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2781A - 服務系統及記錄使用於其之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 - Google Patents

服務系統及記錄使用於其之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2781A
TW202022781A TW107147483A TW107147483A TW202022781A TW 202022781 A TW202022781 A TW 202022781A TW 107147483 A TW107147483 A TW 107147483A TW 107147483 A TW107147483 A TW 107147483A TW 202022781 A TW202022781 A TW 2020227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ard
service
informat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7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滝忠信
紙正彥
堀田治郎
黃春茂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科樂美遊樂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科樂美遊樂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科樂美遊樂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2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278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提供即使在未連接網路的環境下也可與事業者間的收益分配建立關聯,適切控制服務裝置的服務系統。於包含以從使用者之費用的徵收作為代價以對使用者提供服務的至少1個服務裝置(2),因應經營使用服務裝置(2)營運事業的第1事業者(OP1,OP2)關聯於其事業而對第2事業者(MO)預先支付的利用費,控制透過服務裝置(2)之服務的提供的服務系統中,將可對於記錄了因應預先支付之利用費的設定值的記憶媒體(3)進行資訊的讀取及寫入的資訊讀取手段(25)設置於服務裝置(2),以對應從使用者徵收的費用,減算記憶媒體(3)的設定值之方式控制資訊讀取手段(25),並以產生因應設定值的殘量之服務的限制之方式控制服務裝置(2)。

Description

服務系統及記錄使用於其之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
本發明係關於用以在事業者間分配服務裝置所致之收益的服務系統。
作為用以在經營透過遊戲機等的服務裝置對使用者提供服務之事業的事業者,與提供該服務所需之內容的其他事業者之間分配事業的收益的系統,提案有將服務裝置從使用者徵收的費用通知伺服器,將賦予的費用乘以所定率以運算出內容利用費,將所得之內容利用費作為從內容提供側的事業者對服務營運側的課徵額列入的系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也提案以提供服務的事業者對提供內容的事業者側預先支付內容的利用費為前提,將因應預先支付額的預託值記錄於伺服器側,因應服務裝置側之服務的提供,減算預託值而其餘額達到未滿所定最小值時則對服務裝置之服務的提供產生限制的系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第5580436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第582077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先前的系統任一皆以服務裝置與管理利用費的伺服器透過網際網路等的WAN(Wide Area Network)相互連接為前提來構築。所以,無法對應服務裝置作為未連接網路之離線的裝置運用的狀況。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即使在未連接網路的環境下也可與事業者間的收益分配建立關聯,適切控制服務裝置的服務系統。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一樣態之服務系統,係包含具備從使用者徵收費用的費用徵收手段,且以該費用徵收手段所致之前述費用的徵收作為代價以對前述使用者提供服務的至少1個服務裝置,因應經營透過前述服務裝置提供前述服務的事業的第1事業者關聯於前述事業而對第2事業者預先支付的利用費,控制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的服務系統,具備:資訊讀取手段,係以對於記錄了包含與前述第1事業者預先支付之利用費因應的設定值之所定資訊的記憶媒體,可進行前述所定資訊的讀取及寫入之方式設置於前述服務裝置;設定值更新手段,係以對應前述費用徵收手段所徵收的費用,減算記錄於前述記憶媒體的設定值之方式控制前述資訊讀取手段;及服務控制手段,係以針對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產生因應前述設定值之殘量的限制之方式控制前述服務裝置。
本發明的一樣態之電腦程式,係該電腦程式適用於服務系統;該服務系統,係包含具備從使用者徵收費用的費用徵收手段,且以該費用徵收手段所致之前述費用的徵收作為代價以對前述使用者提供服務的至少1個服務裝置,因應經營透過前述服務裝置提供前述服務的事業的第1事業者關聯於前述事業而對第2事業者預先支付的利用費,控制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的服務系統,且於前述服務裝置,以對於記錄了包含與前述第1事業者預先支付之利用費因應的設定值之所定資訊的記憶媒體,可進行前述所定資訊的讀取及寫入之方式設置資訊讀取手段的服務系統;且構成為使前述服務裝置的電腦,具有以下手段的功能:設定值更新手段,係以對應前述費用徵收手段所徵收的費用,減算記錄於前述記憶媒體的設定值之方式控制前述資訊讀取手段;及服務控制手段,係以針對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產生因應前述設定值之殘量的限制之方式控制前述服務裝置。
以下,參照添附圖面,說明本發明的一形態之服務系統的一例。圖1所示的服務系統1係包含作為服務裝置之一例的複數遊戲機2,與用以處理應用於其遊戲機2的控制之作為記憶媒體之一例的卡片3相關的各種業務的營運系統4。於圖1中,實線的箭頭表示卡片3的流程(物理的遞送),虛線的箭頭表示記錄於卡片3的資訊的流程。
遊戲機2係構成為以使用者所致之費用的支付作為代價,讓該使用者遊玩遊戲之業務用的遊戲機。遊戲機2係以提供相互相等的遊戲之方式設置亦可,至少一部分的遊戲機2係以提供與其他遊戲機2所提供之遊戲不同的遊戲之方式設置亦可。各遊戲機2係藉由作為經營讓使用者以有償方式遊玩遊戲之事業的事業者之一例的操作員OP1、OP2(以下,有以參照符號OP代表的狀況)設置於店鋪等的設施,作為該等操作員OP用以經營收益事業的設備機器來運用。在圖1的範例中,揭示兩者的操作員OP,其數量為適當設定。操作員OP只要是利用遊戲機2經營收益是業者即可。例如,操作員OP係店鋪等之設施的老闆,或借用店鋪的至少一部分的空間來運用遊戲機2的事業者亦可。操作員OP作為自然人亦可,作為法人等的組織亦可。遊戲機2所致之遊戲的遊玩係提供給使用者的服務之一例,但是,遊戲機2也可一併提供與遊戲的遊玩不同的服務。又,服務裝置作為對使用者以有償方式提供與遊戲的遊玩不同的服務者亦可。
卡片3係將如磁性記錄層,或IC晶片等,可進行資訊的寫入及讀取的記錄部,固定於樹脂等所致之基板的具有可移植性之公知的記憶媒體。卡片3可安裝於遊戲機2。換句話說,遊戲機2係具備保持卡片3以讀取或寫入所定資訊的功能。遊戲機2係設置成對於營運系統4並未透過網路連接,所謂離線型或獨立型的服務裝置。所以,遊戲機2與營運系統4之間的資訊的處理僅透過卡片3進行。
