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1723A - 烹飪器 - Google Patents

烹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1723A
TW201941723A TW107126533A TW107126533A TW201941723A TW 201941723 A TW201941723 A TW 201941723A TW 107126533 A TW107126533 A TW 107126533A TW 107126533 A TW107126533 A TW 107126533A TW 201941723 A TW201941723 A TW 2019417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il
coils
curved
disposed out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6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2690B (zh
Inventor
德岡卓真
船越哲朗
山下大貴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象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象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象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1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1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2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2690B/zh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是在多線圈型的IH方式的烹飪器中抑制加熱不均勻。電飯煲(1)具備鍋(10)和3個線圈(150),所述鍋(10)呈帶底圓筒狀,具有鍋底部(10a)、鍋側部(10b)及連接它們的彎曲部(10c),所述3個線圈(150)配置於鍋(10)的至少鍋底部(10a)及彎曲部(10c)的外側。線圈(150)俯視時具有橢圓形狀,並被配置為:橢圓形狀的長軸沿鍋(10)的周向,且線圈(150)的中心比鍋側部(10b)更靠近鍋底部(10a)。

Description

烹飪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烹飪器。
感應加熱(IH)方式的電飯煲能夠抑制加熱不均勻,實現均勻的煮熟。
專利文獻1、2公開了具備用於感應加熱的多個線圈的IH電飯煲,即多線圈型的IH電飯煲。在這種電飯煲中,在配置有各個線圈的區域對鍋進行局部加熱的結果是在鍋內產生局部對流。由於這些局部對流促進了鍋內的米飯的攪拌,因此能夠實現更加均勻的煮熟。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31717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5-253058號公報
有鑒於此,吾等發明人乃潛心進一步研究,並著手進行研發及改良,期以一較佳設作以解決上述問題,且在經過不斷試驗及修改後而有本發明之問世。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在多線圈型的IH方式的電飯煲中,根據線圈的形狀或配置,加熱方式會發生大的變化。但是,在專利文獻1、2的多線圈型的電飯煲中,沒有對線圈的形狀或配置進行詳細研究,以抑制加熱不均勻的觀點在線圈的形狀或配置上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本發明的課題是在多線圈型的IH型的烹飪器中抑制加熱不均勻。
