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0563A - 具備遮蔽構件的貼合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備遮蔽構件的貼合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0563A
TW202000563A TW108118703A TW108118703A TW202000563A TW 202000563 A TW202000563 A TW 202000563A TW 108118703 A TW108118703 A TW 108118703A TW 108118703 A TW108118703 A TW 108118703A TW 202000563 A TW202000563 A TW 2020005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member
rotating rod
optical film
air
pneumatic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8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4106B (zh
Inventor
西郷公史
堤清貴
佐藤義光
下曽根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0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0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4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410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B29C65/785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feeding movement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90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 B29C66/95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by 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specific variabl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29C66/91 - B29C66/94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32Arrangements for turning or reversing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4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rticles or webs, e.g. by adhesive, stitching or stap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5Plastic
    • B65H2701/1752Polymer fil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貼合裝置,其具有防止異物因來自氣動旋轉棒之流出空氣的影響而附著於面板構件等的機構。 貼合裝置,係具備:光學薄膜搬運線路;及面板構件搬運線路;及氣動旋轉棒,其是用以轉換光學薄膜之搬運方向;以及遮蔽構件,其是控制來自氣動旋轉棒的流出空氣之流動。氣動旋轉棒,係藉由從搬運面所噴射的空氣來一邊使光學薄膜從搬運面浮起且一邊轉換搬運方向。從氣動旋轉棒、與藉由該氣動旋轉棒轉換著搬運方向的光學薄膜之間係流出有空氣;遮蔽構件,係以該流出空氣不擾動貼合裝置內之氣流的方式來控制流出空氣之流動。

Description

具備遮蔽構件的貼合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顯示單元的製造,更具體而言,係關於一種具備遮蔽構件的貼合裝置,在藉由使用氣動旋轉棒(air turn bar)來轉換光學薄膜之搬運方向而成為也能夠設置於狹窄之空間的光學薄膜之貼合裝置中,能使來自氣動旋轉棒之空氣帶給光學薄膜或面板構件的不良影響減低。
近年來,在光學顯示單元的製造現場中,已有採用一種捲筒對面板(roll-to-panel)方式 (以下,稱為RTP方式)的製造裝置,來取代將以其他設備事先被切出成薄片(sheet)狀的光學薄膜積層體搬入並貼合於面板構件之單片式的製造裝置。在RTP方式的製造裝置中,係導出帶狀光學薄膜積層體,且在裝置內將切割線(cutting line)嵌入於所導出的帶狀光學薄膜積層體,藉此形成薄片狀的光學薄膜,且可以將薄片狀光學薄膜從載體薄膜(carrier film)剝離並連續地貼合於面板構件。
作為如此之RTP方式的製造裝置,以往多採用直線式的裝置。直線式的製造裝置,係指面板構件之搬運路徑、貼合於面板構件之雙面的光學薄膜之供給部、光學薄膜之搬運路徑、切割線之形成部、面板構件與光學薄膜片之貼合部等,被配置成直線狀的裝置。在直線式的裝置中,係在將RTP方式以前所採用之單片式的製造裝置替換成RTP方式的製造裝置之情況下,發生了設置空間限制的問題。
