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1749A - 溫熱器具 - Google Patents
溫熱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41749A TW201941749A TW107137605A TW107137605A TW201941749A TW 201941749 A TW201941749 A TW 201941749A TW 107137605 A TW107137605 A TW 107137605A TW 107137605 A TW107137605 A TW 107137605A TW 201941749 A TW201941749 A TW 20194174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region
- point
- load
- amou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8—Warming pads, pans or mats; Hot-water bott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7/03—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 A61F7/03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using oxygen from the air, e.g. pocket-sto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6—Device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such points within cell-life limi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07—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heating
- A61F2007/0071—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heating using a resistor, e.g. near the spot to be heated
- A61F2007/0073—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heating using a resistor, e.g. near the spot to be heated thermist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95—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 temperature indicator
- A61F2007/0096—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 temperature indicator with a thermomet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2007/0225—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connected to the body or a part thereof
- A61F2007/0226—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connected to the body or a part thereof adhesive, self-stick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2007/0244—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with layers
- A61F2007/0246—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with layers with a layer having high heat transfer capabil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溫熱器具具備:片狀之本體片材,其具有發熱體;及突起部片材,其設置於本體片材之一面;且突起部片材具有向上述一側凸起之突起部,若將對突起部朝相對於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進行按壓時之荷重大小設為第1軸,將該突起部之壓扁量設為第2軸,則上述荷重與上述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包含:第1區域(R1),其係伴隨荷重之增大而壓扁量增大;及第2區域(R2),其係位於第1軸上之值大於第1區域(R1)之側,且伴隨荷重之增大之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大於第1區域(R1)中之增大比率;且於第1軸之方向上,第2區域(R2)之範圍較第1區域(R1)之範圍更廣。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溫熱器具。
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片狀之溫熱器具。該溫熱器具係藉由抄紙而成形之片狀者,以整面發熱之方式構成,且具有向單面側凸起之突起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005-111180號公報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005-111180號公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溫熱器具,其具備:
片狀之本體片材,其具有發熱體;及
突起部片材,其設置於上述本體片材之一面;且
上述突起部片材具有向上述一側凸起之突起部,且
若將對上述突起部朝相對於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進行按壓時之荷重之大小設為第1軸,將該突起部之壓扁量設為第2軸,則上述荷重與上述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包含:
第1區域,其係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而上述壓扁量增大;及
第2區域,其係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大於上述第1區域之側,且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之上述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大於上述第1區域中之增大比率;且
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上述第2區域之範圍較上述第1區域之範圍更廣。
片狀之本體片材,其具有發熱體;及
突起部片材,其設置於上述本體片材之一面;且
上述突起部片材具有向上述一側凸起之突起部,且
若將對上述突起部朝相對於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進行按壓時之荷重之大小設為第1軸,將該突起部之壓扁量設為第2軸,則上述荷重與上述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包含:
第1區域,其係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而上述壓扁量增大;及
第2區域,其係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大於上述第1區域之側,且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之上述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大於上述第1區域中之增大比率;且
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上述第2區域之範圍較上述第1區域之範圍更廣。
關於專利文獻1之溫熱器具,就利用突起部更舒服地按壓人體等活體之皮膚之觀點而言,尚有改善之餘地。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能夠利用突起部更舒服地按壓人體等活體之皮膚之構造之溫熱器具。
以下,使用圖式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於所有圖式中,對相同之構成要素標註相同之符號,並適當省略重複之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如圖1至圖3中之任一者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具備:片狀之本體片材120,其具有發熱體130(圖2);及突起部片材10,其設置於本體片材120之一面。突起部片材10具有向上述一側凸起之突起部12。
若將對突起部12朝相對於該突起部12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進行按壓時之荷重之大小設為第1軸,將該突起部12之壓扁量設為第2軸,則如圖6所示,上述荷重與上述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包含:第1區域R1,其係伴隨荷重之增大而壓扁量增大;及第2區域R2,其係位於第2軸上之值大於第1區域R1之側(圖6中之右側),且伴隨荷重之增大之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大於第1區域R1中之增大比率。
如圖6所示,於將上述第1軸設為縱軸,將上述第2軸設為橫軸時,關於上述分佈之傾斜角度,第2區域R2中之傾斜角度較第1區域R1中之傾斜角度更平緩(小)。
而且,於第2軸之方向(圖6中之左右方向)上,第2區域R2之範圍較第1區域R1之範圍更廣。亦即,於圖6中,長度L2長於長度L1。
如圖1至圖3中之任一者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具備:片狀之本體片材120,其具有發熱體130(圖2);及突起部片材10,其設置於本體片材120之一面。突起部片材10具有向上述一側凸起之突起部12。
若將對突起部12朝相對於該突起部12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進行按壓時之荷重之大小設為第1軸,將該突起部12之壓扁量設為第2軸,則如圖6所示,上述荷重與上述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包含:第1區域R1,其係伴隨荷重之增大而壓扁量增大;及第2區域R2,其係位於第2軸上之值大於第1區域R1之側(圖6中之右側),且伴隨荷重之增大之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大於第1區域R1中之增大比率。
如圖6所示,於將上述第1軸設為縱軸,將上述第2軸設為橫軸時,關於上述分佈之傾斜角度,第2區域R2中之傾斜角度較第1區域R1中之傾斜角度更平緩(小)。
而且,於第2軸之方向(圖6中之左右方向)上,第2區域R2之範圍較第1區域R1之範圍更廣。亦即,於圖6中,長度L2長於長度L1。
藉由以突起部12壓接於皮膚之狀態將溫熱器具100貼敷於人體等活體,能夠一面利用突起部12按壓活體之皮膚,一面藉由發熱體130之熱將活體之表層加溫。
藉此,例如,能夠藉由將突起部12之按壓及發熱體130之溫熱所造成之刺激賦予至皮膚之下層之筋膜,而如針灸般藉由按壓及溫熱刺激經絡或經穴。亦即,能獲得穴位按壓效果。
藉此,例如,能夠藉由將突起部12之按壓及發熱體130之溫熱所造成之刺激賦予至皮膚之下層之筋膜,而如針灸般藉由按壓及溫熱刺激經絡或經穴。亦即,能獲得穴位按壓效果。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藉由突起部12具有上述特性,而於施加於該突起部12之荷重為未達某種程度之大小時(上述分佈之第1區域R1時),能夠一面使突起部12徐徐地壓扁,一面獲得來自突起部12之反作用力,另一方面,於該荷重變為某種程度以上之大小時(上述分佈之第2區域R2時),能夠使突起部12急遽地壓扁。藉此,能夠抑制來自突起部12之反作用力變得過大,因此,能夠利用突起部12更舒服地按壓人體等活體之皮膚。
再者,可認為上述分佈中之第1區域R1時之突起部12之變形(壓扁)係因突起部12彈性變形而產生。另一方面,可認為上述分佈中之第2區域R2時之突起部12之變形(壓扁)係因如下原因而產生,即,因負擔超過降伏點或耐力點之荷重而突起部12產生屈曲,從而突起部12開始急遽地壓扁。
再者,可認為上述分佈中之第1區域R1時之突起部12之變形(壓扁)係因突起部12彈性變形而產生。另一方面,可認為上述分佈中之第2區域R2時之突起部12之變形(壓扁)係因如下原因而產生,即,因負擔超過降伏點或耐力點之荷重而突起部12產生屈曲,從而突起部12開始急遽地壓扁。
於圖6中,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上述荷重與上述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之例(圖6所示之平滑之曲線)。
如圖6所示,關於伴隨荷重之增大之壓扁量之增大比率,第2區域R2中之增大比率大於第1區域R1中之增大比率。
再者,於第2區域R2中,亦可荷重不實質性地增大而壓扁量增大,亦可荷重增大並且壓扁量增大,還可荷重減少並且壓扁量增大。
如圖6所示,關於伴隨荷重之增大之壓扁量之增大比率,第2區域R2中之增大比率大於第1區域R1中之增大比率。
再者,於第2區域R2中,亦可荷重不實質性地增大而壓扁量增大,亦可荷重增大並且壓扁量增大,還可荷重減少並且壓扁量增大。
如圖6所示,上述分佈進而包含第3區域R3,該第3區域R3係位於第2軸上之值大於第2區域R2之側,且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之上述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小於第2區域R2中之增大比率。
如圖6所示,關於上述分佈之傾斜角度,第3區域R3中之傾斜角度較第2區域R2中之傾斜角度更陡(大)。
再者,於第2軸之方向(圖6中之左右方向)上,第2區域R2之範圍(長度L2)與第3區域R3之範圍(長度L3)之大小關係、及第1區域R1之範圍(長度L1)與第3區域R3之範圍(長度L3)之大小關係並無特別限定。
於第3區域R3中,突起部12實質性地逐漸壓扁,第3區域R3係即便荷重增大,突起部12之進一步之變形亦略微進行或實質上不進行之區域。
如圖6所示,關於上述分佈之傾斜角度,第3區域R3中之傾斜角度較第2區域R2中之傾斜角度更陡(大)。
再者,於第2軸之方向(圖6中之左右方向)上,第2區域R2之範圍(長度L2)與第3區域R3之範圍(長度L3)之大小關係、及第1區域R1之範圍(長度L1)與第3區域R3之範圍(長度L3)之大小關係並無特別限定。
於第3區域R3中,突起部12實質性地逐漸壓扁,第3區域R3係即便荷重增大,突起部12之進一步之變形亦略微進行或實質上不進行之區域。
再者,第1區域R1係設為除該第1區域R1之兩端以外,具有複數個繪製點者,較佳為具有3個以上之繪製點。
同樣地,第2區域R2係設為除該第2區域R2之兩端以外,具有複數個繪製點者,較佳為具有3個以上之繪製點。
同樣地,第3區域R3係設為除該第3區域R3之兩端以外,具有複數個繪製點者,較佳為具有3個以上之繪製點。
同樣地,第2區域R2係設為除該第2區域R2之兩端以外,具有複數個繪製點者,較佳為具有3個以上之繪製點。
同樣地,第3區域R3係設為除該第3區域R3之兩端以外,具有複數個繪製點者,較佳為具有3個以上之繪製點。
更詳細而言,例如,於如圖6所示般將上述分佈以相互連續之3條摺線近似時,與第1摺線部分R31對應之區域為第1區域R1,與鄰接於第1摺線部分R31之第2摺線部分R32對應之區域為第2區域R2,與鄰接於第2摺線部分R32之第3摺線部分R33對應之區域為第3區域R3。
又,如圖6所示,較佳為於第1區域R1之一端,上述荷重為0。即,較佳為第1區域R1為自開始對突起部12施加荷重起之區域。
又,如圖6所示,較佳為第3區域R3之上述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
又,如圖6所示,較佳為第2區域R2包含上述壓扁量成為突起部12之高度(高度尺寸H1(圖4))之1/4之點。
又,如圖6所示,較佳為於第1區域R1之一端,上述荷重為0。即,較佳為第1區域R1為自開始對突起部12施加荷重起之區域。
又,如圖6所示,較佳為第3區域R3之上述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
又,如圖6所示,較佳為第2區域R2包含上述壓扁量成為突起部12之高度(高度尺寸H1(圖4))之1/4之點。
又,第2區域R2中之上述荷重之最大值較佳為10 N以下,亦較佳為5 N以下。藉由如此,能夠利用突起部12更舒服地按壓皮膚。
又,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處之上述荷重較佳為20 N以下,亦較佳為10 N以下,亦較佳為5 N以下。藉由如此,能夠利用突起部12更舒服地按壓皮膚。
又,第2區域R2中之上述荷重之最小值較佳為0.2 N以上,進而較佳為0.4 N以上。藉由如此,能夠利用突起部12以更充分之強度按壓皮膚。
又,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處之上述荷重較佳為20 N以下,亦較佳為10 N以下,亦較佳為5 N以下。藉由如此,能夠利用突起部12更舒服地按壓皮膚。
又,第2區域R2中之上述荷重之最小值較佳為0.2 N以上,進而較佳為0.4 N以上。藉由如此,能夠利用突起部12以更充分之強度按壓皮膚。
更佳為,第2軸中之上述分佈之繪製間隔(取樣值之間隔)較佳為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之1/180以上且1/100以下。即,與構成分佈之繪製點之各者對應之取樣值較佳為於第2軸之方向上,以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之1/180以上且1/100以下之間隔所獲取(測定)者。
此種分佈之一例示於圖12。圖13表示構成圖12之分佈之繪製點,圖12所示之曲線L51係連接圖13所示之繪製點而獲得之分佈。
上述分佈係藉由一面對突起部徐徐地施加荷重,一面測定荷重及壓扁量之兩者,並將其等之關係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而獲得。因此,將構成上述分佈之繪製點之中與最小之壓扁量對應之繪製點稱為測定開始點,將與最大之壓扁量對應之繪製點稱為測定結束點。
再者,上述分佈之繪製點未必限於實測之繪製點,於實測值較少之情形時,亦可為藉由內插法所獲得之繪製點。
又,上述分佈之範圍較佳為設為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於將上述分佈之範圍設為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之情形時,測定結束點成為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之繪製點之中與最大之壓扁量對應之繪製點。但是,如上所述,第3區域R3係即便荷重增大,突起部12之進一步之變形亦略微進行或實質上不進行之區域,因此較佳為準備於突起部12實質上壓扁之前所測定之繪製點。
此種分佈之一例示於圖12。圖13表示構成圖12之分佈之繪製點,圖12所示之曲線L51係連接圖13所示之繪製點而獲得之分佈。
上述分佈係藉由一面對突起部徐徐地施加荷重,一面測定荷重及壓扁量之兩者,並將其等之關係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而獲得。因此,將構成上述分佈之繪製點之中與最小之壓扁量對應之繪製點稱為測定開始點,將與最大之壓扁量對應之繪製點稱為測定結束點。
再者,上述分佈之繪製點未必限於實測之繪製點,於實測值較少之情形時,亦可為藉由內插法所獲得之繪製點。
又,上述分佈之範圍較佳為設為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於將上述分佈之範圍設為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之情形時,測定結束點成為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之繪製點之中與最大之壓扁量對應之繪製點。但是,如上所述,第3區域R3係即便荷重增大,突起部12之進一步之變形亦略微進行或實質上不進行之區域,因此較佳為準備於突起部12實質上壓扁之前所測定之繪製點。
<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
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較佳為以如下方式規定。
首先,確認上述分佈中之上降伏點(於下文敍述)之有無。
於存在上降伏點之情形時,將上降伏點設為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
於不存在上降伏點之情形時,將1%耐力點(於下文敍述)設為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
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較佳為以如下方式規定。
首先,確認上述分佈中之上降伏點(於下文敍述)之有無。
於存在上降伏點之情形時,將上降伏點設為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
於不存在上降伏點之情形時,將1%耐力點(於下文敍述)設為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
<上降伏點>
於自測定開始點起朝第2軸上之值較大之側依序評估取樣值時,確認即便壓扁量增大,荷重亦不變化或荷重減少之取樣值(如上述分佈之局部之斜率成為零或負般之取樣值)是否連續出現。
於此種取樣值連續出現之情形時,將與該等取樣值中之第一個取樣值對應之繪製點設為上降伏點。此處所謂之上降伏點係設為存在於自測定開始點起至產生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之30%之壓扁量為止之區域的上降伏點。
於在該區域(自測定開始點起至產生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之30%之壓扁量為止之區域)中,此種取樣值不連續出現之情形時,設為不存在上降伏點者。
於圖13及圖12之例中,繪製點P1為上降伏點,該上降伏點為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
於自測定開始點起朝第2軸上之值較大之側依序評估取樣值時,確認即便壓扁量增大,荷重亦不變化或荷重減少之取樣值(如上述分佈之局部之斜率成為零或負般之取樣值)是否連續出現。
於此種取樣值連續出現之情形時,將與該等取樣值中之第一個取樣值對應之繪製點設為上降伏點。此處所謂之上降伏點係設為存在於自測定開始點起至產生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之30%之壓扁量為止之區域的上降伏點。
於在該區域(自測定開始點起至產生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之30%之壓扁量為止之區域)中,此種取樣值不連續出現之情形時,設為不存在上降伏點者。
於圖13及圖12之例中,繪製點P1為上降伏點,該上降伏點為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
<1%耐力點>
以下,為了方便起見,以圖12及圖13之分佈為例對1%耐力點之求出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為了評估上述分佈之局部之斜率,如以下進行說明般,使用最小平方法,求出與上述分佈之局部區間之各者對應之近似直線。