營運系統4係為了處理對於卡片3之各種資訊的記錄、管理,或者被記錄於卡片3之資訊的利用等之卡片3相關的各種業務所設置。營運系統4係藉由營運組織MO營運。營運組織MO係關聯於操作員OP經營之利用遊戲機2的事業,對操作員OP提供效益,接受作為其對價的利用費。藉此,營運組織MO相當於第2事業者之一例。營運組織MO係例如將為了利用遊戲機2遊玩遊戲所需之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遊戲機2的硬體或軟體(包含內容)以借貸等的形態提供給操作員OP,並從操作員OP徵收作為其要素的提供對價的利用費。
利用費係從操作員OP對於營運組織MO預先支付。在營運系統4中,在預先支付之利用費的範圍內,於卡片3記錄作為設定值之一例的點數。記錄點數的卡片3係使用郵寄或其他遞送手段提供給操作員OP。提供給操作員OP的卡片3被安裝於遊戲機2。遊戲機2係將因應從使用者徵收之遊戲的遊玩費用之量的點數,從記錄於卡片3之點數的餘額減算。藉此,實現營運組織MO從操作員OP徵收因應從使用者徵收之費用的利用費的架構。
營運組織MO係藉由單獨的自然人或法人構成亦可,構成為複數法人等合作的合作組織亦可。在圖1的範例中,藉由提供業者PV、及仲介業者AG1、AG2(以下有以參照符號AG代表的狀況)來構成營運組織MO。提供業者PV係例如開發遊戲機2,或遊戲機2中所提供之遊戲的軟體等的要素,並提供給操作員OP者,又或者從該者接受業務的委託者。提供業者PV作為單一自然人或法人亦可,作為複數法人等的集合體組織亦可。仲介業者AG係存在於提供業者PV與操作員OP之間,擔任對於操作員OP之遊戲機2,或其軟體等的要素的提供、其要素的利用費的收取等業務者。仲介業者AG係例如相當於提供業者PV的關聯公司或代理店等。仲介業者AG作為與提供業者PV具有資本關係者亦可,作為不具有資本關係者亦可。在圖1的範例中,揭示兩名的仲介業者AG,其數量為適當設定。仲介業者AG係因應操作員OP的營業區域、事業形態等適當的屬性,適當區分亦可。在圖1的範例中,以特定國家或地區的操作員OP係提供業者PV的現地法人即仲介業者AG1擔任,其他特定國家或地區的操作員OP係與提供業者PV不同資本所致之代理店即仲介業者AG2擔任之方式區分仲介業者AG。
營運系統4係作為對於操作員OP之卡片3的提供及對卡片3之點數的加值(加算)相關聯的處理所用的終端裝置,包含置於提供業者PV的管理下的卡片設定PC(Personal Computer的簡稱)11,及置於各仲介業者AG的管理下的卡片管理PC12。再者,在圖1中,以1點鍊線包圍揭示提供業者PV、仲介業者AV的各別管理範圍。
卡片設定PC11係藉由對於在所定生產據點10生產的卡片3,遵從使用者的操作,記錄為了在服務系統1中通用所需的所定資訊,實施卡片3的初期設定。卡片設定PC11係藉由以例如使用提供業者PV所發行的使用者認證資訊,限定於僅接受使用者認證者可進行操作之方式進行設定,其使用置於提供業者PV的管理下。被記錄於卡片3的資訊於後詳述。再者,在圖1中,作為在提供業者PV的管理下者揭示生產據點10,但是,生產據點10在提供業者PV的管理範圍外亦可。例如,提供業者PV購入第三者所生產的萬用卡片,在卡片設定PC11將所需的資訊記錄於卡片3亦可。
卡片管理PC12係為了執行應藉由仲介業者AG所進行之卡片3相關的各種處理所設置。例如,卡片管理PC12係執行將點數記錄於卡片3的加值處理。點數的記錄係藉由遵從卡片管理PC12的操作,加算記錄於卡片3之點數的餘額來實現。加值處理於後詳述。卡片管理PC12係藉由以例如使用仲介業者AG所發行的使用者認證資訊,限定於僅接受使用者認證者可進行操作之方式進行設定,其使用置於仲介業者AG的管理下。所以,卡片管理PC12所致之各種處理都依據處理AG的指示來進行。
營運系統4係進而包含置於提供業者PV的管理下的卡片管理系統15及遊戲管理系統16。卡片管理系統15係包含卡片管理伺服器15a與餘額管理伺服器15b。卡片管理伺服器15a係從卡片設定PC11接收以卡片設定PC11記錄之卡片3的初始設定資訊Cin,並記錄於卡片資料庫DB1。餘額管理伺服器15b係將應成為記錄於卡片3之點數的基本資金的DB點數,記錄於餘額資料庫DB2。被記錄於餘額資料庫DB2之DB點數的量,係對應操作員OP預先支付之利用費,其餘額對應各操作員OP區別記錄。又,餘額管理伺服器15b係在卡片管理PC12的加值處理中點數被加值於卡片3時,因應其加值之量,減算被記錄於餘額資料庫DB2的DB點數。亦即,操作員OP預先支付的利用費係一旦置換成DB點數,以該DB點數的消費作為代價,點數被加值於卡片3。
遊戲管理系統16係包含批號管理伺服器16a與加值管理伺服器16b。批號管理伺服器16a係從卡片設定PC11a接收以卡片設定PC11記錄之卡片3的資訊,並記錄於批號資料庫DB3。批號資料庫DB3係使用於卡片3之發行履歷的掌控等。加值管理伺服器16b係從卡片管理PC12接收加值處理的資訊,並將所得的資訊記錄於加值日誌資料庫DB4。又,加值管理伺服器16b係從卡片設定PC11接收被記錄於卡片3的資訊,並將所得的資訊與加值處理的資訊與卡片ID建立對應,記錄於卡片資訊資料庫DB5。被記錄於加值日誌資料庫DB4及卡片資訊資料庫DB5的資訊,係以遊戲機2之運作狀況的掌控為目的,利用資訊管理PC17等適當地參照。資訊管理PC17係藉由營運組織MO的例如提供業者PV管理亦可,藉由與營運組織MO不同之其他事業者管理亦可。
於以上的營運系統4中,卡片設定PC11係透過網路連接卡片管理伺服器15a、批號管理伺服器16a、加值管理伺服器16b,卡片管理PC12係透過網路連接加值管理伺服器16b,餘額管理伺服器15b與加值管理伺服器16b透過網路連接。資訊管理PC17可透過網路參照資料庫DB4、DB5。
接著,參照圖2,說明被記錄於卡片3的資料之一例。於圖2的範例中,於卡片3至少記錄有卡片ID、卡片號碼、卡片餘額、改寫次數、加值計算、卡片生產資訊、加值資訊、機種碼、軟體識別碼及遊玩資訊。卡片ID係如上所述,對應各卡片3單一設定的識別資訊。卡片號碼係有別於卡片ID,對應各卡片3單一設定的識別號碼。卡片ID及卡片號碼係以卡片設定PC11寫入卡片3。
卡片餘額係作為被記錄於卡片3的設定值之一例的點數的殘量,該值藉由卡片管理PC12及遊戲機2改寫。改寫次數係對於卡片3改寫資訊的次數。加值計算係對於卡片3加值點數的次數。加值計算之值表示加值次數,相對於此,改寫次數並不限於點數的加值,其他資訊例如遊玩資訊等被記錄於卡片3時也會加算。亦即,改寫次數係無關於資訊的種類,表示對於卡片3進行改寫處理的次數。加值計算之值係藉由卡片管理PC12改寫,改寫次數之值係藉由卡片設定PC11、卡片管理PC12及遊戲機2改寫。
卡片生產資訊係卡片3的生產相關聯的資訊。例如生產卡片3的日期時間等資訊作為卡片生產資訊,藉由卡片設定PC11記錄於卡片3。加值資訊係用以判別對於卡片3的加值履歷的資訊。例如,進行加值處理的日期時間,或判別進行加值處理的卡片管理PC12的資訊等作為加值資訊,藉由卡片管理PC12記錄於卡片3。
機種碼係作為指定應適用卡片3之遊戲機2的範圍的適用範圍資訊之一例,記錄於卡片3。機種碼係遵從仲介業者AG的指示,藉由卡片管理PC12記錄於卡片3。軟體識別碼係作為指定應適用卡片3的軟體,例如遊戲機2所提供之遊戲的種類、標題等的資訊,例如藉由卡片設定PC11記錄於卡片3。遊玩資訊係作為判別以遊戲機2消費點數由玩遊戲的履歷的資訊,藉由遊戲機2記錄於卡片3。例如作為與最初開始遊戲的遊玩的日期時間、遊玩開始次數、遊玩結束次數、開始各遊玩的日期時間等遊戲的遊玩建立關聯的資訊,記錄於卡片3。
以上所述之外,卡片3記錄適當的資訊亦可。卡片3係不僅作為用以使對應操作員OP預先支付之利用費的點數,因應遊戲機2從使用者徵收的費用消費的手段來使用,也作為記錄作為遊戲機2所提供的服務之遊戲的遊玩履歷、或點數的加值相關的履歷等,用以讓營運組織MO適當參照其的手段來使用。遊戲機2並未連接於網路,故藉由營運組織MO運用的卡片設定PC11、卡片管理PC12、或卡片管理系統15、遊戲管理系統16無法從遊戲機2直接收集資訊。然而,藉由透過卡片3收集遊戲機2之遊玩履歷等,營運組織MO側可掌握離線之遊戲機2的狀態。以遊戲機2記錄於卡片3的資訊,係依照前述目的來適當選擇即可。
回到圖1,針對卡片3及對於其卡片3之資訊的流程進行說明。首先,於提供業者PV中,從生產據點10取得卡片3,對於所得的卡片3利用卡片設定PC11作為初始設定記錄所定資訊。此時,卡片3的記憶元件被初始化,將卡片ID及卡片號碼編號並記錄於卡片3。並且,卡片生產資訊、軟體識別碼也在此階段中藉由卡片設定PC11記錄於卡片3。初始設定中記錄的資訊係作為初始設定資訊Cin的一部分,提供給卡片管理伺服器15a、批號管理伺服器16a及加值管理伺服器16b。初始設定資訊Cin係包含記錄於卡片3的資訊以外的其他資訊亦可。各伺服器15a、16a、16b係遵從被賦予的初始設定資訊Cin,將適當的資訊記錄於資料庫DB1、DB3及DB5。