用於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烹飪器,該烹飪器具備鍋和多個線圈,所述鍋呈帶底圓筒狀,具有鍋底部、鍋側部及彎曲部,所述彎曲部連接所述鍋底部與所述鍋側部,所述多個線圈配置於所述鍋的至少所述鍋底部及所述彎曲部的外側,所述線圈俯視時具有橢圓形狀,並被配置為:所述橢圓形狀的長軸沿所述鍋的周向,且所述線圈的中心比所述鍋側部更靠近所述鍋底部。
根據該結構,由於多個線圈配置於鍋的至少鍋底部及彎曲部的外側,因此線圈為立體配置,而不是平面配置。這樣,通過進行立體的加熱能夠抑制加熱不均勻。另外,由於線圈配置為線圈的中心比鍋側部更靠近鍋底部,因此能夠對鍋底部進行相對較大的加熱。特別是,在電飯煲或進行煮燉烹飪的烹飪器中,通過對鍋底部進行程度大的加熱,鍋中能夠產生上下方向的對流。其結果,能夠很好地混合被烹飪物,從而能夠抑制加熱不均勻。此外,所謂鍋的“帶底圓筒狀”並不僅限於嚴格意義上的圓筒,也包含在鍋側部有坡度的那樣的圓錐狀的形狀。另外,鍋底部、鍋側部及彎曲部為通過曲率劃分的部分,各部分並不限於平坦。並且,彎曲部可以是連接鍋底部和鍋側部的R部(焊腳部)等的角部。
所述線圈可以延伸到所述鍋的所述鍋側部的外側。
根據該結構,由於多個線圈配置於鍋的鍋底部、彎曲部及鍋側部的外側,因此通過進行更加立體的加熱能夠抑制加熱不均勻。
所述橢圓形狀的短軸方向的寬度可以為92mm以上且110mm以下。
根據該結構,如上所述規定線圈的面積時,由於規定了短軸方向的寬度的上下限,因此能夠具體設計線圈的形狀。本發明的發明人們在實驗中證實了,特別是,短軸方向的寬度在上述範圍時,在電飯煲或進行煮燉烹飪的烹飪器中,鍋內產生對流,從而能夠很好地混合被烹飪物。
在相鄰的所述線圈間可以設有間隙。
根據該結構,由於線圈彼此不接觸,因此線圈之間不導熱。由此,通過各線圈能夠加熱各部分。另外,由於線圈彼此不重疊,因此能夠固定來自各線圈的感應加熱量。換言之,若存在線圈彼此重疊的部分,則在重疊的部分中到鍋的距離根據線圈而不同,感應加熱量有可能不固定,但該結構能夠防止這個問題。
所述間隙可以為10mm以上且50mm以下。
根據該結構,線圈間的間隙為10mm以上,通過該間隙對配置各線圈的區域進行分區。由此,通過各線圈能夠加熱各部分。另外,線圈間的間隙為50mm以下,減少非加熱區域從而能夠均勻地加熱。
所述烹飪器可以還具備鍋容置部,所述鍋容置部呈帶底圓筒狀,容置所述鍋,並具有底部、側部及曲部,所述底部配置於所述鍋底部的外側,所述側部配置於所述鍋側部的外側,所述曲部配置於所述彎曲部的外側,並連接所述底部與所述側部,在所述鍋容置部的所述曲部可以設置有線圈安裝部,所述線圈安裝部呈沿所述線圈的內部形狀的圓弧狀。
根據該結構,通過在鍋容置部的曲部安裝線圈,能夠積極地對鍋的彎曲部進行加熱,因此能夠實現立體的加熱。特別是,由於線圈安裝部為沿線圈的內部形狀的圓弧狀,因此能夠準確定位並安裝線圈。此外,所謂鍋容置部的“帶底圓筒狀”並不僅限於嚴格意義上的圓筒,也包含在側部有坡度的圓錐狀的形狀。另外,底部、側部及曲部為通過曲率劃分的部分,各部分並不限於平坦。並且,曲部可以為連接底部和側部的R部(焊腳部)等的角部。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在多線圈型的IH方式的烹飪器中,由於配置為線圈的橢圓形狀的長軸沿鍋的周向,且線圈的中心比鍋的鍋側部更靠近鍋底部,因此鍋內產生對流,從而能夠抑制加熱不均勻。
關於吾等發明人之技術手段,茲舉數種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於下文進行詳細說明,俾供 鈞上深入瞭解並認同本發明。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第1圖是從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飯煲(烹飪器)1的上方觀察的立體圖。第2圖是從打開蓋體200的狀態的電飯煲1的上方觀察的立體圖。第3圖是從由第2圖的狀態取出鍋10的狀態的電飯煲1的上方觀察的立體圖。
參照第1~3圖,電飯煲1具備電飯煲主體100和蓋體200,所述電飯煲主體100可拆裝地容置鍋10,所述鍋10呈帶底筒狀並用於加熱米飯,所述蓋體200配置為相對於電飯煲主體100可轉動。
鍋10具有圓板狀的鍋底部10a、圓筒狀的鍋側部10b及連接它們的彎曲部10c。詳細來說,鍋底部10a具有在左右方向大致平坦地延伸的圓形形狀。鍋側部10b具有在上下方向且向外延伸的大致圓筒形狀。彎曲部10c具有連接底部10a的徑向外端和鍋側部10b的下端的曲面形狀。