將測定開始點至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取樣值之中每連續之5點稱為單位樣本群。於一單位樣本群、及下一單位樣本群中,4個取樣值相互共通,僅剩餘之1個取樣值相互不同。又,將各單位樣本群之5個取樣值之中壓扁量為第3之取樣值稱為中央取樣值。再者,於結果為成為第1區域R1之繪製點未達5點之情形時,將該等未達5點之繪製點設為單位樣本群,將其中壓扁量為中央位置之取樣值設為中央取樣值。
針對各單位樣本群,分別藉由最小平方法求出近似直線,進而,求出各近似直線之斜率(荷重/壓扁量)。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利用最小平方法所得之近似直線,意指如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各取樣值之第1軸(荷重之大小)上之值、與該近似直線之背離於第1軸之方向上成為最小般之最佳直線。
針對各單位樣本群,製作將該單位樣本群之中央取樣值之於第2軸上之值、及與該單位樣本群對應之近似直線之斜率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所得之曲線圖(圖14)。圖14之橫軸係與圖12及圖13之橫軸(第2軸)對應,圖14之縱軸表示各近似直線之斜率。
於圖14之曲線圖中,於自與測定開始點側之單位樣本群對應之繪製點起依序進行評估時,求出壓扁量之值小於近似直線之斜率之值之最初極小值的範圍中之該斜率成為最大值的繪製點(以下,稱為第1最大繪製點)。圖14中之繪製點P11為第1最大繪製點P11。
而且,將第1最大繪製點P11之縱軸之值、即上述分佈之局部之斜率設為初始彈性模數。
於上述分佈(圖12、圖13)中,將通過與第1最大繪製點P11對應之繪製點P21(圖13),且斜率成為上述初始彈性模數之直線設為第1區域R1之近似直線L41(圖13、圖12)。
其次,求出將第1區域R1之近似直線L41朝第2軸上之值較大之側平行移動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之1%量所得之1%偏移直線L42(圖13)、與分佈的交點P1a。
該交點P1a為1%耐力點。而且,將1%耐力點(交點P1a)設為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
例如如圖13所示,上降伏點(繪製點P1)與1%耐力點(交點P1a)實質上存在於相互相等之位置、或存在於相互接近之位置。於第2軸之方向上,繪製點P1與交點P1a之偏移較佳為上述繪製間隔以下。
以下,為了方便起見,以圖12及圖13之分佈為例對1%耐力點之求出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為了評估上述分佈之局部之斜率,如以下進行說明般,使用最小平方法,求出與上述分佈之局部區間之各者對應之近似直線。
將測定開始點至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取樣值之中每連續之5點稱為單位樣本群。於一單位樣本群、及下一單位樣本群中,4個取樣值相互共通,僅剩餘之1個取樣值相互不同。又,將各單位樣本群之5個取樣值之中壓扁量為第3之取樣值稱為中央取樣值。再者,於結果為成為第1區域R1之繪製點未達5點之情形時,將該等未達5點之繪製點設為單位樣本群,將其中壓扁量為中央位置之取樣值設為中央取樣值。
針對各單位樣本群,分別藉由最小平方法求出近似直線,進而,求出各近似直線之斜率(荷重/壓扁量)。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利用最小平方法所得之近似直線,意指如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各取樣值之第1軸(荷重之大小)上之值、與該近似直線之背離於第1軸之方向上成為最小般之最佳直線。
針對各單位樣本群,製作將該單位樣本群之中央取樣值之於第2軸上之值、及與該單位樣本群對應之近似直線之斜率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所得之曲線圖(圖14)。圖14之橫軸係與圖12及圖13之橫軸(第2軸)對應,圖14之縱軸表示各近似直線之斜率。
於圖14之曲線圖中,於自與測定開始點側之單位樣本群對應之繪製點起依序進行評估時,求出壓扁量之值小於近似直線之斜率之值之最初極小值的範圍中之該斜率成為最大值的繪製點(以下,稱為第1最大繪製點)。圖14中之繪製點P11為第1最大繪製點P11。
而且,將第1最大繪製點P11之縱軸之值、即上述分佈之局部之斜率設為初始彈性模數。
於上述分佈(圖12、圖13)中,將通過與第1最大繪製點P11對應之繪製點P21(圖13),且斜率成為上述初始彈性模數之直線設為第1區域R1之近似直線L41(圖13、圖12)。
其次,求出將第1區域R1之近似直線L41朝第2軸上之值較大之側平行移動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之1%量所得之1%偏移直線L42(圖13)、與分佈的交點P1a。
該交點P1a為1%耐力點。而且,將1%耐力點(交點P1a)設為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
例如如圖13所示,上降伏點(繪製點P1)與1%耐力點(交點P1a)實質上存在於相互相等之位置、或存在於相互接近之位置。於第2軸之方向上,繪製點P1與交點P1a之偏移較佳為上述繪製間隔以下。
<第2區域R2與第3區域R3之交界點>
於針對圖14之曲線圖之各繪製點,自測定結束點朝第2軸上之值較小之側依序進行評估時,於壓扁量大於對應於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之點的範圍內,將斜率成為最大之值稱為最大傾斜繪製點P12。
著眼於圖14之曲線圖中之最大傾斜繪製點P12與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區域,自測定結束點側起依序評估藉由最小平方法所求出之各近似直線、與對應於該近似直線之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5個取樣值的相關係數。而且,將與相對應之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5個取樣值之相關係數滿足90%以上之近似直線之中最初出現的近似直線(亦即,該相關係數滿足90%以上之近似直線之中最靠測定結束點側(右側)之近似直線)設為第3區域R3之近似直線L43(圖13)。再者,圖14之繪製點P13係表示第3區域R3之近似直線L43之斜率之大小的繪製點。
此處,亦考慮在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不存在上述相關係數滿足90%以上之近似直線之情形。於該情形時,相反地以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壓扁量最大之繪製點為起點,朝壓扁量更大之側依序進行評估。此時,將與相對應之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5個取樣值之相關係數滿足90%以上的近似直線之中最初出現之近似曲線設為第3區域R3之近似直線。
進而,將使第3區域R3之近似直線L43朝第2軸之值變小之方向(左側)移動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之1%所得之1%反向偏移直線L44(圖13)、與分佈的交點P3(圖13、圖12)設為第2區域R2與第3區域R3之交界點。
於針對圖14之曲線圖之各繪製點,自測定結束點朝第2軸上之值較小之側依序進行評估時,於壓扁量大於對應於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之點的範圍內,將斜率成為最大之值稱為最大傾斜繪製點P12。
著眼於圖14之曲線圖中之最大傾斜繪製點P12與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區域,自測定結束點側起依序評估藉由最小平方法所求出之各近似直線、與對應於該近似直線之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5個取樣值的相關係數。而且,將與相對應之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5個取樣值之相關係數滿足90%以上之近似直線之中最初出現的近似直線(亦即,該相關係數滿足90%以上之近似直線之中最靠測定結束點側(右側)之近似直線)設為第3區域R3之近似直線L43(圖13)。再者,圖14之繪製點P13係表示第3區域R3之近似直線L43之斜率之大小的繪製點。
此處,亦考慮在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不存在上述相關係數滿足90%以上之近似直線之情形。於該情形時,相反地以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壓扁量最大之繪製點為起點,朝壓扁量更大之側依序進行評估。此時,將與相對應之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5個取樣值之相關係數滿足90%以上的近似直線之中最初出現之近似曲線設為第3區域R3之近似直線。
進而,將使第3區域R3之近似直線L43朝第2軸之值變小之方向(左側)移動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之1%所得之1%反向偏移直線L44(圖13)、與分佈的交點P3(圖13、圖12)設為第2區域R2與第3區域R3之交界點。
圖12所示之直線L61為相對於第1軸平行且通過繪製點P1(或交點P1a)之直線,直線L62為相對於第1軸平行且通過交點P3之直線。
於圖12之分佈中,第1摺線部分R31為近似直線L41之一部分。即,第1摺線部分R31係近似直線L41中自壓扁量對應於0之點起,至近似直線L41與直線L61之交點P51為止之部分。
於圖12之分佈中,第3摺線部分R33為近似直線L43之一部分。即,第3摺線部分R33係自近似直線L43與直線L62之交點P52起,至荷重最先變為100 N之點為止之部分。
於圖12之分佈中,第2摺線部分R32係將近似直線L41與直線L61之交點P51、和近似直線L43與直線L62之交點P52連結之線段。
於圖12之分佈中,第1摺線部分R31為近似直線L41之一部分。即,第1摺線部分R31係近似直線L41中自壓扁量對應於0之點起,至近似直線L41與直線L61之交點P51為止之部分。
於圖12之分佈中,第3摺線部分R33為近似直線L43之一部分。即,第3摺線部分R33係自近似直線L43與直線L62之交點P52起,至荷重最先變為100 N之點為止之部分。
於圖12之分佈中,第2摺線部分R32係將近似直線L41與直線L61之交點P51、和近似直線L43與直線L62之交點P52連結之線段。
此處,第2區域R2可以圖12所示之第2區域分割點P4為交界點而分為2個區域。將該等2個區域之中第2軸上之值較小之側之區域稱為第2區域前半部R21(圖12),將第2軸上之值較大之側之區域稱為第2區域後半部R22(圖12)。
第2區域分割點P4可以如下方式求出。
於圖14之曲線圖中,於對應於第2區域與第1區域之交界點之部位、和對應於第3區域與第3區域之交界點之部位之間,求出斜率變為最大之值。於圖14之例中,該值為最大傾斜繪製點P12。於以最大傾斜繪製點P12為起點,自與壓扁量最大之單位樣本群對應之繪製點起朝壓扁量較小之側(亦即,第2軸中之負側)依序進行評估時,將成為最初之極小值之繪製點設為極小繪製點P14。於圖12及圖13之分佈中,與極小繪製點P14對應之點為第2區域分割點P4。
若將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繪製點P1、或交點P1a)處之荷重設為F1,將第2區域前半部R21與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交界點(第2區域分割點P4)處之荷重設為F2,則較佳為滿足0.8<(F2/F1)≦3,進而較佳為滿足(F2/F1)≦2。藉此,於上述分佈之第2區域前半部R21中,能夠使突起部12更急遽地壓扁,因此能夠進一步抑制來自突起部12之反作用力變得過大,能夠利用突起部12更舒服地按壓人體等活體之皮膚。
又,於第2軸之方向上,較佳為第2區域前半部R21之範圍較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範圍更廣。即,於圖12中,較佳為長度L201長於長度L202。藉此,能夠更充分地確保能利用突起部12舒服地按壓人體等活體之皮膚之壓扁量之範圍。
又,較佳為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斜率(連接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起點與終點之線段之斜率)為正,並且第2區域前半部R21之斜率(連接第2區域前半部R21之起點與終點之線段之斜率)之絕對值小於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斜率之值。亦即,第2區域前半部R21較佳為與第2區域後半部R22相比,更接近於水平。
第2區域分割點P4可以如下方式求出。
於圖14之曲線圖中,於對應於第2區域與第1區域之交界點之部位、和對應於第3區域與第3區域之交界點之部位之間,求出斜率變為最大之值。於圖14之例中,該值為最大傾斜繪製點P12。於以最大傾斜繪製點P12為起點,自與壓扁量最大之單位樣本群對應之繪製點起朝壓扁量較小之側(亦即,第2軸中之負側)依序進行評估時,將成為最初之極小值之繪製點設為極小繪製點P14。於圖12及圖13之分佈中,與極小繪製點P14對應之點為第2區域分割點P4。
若將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繪製點P1、或交點P1a)處之荷重設為F1,將第2區域前半部R21與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交界點(第2區域分割點P4)處之荷重設為F2,則較佳為滿足0.8<(F2/F1)≦3,進而較佳為滿足(F2/F1)≦2。藉此,於上述分佈之第2區域前半部R21中,能夠使突起部12更急遽地壓扁,因此能夠進一步抑制來自突起部12之反作用力變得過大,能夠利用突起部12更舒服地按壓人體等活體之皮膚。
又,於第2軸之方向上,較佳為第2區域前半部R21之範圍較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範圍更廣。即,於圖12中,較佳為長度L201長於長度L202。藉此,能夠更充分地確保能利用突起部12舒服地按壓人體等活體之皮膚之壓扁量之範圍。
又,較佳為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斜率(連接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起點與終點之線段之斜率)為正,並且第2區域前半部R21之斜率(連接第2區域前半部R21之起點與終點之線段之斜率)之絕對值小於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斜率之值。亦即,第2區域前半部R21較佳為與第2區域後半部R22相比,更接近於水平。
如此,上述分佈包含於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於第2軸之方向上以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之1/180以上且1/100以下之繪製間隔繪製出之繪製點,將測定開始點至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取樣值之中每連續之5點設為單位樣本群,將單位樣本群之5個取樣值之中壓扁量為第3之取樣值設為中央取樣值,針對單位樣本群之各者,求出藉由最小平方法所獲得之近似直線之斜率,並求出將所獲得之斜率、及各中央取樣值之壓扁量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所得之曲線圖(圖14),於該曲線圖中,將壓扁量小於對應於第3區域R3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交點P3)之點且壓扁量大於對應於第2區域R2與第1區域R1之交界點(繪製點P1、或交點P1a)之點的區域中近似直線之斜率成為最大值的繪製點設為最大傾斜繪製點P12,進而,於以最大傾斜繪製點P12為起點,自與壓扁量最大之單位樣本群對應之繪製點起朝壓扁量較小之側依序進行評估時,將近似直線之斜率成為最初之極小值之繪製點設為極小繪製點P14,若將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繪製點P1、或交點P1a)處之荷重設為F1,將上述分佈中與極小繪製點P14對應之點(第2區域分割點P4)處之荷重設為F2,則較佳為滿足0.8<(F2/F1)≦3。
進而,於以對應於極小繪製點P14之第2區域分割點P4(圖13、圖12)為交界點,將第2區域R2分割為位於第2軸上之值較小之側之第2區域前半部R21、及位於第2軸上之值較大之側之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2個區域時,較佳為於第2軸之方向上,第2區域前半部R21之範圍(圖12所示之長度L201)較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範圍(圖12所示之長度L202)更廣。
進而,於以對應於極小繪製點P14之第2區域分割點P4(圖13、圖12)為交界點,將第2區域R2分割為位於第2軸上之值較小之側之第2區域前半部R21、及位於第2軸上之值較大之側之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2個區域時,較佳為於第2軸之方向上,第2區域前半部R21之範圍(圖12所示之長度L201)較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範圍(圖12所示之長度L202)更廣。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突起部12具有透氣性。更詳細而言,包含突起部12之突起部片材10之整體具有透氣性。因此,能夠將發熱體130之熱通過突起部12良好地傳遞至皮膚。尤其是,於發熱體130產生蒸氣之情形時,能夠更良好地將發熱體130之熱通過突起部12傳遞至皮膚。
突起部片材10係包含不織布片材15(圖3)而構成。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突起部片材10包含1層不織布片材15。
更詳細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不織布片材15係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及由熔點低於第1樹脂材料之第2樹脂材料構成且將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而構成。
因此,能夠充分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剛性,進而充分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突起部12之剛性。因此,能夠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按壓人體等活體之皮膚。
再者,突起部片材10及不織布片材15亦可進而包含第2黏結部,該第2黏結部具有低於第1樹脂材料之熔點且高於第2樹脂材料之熔點的熔點並且由至少1種以上之樹脂材料構成,且將熔點高於該樹脂材料之樹脂材料(於伴隨突起部12之成形之不織布之加工時不會熔解之樹脂群(至少包含第1樹脂材料))之纖維彼此黏結。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突起部片材10包含1層不織布片材15。
更詳細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不織布片材15係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及由熔點低於第1樹脂材料之第2樹脂材料構成且將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而構成。
因此,能夠充分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剛性,進而充分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突起部12之剛性。因此,能夠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按壓人體等活體之皮膚。
再者,突起部片材10及不織布片材15亦可進而包含第2黏結部,該第2黏結部具有低於第1樹脂材料之熔點且高於第2樹脂材料之熔點的熔點並且由至少1種以上之樹脂材料構成,且將熔點高於該樹脂材料之樹脂材料(於伴隨突起部12之成形之不織布之加工時不會熔解之樹脂群(至少包含第1樹脂材料))之纖維彼此黏結。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不織布片材15中之第1樹脂材料之含量多於不織布片材15中之第2樹脂材料之含量。
藉此,能夠將突起部片材10之剛性設為(不會過硬之)適度之範圍。又,能夠容易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透氣性。
藉此,能夠將突起部片材10之剛性設為(不會過硬之)適度之範圍。又,能夠容易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透氣性。
突起部片材10例如具備:平坦之片狀基部11;及突起部12,其以基部11為基準向突起部片材10之一面10a側彎曲為凸起而另一面10b側變為空腔13。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於空腔13內未填充任何固形物(固體)或液體,空腔13之內部為中空。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於空腔13內未填充任何固形物(固體)或液體,空腔13之內部為中空。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於溫熱器具100中,將包含上述本體片材120及突起部片材10之部分稱為本體部50。本體部50緊貼於活體之皮膚中欲賦予溫熱之部位。
本體片材120係具備如下構件而構成,即:第1片材121,其於本體部50被貼敷於使用者之狀態下位於使用者之皮膚側;及第2片材122,其於本體部50被貼敷於使用者之狀態下位於與使用者之皮膚側為相反側。第1片材121與第2片材122相互重合。
第1片材121與第2片材122例如於位於其等之周緣部之環狀接合部123相互接合。第1片材121與第2片材122既可藉由黏著或接著而接合,亦可藉由熱密封而接合。
第1片材121及第2片材122之各者既可由單層片材構成,亦可為複數個片材之積層體。
作為構成本體片材120之片狀材(第1片材121、第2片材122)之材料,例如,可列舉:不織布、織布、其他編織物、聚乙烯或胺基甲酸酯等樹脂膜、多孔質體、及其等之任意2種以上之組合等。
第1片材121與第2片材122例如於位於其等之周緣部之環狀接合部123相互接合。第1片材121與第2片材122既可藉由黏著或接著而接合,亦可藉由熱密封而接合。
第1片材121及第2片材122之各者既可由單層片材構成,亦可為複數個片材之積層體。
作為構成本體片材120之片狀材(第1片材121、第2片材122)之材料,例如,可列舉:不織布、織布、其他編織物、聚乙烯或胺基甲酸酯等樹脂膜、多孔質體、及其等之任意2種以上之組合等。
突起部片材10貼附於本體片材120之一面、即第1片材121之外表面。突起部12自基部11之突出方向係與本體片材120側為相反側。
第1片材121與第2片材122之間隙、即由環狀接合部123包圍之區域成為收容發熱體130之收容空間124。
第1片材121與第2片材122之間隙、即由環狀接合部123包圍之區域成為收容發熱體130之收容空間124。
發熱體130係例如具備第1被覆片材131、第2被覆片材132、及保持於第1被覆片材131與第2被覆片材132之間之片狀發熱部133而構成。
發熱部133之形態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塗佈型、粉體型、及造紙(抄紙)型之3種類型。
其中,塗佈型發熱部133係藉由在皺紋紙、或紙之積層體塗佈能夠塗敷之發熱組合物(含有鐵粉、活性碳、水等之發熱組合物),並於其上積層聚合物片材而構成。亦可使用吸水性聚合物、紙或嫘縈不織布等吸水層代替聚合物片材。
粉體型發熱部133係藉由將混合鐵、活性碳、水、SAP(Super Absorbent Polymer,超吸收性聚合體)、無機粉體等而成之粉體壓固成片狀,並將其封入至第1被覆片材131與第2被覆片材132之間而構成。
造紙型發熱部133係藉由使包含鐵粉、活性碳及紙漿而構成之發熱材料含有鹽水,並將其封入至第1被覆片材131與第2被覆片材132之間而構成。
