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3858A - 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和方法、存儲介質 - Google Patents

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和方法、存儲介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3858A
TW201833858A TW107104834A TW107104834A TW201833858A TW 201833858 A TW201833858 A TW 201833858A TW 107104834 A TW107104834 A TW 107104834A TW 107104834 A TW107104834 A TW 107104834A TW 201833858 A TW201833858 A TW 2018338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vehicle
replenish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2983B (zh
Inventor
李斌
秦力洪
沈斐
周欣
强金星
張建興
何旭
馬翔
吳毅成
潘霄斌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3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3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9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1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by batteries charg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0/62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by batteries charg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charged by low-power generators primarily intended to support the batteries, e.g. range exte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8Off-site monitoring or control, e.g. remote contro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05Destination input or retrieval
    • G01C21/3617Destination input or retrieval using user history, behaviour, conditions or preferences, e.g. predicted or inferred from previous use or current mov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79Retrieval, searching and output of POI information, e.g. hotels, restaurants, shops, filling stations, parking facil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9Item lo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70Interactions with external data bases, e.g. traffic centres
    • B60L2240/72Charging station selection relying on external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方法、存儲介質,該補能系統包括第一終端、第二終端、智慧調度單元、資源管理單元,實現發送代客補能請求、分配對應補能資源、下發代客補能業務訂單和指引代客補能業務。本發明有效地獲取客戶補能需求,更有效地進行服務人員和補能資源的調度,實現了方便快捷的車輛能源補充,為代客補能服務提供了技術支撐。

Description

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和方法、存儲介質
本發明屬於汽車能源補充領域,具體涉及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和方法、存儲介質。
近年來,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製造和市場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期。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這樣的一個新生事物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但新能源汽車充電的體驗,一直是被消費者詬病的最大痛點之一。雖然近年來,位於居民區,辦公樓和購物中心等地的充電樁,如雨後春筍般的矗立了起來,但由於種種原因,新能源汽車充電體驗差的用戶痛點一直沒有辦法得到徹底的改變。
問題1:充電樁的專屬性
由於住宅社區等地的停車資源的稀少性,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用戶無法部署具有其私有屬性的充電樁。
問題2:公用充電樁的可用性無法得到保證
充電樁的可用性無法得到保證,這裡的可用性包含三個方面:
(1)充電樁所屬的停車位可用(即無其他車輛佔用);
(2)充電樁本身空閒(即不在使用中);
(3)充電樁本身可用(即無功能性缺陷)。
如今,尋找充電樁最通用的方式,是通過充電樁運營商,或者服務商所提供的app進行推薦和導航,但是由於充電樁(包括停車位)的互聯互通性的問題,運營商/服務商的運營後臺,無法及時的得到充電樁的即時狀態資訊,因此,無法在用戶的用戶端(即app)中呈現充電樁的即時可用狀態。 可以想像,當一個新能源車用戶被此類App導航至了某一充電樁,但卻被告知此充電樁不可用,這樣的用戶體驗是非常糟糕的。
問題3:單次充電的時長
相對於燃油車的加油,新能源汽車的單次充電時長是毫無競爭力的。單次充電時長短則幾十分鐘,長則數小時。雖然,在現今的運營模式中,引入了諸如目的地加電的模式(即在一些熱門的目的地處部署充電樁,從而保證用戶在到達目的地之後,利用車輛的閒時來進行充電),但是由於充電樁部署點的特性,此模式無法靈活的滿足在目的地出現的即時的波峰谷的充電需求。另外,由於中國一、二線城市緊張的停車資源,也導致了大部分的新能源車主無法在自己的住宅地部署屬於自己的充電樁。
上述的三個影響用戶充電體驗的問題極大的影響了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而盲目和無序的充電樁部署,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用戶上述的痛點,這也大大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本發明提出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新能源汽車補能的綜合系統直指上述痛點的解決方案,可以為新能源汽車用戶帶來了優質的加電體驗。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即為了解決新能源汽車的能源補充的便捷性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和方法、存儲介質。
方案1、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包括雲平臺、調度策略中心、資源管理中心;
所述調度策略中心與所述雲平臺連接,用於向所述雲平臺提供補能資源調度策略;
所述資源管理中心與所述雲平臺連接,用於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並向所述雲平臺提供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
所述雲平臺用於依據獲取的補能需求資訊、所選定補能資源調度策略、以及從資源管理中心所獲取的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方案2、根據方案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二終端;
所述雲平臺還用於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補能需求資訊進行補能資源的分配,生成補能訂單並分配至所述第二終端;
所述第二終端通過無線網路與所述雲平臺通訊,用於獲取所分配的補能訂單並進行補能動作資訊指引。
方案3、根據方案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
所述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與所述資源管理中心通過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補能資源狀態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資源管理中心。
方案4、根據方案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補能資源;所述補能資源設置有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
所述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裝設於所述補能資源中;
所述補能資源通過所述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與所述雲平臺進行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接收所分配的訂單資訊,並按照訂單資訊進行預約時段的空置設定。
方案5、根據方案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車輛狀態採集裝置,所述車輛狀態採集裝置與所述資源管理中心通過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資源管理中心。
方案6、根據方案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
所述車輛狀態採集裝置採集的所述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可行駛里程;
所述雲平臺還用於依據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發送補能提醒資訊。
方案7、根據方案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之車輛的基礎資訊還包括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
方案8、根據方案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通過無線網路與所述雲平臺通訊,用於錄入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雲平臺。
方案9、根據方案6或7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
所述第一終端用於依據所述雲平臺所發送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方案10、根據方案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補能需求分析中心;
所述補能需求分析中心,配置為存儲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從調度策略中心獲取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所述雲平臺進行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方案11、根據方案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為加電資源。
方案12、根據方案1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加電資源為移動充電車、和/或換電站、和/或充電站、和/或私人充電樁、和/或公共充電樁。
方案13、根據方案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雲平臺還用於依據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以及補能需求資訊中設定時長要求下可用的補能資源,羅列可行的補能類型並發送。
方案14、根據方案2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設置於車輛內與車輛控制系統相連接的車輛授權控制裝置;
用於存儲所設置的所述車輛授權控制裝置用於存儲所設置的車輛授權資訊,並在接收到與車輛授權資訊相匹配的外部訊號時執行相應的車輛動作;
所述雲平臺還用於存儲車輛授權資訊,並將對應的車輛授權資訊發送至對應的第二終端;
所述第二終端還用於獲取車輛授權資訊,並在允許距離內與所述車輛授權控制裝置通訊並開啟對應車輛。
方案15、根據方案1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用於設置車輛授權資訊並分別發送至所述雲平臺和所述車輛授權控制裝置。
方案16、根據方案1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雲平臺還用於依據車輛定位資訊向第二終端發送尋車導航方案。
方案17、根據方案1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的補能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18、根據方案1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的補能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方案19、根據方案1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的補能資源或非位置固定的補能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20、根據方案1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之補能類型依據可用補能時長進行劃分,所述可用補能時長為補能需求資訊中的設定時長。
方案21、根據方案20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之補能類型依據設定時長閾值A劃分為快速補能服務、經濟補能服務;
所述快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小於或等於設定閾值A;
所述經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大於設定閾值A。
方案22、根據方案1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之尋車導航方案包括GPS導航和非GPS導航。
方案23、根據方案2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非GPS路徑導航包括基於wifi定位或ibeacon定位的導航。
方案24、根據方案2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之非GPS路徑導航包括慣性導航、行車路線標誌物導航。
方案25、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包括雲平臺、第一終端、第二終端;所述雲平臺包括資源管理單元、智慧調度單元、對外介面單元;
所述第一終端,配置為輸入代客補能請求並發送至智慧調度單元;
所述對外介面單元,配置為與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無線通訊;
所述資源管理單元包括補能資源管理單元;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配置為通過對外介面單元獲取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並存儲;
所述智慧調度單元包括補能資源調度單元;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配置為依據所接收的第一終端發送的代客補能請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中所存儲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接收的代客補能請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至第二終端;
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的補能資源調度單元生成的補能訂單,生成代客補能動作指引。
方案26、根據方案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補能資源;所述補能資源設置有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
所述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補能資源狀態資訊;
所述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通過無線網路與所述雲平臺通訊,用於向雲平臺發送所採集的補能資源狀態資訊,還用於接收所分配的訂單資訊,並按照訂單資訊進行預約時段的空置設定。
方案27、根據方案2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包括加電資源。
方案28、根據方案27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加電資源為移動充電車、和/或換電站、和/或充電站、和/或私人充電樁、和/或公共充電樁。
方案29、根據方案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補能需求分析單元;
所述補能需求分析單元,配置為存儲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從調度策略中心獲取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所述智慧調度單元進行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方案30、根據方案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車輛狀態採集裝置;所述車輛狀態採集裝置與雲平臺中所述對外介面單元通過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資源管理單元;
所述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可行駛里程、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
所述雲平臺還包括補能提醒分析單元,配置為依據車輛的基礎資訊、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計算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生成補能提醒資訊;
所述第一終端,還配置為接收補能提醒分析單元的所生成的補能提醒資訊,並進行補能提醒。
方案31、根據方案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的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32、根據方案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方案33、根據方案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34、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包括
資源管理單元以及智慧調度單元;
所述資源管理單元包括補能資源管理單元;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配置為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
所述智慧調度單元包括補能資源調度單元;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配置為依據所接收的補能需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中所存儲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接收的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方案35、根據方案3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
所述智慧調度單元還包括補能提醒分析單元;
所述補能提醒分析單元,配置為依據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發送補能提醒資訊。
方案36、根據方案3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提醒分析單元,還被配置為在發送補能提醒的同時還發送有依據該補能提醒資訊生成的補能方案;所述補能方案,其生成方法為以補能提醒資訊為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分配的補能資源。
方案37、根據方案3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
所述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依據車輛行駛目的地確定,或
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習慣行駛路線確定,或
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設定時段內的行駛里程確定。
方案38、根據方案37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智慧調度單元還包括補能類型推薦單元;
所述補能類型推薦單元,配置為依據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以及補能需求資訊中設定時長要求下可用的補能資源,羅列可行的補能類型並發送。
方案39、根據方案38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之補能類型依據可用補能時長進行劃分,所述可用補能時長為補能需求資訊中的設定時長。
