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3129A - 拉頭組裝機、拉頭的製造方法以及拉片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拉頭組裝機、拉頭的製造方法以及拉片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3129A
TW202033129A TW109101683A TW109101683A TW202033129A TW 202033129 A TW202033129 A TW 202033129A TW 109101683 A TW109101683 A TW 109101683A TW 109101683 A TW109101683 A TW 109101683A TW 202033129 A TW202033129 A TW 2020331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tab
movable
slider
pull ta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1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2781B (zh
Inventor
布野靖明
内山誠司
大島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3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3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2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278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44B19/62Assembling sliders in position on stringer tap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Adjustment Of The Magnetic Head Position Track Following On Tapes (AREA)
  • Turning (AREA)
  • Supporting Of Heads In Record-Carri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拉頭組裝機、拉頭的製造方法以及拉片處理裝置。其技術問題是,期望使要求特定處理的拉片的製造和拉頭的組裝連動。為此,拉頭組裝機(40)包括拉頭主體處理部(41)和拉片處理部(46)。使第1可動部(51)和第2可動部(52)的至少一方移動,以便對各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安裝進行了第1處理後的各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

Description

拉頭組裝機、拉頭的製造方法以及拉片處理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拉頭組裝機、拉頭的製造方法以及拉片處理裝置。
CN2413539Y關於拉頭的製造,在其圖6中示出了對拉頭供給拉片的方法。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對拉片進行特定處理(例如可列舉注塑成型、塑性變形加工以及著色處理等,但不限於此處列舉的例子)的情況下,要求通過與拉頭組裝步驟不同的步驟來事先製造拉片,需要拉片有大量的庫存。為了減少庫存,期望要求上述特定處理的拉片的製造和拉頭的組裝連動。更詳細而言,期望通過抑制拉頭組裝效率下降的方式、或者確保拉片對拉頭主體更穩定的結合的方式來使要求上述特定處理的拉片的製造和拉頭的組裝連動。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拉頭組裝機具備: 拉頭主體處理部,其具有2個以上的第1可動部,各第1可動部具有供拉頭主體配置的多個第1配置部;和 拉片處理部,其具有2個以上的第2可動部,各第2可動部具有供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配置的多個第2配置部,該拉片處理部對第2可動部上的多個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進行第1處理, 使所述第1可動部(51)和所述第2可動部(52)的至少一方移動,以便對各拉頭主體的拉片安裝柱安裝進行了第1處理後的各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第1處理是選自注塑成型、塑性變形加工、及著色處理中的1個以上的處理。可以是,拉頭主體處理部構成為使第1可動部相對於第2可動部移動。可以是,第2可動部被分割為固定部分和可動部分,使可動部分相對於固定部分位移的結果是,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的一部分從固定部分突出。可以是,第1處理是注塑成型,第2可動部包含注塑成型用的下模。可以是,下模被分割為固定部分和可動部分,使可動部分相對於固定部分位移的結果是,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的一部分從固定部分突出。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拉片處理部具有在下模上切斷通過注塑成型所形成的澆口部的工位。可以是,與通過注塑成型所形成的流道部或注道部的位移相應地,澆口部被完全切斷。