其中,塗佈型發熱部133係藉由在皺紋紙、或紙之積層體塗佈能夠塗敷之發熱組合物(含有鐵粉、活性碳、水等之發熱組合物),並於其上積層聚合物片材而構成。亦可使用吸水性聚合物、紙或嫘縈不織布等吸水層代替聚合物片材。
粉體型發熱部133係藉由將混合鐵、活性碳、水、SAP(Super Absorbent Polymer,超吸收性聚合體)、無機粉體等而成之粉體壓固成片狀,並將其封入至第1被覆片材131與第2被覆片材132之間而構成。
造紙型發熱部133係藉由使包含鐵粉、活性碳及紙漿而構成之發熱材料含有鹽水,並將其封入至第1被覆片材131與第2被覆片材132之間而構成。
第1被覆片材131與第2被覆片材132相互重合。藉此,藉由第1被覆片材131及第2被覆片材132構成將發熱部133收容於內部之收容體。
第1被覆片材131與第2被覆片材132例如於其等之周緣部相互接合。
第1被覆片材131與第2被覆片材132既可藉由黏著或接著而接合,亦可藉由熱密封而接合。
第1被覆片材131及第2被覆片材132之中,第1被覆片材131配置於第1片材121側、即於貼敷有本體部50之狀態下成為使用者之皮膚側之側,第2被覆片材132配置於第2片材122側、即於貼敷有本體部50之狀態下成為與使用者之皮膚側為相反側之側。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於該例,發熱體130亦可不具有第1被覆片材131及第2被覆片材132。於該情形時,將發熱部133收容於內部之收容體例如由第1片材121及第2片材122構成。進而,於該情形時,第1片材121具有第1被覆片材131之功能(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等),第2片材122具有第2被覆片材132之功能(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性等)。
發熱體130之外表面之至少一部分於接合部134接合於本體片材120之內表面。
第1被覆片材131與第2被覆片材132例如於其等之周緣部相互接合。
第1被覆片材131與第2被覆片材132既可藉由黏著或接著而接合,亦可藉由熱密封而接合。
第1被覆片材131及第2被覆片材132之中,第1被覆片材131配置於第1片材121側、即於貼敷有本體部50之狀態下成為使用者之皮膚側之側,第2被覆片材132配置於第2片材122側、即於貼敷有本體部50之狀態下成為與使用者之皮膚側為相反側之側。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於該例,發熱體130亦可不具有第1被覆片材131及第2被覆片材132。於該情形時,將發熱部133收容於內部之收容體例如由第1片材121及第2片材122構成。進而,於該情形時,第1片材121具有第1被覆片材131之功能(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等),第2片材122具有第2被覆片材132之功能(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性等)。
發熱體130之外表面之至少一部分於接合部134接合於本體片材120之內表面。
第1被覆片材131及第2被覆片材132中之至少一者包含具有透氣性之材料。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第1被覆片材131係與第2被覆片材132相比透氣性更高。再者,第2被覆片材132既可具有透氣性,亦可實質上不具有透氣性。
又,第1被覆片材131為透濕性片材。另一方面,第2被覆片材132為透濕性片材、或非透濕性片材。於第2被覆片材132為透濕性片材之情形時,該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性可與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相同,亦可低於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還可高於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
又,第1片材121之透氣性較佳為高於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第2片材122之透氣性較佳為高於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性。於第2片材122為非透氣性之情形時,第2被覆片材132亦可為非透氣性,第2被覆片材132亦可並非非透氣性。
再者,使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性低於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而變得更容易朝肌膚側放出蒸氣。
又,第1被覆片材131為透濕性片材。另一方面,第2被覆片材132為透濕性片材、或非透濕性片材。於第2被覆片材132為透濕性片材之情形時,該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性可與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相同,亦可低於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還可高於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
又,第1片材121之透氣性較佳為高於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第2片材122之透氣性較佳為高於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性。於第2片材122為非透氣性之情形時,第2被覆片材132亦可為非透氣性,第2被覆片材132亦可並非非透氣性。
再者,使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性低於第1被覆片材131之透氣性而變得更容易朝肌膚側放出蒸氣。
又,第1片材121包含具有透氣性及透濕性之材料。第2片材122既可具有透氣性,亦可實質上不具有透氣性。又,第2片材122既可具有透濕性,亦可實質上不具有透濕性。
再者,較佳為突起部片材10之透氣性高於第1片材121之透氣性。
更詳細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第2片材122例如為實質上不使空氣通過之非透氣性片材。
更詳細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第2片材122例如為實質上不使空氣通過之非透氣性片材。
再者,溫熱器具100係於使用前之狀態下密閉收容於未圖示之包裝材內。若將包裝材開封,並將溫熱器具100自包裝材取出,則外部大氣中所包含之氧氣被供給至發熱體130,藉此該發熱體130發熱。
再者,如上所述,由於突起部12、進而突起部片材10之整體具有透氣性,故而能夠經由突起部片材10、第1片材121及第1被覆片材131,將氧氣供給至發熱體130之發熱部133。
溫熱器具100於使用時自包裝材被取出,藉此發熱體130之發熱部133之內部之發熱材與空氣中之氧氣接觸,發熱部133發熱並且產生水蒸氣(蒸氣溫熱),該水蒸氣經由第1被覆片材131、第1片材121及突起部片材10而被放出至外部。
因此,能夠將發熱體130之熱藉由水蒸氣之潛熱而迅速地傳遞至活體之皮膚。
尤其是,藉由突起部12亦具有透氣性,能夠藉由自突起部12放出之水蒸氣將熱傳遞至皮膚,因此能夠一面利用突起部12將皮膚加溫,一面利用突起部12按壓皮膚。
溫熱器具100於使用時自包裝材被取出,藉此發熱體130之發熱部133之內部之發熱材與空氣中之氧氣接觸,發熱部133發熱並且產生水蒸氣(蒸氣溫熱),該水蒸氣經由第1被覆片材131、第1片材121及突起部片材10而被放出至外部。
因此,能夠將發熱體130之熱藉由水蒸氣之潛熱而迅速地傳遞至活體之皮膚。
尤其是,藉由突起部12亦具有透氣性,能夠藉由自突起部12放出之水蒸氣將熱傳遞至皮膚,因此能夠一面利用突起部12將皮膚加溫,一面利用突起部12按壓皮膚。
此處,突起部片材10之透氣度較佳為1秒/100 ml以上,更佳為3秒/100 ml以上。又,較佳為20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10000秒/100 ml以下。
又,不織布片材15之透氣度較佳為1秒/100 ml以上,更佳為3秒/100 ml以上。又,較佳為20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10000秒/100 ml以下。
又,第1片材121之透氣度較佳為20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10000秒/100 ml以下。
又,第2片材122之透氣度較佳為與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度相同、或高於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度。
透氣度係根據JIS P8117所測定之值,以於固定之壓力下100 ml之空氣通過6.45 cm2 之面積之時間來定義。透氣度可利用王研式透氣度計或依照其之測定機進行測定。
又,不織布片材15之透氣度較佳為1秒/100 ml以上,更佳為3秒/100 ml以上。又,較佳為20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10000秒/100 ml以下。
又,第1片材121之透氣度較佳為20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10000秒/100 ml以下。
又,第2片材122之透氣度較佳為與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度相同、或高於第2被覆片材132之透氣度。
透氣度係根據JIS P8117所測定之值,以於固定之壓力下100 ml之空氣通過6.45 cm2 之面積之時間來定義。透氣度可利用王研式透氣度計或依照其之測定機進行測定。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具有透氣性係設為透氣度為190000秒/100 ml以下,較佳為設為透氣度為100000秒/100 ml以下。又,所謂為非透氣性係設為透氣度超過190000秒/100 ml。
本體片材120之平面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設為矩形狀。但是,本體片材120之平面形狀亦可為除矩形以外之多邊形狀、圓形、橢圓形等其他形狀。
又,突起部片材10之平面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如圖1所示般設為4個角部分別設為倒角形狀之矩形狀(例如正方形狀)。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包含本體片材120及突起部片材10之本體部50例如為矩形狀。
又,突起部片材10之平面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如圖1所示般設為4個角部分別設為倒角形狀之矩形狀(例如正方形狀)。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包含本體片材120及突起部片材10之本體部50例如為矩形狀。
於以下之說明中,有時將本體部50中突起部12之突出方向(圖2中之下方)稱為前表面側,將與突起部12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圖2中之上方)稱為後表面側。
突起部片材10、及本體片材120之第1片材121構成本體部50之前表面側之外表面。例如,於突起部片材10(尤其是突起部12)直接接觸於活體之皮膚之狀態下使用溫熱器具100。
又,本體片材120之第2片材122構成本體部50之後表面側之外表面。
突起部片材10、及本體片材120之第1片材121構成本體部50之前表面側之外表面。例如,於突起部片材10(尤其是突起部12)直接接觸於活體之皮膚之狀態下使用溫熱器具100。
又,本體片材120之第2片材122構成本體部50之後表面側之外表面。
突起部12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朝向前端側而前端變細之形狀。但是,突起部12之前端部較佳為帶弧度之形狀。
突起部12之形狀例如可設為圓錐狀、橢圓錐狀或長圓錐狀等錐狀、或者圓錐台狀、橢圓錐台狀或長圓錐台狀等錐台狀。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突起部12之形狀形成為圓錐狀。
突起部12之形狀例如可設為圓錐狀、橢圓錐狀或長圓錐狀等錐狀、或者圓錐台狀、橢圓錐台狀或長圓錐台狀等錐台狀。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突起部12之形狀形成為圓錐狀。
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圖3)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較佳為2 mm以上且15 mm以下,更佳為3 mm以上且10 mm以下,進而較佳為5 mm以上且8 mm以下。
藉由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為2 mm以上且15 mm以下,能夠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且適度地按壓活體之皮膚。
突起部12之直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較佳為2 mm以上且38 mm以下,更佳為5 mm以上且20 mm以下。藉由突起部12之直徑為2 mm以上且38 mm以下,能夠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且適度地按壓活體之皮膚。
突起部12之側面之傾斜角度α(圖3)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較佳為30度以上,更佳為45度以上。藉由突起部12之傾斜角度α為30度以上,能夠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按壓活體之皮膚。
又,突起部12之側面之傾斜角度α較佳為80度以下,進而較佳為70度以下,進一步較佳為65度以下。藉由突起部12之傾斜角度α為80度以下,能夠將突起部12相對於活體之皮膚之陷入情況設為適度之範圍。
再者,如上所述,突起部12之前端部較佳為帶弧度之形狀。而且,突起部12之前端部之曲率半徑較佳為0.5 mm以上且3.0 mm以下,進而較佳為0.8 mm以上且1.5 mm以下。
藉由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為2 mm以上且15 mm以下,能夠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且適度地按壓活體之皮膚。
突起部12之直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較佳為2 mm以上且38 mm以下,更佳為5 mm以上且20 mm以下。藉由突起部12之直徑為2 mm以上且38 mm以下,能夠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且適度地按壓活體之皮膚。
突起部12之側面之傾斜角度α(圖3)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較佳為30度以上,更佳為45度以上。藉由突起部12之傾斜角度α為30度以上,能夠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按壓活體之皮膚。
又,突起部12之側面之傾斜角度α較佳為80度以下,進而較佳為70度以下,進一步較佳為65度以下。藉由突起部12之傾斜角度α為80度以下,能夠將突起部12相對於活體之皮膚之陷入情況設為適度之範圍。
再者,如上所述,突起部12之前端部較佳為帶弧度之形狀。而且,突起部12之前端部之曲率半徑較佳為0.5 mm以上且3.0 mm以下,進而較佳為0.8 mm以上且1.5 mm以下。
此處,關於筋膜,例如,若為人體之肩部,則位於距皮膚之表面約6 mm之深度,較佳為以按壓作用及加溫作用到達至該深度之方式,設定突起部12之形狀及發熱體130之發熱性能。又,關於發熱體130之發熱性能,例如,較佳為以皮膚表面之溫度變為37℃以上且44℃以下之方式設定,進而較佳為以變為38℃以上且42℃以下之方式設定。
突起部片材10所具有之突起部12之個數並無特別限定,既可為1個,亦可為複數個。複數個突起部12之配置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設為鋸齒格子狀、正方格子狀等之配置。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例如,如圖1所示,突起部片材10具有呈鋸齒格子狀配置之5個突起部12。更詳細而言,於突起部片材10之中央部配置有1個突起部12,於該突起部12之周圍配置有剩餘之4個突起部12。該等4個突起部12分別配置於突起部片材10之4個角部。
相鄰之突起部12之中心間距離L(圖1)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圖3)以上,進而較佳為高度尺寸H1之1.5倍以上。藉由如此,能夠利用各個突起部12充分地按壓活體之皮膚。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例如,如圖1所示,突起部片材10具有呈鋸齒格子狀配置之5個突起部12。更詳細而言,於突起部片材10之中央部配置有1個突起部12,於該突起部12之周圍配置有剩餘之4個突起部12。該等4個突起部12分別配置於突起部片材10之4個角部。
相鄰之突起部12之中心間距離L(圖1)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突起部12之高度尺寸H1(圖3)以上,進而較佳為高度尺寸H1之1.5倍以上。藉由如此,能夠利用各個突起部12充分地按壓活體之皮膚。
溫熱器具100具備用以於突起部12壓接於皮膚之狀態下將溫熱器具100貼敷於活體之貼敷部60。
貼敷部60例如具備分別形成為於一方向(圖1及圖2中之左右方向)略微長條之帶狀之一對貼敷帶部61而構成。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本體片材120之平面形狀為矩形狀。例如,沿本體片材120之相互對向之一對邊緣之各者,固定有作為各貼敷帶部61之長度方向上之一端部之基端部66。
更詳細而言,一對貼敷帶部61之基端部66如圖2所示般固定於第2片材122之外表面。
貼敷部60例如具備分別形成為於一方向(圖1及圖2中之左右方向)略微長條之帶狀之一對貼敷帶部61而構成。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本體片材120之平面形狀為矩形狀。例如,沿本體片材120之相互對向之一對邊緣之各者,固定有作為各貼敷帶部61之長度方向上之一端部之基端部66。
更詳細而言,一對貼敷帶部61之基端部66如圖2所示般固定於第2片材122之外表面。
貼敷帶部61係具備片狀之貼敷部構成片材63、及形成於貼敷部構成片材63之前端側之部分中之一面之黏著層64而構成。
黏著層64於貼敷部構成片材63中形成於將溫熱器具100貼敷於活體時成為皮膚側之面。
如此,貼敷部60係包含黏著固定於皮膚之黏著片材部(例如,於貼敷部構成片材63中形成有黏著層64之部分)而構成。
因此,藉由在對貼敷部60賦予張力之狀態下將黏著片材部黏著固定於皮膚,能夠如圖4所示般將突起部12壓接於皮膚91,而將熱器具100貼敷至活體。
黏著層64於貼敷部構成片材63中形成於將溫熱器具100貼敷於活體時成為皮膚側之面。
如此,貼敷部60係包含黏著固定於皮膚之黏著片材部(例如,於貼敷部構成片材63中形成有黏著層64之部分)而構成。
因此,藉由在對貼敷部60賦予張力之狀態下將黏著片材部黏著固定於皮膚,能夠如圖4所示般將突起部12壓接於皮膚91,而將熱器具100貼敷至活體。
活體中貼敷溫熱器具100之部位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將溫熱器具100貼敷於肩或背等主體部、手腕等臂部、腳底等腳部、眼周圍等頭部。
再者,於溫熱器具100之使用前之狀態下,於各貼敷帶部61貼附有覆蓋黏著層64之剝離紙65。
於溫熱器具100之使用時,藉由將剝離紙65自各貼敷帶部61剝離,並將各貼敷帶部61之黏著層64貼附於皮膚91,能夠將溫熱器具100貼敷至活體。
於溫熱器具100之使用時,藉由將剝離紙65自各貼敷帶部61剝離,並將各貼敷帶部61之黏著層64貼附於皮膚91,能夠將溫熱器具100貼敷至活體。
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貼敷部構成片材63包含能夠沿該貼敷部構成片材63之長度方向伸縮之材料。即,各貼敷部構成片材63能夠沿圖1中之箭頭B方向伸縮。
如此,貼敷部60係包含伸縮性之伸縮片材部而構成。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例如,貼敷部構成片材63之整體成為伸縮片材部。
如此,貼敷部60係包含伸縮性之伸縮片材部而構成。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例如,貼敷部構成片材63之整體成為伸縮片材部。
藉由在將貼敷帶部61沿該貼敷帶部61之長度方向拉伸之狀態下,將貼敷帶部61之前端部之黏著層64貼附於皮膚91,能夠以更充分之壓接力使突起部12壓接於皮膚91。
以下,針對溫熱器具100之各部之材料及特性之例更詳細地進行說明。
作為發熱材中之可氧化性金屬,可使用通常用作此種發熱材之材料之可氧化性金屬。作為該可氧化性金屬,就操作性、成形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粉體或纖維狀之形態者。
作為具有粉體形態之可氧化性金屬,例如可列舉:鐵粉、鋁粉、鋅粉、錳粉、鎂粉、鈣粉等,其等之中,就操作性及製造成本等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鐵粉。
作為具有粉體形態之可氧化性金屬,就反應之控制良好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粒徑(以下,於稱為粒徑時係指粉體形態下之最大長度、或藉由動態光散射法、雷射繞射法等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1 μm以上且300 μm以下者,更佳為使用如下者,即,含有50質量%以上之粒徑為0.1 μm以上且150 μm以下者。
作為具有粉體形態之可氧化性金屬,就反應之控制良好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粒徑(以下,於稱為粒徑時係指粉體形態下之最大長度、或藉由動態光散射法、雷射繞射法等所測定之平均粒徑)為0.1 μm以上且300 μm以下者,更佳為使用如下者,即,含有50質量%以上之粒徑為0.1 μm以上且150 μm以下者。
又,作為具有纖維狀之形態之可氧化性金屬,可列舉鋼纖維、鋁纖維、鎂纖維等。其等之中,就操作性及製造成本等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鋼纖維、鋁纖維等。關於具有纖維狀之形態之可氧化性金屬,就發熱性能等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纖維長度0.1 mm以上且50 mm以下,粗細1 μm以上且1000 μm以下者。
發熱材中之可氧化性金屬之含量較佳為30質量%以上且80質量%以下,更佳為40質量%以上且70質量%以下。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30質量%以上,能夠使發熱體130之發熱溫度充分地上升至人用指尖等接觸會感到熱之程度以上,故較佳。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80質量%以下,發熱材之透氣性變得充分,其結果,甚至發熱部133之中心部亦充分地發生反應,能夠使發熱體130之發熱溫度充分地上升。又,除了將發熱體130之發熱時間設為充分之長度以外,亦可將利用保水劑所進行之水分供給設為充分者。
此處,關於發熱材中之可氧化性金屬之含量,可藉由依照JIS P8128之灰分試驗進行測定,或者利用於可氧化性金屬為鐵之情形時若施加外部磁場則會產生磁化之性質,並藉由振動試樣型磁化測定試驗等進行測定。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30質量%以上,能夠使發熱體130之發熱溫度充分地上升至人用指尖等接觸會感到熱之程度以上,故較佳。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80質量%以下,發熱材之透氣性變得充分,其結果,甚至發熱部133之中心部亦充分地發生反應,能夠使發熱體130之發熱溫度充分地上升。又,除了將發熱體130之發熱時間設為充分之長度以外,亦可將利用保水劑所進行之水分供給設為充分者。