方案40、根據方案3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之補能類型依據設定時長閾值A劃分為快速補能服務、經濟補能服務;
所述快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小於或等於設定閾值A;
所述經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大於設定閾值A。
方案41、根據方案3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中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包括:
依據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分配補能資源;
若所分配的補能資源出現異常無法提供預訂的補能服務,則依據初始的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進行再次分配,並更新所分配的補能資源。
方案42、根據方案3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還被配置為依據補能資源的歷史使用資料,以特定區域內補能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為目的進行補能資源的主動調度。
方案43、根據方案34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還配置為錄入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智慧調度單元。
方案44、根據方案35至40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包括補能提醒單元;
所述補能提醒單元,配置為依據所述補能提醒分析單元所發送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方案45、根據方案34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智慧調度單元還包括補能需求分析單元;
所述補能需求分析單元,配置為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設定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進行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方案46、根據方案34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之補能資源為加電資源。
方案47、根據方案4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加電資源為移動充電車、和/或換電站、和/或充電站、和/或私人充電樁、和/或公共充電樁。
方案48、根據方案4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還配置為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中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所依據的資訊還包括:所得到的補能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方案49、根據方案4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還被配置為依據對應的區域分類進行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
方案50、根據方案4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區域分類包括大容量使用者區域、中容量使用者區域、小容量使用者區域、潮汐性使用者區域、使用者分佈廣而散區域。
方案51、根據方案50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類型包括位置固定加電資源、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方案52、根據方案5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固定加電資源基於預設參數按服務能力分為大型容量服務能力、中型容量服務能力、小型容量服務能力、微小型容量服務能力。
方案53、根據方案5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基於預設參數按服務能力分為中型容量服務能力、小型容量服務能力。
方案54、根據方案5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其方法為:依據所服務區域補能需求的數量和時間分佈特徵進行不同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的組合設置。
方案55、根據方案5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包括:
大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大型容量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中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中型容量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小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小型容量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潮汐性使用者區域,依據該區域內使用者需求基礎數量確定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分類的選擇,並以此分類中加電資源作為該區域所選擇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的主要配置;
使用者分佈廣而散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一種或一種以上加電資源。
方案56、根據方案34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二終端;智慧調度單元還包括訂單生成單元;
所述訂單生成單元,配置為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補能需求資訊,通過智慧調度單元分配補能資源並生成補能訂單;
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獲取所分配的補能訂單並進行補能動作資訊指引。
方案57、根據方案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包括代客補能請求單元;
所述代客補能請求單元,配置為發送代客補能請求資訊。
方案58、根據方案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59、根據方案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方案60、根據方案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61、根據方案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智慧調度單元還包括停車位導航單元,用於依據車輛定位資訊向第二終端發送尋車導航方案。
方案62、根據方案6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之尋車導航方案包括GPS導航和非GPS導航。
方案63、根據方案6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非GPS路徑導航包括基於wifi定位或ibeacon定位的導航。
方案64、根據方案6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之非GPS路徑導航包括慣性導航、行車路線標誌物導航。
方案65、根據方案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車輛無鑰匙授權系統;
所述車輛無鑰匙授權系統,配置為第二終端在對應車輛的設定距離內,依據所授權的控制指令對車輛進行授權範圍內的操作。
方案66、根據方案6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車輛無鑰匙授權系統包括車輛授權控制模組、自動授權單元、授權開啟單元;
所述車輛授權控制模組設置於車內;所述自動授權單元設置於智慧調度單元中;所述授權開啟單元設置於第二終端;
所述車輛授權控制模組用於存儲所設置的車輛授權資訊,並在接收到與車輛授權資訊相匹配的外部訊號時執行相應的車輛動作;
所述自動授權單元用於存儲車輛授權資訊,並將對應的車輛授權資訊發送至對應的第二終端;
所述授權開啟單元用於獲取並存儲對應的車輛授權資訊,並在對應車輛的設定距離內將車輛授權資訊發送至對應車輛的車輛授權控制模組。
方案67、根據方案6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包括車輛授權設置單元;
所述車輛授權設置單元用於設置車輛授權資訊,並分別發送至所述車輛授權控制系統、和所述自動授權單元進行存儲。
方案68、根據方案57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一終端還包括訂單狀態顯示單元,該單元被配置為獲取並顯示對應車輛補能訂單的狀態資訊。
方案69、根據方案34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資源管理單元還包括車輛管理單元;所述車輛管理單元,配置為獲取並存儲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供所述智慧調度單元調取。
方案70、根據方案6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之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可續航里程;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
方案71、根據方案48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包括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技術參數;
所述補能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為加電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包括被預約資訊。
方案72、根據方案7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中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技術參數包括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
方案73、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包括:
獲取並更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
獲取代客補能請求資訊;以及
依據獲取的代客補能請求資訊、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中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述代客補能請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並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至第二終端;
所述第二終端依據所接收到的補能訂單,生成代客補能動作指引。
方案74、根據方案73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之代客補能請求資訊為第一終端錄入,或通過補能需求分析主動生成;
所述補能需求分析包括: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設定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以所生成的補能需求資訊作為代客補能請求資訊;
方案75、根據方案73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補能提醒,包括以下步驟:
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所述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可行駛里程、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
依據車輛的基礎資訊、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計算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當車輛的可行駛里程與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的差值小於設定閾值時,生成補能提醒資訊;
將補能提醒資訊發送至第一終端,進行補能提醒。
方案76、根據方案73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的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77、根據方案73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方案78、根據方案73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79、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包括:
資源管理: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以及
補能資源調度:依據所獲取的補能需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中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方案80、根據方案79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需求資訊通過遠端終端機設備進行錄入,或通過補能需求分析主動生成;
所述補能需求分析,包括: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設定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
方案81、根據方案80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補能提醒分析和補能提醒;
補能提醒分析,包括:依據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發送補能提醒資訊;
補能提醒,包括:依據所述補能提醒分析單元所發送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方案82、根據方案81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提醒分析,還包括:在發送補能提醒的同時還發送有依據該補能提醒資訊生成的補能方案;
所述補能方案,其生成方法為以補能提醒資訊為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分配的補能資源。
方案83、根據方案82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
所述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依據車輛行駛目的地確定,或
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習慣行駛路線確定,或
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設定時段內的行駛里程確定。
方案84、根據方案83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補能類型推薦:
依據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以及補能需求資訊中設定時長要求下可用的補能資源,羅列可行的補能類型,並將可行的補能類型發送第一終端人機交互介面。
方案85、根據方案84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補能類型依據可用補能時長進行劃分,所述可用補能時長為補能需求資訊中的設定時長。
方案86、根據方案85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補能類型依據設定時長閾值A劃分為快速補能服務、經濟補能服務;
所述快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小於或等於設定閾值A;
所述經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大於設定閾值A。
案87、根據方案79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包括:
依據補能需求資訊選擇並分配補能資源;若所分配的補能資源出現異常無法提供預訂的補能服務,則依據初始的補能需求資訊進行補能資源的再次分配,並更新所分配的補能資源。
方案88、根據方案79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補能資源調度,還包括:依據補能資源的歷史使用資料,以特定區域內補能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為目的進行補能資源的主動調度。
方案89、根據方案79至88中任一項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補能資源為加電資源。
方案90、根據方案89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加電資源為移動充電車、和/或換電站、和/或充電站、和/或私人充電樁、和/或公共充電樁。
方案91、根據方案90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在得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後,還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所依據的資訊還包括:所得到的補能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方案92、根據方案90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調度,還包括依據對應的區域分類進行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
方案93、根據方案92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區域分類包括大容量使用者區域、中容量使用者區域、小容量使用者區域、潮汐性使用者區域、使用者分佈廣而散區域。
方案94、根據方案93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類型包括位置固定加電資源、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方案95、根據方案94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固定加電資源基於預設參數按服務能力分為大型容量服務能力、中型容量服務能力、小型容量服務能力、微小型容量服務能力。
方案96、根據方案95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基於預設參數按服務能力分為中型容量服務能力、小型容量服務能力。
方案97、根據方案96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其方法為:依據所服務區域補能需求的數量和時間分佈特徵進行不同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的組合設置。
方案98、根據方案97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包括:
大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大型容量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中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中型容量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小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小型容量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潮汐性使用者區域,依據該區域內使用者需求基礎數量確定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分類的選擇,並以此分類中加電資源作為該區域所選擇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的主要配置;以及
使用者分佈廣而散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一種或一種以上加電資源。
方案99、根據方案79至88中任一項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補能需求資訊分配補能資源並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第二終端進行動作指引。
方案100、根據方案99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在第二終端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101、根據方案99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在第二終端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方案102、根據方案99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在第二終端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103、根據方案99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智慧調度還包括依據車輛定位資訊向第二終端發送尋車導航方案。
方案104、根據方案103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尋車導航方案包括GPS導航和非GPS導航。