本申請案之申請人,係以應付該問題作為主要目的,並提出一種縮小裝置整體之長度及寬度也可以設置於狹窄之空間的小型(compact)之RTP方式的製造裝置(以下,稱為小型RTP裝置)(專利文獻1)。在小型RTP裝置中,係以被貼合於面板構件之雙面的二個光學薄膜之搬運路徑的一部分上下重疊的方式所構成,且可以在薄膜搬運路徑之中途,配置氣動旋轉棒。氣動旋轉棒,係指藉由從外周面所噴出的空氣之氣壓一邊使光學薄膜浮起且一邊轉換方向的裝置。
在使用了氣動旋轉棒的情況下,從氣動旋轉棒之外周面所噴射的空氣,是從氣動旋轉棒、與轉換著搬運方向的光學薄膜之間流出。在氣動旋轉棒之兩端部上從其外周面與光學薄膜之間流出來的空氣,會擾動貼合裝置內的氣流。當氣流受到擾動時,就恐有流出空氣會直接碰觸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conveying line),或異物附著於被搬運中的面板構件或光學薄膜,或貼合裝置內的異物被捲起且被捲起的異物透過搬運線路之輸送機(conveyor)等的構成零件而間接地附著於面板構件或光學薄膜之虞。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628096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之課題係在氣動旋轉棒之附近配置有面板構件搬運線路及光學薄膜搬運線路的貼合裝置中,防止因從氣動旋轉棒、與沿著該氣動旋轉棒之搬運面行走的光學薄膜之間流出來的空氣之影響,使異物附著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及藉由該面板構件搬運線路所搬運的面板構件、以及光學薄膜搬運線路及藉由該光學薄膜搬運線路所搬運的光學薄膜。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用以將光學薄膜之薄片貼合於面板構件之至少一表面的貼合裝置。貼合裝置,係具備:光學薄膜搬運線路,其是搬運光學薄膜;及面板構件搬運線路,其是搬運面板構件;及氣動旋轉棒,其是用以轉換光學薄膜之搬運方向;以及遮蔽構件,其是控制來自氣動旋轉棒的流出空氣之流動。氣動旋轉棒,係配置於光學薄膜搬運線路之中途,且藉由從搬運面所噴射的空氣來一邊使光學薄膜從搬運面浮起且一邊轉換搬運方向。從氣動旋轉棒、與藉由該氣動旋轉棒轉換著搬運方向的光學薄膜之間係流出有空氣;遮蔽構件,係以該流出空氣不擾動貼合裝置內之氣流的方式來控制流出空氣之流動。
在一實施形態中,在氣動旋轉棒是配置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上方的情況下,遮蔽構件,係配置於氣動旋轉棒與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間。在另一實施形態中,在氣動旋轉棒是配置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下方的情況下,遮蔽構件,係配置於氣動旋轉棒與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間。在此等的實施形態中,遮蔽構件,較佳為板狀體,且具有可以覆蓋至少面板構件搬運線路的面板構件搬運部分之寬度整體的寬度。在更另一實施形態中,在氣動旋轉棒是在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高度還低的位置,配置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側方的情況下,遮蔽構件,係在氣動旋轉棒之上方,配置於比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高度還低的位置。在更另一實施形態中,在氣動旋轉棒是在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高度還高的位置,配置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側方的情況下,遮蔽構件,係在氣動旋轉棒之下方,配置於比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高度還高的位置。
在一實施形態中,在氣動旋轉棒是配置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上方的情況下,貼合裝置,較佳是更具有氣流生成部。氣流生成部,係可以生成下降氣流。下降氣流,係在氣動旋轉棒之寬度方向外側從上方朝向下方,且流出空氣與該下降氣流一起沿著面板搬運線路之寬度方向外側朝向下方流動。氣流生成部,在一實施形態中,係配置於氣動旋轉棒之寬度方向兩端部的上方,且可以作為具備使供給至貼合裝置內部之空氣成為潔淨空氣的過濾器(filter)之吸氣手段;且在另一實施形態中,可以作為配置於氣動旋轉棒之寬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的送風手段。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且一邊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貼合裝置) 圖1係顯示與以往之RTP方式的貼合裝置相較能夠縮小裝置整體之長度及寬度,且也可以設置於更狹窄之空間的貼合裝置1之構成之一例的概略圖;圖1中之(a)為貼合裝置1之俯視圖,圖1中之(b)為圖1中之(a)所示的箭頭BB方向之箭視圖。貼合裝置1,係具備氣動旋轉棒23及氣動旋轉棒33,且以被貼合於面板構件之雙面的二個光學薄膜之搬運路徑的一部分上下重疊的方式所構成,藉此可以利用以往的貼合裝置來實現小型的外形。
以下,針對貼合裝置1之構成來加以說明。貼合裝置1,係具備: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其是搬運面板構件W;及貼合部40,其是將光學薄膜F1之薄片S1貼合於面板構件W之一表面W1(例如,薄膜電晶體(TFT:Thin Film Transistor)側之面);以及貼合部50,其是將光學薄膜F2之薄片S2貼合於面板構件W之另一表面W2(例如,彩色濾光片(CF:Color Filter)側之面)。貼合裝置1,係更具備:光學薄膜搬運線路20,其是供給光學薄膜F1,且搬運至貼合部40為止;以及光學薄膜搬運線路30,其是供給光學薄膜F2,且搬運至貼合部50為止。