此處,關於發熱材中之可氧化性金屬之含量,可藉由依照JIS P8128之灰分試驗進行測定,或者利用於可氧化性金屬為鐵之情形時若施加外部磁場則會產生磁化之性質,並藉由振動試樣型磁化測定試驗等進行測定。
作為發熱材中之保水劑,可使用通常用作此種發熱材之材料之保水劑。該保水劑作為水分保持劑而發揮作用。又,該保水劑亦可具有作為保持被供給至可氧化性金屬之氧氣並將該氧氣供給至可氧化性金屬之供給劑之功能。
作為該保水劑,例如可較佳地使用無機材料者。
作為該保水劑,例如可較佳地使用多孔質材。
作為保水劑,例如可列舉:活性碳(椰子殼碳、木炭粉、煙煤(bituminous coal)、泥煤(peat)、褐煤(lignite))、碳黑、乙炔黑、石墨、沸石、波來鐵、蛭石、氧化矽、鈣霞石、螢石等,其等之中,就具有保水作用、氧氣供給作用、觸媒作用之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活性碳。
作為該保水劑,就能夠形成與可氧化性金屬之有效之接觸狀態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粒徑為0.1 μm以上且500 μm以下之粉體狀者,更佳為含有50質量%以上之粒徑為0.1 μm以上且200 μm之粉體狀者。
作為該保水劑,亦可使用除如上所述般之粉體狀以外之形態者,例如,亦可使用活性碳纖維等纖維狀之形態者。
作為該保水劑,例如可較佳地使用無機材料者。
作為該保水劑,例如可較佳地使用多孔質材。
作為保水劑,例如可列舉:活性碳(椰子殼碳、木炭粉、煙煤(bituminous coal)、泥煤(peat)、褐煤(lignite))、碳黑、乙炔黑、石墨、沸石、波來鐵、蛭石、氧化矽、鈣霞石、螢石等,其等之中,就具有保水作用、氧氣供給作用、觸媒作用之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活性碳。
作為該保水劑,就能夠形成與可氧化性金屬之有效之接觸狀態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粒徑為0.1 μm以上且500 μm以下之粉體狀者,更佳為含有50質量%以上之粒徑為0.1 μm以上且200 μm之粉體狀者。
作為該保水劑,亦可使用除如上所述般之粉體狀以外之形態者,例如,亦可使用活性碳纖維等纖維狀之形態者。
發熱材中之保水劑之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且50質量%以下,更佳為2質量%以上且40質量%以下。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1質量%以上,能夠在發熱材中充分地儲存為了於達到可氧化性金屬藉由氧化反應而溫度上升至人體溫度以上之程度之前使反應持續所必需之水分。又,由於充分地確保了發熱材之透氣性,故而能夠充分地進行對發熱材之氧氣供給,能夠使發熱材之發熱效率變得良好。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50質量%以下,能夠抑制發熱材對於所獲得之發熱量之熱容量,因此發熱溫度上升變大,可獲得人能感到溫暖之溫度上升。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1質量%以上,能夠在發熱材中充分地儲存為了於達到可氧化性金屬藉由氧化反應而溫度上升至人體溫度以上之程度之前使反應持續所必需之水分。又,由於充分地確保了發熱材之透氣性,故而能夠充分地進行對發熱材之氧氣供給,能夠使發熱材之發熱效率變得良好。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50質量%以下,能夠抑制發熱材對於所獲得之發熱量之熱容量,因此發熱溫度上升變大,可獲得人能感到溫暖之溫度上升。
發熱材亦可含有電解質。
作為該電解質,可使用通常用作此種發熱材之材料之電解質。
作為該電解質,例如可列舉:鹼金屬、鹼土類金屬或重金屬之氯化物或氫氧化物等。而且,其等之中,就導電性、化學穩定性、生產成本優異之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鐵(氯化亞鐵、三氯化鐵)等各種氯化物。該等電解質可單獨使用,或者亦可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關於發熱材中之電解質之含量,以發熱材中之水質量比計較佳為0.5質量%以上且24質量%以下,更佳為1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0.5質量%以上,能夠使發熱材之氧化反應充分地進行,為了確保發熱功能所必需之電解質,亦可抑制發熱材之水分之比率,其結果,能夠充分地確保發熱溫度上升。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24質量%以下,能夠使發熱材之透氣性良好,又,為了確保發熱功能所必需之電解質,可將發熱材中之水分比率保持為某種程度之大小,且能夠將充分之水供給至可氧化性金屬等,而調配發熱性能優異且於發熱材中均勻之電解質,故而較佳。
作為該電解質,可使用通常用作此種發熱材之材料之電解質。
作為該電解質,例如可列舉:鹼金屬、鹼土類金屬或重金屬之氯化物或氫氧化物等。而且,其等之中,就導電性、化學穩定性、生產成本優異之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鐵(氯化亞鐵、三氯化鐵)等各種氯化物。該等電解質可單獨使用,或者亦可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關於發熱材中之電解質之含量,以發熱材中之水質量比計較佳為0.5質量%以上且24質量%以下,更佳為1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0.5質量%以上,能夠使發熱材之氧化反應充分地進行,為了確保發熱功能所必需之電解質,亦可抑制發熱材之水分之比率,其結果,能夠充分地確保發熱溫度上升。
藉由將該含量設為24質量%以下,能夠使發熱材之透氣性良好,又,為了確保發熱功能所必需之電解質,可將發熱材中之水分比率保持為某種程度之大小,且能夠將充分之水供給至可氧化性金屬等,而調配發熱性能優異且於發熱材中均勻之電解質,故而較佳。
又,於發熱材中,亦可添加增黏劑或凝聚劑、進而其他添加物。
發熱材例如包含可氧化性金屬、保水劑、及水而構成。藉由對發熱材中之可氧化性金屬供給氧氣,而發熱材發熱。
又,發熱材亦可為含有鐵及碳成分者。
此處所謂之鐵既可為上述可氧化性金屬之至少一部分,亦可與上述可氧化性金屬不同。此處所謂之鐵係可氧化性鐵。
又,此處所謂之碳成分可為上述保水劑之至少一部分,發熱材亦可與上述保水劑分開地含有碳成分。
此處所謂之鐵既可為上述可氧化性金屬之至少一部分,亦可與上述可氧化性金屬不同。此處所謂之鐵係可氧化性鐵。
又,此處所謂之碳成分可為上述保水劑之至少一部分,發熱材亦可與上述保水劑分開地含有碳成分。
溫熱器具100之突起部12係發熱極限溫度較佳為35℃以上且98℃以下,更佳為38℃以上且70℃以下,進一步較佳為42℃以上且60℃以下。
溫熱器具100之發熱極限溫度之測定可藉由與JIS S4100同等之方法進行。
溫熱器具100之發熱極限溫度之測定可藉由與JIS S4100同等之方法進行。
發熱體130係每發熱材之單位重量(1 g)於10分鐘內產生之水蒸氣量較佳為20 mg/g以上且250 mg/g以下,更佳為70 mg/g以上且180 mg/g以下。
此處,該水蒸氣量(水蒸氣產生量)例如以如下方式測定。
測定所使用之裝置具備:鋁製測定室(容積4.2 L);流入通路,其使除濕空氣(濕度未達2%,流量2.1 L/分鐘)流入至測定室之下部;及流出通路,其使空氣自測定室之上部流出。流入通路中安裝有入口溫濕度計及入口流量計。另一方面,流出通路中安裝有出口溫濕度計及出口流量計。測定室內安裝有溫度計(熱敏電阻)。作為溫度計,使用溫度解析度為0.1℃左右者。
於測定環境溫度30℃(30±1℃)下將溫熱器具100自包裝袋取出,以突起部片材10之一面10a側朝上之方式載置測定室,並將附有金屬球(質量4.5 g)之溫度計置於其上。於該狀態下自測定室之下部流入除濕空氣,基於利用入口溫濕度計及出口溫濕度計所計測之溫度及濕度,求出空氣流入至測定室前後之絕對濕度之差。進而,基於利用入口流量計及出口流量計所計測之流量,算出溫熱器具100所放出之水蒸氣量。計測自測定開始起經過10分鐘為止之水蒸氣產生量。
此處,該水蒸氣量(水蒸氣產生量)例如以如下方式測定。
測定所使用之裝置具備:鋁製測定室(容積4.2 L);流入通路,其使除濕空氣(濕度未達2%,流量2.1 L/分鐘)流入至測定室之下部;及流出通路,其使空氣自測定室之上部流出。流入通路中安裝有入口溫濕度計及入口流量計。另一方面,流出通路中安裝有出口溫濕度計及出口流量計。測定室內安裝有溫度計(熱敏電阻)。作為溫度計,使用溫度解析度為0.1℃左右者。
於測定環境溫度30℃(30±1℃)下將溫熱器具100自包裝袋取出,以突起部片材10之一面10a側朝上之方式載置測定室,並將附有金屬球(質量4.5 g)之溫度計置於其上。於該狀態下自測定室之下部流入除濕空氣,基於利用入口溫濕度計及出口溫濕度計所計測之溫度及濕度,求出空氣流入至測定室前後之絕對濕度之差。進而,基於利用入口流量計及出口流量計所計測之流量,算出溫熱器具100所放出之水蒸氣量。計測自測定開始起經過10分鐘為止之水蒸氣產生量。
作為不織布片材15之材料,可列舉合成纖維、天然纖維或其等之複合纖維,作為製造方法,可列舉:紡黏法、針刺法、水刺法、熔噴法、閃式紡絲(flash spinning)法、氣紡法、熱風法等。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不織布片材15係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且將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而構成。
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1樹脂材料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尼龍、嫘縈、聚苯乙烯、丙烯酸、維尼綸、纖維素、醯胺、聚乙烯醇、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其中,較佳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2樹脂材料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熔點低於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1樹脂材料之材料。關於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2樹脂材料,例如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樹脂、或低熔點PET(共聚聚酯),其中,較佳為聚乙烯、或低熔點之PET。
再者,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纖維亦可為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芯、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鞘之芯鞘構造。
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1樹脂材料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尼龍、嫘縈、聚苯乙烯、丙烯酸、維尼綸、纖維素、醯胺、聚乙烯醇、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其中,較佳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2樹脂材料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熔點低於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1樹脂材料之材料。關於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2樹脂材料,例如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樹脂、或低熔點PET(共聚聚酯),其中,較佳為聚乙烯、或低熔點之PET。
再者,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纖維亦可為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芯、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鞘之芯鞘構造。
不織布片材15中之第1樹脂材料之含量較不織布片材15中之第2樹脂材料之含量更多。
較佳為,不織布片材15中之第1樹脂材料之含量為60質量%以上且95質量%以下。又,不織布片材15中之第2樹脂材料之含量為5質量%以上且40質量%以下。
藉由以此方式設定不織布片材15中之第1樹脂材料及第2樹脂材料之含量,能夠一面充分地確保不織布片材15之透氣性,一面充分地確保不織布片材15之剛性。
較佳為,不織布片材15中之第1樹脂材料之含量為60質量%以上且95質量%以下。又,不織布片材15中之第2樹脂材料之含量為5質量%以上且40質量%以下。
藉由以此方式設定不織布片材15中之第1樹脂材料及第2樹脂材料之含量,能夠一面充分地確保不織布片材15之透氣性,一面充分地確保不織布片材15之剛性。
突起部片材10之基部11之厚度較佳為0.03 mm以上且2.6 mm以下,尤其是較佳為0.08 mm以上且1.25 mm以下。藉由基部11之厚度為0.03 mm以上,而突起部片材10之形態保持性(尤其是突起部12之形態保持性)、進而本體部50之形態保持性變得良好。藉由基部11之厚度為2.6 mm以下,而突起部片材10之傳熱性變得良好。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第2片材122之透濕度低於突起部片材10之透濕度。
藉由以此方式設定第2片材122之透濕度及突起部片材10之透濕度,能夠利用第2片材122規制伴隨發熱體130之發熱之水蒸氣之產生方向。例如,對於發熱體130之氧氣之供給係自突起部片材10側進行,來自第2片材122之水蒸氣之產生得以抑制,而能夠設為主要自突起部片材10側產生水蒸氣。
藉由以此方式設定第2片材122之透濕度及突起部片材10之透濕度,能夠利用第2片材122規制伴隨發熱體130之發熱之水蒸氣之產生方向。例如,對於發熱體130之氧氣之供給係自突起部片材10側進行,來自第2片材122之水蒸氣之產生得以抑制,而能夠設為主要自突起部片材10側產生水蒸氣。
第2片材122之基重為10 g/m2
以上且200 g/m2
以下,較佳為20 g/m2
以上且100 g/m2
以下。藉由將第2片材122之基重設定為此種範圍,能夠利用第2片材122規制伴隨發熱之水蒸氣之產生方向。
貼敷部構成片材63之材料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設為具有伸縮性之不織布。作為該不織布之材料,可列舉合成纖維、天然纖維或其等之複合纖維。
但是,貼敷部構成片材63並不限於不織布,例如亦可為含橡膠纖維之織布等。
但是,貼敷部構成片材63並不限於不織布,例如亦可為含橡膠纖維之織布等。
黏著層64之材料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橡膠系、丙烯酸系、聚矽氧系、乳液系、熱熔系、水凝膠系等之黏著材料。
其次,對製作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之突起部片材10之方法之例進行說明。
首先,準備成為不織布片材15之原料之不織布片材18。
此處,不織布片材18例如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第1纖維、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第2纖維而構成(第1纖維與第2纖維之混綿之情形)。但是,構成不織布片材18之纖維亦可為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芯、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鞘之芯鞘構造。
此處,不織布片材18例如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第1纖維、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第2纖維而構成(第1纖維與第2纖維之混綿之情形)。但是,構成不織布片材18之纖維亦可為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芯、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鞘之芯鞘構造。
其次,藉由對不織布片材18進行熱壓,而成形形成有突起部12之突起部片材10。
此處,熱壓之溫度設定為第1樹脂材料之熔點與第2樹脂材料之熔點之中間之溫度。即,熱壓之溫度為未達第1樹脂材料之熔點之溫度,且設為第2樹脂材料之熔點以上之溫度。
藉此,能夠使第2樹脂材料熔融,另一方面,使第1樹脂材料不熔融,因此經由熔融之第2樹脂材料將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該纖維亦可為芯鞘構造之芯之部分)彼此黏結。即,熔融之第2樹脂材料構成將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
其結果,能夠一面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透氣性,一面充分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剛性。即,能夠充分地確保基部11之透氣性及剛性,並且對於突起部12,亦能夠一面自該突起部12之基端遍及前端地確保透氣性,一面使整體具有充分之剛性。
藉此,能夠使第2樹脂材料熔融,另一方面,使第1樹脂材料不熔融,因此經由熔融之第2樹脂材料將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該纖維亦可為芯鞘構造之芯之部分)彼此黏結。即,熔融之第2樹脂材料構成將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
其結果,能夠一面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透氣性,一面充分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剛性。即,能夠充分地確保基部11之透氣性及剛性,並且對於突起部12,亦能夠一面自該突起部12之基端遍及前端地確保透氣性,一面使整體具有充分之剛性。
此處,熱壓之溫度較佳為於能夠使第2樹脂材料充分地熔融之範圍內,儘可能設定為低溫(例如,第2樹脂材料之熔點+30℃以下之溫度,較佳為第2樹脂材料之熔點+20℃以下之溫度)。藉由如此,能夠使熱壓後之不織布片材15具有不織布之質感,而本體部50之肌膚觸感變得良好。
此處,例如,如圖5(a)所示,可使用相互對向地配置之第1模具70及第2模具80,而於突起部片材10形成突起部12。
第1模具70具備:平坦面71,其與第2模具80對向;及複數個突起部72,其等自平坦面71朝第2模具80側突出。
第2模具80具備:平坦面81,其與第1模具70對向;及複數個凹部82,其等於平坦面81分別形成於與各突起部72對向之部位。
如圖5(b)所示,藉由使第1模具70與第2模具80相互接近而對突起部片材10沿厚度方向進行加壓,並且利用第1模具70及第2模具80將突起部片材10加熱,從而於突起部片材10形成複數個突起部12。於突起部片材10中,與第1模具70及第2模具80之平坦面71、81對應之部位成為基部11,與第1模具70及第2模具80之突起部72及凹部82對應之部位成為突起部12。
第1模具70具備:平坦面71,其與第2模具80對向;及複數個突起部72,其等自平坦面71朝第2模具80側突出。
第2模具80具備:平坦面81,其與第1模具70對向;及複數個凹部82,其等於平坦面81分別形成於與各突起部72對向之部位。
如圖5(b)所示,藉由使第1模具70與第2模具80相互接近而對突起部片材10沿厚度方向進行加壓,並且利用第1模具70及第2模具80將突起部片材10加熱,從而於突起部片材10形成複數個突起部12。於突起部片材10中,與第1模具70及第2模具80之平坦面71、81對應之部位成為基部11,與第1模具70及第2模具80之突起部72及凹部82對應之部位成為突起部12。
此處,對突起部片材10之較佳成形條件之例進行說明。
加壓溫度(成形溫度)較佳為90℃以上且220℃以下,更佳為100℃以上且200℃以下。
不織布片材15之基重較佳為15 g/m2 以上且500 g/m2 以下,更佳為30 g/m2 以上且350 g/m2 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00 g/m2 以上且250 g/m2 以下。藉由不織布片材15之基重為15 g/m2 以上,除了能夠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充分之強度以外,還能使發熱體130之溫度適度鬆弛並傳遞至皮膚。藉由不織布片材15之基重為500 g/m2 以下,能夠經由突起部片材10將發熱體130之溫度有效率地傳遞至皮膚。
加壓時間較佳為0.5秒以上且200秒以下,更佳為1秒以上且100秒以下。
加壓溫度(成形溫度)較佳為90℃以上且220℃以下,更佳為100℃以上且200℃以下。
不織布片材15之基重較佳為15 g/m2 以上且500 g/m2 以下,更佳為30 g/m2 以上且350 g/m2 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00 g/m2 以上且250 g/m2 以下。藉由不織布片材15之基重為15 g/m2 以上,除了能夠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充分之強度以外,還能使發熱體130之溫度適度鬆弛並傳遞至皮膚。藉由不織布片材15之基重為500 g/m2 以下,能夠經由突起部片材10將發熱體130之溫度有效率地傳遞至皮膚。
加壓時間較佳為0.5秒以上且200秒以下,更佳為1秒以上且100秒以下。
其次,使用圖7(a)至圖7(d),對突起部12之配置及突起部12之形狀等之變化例進行說明。
<變化例1>
圖7(a)及圖7(b)係用以對突起部片材10之平面形狀、突起部12之配置及突起部12之形狀之變化例1進行說明的圖,其中,圖7(a)為俯視圖,圖7(b)為沿圖7(a)之A-A線之剖視圖。
於本變化例之情形時,突起部12形成為圓錐台狀。亦即,突起部12之頂部形成為平坦。
又,突起部12配置為鋸齒格子狀,於突起部片材10形成有例如橫向3行、合計10個突起部12。
突起部片材10之平面形狀例如形成為六邊形狀。
圖7(a)及圖7(b)係用以對突起部片材10之平面形狀、突起部12之配置及突起部12之形狀之變化例1進行說明的圖,其中,圖7(a)為俯視圖,圖7(b)為沿圖7(a)之A-A線之剖視圖。
於本變化例之情形時,突起部12形成為圓錐台狀。亦即,突起部12之頂部形成為平坦。
又,突起部12配置為鋸齒格子狀,於突起部片材10形成有例如橫向3行、合計10個突起部12。
突起部片材10之平面形狀例如形成為六邊形狀。
<變化例2>
圖7(c)及圖7(d)係用以對突起部片材10之平面形狀、突起部12之配置及突起部12之形狀之變化例2進行說明的圖,其中,圖7(c)為俯視圖,圖7(d)為沿圖7(c)之A-A線之剖視圖。
於本變化例之情形時,突起部片材10具有相互形狀不同之複數種突起部12。
又,於本變化例之情形時,突起部片材10具有相互尺寸不同之複數種突起部12。
更詳細而言,於本變化例之情形時,突起部片材10之平面形狀例如與變化例1相同。而且,於突起部片材10之中央部配置有橫向之長圓形之1個突起部12(以下稱為第1突起部12a),於第1突起部12a之周圍呈環狀等間隔地配置有複數個(例如8個)突起部12(以下稱為第2突起部12b)。
第1突起部12a之頂部具有橫向之稜線(參照圖7(d))。
本變化例之突起部片材10中之第1突起部12a之配置區域相當於變化例1之突起部片材10中之中央部之2個突起部12之配置區域。亦即,第1突起部12a之尺寸與第2突起部12b之尺寸相互不同,例如,於沿突起部片材10之面垂直方向觀察時,第1突起部12a之外形尺寸大於第2突起部12b之外形尺寸。
第1突起部12a之平面形狀例如為長圓形。另一方面,第2突起部12b之平面形狀例如為圓形。亦即,第1突起部12a與第2突起部12b係形狀相互不同。
