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8785A - 透明電極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透明電極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8785A
TW201818785A TW106127724A TW106127724A TW201818785A TW 201818785 A TW201818785 A TW 201818785A TW 106127724 A TW106127724 A TW 106127724A TW 106127724 A TW106127724 A TW 106127724A TW 201818785 A TW201818785 A TW 2018187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parent electrode
light
organic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7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2075B (zh
Inventor
関根昇
倉田拓己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8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2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20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2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phenanthroline or carbazo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14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films on insulating-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4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6Multilayers, e.g. transparent mult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4Cath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8Transparent cathodes, e.g. comprising thin meta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4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as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07Non-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8Metal complexes
    • C09K2211/185Metal complexes of the platinum group, i.e. Os, Ir, Pt, Ru, Rh or P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10Triple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10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using graphene
    • H10K2102/101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using graphene compris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 [TCO]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10K50/171Electron injection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兼備充分的導電性與透光性,且耐久性優異之透明電極,與具備該透明電極之電子裝置。   本發明之透明電極係具有導電性層與鄰接於該導電性層之至少1層的金屬親和性層之透明電極,其特徵為:前述導電性層係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前述金屬親和性層含有有機化合物及鑭系元素,前述有機化合物係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化合物。

Description

透明電極及電子裝置
[0001] 本發明關於透明電極及電子裝置。詳細而言,本發明關於兼備導電性與透光性,且耐久性優異之透明電極,及其此透明電極之電子裝置。
[0002] 利用有機材料的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以下簡稱「EL」)之有機EL元件,係以數V~數十V程度的低電壓能發光之薄型的完全固體元件,具有高亮度、高發光效率、薄型、輕量等許多優異的特徵。因此,近年來,作為各種顯示器的背光、看板或緊急照明燈等之顯示板、照明光源等之領域中使用的面發光體而受到注目。   [0003] 此有機EL元件係在2片對向的電極間,至少配置有由有機材料所成的發光層而構成,發光層所產生的發光光線係穿透電極而在外部取出。因此,2片電極中的至少一者係作為透明電極構成。   [0004] 作為透明電極的形成材料,一般使用氧化銦錫(SnO2 -In2 O3 :Indium Tin Oxide,以下簡稱「ITO」)等之氧化物半導體系材料,再者亦檢討層合ITO與銀而謀求低電阻化。然而,ITO由於使用稀有金屬的銦,而材料成本高,作為成膜方法,主要使用濺鍍法。然而,於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等之電子裝置中,若在主要由有機材料所構成的有機層上,藉由濺鍍成膜進行透明電極之形成,則有對於有機層造成損傷,損害有機層本來的性能之問題。   [0005] 對於上述問題,作為不採用濺鍍法的成膜方法,嘗試使用蒸鍍法,將金屬材料形成薄膜而成為透明電極,檢討藉由使用導電性高的銀或銀與鎂之合金來構成薄膜,而謀求透光性與導電性的兼備之技術。於將銀、或銀與鎂的合金予以薄膜化時,由於銀容易發生遷移(銀原子的移動),而擔負使導電性降低之問題。又,若為了抑制遷移而厚膜化,則有透光性降低之問題,導電性與透光性的兼備為困難。   [0006] 對於如此的問題,於形成銀薄膜層之際,進行著眼於作為基底層的電子注入層之檢討。例如,有揭示藉由在基底層中併用眾所周知的電子注入材料與金屬材料,而兼顧透光性與導電性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方法雖然一邊調整銀與鎂的合金比率,一邊兼顧透光性與導電性,但是其之兼備尚未充分。   [0007] 又,有揭示藉由在基底層中使用與銀相互作用的有機化合物,而兼顧透光性與導電性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此時,尤其在導電性層中使用銀時,雖然顯示良好的性能,但於導電性層銀與鎂的合金時,有耐久性差之問題。   [0008] 如此地,除了作為透明電極的透光性或導電性等之特性,還需要在對於電子裝置或有機電致發光元件採用透明電極時,同時提高各種性能,希望新技術之開發。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0009]   [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專利第532884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4-10310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0010]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狀況而完成者,其解決課題在於提供:兼備充分的導電性與透光性,且耐久性優異之透明電極,及具備該透明電極之電子裝置。 [解決問題的手段]   [0011] 本發明者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對於上述問題的原因等進行檢討,結果發現藉由一種透明電極,可兼顧優異的導電性與透光性,且實現耐久性優異之透明電極,該透明電極係依順序具有基板、包含特定的有機材料與鑭系元素(以下,亦稱為「La金屬」)之金屬親和性層、以銀作為主成分且鄰接於前述金屬親和性層而設置的導電性層。再者,發現藉由將該透明電極應用於電子裝置,尤其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可提高裝置特性,而達成本發明。   [0012] 即,本發明之上述課題係藉由以下之手段解決。   [0013] 1.一種透明電極,其係具有導電性層與鄰接於該導電性層之至少1層的金屬親和性層之透明電極,其特徵為:   前述導電性層係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   前述金屬親和性層含有有機化合物及鑭系元素,   前述有機化合物係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化合物。   [0014] 2.如第1項記載之透明電極,其中前述金屬親和性層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係包含具有不參與芳香族性的未共用電子對之氮原子的芳香族雜環化合物,且以下述式(1)表示的與銀之有效作用能量△Eef滿足以下述式(2)規定的條件;   [0015][式中,n表示與銀(Ag)安定地結合之化合物中的氮原子(N)之和,△E表示氮原子(N)與銀(Ag)之相互作用能量,s表示化合物的表面積];。   3.如第1項或第2項記載之透明電極,其中前述金屬親和性層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係最低未佔用分子軌道(LUMO)之能階在-2.2~-1.6eV之範圍內的有機化合物。   [0016] 4.如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之透明電極,其中前述金屬親和性層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係具有以下述通式(I)表示的構造之化合物;   [0017][0018]   [通式(I)中,X表示NR1 、氧原子或硫原子;E1 ~E8 各自獨立地表示CR2 或氮原子;R1 及R2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取代基]。   5.如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透明電極,其中前述鑭系元素係釤(Sm)、銪(Eu)或鐿(Yb)。   [0019] 6.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如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之透明電極。   [0020] 7.如第6項記載之電子裝置,其中前述電子裝置係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發明效果]   [0021] 藉由本發明之上述手段,可提供兼備充分的導電性與透光性,且耐久性(耐熱性)優異之透明電極,及具備該透明電極,兼顧透光性與驅動電壓,耐久性(元件壽命)優異之電子裝置。   [0022] 關於本發明之效果的展發現機構・作用機構,雖然未明確,但是推測如以下。   [0023] 即,本發明之透明電極係特徵為形成金屬親和性層與鄰接於該金屬親和性層的導電性層,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該導電性層,且於金屬親和性層中含有具有與銀原子有親和性的原子之化合物(銀親和性化合物)及鑭系元素而構成。   [0024] 於本發明之透明電極中,金屬親和性層與導電性層只要鄰接即可,可為在金屬親和性層上具有導電性層之構成,也可為在導電性層上具有金屬親和性層之構成。再者,亦可於第1金屬親和性層上形成導電性層,更於該導電性層上形成第2金屬親和性層,以2層金屬親和性層夾持導電性層而構成。   [0025] 於金屬親和性層之上部,將以銀作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層予以成膜時,構成導電性層的銀原子係與金屬親和性層中所含有的銀親和性化合物及鑭系元素相互作用,金屬親和性層表面上的銀原子之擴散距離減少,隨著特異地方的銀之移動(遷移),可抑制銀原子之凝集。   [0026] 即,銀原子係首先在具有與銀原子有親和性的原子之金屬親和性層表面上形成2次元的核,以其為中心而形成2次元的單結晶層,藉由層狀成長型(Frank-Van der Merwe:FM型)之膜成長而成膜。   [0027] 再者,一般認為,已附著於金屬親和性層表面之銀原子係一邊在表面擴散一邊結合而形成3次元的核,成長成3次元的島狀,藉由島狀成長型(Volumer-Weber:VW型)之膜成長,而容易成膜為島狀。   [0028] 然而,於本發明中,推測藉由金屬親和性層中所含有的銀親和性化合物與鑭系元素,而抑制島狀成長(VM型),促進層狀成長(FM型)。   [0029] 因此,雖然為薄的層厚,也得到均勻的層厚之導電性層。結果,雖然藉由該薄的層厚而保持透光性,但是可成為導電性經確保的透明電極。   [0030] 又,茲認為於導電性層之上部將金屬親和性層予以成膜時,構成導電性層的銀原子係與金屬親和性層中所含有之與銀原子有親和性的原子相互作用,而抑制運動性。藉此,由於導電性層之表面平滑性變良好而可抑制漫射,可提高透過率。又,推測藉由該相互作用,可抑制導電性層對於熱或溫度的物理刺激之變化,可提高耐久性。