蓋體200可轉動地安裝於電飯煲主體100的鉸鏈連接部121,在對於電飯煲主體100關閉時,封閉電飯煲主體100的開口部。蓋體200在其前方側具有操作部210和顯示部220,所述操作部210用於操作電飯煲1,所述顯示部220顯示操作狀況或動作狀況,蓋體200在其後方側具有蒸氣排出口230,所述蒸氣排出口230為排氣通路的出口。操作部210具有多個操作按鈕211和打開按鈕212。操作按鈕211為用於切換電飯煲1的動作狀態的按鈕,例如,開始煮飯的按鈕、取消動作的按鈕及電源按鈕等。打開按鈕212為用於打開蓋體200的按鈕,所述蓋體200通過鎖定機構維持關閉狀態。
在電飯煲主體100的側面安裝有U字型的把手20。把手20以安裝部為支點轉動。
如第2、3圖所示,在蓋體200的內側安裝有內蓋240,所述內蓋240在封閉狀態下封閉鍋10的上端開口11。內蓋240具有密封部件241,所述密封部件241與鍋10的上端開口11的內周部緊密接觸並封閉上端開口11。內蓋240安裝為相對於蓋體200可拆裝。
第4圖是電飯煲1的分解立體圖。
電飯煲主體100作為外殼,具備相對的兩片側面面板111、112、前面面板113和主體殼體114,所述側面面板111、112配置於側方,所述前面面板113配置於前方,所述主體殼體114為盒狀,在上端具有開口部114a。側面面板111、112和前面面板113分別安裝於主體殼體114的兩側面及前面。
在主體殼體114以覆蓋開口部114a的方式從上方安裝有肩體120。在肩體120的後方側設置有鉸鏈連接部121,所述鉸鏈連接部121用於可轉動地裝配蓋體200。在肩體120的前方側設置有卡合孔122(參照第3圖),所述卡合孔122與設置於蓋體200的前部的鎖定爪250(參照第3圖)卡合。在肩體120的下方配置有內殼125及鍋容置部件130,所述內殼125容置鍋10。內殼125為圓筒狀,由金屬材料構成,該圓筒狀具有比鍋10稍大的直徑。
第5圖是鍋容置部件130的立體圖。
鍋容置部件130具備鍋容置部131和基板支撐部132、133,所述鍋容置部131呈帶底圓筒狀,容置鍋10,所述基板支撐部132、133支撐控制基板140、141。鍋容置部件130(更加直接為鍋容置部131)也稱為保護框,由非導電性材料(例如,合成樹脂材料)構成。
一並參照第4、5圖,鍋容置部131具帶底部131a、側部131b及曲部,所述底部131a為圓板狀,配置於鍋底部10a的外側,所述側部131b為圓筒狀,配置於鍋側部10b的外側,所述曲部配置於彎曲部10c的外側,並連接底部131a和側部131b。詳細來說,底部131a具有在左右方向大致平坦地延伸的圓形形狀。側部131b具有在上下方向且向外延伸的大致圓筒形狀。曲部131c具有連接底部131a和側部131b的曲面形狀。在曲部131c設置有螺絲孔,並設置有在鉛垂方向延伸的圓柱狀的凸部131d。
基板支撐部132、133分別設置於鍋容置部131的前方側及後方側。容置於基板支撐部132、133的控制基板140、141控制後面記述的感應加熱等。特別是,控制基板141通過相鄰配置的風扇142(參照第4圖)進行冷卻。
在鍋容置部件130的上側周緣部設置有多個托架部134。托架部134用於對肩體120進行螺絲緊固。在鍋容置部件130的底面中央設置有中央支撐部135(第6圖中明確示出)。中央支撐部135形成大致圓筒狀並向下方突出,與相對的主體殼體114的底板抵接並對其進行支撐。
第6圖是電飯煲主體100的一部分的內部部件的分解立體圖。第6圖是對於第1~5圖上下相反地進行表示。這樣,若從上方觀察電飯煲主體100,則鍋容置部件130、線圈150a~150c、鐵氧體保持架160a~160c和反射板170a~170c配置為以此順序重疊。第6圖表示3組線圈150a~150c和鐵氧體保持架160a~160c、反射板170a~170c,但分解表示其中1組線圈150a和鐵氧體保持架160a、反射板170a。之後,沒有必要區別它們時,僅分別稱為線圈150和鐵氧體保持架160、反射板170。此外,第4、6圖為了簡單明確地進行圖示,示意性地表示線圈150的形狀。實際上,線圈150為多個繞組纏繞而成的螺旋形狀。
在鍋容置部131的外周面配置有線圈150,所述線圈150在俯視時為橢圓形狀(詳細為外形橢圓形的圓環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3個線圈150a~150c沿鍋容置部131的外周面在周向等間隔配置。線圈150通過通入高頻電流產生電磁波,由此經由鍋容置部件130對鍋10進行感應加熱。
