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5986A - 温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温热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5986A
CN111885986A CN201880091258.3A CN201880091258A CN111885986A CN 111885986 A CN111885986 A CN 111885986A CN 201880091258 A CN201880091258 A CN 201880091258A CN 111885986 A CN111885986 A CN 111885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sheet
protrusion
point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12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5986B (zh
Inventor
石川修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85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5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6Device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such points within cell-life lim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8Warming pads, pans or mats; Hot-water bott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7/03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 A61F7/03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phore, i.e. self-heating, e.g. using a chemical reaction using oxygen from the air, e.g. pocket-sto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07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heating
    • A61F2007/0071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heating using a resistor, e.g. near the spot to be heated
    • A61F2007/0073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heating using a resistor, e.g. near the spot to be heated thermis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95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 temperature indicator
    • A61F2007/0096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 temperature indicator with a thermom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2007/0225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connected to the body or a part thereof
    • A61F2007/0226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connected to the body or a part thereof adhesive, self-stic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2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A61F2007/0244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with layers
    • A61F2007/0246Compresses or poultices for effecting heating or cooling with layers with a layer having high heat transfer capability

Abstract

本发明的温热器具,包括:片状的本体片材,其具有发热体;和突起部片材,其设置于本体片材的一面,突起部片材具有向上述一侧凸起的突起部,将对突起部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按压时的负荷大小设为第一轴,将该突起部的压扁量设为第二轴时,上述负荷与上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包括: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压扁量增大的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其位于第一轴上的值大于第一区域(R1)的一侧,随着负荷的增大的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大于第一区域(R1)中的增大比率,在第一轴的方向上,第二区域(R2)的范围比第一区域(R1)的范围广。

Description

温热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热器具。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片状的温热器具。该温热器具是通过抄造而成型的片状的温热器具,以整个面进行发热的方式构成,且具有向单面侧凸起的突起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111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热器具,其包括:
片状的本体片材,其具有发热体;和
突起部片材,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片材的一面,
上述突起部片材具有向上述一侧凸起的突起部,
将对上述突起部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按压时的负荷的大小设为第一轴,将该突起部的压扁量设为第二轴,上述负荷与上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包括:
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中的上述压扁量随着上述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和
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位于上述第二轴上的值大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一侧,且随着上述负荷的增大的上述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大于上述第一区域中的增大比率;
在上述第二轴的方向上,上述第二区域的范围比上述第一区域的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俯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截面图(沿图1的A-A线的截面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贴附于生物体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在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片材形成突起部的一连串的步骤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例的图。
图7(a)、图7(b)、图7(c)和图7(d)是用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形状的变化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放大截面图。
图9(a)和图9(b)是表示在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片材形成突起部的一连串的步骤的截面图。
图10(a)和图10(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示意图,其中,图10(a)为立体图,图10(b)为截面图。
图11(a)、图11(b)、图11(c)和图11(d)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的示意图,其中,图11(a)为立体图,图11(b)为俯视图,图11(c)为侧视图,图11(d)为截面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仅标绘点)。
图14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斜率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仅标绘点)。
图17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斜率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
图21是表示比较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
图22是表示比较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
图23是表示比较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
图24是表示实施例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图。
图25是表示各实施例的突起部片材的成型条件等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专利文献1的温热器具,就利用突起部更舒服地按压人体等生物体的皮肤的观点而言,尚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突起部更舒服地按压人体等生物体的皮肤的构造的温热器具。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所有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中的任一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100包括:片状的本体片材120,其具有发热体130(图2);和突起部片材10,其设置于本体片材120的一面。突起部片材10具有向上述一侧凸起的突起部12。
将对突起部12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12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按压时的负荷的大小设为第一轴,将该突起部12的压扁量设为第二轴,如图6所示,上述负荷与上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曲线图)包含:第一区域R1,其是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压扁量增大的区域;和第二区域R2,其是位于第二轴上的值大于第一区域R1的一侧(图6中的右侧),且随着负荷的增大的压扁量的增大比率比第一区域R1中的增大比率大的区域。
如图6所示,在将上述第一轴设为纵轴,且将上述第二轴设为横轴时,关于上述分布的倾斜角度,第二区域R2中的倾斜角度较第一区域R1中的倾斜角度更平缓(小)。
而且,在第二轴的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上,第二区域R2的范围较第一区域R1的范围更广。即,在图6中,长度L2长于长度L1。
通过以突起部12压接于皮肤的状态将温热器具100贴附于人体等生物体,能够一面利用突起部12按压生物体的皮肤,一面通过发热体130的热将生物体的表层加温。
由此,例如,能够通过将突起部12的按压和发热体130的温热所造成的刺激赋予至皮肤的下层的筋膜,使得能够如针灸般地通过按压和温热刺激经络或经穴。即,能获得穴位按压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100,通过突起部12具有上述特性,在施加于该突起部12的负荷为未达某种程度的大小时(上述分布的第一区域R1时),能够一面使突起部12慢慢地压扁,一面获得来自突起部12的反作用力,另一方面,在该负荷变为某种程度以上的大小时(上述分布的第二区域R2时),能够使突起部12急剧地压扁。由此,能够抑制来自突起部12的反作用力变得过大,因此,能够利用突起部12更舒服地按压人体等生物体的皮肤。
此外,可认为上述分布中的第一区域R1时的突起部12的变形(压扁)是因突起部12弹性变形而产生。另一方面,可认为上述分布中的第二区域R2时的突起部12的变形(压扁)是由于如下原因而产生,即,因承载着超过降伏点或耐力点的负荷而突起部12产生屈曲,从而突起部12开始急剧地压扁。
在图6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负荷与上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曲线)的例子(图6所示的平滑的曲线)。
如图6所示,关于随着负荷的增大的压扁量的增大比率,第二区域R2中的增大比率大于第一区域R1中的增大比率。
此外,在第二区域R2中,也可以是负荷实质性地不增大而压扁量增大,也可以是负荷增大并且压扁量增大,还可以是负荷减少并且压扁量增大。
如图6所示,上述分布进而还包含第三区域R3,该第三区域R3是位于第二轴上的值大于第二区域R2的一侧,且随着上述负荷的增大的上述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小于第二区域R2中的增大比率。
如图6所示,关于上述分布的倾斜角度,第三区域R3中的倾斜角度比第二区域R2中的倾斜角度更陡(大)。
此外,在第二轴的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上,第二区域R2的范围(长度L2)与第三区域R3的范围(长度L3)的大小关系和第一区域R1的范围(长度L1)与第三区域R3的范围(长度L3)的大小关系并无特别限定。
在第三区域R3中,突起部12实质性地逐渐压扁,第三区域R3是即便负荷增大,突起部12的进一步的变形也可以略微进行或实质上不进行的区域。