在貼合裝置1中,面板構件W,係從已設置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的入口部11直線地搬運至出口部12為止。在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之中途,設置有貼合部40和貼合部50。在面板構件W之一表面W1,係在貼合部40,貼合有光學薄膜F1之薄片S1。已貼合光學薄膜F1之薄片S1的面板構件W,係從貼合部40離開,並藉由面板構件搬運部14所搬運。
已離開貼合部40的面板構件W之方向,係可以依需要而在已設置於從貼合部40至貼合部50為止之其中任一位置的迴旋部15中,使其迴旋90°。已迴旋的面板構件W,係交付給面板構件搬運部16。面板構件搬運部16,係以直線地連結迴旋部15與貼合部50的方式所構成;面板構件W,係直線地搬運至貼合部50。
在貼合部50中,於面板構件W之另一表面W2 (亦即,並未貼合有光學薄膜F1之薄片S1的面),貼合有光學薄膜F2之薄片S2。已貼合光學薄膜F2之薄片S2的面板構件W,係從貼合部50離開,並藉由面板構件搬運部17所搬運,且從出口部12離去。
光學薄膜搬運線路20,係將光學薄膜積層體L1搬運至貼合部40為止。光學薄膜積層體L1,係可以假設已在載體薄膜(carrier film)C1上積層有光學薄膜F1。光學薄膜搬運線路20,係具有:薄膜供給部21,其是從光學薄膜積層體之捲筒(roll)R1導出光學薄膜積層體L1,並相對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從水平方向來供給。薄膜供給部21,係配置於連結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之入口部11與出口部12的直線之側方。從薄膜供給部21所導出來的光學薄膜積層體L1,係經由薄膜搬運部22、方向轉換部23及薄膜搬運部24,而搬運至貼合部40。
方向轉換部23,係可以將藉由薄膜搬運部22相對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從水平方向所搬運而來的光學薄膜積層體L1之搬運方向,朝向已嵌入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之中途的貼合部40所配置著的方向,轉換90°。在貼合裝置1中,係採用氣動旋轉棒作為方向轉換部23。氣動旋轉棒,係具有具備與光學薄膜積層體L1之寬度對應的長度方向之圓筒形狀或半圓筒形狀的外周面,且對欲轉換方向的光學薄膜積層體L1以既定之傾斜姿勢所配置。將光學薄膜積層體L1捲掛於噴出空氣的外周面,且藉由光學薄膜積層體L1與外周面之間的空氣壓力使光學薄膜積層體L1浮起,藉此可以在與外周面非為接觸狀態下使光學薄膜積層體L1之搬運方向變化。
藉由方向轉換部23轉換搬運方向後的光學薄膜積層體L1,係藉由薄膜搬運部24,朝向貼合部40搬運。在薄膜搬運部24,較佳是配置有用以從光學薄膜F1形成光學薄膜之薄片S1的切割線形成部25。
光學薄膜之薄片S1,係在貼合部40中,貼合於面板構件W之一表面W1。光學薄膜積層體L1,係在藉由方向轉換部23轉換方向之後,被送至貼合部40,另一方面,面板構件W,係隔著貼合部40從與光學薄膜積層體L1之搬運方向為相反側的方向,在一表面W1向下的狀態下,被送至貼合部40。在貼合部40中,係可藉由剝離手段41從光學薄膜積層體L1剝離光學薄膜之薄片S1。被剝離後的薄片S1與面板構件W,係可以使用貼合輥42來貼合。
光學薄膜搬運線路30,係將光學薄膜積層體L2搬運至貼合部50為止。光學薄膜積層體L2,係可以假設已在載體薄膜C2上,積層有光學薄膜F2。光學薄膜搬運線路30,係具有:薄膜供給部31,其是從光學薄膜積層體之捲筒R2導出光學薄膜積層體L2,並相對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從水平方向來供給。薄膜供給部31,係配置於連結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之入口部11與出口部12的直線之側方。從薄膜供給部31所導出來的光學薄膜積層體L2,係經由薄膜搬運部32、方向轉換部33及薄膜搬運部34,而搬運至貼合部50。
方向轉換部33,係可以將藉由薄膜搬運部32相對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從水平方向所搬運而來的光學薄膜積層體L2之搬運方向,朝向已嵌入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之中途的貼合部50所配置著的方向,轉換90°。在貼合裝置1中,係與方向轉換部23同樣,採用氣動旋轉棒作為方向轉換部33。氣動旋轉棒,係具有具備與光學薄膜積層體L2之寬度對應的長度方向之圓筒形狀或半圓筒形狀的外周面,且對欲轉換方向的光學薄膜積層體L2以既定之傾斜姿勢所配置。將光學薄膜積層體L2捲掛於噴出空氣的外周面,且藉由光學薄膜積層體L2與外周面之間的空氣壓力使光學薄膜積層體L2浮起,藉此可以在與外周面非為接觸狀態下使光學薄膜積層體L2之搬運方向變化。
藉由方向轉換部33轉換搬運方向後的光學薄膜積層體L2,係藉由薄膜搬運部34,朝向貼合部50搬運。在薄膜搬運部34,較佳是配置有用以從光學薄膜積層體L2形成光學薄膜之薄片S2的切割線形成部35。
光學薄膜之薄片S2,係在貼合部50中,貼合於面板構件W之另一表面W2。光學薄膜積層體L2,係在藉由方向轉換部33轉換方向之後,被送至貼合部50,另一方面,面板構件W,係在另一表面W2向上的狀態下,被送至貼合部50。在貼合部50中,係可藉由剝離手段51從光學薄膜積層體L2剝離光學薄膜之薄片S2。被剝離後的薄片S2與面板構件W,係可以使用貼合輥52來貼合。