完成初始設定的卡片3係從提供業者PV遞送至仲介業者AG。再者,於圖1的範例中,從提供業者PV對仲介業者AG2之卡片3的提供係經由仲介業者AG1進行。但是,提供業者PV將卡片3直接提供給仲介業者AG2亦可。在卡片管理PC12中,對於卡片3加值點數。例如,以卡片管理PC12參照與操作員OP建立對應被餘額資料庫DB2保持的DB點數,在其DB點數之餘額的範圍內DB點數置換成卡片3的點數,其置換量的點數作為卡片餘額被加值至卡片3。在此階段中,對卡片3的改寫次數及加值計算加算1。又,作為加值資訊,本次的點數之加值處理的內容作為加值資訊的一部分記錄於卡片3。進而,在卡片管理PC12中,適當設定卡片3的機種碼。
加值結束的卡片3係從仲介業者AG遞送至操作員OP。操作員OP將接收的卡片3安裝於遊戲機2。在遊戲機2中,每於使用者支付費用遊玩遊戲,則從卡片3減算對應從該使用者徵收的費用額之量的點數。亦即,記錄於卡片3的卡片餘額之值被更新為減算後之點數的量。與點數的減算一併在遊戲機2中更新改寫次數。遊玩費用的額度與點數的減算量(消費量)的關係,係遵從操作員OP與營運組織MO之間的商定適當設定即可。例如,減算對於遊玩費用乘以一定比率之量的點數亦可。遊玩費用的額度與點數的減算量的關係,係因應時期等其他要素浮動變更亦可。再者,減算點數,使用者遊玩遊戲時,表示其遊玩內容的資訊作為遊玩資訊記錄於卡片3。
記錄於卡片3之點數的餘額達到未滿所定下限值時,則對於安裝其卡片3的遊戲機2之遊戲的提供會產生限制。例如產生禁止遊戲機2的啟動,或禁止新的遊玩的開始等的限制。下限值係作為一例,設定為對應對於1次遊戲的遊玩,使用者應支付的遊玩費用,相當於操作員OP應支付給營運組織MO的利用費之點數的量,或將某程度的餘裕加算於其的量亦可。如此設定下限值的話,可排除即使使用者支付遊玩費用也因卡片3的卡片餘額不足而無法進行遊戲的遊玩之事態之虞。但是,下限值例如設定為0亦可。此時,儘管使用者支付了遊玩費用也因為卡片餘額的不足而無法進行遊玩時,對使用者償還遊玩費用即可。
點數的餘額達到未滿下限值的卡片3係從操作員OP送回仲介業者AG。仲介業者AG係在與操作員OP建立對應之DB點數的餘額內再次將點數加值至卡片3,被加值的卡片3再次遞送給操作員OP。其卡片3再次安裝於遊戲機2,以下,同樣地因應從使用者之遊玩費用的徵收,減算卡片3的卡片餘額。在卡片3之點數的加值時間點中DB點數不足時,則對於操作員OP要求利用費的預先支付,操作員OP因應其對於營運組織MO預先支付利用費的話,則加算因應其支付額的DB點數,可進行卡片3之點數的再加值。再者,卡片3並不需要以可進行點數的再加值形態提供,一張張卡片3以一次用完的形態提供給操作員OP亦可。
依據以上的架構,因應操作員OP為了經營利用遊戲機2的事業所預先支付給營運組織MO的利用費,點數會加值至卡片3,因應遊戲機2從使用者徵收的遊玩費用,消費卡片3的點數,因應其點數的餘額,對於遊戲機2所致之遊戲的提供課徵一定限制。所以,即使遊戲機2作為未連接於網路的服務裝置運用的狀況中,也可一邊在操作員OP與營運組織MO之間適時地分配藉由遊戲機2從使用者徵收遊玩費用所得的收益,一邊與其該分配狀況建立關聯來適切地控制遊戲機2的狀態。
在卡片3之點數的加值時(無關於初次或第2次之後),藉由卡片管理PC12讀取出記錄於卡片3的各種資訊,與表示本次加值處理的內容的資訊一起提供給加值管理伺服器16b。在加值管理伺服器16b中,表示加值處理的內容的資訊被記錄於加值日誌資料庫DB4,並且從卡片3讀取的資訊被記錄於卡片資訊資料庫DB5。進而,表示加值處理之內容的資訊被提供給餘額管理伺服器15b,餘額管理伺服器15b係因應點數的加值量,減算保持於餘額資料庫DB2之操作員OP的點數的餘額。藉由該等處理,在營運組織MO側中,可適當地參照積存於各資料庫DB2、DB4、FB5的資訊,掌握卡片3之點數的加值的狀況、遊戲機2的運作狀態、或預先支付給營運組織MO之利用費的消費狀況等。
在圖1的範例中,記錄於卡片3之點數的餘額未滿下限值時禁止遊戲機2的啟動,禁止新的遊戲的遊玩,但是,對於遊戲機2所提供之服務的限制並不限於此種範例。例如,以針對點數的餘額,階段性設定複數閾值,隨著點數的餘額減少而逐漸強化限制之方式控制限制亦可。限制的強化係可藉由例如在產生最終限制之前的階段中於遊戲機2的啟動時顯示對於餘額不足的警告,隨著餘額接近下限值,禁止一部分之功能的利用,最終來說,遊戲機2的啟動及新的遊戲的遊玩變成不可能的手法來實現。此種警告係例如包含於未遊玩遊戲的待機狀態中進行之表演的一部分來顯示亦可。以一邊在產生最終限制之前的階段中一但禁止遊戲機2的啟動,或新的遊戲的遊玩,一邊設為可藉由操作員OP的操作解除該禁止,在最終階段中設為不可能進行禁止的解除的樣態,產生階段性的限制亦可。不管如何,藉由在最終限制之前,產生更鬆緩的限制,可讓操作員OP辨識到餘額的減少,意識到在產生最終限制之前的階段中必須再加值卡片餘額。
關於卡片餘額的不足所致之遊戲的遊玩禁止,不一定需要在發生餘額不足之後的最初遊玩時產生。例如,於遊戲機2中同一玩家為了持續由玩遊戲,有所謂支付接關費用的狀況。在此狀況中,因為起因於操作員OP的問題的餘額不足而導致無法進行遊戲的遊戲,有使用者會受到無法預測的損害的可能性,發生卡片餘額不足之後,持續遊玩遊戲的範圍中容許持續遊玩,故在使用者不選擇遊戲的持續而結束遊戲等,遊戲的遊玩告一段落的時間點,以無法進行下次遊戲的遊玩之方式產生限制亦可。
接著,參照圖3,說明機種碼的設定與伴隨其之卡片3的適用範圍的限制的關係之一例。如上所述,機種碼係為了指定應適用卡片3之遊戲機2的範圍,藉由提供業者PV記錄於卡片3。在圖3的範例中,機種碼藉由4位數編號,仲介業者AG1中機種碼“0001”被記錄於卡片3,仲介業者AG2中機種碼“0006”被記錄於卡片3。另一方面,於操作員OP1的遊戲機2,作為可利用之卡片3的機種碼的範圍,設定“0001~0005”,於操作員OP2的遊戲機2,作為可利用之卡片3的機種碼的範圍,設定“0006~0010”。
於以上的設定中,將從仲介業者AG1提供的卡片3安裝於操作員OP1的遊戲機2時,設定於其卡片3的機種碼係在操作員OP1所運用的遊戲機2之可利用機種碼的範圍內,該操作員OP1之遊戲機2的啟動及使用該遊戲機2之遊戲的遊玩都可以進行。又,將從仲介業者AG2提供的卡片3安裝於操作員OP2的遊戲機2時,設定於其卡片3的機種碼係在操作員OP2所運用的遊戲機2之可利用機種碼的範圍內,該操作員OP2之遊戲機2的啟動及使用該遊戲機2之遊戲的遊玩都可以進行。但是,將從仲介業者AG2提供的卡片3安裝於操作員OP1的遊戲機2時,設定於其卡片3的機種碼係在操作員OP1所運用的遊戲機2之可利用機種碼的範圍外。此時,該操作員OP1之遊戲機2的啟動及遊戲的遊玩無法進行。如此,藉由利用機種碼來限制卡片3的適用範圍,可阻止卡片3的未預期利用,例如被偷走之卡片3的不當使用等行為,可適切營運卡片3所致之利用費的徵收的架構。
在圖3的範例中,以可在1個操作員OP所運用之遊戲機2的範圍內利用一張卡片3之方式設定機種碼,但是,以限定於1個操作員OP所運用之遊戲機2的一部分,例如相同店鋪內的遊戲機2,或一台遊戲機2,可利用卡片3之方式設定機種碼亦可。又,機種碼的設定一致之複數張的卡片3提供給操作員OP亦可。此時,有即使一張卡片3的餘額減少,該卡片3被送回仲介業者AG之間,也可利用其他卡片3,操作員OP持續遊戲機2的運用的優點。但是,此時,各卡片3之點數的加值需要相互獨立處理。例如DB點數消費100點,而對各卡片3加值100點時,DB點數的消費量需要設為100點與卡片3的張數的積。本來,提供可在相同遊戲機2中利用之複數張的卡片3時,該等卡片3並不一定需要全部被加值相同點數。任一卡片3因為餘額不足而被送回仲介業者AG,對其卡片3再加值點數而送回操作員OP為止之間,可利用其他卡片3持續遊戲機2的運用的話,對於操作員OP來說不會發生損害,所以,只要可進行此種卡片3的轉用,各卡片3之點數的加值量係因應操作員OP的方便等,適當設定即可。再者,藉由將機種碼所致之卡片3的適用範圍設定為比較廣,可提升卡片3的應變性,可柔軟地轉用。進而,在圖3的範例中,於卡片3設定單一機種碼,於遊戲機2設定可利用之機種碼的範圍。亦即,在圖3的範例中,藉由於卡片3設定單一機種碼,於遊戲機2設定可適用之機種碼的範圍,卡片3的機種碼係作為卡片3的適用範圍,指定該機種碼包含於適用範圍之遊戲機2的範圍。相反地,於遊戲機2設定單一機種碼,於卡片3記錄可利用之機種碼的範圍亦可。