此外,第一区域R1是设为除该第一区域R1的两端以外,具有多个标绘点,优选为具有3个以上的标绘点。
同样地,第二区域R2是设为除该第二区域R2的两端以外,具有多个标绘点,优选为具有3个以上的标绘点。
同样地,第三区域R3是设为除该第三区域R3的两端以外,具有多个标绘点,优选为具有3个以上的标绘点。
更详细而言,例如,如图6所示那样,将上述分布以相互连续的3条折线近似表示时,与第一折线部分R31对应的区域为第一区域R1,与邻接于第一折线部分R31的第二折线部分R32对应的区域为第二区域R2,与邻接于第二折线部分R32的第三折线部分R33对应的区域为第三区域R3。
此外,如图6所示,优选为在第一区域R1的一端,上述负荷为0。即,优选为第一区域R1为自开始对突起部12施加负荷起的区域。
此外,如图6所示,优选为第三区域R3的上述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
此外,如图6所示,优选为第二区域R2包含上述压扁量成为突起部12的高度(高度尺寸H1(图4))的1/4的点。
此外,第二区域R2中的上述负荷的最大值优选为10N以下,也可以优选为5N以下。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利用突起部12更舒服地按压皮肤。
此外,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处的上述负荷优选为20N以下,也可以优选为10N以下,也可以优选为5N以下。通过这样,能够利用突起部12更舒服地按压皮肤。
此外,第二区域R2中的上述负荷的最小值优选为0.2N以上,进而优选为0.4N以上。通过这样,能够利用突起部12以更充分的强度按压皮肤。
更优选地,第二轴中的上述分布的绘制间隔(取样值的间隔)优选为突起部12的高度尺寸H1的1/180以上且1/100以下。即,与构成分布的标绘点的各者对应的取样值优选为在第二轴的方向上,以突起部12的高度尺寸H1的1/180以上且1/100以下的间隔所获取(测定)。
这样分布的一例示于图12。图13表示构成图12的分布的标绘点,图12所示的曲线L51是连接图13所示的标绘点而获得的分布。
上述分布是通过一面对突起部慢慢地施加负荷,一面测定负荷和压扁量的两者,并将它们的关系绘制于二维坐标系而获得。因此,将构成上述分布的标绘点之中与最小的压扁量对应的标绘点称为测定开始点,将与最大的压扁量对应的标绘点称为测定结束点。
此外,上述分布的标绘点未必限于实测的标绘点,在实测值较少的情形时,也可以为通过内插法(插值法)所获得的标绘点。
此外,上述分布的范围优选为设为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在将上述分布的范围设为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的情形时,测定结束点成为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的标绘点之中与最大的压扁量对应的标绘点。但是,如上所述,第三区域R3是即便负荷增大,突起部12的进一步的变形也仅仅略微进行或实质上不进行的区域,因此优选准备在突起部12实质上压扁之前所测定的标绘点。
<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
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优选为以如下方式规定。
首先,确认上述分布中的上降伏点(于下文叙述)的有无。
在存在上降伏点的情形时,将上降伏点设为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
在不存在上降伏点的情形时,将1%耐力点(于下文叙述)设为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
<上降伏点>
在自测定开始点起朝着第二轴上的值较大的一侧依序评估取样值时,确认即便压扁量增大,负荷也不变化或负荷减少的取样值(如上述分布的局部的斜率为零或为负的取样值)是否连续出现。
在这样的取样值连续出现的情形时,将与这种取样值中的第一个取样值对应的标绘点设为上降伏点。此处所谓的上降伏点是设为存在于自测定开始点起至产生突起部12的高度尺寸H1的30%的压扁量为止的区域的上降伏点。
在该区域(自测定开始点起至产生突起部12的高度尺寸H1的30%的压扁量为止的区域)中,这样的取样值不连续出现的情形时,设为不存在上降伏点者。
在图13和图12的例中,标绘点P1为上降伏点,该上降伏点为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
<1%耐力点>
以下,为了方便起见,以图12和图13的分布为例对1%耐力点的求出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评估上述分布的局部的斜率,如下所述,使用最小平方法,求出与上述分布的局部区间的各者对应的近似直线。
将测定开始点至测定结束点之间的取样值之中每连续的5点称为单位样本群。在一单位样本群和下一单位样本群中,4个取样值相互共通,仅剩余的1个取样值相互不同。此外,将各单位样本群的5个取样值之中压扁量为第三的取样值称为中央取样值。此外,在结果为成为第一区域R1的标绘点未达5点的情形时,将这种未达5点的标绘点设为单位样本群,将其中压扁量为中央位置的取样值设为中央取样值。
针对各单位样本群,分别通过最小平方法求出近似直线,进而,求出各近似直线的斜率(负荷/压扁量)。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利用最小平方法所得的近似直线,意指如单位样本群中所包含的各取样值的第一轴(负荷的大小)上的值与该近似直线的背离在第一轴的方向上成为最小那样的最佳直线。
针对各单位样本群,制作将该单位样本群的中央取样值的在第二轴上的值和与该单位样本群对应的近似直线的斜率绘制于二维坐标系所得的曲线图(图14)。图14的横轴是与图12和图13的横轴(第二轴)对应,图14的纵轴表示各近似直线的斜率。
在图14的曲线图中,自与测定开始点侧的单位样本群对应的标绘点起依序进行评估时,求出压扁量的值小于近似直线的斜率的值的最初极小值的范围中的该斜率成为最大值的标绘点(以下,称为第一最大标绘点)。图14中的标绘点P11为第一最大标绘点P11。
而且,将第一最大标绘点P11的纵轴的值、即上述分布的局部的斜率设为初始弹性率。
在上述分布(图12、图13)中,将通过与第一最大标绘点P11对应的标绘点P21(图13),且斜率成为上述初始弹性率的直线设为第一区域R1的近似直线L41(图13、图12)。
其次,求出将第一区域R1的近似直线L41朝着第二轴上的值较大的一侧平行移动突起部12的高度尺寸H1的1%量所得的1%偏移直线L42(图13)、与分布的交点P1a。
该交点P1a为1%耐力点。而且,将1%耐力点(交点P1a)设为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
例如,如图13所示,上降伏点(标绘点P1)与1%耐力点(交点P1a)实质上存在于相互相等的位置、或存在于相互接近的位置。在第二轴的方向上,标绘点P1与交点P1a的偏移优选为上述绘制间隔以下。
<第二区域R2与第三区域R3的交界点>
在针对图14的曲线图的各标绘点,自测定结束点朝着第二轴上的值较小的一侧依序进行评估时,在压扁量大于对应于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的点的范围内,将斜率成为最大的值称为最大倾斜标绘点P12。
着眼于图14的曲线图中的最大倾斜标绘点P12与测定结束点之间的区域,自测定结束点侧起依序评估通过最小平方法所求出的各近似直线、与对应于该近似直线的单位样本群中所包含的5个取样值的相关系数。而且,将与相对应的单位样本群中所包含的5个取样值的相关系数满足90%以上的近似直线之中最初出现的近似直线(即,该相关系数满足90%以上的近似直线之中最靠测定结束点一侧(右侧)的近似直线)设为第三区域R3的近似直线L43(图13)。此外,图14的标绘点P13是表示第三区域R3的近似直线L43的斜率的大小的标绘点。
此处,也可以考虑在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内,不存在上述相关系数满足90%以上的近似直线的情形。在该情形时,相反地以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内压扁量最大的标绘点为起点,朝着压扁量更大的一侧依序进行评估。此时,将与相对应的单位样本群中所包含的5个取样值的相关系数满足90%以上的近似直线之中最初出现的近似曲线设为第三区域R3的近似直线。
进一步,将使第三区域R3的近似直线L43朝着第二轴的值变小的方向(左侧)移动突起部12的高度尺寸H1的1%所得的1%反向偏移直线L44(图13)、与分布的交点P3(图13、图12)设为第二区域R2与第三区域R3的交界点。
图12所示的直线L61为相对于第一轴平行且通过标绘点P1(或交点P1a)的直线,直线L62为相对于第一轴平行且通过交点P3的直线。
在图12的分布中,第一折线部分R31为近似直线L41的一部分。即,第一折线部分R31是近似直线L41中自压扁量对应于0的点起,至近似直线L41与直线L61的交点P51为止的部分。
在图12的分布中,第三折线部分R33为近似直线L43的一部分。即,第三折线部分R33是自近似直线L43与直线L62的交点P52起,至负荷最先变为100N的点为止的部分。
在图12的分布中,第二折线部分R32是将近似直线L41与直线L61的交点P51和近似直线L43与直线L62的交点P52连结的线段。
此处,第二区域R2能够以图12所示的第二区域分割点P4为交界点而分为2个区域。将这种2个区域之中第二轴上的值较小的一侧的区域称为第二区域前半部R21(图12),将第二轴上的值较大的一侧的区域称为第二区域后半部R22(图12)。
第二区域分割点P4可以如下方式求出。
在图14的曲线图中,在对应于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的交界点的部位和对应于第三区域与第三区域的交界点的部位之间,求出斜率变为最大的值。在图14的例中,该值为最大倾斜标绘点P12。在以最大倾斜标绘点P12为起点,自与压扁量最大的单位样本群对应的标绘点起朝着压扁量较小的一侧(即,第二轴中的负侧)依序进行评估时,将成为最初的极小值的标绘点设为极小标绘点P14。在图12和图13的分布中,与极小标绘点P14对应的点为第二区域分割点P4。
将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标绘点P1、或交点P1a)处的负荷设为F1,将第二区域前半部R21与第二区域后半部R22的交界点(第二区域分割点P4)处的负荷设为F2,优选为满足0.8<(F2/F1)≦3,进一步优选为满足(F2/F1)≦2。由此,在上述分布的第二区域前半部R21中,能够使突起部12更急剧地压扁,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来自突起部12的反作用力变得过大,能够利用突起部12更舒服地按压人体等生物体的皮肤。
此外,在第二轴的方向上,优选为第二区域前半部R21的范围较第二区域后半部R22的范围更广。即,在图12中,优选为长度L201长于长度L202。由此,能够更充分地确保能利用突起部12舒服地按压人体等生物体的皮肤的压扁量的范围。
此外,优选为第二区域后半部R22的斜率(连接第二区域后半部R22的起点与终点的线段的斜率)为正,并且第二区域前半部R21的斜率(连接第二区域前半部R21的起点与终点的线段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第二区域后半部R22的斜率的值。即,第二区域前半部R21优选为与第二区域后半部R22相比,更接近于水平。
如此,上述分布包含于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内,在第二轴的方向上以突起部12的高度尺寸的1/180以上且1/100以下的绘制间隔绘制出的标绘点,将测定开始点至测定结束点之间的取样值之中每连续5点设为单位样本群,将单位样本群的5个取样值之中压扁量为第三的取样值设为中央取样值,针对单位样本群的各者,求出通过最小平方法所获得的近似直线的斜率,并求出将所获得的斜率和各中央取样值的压扁量绘制于二维坐标系所得的曲线图(图14),在该曲线图中,将压扁量小于对应于第三区域R3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交点P3)的点且压扁量大于对应于第二区域R2与第一区域R1的交界点(标绘点P1、或交点P1a)的点的区域中近似直线的斜率成为最大值的标绘点设为最大倾斜标绘点P12,进而,在以最大倾斜标绘点P12为起点,自与压扁量最大的单位样本群对应的标绘点起朝压扁量较小的一侧依序进行评估时,将近似直线的斜率成为最初的极小值的标绘点设为极小标绘点P14,若将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标绘点P1、或交点P1a)处的负荷设为F1,将上述分布中与极小标绘点P14对应的点(第二区域分割点P4)处的负荷设为F2,则优选为满足0.8<(F2/F1)≦3。
进一步,在以对应于极小标绘点P14的第二区域分割点P4(图13、图12)为交界点,将第二区域R2分割为位于第二轴上的值较小的一侧的第二区域前半部R21和位于第二轴上的值较大的一侧的第二区域后半部R22的2个区域时,优选为在第二轴的方向上,第二区域前半部R21的范围(图12所示的长度L201)较第二区域后半部R22的范围(图12所示的长度L202)更广。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突起部12具有透气性。更详细而言,包含突起部12的突起部片材10的整体具有透气性。因此,能够将发热体130的热通过突起部12良好地传递至皮肤。尤其是,于发热体130产生蒸气的情形时,能够更良好地将发热体130的热通过突起部12传递至皮肤。
突起部片材10是包含无纺布片材15(图3)而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突起部片材10包含1层无纺布片材15。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无纺布片材15是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纤维和由熔点低于第一树脂材料的第二树脂材料构成且将纤维彼此粘结的粘结部而构成。
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突起部片材10的刚性,进而充分地确保突起部片材10的突起部12的刚性。因此,能够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按压人体等生物体的皮肤。
此外,突起部片材10和无纺布片材15也可以进一步包含第二粘结部,该第二粘结部具有低于第一树脂材料的熔点且高于第二树脂材料的熔点之熔点并且由至少1种以上的树脂材料构成,且将熔点高于该树脂材料的树脂材料(在随着突起部12的成型的无纺布的加工时不会熔解的树脂群(至少包含第一树脂材料))的纤维彼此粘结。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无纺布片材15中的第一树脂材料的含量多于无纺布片材15中的第二树脂材料的含量。
由此,能够将突起部片材10的刚性设为(不会过硬的)适度的范围。此外,能够容易地确保突起部片材10的透气性。
突起部片材10例如包括:平坦的片状基部11;和突起部12,其以基部11为基准向突起部片材10的一面10a侧弯曲为凸起而另一面10b侧变为空腔13。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在空腔13内未填充任何固形物(固体)或液体,空腔13的内部为中空。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在温热器具100中,将包含上述本体片材120和突起部片材10的部分称为本体部50。本体部50紧贴于生物体的皮肤中想要赋予温热的部位。
本体片材120是包括如下构件而构成,即:第一片材121,其在本体部50被贴附于使用者的状态下位于使用者的皮肤侧;和第二片材122,其在本体部50被贴附于使用者的状态下位于与使用者的皮肤侧为相反侧。第一片材121与第二片材122相互重合。
