (ja) 液体噴射装置、記録装置、液体除去方法及びインク除去方法
JP2006297725A (ja) 液体除去方法およびインク除去方法並びに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S63218357A (ja) 凹版印刷機のワイピン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