圖7(c)及圖7(d)係用以對突起部片材10之平面形狀、突起部12之配置及突起部12之形狀之變化例2進行說明的圖,其中,圖7(c)為俯視圖,圖7(d)為沿圖7(c)之A-A線之剖視圖。
於本變化例之情形時,突起部片材10具有相互形狀不同之複數種突起部12。
又,於本變化例之情形時,突起部片材10具有相互尺寸不同之複數種突起部12。
更詳細而言,於本變化例之情形時,突起部片材10之平面形狀例如與變化例1相同。而且,於突起部片材10之中央部配置有橫向之長圓形之1個突起部12(以下稱為第1突起部12a),於第1突起部12a之周圍呈環狀等間隔地配置有複數個(例如8個)突起部12(以下稱為第2突起部12b)。
第1突起部12a之頂部具有橫向之稜線(參照圖7(d))。
本變化例之突起部片材10中之第1突起部12a之配置區域相當於變化例1之突起部片材10中之中央部之2個突起部12之配置區域。亦即,第1突起部12a之尺寸與第2突起部12b之尺寸相互不同,例如,於沿突起部片材10之面垂直方向觀察時,第1突起部12a之外形尺寸大於第2突起部12b之外形尺寸。
第1突起部12a之平面形狀例如為長圓形。另一方面,第2突起部12b之平面形狀例如為圓形。亦即,第1突起部12a與第2突起部12b係形狀相互不同。
[第2實施形態]
其次,使用圖8至圖9(b)對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係突起部片材10之構成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不同,於其他方面,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同樣地構成。
其次,使用圖8至圖9(b)對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係突起部片材10之構成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不同,於其他方面,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100同樣地構成。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對突起部片材10包含1片不織布片材15之例進行了說明。
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中,突起部片材10係包含如下構件而構成,即:不織布片材15(第1不織布片材),其構成該突起部片材10中之一最外層;不織布片材17(第2不織布片材),其構成該突起部片材10中之另一最外層;及透氣片材16,其構成位於第1不織布片材與第2不織布片材之間之中間層。
更詳細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突起部片材10例如圖8所示般成為不織布片材15、透氣片材16及不織布片材17之3層構造。
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該例,突起部片材10亦可包含除不織布片材15、透氣片材16及不織布片材17之3層以外之層而構成。作為一例,突起部片材10亦可於不織布片材15與不織布片材17之間具備2層透氣片材16,進而於該等2層透氣片材16彼此之間具備第3不織布片材,而成為合計5層之層構造。
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中,突起部片材10係包含如下構件而構成,即:不織布片材15(第1不織布片材),其構成該突起部片材10中之一最外層;不織布片材17(第2不織布片材),其構成該突起部片材10中之另一最外層;及透氣片材16,其構成位於第1不織布片材與第2不織布片材之間之中間層。
更詳細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突起部片材10例如圖8所示般成為不織布片材15、透氣片材16及不織布片材17之3層構造。
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該例,突起部片材10亦可包含除不織布片材15、透氣片材16及不織布片材17之3層以外之層而構成。作為一例,突起部片材10亦可於不織布片材15與不織布片材17之間具備2層透氣片材16,進而於該等2層透氣片材16彼此之間具備第3不織布片材,而成為合計5層之層構造。
如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所說明般,不織布片材15係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且將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而構成。又,不織布片材17亦與不織布片材15同樣地,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且將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而構成。
即,第1不織布片材及第2不織布片材之各者係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且將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而構成。
但是,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1樹脂材料、與構成不織布片材17之第1樹脂材料既可為相互相同之材料,亦可為相互不同之材料。
又,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2樹脂材料、與構成不織布片材17之第2樹脂材料既可為相互相同之材料,亦可為相互不同之材料。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例如,不織布片材15與不織布片材17係由相互相同之材料構成,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1樹脂材料、與構成不織布片材17之第1樹脂材料為相互相同之材料,並且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2樹脂材料與構成不織布片材17之第2樹脂材料為相互相同之材料。
又,關於不織布片材17之基重,可與不織布片材15之基重同樣地適當設定。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纖維亦可成為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芯、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鞘之芯鞘構造。
又,關於構成不織布片材17之纖維,亦同樣地亦可成為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芯、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鞘之芯鞘構造。
不織布片材17之透氣度係與不織布片材15之透氣度相同,較佳為1秒/100 ml以上,更佳為3秒/100 ml以上。又,較佳為20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10000秒/100 ml以下。
即,第1不織布片材及第2不織布片材之各者係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且將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而構成。
但是,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1樹脂材料、與構成不織布片材17之第1樹脂材料既可為相互相同之材料,亦可為相互不同之材料。
又,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2樹脂材料、與構成不織布片材17之第2樹脂材料既可為相互相同之材料,亦可為相互不同之材料。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例如,不織布片材15與不織布片材17係由相互相同之材料構成,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1樹脂材料、與構成不織布片材17之第1樹脂材料為相互相同之材料,並且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第2樹脂材料與構成不織布片材17之第2樹脂材料為相互相同之材料。
又,關於不織布片材17之基重,可與不織布片材15之基重同樣地適當設定。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構成不織布片材15之纖維亦可成為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芯、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鞘之芯鞘構造。
又,關於構成不織布片材17之纖維,亦同樣地亦可成為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芯、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鞘之芯鞘構造。
不織布片材17之透氣度係與不織布片材15之透氣度相同,較佳為1秒/100 ml以上,更佳為3秒/100 ml以上。又,較佳為20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10000秒/100 ml以下。
透氣片材16係包含熔點高於第2樹脂材料之第3樹脂材料而構成。
透氣片材16之透氣性並無特別限定,例如,透氣片材16之透濕度較佳為100 g/(m2
·24 h)以上且13000 g/(m2
·24 h)以下,尤其較佳為200 g/(m2
·24 h)以上且8000 g/(m2
·24 h)以下。藉由將透氣片材16之透濕度設定為此種範圍,而若將溫熱器具100自包裝材取出則氧氣迅速地通過突起部片材10而供給至發熱體130,能夠自該發熱體130迅速地產生熱及水蒸氣,並且能夠使發熱之持續時間變得足夠長。透氣片材16之透濕度之測定可藉由例如JIS(Z0208) CaCl2
法而進行,測定條件可設為40℃、90%RHM。
透氣片材16既可遍及其整個面地具有透氣性,亦可局部地具有透氣性。
透氣片材16之基重較佳為10 g/m2 以上且200 g/m2 以下,尤其較佳為20 g/m2 以上且100 g/m2 以下。藉由將透氣片材16之基重設定為此種範圍,而若將溫熱器具100自包裝材取出則能夠迅速地產生熱及水蒸氣,並且能夠使發熱之持續時間變得足夠長。
透氣片材16既可遍及其整個面地具有透氣性,亦可局部地具有透氣性。
透氣片材16之基重較佳為10 g/m2 以上且200 g/m2 以下,尤其較佳為20 g/m2 以上且100 g/m2 以下。藉由將透氣片材16之基重設定為此種範圍,而若將溫熱器具100自包裝材取出則能夠迅速地產生熱及水蒸氣,並且能夠使發熱之持續時間變得足夠長。
作為透氣片材16,可列舉:於包含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或聚酯、聚醯胺、聚胺基甲酸酯、聚苯乙烯、聚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樹脂之片材機械地形成透氣孔所得者;使該等樹脂與無機填料之混合片材藉由延伸而界面剝離,從而設置微細之透氣孔所得者;及利用該結晶構造之界面剝離,形成微細之透氣孔所得者;以及利用藉由發泡成形所產生之連續氣泡使微細之透氣孔連通所得者等。又,作為透氣片材16,亦可列舉:由聚烯烴等合成紙漿、木材紙漿、嫘縈、乙酸酯等半合成纖維、維尼綸纖維、聚酯纖維等所形成之不織布、織布、合成紙、紙等。透氣片材16亦可將複數片重疊而使用。
更詳細而言,作為透氣片材16,藉由使聚丙烯與碳酸鈣之混合片材藉由延伸而界面剝離,能夠較佳地使用於該混合片材形成微細之透氣孔所得者。
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為藉由將聚丙烯與碳酸鈣之混合片材延伸而構成透氣片材16並進行以下之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為藉由將聚丙烯與碳酸鈣之混合片材延伸而構成透氣片材16並進行以下之說明。
其次,對製作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突起部片材10之方法之例進行說明。
首先,準備成為不織布片材15之原料之不織布片材18、透氣片材16、及成為不織布片材17之原料之不織布片材19,以依序重疊不織布片材18、透氣片材16及不織布片材19之方式將該等3個片材積層。
如上所述,不織布片材18例如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第1纖維、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第2纖維而構成。但是,構成不織布片材18之纖維亦可為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芯、及由第2樹脂材料構成之鞘之芯鞘構造。
不織布片材19亦為與例如不織布片材18相同者。
不織布片材19亦為與例如不織布片材18相同者。
其次,藉由對該等3個片材(不織布片材18、透氣片材16及不織布片材19)之積層體進行熱壓,而成形形成有突起部12之突起部片材10(參照圖9(a)、圖9(b))。
於本實施形態中,熱壓之溫度亦設定為第1樹脂材料之熔點與第2樹脂材料之熔點之中間之溫度。即,熱壓之溫度為未達第1樹脂材料之熔點之溫度,且設為第2樹脂材料之熔點以上之溫度。
藉此,能夠使第2樹脂材料熔融,另一方面,使第1樹脂材料不熔融,因此,經由熔融之第2樹脂材料將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該纖維亦可為芯鞘構造之芯之部分)彼此黏結。即,熔融之第2樹脂材料構成將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
藉此,能夠一面確保不織布片材15及不織布片材17之透氣性,一面充分地確保不織布片材15及不織布片材17之剛性,故而能夠充分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透氣性及剛性。即,能夠充分地確保基部11之透氣性及剛性,並且對於突起部12亦能夠一面自該突起部12之基端遍及前端地確保透氣性,一面使整體具有充分之剛性。
藉此,能夠使第2樹脂材料熔融,另一方面,使第1樹脂材料不熔融,因此,經由熔融之第2樹脂材料將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該纖維亦可為芯鞘構造之芯之部分)彼此黏結。即,熔融之第2樹脂材料構成將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
藉此,能夠一面確保不織布片材15及不織布片材17之透氣性,一面充分地確保不織布片材15及不織布片材17之剛性,故而能夠充分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透氣性及剛性。即,能夠充分地確保基部11之透氣性及剛性,並且對於突起部12亦能夠一面自該突起部12之基端遍及前端地確保透氣性,一面使整體具有充分之剛性。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熱壓之溫度亦較佳為於能夠使第2樹脂材料充分地熔融之範圍內,儘可能設定為低溫(例如,第2樹脂材料之熔點+30℃以下之溫度,較佳為第2樹脂材料之熔點+10℃以下之溫度。藉由如此,能夠使熱壓後之不織布片材15及不織布片材17具有不織布之質感。尤其是,藉由位於本體部50之外表面側之不織布片材17具有不織布之質感,而本體部50之肌膚觸感變得良好。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熱壓之溫度較佳為低於透氣片材16所包含之第3樹脂材料之熔點之溫度,且設定為低於透氣片材16之延伸溫度之溫度。藉此,於熱壓後亦能夠維持透氣片材16之透氣孔,而確保該透氣片材16之透氣性。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於在包含第3樹脂材料而構成之透氣片材16之兩面分別重疊不織布片材18及不織布片材19之狀態下,將該等3層片材(不織布片材18、透氣片材16及不織布片材19)進行熱壓,而形成突起部12。
藉此,於熱壓時,能夠分別藉由不織布片材18、19保護透氣片材16之兩面。因此,即便於供於熱壓之突起部片材10所具備之透氣片材16包含例如如聚丙烯等般之具有較高之結晶性之第3樹脂材料之情形時,亦能夠一面抑制透氣片材16之斷裂,一面於突起部片材10形成突起部12。因此,能夠使突起部片材10遍及整個面地具有均勻之透氣性。
又,熱壓後之突起部片材10成為於透氣片材16之兩面分別配置有不織布片材15、17之積層構造。因此,能夠更容易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剛性,尤其是對於突起部12亦能夠良好地確保剛性。
藉此,於熱壓時,能夠分別藉由不織布片材18、19保護透氣片材16之兩面。因此,即便於供於熱壓之突起部片材10所具備之透氣片材16包含例如如聚丙烯等般之具有較高之結晶性之第3樹脂材料之情形時,亦能夠一面抑制透氣片材16之斷裂,一面於突起部片材10形成突起部12。因此,能夠使突起部片材10遍及整個面地具有均勻之透氣性。
又,熱壓後之突起部片材10成為於透氣片材16之兩面分別配置有不織布片材15、17之積層構造。因此,能夠更容易地確保突起部片材10之剛性,尤其是對於突起部12亦能夠良好地確保剛性。
再者,於熱壓後之突起部片材10中,不織布片材15之第2樹脂材料、及不織布片材17之第2樹脂材料既可相對於透氣片材16黏結,亦可不黏結。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不織布片材15之第2樹脂材料、及不織布片材17之第2樹脂材料係相對於透氣片材16不黏結,藉此,能夠良好地維持透氣片材16之透氣性。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不織布片材15之第2樹脂材料、及不織布片材17之第2樹脂材料係相對於透氣片材16不黏結,藉此,能夠良好地維持透氣片材16之透氣性。
再者,於第2實施形態中,主要對使用藉由將聚丙烯與碳酸鈣之混合片材延伸而構成者作為透氣片材16之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該例。例如,透氣片材16亦可為藉由在由第3樹脂材料構成之樹脂片材形成複數個微孔所製作者。即,透氣片材16例如為由第3樹脂材料構成之樹脂片材,且具有貫通該透氣片材16之正背之複數個微孔。
再者,亦較佳為上述熱壓時於在透氣片材16之兩面重疊不織布片材18及不織布片材19之前,預先將不織布貼合於透氣片材16,而將透氣片材16補強。
再者,亦較佳為上述熱壓時於在透氣片材16之兩面重疊不織布片材18及不織布片材19之前,預先將不織布貼合於透氣片材16,而將透氣片材16補強。
[第3實施形態]
其次,使用圖10(a)及圖10(b)對第3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省略整體圖示)係突起部片材10之突起部12之形狀與上述第1或第2實施形態不同,於其他方面,與上述第1或第2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同樣地構成。
其次,使用圖10(a)及圖10(b)對第3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省略整體圖示)係突起部片材10之突起部12之形狀與上述第1或第2實施形態不同,於其他方面,與上述第1或第2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同樣地構成。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突起部12為如下之複數階構造,即包含:第1階部212a;及第2階部212b,其配置於較第1階部212a更靠該突起部12之突出方向前端側,且沿該突起部12之突出方向觀察該突起部12時之尺寸小於第1階部212a。
更詳細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突起部12為第1階部212a與第2階部212b之二階構造。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該例,突起部12亦可形成為三階構造以上之階構造。
更詳細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突起部12為第1階部212a與第2階部212b之二階構造。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該例,突起部12亦可形成為三階構造以上之階構造。
更詳細而言,第1階部212a例如為半球狀(圓頂狀)之形狀。又,第2階部212b例如為圓錐狀之形狀。但是,第2階部212b之頂部帶有弧度。又,第1階部212a與第2階部212b係相互同心地配置。
藉由突起部12為複數階構造,而於例如一部分台階(例如第1階部212a)被壓扁之狀態下,能夠利用突起部12(主要為第2階部212b)進行舒服之穴位按壓。又,由於沿突起部12之突出方向觀察該突起部12時第2階部212b之尺寸小於第1階部212a,故而能夠利用第2階部212b局部地按壓皮膚,因此能夠進行更舒服之穴位按壓。
[第4實施形態]
其次,使用圖11(a)至圖11(d)對第4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省略整體圖示)係突起部片材10之突起部12之形狀與上述第1或第2實施形態不同,於其他方面,與上述第1或第2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同樣地構成。
其次,使用圖11(a)至圖11(d)對第4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省略整體圖示)係突起部片材10之突起部12之形狀與上述第1或第2實施形態不同,於其他方面,與上述第1或第2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同樣地構成。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突起部12具備配置於第1階部212a與第2階部212b之間之環狀凹部212c。又,第1階部212a之頂部例如成為環狀之平坦部212d。第1階部212a、凹部212c及第2階部212b係相互同心地配置。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與上述第3實施形態之情形同樣地,於例如第1階部212a被壓扁之狀態下,能夠利用突起部12(主要為第2階部212b)進行舒服之穴位按壓。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於利用第2階部212b按壓皮膚而進行穴位按壓時,凹部212c發生彈性變形,藉此,能夠利用第2階部212b伴隨充分之彈性力進行穴位按壓。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於利用第2階部212b按壓皮膚而進行穴位按壓時,凹部212c發生彈性變形,藉此,能夠利用第2階部212b伴隨充分之彈性力進行穴位按壓。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各實施形態及各變化例,亦包含達成本發明之目的之範圍內之各種變化、改良等態樣。
例如,發熱材亦可包含可氧化性金屬、保水劑、水、及吸水性聚合物而構成。
藉由發熱材包含吸水性聚合物而構成,能夠利用吸水性聚合物吸收發熱材中之剩餘之水。因此,能夠使得一旦將溫熱器具100自包裝材取出發熱體130便迅速地發熱。
發熱材中之吸水性聚合物之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且12質量%以下,更佳為2質量%以上且8質量%以下。藉由將發熱材中之吸水性聚合物之含量設為1質量%以上,能夠藉由吸水性聚合物充分地進行吸水。又,藉由將發熱材中之吸水性聚合物之含量設為12質量%以下,能夠充分地確保有助於發熱之可氧化性金屬於發熱材中之含量。
藉由發熱材包含吸水性聚合物而構成,能夠利用吸水性聚合物吸收發熱材中之剩餘之水。因此,能夠使得一旦將溫熱器具100自包裝材取出發熱體130便迅速地發熱。