雖然上述的貼合裝置1,係專利文獻1之圖2所示的構成之裝置,但是作為小型RTP裝置之另一構成,例如能有具備以下之構成的裝置:如專利文獻1之圖1所示,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一部分被配置於光學薄膜搬運線路之側方的構成,或如圖3及圖4所示,光學薄膜搬運線路僅被配置於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下方的構成等。本發明係即便是在此等之任一個構成的貼合裝置中仍可以使用。
[第一實施形態] 如同上述,在貼合裝置1中,係設置有:氣動旋轉棒23,其是轉換光學薄膜積層體L1之搬運方向;以及氣動旋轉棒33,其是轉換光學薄膜積層體L2之搬運方向。在氣動旋轉棒23、33中,從氣動旋轉棒23、33之外周面所噴射出的空氣,是從氣動旋轉棒23、33之外周面、與在該外周面上轉換著搬運方向的光學薄膜積層體L1、L2之間流出。從氣動旋轉棒33之外周面與光學薄膜積層體L2之間流出來的空氣,係恐有其一部分流動至氣動旋轉棒33之下方,且擾動貼合裝置1之內部的氣流,或到達位於下方的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上之虞。又,有關在氣動旋轉棒23之兩端部從外周面與光學薄膜積層體L1之間流出來的空氣亦同樣,恐有擾動貼合裝置1之內部的氣流之虞。
於是,在本發明中,係在貼合裝置1,設置有遮蔽構件5,以及依需要而設置有氣流生成部6,其目的是以流出空氣不到達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上的方式來控制流出空氣之流動。在此,所謂流出空氣不到達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之上,不僅是指流出空氣完全不到達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上的情況,還包含即便流出空氣已到達面板構件搬運線路10上仍將該流出空氣作為原因以不對面板構件W帶來不良影響之程度使流出空氣之一部分到達的情況。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遮蔽構件5及氣流生成部6之構成和其配置的示意圖;圖2中之(a)為可供遮蔽構件5及氣流生成部6設置的部分之俯視圖,圖2中之(b)為從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下游側觀察到圖2中之(a)之部分的前視圖,圖2中之(c)為圖2中之(a)之部分的側視圖。圖2所示的遮蔽構件5及氣流生成部6,係控制從氣動旋轉棒33之外周面與光學薄膜積層體L2之間流出來的空氣之流動。再者,在圖2中之(a)中,並未顯示框體7之上面(頂板)。又,在圖2中之(b)及圖2中之(c)中,為了不使圖式變得繁雜,而並未顯示位於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下方的構成要素。
遮蔽構件5,係指配置於氣動旋轉棒33、與位於氣動旋轉棒33之下方的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間,且用以遮蔽以免來自氣動旋轉棒33之流出空氣到達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上的構件。雖然遮蔽構件5,較佳是四角形的板狀,但是並非被限定於此。遮蔽構件5之寬度(橫切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的方向之長度),係具有可以覆蓋至少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面板構件搬運部分(亦即,在兩端部的框142之間配置有搬運面板構件W的搬運滾柱144之部分)的寬度整體之寬度,且更佳是比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寬度還寬。遮蔽構件5之長度(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的長度),較佳是比至少氣動旋轉棒33之前端(位於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最前方的端部)與後端(位於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最後方的端部)的距離還長。可供遮蔽構件5配置的高度方向之位置,係只要可確保例如在進行保修(maintenance)作業時等成為能夠進出(access)於位在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上的面板構件W的空間,則較佳是儘量接近面板構件搬運部14的位置。再者,遮蔽構件5之厚度,並非被特別限定。
遮蔽構件5之材質,並非被特別限定,可以使用例如鋁(aluminum)等的輕量金屬。又,將遮蔽構件5固定於適當位置的方法,係只要非為妨礙後面所述的下降氣流之流動,或對面板構件W及光學薄膜積層體L1、L2之搬運帶來影響就未被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藉由安裝於支撐著面板構件搬運部14的框架(frame),或安裝於面板構件搬運部14或以從地板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所設置的複數個支撐構件,或從框體7之頂板懸吊來固定。
氣流生成部6,係可以生成從框體7之頂板朝向下方的下降氣流,較佳為具備使供給至貼合裝置1之內部的空氣成為潔淨空氣的過濾器之吸氣手段。雖然過濾器,較佳為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高效率微粒空氣)過濾器,但是並非被限定於此。作為具備有HEPA過濾器的吸氣手段,係可以使用熟悉該技術者所週知的市售HEPA過濾器單元。氣流生成部6,亦可為吸引貼合裝置內之空氣並送出至下方的送風手段。
