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9518A - 用於可移動家具部件的驅動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於可移動家具部件的驅動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9518A
TW201919518A TW107133145A TW107133145A TW201919518A TW 201919518 A TW201919518 A TW 201919518A TW 107133145 A TW107133145 A TW 107133145A TW 107133145 A TW107133145 A TW 107133145A TW 201919518 A TW201919518 A TW 2019195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locking
driving device
ejection
furniture pa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3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3026B (zh
Inventor
丹尼爾 沃格南茲
Original Assignee
奧地利商朱利葉斯百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奧地利商朱利葉斯百隆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奧地利商朱利葉斯百隆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9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9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3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30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40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 A47B88/453Actuated drawers
    • A47B88/46Actuated drawers operated by mechanically-stored energy, e.g. by springs
    • A47B88/463Actuated drawers operated by mechanically-stored energy, e.g. by springs self-ope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40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 A47B88/44Sequencing or synchronisation of drawer slides or functional units
    • A47B88/45Synchronisation of cooperating drawer slides, i.e. with a coordination of the rail movement of different drawer sl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40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 A47B88/473Braking devices, e.g. linear or rotational dampers or friction brakes; Buffers; End stops
    • A47B88/477Buffers; End sto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10/00General construction of drawers, guides and guide devices
    • A47B2210/0002Guide construction for drawers
    • A47B2210/0064Guide sequencing or synchronisation
    • A47B2210/0078Drawers with parallel guidance or synchronization by pinion-shaft link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10/00General construction of drawers, guides and guide devices
    • A47B2210/0091Drawer movement 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驅動設備(1),特別是用於一抽屜,該驅動設備(1)包括:載體(3),可相對於該載體(3)移動的彈出設備(4),該彈出設備(4)用於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從關閉位置(SS)彈出至打開位置(OS)上,鎖定設備(5),該鎖定設備(5)用於將該彈出設備(4)鎖定在鎖定位置(VS)上,觸發機構(6),該觸發機構(6)用於將該鎖定設備(5)從該鎖定位置(VS)移動至解鎖位置(ES)上,其中可藉由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過壓至處於該關閉位置(SS)後方的過壓位置(ÜS)上以啟動該觸發機構(6),且在抵達解鎖位置(ES)時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可藉由該彈出設備(4)往打開方向(OR)移動,以及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分離的傳遞設備(7),該傳遞設備(7)用於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之該位置傳遞到該觸發機構(6)上,其中可藉由該傳遞設備(7)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之移動傳遞到該觸發機構(6)上,其中設置在傳遞設備(7)與觸發機構(6)之間作用或被配置在傳遞設備(7)與觸發機構(6)之間的耦接設備(8),其中當彈出設備(4)處於鎖定位置(VS)上時,該耦接設備(8)可從解耦接位置(EK)移動到耦接位置(KS)上,其中在該耦接位置(KS)上該傳遞設備(7)藉由該耦接設備(8)與該觸發機構(6)連動。

Description

用於可移動家具部件的驅動設備
本發明的第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的驅動設備,特別是用於抽屜,該驅動設備包括:載體,可相對於該載體移動的彈出設備,該彈出設備用於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從關閉位置彈出至打開位置上,鎖定設備,該鎖定設備用於將該彈出設備鎖定在鎖定位置上,觸發機構,該觸發機構用於將該鎖定設備從該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上,其中可藉由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過壓至處於該關閉位置後方的過壓位置上以啟動該觸發機構,且在抵達解鎖位置時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可藉由該彈出設備往打開方向移動,以及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分離的傳遞設備,該傳遞設備用於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之該位置傳遞到該觸發機構上,其中可藉由該傳遞設備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之移動傳遞到該觸發機構上。本發明還係關於一種具有此種驅動設備與前方緩衝器的配置,以及關於一種具有兩個此種驅動設備與同步設備的配置。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一種具有此種驅動設備的家具。
在家具配件工業中,多年來已有多種驅動設備來藉由機械設備支持可移動家具部件的從前必須純粹藉由用戶的手動力來實行的移動。此種驅動設備的一種現在廣泛使用的類型是所謂的觸摸閂鎖機構,其中藉由按壓處於關閉位置的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來使彈出機構作用,藉此彈出可移動的家具部件。這尤其對於重型抽屜非常有用,但亦用於通常更輕的可移動的家具門或家具蓋板。
用於家具門的此種驅動設備的一個例子來自非同類型的AT 502 940 B1。在此種可鎖定的驅動設備中,設置彈出元件和用於解鎖驅動設備的觸發元件,其中在此觸發元件可由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直接致動。觸發元件是觸發機構的一部分。當驅動設備被鎖定時,觸發元件可往處於關閉位置的家具部件的方向移動。藉此,觸發元件和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之間的距離被克服,由此使觸發元件無間隙地貼靠在關閉位置上的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上。藉此總是確保在關閉位置上無論家具門相對於驅動設備的確切位置,總是可藉由過壓來直接觸發。然而,此文獻形成了另種的先前技術,這是因為此處沒有與家具部件分開的傳遞設備,該傳遞設備用於將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的位置傳遞到觸發機構的觸發元件上。此處的缺點尤其在於:此種驅動設備僅可用於家具門,這是因為在具有家具門的此種家具中,驅動設備通常配置於鉸鏈區域中,並因此直接與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相鄰。缺點在於,此種驅動設備還因此不適合用於抽屜。尤其是,在抽屜的狹窄安裝條件下,沒有足夠的空間用於此種機構。此處的缺點亦在於:並非總是可確保家具門相對於家具主體的相同關閉位置。亦即,可能產生多個疊置或併排的家具有不同的關閉位置,從而導致不一致的面貌。
另一方面,從EP 2 983 554 B1中可以見到形成類型的先前技術。此處一方面設置有彈出設備,另一方面設置有縮回設備。此外,存在用於將驅動設備與可移動的家具部件或家具主體耦接的耦接設備。此耦接設備對應於本申請案中的傳遞設備。
從WO 2015/051386 A2中亦可以見到類似的驅動設備。此文獻涉及:在第一驅動設備和同步設備之間沒有移動傳遞的情況下開始過壓移動。此外,與前述文獻相比,此文獻中的止動槽的設計不同,這是因為此處止動槽被分成兩部分並且其中一部分—特別是鎖定元件—可被移開。因此,此處止動元件(Rastelement)並不總是必須藉由過壓而從止動槽釋放,而是在此情況下止動槽的一部分(鎖定元件)亦可藉由相對的驅動設備和至同步設備的移動傳遞而被釋放或解鎖。藉此,止動元件從止動槽直接移動到彈出部分中。
在後兩個文獻中,各設置了深度調整輪。藉由此種深度調整輪,可改變止動槽的位置。此設置使得當驅動設備處於鎖定位置時,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相對於家具主體處於使用者所希望的位置。藉此允許一致的面板面貌。 此外,可藉此設置的是,在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的前面板和家具主體之間總是有足夠的過壓行程。在家具配件工業中,約2.5 mm的過壓行程或面板縫隙相當普及。
現在,由於驅動設備的所有部件之間的容限,且由於在家具上不完全準確安裝的驅動設備,在安裝在家具中的各個抽屜形式的可移動家具部件之間可能出現相對大的差異。在極端情況下,這可導致差異達5毫米。亦即,若在關閉位置上各個抽屜彼此之間的位置差異高達5毫米,這一方面出於美學因素是不希望的,且另一方面,甚至可能發生:在過壓行程太小的情況下無法再保證解鎖。因此,在後兩個文獻中設置此等深度調整輪,以在連同可移動的家具部件安裝驅動設備之時或之後提供相應一致的前面板面貌,並在每個抽屜處設置足夠大的過壓行程。
然而此等深度調整輪有數個缺點。首先,此處必須在驅動設備中設置額外部件。其次,必須在每次安裝可移動的家具部件時進行設置。第三,由於容限和頻繁運動,深度調節輪或其他部件的位置可能隨時間改變,這可能使面板面貌不準確,或者在極端情況下甚至面板間隙變得很小,以至於不再能確保可靠的觸發。
因此,本發明的第一態樣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相對於先前技術經改進的驅動設備。特別是,應可以省去深度調節輪。然而,應保證總是有足夠的觸發行程。另外,應可相對容易地實現一致的面板面貌。
這藉由一種具有根據請求項1的特徵的驅動設備而實現。因此,根據本發明,設置在傳遞設備與觸發機構之間作用或被配置在傳遞設備與觸發機構之間的耦接設備,其中當彈出設備處於鎖定位置上時,該耦接設備可從解耦接位置移動到耦接位置上,其中在該耦接位置上,該傳遞設備藉由該耦接設備與該觸發機構連動。換言之,當抵達鎖定位置時,尚存在解耦接位置。接著耦接設備才從此解耦接位置移動到耦接位置上。與可移動的家具部件連接的傳遞設備和觸發機構之間的力傳遞路徑藉由稍後在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的關閉位置上所觸發的移動在驅動設備中被關閉。因此,在耦接位置上,產生或確保了傳遞設備和觸發機構之間的移動傳遞。換言之,藉由耦接設備從解耦接位置到耦接位置的移動克服了傳遞設備和釋放機構之間的距離。就此,此距離可在0 mm和5 mm之間,這大致對應於家具工業的整體容限和願望。只有在處於鎖定位置並且家具部件處於其關閉位置之後,此距離—無論多小或多大—才被耦接設備關閉。藉此,系統(驅動設備)在每次鎖定時都重新設置。亦即,所述距離不是直接在可移動的家具部件和驅動設備的相應止擋之間被關閉,而是在抵達關閉位置時或在抵達關閉位置之後不久在驅動設備本身中被關閉。