可以是,拉片處理部具有向第2可動部的各第2配置部供給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的工位,在該工位配備有保持機構,該保持機構與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的安裝環的內周面接觸在至少2處來保持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可以是,各第1配置部構成為,以使拉頭主體的拉片安裝柱沿著鉛垂方向延伸且拉片安裝柱的自由端朝向鉛垂方向上側的方式保持拉頭主體。可以是,拉頭主體處理部具有設有取下機構的工位,取下機構進行動作以從第1配置部取下拉頭主體,取下機構具有與拉頭主體接觸並使拉頭主體向鉛垂方向上方移動的取下器具。可以是,各第1可動部沿著第1圓形軌跡轉動,各第2可動部沿著第2圓形軌跡轉動。可以是,通過使第1可動部及第2可動部的至少一方移動,拉片安裝柱的自由端進入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的開口,對拉片安裝柱鉤掛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並使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脫離第2配置部。可以是,拉頭主體處理部的工位數大於或等於拉片處理部的工位數。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拉頭組裝機具備: 拉頭主體處理部,其具有2個以上的第1可動部,各第1可動部具有供拉頭主體配置的第1配置部,該拉頭主體處理部對第1配置部供給拉頭主體;和 拉片處理部,其具有2個以上的第2可動部,各第2可動部具有供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配置的第2配置部,該拉片處理部對第2可動部上的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進行第1處理, 拉頭主體處理部及/或拉片處理部構成為使第1可動部及第2可動部的至少一方移動,在該第1可動部及第2可動部的至少一方的移動過程中,拉片安裝柱的自由端進入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的開口,對拉片安裝柱鉤掛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並使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脫離第2配置部。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拉頭的製造方法包括:在拉頭主體處理部中對第1可動部供給拉頭主體的步驟;在拉片處理部中對配置於第2可動部的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進行第1處理的步驟;以及使所述第1可動部(51)和所述第2可動部(52)的至少一方移動,以便對拉頭主體的拉片安裝柱安裝進行了第1處理後的拉片或拉片構成零件的步驟。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拉片處理裝置具備:至少包括注塑成型工位和拉片交接工位的多個工位;和多個下模,其構成為能夠在多個工位間移動,各下模包括多個型腔,為了通過注塑成型固定成型部而在型腔配置拉片構成零件。可以是,下模被分割為固定部分和可動部分,使可動部分相對於固定部分位移的結果是,拉片構成零件的一部分從固定部分突出。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式,能夠通過抑制拉頭的組裝效率下降的方式,及/或確保了拉片對拉頭主體的穩定結合的方式使需要特定處理的拉片的製造和拉頭的組裝連動。
以下,參照圖1至圖14對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式及特徵進行說明。無需過多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就能夠理解可組合實施方式及/或特徵,並且本領域技術人員還能夠理解基於該組合的協同效果。原則上省略實施方式之間的重複說明。附圖的主要目的在於記述發明,為了方便製圖而存在簡化的情況。
圖1是通過拉頭組裝機處理的未結合的拉頭主體10和閉鎖部件20的組合的概略立體圖。圖2是通過拉頭組裝機處理的拉片30的概略俯視圖。在本說明書中,關於拉頭(拉頭主體10、閉鎖部件20或拉片30),其前後方向與開閉拉鏈的拉頭移動方向一致。通過拉頭的前進來閉合拉鏈。通過拉頭的後退來打開拉鏈。上下方向是與拉頭所開閉的拉鏈的拉鏈帶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是與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
如圖1及圖2所示,拉頭具有拉頭主體10、閉鎖部件20及拉片30。拉頭主體10是例如金屬制。閉鎖部件20是例如樹脂、橡膠或金屬制,具有向拉頭主體10安裝所需程度的彈性。拉片30是金屬制的安裝部件31和橡膠制的握持部32的複合零件。拉頭主體10、閉鎖部件20及拉片30的材料當然不限於在此記載的材料。
拉頭主體10具有上翼板11、下翼板12、連結柱13以及拉片安裝柱14。連結柱13以連結上翼板11的前端部和下翼板12的前端部的方式在上下方向延伸。能夠在上翼板11的左右側緣部及/或下翼板12的左右側緣部設置左右的凸緣部15。在上翼板11的左右側緣部及/或下翼板12與凸緣部15之間設有帶穿插狹縫16。拉片安裝柱14是懸臂梁,從其結合端14a沿前後方向一直延伸到其自由端14b。拉片安裝柱14的結合端14a與上翼板11的後端部結合。拉片安裝柱14的自由端14b位於上翼板11的前端部的上方。在拉片安裝柱14的自由端14b的上表面設有上部凹部14e。在下翼板12的下表面設有未圖示的下部凹部。
