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0898A - 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0898A
TW202040898A TW109102002A TW109102002A TW202040898A TW 202040898 A TW202040898 A TW 202040898A TW 109102002 A TW109102002 A TW 109102002A TW 109102002 A TW109102002 A TW 109102002A TW 202040898 A TW202040898 A TW 2020408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ongated member
tool
handle
clamping portion
elong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2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1706B (zh
Inventor
木村慎吾
織川寛大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0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0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1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170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Processing Of Terminals (AREA)
  • Golf Clubs (AREA)

Abstract

[課題] 提供一種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其可以藉由連結工具來支撐旋轉工具從工具操作棒所受到的反作用力。 [解決手段] 連結工具是連結工具操作棒與旋轉工具的連結工具,前述工具操作棒具有輸出軸連結部,輸出軸連結部是連結於旋轉工具的輸出軸。連結工具具備有第1部分與第2部分,第1部分可夾持旋轉工具的把手部並且可從該把手部分開,第2部分可夾持工具操作棒的基端部並且可從該基端部分開。

Description

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更具體而言,是有關於連結工具及利用該連結工具的連結方法,前述連結工具是連結工具操作棒與旋轉工具,前述工具操作棒具有收容前述旋轉工具的輸出軸之收容部。
目前已知有一種工具操作棒,其具備有連結旋轉工具的輸出軸之輸出軸連結部。
作為相關聯的技術,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間接活線絕緣操作棒。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間接活線絕緣操作棒具備有輸入軸,前述輸入軸連結有充電式電動馬達的套座(socket)。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142009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其可以藉由連結工具來支撐旋轉工具從工具操作棒所受到的反作用力。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是有關於以下所示的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
(1)一種連結工具,是連結工具操作棒與旋轉工具的連結工具,前述工具操作棒具有輸出軸連結部,前述輸出軸連結部是連結於前述旋轉工具的輸出軸,前述連結工具具備有: 第1部分,可夾持前述旋轉工具的把手部並且可從前述把手部分開;及 第2部分,可夾持前述工具操作棒的基端部並且可從前述基端部分開。 (2)如上述(1)所記載之連結工具,其中前述第1部分具備有: 第1夾持部,可接觸前述把手部的一側面;及 第2夾持部,可接觸前述把手部的另一側面, 前述第2部分具備有: 第3夾持部,可接觸前述基端部的一側面;及 第4夾持部,可接觸前述基端部的另一側面。 (3)如上述(2)所記載之連結工具,其具有: 第1細長構件,具有前述第1夾持部與前述第3夾持部;及 第2細長構件,具有前述第2夾持部與前述第4夾持部。 (4)如上述(3)所記載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間隔調整構件,前述間隔調整構件是調整前述第1細長構件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之間的間隔。 (5)如上述(3)或(4)所記載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第1連結構件,前述第1連結構件是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其中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為前述第1細長構件的前述第1夾持部側的端部,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為前述第2細長構件的前述第2夾持部側的端部, 前述第1連結構件可在連結位置與開放位置之間變更位置,前述連結位置是連結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之位置,前述開放位置是在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之間,形成可插入前述把手部的開口之位置。 (6)如上述(5)所記載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第2連結部,前述第2連結部是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其中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為前述第1細長構件的前述第3夾持部側的端部,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為前述第2細長構件的前述第4夾持部側的端部。 (7)如上述(6)所記載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第3連結構件,前述第3連結構件是配置在前述第1連結構件與前述第2連結部之間,並且連結前述第1細長構件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 藉由前述第1細長構件、前述第2細長構件、前述第1連結構件、及前述第3連結構件,形成包圍前述把手部的4角形。 (8)如上述(3)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將前述第2細長構件往朝向前述第1細長構件的方向賦與勢能之賦與勢能構件、或將前述第1細長構件往朝向前述第2細長構件的方向賦與勢能之賦與勢能構件。 (9)如上述(3)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鉸鏈部,前述鉸鏈部是以可旋動的方式來連結前述第1細長構件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 (10)一種連結方法,是利用連結工具,來連結工具操作棒與旋轉工具的連結方法, 前述連結工具具備有: 第1部分,可夾持前述旋轉工具的把手部並且可從前述把手部分開;及 第2部分,可夾持前述工具操作棒的基端部並且可從前述基端部分開, 前述連結方法具備有: 輸出軸連結步驟,將前述旋轉工具的輸出軸,連結於前述工具操作棒的輸出軸連結部; 基端部連結步驟,連結前述連結工具的前述第2部分與前述工具操作棒的前述基端部;及 把手部連結步驟,連結前述連結工具的前述第1部分與前述旋轉工具的前述把手部。 (11)如上述(10)所記載之連結方法,其中前述第1部分具備有夾持前述把手部的夾持部, 沿著前述工具操作棒的長邊方向軸的方向上之前述輸出軸與前述夾持部之間的距離為8cm以上35cm以下。
發明效果 藉由本發明,即可以提供一種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其可以藉由連結工具來支撐旋轉工具從工具操作棒所受到的反作用力。
以下,參照圖式來詳細地說明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及連結方法。再者,在本說明書中,對於具有相同種類的功能之構件是附加相同或類似的符號。並且,針對已附加相同或類似的符號之構件,有時會將重複的說明省略。