在附屬項中敘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實施變化。
根據較佳實施例,如下設置:該耦接設備包含:第一耦接元件與第二耦接元件,其中該等兩個耦接元件可相對於彼此移動。原則上,耦接元件相對於彼此的移動可由重力觸發。但較佳地如下設置:該耦接設備包含:耦接力存儲器。藉由此耦接力存儲器為兩個耦接元件中之一者施加力。特別地,第二耦接元件可藉由耦接力存儲器往第一耦接元件的方向移動。較佳地如下設置:在該解耦接位置上該等兩個耦接元件彼此間隔開,且在該耦接位置上該等兩個耦接元件彼此直接接觸。在解耦接位置上,該等兩個耦接元件彼此的間距可在0 mm和5 mm之間。在此等兩個耦接元件直接接觸時,確保了傳遞設備和釋放機構之間的連動。
耦接設備可在鎖定設備抵達鎖定位置之後,立即從解耦接位置移動到耦接位置。藉此,可立即觸發觸發機構,並因此彈出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然而,若用戶在關閉時直接壓穿家具部件,則這是不利的,因為這會導致立即打開。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設置用於延遲或煞停耦接移動的延遲設備。此延遲設備可形成為緩衝設備,藉由該緩衝設備,耦接元件從解耦接位置至耦接位置可煞停地彼此移動。亦即,緩衝設備的力抵消了耦接力存儲器的力。緩衝設備亦可稱為限時設備(Zeitglied)。就此,時間延遲可例如在0.3秒和5秒之間。亦即,當用戶在關閉家具部件時將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直接完全壓穿超過關閉位置時,由於解耦接位置而尚無移動耦接。因此,鎖定設備(尚)無法解鎖。此種「壓穿保護」的功能細節可參考WO 2014/165877 A1。
載體可形成為待安裝在家具部件上或家具主體上的板的形式。較佳地如下設置:該載體形成為殼體的形式,該殼體較佳地可附接或被附接至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上。此殼體較佳地形成為兩個部分,其中設置殼體基板和殼體蓋,該殼體基板和該殼體蓋彼此可藉由例如卡扣連接或類似物連接。較佳地,殼體由射出塑膠製成。
根據較佳實施例,如下設置:該彈出設備包含:可相對於該載體移動的彈出滑動件以及較佳形成為拉伸彈簧的彈出力存儲器,其中該彈出力存儲器藉由第一力存儲基座固定在該載體上並且藉由第二力存儲基座固定在該彈出滑動件上。原則上,彈出滑動件也可以形成為可樞轉的桿的形式。然而,較佳地如下設置:彈出滑動件可在相應形成在載體中或殼體中的彈出軌道中線性移動。彈出力存儲器可磁性地形成。較佳地,彈出力存儲器形成為彈簧,特別是拉伸彈簧。此彈出力存儲器亦可呈現為彈簧組(Federpaket)。進一步較佳地如下設置:該彈出滑動件包含:滑動件基座以及可樞轉地安裝在該滑動件基座上的控制桿。
對於傳遞設備,較佳地如下設置:此傳遞設備包含:可相對於該載體移動的傳遞元件以及較佳形成在該傳遞元件上的止擋,該止擋用於較佳配置在家具主體上的帶動件。傳遞元件可移行地安裝在形成於載體中的傳遞元件軌道內。此外較佳地如下設置:該傳遞設備包含:可移動地,較佳可樞轉地安裝在該傳遞元件上的抓扣桿,該抓扣桿用於較佳配置在家具主體上的帶動件。藉此,可移動的家具部件在打開方向上的移動以及在關閉方向上的移動可傳達至傳遞元件上,反之亦然。較佳地,此抓扣桿亦可移動地安裝在傳遞元件軌道中,其中此軌道包含成角度的端部,以使抓扣桿相對於其餘傳遞元件樞轉,藉此允許將帶動件從傳遞設備釋放。
原則上,在彈出時,彈出設備可直接接觸可移動的家具部件或家具主體。但較佳地如下設置:該傳遞設備,較佳該傳遞設備的該傳遞元件在彈出時可被該彈出設備接觸,較佳被該彈出設備的該控制桿接觸,並可相對於該載體移動。
為了以簡單的方式實現彈出設備的鎖定和解鎖,較佳地如下設置:該鎖定設備包含:配置在該彈出設備上,較佳配置在該彈出設備的該控制桿上的鎖定銷,以及較佳至少部分地形成在該載體中的導軌,該導軌用於該鎖定銷,其中該鎖定銷在該鎖定位置上被鎖定於該導軌的止動槽中。此止動槽可為整體上呈心彎曲形的鎖定軌道的一部分,在該鎖定軌道中鎖定銷藉由過壓而從止動槽移出,並藉由偏轉斜面進入彈出部分。然而,較佳地如下設置:該止動槽至少部分地由可相對於該載體移動的鎖定元件形成,其中該鎖定銷在該鎖定位置上被保持於該鎖定元件上。亦即,此處解鎖並非藉由鎖定銷相對於止動槽的相對運動直接觸發,而是鎖定元件—其共同形成止動槽—移開,使得鎖定銷不再保持在止動槽中,而是藉由彈出力存儲器的力相對於載體而移動。
進一步較佳地如下設置:該觸發機構包含:可移動地安裝在該載體上的至少一個觸發元件,以及可移動地,較佳可樞轉地安裝在該載體上的較佳與該觸發元件分離的觸發桿。在後面將詳細描述的本發明的三個不同實施變化中,觸發桿在第一和第三變化中與觸發元件分開形成,而在第二變化中,觸發元件和觸發桿形成為一個部件。
觸發元件是觸發機構的最終導致解鎖的部分。 亦即,此觸發元件配置為最靠近鎖定設備或甚至部分地共同形成該鎖定設備。此處較佳地如下設置:該鎖定元件與該觸發元件連接,較佳與該觸發元件一體成型。
對於耦接設備可如下設置:兩個耦接元件是完全獨立的部件。較佳地,為了簡單製造並且為了避免太多部件而如下設置:耦接元件部分地由其他設備共同形成。因此較佳地如下設置:該第一耦接元件與該傳遞設備的該傳遞元件連接,或與該傳遞設備的該傳遞元件一體成型。此外較佳地如下設置:該第二耦接元件與該觸發機構的該觸發桿連接,或與該觸發機構的該觸發桿一體成型。亦即,觸發桿是觸發機構的最靠近傳遞設備的部分。
較佳地可如下設置:驅動設備亦包含較佳被緩衝的縮回設備,用於將可移動的家具部件從打開位置縮回至關閉位置上。
如上所述,存在三個具體實施例,特別是用於觸發機構和耦接設備。
因此,在第一變化中如下設置:該第一耦接元件形成為該傳遞元件上的止擋表面,且該第二耦接元件形成為補償楔件。此補償楔件被設計成使得該補償楔件在從解耦接位置移動至耦接位置時,移動到傳遞設備與觸發機構之間的距離之中,且移動直至形成連動且進而形成耦接位置。補償楔件的確切配置是任意的,只要具備漸縮並且存在相應的移動性。較佳如下設置:該補償楔件包含:彎曲表面,其中該彎曲表面在該耦接位置上接觸該傳遞元件上的該止擋表面。此種補償楔件的優點在於:提供傳遞設備和觸發機構之間的距離的連續調節或連續補償。
在第二和第三變化中,給出了不同類型的耦接。此處各自如下設置:該第一耦接元件形成為:形成在該傳遞元件上的接合凹部之形式,且該第二耦接元件包含:可接合在該等接合凹部之一者中的至少一個接合齒。因此,取決於傳遞設備相對於載體的位置,接合齒可接合在不同的接合凹部中。出於加工技術原因,較佳如下設置:接合凹部具有彼此大約0.7 mm的距離。
在第三變化中,僅設置單個接合齒,而在第二變化中如下設置:該第一耦接元件形成為可圍繞轉軸旋轉的冠狀輪,其中圍繞該轉軸形成多個各自徑向定向的接合凹部,且其中該第二耦接元件形成為可圍繞轉軸,較佳圍繞相同轉軸旋轉的冠狀輪,其中圍繞該轉軸形成多個各自徑向定向且與該等接合凹部對應的接合齒,其中在該耦接位置上,當該等冠狀輪相對於彼此在至少一個旋轉方向上旋轉時,該等接合齒貼靠在該等接合凹部上。為了冠狀輪在解耦接位置和耦接位置之間相對於彼此的相對移動,較佳地如下設置:兩個冠狀輪沿著轉軸相對於彼此可移動。亦即,當冠狀輪沿轉軸彼此間隔開時,不可能耦接。然而,一旦冠狀輪不再彼此間隔開,就至少在一個旋轉方向上形成耦接。
欲請求保護一種具有根據本發明之驅動設備的配置,該配置並具有前方緩衝器,該前方緩衝器用於確定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相對於家具主體的該關閉位置。此前方緩衝器可附接在家具主體上。
特別是對於較小的抽屜,僅設置單個驅動設備就足夠了。對於較大的抽屜或重載抽屜,有利的是,設置兩個配置在相對側上的驅動設備和同步設備。因此,欲請求保護一種具有兩個根據本發明之驅動設備以及同步設備的配置,其中該等驅動設備—特別是觸發元件的移動—藉由該同步設備連動。較佳地,該等兩個驅動設備鏡像對稱地形成。
亦欲請求保護一種家具,該家具具有家具主體、可相對於該家具主體移動的家具部件以及至少一個根據本發明之驅動設備。此可移動的家具部件可形成為抽屜、家具門或家具蓋板之形式。
驅動設備可安裝在家具主體上,且作用在配置於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上的帶動件上或直接作用在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上。然而較佳地如下設置:該驅動設備安裝在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上,且至少一個帶動件附接在該家具主體上,該至少一個帶動件與該驅動設備對應。因此,驅動設備連同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一起直接推動至家具主體上或固定在家具主體的帶動件上。
為了確保一致的前面板面貌,較佳地如下設置:較佳彈性的前方緩衝器配置在該家具主體的前側上,其中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較佳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的前面板在該關閉位置上貼靠在該前方緩衝器上,其中在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在關閉方向上過壓時,可藉由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壓入該前方緩衝器。若在家具主體上將相同的前方緩衝器與每個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相關聯,則每個可移動的家具部件(抽屜)相對於家具主體可處於完全相同的相對位置。藉此必然導致穩定的面板面貌。此外,藉由前方緩衝器確保總是有足夠的觸發行程或過壓行程,這是因為此等前方緩衝器可藉由手動按壓可移動的家具部件而被壓入,從而進行過壓移動和解鎖。較佳如下設置:該前方緩衝器在卸載狀態下從該家具主體往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的方向突出1.5 mm和3.5 mm之間,較佳地2.3 mm和2.7 mm之間。特別地,前方緩衝器(較佳該前方緩衝器的柱塞(Stößel)),從家具主體突出2.5 mm。在按壓並彈出可移動家具部件之後,由於彈性或由於彈簧力,前方緩衝器再突出2.5 mm。
本發明的第二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的驅動設備,特別是用於抽屜,該驅動設備包括:載體,可相對於該載體移動的彈出設備,該彈出設備用於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從關閉位置彈出至打開位置上,其中可藉由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過壓移動至處於該關閉位置後方的過壓位置上以將該彈出設備從鎖定位置解鎖,以及鎖定設備,該鎖定設備用於將該彈出設備鎖定在該鎖定位置上,其中,該鎖定設備包含:配置在該彈出設備上的鎖定銷,以及特別是至少部分地形成在該載體中或該載體上的導軌,該導軌用於該鎖定銷,其中該鎖定銷在該鎖定位置上被鎖定於該導軌的止動槽中,其中,該止動槽至少部分地由可相對於該載體移動的鎖定元件形成,且其中該鎖定銷在該鎖定位置上被保持於該鎖定元件上。
此種驅動設備從WO 2015/051386 A2中已知。特別地,在此已知的驅動設備中,鎖定元件可旋轉地安裝在殼體上。此處的缺點是相對大的空間需求,這是因為在旋轉運動期間,與鎖定元件連接的耦接元件側向突出得相對遠。
同樣在JP 2007-009507 A中,共同形成止動槽的鎖定元件僅可旋轉地或可樞轉地安裝。
相反地,在DE 20 2009 005 256 U1中,根據第11和12圖中所圖示的實施例,共同形成止動槽的元件可線性移動。然而,被稱為引導元件的部件的此線性移動僅在藉由拉動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來打開時發生。特別地,引導元件的此移動在以下方向上進行:端部(鎖定銷)亦在過壓移動時移動的方向。在過壓移動和隨後的彈出移動中,在共同形成止動槽的兩個部件之間沒有相對移動,這是因為端部(鎖定銷)簡單地沿著環形部分(心彎曲形導軌)移行。因此,儘管在此文獻中揭露引導元件的線性移動,但是當藉由過壓移動來解鎖和打開時不會發生此移動。
因此,本發明的此第二態樣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替代先前技術的驅動設備。特別是,應當排除上述缺點。
這藉由一種具有根據請求項26的特徵的驅動設備實現。因此,如下設置:該鎖定元件可線性移動地安裝在該載體上,其中該鎖定元件可從形成鎖定位置時所處的位置逆著該鎖定銷在該過壓移動時的方向線性移動。因此,提供了一種驅動設備,其中當藉由過壓來打開時,形成鎖定元件的節省空間的移動。
在附屬項中敘述了本發明的此第二態樣的較佳實施例。
根據較佳實施例,如下設置:導軌形成為心彎曲形。
為了能夠將解鎖移動傳遞到配置在家具部件相對側上的第二驅動設備上,較佳如下設置:該鎖定元件與同步元件連接,該同步元件用於將該鎖定元件的該移動與第二鎖定設備的鎖定元件同步。為此特別地較佳如下設置:該鎖定元件與該同步元件一體成型。
同步元件可例如形成為傳遞桿的形式。然而較佳地如下設置:該同步元件形成為齒桿。
根據較佳實施例,如下設置:該鎖定元件以可有限移動的方式安裝在該載體上或該載體中且可線性滑動地在該載體上或該載體中被引導,較佳在該載體的殼體基板的凹部中。特別較佳地,在鎖定元件上和載體中還可形成彼此對應的引導元件。
還可如下設置:該鎖定元件可從形成鎖定位置時所處的位置往該導軌的彈出部分的方向線性移動。
在較佳設置中,該鎖定元件藉由力存儲器,較佳藉由彈簧被施加力。
根據較佳實施例,如下設置:在解鎖後(且在鎖定銷在彈出方向上相對移動時),該鎖定銷貼靠在該鎖定元件上,且該鎖定元件可藉由該鎖定銷克服該力存儲器的該力往該導軌的該彈出部分的方向移動。
較佳地如下設置:一旦該鎖定銷不再貼靠在該鎖定元件上,則該鎖定元件可藉由該力存儲器在以下方向上移動:在該過壓移動時該鎖定銷移動的方向。亦即,鎖定元件在彈出時已經再次移回,使得鎖定元件與導軌一起再次形成止動槽。
進一步地較佳如下設置:透過藉由該鎖定銷移動該鎖定元件,該鎖定元件和該導軌的限制止擋之間的間隙被開通。此外較佳如下設置:該鎖定銷可穿過該間隙繼續往該導軌的該彈出部分的方向移動,且該鎖定銷不再貼靠在該鎖定元件上。
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如下設置:藉由形成在該鎖定元件上的表面,該鎖定銷被偏轉至該間隙中且該鎖定銷從該表面脫離,該表面定向為傾斜於該鎖定元件的直線移動方向。
亦欲請求保護一種配置,該配置具有:根據第二發明態樣的兩個驅動設備以及一同步設備,該同步設備用於使該等兩個驅動設備的該等鎖定元件同步。