拉片30如上述那樣是由安裝部件31和握持部32構成的複合零件。安裝部件31是拉片30的一個構成零件、即拉片構成零件。安裝部件31具有供拉片安裝柱14穿插的安裝環31a。安裝部件31也是注塑成型的握持部32的芯材(但不必限於此)。握持部32是人的手指握持的部分,例如是橡膠部,但不限於此,也可以是例如樹脂部。拉片30能夠通過在將安裝部件31配置於模具裝置的成型型腔的狀態下向成型型腔導入熔融材料來製造,即通過嵌件成型來製造。
在將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插入到安裝部件31的安裝環31a之後,對拉頭主體10結合閉鎖部件20,阻止拉片30從拉頭主體10脫落。閉鎖部件20具有上部嵌合部21、閉鎖部22、腿部23以及下部嵌合部24。上部嵌合部21嵌合於在拉片安裝柱14的自由端14b設置的上部凹部14e。下部嵌合部24嵌合於在下翼板12設置的下部凹部。閉鎖部22將拉片安裝柱14的自由端14b與上翼板11的前端部之間的間隙封閉。腿部23被拉頭主體10的連結柱13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接收。此外,閉鎖部件的具體形狀不限於圖示,能夠根據拉頭主體10的結構而徹底改變。
通過本發明的拉頭組裝機處理的拉頭的構成零件當然不限於圖1及圖2所示的零件。本發明的拉頭組裝機對於不使用閉鎖部件20的種類的拉頭、例如,通過拉片安裝柱14的塑性變形來對拉頭主體10安裝拉片30的種類的拉頭也是有效的。順便說明,在該種拉頭中,拉片安裝柱14的結合端14a與上翼板11的前端部結合,拉片安裝柱14的自由端14b被置位於上翼板11的後端部的上方。本發明的拉頭組裝機對於不通過注塑成型來形成握持部32的種類的拉片、例如單一部件的平板狀金屬制拉片也是有效的。
以下,參照圖3至圖14對本發明的拉頭組裝機40及與其有關的各種特徵進行說明。以由圖1及圖2所示的構成零件組裝拉頭為前提,但本發明的拉頭組裝機也能夠移用於未圖示的多種拉頭的組裝。如圖3所示,拉頭組裝機40包括拉頭主體處理部41和拉片處理部46。拉頭主體處理部41和拉片處理部46相鄰地配置。設想的是拉頭主體處理部41和拉片處理部46被構建為不同的裝置,並被相鄰地配置的方式。作為替代,可以設想拉頭主體處理部41和拉片處理部46構建在共同的基座上的方式。
拉頭主體處理部41的工位數與拉片處理部46的工位數相等,或者根據實施方式的不同也可以比後者多。拉頭主體處理部41具有拉頭主體供給工位S00、拉片安裝工位S02、安裝工位S04以及排出工位S06。拉片處理部46具有安裝部件供給工位(拉片構成零件供給工位)S11、注塑成型工位S12、澆口切斷工位S13以及拉片交接工位S14。順便說明,也可以設想在安裝工位S04通過拉片安裝柱的塑性變形對拉頭主體安裝拉片的方式。
拉頭主體處理部41具有固定部42和旋轉部43。在旋轉部43沿著其周向等角度間隔地配置有4個第1可動部51。各第1可動部51根據旋轉部43的旋轉而沿著第1圓形軌跡轉動。詳細而言,各第1可動部51反復沿著第1圓形軌跡以規定的時間間隔行進規定角度。
如圖4所示,第1可動部51具有供拉頭主體10配置的1個以上或多個第1配置部61。雖不必限於此,但第1配置部61構成為,以使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沿著鉛垂方向延伸、拉片安裝柱14的自由端朝向鉛垂方向上側的方式保持拉頭主體10。第1可動部51具有:支承部51g,其以固定間隔設有供拉頭主體10的連結柱13穿插的槽51s;和固定有支承部51g的固定部51b。支承部51g是例如設有槽51s的一張薄板,或者是隔開槽51s的槽寬地配置的多張薄板。薄板能夠插入拉頭主體10的帶穿插狹縫16。在與槽51s對應的位置形成有第1配置部61。順便說明,在將拉頭主體10配置於第1配置部61時,不限於拉片安裝柱14關於鉛垂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方式,也可以設想拉片安裝柱14關於鉛垂方向斜向延伸的方式。
旋轉部43以固定的時間間隔旋轉規定角度、圖示例中為90°。由此,配置在旋轉部43上的第1可動部51能夠從某個工位移動到與之相鄰的工位。旋轉部43通過例如步進馬達所生成的轉矩而旋轉,但當然不限於此。
拉頭主體處理部41中的工位的配置不限於環狀,也可以設想為直線狀的方式。為了使第1可動部51在工位間移動,也可以設想採用傳送機、線性致動器的方式。根據工位的配置方式來決定用於使第1可動部51移動的機構的詳情。此外,執行對各工位分配的作業的機構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夠安裝於固定部42。
拉片處理部46具有固定部47和旋轉部48。在旋轉部48沿著其周向等角度間隔地配置有4個第2可動部52。各第2可動部52根據旋轉部48的旋轉而沿著第2圓形軌跡轉動。各第2可動部52反復沿著第2圓形軌跡以規定的時間間隔行進規定角度。
如圖5(a)~ 圖5(c)所示,第2可動部52具有供安裝部件31(最終為拉片30)配置的1個以上或多個第2配置部62。旋轉部48以固定的時間間隔旋轉規定角度、在圖示例為90°。由此,能夠使配置在旋轉部48上的第2可動部52從某個工位移動到與之相鄰的工位。旋轉部48通過例如步進馬達所生成的轉矩而旋轉,但當然不限於此。
拉片處理部46中的工位的配置不限於環狀,也可以設想為直線狀的方式。為了使第2可動部52在工位間移動,也可以設想採用傳送機、線性致動器的方式。根據工位的配置方式來決定用於使第2可動部52移動的機構的詳情。此外,能夠使執行對各工位分配的作業的機構的一部分或全部安裝於固定部47。
圖4所示的各第1可動部51根據旋轉部43的旋轉而在拉頭主體處理部41的工位S00、S02、S04、S06移動,也就是循環。在拉頭主體供給工位S00,由拉頭主體供給機構71j對第1可動部51的第1配置部61供給拉頭主體10。拉頭主體供給機構71j沿著與多個第1配置部61的配置方向一致的虛線箭頭方向移動,依次對各第1配置部61供給拉頭主體10。對8個第1配置部61一個一個地供給拉頭主體10,但當然不限於此,也可以設想同時對多個第1配置部61供給多個拉頭主體10的方式。