適用卡片3的範圍,並不一定需要作為最小單位指定作為硬體的遊戲機2。例如,以適當的單位區分遊戲機2所提供之各種服務,遵從其單位指定應適用卡片3之服務的範圍亦可。例如以僅限特定種類之遊戲的遊玩可利用卡片3之方式指定卡片3的適用範圍亦可。例如,作為適用範圍資訊的一例,利用圖2的軟體識別碼,指定可適用卡片3之服務的種類亦可。此時,藉由軟體識別碼指定之遊戲的種類,係例如根據音樂遊戲、格鬥遊戲、角色扮演遊戲等之遊戲的類型來區別亦可,根據遊戲的標題來區別亦可。即使是相同標題的遊戲,也能以限定於特定版本適用卡片3之方式設定軟體識別碼。使用軟體識別碼之服務範圍的指定,係有助於例如限定於遊戲機2所提供之遊戲的一部分,營運組織MO圖以對操作員OP內容的提供等的方便之狀況。亦即,營運組織MO應從操作員OP徵收利用費的範圍,限定於遊戲機2所提供之服務的範圍的一部分時,可藉由以卡片3指定其對象之服務的範圍,適切地徵收利用費。在藉由軟體識別碼來指定應適用卡片3之服務的範圍時,也可獲得即使變更安裝遊戲用的軟體的遊戲機2,只要軟體一致,即可利用卡片3的優點。但是,服務的範圍並不限於使用機種碼或軟體識別碼任一方來指定的範例,適當組合兩者來進行指定亦可。再者,使用卡片3的適用範圍資訊,將卡片3的適用範圍限定於一部分的服務時,關於應適用卡片3之服務的範圍外,無關於卡片3之點數的餘額,允許來自遊戲機2之服務的提供亦可。另一方面,關於遊戲機2所提供之服務的範圍全部,存在操作員OP應對營運組織MO支付利用費的情況時,在以卡片3指定的範圍外中,與圖3的範例相同,產生禁止遊戲機2的啟動,或禁止新的遊戲的遊玩等之限制亦可。
接著,參照圖4及圖5,更詳細說明服務系統1所包含之遊戲機2之卡片管理PC12的構造例。圖4係揭示遊戲機2的控制系的構造例。於圖4的範例中,於遊戲機2設置有控制部21及記憶部22。控制部21係構成為包含微處理器與其動作所需之內部記憶體等的附屬裝置的電腦。記憶部22係包含磁性記憶裝置、快閃記憶體等之非揮發性的記憶媒體,具有作為對於控制部21之外部記憶裝置的功能。於控制部21,連接操作按鍵、操作桿等之輸出因應使用者之操作的訊號的輸入裝置23、及監視器、揚聲器等之輸出裝置24,並且連接讀寫機25及投幣器26。
讀寫機25係作為可進行被記錄於卡片3之資訊的讀取及對於卡片3之資訊的寫入的資訊讀取手段之一例所設置。讀寫機25係作為預先設置作為遊戲機2的一部分而組入於遊戲機2之一體型的硬體單元來設置亦可,有別於遊戲機2所準備之組裝於遊戲機2之分離型的單元來設置亦可。分離型的單元的狀況中,可藉由對於未預估服務系統1的適用之既存的遊戲機2追加讀寫機25並對軟體施加需要的改版,來使該遊戲機2對應服務系統1之運用。卡片3可對於於讀寫機25裝卸。無關於遊戲機2是否運作,卡片3都安裝於讀寫機25。但是,卡片3係至少遊戲機2的運作中安裝於讀寫機25即可。遊戲機2未運作之間,卡片3從讀寫機25卸下亦可。但是,即使在該狀況中,也需要在遊戲機2的啟動時將卡片3安裝於讀寫機25。
投幣器26係接收使用者作為遊戲的遊玩費用所投入之硬幣、替代硬幣、或可與硬幣交換的代幣等的遊藝媒體(以下稱為硬幣等),輸出因應投入之硬幣等的枚數、或金額的訊號。藉此,投幣器26具有作為費用徵收手段之一例的功能。但是,費用徵收手段並不限於透過硬幣等徵收遊玩費用的範例。例如,藉由依照遊玩費用來消費被記錄於使用者所持有的卡片(與卡片3相同或不同亦可)其他記憶媒體之電子貨幣的餘額,代替投幣器26或投幣器26之外又設置從使用者徵收遊玩費用的裝置亦可。但是,此種裝置並不限於即使遊戲機2為離線狀態也可徵收費用者。
於記憶部22,記錄有作為用以控制遊戲機2之電腦程式的遊戲程式Pg,與遊戲中應被參照的遊戲資料Dg。又,於記憶部22,也記錄有圖3所例示之可利用機種碼Cm。藉由控制部21讀取並執行遊戲程式Pg,於控制部21,作為藉由其電腦硬體與作為軟體之遊戲程式Pg的組合所實現的邏輯裝置,設置遊戲控制部31、徵收確認部32、餘額管理部33、利用控制部34及履歷記錄部35。遊戲控制部31係控制提供給使用者之遊戲的進行。徵收確認部32係監視投幣器26的輸出,確認來自使用者之遊玩費用的徵收時則對餘額管理部33通知已確認費用徵收及其徵收額。餘額管理部33係從徵收確認部33被通知遊玩費用的徵收時,以依照遊玩費用的徵收額,減算(消費)被記錄於卡片3的點數之方式控制讀寫機25。
利用控制部34係透過讀寫機25以適當的週期重複取得卡片3之點數的餘額,判別該餘額是否未滿所定下限值。又,餘額管理部33係在卡片餘額被判斷為未滿下限值時,限制遊戲機2的啟動或遊戲的遊玩。例如在遊戲機2的啟動時卡片3的卡片餘額被判斷為未滿下限值時,利用控制部34係禁止遊戲機2的啟動。又,於遊戲機2的運作中,卡片3的卡片餘額被判斷為減少至未滿下限值為止時,利用控制部34係禁止遊戲控制部31所致之下次遊玩的提供。但是,關於遊戲機2的運作中之下次遊玩的禁止,如上所述,達到遊戲上的適切段落為止即使卡片餘額不足也允許新的遊玩亦可。
履歷記錄部35係以從遊戲控制部31以適當時機接收遊戲的遊玩內容相關的資訊,所得之資訊作為遊玩資訊的一部分被記錄於卡片3之方式控制讀寫機25。遊玩內容的記錄係例如開始遊戲的遊玩的時期、遊玩結束的時期,在遊戲的遊玩之適當的段落時期進行即可。
圖5係揭示卡片管理PC12的控制系的構造例。但是,圖5係以對於卡片3之資訊的記錄相關聯的部分為中心繪製。適當省略通常設置於萬用PC的硬體。於圖5的範例中,於卡片管理PC12設置有控制部41及記憶部42。控制部41係構成為包含微處理器與其動作所需之內部記憶體等的附屬裝置的電腦。記憶部42係包含磁性記憶裝置、快閃記憶體等之非揮發性的記憶媒體,具有作為對於控制部41之外部記憶裝置的功能。於控制部41連接輸入裝置43及讀寫機44。輸入裝置43係用以遵照仲介業者AG的指示,輸入應記錄於卡片3之資訊的裝置,鍵盤、滑鼠等萬用裝置利用來作為輸入裝置43亦可。
讀寫機44係作為可進行被記錄於卡片3之資訊的讀取及對於卡片3之資訊的寫入的輸出入電路之一例所設置。讀寫機44係例如作為對於卡片管理PC12的本體,透過USB等其他介面連接之萬用裝置亦可。
於記憶部42,記錄有用以使卡片管理PC12具有作為對於卡片3之資訊的讀取及寫入的手段之功能的作為電腦程式的卡片管理程式Pm。卡片管理程式Pm係被提供作為與管理卡片管理PC12的基本動作的作業系統協力動作,使卡片管理PC12執行特定處理的應用程式。
藉由控制部41讀取並執行卡片管理程式Pm,於控制部41,作為藉由其電腦硬體與作為軟體之卡片管理程式Pm的組合所實現的邏輯裝置,設置付款確認部45、加值部46、範圍設定部47及資訊讀取部48。付款確認部45係透過輸入裝置43確認操作員OP所致之利用費的預先支付的有無,在有預先支付時則透過輸入裝置43取得其付款額,並將所得之付款額通知加值部46。再者,卡片管理程式Pm係以讀卡機25連接於控制部21為前提所構成者,故在卡片管理程式Pm的讀取時檢查讀卡機25的連接,在無法確認連接時禁止遊戲機2的啟動亦可。
加值部46係將相當於付款確認部45確認的付款額之DB點數的加算量通知加值管理伺服器16b。加值管理伺服器16b係將該被通知的加算量通知餘額管理伺服器15b,餘額管理伺服器15b係將被賦予的加算量加算至對應預先支付之操作員OP的DB點數的餘額。又,加值部46係以透過輸入裝置43取得仲介業者AG所致之點數的加值的指示,並遵照被賦予的指示將點數加算至卡片3之方式控制讀寫機44,執行加值處理。於加值處理中,加值部46係透過加值管理伺服器16b從餘額管理伺服器15b取得以卡片3作為對象之操作員OP的DB點數的餘額,在該餘額的範圍內將點數加值至卡片3,並透過加值管理伺服器16b對於額管理伺服器15b要求因應被加算之量的點數量之DB點數的減算。餘額管理伺服器15b係因應該要求,減算被記錄於餘額資料庫DB2的DB點數。進而,加值部46係以加值處理的內容作為加值資訊的至少一部分被記錄於卡片3,且更新記錄於卡片3的改寫次數及加算計算之值的方式控制讀寫機44。
範圍設定部47係以從輸入裝置43取得機種碼相關之仲介業者AG的指定,將被賦予的機種碼記錄於卡片3之方式控制讀寫機44。機種碼的記錄係與進行對於卡片3之點數的加值處理的時期一併執行亦可。但是,如果有必要,在與加值處理不同時期執行機種碼的記錄亦可。
資訊讀取部48係透過讀寫機44讀取出被記錄於卡片3的所有資訊,並將所得之資訊提供給加值管理伺服器16b。加值管理伺服器16b係將所得之資訊適當地記錄於加值日誌資料庫DB4、及卡片資訊資料庫DB5。藉此,被記錄於卡片3的最新資訊分別反映於資料庫DB4、DB5。
接著,參照圖6~圖8,說明遊戲機2所執行之處理的一例。但是,以下內容,以被記錄於卡片3的軟體識別碼與遊戲機2所提供的遊戲一致,卡片3的機種碼被利用作為適用範圍資訊之一例為前提進行說明。圖6係揭示遊戲機2的控制部21為了管理卡片3的卡片餘額所執行之餘額管理處理的一例。遊戲機2的控制部21係於遊戲機2的運作中,以所定週期重複執行圖6的餘額管理處理。開始餘額執行處理時,控制部21的餘額管理部33係判別被記錄於卡片3的機種碼是否與自己的遊戲機2一致(步驟S11)。亦即,餘額管理部33係透過讀寫機25讀取卡片3的機種碼之值,判別所得之機種碼是否在設定於自己的遊戲機2之可利用機種碼Cm(參照圖4)的範圍內,如果在範圍內則判斷為一致。在判斷為機種碼不一致時,控制部21則不前進至步驟S12以下的處理,結束圖6的處理。藉此,排除減算機種碼不一致之卡片3的卡片餘額之虞。