根據該配置的較佳實施例,如下設置:該過壓移動在第一驅動設備和同步設備之間沒有移動傳遞的情況下開始,且在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沿打開方向移動期間,該同步設備可以由該第一驅動設備移動。特別地還亦可如下設置:僅在該解鎖之後才發生從該第一驅動設備到該同步設備的移動傳遞。
進一步較佳如下設置:該同步設備包含:分別配置在該等驅動設備上的同步元件,該等同步元件較佳形成為齒桿。
特別地較佳可如下設置:該同步設備包含較佳可旋轉的同步桿,其中在該同步桿的兩個末端上配置較佳為齒輪的同步元件。
第二發明態樣的附屬項和較佳實施例亦適用於—如果技術上可行和有用—第一發明態樣。反之同樣適用。
第1圖圖示家具100的透視圖。該家具100由家具主體10和在此情況下疊置配置的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構成。該等兩個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形成為抽屜。抽屜至少由抽屜容器15和前面板14構成。上方抽屜在此處於打開位置OS上,而下方抽屜處於關閉位置SS上。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各自藉由拉出引導件16可移動地安裝,該等拉出引導件16在此僅在某種程度上可見並配置在家具主體10的相對側上。在某種程度上可看到用於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驅動設備1。前方緩衝器13至少在一側上附接在家具主體10的前側上。該前方緩衝器13具有約2.5 mm的厚度並且在關閉位置SS上限定前面板14和家具主體10之間的前面板間隙。
對此,在第2圖中可詳細地見到附接在家具主體10上的前方緩衝器13。前方緩衝器13包含固定在家具主體10中的緩衝套筒130、緩衝力存儲器131(較佳地以壓縮彈簧的形式)和由緩衝力存儲器131加載的柱塞(Stößel)132。前面板14貼靠在此前方緩衝器13上。因此,此第2圖圖示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關閉位置SS。家具主體10和前面板14之間的距離在此為2.5 mm。
相較之下,在第3圖中圖示過壓位置ÜS。亦即,使用者從關閉位置SS開始往關閉方向SR按壓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特別是家具部件2的前面板14)。藉此,彈性的前方緩衝器13—特別是前方緩衝器13的緩衝力存儲器131—被壓縮。前面板間隙小於2.5毫米。例如,大約0.3 mm至0.5 mm的過壓移動已足以解鎖將在後面詳述的鎖定設備5,藉此彈出設備4被啟動且因而驅動設備1再次往打開方向OR彈出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在此情況下,前方緩衝器13的緩衝力存儲器131接著亦可再次解載或再度移動到原始形狀,使得可以再次到達如第2圖所圖示的關閉位置SS。替代性地,前方緩衝器13亦可由彈性的塑膠(無壓縮彈簧)形成。
在根據第4圖的俯視圖中,可更佳地看見拉出引導件16的部件以及兩個驅動設備1的部件和同步設備12。因此,主體軌道17附接到家具主體10上,抽屜軌道18可移動地安裝在該主體軌道17上。視情況亦可設置額外的中間軌道和(或)容器軌道。主體軌道17與抽屜軌道18一起形成拉出引導件16。驅動設備1安裝在抽屜軌道18上或抽屜容器15的底面上。與同步設備12和相對側上的驅動設備1一起形成請求保護的配置。帶動件11較佳地藉由相應的安裝板19安裝在主體軌道17上(抑或直接安裝在家具主體10上)。在第4圖中,未圖示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
現在,第5至22圖圖示驅動設備1的第一實施變化。
第5和6圖分別圖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驅動設備1的分解圖,一者從前方觀察且一者從後方觀察。就此,載體3由殼體基板30和殼體蓋31構成。在此載體3的兩個部分中,導軌51各自形成為用於鎖定銷50,該鎖定銷50形成或附接在控制桿45上。鎖定銷50在此導軌51中被引導。在載體3的兩個部分中,亦形成用於傳遞元件70和用於傳遞設備7之抓扣桿72的導軌76(傳遞元件軌道)。此導軌76包含成角度的端部77,其中當抓扣桿72在此成角度的端部77中移動時,抓扣桿72相對於傳遞元件70樞轉。此處未圖示的固定在家具主體的帶動件11可被保持在此抓扣桿72和面向抓扣桿72的止擋71之間。因此,傳遞設備7將帶動件11的位置(該位置對應於家具主體10相對於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相對位置)傳遞到驅動設備1上。在載體3的兩個部分中,還亦形成用於彈出設備4之彈出滑動件40的導軌46。
彈出設備4之彈出滑動件40由控制桿45和滑動件基座44構成。控制桿45可樞轉地安裝在滑動件基座44上。此外,還亦設置彈出力存儲器41,該彈出力存儲器41與彈出滑動件40一起形成彈出設備4。在此狀況下,此彈出力存儲器41形成為兩個拉伸彈簧的形式。在一端處,彈出力存儲器41保持在形成於滑動件基座44中的第二力存儲基座43上。在另一端處,彈出力存儲器41保持在形成在載體3中或載體3上的第一力存儲基座42上。
在殼體基板30中,還形成凹部54。在此凹部54中,又形成細長的引導槽55。觸發機構6的觸發元件60藉由引導突起66可線性移動地在此引導槽55中被引導。在觸發元件60上,形成導軌51的一部分。此外,鎖定元件53形成在此觸發元件60上。觸發元件60藉由形式為壓縮彈簧的彈簧67被施加力。此彈簧67包圍引導心軸68,其中此引導心軸68一方面保持在形成於載體3上的心軸保持件68a上,且另一方面保持在形成在觸發元件60上的心軸保持件68b上。當彈簧67解載時,觸發元件60貼靠在凹部54的左邊緣上(如第5圖所圖示)。在此位置上,鎖定元件53(連同導軌51的區域)形成止動槽52(細節如第21圖所圖示)。因此,鎖定設備5主要由鎖定元件53和鎖定銷50形成。
觸發機構6的最重要的部件一方面形成觸發桿61,另一方面形成上述的觸發元件60。在此實施變化中,觸發連桿69亦形成觸發機構6的主要部分。第一連桿部分69a包含兩個突起691。藉由該等突起691,第一連桿部分69a可線性移動地在形成於殼體蓋31中的細長導軌692中被引導。在一端處,第一連桿部分69a貼靠在觸發桿61上。該觸發桿61藉由形成在該觸發桿61上的承載元件611可旋轉地安裝在補償支架90中的承載凹部903上。第二連桿部分69b藉由承載元件693可旋轉地安裝在形成於殼體蓋31中的對應凹部694中。同樣在殼體基板30中,形成相應的對應凹部694。在第二連桿部分69b的上端形成長槽695。第一連桿部分69a的突起691中之一者接合在該長槽695中。第三連桿部分69c在一端具有承載突起687。第三連桿部分69c藉由該承載突起687被保持在第二連桿部分69b的下方長槽697中或者在第二連桿部分69b的下方長槽697中被引導。在第三連桿部分69c的遠離承載突起687的末端處配置保持螺栓696。此保持螺栓接合在觸發元件60中的對應的保持螺栓凹部688中。因此,尤其是觸發桿61、觸發連桿69和觸發桿61形成連桿機構6。
驅動設備1的另一個重要部件是耦接設備8。在此第一實施變化中,第一耦接元件81以形成在傳遞元件70上的止擋表面73的形式形成。藉由補償楔件62或藉由該補償楔件62的彎曲表面63形成對應的第二耦接元件82。在此情況下,補償楔件62等同於觸發桿61。彎曲表面63對應於第二耦接元件82。在解耦接位置EK上,此第二耦接元件82與第一耦接元件81間隔開,但第二耦接元件82與第一耦接元件81在耦接位置KS上彼此接觸。藉由耦接力存儲器83觸發耦接設備8的耦接移動。特別地,藉由耦接力存儲器83間接地加載第二耦接元件82。
最後,驅動設備1還包含延遲設備9,藉由該延遲設備9,耦接元件81和82可時間延遲地彼此從解耦接位置EK移動到耦接位置KS上。在此第一實施變化中,延遲設備9包括補償支架90、齒輪91、張緊盤92、第一張緊桿93、第二張緊桿94和形成耦接力存儲器83的複位彈簧95。承載元件901配置在補償支架90上。補償支架90藉由此承載元件901可旋轉地安裝在形成於殼體基板30內的凹部902中。在此補償支架90中還形成承載凹部903。觸發桿61(補償楔件62)藉由該觸發桿61的承載元件611可旋轉地安裝在此承載凹部903中。在補償支架90中,亦還形成另一個承載凹部904。第二張緊桿94藉由上方突起941可旋轉地安裝在此承載凹部中。此外,此第二張緊桿94包含下方突起942。第二張緊桿94藉由此下方突起942可旋轉地安裝在張緊盤92中的對應凹部921中。張緊盤92連同形成在殼體基板30中的圓形凹部96一起形成旋轉緩衝器。就此,旋轉緩衝可以對應溝槽的形式施展功能。形成為螺旋彈簧的複位彈簧95一方面保持在張緊盤92的彈簧突起922上,且另一方面保持在形成於殼體蓋31中的彈簧突起923上。複位彈簧95通常安置在形成於殼體蓋31中的凹部97中。複位彈簧95加載張緊盤92,使該張緊盤92根據第5圖以順時針方向相對於載體3旋轉。張緊盤92和凹部96之間的緩衝作用緩衝抵抗由複位彈簧95觸發的此旋轉運動,該旋轉運動對應於耦接設備8的耦接移動。齒輪91藉由該齒輪91的中心承載元件911可旋轉地安裝在載體3的對應凹部912中。齒輪91藉由配置在圓周上的齒部,與對應配置在張緊盤92的圓周上的齒部嚙合(未詳細圖示)。在齒輪91上又形成偏心的保持凹部913。第一張緊桿93的突起931接合在此保持凹部913中。形成在張緊桿93的另一末端上的突起932又在引導件98中被引導,該引導件98形成在殼體蓋31中。彈性的元件99又鄰接於此引導件98。突起932經過傳遞元件70時被此傳遞元件70朝著彈性的元件99抵壓,且使該彈性的元件99向下彎曲。
在以下圖式中,將根據第一實施變化的驅動設備1的關閉和打開的作動流程描述為流程順序。
在第7圖中,以俯視圖圖示處於組裝狀態的根據第一實施變化的驅動設備1。在所圖示的位置上,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處於打開位置OS。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並未在此圖中以及隨後的圖式中示出,然而,驅動設備1的載體3附接在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上。在此情況下,在接下來的圖式中參考固定在家具主體的帶動件11來表明家具部件2和家具主體10之間的相對位置。在第7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處於相對寬的打開位置OS。因此,形成在控制桿45上的鎖定銷50在張緊部分S的開始處位在鎖定軌道51的承載區域L中。控制桿45繞控制桿軸47可樞轉地安裝在滑動件基座44上,其中在第7圖中,控制桿45處於順時針地向上樞轉最遠的位置。藉由第二力存儲基座43保持在彈出滑動件40的滑動件基座44上的彈出力存儲器41處於解載位置。
在第8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相對於第7圖往關閉方向SR移動。可以見到,帶動件11貼靠在傳遞元件70的止擋71上。由於家具主體10和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之間在關閉方向SR上的相對移動,帶動件11已使傳遞元件70相對於驅動設備1的其餘部件移動。特別地,在此位置上,帶動件11被保持在抓扣桿72和傳遞元件70的止擋71之間。藉由形成在傳遞元件70上的張緊止擋(止擋表面73),該張緊止擋貼靠控制桿45的接觸元件451,由控制銷51引導的控制桿45沿著導軌51移動。藉由此控制桿45,滑動件基座44亦移動,使得附接在該滑動件基座44上的彈出力存儲器41被張緊。
根據第9圖,藉由張緊部分S結束鎖定銷50的移動。鎖定銷50已抵達導軌51中的預鎖定位置VV。藉由導軌51,控制桿45亦略微向下樞轉,使得控制桿45的接觸元件451不再與傳遞元件70的止擋表面73接觸。亦即,整個傳遞設備7可以在關閉時相對於載體3繼續移動,而不必使彈出力存儲器41進一步被張緊。亦即,在根據第9圖的此位置中,彈出力存儲器41被完全張緊。由於彈出滑動件40藉由鎖定銷50被(預)鎖定在導軌51的預鎖定位置VV上,因此不可能彈出。在根據第9圖的此位置中,傳遞設備7還可相對於載體3沿著導軌76移動。為了在關閉方向上進一步移動,此處可使用未圖示的縮回設備。對於此種縮回設備的更精確作動方式,可以參考在本說明書的引言中已述及的EP 2 983 554 B1。
在第10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較佳地由於縮回設備已在關閉方向SR上進一步移動。就此,形成在傳遞元件70上的緩衝止擋79與形成在延遲設備9的第一張緊桿93上的突起932接觸。藉此,第一張緊桿93向左移位。藉由第一張緊桿93的突起931,較小的齒輪91逆時針旋轉,這是因為突起931接合在齒輪91的偏心保持凹部913中。因此,此齒輪91藉由承載元件911相對於形成在殼體基板30中的凹部912而旋轉。由於齒輪91與張緊盤92嚙合,因此該張緊盤92順時針旋轉。第二張緊桿94藉由下方突起942可旋轉地安裝在此張緊盤92的偏心凹部921中並與張緊盤92一起移動。藉由第二張緊桿94的此移動,亦觸發補償支架90的移動。特別地,第二張緊桿94的上方突起941接合在補償支架90的承載凹部904中。由於補償支架90又藉由承載元件901可旋轉地安裝在載體3中的凹部902中,因此補償支架90繞承載元件901順時針旋轉。在補償支架90的中間區域中,觸發桿61的承載元件611可旋轉地安裝在承載凹部903上。藉由補償支架90的樞轉移動,補償楔件62形式的觸發桿61向下移動。結果,僅此補償楔件62的相對窄的尖端處於第一連桿部分69a和傳遞元件70之間。
在第11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關閉移動又更進一步。藉由傳遞元件70和延遲設備9,觸發機構6的觸發桿61進一步降低。第一張緊桿93的突起932沿著導軌98移動得夠遠,使得突起932脫離與緩衝止擋79的接合。亦即,緩衝止擋79和突起932之間不再接觸。因此,不再有移動從傳遞設備7傳遞到延遲設備9上。在此位置上,形成耦接力存儲器83的複位彈簧95被張緊,這是因為此複位彈簧95的一個末端保持在彈簧突起923上,而複位彈簧95的另一末端已與張緊盤92的彈簧突起922一起旋轉。亦即,張緊盤92現在藉由複位彈簧95逆時針地被載力。然而,由於突起932貼靠在傳遞元件70上且無法沿著引導件98移動,因此不可能進行旋轉。此外,在第11圖中還可見到,控制桿45的接觸元件451處於形成在傳遞元件70中的控制桿軌道452中。接觸元件451已經抵達此控制桿軌道452的略微彎曲的末端區域。然而,在根據第11圖的此位置中,接觸元件451的由控制桿軌道452的此彎曲部分觸發的偏轉尚不足以將控制桿45及該控制桿45的鎖定銷50從導軌51的預鎖定位置VV釋放。