在拉頭主體供給工位S00向第1配置部61供給了拉頭主體10之後,使第1可動部51移動到拉片安裝工位S02。拉片安裝工位S02與拉片處理部46的拉片交接工位S14協作而使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穿到拉片30的安裝環31a中。拉頭主體處理部41的工位排列和拉片處理部46的工位排列以使拉片安裝工位S02和拉片交接工位S14相鄰地配置的方式構成。拉片安裝工位S02和拉片交接工位S14能夠配置在連結旋轉部43的旋轉中心和旋轉部48的旋轉中心而得到的共同的軸線上,但當然不限於此。因此,在對拉片安裝工位S02的詳情進行說明之前,先說明拉片處理部46的結構及動作。
如圖5(a)、圖5(b)及圖6所示,在安裝部件供給工位S11,對第2可動部52的第2配置部62供給安裝部件31。如圖6所示,與安裝部件供給工位S11相鄰地配備有安裝部件供給部76。安裝部件供給部76是例如帶式傳送機。從帶式傳送機的傳送帶上向第2可動部52的第2配置部62上、具體而言下模53的型腔移送安裝部件31。安裝部件31的移送通過保持機構77進行,但當然不限於此,也能夠採用吸附等其他各種方法。
如圖6所示,保持機構77能夠相對於帶式傳送機移動,同樣地,能夠相對於下模53移動。保持機構77具有與安裝部件31的安裝環31a的內周面接觸的多個接觸部77m、77n。多個接觸部77m、77n的間隔能夠調整。例如,多個接觸部77m、77n的間隔能夠在相對於配置有安裝部件31的帶式傳送機的傳送機面平行的方向上調整。在獲取位置,使接觸部77m、77n插入於安裝環31a內,接著使這些接觸部77m、77n的間隔擴大。各接觸部77m、77n接觸到安裝環31a的內周面,由此安裝部件31被保持機構77保持。如圖6中示出的箭頭所示那樣,保持機構77從獲取位置移動到釋放位置。在釋放位置,使接觸部77m、77n的間隔變窄,使安裝部件31從保持機構77釋放,而配置在第2配置部62、具體而言下模53上。為了實現更穩定的移送,在下模53、特別是後述的可動部分53e設置有用於避免與保持機構77發生干涉的凹部53r(參照圖6)。凹部53r設置在與用於配置安裝部件31的凹部相比更深的位置。
設想的是在工位S11配備有1個保持機構77,對多個第2配置部62一個一個地供給安裝部件31的方式。也可以設想在工位S11配備有多個保持機構77,對多個第2配置部62同時供給多個安裝部件31的方式。
通過工位S11中的、安裝部件31對第2可動部52的供給,如圖5(b)所示,在第2可動部52的第2配置部62配置有安裝部件31。在拉片30為單一部件的平板狀金屬制拉片的方式中,將安裝部件供給工位S11替換地稱為拉片供給工位。
繼工位S11之後,使第2可動部52移動到注塑成型工位S12。在該工位S12,通過注塑成型向模具的成型型腔供給熱塑性樹脂或橡膠等熔融或軟化材料,成型出握持部32,另外使握持部32與安裝部件31結合。在某些情況下,作為第2可動部52使用下模53,促進從安裝部件31的配置到注塑成型為止的步驟的順暢化。詳細而言,從圖8能夠理解那樣,在下模53上配置上模56,使下模53的型腔和上模56的型腔在空間上結合,形成用於成型出握持部32的成型型腔。從注塑成型機主體81供給的一定量的熔融或軟化材料經由未圖示的流路(注道、流道及澆口)供給到成型型腔。通過模具的冷卻,成型型腔內的材料固化而形成握持部32(參照圖9)。
繼工位S12之後,第2可動部52移動到澆口切斷工位S13。在工位S13,與握持部32結合的澆口部32g被切刀82切斷。澆口部32g是在模具的流路的澆口處熔融或軟化材料固化所形成的部分。流道部及注道部也是同樣的。在某些情況下,澆口部32g未被切刀82完全切斷,且使澆口部與流道部或注道部的位移相應地被完全切斷。從而避免切刀82與下模53的接觸,促進了切刀82的長壽命化。
在某些方式中,下模53被分割為固定部分53f和可動部分53e。在工位S13,如圖10的箭頭所示那樣使可動部分53e從成型位置移動到退避位置。可動部分53e向從配置在固定部分53f上的安裝部件31離開的方向移動,具體而言向鉛垂方向下側移動。通過該可動部分53e的移動,在配置於固定部分53f上的安裝部件31的下方產生空間,拉頭主體10能夠從鉛垂方向下方靠近(access)安裝部件31。可動部分53e相對於固定部分53f的位移結果是,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未被可動部分53e支承,而僅由固定部分53f支承,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的一部分、例如,安裝環31a的整體或一部分從固定部分53f突出。通過上述位移,避免了在接下來的拉片交接工位S14中下模53與第1可動部51發生干涉。雖然不再通過下模53的可動部分53e支承拉片30,但拉片30依然由下模53的固定部分53f穩定地支承。此外,也可以設想在工位S14使下模53的可動部分53e從成型位置移動到退避位置。成型位置和退避位置典型的是在鉛垂方向上配置在上側及下側的位置,但不必限於此。
如上述那樣,拉片安裝工位S02和拉片交接工位S14協作而使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穿到拉片30的安裝環31a中。在某些方式中,使位於拉片安裝工位S02的第1可動部51和位於拉片交接工位S14的第2可動部52的至少一方移動,以便對各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安裝進行了第1處理(在上述說明中為注塑成型,但不限於此)後的各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通過使第1可動部51及/或第2可動部52移動,能夠使多個拉頭主體10和多個拉片30一併結合。
