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3941A - 織物 - Google Patents

織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3941A
TW202003941A TW108137795A TW108137795A TW202003941A TW 202003941 A TW202003941 A TW 202003941A TW 108137795 A TW108137795 A TW 108137795A TW 108137795 A TW108137795 A TW 108137795A TW 202003941 A TW202003941 A TW 2020039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layer
layer
fabric
fabric layer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7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宜臻
施博仁
Original Assignee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3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394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種織物,其包括第一織物層、第二織物層以及中央織物層。第一織物層包括複數條第一纖維紗線。第二織物層與第一織物層互為相隔且包括複數條第二纖維紗線。中央織物層位於第一織物層與第二織物層之間且包括複數條中央纖維紗線。至少其中之一中央纖維紗線具有至少一波峰及至少一波谷,至少一波峰與第一織物層編結且至少一波谷與第二織物層編結。其中,此些第一纖維紗線、此些第二纖維紗線以及此些中央纖維紗線具有30丹尼之細度且具有小於28G(針數)之織造密度,織物的遮光率小於15%。

Description

織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織物結構,特別是一種具有較高透光性的織物。
傳統的織物主要係提供基本的防護保暖的作用,不過現在人們對織物的要求越來越高,追求織物能具有各式圖案及顏色以呈現多樣的變化、美觀或流行效果。
在以往的技藝中,為使得織物具有圖案及顏色,較常見者,係將各種染料直接印刷於織物之外表面上,或是將各種染料加入織物的纖維中以利用此些纖維製作編織物。然而,這樣一來,織物上的圖案或顏色區塊僅只能施加於織物的外表面,且此些圖案或顏色區塊的位置同時也阻隔可見光,故織物的透光率受到極大的限制。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出一種織物,其包括第一織物層、第二織物層以及中央織物層。第一織物層包括複數條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纖維紗線。第二織物層與第一織物層互為相隔且包括複數條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纖維紗線。中央織物層位於第一織物層與第二織物層之間且包括複數條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中央纖維紗線。至少其中之一中央纖維紗線具有至少一波峰及至少一波谷,至少一波峰與第一織物層編結且至少一波谷與第二織物層編結。其中,此些第一纖維紗線、此些第二纖維紗線以及此些中央纖維紗線具有30丹尼之細度且具有小於28G(針數)之織造密度,織物的遮光率小於15%。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之織物,藉由中央織物層的至少其中之一中央纖維紗線的至少一波峰與第一織物層編結,中央織物層的至少其中之一中央纖維紗線的至少一波谷與第二織物層編結,且此些第一纖維紗線、此些第二纖維紗線以及此些中央纖維紗線具有30丹尼之細度且具有小於28G(針數)之織造密度,以使織物的遮光率小於15%,進而使織物整體具有透光性。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織物的側視概略示意圖。請參閱圖1,織物100包括第一織物層110、第二織物層120以及中央織物層130。第一織物層110包括複數條第一纖維紗線112。第二織物層120與第一織物層110互為相隔,包括複數條第二纖維紗線122。中央織物層130位於第一織物層110與第二織物層120之間且包括複數條中央纖維紗線132。至少其中之一中央纖維紗線132具有至少一波峰132a及至少一波谷132b,至少一波峰132a與第一織物層110編結,且至少一波谷132b與第二織物層120編結。其中,此些第一纖維紗線112、此些第二纖維紗線122以及此些中央纖維紗線132具有30丹尼之細度且具有小於28G(針數)之織造密度,織物100的遮光率小於15%。
於一實施例中,可藉由中央織物層130的此些中央纖維紗線132的上盤織針和下盤織針互相錯位,使得第一纖維紗線112及第二纖維紗線122的紗環互相交錯,而使織物100整體具有透光性。
於一實施例中,如圖2所繪示,織物100更包括複數染料140,此些染料140附著於此些第一纖維紗線112及/或此些第二纖維紗線122及/或中央纖維紗線132,於此,此些染料140可以於第一織物層110的顏色區M1形成第一顏色及/或於第二織物層120的顏色區M2形成第二顏色。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2所繪示,中央織物層130具有一厚度T,當此些染料140施加於第一織物層110上時,此些染料140可以由第一纖維紗線112朝向中央纖維紗線132移動一深度且附著於中央纖維紗線132。染料140所移動的深度互為不同。於另一實施態樣中,染料140亦可以由第一纖維紗線112朝向中央纖維紗線132移動且附著於第二纖維紗線122。於此,染料140朝向中央纖維紗線132所移動的深度小於或等於中央織物層130的厚度T。於一實施態樣中,中央織物層的厚度T至少1.5毫米(mm)。
於一實施態樣中,此些染料140可以具有不同顏色。於另一實施態樣中,此些染料140可以具有相同顏色且具有不同濃度。於此,當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二織物層12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第一織物層110可以顯示出同色系或是不同色系的漸層的效果。