在第12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往關閉方向SR更進一步移動。在此移動中,接觸元件451相對於傳遞元件70中的控制桿軌道452繼續移動。藉由控制桿軌道452的彎曲部分,控制桿45亦進一步繞控制桿45的控制桿軸47逆時針樞轉,使得鎖定銷50從預鎖定位置 VV釋放,且鎖定銷50現在處於導軌51的接合移動區域E中。一旦鎖定銷50處於此接合移動區域E中,彈出力存儲器41的力再次作用在鎖定銷50上,使得鎖定銷50往止動槽52的方向移動。在第12圖亦可見到,第一張緊桿93的突起932不再接觸傳遞元件70的下側,而使通入引導件98中的路徑清空。藉此,耦接力存儲器83(複位彈簧95)亦不再被鎖定或抑制移動。亦即,複位彈簧95可解載並使張緊盤92逆時針移動。然而,此旋轉運動藉由在張緊盤92和凹部96之間作用的緩衝機構(延遲設備9)被煞停或緩衝。
在第13圖中,鎖定設備5處於鎖定位置VS上。此外,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處於關閉位置SS上。耦接設備8已處於耦接位置KS上。特別是藉由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或該家具部件2的前面板14)貼靠在家具主體10的前方緩衝器13上來到達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關閉位置SS。據此,傳遞設備7具有相對於載體3的特定相對位置。此相對位置可以變動約5 mm。此變動主要取決於:容許偏差、各個移動部件之間的縫隙、以及帶動件11附接在家具主體10以及載體3附接在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上的精確度。當抵達此關閉位置SS時,鎖定銷50至少實際上同時移動進入止動槽52。結果,在第13圖中,鎖定銷50貼靠鎖定元件53。因此,鎖定設備5處於鎖定位置VS上。當彈出設備4處於鎖定位置VS上時,耦接設備8可從解耦接位置EK移動到耦接位置KS上。在此情況下,第二耦接元件82由補償楔件62和該補償楔件62的彎曲表面63形成。耦接設備8的第一耦接元件81由形成在傳遞元件70上的止擋表面73形成。因此,此止擋表面73限定了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的關閉位置SS。藉由補償楔件62的由延遲設備9所緩衝的移動,此補償楔件62(觸發桿61)被帶到止擋表面73上。在第13圖中,已可見耦接位置KS,在該耦接位置KS上,彎曲表面63接觸止擋表面73。在此耦接位置KS上,傳遞設備7藉由耦接設備8與觸發機構6連動。根據傳遞元件70相對於載體3的相對位置的深度,楔形觸發桿61可以補償相應的距離。由於延遲設備9的時間延遲,此補償移動持續大約1到10秒。此時間延遲也足以提供推穿保護。亦即,在使用者關閉時,直接過壓或推穿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無法直接觸發,而是必須等到耦接設備8使觸發機構6與傳遞設備7連動。
在第14圖中,圖示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過壓位置ÜS。此外,第14圖圖示鎖定設備5的解鎖位置ES。耦接設備8處於耦接位置KS上。藉由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往關閉方向SR(相對於帶動件11向右)移動,傳遞設備7的傳遞元件70幾乎移動到導軌76的最末端。藉由傳遞元件70相對於載體3的此相對運動,傳遞元件70的止擋表面73經由耦接設備8移動觸發機構6的觸發桿61。由於補償支架90因給定的耦接位置KS而固定,觸發桿61以逆時針方向繞承載元件611樞轉。第一連桿部分69a貼靠此觸發桿61,因此此第一連桿部分69a沿著線性導軌692移位。第一連桿部分69a的突起691中的一個接合在第二連桿部分69b的長槽695中。藉由第一連桿部分69a的此移動,第二連桿部分69b以逆時針方向繞承載元件693樞轉。第三連桿部分69c藉由承載突起687接合在第二連桿部分69b的長槽697中。藉由第二連桿部分69b的樞轉使第三連桿部分69c移位。此第三連桿部分69c又藉由保持螺栓696與觸發元件60的保持螺栓凹部688連接。亦即,傳遞元件70的移動藉由觸發機構6引起觸發元件60在凹部54中的運動。此運動由接合在引導件55中的引導突起66引導。觸發元件60的移動抵抗在引導心軸68上被引導之彈簧67的力而發生。鎖定元件53配置或形成在觸發元件60上。藉由觸發元件60的移動也使此鎖定元件53移動。在第14圖中,此鎖定元件53移動得夠遠,使得鎖定銷50不再能保持在鎖定元件53上。因此,可以說,形成在鎖定元件53上的鎖定表面531(亦參照第21圖)被拉開。因此,藉由彈出力存儲器41的力,鎖定銷50移動到導軌51的彈出部分A中。在根據第14圖的此位置中,鎖定銷50貼靠在鎖定元件53的表面532上,該表面532定向為橫截於鎖定元件53的鎖定表面531。藉此,彈出力存儲器41可繼續施展彈出力,如此,鎖定元件53藉由此表面532克服彈簧67的力而在凹部54中向右移動,且觸發元件60藉由此鎖定元件53克服彈簧67的力而在凹部54中向右移動。藉由彈出力存儲器41的力,觸發元件60移動得夠遠,直到觸發元件60貼靠凹部54的末端。就此,鎖定元件53被連帶移動得夠遠,使得鎖定元件53和限制止擋56之間具有或存在小間隙。藉由表面532的傾斜,鎖定銷50然後可以從此表面532脫離並且透過導軌51的限制止擋56和鎖定元件53之間的間隙進一步移動到導軌51的彈出部分A中。對此的細節參見第21圖。
在第15圖中,然後抵達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打開位置OS。鎖定銷50已經移動至導軌51的彈出部分A的大約一半處。控制桿45的接觸元件451貼靠在傳遞元件70的彈出止擋701上。藉此,彈出滑動件40的控制桿45帶動傳遞設備7的傳遞元件70並因此使傳遞設備7相對於載體3移動。由於傳遞元件70藉由止擋71接觸帶動件11,因此觸發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相對於家具主體10的相對移動。具體地,驅動設備1或驅動設備1的彈出設備4由帶動件11推離,且從而在打開方向OR上帶動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在根據第15圖的此位置中,鎖定銷50和鎖定元件53之間不再有接觸。因此,彈簧67亦可解載並將觸發元件60移動得夠遠,直到該觸發元件60貼靠凹部54的左側邊緣。藉此,整個觸發連桿69亦再次相應地移動,使得觸發桿61最終亦再次往傳遞元件70的方向移動。觸發桿61藉由傳遞元件70的移開而再度與該傳遞元件70的止擋表面73間隔開,因而形成耦接設備8的解耦接位置EK。為了防止第一張緊桿93的突起932阻止傳遞元件70沿著導軌76的移動,彈性元件99形成在引導件98的區域中。亦即,當傳遞元件70經過突起932時,藉由相應的偏轉斜面702,使貼靠在該偏轉斜面702上的突起932樞轉,且第一張緊桿393隨該突起932樞轉。 在此樞轉期間,彈性元件99被向下按壓,藉此傳遞元件70可經過突起932。在第15圖中,延遲設備9亦已再度移動到其初始位置,如此,複位彈簧52解載得夠遠,直到突起932貼靠引導件98的末端為止。
在第16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進一步朝打開方向OR移動,其中由彈出設備4觸發此移動。在此位置上,彈出力存儲器41再次解載。突起932藉由彈性構件99再次向上移動。如果從此位置開始,然後繼續在打開方向上手動地在可移動的家具部件上拉動,則控制桿45的接觸元件451再度進入控制桿軌道452。在此控制桿軌道452的左側末端,有一個成角度部分453。一旦在繼續打開時,接觸元件451進入此成角度部分453,則控制桿45進一步順時針樞轉,使得鎖定銷50移動到導軌51的承載區域L中。結果,再次到達根據第7圖的起始位置。
第17圖再次圖示處於鎖定位置VS上的驅動設備1。此處圖示完整的載體3,從而可見到第一力存儲基座42和導軌76的成角度的端部77。藉由形成在抓扣桿72上的突起721移動至成角度的端部77中,抓扣桿72繞樞軸承722樞轉。結果,保持在抓扣桿72和止擋表面73之間的帶動件11被釋放。
在第18至20圖中,各圖示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關閉位置SS,其中然而在此關閉位置SS上,傳遞設備7和載體3之間的相對位置是不同的。
在第18圖中,圖示觸發行程的最小位置。這裡,僅補償楔件62的最前尖端跨越觸發連桿69和傳遞元件70之止擋表面73之間的距離。
在第19圖中,圖示關閉位置SS的大致的中間位置。在此,補償楔件62的稍微更寬的區域已跨越觸發連桿69和傳遞設備7之間的距離。
第20圖圖示極限位置,在此極限位置上前面板間隙並因此觸發行程具有最大尺寸。在此,補償楔件62的最寬區域配置在觸發機構6的觸發連桿69和傳遞設備7的止擋表面73之間。
第21圖圖示與驅動設備1的導軌51有關的細部。據此,最重要的部件是張緊部分S、預鎖定位置VV、隨後的接合移動區域E和彈出部分A以及承載區域L。此外,可以見到鎖定元件53及該鎖定元件53的鎖定表面531與表面532。還圖示限制止擋56。當鎖定元件53移動到該鎖定元件53的最大右側位置時,此處未圖示的鎖定銷50可在鎖定元件53的表面532和限制止擋56之間穿過移動。
第22圖仍然探究當驅動設備1藉由同步設備12與相對的驅動設備1同步時的重要細節。為此目的,此處在觸發元件60上配置有(僅示意性地圖示的)齒桿121。此齒桿121與齒輪122嚙合,該齒輪122又與同步桿123連接。因此,此同步桿123與兩個設置在相應的驅動設備1上的齒桿121和齒輪122形成同步設備12。
在第23至35圖中圖示根據本發明的驅動設備1的第二實施變化。就此,第23和24圖再次以由不同側面觀之的分解圖圖示驅動設備1。該驅動設備1的基本結構與第一實施變化中的相同。這尤其適用於載體3的殼體基板30和殼體蓋31形式的大部件、具有彈出力存儲器41、滑動件基座44和控制桿45等基本部件的彈出設備4以及用於將驅動設備1與配置在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上的帶動件耦接的部件。而且,相關聯的導軌51和46形成為在結構上實際上是相同的。因此,關於彈出設備4和相關聯的導軌51連同鎖定設備5的作動方式可尤其參考第一實施變化的描述。
在第23和24圖中,現在再次以分解圖圖示根據第二實施變化的驅動設備1的所有部件。基本上,與第一實施變化的實質區別在於,此處設置了兩個不同的帶動件(在後面圖式中更詳細地說明)。這意味著在第一實施變化中形成傳遞設備7的構件在此第二實施變化中確實形成為在結構上相同,但是在過壓期間不起到傳遞抽屜位置的作用。但是,對於其他功能,這些構件仍然很重要。因此,在此情況下,滑動件被稱為耦接滑動件21,桿被稱為耦接桿22,並且軌道被稱為具有成角度的端部24的耦接軌道23。所有一起形成耦接機構20。
同樣在此第二實施變化中,提供觸發機構6。此觸發機構6在這種情況下僅由一個構件構成。這對應於觸發元件60,該觸發元件60在該第二實施變化中也承擔觸發桿61的功能。在觸發元件60上,鎖定元件53一體成型。在此第二實施變化中,觸發元件60藉由承載元件651可旋轉地安裝在對應的凹部652中。觸發元件60部分地形成為冠狀輪65。亦即,在上側,觸發元件60包含徑向定向的接合齒64。冠狀輪65的該等接合齒64形成耦接設備8的第二耦接元件82。
而且,傳遞設備7在此第二實施變化中僅形成為一個構件。此傳遞設備7形成為可旋轉的冠狀輪75。傳遞桿751形成在此冠狀輪75上。冠狀輪75藉由中央凹部752可旋轉地安裝在觸發元件60的承載元件651上。在面對觸發元件60的側上,徑向定向的接合凹部74形成在冠狀輪75上。此等接合凹部74對應於觸發機構6的接合齒64並形成第一耦接元件81。
在此第二實施變化中,亦提供了複位設備25,用於將傳遞設備7移動至起始位置。此複位設備25包含保持心軸251,該保持心軸251藉由基部252保持在載體3中的凹部253內。此外,設置壓縮彈簧254,該壓縮彈簧254圍繞保持心軸251並由該保持心軸所引導。一側封閉的複位套筒255被套疊在壓縮彈簧254之外。此複位套筒255可線性移動地在載體3的導軌256中被引導,且無法進一步遠離凹槽253超過套筒止擋257。另外,複位突起258也形成在殼體基板30上。此複位突起258用於藉由與傳遞桿751接觸而使可旋轉的冠狀輪75沿著承載元件651相對於觸發元件60及該觸發元件60的冠狀輪65而軸向移動。
同樣在此第二實施變化中,存在與配置在相對側上的驅動設備1同步的可能性。為此,同步設備12的齒桿121在導軌124中可移動地被引導。在面向觸發元件60的側上,此齒桿121包含此處未圖示的齒部,齒部與形成在觸發元件60的圓周上且同樣未圖示的齒部嚙合。藉此,觸發元件60的旋轉運動被轉換成齒桿121的線性運動。拉伸彈簧125對齒桿121施力。拉伸彈簧125一方面保持在齒桿121上,且另一方面保持在載體3上。
在此第二實施變化中,延遲設備9形成為線性緩衝器,該線性緩衝器具有在兩個冠狀輪65和75之間的旋轉範圍內的彈簧複位。
在第24a圖中,圖示觸發機構6和傳遞設備7。觸發機構6包含冠狀輪65,且傳遞設備7包含冠狀輪75。在觸發機構6的冠狀輪65處,形成接合齒64。每個接合齒64包含基本上軸向定向的齒面和傾斜的齒面。傳遞設備7及該傳遞設備7的冠狀輪75包含對應的接合凹部74。在根據第24a圖的圖示中,接合凹部74緊密地貼靠接合齒64。如果在此位置上傳遞設備7順時針旋轉,則觸發機構6亦被帶動旋轉,這是因為相應的軸向定向的齒面彼此貼靠。當傳遞設備7逆時針旋轉時,觸發機構6不被帶動旋轉。相反地,傳遞設備7藉由接合齒64的對應形成的傾斜齒面以及接合凹部74而略微升高,且沿著冠狀輪65的表面根據棘輪原理移動,而不將旋轉運動傳遞到此冠狀輪65和觸發機構6上。
在第25圖中,再次圖示驅動設備1與第一實施變化的第7圖中相同的初始位置。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處於打開位置OS。與家具主體10連接的耦接帶動件26貼靠在耦接機構20的耦接滑動件21上。由於耦接軌道23的成角度的端部24,耦接桿22仍處於樞轉位置上。在此第二實施變化中,另一個帶動件與家具主體10連接。在此情況下,此帶動件形成了(隨後仍與傳遞設備7接觸的)帶動件11。此帶動件11亦僅圖示為圓形。彈出力存儲器41仍然為解載的。鎖定銷50處於導軌51的承載區域L中。傳遞設備7的桿751實際上處於最大向右樞轉位置上。在該位置上,傳遞桿751靠在複位突起258上。藉此,冠狀輪75與冠狀輪65軸向間隔開。由於冠狀輪75形成第一耦接元件81並且冠狀輪65形成第二耦接元件82,因此耦接設備8處於解耦接位置EK上。壓縮彈簧254處於相對解載的位置上,並將複位套筒255推靠在傳遞桿751上。