第一片材121与第二片材122例如于位于它们的周缘部的环状接合部123相互接合。第一片材121与第二片材122既可以通过粘着或接着而接合,也可以通过热密封而接合。
第一片材121和第二片材122的各者既可以由单层片材构成,也可以为多个片材的层叠体。
作为构成本体片材120的片状材(第一片材121、第二片材122)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无纺布、织布、其它编织物、聚乙烯或氨基甲酸酯等的树脂膜、多孔质体和它们的任意2种以上的组合等。
突起部片材10贴附于本体片材120的一面、即第一片材121的外表面。突起部12自基部11的突出方向与本体片材120侧为相反侧。
第一片材121与第二片材122的间隙、即由环状接合部123包围的区域成为收容发热体130的收容空间124。
发热体130例如是包括第一包覆片材131、第二包覆片材132和保持于第一包覆片材131与第二包覆片材132之间的片状发热部133而构成。
发热部133的形态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涂布型、粉体型和造纸(抄造)型的3种类型。
其中,涂布型发热部133是通过在皱纹纸、或纸的层叠体涂布能够涂敷的发热组合物(含有铁粉、活性碳、水等的发热组合物),并于其上积层聚合物片材而构成。也可以使用吸水性聚合物、纸或人造丝无纺布等吸水层代替聚合物片材。
粉体型发热部133是通过将混合铁、活性碳、水、SAP(Super Absorbent Polymer,高吸水树脂(超吸收性聚合物))、无机粉体等而成的粉体压固成片状,并将其封入至第一包覆片材131与第二包覆片材132之间而构成。
造纸型发热部133是通过使包含铁粉、活性碳和纸浆而构成的发热材料含有盐水,并将其封入至第一包覆片材131与第二包覆片材132之间而构成。
第一包覆片材131与第二包覆片材132相互重合。由此,通过第一包覆片材131和第二包覆片材132构成将发热部133收容于内部的收容体。
第一包覆片材131与第二包覆片材132例如在它们的周缘部相互接合。
第一包覆片材131与第二包覆片材132既可以通过粘着或接着而接合,也可以通过热密封而接合。
第一包覆片材131和第二包覆片材132之中,第一包覆片材131配置于第一片材121侧、即在贴附有本体部50的状态下成为使用者的皮肤侧的一侧,第二包覆片材132配置于第二片材122侧、即在贴附有本体部50的状态下成为与使用者的皮肤侧为相反侧的一侧。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发热体130也可以不具有第一包覆片材131和第二包覆片材132。在该情形时,将发热部133收容于内部的收容体例如由第一片材121和第二片材122构成。进而,在该情形时,第一片材121具有第一包覆片材131的功能(第一包覆片材131的透气性等),第二片材122具有第二包覆片材132的功能(第二包覆片材132的透气性等)。
发热体130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接合部134接合于本体片材120的内表面。
第一包覆片材131和第二包覆片材132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具有透气性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第一包覆片材131与第二包覆片材132相比透气性更高。此外,第二包覆片材132既可以具有透气性,也可以实质上不具有透气性。
此外,第一包覆片材131为透湿性片材。另一方面,第二包覆片材132为透湿性片材、或非透湿性片材。在第二包覆片材132为透湿性片材的情形时,该第二包覆片材132的透气性可以与第一包覆片材131的透气性相同,也可以低于第一包覆片材131的透气性,还可以高于第一包覆片材131的透气性。
此外,第一片材121的透气性优选为高于第一包覆片材131的透气性,第二片材122的透气性优选为高于第二包覆片材132的透气性。在第二片材122为非透气性的情形时,第二包覆片材132也可以为非透气性,第二包覆片材132也可以并非非透气性。
此外,使第二包覆片材132的透气性低于第一包覆片材131的透气性而变得更容易朝肌肤侧放出蒸气。
此外,第一片材121包含具有透气性和透湿性的材料。第二片材122既可以具有透气性,也可以实质上不具有透气性。此外,第二片材122既可以具有透湿性,也可以实质上不具有透湿性。
此外,优选为突起部片材10的透气性高于第一片材121的透气性。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第二片材122例如可以为实质上不使空气通过的非透气性片材。
此外,温热器具100是在使用前的状态下密闭收容于未图示的包装材内。若将包装材开封,并将温热器具100自包装材取出,则外部大气中所包含的氧气被供给至发热体130,由此,该发热体130进行发热。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突起部12、乃至突起部片材10的整体具有透气性,所以能够经由突起部片材10、第一片材121和第一包覆片材131,将氧气供给至发热体130的发热部133。
温热器具100在使用时自包装材被取出,由此发热体130的发热部133的内部的发热材料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热部133发热并且产生水蒸气(蒸气温热),该水蒸气经由第一包覆片材131、第一片材121和突起部片材10而被放出至外部。
因此,能够将发热体130的热量通过水蒸气的潜热而迅速地传递至生物体的皮肤。
尤其是,通过使突起部12也可以具有透气性,而能够通过自突起部12放出的水蒸气将热传递至皮肤,因此,能够一面利用突起部12将皮肤加温,一面利用突起部12按压皮肤。
此处,突起部片材10的透气度优选为1秒/100ml以上,更优选为3秒/100ml以上。此外,优选为20000秒/100ml以下,更优选为10000秒/100ml以下。
此外,无纺布片材15的透气度优选为1秒/100ml以上,更优选为3秒/100ml以上。此外,优选为20000秒/100ml以下,更优选为10000秒/100ml以下。
此外,第一片材121的透气度优选为20000秒/100ml以下,更优选为10000秒/100ml以下。
此外,第二片材122的透气度优选为与第二包覆片材132的透气度相同、或高于第二包覆片材132的透气度。
透气度是根据JIS P8117所测定的值,以在固定的压力下100ml的空气通过6.45cm2的面积的时间来定义。透气度可利用王研式透气度计或依照其的测定机进行测定。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具有透气性是设为透气度为190000秒/100ml以下,优选设为透气度为100000秒/100ml以下。此外,所谓为非透气性是设为透气度超过190000秒/100ml。
本体片材120的平面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设为矩形状。但是,本体片材120的平面形状也可以为除矩形以外的多边形状、圆形、椭圆形等其它形状。
此外,突起部片材10的平面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如图1所示的设为4个角部分别设为倒角形状的矩形状(例如正方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包含本体片材120和突起部片材10的本体部50例如为矩形状。
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本体部50中突起部12的突出方向(图2中的下方)称为前表面侧,将与突起部12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图2中的上方)称为后表面侧。
突起部片材10和本体片材120的第一片材121构成本体部50的前表面侧的外表面。例如,在突起部片材10(尤其是突起部12)直接接触于生物体的皮肤的状态下使用温热器具100。
此外,本体片材120的第二片材122构成本体部50的后表面侧的外表面。
突起部12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朝向前端侧而前端变细的形状。但是,突起部12的前端部优选为带弧度的形状。
突起部12的形状例如可设为圆锥状、椭圆锥状或长圆锥状等的锥状、或者圆锥台状、椭圆锥台状或长圆锥台状等锥台状。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突起部12的形状形成为圆锥状。
突起部12的高度尺寸H1(图3)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2mm以上且1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上且10mm以下,进而优选为5mm以上且8mm以下。
通过突起部12的高度尺寸H1为2mm以上且15mm以下,能够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且适度地按压生物体的皮肤。
突起部12的直径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2mm以上且38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上且20mm以下。通过突起部12的直径为2mm以上且38mm以下,能够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且适度地按压生物体的皮肤。
突起部12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α(图3)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30度以上,更优选为45度以上。通过突起部12的倾斜角度α为30度以上,能够利用突起部12充分地按压生物体的皮肤。
此外,突起部12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α优选为80度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度以下,更加优选为65度以下。通过使突起部12的倾斜角度α为80度以下,能够将突起部12相对于生物体的皮肤的陷入情况设为适度的范围。
此外,如上所述,突起部12的前端部优选为带弧度的形状。而且,突起部12的前端部的曲率半径优选为0.5mm以上且3.0mm以下,进而优选为0.8mm以上且1.5mm以下。
此处,关于筋膜,例如,若为人体的肩部,则位于距皮肤的表面约6mm的深度,优选为以按压作用和加温作用到达至该深度的方式,设定突起部12的形状和发热体130的发热性能。此外,关于发热体130的发热性能,例如,优选为以皮肤表面的温度变为37℃以上且44℃以下的方式设定,进一步优选为以变为38℃以上且42℃以下的方式设定。
突起部片材10所具有的突起部12的个数并无特别限定,既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突起部12的配置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设为锯齿格子状、正方格子状等的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例如,如图1所示,突起部片材10具有呈锯齿格子状配置的5个突起部12。更详细而言,在突起部片材10的中央部配置有1个突起部12,在该突起部12的周围配置有剩余的4个突起部12。这4个突起部12分别配置在突起部片材10的4个角部。
相邻的突起部12的中心间距离L(图1)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突起部12的高度尺寸H1(图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高度尺寸H1的1.5倍以上。通过这样,能够利用各个突起部12充分地按压生物体的皮肤。
温热器具100包括用以在突起部12压接于皮肤的状态下将温热器具100贴附于生物体的贴附部60。
贴附部60例如包括分别形成为在一方向(图1和图2中的左右方向)略微长条的带状的一对贴附带部61而构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本体片材120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状。例如,沿本体片材120的相互对向的一对边缘的各者,固定有作为各贴附带部6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基端部66。
更详细而言,一对贴附带部61的基端部66如图2所示那样被固定于第二片材122的外表面。
贴附带部61包括片状的贴附部构成片材63和形成于贴附部构成片材63的前端侧的部分中的一面的粘着层64而构成。
粘着层64在贴附部构成片材63中形成在将温热器具100贴附于生物体时成为皮肤侧的面。
如此,贴附部60是包含粘着固定于皮肤的粘着片材部(例如,在贴附部构成片材63中形成有粘着层64的部分)而构成。
因此,通过在对贴附部60赋予张力的状态下将粘着片材部粘着固定于皮肤,而能够如图4所示那样,将突起部12压接于皮肤91,从而将热器具100贴附至生物体。
生物体中贴附温热器具100的部位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将温热器具100贴附于肩或背等主体部、手腕等臂部、脚底等脚部、眼周围等头部。
此外,在温热器具100的使用前的状态下,在各贴附带部61贴附有覆盖粘着层64的剥离纸65。
在温热器具100的使用时,通过将剥离纸65从各贴附带部61剥离,并将各贴附带部61的粘着层64贴附于皮肤91,而能够将温热器具100贴附至生物体。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贴附部构成片材63包含能够沿该贴附部构成片材63的长度方向伸缩的材料。即,各贴附部构成片材63能够沿着图1中的箭头B方向伸缩。
这样,贴附部60是包含伸缩性的伸缩片材部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例如,贴附部构成片材63的整体成为伸缩片材部。
通过在将贴附带部61沿该贴附带部61的长度方向拉伸的状态下,将贴附带部61的前端部的粘着层64贴附于皮肤91,能够以更充分的压接力使突起部12压接于皮肤91。
以下,针对温热器具100的各部的材料和特性的例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作为发热件中的易氧化性金属(可氧化性金属),可以使用通常用作这种发热件的材料的易氧化性金属。作为该易氧化性金属,就操作性、成型性等观点而言,优选为使用粉体或纤维状的形态。
作为具有粉体形态的易氧化性金属,例如可列举出:铁粉、铝粉、锌粉、锰粉、镁粉、钙粉等,在它们之中,就操作性和制造成本等方面而言,可优选地使用铁粉。
作为具有粉体形态的易氧化性金属,就反应的控制良好的观点而言,优选为使用粒径(以下,在称为粒径时是指粉体形态下的最大长度、或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激光绕射法等所测定的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更优选为使用如下的规格,即,含有50质量%以上的粒径为0.1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此外,作为具有纤维状的形态的易氧化性金属,可列举钢纤维、铝纤维、镁纤维等。它们之中,就操作性和制造成本等方面而言,可优选地使用钢纤维、铝纤维等。关于具有纤维状的形态的易氧化性金属,就发热性能等方面而言,优选为使用纤维长度0.1mm以上且50mm以下,粗细1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
发热件中的易氧化性金属的含量优选为3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通过将该含量设为30质量%以上,能够使发热体130的发热温度充分地上升至人用指尖等接触会感到热的程度以上,因此优选。