[實施發明的形態]   [0032] 本發明之透明電極係特徵為具有導電性層與鄰接於該導電性層之至少1層的金屬親和性層,前述導電性層係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前述金屬親和性層含有有機化合物及鑭系元素,該有機化合物係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化合物。此特徵係在各請求項中共通或對應的技術特徵。   [0033] 於本發明中,從能進一步展現本發明目的之效果的觀點來看,前述金屬親和性層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係包含具有不參與芳香族性的未共用電子對之氮原子的芳香族雜環化合物,且以前述式(1)表示的與銀之有效作用能量△Eef滿足以前述式(2)所規定的條件者,於可更有效果地抑制以銀作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層中之銀的移動(遷移)所伴隨的銀原子之凝集,能得到具備更優異的導電性與透光性之透明電極之點上較宜。   [0034] 又,前述金屬親和性層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若為最低未佔用分子軌道(以下,簡稱「LUMO」)之能階在-2.2~-1.6eV之範圍內的有機化合物,則與構成導電性層的金屬材料尤其銀原子之能階接近,電子軌道間的相互作用成為可能。藉此,由於與導電性層的親和性升高,可抑制銀之凝集而較宜。另外,於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中,由於設為該能階,容易發生來自導電性層的載子注入及往發光層的載子輸送而較宜。   [0035] 另外,於化合物本身之安定性升高,再者所形成的金屬親和性層之安定性升高之點上,前述金屬親和性層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較佳為使用具有以前述通式(I)表示的構造之化合物。特別地以前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由於p平面大,分子間堆疊變強固,於Tg(玻璃轉移點)升高,熱安定性升高之點上較宜。   [0036] 還有,於能進一步展現本發明之目的效果之點上,鑭系元素較佳為釤(Sm)、銪(Eu)或鐿(Yb)。   [0037] 又,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係特徵為具備本發明之透明電極。另外,作為電子裝置,較佳為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即,本發明之透明電極係可適用作為電子裝置用透明電極,尤其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用透明電極。   [0038] 採用本發明之透明電極作為電子裝置用透明電極尤其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用透明電極時的效果係推測如以下。   [0039] 如前述,當構成本發明之導電性層的主要成分為銀原子時,首先銀原子係在含有具有與該銀原子有親和性的原子之銀親和性化合物與鑭系元素之金屬親和性層表面上形成2次元的核,以其為中心而形成2次元的單結晶層,藉由層狀成長型(Frank-van der Merwe:FM型)之膜成長而將導電性層成膜。藉此可提供已兼顧透光性與導電性之透明電極。   [0040] 又,將本發明之透明電極應用於電子裝置尤其有機電致發光元件時,重要的是從導電性層使電子注入到包含金屬親和性層的有機電致發光層。   [0041] 至目前為止,作為眾所周知的電子注入材料,藉由使LiQ(單(8-羥基喹啉)鋰錯合物)、LiF或KF等的鹼金屬鹽、鹼土類金屬鹽等鄰接於由鋁或銀-鎂合金所構成的導電性層,或在電子注入層中併用眾所周知的電子注入材料,而謀求電子注入特性之升高。   [0042] 然而,已知此等的金屬鹽係在成膜時或驅動時,一部分的金屬與配位子、或金屬與鹵素原子解離、移動。因金屬鹽之解離現象而生成的解離物雖然為極少量,但是在電子裝置內擴散,阻礙載子輸送,使激子失去活性,或與其它的材料反應,暗示對於裝置性能造成不良影響。   [0043] 又,以單質使用此等鹼金屬鹽、鹼土類金屬鹽作為電子注入層時,必須作為0.1~3nm之範圍內的極薄層使用,已知當超出此而厚膜化時,電子注入特性不展現,反而作為絕緣層發揮機能,故電子注入特性變差。如此的薄膜層係對於裝置特性造成大的影響,安定地製造薄膜層者為困難,成為引起製造偏差的主要因素。   [0044] 相對於其,於本發明中,藉由利用含有銀親和性化合物與鑭系元素的金屬親和性層作為電子注入層或電子輸送層兼電子注入層,即使於不含有如鹼金屬鹽或鹼土類金屬鹽之解離金屬鹽的系統中,也能顯示良好的電子注入特性。又,於本發明之金屬親和性層中,更併用鹼金屬鹽或鹼土類金屬鹽時,由於鑭系元素(La金屬)具有與該金屬鹽的配位子或鹵素原子之親和性,故可抑制已一部分解離的配位子或鹵素原子之擴散,結果可提供耐久性更優異的電子裝置。   [0045] 再者,於本發明中,使用金屬親和性層作為有機電致發光的構成層時,由於已兼顧載子輸送特性與電子注入特性,故即使於5nm以上之薄膜中,也能展現上述機能。   [0046] 如上述,本發明之金屬親和性層含有銀親和性化合物與La金屬,藉由調整鄰接的導電性層之構成材料的銀原子之成長,茲認為可提供能兼顧透光性與導電性,更具有載子注入性的透明電極。再者,金屬親和性層中所含有的銀親和性化合物與La金屬,由於與構成導電性層的銀原子相互作用,而抑制導電性層之物理變化,可提供耐久性高的透明電極。又,本發明中的金屬親和性層不僅是極薄膜狀態,而且即使以能安定地生產之膜厚形成時,也能展現電子注入機能。   [0047] 再者,將金屬親和性層用於導電性層之上部時,金屬親和性層中所含有的銀親和性化合物與La金屬由於與導電性層中所含有的銀原子相互作用,而使導電性層的表面平滑性優化,可提高透過率與導電性,且可抑制導電性層的物理變化。藉此,可成為透過率、導電性及耐久性良好之透明電極。   [0048]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與其構成要素及實施本發明的形態・態樣。再者,本案中表示數值範圍的「~」係以包含其前後所記載的數值作為下限值及上限值之意思使用。再者,於各圖之說明中,在構成要素之末尾的括弧內所記載的數字係表示各圖中的符號。   [0049] 《透明電極》   本發明之透明電極係具有導電性層與鄰接於該導電性層之至少1層的金屬親和性層之透明電極,其特徵為:前述導電性層係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前述金屬親和性層含有有機化合物及鑭系元素,且前述有機化合物係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化合物,可得到兼備充分的導電性與透光性(透明性),且耐久性(耐熱性)優異之透明電極。   [0050]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透明電極之詳細。   [0051] [透明電極之構成]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透明電極的基本構成之一例的概略剖面圖。   [0052] 如圖1所示,透明電極(1)係金屬親和性層(1a)與在此金屬親和性層(1a)之上部層合有導電性層(1b)之2層構造,例如在基材(11)上,依順序設置金屬親和性層(1a)及導電性層(1b)。其中,於金屬親和性層(1a)中,為以至少含有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化合物之有機化合物的銀親和性化合物與鑭系元素而構成之層,導電性層(1b)係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之層。   [0053] 再者,本發明所謂的「以銀作為主成分」,就是指於構成導電性層的材料成分中所佔有的銀之比率為60質量%以上者,較佳為70質量%,尤佳為80質量%以上,尤更佳為90質量%以上,特佳為99質量%以上。又,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所言的「透明」,就是在波長500nm的透光率為50%以上者,透光率更佳為60%以上,透光率尤佳為65%以上。   [0054] 接著,依設置如此的層合構造之透明電極(1)的基材(11)、構成透明電極(1)的金屬親和性層(1a)及導電性層(1b)之順序,說明各自的詳細構成。   [0055] [基材]   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係較佳形態為如圖1所示地形成於基材(11)上。   [0056] 作為可適用於本發明的基材(11),例如可舉出玻璃、塑膠等,惟不受此等所限定。又,基材(11)係可透明,也可不透明,但將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使用於從基材(11)側取出光的電子裝置時,基材(11)透明者為必要條件。作為較佳的透明基材(11),可舉出玻璃、石英、透明樹脂薄膜。   [0057] 作為玻璃,例如可舉出矽石玻璃、鈉鈣矽石玻璃、鉛玻璃、硼矽酸鹽玻璃、無鹼玻璃等之玻璃材料。於此等玻璃材料之表面,從與金屬親和性層(1a)的密著性、耐久性、平滑性之觀點來看,視需要亦可施予研磨等之物理加工處理,也可形成由無機物或有機物所構成的被膜或組合此等被膜的混成被膜。   [0058] 作為樹脂薄膜,例如可舉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簡稱: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簡稱:PEN)等之聚酯、聚乙烯(簡稱:PE)、聚丙烯(簡稱:PP)、玻璃紙、纖維素二乙酸酯(簡稱:DAC)、纖維素三乙酸酯(簡稱:TAC)、纖維素乙酸丁酸酯、纖維素乙酸丙酸酯(簡稱:CAP)、纖維素乙酸鄰苯二甲酸酯、纖維素硝酸酯等之纖維素酯類或彼等之衍生物、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簡稱:PVA)、聚乙烯乙烯醇、對排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簡稱:PC)、降莰烯樹脂、聚甲基戊烯、聚醚酮、聚醯亞胺(簡稱:PI)、聚醚碸(簡稱:PES)、聚苯硫、聚碸類、聚醚醯亞胺、聚醚酮醯亞胺、聚醯胺、氟樹脂、尼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簡稱:PMMA)、丙烯酸或聚芳酯類、Arton(商品名JSR公司製)或Apel(商品名三井化學公司製)等的環烯烴系樹脂等。   [0059] 於上述樹脂薄膜之表面上,與玻璃同樣地,亦可形成由無機物或有機物所構成的被膜或組合此等被膜的混成被膜。如此的被膜或混成被膜較佳為依據JIS K 7129-1992之方法所測定的水蒸氣透過度(25±0.5℃,相對濕度90±2%RH)為0.01g/(m2 ・24h)以下之阻隔性薄膜(亦稱為阻隔膜等)。再者,較佳為依據JIS K 7126-1987之方法所測定的透氧度為1´10-3 mL/(m2 ・24h・atm)以下,且水蒸氣透過度為1´10-5 g/(m2 ・24h)以下之高阻隔性薄膜。   [0060] 作為形成如此的阻隔性薄膜之材料,只要是具有能抑制水分或氧等之招致電子裝置或有機EL元件的劣化之主要原因的滲入之機能的材料即可,例如可使用氧化矽、二氧化矽、氮化矽等。再者,為了改良該阻隔性薄膜之脆弱性,更佳為具有此等無機層與由有機材料所構成之層(有機層)的層合構造。無機層與有機層之層合順序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較佳為使兩者交替地複數次層合。   [0061] 關於構成阻隔性薄膜的阻隔膜之形成方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舉出真空蒸鍍法、濺鍍法、反應性濺鍍法、分子線磊晶法、團簇離子束法、離子鍍法、電漿聚合法、大氣壓電漿聚合法、電漿CVD法、雷射CVD法、熱CVD法、塗覆法等,作為一例,可舉出日本特開2004-68143號公報中記載之大氣壓電漿聚合法。   [0062] 另一方面,以不透光性的材料構成基材(11)時,例如可使用鋁、不銹鋼等之金屬基板、不透明樹脂基板、陶瓷製之基板等。   [0063] [金屬親和性層]   本發明之金屬親和性層係含有有機化合物與鑭系元素而構成之層,該有機化合物係作為銀親和性化合物的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有機化合物。作為其成膜方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舉出塗佈法、噴墨法、塗覆法、浸漬法等之使用濕式製程的濕式法,或蒸鍍法(電阻加熱、EB法等)、濺鍍法、CVD法等之使用乾式製程的乾式法等。