在線圈150的正下方(第6圖的上方)配置有鐵氧體保持架160,所述鐵氧體保持架160容置鐵氧體磁芯165,所述鐵氧體磁芯165用於收斂來自線圈150的磁通量。
一並參照第5、6圖,鐵氧體保持架160具有基部161和4個伸出部162,所述伸出部162從基部以放射狀161伸出。即,鐵氧體保持架160在俯視時大致為十字形。詳細來說,4個伸出部162中的3個沿鍋容置部131的底部131a配置,剩下的1個沿側部131b配置。兩個伸出部162沿鍋容置部131的周向延伸,配置為按壓線圈150的橢圓形狀的長徑部。兩個伸出部162沿鍋容置部131的徑向延伸,配置為按壓線圈150的短徑部。特別是,沿鍋容置部131的底部131a配置的伸出部162與鍋容置部件130的上部的接合部136接合。4個伸出部162分別具有狹縫形狀,在該狹縫容置有鐵氧體磁芯165。在基部161設置有凸部支承件164,在所述凸部支承件164形成有螺絲緊固用的貫通孔163。在鐵氧體保持架160設置有熔斷器容置部166,所述熔斷器容置部166與伸出部162相鄰並在與其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伸出部162沿鍋容置部131的底部131a延伸。熔斷器容置部166具有凹形形狀,在熔斷器容置部166容置有圓柱狀的溫度熔斷器167。此外,在第6圖中,溫度熔斷器167被從熔斷器容置部166拆下。
在鐵氧體保持架160的正下方(第6圖的上方)配置有反射板170,所述反射板170用於抑制由線圈150產生的高頻磁場給周邊設備帶來不良影響。反射板170形成為對1塊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而得到的一體結構。反射板170的材質為電阻值小於鍋10的銅或者鋁等。
反射板170具有底板171、側板172和連續部173,所述底板171與鍋容置部131的底部131a相對配置,所述側板172與側部131b相對配置,所述連續部173連接所述底板171和所述側板172。底板171及側板172分別大致為半橢圓形狀的平板。該橢圓形狀的曲率與對應的線圈150的橢圓形狀的曲率大致相同。在連續部173的中央設置有開口部173a,所述開口部173a為與線圈150的內部形狀對應的形狀。開口部173a穿過底板171和側板172而形成,在其中央架設有螺絲緊固部173c。因此,開口部173a具有由螺絲緊固部173c隔開的兩個開口。螺絲緊固部173c為底板171伸出到連續部173的部分。在螺絲緊固部173c設有螺絲緊固用的螺絲孔173d。另外,在連續部173以夾住開口部173a的方式設有兩個臺階部173b。臺階部173b形成為在組裝時靠近線圈150,即,具有朝向線圈150突出的臺階形狀。
在組裝好電飯煲主體100的狀態下,通過在鐵氧體保持架160和鍋容置部131之間夾持線圈150,線圈150的位置得到固定。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鐵氧體保持架160的凸部支承件164容納有鍋容置部131的凸部131d的狀態下,凸部131d、反射板170的螺絲孔173d和鐵氧體保持架160的貫通孔163被一起緊固,從而分別得到固定。
第7圖是表示鍋10、鍋容置部131和線圈150的位置關係的剖視圖。
線圈150配置於鍋10的鍋底部10a、鍋側部10b及彎曲部10c的外側。另外,線圈150與鍋容置部131的底部131a、側部131b及曲部131c的外表面抵接。從促進煮飯時的對流的觀點,線圈150優選配置於至少鍋底部10a及彎曲部10c的外側,即,優選抵接於至少鍋容置部131的底部131a及曲部131c。
從鍋10的中心軸L朝向徑向外側,定義到線圈150的中心的距離d1,到彎曲部10c的中央的距離d2。此時,距離d1比距離d2小。即,線圈150配置為線圈150的中心比鍋側部10b更靠近鍋底部10a。由此,線圈150對鍋10的鍋底部10a進行相對較大的加熱。
第8圖是表示線圈150的配置的鍋10的仰視圖。第8圖為了表示線圈150和鍋10的位置關係沒有圖示出鍋容置部件130,原來如第7圖所示在線圈150和鍋10之間夾入鍋容置部件130。線圈150配置為線圈150的橢圓形狀的長軸沿鍋10的周向。
在本實施方式中,線圈150的短軸方向的寬度(短徑w1)例如為97mm,長軸方向的寬度(長徑w2)例如為120mm。線圈150的橢圓形狀並不限於該數值,但優選地,如下所示短軸方向的寬度為92mm以上且110mm以下。