另一方面,步驟S11中判斷為機種碼一致時,餘額管理部33係判別從上次處理到本次處理為止之間徵收確認部32是否已確認遊玩費用的徵收(步驟S12),如果確認費用的徵收的話,則從徵收確認部32取得該徵收額(步驟S13)。接下來,餘額管理部33係以將因應費用的徵收額之量的點數,從記錄於卡片3之點數的餘額減算之方式控制讀寫機25(步驟S14)。此時,藉由讀寫機25減算餘額,並且對於被記錄於卡片3的改寫次數加算1。之後,處理轉移至利用控制部34。利用控制部34係透過讀寫機25取得卡片3的卡片餘額,判別所得之餘額是否未滿所定下限值(步驟S15)。步驟S12中未確認遊玩費用的徵收時,則跳過步驟S13及S14的處理,處理前進至步驟S15。
步驟S15中判斷為餘額未滿下限值時,利用控制部34係設定遊戲機2的利用相關之限制(步驟S16)。該處理係例如藉由對用以判別利用限制之有無的旗標,設定表示利用限制中之值的手法來實現亦可。步驟S16中設定利用限制時,結束本次的餘額管理處理。步驟S15中判斷為點數的餘額為下限值以上時,則跳過步驟S16的處理,結束本次的餘額管理處理。再者,將下限值設定為對於1次遊玩費用的徵收應減算之點數的量以上的話,可排除步驟S14的處理時卡片餘額不足之虞。藉由執行圖6的處理,每於從使用者徵收遊玩費用,從卡片3的點數的餘額(卡片餘額)減算因應其徵收額之量的點數,並且該餘額減少至未滿下限值為止的話,則遊戲機2從未被課徵利用限制的狀態變化成被設定利用限制的狀態。再者,在圖6的餘額管理處理中,以步驟S11判別機種碼有無一致,且以步驟S15比較餘額與下限值的大小,餘額未滿下限值時以步驟S16設定利用限制,但是,該等處理藉由委託以下所述之圖7的處理,圖6的步驟中省略亦可。
圖7係揭示遊戲機2的控制部21為了因應卡片3的卡片餘額來控制遊戲機2的利用所執行之利用限制處理的一例。遊戲機2的控制部21係於遊戲機2的啟動時之後,以所定週期重複執行圖7的利用限制處理。開始圖7的處理時,控制部21的利用控制部34係首先判別被記錄於卡片3的機種碼是否與自己的遊戲機2一致(步驟S21)。該處理係與圖6的步驟S11相同。卡片3的機種碼與自己的遊戲機2一致的話,利用控制部34係前進至步驟S22,不一致時則跳過步驟S22前進至步驟S23。
於步驟S22中,利用控制部34係判別是否對於遊戲機2設定利用限制(步驟S22)。該處理係圖6的步驟S16之判別設定的有無的處理。設定有利用限制時,利用控制部34係判別遊戲機2的啟動處理是否完成(步驟S23)。啟動處理係例如投入遊戲機2的電源之後,遵照遊戲程式Pg整理為了遊玩遊戲所需的準備,到可受理來自使用者之遊玩費用的支付為止應執行一連串的處理。啟動處理未完成時,利用控制部34係以取消本次啟動處理之方式操作控制部21的處理,禁止遊戲機2的啟動本身(步驟S24)。
另一方面,步驟S23中判斷為啟動處理完成時,利用控制部34係禁止遊戲控制部31所致之下次之後的遊戲遊玩的提供(步驟S25)。該禁止係例如藉由讓使用者所致之新的遊玩的指示無法進行,或停止遊戲機2的運作本身的手法來實現亦可。利用步驟S24或S25的處理,結束本次的利用限制處理。步驟S22中判斷為未設定利用限制時,則跳過步驟S23之後的處理,結束本次的利用限制處理。藉由執行圖7的處理,因應被記錄於卡片3之點數的餘額,控制遊戲機2的利用。又,卡片3的機種碼不是設定於遊戲機2之可利用機種碼Cm的範圍內時也禁止遊戲機2的啟動,或禁止下次遊戲的遊玩。再者,步驟S24中禁止遊戲機2的啟動時,也不會有誤從使用者徵收遊玩費用之虞。又,即使步驟S25中禁止下次之後的遊玩的狀況中,以遊戲機2顯示無法利用的要旨,或以即使將硬幣等投入投幣器26,也會強制硬幣等歸還至歸還口之方式變更遊戲機2的模式,或可藉由施加以硬幣阻擋器等封堵投幣器26之硬幣等的投入口的處理,防止從使用者之費用的徵收。此種狀況中,以圖7的步驟S22,與圖6的步驟S15同樣地對卡片餘額與下限值進行大小比較的話,如上所述,可省略圖6的步驟S15及步驟S16。此時,只要機種碼不一致則不進行遊玩費用的徵收,故也可省略圖6的步驟S11的處理。
圖8係揭示遊戲機2的控制部21為了將遊戲的遊玩相關聯之資訊記錄於卡片3所執行之遊玩資訊記錄處理的一例。遊戲機2的控制部21係在遊戲被遊玩時,在其遊戲的適當段落的時期執行圖8的處理。開始圖8的處理時,控制部21的履歷記錄部35係從遊戲控制部31取得本次遊戲的遊玩內容相關的資訊(步驟S31),以所得的資訊作為遊玩資訊的一部分記錄於卡片3之方式控制讀寫機25,將表示遊玩內容的資訊記錄於卡片3(步驟S32)。此時,對卡片3的改寫次數加算1。記錄完成的話,則履歷記錄部35結束圖8的處理。藉由圖8的處理,圖2的遊玩資訊作為遊玩的履歷,依序記錄於卡片3。
在以上的說明中,設為作為適用範圍資訊之一例利用卡片3的機種碼,以圖6的步驟S11及圖7的步驟S21判別卡片3是否是一致於遊戲機2者,但如上所述,也可將卡片3的軟體識別碼作為適用範圍資訊之一例,判別卡片2是否是一致於遊戲機2者。此時,施加以步驟S11及步驟S21,代替機種碼之一致性的判別或該判別之外追加判別卡片3的軟體識別碼與遊戲機2所提供之遊戲的一致性,限定於一致時則讓處理前進的變形即可。
接著,參照圖9~圖12,說明卡片管理PC12所執行之處理的一例。圖9係揭示為了將操作員OP預先支付的利用費置換成DB點數,卡片管理PC12所執行之付款處理的一例。但是,圖9的處理係推測利用費從操作員OP支付給仲介業者AG的狀況,以透過收領該利用費的仲介業者AG所管理的卡片管理PC12之輸入裝置43的指示作為觸發點開始。於圖9的付款處理中,首先,控制部41的付款確認部45係透過輸入裝置43作為付款額取得操作員OP預先支付之利用費的額度,並將其通知加值部46(步驟S41)。接受通知的加值部46係對於加值管理伺服器16b要求對應付款額之量的DB點數的加算(步驟S42)。藉此,結束付款處理。
加值管理伺服器16b係進而對餘額管理伺服器15b要求DB點數的加算要求,餘額管理伺服器15b係將被要求之量的DB點數與操作員OP建立對應,加算至記錄於餘額資料庫DB2之DB點數的餘額。藉由以上的處理,操作員OP預先支付的利用費被置換成DB點數並保存於營運系統4。再者,利用費與DB點數之間的換算率係依照操作員OP的所在地之流通貨幣的匯率設定即可。操作員OP預先支付之利用費的額度,係設為例如利用金融機關的離線處理等,卡片管理PC12自動取得亦可。此時,不需要透過輸入裝置43之利用費的額度的取得。藉由執行圖9的處理,操作員OP預先支付的利用費在被置換成DB點數的狀態下被營運系統4保持。
圖10係揭示為了利用對應操作員OP預先支付之利用費的DB點數,將點數加值至卡片3,卡片管理PC12所執行之加值處理的一例。圖10的處理也以透過卡片管理PC12之輸入裝置43的指示作為觸發點開始。於圖10的加值處理中,首先,控制部41的加值部46係透過輸入裝置43,作為加值量取得應加值至卡片3之點數的量(步驟S51),並透過加值管理伺服器16b及餘額管理伺服器15c判別是否該加值量以上的DB點數與應提供卡片3的操作員OP建立對應而保持於餘額資料庫DB2(步驟S52)。在判斷為保持有加值量以上的DB點數時,加值部46係藉由以步驟S51中取得之量的點數加算至卡片餘額之方式控制讀寫機44,將點數加值至卡片3(步驟S53)。與該加值同步,加值部46係將加值至卡片3之點數的量,通知加值管理伺服器16b。該通知進而傳送至餘額管理伺服器15b。餘額管理伺服器15b係遵照加值量減算應提供卡片3的操作員OP之DB點數的餘額。
步驟S53的處理結束時,加值部46係以本次加值的履歷記錄於卡片3之方式控制讀寫機44(步驟S54)。例如,加值部46係將表示加值的日期、點數的加算量等之加值的履歷的資訊作為加值資訊記錄於卡片3,且對改寫次數及加值計算之值加算1。步驟S54的處理完成時,則結束本次加值處理。步驟S52中判斷為DB點數的餘額未滿加值量時,加值部46係執行所定錯誤處理,例如顯示因為餘額不足無法加值等訊息的處理(步驟S55),之後結束本次的加值處理。藉由執行圖10的處理,遵從仲介業者AG的指示,以操作員OP之DB點數的消費,換句話說預先支付之利用費的消費作為代價,將點數加值至卡片3。藉由將該卡片3提供給操作員OP,操作員OP可使遊戲機2運作。