如圖1所例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是連結工具操作棒8與旋轉工具9(例如,電動鑽頭)的連結工具。連結工具1是連結工具操作棒8(更具體而言,具有輸出軸連結部81的工具操作棒8,前述輸出軸連結部81是連結於旋轉工具9的輸出軸91)與旋轉工具9。連結工具1具有第1部分P與第2部分Q,前述第1部分P可夾持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換言之,作業人員所把持的把手部),前述第2部分Q可夾持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再者,在工具操作棒8的前端部83上,安裝有操作電線等線材之任意的工具(換言之,在工具操作棒8的前端部83上,安裝有可安裝工具的工具安裝部)。工具操作棒8的前端部所安裝的工具例如為電線把持工具、電線切斷工具、將電線的絕緣被覆剝下的剝皮工具等。藉由旋轉工具9的輸出軸91旋轉,工具操作棒8的輸出軸連結部81即旋轉。輸出軸連結部81的旋轉是透過工具操作棒8的驅動力傳達機構,傳達至工具操作棒8的前端部所安裝的工具。如此一來,即可藉由工具操作棒8的前端部所安裝的工具的末端作用器(end effector)(例如,把持部、切斷刃等),來操作(例如,把持、切斷)電線等線材。實施形態中的工具操作棒8例如為絕緣操作棒,至少基端部82的外周面是以電氣絕緣性的材料所形成。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2及圖3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圖2是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的概略二面圖。在圖2的上側記載有連結工具1A的概略平面圖,而在圖2的下側記載有連結工具1A的概略側面圖。圖3是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的概略平面圖。
如圖2所例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具有第1部分P與第2部分Q,前述第1部分P可夾持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參照圖1)並且可從該把手部92分開,前述第2部分Q可夾持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參照圖1)並且可從該基端部82分開。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工具1A具備有第1部分P,前述第1部分P可夾持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並且可從該把手部92分開。因此,可以較容易地將連結工具1A安裝至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並且可以較容易地從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上取下連結工具1A。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工具1A具備有第2部分Q,前述第2部分Q可夾持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並且可從該基端部82分開。因此,可以較容易地將連結工具1A安裝至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並且可以較容易地從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上取下連結工具1A。
設想在不使用連結工具1A的情形下,作業人員在把持住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的狀態下,使旋轉工具9的輸出軸91旋轉。在此情況下,當工具操作棒8的前端部所安裝的工具的末端作用器(end effector)已接觸到作業對象物(例如電線)時,從工具操作棒8的輸出軸連結部81會有較大的反作用力(較大的扭力)作用在旋轉工具9的輸出軸91上。由於該扭力會變成要由把持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的作業人員來支撐,因此作業人員的負擔較大。相對於此,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可以藉由連結工具1A來夾持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因此,即使作業人員將手離開把手部92的狀態(或者,只將手放在把手部92的狀態)下,連結工具1A仍然可以支撐旋轉工具9從工具操作棒8所受到的反作用力。換言之,連結工具1A可有效地防止因旋轉工具9從工具操作棒8所受到的反作用力,而使得旋轉工具9整體繞著輸出軸91旋轉之情形。
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是連結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與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之間。因此,在第1實施形態中,並不需要配合旋轉工具9的輸出軸91的形狀、以及在該輸出軸91的周圍所配置的構件的形狀,來準備各種連結工具。換言之,由於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的形狀是形成為適合於作業人員的手,因此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的形狀無關於旋轉工具9的種類,而為大致一定的形狀。據此,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可以用於連結各種類型的旋轉工具9與工具操作棒8。
又,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是連結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與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之間。在此情況下,如圖1所例示,旋轉工具9的輸出軸91與連結工具1A是形成為充分地分開。在旋轉工具9的輸出軸91與連結工具1A充分地分開的情況下,因旋轉工具9從工具操作棒8所受到的扭力(繞著輸出軸91的扭力)而產生的應力(更具體而言為產生在連結工具1A的應力)即會較小。據此,因旋轉工具9從工具操作棒8所受到的扭力(繞著輸出軸91的扭力),使得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損傷或變形的風險即會較小。
又,在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配置有電池的情況下,若旋轉工具9繞著輸出軸91來旋轉,則在旋轉工具9上會產生較大的離心力。對此,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是直接地支撐電池的附近。據此,可有效地抑制把手部92繞著輸出軸91來進行旋轉運動的情形。連結工具1A亦可設成支撐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當中,旋轉工具9的輸出軸91與旋轉工具9的電池之間的部分。在此情況下,可有效地抑制把手部92繞著輸出軸91來進行旋轉運動的情形,且連結工具1A不會妨礙電池交換。
(任意附加的構成) 接著,說明在第1實施形態中可採用之任意附加的構成。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可夾持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的第1部分P,具備有第1夾持部P1與第2夾持部P2,前述第1夾持部P1可接觸把手部92的一側面,前述第2夾持部P2可接觸把手部92的另一側面。在此情況下,為了藉由第1部分P來夾持把手部92,只要將第1夾持部P1與第2夾持部P2之間的間隔縮小即可。又,為了使第1部分P從把手部92分開,只要將第1夾持部P1與第2夾持部P2之間的間隔擴大即可。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可夾持旋轉工具8的基端部82的第2部分Q,具備有第3夾持部Q1與第4夾持部Q2,前述第3夾持部Q1可接觸基端部82的一側面,前述第4夾持部Q2可接觸基端部82的另一側面。在此情況下,為了藉由第2部分Q來夾持基端部82,只要將第3夾持部Q1與第4夾持部Q2之間的間隔縮小即可。又,為了使第2部分Q從基端部82分開,只要將第3夾持部Q1與第4夾持部Q2之間的間隔擴大即可。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工具1A具備有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第1細長構件11具有上述第1夾持部P1及上述第3夾持部Q1。