在第8圖所示的線圈150a~150c的配置中,各線圈150a~150c相互不接觸,隔開間隙D進行配置。優選地,該間隙D為10mm以上且50mm以下。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間隙D例如為26mm。
本發明的發明人們在實驗中證實了通過將線圈150的短軸方向的寬度規定為92mm以上且110mm以下,稱為Brix值的米飯的美味成分變大。在實驗中,使用5.5合容量和10合容量的兩種容量的電飯煲,在本實施方式的線圈150的配置下,只變更線圈150的短軸方向的寬度,對Brix值進行測定。在短軸方向的寬度的變更中,在使配置有線圈150的鍋10的徑向的最內點一致的狀態下,以向徑向外側增大線圈150的條件進行實驗。在實驗中,線圈150的基線數設為45根,匝數設為23匝。此外,進行其他實驗,線圈150的基線數設為25根,匝數設為24匝,但沒有發現大的變化,也同時證實了作為影響要素大的要素是線圈150的面積。另外,線圈150的內部形狀設為短徑34mm、長徑62mm。實驗結果如下面的【表1】、【表2】所示。
【表1】
【表2】
參照【表1】,線圈150的短軸方向的寬度為92~102mm,能夠得到良好的Brix值。參照【表2】,線圈150的短軸方向的寬度為100~110mm,能夠得到良好的Brix值。因此,線圈150的短軸方向的寬度優選為92~110mm,更優選為100~102mm。
第9圖是表示線圈150的配置的鍋容置部131的仰視圖。
在鍋容置部131的曲部131c設置有線圈安裝部131e,所述線圈安裝部131e呈沿線圈150的內部形狀的圓弧狀。在本實施方式中,線圈安裝部131e沿鍋容置部131的周向設有多個,對於各線圈150a~150c各設有兩個,共計6個。與各線圈150a~150c分別對應的每兩個線圈安裝部131e相互對置,與各線圈150a~150c的長軸方向的內端接觸。
線圈150a~150c為了通電及控制經由未圖示的電線分別電連接於控制基板140、141(參照第5圖)。在本實施方式中,線圈150a~150c都是相同的。經由上述電線,能夠向線圈150a~150c分別獨立地通電。
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控制,即,如下所述在適當的定時從控制基板140、141向線圈150通高頻電流。
參照第6圖,例如,若只向線圈150a通高頻電流,則對與線圈150a對應的鍋10(參照第4圖)的底面部到側面部的上下方向(縱向)的大的區域進行局部感應加熱。通過集中地加熱該加熱區域,在鍋10內的該加熱區域產生上下方向的大的對流。通過上下方向的大的對流得到大的攪拌效果,在煮飯中,能夠得到米飯所包含的美味成分(溶出糖分等)。此外,為了集中地加熱該加熱區域,依賴線圈150的加熱輸出,但優選地至少通電0.5秒左右。例如,從0.5秒到30秒只向線圈150a通電。
同樣地,若在上述時間只向線圈150b通高頻電流,則對與線圈150b對應的鍋10的底面部到側面部的上下方向(縱向)的大的區域進行局部感應加熱,在鍋10內的該加熱區域產生上下方向的大的對流。另外,若在上述時間只向線圈150c通高頻電流,則對與線圈150c對應的鍋10的底面部到側面部的上下方向(縱向)的大的區域進行局部感應加熱,在鍋10內的該加熱區域產生上下方向的大的對流。
這樣,例如,若只向線圈150a通電,而使其他線圈150b、150c為非通電,則對與通電的線圈150a對應的鍋10的底面部到側面部的上下方向(縱向)的大的區域進行局部感應加熱,在鍋10內的該加熱區域產生上下方向的大的對流。即,通過通電形成的局部的加熱區域和通過非通電形成的非加熱區域之間的的溫度差變大,產生大的對流,因此能夠得到大的攪拌效果。
接下來,若只向位於線圈150a的相鄰位置的線圈150b通電,而使其他線圈150a、150c為非通電,則對與通電的線圈150b對應的鍋10的底面部到側面部的上下方向(縱向)的大的區域進行局部感應加熱,在鍋10內的該加熱區域產生上下方向的大的對流。並且,若只向位於線圈150b的相鄰位置的線圈150c通電,而使其他線圈150a、150b為非通電,則對與通電的線圈150c對應的鍋10的底面部到側面部的上下方向(縱向)的大的區域進行局部感應加熱,在鍋10內的該加熱區域產生上下方向的大的對流。