方案105、根據方案104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非GPS路徑導航包括基於wifi定位或ibeacon定位的導航。
方案106、根據方案104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非GPS路徑導航包括慣性導航、行車路線標誌物導航。
方案107、根據方案99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車輛無鑰匙授權;所述車輛無鑰匙授權,其方法為:第二終端在對應車輛的設定距離內,依據所授權的控制指令對車輛進行授權範圍內的操作。
方案108、根據方案99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第一終端獲取並顯示對應車輛補能訂單的狀態資訊。
方案109、根據方案79至88中任一項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資源管理還包括車輛管理,所述車輛管理為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供所述智慧調度單元調取。
方案110、根據方案109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可續航里程;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
方案111、根據方案91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包括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技術參數;
所述補能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為加電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包括被預約資訊。
方案112、根據方案111所述之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中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技術參數包括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
方案113、一種存儲介質,其中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方案73至78中任一項所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中的內容。
方案114、一種存儲介質,其中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方案79至98中任一項所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中的內容。
方案115、根據方案114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所存儲的程式,還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補能需求資訊分配補能資源並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第二終端。
方案116、根據方案115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補能訂單,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117、根據方案115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方案118、根據方案115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119、根據方案114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所存儲的程式,還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補能請求。
方案120、根據方案119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第一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依據所接收到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方案121、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包括
處理器,適於執行各程式;以及
存放裝置,適於存儲多條程式;
其特徵在於: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方案73至78中任一項所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中的內容。
方案122、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包括
處理器,適於執行各程式;以及
存放裝置,適於存儲多條程式;
其特徵在於: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方案79至98中任一項所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中的內容。
方案123、根據方案12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存放裝置所存儲的程式,還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補能需求資訊分配補能資源並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第二終端。
方案124、根據方案12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補能訂單,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125、根據方案12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方案126、根據方案12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方案127、根據方案12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存放裝置所存儲的程式,還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補能請求。
方案128、根據方案127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一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依據所接收到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本發明通過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中的第一終端、資源管理單元、智慧調度單元,實現了便捷的加電指引;通過補能提醒單元可以更智慧的根據使用者的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的補能提醒;補能類型推薦單元依據客戶訂單中的設定的可接受服務時長資訊,可以靈活的配置多種類型的補能方案,增加補能方案靈活度的同時,配置不同的收費標準,可以間接調整補能需求的均勻分佈;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增加第二終端,並在第一終端增設代客補能請求單元,在智慧調度單元中增設訂單生成單元,實現了代客補能的功能,進一步增加了車輛能量補充的便捷性;設置有停車位導航單元,並充分考慮了室外和室內的情況下的導航設置,方便代客補能服務人員快速的找到代補能的車輛;設置有車輛授權控制模組,結合車輛、第一終端、第二終端的相關設置,更加方便了代客補能服務人員與使用者之間的車輛交接。
通過本發明可以更有效地發現客戶補能需求,以及更有效地進行服務人員和補能資源的調度,實現了方便快捷的車輛能源補充。
下面參照附圖來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這些實施方式僅僅用於解釋本發明的技術原理,並非旨在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本發明的目的是建構一個綜合型的車輛補能系統,並充分結合互聯網技術進行系統的設計。本發明雖然由電動汽車加電領域的技術問題提出,但是其同樣可以應用到其他類似領域,例如車輛加油、車輛加氣,也可以應用到其他有加電需求的產品,例如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等。
本發明基礎功能的設計包含資源管理單元、智慧調度單元;但為了更好地實現系統帶來的便利性,可在此基礎上逐步增加如下內容:
(1)增加補能需求的獲取方法,一是可以通過增設用於錄入補能需求的第一終端來獲取,二是通過增設補能需求分析單元通過對使用者歷史行為資料的分析主動獲取;
(2)智慧調度單元中增設補能提醒分析單元,第一終端中增設補能提醒單元;
(3)智慧調度單元中增設補能類型推薦單元;
(4)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增設主動調度功能;
(5)增設第二終端,並且第一終端增設代客補能請求單元、智慧調度單元增設訂單生成單元;
(6)智慧調度單元增設停車位導航單元;
(7)增設車輛授權控制模組,並且智慧調度單元增設自動授權單元、第一終端增設車輛授權設置單元、第二終端增設授權開啟單元;
(8)增設車輛管理單元;
(9)補能資源為加電資源時,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增設依據對應的區域分類進行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的功能。
上述各部分內容的具體技術方案與如下優選的功能最全面的技術方案的實施例中相應部分的描述一致。
為了更清楚的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技術內容,以下以代客加電為例,結合本發明優選地的功能最全面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描述,在如下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加電”即為 “補能”,例如,“加電資源”即為“補能資源”、“加電需求”即為“補能需求”。
在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的實施例中,加電資源包括移動充電車、換電站、充電站、私人充電樁、公共充電樁的一種或多種組合,具體加電資源的類型並不影響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施和技術效果的實現。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三層結構,具體為服務層、使能層、資源層(此處進行分層的描述是為了更好的對系統構架進行清晰描述,並非純軟體發展中層的概念,此處的“層”也可成為“子系統”);其中服務層包括第一終端、第二終端、車輛授權控制模組;使能層包括智慧調度單元;資源層包括資源管理單元;
所述第一終端,配置為錄入加電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智慧調度單元,獲取並顯示對應車輛加電訂單的狀態資訊;所述第一終端還包括補能提醒單元、代客補能請求單元、車輛授權設置單元、訂單狀態顯示單元。
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加電訂單,並依據加電訂單進行尋找待加電車輛、駕駛待加電車輛到加電資源位置、給待加電車輛加電、送還待加電車輛的資訊指引。第二終端還包括授權開啟單元。
所述車輛授權控制模組用於存儲所設置的車輛授權資訊,並在接收到與車輛授權資訊相匹配的外部訊號時執行相應的車輛動作。
所述資源管理單元包括補能資源管理單元、車輛管理單元。
所述智慧調度單元包括補能資源調度單元、補能類型推薦單元、停車位導航單元、自動授權單元、訂單生成單元、補能需求分析單元、補能提醒分析單元。
服務層、使能層、資源層對應的功能設定如下:
服務層
服務層是面向使用者提供服務的層。它向使用者提供了以下的服務:代客加電服務、行駛里程智慧提醒、加電方案推薦服務。
服務層中包含的主要因數為:代客加電服務人員、使用者、補能車輛。
使能層
使能層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層。它通過資源層中的車輛管理單元、補能資源管理單元對使用者的車輛和加電資源進行了統一的管理,在這裡我們會收集車輛和加電資源的即時資訊如電量、續航里程、當前地理位置、當前工作狀態(空閒或者忙碌)等,並將此資訊上報給智慧調度單元作為其智慧計算的資訊輸入,同時智慧調度單元實現對車輛和加電資源的遠端控制如消息推送,命令下發等操作;通過無線通訊的方式對第一終端提供加電請求和加電提醒等基礎服務;同時在其智慧調度單元中提供加電類型推薦、加電資源調度、停車位導航、自動授權等一系列方案來使得代客加電服務達到極致的使用者體驗。
資源層
資源層是整個服務的基礎層,資源層包含兩個單元,分別是補能資源管理單元、車輛管理單元。車輛管理單元,主要與車輛進行資訊的交換與更新,主要是採集被服務的所有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電量、可續航里程、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等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向車輛傳輸相應的訊號。補能資源管理單元,主要與可利用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進行資訊的交換與更新,主要是採集上述兩種加電資源的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中、待工作、故障等)、工作中與非工作中的各種技術參數(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等)、即時服務能力等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與加電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並向兩種加電資源傳輸相應的控制指令訊號。
補能資源管理單元與車輛管理單元還與使能層進行即時的資料資訊的交換與更新。車輛管理單元將經過處理後的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電量、可續航里程、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等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提供給服務使能層,供其進行用戶資料模型的判斷與預測,形成用戶可能的加電需求資訊。補能資源管理單元將經過處理後的兩種類型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包括工作參數和工作狀態,具體包括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中、待工作、故障等)、工作中與非工作中的各種技術參數(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等)、即時服務能力等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與加電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提供給使能層,供其進行加電資源服務能力模型的判斷與預測,形成加電資源可能的服務能力資訊。使能層的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將即時的使用者可能的加電需求與加電資源可能的服務能力資訊進行動態調度,滿足使用者對加電服務中限時服務的核心使用者體驗要求。
下面針對本實施例中的各終端、單元進行詳細說明。
一、第一終端
第一終端還包括代客補能請求單元、車輛授權設置單元、訂單狀態顯示單元、補能提醒單元。第一終端為使用者終端設備。
1 、代客補能請求單元
所述代客補能請求單元,配置為發送代客加電請求資訊。
該代客加電請求資訊可以為主動發出的請求資訊,也可以從發送加電提醒的同時發送的加電方案中進行選擇,並以所選擇加電方案作為代客加電請求進行發送。
本發明在電動車加電領域的應用中,代客加電服務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為使用者所提供的服務主體。其關鍵點是利用車輛閒時(即車輛不被用戶使用的時間段),由代客加電服務人員將使用者的車駕駛至使能層所指定的加電資源點,進行加電,在加電完成後,再將用戶車輛駛回原地。用戶只需簡單的發出‘我要加電’的請求,即可得到服務的交付,即加滿電的車輛。整個服務過程是由代客加電服務人員為使用者完成的。
從使用者的視角來看,代客加電服務包含了以下的特徵
(a)限時:整個服務在1小時內完成(還可以位其他設定時間);
(b)閒時:服務是在車輛的閒時進行的;
(c)透明:用戶只需簡單的發出‘我要加電’的請求,即可得到服務的交付,即加滿電的車輛。整個服務過程是由代客加電的服務人員為使用者完成的。整個服務過程,對使用者來說是透明的;
(d)開放:整個服務的過程是對使用者是開放的。即用戶可以通過各種使能層提供的手段,來得知服務的進展狀態;
(e)隱私保護:使用者不必擔心在服務的過程中,關於自己在車內隱私的被侵犯。對於代客加電服務人員來說,使用者在車內的所有隱私,是被遮罩的。
2 、車輛授權設置單元
所述車輛授權設置單元用於設置車輛授權資訊,並分別發送至所述車輛授權控制系統、和所述自動授權單元進行存儲。
3 、訂單狀態顯示單元
從智慧調度單元獲取訂單狀態資訊,並進行資訊展示。本實施例優先採用文字和/或流程狀態圖的方式進行展示。
4 、補能提醒單元
所述補能提醒單元用於接收補能提醒分析單元所發送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二、第二終端
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獲取所分配的補能訂單,並為代客加電服務人員提供補能動作資訊指引,本實施例可以通過設置代客加電服務人員指引單元來實現。同時為了配合車輛授權控制模組實現非接觸的車輛交接,第二終端包括授權開啟單元。
第二終端在執行補能訂單的各個階段,均需向智慧調度單元上傳當前狀態,以供智慧調度單元發送至第一終端供使用者閱覽。
第二終端為代客補能人員終端設備,在代客加電領域也可以為代客加電人員終端設備。
1 、代客加電服務人員指引單元
為代客加電服務人員提供補能動作資訊指引,包括如下三種類型:
(1)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2)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3)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本實施例中資訊指引的方式可以為地圖導航的方式,也可以為語音瀏覽的方式,還可以為其他現有的導航方式,均為現有成熟技術,此處不再贅述。
2 、授權開啟單元
該單元用於從自動授權單元中獲取並存儲對應的車輛授權資訊,並在對應車輛的設定距離內將車輛授權資訊發送至對應車輛的車輛授權控制模組。
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代客加電服務人員到達待加電車輛後,可以通過第二終端發送車輛授權資訊,待與車輛授權控制模組中的所存儲的車輛授權資訊匹配成功後,車輛執行相應的動作。
三、車輛授權控制模組
所述車輛授權控制模組用於存儲所設置的車輛授權資訊,並在接收到與車輛授權資訊相匹配的外部訊號時執行相應的車輛動作。
車輛授權控制模組設置於車內,與車的控制系統相連接,並在接受到相應控制指令時控制車輛進行相應的動作。
四、智慧調度單元
智慧調度單元包括有補能類型推薦單元、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停車位導航單元、自動授權單元、訂單生成單元、補能需求分析單元、補能提醒分析單元。
智慧調度單元還設置有對外通訊介面,用於與第一終端、第二終端、車輛授權控制模組進行無線通訊;若資源管理單元與智慧調度單元獨立設置,兩者之間可以設置有線網路進行高速資料交換,也可以無線通訊的方式進行資料交換;若資源管理單元與智慧調度單元一體設置,則通過內部通訊線路進行通訊。
1 、補能類型推薦單元
使能層的補能類型推薦單元根據使用者的用車習慣以及加電資源的負荷情況向使用者智慧的推薦不同的加電類型選項以滿足使用者下次用車的需求同時又能更高效的利用加電資源。不同的服務選項包括1小時快速加電服務以及滿足使用者下次用車需求但交付時間比1小時長的經濟加電服務。
補能類型推薦單元,配置為依據加電需求資訊、以及加電需求資訊中設定時長要求下可用的加電資源,羅列可行的加電類型,並將可行的加電類型發送至第一終端。
加電類型依據可用加電時長進行劃分;依據設定時長閾值A劃分為快速加電服務、經濟加電服務;快速加電服務的可用加電時長小於或等於設定閾值A,經濟加電服務的可用加電時長大於設定閾值A。可用加電時長為第一終端發送的加電需求資訊中的設定時長。本實施例中閾值A為1小時。
加電需求資訊中設定時長可以為用戶發起加電需求的設定時長資訊,也可以為補能需求分析單元中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分析並主動生成的補能需求資訊中所得到的符合用戶歷史習慣的加電時長。
2 、補能資源調度單元
補能資源調度單元根據不同的加電類型(1小時快速加電服務或者經濟加電服務)分配最合適的加電資源來執行相應的加電服務。對於加電資源的調度,這裡會利用資源層所管理的加電資源,選擇最合適的加電資源類型以及具體加電資源點進行加電服務。
對於用戶主動發起的加電請求1小時快速加電服務以及經濟加電服務,補能資源調度單元會根據使用者停車位車庫或者社區的情況、停車位的具體位址位置、服務人員的具體位置、加電資源空閒情況、以及單次加電時長、未來服務請求預測等因素綜合計算出一個最合適的加電資源和服務人員,來執行每次服務,同時保證資源的總體利用率最大化。
在服務執行過程中,補能資源調度單元也會即時監控每次服務的執行情況,當服務執行出現異常情況時(服務執行延遲導致資源預約過期,或者分配的資源臨時出現問題不能提供加電服務等)能動態調整資源的分配。
除了用戶請求所觸發的被動調度,補能資源調度單元也包含著使能層為了達到系統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而發起的主動調度。主動調度是基於用戶行為的預測來完成的,即預測用戶群體性的請求,在請求到來之前,預先調度好資源層的加電資源。
基於上述描述,本實施例的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可配置如下:
(1)依據所述加電需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中所存儲加電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及預約狀態,進行所述加電需求資訊對應加電資源的分配;
(2)依據加電資源的歷史使用資料,以特定區域內加電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為目的進行加電資源的主動調度;
(3)依據對應的區域分類進行加電資源類型的配置。
加電資源調度單元中進行加電需求資訊對應加電資源的分配包括:依據加電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分配加電資源;若所分配的加電資源出現異常無法提供預訂的加電服務,則依據初始的加電需求資訊通過加電資源調度單元進行再次分配,並更新所分配的加電資源。