又,第2細長構件12具有上述第2夾持部P2及上述第4夾持部Q2。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為了藉由第1部分P來夾持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並且藉由第2部分Q來夾持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只要將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間隔縮小即可。換言之,在第1細長構件11具有第1夾持部P1及第3夾持部Q1,且第2細長構件12具有第2夾持部P2及第4夾持部Q2的情況下,藉由簡單的操作,即可以藉由第1部分P來夾持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並且藉由第2部分Q來夾持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為了使第1部分P從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分開,並且使第2部分Q從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分開,只要將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間隔擴大即可。換言之,在第1細長構件11具有第1夾持部P1及第3夾持部Q1,且第2細長構件12具有第2夾持部P2及第4夾持部Q2的情況下,藉由簡單的操作,即可以使第1部分P從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分開,並且使第2部分Q從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分開。
再者,第1細長構件11較理想的是為板構件。第1細長構件11亦可具備有藉由彎曲板構件而形成的補強肋。例如,亦可將第1細長構件11(板構件)之垂直於長邊方向的截面形狀設為L字形,或者亦可設為C字形(換言之為日文片假名的「コ」字形)。再者,第1細長構件11亦可為棒構件。雖然第1細長構件11亦可由1個零件來構成,但是亦可由複數個零件的組合來構成。又,第2細長構件12較理想的是為板構件。第2細長構件12亦可具備有藉由彎曲板構件而形成的補強肋。例如,亦可將第2細長構件12(板構件)之垂直於長邊方向的截面形狀設為L字形,或者亦可設為C字形(換言之為日文片假名的「コ」字形)。再者,第2細長構件12亦可為棒構件。雖然第2細長構件12亦可由1個零件來構成,但是亦可由複數個零件的組合來構成。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細長構件11具備有基部構件11a(更具體而言為板狀的基部構件)。基部構件11a的長度例如為20cm以上50cm以下,或30cm以上40cm以下。基部構件11a的長度較理想的是比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與工具操作棒8的基部構件82之間的間隔更長。基部構件11a例如為金屬製或樹脂製。
第1細長構件11具有作為第1夾持部P1來發揮功能的第1夾持構件11b。第1夾持構件11b是直接接觸把手部92的構件。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夾持構件11b是比基部構件11a為更柔軟的材質。由於第1夾持構件11b為較柔軟的材質,因此可有效地藉由第1夾持構件11b來保持住把手部92。第1夾持構件11b例如為橡膠製。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夾持構件11b是配置在基部構件11a的周圍之管狀的構件。
第1細長構件11亦可具有作為第3夾持部Q1來發揮功能的第3夾持構件11c。第3夾持構件11c是直接接觸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之構件。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3夾持構件11c是比基部構件11a為更柔軟的材質。由於第3夾持構件11c為較柔軟的材質,因此可有效地藉由第3夾持構件11c來保持住基端部82。第3夾持構件11c例如為樹脂製。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3夾持構件11c是安裝於基部構件11a。第3夾持構件11c亦可具備有接觸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之凹面111c。凹面111c較理想的是具有和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的外周面大致互補的形狀。凹面111c例如為在平面視角下具有圓弧形狀的圓弧狀表面,或者在平面視角下具有V字形狀的V字形表面。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細長構件12具備有基部構件12a(更具體而言為板狀的基部構件)。基部構件12a的長度例如為20cm以上50cm以下,或30cm以上40cm以下。基部構件12a的長度較理想的是比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與工具操作棒8的基部構件82之間的間隔更長。基部構件12a例如為金屬製或樹脂製。
第2細長構件12具有作為第2夾持部P2來發揮功能的第2夾持構件12b。第2夾持構件12b是直接接觸把手部92的構件。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夾持構件12b是比基部構件12a為更柔軟的材質。由於第2夾持構件12b為較柔軟的材質,因此可有效地藉由第2夾持構件12b來保持住把手部92。第2夾持構件12b例如為橡膠製。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夾持構件12b是配置在基部構件12a的周圍之管狀的構件。
第2細長構件12亦可具有作為第4夾持部Q2來發揮功能的第4夾持構件12c。第4夾持構件12c是直接接觸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之構件。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夾持構件12c是比基部構件12a為更柔軟的材質。由於第4夾持構件12c為較柔軟的材質,因此可有效地藉由第4夾持構件12c來保持住基端部82。第4夾持構件12c例如為樹脂製。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夾持構件12c是安裝於基部構件12a。第4夾持構件12c亦可具備有接觸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之凹面112c。凹面112c較理想的是往凹面111c的相反方向凹入。在此情況下,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可收容至凹面111c與凹面112c所形成的收容空間內。凹面112c例如為在平面視角下具有圓弧形狀的圓弧狀表面,或者在平面視角下具有倒V字形狀的倒V字形表面。
第2細長構件12亦可具備有脫離防止部S,前述脫離防止部S是防止後述的間隔調整構件13(更具體而言為螺栓構件)從第2細長構件12上脫離。脫離防止部S例如是藉由彎曲第2細長構件12而形成的彎曲部。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在第2細長構件12的第1端部上配置有第1脫離防止部S1。第1脫離防止部S1是在將螺栓構件13b-1螺入螺紋棒13a-1後,防止該螺栓構件13b-1從第2細長構件12脫離的情形。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在第2細長構件12的第2端部上配置有第2脫離防止部S2。第2脫離防止部S2是在將螺栓構件13b-2螺入螺紋棒13a-2後,防止該螺栓構件13b-2從第2細長構件12脫離的情形。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工具1A具備有間隔調整構件13(更具體而言為第1間隔調整構件13-1及第2間隔調整構件13-2),前述間隔調整構件13是調整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間隔。連結工具1A所具備的間隔調整構件13的數量亦可為1個,亦可為2個,且亦可為3個,或亦可為4個以上。
第1間隔調整構件13-1是配置在第1部分P側(換言之,比第2部分Q更接近於第1部分P的區域)的間隔調整構件。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間隔調整構件13-1具有安裝於第1細長構件11的螺紋棒13a-1、以及螺合於螺紋棒13a-1的螺栓構件13b-1。使螺栓構件13b-1往接近第1細長構件11的方向移動,藉此即可縮小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間隔(更具體而言,第1夾持部P1與第2夾持部P2之間的間隔)。另一方面,使螺栓構件13b-1往遠離第1細長構件11的方向移動,藉此即可擴大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間隔(更具體而言,第1夾持部P1與第2夾持部P2之間的間隔)。