如圖2所示,氣流生成部6,較佳是安裝於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寬度方向兩端部的上方。藉由將氣流生成部6安裝於該位置,如後面所述,就可以以來自氣動旋轉棒33的流出空氣,與來自氣流生成部6的下降氣流,一起通過遮蔽構件5及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寬度方向兩端部與框體7之間並流動至下方的方式來控制。再者,雖然氣流生成部6之位於面板構件搬運方向上的位置,並非被特別限定,但是如圖2中之(c)所示,較佳是氣動旋轉棒33之前端(位於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最前方的端部)與後端(位於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最後方的端部)之間的中央部分。藉由氣流生成部6所生成的氣流之流量,只要是可以以來自氣動旋轉棒33的流出空氣通過遮蔽構件5及面板構件搬運部14與框體7之間並流動至下方的方式來控制,就非為被特別限定,而可以設為例如20m3 /分至35m3 /分。
圖3係以箭頭來顯示與第2圖對應之部分中的空氣之流動的示意圖。圖3中之(a)為從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下游側觀察到沒有本發明之遮蔽構件5及氣流生成部6之情況下的空氣之流動的前視圖,圖3中之(b)為其側視圖。圖3中之(c)為從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下游側觀察到有遮蔽構件5及氣流生成部6之情況下的空氣之流動的前視圖,圖3中之(d)為其側視圖。圖3之箭頭所示的空氣之流動,係將霧氣(mist)產生裝置(未圖示)配置於HEPA過濾器單元9或氣流生成部6之近旁,且使所生成的霧氣通過HEPA過濾器單元9或氣流生成部6而導入於框體7之內部,且以目視來確認框體7之內部的霧氣之流動。霧氣產生裝置,係可以使用熟悉該技術者所週知的市售裝置。
如圖3中之(a)及圖3中之(b)所示,在以往的貼合裝置中,係在框體7之頂板的中央部設置有HEPA過濾器單元9,而在氣動旋轉棒33與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間並未有任何設置。如此,在沒有本發明之遮蔽構件5及氣流生成部6的情況下,來自氣動旋轉棒33的流出空氣,係一部分朝向氣動旋轉棒33之下方流動,且有的情況會到達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上。當已到達面板構件搬運部14的空氣中包含有異物時,該異物,就恐有直接附著於搬運中的面板構件W,或透過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輸送機等的構成零件而附著於面板構件W之虞。又,來自HEPA過濾器單元9的空氣或來自氣動旋轉棒33的流出空氣之一部分,即便是在不直接到達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上的情況下,仍有可能會擾動貼合裝置1內的氣流,且引起異物之捲揚。
相對於此,如圖3中(c)及圖3中之(d)所示,在使用了遮蔽構件5及氣流生成部6的情況下,來自氣動旋轉棒33的流出空氣,係碰觸於遮蔽構件50之上表面且朝向遮蔽構件5之外側流動。另一方面,從已安裝於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寬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的氣流生成部6被吸引至框體7內的空氣,係通過氣動旋轉棒33、遮蔽構件5及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各自的寬度方向端部與框體7之間而朝向下方流動,且從例如框體7之下方或已設置於地板的排氣部來排氣。在該過程中,來自氣流生成部6的下降氣流,是一邊捲入碰觸於遮蔽構件5之上表面並朝向外側流動來的流出空氣、及從氣動旋轉棒33朝向上方流動來的流出空氣,且一邊朝向下方流動。從而,來自氣動旋轉棒33的流出空氣,不會因擾動貼合裝置1內的氣流而引起異物之捲揚,也不會到達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上。又,遮蔽構件5,也可以防止來自氣動旋轉棒33的異物掉落在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上。
[第二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圖4係顯示遮蔽構件8與其配置的示意圖;圖4中之(a)為有該遮蔽構件8的部分之俯視圖,圖4中之(b)為從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下游側觀察到圖4中之(a)之部分的前視圖,圖4中之(c)為圖4中之(a)之部分的側視圖。圖4所示的遮蔽構件8,係控制從氣動旋轉棒23之外周面與光學薄膜積層體L1之間流出來的空氣之流動。再者,在圖4中之(a)中,並未顯示框體7之上面(頂板)。又,圖4中之(b)及圖4中之(c)中,為了不使圖式變得繁雜,而並未顯示位於面板構件搬運部16之上方的構成要素。
遮蔽構件8,係指配置於氣動旋轉棒23、與位於氣動旋轉棒23之上方的面板構件搬運部16之間,且用以遮蔽以免來自氣動旋轉棒23之流出空氣朝向上方流動的構件。再者,在圖4中之(a)中,雖然本來也在遮蔽構件8之上存在有搬運面板構件W的搬運滾柱164,但是在此為了不使圖式變得繁雜而並未描繪遮蔽構件8之上的搬運滾柱164。遮蔽構件8,較佳是四角形的板狀,但是並非被限定於此。