其中,較宜使用蒸鍍法。   [0064] 所謂的未共用電子對,亦稱為孤立電子對,就是指在原子的外殼電子軌道之1個,屬於其原子的2個電子成對導入而製作電子對,為不參與共價鍵的電子對。本發明所言的未共用電子對,具體而言為在構成化合物的雜原子所具有的未共用電子對之中,不參與芳香族性且不配位於金屬上的未共用電子對。   [0065] 此處所謂的芳香族性,就是指具有p電子的原子排列成環狀之不飽和環狀構造,依照所謂的「虎克定律」之芳香族性,以環上的p電子系所包含的電子之數為「4n+2」(n為0以上之整數)個作為條件。   [0066] 再者,作為此金屬親和性層(1a),其層厚較佳在1~100nm之範圍內,更佳在3~50nm之範圍內,只要是此範圍內,則任何的層厚皆能得到效果。具體而言,若層厚為100nm以下,則由於層的吸收成分變少,透明電極的透過率升高而較宜。又,若層厚為3nm以上,則由於形成均勻且連續的金屬親和性層而較宜。   [0067] 於本發明中,作為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有機化合物的銀親和性化合物,具體地可舉出含有具有不參與芳香族性的未共用電子對之硫原子的化合物、含有鹵素原子的化合物、含有氮原子的芳香族雜環化合物等。   [0068] [銀親和性化合物] (1)含有硫原子之有機化合物   作為含有具有不參與芳香族性的未共用電子對之硫原子的有機化合物,只要是在分子內具有硫醚鍵(亦稱為硫醚鍵結)、二硫醚鍵、巰基、碸基、硫羰基鍵等即可,特佳為具有硫醚鍵、巰基的有機化合物。   [0069] 具體而言,可舉出以下述通式(1)~(4)表示的含硫化合物。   [0070] [0071] 上述通式(1)中,R1 及R2 各自獨立地表示取代基。   [0072] 作為R1 及R2 所示的取代基,可舉出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戊基、己基、辛基、十二基、十三基、十四基、十五基等)、環烷基(例如,環戊基、環己基等)、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等)、炔基(例如,乙炔基、炔丙基等)、芳香族烴基(亦稱為芳香族碳環基、芳基等,例如,苯基、對氯苯基、均三甲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蒽基、薁基、苊基、茀基、菲基、茚基、芘基、聯苯基等)、芳香族雜環基(例如,呋喃基、噻吩基、吡啶基、嗒基、嘧啶基、吡基、三基、咪唑基、吡唑基、噻唑基、喹唑基、咔唑基、咔啉基、二氮雜咔唑基(表示構成咔啉基的咔啉環的任意之碳原子的一個經氮原子所取代者)、酞基等)、雜環基(例如,吡咯啶基、咪唑啶基、嗎啉基、唑啶基等)、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戊氧基、己氧基、辛氧基、十二氧基等)、環烷氧基(例如,環戊氧基、環己氧基等)、芳氧基(例如,苯氧基、萘氧基等)、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戊硫基、己硫基、辛硫基、十二硫基等)、環烷硫基(例如,環戊硫基、環己硫基等)、芳硫基(例如,苯硫基、萘硫基等)、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辛氧基羰基、十二氧基羰基等)、芳氧基羰基(例如,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等)、胺磺醯基(例如,胺基磺醯基、甲基胺基磺醯基、二甲基胺基磺醯基、丁基胺基磺醯基、己基胺基磺醯基、環己基胺基磺醯基、辛基胺基磺醯基、十二基胺基磺醯基、苯基胺基磺醯基、萘基胺基磺醯基、2-吡啶基胺基磺醯基等)、醯基(例如,乙醯基、乙基羰基、丙基羰基、戊基羰基、環己基羰基、辛基羰基、2-乙基己基羰基、十二基羰基、苯基羰基、萘基羰基、吡啶基羰基等)、醯氧基(例如,乙醯氧基、乙基羰氧基、丁基羰氧基、辛基羰氧基、十二基羰氧基、苯基羰氧基等)、醯胺基(例如,甲基羰基胺基、乙基羰基胺基、二甲基羰基胺基、丙基羰基胺基、戊基羰基胺基、環己基羰基胺基、2-乙基己基羰基胺基、辛基羰基胺基、十二基羰基胺基、苯基羰基胺基、萘基羰基胺基等)、胺甲醯基(例如,胺基羰基、甲基胺基羰基、二甲基胺基羰基、丙基胺基羰基、戊基胺基羰基、環己基胺基羰基、辛基胺基羰基、2-乙基己基胺基羰基、十二基胺基羰基、苯基胺基羰基、萘基胺基羰基、2-吡啶基胺基羰基等)、脲基(例如,甲基脲基、乙基脲基、戊基脲基、環己基脲基、辛基脲基、十二基脲基、苯基脲基萘基脲基、2-吡啶基胺基脲基等)、亞磺醯基(例如,甲基亞磺醯基、乙基亞磺醯基、丁基亞磺醯基、環己基亞磺醯基、2-乙基己基亞磺醯基、十二基亞磺醯基、苯基亞磺醯基、萘基亞磺醯基、2-吡啶基亞磺醯基等)、烷基磺醯基(例如,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丁基磺醯基、環己基磺醯基、2-乙基己基磺醯基、十二基磺醯基等)、芳基磺醯基或雜芳基磺醯基(例如,苯基磺醯基、萘基磺醯基、2-吡啶基磺醯基等)、胺基(例如,胺基、乙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丁基胺基、環戊基胺基、2-乙基己基胺基、十二基胺基、苯胺基、萘基胺基、2-吡啶基胺基、哌啶基(亦稱為哌啶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等)、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氟化烴基(例如,氟甲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五氟苯基等)、氰基、硝基、羥基、巰基、矽基(例如,三甲基矽基、三異丙基矽基、三苯基矽基、苯基二乙基矽基等)、磷酸酯基(例如,二己基磷醯基等)、亞磷酸酯基(例如二苯基膦氧基等)、膦醯基等。   [0073] 於上述通式(2)中,R3 及R4 各自表示取代基。   [0074] 作為R3 及R4 所示的取代基,可舉出與R1 及R2 同樣的取代基。   [0075] 於上述通式(3)中,R5 表示取代基。   [0076] 作為R5 所示的取代基,可舉出與R1 及R2 同樣的取代基。   [0077] 於上述通式(4)中,R6 表示取代基。   [0078] 作為R6 所示的取代基,可舉出與R1 及R2 同樣的取代基。   [0079] 以下,舉出可適用於本發明之金屬親和性層的含有硫原子之有機化合物的具體例。   [0080][0081][0082][0083][0084][0085] 再者,於具有上述例示的硫原子之有機化合物之中,較佳為以通式(1)~(3)之任一者表示的化合物。   [0086] 作為R1 ~R6 所示的取代基,較佳為芳香環基,特佳具有包含具有不參與芳香族性的未共用電子對之氮原子的芳香族雜環化合物作為部分構造之取代基。   [0087] 又,於通式(1)~(3)之中,以通式(3)表示的有機化合物,從透光性、導電性之觀點來看較佳,以通式(1)表示的有機化合物,從透光性、導電性及耐久性之觀點來看較佳。   [0088] (2)含有鹵素原子之有機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中,作為適用於金屬親和性層(1a)之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有機化合物,較佳為含有具有不參與芳香族性的未共用電子對之鹵素原子的有機化合物。   [0089] 作為可適用於本發明的具有鹵素原子之有機化合物,為至少包含鹵素原子與碳原子之化合物,其構造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較佳為以下述通式(5)表示的鹵化芳基化合物。   [0090] 以下,說明適合本發明之以下述通式(5)表示的鹵化芳基化合物。   [0091]上述通式(5)中,Ar表示芳香族烴環基或芳香族雜環基。X表示鹵素原子,m為1~5之整數。L表示直接結合或2價的連結基,n表示0或1。R表示氫原子或取代基。k表示1~5之整數。   [0092] 通式(5)中,作為Ar所示的芳香族烴環基(亦稱為芳香族碳環基或芳基),例如可舉出苯基、對氯苯基、均三甲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蒽基、薁基、苊基、茀基、菲基、茚基、芘基、聯苯基等。   [0093] 又,作為Ar所示的芳香族雜環基,例如可舉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吡咯基、咪唑基、苯并咪唑基、吡唑基、吡基、三唑基(例如,1,2,4-三唑-1-基、1,2,3-三唑-1-基等。   [0094] 本發明中,作為Ar,較佳為芳香族烴環基,更佳為苯基。   [0095] 作為X所示的鹵素原子,例如可舉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其中較佳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更佳為溴原子或碘原子。   [0096] m表示1~5之整數,較佳為1或2。   [0097] L表示直接結合或2價的連結基。作為2價的連結基,可舉出伸烷基(例如,亞甲基、伸乙基、三亞甲基、伸丙基等)、環伸烷基(例如,1,2-環丁烷二基、1,2-環戊烷二基、1,3-環戊烷二基、1,2-環己烷二基、1,3-環己烷二基、1,4-環己烷二基、1,2-環庚烷二基、1,3-環庚烷二基、1,4-環庚烷二基、等)、伸芳基(例如,鄰伸苯基、間伸苯基、對伸苯基、1,2-伸萘基、2,3-伸萘基、1,3-伸萘基、1,4-伸萘基、2,7-伸萘基等)、雜伸芳基(例如,噻吩 -2,5-二基、2,6-吡啶二基、2,3-吡啶二基、2,4-吡啶二基、2,4-二苯并呋喃二基、2,8-二苯并呋喃二基、4,6-二苯并呋喃二基、3,7-二苯并呋喃二基、2,4-二苯并噻吩二基、2,8 -二苯并噻吩二基、4,6-二苯并噻吩二基、3,7-二苯并噻吩二基、1,3-咔唑二基、1,8-咔唑二基、3,6-咔唑二基、2,7 -咔唑二基、1,9-咔唑二基、2,9-咔唑二基、3,9-咔唑二基、4,9-咔唑二基等)、-O-基、-CO-基、-O-CO-基、-CO -O-基、-O-CO-O-基、-S-基、-SO-基、-SO2 -基等。   [0098] 作為L所示之2價的連結基,較佳為伸烷基,更佳為亞甲基。   [0099] n表示0或1,較佳為0。   [0100] R表示氫原子或取代基。作為取代基,例如可舉出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戊基、己基、辛基、十二基、十三基、十四基、十五基等)、環烷基(例如,環戊基、環己基等)、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等)、炔基(例如,乙炔基、炔丙基等)、芳香族烴環基(亦稱為芳香族碳環基、芳基等,例如,苯基、對氯苯基、均三甲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蒽基、薁基、苊基、茀基、菲基、茚基、芘基、聯苯基等)、芳香族雜環基(例如,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吡咯基、咪唑基、苯并咪唑基、吡唑基、吡基、三唑基(例如,1,2,4-三唑-1-基、1,2,3-三唑-1-基等)、唑基、苯并唑基、噻唑基、異唑基、異噻唑基、呋咱基、噻吩基、喹啉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吲哚基、咔唑基、咔啉基、二氮雜咔唑基(表示構成前述咔啉基的咔啉環之碳原子的一個經氮原子所取代者)、喹喔啉基、嗒基、三基、喹唑基、酞基等)、雜環基(例如,吡咯啶基、咪唑啶基、嗎啉基、唑啶基等)、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戊氧基、己氧基、辛氧基、十二氧基等)、環烷氧基(例如,環戊氧基、環己氧基等)、芳氧基(例如,苯氧基、萘氧基等)、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戊硫基、己硫基、辛硫基、十二硫基等)、環烷硫基(例如,環戊硫基、環己硫基等)、芳硫基(例如,苯硫基、萘硫基等)、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辛氧基羰基、十二氧基羰基等)、芳氧基羰基(例如,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等)、胺磺醯基(例如,胺基磺醯基、甲基胺基磺醯基、二甲基胺基磺醯基、丁基胺基磺醯基、己基胺基磺醯基、環己基胺基磺醯基、辛基胺基磺醯基、十二基胺基磺醯基、苯基胺基磺醯基、萘基胺基磺醯基、2-吡啶基胺基磺醯基等)、醯基(例如,乙醯基、乙基羰基、丙基羰基、戊基羰基、環己基羰基、辛基羰基、2-乙基己基羰基、十二基羰基、苯基羰基、萘基羰基、吡啶基羰基等)、醯氧基(例如,乙醯氧基、乙基羰氧基、丁基羰氧基、辛基羰氧基、十二基羰氧基、苯基羰氧基等)、醯胺基(例如,甲基羰基胺基、乙基羰基胺基、二甲基羰基胺基、丙基羰基胺基、戊基羰基胺基、環己基羰基胺基、2-乙基己基羰基胺基、辛基羰基胺基、十二基羰基胺基、苯基羰基胺基、萘基羰基胺基等)、胺甲醯基(例如,胺基羰基、甲基胺基羰基、二甲基胺基羰基、戊基胺基羰基、環己基胺基羰基、辛基胺基羰基、2-乙基己基胺基羰基、苯基胺基羰基、萘基胺基羰基等)、脲基(例如,甲基脲基、已基脲基、戊基脲基、環己基脲基、辛基脲基、十二基脲基、苯基脲基、萘基脲基、2-吡啶基胺基脲基等)、亞磺醯基(例如,甲基亞磺醯基、乙基亞磺醯基、丁基亞磺醯基、環己基亞磺醯基、2-乙基己基亞磺醯基、十二基亞磺醯基、苯基亞磺醯基、萘基亞磺醯基、2-吡啶基亞磺醯基等)、烷基磺醯基(例如,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丁基磺醯基、環己基磺醯基、2-乙基己基磺醯基、十二基磺醯基等)、芳基磺醯基或雜芳基磺醯基(例如,苯基磺醯基、萘基磺醯基、2-吡啶基磺醯基等)、胺基(例如,胺基、乙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丁基胺基、環戊基胺基、2-乙基己基胺基、十二基胺基、苯胺基、萘基胺基、2-吡啶基胺基等)、氰基、硝基、羥基、巰基、矽基(例如,三甲基矽基、三異丙基矽基、三苯基矽基、苯基二乙基矽基等)、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等。