所述的主動調度可以為,依據加電資源的歷史使用資料,分析未來時段各加電資源的佔用概率,如佔用概率大於預設值,則在再分配加電資源時優先選擇佔用概率低於預設值且加電服務時間滿足加電訂單需求的加電資源。
在依據對應的區域分類進行加電資源類型的配置具體包括:
區域分類:
所述區域分類包括大容量使用者區域、中容量使用者區域、小容量使用者區域、潮汐性使用者區域、使用者分佈廣而散區域;
加電資源類型:
所述加電資源類型包括位置固定加電資源、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所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按服務能力分為大型容量服務能力、中型容量服務能力、小型容量服務能力、微小型容量服務能力;大型容量服務能力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主要包括:集中式換電站、集中式儲能換電站、集中式光儲充一體式換電站;中型容量服務能力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主要包括:分散式換電站、分散式儲能式換電站、分散式光儲充一體式換電站;小型容量服務能力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主要包括:集中式充電站、集中式儲能充電站、集中式光儲充一體式充電站、交直流充電樁;微小型容量服務能力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主要包括:分散式充電站、分散式電池充電站、分散式儲能充電站、分散式光儲充一體式充電站;
所述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按服務能力分為中型容量服務能力、小型容量服務能力;中型容量服務能力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包括:集中式換電車、帶電池充電功能換電車、儲能式換電車、光儲充一體式換電車;小型容量服務能力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集中式充電車、帶電池充電功能充電車、儲能式充電車、光儲充一體式充電車等小型容量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加電資源類型的配置:
大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主要包括大型容量服務能力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如集中式換電站;還可以輔以選擇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和/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如交直流充電樁、帶電池充電功能換電車,即某片大容量使用者服務需求區域可以主要以集中式光儲充換電站為主提供服務,還可以包含分散式換電站、帶電池充電功能換電車、儲能式充電車等多種其它加電資源,形成組合方案,持續與穩定地為用戶提供限時加電服務。
中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主要包括中型容量服務能力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如分散式換電站;還可以輔以選擇其它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和/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如交直流充電樁、帶電池充電功能換電車,即某片中容量使用者服務需求區域可以主要以分散式光儲充換電站為主提供服務,還可以包含交直流充電樁、帶電池充電功能換電車、儲能式充電車等多種其它加電資源,形成組合方案,持續與穩定地為用戶提供限時加電服務。
小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主要包括小型容量服務能力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如集中式充電站;還可以輔以選擇其它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和/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如分散式充電站、帶電池充電功能換電車,即某片小容量使用者服務需求區域可以主要以集中式充電站為主提供服務,還可以包含分散式充電站、帶電池充電功能換電車等多種其它加電資源,形成組合方案,持續與穩定地為用戶提供限時加電服務。
潮汐性使用者區域,依據該區域內使用者需求基礎數量確定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分類的選擇,並以此分類中加電資源作為該區域所選擇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的主要配置;還可以輔以選擇其它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和/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如分散式充電站、帶電池充電功能換電車,即某潮汐性使用者區域可以主要以分散式換電站為主提供服務,還可以包含集中式換電車、帶電池充電功能換電車等多種其它加電資源,形成組合方案,持續與穩定地為用戶提供限時加電服務。
使用者分佈廣而散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主要包括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一種或一種以上加電資源,如集中式換電車、集中式充電車等,形成單獨和/或組合方案,持續與穩定地為用戶提供限時的加電服務。
3 、停車位導航單元
停車位導航單元為代客加電服務人員提供快速的找車方案,可以結合汽車ADAS功能、陀螺儀、車牌智慧識別、慣性導航以及車庫POI資訊庫等技術手段,即使在沒有GPS訊號和無線訊號的地庫中,我們也可以精准的定位車輛的位置,讓代客加電服務人員快速的找到使用者的車輛。
基於上述描述,本實施例的停車位導航單元可配置為用於依據車輛定位資訊向第二終端發送尋車導航方案。尋車導航方案包括室外GPS導航及室內導航;室內導航為無GPS訊號環境中的尋車指引;常用的室內導航包括慣性導航、行車路線標誌物導航。
4 、自動授權單元
使能層的自動授權單元為代客加電服務人員授予訪問使用者車輛和加電資源的許可權。針對傳統代客補能服務使用者必須將自己的車鑰匙通過某種方式交給服務人員手上,對於一些特殊情況例如使用者開會或者不在車輛停放地點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這裡採用一種無鑰匙授權方案,即使車輛在沒有無線網路的情況下,服務人員也使用系統分配的虛擬鑰匙通過近場通訊的方式取得對車輛的訪問。
當資源調度系統分配好代客加電服務人員和加電資源後,加電自動授權模組能自動給該代客加電服務人員和相應的車輛授權,當代客加電服務人員駕駛使用者車輛到達分配好的加電資源點時,就能通過加電鑒權的驗證,並進行相應的加電流程。
基於上述描述,本實施例的自動授權單元可以配置為:(1)用於存儲車輛授權資訊,並將對應的車輛授權資訊發送至對應的第二終端;(2)分別向第二終端和對應的加電資源發送加電授權資訊和加電授權驗證資訊,以供第二終端到達加電資源時經加電授權資訊與加電授權驗證資訊匹配後進行加電。
5 、訂單生成單元
訂單生成單元,配置為以代客加電請求為加電需求資訊,通過智慧調度單元分配加電資源並生成加電訂單;
6 、補能需求分析單元
補能需求分析單元,配置為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設定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進行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本實施例中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可以在補能需求分析單元中進行存儲,也可以單獨設置存儲單元或資料庫伺服器進行存儲。
在實際中,基於補能需求分析單元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基於使用者行為的預測來完成的,可以用於預測用戶群體性的請求,在請求到來之前,預先調度好資源層的加電資源,也可以用於預測單個客戶的補能需求,進行補能資訊提醒或在獲得授權的情況下通過代客補能人員實現補能託管。
7 、補能提醒分析單元
所述補能提醒分析單元,配置為依據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加電判斷並發送加電提醒;還被配置為在發送加電提醒的同時還發送有依據該加電提醒資訊生成的加電方案。
進行補能判斷,當車輛的可行駛里程與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的差值小於設定閾值時,發送補能提醒資訊;
本實施例的加電方案,其生成方法為以加電提醒資訊為加電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分配的加電資源。
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依據車輛行駛目的地確定,或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習慣行駛路線確定,或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設定時段內的行駛里程確定。
車輛的可行駛里程可以通過OBD(On Board Diagnostics車載自動診斷系統)介面獲取並發送至所述車輛管理單元,也可以通過其他與車輛剩餘能量監控系統相連接的訊號採集和發送裝置獲取並發送至所述車輛管理單元。
依據行駛里程進行智慧加電提醒不等同於低電量提醒,而是根據車輛的可行駛里程,和用戶的行駛目的地(或者是用戶的習慣行駛路線)等綜合因素,在最恰當的時間給用戶推送提醒。同時,此提醒是和相應的加電方案相綁定的。即系統在通知使用者電量不足的時候,同時帶去了加電方案。加電方案是根據具體的場景動態生成的。
五、資源管理單元
資源管理單元包括補能資源管理單元、車輛管理單元。
1 、補能資源管理單元
補能資源管理單元,配置為獲取並存儲特定區域內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和服務能力預測資訊。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包括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技術參數;所述加電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包括被預約資訊,即通過被預約資訊得到的可用時段資訊。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中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技術參數包括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
2 、車輛管理單元
車輛管理單元,配置為獲取並存儲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供所述智慧調度單元調取。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可續航里程;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下一可能目的地依據使用者歷史行為資料分析得到。
為了更好的對本技術方案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將代客加電服務的流程拆分為使用者側、使能層側、代客加電服務人員側三部分進行描述:
用戶側:使用者發起加電請求--選擇系統推薦的加電類型--確認下單--服務確認通知--跟蹤訂單交付狀態—確認完成加電請求;
使能層側:收到用戶的請求--智慧推薦不同的加電類型—根據客戶選擇創建訂單--根據使用者下單選項進行加電資源和訂單任務的分配--並對分配的服務人員進行自動授權--全程跟蹤服務人員的任務執行情況並回饋服務執行的狀態變更。
代客加電服務人員側:收到雲後臺使能層發出的任務和授權資訊--根據尋車導航資訊找車使用者的車輛--取車--開車前往使能層分配的加電資源點進行加電--加好電後將車開回到原停車位。
下面通過不同的實施例對本發明要保護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1、本發明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的第一種實施例中,如圖3、圖4所示,包括雲平臺、調度策略中心、資源管理中心。雲平臺、調度策略中心、資源管理中心可以為相互獨立的伺服器,也可以整體設計於一個伺服器系統中。
該實施例中,調度策略中心與所述雲平臺連接,用於向所述雲平臺提供補能資源調度策略;資源管理中心與所述雲平臺連接,用於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並向所述雲平臺提供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雲平臺用於依據所獲取的補能需求資訊、所選定補能資源調度策略、以及從資源管理中心所獲取的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進而實現待補能車輛與對應補能資源的匹配。
通常情況下,補能需求都是由用戶主動發出的,因此本實施例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第一終端通過無線網路與所述雲平臺通訊,用於錄入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雲平臺。
為了使用戶享受更智慧的代客補能服務,本實施例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設置有補能需求分析中心,配置為存儲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從調度策略中心獲取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所述雲平臺進行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補能需求分析中心可以為與雲平臺、調度策略中心、資源管理中心相互獨立的伺服器,也可以整體設計於一個伺服器系統中。
調度策略中心中存儲有多種不同的調度策略,通過雲平臺調取不同的調度策略以滿足不同的服務場景。例如對於市區發起的快速加電請求,可以通過換電站進行服務;對於郊區發起的快速加電請求,可以通過移動充電車進行服務。同是也可以配置不同的調度目標按照成本優先,時間優先,電池壽命優先等策略利用不同加電資源的特性提供加電服務。
此處僅示出一種時間最快調度演算法邏輯,以便於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理解:當使用者發起請求後,根據使用者請求的地理位置,首先選出(例如以用戶請求GPS點為圓心方圓n公里內的加電資源,不同類型的加電資源參數n的數值會不一樣)可能完成該服務的加電資源清單,然後對選出的加電資源逐一精確計算完成該服務的具體時間,再從中選擇一個完成時間最快的加電資源對該使用者進行服務,同時在計算時綜合考慮用戶車輛本身的續航里程和加電資源的預約以及排隊等候時間,從而確保用戶的車輛能夠到加電資源點,並到達加電資源點時該資源是可使用的。
為了實現代客補能的需求,該實施例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二終端。第二終端為代客補能服務人員所持設備,為了實現代客補能的服務,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一終端還用於發送代客補能請求資訊;雲平臺還用於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補能需求資訊進行補能資源的分配,生成補能訂單並分配至所述第二終端;第二終端通過無線網路與所述雲平臺通訊,用於獲取所分配的補能訂單並進行補能動作資訊指引。
此處補能動作資訊指引與上文中代客加電服務人員指引單元中所描述的一致,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該裝置與資源管理中心通過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補能資源狀態資訊並發送至資源管理中心。
本發明實施例還包括補能資源;所述補能資源設置有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裝設於所述補能資源中;補能資源通過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與雲平臺進行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接收所分配的訂單資訊,並按照訂單資訊進行預約時段的空置設定。
本實施例中的補能資源為加電資源,可以為移動充電車、換電站、充電站、私人充電樁、公共充電樁任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本發明實施例還包括車輛狀態採集裝置,該裝置與資源管理中心通過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資源管理中心。此處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上文中描述的一致,此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地,為了實現智慧的補能提醒,可以通過車輛狀態採集裝置採集車輛的可行駛里程;此時雲平臺依據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發送補能提醒資訊;第一終端依據所述雲平臺所發送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本發明實施例中,雲平臺還用於依據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以及補能需求資訊中設定時長要求下可用的補能資源,羅列可行的補能類型,並將可行的補能類型發送至第一終端。此處補能類型的設定與上文中描述的一致,此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地,雲平臺還用於依據車輛定位資訊向第二終端發送尋車導航方案。此處尋車導航方案的設計與上文中描述的一致,此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還將車輛授權控制模式引入系統設計,通過第一終端、雲平臺、第二終端、以及設置於車輛內與車輛控制系統相連接的車輛授權控制裝置共同實現車輛操作授權。
車輛授權控制裝置用於存儲所設置的車輛授權資訊,並在接收到與車輛授權資訊相匹配的外部訊號時執行相應的車輛動作;第一終端用於設置車輛授權資訊並分別發送至所述雲平臺和所述車輛授權控制裝置;雲平臺用於存儲車輛授權資訊,並將對應的車輛授權資訊發送至對應的第二終端;第二終端用於獲取車輛授權資訊,並在允許距離內與所述車輛授權控制裝置通訊並開啟對應車輛。
本實施例中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具體為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包括工作參數和工作狀態,具體包括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中、待工作、故障等)、工作中與非工作中的各種技術參數(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等)、即時服務能力等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還可以進一步的包括加電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為了避免文字重複,該實施例的描述並未充分展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該實施例對應技術細節的可以參考前述補能系統中的對應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在進行補能服務時,僅以上述各功能部分的劃分進行舉例說明,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需要而將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組、中心、單元、裝置來完成,即將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功能部分再分解或者組合,例如,上述實施例的功能中心(如調度策略中心、資源管理中心)可以合併為一個功能中心,也可以進一步拆分成多個子中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對於本發明實施例中涉及的功能中心、裝置的名稱,僅僅是為了進去區分,不視為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
2、本發明的還提供了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的第二種實施例,包括雲平臺、第一終端、第二終端;所述雲平臺包括資源管理單元、智慧調度單元、對外介面單元。
其中:
第一終端,配置為輸入代客補能請求並發送至智慧調度單元;
對外介面單元,配置為與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無線通訊;
資源管理單元包括補能資源管理單元;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配置為通過對外介面單元獲取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並存儲;
智慧調度單元包括補能資源調度單元;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配置為依據所接收的第一終端發送的代客補能請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中所存儲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接收的代客補能請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至第二終端;
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的補能資源調度單元生成的補能訂單,生成代客補能動作指引。
本實施例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補能資源;補能資源設置有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
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補能資源狀態資訊;所述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通過無線網路與所述雲平臺通訊,用於向雲平臺發送所採集的補能資源狀態資訊,還用於接收所分配的訂單資訊,並按照訂單資訊進行預約時段的空置設定。
本實施例在電動汽車領域應用時,以加電資源作為補能資源進行調度。加電資源可以包括移動充電車、換電站、充電站、私人充電樁、公共充電樁中的一種或多種。加電資源的類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幾種,加電資源作為被調度物件,其類型並不影響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施和技術效果的實現。