通过将该含量设为80质量%以下,发热件的透气性变得充分,其结果,甚至发热部133的中心部也可以充分地发生反应,能够使发热体130的发热温度充分地上升。此外,除了将发热体130的发热时间设为充分长之外,也可以将利用保水剂所进行的水分供给设为充分。
此处,关于发热件中的易氧化性金属的含量,可通过依照JIS P8128的灰分试验进行测定,或者利用在易氧化性金属为铁的情形时若施加外部磁场则会产生磁化的性质,并通过振动试样型磁化测定试验等进行测定。
作为发热件中的保水剂,可使用通常用作这种发热件的材料的保水剂。该保水剂作为水分保持剂而发挥作用。此外,该保水剂也可以具有作为保持被供给至易氧化性金属的氧气并将该氧气供给至易氧化性金属的供给剂的功能。
作为该保水剂,例如可优选地使用无机材料者。
作为该保水剂,例如可优选地使用多孔质材。
作为保水剂,例如可列举:活性碳(椰壳碳、木炭粉、烟煤(bituminous coal)、泥煤(peat)、褐煤(lignite))、碳黑、乙炔黑、石墨、沸石、珍珠岩、蛭石、氧化硅、钙霞石、萤石等,它们之中,就具有保水作用、氧气供给作用、催化作用的方面而言,可优选地使用活性碳。
作为该保水剂,就能够形成与易氧化性金属的有效的接触状态的方面而言,优选为使用粒径为0.1μm以上且500μm以下的粉体状,更优选为含有50质量%以上的粒径为0.1μm以上且200μm的粉体状。
作为该保水剂,也可以使用除如上所述般的粉体状以外的形态,例如,也可以使用活性碳纤维等纤维状的形态者。
发热件中的保水剂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通过将该含量设为1质量%以上,能够在发热件中充分地储存为了在达到易氧化性金属通过氧化反应而温度上升至人体温度以上的程度之前使反应持续所必需的水分。此外,由于充分地确保了发热件的透气性,因为能够充分地进行对发热件的氧气供给,能够使发热件的发热效率变得良好。
通过将该含量设为50质量%以下,能够抑制发热件对于所获得的发热量的热容量,因此发热温度上升变大,可获得人能感到温暖的温度上升。
发热件也可以含有电解质。
作为该电解质,可使用通常用作这种发热件的材料的电解质。
作为该电解质,例如可列举:碱金属、碱土类金属或重金属的氯化物或氢氧化物等。而且,它们之中,就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生产成本优异的方面而言,可优选地使用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铁(氯化亚铁、三氯化铁)等各种氯化物。这种电解质可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关于发热件中的电解质的含量,以发热件中的水质量比率优选为0.5质量%以上且24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通过将该含量设为0.5质量%以上,能够使发热件的氧化反应充分地进行,为了确保发热功能所必需的电解质,也可以抑制发热件的水分的比率,其结果,能够充分地确保发热温度上升。
通过将该含量设为24质量%以下,能够使发热件的透气性良好,此外,为了确保发热功能所必需的电解质,可将发热件中的水分比率保持为某种程度的大小,且能够将充分的水供给至易氧化性金属等,而调配发热性能优异且于发热件中均匀的电解质,因而优选。
此外,在发热件中,也可以添加增粘剂或者凝聚剂、进一步也可以添加其它添加物。
发热件例如包含易氧化性金属、保水剂和水而构成。通过对发热件中的易氧化性金属供给氧气,而使发热件进行发热。
此外,发热件也可以为含有铁和碳成分。
此处,所谓的铁既可以为上述易氧化性金属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与上述易氧化性金属不同。此处,所谓的铁是可氧化性铁。
此外,此处所谓的碳成分可为上述保水剂的至少一部分,发热件也可以与上述保水剂分开地含有碳成分。
对于温热器具100的突起部12,发热极限温度优选为35℃以上且98℃以下,更优选为38℃以上且7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2℃以上且60℃以下。
温热器具100的发热极限温度的测定可通过与JIS S4100相同的方法进行。
对于发热体130,每发热件的单位重量(1g)在10分钟内产生的水蒸气量优选为20mg/g以上且250mg/g以下,更优选为70mg/g以上且180mg/g以下。
此处,该水蒸气量(水蒸气产生量)例如以如下方式测定。
测定所使用的装置包括:铝制测定室(容积4.2L);流入通路,其使除湿空气(湿度未达2%,流量2.1L/分钟)流入至测定室的下部;和流出通路,其使空气自测定室的上部流出。流入通路中安装有入口温湿度计和入口流量计。另一方面,流出通路中安装有出口温湿度计和出口流量计。测定室内安装有温度计(热敏电阻)。作为温度计,使用温度分辨程度为0.1℃左右。
在测定环境温度30℃(30±1℃)下将温热器具100自包装袋取出,以突起部片材10的一面10a侧朝上的方式载置于测定室,并将附有金属球(质量4.5g)的温度计置于其上。在该状态下,从测定室的下部流入除湿空气,基于利用入口温湿度计和出口温湿度计所计测的温度和湿度,求出空气流入至测定室前后的绝对湿度的差。进而,基于利用入口流量计和出口流量计所计测的流量,算出温热器具100所放出的水蒸气量。计测从测定开始起经过10分钟为止的水蒸气产生量。
作为无纺布片材15的材料,可列举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或它们的复合纤维,作为制造方法,可列举:纺黏法、针刺法、水刺法、熔喷法、闪蒸纺丝(flash spinning)法、气纺法、热风法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无纺布片材15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纤维和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且将纤维彼此粘结的粘结部而构成。
构成无纺布片材15的第一树脂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尼龙、人造丝、聚苯乙烯、丙烯酸、维尼纶、纤维素、芳纶(aramid)、聚乙烯醇、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其中,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构成无纺布片材15的第二树脂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熔点低于构成无纺布片材15的第一树脂材料的材料。关于构成无纺布片材15的第二树脂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或低熔点PET(共聚聚酯),其中,优选为聚乙烯、或低熔点的PET。
此外,构成无纺布片材15的纤维也可以为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芯和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鞘的芯鞘构造。
无纺布片材15中的第一树脂材料的含量较无纺布片材15中的第二树脂材料的含量更多。
优选为,无纺布片材15中的第一树脂材料的含量为6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此外,无纺布片材15中的第二树脂材料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通过以此方式设定无纺布片材15中的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的含量,能够一面充分地确保无纺布片材15的透气性,一面充分地确保无纺布片材15的刚性。
突起部片材10的基部11的厚度优选为0.03mm以上且2.6mm以下,特别优选为0.08mm以上且1.25mm以下。通过基部11的厚度为0.03mm以上,使得突起部片材10的形态保持性(特别是突起部12的形态保持性)、乃至本体部50的形态保持性变得良好。通过基部11的厚度为2.6mm以下,使得突起部片材10的传热性变得良好。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第二片材122的透湿度低于突起部片材10的透湿度。
通过以此方式设定第二片材122的透湿度和突起部片材10的透湿度,能够利用第二片材122规制随着发热体130的发热的水蒸气的产生方向。例如,对于发热体130的氧气的供给是从突起部片材10侧进行,来自第二片材122的水蒸气的产生得以抑制,而能够设为主要从突起部片材10侧产生水蒸气。
第二片材122的基重为10g/m2以上且200g/m2以下,优选为20g/m2以上且100g/m2以下。通过将第二片材122的基重设定为这样的范围,而能够利用第二片材122规制随着发热的水蒸气的产生方向。
贴附部构成片材63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设为具有伸缩性的无纺布。作为该无纺布的材料,可列举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或它们的复合纤维。
但是,贴附部构成片材63并不限于无纺布,例如也可以为含橡胶纤维的织布等。
粘着层64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橡胶类、丙烯酸类、硅酮类、乳液类、热熔体类、水凝胶类等的粘着材料。
其次,对制作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100的突起部片材10的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作为无纺布片材15的原料的无纺布片材18。
此处,无纺布片材18例如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纤维和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二纤维而构成(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的混绵的情形)。但是,构成无纺布片材18的纤维也可以为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芯和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鞘的芯鞘构造。
其次,通过对无纺布片材18进行热压,而成型为形成有突起部12的突起部片材10。
此处,热压的温度设定为第一树脂材料的熔点与第二树脂材料的熔点的中间的温度。即,热压的温度为未达第一树脂材料的熔点的温度,且设为第二树脂材料的熔点以上的温度。
由此,能够使第二树脂材料熔融,另一方面,使第一树脂材料不熔融,因此经由熔融的第二树脂材料将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纤维(该纤维也可以为芯鞘构造的芯的部分)彼此粘结。即,熔融的第二树脂材料构成将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纤维彼此粘结的粘结部。
其结果,能够一面确保突起部片材10的透气性,一面充分地确保突起部片材10的刚性。即,能够充分地确保基部11的透气性和刚性,并且对于突起部12,也能够一面从该突起部12的基端遍和前端地确保透气性,一面使整体具有充分的刚性。
此处,热压的温度优选为能够使第二树脂材料充分地熔融的范围内,尽可能设定为低温(例如,第二树脂材料的熔点+30℃以下的温度,优选为第二树脂材料的熔点+20℃以下的温度)。通过这样,能够使热压后的无纺布片材15具有无纺布的质感,而本体部50的肌肤触感变得良好。
此处,例如,如图5(a)所示,可使用相互对向地配置的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而在突起部片材10形成突起部12。
第一模具70包括:平坦面71,其与第二模具80对向;和多个突起部72,其从平坦面71朝着第二模具80侧突出。
第二模具80包括:平坦面81,其与第一模具70对向;和多个凹部82,其等于平坦面81分别形成于与各突起部72对向的部位。
如图5(b)所示,通过使第一模具70与第二模具80相互接近而对突起部片材10沿厚度方向进行加压,并且利用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将突起部片材10加热,从而在突起部片材10形成多个突起部12。在突起部片材10中,与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的平坦面71、81对应的部位成为基部11,与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的突起部72和凹部82对应的部位成为突起部12。
此处,对突起部片材10的优选成型条件的例进行说明。
加压温度(成型温度)优选为90℃以上且220℃以下,更优选为100℃以上且200℃以下。
无纺布片材15的基重优选为15g/m2以上且500g/m2以下,更优选为30g/m2以上且3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g/m2以上且250g/m2以下。通过无纺布片材15的基重为15g/m2以上,除了能够确保突起部片材10的充分的强度以外,还能使发热体130的温度适度松弛并传递至皮肤。通过无纺布片材15的基重为500g/m2以下,能够经由突起部片材10将发热体130的温度有效率地传递至皮肤。
加压时间优选为0.5秒以上且200秒以下,更优选为1秒以上且100秒以下。
其次,使用图7(a)至图7(d),对突起部12的配置和突起部12的形状等的变化例进行说明。
<变化例1>
图7(a)和图7(b)是用以对突起部片材10的平面形状、突起部12的配置和突起部12的形状的变化例1进行说明的图,其中,图7(a)为俯视图,图7(b)为沿着图7(a)的A-A线的截面图。
在该变化例的情形时,突起部12形成为圆锥台状。即,突起部12的顶部形成为平坦。
此外,突起部12配置为锯齿格子状,在突起部片材10形成有例如横向3行、合计10个突起部12。
突起部片材10的平面形状例如形成为六边形状。
<变化例2>
图7(c)和图7(d)是用以对突起部片材10的平面形状、突起部12的配置和突起部12的形状的变化例2进行说明的图,其中,图7(c)为俯视图,图7(d)为沿着图7(c)的A-A线的截面图。
在该变化例的情形时,突起部片材10具有相互形状不同的多种突起部12。
此外,在该变化例的情形时,突起部片材10具有相互尺寸不同的多种突起部12。
更详细而言,在该变化例的情形时,突起部片材10的平面形状例如与变化例1相同。而且,在突起部片材10的中央部配置有横向的长圆形的1个突起部12(以下称为第一突起部12a),在第一突起部12a的周围呈环状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例如8个)突起部12(以下称为第二突起部12b)。
第一突起部12a的顶部具有横向的棱线(参照图7(d))。
该变化例的突起部片材10中的第一突起部12a的配置区域相当于变化例1的突起部片材10中的中央部的2个突起部12的配置区域。即,第一突起部12a的尺寸与第二突起部12b的尺寸相互不同,例如,在沿突起部片材10的面垂直方向观察时,第一突起部12a的外形尺寸大于第二突起部12b的外形尺寸。