於此等之取代基中,較佳為芳基,更佳為具有複數的芳基,此等的芳基更取代鹵素原子之構造。   [0101] k表示1~5之整數。   [0102] 關於具有鹵素原子的有機化合物之具體化合物,例如可舉出日本特開2015-122184號公報之段落(0070)~同(0079)中記載的化合物(1)~(61)。   [0103] (3)含有具有不參與芳香族性的未共用電子對之氮原子的芳香族雜環化合物   作為本發明之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化合物,較佳為使用含有具有不參與芳香族性的未共用電子對之氮原子的芳香族雜環化合物,更佳為不是聚合物化合物,而是含有氮原子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低分子有機化合物之分子量較佳為150~1200之範圍內,更佳為650~1000之範圍內。由於設為如此的分子量之範圍內,可一邊維持膜密度,一邊提高非晶性,可形成膜之安定性優異且表面粗糙度少之膜。   [0104] 作為含有氮原子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較佳為熔點80℃以上且分子量M在150~1200之範圍內的化合物。含有氮原子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較佳為與銀等的相互作用大者,例如可舉出含氮雜環化合物、苯基取代胺化合物。   [0105] 將[有效未共用電子對]之數n相對於含有氮原子的有機化合物之分子量M之比值定義為有效未共用電子對含有率[n/M],所謂之含有氮原子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就是以此[n/M]成為2.0´10-3 ≦[n/M]之方式而選擇的化合物,較佳為3.9´10-3 ≦[n/M],更佳為7.0´10-3 ≦[n/M]。   [0106] 此處所言的[有效未共用電子對],就是如前述,於化合物所含有之氮原子所具有的未共用電子對之中,不參與芳香族性,且不配位於金屬上的未共用電子對。   [0107] 此處所謂的芳香族性,就是指具有p電子的原子排列成環狀之不飽和環狀構造,依照所謂的「虎克定律」之芳香族性,以環上的p電子系所包含的電子之數為「4n+2」(n=0或自然數)個作為條件。   [0108] 如以上的[有效未共用電子對]係不論具備該未共用電子對的氮原子本身是否為構成芳香環的雜原子,皆依照氮原子所具有的未共用電子對是否參與芳香族性而選擇。例如,即使某氮原子為構成芳香環的雜原子,也只要該氮原子具有不參與芳香族性的未共用電子對,則將該未共用電子對當作[有效未共用電子對]之一個計算。   [0109] 相對於其,即使當某氮原子不是構成芳香環的雜原子時,也只要該氮原子的未共用電子對皆參與芳香族性,則不將該氮原子的未共用電子對當作[有效未共用電子對]計算。   [0110] 再者,於各化合物中,上述[有效未共用電子對]之數n係與具有[有效未共用電子對]的氮原子之數一致。   [0111] 當具有氮原子的有機化合物係使用複數的化合物而構成時,例如根據化合物之混合比,求出混合有此等化合物的混合化合物之分子量M,求出相對於此分子量M而言的[有效未共用電子對]之合計數n,當作有效未共用電子對含有率[n/M]之平均值,此值較佳為上述指定範圍。   [0112] 以下,於有氮原子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中,作為上述有效未共用電子對含有率[n/M]滿足2.0× 10-3 ≦[n/M]的化合物,顯示以下的例示化合物No.1~No.42。   [0113] 再者,於下述所示的例示化合物No.31之銅酞菁中,在氮原子所具有的未共用電子對之中,將未配位於銅上的未共用電子對當作[有效未共用電子對]計算。   [0114][0115][0116][0117][0118][0119][0120] 關於上述化合物No.1~No.42,表I中顯示[有效未共用電子對]之個數(n)、分子量(M)及有效未共用電子對含有率(n/M)。   [0121][0122] 作為含有氮原子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除了上述的化合物No.1~No.42,還可更舉出下述化合物No.43及No.44。   [0123][0124] 又,金屬親和性層(1a)中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特佳為具有以下述通式(I)~(IV)表示的部分構造之化合物。   [0125] [具有以通式(I)表示的部分構造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中,作為金屬親和性層(1a)中所含有的化合物,較佳為具有以下述通式(I)表示的部分構造之化合物。   [0126]通式(I)中,X表示NR1 、氧原子或硫原子。E1 ~E8 各自獨立地表示CR2 或氮原子。R1 及R2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取代基。通式(I)中,特佳為E1 ~E8 之至少一者係氮原子。   [0127] 通式(I)中,作為R1 所示的取代基,可舉出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戊基、己基、辛基、十二基、十三基、十四基、十五基等)、環烷基(例如,環戊基、環己基等)、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等)、炔基(例如,乙炔基、炔丙基等)、芳香族烴基(亦稱為芳香族碳環基、芳基等,例如,苯基、對氯苯基、均三甲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蒽基、薁基、苊基、茀基、菲基、茚基、芘基、聯苯基等)、芳香族雜環基(例如,呋喃基、噻吩基、吡啶基、嗒基、嘧啶基、吡基、三基、咪唑基、吡唑基、噻唑基、喹唑基、咔唑基、咔啉基、二氮雜咔唑基(表示構成咔啉基的咔啉環的任意之碳原子的一個經氮原子所取代者)、酞基等)、雜環基(例如,吡咯啶基、咪唑啶基、嗎啉基、唑啶基等)、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戊氧基、己氧基、辛氧基、十二氧基等)、環烷氧基(例如,環戊氧基、環己氧基等)、芳氧基(例如,苯氧基、萘氧基等)、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戊硫基、己硫基、辛硫基、十二硫基等)、環烷硫基(例如,環戊硫基、環己硫基等)、芳硫基(例如,苯硫基、萘硫基等)、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辛氧基羰基、十二氧基羰基等)、芳氧基羰基(例如,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等)、胺磺醯基(例如,胺基磺醯基、甲基胺基磺醯基、二甲基胺基磺醯基、丁基胺基磺醯基、己基胺基磺醯基、環己基胺基磺醯基、辛基胺基磺醯基、十二基胺基磺醯基、苯基胺基磺醯基、萘基胺基磺醯基、2-吡啶基胺基磺醯基等)、醯基(例如,乙醯基、乙基羰基、丙基羰基、戊基羰基、環己基羰基、辛基羰基、2-乙基己基羰基、十二基羰基、苯基羰基、萘基羰基、吡啶基羰基等)、醯氧基(例如,乙醯氧基、乙基羰氧基、丁基羰氧基、辛基羰氧基、十二基羰氧基、苯基羰氧基等)、醯胺基(例如,甲基羰基胺基、乙基羰基胺基、二甲基羰基胺基、丙基羰基胺基、戊基羰基胺基、環己基羰基胺基、2-乙基己基羰基胺基、辛基羰基胺基、十二基羰基胺基、苯基羰基胺基、萘基羰基胺基等)、胺甲醯基(例如,胺基羰基、甲基胺基羰基、二甲基胺基羰基、丙基胺基羰基、戊基胺基羰基、環己基胺基羰基、2-乙基己基胺基羰基、十二基胺基羰基、苯基胺基羰基、萘基胺基羰基、2-吡啶基胺基羰基等)、脲基(例如,甲基脲基、乙基脲基、戊基脲基、環己基脲基、辛基脲基、十二基脲基、苯基脲基萘基脲基、2-吡啶基胺基脲基等)、亞磺醯基(例如,甲基亞磺醯基、乙基亞磺醯基、丁基亞磺醯基、環己基亞磺醯基、2-乙基己基亞磺醯基、十二基亞磺醯基、苯基亞磺醯基、萘基亞磺醯基、2-吡啶基亞磺醯基等)、烷基磺醯基(例如,甲基磺醯基、乙基磺醯基、丁基磺醯基、環己基磺醯基、2-乙基己基磺醯基、十二基磺醯基等)、芳基磺醯基或雜芳基磺醯基(例如,苯基磺醯基、萘基磺醯基、2-吡啶基磺醯基等)、胺基(例如,胺基、乙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丁基胺基、環戊基胺基、2-乙基己基胺基、十二基胺基、苯胺基、萘基胺基、2-吡啶基胺基、哌啶基(亦稱為哌啶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等)、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氟化烴基(例如,氟甲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五氟苯基等)、氰基、硝基、羥基、巰基、矽基(例如,三甲基矽基、三異丙基矽基、三苯基矽基、苯基二乙基矽基等)、磷酸酯基(例如,二己基磷醯基等)、亞磷酸酯基(例如二苯基膦氧基等)、膦醯基等。   [0128] 通式(I)中,作為R2 所示的取代基,可舉出與R1 所示的取代基同樣者。   [0129] [具有以通式(II)表示的部分構造之化合物]   上述具有以通式(I)表示的部分構造之化合物較佳為具有以下述通式(II)表示的部分構造之化合物。   [0130][0131] 通式(II)中,E9 ~E15 各自獨立地表示CR4 。R3 及R4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取代基。   [0132] 通式(II)中,作為R3 及R4 所示的取代基,可舉出與上述通式(I)中的R1 所示的取代基同樣者。   [0133] [具有以通式(III)表示的構造之化合物]   上述具有以通式(I)表示的構造之化合物較佳為具有以下述通式(III)表示的構造之化合物。   [0134][0135] 通式(III)中,E16 ~E22 各自獨立地表示CR5 。R5 表示氫原子或取代基。   [0136] 通式(III)中,作為R5 所示的取代基,可舉出與上述通式(I)中的R1 所示的取代基同樣者。   [0137] [具有以通式(IV)表示的部分構造之化合物   上述具有以通式(I)表示的部分構造之化合物較佳為具有以下述下述通式(IV)表示的部分構造之化合物。   [0138][0139] 通式(IV)中,E23 ~E28 各自獨立地表示CR7 。R6 及R7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取代基。   [0140] 通式(IV)中,作為R6 及R7 所示的取代基,可舉出與上述通式(I)中的R1 所示的取代基同樣者。   [0141] [金屬親和性層中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之具體例]   又,於本發明中,金屬親和性層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較佳為LUMO之能階在-2.2~-1.6eV之範圍內的有機化合物,更佳為-2.05~-1.75eV之範圍內。   [0142] LUMO之能階大於-1.6eV時,與銀(功函數: -4.3eV)之能階遠,因此電子軌道間的相互作用變小,無法抑制銀之凝集,會使膜質降低。LUMO之能階小於-2.2eV時,電子或激子會從發光層流出,發光效率降低。   [0143] 以下,顯示本發明之金屬親和性層(1a)中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之具體例(例示化合物No.45~No.100)與其之LUMO之能階(eV),惟不受此等所限定。   [0144][0145][0146][0147][0148][0149][0150][0151][0152] 本發明之有機化合物係可依據習知的合成方法,容易地合成。   [0153] (有效作用能量△Eef)   於本發明之透明電極中,金屬親和性層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較佳為具有以氮原子作為雜原子的雜環,以下述式(1)表示之與銀的有效作用能量△Eef之值滿足以下述式(2)規定的條件之化合物。   [0154]上述式(1)中,n表示與銀(Ag)安定地結合之化合物中的氮原子(N)之和,△E表示氮原子(N)與銀(Ag)之相互作用能量,s表示化合物的表面積。所謂與銀安定地結合之化合物中的氮原子之數[n],就是自有機化合物中所含有的氮原子之中,選擇僅與銀安定地結合之氮原子作為特定的氮原子而計算之數。成為選擇對象的氮原子係化合物中所包含的全部氮原子,不限定於構成雜環的氮原子。   [0155] 自如此的化合物中所包含的全部氮原子之中,特定的氮原子之選擇,例如係將藉由分子軌道計算法所算出之銀與化合物中的氮原子之結合距離[r(Ag・N)]當作指標,或將對於化合物中之包含氮原子的環,該氮原子與銀所成的角度,即二面角[D]當作指標,如以下地進行。