因此,能夠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控制,即,依次進行:向多個線圈150中的某個線圈通電後,向位於某個線圈的相鄰位置的其他線圈通電,並使除其他線圈以外的線圈為非通電。根據該控制,通過局部加熱產生的上下方向的大的對流在鍋10的周向依次移動,在鍋10內能夠產生上下方向的對流及周向的對流結合形成的對流。通過結合形成的對流在煮飯中能夠進一步獲得米飯所包含的美味成分(溶出糖分等)。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電飯煲1,具有以下優點。
由於多個線圈150配置於鍋10的至少鍋底部10a及彎曲部10c的外側,因此線圈為立體配置,而不是平面配置。這樣,通過進行立體的加熱能夠抑制加熱不均勻。另外,由於線圈150配置為線圈150的中心比鍋側部更靠近鍋底部10a,因此能夠對鍋底部10a進行相對較大的加熱。通過對鍋底部10a進行程度大的加熱,鍋10中能夠產生上下方向的對流。其結果,能夠很好地混合米飯,能夠抑制加熱不均勻並能夠提高Brix值。
由於3個線圈150配置於鍋10的鍋底部10a、彎曲部10c及鍋側部10b的外側,因此通過進行更加立體的加熱能夠抑制加熱不均勻。
由於線圈150彼此不接觸,因此線圈150之間不導熱。由此,通過各線圈150能夠加熱鍋10的對應部分。另外,由於線圈150彼此不重疊,因此能夠固定來自各線圈150的感應加熱量。換言之,若存在線圈150彼此重疊的部分,則在重疊的部分中到鍋10的距離根據線圈150而不同,感應加熱量有可能不固定,但線圈150防止了這個問題。
線圈150間的間隙為10mm以上,通過該間隙對配置各線圈150的區域進行分區。由此,通過各線圈150能夠加熱鍋10的對應部分。另外,線圈150間的間隙為50mm以下,減少非加熱區域從而能夠均勻地加熱。
通過在鍋容置部131的曲部131c安裝線圈150,能夠積極地加熱曲部131c,因此能夠實現立體的加熱。特別是,由於線圈安裝部131e為沿線圈150的內部形狀的圓弧狀,因此能夠準確定位並安裝線圈150。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方式,可以在該發明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做米飯的電飯煲1為例對烹飪器的一個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電飯煲1,例如,也可適用於加熱其他被烹飪物(例如,燉牛肉或奶油濃湯那樣的煮燉物)進行烹飪的烹飪器,能夠取得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手段確能有效解決習知等問題,並達致預期之目的與功效,且申請前未見諸於刊物、未曾公開使用且具長遠進步性,誠屬專利法所稱之發明無誤,爰依法提出申請,懇祈 鈞上惠予詳審並賜准發明專利,至感德馨。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數種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本發明〕
1‧‧‧電飯煲(烹飪器)
10‧‧‧鍋
10a‧‧‧鍋底部
10b‧‧‧鍋側部
10c‧‧‧彎曲部
100‧‧‧電飯煲主體
11‧‧‧上端開口
111、112‧‧‧側面面板
113‧‧‧前面面板
114‧‧‧主體殼體
114a‧‧‧開口部
120‧‧‧肩體
121‧‧‧鉸鏈連接部
122‧‧‧卡合孔
125‧‧‧內殼
130‧‧‧鍋容置部件
131‧‧‧鍋容置部(保護框)
131a‧‧‧底部
131b‧‧‧側部
131c‧‧‧曲部
131d‧‧‧凸部
131e‧‧‧線圈安裝部
132、133‧‧‧基板支撐部
134‧‧‧托架部
135‧‧‧中央支撐部
136‧‧‧接合部
140、141‧‧‧控制基板
142‧‧‧風扇
150、150a、150b、150c‧‧‧線圈
160、160a、160b、160c‧‧‧鐵氧體保持架
161‧‧‧基部
162‧‧‧伸出部
163‧‧‧貫通孔
164‧‧‧凸部支承件
165‧‧‧鐵氧體磁芯
166‧‧‧熔斷器容置部
167‧‧‧溫度熔斷器
170、170a、170b、170c‧‧‧反射板
171‧‧‧底板
172‧‧‧側板
173‧‧‧連續部
173a‧‧‧開口部
173b‧‧‧臺階部
173c‧‧‧螺絲緊固部
173d‧‧‧螺絲孔
20‧‧‧把手
200‧‧‧蓋體
210‧‧‧操作部
211‧‧‧操作按鈕
212‧‧‧打開按鈕
220‧‧‧顯示部
230‧‧‧蒸氣排出口
240‧‧‧內蓋
241‧‧‧密封部件
250‧‧‧鎖定爪