於一實施例中,如圖3(a)所繪示,第一織物層110於俯視的方向(於方向D1上)具有顏色區M1,其中,第一織物層110的顏色區M1具有第一顏色。如圖3(b)所繪示,第二織物層120於俯視的方向(於方向D1上)具有顏色區M2,而第二織物層120的顏色區M2具有第二顏色。如圖3(c)所繪示,當第一織物層110疊合於第二織物層120上且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二織物層12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的方向D1,第二顏色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而使第一織物層110顯示第一顏色與第二顏色。換言之,當視角自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時,第一織物層110可透出下方第二織物層120的第二顏色,從而第一織物層110得以顯示第一顏色與第二顏色。
於一實施態樣中,第一顏色與第二顏色可以為不同顏色。於此,當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二織物層12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可使顏色區M1與顏色區M2重疊的顏色區M3呈現出第一顏色與第二顏色疊色後所形成第三顏色,且第三顏色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如圖3(c)所繪示。舉例而言,當第一顏色係藍色而第二顏色係紅色時,視角自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顏色區M1與顏色區M2重疊的部分呈現出藍色(第一顏色)與紅色(第二顏色)疊色後所形成的紫色(第三顏色)。
於另一實施態樣中,第一顏色與第二顏色也可以為相同顏色。於此,當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二織物層12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可使第一織物層110的顏色區M1與顏色區M2重疊的部分呈現出相同顏色不同深淺的效果。舉例而言,當第一顏色及第二顏色皆係藍色時,視角自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顏色區M1與顏色區M2重疊的顏色區M3呈現出較深的藍色(第一顏色及第二顏色疊色),顏色區M1與顏色區M2未重疊的部分呈現出未經加深的藍色(第一顏色及第二顏色未疊色)。
於一實施例中,如圖4所繪示,第一織物層110可以未具有任一圖案,且第二織物層120可以具有下層圖案P2,下層圖案P2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當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二織物層12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的方向D1,下層圖案P2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而使第一織物層110顯示下層圖案P2。換言之,當視角自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時,第一織物層110可透出下方第二織物層120的下層圖案P2,從而第一織物層110得以顯示下層圖案P2。
於一實施例中,如圖5所繪示,第一織物層110可以具有上層圖案P1,且第二織物層120可以具有下層圖案P2。當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二織物層12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的方向D1,下層圖案P2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而使第一織物層110顯示上層圖案P1與下層圖案P2。換言之,當視角自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時,第一織物層110可透出下方第二織物層120的下層圖案P2,從而第一織物層110得以顯示下層圖案P2與上層圖案P1。
於一實施態樣中,第一織物層110的上層圖案P1(如圖6(a)所繪示)與第二織物層120的下層圖案P2(如圖6(b)所繪示)可以分別為一整體圖案的不同部分。於此,如圖6(c)所繪示,當第一織物層110疊合於第二織物層120上且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二織物層12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的方向D1,可使上層圖案P1與下層圖案P2疊合而形成整體圖案P3,且整體圖案P3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
於另一實施態樣中,第一織物層110的上層圖案P1包括複數條呈現間隔排列的柵狀織紋R,如圖7(a)所繪示。第二織物層120具有下層圖案P2,此下層圖案P2係由兩個不同的部分圖案所組成的複合圖案,如圖7(b)所繪示,例如是由向右看的女子及向左看的女子所組成的複合圖案。於此,當第一織物層110疊合於第二織物層120上且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二織物層12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二織物層120的方向D1,可使第二織物層120的下層圖案P2可見於此些柵狀織紋R之間的間隙,整體圖案P3隨光線照射方向的改變而變化,例如整體圖案P3是動態地呈現。舉例而言,於一視角看整體圖案P3時,如圖7(c)所繪示,呈現出向右看的女子;於另一視角看整體圖案P3時,如圖7(d)所繪示,呈現出向左看的女子。這樣的成像效果即如全像片技術(Hologram)所呈現的立體顯示效果。
於一實施例中,織物100更包括第三織物層150,且第三織物層150貼合於第二織物層120。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8所繪示,第三織物層150係為一棉層,且不具有透光性。第一織物層110、第二織物層120及第三織物層150可以都未具有任一圖案,基於第一織物層110、第二織物層120以及中央織物層130本身的透光性,當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三織物層15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三織物層150的方向D1,第三織物層150本身的顏色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於另一實施態樣中,第三織物層150可以為具有親膚性的布料。