再者,分子軌道計算例如使用高斯03(Gaussian, Inc., Wallingford, CT, 2003)進行。   [0156] 首先,將結合距離[r(Ag・N)]當作指標時,考慮各化合物的立體構造,將該化合物中氮原子與銀安定地結合之距離設定作為「安定結合距離」。然後,對於該化合物中所含有的各氮原子,使用分子軌道計算法,算出結合距離[r(Ag・N)]。然後,選擇所算出的結合距離[r(Ag・N)]表示與「安定結合距離」接近之值的氮原子,當作特定的氮原子。如此的氮原子之選擇係適用於包含許多的構成雜環之氮原子的化合物及包含許多的不構成雜環之氮原子的化合物。   [0157] 又,將二面角[D]當作指標時,使用分子軌道計算法,算出上述的二面角[D]。然後,選擇所算出的二面角[D]成為D<10度之氮原子,當作特定的氮原子。如此的氮原子之選擇係適用於包含許多的構成雜環之氮原子的化合物。   [0158] 另外,銀(Ag)與化合物中的氮(N)之相互作用能量[△E]係可藉由分子軌道計算法算出,為如上述選擇的氮與銀之間的相互作用能量。   [0159] 再者,表面積[s]係使用Tencube/WM(股份有限公司TENCUBE製),對於上述經最合適化的構造所算出者。   [0160] 若前述具有以通式(I)表示的部分構造之化合物與銀的有效作用能量△Eef為上述範圍內,則金屬層的片電阻值(W/sq.)降低而較宜。作為有效作用能量△Eef之較佳範圍,較佳為-0.15以下,更佳為-0.20以下。   [0161] 作為代表性的本發明之有機化合物,下述表II中顯示例示化合物No.3~7、No.14、No.15及No.27之有效作用能量△Eef。   [0162][0163] [La金屬]   本發明所謂的La金屬(亦稱為鑭系元素或鑭族元素),就是元素週期表第6週期、第3族中所包含的過渡金屬。具體而言為鑭(La)、鈰(Ce)、鐠(Pr)、釹(Nd)、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及鎦(Lu)。再者,雖然鉕(Pm)亦包含於鑭系元素中,但是因僅放射性同位素存在,在安全性有問題,故不適合本發明。La金屬係如眾所周知,由於填充最外殻的電子,故各元素的性質類似,已知顯示鑭系元素收縮等意義深的性質。於本案中,只要是鑭系元素,則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從蒸鍍適應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Sm、Eu及Yb,更佳為Sm或Yb。   [0164] [導電性層]   構成本發明之透明電極的導電性層(1b)係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之層,為在金屬親和性層(1a)上所成膜之層。本發明所言之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者,就是如前述,指構成導電性層的材料成分中所佔有的銀之比率為60質量%以上,較佳為70質量%,更佳為80質量%以上,尤佳為90質量%以上,特佳為99質量%以上。   [0165] 作為如此的導電性層(1b)之成膜方法,可舉出塗佈法、噴墨法、塗覆法、浸漬法等之使用濕式製程的方法,或蒸鍍法(電阻加熱、EB法等)、濺鍍法、CVD法等之使用乾式製程的方法等。其中,較宜使用蒸鍍法。   [0166] 又,導電性層(1b)係藉由成膜在前述的金屬親和性層(1a)上,特徵為即使沒有導電性層成膜後的高溫退火處理(例如,150℃以上的加熱程序)等,也具有充分的導電性,但視需要亦可在成膜後進行高溫退火處理等。   [0167] 導電性層(1b)係可由含有銀(Ag)的合金所構成,作為如此的合金,例如可舉出銀鎂(Ag-Mg)、銀銅(Ag-Cu)、銀鈀(Ag-Pd)、銀鈀銅(Ag-Pd-Cu)、銀銦(Ag-In)等。   [0168] 如以上的導電性層(1b)係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之層,但視需要亦可分成複數的層,使其層合之構成。   [0169] 再者,此導電性層(1b)係層厚較佳在5~20nm之範圍內,更佳在5~12nm之範圍內。   [0170] 若導電性層(1b)之層厚為20nm以下,則吸收成分或反射成分變少,於透明電極的透過率升高之點上較宜。又,若層厚為5nm以上,則從導電性變充分之觀點來看較宜。   [0171] 透明電極之片電阻值較佳為數百W/sq.以下,更佳為100W/sq.以下。又,為了電極的大面積,尤佳為50W/sq.以下,特佳為20W/sq.以下。   [0172] 再者,於由如以上的金屬親和性層(1a)與在其上部所成膜的導電性層(1b)所構成之層合構造的透明電極(1)中,亦可更以保護膜覆蓋導電性層(1b)之上部,亦可層合其他的導電性層。此時,為了不損害透明電極(1)的透光性,保護膜及其他的導電性層較佳為具有所欲的透光性。又,於金屬親和性層(1a)之下部,將金屬親和性層(1a)與基材(11)之間,視需要亦可成為設有構成層之構成。   [0173] [透明電極之效果]   如以上構成的透明電極(1)係於使用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有機化合物及鑭系元素所構成的金屬親和性層(1a)上,設有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的導電性層(1b)之構成。藉此,於金屬親和性層(1a)之上部將導電性層(1b)予以成膜之際,構成導電性層(1b)的銀原子係與構成金屬親和性層(1a)的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化合物相互作用,銀原子在金屬親和性層(1a)表面中的擴散距離係減少,抑制銀之凝集,可形成均勻組成之層。   [0174] 如前述,一般而言於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的導電性層成膜中,由於以島狀成長型(VW型)進行薄膜成長,銀粒子容易島狀孤立,當層厚為薄時,難以得到導電性,片電阻值變高。   [0175] 因此,為了確保導電性,必須增加層厚,但若增加層厚則透光率降低,故不適合作為透明電極。   [0176] 然而,依照本發明構成之透明電極(1),如上述由於金屬親和性層(1a)上的銀之凝集被抑制,故於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的導電性層(1b)之成膜中,變成以層狀成長型(FM型)進行薄膜成長。   [0177] 又,此處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所言的透明,就是如前述,指在波長500nm的透光率為50%以上,但與以銀作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層(1b)比較下,由上述各材料所構成的金屬親和性層(1a)係形成透光性較良好的層。另一方面,透明電極(1)之導電性係主要藉由導電性層(1b)而確保。因此如上述,雖然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的導電性層(1b),但藉由以更薄的層厚確保導電性,而可謀求兼顧透明電極(1)的導電性之升高與透光性之升高。   [0178] 《透明電極之適用領域》   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係以使用於各種電子裝置者作為特徵。   [0179] 作為電子裝置之例,可舉出有機EL元件、LED(發光二極體)、液晶元件、太陽電池、觸控面板等,於此等的電子裝置中,作為需要透光性的電極構件,可使用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其中,本發明之透明電極特佳為適用於有機EL元件。   [0180] 以下,作為適用領域之一例,說明使用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的有機EL元件之實施形態。   [0181] [對於有機EL元件的適用例1] [有機EL元件之構成]   圖2係作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構成例,顯示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對於有機EL元件之適用例1的概略剖面圖。   [0182] 以下,根據圖2,說明有機EL元件之構成。   [0183] 如圖2所示,有機EL元件(100)係設於透明基板(基材13)上,自透明基板(13)側起依順序層合透明電極(1)、使用有機材料等所構成的發光機能層單元(3)及對向電極(5a)。   [0184] 於有機EL元件(100)中,作為透明電極(1),使用先前說明的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因此,於有機EL元件(100)中,以至少從透明基板(13)面側取出由發光點(h)所產生的光(以下,記載為發光光線(L))之方式構成。   [0185] 又,有機EL元件(100)之層構造係受不以下說明之例所限定,可為一般的層構造。此處,顯示透明電極(1)為陽極(anode)機能,對向電極(5a)為陰極(cathode)機能之例。此時,例如發光機能層單元(3)係例示自作為陽極的透明電極(1)側起依順序層合有電洞注入層(3a)/電洞輸送層(3b)/發光層(3c)/電子輸送層(3d)/電子注入層(3e)之構成,但其中必須至少具有使用有機材料所構成的發光層(3c)。電洞注入層(3a)及電洞輸送層(3b)亦設為電洞輸送注入層。又,電子輸送層(3d)及電子注入層(3e)亦可設為電子輸送注入層。又,於此等的發光機能層單元(3)之中,例如電子注入層(3e)亦可以無機材料構成。   [0186] 又,發光機能層單元(3)係除了此等之層,視需要還可在必要的地方層合電洞阻止層或電子阻止層等而構成。再者,發光層(3c)具有產生各波長區域的發光光線之各色發光層,可隔著非發光性的輔助層層合此等的各色發光層而成為層合構造。輔助層亦可作為電洞阻止層、電子阻止層之機能。再者,作為陰極的對向電極(5a),亦視需要可為層合構造。於如此的構成中,僅透明電極(1)與對向電極(5a)夾持發光機能層單元(3)的部分係成為有機EL元件(100)中的發光區域。   [0187] 另外,於如以上的層構成中,以謀求透明電極(1)的低電阻化為目的,亦可接於透明電極(1)的導電性層(1b)而設置輔助電極(15)。   [0188] 如以上構成的有機EL元件(100),以防止使用有機材料等所構成的發光機能層單元(3)之劣化為目的,如圖2所示,於透明基板(13)上,以後述的密封材(17)密封。此密封材(17)係經由接著劑(19)而固定於透明基板(13)側。惟,透明電極(1)及對向電極(5a)之端子部分係在透明基板(13)上,於藉由發光機能層單元(3)互相保持絕緣性之狀態下,以從密封材(17)露出之狀態設置。   [0189] 接著,對於構成上述有機EL元件(100)的主要要素之詳細,依透明基板(13)、透明電極(1)、對向電極(5a)、發光機能層單元(3)的發光層(3c)、發光機能層單元(3)的其他層、輔助電極(15)及密封材(17)之順序說明。   [0190] (透明基板)   透明基板(13)係圖1說明之設有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的基材(11),於透明電極所說明的基材(11)之中,使用具有透光性的透明基材。   [0191] (透明電極:陽極)   透明電極(1)係先前說明的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自透明基板(13)側起依順序將金屬親和性層(1a)及導電性層(1b)予以成膜而構成。此處,特別地透明電極(1)作為陽極(anode)之機能者,導電性層(1b)作為實質的陽極。   [0192] (對向電極:陰極)   對向電極(5a)係作為將電子供給至發光機能層單元(3)的陰極之機能的電極膜,由金屬、合金、有機或無機的導電性化合物、或此等的混合物等所構成。具體而言,可舉出鋁、銀、鎂、鋰、鎂/銅混合物、鎂/銀混合物、鎂/鋁混合物、鎂/銦混合物、銦、鋰/鋁混合物、稀土類金屬、ITO、ZnO、TiO2 、SnO2 等之氧化物半導體等。   [0193] 對向電極(5a)係可藉由蒸鍍或濺鍍等之方法將此等之導電性材料形成薄膜而製作。又,對向電極(5a)之片電阻值較佳為數百Ω/sq.以下,膜厚通常為5nm~5μm之範圍內,較佳在5~200nm之範圍內選擇。   [0194] 再者,當此有機EL元件(100)為從對向電極(5a)側亦取出發光光線(L)之方式時,於上述導電性材料之中,只要選擇透光性良好的導電性材料來構成對向電極(5a)即可。   [0195] (發光層)   於本發明所用的發光層(3c)中含有發光材料,其中作為發光材料,較佳為含有磷光發光性化合物(磷光發光材料、磷光發光化合物、磷光性化合物)之構成。   [0196] 此發光層(3c)係由電極或電子輸送層(3d)所注入的電子與由電洞輸送層(3b)所注入的電洞再結合而發光之層,發光點(h)係可在發光層(3c)之層內,也可在與發光層(3c)鄰接的層之界面區域。   [0197] 作為發光層(3c),只要是所含有的發光材料滿足發光要件,則其構成係沒有特別的限制。又,具有相同的發光光譜或發光極大波長之層亦可為複數層。此時,於各發光層(3c)間,較佳為具有非發光性的輔助層(中間層)。   [0198] 發光層(3c)之層厚的總和較佳為1~100nm之範圍內,從能得到更低的驅動電壓之觀點來看,更佳為1~30nm之範圍內。再者,所謂發光層(3c)的層厚之總和,當在發光層(3c)間非發光性的輔助層存在時,為亦包含該輔助層之總層厚。   [0199] 層合有複數層的構成之發光層(3c)時,作為各個發光層之層厚,較佳為調整至1~50nm之範圍內,更佳為調整至1~20nm之範圍內。