為了更智慧的進行代客補能的提醒,本實施例還設置有補能需求分析單元,該單元存儲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從調度策略中心獲取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所述智慧調度單元進行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為了智慧的對車輛使用人員進行補能提醒,本實施例還設置有車輛狀態採集裝置,並在雲平臺中設置有補能提醒分析單元,同時在第一終端還設置有補能提醒功能。
車輛狀態採集裝置與雲平臺中所述對外介面單元通過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資源管理單元。
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可行駛里程、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
補能提醒分析單元用於依據車輛的基礎資訊、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計算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生成補能提醒資訊。
第一終端用於接收補能提醒分析單元的所生成的補能提醒資訊,並進行補能提醒。
本實施例中的代客補能動作指引可以包括以下三種:
(1)依據補能訂單進行的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2)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3)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本實施例中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具體為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包括工作參數和工作狀態,具體包括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中、待工作、故障等)、工作中與非工作中的各種技術參數(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等)、即時服務能力等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還可以進一步的包括加電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本實施例的對外介面單元包括無線通訊裝置,可以採用3G/4G/5G等通訊技術與第一終端、第二終端進行資訊交互,可以採用基於IEEE 802.11b標準的無線局域網技術(Wireless Fidelity,WiFi)與第一終端、第二終端進行資訊交互,可以採用TCP通訊方式與第一終端、第二終端進行資訊交互,可以採用BT通訊方式與第一終端、第二終端進行資訊交互,可以採用基於IEEE 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局域網技術ZigBee與第一終端、第二終端進行資訊交互。
為了避免文字重複,該實施例的描述並未充分展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該實施例對應技術細節的可以參考前述補能系統中的對應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在進行補能服務時,僅以上述各功能部分的劃分進行舉例說明,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需要而將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組、中心、單元、裝置來完成,即將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功能部分再分解或者組合,例如,上述實施例的功能單元(如資源管理單元、智慧調度單元)可以合併為一個功能單元,也可以進一步拆分成多個子單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對於本發明實施例中涉及的功能單元、裝置的名稱,僅僅是為了進去區分,不視為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
3、本發明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的第三種實施例,包括資源管理單元、智慧調度單元。
資源管理單元包括補能資源管理單元;補能資源管理單元,配置為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智慧調度單元包括補能資源調度單元;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配置為依據所接收的補能需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中所存儲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接收的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本實施例中,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還用於依據補能資源的歷史使用資料,以特定區域內補能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為目的進行補能資源的主動調度。
本實施例中,進行所接收的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的方法為:依據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分配補能資源;若所分配的補能資源出現異常無法提供預訂的補能服務,則依據初始的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進行再次分配,並更新所分配的補能資源。
本實施例在智慧調度單元中還設置有補能提醒分析單元。補能提醒分析單元設置在智慧調度單元中。
補能提醒分析單元用於依據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發送補能提醒資訊。
補能提醒分析單元,還用於在發送補能提醒的同時還發送有依據該補能提醒資訊生成的補能方案;該補能方案的生成方法為:以補能提醒資訊為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分配的補能資源。
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可以依據如下三種方法確定:
(1)依據車輛行駛目的地確定;
(2)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習慣行駛路線確定;
(3)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設定時段內的行駛里程確定。
本實施例中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具體為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包括工作參數和工作狀態,具體包括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中、待工作、故障等)、工作中與非工作中的各種技術參數(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等)、即時服務能力等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還可以進一步的包括加電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本實施例在智慧調度單元中還設置有補能類型推薦單元,該單元用於依據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以及補能需求資訊中設定時長要求下可用的補能資源,羅列可行的補能類型並發送。
補能類型依據可用補能時長進行劃分,所述可用補能時長為補能需求資訊中的設定時長。具體可以採用設定的時長閾值A,將補能類型劃分為快速補能服務、經濟補能服務。可以設定快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小於或等於設定閾值A,經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大於設定閾值A。
本實施例在智慧調度單元中還設置有補能需求分析單元。補能需求分析單元用於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設定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進行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本實施例還包括第一終端。第一終端設置有補能提醒單元,補能提醒單元用於依據所述補能提醒分析單元所發送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本實施例還包括第二終端,智慧調度單元還包括訂單生成單元。訂單生成單元用於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補能需求資訊,通過智慧調度單元分配補能資源並生成補能訂單;第二終端用於獲取所分配的補能訂單並進行補能動作資訊指引。進行補能動作資訊指引的方式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當本實施例包含第二終端時,可以實現代客補能的服務流程,此時為了便於使用者查看服務情況,第一終端還設置有訂單狀態顯示單元,該單元用於獲取並顯示對應車輛補能訂單的狀態資訊。
本實施例應用於電動汽車加電領域時,補能資源的類型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所獲取的補能資源的資訊,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補能資源調度單元依據對應的區域分類進行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的描述,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在智慧調度單元中還設置有停車位導航單元,停車位導航單元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還包括車輛無鑰匙授權系統,車輛無鑰匙授權系統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資源管理單元還包括車輛管理單元,車輛管理單元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為了避免文字重複,該實施例的描述並未充分展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該實施例對應技術細節的可以參考前述補能系統中的對應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在進行補能服務時,僅以上述各功能部分的劃分進行舉例說明,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需要而將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組、中心、單元、裝置來完成,即將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功能部分再分解或者組合,例如,上述實施例的功能單元(如資源管理單元、智慧調度單元)可以合併為一個功能單元,也可以進一步拆分成多個子單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對於本發明實施例中涉及的功能單元、裝置的名稱,僅僅是為了進去區分,不視為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
4、本發明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的第一種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公開了以下步驟:
獲取並更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
獲取代客補能請求資訊;
依據獲取的代客補能請求資訊、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中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述代客補能請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並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至第二終端;
所述第二終端依據所接收到的補能訂單,生成代客補能動作指引。
進行補能動作資訊指引的方式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代客補能請求資訊為第一終端錄入,或通過補能需求分析主動生成。
所述補能需求分析包括: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設定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以所生成的補能需求資訊作為代客補能請求資訊。
本實施例還包括補能提醒的步驟:
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所述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可行駛里程、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
依據車輛的基礎資訊、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計算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當車輛的可行駛里程與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的差值小於設定閾值時,生成補能提醒資訊;
將補能提醒資訊發送至第一終端,進行補能提醒。
本實施例中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具體為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包括工作參數和工作狀態,具體包括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中、待工作、故障等)、工作中與非工作中的各種技術參數(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等)、即時服務能力等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還可以進一步的包括加電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本實施例中雖然將各個步驟按照上述先後次序的方式進行了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為了實現本實施例的效果,不同的步驟之間不必按照這樣的次序執行,其可以同時(並行)執行或以顛倒的次序執行,這些簡單的變化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方法的具體工作過程及有關說明,可以參考前述補能系統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5、本發明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的第二種實施例中,公開了以下步驟:
資源管理: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以及
補能資源調度:依據所獲取的補能需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中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本實施例中,補能需求資訊通過遠端終端機設備進行錄入,或通過補能需求分析主動生成。
補能需求分析,包括: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設定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
本實施例的補能方法還包括補能提醒分析和補能提醒。
補能提醒分析,包括:依據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發送補能提醒資訊。
補能提醒,包括:依據補能提醒分析單元所發送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補能提醒分析還進一步包括:在發送補能提醒的同時還發送有依據該補能提醒資訊生成的補能方案。
此處,補能方案的生成方法為:以補能提醒資訊為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分配的補能資源。
本實施例中,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依據車輛行駛目的地確定,或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習慣行駛路線確定,或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設定時段內的行駛里程確定。
本實施例的補能方法還包括補能類型推薦:依據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以及補能需求資訊中設定時長要求下可用的補能資源,羅列可行的補能類型,並將可行的補能類型發送第一終端人機交互介面。
補能類型依據可用補能時長進行劃分,所述可用補能時長為補能需求資訊中的設定時長。
具體的,可以依據設定時長閾值A將補能類型劃分為快速補能服務、經濟補能服務;所述快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小於或等於設定閾值A;所述經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大於設定閾值A。
本實施例在補能資源調度的步驟中,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具體為:依據補能需求資訊選擇並分配補能資源;若所分配的補能資源出現異常無法提供預訂的補能服務,則依據初始的補能需求資訊進行補能資源的再次分配,並更新所分配的補能資源。
進一步地,所述的補能資源調度為依據補能資源的歷史使用資料,以特定區域內補能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為目的進行補能資源的主動調度。
本實施例應用於電動汽車加電領域時,補能資源為加電資源。加電資源的類型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方法在得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後,還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所依據的資訊還包括:所得到的補能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本實施例中,補能資源調度進一步包括依據對應的區域分類進行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區域分類、加電資源類型、加電資源類型的配置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補能方法還包括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補能需求資訊分配補能資源並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第二終端進行動作指引。進行補能動作資訊指引的方式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補能方法中,智慧調度進一步包括依據車輛定位資訊向第二終端發送尋車導航方案。尋車導航方案的具體內容與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停車位導航單元的具體描述一致,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補能方法中,進一步地包括車輛無鑰匙授權;所述車輛無鑰匙授權,其方法為:第二終端在對應車輛的設定距離內,依據所授權的控制指令對車輛進行授權範圍內的操作。
無鑰匙授權的實現,依託於前述補能系統中無鑰匙授權系統,為了實現無鑰匙授權的操作,需要一系列前期設置步驟,具體如前述補能系統中無鑰匙授權系統中各單元、終端的功能性描述,包括:
通過第一終端設置車輛授權資訊,並分別發送至車輛授權控制系統、和自動授權單元進行存儲;
自動授權單元用於存儲車輛授權資訊,並將對應的車輛授權資訊發送至對應的第二終端;
第二終端獲取並存儲對應的車輛授權資訊。
為了方便使用者對訂單狀態的掌握,第一終端還用於獲取並顯示對應車輛補能訂單的狀態資訊。
本實施例中,資源管理還包括車輛管理,車輛管理包括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供所述智慧調度單元調取。車輛的基礎資訊、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具體為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包括工作參數和工作狀態,具體包括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中、待工作、故障等)、工作中與非工作中的各種技術參數(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等)、即時服務能力等加電資源的基礎資訊,還可以進一步的包括加電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本實施例中雖然將各個步驟按照上述先後次序的方式進行了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為了實現本實施例的效果,不同的步驟之間不必按照這樣的次序執行,其可以同時(並行)執行或以顛倒的次序執行,這些簡單的變化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方法的具體工作過程及有關說明,可以參考前述補能系統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6、本發明的存儲介質的第一種實施例中存儲有多條程式,該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前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的第一種實施例中的內容。
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存儲介質中程式的內容,可以參考前述補能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7、本發明的存儲介質的第二種實施例中存儲有多條程式,該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前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的第二種實施例中的內容。