第1圖是從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飯煲的上方觀察的立體圖。 第2圖是從打開蓋體的狀態的電飯煲的上方觀察的立體圖。 第3圖是從由第2圖的狀態取出鍋的狀態的電飯煲的上方觀察的立體圖。 第4圖是電飯煲的分解立體圖。 第5圖是鍋容置部件的立體圖。 第6圖是電飯煲主體的一部分的內部部件的分解立體圖。 第7圖是表示鍋、鍋容置部和線圈的位置關係的剖視圖。 第8圖是表示線圈的配置的鍋的仰視圖。 第9圖是表示線圈的配置的鍋容置部的仰視圖。

Claims (9)

  1. 一種烹飪器,其特徵在於,具備: 鍋,所述鍋呈帶底圓筒狀,具有鍋底部、鍋側部及彎曲部,所述彎曲部連接所述鍋底部與所述鍋側部;以及 多個線圈,所述多個線圈配置於所述鍋的至少所述鍋底部及所述彎曲部的外側, 所述線圈俯視時具有橢圓形狀,並被配置為:所述橢圓形狀的長軸沿所述鍋的周向,且所述線圈的中心比所述鍋側部更靠近所述鍋底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烹飪器,其中, 所述線圈延伸到所述鍋的所述鍋側部的外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烹飪器,其中, 所述橢圓形狀的短軸方向的寬度為92mm以上且110mm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烹飪器,其中, 相鄰的所述線圈間設有間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烹飪器,其中, 所述間隙為10mm以上且50mm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烹飪器,其中, 所述烹飪器還具備鍋容置部,所述鍋容置部呈帶底圓筒狀,容置所述鍋,並具有底部、側部及曲部,所述底部配置於所述鍋底部的外側,所述側部配置於所述鍋側部的外側,所述曲部配置於所述彎曲部的外側,並連接所述底部與所述側部, 在所述鍋容置部的所述曲部設置有線圈安裝部,所述線圈安裝部呈沿所述線圈的內部形狀的圓弧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烹飪器,其中, 所述烹飪器還具備鍋容置部,所述鍋容置部呈帶底圓筒狀,容置所述鍋,並具有底部、側部及曲部,所述底部配置於所述鍋底部的外側,所述側部配置於所述鍋側部的外側,所述曲部配置於所述彎曲部的外側,並連接所述底部與所述側部, 在所述鍋容置部的所述曲部設置有線圈安裝部,所述線圈安裝部呈沿所述線圈的內部形狀的圓弧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烹飪器,其中, 所述烹飪器還具備鍋容置部,所述鍋容置部呈帶底圓筒狀,容置所述鍋,並具有底部、側部及曲部,所述底部配置於所述鍋底部的外側,所述側部配置於所述鍋側部的外側,所述曲部配置於所述彎曲部的外側,並連接所述底部與所述側部, 在所述鍋容置部的所述曲部設置有線圈安裝部,所述線圈安裝部呈沿所述線圈的內部形狀的圓弧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烹飪器,其中, 所述烹飪器還具備鍋容置部,所述鍋容置部呈帶底圓筒狀,容置所述鍋,並具有底部、側部及曲部,所述底部配置於所述鍋底部的外側,所述側部配置於所述鍋側部的外側,所述曲部配置於所述彎曲部的外側,並連接所述底部與所述側部, 在所述鍋容置部的所述曲部設置有線圈安裝部,所述線圈安裝部呈沿所述線圈的內部形狀的圓弧狀。
TW107126533A 2018-04-03 2018-07-31 烹飪器 TWI7626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1557A JP7108447B2 (ja) 2018-04-03 2018-04-03 調理器
JP2018-071557 2018-04-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1723A true TW201941723A (zh) 2019-11-01
TWI762690B TWI762690B (zh) 2022-05-01

Family