第2間隔調整構件13-2是配置在第2部分Q側(換言之,比第1部分P更接近於第2部分Q的區域)的間隔調整構件。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間隔調整構件13-2具有安裝於第1細長構件11的螺紋棒13a-2、以及螺合於螺紋棒13a-2的螺栓構件13b-2。使螺栓構件13b-2往接近第1細長構件11的方向移動,藉此即可縮小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間隔(更具體而言,第3夾持部Q1與第4夾持部Q2之間的間隔)。另一方面,使螺栓構件13b-2往遠離第1細長構件11的方向移動,藉此即可擴大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間隔(更具體而言,第3夾持部Q1與第4夾持部Q2之間的間隔)。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工具1A具備有第1連結構件15-1,前述第1連結構件15-1是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a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b,其中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a為前述第1細長構件11的第1夾持部P1側的端部,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b為前述第2細長構件12的第2夾持部P2側的端部。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連結構件15-1是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a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b之連結構件。
第1連結構件15-1可以調整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a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b之間的間隔。更具體而言,第1連結構件15-1包含上述第1間隔調整構件13-1。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連結構件15-1可在連結位置(參照圖2)與開放位置(參照圖3)之間變更位置,前述連結位置是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a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b之位置,前述開放位置是在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a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b之間,形成可插入把手部92的第1開口OP1之位置。
連結工具1A具備有可在連結位置與開放位置之間變更位置的第1連結構件15-1,藉此可以較容易地將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插入至連結工具1A的第1細長構件11(更具體而言為第1夾持部P1)與第2細長構件12(更具體而言為第2夾持部P2)之間,又,將把手部92插入至連結工具1A後,可以較容易地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a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b。
此外,當第1連結構件15-1具備有第1間隔調整構件13-1的情況下,將把手部92插入於連結工具1A,且將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a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b連結後,即可以較容易地調整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間隔(更具體而言為第1夾持部P1與第2夾持部P2之間的間隔)。在此情況下,即可以順利地執行從將把手部92插入於連結工具1A的步驟,到藉由連結工具1A來夾持把手部92的步驟為止之一系列的步驟。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連結構件15-1是以可繞著第1軸AX1來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第1細長構件11。作為替代方案,第1連結構件15-1亦可以可繞著第1軸AX1來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第2細長構件12。
在圖2及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使第1連結構件15-1繞著第1軸AX1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移動,藉此即可將第1連結構件15-1的位置從上述連結位置變更成上述開放位置。另一方面,使第1連結構件15-1繞著第1軸AX1而往第2旋轉方向R2(更具體而言,第1旋轉方向R1的相反方向即第2旋轉方向R2)移動,藉此即可將第1連結構件15-1的位置從上述開放位置變更成上述連結位置。再者,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軸AX1是垂直於第1細長構件11的長邊方向的軸。作為替代方案,第1軸AX1亦可為平行於第1細長構件11的長邊方向的軸。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細長構件11在第1端部上具備有第1托架21及第2托架22。在第1托架21及第2托架22上分別形成有第1插銷構件23所插通的貫穿孔。第1插銷構件23可繞著第1軸AX1來旋轉。又,第1連結構件15-1是連結於第1插銷構件23。使第1連結構件15-1和第1插銷構件23一起繞著第1軸AX1來旋動,藉此第1連結構件15-1即可在上述開放位置與上述連結位置之間變更位置。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工具1A具備有第2連結部CP,前述第2連結部CP是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其中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為第1細長構件11的第3夾持部Q1側的端部,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為第2細長構件12的第4夾持部Q2側的端部。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連結部CP包含第2連結構件15-2,前述第2連結構件15-2是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連結構件15-2是以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作為替代方案,第2連結構件15-2亦可以不可分離的方式來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
第2連結構件15-2可以調整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之間的間隔。更具體而言,第2連結構件15-2包含上述第2間隔調整構件13-2。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連結構件15-2可在連結位置(參照圖2)與開放位置(參照圖3)之間變更位置,前述連結位置是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之位置,前述開放位置是在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之間,形成可插入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之第2開口OP2的位置。