發熱材中之吸水性聚合物之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且12質量%以下,更佳為2質量%以上且8質量%以下。藉由將發熱材中之吸水性聚合物之含量設為1質量%以上,能夠藉由吸水性聚合物充分地進行吸水。又,藉由將發熱材中之吸水性聚合物之含量設為12質量%以下,能夠充分地確保有助於發熱之可氧化性金屬於發熱材中之含量。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貼敷部60係具備黏著性之一對貼敷帶部61而構成之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該例,例如,亦可使用包袋等帶狀體將本體部50捲繞至腿或臂等,而使突起部12壓接於皮膚。
又,貼敷部60亦可為如具備掛於使用者之耳朵之一對掛耳部之眼罩般之形態。即,貼敷部60亦可具備一對掛耳部代替一對貼敷帶部61。
又,貼敷部60亦可為如具備掛於使用者之耳朵之一對掛耳部之眼罩般之形態。即,貼敷部60亦可具備一對掛耳部代替一對貼敷帶部61。
又,貼敷部60亦可為例如由能夠彈性變形之樹脂材料一體成形之U字狀之板狀構件。即,貼敷部60亦可具備:一對對向部,其等相互對向地配置;及連結部,其將該等對向部彼此相互連結。
於該情形時,於將本體部50藉由貼附等而安裝於一對向部之內表面之狀態下,將一對對向部之對向間隔擴大,進而於該狀態下,將手掌等插入至一對對向部之對向間隔中,解除將一對對向部之對向間隔擴大之力。藉此,貼敷部60彈性恢復,因此,例如使突起部12壓接於手掌中拇指與食指之間之部分之皮膚,而能夠利用突起部12按壓位於該部分之穴位等。
於該情形時,於將本體部50藉由貼附等而安裝於一對向部之內表面之狀態下,將一對對向部之對向間隔擴大,進而於該狀態下,將手掌等插入至一對對向部之對向間隔中,解除將一對對向部之對向間隔擴大之力。藉此,貼敷部60彈性恢復,因此,例如使突起部12壓接於手掌中拇指與食指之間之部分之皮膚,而能夠利用突起部12按壓位於該部分之穴位等。
上述實施形態包含以下之技術思想。
<1>一種溫熱器具,其具備:
片狀之本體片材,其具有發熱體;及
突起部片材,其設置於上述本體片材之一面;且
上述突起部片材具有向上述一側凸起之突起部,且
若將對上述突起部朝相對於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進行按壓時之荷重之大小設為第1軸,將該突起部之壓扁量設為第2軸,則上述荷重與上述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包含:
第1區域,其係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而上述壓扁量增大;及
第2區域,其係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大於上述第1區域之側,且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之上述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大於上述第1區域中之增大比率;且
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上述第2區域之範圍較上述第1區域之範圍更廣。
<2>如<1>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分佈進而包含第3區域,該第3區域係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大於上述第2區域之側,且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之上述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小於上述第2區域中之增大比率。
<3>如<2>之溫熱器具,其中於將上述分佈以相互連續之3條摺線近似時,與第1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上述第1區域,與鄰接於上述第1摺線部分之第2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上述第2區域,與鄰接於上述第2摺線部分之第3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上述第3區域。
<4>如<3>之溫熱器具,其中於上述第1區域之一端,上述荷重為0。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分佈包含於上述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以上述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180以上且1/100以下之繪製間隔繪製出之繪製點,
將測定開始點至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取樣值之中每連續之5點設為單位樣本群,
將上述單位樣本群之5個取樣值之中上述壓扁量為第3之取樣值設為中央取樣值,
針對上述單位樣本群之各者,求出藉由最小平方法所獲得之近似直線之斜率,並求出將所獲得之斜率、及各中央取樣值之壓扁量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所得之曲線圖,
於上述曲線圖中,將壓扁量小於對應於上述第3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之點且壓扁量大於對應於上述第2區域與上述第1區域之交界點之點的區域中上述近似直線之斜率成為最大值的繪製點設為最大傾斜繪製點,
進而,於以上述最大傾斜繪製點為起點,自與壓扁量最大之單位樣本群對應之繪製點起朝壓扁量較小之側依序進行評估時,將上述近似直線之斜率成為最初之極小值之繪製點設為極小繪製點,
若將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處之上述荷重設為F1,將上述分佈中與上述極小繪製點對應之點(第2區域分割點P4)處之上述荷重設為F2,則
滿足0.8<(F2/F1)≦3。
<6>如<1>至<5>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區域包含上述壓扁量成為上述突起部之高度之1/4之點。
<7>如<1>至<6>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處之上述荷重為20 N以下。
<8>如<1>至<7>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區域處之上述荷重之最小值為0.2 N以上。
<9>如<1>至<8>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具有透氣性。
<1>一種溫熱器具,其具備:
片狀之本體片材,其具有發熱體;及
突起部片材,其設置於上述本體片材之一面;且
上述突起部片材具有向上述一側凸起之突起部,且
若將對上述突起部朝相對於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進行按壓時之荷重之大小設為第1軸,將該突起部之壓扁量設為第2軸,則上述荷重與上述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包含:
第1區域,其係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而上述壓扁量增大;及
第2區域,其係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大於上述第1區域之側,且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之上述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大於上述第1區域中之增大比率;且
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上述第2區域之範圍較上述第1區域之範圍更廣。
<2>如<1>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分佈進而包含第3區域,該第3區域係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大於上述第2區域之側,且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之上述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小於上述第2區域中之增大比率。
<3>如<2>之溫熱器具,其中於將上述分佈以相互連續之3條摺線近似時,與第1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上述第1區域,與鄰接於上述第1摺線部分之第2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上述第2區域,與鄰接於上述第2摺線部分之第3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上述第3區域。
<4>如<3>之溫熱器具,其中於上述第1區域之一端,上述荷重為0。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分佈包含於上述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以上述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180以上且1/100以下之繪製間隔繪製出之繪製點,
將測定開始點至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取樣值之中每連續之5點設為單位樣本群,
將上述單位樣本群之5個取樣值之中上述壓扁量為第3之取樣值設為中央取樣值,
針對上述單位樣本群之各者,求出藉由最小平方法所獲得之近似直線之斜率,並求出將所獲得之斜率、及各中央取樣值之壓扁量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所得之曲線圖,
於上述曲線圖中,將壓扁量小於對應於上述第3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之點且壓扁量大於對應於上述第2區域與上述第1區域之交界點之點的區域中上述近似直線之斜率成為最大值的繪製點設為最大傾斜繪製點,
進而,於以上述最大傾斜繪製點為起點,自與壓扁量最大之單位樣本群對應之繪製點起朝壓扁量較小之側依序進行評估時,將上述近似直線之斜率成為最初之極小值之繪製點設為極小繪製點,
若將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處之上述荷重設為F1,將上述分佈中與上述極小繪製點對應之點(第2區域分割點P4)處之上述荷重設為F2,則
滿足0.8<(F2/F1)≦3。
<6>如<1>至<5>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區域包含上述壓扁量成為上述突起部之高度之1/4之點。
<7>如<1>至<6>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處之上述荷重為20 N以下。
<8>如<1>至<7>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區域處之上述荷重之最小值為0.2 N以上。
<9>如<1>至<8>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具有透氣性。
進而,上述實施形態包含以下之技術思想。
<10>如<9>之溫熱器具,其滿足(F2/F1)≦2。
<11>如<9>或<10>之溫熱器具,其中於以上述分佈中與上述極小繪製點對應之點(第2區域分割點P4)為交界點,將上述第2區域分割為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較小之側之第2區域前半部、及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較大之側之第2區域後半部之2個區域時,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上述第2區域前半部之範圍較上述第2區域後半部之範圍更廣。
<12>如<1>至<11>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分佈包含於上述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以上述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180以上且1/100以下之繪製間隔繪製出之繪製點。
<13>如<1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為上述分佈之上降伏點。
<14>如<12>之溫熱器具,其中將測定開始點至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取樣值之中每連續之5點設為單位樣本群,
將上述單位樣本群之5個取樣值之中上述壓扁量為第3之取樣值設為中央取樣值,
針對上述單位樣本群之各者,求出藉由最小平方法所獲得之近似直線之斜率,並求出將所獲得之斜率、及各中央取樣值之壓扁量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所得之曲線圖,
於上述曲線圖中,於自對應於壓扁量最小之單位樣本群(測定開始點側之單位樣本群)之繪製點起依序進行評估時,將壓扁量之值小於上述近似直線之斜率之值之最初極小值的範圍中之該斜率成為最大值的繪製點設為第1最大繪製點,
將上述第1最大繪製點之縱軸之值設為初始彈性模數,
於上述分佈中,將通過與上述第1最大繪製點對應之繪製點且斜率成為上述初始彈性模數之直線設為上述第1區域之近似直線,
使上述第1區域之近似直線朝上述第2軸上之值較大之側平行移動上述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量所得之1%偏移直線、與上述分佈之交點為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
<15>如<12>至<1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將測定開始點至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取樣值之中每連續之5點設為單位樣本群,
將上述單位樣本群之5個取樣值之中上述壓扁量為第3之取樣值設為中央取樣值,
針對上述單位樣本群之各者,求出藉由最小平方法所獲得之近似直線之斜率,並求出將所獲得之斜率、及各中央取樣值之壓扁量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所得之曲線圖,
於上述曲線圖中,於自對應於壓扁量最大之單位樣本群(測定結束點側之單位樣本群)之繪製點起依序進行評估時,將壓扁量大於對應於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之點之範圍中斜率成為最大之值設為最大傾斜繪製點,於上述分佈中,將上述第2軸之值大於與上述最大傾斜繪製點對應之繪製點之側之區域中與上述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5個取樣值之相關係數滿足90%之近似直線之中最靠測定結束點側之近似直線設為上述第3區域之近似直線,
使上述第3區域之近似直線朝上述第2軸之值變小之方向移動上述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所得之1%反向偏移直線、與上述分佈之交點為上述第2區域與上述第3區域之交界點。
<10>如<9>之溫熱器具,其滿足(F2/F1)≦2。
<11>如<9>或<10>之溫熱器具,其中於以上述分佈中與上述極小繪製點對應之點(第2區域分割點P4)為交界點,將上述第2區域分割為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較小之側之第2區域前半部、及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較大之側之第2區域後半部之2個區域時,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上述第2區域前半部之範圍較上述第2區域後半部之範圍更廣。
<12>如<1>至<11>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分佈包含於上述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以上述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180以上且1/100以下之繪製間隔繪製出之繪製點。
<13>如<1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為上述分佈之上降伏點。
<14>如<12>之溫熱器具,其中將測定開始點至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取樣值之中每連續之5點設為單位樣本群,
將上述單位樣本群之5個取樣值之中上述壓扁量為第3之取樣值設為中央取樣值,
針對上述單位樣本群之各者,求出藉由最小平方法所獲得之近似直線之斜率,並求出將所獲得之斜率、及各中央取樣值之壓扁量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所得之曲線圖,
於上述曲線圖中,於自對應於壓扁量最小之單位樣本群(測定開始點側之單位樣本群)之繪製點起依序進行評估時,將壓扁量之值小於上述近似直線之斜率之值之最初極小值的範圍中之該斜率成為最大值的繪製點設為第1最大繪製點,
將上述第1最大繪製點之縱軸之值設為初始彈性模數,
於上述分佈中,將通過與上述第1最大繪製點對應之繪製點且斜率成為上述初始彈性模數之直線設為上述第1區域之近似直線,
使上述第1區域之近似直線朝上述第2軸上之值較大之側平行移動上述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量所得之1%偏移直線、與上述分佈之交點為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
<15>如<12>至<1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將測定開始點至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取樣值之中每連續之5點設為單位樣本群,
將上述單位樣本群之5個取樣值之中上述壓扁量為第3之取樣值設為中央取樣值,
針對上述單位樣本群之各者,求出藉由最小平方法所獲得之近似直線之斜率,並求出將所獲得之斜率、及各中央取樣值之壓扁量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所得之曲線圖,
於上述曲線圖中,於自對應於壓扁量最大之單位樣本群(測定結束點側之單位樣本群)之繪製點起依序進行評估時,將壓扁量大於對應於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之點之範圍中斜率成為最大之值設為最大傾斜繪製點,於上述分佈中,將上述第2軸之值大於與上述最大傾斜繪製點對應之繪製點之側之區域中與上述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5個取樣值之相關係數滿足90%之近似直線之中最靠測定結束點側之近似直線設為上述第3區域之近似直線,
使上述第3區域之近似直線朝上述第2軸之值變小之方向移動上述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所得之1%反向偏移直線、與上述分佈之交點為上述第2區域與上述第3區域之交界點。
進而,上述實施形態包含以下之技術思想。
<16>如<1>至<15>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區域中之上述荷重之最小值為0.4 N以上。
<17>如<3>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摺線部分之斜率為正(於上述第2摺線部分中,上述荷重增大,同時上述壓扁量增大)。
<18>如<3>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摺線部分之斜率為零(0)(於上述第2摺線部分中,上述荷重不變化,而上述壓扁量增大)。
<19>如<3>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摺線部分之斜率為負(於上述第2摺線部分中,上述荷重減少,同時上述壓扁量增大)。
<20>如<1>至<19>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包含上述突起部之上述突起部片材之整體具有透氣性。
<21>如<1>至<20>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片材之透氣度較佳為1秒/100 ml以上,更佳為3秒/100 ml以上,且較佳為20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10000秒/100 ml以下。
<22>如<1>至<21>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片材係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及由熔點低於上述第1樹脂材料之第2樹脂材料構成且將上述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而構成。
<23>如<2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片材中之上述第1樹脂材料之含量多於上述突起部片材中之上述第2樹脂材料之含量。
<24>如<1>至<23>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內部為中空。
<25>如<1>至<2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形成為朝向前端側而前端變細之錐形狀,或上述突起部包含形成為朝向前端側而前端變細之錐形狀之部分。
<26>如<25>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前端部為帶弧度之形狀。
<27>如<1>至<26>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側面之傾斜角度較佳為30度以上,更佳為45度以上。
<28>如<1>至<27>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側面之傾斜角度較佳為80度以下,進而較佳為70度以下,進一步較佳為65度以下。
<29>如<1>至<28>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高度尺寸較佳為2 mm以上且15 mm以下,更佳為3 mm以上且10 mm以下,進而較佳為5 mm以上且8 mm以下。
<30>如<1>至<29>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直徑較佳為2 mm以上且38 mm以下,更佳為5 mm以上且20 mm以下。
<31>如<1>至<30>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為如下之複數階構造,即包含:第1階部;及第2階部,其配置於較上述第1階部更靠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前端側且沿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觀察該突起部時之尺寸小於上述第1階部。
[實施例]
<16>如<1>至<15>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區域中之上述荷重之最小值為0.4 N以上。
<17>如<3>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摺線部分之斜率為正(於上述第2摺線部分中,上述荷重增大,同時上述壓扁量增大)。
<18>如<3>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摺線部分之斜率為零(0)(於上述第2摺線部分中,上述荷重不變化,而上述壓扁量增大)。
<19>如<3>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摺線部分之斜率為負(於上述第2摺線部分中,上述荷重減少,同時上述壓扁量增大)。