在第26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藉由按壓而在關閉方向SR上進一步移動。由於耦接滑動件21貼靠在控制桿45的接觸元件451上,因此彈出力存儲器41藉由控制桿45和滑動件基座44而被張緊。耦接桿22已移出成角度的端部24。藉此,耦接帶動件26現在處於耦接桿22和耦接滑動件21之間。
在第27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在關閉方向SR上更進一步移動。控制桿45的接觸元件451在此期間由於形成在耦接滑動件21中的軌道而被偏轉,由此鎖定銷50處於導軌51的預鎖定部分VV中。彈出力存儲器41現在被完全張緊。帶動件11已接觸傳遞設備7的傳遞桿751,且傳遞設備7已順時針樞轉。因為傳遞設備7仍藉由複位突起258而被升高,所以傳遞設備7的此旋轉運動(尚)未被傳遞到觸發機構6。然而,傳遞發生—即傳遞設備7的樞轉運動傳遞至複位套筒255上。結果,壓縮彈簧254已部分地被張緊。
在第28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沿關閉方向SR移動到使得接觸元件451也已經脫離耦接滑動件21的軌道,由此鎖定銷50現在亦處於導軌51的止動槽52中。亦即,抵達鎖定設備5的鎖定位置VS。就此,鎖定銷50貼靠在共同形成止動槽52的鎖定元件53上,該鎖定元件53與觸發機構6的觸發元件60一體成型。由於現在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亦緊密地貼靠在(此處未圖示的)前方緩衝器13上,因而形成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關閉位置SS。帶動件11進一步使傳遞桿751樞轉到使得傳遞桿751不再處於複位突起258上方。結果,傳遞設備7可連同第一耦接元件81朝觸發機構6連同第二耦接元件82的方向移動。沿著由承載元件651形成的軸的此移動係由(此處僅圖示的)延遲設備9制動或緩衝。此緩衝移動可能持續數秒鐘。因此,延遲設備9提供推穿保護。亦即,如果操作者將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直接推穿而不是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留在關閉位置SS上,則不立即進行解鎖,而是在由延遲設備9定義的一段時間的進程之後才進行解鎖。然而,一旦該時間結束或歷經了相應的路徑,則抵達耦接位置KS。
在第29圖中,圖示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過壓位置ÜS。若在先前抵達的耦接位置KS處沿關閉方向SR按壓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則藉由帶動件11,傳遞設備7藉由傳遞桿751在順時針方向上進一步旋轉。由於形成了耦接設備8的耦接位置KS,觸發機構6亦被順時針帶動旋轉。這也使鎖定桿53樞轉並遠離鎖定銷50。鎖定銷50因此不再由鎖定元件53保持。彈出力存儲器41可以施展力並將鎖定銷50移動到彈出部分A中。由於觸發機構6的旋轉,齒桿121亦藉由(未圖示)的齒部線性移動。該線性移動可藉由未圖示的同步設備12傳遞到相對的、較佳鏡像對稱形成的驅動設備1。藉此張緊拉伸彈簧125。
在第30圖中,抵達打開位置OS。具體而言,如果使用者在根據第29圖的過壓位置ÜS上放開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則彈出力存儲器41可施展其力並藉由控制桿45及該控制桿45的接觸元件451移動耦接滑動件21。由於此耦接滑動件21貼靠在固定在家具主體的耦接帶動件26上,可以說驅動設備1在打開方向OR上由此耦接帶動件26推離。藉由移動穿過彈出部分A的鎖定銷50,觸發元件60更進一步順時針旋轉,藉此齒桿121以及複位套筒已抵達最左側位置。一旦鎖定銷50和鎖定元件53之間不再接觸,拉伸彈簧125和壓縮彈簧254可被解載。
藉此,如第31圖所圖示,傳遞桿751再次藉由複位設備25的壓縮彈簧254和複位套筒255逆時針移動。然而,在此情況下,不帶動觸發元件60。此觸發元件60由於拉伸彈簧125的解載而再次移動至起始位置上。複位設備25的複位移動也可用於加載延遲設備9。
在第32圖中,複位設備25使傳遞桿751再次向右樞轉到底。藉此,傳遞設備7再次藉由複位突起258而升高。藉此,兩個耦接元件81和82再次彼此間隔開。在第32圖中,彈出力存儲器41亦再次被解載。
藉由沿打開方向OR上進一步手動拉動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接觸元件451經由形成在耦接滑動件21中的軌道再次進一步沿順時針方向樞轉,使得鎖定銷50最終再次抵達根據第26圖的承載區域L中的起始位置。
第33、34和35圖分別圖示關閉位置SS,其中帶動件11和載體3之間的相對位置各不相同。
因此,在第33中圖,給出了最小位置。亦即,傳遞桿751移動到不再能被復位桿258升高的程度。
在第34圖中給出了大致中間位置。
在第35圖中,圖示另一個極限位置。藉此,覆蓋了關閉位置SS的兩個極限位置之間約5 mm的容限範圍。
通常,對於第二實施變化,冠狀輪65和75之間的齒部阻止兩個冠狀輪相對於彼此的移動,而與關閉位置SS的確切位置無關。因此,這整體是可以在任何位置上觸發的機制。就此,可能出現的最大「誤差」(藉由齒部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計,這是因為前方緩衝器13始終確保約2 mm的觸發行程,且因此即使在最大誤差下也可以獲得足夠的有效觸發行程,以觸發驅動設備1。
從第36圖起,圖示根據本發明之驅動設備1的驅動設備1的第三實施變化。具體地,第36和37圖再次圖示驅動設備1從前方和從後方的分解圖。此第三實施變化的基本設計再次類似於第一實施變化,這是因為觸發機構6和延遲設備9佈置在與第一實施變化中類似的區域中,並且還以與之前整個移動進程相似的方式起作用。在此變化中,再次亦僅需要一個帶動件11。因此,在此第三實施變化中,在第二實施變化中被稱為耦接機構的構件單元再度承擔傳遞設備7的功能,且尤其由傳遞元件70和抓扣桿72組成,該傳遞元件70和該抓扣桿72在導軌76中被引導。在此第三實施變化中,基本作動方式再度與第一實施變化中的相同,因此對此省略了進一步的細節。這同樣適用於彈出設備4,該彈出設備4由控制桿45、滑動件基座44和彈出力存儲器41組成。滑動件基座44和彈出滑動件40的控制桿45藉由旋轉接頭48可樞轉地相互連接。
觸發機構6在此第三實施變化中再次包含觸發連桿69。觸發連桿69包括第一連桿部分69a、第二連桿部分69b和第三連桿部分69c。在此實施變化中,連桿部分69a同時形成觸發桿61。在面向傳遞元件70的末端上,此第一連桿部分69a包含尖細的接合齒64,該接合齒64形成耦接設備8的第二耦接元件82。此接合齒64對應於形成在傳遞元件70上的接合凹部74,該接合凹部74形成耦接設備8的第一耦接元件81。在第一連桿部分69a上,附接彈簧保持突起698。扭力彈簧699的腿部貼靠在此彈簧保持突起698上。在第一連桿部分69a的遠離第二耦接元件82的末端處,形成承載凹部681。形成在第二連桿部分69b上端的承載突起682接合在此承載凹槽681中。扭力彈簧699的中央纏繞區域圍繞承載突起682。扭力彈簧699的一個腿部貼靠在第二連桿部分69b的樞軸承683上。此樞軸承683可旋轉地安裝在形成於殼體基板30中的凹部694中。第二連桿部分69b的旋轉運動受到形成於殼體基板30中的旋轉限制止擋表面684的限制。在第二連桿部分69b的下端,形成承載凹部685。第三連桿部分69c的承載突起686接合在此承載凹部685中。在另一末端上,第三連桿69c包含保持銷696。藉由此保持銷696,第三連桿69c且因此整個觸發連桿69與形成在觸發元件60中的保持孔601連接。
利用延遲設備9,引發形成在第一連桿部分69a上的第二耦接元件82朝第一耦接元件81方向的煞停移動。亦即,此延遲設備9形成限時設備(Zeitglied),利用該限時設備,耦接設備8的由耦接力存儲器83觸發的從解耦接位置EK到耦接位置KS的移動以時間延遲的方式來執行。在此第三實施變化中,延遲設備9包含緩衝滑動件951。此緩衝滑動件951藉由引導突起952以可有限地線性移動的方式安裝於形成在殼體蓋31中的緩衝導軌953內。彈簧引導心軸954接合在緩衝滑動件951的頭部區域中。耦接力存儲器83壓縮彈簧955圍繞彈簧引導心軸954。彈簧引導心軸954保持在載體3的保持夾956中。齒桿部分957形成在緩衝滑動件951上。齒輪961對應於此齒桿部分957。齒輪961與兩個承載元件962和963以及端蓋964和965一起形成延遲設備9的旋轉緩衝器966。該旋轉緩衝器966保持在載體3的圓形凹部967中。旋轉緩衝器966藉由齒桿—齒輪配對而對緩衝滑動件951產生煞停作用,並且由於幾何形狀而使由壓縮彈簧955(耦接力存儲器83)觸發的向上運動緩衝得比向下運動更大。
在觸發元件60中形成心軸保持器68b,引導心軸68保持在該心軸保持器68b中。在另一端上,引導心軸68保持在載體3上的心軸保持器68a中。引導心軸68由形成為壓縮彈簧的彈簧67圍繞。此彈簧67在遠離彈出力存儲器41的方向上作用在觸發元件60上。在觸發元件60上還形成齒桿121。此齒桿121對應於齒輪122,齒輪122又設置在(此處未圖示的)同步桿123上。因此,此齒桿121和齒輪122形成同步設備12的一部分。
在第38圖中,以俯視圖圖示用於解釋根據第三實施變化的驅動設備1的移動進程的起始位置。 在此第38圖中,鎖定銷50處於導軌51的承載區域L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處於打開位置OS。傳遞元件70的止擋表面73在接觸元件451的區域中貼靠在控制桿45上。
在第39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仍處於打開位置OS上,其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已由使用者沿關閉方向SR移動。結果,傳遞元件70透過該傳遞元件70與固定在家具主體的帶動件11的接觸而沿著導軌76相對於載體3移動。止擋表面73仍然與控制桿45接觸。鎖定銷50移動穿過導軌51的張緊部分S。在此移動期間,彈出力存儲器41被張緊。
在第40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仍處於打開位置OS上。由於形成在傳遞元件70中的控制桿軌道452,控制桿45已經藉由接觸元件451逆時針樞轉。鎖定銷50處於導軌51的預鎖定位置VV上。緩衝滑動件951的引導表面958貼靠在傳遞元件70的接觸表面703上。由於此兩個表面與傳遞元件70沿導軌76的運動傾斜地定向,因此緩衝滑動件951被推離傳遞元件70。就此,緩衝滑動件951克服耦接力存儲器83的力,藉由該緩衝滑動件951的引導突起952沿著緩衝導軌953移動。由於齒桿部分957與旋轉緩衝器966的齒輪961嚙合,旋轉緩衝器966順時針旋轉。形成第二耦接元件82的接合齒64也與傳遞元件70的接觸表面703接觸。藉此,第一連桿部分69a繞第二連桿部分69b的承載突起682順時針樞轉。形成第二耦接元件82的接合齒64的後方部分貼靠在緩衝滑動件951的頭部區域上。
在第41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仍然處於打開位置OS。傳遞滑動件70藉由此處未圖示的縮回設備在關閉方向RS上進一步移動。在第41圖所圖示的位置上,第一連桿部分69a的接合齒64正經過傳遞滑動件70的接觸表面703的最突出位置。間接地,緩衝滑動件951也藉由此接合齒64被進一步向下推動。在此情況下,圍繞彈簧引導心軸954的壓縮彈簧955被進一步壓縮。並且,旋轉緩衝器966進一步順時針旋轉。
在第42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正好仍處於打開位置OS上。接觸元件451已抵達傳遞元件70中的控制桿軌道452的斜面區域。然而,鎖定銷50仍處於預鎖定位置VV上。形成第二耦接元件82的接合齒64已經越過接觸表面703的最突出點。藉此,此接合齒64不再貼靠在接觸表面703上。亦即,第一連桿部分69a不再被傳遞元件70推開,而是被扭力彈簧699壓在緩衝滑動件951上。(較強的)彈簧955可解載並沿著緩衝導軌953向上推動緩衝滑動件951。此移動被延遲設備9的旋轉緩衝器966所緩衝。這也解釋了為何第二耦接元件82仍然與傳遞元件70相間隔。
藉由在關閉方向上進一步移動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在第43圖中,鎖定銷50從預鎖定位置VV脫離,並往止動槽52的方向移動穿過接合移動區域E。壓縮彈簧955(耦接力存儲器83)可再進一步解載。然而,形成第二耦接元件82的接合齒64仍然與傳遞元件70間隔開,特別是與形成在傳遞元件70上的接合凹部74間隔開,該等接合凹部74形成第一耦接元件81。
接下來是未圖示的位置,在該位置上鎖定銷50鎖定在止動槽52中。藉此,鎖定設備5處於鎖定位置VS上。然而,兩個耦接元件81和82仍然略微間隔開,因此該等兩個耦接元件81和82處於解耦接位置EK上。
當彈出設備4處於鎖定位置VS中時,耦接設備8可接著從解耦接位置EK移動至耦接位置KS。藉此,抵達根據第44圖的位置,其中第二耦接元件82的接合齒64接觸第一耦接元件81的接合凹部74的對應凹部。亦即,儘管由旋轉緩衝器966煞停,但緩衝滑動件51藉由壓縮彈簧955(耦接力存儲器83)最終向上移動直至耦接設備8處於耦接位置KS上。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處於關閉位置SS上。
在第45圖中,藉由在關閉方向SR上按壓處於關閉位置SS上的家具部件2,來到達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過壓位置ÜS。由於在給定的耦接位置KS上,傳遞設備7藉由耦接設備8與觸發機構6連動,因此藉由過壓移動觸發鎖定設備5的解鎖,並且彈出設備4可在打開方向OR上彈出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詳言之,這藉由以下來實現:藉由第一耦合元件81而連帶移動貼靠在該第一耦接元件82上的第二耦接元件82。藉此,觸發連桿69亦相應地移動。形成觸發桿61的第一連桿部分69a由傳遞元件70帶動,其中第二連桿部分69b藉由第一連桿部分69a的承載凹部681和承載突起682以逆時針方向繞樞軸承683樞轉。同時,第三連桿部分69c藉由承載凹部685和承載突起686而移位。由於第三連桿部分69c藉由保持螺栓696接合在觸發元件60的保持孔601上,因此觸發元件60克服彈簧67的力而在凹部54中移位。鎖定元件53形成在觸發元件60上。藉由觸發元件60的移位,鎖定設備5被解鎖並連同彈出設備4一起抵達根據第45圖的解鎖位置ES。藉此,如上所述,鎖定銷50不再被鎖定在形成止動槽52的鎖定元件53上。藉此,彈出力存儲器41可以施展其力,且驅動設備1抵達根據第46圖的位置。在此運動中,齒桿121亦與齒輪122嚙合,這藉由同步桿123導致與相對的驅動設備1的相應同步。