本實施例中存儲介質所存儲的程式,還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與第一終端、第二終端的資訊交互程式。
與第一終端的資訊交互程式包括: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補能請求。
與第二終端的資訊交互程式包括:向第二終端發送補能訂單。
第一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該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依據所接收到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該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補能動作資訊指引。補能動作資訊指引的方式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存儲介質中程式的內容,可以參考前述補能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8、本發明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第四種實施例,包括處理器,適於執行各程式;以及存放裝置,適於存儲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前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的第一種實施例中的內容。
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補能系統中程式的內容,可以參考前述補能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9、本發明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第五種實施例,包括處理器,適於執行各程式;以及存放裝置,適於存儲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前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的第二種實施例中的內容。
本實施例中存儲介質所存儲的程式,還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與第一終端、第二終端的資訊交互程式。
與第一終端的資訊交互程式包括: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補能請求。
與第二終端的資訊交互程式包括:向第二終端發送補能訂單。
第一終端包括處理器,適於執行各程式;以及存放裝置,適於存儲多條程式;該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依據所接收到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第二終端包括處理器,適於執行各程式;以及存放裝置,適於存儲多條程式;該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補能動作資訊指引。補能動作資訊指引的方式在前述補能系統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補能系統中程式的內容,可以參考前述補能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上述實施例中的存儲介質是指存儲資料的載體,可以為軟碟、光碟、DVD、硬碟、快閃記憶體、U盤、CF卡、SD卡、MMC卡、SM卡、記憶棒(Memory Stick)、xD卡等。
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於區別類似的物件,而不是用於描述或表示特定的順序或先後次序。
術語“包括”或者任何其它類似用語旨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裝置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還包括這些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裝置所固有的要素。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能夠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組、單元及方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者二者的結合來實現,為了清楚地說明電子硬體和軟體的可互換性,在上述說明中已經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組成及步驟。這些功能究竟以電子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發明的範圍。
至此,已經結合附圖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顯然不局限於這些具體實施方式。在不偏離本發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相關技術特徵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換,這些更改或替換之後的技術方案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圖1] 是本發明實施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的結構示意方塊圖; [圖2] 是本發明實施例代客加電服務的流程拆分示意圖; [圖3] 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的結構示意方塊圖; [圖4] 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雲平臺伺服器系統示意圖; [圖5] 是本發明實施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Claims (128)

  1. 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包括雲平臺、調度策略中心、資源管理中心; 所述調度策略中心與所述雲平臺連接,用於向所述雲平臺提供補能資源調度策略; 所述資源管理中心與所述雲平臺連接,用於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並向所述雲平臺提供所述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以及 所述雲平臺用於依據獲取的補能需求資訊、所選定該補能資源調度策略、以及從所述資源管理中心所獲取的所述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所述補能資源的分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二終端; 所述雲平臺還用於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該補能需求資訊進行該補能資源的分配,生成補能訂單並分配至所述第二終端;以及 所述第二終端通過無線網路與所述雲平臺通訊,用於獲取所分配的該補能訂單並進行補能動作資訊指引。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以及 所述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與所述資源管理中心通過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補能資源狀態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資源管理中心。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補能資源;所述補能資源設置有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 所述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裝設於所述補能資源中;以及 所述補能資源通過所述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與所述雲平臺進行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接收所分配的訂單資訊,並按照訂單資訊進行預約時段的空置設定。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車輛狀態採集裝置,以及所述車輛狀態採集裝置與所述資源管理中心通過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資源管理中心。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車輛狀態採集裝置採集的所述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可行駛里程;以及 所述雲平臺還用於依據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發送補能提醒資訊。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的車輛的基礎資訊還包括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以及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以及所述第一終端通過無線網路與所述雲平臺通訊,用於錄入該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雲平臺。
  9.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以及 所述第一終端用於依據所述雲平臺所發送的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10.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補能需求分析中心;以及 所述補能需求分析中心,配置為存儲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從調度策略中心獲取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該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所述雲平臺進行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11.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為加電資源。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加電資源為移動充電車、和/或換電站、和/或充電站、和/或私人充電樁、和/或公共充電樁。
  13.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雲平臺還用於依據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中設定時長要求下可用的補能資源,羅列可行的補能類型並發送。
  14. 如請求項2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設置於車輛內與車輛控制系統相連接的車輛授權控制裝置; 所述車輛授權控制裝置用於存儲所設置的車輛授權資訊,並在接收到與車輛授權資訊相匹配的外部訊號時執行相應的車輛動作; 所述雲平臺還用於存儲車輛授權資訊,並將對應的車輛授權資訊發送至對應的第二終端;以及 所述第二終端還用於獲取車輛授權資訊,並在允許距離內與所述車輛授權控制裝置通訊並開啟對應車輛。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以及所述第一終端用於設置車輛授權資訊並分別發送至所述雲平臺和所述車輛授權控制裝置。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雲平臺還用於依據車輛定位資訊向第二終端發送尋車導航方案。
  17.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的補能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18.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的補能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19.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的補能資源或非位置固定的補能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20.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的補能類型依據可用補能時長進行劃分,所述可用補能時長為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中的設定時長。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的補能類型依據設定時長閾值A劃分為快速補能服務、經濟補能服務; 所述快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小於或等於設定閾值A;以及 所述經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大於設定閾值A。
  22.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的尋車導航方案包括GPS導航和非GPS導航。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非GPS路徑導航包括基於wifi定位或ibeacon定位的導航。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的非GPS路徑導航包括慣性導航、行車路線標誌物導航。
  25. 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包括雲平臺、第一終端、第二終端;所述雲平臺包括資源管理單元、智慧調度單元以及對外介面單元; 所述第一終端,配置為輸入代客補能請求並發送至智慧調度單元; 所述對外介面單元,配置為與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無線通訊; 所述資源管理單元包括補能資源管理單元;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配置為通過對外介面單元獲取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並存儲; 所述智慧調度單元包括補能資源調度單元;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配置為依據所接收的第一終端發送的代客補能請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中所存儲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接收的代客補能請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至第二終端; 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的補能資源調度單元生成的補能訂單,生成代客補能動作指引。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補能資源;所述補能資源設置有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 所述補能資源狀態採集裝置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補能資源狀態資訊;以及 所述補能資源遠端通訊裝置通過無線網路與所述雲平臺通訊,用於向雲平臺發送所採集的補能資源狀態資訊,還用於接收所分配的訂單資訊,並按照訂單資訊進行預約時段的空置設定。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包括加電資源。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加電資源為移動充電車、和/或換電站、和/或充電站、和/或私人充電樁、和/或公共充電樁。
  29. 如請求項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補能需求分析單元; 所述補能需求分析單元,配置為存儲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從調度策略中心獲取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該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所述智慧調度單元進行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30. 如請求項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車輛狀態採集裝置; 所述車輛狀態採集裝置與雲平臺中所述對外介面單元通過無線網路通訊,用於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資源管理單元; 所述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可行駛里程、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所述雲平臺還包括補能提醒分析單元,配置為依據車輛的基礎資訊、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計算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生成補能提醒資訊;以及 所述第一終端,還配置為接收補能提醒分析單元的所生成的補能提醒資訊,並進行補能提醒。
  31. 如請求項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的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32. 如請求項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33. 如請求項2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34. 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包括: 資源管理單元以及智慧調度單元; 所述資源管理單元包括補能資源管理單元;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配置為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 所述智慧調度單元包括補能資源調度單元; 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配置為依據所接收的補能需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中所存儲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接收的該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35. 如請求項3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智慧調度單元還包括補能提醒分析單元;以及 所述補能提醒分析單元,配置為依據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發送補能提醒資訊。
  36. 如請求項3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提醒分析單元,還被配置為在發送補能提醒的同時還發送有依據該補能提醒資訊生成的補能方案;以及所述補能方案,其生成方法為以該補能提醒資訊為該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分配的補能資源。
  37. 如請求項3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依據車輛行駛目的地確定,或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習慣行駛路線確定,或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設定時段內的行駛里程確定。
  38. 如請求項37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智慧調度單元還包括補能類型推薦單元; 所述補能類型推薦單元,配置為依據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中設定時長要求下可用的補能資源,羅列可行的補能類型並發送。
  39. 如請求項38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的補能類型依據可用補能時長進行劃分,所述可用補能時長為該補能需求資訊中的設定時長。
  40. 如請求項3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的補能類型依據設定時長閾值A劃分為快速補能服務、經濟補能服務; 所述快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小於或等於設定閾值A;以及 所述經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大於設定閾值A。
  41. 如請求項3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中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包括: 依據該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分配補能資源;以及 若所分配的補能資源出現異常無法提供預訂的補能服務,則依據初始的該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進行再次分配,並更新所分配的補能資源。
  42. 如請求項3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還被配置為依據補能資源的歷史使用資料,以特定區域內補能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為目的進行補能資源的主動調度。
  43. 如請求項34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還配置為錄入該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智慧調度單元。