圖11係揭示為了於卡片3設定機種碼,卡片管理PC12所執行之機種碼設定處理的一例。圖11的處理也以透過卡片管理PC12之輸入裝置43的指示作為觸發點開始。該指示係例如以特定OP可利用從提供業者PV提供的卡片3之方式與初始加值點數的作業一併給予亦可。於圖11的機種碼設定處理中,首先控制部41的範圍設定部47係透過輸入裝置43取得應記錄於卡片3的機種碼之值(步驟S61),藉由以該值作為機種碼被記錄於卡片3之方式控制讀寫機44,設定卡片3的機種碼(步驟S62)。此時也對卡片3的改寫次數加算1。之後,範圍設定部47係結束圖11的處理。藉由執行圖11的處理,遵照仲介業者AG的指示,指定卡片3可適用範圍的機種碼被記錄於卡片3,並遵照該機種碼,例如以圖3所示般決定是否可利用卡片3。再者,作為適用範圍資訊,代替機種碼或機種碼之外又利用軟體識別碼時,讓仲介業者AG可依據圖11以卡片管理PC12適當設定或變更卡片3的軟體識別碼即可。
圖12係揭示為了將記錄於卡片3之各種資訊提供給提供業者PV的卡片管理系統15或遊戲管理系統16,卡片管理PC12所執行之資訊讀取處理的一例。圖12的處理也以透過卡片管理PC12之輸入裝置43的指示作為觸發點開始。作為一例,每於卡片3的卡片餘額不足,卡片3從操作員OP送回仲介業者AG時,開始圖12的處理的指示賦予卡片管理PC12亦可。或者,於送回仲介業者AG的卡片3再次加值點數時,自動指示開始圖12的處理亦可。
於圖12的資訊讀取處理中,控制部41的資訊讀取部48係以讀取被記錄於卡片3的所有資訊之方式控制讀寫機44(步驟S71),將所得的資訊發送至加值管理伺服器16b(步驟S72)。之後,資訊讀取部48係結束圖12的處理。加值管理伺服器16b係將所得之資訊記錄於加值日誌資料庫DB4、卡片資訊資料庫DB5。藉由執行圖12的處理,在卡片3送回仲介業者AG的時機,讀取出藉由遊戲機2的控制部21記錄於卡片3或更新的資訊,可將所得的資訊適當反映於資料庫DB4、DB5。藉此,即使遊戲機2離線,營運系統4無法透過網路取得其遊戲的遊玩履歷等,營運系統4也可以卡片3作為媒介,掌握遊戲機2的運作狀況、遊戲的遊玩狀況等資訊,使用於資訊管理或分析等。
於以上的形態中,遊戲機2的控制部21之餘額管理部33藉由執行圖6的步驟S12~S14的處理,具有作為設定值更新手段之一例的功能,利用控制部34藉由執行圖6的步驟S15、S16及圖7的步驟S22~S25的處理,具有作為服務控制手段之一例的功能,履歷記錄部35藉由執行圖8的步驟S31及S32的處理,具有作為履歷記錄手段之一例的功能。卡片管理PC12的控制部41之加值部46藉由執行圖10的步驟S51~S54的處理,具有作為設定值記錄手段之一例的功能。進而,遊戲機2的餘額管理部33藉由執行圖6的步驟S11的處理,利用控制部34藉由執行圖7的步驟S21的處理,餘額管理部33及利用控制部34個別具有作為適用判別手段之一例的功能。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的形態,利用施加適當的變形或變更的形態實施亦可。例如,在前述的形態中,將作為第1事業者之一例的操作員OP預先支付的利用費置換成DB點數,讓作為第2事業者之一例的營運組織MO保持,以該DB點數的消費作為代價,將點數加值至應提供給操作員OP的卡片3。亦即,利用費的預先支付係操作員OP作為單位進行,另一方面,點數的加值係應提供給1個操作員OP的卡片作為單位進行。藉此,可進行將預先支付的利用費分配並加值至複數張卡片3的運用。然而,對應各卡片3受理利用費的預先支付,每於營運組織MO受理預先支付則將相當於預先支付額的點數加值至卡片3亦可。此時,省略一旦置換成DB點數的處理亦可。
在圖6及圖7的處理中,判別作為適用範圍資訊之一例的卡片3的機種碼與遊戲機2的可利用機種碼Cm有無一致,如果不一致,亦即卡片3的機種碼在遊戲機2的可利用機種碼Cm的範圍外的話則禁止遊戲機2的啟動本身,或禁止遊戲的遊玩,藉此,控制遊戲機2所提供之服務的整體之提供的可否,但是,如圖3的範例所言及般,利用的限制設為關於遊戲機2所提供之服務的一部分進行控制亦可。此時,限定於應產生利用限制的範圍內的服務,執行與自使用者之費用的徵收對應之卡片餘額的減算,且限定於應產生利用限制的範圍內的服務,以產生因應卡片餘額(殘量)的限制之方式變更圖6及圖7的處理亦可。可適用卡片3之服務的範圍可根據各種觀點指定。例如與服務的種類、內容建立關聯來設定服務的範圍亦可,與服務裝置的種類建立對應來設定服務的範圍亦可,與提供服務的第1事業者建立關聯來設定服務的範圍亦可。與提供服務的地區、或時間建立關聯來設定服務的範圍亦可。
限定於一部分的範圍的服務,適用卡片餘額的減算及利用限制的控制時,關於其範圍外的服務,設為卡片餘額的減算及利用限制的控制的適用之外,對使用者以有償或無償方式提供服務亦可。另一方面,在服務裝置所提供的服務是依據適用範圍資訊判別之服務的範圍外時,則設為禁止該服務裝置所致之服務的提供亦可。據此,可防止在使用機種碼所設定的範圍外,利用卡片3的卡片餘額取得服務提供之問題的發生。
在前述的形態中,作為服務裝置的一例,已例示讓使用者以有償方式遊玩遊戲的遊戲機2,但是,服務裝置並不限於此,只要以從使用者之費用的徵收作為代價將某些服務提供給使用者的話可適當變更。例如,將分享服務所提供的硬體機器、裝置、設備等作為服務裝置來適用本發明亦可。
以下記載從上述之實施型態及變形例個別導出之本發明的各種樣態。再者,在以下的說明中,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的各樣態而以括弧附記添附圖面所圖示的對應之構成要素,但是,本發明並不因此限定於圖示的形態。
本發明的一樣態之服務系統(1),係包含具備從使用者徵收費用的費用徵收手段(26),且以該費用徵收手段所致之前述費用的徵收作為代價以對前述使用者提供服務的至少1個服務裝置(2),因應經營透過前述服務裝置提供前述服務的事業的第1事業者(作為一例為圖1的操作員OP1、OP2)關聯於前述事業而對第2事業者(作為一例為圖1的營運組織MO)預先支付的利用費,控制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的服務系統,具備:資訊讀取手段(25),係以對於記錄了包含與前述第1事業者預先支付之利用費因應的設定值(作為一例為圖2的卡片餘額)之所定資訊的記憶媒體(3),可進行前述所定資訊的讀取及寫入之方式設置於前述服務裝置;設定值更新手段(33,S12~S14),係以對應前述費用徵收手段所徵收的費用,減算記錄於前述記憶媒體的設定值之方式控制前述資訊讀取手段;及服務控制手段(34,S15,S16,S22~S25),係以針對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產生因應前述設定值之殘量的限制之方式控制前述服務裝置。
本發明的一樣態之電腦程式(Pg),係該電腦程式適用於服務系統;該服務系統,係包含具備從使用者徵收費用的費用徵收手段(26),且以該費用徵收手段所致之前述費用的徵收作為代價以對前述使用者提供服務的至少1個服務裝置(2),因應經營透過前述服務裝置提供前述服務的事業的第1事業者(作為一例為圖1的操作員OP1、OP2)關聯於前述事業而對第2事業者(作為一例為圖1的營運組織MO)預先支付的利用費,控制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的服務系統(1),且於前述服務裝置,以對於記錄了包含與前述第1事業者預先支付之利用費因應的設定值(作為一例為圖2的卡片餘額)之所定資訊的記憶媒體(3),可進行前述所定資訊的讀取及寫入之方式設置資訊讀取手段(25)的服務系統;且構成為使前述服務裝置的電腦(21),具有以下手段的功能:設定值更新手段(33,S12~S14),係以對應前述費用徵收手段所徵收的費用,減算記錄於前述記憶媒體的設定值之方式控制前述資訊讀取手段;及服務控制手段(34,S15,S16,S22~S25),係以針對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產生因應前述設定值之殘量的限制之方式控制前述服務裝置。
依據前述的樣態,藉由將相當於第1事業者預先支付給第2事業者之利用費的至少一部分的設定值,預先記錄於記憶媒體之後,將該記憶媒體安裝於服務裝置,服務裝置對應從使用者徵收的費用,減算記憶媒體的設定值,本來是將應分配給第2事業者的收益置換成設定值的減算來處理,藉此,可實現將從使用者徵收的費用,在第1事業者與第2事業者之間實質上進行分配的架構。而且,藉由因應設定值的殘量,對服務的提供產生限制,可迴避提供超過預先支付之利用費的範圍服務之問題的發生,防止發生收益分配部成立的狀況之虞。服務裝置之從使用者之費用的徵收與設定值的減算,可藉由服務裝置的單獨處理時現。所以,即使在未連接網路的環境下也可與事業者間的收益分配建立關聯,適切控制服務裝置。