當所層合的複數之發光層對應於藍、綠、紅各自的發光色時,藍、綠、紅的各發光層之層厚各自的關係沒有被特別限制。   [0200] 如以上所構成的發光層(3c)係可對於後述的發光材料或主體化合物,例如採用真空蒸鍍法、旋轉塗佈法、澆鑄法、LB法、噴墨法等眾所周知的薄膜形成方法,進行成膜形成。   [0201] 又,發光層(3c)係可混合複數的發光材料而構成,且亦可混合磷光發光性化合物與螢光性化合物(螢光發光材料、螢光摻雜物)而構成。   [0202] 作為發光層(3c)之構成,含有主體化合物(發光主體)、發光材料(發光摻雜化合物),藉由發光材料使其發光。   [0203] 〈主體化合物〉   作為發光層(3c)中所含有的主體化合物,較佳為室溫(25℃)下磷光發光的磷光量子產率未達0.1之化合物。磷光量子產率更佳為未達0.01。又,於發光層3c所含有的化合物之中,在其層中的體積比較佳為50%以上。   [0204] 作為主體化合物,可單獨使用眾所周知的主體化合物,或也可併用複數種。藉由使用複數種的主體化合物,可調整電荷之移動,可將有機EL元件予以高效率化。又,藉由使用複數種的後述之發光材料,可混合不同的發光,藉此可得到任意的發光色。   [0205] 作為可適用的主體化合物,可為習知的低分子化合物,也可為具有重複單位的高分子化合物,亦可為具有如乙烯基或環氧基之聚合性基的低分子化合物(蒸鍍聚合性發光主體)。   [0206] 作為眾所周知的主體化合物,較佳為一邊具有電洞輸送能力、電子輸送能力,一邊防止發光的長波長化,且高Tg(玻璃轉移溫度)之化合物。   [0207] 此處所言的玻璃轉移溫度,就是使用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差示掃描熱量法),藉由依據JIS K 7121之方法而求得之值。   [0208] 作為眾所周知的主體化合物之具體例,可使用以下之文獻中記載的化合物。例如,可舉出日本特開2001-257076號公報、同2002-308855號公報、同2001-313179號公報、同2002-319491號公報、同2001-357977號公報、同2002-334786號公報、同2002-8860號公報、同2002-334787號公報、同2002-15871號公報、同2002-334788號公報、同2002-43056號公報、同2002-334789號公報、同2002-75645號公報、同2002-338579號公報、同2002-105445號公報、同2002-343568號公報、同2002-141173號公報、同2002-352957號公報、同2002-203683號公報、同2002-363227號公報、同2002-231453號公報、同2003-3165號公報、同2002-234888號公報、同2003-27048號公報、同2002-255934號公報、同2002-260861號公報、同2002-280183號公報、同2002-299060號公報、同2002 -302516號公報、同2002-305083號公報、同2002-305084號公報、同2002-308837號公報、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3/0175553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6/028096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5/0112407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9/0017330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9/0030202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5/0238919號說明書、國際公開第2001/039234號、國際公開第2009/021126號、國際公開第2008/056746號、國際公開第2004/093207號、國際公開第2005/089025號、國際公開第2007/063796號、國際公開第2007/063754號、國際公開第2004/107822號、國際公開第2005/030900號、國際公開第2006/114966號、國際公開第2009/086028號、國際公開第2009/003898號、國際公開第2012/023947號、日本特開2008-074939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254297號公報、歐洲專利第2034538號說明書等。   [0209] 〈發光材料〉 (1)磷光發光性化合物   作為本發明可用的發光材料之代表例,可舉出磷光發光性化合物。   [0210] 所謂的磷光發光性化合物,就是觀測到來自激發三重態的發光之化合物,具體而言為在室溫(25℃)下磷光發光之化合物,定義為磷光量子產率在25℃下為0.01以上之化合物,但較佳的磷光量子產率為0.1以上。   [0211] 上述磷光量子產率係可藉由第4版實驗化學講座7之分光II的398頁(1992年版,丸善)中記載之方法測定。溶液中的磷光量子產率係可使用各種溶劑測定,但於本發明中使用磷光發光性化合物時,只要是於任意溶劑的任一者中達成上述磷光量子產率(0.01以上)即可。   [0212] 作為磷光發光性化合物之發光原理,可舉出以下之2種。   [0213] 一個為在輸送載子的主體化合物上發生載子的再結合而生成主體化合物的激發狀態,藉由使此能量移動至磷光發光性化合物,而得到來自磷光發光性化合物的發光之能量移動型。   [0214] 另一個為磷光發光性化合物成為載子陷阱,在磷光發光性化合物上發生載子的再結合而得到來自磷光發光性化合物的發光之載子陷阱型。   [0215] 於任一情況中,皆成為磷光發光性化合物的激發狀態之能量比主體化合物的激發狀態之能量更低的條件。   [0216] 磷光發光性化合物係可自一般的有機EL元件之發光層所使用之眾所周知的磷光發光性化合物之中適宜選擇而使用,但較佳為含有元素週期表之8~10族的金屬之錯合物系化合物,更佳為銥化合物、鋨化合物、鉑化合物(鉑錯合物系化合物)或稀土類錯合物,其中最佳為銥化合物。   [0217] 於本發明中,亦可在一個發光層(3c)中含有2種以上的磷光發光性化合物,也可成為發光層(3c)中的磷光發光性化合物之濃度比在發光層(3c)的厚度方向中變化之傾斜構造。   [0218] 相對於發光層(3c)之總量,磷光發光性化合物較佳為0.1體積%以上且未達30體積%。   [0219] 作為本發明可使用之眾所周知的磷光發光性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以下之文獻中記載的化合物等。   [0220] Nature 395, 151(1998)、Appl. Phys. Lett. 78, 1622(2001)、Adv. Mater. 19, 739(2007)、Chem. Mater. 17, 3532(2005)、Adv. Mater. 17, 1059(2005)、國際公開第2009/100991號、國際公開第2008/101842號、國際公開第2003/040257號、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6/835469號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6/0202194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7/0087321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5/0244673號說明書Inorg. Chem. 40, 1704(2001)、Chem. Mater. 16, 2480(2004)、Adv. Mater. 16, 2003(2004)、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7800、Appl. Phys. Lett. 86, 153505(2005)、Chem. Lett. 34, 592(2005)、Chem. Commun. 2906(2005)、Inorg. Chem. 42, 1248(2003)、國際公開第2009/050290號、國際公開第2002/015645號、國際公開第2009/000673號、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2/0034656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332232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9/0108737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9/0039776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692191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6687266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7/0190359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6/0008670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9/0165846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8/001535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250226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396598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6/026363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3/0138657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3/0152802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090928號說明書、Angew. Chem. Int. Ed, 47, 1(2008)、Chem. Mater. 18, 5119(2006)、Inorg. Chem. 46, 4308(2007)、 Organometallics, 23, 3745(2004)、Appl. Phys. Lett. 74, 1361(1999)、國際公開第2002/002714號、國際公開第2006/009024號、國際公開第2006/056418號、國際公開第2005/019373號、國際公開第2005/123873號、國際公開第2005/123873號、國際公開第2007/004380號、國際公開第2006/082742號、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6/0251923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5/0260441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393599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53450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44585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7/0190359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8/0297033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338722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2/0134984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7279704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6/098120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06/103874號說明書、國際公開第2005/076380號、國際公開第2010/032663號、國際公開第2008/140115號、國際公開第2007/052431號、國際公開第2011/134013號、國際公開第2011/157339號、國際公開第2010/086089號、國際公開第2009/113646號、國際公開第2012/020327號、國際公開第2011/051404號、國際公開第2011/004639號、國際公開第2011/073149號、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12/228583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2012/212126號說明書、日本特開2012 -069737號公報、日本特開2011-181303號公報、日本特開2009-114086號公報、日本特開2003-81988號公報、日本特開2002-302671號公報、日本特開2002-363552號公報等。   [0221] 其中,作為較佳的磷光摻雜物,可舉出具有Ir作為中心金屬的有機金屬錯合物。更佳為包含金屬-碳鍵、金屬-氮鍵、金屬-氧鍵、金屬-硫鍵中至少一個配位樣式之錯合物。   [0222] 上述之磷光發光性化合物(亦稱為磷光發光性金屬錯合物等)例如記載於Organic Letter雜誌, vol3, No.16, 2579~2581頁(2001)、Inorganic Chemistry, 第30卷, 第8號, 1685~1687頁(1991年)、J. Am. Chem. Soc., 123卷, 4304頁(2001年)、Inorganic Chemistry, 第40卷, 第7號, 1704~1711頁(2001年)、Inorganic Chemistry, 第41卷, 第12號, 3055~3066頁(2002年)、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第26卷, 1171頁(2002年)、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第4卷, 695~709頁(2004年)中,再者可藉由適宜選擇使用此等文獻中記載的參考文獻等中記載之方法而合成。   [0223] (2)螢光性化合物   作為螢光性化合物,例如可舉出香豆素系色素、吡喃系色素、花青系色素、克酮酸系色素、方酸鎓系色素、氧代苯并蒽系色素、螢光素系色素、玫紅系色素、吡喃鎓系色素、苝系色素、二苯乙烯系色素、聚噻吩系色素、稀土類錯合物系螢光體等。   [0224] [注入層:電洞注入層、電子注入層]   所謂的注入層,就是為了驅動電壓降低或發光亮度提高而在電極與發光層(3c)之間設置的層,其詳細係記載於「有機EL元件與其工業化最前線(1998年11月30日NTS公司發行)」之第2篇第2章「電極材料」(123~166頁)中,有電洞注入層(3a)與電子注入層(3e)。   [0225] 注入層係可視需要地設置,若為電洞注入層(3a),則可存在於陽極與發光層(3c)或電洞輸送層(3b)之間,若為電子注入層(3e),則可存在於陰極與發光層(3c)或電子輸送層(3d)之間。   [0226] 作為電洞注入層(3a),亦其詳細記載於日本特開平9-45479號公報、同9-260062號公報、同8-288069號公報等中,作為具體例,以銅酞菁為代表的酞菁層、以氧化釩為代表的金屬氧化物層、非晶質碳層、使用聚苯胺(翠綠亞胺)或聚噻吩等的導電性高分子之高分子層等。   [0227] 電子注入層(3e)亦其詳細記載於日本特開平6 -325871號公報、同9-17574號公報、同10-74586號公報等中,具體地可舉出以鍶或鋁等為代表的金屬層、以氟化鉀為代表的鹼金屬鹵化物層、以氟化鎂為代表的鹼土類金屬化合物層、以氧化鉬為代表的金屬氧化物層等。於本發明中,電子注入層(3e)宜為極薄的層,雖然亦取決於構成材料,但其層厚較佳為1nm~10μm之範圍內。   [0228] (電洞輸送層)   電洞輸送層(3b)係由具有輸送電洞之機能的電洞輸送材料所構成,廣義上電洞注入層(3a)或電子阻止層亦包括於電洞輸送層(3b)中。電洞輸送層(3b)係可單層或複數層設置。   [0229] 作為構成電洞輸送層(3b)的電洞輸送材料,係具有電洞的注入或輸送、電子的障壁性之任一機能者,亦可為有機物、無機物之任一者。例如,可舉出三唑衍生物、二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聚芳基烷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及吡唑酮衍生物、苯二胺衍生物、芳基胺衍生物、胺基取代查耳酮衍生物、唑衍生物、苯乙烯基蒽衍生物、茀酮衍生物、腙衍生物、二苯乙烯衍生物、矽氮烷衍生物、苯胺系共聚物、導電性高分子寡聚物(例如,噻吩寡聚物)等。   [0230] 作為電洞輸送材料,可使用上述的化合物,較佳為使用卟啉化合物、芳香族三級胺化合物及苯乙烯基胺化合物,特佳為使用芳香族三級胺化合物。   [0231] 作為芳香族三級胺化合物及苯乙烯基胺化合物之代表例,例如可舉出:   N,N,N’,N’-四苯基-4,4’-二胺基苯基、   N,N’-二苯基-N,N’-雙(3-甲基苯基)-[1,1’-聯苯基]-4,4’-二胺(簡稱:TPD)、   2,2-雙(4-二對甲苯基胺基苯基)丙烷、   1,1-雙(4-二對甲苯基胺基苯基)環己烷、   N,N,N’,N’-四對甲苯基-4,4’-二胺基聯苯、   1,1-雙(4-二對甲苯基胺基苯基)-4-苯基環己烷、   雙(4-二甲基胺基-2-甲基苯基)苯基甲烷、   雙(4-二對甲苯基胺基苯基)苯基甲烷、   N,N’-二苯基-N,N’-二(4-甲氧基苯基)-4,4’-二胺基聯苯、   N,N,N’,N’-四苯基-4,4’-二胺基二苯基醚、   4,4’-雙(二苯基胺基)四苯基、   N,N,N-三(對甲苯基)胺;4-(二對甲苯基胺基)-4’-[4-(二對甲苯基胺基)苯乙烯基]二苯乙烯、   4-N,N-二苯基胺基-(2-二苯基乙烯基)苯、   3-甲氧基-4’-N,N-二苯基胺基二苯乙烯、   N-苯基咔唑等,   再者,可舉出美國專利第5061569號說明書中記載之在分子內具有2個縮合芳香族環的化合物,例如4,4’-雙[N-(1-萘基)-N-苯基胺基]聯苯(簡稱:NPD)、日本特開平4-308688號公報中記載的三苯基胺單元連結成三個星芒型的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胺基]三苯基胺(簡稱:MTDATA)等。   [0232] 再者,亦可使用將此等之材料導入至高分子鏈中,或將此等之材料當作高分子的主鏈之高分子材料。又,p型-Si、p型-SiC等的無機化合物亦可作為電洞注入材料、電洞輸送材料使用。   [0233] 又,亦可使用如日本特開平11-251067號公報、J. Huang等人的應用物理通訊(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0(2002), p.139中記載之所謂的p型電洞輸送材料。於本發明中,從得到更高效率的發光元件來看,較佳為使用此等之材料。   [0234] 電洞輸送層(3b)係可對於上述電洞輸送材料,例如藉由真空蒸鍍法、旋轉塗佈法、澆鑄法、包含噴墨法的印刷法、LB法等之眾所周知的方法,進行薄膜化而形成。電洞輸送層(3b)之層厚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通常為5nm~5μm左右,較佳為5~200nm之範圍內。此電洞輸送層(3b)亦可為由上述材料的1種或2種以上所構成之一層構造。   [0235] 又,亦可在電洞輸送層(3b)之構成材料中摻雜雜質而提高p性。作為其例,可舉出日本特開平4-297076號公報、日本特開2000-196140號公報、同2001-102175號公報、J. Appl. Phys., 95, 5773(2004)等中記載者。   [0236] 如此地,若提高電洞輸送層(3b)的p性,則由於可製作更低消耗電力的有機EL元件而較宜。   [0237] (電子輸送層)   電子輸送層(3d)係由具有輸送電子之機能的材料所構成,廣義上電子注入層(3e)或電洞阻止層亦包括於電子輸送層(3d)中。電子輸送層(3d)係可作為單層構造或複數層之層合構造設置。   [0238] 於單層構造的電子輸送層(3d)及層合構造的電子輸送層(3d)中,作為構成鄰接於發光層(3c)的層部分之電子輸送材料(兼任電洞阻止材料),只要是將從陽極所注入的電子傳達至發光層(3c)之機能即可。作為具備如此機能的材料,可從習知的化合物之中選擇任意者而使用。例如,可舉出硝基取代茀衍生物、二苯基醌衍生物、噻喃二氧化物衍生物、碳二亞胺、亞茀基甲烷衍生物、蒽醌二甲烷、蒽酮衍生物及二唑衍生物等。再者,於上述二唑衍生物中,二唑環之氧原子經硫原子所取代的噻二唑衍生物、具有作為電子吸引基已知的喹喔啉環之喹喔啉衍生物亦可使用作為電子輸送層(3d)之材料。再者,亦可將此等之材料導入至高分子鏈中,或將此等之材料當作高分子之主鏈的高分子材料。   [0239] 又,8-喹啉酚衍生物的金屬錯合物,例如,三(8-喹啉酚)鋁(簡稱:Alq3 )、三(5,7-二氯-8-喹啉酚)鋁、三(5,7-二溴-8-喹啉酚)鋁、三(2-甲基-8-喹啉酚)鋁、三(5 -甲基-8-喹啉酚)鋁、雙(8-喹啉酚)鋅(簡稱:Znq)等,及此等的金屬錯合物之中心金屬被置換成In、Mg、Cu、Ca、Sn、Ga或Pb的金屬錯合物,亦可使用作為電子輸送層(3d)之構成材料。   [0240] 另外,無金屬或金屬酞菁,或彼等的末端被烷基或磺酸基等取代者,可較宜使用作為電子輸送層(3d)之構成材料。又,作為發光層(3c)之構成材料所亦使用的二苯乙烯基吡衍生物,亦可使用作為電子輸送層(3d)之構成材料,與電洞注入層(3a)、電洞輸送層(3b)同樣地,n型-Si、n型-SiC等之無機半導體亦可使用作為電子輸送層(3d)之構成材料。   [0241] 電子輸送層(3d)係可對於上述材料,例如藉由真空蒸鍍法、旋轉塗佈法、澆鑄法、包含噴墨法的印刷法、LB法等之眾所周知的方法,進行薄膜化而形成。電子輸送層(3d)之層厚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通常為5nm~5μm之範圍內,較佳為5~200nm之範圍內。電子輸送層(3d)亦可為由上述材料的1種或2種以上所構成之一層構造。   [0242] 又,亦可在電子輸送層(3d)之構成材料中摻雜雜質而提高n性。作為其例,可舉出日本特開平4-297076號公報、同10-270172號公報、日本特開2000-196140號公報、同2001-102175號公報、J. Appl. Phys., 95, 5773 (2004)等中記載者。再者,於電子輸送層(3d)中,較佳為含有鉀或鉀化合物等。作為鉀化合物,例如可使用氟化鉀等。如此地,藉由提高電子輸送層(3d)的n性,可製作更低消耗電力的有機EL元件。   [0243] 又,作為電子輸送層(3d)之構成材料(電子輸送性化合物),亦可使用本發明之構成金屬親和性層(1a)的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化合物。此係在兼任電子注入層(3e)的電子輸送層(3d)亦同樣,亦可使用本發明之構成金屬親和性層(1a)的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化合物。   [0244] (阻止層:電洞阻止層、電子阻止層)   阻止層係上述之發光機能層單元(3)的基本構成層之外的視需要設置之層。例如,可舉出日本特開平11-204258號公報、同11-204359號公報、及「有機EL元件與其工業化最前線(1998年11月30日NTS公司發行)」之237頁等中記載的電洞阻止(電洞阻擋)層或電子阻止層。   [0245] 所謂的電洞阻止層,廣義上具有電子輸送層(3d)之機能。電洞阻止層係由一邊具有輸送電子之機能一邊輸送電洞之能力顯著小的電洞阻止材料所構成,可藉由一邊輸送電子一邊阻止電洞而提高電子與電洞之再結合機率。又,視需要亦可將上述的電子輸送層(3d)之構成使用作為電洞阻止層。電洞阻止層較佳為鄰接於發光層(3c)而設置之構成。   [0246] 另一方面,所謂的電子阻止層,廣義上具有電洞輸送層(3b)之機能。電子阻止層係由一邊具有輸送電洞之機能一邊輸送電子之能力顯著小的材料所構成,可藉由一邊輸送電洞一邊阻止電子而提高電子與電洞之再結合機率。又,視需要亦可將上述的電洞輸送層(3b)之構成使用作為電子阻止層。電洞阻止層之層厚較佳為3~100nm之範圍內,更佳為5~30nm之範圍內。   [0247] (輔助電極)   輔助電極(15)係以降低透明電極(1)的電阻為目的而設置者,接於透明電極(1)之導電性層(1b)而設置。作為形成輔助電極(15)之材料,較佳為金、鉑、銀、銅、鋁等之電阻低的金屬。此等金屬由於透光性低,故在光取出面(13a)的發光光線(L)之取出無影響的大小之範圍內形成圖型。作為如此的輔助電極(15)之製作方法,可舉出蒸鍍法、濺鍍法、印刷法、噴墨法、氣溶膠噴射法等。從取出光的區域中之開口率之觀點來看,輔助電極(15)之線寬較佳為50μm以下,從導電性之觀點來看,輔助電極(15)之厚度較佳為1μm以上。   [0248] (密封材)   密封材(17)係如圖2所示,為覆蓋有機EL元件(100)全體者,可為板狀(薄膜狀)的密封構件,藉由接著劑(19)固定於透明基板(13)側,也可為密封膜。如此的密封材(17)係於使有機EL元件(100)中的透明電極(1)及對向電極(5a)之端子部分露出之狀態下,以至少覆蓋發光機能層單元(3)之狀態設置。又,亦可於密封材(17)上設置電極,以導通有機EL元件(100)的透明電極(1)及對向電極(5a)之端子部分與電極之方式構成。   [0249] 作為板狀(薄膜狀)的密封材(17),具體地可舉出玻璃基板、聚合物基板、金屬基板等,亦可將此等的基板材料進一步成為薄層的薄膜狀而使用。作為玻璃基板,尤其可舉出鈉鈣玻璃、含有鋇・鍶的玻璃、鉛玻璃、鋁矽酸玻璃、硼矽酸玻璃、鋇硼矽酸玻璃、石英等。又,作為聚合物基板,可舉出聚碳酸酯、丙烯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醚硫化物、聚碸等。作為金屬基板,可舉出由選自由不銹鋼、鐵、銅、鋁、鎂、鎳、鋅、鉻、鈦、鉬、矽、鍺及鉭所成之群組的一種以上之金屬或合金所構成者。   [0250] 其中,從能將有機EL元件予以薄膜化來看,較宜使用將聚合物基板或金屬基板成為薄型的薄膜狀者作為密封材。   [0251] 再者,薄膜狀的聚合物基板更佳為依據JIS K 7126-1987之方法所測定的透氧度為1´10-3 mL/(m2 ・24h・atm)以下,依據JIS K 7129-1992之方法所測定的水蒸氣透過度(25±0.5℃,相對濕度(90±2)%RH)為1´10-3 g/(m2 ・24h)以下者。   [0252] 又,如以上的基板材料亦可加工成凹板狀而使用作為密封材(17)。此時,對於上述的基板材料施予噴砂加工、化學蝕刻加工等之加工,形成凹狀。   [0253] 另外,用於將如此的板狀密封材(17)固定於透明基板(13)側之接著劑(19),係作為用於密封密封材(17)與透明基板(13)之間所夾持的有機EL元件(100)之密封劑。