第一突起部12a的平面形状例如为长圆形。另一方面,第二突起部12b的平面形状例如为圆形。即,第一突起部12a与第二突起部12b是形状相互不同。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8至图9(b)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100。其突起部片材10的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100不同,在其它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100同样地构成。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突起部片材10包含1片无纺布片材1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片材10包含如下构件而构成,即:无纺布片材15(第一无纺布片材),其构成该突起部片材10中的一最外层;无纺布片材17(第二无纺布片材),其构成该突起部片材10中的另一最外层;和透气片材16,其构成位于第一无纺布片材与第二无纺布片材之间的中间层。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例如,突起部片材10如图8所示那样成为无纺布片材15、透气片材16和无纺布片材17的3层构造。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突起部片材10也可以包含除无纺布片材15、透气片材16和无纺布片材17的3层以外的层而构成。作为一例,突起部片材10也可以在无纺布片材15与无纺布片材17之间具备2层透气片材16,进一步在这种2层透气片材16彼此之间具备第三无纺布片材,而成为合计5层的层构造。
如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那样,无纺布片材15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纤维和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且将纤维彼此粘结的粘结部而构成。此外,无纺布片材17也可以与无纺布片材15同样地,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纤维和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且将纤维彼此粘结的粘结部而构成。
即,第一无纺布片材和第二无纺布片材的各者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纤维和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且将纤维彼此粘结的粘结部而构成。
但是,构成无纺布片材15的第一树脂材料、与构成无纺布片材17的第一树脂材料既可以为相互相同的材料,也可以为相互不同的材料。
此外,构成无纺布片材15的第二树脂材料、与构成无纺布片材17的第二树脂材料既可以为相互相同的材料,也可以为相互不同的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例如,无纺布片材15与无纺布片材17是由相互相同的材料构成,构成无纺布片材15的第一树脂材料、与构成无纺布片材17的第一树脂材料为相互相同的材料,并且构成无纺布片材15的第二树脂材料与构成无纺布片材17的第二树脂材料为相互相同的材料。
此外,关于无纺布片材17的基重,能够与无纺布片材15的基重同样地适当设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构成无纺布片材15的纤维也可以成为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芯和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鞘的芯鞘构造。
此外,关于构成无纺布片材17的纤维,也同样地成为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芯和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鞘的芯鞘构造。
无纺布片材17的透气度与无纺布片材15的透气度相同,优选为1秒/100ml以上,更优选为3秒/100ml以上。此外,优选为20000秒/100ml以下,更优选为10000秒/100ml以下。
透气片材16包含熔点高于第二树脂材料的第三树脂材料而构成。
透气片材16的透气性并无特别限定,例如,透气片材16的透湿度优选为100g/(m2·24h)以上且13000g/(m2·24h)以下,尤其优选为200g/(m2·24h)以上且8000g/(m2·24h)以下。通过将透气片材16的透湿度设定为这样的范围,若将温热器具100从包装材取出则氧气迅速地通过突起部片材10而供给至发热体130,能够自该发热体130迅速地产生热和水蒸气,并且能够使发热的持续时间变得足够长。透气片材16的透湿度的测定可通过例如JIS(Z0208)CaCl2法而进行,测定条件可设为40℃、90%RHM。
透气片材16既可以遍及其整个面地具有透气性,也可以局部地具有透气性。
透气片材16的基重优选为10g/m2以上且200g/m2以下,特别优选为20g/m2以上且100g/m2以下。通过将透气片材16的基重设定为这样的范围,若将温热器具100从包装材取出则能够迅速地产生热和水蒸气,并且能够使发热的持续时间变得足够长。
作为透气片材16,可列举出,在由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或聚酯、聚酰胺、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树脂构成的片材机械地形成有透气孔的片材;使这种树脂与无机填料的混合片材通过延伸而界面剥离,从而设置有微细的透气孔的片材;和利用该结晶构造的界面剥离而形成有微细的透气孔的片材;以及利用通过发泡成型所产生的连续气泡使微细的透气孔连通而成的片材等。此外,作为透气片材16,也可以列举出,由聚烯烃等合成纸浆、木材纸浆、人造丝、乙酸酯等半合成纤维、维尼纶纤维、聚酯纤维等所形成的无纺布、织布、合成纸、纸等。透气片材16也可以将多片重叠而使用。
更详细而言,作为透气片材16,通过使聚丙烯与碳酸钙的混合片材通过延伸而界面剥离,能够优选地使用在该混合片材形成微细的透气孔的片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通过将聚丙烯与碳酸钙的混合片材延伸而构成透气片材16的情况进行以下的说明。
接着,对制作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突起部片材10的方法的例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成为无纺布片材15的原料的无纺布片材18、透气片材16和成为无纺布片材17的原料的无纺布片材19,以依序重叠无纺布片材18、透气片材16和无纺布片材19的方式将这3个片材积层。
如上所述,无纺布片材18例如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纤维和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二纤维而构成。但是,构成无纺布片材18的纤维也可以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芯和由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鞘的芯鞘构造。
无纺布片材19也可以与例如无纺布片材18相同。
其次,通过对这3个片材(无纺布片材18、透气片材16和无纺布片材19)的层叠体进行热压,而成型为形成有突起部12的突起部片材10(参照图9(a)、图9(b))。
在本实施方式中,热压的温度也可以设定为第一树脂材料的熔点与第二树脂材料的熔点的中间的温度。即,热压的温度为未达第一树脂材料的熔点的温度,且设为第二树脂材料的熔点以上的温度。
由此,能够使第二树脂材料熔融,另一方面,使第一树脂材料不熔融,因此,经由熔融的第二树脂材料将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纤维(该纤维也可以为芯鞘构造的芯的部分)彼此粘结。即,熔融的第二树脂材料构成将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纤维彼此粘结的粘结部。
由此,能够一面确保无纺布片材15和无纺布片材17的透气性,一面充分地确保无纺布片材15和无纺布片材17的刚性,因而能够充分地确保突起部片材10的透气性和刚性。即,能够充分地确保基部11的透气性和刚性,并且对于突起部12也能够一面从该突起部12的基端遍及前端地确保透气性,一面使整体具有充分的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热压的温度也可以优选为在能够使第二树脂材料充分地熔融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设定为低温(例如,第二树脂材料的熔点+30℃以下的温度,优选为第二树脂材料的熔点+10℃以下的温度。通过这样,能够使热压后的无纺布片材15和无纺布片材17具有无纺布的质感。尤其是,通过位于本体部50的外表面侧的无纺布片材17具有无纺布的质感,而本体部50的肌肤触感变得良好。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热压的温度优选为低于透气片材16所包含的第三树脂材料的熔点的温度,且设定为低于透气片材16的延伸温度的温度。由此,在热压后也能够维持透气片材16的透气孔,从而确保该透气片材16的透气性。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包含第三树脂材料而构成的透气片材16的两面分别重叠有无纺布片材18和无纺布片材19的状态下,将这3层片材(无纺布片材18、透气片材16和无纺布片材19)进行热压,而形成突起部12。
由此,在热压时,能够分别通过无纺布片材18、19保护透气片材16的两面。因此,即便在供于热压的突起部片材10所具备的透气片材16包含例如如聚丙烯等那样的具有较高的结晶性的第三树脂材料的情形时,也能够一面抑制透气片材16的断裂,一面在突起部片材10形成突起部12。因此,能够使突起部片材10遍及整个面地具有均匀的透气性。
此外,热压后的突起部片材10成为在透气片材16的两面分别配置有无纺布片材15、17的层叠构造。因此,能够更容易地确保突起部片材10的刚性,尤其是对于突起部12也能够良好地确保刚性。
此外,在热压后的突起部片材10中,无纺布片材15的第二树脂材料和无纺布片材17的第二树脂材料既可以相对于透气片材16粘结,也可以不粘结。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无纺布片材15的第二树脂材料和无纺布片材17的第二树脂材料是相对于透气片材16不粘结,由此,能够良好地维持透气片材16的透气性。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使用通过将聚丙烯与碳酸钙的混合片材延伸而构成的片材作为透气片材1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例如,透气片材16也可以为通过在由第三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片材形成多个细孔所制作的片材。即,透气片材16例如为由第三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片材,且具有贯通该透气片材16的正背面的多个细孔。
此外,也可以优选为上述热压时在透气片材16的两面重叠无纺布片材18和无纺布片材19之前,预先将无纺布贴合于透气片材16,而将透气片材16增强。
[第三实施方式]
其次,使用图10(a)和图10(b)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省略整体图标)在突起部片材10的突起部12的形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其它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同样地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突起部12为如下的多阶构造,即,包含:第一阶部212a;和第二阶部212b,其配置于较第一阶部212a更靠该突起部12的突出方向前端侧,且沿该突起部12的突出方向观察该突起部12时的尺寸小于第一阶部212a。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突起部12为第一阶部212a与第二阶部212b的二阶构造。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突起部12也可以形成为三阶构造以上的阶构造。
更详细而言,第一阶部212a例如为半球状(圆顶状)的形状。此外,第二阶部212b例如为圆锥状的形状。但是,第二阶部212b的顶部带有弧度。此外,第一阶部212a与第二阶部212b是相互同心地配置。
通过突起部12为多阶构造,例如在一部分台阶(例如第一阶部212a)被压扁的状态下,能够利用突起部12(主要为第二阶部212b)舒服地进行穴位按压。此外,由于沿着突起部12的突出方向观察该突起部12时第二阶部212b的尺寸小于第一阶部212a,因而能够利用第二阶部212b局部地按压皮肤,因此能够进行更舒服的穴位按压。
[第四实施方式]
其次,使用图11(a)至图11(d)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省略整体图标)在突起部片材10的突起部12的形状这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其它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同样地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突起部12包括配置于第一阶部212a与第二阶部212b之间的环状凹部212c。此外,第一阶部212a的顶部例如成为环状的平坦部212d。第一阶部212a、凹部212c和第二阶部212b是相互同心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形同样地,例如在第一阶部212a被压扁的状态下,能够利用突起部12(主要为第二阶部212b)舒服地进行穴位按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在利用第二阶部212b按压皮肤而进行穴位按压时,凹部212c发生弹性变形,由此,能够利用第二阶部212b随着充分的弹性力进行穴位按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化例,也可以包含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化、改良等态样。
例如,发热件也可以包含易氧化性金属、保水剂、水和吸水性聚合物而构成。
通过发热件包含吸水性聚合物而构成,能够利用吸水性聚合物吸收发热件中的剩余的水。因此,能够使得一旦将温热器具100自包装材取出发热体130便迅速地发热。
发热件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1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且8质量%以下。通过将发热件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设为1质量%以上,能够通过吸水性聚合物充分地进行吸水。此外,通过将发热件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设为12质量%以下,能够充分地确保有助于发热的易氧化性金属在发热件中的含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贴附部60是具备粘着性的一对贴附带部61而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使用包袋等带状体将本体部50卷绕至腿或臂等,而使突起部12压接于皮肤。
此外,贴附部60也可以为如具备挂在使用者的耳朵的一对挂耳部的眼罩般的形态。即,贴附部60也可以具备一对挂耳部代替一对贴附带部61。
此外,贴附部60也可以是例如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一体成形的U字状的板状构件。即,贴附部60也可以包括:一对对向部,其相互对向地配置;和连结部,其将该对向部彼此相互连结。