連結工具1A具備有可在連結位置與開放位置之間變更位置的第2連結構件15-2,藉此可以較容易地將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插入至連結工具1A的第1細長構件11(更具體而言為第3夾持部Q1)與第2細長構件12(更具體而言為第4夾持部Q2)之間,又,將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插入至連結工具1A後,可以較容易地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
此外,當第2連結構件15-2具備有第2間隔調整構件13-2的情況下,將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插入於連結工具1A,且將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連結後,即可以較容易地調整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間隔(更具體而言為第3夾持部Q1與第4夾持部Q2之間的間隔)。在此情況下,即可以順利地執行從將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插入於連結工具1A的步驟,到藉由連結工具1A來夾持該基端部82的步驟為止之一系列的步驟。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連結構件15-2是以可繞著第2軸AX2來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第1細長構件11。作為替代方案,第2連結構件15-2亦可以可繞著第2軸AX2來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第2細長構件12。
在圖2及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使第2連結構件15-2繞著第2軸AX2而往第3旋轉方向R3移動,藉此即可將第2連結構件15-2的位置從上述連結位置變更成上述開放位置。另一方面,使第2連結構件15-2繞著第2軸AX2而往第4旋轉方向R4(更具體而言,第3旋轉方向R3的相反方向即第4旋轉方向R4)移動,藉此即可將第2連結構件15-2的位置從上述開放位置變更成上述連結位置。再者,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軸AX2是垂直於第1細長構件11的長邊方向的軸。作為替代方案,第2軸AX2亦可為平行於第1細長構件11的長邊方向的軸。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細長構件11在第2端部上具備有第3托架24及第4托架25。在第3托架24及第4托架25上分別形成有第2插銷構件26所插通的貫穿孔。第2插銷構件26可繞著第2軸AX2來旋轉。又,第2連結構件15-2是連結於第2插銷構件26。使第2連結構件15-2和第2插銷構件26一起繞著第2軸AX2來旋動,藉此第2連結構件15-2即可在上述開放位置與上述連結位置之間變更位置。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工具1A具備有第3連結構件15-3,前述第3連結構件15-3是配置在第1連結構件15-1與第2連結部CP之間,並且連結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當連結工具1A除了第1連結構件15-1及第2連結部CP之外,還具備有第3連結構件15-3的情況下,可使連結工具1A的剛性提升。又,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藉由第1細長構件11、第2細長構件12、第1連結構件15-1、及第3連結構件15-3,形成包圍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之4角形。在此情況下,藉由形成該4角形的構件,可有效地支撐作用在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的扭力(繞著輸出軸91的扭力)。
第3連結構件15-3亦可包含螺紋棒15a-3與螺栓構件15b-3。又,第3連結構件15-3亦可包含防止螺栓構件15b-3鬆動之第2螺栓構件15c-3。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工具1A具備有賦與勢能構件30,前述賦與勢能構件30是將第2細長構件12往朝向第1細長構件11的方向賦與勢能。作為替代方案或者作為附加方案,連結工具1A亦可具備有將第1細長構件11往朝向第2細長構件12的方向賦與勢能的賦與勢能構件。
當連結工具1A具備有對第1細長構件11或第2細長構件12賦與勢能的賦與勢能構件30(例如,彈簧構件),以使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間隔變小之情況下,將連結工具1A安裝至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的作業會變得較為容易。更具體而言,在鎖緊螺栓構件(13b-1、13b-2)等之前,藉由賦與勢能構件30的賦與勢能力,以藉由第1細長構件11及第2細長構件12(更具體而言為第3夾持構件11c及第4夾持構件12c)來夾持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據此,在鎖緊螺栓構件(13b-1、13b-2)等之時,作業人員不需要支撐住連結工具1A,或者用較小的力量來支撐連結工具1A即可。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插銷構件31是配置成貫穿第3夾持構件11c及第4夾持構件12c之雙方。又,賦與勢能構件30是配置在該插銷構件31的周圍。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工具1A具備有支撐賦與勢能構件30的一端部之螺栓構件32。又,插銷構件31具備有螺合於螺栓構件32的外螺紋部31s。在此情況下,藉由調整螺栓構件32相對於插銷構件31的位置,即可以調整賦與勢能構件30的賦與勢能力。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工具1A在連結工具第1端部上具備有可插入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之第1開口OP1,並且在連結工具第2端部上具備有可插入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之第2開口OP2(不同於第1開口OP1的第2開口OP2)。因此,可以極容易地執行將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插入至第1細長構件11及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作業、以及將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插入至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作業。
又,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可開閉第1開口OP1的第1連結構件15-1,也可作為連結第1細長構件11的第1端部與第2細長構件12的第1端部之連結構件來發揮功能。據此,可以同時地執行將第1開口OP1封閉的作業、以及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a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b的作業。
又,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可開閉第2開口OP2的第2連結構件15-2,也可作為連結第1細長構件11的第2端部與第2細長構件12的第2端部之連結構件來發揮功能。據此,可以同時地執行將第2開口OP2封閉的作業、以及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的作業。
(第2實施形態) 參照圖4及圖5來說明第2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B。圖4及圖5是第2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B的概略平面圖。
在第2實施形態的連結工具1B中,第1細長構件11的第2端部(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12的第2端部(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是透過鉸鏈部40而連結,這一點和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是不同的。
在第2實施形態中,以和第1實施形態不同的點為中心來說明,並且省略第1實施形態中已說明的事項之重複說明。據此,即使在第2實施形態中未明示地說明,當然仍可以在第2實施形態中採用第1實施形態中已說明過的事項。