再者,本發明的一樣態之電腦程式,係在記憶於記憶媒體的狀態下提供亦可。使用該記憶媒體的話,例如藉由將本發明的電腦程式安裝於電腦並執行,可利用該電腦來實現本發明的系統。記憶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作為CD-ROM等的非暫態性的記憶媒體亦可。
於前述樣態中,服務系統更可具備:設定值記錄手段(46,S51~S54),係遵從前述第2事業者所致之指示,將前述設定值記錄於前述記憶媒體。據此,因為遵照第2事業者的指示將設定值記錄於記憶媒體,所以,可在預先支付之利用費的範圍內將適切的設定值記錄於記憶媒體。記錄設定值的記錄係利用郵寄或其他物理遞送手段,從第2事業者提供給第1事業者即可,不需要服務裝置連接於網路。
又,更可具備:履歷記錄手段(35,S31,S32),係以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作為一例為遊戲的遊玩)的提供相關的履歷作為前述所定資訊記錄於前述記憶媒體之方式控制前述資訊讀取手段。據此,藉由參照被記錄於記憶媒體的履歷,即使服務裝置未連接網路的狀況中,也可確認或分析利用該服務裝置提供何種服務等的處理。
於前述記憶媒體,作為前述所定資訊,記錄指定應適用被記錄於該記憶媒體的設定值之前述服務的範圍的適用範圍資訊(作為一例為圖2的機種碼或軟體識別碼);更設置:適用判別手段(33,34,S11,S21),係透過前述資訊讀取手段讀取前述適用範圍資訊,並依據所得之適用範圍資訊,判別應適用前述設定值之前述服務的範圍;前述設定值更新手段,係以限定於利用前述適用判別手段判別之前述服務的範圍所包含之服務,對應前述費用徵收手段所致之前述費用的徵收,減算前述設定值之方式控制前述資訊讀取手段;前述服務控制手段,係以限定於利用前述前述適用判別手段判別之前述服務的範圍所包含之服務,產生因應前述設定值之殘量的限制之方式控制前述服務裝置亦可。據此,依據記錄於記憶媒體的適用範圍資訊,可將利用記憶媒體的設定值之收益分配及利用限制的控制,限制於所定範圍的服務。所以,可因應事業者的便利理由等,適切設定服務的範圍。
進而,前述服務控制手段,係以利用前述服務裝置提供的服務,不包含於利用前述適用判別手段判別之前述服務的範圍時,禁止該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之方式控制前述服務裝置亦可。據此,可防止在使用適用範圍資訊所設定的範圍外,利用記憶媒體的設定值而無意地提供服務之問題的發生。
1:服務系統 2:遊戲機(服務裝置) 3:卡片(記憶媒體) 4:營運系統 10:生產據點 11:卡片設定PC 12:卡片管理PC 15:卡片管理系統 15a:卡片管理伺服器 15b:餘額管理伺服器 16:遊戲管理系統 16a:批號管理伺服器 16b:加值管理伺服器 17:資訊管理PC 21:控制部 22:記憶部 23:輸入裝置 24:輸出裝置 25:讀寫機(資訊讀取手段) 26:投幣器(費用徵收手段) 31:遊戲控制部 32:徵收確認部 33:餘額管理部(餘額更新手段,適用判別手段) 34:利用控制部(服務控制手段,適用判別手段) 35:履歷記錄部(履歷記錄手段) 41:控制部 42:記憶部 43:輸入裝置 44:讀寫機 45:付款確認部 46:加值部(設定值記錄手段) 47:範圍設定部 48:資訊讀取部 AG1,AG2:仲介業者 Cin:初始設定資訊 Cm:可利用機種碼 DB1:卡片資料庫 DB2:餘額資料庫 DB3:批號資料庫 DB4:加值日誌資料庫 DB5:卡片資訊資料庫 Dg:遊戲資料 MO:營運組織 OP1,OP2:操作員 Pg:遊戲程式 Pm:卡片管理程式 PV:提供業者
[圖1] 揭示本發明的一形態之服務系統的整體構造之一例的圖。 [圖2] 揭示被保存於圖1的服務系統中所用之卡片的資料構造之一例的圖。 [圖3] 揭示圖1的服務系統之卡片的適用範圍的設定相關之一例的圖。 [圖4] 揭示圖1的遊戲機之控制系的構造之一例的功能區塊圖。 [圖5] 揭示圖1的卡片管理PC之控制系的構造之一例的功能區塊圖。 [圖6] 揭示為了管理圖1的卡片所記錄之點數的餘額,遊戲機的控制部所執行之餘額管理處理的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7] 揭示為了因應圖1的卡片所記錄之點數的餘額來控制遊戲機的利用,遊戲機的控制部所執行之利用限制處理的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8] 揭示為了將圖1的遊戲機所提供之遊戲的遊玩履歷相關聯的資訊記錄於卡片,遊戲機的控制部所執行之遊玩資訊記錄處理的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9] 揭示為了將圖1的操作員預先支付給仲介業者的利用費置換成DB點數來讓營運系統保持,卡片管理PC的控制部所執行之付款處理的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0] 揭示為了對於圖1的卡片加值點數,卡片管理PC的控制部所執行之加值處理的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1] 揭示為了對於圖1的卡片記錄作為適用範圍資訊之一例的機種碼,卡片管理PC的控制部所執行之機種碼設定處理的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2] 揭示為了在營運系統中利用記錄於圖1的卡片之各種資訊,卡片管理PC的控制部所執行之資訊讀取處理的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
1:服務系統
2:遊戲機(服務裝置)
3:卡片(記憶媒體)
4:營運系統
10:生產據點
11:卡片設定PC
12:卡片管理PC
15:卡片管理系統
15a:卡片管理伺服器
15b:餘額管理伺服器
16:遊戲管理系統
16a:批號管理伺服器
17:資訊管理PC
AG1,AG2:仲介業者
Cin:初始設定資訊
DB1:卡片資料庫
DB2:餘額資料庫
DB3:批號資料庫
DB4:加值日誌資料庫
DB5:卡片資訊資料庫
MO:營運組織
OP1,OP2:操作員
PV:提供業者

Claims (6)

  1. 一種服務系統,係包含具備從使用者徵收費用的費用徵收手段,且以該費用徵收手段所致之前述費用的徵收作為代價以對前述使用者提供服務的至少1個服務裝置,因應經營透過前述服務裝置提供前述服務的事業的第1事業者關聯於前述事業而對第2事業者預先支付的利用費,控制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的服務系統,其特徵為具備: 資訊讀取手段,係以對於記錄了包含與前述第1事業者預先支付之利用費因應的設定值之所定資訊的記憶媒體,可進行前述所定資訊的讀取及寫入之方式設置於前述服務裝置; 設定值更新手段,係以對應前述費用徵收手段所徵收的費用,減算記錄於前述記憶媒體的設定值之方式控制前述資訊讀取手段;及 服務控制手段,係以針對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產生因應前述設定值之殘量的限制之方式控制前述服務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服務系統,其中,更具備: 設定值記錄手段,係遵從前述第2事業者所致之指示,將前述設定值記錄於前述記憶媒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服務系統,其中,更具備: 履歷記錄手段,係以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相關的履歷作為前述所定資訊記錄於前述記憶媒體之方式控制前述資訊讀取手段。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服務系統,其中, 於前述記憶媒體,作為前述所定資訊,記錄指定應適用被記錄於該記憶媒體的設定值之前述服務的範圍的適用範圍資訊; 更設置:適用判別手段,係透過前述資訊讀取手段讀取前述適用範圍資訊,並依據所得之適用範圍資訊,判別應適用前述設定值之前述服務的範圍; 前述設定值更新手段,係以限定於利用前述適用判別手段判別之前述服務的範圍所包含之服務,對應前述費用徵收手段所致之前述費用的徵收,減算前述設定值之方式控制前述資訊讀取手段; 前述服務控制手段,係以限定於利用前述前述適用判別手段判別之前述服務的範圍所包含之服務,產生因應前述設定值之殘量的限制之方式控制前述服務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服務系統,其中, 前述服務控制手段,係以利用前述服務裝置提供的服務,不包含於利用前述適用判別手段判別之前述服務的範圍時,禁止該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之方式控制前述服務裝置。