在该情形时,在将本体部50通过贴附等而安装于一对向部的内表面的状态下,将一对对向部的对向间隔扩大,进而在该状态下,将手掌等插入至一对对向部的对向间隔中,解除将一对对向部的对向间隔扩大的力。由此,贴附部60弹性恢复,因此,例如使突起部12压接于手掌中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分的皮肤,而能够利用突起部12按压位于该部分的穴位等。
上述实施方式包含以下的技术思想。
<1>一种温热器具,其包括:
片状的本体片材,其具有发热体;和
突起部片材,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片材的一面;
上述突起部片材具有向上述一侧凸起的突起部,
将对上述突起部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按压时的负荷的大小设为第一轴,将该突起部的压扁量设为第二轴,上述负荷与上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包括:
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中的上述压扁量随着上述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和
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位于上述第二轴上的值大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一侧,随着上述负荷的增大的上述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大于上述第一区域中的增大比率;
在上述第二轴的方向上,上述第二区域的范围比上述第一区域的范围广。
<2>如<1>中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分布还包括第三区域,该第三区域位于上述第二轴上的值大于上述第二区域的一侧,随着上述负荷的增大的上述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小于上述第二区域中的增大比率。
<3>如<2>中的温热器具,其中,在将上述分布以相互连续的3条折线近似表示时,与第一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上述第一区域,与邻接于上述第一折线部分的第二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上述第二区域,与邻接于上述第二折线部分的第三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上述第三区域。
<4>如<3>中的温热器具,其中,在上述第一区域的一端,上述负荷为0。
<5>如<1>至<4>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分布包括在上述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内,在上述第二轴的方向上以上述突起部的高度尺寸的1/180以上且1/100以下的绘制间隔绘制出的标绘点,
将测定开始点至测定结束点之间的取样值之中每连续5点设为单位样本群,
将上述单位样本群的5个取样值之中上述压扁量为第三的取样值设为中央取样值,
对上述单位样本群的各者,求出通过最小平方法所获得的近似直线的斜率,并求出将所获得的斜率和各中央取样值的压扁量绘制于二维坐标系所得的曲线图,
在上述曲线图中,将压扁量小于对应于上述第三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交界点的点且压扁量大于对应于上述第二区域与上述第一区域的交界点的点的区域中上述近似直线的斜率成为最大值的标绘点设为最大倾斜标绘点,
进一步,在以上述最大倾斜标绘点为起点,从与压扁量最大的单位样本群对应的标绘点起朝压扁量小的一侧依序进行评估时,将上述近似直线的斜率成为最初的极小值的标绘点设为极小标绘点,
将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交界点处的上述负荷设为F1,上述分布中与上述极小标绘点对应的点(第二区域分割点P4)处的上述负荷设为F2,此时,
F1和F2满足0.8<(F2/F1)≦3。
<6>如<1>至<5>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第二区域包含上述压扁量成为上述突起部的高度的1/4的点。
<7>如<1>至<6>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交界处的上述负荷为20N以下。
<8>如<1>至<7>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第二区域处的上述负荷的最小值为0.2N以上。
<9>如<1>至<8>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具有透气性。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包含以下的技术思想。
<10>如<9>的温热器具,其满足(F2/F1)≦2。
<11>如<9>或<10>的温热器具,其中,在以上述分布中与上述极小标绘点对应的点(第二区域分割点P4)为交界点,将上述第二区域分割为位于上述第二轴上的值较小的一侧的第二区域前半部和位于上述第二轴上的值较大的一侧的第二区域后半部的2个区域时,在上述第二轴的方向上,上述第二区域前半部的范围较上述第二区域后半部的范围更广。
<12>如<1>至<11>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分布包含在上述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内,在上述第二轴的方向上以上述突起部的高度尺寸的1/180以上且1/100以下的绘制间隔绘制出的标绘点。
<13>如<12>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交界点为上述分布的上降伏点。
<14>如<12>的温热器具,其中,将从测定开始点至测定结束点之间的取样值之中每连续的5点设为单位样本群,
将上述单位样本群的5个取样值之中上述压扁量为第三的取样值设为中央取样值,
针对上述单位样本群的各者,求出通过最小平方法所获得的近似直线的斜率,并求出将所获得的斜率和各中央取样值的压扁量绘制于二维坐标系所得的曲线图,
在上述曲线图中,在从对应于压扁量最小的单位样本群(测定开始点侧的单位样本群)的标绘点起依序进行评估时,将压扁量的值小于上述近似直线的斜率的值的最初极小值的范围中的该斜率成为最大值的标绘点设为第一最大标绘点,
将上述第一最大标绘点的纵轴的值设为初始弹性率,
在上述分布中,将通过与上述第一最大标绘点对应的标绘点且斜率成为上述初始弹性率的直线设为上述第一区域的近似直线,
使上述第一区域的近似直线朝着上述第二轴上的值较大的一侧平行移动上述突起部的高度尺寸的1%量所得的1%偏移直线、与上述分布的交点为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交界点。
<15>如<12>至<14>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将测定开始点至测定结束点之间的取样值之中每连续的5点设为单位样本群,
将上述单位样本群的5个取样值之中上述压扁量为第三的取样值设为中央取样值,
对上述单位样本群的各者,求出通过最小平方法所获得的近似直线的斜率,并求出将所获得的斜率和各中央取样值的压扁量绘制于二维坐标系所得的曲线图,
在上述曲线图中,在从对应于压扁量最大的单位样本群(测定结束点侧的单位样本群)的标绘点起依序进行评估时,将压扁量大于对应于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交界点的点的范围中斜率成为最大的值设为最大倾斜标绘点,在上述分布中,将上述第二轴的值大于与上述最大倾斜标绘点对应的标绘点的一侧的区域中与上述单位样本群中所包含的5个取样值的相关系数满足90%的近似直线之中最靠测定结束点侧的近似直线设为上述第三区域的近似直线,
使上述第三区域的近似直线朝着上述第二轴的值变小的方向移动上述突起部的高度尺寸的1%所得的1%反向偏移直线、与上述分布的交点为上述第二区域与上述第三区域的交界点。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包含以下的技术思想。
<16>如<1>至<15>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第二区域中的上述负荷的最小值为0.4N以上。
<17>如<3>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第二折线部分的斜率为正(在上述第二折线部分中,上述负荷增大,同时上述压扁量增大)。
<18>如<3>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第二折线部分的斜率为零(0)(在上述第二折线部分中,上述负荷不变化,而上述压扁量增大)。
<19>如<3>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第二折线部分的斜率为负(在上述第二折线部分中,上述负荷减少,同时上述压扁量增大)。
<20>如<1>至<19>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包含上述突起部的上述突起部片材的整体具有透气性。
<21>如<1>至<20>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片材的透气度优选为1秒/100ml以上,更优选为3秒/100ml以上,且优选为20000秒/100ml以下,更优选为10000秒/100ml以下。
<22>如<1>至<21>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片材是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纤维和由熔点低于上述第一树脂材料的第二树脂材料构成且将上述纤维彼此粘结的粘结部而构成。
<23>如<22>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片材中的上述第一树脂材料的含量多于上述突起部片材中的上述第二树脂材料的含量。
<24>如<1>至<23>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的内部为中空。
<25>如<1>至<24>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形成为朝向前端侧而前端变细的锥形状,或上述突起部包含形成为朝向前端侧而前端变细的锥形状的部分。
<26>如<25>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的前端部为带弧度的形状。
<27>如<1>至<26>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的侧面的倾斜角度优选为30度以上,更优选为45度以上。
<28>如<1>至<27>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的侧面的倾斜角度优选为80度以下,更优选为70度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5度以下。
<29>如<1>至<28>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的高度尺寸优选为2mm以上且1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上且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mm以上且8mm以下。
<30>如<1>至<29>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的直径优选为2mm以上且38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上且20mm以下。
<31>如<1>至<30>中任一项的温热器具,其中,上述突起部为如下的多阶构造,即,其包含:第一阶部;和第二阶部,其配置于较上述第一阶部更靠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侧且沿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观察该突起部时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阶部。
[实施例]
以下,对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
在各实施例1~10中,制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突起部片材。即,在各实施例1~10中,通过将包含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纤维和由熔点低于第一树脂材料的第二树脂材料构成且将纤维彼此粘结的粘结部而构成的无纺布片材加压成型,而制作突起部片材。在各实施例1~10中,第一树脂材料为PET,第二树脂材料为低熔点PET。在各实施例1~10中,使突起部片材的成型条件不同。此外,在各实施例1~9中,突起部的高度为约6mm,在实施例10中,突起部的高度为6.5mm。
在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中,制作与第四实施方式(图11(a)至图11(d))相同的突起部片材。在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中,无纺布片材也可以使用与实施例1~10的相同,突起部的高度为6.0mm。
在实施例13和实施例14中,制作突起部的形状为与第三实施方式(图10(a)、图10(b))相似的形状,且第一阶部212a的平面形状为圆角的星形(如具有5瓣花瓣的花一样的形状)的突起部片材。在实施例13和实施例14中,无纺布片材也可以使用与实施例1~10的相同,突起部的高度为6.0mm。
在实施例15中,制作突起部的平面形状为椭圆形的突起部片材。在实施例15中,无纺布片材也可以使用与实施例1~10的相同,突起部的高度为10.0mm。
图25表示各实施例的突起部片材的成型条件等。
关于成型温度(加压温度),在实施例1、5、6中设为110℃,在实施例2、4、7中设为160℃,在实施例3、8、9中设为185℃。
关于无纺布片材的基重,在实施例1、4、8中设为140g/m2,在实施例2、5、9中设为190g/m2,在实施例3、6、7中设为330g/m2
关于加压时间,在实施例1、2、3中设为10秒,在实施例5、7、8中设为30秒,在实施例4、6、9中设为50秒。
此外,虽然在表中未表示,但在实施例10中,成型温度设为160℃,无纺布片材的基重设为190g/m2,加压时间设为10秒。在实施例11中,成型温度设为110℃,无纺布片材的基重设为210g/m2,加压时间设为50秒。在实施例12中,仅无纺布片材的基重与实施例11不同,该基重设为150g/m2。在实施例13中,成型温度设为110℃,无纺布片材的基重设为210g/m2,加压时间设为50秒。在实施例14中,仅无纺布片材的基重与实施例13不同,该基重设为150g/m2。在实施例15中,成型温度设为120℃,无纺布片材的基重设为210g/m2,加压时间设为20秒。
此外,在各个比较例中,使用由非晶态PET的纤维构成的无纺布片材制作与各实施例相同的形状的突起部片材。在各个比较例中,使突起部片材的成型条件不同。
关于成型温度(加压温度),在比较例1中设为100℃,在比较例2中设为120℃,在比较例3中设为110℃。