例如,在第1處理需要相對長的時間的情況下,拉片處理部46的旋轉部48的旋轉週期變長,與之同步地,導致拉頭主體處理部41的旋轉部43的旋轉週期變長。由於不是對一個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進行第1處理,而是對多個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進行第1處理,並且其他工位也與之相應地處理多個拉頭主體10或拉片構成零件或拉片30,因此即使第1處理需要相對長的時間,也能夠避免或抑制作為拉頭組裝機40整體的組裝效率下降。第1處理是選自注塑成型、塑性變形加工、及著色處理中的1個以上的處理。在進行塑性變形加工及著色的情況下,也可以理解成是,向第2可動部52的第2配置部62供給未完成的拉片30。
第1及第2可動部51、52的一方或雙方的移動能夠以各種方式實施。例如,拉頭主體處理部41及/或拉片處理部46構成為,使位於拉片安裝工位S02的第1可動部51和位於拉片交接工位S14的第2可動部52的至少一方移動,以便對各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安裝進行了第1處理(在上述說明中為注塑成型,但不限於此)後的各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的方式。詳細而言,能夠執行:拉片安裝工位S02使第1可動部51相對於位於拉片交接工位S14的第2可動部52移動、拉片交接工位S14使第2可動部52相對於位於拉片安裝工位S02的第1可動部51移動、以及通過拉片安裝工位S02和拉片交接工位S14雙方使第1及第2可動部51、52的一方或雙方移動。
作為上述特徵的追加或替換,在某些方式中,拉頭主體處理部41及/或拉片處理部46構成為使第1及第2可動部51、52的至少一方移動,在該第1及第2可動部51、52的至少一方的移動過程中,拉片安裝柱14的自由端進入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的開口,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鉤掛於拉片安裝柱14,且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脫離第2配置部62。通過使第1可動部51及/或第2可動部52移動,能夠在例如不使拉頭主體10脫離第1配置部61的情況下對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穩定地安裝拉片30。
工位S13之後,第2可動部52移動到拉片交接工位S14。拉頭主體處理部41構成為在拉片交接工位S14使第1可動部51相對於停止中的第2可動部52移動。如圖11所示,第1可動部51朝向第2可動部52移動,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被置位於拉片30的安裝環31a的下方。接下來,第1可動部51朝向鉛垂方向上方移動。在該過程中,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進入配置於下模53的固定10部分53f上的拉片30的安裝環31a,對拉片安裝柱14鉤掛拉片30。如上述那樣可動部分53e從成型位置移動到退避位置。因此,能夠在配置於固定部分53f上的安裝部件31的下方產生空間,基於第1可動部51的移動使上述拉頭主體10接近安裝部件31。有效避免了在沒有分割下模53的情況下可能產生的下模53與第1可動部51的干涉。在如圖12所示第1可動部51到達目標高度時,鉤掛於拉片安裝柱14的拉片30脫離第2配置部62、詳細而言固定部分53f的型腔。接下來,第1可動部51返回到初始位置。
在圖11及圖12中使第1可動部51移動,但也可以設想使第2可動部52移動的方式、或者使第1及第2可動部51、52雙方移動的方式。第1可動部51的移動軌跡根據第1配置部61中的拉頭主體10的取向、第2配置部62中的拉片30的取向、拉頭主體10的形狀、拉片30的形狀等各種要素而適當設定。為了使第1可動部51移動,可以採用汽缸、滾珠絲杆、引導部件及彈壓部件等各種機械要素。在第2可動部52為下模53的情況下,不能忽略下模53的重量。因此,在該情況下,使第1可動部51而非第2可動部52移動是有利的。
在拉片處理部46中,第2可動部52從工位S14移動到工位S11,反復進行與上述相同的處理。
第1可動部51在工位S02後移動到安裝工位S04。在工位S04,如圖13所示,對拉頭主體10供給並安裝閉鎖部件20。能夠與圖4所示的向第1配置部61供給拉頭主體10同樣地,反復執行對一個拉頭主體10供給並安裝一個閉鎖部件20的作業。關於通過拉片安裝柱14的塑性變形而對拉頭主體10安裝拉片30的這種拉頭,在該工位S04進行拉片安裝柱14的塑性變形,來阻止拉片30從拉頭主體10脫落。
第1可動部51在工位S04後移動到排出工位S06。在排出工位S06配備有取下機構,通過其動作從第1配置部61取下拉頭主體10。在某些方式中,取下機構具有與拉頭主體10接觸而使拉頭主體10向鉛垂方向上方移動的取下器具83。取下器具83如圖14所示那樣移動,從第1配置部61取下拉頭主體10。取下器具83是具有接觸端84的部件,該接觸端84與配置於第1配置部61的狀態下的拉頭主體10的鉛垂方向下側端部(在圖示例中為拉頭主體10的下翼板的後端部)接觸,取下器具83是例如在至少1處彎曲的板材。在圖示例中,取下器具83是L字形板材。取下器具83在移動到與拉頭主體10的下翼板的後端相比的下方之後,向上方移動而與拉頭主體10的後端接觸,上推拉頭主體10。以使取下器具83的接觸端84置位於拉頭主體10的上述端部的下方的方式使取下器具83移動。接下來,以使取下器具83的接觸端84向鉛垂方向上方推壓拉頭主體10的方式使取下器具83移動。通過取下器具83帶動拉頭主體10向鉛垂方向上方移動,接著使拉頭主體10從第1配置部61脫離。拉頭主體10的連結柱13從第1可動部51的支承部51g的槽51s拉出。能夠在工位S06設置用於防止拉頭主體10散亂的防散亂板85。
工位S06後,使第1可動部51移動到工位S00。