  6. 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服務系統用的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其特徵為: 該電腦程式適用於服務系統; 該服務系統,係包含具備從使用者徵收費用的費用徵收手段,且以該費用徵收手段所致之前述費用的徵收作為代價以對前述使用者提供服務的至少1個服務裝置,因應經營透過前述服務裝置提供前述服務的事業的第1事業者關聯於前述事業而對第2事業者預先支付的利用費,控制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的服務系統,且於前述服務裝置,以對於記錄了包含與前述第1事業者預先支付之利用費因應的設定值之所定資訊的記憶媒體,可進行前述所定資訊的讀取及寫入之方式設置資訊讀取手段的服務系統; 構成為使前述服務裝置的電腦,具有以下手段的功能: 設定值更新手段,係以對應前述費用徵收手段所徵收的費用,減算記錄於前述記憶媒體的設定值之方式控制前述資訊讀取手段;及 服務控制手段,係以針對透過前述服務裝置之前述服務的提供,產生因應前述設定值之殘量的限制之方式控制前述服務裝置。
TW107147483A 2018-11-30 2018-12-27 服務系統及記錄使用於其之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 TW2020227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5574A JP7267571B2 (ja) 2018-11-30 2018-11-30 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8-225574 2018-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2781A true TW202022781A (zh) 2020-06-16

Family

ID=7085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7483A TW202022781A (zh) 2018-11-30 2018-12-27 服務系統及記錄使用於其之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67571B2 (zh)
TW (1) TW202022781A (zh)
WO (1) WO202011032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4642B2 (en) 2001-05-31 2004-06-22 Contentguard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ssigning usage rights to digital works
JP3466596B2 (ja) * 2002-03-13 2003-11-10 コナミ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ゲームシステム
JP2004046489A (ja) 2002-07-11 2004-02-12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医用画像撮影装置
JP2004000768A (ja) * 2003-01-15 2004-01-08 Keiei Kikakushitsu:Kk 業務用ゲーム機の管理および課金装置
JP5082305B2 (ja) 2006-03-07 2012-11-28 株式会社セガ ゲーム装置の課金管理システム
JP5336725B2 (ja) 2007-11-16 2013-11-06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ナムコゲームス サー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70511A (ja) * 2011-02-17 2012-09-10 Namco Bandai Games Inc ゲーム課金管理方法及びゲームシステム
JP5820777B2 (ja) * 2012-07-02 2015-11-24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ゲー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利用制御方法
JP6141653B2 (ja) 2013-02-26 2017-06-07 ダイコク電機株式会社 遊技場用管理システム
US9460027B2 (en) 2015-01-26 2016-10-04 HGST Netherlands, B.V.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87331A (ja) 2020-06-04
JP7267571B2 (ja) 2023-05-02
WO2020110324A1 (ja) 2020-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2426B2 (en) Charge payment system using virtual money
US10013687B2 (en) Charge payment system using virtual money
JP2004501475A (ja) 衝動的支出防止
JP4563780B2 (ja) 特定取引用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TW202022781A (zh) 服務系統及記錄使用於其之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
JP4721808B2 (ja) 遊技媒体貸出システム及び遊技媒体の貸出制限方法
JP2007075348A (ja) デビット決済を利用した遊技媒体貸出システム、遊技媒体貸出方法および遊技媒体貸出プログラム
JP2004305390A (ja) デビット決済による遊技媒体貸出システム
JP2007130509A (ja) デビットカードシステム
JP2015176249A (ja) ポイント管理システム、ポイント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178031B1 (ja) 遊技システム
JP2002346176A (ja) 記録媒体精算システム
JP2002355430A (ja) 遊技システム
CN112235282B (zh) 交互式应用权限变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8187230A (ja) 遊技管理システム、各台装置及び遊技管理方法
JP5349826B2 (ja) 電子マネーシステム
JP2006247192A (ja) 携帯電話端末を利用した決済システム、決済方法及び決済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4329508A (ja) 遊技用システム
JP2021074467A (ja) 景品交換装置
JP2019213799A (ja) 決済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決済処理方法
JP2004329507A (ja) 遊技用システム
JP2005013458A (ja) 遊技用システム
JP2004313473A (ja) 遊技用システム
JP2005013269A (ja) 遊技用システム
JP2003006369A (ja) 投票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