因此,在第46圖中,再次圖示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打開位置OS,其中鎖定銷50處於導軌51的彈出部分A中。由於此鎖定銷50因而不再接觸鎖定元件53,彈簧67亦可再度解載並且將觸發元件60移動直至凹部54的相對的側向止擋。隨著觸發元件60的此移動,觸發連桿69亦再次朝相反方向移動。特別地,第二連桿部分69b順時針樞轉。在彈出移動期間,傳遞元件70藉由控制桿45的接觸元件451沿著導軌76相對於載體3移動。亦即,在兩個耦接元件82和81之間亦發生相對運動。由於傳遞元件70上的接合凹部74包含傾斜的側面(Flanke),因此接合齒64可以以棘輪方式滑出接合凹部74,從而再次脫離耦接位置KS。在第46圖中,接合齒64再次接觸傳遞元件70的接觸表面703,從而第一連桿部分69a再次被向下推動。藉此,緩衝滑動件451亦再次移動。然而,此移動僅用於使接合齒64移動經過接觸表面703的最突出點。在其他情况下,此移動無作用。
在第47圖中,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進一步在打開方向OR上移動。彈出力存儲器41完全解載。由於延遲設備9的旋轉緩衝器966,緩衝滑動件451尚未完全向上移動。
若接著繼續進一步的打開運動和隨後的關閉移動,則最終再次抵達根據第38圖的起始位置,在該起始位置上鎖定銷50配置在導軌51的承載區域L中。
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關閉位置SS再次各自圖示於第48至50圖中,然而其中接合齒64各接合在接合凹部74的不同凹口中。但仍各自形成耦接位置KS,因此在關閉方向SR上的過壓相應地觸發從鎖定位置VS的解鎖。在此等第48至50圖中還可見到,藉由彈簧保持突起698和樞軸承683,扭力彈簧699總是試圖使第一連桿部分69a相對於第二連桿部分69b順時針旋轉。藉此保證了接合齒64的遠離尖細末端的末端始終貼靠在緩衝滑動件951上。
要指出的是,通常在所有實施例和所有機械連接中亦總是存在移動傳遞或移動耦接的其他可能性。特別地,這適用於各種突起和凹部。這些可以完全顛倒過來形成。只須在各種情況下保證相應的移動傳遞—例如,在連桿部分之間。亦即,根據三個實施變化的具體設計方案主要用於為本領域所屬通常知識者提供真正可複製的示例。但對於本發明來說真正重要的只是基本功能。因此,在彈出設備4中,重要的是,可觸發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從關閉位置SS彈出到打開位置OS上。在鎖定設備5中,必須能夠鎖定彈出設備4(當然還有相應的解鎖)。藉由觸發機構6,鎖定設備5必須能夠藉由過壓從鎖定位置VS移動至解鎖位置ES。傳遞設備7用於將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位置傳遞到上述觸發機構6。最後,耦接設備8用於使傳遞設備7與觸發機構6連動。然而,這應當設計成使得彈出設備4處於鎖定位置VS中時,耦接設備8才從解耦接位置EK移動到耦接位置KS上。
因此,本發明的第一態樣使得:無論鎖定銷50與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之前側的確切相對位置,在過壓時都能保證觸發,而不需要藉由深度調整輪調整相對位置。藉由本發明,達成了約5 mm的容限範圍。特別地,藉由將耦接設備8移動到耦接位置KS中,本發明就封閉了運動傳遞鏈中的間隙。然而,這僅在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實際上已經抵達關閉位置SS時才發生(較佳地以時間延遲或煞停的方式),而不管此時鎖定銷50相對於家具100所處的確切位置。
本發明的第二態樣一方面已經包含在第一實施例(第5至22圖)和第三實施例(第36至50圖)中,這是因為相應的鎖定元件53可線性移動地安裝在載體3上。另一方面,在以下(第四)實施例中更詳細地解釋本發明的第二態樣。此實施例與第一和第三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在於觸發機構6、傳遞設備7和耦接設備8的部件不存在,這是因為該等部件本身對於本發明的第二態樣無足輕重。當然,混合形式仍然是可能的。
對於第51至62圖,要說明的是,所有在第51至62圖中標有符號的部件在作動方式上與在第一和第三實施例中具有相同符號的部件具有相同的特性。因此,若在下文中僅僅簡要地給出了單獨的部件或僅在圖式中圖示單獨的部件,則如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作動方式適用於每一部件。
第51圖圖示驅動設備1的俯視圖,其中由虛線圖示處於背景的部件。第51圖中的驅動設備1的位置對應於根據第44圖的位置。因此,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處於關閉位置SS上。由鎖定銷50和鎖定元件53組成的鎖定設備5處於鎖定位置VS上。鎖定元件53與形成在載體3中的導軌51一起形成用於鎖定銷50的止動槽52。
藉由在關閉方向SR上對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過壓,驅動設備1進入過壓位置ÜS,如第52圖中所圖示。另外,第52圖圖示鎖定設備5的解鎖位置ES。藉由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沿關閉方向SR(相對於帶動件11向右)的移動,控制桿45與配置在該控制桿45上的鎖定銷50一起從止動槽52釋放。藉此,鎖定銷50與鎖定元件53的端面(對應於略微傾斜的表面532)貼靠。為了使鎖定銷50移動至該位置上,如果合適,可使用解鎖斜面511和(或)控制桿45的樞轉移動。
一旦從第52圖開始,使用者不再按壓—亦即不再過壓—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則彈出力存儲器41可解載。藉此,彈出設備的控制桿45與配置在該控制桿45上的鎖定銷50一起相對於載體3往導軌51的彈出部分A的方向移動—亦即,與在過壓移動期間鎖定銷50移動的方向相反。由於鎖定銷50貼靠在鎖定元件53的端面上,因此觸發鎖定元件50的線性移動。鎖定元件53配置在基座元件58上,較佳地與該基座元件58一體成型(在第一和第三實施例中,觸發元件60形成此基座元件58)。此基座元件58以可有限移動的方式安裝於載體3中或載體3上。尤佳地,此基座元件58可線性移動地在凹部54中或在載體3的相應的引導元件上被引導。鎖定元件53(間接地藉由基座元件58)被形式較佳為彈簧67的力存儲器施加力。因此,鎖定元件53可藉由鎖定銷50克服力存儲器的力往導軌51的彈出部分A的方向移動。從第53圖中可相應地看出,基座元件58如何已經從凹部54的左側邊緣移開。同時,(較佳地在引導心軸68上被引導的)力存儲器被壓縮。同步設備12的同步元件也形成在基座元件58上,同步設備12的該同步元件與同步桿123的同步反向元件移動傳遞地連接。較佳地,此同步元件形成為齒桿121,該齒桿121與形成為齒輪122的同步反向元件嚙合。
在第54圖中,已經抵達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略為打開位置OS。透過藉由鎖定銷50進一步移動鎖定元件53(仍然由彈出力存儲器41觸發),鎖定元件53和導軌51的限制止擋56之間的間隙57被打開或開通。在第54圖中,鎖定銷50已經絕大部分穿過間隙57往導軌51的彈出部分A的方向移動。此運動由形成在鎖定元件53之端面上的表面532所觸發,該表面532定向為傾斜於鎖定元件53的直線移動方向。因此,鎖定銷50透過表面532偏轉至間隙57中。然而,在第54圖中,鎖定銷50仍然與鎖定元件53貼靠。基座元件58貼靠在凹部54的右側邊緣上。力存儲器(彈簧67)進一步壓縮。同步桿123根據基座元件58的移動進一步旋轉。
一旦鎖定銷50完全移動穿過間隙57,鎖定銷50就不與鎖定元件53貼靠(並因此從表面532脫離)。藉此,基座元件58和相關聯的力存儲器不再由彈出力存儲器41間接地作用。力存儲器可以解載並且將基座元件與鎖定元件53一起移動到根據第55圖的位置。具體地,鎖定元件53藉由力存儲器在鎖定銷50於過壓移動期間移動的方向上移動。鎖定元件53與導軌51再度一起形成止動槽52。鎖定銷50已經移動經過導軌51的彈出部分A的大約一半。
第56至62圖各自圖示由第一驅動設備1'、第二驅動設備1''以及使兩個驅動設備1'和1''同步的同步設備12組成之配置的俯視圖。兩個驅動設備1'和1''彼此形成為鏡像對稱。
在第56圖中,兩個驅動設備1'和1'1''各自處於根據第51圖的位置。亦即,兩個鎖定銷50各自皆處於止動槽52中,並且側向地貼靠在鎖定元件53上。
在第57圖中,使用者單側地在第一驅動設備1'的區域中按壓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藉此,僅第一驅動設備1'的鎖定銷50被解鎖,並且貼靠在鎖定元件53的端面上。這對應於根據第52圖的位置。由於單側操作,第二驅動設備1''的鎖定銷50反之仍處於鎖定位置VS上。
在第58圖中,使用者已鬆開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藉此,第一驅動設備1'的彈出力存儲器41可解載。鎖定銷50藉由鎖定元件53的端面移動鎖定元件53,藉此基座元件58亦克服力存儲器(彈簧67)的力而移動。第一驅動設備1'的位置對應於第53圖中所圖示的位置。藉此,由於基座元件58和配置在該基座元件58上的同步元件(齒桿122)的移動,達成藉助於同步設備12而實現的移動傳遞。具體地,第一驅動設備1'的同步元件(齒桿122)的線性移動被轉換成同步桿123的同步反向元件(齒輪121)的旋轉運動。同步桿123的此旋轉運動在第二驅動設備1''的區域中藉由該處的桿側同步反向元件和該處的同步元件而被轉換成第二驅動設備1''的基座元件58的線性運動。一旦第二驅動設備1''的鎖定元件53的端面與止動槽52的區域中的導軌51成直線,則第二驅動設備1''的鎖定銷50亦可往第二驅動設備1''的鎖定元件53的端面的方向移動,如第58圖所圖示。鎖定銷50可說是沿著導軌51的傾斜表面滑動到鎖定元件53的端面。因此,根據第57圖,過壓移動在第一驅動設備1'和同步設備12之間沒有移動傳遞的狀況下開始。同步設備12在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在打開方向OR上移動期間可藉由第一驅動設備1'而移動。換言之,僅在解鎖之後才進行從第一驅動設備1'到同步設備12的移動傳遞。
隨後,兩個驅動設備1'和1''的彈出力存儲器41(實際上同步地)可解載,其中根據第59圖,兩個鎖定銷50處於相應間隙57的區域中。這對應於第54圖。
根據第60圖的位置對應於第55圖。
另一方面,第61圖圖示:解鎖同時在兩側進行,亦即從中部按壓可移動的家具部件。藉此,兩個鎖定銷50都貼靠在鎖定元件53的端面上。
最後,第62圖還圖示當從根據第60圖的位置開始,在關閉方向SR上按壓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時的情況。兩個鎖定銷50接著分別進入導軌51的過載通道512。
若技術上可行,則第51至62圖中未明確描述的所有組件、功能和移動與前三個實施例中的相同。對此的例子為:帶動件11、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成角度的端部24、整個導軌51的形成、彈出設備4的功能和形成、載體3的形成、耦接機構20的功能和形成等。
1‧‧‧驅動設備
1'‧‧‧第一驅動設備
1''‧‧‧第二驅動設備
2‧‧‧可移動的家具部件
3‧‧‧載體
4‧‧‧彈出設備
5‧‧‧鎖定設備
6‧‧‧觸發機構
7‧‧‧傳遞設備
8‧‧‧耦接設備
9‧‧‧緩衝設備
10‧‧‧家具主體
11‧‧‧帶動件
12‧‧‧同步設備
121‧‧‧齒桿
122‧‧‧齒輪
123‧‧‧同步桿
124‧‧‧導軌
125‧‧‧拉伸彈簧
13‧‧‧前方緩衝器
130‧‧‧緩衝套筒
131‧‧‧緩衝力存儲器
132‧‧‧柱塞
14‧‧‧前面板
15‧‧‧抽屜容器
16‧‧‧拉出引導件
17‧‧‧主體軌道
18‧‧‧抽屜導軌
19‧‧‧安裝板
20‧‧‧耦接機構
21‧‧‧耦接滑動件
22‧‧‧耦接桿
23‧‧‧耦接軌道
24‧‧‧成角度的端部
26‧‧‧耦接帶動件
25‧‧‧複位設備
251‧‧‧保持心軸
252‧‧‧基部
253‧‧‧凹部
254‧‧‧壓縮彈簧
255‧‧‧複位套筒
256‧‧‧導軌
257‧‧‧套筒止擋
258‧‧‧複位突起
30‧‧‧殼體基板
31‧‧‧殼體蓋
40‧‧‧彈出滑動件
41‧‧‧彈出力存儲器
42‧‧‧第一力存儲基座
43‧‧‧第二力存儲基座
44‧‧‧滑動件基座
45‧‧‧控制桿
451‧‧‧接觸元件
452‧‧‧控制桿軌道
453‧‧‧成角度部分
46‧‧‧導軌
47‧‧‧控制桿軸
48‧‧‧旋轉接頭
50‧‧‧鎖定銷
51‧‧‧用於鎖定銷的導軌
511‧‧‧解鎖斜面
512‧‧‧過載通道
52‧‧‧止動槽
53‧‧‧鎖定元件
531‧‧‧鎖定表面
532‧‧‧表面
54‧‧‧凹部
55‧‧‧引導件
56‧‧‧限制止擋
57‧‧‧間隙
58‧‧‧基座元件
60‧‧‧觸發元件
601‧‧‧保持孔
61‧‧‧觸發桿
611‧‧‧承載元件
62‧‧‧補償楔件
63‧‧‧彎曲表面
64‧‧‧接合齒
65‧‧‧冠狀輪
651‧‧‧承載元件
652‧‧‧凹部
66‧‧‧引導突起
67‧‧‧彈簧
68‧‧‧引導心軸
68a‧‧‧載體上的心軸保持器
68b‧‧‧觸發元件上的心軸保持器
681‧‧‧承載凹部
682‧‧‧承載突起
683‧‧‧樞軸承
684‧‧‧旋轉限制止擋表面
685‧‧‧承載凹部
686‧‧‧承載突起
687‧‧‧承載突起
688‧‧‧保持螺栓凹部
69‧‧‧觸發連桿
69a‧‧‧第一連桿部分
69b‧‧‧第二連桿部分
69c‧‧‧第三連桿部分
691‧‧‧突起
692‧‧‧線性導軌
693‧‧‧承載元件
694‧‧‧凹部
695‧‧‧長槽
696‧‧‧保持螺栓
697‧‧‧長槽
698‧‧‧彈簧保持突起
699‧‧‧扭力彈簧
70‧‧‧傳遞元件
701‧‧‧彈出止擋
702‧‧‧偏轉斜面
703‧‧‧接觸表面
71‧‧‧止擋
72‧‧‧抓扣桿
721‧‧‧突起
722‧‧‧樞軸承
73‧‧‧止擋表面
74‧‧‧接合凹部
75‧‧‧可旋轉的冠狀輪(第一耦接元件)
751‧‧‧傳遞桿
76‧‧‧導軌
77‧‧‧成角度的端部
79‧‧‧緩衝止擋
81‧‧‧第一耦接元件
82‧‧‧第二耦接元件
83‧‧‧耦接力存儲器