根據上述教導,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對各實施方式實施各種變更。也可以設想拉頭主體處理部41或工位S02構成為使第2可動部52向第1可動部51側移動的方式。即,可以設想第2可動部52的驅動系統設於拉頭主體處理部41側的方式。還可以設想拉片處理部46或工位S14構成為使第1可動部51向第2可動部52側移動的方式。即,可以設想第1可動部51的驅動系統設於拉片處理部46側的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的圖式符號是為了參考,並非用於限制性解釋申請專利範圍的目的。
10:拉頭主體 11:上翼板 12:下翼板 13:連結柱 14:拉片安裝柱 14a:結合端 14b:自由端 14e:上部凹部 15:凸緣部 16:帶穿插狹縫 20:閉鎖部件 21:上部嵌合部 22:閉鎖部 23:腿部 24:下部嵌合部 30:拉片 31:安裝部件 31a:安裝環 32:握持部 32g:澆口部 40:拉頭組裝機 41:拉頭主體處理部 42:固定部 43:旋轉部 46:拉片處理部 47:固定部 48:旋轉部 51:第1可動部 51g:支承部 51s:槽 51b:固定部 51s:槽 52:第2可動部 53:下模 53r:凹部 53e:可動部分 53f:固定部分 56:上模 61:第1配置部 62:第2配置部 71j:拉頭主體供給機構 76:安裝部件供給部 77:保持機構 77m、77n:接觸部 81:注塑成型機主體 82:被切刀 83:取下器具 84:接觸端 85:防散亂板 S00:工位 S02:拉片安裝工位 S04:安裝工位 S06:排出工位 S11:安裝部件供給工位(拉片構成零件供給工位) S12:注塑成型工位 S13:澆口切斷工位 S14:拉片交接工位
圖1是通過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拉頭組裝機處理的未結合的拉頭主體和閉鎖部件的組合的概略立體圖。 圖2是通過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拉頭組裝機處理的拉片的概略俯視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拉頭組裝機的概略結構的示意圖,其中拉頭主體處理部和拉片處理部相鄰地配置。 圖4是能夠在拉頭主體處理部的工位間移動的第1可動部的概略側視圖。其中,第1可動部具有供拉頭主體配置的1個以上的第1配置部。還圖示了在拉頭主體處理部的拉頭主體供給工位配置的拉頭主體供給機構。 圖5(a)~圖5(c)是能夠在拉片處理部的工位間移動的第2可動部的概略俯視圖。其中,第2可動部具有供安裝部件配置的1個以上的第2配置部。圖5(a)示出在第2可動部的第2配置部沒有配置安裝部件的狀態。圖5(b)示出在第2可動部的第2配置部配置有安裝部件的狀態。圖5(c)示出通過注塑成型對安裝部件結合了握持部的狀態。 圖6是表示拉片處理部的拉片構成零件供給工位及與其相鄰地配備的拉片構成零件供給部的概略結構的概略圖。 圖7是示出通過保持機構保持安裝部件的狀態的參考圖。 圖8是表示拉片處理部的注塑成型工位的概略結構的概略圖,示出在下模上配置有安裝部件、且上模從下模離開的狀態。 圖9是表示拉片處理部的注塑成型工位的概略結構的概略圖,示出注塑成型後的狀態。 圖10是表示拉片處理部的澆口切斷工位的概略結構的概略圖,示意地示出在下模上切斷澆口。 圖11是表示拉頭主體處理部的拉片安裝工位和拉片處理部的拉片交接工位的概略結構的概略圖,示意地示出第1可動部朝向第2可動部移動、然後向鉛垂方向上方移動。 圖12是表示拉頭主體處理部的拉片安裝工位和拉片處理部的拉片交接工位的概略結構的概略圖,示意地示出在將拉片鉤掛到拉頭主體的拉片安裝柱上之後、第1可動部朝向初始位置移動。 圖13是表示拉頭主體處理部中的閉鎖部件的安裝的概略圖。 圖14是表示拉頭主體處理部的取下工位的概略結構的概略圖。
10:拉頭主體
14:拉片安裝柱
31:安裝部件
32:握持部
42:固定部
43:旋轉部
47:固定部
48:旋轉部
51:第1可動部
51g:支承部
53e:可動部分
53f:固定部分

Claims (18)

  1. 一種拉頭組裝機,其特徵在於,具備: 拉頭主體處理部(41),其具有2個以上的第1可動部(51), 各第1可動部(51)具有供拉頭主體(10)配置的多個第1配置部(61);和 拉片處理部(46),其具有2個以上的第2可動部(52),各第2可動部(52)具有供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配置的多個第2配置部(62),所述拉片處理部(46)對所述第2可動部(52)上的多個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進行第1處理, 使所述第1可動部(51)和所述第2可動部(52)的至少一方移動,以便對各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安裝進行了所述第1處理後的各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所述第1處理是選自注塑成型、塑性變形加工、及著色處理中的1個以上的處理。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所述拉頭主體處理部(41)構成為使所述第1可動部(51)相對於所述第2可動部(52)移動。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所述第2可動部(52)被分割為固定部分(53f)和可動部分(53e),使所述可動部分(53e)相對於所述固定部分(53f)位移的結果是,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的一部分(31a)從所述固定部分(53f)突出。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所述第1處理是注塑成型,所述第2可動部(52)包含注塑成型用的下模(53)。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所述下模(53)被分割為固定部分(53f)和可動部分(53e),使所述可動部分(53e)相對於所述固定部分(53f)位移的結果是,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的一部分(31a)從所述固定部分(53f)突出。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所述拉片處理部(46)具有在所述下模(53)上切斷通過所述注塑成型所形成的澆口部(32g)的工位(S13)。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與通過所述注塑成型所形成的流道部或注道部的位移相應地,所述澆口部被完全切斷。