在圖4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是透過鉸鏈部40而連結。鉸鏈部40亦可具有插銷構件41,前述插銷構件41是以可旋動的方式來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在此情況下,插銷構件41是作為上述第2連結部CP來發揮功能。作為替代方案,亦可構成為由可彈性變形的板構件來作為鉸鏈部而發揮功能。在此情況下,也可以藉由具有鉸鏈部40的1個構件(例如,在平面視角下為U字形的1個構件)來構成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
第2實施形態可發揮和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
(第3實施形態) 參照圖6來說明第3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C。圖6是第3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C的概略平面圖。
在第3實施形態的連結工具1C中,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是配置成互相交叉,這一點和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配置成大致平行之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不同。又,在第3實施形態的連結工具1C中,連結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的鉸鏈部40是配置在第1細長構件11的中央部(或第2細長構件12的中央部),這一點和第2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B不同。
在第3實施形態中,以和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不同的點為中心來說明,並且省略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中已說明的事項之重複說明。據此,即使在第3實施形態中未明示地說明,當然仍可以在第3實施形態中採用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中已說明過的事項。
在圖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細長構件11的中央部與第2細長構件12的中央部是透過鉸鏈部40而連結。鉸鏈部40亦可具有插銷構件41,前述插銷構件41是以可旋動的方式來連結第1細長構件11的中央部與第2細長構件12的中央部。在此情況下,插銷構件41是作為第3連結構件(更具體而言,配置在第1連結構件15-1與第2連結部CP之間,並且連結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的第3連結構件)來發揮功能。
第3實施形態可發揮和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
(連結方法) 參照圖7至圖13來說明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的一例。圖7是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的一例之流程圖。圖8至圖12是示意地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的一步驟的圖。圖13是示意地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連結了工具操作棒8與旋轉工具9的狀態之概略側面圖。
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是利用連結工具1,來連結工具操作棒8與旋轉工具9的方法。在實施形態的連接方法中所使用的連結工具1亦可為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A,亦可為第2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B,亦可為第3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1C,或亦可為其以外的連結工具。
在實施形態的連結方法中所使用的連結工具1具備第1部分P與第2部分Q,前述第1部分P可夾持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並且可從該把手部92分開,前述第2部分Q可夾持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並且可從該基端部82分開。
在實施形態的連結方法的第1步驟ST1中,將旋轉工具9的輸出軸91連結於工具操作棒8的輸出軸連結部81。第1步驟ST1為輸出軸連結步驟。輸出軸連結步驟是藉由例如將旋轉工具9的輸出軸91插入至工具操作棒8的輸出軸連結部81來進行。在圖8中顯示了第1步驟ST1執行後的狀態。
在第2步驟ST2中,將連結工具1的第2部分Q與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相連結。第2步驟ST2為基端部連結步驟。基端部連結步驟是藉由連結工具1的第2部分Q來夾持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而進行。
如圖9所例示,基端部連結步驟亦可包含:透過連結工具1的開口(更具體而言為第2開口OP2),將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插入至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再者,將工具操作棒8的基端部82插入至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步驟,亦可藉由使工具操作棒8移動來執行,亦可藉由使連結工具1移動來執行。
作為附加方案,基端部連結步驟亦可包含:藉由第2連結構件15-2來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c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110d。
第2步驟ST2亦可在第1步驟ST1之後執行,亦可在第1步驟ST1之前執行。
在第3步驟ST3中,將連結工具1的第1部分P與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相連結。第3步驟ST3為把手部連結步驟。把手部連結步驟是藉由連結工具1的第1部分P來夾持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而進行。
把手部連結步驟亦可包含:透過連結工具1的開口(更具體而言為第1開口OP1),將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插入至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參照圖10)。再者,將旋轉工具9的把手部92插入至第1細長構件11與第2細長構件12之間的步驟,亦可藉由使旋轉工具9移動來執行,亦可藉由使連結工具1移動來執行。
作為附加方案,把手部連結步驟亦可包含:藉由第1連結構件15-1來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a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110b。
第3步驟ST3亦可在第1步驟ST1之後執行,亦可在第1步驟ST1之前執行。又,第3步驟ST3亦可在第2步驟ST2之後執行,亦可在第2步驟ST2之前執行。
在圖11中顯示了第1步驟ST1至第3步驟ST3執行後的狀態。
再者,如圖12所例示,第2步驟ST2(基端部連結步驟)亦可包含:將螺栓構件13b-2螺入第2間隔調整構件13-2的螺紋棒13a-2,藉此使第1細長構件11的第2端部與第2細長構件12的第2端部之間的間隔縮小。
又,如圖12所例示,第3步驟ST3(把手部連結步驟)亦可包含:將螺栓構件13b-1螺入第1間隔調整構件13-1的螺紋棒13a-1,藉此使第1細長構件11的第1端部與第2細長構件12的第1端部之間的間隔縮小。
在圖13中記載了示意地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執行後的狀態之概略側面圖。在圖13所記載的例子中,連結工具1的第1部分P具備有夾持把手部92的夾持部。該夾持部例如包含第1夾持部P1與第2夾持部P2,前述第1夾持部P1可接觸把手部92的一側面,前述第2夾持部P2可接觸把手部92的另一側面(參照圖12)。