关于非晶态PET的无纺布片材的基重,在比较例1中设为50g/m2,在比较例2中设为150g/m2,在比较例3中设为250g/m2
关于加压时间,在比较例1中设为5秒,在比较例2中也可以设为5秒,在比较例3中也可以设为5秒。
在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针对1个突起部,获得表示对该突起部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按压时的负荷的大小、与突起部的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
具体而言,如下所述,进行依据JIS K7181(塑料-压缩特性的求出方法)的测定。
使用Tensilon;UCT-100W(ORIENTEC公司制造)作为测定装置,将突起部片材载置于水平的支持台上,对于1个突起部,一面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负荷,一面计测负荷的大小和突起部的压扁量。按压突起部的速度设为3mm/分钟。作为计测负荷的大小的负荷元(load cell),使用的容量为250N。
在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基于以相同条件制作的样本,切割出3处包含突起部的部分,并且各制作3个试样,针对各试样进行测定。即,在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测定次数设为每例3次,并基于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而获得分布。
图12所示的曲线L51表示关于实施例10的突起部片材的突起部的分布。图13表示构成图12的分布的标绘点。图14是表示实施例10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斜率的标绘点的图。
在图13中,绘制间隔为0.05mm,第二轴上的上述分布的绘制间隔(取样值的间隔)为突起部的高度尺寸的1/130。在图13中,绘制有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的合计98个标绘点。
如上所述,在图12、图13的分布中,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为上降伏点、即标绘点P1。此外,第二区域R2与第三区域R3的交界点为交点P3。
图15所示的曲线L51表示关于实施例11的突起部片材的突起部的分布。图16表示构成图15的分布的标绘点。图17所示的曲线L71表示实施例11的突起部的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的斜率的标绘点,图17所示的曲线L72是关于实施例11的突起部,表示通过上述最小平方法所求出的各近似直线、与对应于该近似直线的单位样本群中所包含的5个取样值的相关系数。
在图16中,绘制间隔为0.05mm,第二轴中的上述分布的绘制间隔(取样值的间隔)为突起部的高度尺寸的1/130。在图17中,于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内绘制有合计99个标绘点。
在图15、图16的分布中,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为上降伏点、即标绘点P1。此外,第二区域R2与第三区域R3的交界点为交点P3。
此外,关于另一实施例和比较例,也可以使用上述方法,将上降伏点或1%耐力点设为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将1%反向偏移直线(参照图13的1%反向偏移直线L44)与分布的交点设为第二区域R2与第三区域R3的交界点。此外,在图18至图20中,概念性地表示第一区域R1、第二区域R2和第三区域R3的范围、以及第一折线部分R31、第二折线部分R32和第三折线部分R33的斜率等,因此未必精确地进行图示。
图18表示关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突起部片材的突起部的分布。在图18中,纵轴(第一轴)表示对于突起部的负荷的大小,横轴(第二轴)表示突起部的压扁量。实施例1的分布为曲线L11,实施例2的分布为曲线L12,实施例3的分布为曲线L13。
图19是将图18沿纵轴方向放大所得的图。但是,在图19中,省略第三实施例的分布(曲线L13)的图标。
图20是将图19进一步沿纵轴方向放大所得的图。但是,在图20中,省略第二实施例的分布(曲线L12)的图标。
此外,关于实施例1的分布(曲线L11),如图19所示,第三区域R3之中负荷为约55N至100N的范围(虚线的部分)是根据负荷未达55N的范围所推定。
图21表示关于比较例1、比较例2和比较例3的突起部片材的突起部的分布。在图21中,纵轴(第一轴)表示对于突起部的负荷的大小,横轴(第二轴)表示突起部的压扁量。比较例1的分布为曲线L21,比较例2的分布为曲线L22,比较例3的分布为曲线L23。
图22是将图21沿纵轴方向放大所得的图。但是,在图22中,省略第三比较例的分布(曲线L23)的图标。
图23是将图22进一步沿纵轴方向放大所得的图。但是,在图23中,省略第二比较例的分布(曲线21)的图标。
此外,关于比较例1的分布(曲线L21),如图21至图23所示,第三区域R3之中负荷为约1.8N至100N的范围(虚线的部分)是根据负荷未达1.8N的范围所推定。同样地,关于比较例2的分布(曲线L22),如图21和图22所示,第三区域R3之中负荷为约47N至100N的范围(虚线的部分)是根据负荷未达47N的范围所推定。
图24表示关于实施例4、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突起部片材的突起部的分布。在图24中,纵轴(第一轴)表示对于突起部的负荷的大小,横轴(第二轴)表示突起部的压扁量。
如图12、图15和图18至图20中的任一者所示,在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任一者中,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曲线L11、L12、L13)均包含:第一区域R1,其是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压扁量增大;和第二区域R2,其是位于第二轴(横轴)上的值大于第一区域R1的一侧(图12、图15、图18至图20的各者中的右侧),且随着负荷的增大的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大于第一区域R1中的增大比率;且在第二轴的方向(图12、图15、图18至图20的各者中的左右方向)上,第二区域R2的范围(长度L2)较第一区域R1的范围(长度L1)更广。
因此,可以认为能够抑制来自突起部的反作用力变得过大,因此能够利用突起部更舒服地按压人体等生物体的皮肤。
此外,在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任一者中,上述分布均进而包含第三区域R3,该第三区域R3是位于第二轴上的值大于第二区域R2的一侧,且随着负荷的增大的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小于第二区域R2中的增大比率。
此外,在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任一者中,均为在将上述分布以相互连续的3条折线近似表示时,与第一折线部分R31对应的区域为第一区域R1,与邻接于第一折线部分R31的第二折线部分R32对应的区域为第二区域R2,与邻接于第二折线部分R32的第三折线部分R33对应的区域为第三区域R3。
此外,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3、实施例11的任一者中,均为在第一区域R1的一端,负荷为0。在实施例10的图13中,省略负荷为0的标绘点的图示,但在实施例10中,也可以是在第一区域R1的一端,负荷为0。
此外,在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任一者中,均为第三区域R3是上述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
此外,在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任一者中,均为第二区域R2包含上述压扁量成为突起部的高度的1/4的点(实施例10中为压扁量成为1.625mm的点,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为压扁量成为1.5mm的点)。
此外,在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任一者中,均为第二区域R2中的上述负荷的最小值为0.2N以上。
此外,在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任一者中,均确认出突起部具有透气性。
此外,在实施例10、实施例11中,若将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交界点(标绘点P1)处的负荷设为F1,将第二区域分割点P4处的负荷设为F2,则满足0.8<(F2/F1)≦2。进而言之,在实施例10中,满足1<(F2/F1)≦1.5。
此外,在实施例10和实施例11中,在第二轴的方向上,第二区域前半部R21的范围(长度L201)较第二区域后半部R22的范围(长度L202)更广。进而言之,在实施例10和实施例11中,长度L201为长度L202的2倍以上。尤其是,在实施例11中,长度L201为长度L202的3倍以上。
另一方面,如图21至图23中的任一者所示,在比较例1至比较例3的任一者中,均与本发明不同,在第二轴的方向(图21至图23的各者中的左右方向)上,第一区域R1的范围(长度L1)较第二区域R2的范围(长度L2)更广。
此外,在比较例1至比较例3的任一者中,均为第二区域不包含上述压扁量成为突起部的高度的1/4的点(压扁量成为1.5mm的点)。
此外,在图24所示的实施例4、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也可以是负荷与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包含:第一区域,其是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压扁量增大;和第二区域,其是位于第二轴(横轴)上的值大于第一区域的一侧(图24中的右侧),且随着负荷的增大的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大于第一区域中的增大比率;且在第二轴的方向(图24中的左右方向)上,第二区域R2的范围(长度)较第一区域的范围(长度)更广。
此外,虽省略图示,但在实施例7至实施例9、实施例12至实施例15的任一者中,也可以确认出相同。
此外,虽省略图示,但在实施例4至实施例9、实施例12至实施例15的任一者中,也可以确认出上述分布进而还包含第三区域,该第三区域是位于第二轴上的值大于第二区域的一侧,且随着负荷的增大的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小于第二区域中的增大比率。
此外,在实施例4至实施例9、实施例12至实施例15的任一者中,也可以确认出在将上述分布以相互连续的3条折线近似表示时,与第一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与邻接于第一折线部分的第二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第二区域,与邻接于第二折线部分的第三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第三区域。
此外,在实施例4至实施例9、实施例12至实施例15的任一者中,也可以是在第一区域的一端,负荷为0,第三区域是上述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第二区域包含上述压扁量成为突起部的高度的1/4的点(压扁量成为1.5mm的点),第二区域R2中的上述负荷的最小值为0.2N以上,突起部具有透气性。
此外,在实施例12至实施例15的任一者中,也可以确认出满足0.8<(F2/F1)≦3。
此外,如图25所示,可认为于上述压扁量成为突起部的高度的1/4时施加于突起部的压力是成型温度越高则越大,且无纺布片材的基重越大则越大。
本发明申请主张以2018年3月2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8-060660号为基础的优先权,且将其全部揭示并入本文中。
符号说明
10 片材
10a 一面
10b 另一面
11 基部
12 突起部
12a 第一突起部
12b 第二突起部
13 空腔(空洞)
15、17、18、19 无纺布片材
16 透气片材
50 本体部
60 贴附部(贴合部)
61 贴附带部(贴合带部)
63 贴附部构成片材(贴合部构成片材)
64 粘着层
65 剥离纸
66 基端部
70 第一模具
71 平坦面
72 突起部
80 第二模具
81 平坦面
82 凹部
91 皮肤
100 温热器具
120 本体片材
121 第一片材
122 第二片材
123 接合部
124 收容空间
130 发热体
131 第一包覆片材
132 第二包覆片材
133 发热部
134 接合部
212a 第一阶部
212b 第二阶部
212c 凹部
212d 平坦部。

Claims (9)

1.一种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片状的本体片材,其具有发热体;和
突起部片材,其设置于所述本体片材的一面,
所述突起部片材具有向所述一侧凸起的突起部,
将对所述突起部朝着相对于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按压时的负荷的大小设为第一轴,并将该突起部的压扁量设为第二轴时,所述负荷与所述压扁量的关系的分布包括:
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压扁量随着所述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和
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二轴上的值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随着所述负荷的增大的所述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大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增大比率,
在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的范围比所述第一区域的范围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布还包括第三区域,该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二轴上的值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随着所述负荷的增大的所述压扁量的增大比率小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增大比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分布以相互连续的3条折线近似表示时,与第一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与邻接于所述第一折线部分的第二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所述第二区域,与邻接于所述第二折线部分的第三折线部分对应的区域为所述第三区域。