<20>如<1>至<19>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包含上述突起部之上述突起部片材之整體具有透氣性。
<21>如<1>至<20>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片材之透氣度較佳為1秒/100 ml以上,更佳為3秒/100 ml以上,且較佳為20000秒/100 ml以下,更佳為10000秒/100 ml以下。
<22>如<1>至<21>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片材係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及由熔點低於上述第1樹脂材料之第2樹脂材料構成且將上述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而構成。
<23>如<22>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片材中之上述第1樹脂材料之含量多於上述突起部片材中之上述第2樹脂材料之含量。
<24>如<1>至<23>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內部為中空。
<25>如<1>至<2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形成為朝向前端側而前端變細之錐形狀,或上述突起部包含形成為朝向前端側而前端變細之錐形狀之部分。
<26>如<25>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前端部為帶弧度之形狀。
<27>如<1>至<26>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側面之傾斜角度較佳為30度以上,更佳為45度以上。
<28>如<1>至<27>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側面之傾斜角度較佳為80度以下,進而較佳為70度以下,進一步較佳為65度以下。
<29>如<1>至<28>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高度尺寸較佳為2 mm以上且15 mm以下,更佳為3 mm以上且10 mm以下,進而較佳為5 mm以上且8 mm以下。
<30>如<1>至<29>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之直徑較佳為2 mm以上且38 mm以下,更佳為5 mm以上且20 mm以下。
<31>如<1>至<30>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為如下之複數階構造,即包含:第1階部;及第2階部,其配置於較上述第1階部更靠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前端側且沿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觀察該突起部時之尺寸小於上述第1階部。
[實施例]
以下,對實施例及比較例進行說明。
於各實施例1~10中,製作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突起部片材。即,於各實施例1~10中,藉由將包含由第1樹脂材料構成之纖維、及由熔點低於第1樹脂材料之第2樹脂材料構成且將纖維彼此黏結之黏結部而構成之不織布片材加壓成形,而製作突起部片材。於各實施例1~10中,第1樹脂材料為PET,第2樹脂材料為低熔點PET。於各實施例1~10中,使突起部片材之成形條件不同。再者,於各實施例1~9中,突起部之高度為約6 mm,於實施例10中,突起部之高度為6.5 mm。
於實施例11及實施例12中,製作與第4實施形態(圖11(a)至圖11(d))相同之突起部片材。於實施例11及實施例12中,不織布片材亦使用與實施例1~10相同者,突起部之高度為6.0 mm。
於實施例13及實施例14中,製作突起部之形狀為與第3實施形態(圖10(a)、圖10(b))相似之形狀,且第1階部212a之平面形狀為圓角之星形(如具有5瓣花瓣之花般之形狀)之突起部片材。於實施例13及實施例14中,不織布片材亦使用與實施例1~10相同者,突起部之高度為6.0 mm。
於實施例15中,製作突起部之平面形狀為橢圓形之突起部片材。於實施例15中,不織布片材亦使用與實施例1~10相同者,突起部之高度為10.0 mm。
於實施例11及實施例12中,製作與第4實施形態(圖11(a)至圖11(d))相同之突起部片材。於實施例11及實施例12中,不織布片材亦使用與實施例1~10相同者,突起部之高度為6.0 mm。
於實施例13及實施例14中,製作突起部之形狀為與第3實施形態(圖10(a)、圖10(b))相似之形狀,且第1階部212a之平面形狀為圓角之星形(如具有5瓣花瓣之花般之形狀)之突起部片材。於實施例13及實施例14中,不織布片材亦使用與實施例1~10相同者,突起部之高度為6.0 mm。
於實施例15中,製作突起部之平面形狀為橢圓形之突起部片材。於實施例15中,不織布片材亦使用與實施例1~10相同者,突起部之高度為10.0 mm。
表1表示各實施例之突起部片材之成形條件等。
關於成形溫度(加壓溫度),於實施例1、5、6中設為110℃,於實施例2、4、7中設為160℃,於實施例3、8、9中設為185℃。
關於不織布片材之基重,於實施例1、4、8中設為140 g/m2 ,於實施例2、5、9中設為190 g/m2 ,於實施例3、6、7中設為330 g/m2 。
關於加壓時間,於實施例1、2、3中設為10秒,於實施例5、7、8中設為30秒,於實施例4、6、9中設為50秒。
又,雖然於表中未表示,但於實施例10中,成形溫度設為160℃,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設為190 g/m2 ,加壓時間設為10秒。於實施例11中,成形溫度設為110℃,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設為210 g/m2 ,加壓時間設為50秒。於實施例12中,僅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與實施例11不同,該基重設為150 g/m2 。於實施例13中,成形溫度設為110℃,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設為210 g/m2 ,加壓時間設為50秒。於實施例14中,僅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與實施例13不同,該基重設為150 g/m2 。於實施例15中,成形溫度設為120℃,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設為210 g/m2 ,加壓時間設為20秒。
[表1]
關於成形溫度(加壓溫度),於實施例1、5、6中設為110℃,於實施例2、4、7中設為160℃,於實施例3、8、9中設為185℃。
關於不織布片材之基重,於實施例1、4、8中設為140 g/m2 ,於實施例2、5、9中設為190 g/m2 ,於實施例3、6、7中設為330 g/m2 。
關於加壓時間,於實施例1、2、3中設為10秒,於實施例5、7、8中設為30秒,於實施例4、6、9中設為50秒。
又,雖然於表中未表示,但於實施例10中,成形溫度設為160℃,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設為190 g/m2 ,加壓時間設為10秒。於實施例11中,成形溫度設為110℃,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設為210 g/m2 ,加壓時間設為50秒。於實施例12中,僅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與實施例11不同,該基重設為150 g/m2 。於實施例13中,成形溫度設為110℃,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設為210 g/m2 ,加壓時間設為50秒。於實施例14中,僅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與實施例13不同,該基重設為150 g/m2 。於實施例15中,成形溫度設為120℃,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設為210 g/m2 ,加壓時間設為20秒。
[表1]
又,於各比較例中,使用由非晶PET之纖維構成之不織布片材製作與各實施例相同之形狀之突起部片材。於各比較例中,使突起部片材之成形條件不同。
關於成形溫度(加壓溫度),於比較例1中設為100℃,於比較例2中設為120℃,於比較例3中設為110℃。
關於非晶PET之不織布片材之基重,於比較例1中設為50 g/m2 ,於比較例2中設為150 g/m2 ,於比較例3中設為250 g/m2 。
關於加壓時間,於比較例1中設為5秒,於比較例2中亦設為5秒,於比較例3中亦設為5秒。
關於成形溫度(加壓溫度),於比較例1中設為100℃,於比較例2中設為120℃,於比較例3中設為110℃。
關於非晶PET之不織布片材之基重,於比較例1中設為50 g/m2 ,於比較例2中設為150 g/m2 ,於比較例3中設為250 g/m2 。
關於加壓時間,於比較例1中設為5秒,於比較例2中亦設為5秒,於比較例3中亦設為5秒。
於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中,針對1個突起部,獲得表示對該突起部朝相對於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進行按壓時之荷重之大小、與突起部之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
具體而言,如下所述,進行依據JIS K7181(塑膠-壓縮特性之求出方法)之測定。
使用Tensilon;UCT-100W(ORIENTEC公司製造)作為測定裝置,將突起部片材載置於水平之支持台上,對於1個突起部,一面朝相對於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施加荷重,一面計測荷重之大小及突起部之壓扁量。按壓突起部之速度設為3 mm/分鐘。作為計測荷重之大小之荷重元(load cell),使用容量為250 N者。
於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中,自以相同條件製作之樣本,切割出3處包含突起部之部分,並且各製作3個試樣,針對各試樣進行測定。即,於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中,測定次數設為每例3次,並基於3次測定結果之平均值而獲得分佈。
具體而言,如下所述,進行依據JIS K7181(塑膠-壓縮特性之求出方法)之測定。
使用Tensilon;UCT-100W(ORIENTEC公司製造)作為測定裝置,將突起部片材載置於水平之支持台上,對於1個突起部,一面朝相對於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施加荷重,一面計測荷重之大小及突起部之壓扁量。按壓突起部之速度設為3 mm/分鐘。作為計測荷重之大小之荷重元(load cell),使用容量為250 N者。
於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中,自以相同條件製作之樣本,切割出3處包含突起部之部分,並且各製作3個試樣,針對各試樣進行測定。即,於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中,測定次數設為每例3次,並基於3次測定結果之平均值而獲得分佈。
圖12所示之曲線L51表示關於實施例10之突起部片材之突起部之分佈。圖13表示構成圖12之分佈之繪製點。圖14係表示實施例10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的分佈之斜率之繪製點的圖。
於圖13中,繪製間隔為0.05 mm,第2軸上之上述分佈之繪製間隔(取樣值之間隔)為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130。於圖13中,繪製有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之合計98個繪製點。
如上所述,於圖12、圖13之分佈中,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為上降伏點、即繪製點P1。又,第2區域R2與第3區域R3之交界點為交點P3。
圖15所示之曲線L51表示關於實施例11之突起部片材之突起部之分佈。圖16表示構成圖15之分佈之繪製點。圖17所示之曲線L71表示實施例11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之斜率的繪製點,圖17所示之曲線L72係關於實施例11之突起部,表示藉由上述最小平方法所求出之各近似直線、與對應於該近似直線之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5個取樣值之相關係數。
於圖16中,繪製間隔為0.05 mm,第2軸中之上述分佈之繪製間隔(取樣值之間隔)為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130。於圖17中,於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繪製有合計99個繪製點。
於圖15、圖16之分佈中,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為上降伏點、即繪製點P1。又,第2區域R2與第3區域R3之交界點為交點P3。
又,關於另一實施例及比較例,亦使用上述方法,將上降伏點或1%耐力點設為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將1%反向偏移直線(參照圖13之1%反向偏移直線L44)與分佈之交點設為第2區域R2與第3區域R3之交界點。再者,於圖18至圖20中,概念性地表示第1區域R1、第2區域R2及第3區域R3之範圍、以及第1摺線部分R31、第2摺線部分R32及第3摺線部分R33之斜率等,因此未必準確地進行圖示。
於圖13中,繪製間隔為0.05 mm,第2軸上之上述分佈之繪製間隔(取樣值之間隔)為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130。於圖13中,繪製有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之合計98個繪製點。
如上所述,於圖12、圖13之分佈中,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為上降伏點、即繪製點P1。又,第2區域R2與第3區域R3之交界點為交點P3。
圖15所示之曲線L51表示關於實施例11之突起部片材之突起部之分佈。圖16表示構成圖15之分佈之繪製點。圖17所示之曲線L71表示實施例11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之斜率的繪製點,圖17所示之曲線L72係關於實施例11之突起部,表示藉由上述最小平方法所求出之各近似直線、與對應於該近似直線之單位樣本群中所包含之5個取樣值之相關係數。
於圖16中,繪製間隔為0.05 mm,第2軸中之上述分佈之繪製間隔(取樣值之間隔)為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130。於圖17中,於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繪製有合計99個繪製點。
於圖15、圖16之分佈中,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為上降伏點、即繪製點P1。又,第2區域R2與第3區域R3之交界點為交點P3。
又,關於另一實施例及比較例,亦使用上述方法,將上降伏點或1%耐力點設為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將1%反向偏移直線(參照圖13之1%反向偏移直線L44)與分佈之交點設為第2區域R2與第3區域R3之交界點。再者,於圖18至圖20中,概念性地表示第1區域R1、第2區域R2及第3區域R3之範圍、以及第1摺線部分R31、第2摺線部分R32及第3摺線部分R33之斜率等,因此未必準確地進行圖示。
圖18表示關於實施例1、實施例2及實施例3之突起部片材之突起部之分佈。於圖18中,縱軸(第1軸)表示對於突起部之荷重之大小,橫軸(第2軸)表示突起部之壓扁量。實施例1之分佈為曲線L11,實施例2之分佈為曲線L12,實施例3之分佈為曲線L13。
圖19係將圖18沿縱軸方向放大所得之圖。但是,於圖19中,省略第3實施例之分佈(曲線L13)之圖示。
圖20係將圖19進一步沿縱軸方向放大所得之圖。但是,於圖20中,省略第2實施例之分佈(曲線L12)之圖示。
再者,關於實施例1之分佈(曲線L11),如圖19所示,第3區域R3之中荷重為約55 N至100 N之範圍(虛線之部分)係根據荷重未達55 N之範圍所推定。
圖19係將圖18沿縱軸方向放大所得之圖。但是,於圖19中,省略第3實施例之分佈(曲線L13)之圖示。
圖20係將圖19進一步沿縱軸方向放大所得之圖。但是,於圖20中,省略第2實施例之分佈(曲線L12)之圖示。
再者,關於實施例1之分佈(曲線L11),如圖19所示,第3區域R3之中荷重為約55 N至100 N之範圍(虛線之部分)係根據荷重未達55 N之範圍所推定。
圖21表示關於比較例1、比較例2及比較例3之突起部片材之突起部之分佈。於圖21中,縱軸(第1軸)表示對於突起部之荷重之大小,橫軸(第2軸)表示突起部之壓扁量。比較例1之分佈為曲線L21,比較例2之分佈為曲線L22,比較例3之分佈為曲線L23。
圖22係將圖21沿縱軸方向放大所得之圖。但是,於圖22中,省略第3比較例之分佈(曲線L23)之圖示。
圖23係將圖22進一步沿縱軸方向放大所得之圖。但是,於圖23中,省略第2比較例之分佈(曲線21)之圖示。
再者,關於比較例1之分佈(曲線L21),如圖21至圖23所示,第3區域R3之中荷重為約1.8 N至100 N之範圍(虛線之部分)係根據荷重未達1.8 N之範圍所推定。同樣地,關於比較例2之分佈(曲線L22),如圖21及圖22所示,第3區域R3之中荷重為約47 N至100 N之範圍(虛線之部分)係根據荷重未達47 N之範圍所推定。
圖22係將圖21沿縱軸方向放大所得之圖。但是,於圖22中,省略第3比較例之分佈(曲線L23)之圖示。
圖23係將圖22進一步沿縱軸方向放大所得之圖。但是,於圖23中,省略第2比較例之分佈(曲線21)之圖示。
再者,關於比較例1之分佈(曲線L21),如圖21至圖23所示,第3區域R3之中荷重為約1.8 N至100 N之範圍(虛線之部分)係根據荷重未達1.8 N之範圍所推定。同樣地,關於比較例2之分佈(曲線L22),如圖21及圖22所示,第3區域R3之中荷重為約47 N至100 N之範圍(虛線之部分)係根據荷重未達47 N之範圍所推定。
圖24表示關於實施例4、實施例5及實施例6之突起部片材之突起部之分佈。於圖24中,縱軸(第1軸)表示對於突起部之荷重之大小,橫軸(第2軸)表示突起部之壓扁量。
如圖12、圖15、及圖18至圖20中之任一者所示,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曲線L11、L12、L13)均包含:第1區域R1,其係伴隨荷重之增大而壓扁量增大;及第2區域R2,其係位於第2軸(橫軸)上之值大於第1區域R1之側(圖12、圖15、圖18至圖20之各者中之右側),且伴隨荷重之增大之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大於第1區域R1中之增大比率;且於第2軸之方向(圖12、圖15、圖18至圖20之各者中之左右方向)上,第2區域R2之範圍(長度L2)較第1區域R1之範圍(長度L1)更廣。
因此,可認為能夠抑制來自突起部之反作用力變得過大,因此能夠利用突起部更舒服地按壓人體等活體之皮膚。
因此,可認為能夠抑制來自突起部之反作用力變得過大,因此能夠利用突起部更舒服地按壓人體等活體之皮膚。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上述分佈均進而包含第3區域R3,該第3區域R3係位於第2軸上之值大於第2區域R2之側,且伴隨荷重之增大之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小於第2區域R2中之增大比率。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均為於將上述分佈以相互連續之3條摺線近似時,與第1摺線部分R31對應之區域為第1區域R1,與鄰接於第1摺線部分R31之第2摺線部分R32對應之區域為第2區域R2,與鄰接於第2摺線部分R32之第3摺線部分R33對應之區域為第3區域R3。
又,於實施例1至實施例3、實施例11之任一者中,均為於第1區域R1之一端,荷重為0。於實施例10之圖13中,省略荷重為0之繪製點之圖示,但於實施例10中,亦為於第1區域R1之一端,荷重為0。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均為第3區域R3係上述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均為第2區域R2包含上述壓扁量成為突起部之高度之1/4之點(實施例10中為壓扁量成為1.625 mm之點,實施例1至實施例3中為壓扁量成為1.5 mm之點)。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均為第2區域R2中之上述荷重之最小值為0.2 N以上。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均確認出突起部具有透氣性。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中,若將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繪製點P1)處之荷重設為F1,將第2區域分割點P4處之荷重設為F2,則滿足0.8<(F2/F1)≦2。進而言之,於實施例10中,滿足1<(F2/F1)≦1.5。
又,於實施例10及實施例11中,於第2軸之方向上,第2區域前半部R21之範圍(長度L201)較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範圍(長度L202)更廣。進而言之,於實施例10及實施例11中,長度L201為長度L202之2倍以上。尤其是,於實施例11中,長度L201為長度L202之3倍以上。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均為於將上述分佈以相互連續之3條摺線近似時,與第1摺線部分R31對應之區域為第1區域R1,與鄰接於第1摺線部分R31之第2摺線部分R32對應之區域為第2區域R2,與鄰接於第2摺線部分R32之第3摺線部分R33對應之區域為第3區域R3。
又,於實施例1至實施例3、實施例11之任一者中,均為於第1區域R1之一端,荷重為0。於實施例10之圖13中,省略荷重為0之繪製點之圖示,但於實施例10中,亦為於第1區域R1之一端,荷重為0。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均為第3區域R3係上述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均為第2區域R2包含上述壓扁量成為突起部之高度之1/4之點(實施例10中為壓扁量成為1.625 mm之點,實施例1至實施例3中為壓扁量成為1.5 mm之點)。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均為第2區域R2中之上述荷重之最小值為0.2 N以上。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實施例1至實施例3之任一者中,均確認出突起部具有透氣性。
又,於實施例10、實施例11中,若將第1區域R1與第2區域R2之交界點(繪製點P1)處之荷重設為F1,將第2區域分割點P4處之荷重設為F2,則滿足0.8<(F2/F1)≦2。進而言之,於實施例10中,滿足1<(F2/F1)≦1.5。
又,於實施例10及實施例11中,於第2軸之方向上,第2區域前半部R21之範圍(長度L201)較第2區域後半部R22之範圍(長度L202)更廣。進而言之,於實施例10及實施例11中,長度L201為長度L202之2倍以上。尤其是,於實施例11中,長度L201為長度L202之3倍以上。
另一方面,如圖21至圖23中之任一者所示,於比較例1至比較例3之任一者中,均與本發明不同,於第2軸之方向(圖21至圖23之各者中之左右方向)上,第1區域R1之範圍(長度L1)較第2區域R2之範圍(長度L2)更廣。
又,於比較例1至比較例3之任一者中,均為第2區域不包含上述壓扁量成為突起部之高度之1/4之點(壓扁量成為1.5 mm之點)。