在圖13中記載了在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執行後的狀態(換言之,上述輸出軸連結步驟、上述基端部連結步驟、及上述把手部連結步驟執行後的狀態)下,輸出軸91(更具體而言為輸出軸的長邊方向中心軸)與上述夾持部(更具體而言為第1夾持部P1的中心)之間的距離L1,在側面視角下充分地分開之情形。藉由距離L1充分地分開,連結工具1可以有效地支撐旋轉工具9從工具操作棒8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上述距離L1,亦即沿著工具操作棒8的長邊方向軸的方向上之輸出軸91與夾持部(第1夾持部P1)之間的距離L1,例如為8cm以上35cm以下。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各實施形態,應可清楚得知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之範圍內,各實施形態可作適當變形或變更。又,可以將各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任意的構成要素組合於其他實施形態,又,也可以在各實施形態中省略任意的構成要素。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利用本發明的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即可以藉由連結工具來支撐旋轉工具從工具操作棒所受到的反作用力。其結果,可減輕利用旋轉工具及工具操作棒來進行作業的作業人員的負擔。從而,對於利用旋轉工具及工具操作棒來進行作業的業者、以及製造連結旋轉工具與工具操作棒的連結工具之製造業者而言,本發明是有用的。
1,1A,1B,1C:連結工具 8:工具操作棒 9:旋轉工具 11:第1細長構件 11a:基部構件 11b:第1夾持構件 11c:第3夾持構件 12:第2細長構件 12a:基部構件 12b:第2夾持構件 12c:第4夾持構件 13:間隔調整構件 13-1:第1間隔調整構件 13-2:第2間隔調整構件 13a-1:螺紋棒 13a-2:螺紋棒 13b-1:螺栓構件 13b-2:螺栓構件 15-1:第1連結構件 15-2:第2連結構件 15-3:第3連結構件 15a-3:螺紋棒 15b-3:螺栓構件 15c-3:第2螺栓構件 21:第1托架 22:第2托架 23:第1插銷構件 24:第3托架 25:第4托架 26:第2插銷構件 30:賦與勢能構件 31:插銷構件 31s:外螺紋部 32:螺栓構件 40:鉸鏈部 41:插銷構件 81:輸出軸連結部 82:基端部 83:前端部 91:輸出軸 92:把手部 110a: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 110b: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 110c: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 110d: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 111c:凹面 112c:凹面 AX1:第1軸 AX2:第2軸 CP:第2連結部 OP1:第1開口 OP2:第2開口 P:第1部分 P1:第1夾持部 P2:第2夾持部 Q:第2部分 Q1:第3夾持部 Q2:第4夾持部 S:脫離防止部 S1:第1脫離防止部 S2:第2脫離防止部
圖1是示意地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連結了工具操作棒與旋轉工具的狀態之概略側面圖。 圖2是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的概略二面圖。 圖3是第1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的概略平面圖。 圖4是第2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的概略平面圖。 圖5是第2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的概略平面圖。 圖6是第3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的概略平面圖。 圖7是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的一例之流程圖。 圖8是示意地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9是示意地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10是示意地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11是示意地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12是示意地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方法的一步驟的圖。 圖13是示意地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連結工具連結了工具操作棒與旋轉工具的狀態之概略側面圖。
1:連結工具
8:工具操作棒
9:旋轉工具
81:輸出軸連結部
82:基端部
83:前端部
91:輸出軸
92:把手部
P:第1部分
Q:第2部分

Claims (15)

  1. 一種連結工具,是連結工具操作棒與旋轉工具的連結工具,前述工具操作棒具有輸出軸連結部,前述輸出軸連結部是連結於前述旋轉工具的輸出軸,前述連結工具具備有: 第1部分,可夾持前述旋轉工具的把手部並且可從前述把手部分開;及 第2部分,可夾持前述工具操作棒的基端部並且可從前述基端部分開。
  2. 如請求項1之連結工具,其中前述第1部分具備有: 第1夾持部,可接觸前述把手部的一側面;及 第2夾持部,可接觸前述把手部的另一側面, 前述第2部分具備有: 第3夾持部,可接觸前述基端部的一側面;及 第4夾持部,可接觸前述基端部的另一側面。
  3. 如請求項2之連結工具,其具有: 第1細長構件,具有前述第1夾持部與前述第3夾持部;及 第2細長構件,具有前述第2夾持部與前述第4夾持部。
  4. 如請求項3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間隔調整構件,前述間隔調整構件是調整前述第1細長構件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之間的間隔。
  5. 如請求項3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第1連結構件,前述第1連結構件是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其中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為前述第1細長構件的前述第1夾持部側的端部,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為前述第2細長構件的前述第2夾持部側的端部, 前述第1連結構件可在連結位置與開放位置之間變更位置,前述連結位置是連結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之位置,前述開放位置是在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之間,形成可插入前述把手部的開口之位置。
  6. 如請求項4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第1連結構件,前述第1連結構件是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與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其中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為前述第1細長構件的前述第1夾持部側的端部,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為前述第2細長構件的前述第2夾持部側的端部, 前述第1連結構件可在連結位置與開放位置之間變更位置,前述連結位置是連結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之位置,前述開放位置是在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1端部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1端部之間,形成可插入前述把手部的開口之位置。