90‧‧‧補償支架
901‧‧‧承載元件
902‧‧‧凹部
903‧‧‧承載凹部
904‧‧‧承載凹部
91‧‧‧齒輪
911‧‧‧承載元件
912‧‧‧凹部
913‧‧‧保持凹部
92‧‧‧張緊盤
921‧‧‧凹部
922‧‧‧彈簧突起
923‧‧‧彈簧突起
93‧‧‧第一張緊桿
931‧‧‧突起
932‧‧‧突起
94‧‧‧第二張緊桿
941‧‧‧上方突起
942‧‧‧下方突起
95‧‧‧複位彈簧
951‧‧‧緩衝滑動件
952‧‧‧引導突起
953‧‧‧緩衝導軌
954‧‧‧彈簧引導心軸
955‧‧‧壓縮彈簧
956‧‧‧保持夾
957‧‧‧齒桿部分
958‧‧‧引導表面
96‧‧‧凹部
961‧‧‧齒輪
962‧‧‧承載元件
963‧‧‧承載元件
964‧‧‧端蓋
965‧‧‧端蓋
966‧‧‧旋轉緩衝器
967‧‧‧圓形凹部
97‧‧‧凹部
98‧‧‧引導件
99‧‧‧彈性的元件
100‧‧‧家具
SS‧‧‧關閉位置
OS‧‧‧打開位置
VS‧‧‧鎖定位置
ES‧‧‧解鎖位置
ÜS‧‧‧過壓位置
OR‧‧‧打開方向
SR‧‧‧關閉方向
EK‧‧‧解耦接位置
KS‧‧‧耦接位置
D‧‧‧轉軸
S‧‧‧張緊部分
VV‧‧‧預鎖定位置
A‧‧‧彈出部分
L‧‧‧承載區域
E‧‧‧接合移動區域
下面將基於圖式簡單說明並參考圖式中所圖示的實施例,更詳細地闡釋本發明的進一步細節和優點。在圖式中:
第1圖透視地圖示具有兩個抽屜的家具,
第2圖以側視圖圖示處於非按壓狀態的前方緩衝器,用於限定關閉位置,
第3圖以側視圖圖示過壓時被按壓的前方緩衝器,
第4圖圖示具有兩個相對的驅動設備的家具的俯視圖,包括同步設備和拉出設備,
第5圖和第6圖圖示驅動設備的第一實施變化的分解圖,
第7至17圖圖示當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移動時,根據第一實施變化的驅動設備的在不同位置上的俯視圖,
第18至20圖圖示根據第一實施變化的耦接設備的不同(極端)位置的俯視圖,
第21圖圖示導軌的細節,
第22圖圖示鎖定和同步的細節,
第23與24圖圖示驅動設備的第二實施變化的分解圖,
第24a圖透視地圖示兩個冠狀輪的細節,
第25至32圖圖示當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移動時,根據第二實施變化的驅動設備的在不同位置上的俯視圖,
第33至35圖圖示根據第二實施變化的耦接設備的不同(極端)位置的俯視圖,
第36與37圖圖示驅動設備的第三實施變化的分解圖,
第38至47圖圖示當可移動的家具部件移動時,根據第三實施變化的驅動設備的在不同位置上的俯視圖,
第48至50圖圖示根據第三實施變化的耦接設備的不同(極端)位置的俯視圖,
第51至55圖圖示驅動設備的第四實施例的在不同位置上的俯視圖,以及
第56至62圖圖示由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兩個驅動設備以及同步設備所構成的配置在不同位置上的俯視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Claims (42)

  1. 一種用於一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驅動設備(1),特別是用於一抽屜,該驅動設備(1)包括: - 一載體(3),- 可相對於該載體(3)移動的一彈出設備(4),該彈出設備(4)用於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從一關閉位置(SS)彈出至一打開位置(OS)上,- 一鎖定設備(5),該鎖定設備(5)用於將該彈出設備(4)鎖定在一鎖定位置(VS)上,- 一觸發機構(6),該觸發機構(6)用於將該鎖定設備(5)從該鎖定位置(VS)移動至一解鎖位置(ES)上,其中可藉由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過壓至處於該關閉位置(SS)後方的一過壓位置(ÜS)上以啟動該觸發機構(6),且在抵達解鎖位置(ES)時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可藉由該彈出設備(4)往打開方向(OR)移動,以及- 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分離的一傳遞設備(7),該傳遞設備(7)用於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之該位置傳遞到該觸發機構(6)上,其中可藉由該傳遞設備(7)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之一移動傳遞到該觸發機構(6)上,其特徵在於:在傳遞設備(7)與觸發機構(6)之間作用或被配置在傳遞設備(7)與觸發機構(6)之間的一耦接設備(8),其中當彈出設備(4)處於鎖定位置(VS)上時,該耦接設備(8)可從一解耦接位置(EK)移動到一耦接位置(KS)上,其中在該耦接位置(KS)上該傳遞設備(7)藉由該耦接設備(8)與該觸發機構(6)連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耦接設備(8)包含:一第一耦接元件(81)、一第二耦接元件(82)與一耦接力存儲器(83),其中該等兩個耦接元件(81、82)可藉由該耦接力存儲器(83)相對於彼此移動,其中在該解耦接位置(ES)上該等兩個耦接元件(81、82)彼此間隔開,且在該耦接位置(KS)上該等兩個耦接元件(81、82)彼此直接接觸。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驅動設備,其特徵在於一延遲設備(9),該延遲設備(9)較佳地為一緩衝設備的形式,該延遲設備(9)用於緩衝或煞停該等耦接元件(81、82)由該耦接力存儲器(83)所觸發的從該解耦接位置(EK)至該耦接位置(KS)的該移動。
  4. 如請求項1至3中之至少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載體(3)形成為一殼體的形式,該殼體較佳地可附接或被附接至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上。
  5. 如請求項1至4中之至少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彈出設備(4)包含:可相對於該載體(3)移動的一彈出滑動件(40)以及較佳形成為拉伸彈簧的一彈出力存儲器(41),其中該彈出力存儲器(41)藉由一第一力存儲基座(42)固定在該載體(3)上並且藉由一第二力存儲基座(43)固定在該彈出滑動件(40)上。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彈出滑動件(40)包含:一滑動件基座(44)以及可樞轉地安裝在該滑動件基座(44)上的一控制桿(45)。
  7. 如請求項1至6中之至少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傳遞設備(7)包含:可相對於該載體(3)移動的一傳遞元件(70)以及較佳形成在該傳遞元件(70)上的一止擋(71),該止擋(71)用於較佳配置在一家具主體(10)上的一帶動件(11)。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傳遞設備(7)包含:可移動地,較佳可樞轉地安裝在該傳遞元件(70)上的一抓扣桿(72),該抓扣桿(72)用於較佳配置在一家具主體(10)上的一帶動件(11)。
  9. 如請求項1至8中之至少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傳遞設備(7),較佳該傳遞設備(7)的該傳遞元件(70)在彈出時可被該彈出設備(4)接觸,較佳可被該彈出設備(4)的該控制桿(45)接觸,並可相對於該載體(3)移動。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之至少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鎖定設備(5)包含:配置在該彈出設備(4)上,較佳配置在該彈出設備(4)的該控制桿(45)上的一鎖定銷(50),以及較佳至少部分地形成在該載體(3)中的一導軌(51),該導軌(51)用於該鎖定銷(50),其中該鎖定銷(50)在該鎖定位置(VS)上被鎖定於該導軌(51)的一止動槽(52)中。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止動槽(52)至少部分地由可相對於該載體(3)移動的一鎖定元件(53)形成,其中該鎖定銷(50)在該鎖定位置(VS)上被保持於該鎖定元件(53)上。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之至少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觸發機構(6)包含:可移動地安裝在該載體上的至少一個觸發元件(60),以及可移動地,較佳可樞轉地安裝在該載體(3)上的較佳與該觸發元件(60)分離的一觸發桿(61)。
  13. 如請求項11與12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鎖定元件(53)與該觸發元件(60)連接,較佳與該觸發元件(60)一體成型。
  14. 如上述請求項中之至少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第一耦接元件(81)與該傳遞設備(7)的該傳遞元件(70)連接,或與該傳遞設備(7)的該傳遞元件(70)一體成型。
  15. 如上述請求項中之至少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第二耦接元件(82)與該觸發機構(6)的該觸發桿(61)連接,或與該觸發機構(6)的該觸發桿(61)一體成型。
  16. 如請求項1至15中之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第一耦接元件(81)形成為該傳遞元件(70)上的止擋表面(73),且該第二耦接元件(82)形成為補償楔件(62)。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補償楔件(62)包含:一彎曲表面(63),其中該彎曲表面(63)在該耦接位置(KS)上接觸該傳遞元件(70)上的該止擋表面(73)。
  18. 如請求項1至15中之至少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第一耦接元件(81)形成為:形成在該傳遞元件(70)上的接合凹部(74)之形式,且該第二耦接元件(82)包含:可接合在該等接合凹部(74)之一者中的至少一個接合齒(64)。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第一耦接元件(81)形成為可圍繞一轉軸(D)旋轉的冠狀輪(75),其中在該冠狀輪(75)上圍繞該轉軸(D)形成多個各自徑向定向的接合凹部(74),且其中該第二耦接元件(82)形成為可圍繞該轉軸(D)旋轉的冠狀輪(65),其中在該冠狀輪(65)上圍繞該轉軸(D)形成多個各自徑向定向且與該等接合凹部(74)對應的接合齒(64),其中在該耦接位置(KS)上,當該等冠狀輪(65、75)相對於彼此在至少一個旋轉方向上旋轉時,該等接合齒(64)貼靠在該等接合凹部(74)上。
  20. 一種配置,該配置具有如請求項1至19中之至少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以及可附接在一家具主體(10)上的一前方緩衝器(13),該前方緩衝器(13)用於確定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該關閉位置(SS)。
  21. 一種具有兩個如請求項1至19中之至少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1)以及一同步設備(12)的配置,其中該等驅動設備(1)藉由該同步設備(12)連動。
  22. 一種家具(100),該家具(100)具有一家具主體(10)、可相對於該家具主體(10)移動的一家具部件(2)以及如請求項1至19中之一者所述之至少一個驅動設備(1),該家具部件(2)較佳為一抽屜之形式。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家具,其中,該驅動設備(1)安裝在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上,且至少一個帶動件(11)附接在該家具主體(10)上,該至少一個帶動件(11)與該驅動設備(1)的該傳遞設備(7)對應。
  24. 如請求項22或23所述之家具,其中,一前方緩衝器(13)配置在該家具主體(10)的一前側上,其中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較佳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一前面板(14)在該關閉位置(SS)上貼靠在該前方緩衝器(13)上,其中在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在關閉方向(SR)上過壓時,可藉由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壓入該前方緩衝器(13)。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家具,其中,該前方緩衝器(13)在卸載狀態下從該家具主體(10)突出1.5 mm和3.5 mm之間,較佳地2.3 mm和2.7 mm之間。