又,於比較例1至比較例3之任一者中,均為第2區域不包含上述壓扁量成為突起部之高度之1/4之點(壓扁量成為1.5 mm之點)。
又,於圖24所示之實施例4、實施例5及實施例6中,亦為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包含:第1區域,其係伴隨荷重之增大而壓扁量增大;及第2區域,其係位於第2軸(橫軸)上之值大於第1區域之側(圖24中之右側),且伴隨荷重之增大之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大於第1區域中之增大比率;且於第2軸之方向(圖24中之左右方向)上,第2區域R2之範圍(長度)較第1區域之範圍(長度)更廣。
又,雖省略圖示,但於實施例7至實施例9、實施例12至實施例15之任一者中,亦確認出相同。
又,雖省略圖示,但於實施例7至實施例9、實施例12至實施例15之任一者中,亦確認出相同。
又,雖省略圖示,但於實施例4至實施例9、實施例12至實施例15之任一者中,亦確認出上述分佈進而包含第3區域,該第3區域係位於第2軸上之值大於第2區域之側,且伴隨荷重之增大之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小於第2區域中之增大比率。
又,於實施例4至實施例9、實施例12至實施例15之任一者中,亦確認出於將上述分佈以相互連續之3條摺線近似時,與第1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第1區域,與鄰接於第1摺線部分之第2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第2區域,與鄰接於第2摺線部分之第3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第3區域。
又,於實施例4至實施例9、實施例12至實施例15之任一者中,亦為於第1區域之一端,荷重為0,第3區域係上述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第2區域包含上述壓扁量成為突起部之高度之1/4之點(壓扁量成為1.5 mm之點),第2區域R2中之上述荷重之最小值為0.2 N以上,突起部具有透氣性。
又,於實施例12至實施例15之任一者中,亦確認出滿足0.8<(F2/F1)≦3。
又,於實施例4至實施例9、實施例12至實施例15之任一者中,亦確認出於將上述分佈以相互連續之3條摺線近似時,與第1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第1區域,與鄰接於第1摺線部分之第2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第2區域,與鄰接於第2摺線部分之第3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第3區域。
又,於實施例4至實施例9、實施例12至實施例15之任一者中,亦為於第1區域之一端,荷重為0,第3區域係上述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第2區域包含上述壓扁量成為突起部之高度之1/4之點(壓扁量成為1.5 mm之點),第2區域R2中之上述荷重之最小值為0.2 N以上,突起部具有透氣性。
又,於實施例12至實施例15之任一者中,亦確認出滿足0.8<(F2/F1)≦3。
再者,如表1所示,可認為於上述壓扁量成為突起部之高度之1/4時施加於突起部之壓力係成形溫度越高則越大,且不織布片材之基重越大則越大。
該申請案主張以2018年3月27日提出申請之日本申請案特願2018-060660號為基礎之優先權,且將其全部揭示併入本文中。
10‧‧‧片材
10a‧‧‧一面
10b‧‧‧另一面
11‧‧‧基部
12‧‧‧突起部
12a‧‧‧第1突起部
12b‧‧‧第2突起部
13‧‧‧空腔
15‧‧‧不織布片材
16‧‧‧透氣片材
17‧‧‧不織布片材
18‧‧‧不織布片材
19‧‧‧不織布片材
50‧‧‧本體部
60‧‧‧貼敷部
61‧‧‧貼敷帶部
63‧‧‧貼敷部構成片材
64‧‧‧黏著層
65‧‧‧剝離紙
66‧‧‧基端部
70‧‧‧第1模具
71‧‧‧平坦面
72‧‧‧突起部
80‧‧‧第2模具
81‧‧‧平坦面
82‧‧‧凹部
91‧‧‧皮膚
100‧‧‧溫熱器具
120‧‧‧本體片材
121‧‧‧第1片材
122‧‧‧第2片材
123‧‧‧接合部
124‧‧‧收容空間
130‧‧‧發熱體
131‧‧‧第1被覆片材
132‧‧‧第2被覆片材
133‧‧‧發熱部
134‧‧‧接合部
212a‧‧‧第1階部
212b‧‧‧第2階部
212c‧‧‧凹部
212d‧‧‧平坦部
B‧‧‧ 箭頭
H1‧‧‧高度尺寸
L1‧‧‧長度
L2‧‧‧長度
L3‧‧‧長度
L11‧‧‧曲線
L12‧‧‧曲線
L13‧‧‧曲線
L21‧‧‧曲線
L22‧‧‧曲線
L23‧‧‧曲線
L41‧‧‧近似直線
L42‧‧‧1%偏移直線
L43‧‧‧近似直線
L44‧‧‧1%反向偏移直線
L51‧‧‧曲線
L61‧‧‧直線
L62‧‧‧直線
L71‧‧‧曲線
L72‧‧‧曲線
L201‧‧‧長度
L202‧‧‧長度
P1‧‧‧繪製點
P1a‧‧‧交點
P3‧‧‧交點
P4‧‧‧第2區域分割點
P11‧‧‧第1最大繪製點
P12‧‧‧最大傾斜繪製點
P13‧‧‧繪製點
P14‧‧‧極小繪製點
P21‧‧‧繪製點
P51‧‧‧交點
P52‧‧‧交點
R1‧‧‧第1區域
R2‧‧‧第2區域
R3‧‧‧第3區域
R21‧‧‧第2區域前半部
R22‧‧‧第2區域後半部
R31‧‧‧第1摺線部分
R32‧‧‧第2摺線部分
R33‧‧‧第3摺線部分
α‧‧‧傾斜角度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俯視圖。
圖2係第1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剖視圖(沿圖1之A-A線之剖視圖)。
圖3係第1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突起部之放大剖視圖。
圖4係表示將第1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貼敷於活體之狀態之模式圖。
圖5(a)及圖5(b)係表示於構成第1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片材形成突起部之一連串之步驟的剖視圖。
圖6係表示關於第1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突起部的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之例的圖。
圖7(a)、圖7(b)、圖7(c)及圖7(d)係用以對第1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突起部之形狀之變化例進行說明的圖。
圖8係第2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突起部之放大剖視圖。
圖9(a)及圖9(b)係表示於構成第2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片材形成突起部之一連串之步驟的剖視圖。
圖10(a)及圖10(b)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突起部之圖,其中,圖10(a)為立體圖,圖10(b)為剖視圖。
圖11(a)、圖11(b)、圖11(c)及圖11(d)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溫熱器具之突起部之圖,其中,圖11(a)為立體圖,圖11(b)為俯視圖,圖11(c)為側視圖,圖11(d)為剖視圖。
圖12係表示實施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的圖。
圖13係表示實施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的圖(僅繪製點)。
圖14係表示實施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之斜率的圖。
圖15係表示實施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的圖。
圖16係表示實施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的圖(僅繪製點)。
圖17係表示實施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之斜率的圖。
圖18係表示實施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的圖。
圖19係表示實施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的圖。
圖20係表示實施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的圖。
圖21係表示比較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的圖。
圖22係表示比較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的圖。
圖23係表示比較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的圖。
圖24係表示實施例之突起部之荷重與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的圖。
Claims (9)
- 一種溫熱器具,其具備: 片狀之本體片材,其具有發熱體;及 突起部片材,其設置於上述本體片材之一面;且 上述突起部片材具有向上述一側凸起之突起部,且 若將對上述突起部朝相對於該突起部之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進行按壓時之荷重之大小設為第1軸,將該突起部之壓扁量設為第2軸,則上述荷重與上述壓扁量之關係之分佈包含: 第1區域,其係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而上述壓扁量增大;及 第2區域,其係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大於上述第1區域之側,且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之上述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大於上述第1區域中之增大比率;且 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上述第2區域之範圍較上述第1區域之範圍更廣。
- 如請求項1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分佈進而包含第3區域,該第3區域係位於上述第2軸上之值大於上述第2區域之側,且伴隨上述荷重之增大之上述壓扁量之增大比率小於上述第2區域中之增大比率。
- 如請求項2之溫熱器具,其中於將上述分佈以相互連續之3條摺線近似時,與第1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上述第1區域,與鄰接於上述第1摺線部分之第2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上述第2區域,與鄰接於上述第2摺線部分之第3摺線部分對應之區域為上述第3區域。
- 如請求項3之溫熱器具,其中於上述第1區域之一端,上述荷重為0。
- 如請求項3至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分佈包含於上述荷重為100 N以下之範圍內,於上述第2軸之方向上以上述突起部之高度尺寸之1/180以上且1/100以下之繪製間隔繪製出之繪製點, 將測定開始點至測定結束點之間之取樣值之中每連續之5點設為單位樣本群, 將上述單位樣本群之5個取樣值之中上述壓扁量為第3之取樣值設為中央取樣值, 針對上述單位樣本群之各者,求出藉由最小平方法所獲得之近似直線之斜率,並求出將所獲得之斜率、及各中央取樣值之壓扁量繪製於二維座標系統所得之曲線圖, 於上述曲線圖中,將壓扁量小於對應於上述第3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之點且壓扁量大於對應於上述第2區域與上述第1區域之交界點之點的區域中上述近似直線之斜率成為最大值的繪製點設為最大傾斜繪製點, 進而,於以上述最大傾斜繪製點為起點,自與壓扁量最大之單位樣本群對應之繪製點起朝壓扁量較小之側依序進行評估時,將上述近似直線之斜率成為最初之極小值之繪製點設為極小繪製點, 若將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點處之上述荷重設為F1,將上述分佈中與上述極小繪製點對應之點處之上述荷重設為F2,則 滿足0.8<(F2/F1)≦3。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區域包含上述壓扁量成為上述突起部之高度之1/4之點。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1區域與上述第2區域之交界處之上述荷重為20 N以下。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第2區域中之上述荷重之最小值為0.2 N以上。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溫熱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具有透氣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60660 | 2018-03-27 | ||
JP2018-060660 | 2018-03-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41749A true TW201941749A (zh) | 2019-11-01 |
TWI754780B TWI754780B (zh) | 2022-02-11 |
Family
ID=68061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37605A TWI754780B (zh) | 2018-03-27 | 2018-10-24 | 溫熱器具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007887A1 (zh) |
EP (1) | EP3777787B1 (zh) |
JP (1) | JP7096135B2 (zh) |
KR (1) | KR102568475B1 (zh) |
CN (1) | CN111885986B (zh) |
TW (1) | TWI754780B (zh) |
WO (1) | WO201918727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255Y2 (zh) * | 1978-10-04 | 1981-01-13 | ||
JPS5884128U (ja) * | 1981-12-03 | 1983-06-07 | 石田産業株式会社 | 携帯保温具 |
JPH02141449U (zh) * | 1989-05-01 | 1990-11-28 | ||
JPH1142269A (ja) * | 1997-07-25 | 1999-02-16 | Kenji Suyama | 治療具 |
JP2000210365A (ja) * | 1999-01-20 | 2000-08-02 | Keisaku Arashiro | 腰健康具 |
MXPA02005765A (es) * | 1999-12-10 | 2003-01-28 | Alza Corp | Aparato de tratamiento de piel para el suministro de farmaco transdermico sostenido. |
ID30220A (id) * | 2000-03-24 | 2001-11-15 | Kao Corp | Lembaran yang besar dan proses untuk memproduksi lembaran yang besar |
JP2002045387A (ja) * | 2000-08-02 | 2002-02-12 | Maikooru Kk | バンドカイロ |
KR200299946Y1 (ko) * | 2002-09-23 | 2003-01-06 | 유태우 | 지압벨트 |
DE10249853A1 (de) * | 2002-10-25 | 2004-05-13 | Liedtke, Rainer K., Dr. | Pflasterartige Chip-Systeme zur thermodynamischen Kontrolle topisch dermaler und transdermaler Systeme |
JP2005111180A (ja) | 2003-10-10 | 2005-04-28 | Kao Corp | 発熱成形体 |
WO2005011543A1 (ja) * | 2003-07-31 | 2005-02-10 | Kao Corporation | シート状加温具 |
JP2006051295A (ja) * | 2003-09-04 | 2006-02-23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枕 |
JP4437775B2 (ja) * | 2005-08-25 | 2010-03-24 | 宏三 大塩 | 健康サポータ |
JP2007252863A (ja) * | 2006-03-21 | 2007-10-04 | Takuma Yano | リング状指圧器 |
WO2008019051A2 (en) * | 2006-08-03 | 2008-02-14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 Devices and bandages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scars and/or keloids and methods and kits therefor |
JP4917474B2 (ja) * | 2007-04-25 | 2012-04-18 | 花王株式会社 | 発熱体 |
JP5080135B2 (ja) * | 2007-05-21 | 2012-11-21 | 日東ライフテック株式会社 | 使い捨てカイロおよび使い捨てカイロ用袋体構成部材 |
JP5074126B2 (ja) * | 2007-08-10 | 2012-11-14 | 花王株式会社 | 蒸気温熱具 |
KR101603078B1 (ko) | 2008-02-25 | 2016-03-14 | 존슨 앤드 존슨 컨수머 인코포레이티드 | 열 처치 장치 |
KR100920239B1 (ko) * | 2009-07-06 | 2009-10-05 | 손기준 | 공압을 이용한 마사지용 벨트 |
JP5485614B2 (ja) * | 2009-08-14 | 2014-05-07 | 株式会社タイカ | 緩衝パーツ並びにこのものがソール部に組み込まれた履物 |
KR20110071943A (ko) * | 2009-12-22 | 2011-06-29 | (주) 엘비스가버 | 신체균형을 위한 쿠션부재 |
KR20150105065A (ko) * | 2014-03-07 | 2015-09-16 | 김상도 | 고주파 패드를 활용한 개인용 다이어트 및 치료 벨트 |
KR20150145848A (ko) * | 2014-06-19 | 2015-12-31 | 주식회사 지에이치엘 | 온구도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온구지압과 경락파동장치 |
CN104596846B (zh) * | 2014-12-25 | 2017-02-15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一种在金属材料压缩试验中修正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曲线的方法 |
CN105860019B (zh) * | 2015-01-23 | 2019-10-01 | 理大产学研基地(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应力记忆高分子材料及智能压力装置 |
US11298260B2 (en) * | 2016-07-19 | 2022-04-12 | Allegiance Corporation | Perineal thermal pack with improved liquid containment |
JP6755159B2 (ja) | 2016-10-05 | 2020-09-16 |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KR101877185B1 (ko) * | 2017-11-13 | 2018-07-10 | 류병훈 | 지압용 온열 패드 |
-
2018
- 2018-10-24 JP JP2018200150A patent/JP7096135B2/ja active Active
- 2018-10-24 CN CN201880091258.3A patent/CN111885986B/zh active Active
- 2018-10-24 EP EP18912843.2A patent/EP3777787B1/en active Active
- 2018-10-24 WO PCT/JP2018/039506 patent/WO2019187278A1/ja unknown
- 2018-10-24 US US17/041,904 patent/US20210007887A1/en active Pending
- 2018-10-24 TW TW107137605A patent/TWI754780B/zh active
- 2018-10-24 KR KR1020207028799A patent/KR10256847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77787A1 (en) | 2021-02-17 |
JP7096135B2 (ja) | 2022-07-05 |
CN111885986A (zh) | 2020-11-03 |
KR102568475B1 (ko) | 2023-08-18 |
WO2019187278A1 (ja) | 2019-10-03 |
KR20200135383A (ko) | 2020-12-02 |
US20210007887A1 (en) | 2021-01-14 |
TWI754780B (zh) | 2022-02-11 |
EP3777787B1 (en) | 2022-08-17 |
EP3777787A4 (en) | 2021-05-05 |
JP2019171007A (ja) | 2019-10-10 |
CN111885986B (zh) | 2023-03-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82158B1 (ko) | 증기 온열구 및 그 사용 방법 | |
JP2011136060A (ja) | マスク用鼻部温熱具 | |
CN111836603B (zh) | 温热器具 | |
JP4394726B2 (ja) | 発熱具 | |
TW201941749A (zh) | 溫熱器具 | |
JP7083676B2 (ja) | 水蒸気発生温熱具 | |
KR102259998B1 (ko) | 온열구 | |
WO2019131480A1 (ja) | マスク | |
CN110536664B (zh) | 温热器具 | |
WO2018194005A1 (ja) | 温熱具 | |
JP7332839B2 (ja) | 温熱具 | |
JP2023078617A (ja) | 蒸気温熱具 | |
JP2017205266A (ja) | 水蒸気発生具の使用方法、水蒸気発生器具及び水蒸気発生器具キット | |
JP2024111293A (ja) | 温熱具 | |
TW202432077A (zh) | 溫熱器具 | |
TW202211886A (zh) | 溫熱器具 | |
JP2006167253A (ja) | 発熱具 | |
JP2011110166A (ja) | 伸縮性発熱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