於又一實施態樣中,如圖9所繪示,第一織物層110具有一上層圖案P1,第二織物層120未具有任一圖案,且第三織物層150具有裡層圖案P4。當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三織物層15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三織物層150的方向D1,裡層圖案P4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而使第一織物層110顯示上層圖案P1與裡層圖案P4。於此,當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三織物層15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三織物層150,可使上層圖案P1與裡層圖案P4疊合而形成整體圖案(圖未繪示),且此整體圖案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
於再一實施態樣中,如圖10所繪示,第一織物層110具有上層圖案P1,第二織物層120具有下層圖案P2,且第三織物層150具有裡層圖案P4。當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三織物層15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三織物層150的方向D1,裡層圖案P4與下層圖案P2都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而使第一織物層110顯示上層圖案P1、下層圖案P2與裡層圖案P4。於此,當光線自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第三織物層150且視角係由第一織物層110朝向第三織物層150,可使上層圖案P1、下層圖案P2與裡層圖案P4疊合而形成整體圖案(圖未繪示),且此整體圖案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
於此,第一織物層110、第二織物層120及/或第三織物層150中至少其中一者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圖案可與其他織物層的圖案不同。舉一示例而言,第一織物層11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上層圖案P1可不同於第二織物層12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下層圖案P2及第三織物層15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裡層圖案P4、或者第二織物層12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下層圖案P2不同於第一織物層11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上層圖案P1及第三織物層15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裡層圖案P4、或者第一織物層110、第二織物層120及第三織物層150三者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圖案皆互不相同。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織物層110、第二織物層120及第三織物層150三者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圖案也可以全部相同。
於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1所繪示,織物200除了包括織物100之外,可以包括另一織物100'。也就是說,織物200除了包括織物100之外,可以更包括另一第一織物層160、另一第二織物層170及另一中央織物層180。另一第一織物層160的表面S1位於第二織物層120的相對中央織物層130的一側表面S2且與第二織物層120結合,另一第二織物層170位於另一第一織物層160上,另一中央織物層180位於另一第一織物層160與另一第二織物層170之間。
在其中一些實施態樣中,此些另一第一織物層160的另一第一纖維紗線162之細度與此些第一纖維紗線112之細度不同,此些另一第二織物層170的另一第二纖維紗線172之細度與此些第一纖維紗線112之細度不同,此些另一中央織物層180的另一中央纖維紗線182之細度與此些中央纖維紗線132之細度不同。換言之,另一織物100'的另一第一纖維紗線162、另一第二纖維紗線172及另一中央纖維紗線182之細度與織物100的第一纖維紗線112、第二纖維紗線122及中央纖維紗線132之細度不同。
在其中另一些實施態樣中,此些另一第一織物層160的另一第一纖維紗線162、此些另一第二織物層170的另一第二纖維紗線172及此些另一中央織物層180的中央纖維紗線182之織造密度與此些第一纖維紗線112、此些第二纖維紗線122及此些中央纖維紗線132之織造密度不同。換言之,另一織物100'的另一第一纖維紗線162、另一第二纖維紗線172及另一中央纖維紗線182之織造密度與織物100的第一纖維紗線112、第二纖維紗線122及中央纖維紗線132之織造密度不同。
當另一織物100'的另一第一纖維紗線162、另一第二纖維紗線172及另一中央纖維紗線182之細度及織造密度大於織物100的第一纖維紗線112、第二纖維紗線122及中央纖維紗線132之細度及織造密度時,另一織物100'的遮光率大於織物100的遮光率。也就是說,當光線自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入射至另一織物100'的另一第二織物層170且視角係由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朝向另一織物100'的另一第二織物層170的方向D1,另一織物100'本身的顏色可見於織物100的第一織物層110上。
於其中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此些圖案(上層圖案P1、下層圖案P2、及裡層圖案P4中至少之一)可以為印花圖案(如圖6(a)-(c)、圖7(a)-(d)所繪示)、織紋圖案、緹花圖案、全像視覺圖案、或其他可替代的圖案、或其任意組合。於其中另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此些圖案(上層圖案P1、下層圖案P2、及裡層圖案P4中至少之一)可以分別為一整體圖案的不同部分,透過織物(織物100或織物200)的各層層疊關係,而呈現出此整體圖案。於其中又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此些圖案(上層圖案P1、下層圖案P2、及裡層圖案P4中至少之一)可以分別為一整體圖案,透過織物(織物100或織物200)的各層層疊關係,而呈現出多個相同或不同整體圖案的排列或層疊。