  44. 如請求項35至40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包括補能提醒單元;所述補能提醒單元,配置為依據所述補能提醒分析單元所發送的該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45. 如請求項34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智慧調度單元還包括補能需求分析單元;所述補能需求分析單元,配置為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設定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該補能需求資訊,並發送至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進行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46. 如請求項34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的補能資源為加電資源。
  47. 如請求項4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加電資源為移動充電車、和/或換電站、和/或充電站、和/或私人充電樁、和/或公共充電樁。
  48. 如請求項4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管理單元,還配置為獲取並存儲該補能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中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所依據的資訊還包括:所得到的該補能資源的該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49. 如請求項4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調度單元,還被配置為依據對應的區域分類進行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
  50. 如請求項4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區域分類包括大容量使用者區域、中容量使用者區域、小容量使用者區域、潮汐性使用者區域、使用者分佈廣而散區域。
  51. 如請求項50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類型包括位置固定加電資源、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52. 如請求項5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固定加電資源基於預設參數按服務能力分為大型容量服務能力、中型容量服務能力、小型容量服務能力、微小型容量服務能力。
  53. 如請求項5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基於預設參數按服務能力分為中型容量服務能力、小型容量服務能力。
  54. 如請求項5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其方法為:依據所服務區域補能需求的數量和時間分佈特徵進行不同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的組合設置。
  55. 如請求項5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包括: 大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該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大型容量服務能力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中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該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中型容量服務能力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小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該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小型容量服務能力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潮汐性使用者區域,依據該區域內使用者需求基礎數量確定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分類的選擇,並以此分類中加電資源作為該區域所選擇用於該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的主要配置;以及 使用者分佈廣而散區域,所配置用於該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一種或一種以上加電資源。
  56. 如請求項34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二終端;智慧調度單元還包括訂單生成單元;所述訂單生成單元,配置為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該補能需求資訊,通過智慧調度單元分配補能資源並生成補能訂單;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獲取所分配的補能訂單並進行補能動作資訊指引。
  57. 如請求項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包括代客補能請求單元;所述代客補能請求單元,配置為發送代客補能請求資訊。
  58. 如請求項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59. 如請求項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60. 如請求項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配置為:接收補能訂單,並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61. 如請求項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智慧調度單元還包括停車位導航單元,用於依據車輛定位資訊向第二終端發送尋車導航方案。
  62. 如請求項6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的尋車導航方案包括GPS導航和非GPS導航。
  63. 如請求項6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非GPS路徑導航包括基於wifi定位或ibeacon定位的導航。
  64. 如請求項6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的非GPS路徑導航包括慣性導航、行車路線標誌物導航。
  65. 如請求項5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車輛無鑰匙授權系統;所述車輛無鑰匙授權系統,配置為第二終端在對應車輛的設定距離內,依據所授權的控制指令對車輛進行授權範圍內的操作。
  66. 如請求項6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車輛無鑰匙授權系統包括車輛授權控制模組、自動授權單元、授權開啟單元; 所述車輛授權控制模組設置於車內;所述自動授權單元設置於智慧調度單元中;所述授權開啟單元設置於第二終端; 所述車輛授權控制模組用於存儲所設置的車輛授權資訊,並在接收到與車輛授權資訊相匹配的外部訊號時執行相應的車輛動作; 所述自動授權單元用於存儲車輛授權資訊,並將對應的車輛授權資訊發送至對應的第二終端; 所述授權開啟單元用於獲取並存儲對應的車輛授權資訊,並在對應車輛的設定距離內將車輛授權資訊發送至對應車輛的車輛授權控制模組。
  67. 如請求項6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汽車綜合補能系統還包括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包括車輛授權設置單元; 所述車輛授權設置單元用於設置車輛授權資訊,並分別發送至所述車輛授權控制系統、和所述自動授權單元進行存儲。
  68. 如請求項57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一終端還包括訂單狀態顯示單元,該單元被配置為獲取並顯示對應車輛補能訂單的狀態資訊。
  69. 如請求項34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資源管理單元還包括車輛管理單元;所述車輛管理單元,配置為獲取並存儲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供所述智慧調度單元調取。
  70. 如請求項6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的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可續航里程;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
  71. 如請求項48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包括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技術參數; 所述補能資源的該服務能力預測資訊為該加電資源的該服務能力預測資訊,包括被預約資訊。
  72. 如請求項7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中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技術參數包括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
  73. 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包括: 獲取並更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 獲取代客補能請求資訊;以及 依據獲取的該代客補能請求資訊、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中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述代客補能請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並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至第二終端; 所述第二終端依據所接收到的補能訂單,生成代客補能動作指引。
  74. 如請求項7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代客補能請求資訊為第一終端錄入,或通過補能需求分析主動生成; 所述補能需求分析包括: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設定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補能需求資訊,以所生成的該補能需求資訊作為代客補能請求資訊。
  75. 如請求項7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補能提醒,包括以下步驟: 按照設定的採集頻率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所述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可行駛里程、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 依據車輛的基礎資訊、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計算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當車輛的可行駛里程與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的差值小於設定閾值時,生成補能提醒資訊; 將該補能提醒資訊發送至第一終端,進行補能提醒。
  76. 如請求項7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的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77. 如請求項7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78. 如請求項7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代客補能動作指引為: 依據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79. 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包括: 資源管理: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以及 補能資源調度:依據所獲取的補能需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中補能資源的最新工作狀態,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
  80. 如請求項7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需求資訊通過遠端終端機設備進行錄入,或通過補能需求分析主動生成;以及 所述補能需求分析,包括:依據使用者歷史補能行為資訊、以及設定的補能資源調度策略,分析並主動生成所述補能需求資訊。
  81. 如請求項80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補能提醒分析和補能提醒; 所述補能提醒分析,包括:依據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可行駛里程,進行補能判斷並發送補能提醒資訊; 所述補能提醒,包括:依據所述補能提醒分析單元所發送的該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82. 如請求項8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提醒分析還包括:在發送補能提醒的同時還發送有依據該補能提醒資訊生成的補能方案; 所述補能方案,其生成方法為以該補能提醒資訊為該補能需求資訊通過補能資源調度單元分配的補能資源。
  83. 如請求項8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車輛預計的行駛里程依據車輛行駛目的地確定,或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習慣行駛路線確定,或依據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得出的設定時段內的行駛里程確定。
  84. 如請求項8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補能類型推薦: 依據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以及所述補能需求資訊中設定時長要求下可用的補能資源,羅列可行的補能類型,並將可行的補能類型發送第一終端人機交互介面。
  85. 如請求項8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補能類型依據可用補能時長進行劃分,所述可用補能時長為該補能需求資訊中的設定時長。
  86. 如請求項8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補能類型依據設定時長閾值A劃分為快速補能服務、經濟補能服務; 所述快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小於或等於設定閾值A;以及 所述經濟補能服務的可用補能時長大於設定閾值A。
  87. 如請求項7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包括: 依據該補能需求資訊選擇並分配補能資源;若所分配的補能資源出現異常無法提供預訂的補能服務,則依據初始的該補能需求資訊進行補能資源的再次分配,並更新所分配的補能資源。
  88. 如請求項7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補能資源調度還包括:依據補能資源的歷史使用資料,以特定區域內補能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為目的進行補能資源的主動調度。
  89. 如請求項79至88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補能資源為加電資源。
  90. 如請求項8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加電資源為移動充電車、和/或換電站、和/或充電站、和/或私人充電樁、和/或公共充電樁。
  91. 如請求項90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在得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後,還獲取並存儲補能資源的服務能力預測資訊;以及 進行所述補能需求資訊對應補能資源的分配所依據的資訊還包括:所得到的補能資源的該服務能力預測資訊。
  92. 如請求項90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調度還包括依據對應的區域分類進行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
  93. 如請求項9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區域分類包括大容量使用者區域、中容量使用者區域、小容量使用者區域、潮汐性使用者區域、使用者分佈廣而散區域。
  94. 如請求項9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類型包括位置固定加電資源、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95. 如請求項9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固定加電資源基於預設參數按服務能力分為大型容量服務能力、中型容量服務能力、小型容量服務能力、微小型容量服務能力。
  96. 如請求項95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基於預設參數按服務能力分為中型容量服務能力、小型容量服務能力。
  97. 如請求項96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其方法為:依據所服務區域補能需求的數量和時間分佈特徵進行不同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的組合設置。
  98. 如請求項97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類型的配置,包括: 大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加電服務的該加電資源包括大型容量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中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該加電服務的該加電資源包括中型容量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小容量使用者區域,所配置用於該加電服務的該加電資源包括小型容量服務能力的位置固定加電資源; 潮汐性使用者區域,依據該區域內使用者需求基礎數量確定該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分類的選擇,並以此分類中加電資源作為該區域所選擇用於該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的主要配置;以及 使用者分佈廣而散區域,所配置用於該加電服務的加電資源包括該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中一種或一種以上加電資源。
  99. 如請求項79至88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該補能需求資訊分配補能資源並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第二終端進行動作指引。
  100. 如請求項9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在第二終端接收該補能訂單,並依據該補能訂單進行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該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101. 如請求項9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在第二終端接收該補能訂單,並依據該補能訂單進行該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該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102. 如請求項9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在第二終端接收該補能訂單,並依據該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該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該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103. 如請求項9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智慧調度還包括依據車輛定位資訊向第二終端發送尋車導航方案。
  104. 如請求項10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尋車導航方案包括GPS導航和非GPS導航。
  105. 如請求項10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非GPS路徑導航包括基於wifi定位或ibeacon定位的導航。
  106. 如請求項104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非GPS路徑導航包括慣性導航、行車路線標誌物導航。
  107. 如請求項9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車輛無鑰匙授權;所述車輛無鑰匙授權,其方法為:第二終端在對應車輛的設定距離內,依據所授權的控制指令對車輛進行授權範圍內的操作。