  9.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所述拉片處理部(46)具有向所述第2可動部(52)的各第2配置部(62)供給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的工位(S11),在該工位(S11)配備有保持機構(77),該保持機構(77)與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的安裝環(31a)的內周面在至少2處接觸來保持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各第1配置部(61)構成為,以使所述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沿著鉛垂方向延伸且所述拉片安裝柱(14)的自由端朝向鉛垂方向上側的方式保持所述拉頭主體(10)。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所述拉頭主體處理部(41)具有設有取下機構的工位(S06),所述取下機構進行動作以從所述第1配置部(61)取下所述拉頭主體(10),所述取下機構具有與所述拉頭主體(10)接觸並使所述拉頭主體(10)向鉛垂方向上方移動的取下器具(83)。
  12.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各第1可動部(51)沿著第1圓形軌跡轉動,各第2可動部(52)沿著第2圓形軌跡轉動。
  1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通過使所述第1可動部(51)及所述第2可動部(52)的至少一方移動,所述拉片安裝柱(14)的自由端進入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的開口,對所述拉片安裝柱(14)鉤掛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並使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脫離所述第2配置部(62)。
  1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拉頭組裝機,其中,所述拉頭主體處理部(41)的工位數大於或等於所述拉片處理部(46)的工位數。
  15. 一種拉頭組裝機,其特徵在於,具備: 拉頭主體處理部(41),其具有2個以上的第1可動部(51),各第1可動部(51)具有供拉頭主體(10)配置的第1配置部(61),所述拉頭主體處理部(41)對所述第1配置部(61)供給拉頭主體(10);和 拉片處理部(46),其具有2個以上的第2可動部(52),各第2可動部(52)具有供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配置的第2配置部(62),所述拉片處理部(46)對所述第2可動部(52)上的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進行第1處理, 所述拉頭主體處理部(41)及/或所述拉片處理部(46)構成為使所述第1可動部(51)及第2可動部(52)的至少一方移動,在該所述第1可動部(51)及第2可動部(52)的至少一方的移動過程中,拉片安裝柱(14)的自由端進入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的開口,對所述拉片安裝柱(14)鉤掛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並使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脫離所述第2配置部(62)。
  16. 一種拉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在拉頭主體處理部(41)中對第1可動部(51)供給拉頭主體(10)的步驟; 在拉片處理部(46)中對配置於第2可動部(52)的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進行第1處理的步驟;以及 使所述第1可動部(51)和所述第2可動部(52)的至少一方移動,以便對所述拉頭主體(10)的拉片安裝柱(14)安裝進行了所述第1處理後的所述拉片(30)或拉片構成零件(31)的步驟。
  17. 一種拉片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至少包括注塑成型工位(S12)和拉片交接工位(S14)的多個工位(S11、S12、S13、S14);和 多個下模(53),其構成為能夠在所述多個工位(S11、S12、S13、S14)間移動, 各下模(53)包括多個型腔,為了通過注塑成型固定成型部而在所述型腔配置拉片構成零件(31)。
  18. 如請求項17項所述的拉片處理裝置,其中,所述下模(53)被分割為固定部分(53f)和可動部分(53e),使所述可動部分(53e)相對於所述固定部分(53f)位移的結果是, 所述拉片構成零件(31)的一部分(31a)從所述固定部分(53f)突出。