  7. 如請求項5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第2連結部,前述第2連結部是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其中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為前述第1細長構件的前述第3夾持部側的端部,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為前述第2細長構件的前述第4夾持部側的端部。
  8. 如請求項6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第2連結部,前述第2連結部是連結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與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其中前述第1細長構件第2端部為前述第1細長構件的前述第3夾持部側的端部,前述第2細長構件第2端部為前述第2細長構件的前述第4夾持部側的端部。
  9. 如請求項7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第3連結構件,前述第3連結構件是配置在前述第1連結構件與前述第2連結部之間,並且連結前述第1細長構件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 藉由前述第1細長構件、前述第2細長構件、前述第1連結構件、及前述第3連結構件,形成包圍前述把手部的4角形。
  10. 如請求項8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第3連結構件,前述第3連結構件是配置在前述第1連結構件與前述第2連結部之間,並且連結前述第1細長構件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 藉由前述第1細長構件、前述第2細長構件、前述第1連結構件、及前述第3連結構件,形成包圍前述把手部的4角形。
  11. 如請求項3至10中任一項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將前述第2細長構件往朝向前述第1細長構件的方向賦與勢能之賦與勢能構件、或將前述第1細長構件往朝向前述第2細長構件的方向賦與勢能之賦與勢能構件。
  12. 如請求項3至10中任一項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鉸鏈部,前述鉸鏈部是以可旋動的方式來連結前述第1細長構件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
  13. 如請求項11之連結工具,其更具備有鉸鏈部,前述鉸鏈部是以可旋動的方式來連結前述第1細長構件與前述第2細長構件。
  14. 一種連結方法,是利用連結工具,來連結工具操作棒與旋轉工具的連結方法, 前述連結工具具備有: 第1部分,可夾持前述旋轉工具的把手部並且可從前述把手部分開;及 第2部分,可夾持前述工具操作棒的基端部並且可從前述基端部分開, 前述連結方法具備有: 輸出軸連結步驟,將前述旋轉工具的輸出軸,連結於前述工具操作棒的輸出軸連結部; 基端部連結步驟,連結前述連結工具的前述第2部分與前述工具操作棒的前述基端部;及 把手部連結步驟,連結前述連結工具的前述第1部分與前述旋轉工具的前述把手部。
  15. 如請求項14之連結方法,其中前述第1部分具備有夾持前述把手部的夾持部, 沿著前述工具操作棒的長邊方向軸的方向上之前述輸出軸與前述夾持部之間的距離為8cm以上35cm以下。
TW109102002A 2019-01-21 2020-01-20 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 TWI801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7419 2019-01-21
JP2019-007419 2019-0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0898A true TW202040898A (zh) 2020-11-01
TWI801706B TWI801706B (zh) 2023-05-11

Family

ID=71735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2002A TWI801706B (zh) 2019-01-21 2020-01-20 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44461B2 (zh)
TW (1) TWI801706B (zh)
WO (1) WO20201529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8724A1 (ja) 2020-12-01 2022-06-09 株式会社永木精機 回転力付与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5920A (ja) * 1996-11-06 1998-05-29 Toh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 活線切断器
JP4425030B2 (ja) 2004-03-12 2010-03-03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防護管脱着装置
JP2009142009A (ja) 2007-12-04 2009-06-25 Toshin Denki Kk 間接活線絶縁操作棒
JP5911833B2 (ja) 2013-09-10 2016-04-27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操作棒連結具および電線支持方法
US9225152B2 (en) * 2014-03-31 2015-12-29 Wayne Anderson Multi-function wire stripping hand tool and kit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TWI619581B (zh) * 2015-10-13 2018-04-01 Pct國際有限公司 萬用小型壓縮工具
CN109217187A (zh) * 2018-09-28 2019-01-15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一种配网不停电作业一体化绝缘接线装置
CN109244936A (zh) * 2018-09-28 2019-01-18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一种并沟线夹电动安装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52996A1 (ja) 2021-11-25
WO2020152996A1 (ja) 2020-07-30
TWI801706B (zh) 2023-05-11
JP7444461B2 (ja) 202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1479B (zh) 具有辅助手把和手工工具的系统
US6497133B1 (en) Cable cutter and bender
JP4859580B2 (ja) 巻付バインド着脱工具
TW202040898A (zh) 連結工具及連結方法
WO2007043197A1 (ja) スイング式クランプ装置
CN111886112A (zh) 电动工具的结合件
JP2015165749A (ja) 接地短絡器具用挟持体
EP0163065A1 (en) Self-pivoting robotic manipulator
KR101858536B1 (ko) 로봇용 용접토치
WO2016186009A1 (ja) 電気機器取付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792243B2 (ja) 間接活線作業用工具
EP3318367A1 (en) Working machine
JP2006333651A (ja) 耐張装置および耐張装置用ヨーク
KR101789750B1 (ko) 자동 교체가 용이한 그립퍼 죠
JP3106433B2 (ja) 光ファイバの捻れ防止移送治具
KR102321409B1 (ko) 파이프 절단장치
KR20160103706A (ko) 기전제품용 탈부착 클램프
TW202234781A (zh) 活線分開工具用之電線保持具及活線分開方法
CN212666081U (zh) 夹持机构及具有所述夹持机构的机器人
JP2000261922A (ja) 活線遠隔作業器具
CN105081999B (zh) 夹持机构及包含夹持机构的夹持装置
JPH09298815A (ja) ジャンパー線ホルダー
JP3725744B2 (ja) 工具交換装置
JP5365156B2 (ja) ロボット装置
JP7306797B2 (ja) 電子部品保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