遮蔽構件8之寬度(橫切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的方向之長度),係具有可以覆蓋至少面板構件搬運部16之面板構件搬運部分(亦即,在兩端部的框162之間配置有搬運面板構件W的搬運滾柱164之部分)的寬度整體之寬度,且更佳是比面板構件搬運部16之寬度還寬。遮蔽構件8之長度(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的長度),較佳是比至少氣動旋轉棒23之前端(位於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最前方的端部)與後端(位於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最後方的端部)的距離還長。可供遮蔽構件8配置的高度方向之位置,係只要可確保例如在進行保修作業時等成為能夠進出於氣動旋轉棒23的空間,則較佳是儘量接近氣動旋轉棒23的位置。再者,遮蔽構件8之厚度,並非被特別限定。
遮蔽構件8之材質,並非被特別限定,可以使用例如鋁等的輕量金屬。又,將遮蔽構件8固定於適當位置的方法,係只要並非會對面板構件W及光學薄膜積層體L1、L2之搬運帶來影響就未被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藉由安裝於支撐著面板構件搬運部16的框架,或安裝於從面板構件搬運部16所懸吊的複數個支撐構件,或安裝於從地板所豎起的複數個支撐構件來固定。
又,在使用如專利文獻1之圖1、圖3及圖4所示的構成之貼合裝置的情況下,有時係在氣動旋轉棒23之上方,配置有例如用以將切割線形成於光學薄膜積層體L2的切割線形成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之圖1所示的裝置)等之各種的機器。在如此的情況下,為了此等機器的保養,有時在氣動旋轉棒23之上方配置有載台(stage)。在如此的構成中,也能夠將該載台兼用作為本發明中的遮蔽構件8。
圖5係以箭頭顯示與圖4對應之部分中之來自氣動旋轉棒23的流出空氣之流動的示意圖。圖5中之(a)為從面板構件W之搬運方向下游側觀察到來自氣動旋轉棒23的流出空氣之流動的前視圖,圖5中之(b)為其側視圖。圖5之箭頭所示的空氣之流動,係與圖3之情況同樣,將霧氣產生裝置配置於HEPA過濾器單元9之近旁,且使所生成的霧氣從HEPA過濾器單元9導入於框體7之內部,且以目視來確認框體7之內部的霧氣之流動。
如圖5中之(a)及圖5中之(b)所示,在氣動旋轉棒23之上已配置遮蔽構件8的情況下,來自氣動旋轉棒23的流出空氣,係碰觸於遮蔽構件8之下表面並朝向下方流動。從而,因來自氣動旋轉棒23的流出空氣,不會擾動貼合裝置1內的氣流並引起異物之捲揚,故而可以防止異物往面板構件W或光學薄膜附著。
[第三實施形態] 作為更另一實施形態,即便是在面板構件搬運部並非是被配置於與氣動旋轉棒上下方向重疊的位置,而是被配置於氣動旋轉棒之側方的構成之貼合裝置中,仍可以使用本發明。例如,有的情況可依需要而使用圖2中的構成要素當中之面板構件搬運部14,在相同高度之狀態下被配置於氣動旋轉棒33之側方的構成之貼合裝置。在如此構成的貼合裝置之情況下,與圖2同樣的遮蔽構件5,是在氣動旋轉棒33之下方,配置於比面板構件搬運部14之高度還高的位置。更且,在該貼合裝置,較佳是在氣動旋轉棒33之寬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安裝有氣流生成部6。
[第四實施形態] 作為更另一實施形態,例如,有的情況可依需要而使用圖4中的構成要素當中之面板構件搬運部16,在相同高度之狀態下被配置於氣動旋轉棒23之側方的構成之貼合裝置。在如此構成的貼合裝置之情況下,與圖4同樣的遮蔽構件8,是在氣動旋轉棒23之上方,配置於比面板構件搬運部16之高度還低的位置。即便是在該構成的貼合裝置中,因來自氣動旋轉棒23的流出空氣係流動至遮蔽構件8之下方,故而仍不會擾動貼合裝置1內的氣流。
1‧‧‧貼合裝置 5、8‧‧‧遮蔽構件 6‧‧‧氣流生成部 7‧‧‧框體 9‧‧‧HEPA過濾器單元(先前技術) 10‧‧‧面板構件搬運線路 11‧‧‧入口部 12‧‧‧出口部 14、16、17‧‧‧面板構件搬運部 15‧‧‧迴旋部 20、30‧‧‧光學薄膜搬運線路 21、31‧‧‧薄膜供給部 22、24、32、34‧‧‧薄膜搬運部 23、33‧‧‧方向轉換部(氣動旋轉棒) 25、35‧‧‧切割線形成部 40、50‧‧‧貼合部 41、51‧‧‧剝離手段 42、52‧‧‧貼合輥 142、162‧‧‧面板構件搬運部之框部 144、164‧‧‧面板構件搬運部之搬運滾柱 C1、C2‧‧‧載體薄膜 F1、F2‧‧‧光學薄膜 L1、L2‧‧‧光學薄膜積層體 S1、S2‧‧‧薄片 R1、R2‧‧‧光學薄膜積層體之捲筒 W‧‧‧面板構件 W1‧‧‧一表面 W2‧‧‧另一表面
圖1係顯示與以往之RTP方式的貼合裝置相較能夠縮小裝置整體之長度及寬度,且也可以設置於更狹窄之空間之具備氣動旋轉棒的小型之RTP方式的貼合裝置之構成例的概略圖;圖1中之(a)為俯視圖,(b)為(a)所示之箭頭BB方向的箭視圖。 圖2係顯示在具備氣動旋轉棒的小型之RTP方式的貼合裝置中,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遮蔽構件及氣流生成部和其配置的示意圖;圖2中之(a)為可供遮蔽構件及氣流生成部設置的部分之俯視圖,(b)為從面板構件之搬運方向下游側觀察到(a)之部分的前視圖,(c)為(a)之部分的側視圖。 圖3係顯示與第2圖對應之部分中之來自氣動旋轉棒的流出空氣之流動的示意圖;圖3中之(a)為從面板構件之搬運方向下游側觀察到沒有遮蔽構件及氣流生成部的情況下之來自氣動旋轉棒的流出空氣之流動的前視圖,(b)為其側視圖,(c)為從面板構件之搬運方向下游側觀察到有遮蔽構件及氣流生成部的情況下之來自氣動旋轉棒的流出空氣之流動的前視圖,(d)為其側視圖。 圖4係顯示在具備氣動旋轉棒的小型之RTP方式的貼合裝置中,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的遮蔽構件之配置的示意圖;圖4中之(a)為有該遮蔽構件的部分之俯視圖,(b)為從面板構件之搬運方向下游側觀察到(a)之部分的前視圖,(c)為(a)之部分的側視圖。 圖5係顯示與圖4對應之部分中之來自氣動旋轉棒的流出空氣之流動的示意圖;圖5中之(a)為從面板構件之搬運方向下游側觀察到來自氣動旋轉棒的流出空氣之流動的前視圖,(b)為其側視圖。