4.如权利要求3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端,所述负荷为0。
5.如权利要求3至4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布包括在所述负荷为100N以下的范围内,在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以所述突起部的高度尺寸的1/180以上且1/100以下的绘制间隔绘制出的标绘点,
将从测定开始点至测定结束点之间的取样值之中每连续5点设为单位样本群,
将所述单位样本群的5个取样值之中的所述压扁量为第三的取样值设为中央取样值,
对所述单位样本群的各者,求出通过最小平方法所获得的近似直线的斜率,并求出将所获得的斜率和各中央取样值的压扁量绘制于二维坐标系所得的曲线图,
在所述曲线图中,将压扁量小于对应于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界点的点且压扁量大于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交界点的点的区域中所述近似直线的斜率成为最大值的标绘点设为最大倾斜标绘点,
进一步,在以所述最大倾斜标绘点为起点,从与压扁量最大的单位样本群对应的标绘点起朝压扁量小的一侧依序进行评估时,将所述近似直线的斜率成为最初的极小值的标绘点设为极小标绘点,
将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界点处的所述负荷设为F1,且将所述分布中与所述极小标绘点对应的点之处的所述负荷设为F2时,
F1和F2满足0.8<(F2/F1)≦3。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包含所述压扁量为所述突起部的高度的1/4的点。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界处的所述负荷为20N以下。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负荷的最小值为0.2N以上。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具有透气性。
CN201880091258.3A 2018-03-27 2018-10-24 温热器具 Active CN1118859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0660 2018-03-27
JP2018-060660 2018-03-27
PCT/JP2018/039506 WO2019187278A1 (ja) 2018-03-27 2018-10-24 温熱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5986A true CN111885986A (zh) 2020-11-03
CN111885986B CN111885986B (zh) 2023-03-10

Family

ID=68061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1258.3A Active CN111885986B (zh) 2018-03-27 2018-10-24 温热器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07887A1 (zh)
EP (1) EP3777787B1 (zh)
JP (1) JP7096135B2 (zh)
KR (1) KR102568475B1 (zh)
CN (1) CN111885986B (zh)
TW (1) TWI754780B (zh)
WO (1) WO2019187278A1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0365A (ja) * 1999-01-20 2000-08-02 Keisaku Arashiro 腰健康具
CN1365406A (zh) * 2000-03-24 2002-08-21 花王株式会社 膨松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423571A (zh) * 1999-12-10 2003-06-11 阿尔萨公司 用于持续经过皮肤进行药物输送的皮肤处理装置
CN2605849Y (zh) * 2002-09-23 2004-03-10 柳泰佑 供针压法用的腰带
DE10249853A1 (de) * 2002-10-25 2004-05-13 Liedtke, Rainer K., Dr. Pflasterartige Chip-Systeme zur thermodynamischen Kontrolle topisch dermaler und transdermaler Systeme
US20050223493A1 (en) * 2003-09-04 2005-10-13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illow
CN1829487A (zh) * 2003-07-31 2006-09-06 花王株式会社 片状加温用具
JP2007252863A (ja) * 2006-03-21 2007-10-04 Takuma Yano リング状指圧器
US20080033334A1 (en) * 2006-08-03 2008-02-07 Gurtner Geoffrey C Devices and bandages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scars and/or keloids and methods and kits therefor
JP2008272007A (ja) * 2007-04-25 2008-11-13 Kao Corp 発熱体
US20080289616A1 (en) * 2007-05-21 2008-11-27 Nitto Lifetec Corporation Disposable warmer and bag member for the same
CN101778611A (zh) * 2007-08-10 2010-07-14 花王株式会社 蒸气加热器具
CN101945625A (zh) * 2008-02-25 2011-01-12 麦克内尔-Ppc股份有限公司 热治疗装置
JP2011036508A (ja) * 2009-08-14 2011-02-24 Taika:Kk 緩衝パーツ並びにこのものがソール部に組み込まれた履物
CN104596846A (zh) * 2014-12-25 2015-05-06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在金属材料压缩试验中修正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曲线的方法
KR20150105065A (ko) * 2014-03-07 2015-09-16 김상도 고주파 패드를 활용한 개인용 다이어트 및 치료 벨트
CN105860019A (zh) * 2015-01-23 2016-08-17 理大产学研基地(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力记忆高分子材料及智能压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255Y2 (zh) * 1978-10-04 1981-01-13
JPS5884128U (ja) * 1981-12-03 1983-06-07 石田産業株式会社 携帯保温具
JPH02141449U (zh) * 1989-05-01 1990-11-28
JPH1142269A (ja) * 1997-07-25 1999-02-16 Kenji Suyama 治療具
JP2002045387A (ja) * 2000-08-02 2002-02-12 Maikooru Kk バンドカイロ
JP2005111180A (ja) 2003-10-10 2005-04-28 Kao Corp 発熱成形体
JP4437775B2 (ja) * 2005-08-25 2010-03-24 宏三 大塩 健康サポータ
KR100920239B1 (ko) * 2009-07-06 2009-10-05 손기준 공압을 이용한 마사지용 벨트
KR20110071943A (ko) * 2009-12-22 2011-06-29 (주) 엘비스가버 신체균형을 위한 쿠션부재
KR20150145848A (ko) * 2014-06-19 2015-12-31 주식회사 지에이치엘 온구도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온구지압과 경락파동장치
US11298260B2 (en) * 2016-07-19 2022-04-12 Allegiance Corporation Perineal thermal pack with improved liquid containment
JP6755159B2 (ja) 2016-10-05 2020-09-16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KR101877185B1 (ko) * 2017-11-13 2018-07-10 류병훈 지압용 온열 패드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0365A (ja) * 1999-01-20 2000-08-02 Keisaku Arashiro 腰健康具
CN1423571A (zh) * 1999-12-10 2003-06-11 阿尔萨公司 用于持续经过皮肤进行药物输送的皮肤处理装置
CN1365406A (zh) * 2000-03-24 2002-08-21 花王株式会社 膨松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2605849Y (zh) * 2002-09-23 2004-03-10 柳泰佑 供针压法用的腰带
DE10249853A1 (de) * 2002-10-25 2004-05-13 Liedtke, Rainer K., Dr. Pflasterartige Chip-Systeme zur thermodynamischen Kontrolle topisch dermaler und transdermaler Systeme
CN1829487A (zh) * 2003-07-31 2006-09-06 花王株式会社 片状加温用具
US20050223493A1 (en) * 2003-09-04 2005-10-13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illow
JP2007252863A (ja) * 2006-03-21 2007-10-04 Takuma Yano リング状指圧器
US20080033334A1 (en) * 2006-08-03 2008-02-07 Gurtner Geoffrey C Devices and bandages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scars and/or keloids and methods and kits therefor
JP2008272007A (ja) * 2007-04-25 2008-11-13 Kao Corp 発熱体
US20080289616A1 (en) * 2007-05-21 2008-11-27 Nitto Lifetec Corporation Disposable warmer and bag member for the same
CN101778611A (zh) * 2007-08-10 2010-07-14 花王株式会社 蒸气加热器具
CN101945625A (zh) * 2008-02-25 2011-01-12 麦克内尔-Ppc股份有限公司 热治疗装置
JP2011036508A (ja) * 2009-08-14 2011-02-24 Taika:Kk 緩衝パーツ並びにこのものがソール部に組み込まれた履物
KR20150105065A (ko) * 2014-03-07 2015-09-16 김상도 고주파 패드를 활용한 개인용 다이어트 및 치료 벨트
CN104596846A (zh) * 2014-12-25 2015-05-06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在金属材料压缩试验中修正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曲线的方法
CN105860019A (zh) * 2015-01-23 2016-08-17 理大产学研基地(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力记忆高分子材料及智能压力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H.SMITH: "Steel foam for structures: A review of applications, manufacturing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
NIKITA KHLYSTOV: "Uniaxial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Testing of Materials", 《HTTP://WEB.MIT.EDU/DIZARDO/WWW/UNIAXIALTESTINGLABREPOETV6.PD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96135B2 (ja) 2022-07-05
JP2019171007A (ja) 2019-10-10
EP3777787B1 (en) 2022-08-17
TW201941749A (zh) 2019-11-01
US20210007887A1 (en) 2021-01-14
CN111885986B (zh) 2023-03-10
WO2019187278A1 (ja) 2019-10-03
EP3777787A1 (en) 2021-02-17
TWI754780B (zh) 2022-02-11
EP3777787A4 (en) 2021-05-05
KR102568475B1 (ko) 2023-08-18
KR20200135383A (ko) 2020-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50109B2 (ja) 目用水蒸気発生体
KR102182158B1 (ko) 증기 온열구 및 그 사용 방법
JP2011136060A (ja) マスク用鼻部温熱具
JP2005021673A (ja) 加温具
CN111836603B (zh) 温热器具
JP4394726B2 (ja) 発熱具
CN111885986B (zh) 温热器具
JP4662815B2 (ja) 水蒸気発生体
JP7083676B2 (ja) 水蒸気発生温熱具
KR102259998B1 (ko) 온열구
CN214388201U (zh) 眼罩和附件式突起部单元
CN110536664B (zh) 温热器具
WO2018194005A1 (ja) 温熱具
JP2023078617A (ja) 蒸気温熱具
JP2023006782A (ja) マスク
JP2023006783A (ja) マスク
KR20230121929A (ko) 온열구
JP2023006787A (ja) マスク
JP2023006779A (ja) マスク
JP2023006777A (ja) マスク
CN115190789A (zh) 温热器具
CN117295475A (zh) 温热器具
CN114845670A (zh) 温热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