ID=6674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6533A TWI762690B (zh) 2018-04-03 2018-07-31 烹飪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08447B2 (zh)
CN (1) CN208957636U (zh)
TW (1) TWI7626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78266A (ko) * 2019-12-18 2021-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취반 균일성을 향상시키는 무선 유도가열 밥솥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2912A (ja) 2003-02-14 2004-09-02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炊飯器
CN204181488U (zh) * 2014-09-26 2015-03-04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的电饭煲
CN105982562B (zh) 2015-02-13 2020-07-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磁加热烹饪的锅具和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JP6700035B2 (ja) 2015-12-22 2020-05-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炊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7636U (zh) 2019-06-11
JP2019180534A (ja) 2019-10-24
TWI762690B (zh) 2022-05-01
JP7108447B2 (ja) 2022-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72185A1 (en) Heating device
TW201941723A (zh) 烹飪器
TWI759519B (zh) 烹調器
JP593855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TWI762689B (zh) 烹調器
JP6833440B2 (ja) 加熱調理器
JP7057193B2 (ja) 調理器
JP201211063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用調理容器
WO2019080628A1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结构及烹饪器具
JP7103825B2 (ja) 調理器
JP6964155B2 (ja) 加熱調理器
KR20050016183A (ko) 가열 조리기
JP7336642B2 (ja) 加熱調理器
JP7300591B2 (ja) 加熱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加熱調理器
CN219699601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JP7270491B2 (ja) 加熱調理器
JPH10113293A (ja) 電気調理器
JP2021186183A (ja) 加熱調理器及び加熱調理器の製造方法
KR102264449B1 (ko) 전기밥솥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8126050A (ja) 均等加熱が可能な誘導加熱式大円形調理釜底の構造
JP2017213098A (ja) 炊飯器
JP2582949Y2 (ja) 誘導加熱式炊飯器
KR20120124612A (ko) 전기 호브
JP2538583B2 (ja) 調理器
JP2024070793A (ja) 調理機器の蓋体アセンブリ及び調理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