1‧‧‧貼合裝置
5‧‧‧遮蔽構件
6‧‧‧氣流生成部
7‧‧‧框體
14‧‧‧面板構件搬運部
33‧‧‧方向轉換部
142‧‧‧面板構件搬運部之框部
144‧‧‧面板構件搬運部之搬運滾柱

Claims (9)

  1. 一種貼合裝置,係用以將光學薄膜之薄片貼合於面板構件之至少一表面的貼合裝置,其特徵為:具備: 光學薄膜搬運線路,其是搬運光學薄膜;及 面板構件搬運線路,其是搬運面板構件;及 氣動旋轉棒,其是配置於前述光學薄膜搬運線路之中途,用以藉由從搬運面所噴射的空氣來一邊使光學薄膜從前述搬運面浮起且一邊轉換光學薄膜之搬運方向;以及 遮蔽構件,其是以從前述氣動旋轉棒、與藉由該氣動旋轉棒轉換著搬運方向的光學薄膜之間流出來的流出空氣不擾動前述貼合裝置內之氣流的方式,來控制流出空氣之流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貼合裝置,其中,前述氣動旋轉棒是配置於前述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上方;前述遮蔽構件,係配置於前述氣動旋轉棒與前述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貼合裝置,其中,前述氣動旋轉棒是配置於前述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下方;前述遮蔽構件,係配置於前述氣動旋轉棒與前述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貼合裝置,其中,前述氣動旋轉棒是在前述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高度還低的位置,配置於前述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側方;前述遮蔽構件,係在前述氣動旋轉棒之上方,配置於比前述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高度還低的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貼合裝置,其中,前述氣動旋轉棒是在前述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高度還高的位置,配置於前述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側方;前述遮蔽構件,係在前述氣動旋轉棒之下方,配置於比前述面板構件搬運線路之高度還高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貼合裝置,其中,前述遮蔽構件,為板狀體,且具有可以覆蓋至少前述面板構件搬運線路的面板構件搬運部分之寬度整體的寬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5項之貼合裝置,其中,更具有:氣流生成部,其是用以在前述氣動旋轉棒之寬度方向外側生成從上方朝向下方的下降氣流,且流出空氣與該下降氣流一起沿著前述面板搬運線路之寬度方向外側朝向下方流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貼合裝置,其中,前述氣流生成部,係配置於前述氣動旋轉棒之寬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且為具備使供給至貼合裝置內部之空氣成為潔淨空氣的過濾器之吸氣手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貼合裝置,其中,前述氣流生成部,為配置於前述氣動旋轉棒之寬度方向兩端部之上方的送風手段。
TW108118703A 2018-06-11 2019-05-30 具備遮蔽構件的貼合裝置 TWI714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0867 2018-06-11
JP2018110867A JP6626158B2 (ja) 2018-06-11 2018-06-11 遮へい部材を備えた貼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0563A true TW202000563A (zh) 2020-01-01
TWI714106B TWI714106B (zh) 2020-12-21

Family

ID=68842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8703A TWI714106B (zh) 2018-06-11 2019-05-30 具備遮蔽構件的貼合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26158B2 (zh)
KR (1) KR102196650B1 (zh)
CN (1) CN111405973B (zh)
TW (1) TWI714106B (zh)
WO (1) WO201923982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0354U (ja) * 1983-12-14 1985-07-0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帯状紙用タ−ンバ−
JP3905616B2 (ja) * 1997-11-07 2007-04-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張付装置