  26. 一種用於一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的驅動設備(1),特別是用於一抽屜,該驅動設備(1)包括: - 一載體(3),- 可相對於該載體(3)移動的一彈出設備(4),該彈出設備(4)用於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從一關閉位置(SS)彈出至一打開位置(OS)上,其中可藉由將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過壓移動至處於該關閉位置(SS)後方的一過壓位置(ÜS)上以將該彈出設備(4)從一鎖定位置(VS)解鎖,以及- 一鎖定設備(5),該鎖定設備(5)用於將該彈出設備(4)鎖定在該鎖定位置(VS)上,其中,該鎖定設備(5)包含:配置在該彈出設備(4)上的一鎖定銷(50),以及特別是至少部分地形成在該載體(3)中或該載體(3)上的一導軌(51),該導軌(51)用於該鎖定銷(50),其中該鎖定銷(50)在該鎖定位置(VS)上被鎖定於該導軌(51)的一止動槽(52)中,其中,該止動槽(52)至少部分地由可相對於該載體(3)移動的一鎖定元件(53)形成,且其中該鎖定銷(50)在該鎖定位置(VS)上被保持於該鎖定元件(53)上,其特徵在於:該鎖定元件(53)可線性移動地安裝在該載體(3)上,其中該鎖定元件(53)可從形成鎖定位置(VS)時所處的位置逆著該鎖定銷(50)在該過壓移動時的該方向線性移動。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鎖定元件(53)與一同步元件連接,該同步元件用於將該鎖定元件的該移動與一第二鎖定設備(5)的一鎖定元件(53)同步。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鎖定元件(53)與該同步元件一體成型。
  29. 如請求項26或27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同步元件形成為齒桿(21)。
  30. 如請求項26至29中之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鎖定元件(53)以可有限移動的方式安裝在該載體(3)上且可線性滑動地在該載體(3)上被引導,較佳在該載體(3)的一殼體基板(30)的一凹部(54)中。
  31. 如請求項26至30中之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鎖定元件(53)可從形成鎖定位置(VS)時所處的位置往該導軌(51)的一彈出部分(A)的方向線性移動。
  32. 如請求項26至31中之一者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鎖定元件(53)藉由一力存儲器,較佳藉由一彈簧(67)被施加力。
  33. 如請求項32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在該解鎖後,該鎖定銷(50)貼靠在該鎖定元件(53)上,且該鎖定元件(53)可藉由該鎖定銷(50)克服該力存儲器的該力往該導軌(51)的該彈出部分(A)的方向移動。
  34. 如請求項32或33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一旦該鎖定銷(50)不再貼靠在該鎖定元件(53)上,則該鎖定元件(53)可藉由該力存儲器在以下方向上移動:在該過壓移動時該鎖定銷(50)移動的方向。
  35. 如請求項33或34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透過藉由該鎖定銷(50)移動該鎖定元件(53),該鎖定元件(53)和該導軌(51)的一限制止擋(56)之間的一間隙(57)被開通。
  36. 如請求項35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該鎖定銷(50)可穿過該間隙(57)繼續移動進入該導軌(51)的該彈出部分(A)中,且該鎖定銷(50)不再貼靠在該鎖定元件(53)上。
  37. 如請求項35或36所述之驅動設備,其中,藉由形成在該鎖定元件(53)上的一表面(532),該鎖定銷(50)被偏轉至該間隙(57)中且該鎖定銷(50)從該表面(532)脫離,該表面(532)定向為傾斜於該鎖定元件(53)的直線移動方向。
  38. 一種配置,該配置具有: - 如請求項26至37中之一者所述之一第一驅動設備(1'),- 如請求項26至37中之一者所述之一第二驅動設備(1''),以及- 一同步設備(12),該同步設備(12)用於使該等兩個驅動設備(1'、1'')的該等鎖定元件(53)同步。
  39. 如請求項38所述之配置,其中,該過壓移動在第一驅動設備(1')和同步設備(12)之間沒有一移動傳遞的情況下開始,且在該可移動的家具部件(2)沿打開方向(OR)移動期間,該同步設備(12)可以由該第一驅動設備(1')移動。
  40. 如請求項39所述之配置,其中,僅在該解鎖之後才發生從該第一驅動設備(1')到該同步設備(12)的一移動傳遞。
  41. 如請求項38至40中之一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同步設備(12)包含:分別配置在該等驅動設備(1'、1'')上的同步元件,該等同步元件較佳形成為齒桿(121)。
  42. 如請求項38至41中之一者所述之配置,其中,該同步設備(12)包含較佳可旋轉的一同步桿(123),其中在該同步桿(123)的兩個末端上配置較佳為齒輪(122)的同步元件。
TW107133145A 2017-09-20 2018-09-20 用於可移動家具部件的驅動設備 TWI6730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50796/2017 2017-09-20
ATA50796/2017 2017-09-20
AT507962017 2017-09-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9518A true TW201919518A (zh) 2019-06-01
TWI673026B TWI673026B (zh) 2019-10-01

Family

ID=63363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3145A TWI673026B (zh) 2017-09-20 2018-09-20 用於可移動家具部件的驅動設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3067B2 (zh)
EP (2) EP3684225B1 (zh)
JP (1) JP7038805B2 (zh)
CN (1) CN111246777B (zh)
ES (2) ES2900630T3 (zh)
TW (1) TWI673026B (zh)
WO (1) WO20190560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22397B1 (de) * 2019-03-20 2021-08-15 Blum Gmbh Julius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bewegbares Möbelteil
CN111975687A (zh) * 2020-09-06 2020-11-24 杨建建 一种用于家具加工的辅助定位工装
DE102021115557A1 (de) * 2021-06-16 2022-12-22 Grass Gmbh Vorrichtung zum Bewegen eines bewegbaren Möbeltei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02940B1 (de) 2005-04-28 2012-01-15 Blum Gmbh Julius Möbel
JP4505814B2 (ja) 2005-06-30 2010-07-21 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アンロック装置
DE202009005256U1 (de) 2009-07-09 2010-11-25 Paul Hettich Gmbh & Co. Kg Rastbeschlag und Auszugsführung
TW201110911A (en) * 2009-08-07 2011-04-01 Hettich Paul Gmbh & Co Kg Ejection mechanism, pull-out guide and ejection system
DE102010036903B4 (de) * 2010-02-26 2020-09-10 Paul Hettich Gmbh & Co. Kg Ausstoßvorrichtung und Auszugssystem
AT511444B1 (de) * 2011-10-24 2012-12-15 Blum Gmbh Julius Synchronisierte verriegelung für ein bewegbares möbelteil
AT511964B1 (de) * 2011-12-27 2013-04-15 Blum Gmbh Julius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bewegbares möbelteil
AT512513B1 (de) 2012-07-10 2013-09-15 Blum Gmbh Julius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bewegbares Möbelteil
AT512402B1 (de) 2012-07-10 2013-08-15 Blum Gmbh Julius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bewegbares Möbelteil
DE102013100652A1 (de) * 2013-01-23 2014-07-24 Paul Hettich Gmbh & Co Beschleunigungsvorrichtung für bewegbare Möbel- oder Haushaltsgeräteteile
AT514065B1 (de) 2013-04-12 2014-10-15 Blum Gmbh Julius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bewegbares Möbelteil
AT514059B1 (de) * 2013-04-12 2014-10-15 Blum Gmbh Julius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bewegbares Möbelteil
AT514058B1 (de) 2013-04-12 2014-10-15 Blum Gmbh Julius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bewegbares Möbelteil
AT514865B1 (de) 2013-10-11 2018-03-15 Blum Gmbh Julius Antriebsvorrichtung zum Bewegen eines bewegbaren Möbelteils
AT515313B1 (de) * 2014-04-07 2015-08-15 Blum Gmbh Julius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bewegbares Möbelteil
AT15246U1 (de) 2015-07-07 2017-04-15 Blum Gmbh Julius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bewegbares Möbelteil
DE102017108454A1 (de) * 2016-10-27 2018-05-03 Paul Hettich Gmbh & Co. Kg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bewegbares Möbelteil
DE102017107461A1 (de) * 2017-04-06 2018-10-11 Karl Simon Gmbh & Co. Kg Bewegungsanordn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900630T3 (es) 2022-03-17
US20200205566A1 (en) 2020-07-02
TWI673026B (zh) 2019-10-01
CN111246777A (zh) 2020-06-05
ES2949087T3 (es) 2023-09-25
US11253067B2 (en) 2022-02-22
JP7038805B2 (ja) 2022-03-18
EP3684225A1 (de) 2020-07-29
CN111246777B (zh) 2022-04-12
JP2020534095A (ja) 2020-11-26
EP3684225B1 (de) 2021-09-15
EP3824763A1 (de) 2021-05-26
WO2019056035A1 (de) 2019-03-28
EP3824763B1 (de) 2023-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5637B2 (en) Drive device for a moveable furniture part
US10750861B2 (en) Drive device for a movable furniture part
US9532648B2 (en) Drive device for a movable furniture part
TWI673026B (zh) 用於可移動家具部件的驅動設備
US9717334B2 (en) Drive device for a movable furniture part
US8534781B2 (en) Ejection device for a movable furniture part
JP5139265B2 (ja) 家具
US11006747B2 (en) Drive device for a movable furniture part
JP6480950B2 (ja) 可動家具部分の駆動装置
JP5678329B2 (ja) イジェクト機構、引出しガイド、および、イジェクトシステム
US10405653B2 (en) Drive devices with synchronization device for a movable furniture part
TWI730683B (zh) 用於可移動家具部件的驅動設備、用於可移動家具部件的配置以及具有該驅動設備或該配置的家具
TWI729695B (zh) 用於可移動家具部件的驅動設備、用於可移動家具部件的配置以及具有該驅動設備或該配置的家具
TWI415586B (zh) 用於傢俱活動部件之自我啟閉裝置
TW201934047A (zh) 包含拉出引導件、軌道同步設備與帶動件的配置
JP2018143417A (ja) キャビネ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