  108. 如請求項9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汽車綜合補能方法還包括第一終端獲取並顯示對應車輛補能訂單的狀態資訊。
  109. 如請求項79至88中任一項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資源管理還包括車輛管理,所述車輛管理為採集車輛的基礎資訊與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並供所述智慧調度單元調取。
  110. 如請求項109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的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車輛的即時位置、即時剩餘能量、可續航里程;以及 所述使用者使用車輛的基礎資訊包括下一可能目的地、出發時間。
  111. 如請求項9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包括即時位置、工作狀態資訊、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技術參數;以及 所述補能資源的該服務能力預測資訊為加電資源的該服務能力預測資訊,包括被預約資訊。
  112. 如請求項111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所述補能資源的基礎資訊中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技術參數包括輸入和/或輸出電壓、輸入和/或輸出電流、輸入和/或輸出功率。
  113. 一種存儲介質,其中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請求項73至78中任一項所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中的內容。
  114. 一種存儲介質,其中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請求項79至98中任一項所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中的內容。
  115. 如請求項114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所存儲的程式,還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該補能需求資訊分配補能資源並生成該補能訂單,並發送第二終端。
  116. 如請求項115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該補能訂單,依據該補能訂單進行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該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117. 如請求項115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該補能訂單,並依據該補能訂單進行該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118. 如請求項115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該補能訂單,並依據該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該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該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119. 如請求項114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所存儲的程式,還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補能請求。
  120. 如請求項119所述之存儲介質,所述第一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依據所接收到的該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121. 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包括: 處理器,適於執行各程式;以及 存放裝置,適於存儲多條程式; 其特徵在於: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請求項73至78中任一項所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中的內容。
  122. 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包括: 處理器,適於執行各程式;以及 存放裝置,適於存儲多條程式; 其特徵在於: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請求項79至98中任一項所述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方法中的內容。
  123. 如請求項12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存放裝置所存儲的程式,還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以代客補能請求為該補能需求資訊分配補能資源並生成補能訂單,並發送第二終端。
  124. 如請求項12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該補能訂單,依據該補能訂單進行尋找待補能車輛、駕駛待補能車輛到該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將補能完成的車輛送還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125. 如請求項12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該補能訂單,並依據該補能訂單進行該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移動至待補能車輛附近、給待補能車輛補能、完成車輛補能、該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完成服務後移動至指定地點的資訊指引。
  126. 如請求項123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二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該補能訂單,並依據該補能訂單進行待補能車輛自動駕駛至該位置固定加電資源與/或該非位置固定加電資源、給待補能車輛補能、補能完成的車輛自動駕駛至原取車位置的資訊指引。
  127. 如請求項122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存放裝置所存儲的程式,還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補能請求。
  128. 如請求項127所述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所述第一終端存儲有多條程式,所述程式適於由處理器載入並執行: 依據所接收到的該補能提醒資訊進行補能提醒。
TW107104834A 2017-02-10 2018-02-09 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和方法、存儲介質 TWI7129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2621.4 2017-02-10
CN201710072621 2017-02-10
CN201720523132.1 2017-05-11
CN201710331565.1A CN107618381B (zh) 2017-02-10 2017-05-11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汽车综合补能系统和方法、存储介质
CN201720523132.1U CN207106202U (zh) 2017-02-10 2017-05-11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汽车综合补能系统
CN201710331565.1 2017-05-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3858A true TW201833858A (zh) 2018-09-16
TWI712983B TWI712983B (zh) 2020-12-11

Family

ID=61086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834A TWI712983B (zh) 2017-02-10 2018-02-09 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和方法、存儲介質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4237B2 (zh)
EP (1) EP3581430A4 (zh)
CN (2) CN207106202U (zh)
HK (1) HK1250026A1 (zh)
TW (1) TWI712983B (zh)
WO (1) WO20181456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06202U (zh) * 2017-02-10 2018-03-16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汽车综合补能系统
CN109146255A (zh) * 2018-07-26 2019-01-04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移动充电宝的调度方法、系统、调度服务器和设备
CN108995555B (zh) * 2018-08-02 2021-08-03 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 车辆寻桩充电方法和系统、监控端和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884381B (zh) * 2018-09-07 2022-07-22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用于推荐充电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93248A (zh) * 2018-10-02 2019-03-19 上海界翼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充电桩运营系统
CN110049105B (zh) * 2019-03-21 2022-03-15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汽车主动式加氢系统
CN110040027A (zh) * 2019-04-28 2019-07-23 西安唯电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861075B (zh) * 2019-05-17 2024-04-16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资源配置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8865B (zh) * 2019-08-23 2022-09-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充电桩系统
CN110852839A (zh) * 2019-10-29 2020-02-28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对接能源服务业务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402344A (zh) * 2019-12-31 2022-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动汽车的订单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56101A (zh) * 2020-04-13 2020-08-18 深圳市雷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管理方法
CN111532171B (zh) * 2020-05-14 2022-11-22 国网电动汽车(山西)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两级服务器架构实现充电桩有序充电管理的方法
CN113799642A (zh) * 2020-06-12 2021-12-1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车辆充电桩融合充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11845388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广州小鹏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间的能量补充方法和装置
CN112208384B (zh) * 2020-10-13 2021-12-07 安徽亿力停车场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场充电桩的能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356728B (zh) * 2020-10-19 2022-05-06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充电桩功率均衡和电源模块能效寻优控制方法
CN112550048B (zh) * 2020-12-11 2023-05-12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 电动车用终端、服务器、充电桩及充电提示控制方法
CN112735168A (zh) * 2020-12-23 2021-04-3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85611B (zh) * 2021-03-25 2023-05-09 奶牛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直流补能储能充电车以及直流补能储能充电系统
CN114463876B (zh) * 2022-02-14 2023-12-19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提醒补充能源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633656B (zh) * 2022-03-23 2024-01-26 浙江安吉智电控股有限公司 私人充电桩分配方法、装置、系统、程序产品及电子设备
CN116780597B (zh) * 2023-08-18 2023-10-24 深圳安培时代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家庭储能系统的单电池供给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4270B2 (ja) * 2010-06-17 2014-05-1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情報提供方法
HUE059304T2 (hu) * 2010-10-27 2022-11-28 The Aes Corp Eljárás energiaszolgáltatások menedzselésére különbözõ típusú létesítményekhez
US20110224852A1 (en) * 2011-01-06 2011-09-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ly charging a vehicle
US9163953B2 (en) * 2012-08-17 2015-10-20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Low fuel warning
JP5931644B2 (ja) * 2012-08-17 2016-06-08 株式会社東芝 充電管理システム
US20150298565A1 (en) * 2012-09-03 2015-10-22 Hitachi, Ltd. Charging support system and charging support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03840549B (zh) 2012-11-20 2016-03-16 北京交通大学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03646295B (zh) * 2013-11-28 2016-07-06 东南大学 基于服务站通用模型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一体化调度方法
TWM498999U (zh) * 2014-12-04 2015-04-11 Univ Nat Kaohsiung Applied Sci 節能式充電站
CN105882432A (zh) * 2014-12-30 2016-08-24 倪国森 电动车智能加电系统
CN104658292B (zh) 2015-02-15 2018-02-2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南县供电公司 智能有序充电与车辆调度管理系统
CN105398348B (zh) * 2015-12-07 2018-10-30 湖南深拓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救援系统及方法
CN105406536B (zh) * 2015-12-07 2018-01-12 湖南深拓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互联网的智能移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6372733A (zh) * 2016-08-31 2017-02-01 湖南深拓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充电服务网络、充电方法及线下移动服务方法
CN207106202U (zh) * 2017-02-10 2018-03-16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汽车综合补能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6202U (zh) 2018-03-16
EP3581430A4 (en) 2020-12-30
WO2018145633A1 (zh) 2018-08-16
CN107618381A (zh) 2018-01-23
TWI712983B (zh) 2020-12-11
CN107618381B (zh) 2019-04-02
US20200001727A1 (en) 2020-01-02
EP3581430A1 (en) 2019-12-18
US11584237B2 (en) 2023-02-21
HK1250026A1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2983B (zh) 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汽車綜合補能系統和方法、存儲介質
CN109398149B (zh) 基于分布式能源应用的智能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6904085B (zh) 利用操作者排程数据的车辆电源管理
US20130103378A1 (en) Electricity demand prediction
CN103875154B (zh) 用于在收集、充电及分配机之间重新分配诸如电池的电能存储设备的装置、方法及物品
TWI537860B (zh) 用於在一預訂電力儲存器件收集、充電及分配機器處預訂電力儲存器件之裝置、方法及物品
JP5857581B2 (ja) 配車装置および配車方法
US11368028B2 (en) Facilitating charging of acceptor nodes by mobile charging systems
WO2015140954A1 (ja) 作業員管理装置、作業員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作業員管理方法
JP2023060334A (ja)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10328811B2 (en) Self-managing charging poles
Zhang et al. Towards holistic charging management for urban electric taxi via a hybrid deployment of battery charging and swap stations
WO2018120829A1 (zh) 充电设施调度系统及方法
JP2021093831A (ja) サーバ、及び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CN111452669A (zh) 公交智能充电的系统和方法及介质
JP2019095196A (ja) 充電設備案内システム、充電設備案内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50042889A (ko) 전기자동차를 이용하여 운행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차량 배차 시스템 및 배차 방법
CN110677445A (zh) 动态分配电池模组的方法和相应的服务器
CN116451949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换电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JP2017162180A (ja) カーシェアリングサービスの運用システム
Werther et al. E-mobility as a challenge for new ICT solutions in the car industry
US2023004645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vehicle-grid integration
CN109427001B (zh) 移动电源的租借管理设备及方法
CN110356259A (zh) 充电电池的预约方法及电动载具系统
Csiszár et al. Concept of an integrated mobile application aiding electromo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