TW109101683A 2019-03-06 2020-01-17 拉頭組裝機、拉頭的製造方法以及拉片處理裝置 TWI8027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9565.5 2019-03-06
CN201910169565.5A CN111657633B (zh) 2019-03-06 2019-03-06 拉头组装机、拉头的制造方法以及拉片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3129A true TW202033129A (zh) 2020-09-16
TWI802781B TWI802781B (zh) 2023-05-21

Family

ID=72382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1683A TWI802781B (zh) 2019-03-06 2020-01-17 拉頭組裝機、拉頭的製造方法以及拉片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7633B (zh)
TW (1) TWI80278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3539Y (zh) * 1999-12-13 2001-01-10 傅景隆 拉链头整模一次成型压铸及装配装置
JP4072945B2 (ja) * 2002-08-20 2008-04-0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の引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836933B (zh) * 2011-06-20 2014-08-13 Ykk株式会社 拉头保持机构及拉头组装装置
CN103831625B (zh) * 2012-11-23 2016-06-15 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 拉链拉头组装机构
EP2891551A1 (de) * 2014-01-07 2015-07-08 Speedomatic AG Spritzgiesswerkzeug für das Herstellen eines Reissverschlussschiebers und selbiger Reissverschlussschieber
TWI555480B (zh) * 2015-06-17 2016-11-01 Ykk Corp A pull-tab assembly device for a pull-tab assembly device
TWI594709B (zh) * 2016-06-30 2017-08-11 Ykk Corp Zippe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slide faste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7633B (zh) 2023-01-10
CN111657633A (zh) 2020-09-15
TWI802781B (zh) 2023-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47539B1 (en) Forming fastener products
JP2009214438A (ja) 射出成形装置及び射出成形品の成形方法
KR20060129536A (ko) 주형 어셈블리
TW202033129A (zh) 拉頭組裝機、拉頭的製造方法以及拉片處理裝置
JP2009297947A (ja) 樹脂成形金型及び成形品の離型方法
CN109531919A (zh) 一种带有金属嵌件的马达外壳注塑方法及其注塑模具
JP5663315B2 (ja) 発泡成形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KR102025244B1 (ko) 성형품 취출기
KR101646640B1 (ko) 내, 외측으로 이동되는 언더컷성형링을 갖는 사출금형
WO2020060504A1 (en) In-mold labeling robot enabling automatically inserting the bucket handles
JP2006320956A (ja) 成形品の切断方法及び切断装置
JP3630446B2 (ja) モールド金型
TW201929977A (zh) 壓鑄裝置
CN211307168U (zh) 一种螺母注塑自动植入成型装置
KR101808112B1 (ko) 케이블 일체형 그로메트 성형장치의 케이블 고정용 클립
CN210415381U (zh) 一种长滑块抽芯模脱模结构
JPH03222708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の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構造
KR100787192B1 (ko) 인서트 사출용 금형조립체
JP2000301578A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216914675U (zh) 一种可更换模仁的注塑模具
JP7260931B2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及び成形用金型
CN213353293U (zh) 一种嵌件的放置和定位结构
JP2004209929A (ja) 射出成形装置及び射出成形機
CN113414945B (zh) 一种电源插头自动注塑生产线
CN111571941B (zh) 一种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