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之織物,藉由中央織物層的至少其中之一中央纖維紗線的至少一波峰與第一織物層編結,中央織物層的至少其中之一中央纖維紗線的至少一波谷與第二織物層編結,且此些第一纖維紗線、此些第二纖維紗線以及此些中央纖維紗線具有30丹尼之細度且具有小於28G(針數)之織造密度,以使織物的遮光率小於15%,進而使織物整體具有透光性。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200‧‧‧織物 110‧‧‧第一織物層 112‧‧‧第一纖維紗線 120‧‧‧第二織物層 122‧‧‧第二纖維紗線 130‧‧‧中央織物層 132‧‧‧中央纖維紗線 132a‧‧‧波峰 132b‧‧‧波谷 140‧‧‧染料 150‧‧‧第三織物層 160‧‧‧另一第一織物層 162‧‧‧另一第一纖維紗線 170‧‧‧另一第二織物層 172‧‧‧另一第二纖維紗線 180‧‧‧另一中央織物層 182‧‧‧另一中央纖維紗線 D1‧‧‧方向 M1、M2、M3‧‧‧顏色區 P1‧‧‧上層圖案 P2‧‧‧下層圖案 P3‧‧‧整體圖案 P4‧‧‧裡層圖案 R‧‧‧柵狀織紋 S1‧‧‧表面 S2‧‧‧側表面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織物的側視概略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織物的側視概略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織物的第一織物層的俯視概略示意圖。 圖3(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織物的第二織物層的俯視概略示意圖。 圖3(c)為圖3(a)及圖3(b)疊合後之織物的俯視概略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織物的側視概略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織物的側視概略示意圖。 圖6(a)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織物的第一織物層的俯視概略示意圖。 圖6(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織物的第二織物層的俯視概略示意圖。 圖6(c)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織物的俯視概略示意圖。 圖7(a)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織物的第一織物層的俯視概略示意圖。 圖7(b)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織物的第二織物層的俯視概略示意圖。 圖7(c)為圖7(a)及圖7(b)疊合後之織物於一視角的概略示意圖。 圖7(d)為圖7(a)及圖7(b)疊合後之織物於另一視角的概略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織物的側視概略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織物的側視概略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織物的側視概略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織物的側視概略示意圖。
100‧‧‧織物
110‧‧‧第一織物層
112‧‧‧第一纖維紗線
120‧‧‧第二織物層
122‧‧‧第二纖維紗線
130‧‧‧中央織物層
132‧‧‧中央纖維紗線
132a‧‧‧波峰
132b‧‧‧波谷

Claims (16)

  1. 一種織物,包括: 一中間纖維層,具有由複數中央紗線所構成的波狀纖維;以及 一第一纖維層和一第二纖維層,藉由該中間纖維層互為相隔,並分別與該中間纖維層交互編結(intertwined)成三層結構; 其中,該第一纖維層具有複數第一紗線編織(knitted)而成的複數第一紗環,該第二纖維層具有複數第二紗線編織(knitted)而成的複數第二紗環,藉由該些第一紗環和該些第二紗環交錯排列,使得該三層結構的遮光率小於15%。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物,其中該些第一紗環和該些第二紗環可以是部分交錯排列和完全交錯排列等中之一者。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物,更包括複數染料,各該染料附著於該些第一紗線及/或該些第二紗線並朝向該中央纖維層移動一深度,且各該染料所移動的深度互為不同。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織物,其中各該染料具有相同顏色且具有不同濃度。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織物,其中各該染料具有不同顏色。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物,其中該第一纖維層與該第二纖維層分別具有一顏色區,該第一纖維層的該顏色區具有一第一顏色,該第二纖維層的該顏色區具有一第二顏色,該第二顏色可見於該第一纖維層上,而使該第一纖維層顯示該第一顏色與該第二顏色。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織物,其中該第一顏色與該第二顏色不同,該第一纖維層的該顏色區與該該第二纖維層的該顏色區重疊的部分呈現出該第一顏色與該第二顏色疊色後所形成一第三顏色,且該第三顏色可見於第一纖維層上。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物,其中該第二纖維層具有一下層圖案,該下層圖案可見於該第一纖維層上。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織物,其中該第一纖維層具有一上層圖案,該上層圖案與該下層圖案疊合以形成一整體圖案。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織物,其中該上層圖案包括複數條柵狀織紋,該些柵狀織紋係為間隔排列,部分該下層圖案可見於該些柵狀織紋之間的間隙,且該整體圖案隨光線照射方向的改變而變化。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織物,更包括一第三纖維層,該第三纖維層貼合於該第二纖維層,其中該第三纖維層具有一裡層圖案,該裡層圖案可見於該第一纖維層上,且該裡層圖案與該上層圖案及該下層圖案疊合以形成一整體圖案。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物,更包括一第三纖維層,該第三纖維層貼合於該第二纖維層。