US5849088A (en) * 1998-01-16 1998-12-15 Watkins-Johnson Company Free floating shield
JP2000247515A (ja) * 1999-02-25 2000-09-12 Kawasaki Steel Corp 帯状材の進行方向変更装置
JP2003063711A (ja) * 2001-08-23 2003-03-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ウェブ走行方向変換装置
TWI295658B (en) * 2003-08-21 2008-04-11 Daifuku Kk Transporting apparatus
JP2008081230A (ja) * 2006-09-26 2008-04-10 Fujifilm Corp ウエブ搬送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5170912B2 (ja) * 2010-03-30 2013-03-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基板搬送機構、偏光フィルムの貼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
JP6538586B2 (ja) * 2016-02-19 2019-07-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流延装置及び溶液製膜方法
JP6984605B2 (ja) * 2016-09-13 2021-12-22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搬送装置及びフィルム製造方法
JP6280966B1 (ja) * 2016-10-04 2018-02-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省スペース型の光学機能フィルム貼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5973A (zh) 2020-07-10
JP6626158B2 (ja) 2019-12-25
TWI714106B (zh) 2020-12-21
JP2019214131A (ja) 2019-12-19
KR102196650B1 (ko) 2020-12-30
KR20200042008A (ko) 2020-04-22
CN111405973B (zh) 2021-10-08
WO2019239828A1 (ja)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49881B2 (ja) スクライブ装置および基板分断システム
TWI577254B (zh) Chip separation method for circuit board and chip separation device for circuit board
JP2014022744A (ja) 非接触マルチ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異物除去方法
JP2006256748A (ja) ガラス基板用フイルムの貼付方法
JP2018024014A (ja) レーザ剥離装置、レーザ剥離方法、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JP6891561B2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KR20190013479A (ko) 스크라이브 장치
JP7260624B2 (ja) レーザ剥離装置、レーザ剥離方法、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TW202000563A (zh) 具備遮蔽構件的貼合裝置
JP4229670B2 (ja) 薄板状材の搬送方法及び装置
JP5678126B2 (ja) 高い清浄度を要する板材加工装置
JP2012096920A (ja) ガラス基板欠陥検査装置及びガラス基板欠陥検査方法並びにガラス基板欠陥検査システム
JP4376641B2 (ja) エア浮上式コンベア
KR20190084031A (ko) 유리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TW201730083A (zh) 片材供給裝置及在片材供給裝置的片材供給方法
KR20190078558A (ko) 유리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KR20190013498A (ko) 분진 비산 방지 장치 그리고 이 분진 비산 방지 장치를 구비한 기판 가공 장치
JP2011202837A (ja) フイルム搬送装置及び方法、フイルム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KR20170138834A (ko) 라미네이팅 장치
KR20180051439A (ko)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제조 장치
JP2019025814A (ja) 帯電防止装置並びにこの帯電防止装置を備えた基板加工装置
JP2019025813A (ja) 粉塵飛散防止装置並びにこの粉塵飛散防止装置を備えた基板加工装置
TW201527025A (zh) 具乾式潔淨機之板材切斷裝置
JP2019025812A (ja) 粉塵飛散防止装置並びにこの粉塵飛散防止装置を備えた基板加工装置
KR20190078557A (ko) 유리 기판의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