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物,更包括一第三纖維層,該第三纖維層貼合於該第二纖維層,該第一纖維層具有一上層圖案,該第三纖維層具有一裡層圖案,該裡層圖案可見於該第一纖維層上,且該裡層圖案與該上層圖案疊合以形成一整體圖案。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物,更包括另一第一纖維層、另一第二纖維層及另一中央纖維層,該另一第一纖維層的一表面位於該第二纖維層的相對該中央纖維層的一側且與該第二纖維層結合,該另一第二纖維層位於該另一第一纖維層上,該另一中央纖維層位於該另一第一纖維層與該另一第二纖維層之間。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織物,其中該另一第一纖維層的複數條另一第一紗線之細度與該些第一紗線之細度不同,該另一第二纖維層的複數條另一第二紗線之細度與該些第二紗線之細度不同,該另一中央纖維層的複數條另一中央紗線之細度與該些中央紗線之細度不同。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織物,該另一第一纖維層的複數條另一第一紗線、該另一第二纖維層的複數條另一第二紗線及該另一中央纖維層的複數條另一中央紗線之織造密度與該些第一紗線、該些第二紗線及該些中央紗線之織造密度不同。
TW108137795A 2017-09-18 2018-06-06 織物 TW2020039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59796P 2017-09-18 2017-09-18
US62/559,796 2017-09-18
US201762581997P 2017-11-06 2017-11-06
US62/581,997 2017-11-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3941A true TW202003941A (zh) 2020-01-16

Family

ID=669922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7795A TW202003941A (zh) 2017-09-18 2018-06-06 織物
TW107119556A TWI677608B (zh) 2017-09-18 2018-06-06 織物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9556A TWI677608B (zh) 2017-09-18 2018-06-06 織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2) TW20200394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44070B2 (en) * 2001-03-29 2003-11-11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for seat
TWI247830B (en) * 2004-02-17 2006-01-21 Taiwan Textile Res Inst Structure of textile featuring light transmission and thermal insula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628649A (en) * 2005-02-03 2006-08-16 Taiwan Textile Res Inst Knitted light-transmitting fabric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310060B (en) * 2006-06-02 2009-05-21 Jacquard weave structure with a gradational light-emitting effect
TW200815635A (en) * 2006-09-19 2008-04-01 Min-San Huang A fabric with visual color variations
TWM522234U (zh) * 2016-01-15 2016-05-21 Tsu Yi Knitting Co Ltd 單面可呈色彩變換之雙層網布
TWM544520U (zh) * 2017-02-02 2017-07-01 E C I Elastic Co Ltd 雙顯影織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7608B (zh) 2019-11-21
TW201915245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5914B (zh) 多色的三明治布及使用其製成的衣物
JP2006299442A (ja) 多重ガーゼのデザイン織成方法
JP3225204U (ja) 装飾布帛
CN112538682A (zh) 具有可移除纱线的立体织物
TWI677608B (zh) 織物
JP2004107823A (ja) 多重ガーゼ織物
JP5731797B2 (ja) 玉虫色調編成体
KR101537347B1 (ko) 입체효과를 갖는 블라인드 원단 제조방법
JP6322778B1 (ja) 多重ガーゼ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17916U (ja) 装飾布帛
US20190082758A1 (en) Fabric
JP2003293250A (ja) 立体構造経編地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JP5921871B2 (ja) 装飾緯編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80012454A (ko) 3중 누비직물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제조방법에 의한 원단
JP2004107824A (ja) 多重ガーゼ織物
KR101865034B1 (ko) 문양직물
JPH0949178A (ja) ぼかし調の意匠布帛
TWI302957B (zh)
WO2018072196A1 (zh) 羽毛制品
JP2017053044A (ja) レース地
JP2003293246A (ja) 絣様織物及びその織成方法
CN102948941A (zh) 防护型绒毛烫金复合织物
JP4600682B2 (ja) 多色断面層を有するフェルトの製造方法
JPS5930949A (ja) 編物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JP4035037B2 (ja) 伸縮性布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