作為接著劑(19),具體地可舉出丙烯酸系寡聚物、甲基丙烯酸系寡聚物之具有反應性乙烯基的光硬化及熱硬化型接著劑、2-氰基丙烯酸酯等之濕氣硬化型等的接著劑。   [0254] 還有,亦可舉出環氧系等的熱及化學硬化型(二液混合)、熱熔型的聚醯胺、聚酯、聚烯烴、陽離子硬化型之紫外線硬化型環氧樹脂接著劑。   [0255] 再者,構成有機EL元件(100)之有機材料係有因熱處理而劣化之情況。因此,作為適用的接著劑(19),較佳為在室溫至80℃為止的溫度範圍內可接著硬化者。又,亦可使乾燥劑分散於接著劑(19)中。   [0256] 對於密封材(17)與透明基板(13)的接著部分,接著劑(19)之塗佈係可使用市售的分配器,也可如網版印刷進行印刷。   [0257] 又,於板狀的密封材(17)與透明基板(13)與接著劑(19)之間形成間隙(空間)時,亦可在此間隙中,以氣相及液相,注入氮、氬等的惰性氣體或如氟化烴、矽油之惰性液體。另外,亦可成為真空。還有,亦可在內部封入吸濕性化合物。   [0258] 作為吸濕性化合物,例如可舉出金屬氧化物(例如,氧化鈉、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鎂、氧化鋁等)、硫酸鹽(例如,硫酸鈉、硫酸鈣、硫酸鎂、硫酸鈷等)、金屬鹵化物(例如,氯化鈣、氯化鎂、氟化銫、氟化鉭、溴化鈰、溴化鎂、碘化鋇、碘化鎂等)、過氯酸類(例如,過氯酸鋇、過氯酸鎂等)等,於硫酸鹽、金屬鹵化物及過氯酸類中,較宜使用無水鹽。   [0259] 另一方面,使用密封膜作為密封材(17)時,以完全覆蓋有機EL元件(100)中的發光機能層單元(3),且使有機EL元件(100)中的透明電極(1)及對向電極(5a)之端子部分露出之狀態,在透明基板(13)上設置密封膜。   [0260] 如此的密封膜係使用無機材料或有機材料而構成。特別地,較佳為以具有能抑制(阻隔)水分或氧等之招致有機EL元件(100)中的發光機能層單元(3)之劣化的物質之滲入的機能之材料所構成。作為如此的材料,例如使用氧化矽、二氧化矽、氮化矽等之無機材料。再者,為了改良密封膜的脆弱性,亦可使用由此等無機材料所構成的膜連同由有機材料所構成的膜,複數層交替層合兩者,而成為混成構造。   [0261] 此等的密封膜之製作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使用真空蒸鍍法、濺鍍法、反應性濺鍍法、分子線磊晶法、團簇離子束法、離子鍍法、電漿聚合法、大氣壓電漿聚合法、電漿CVD法、雷射CVD法、熱CVD法、塗覆法等。   [0262] (保護膜、保護板)   亦可以與透明基板(13)一起而夾住有機EL元件(100)及密封材(17)之方式,設置保護膜或保護板。此保護膜或保護板係用於機械地保護有機EL元件(100)者,尤其當密封材(17)為密封膜時,由於對於有機EL元件(100)的機械保護不充分,設置如此的保護膜或保護板者為較佳的形態。   [0263] 作為如以上的保護膜或保護板,可採用玻璃板、聚合物板、比此更薄型的聚合物薄膜、金屬板、比此更薄型的金屬薄膜、或聚合物材料膜或金屬材料膜。其中,尤其從輕量且薄膜化來看,較佳為使用聚合物薄膜。   [0264] [有機EL元件之製造方法]   作為有機EL元件之製造方法的一例,說明圖2所示構成的有機EL元件(100)之製造方法。   [0265] 首先,於透明基板(13)上,以成為1μm以下,較佳成為10~100nm的層厚之方式,藉由蒸鍍法等眾所周知之薄膜形成方法,形成本發明之含有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有機化合物及鑭系元素之金屬親和性層(1a)。其次,將以銀(或含有銀的合金)作為主成分的導電性層(1b),以成為5~20nm,較佳成為5~12nm的層厚範圍之方式,藉由蒸鍍法等眾所周知之薄膜形成方法,形成在金屬親和性層(1a)上,製作作為陽極的透明電極(1)。   [0266] 接著,於透明電極(1)上,將電洞注入層(3a)、電洞輸送層(3b)、發光層(3c)、電子輸送層(3d)、電子注入層(3e)依此順序成膜,形成發光機能層單元(3)。於此等各層的成膜中,可採用旋轉塗佈法、澆鑄法、噴墨法、蒸鍍法、印刷法等,但從容易得到均質的膜,且不易發生針孔等之點來看,特佳為真空蒸鍍法或旋轉塗佈法。再者,亦可在每層採用不同的成膜法。於此等各層的成膜中採用蒸鍍法時,雖然其蒸鍍條件係隨著所使用的化合物之種類等而不同,但一般而言宜在舟皿加熱溫度50~450℃、真空度1´10-6 ~1´10-2 Pa、蒸鍍速度0.01~50nm/秒、基板溫度-50~300℃、層厚0.1~5μm之範圍內,適宜選擇各條件。   [0267] 如以上地形成發光機能層單元(3)後,藉由蒸鍍法或濺鍍法等眾所周知之薄膜形成方法,於其上部形成作為陰極的對向電極(5a)。此時,對向電極(5a)係一邊隔著發光機能層單元(3)而與透明電極(1)保持絕緣狀態,一邊以從發光機能層單元(3)之上方,在透明基板(13)之周緣拉出端子部分之形狀,進行圖型形成。藉此,得到有機EL元件(100)。然後,於使有機EL元件(100)中的透明電極(1)及對向電極(5a)之端子部分露出之狀態下,設置至少覆蓋發光機能層單元(3)之密封材(17)。   [0268] 藉由以上,得到在透明基板(13)上具有所欲構成的有機EL元件(100)。於如此的有機EL元件(100)之製作中,較佳為以一次的抽真空,一貫地從發光機能層單元(3)起製作到對向電極(5a)為止,但亦可在途中從真空環境中取出透明基板(13),施予不同的成膜法。當時,作業必須考慮乾燥惰性氣體環境下進行等。   [0269] 對於如此所得之有機EL元件(100),施予直流電壓時,作為將陽極的透明電極(1)當作+之極性,將作為陰極的對向電極(5a)當作-之極性,於2~40V之電壓範圍內施加時,可觀測到發光。又,亦可施加交流電壓。再者,所施加的交流之波形可任意。   [0270] [有機EL元件之效果]   以上說明的有機EL元件(100)係使用兼備導電性與透光性的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作為陽極,於其上部設置發光機能層單元(3)與作為陰極的對向電極(5a)而構成。因此,藉由於透明電極(1)與對向電極(5a)之間施加充分的電壓,可一邊作為有機EL元件(100)實現高亮度發光,一邊提高從透明電極(1)側取出發光光線(L)的取出效率,而謀求高亮度化。再者,得到指定亮度用的驅動電壓之低電壓化係成為可能,亦可謀求發光壽命之提高。   [0271] [對於有機EL元件的適用例2] [有機EL元件之構成]   圖3係作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的一例,顯示使用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的有機EL元件之適用例2的概略剖面圖。   [0272] 圖3所示的適用例2之有機EL元件(200)與先前說明之圖2所示的適用例1之有機EL元件(100)的差異點係在於使用透明電極(1)作為陰極(cathode)。以下,省略對於與圖2所示的適用例1同樣之構成要素的重複詳細說明,說明適用例2之有機EL元件(200)的特徵構成。   [0273] 如圖3所示,有機EL元件(200)係設於透明基板(13)上,與圖2所示的適用例1同樣地,使用先前說明的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作為透明基板(13)上的透明電極(1)。因此,有機EL元件(200)係以至少從透明基板(13)側取出發光光線(L)之方式構成。惟,此透明電極(1)係作為陰極(cathode)使用。因此,對向電極(5b)係作為陽極(anode)使用。   [0274] 如此構成的有機EL元件(200)之層構造係不受以下說明之例所限定,可為一般的層構造,與適用例1同樣。   [0275] 作為圖3所示的適用例2之情況的一例,例示於作為陰極機能的透明電極(1)之上部,依順序層合有電子注入層(3e)/電子輸送層(3d)/發光層(3c)/電洞輸送層(3b)/電洞注入層(3a)之構成。惟,其中必須至少具有以有機材料所構成的發光層(3c)。   [0276] 再者,發光機能層單元(3)係除了此等之層,與適用例1所說明者同樣,還可視需要採用各式各樣的構成層。於如此的構成中,僅透明電極(1)與對向電極(5b)夾持發光機能層單元(3)的部分成為有機EL元件(200)中的發光區域者,亦與適用例1同樣。   [0277] 又,於於如以上的層構成中,以謀求透明電極(1)的低電阻化為目的,亦可接於透明電極(1)的導電性層(1b)而設置輔助電極(15),此亦與圖2所示的適用例1同樣。   [0278] 此處,作為陽極使用的對向電極(5b)係由金屬、合金、有機或無機的導電性化合物、或此等之混合物等所構成。具體而言,可舉出的金(Au)等之金屬、碘化銅(CuI)、ITO、ZnO、TiO2 、SnO2 等之氧化物半導體等。   [0279] 如以上所構成的對向電極(5b)係可藉由蒸鍍或濺鍍等之方法將此等之導電性材料形成薄膜而製作。又,對向電極(5b)之片電阻值較佳為數百Ω/sq.以下,膜厚通常為5nm~5μm之範圍內,較佳在5~200nm之範圍內選擇。   [0280] 再者,當此有機EL元件(200)為以從對向電極(5b)側亦取出發光光線(L)之方式構成時,作為構成對向電極(5b)的材料,於上述導電性材料之中,選擇透光性良好的導電性材料而使用。   [0281] 如以上構成的有機EL元件(200),以防止發光機能層單元(3)的劣化為目的,係與適用例1同樣地以密封材(17)密封。   [0282] 於以上說明之構成有機EL元件(200)的主要各層之中,作為陽極使用的對向電極(5b)以外之構成要素的詳細構成及有機EL元件(200)之製造方法係與適用例1同樣,省略彼等之詳細說明。   [0283] [有機EL元件之效果]   以上說明的有機EL元件(200)係使用兼備導電性與透光性的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作為陰極(cathode),於其上部設置發光機能層單元(3)與作為陽極的對向電極(5b)而構成。因此,與適用例1同樣地,藉由於透明電極(1)與對向電極(5b)之間施加充分的電壓,可一邊實現有機EL元件(200)的高亮度發光,一邊提高從透明電極(1)側取出發光光線(L)的取出效率,而謀求高亮度化。再者,得到指定亮度用的驅動電壓之低電壓化係成為可能,亦可謀求發光壽命之提高。   [0284] [有機EL元件之適用例3] [有機EL元件之構成]   圖4係作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的一例,顯示使用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的有機EL元件之適用例3的概略剖面圖。   [0285] 圖4所示的適用例3之有機EL元件(300)與圖2所示的適用例1之有機EL元件(100)不同處係在於:在基板(131)側設置對向電極(5c),於其上部依順序層合發光機能層單元(3)與透明電極(1)者。以下,省略對於與適用例1同樣之構成要素的重複詳細說明,僅說明適用例3之有機EL元件(300)的特徵構成。   [0286] 圖4所示的有機EL元件(300)係設於基板(131)上,從基板(131)側起,依順序層合作為陽極的對向電極(5c)、發光機能層單元(3)及作為陰極的透明電極(1)。其中,作為透明電極(1),使用先前說明的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因此,有機EL元件(300)係以至少從與基板(131)相反的透明電極(1)側,取出發光光線(L)之方式構成。   [0287] 作為如此構成的有機EL元件(300)之層構造,不受以下說明之例所限定,可為一般的層構造,與適用例1同樣。   [0288] 圖4所示的適用例3之情況,可例示於作為陽極機能的對向電極(5c)之上部,依順序層合有電洞注入層(3a)/電洞輸送層(3b)/發光層(3c)/電子輸送層(3d)/電子注入層(3e)之構成。惟,其中必須至少具有以有機材料所構成的發光層(3c)。   [0289] 特別地,於適用例3的有機EL元件(300)中作為特徵的構成,具有電子注入性的電子注入層(3e)係作為透明電極(1)中的金屬親和性層機能。即,於適用例3中,作為陰極使用的透明電極(1)係以兼任具有電子注入性的電子注入層(3e)之金屬親和性層與設於其上部之導電性層(1b)所構成。   [0290] 如此的電子注入層(3e)係使用上述說明的構成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的金屬親和性層(1a)之材料而構成。   [0291] 再者,發光機能層單元(3)係除了此等之層,與適用例1所說明者同樣,還可視需要採用各式各樣的構成層,但於透明電極(1)之兼任金屬親和性層(1a)的電子注入層(3e)與透明電極(1)的導電性層(1b)之間,不設置電子注入層或電洞阻止層。於如以上之構成中,僅透明電極(1)與對向電極(5c)夾持發光機能層單元(3)的部分成為有機EL元件(300)中的發光區域者係與適用例1同樣。   [0292] 又,於如以上的層構成中,以謀求透明電極(1)的低電阻化為目的,亦可接於透明電極(1)的導電性層(1b)而設置輔助電極(15),此亦與適用例1同樣。   [0293] 再者,作為陽極使用的對向電極(5c)係由金屬、合金、有機或無機的導電性化合物、或此等的混合物等所構成。具體而言,可舉出金(Au)等的金屬、碘化銅(CuI)、ITO、ZnO、TiO2 、SnO2 等的氧化物半導體等。   [0294] 如以上構成的對向電極(5c)係可藉由蒸鍍或濺鍍等之方法將此等之導電性材料形成薄膜而製作。又,對向電極(5c)之片電阻值較佳為數百Ω/sq.以下,膜厚通常在5nm~5μm之範圍內選擇,較佳在5~200nm之範圍內選擇。   [0295] 再者,當此有機EL元件(300)為以從對向電極(5c)側亦取出發光光線(L)之方式構成時,作為構成對向電極(5c)的材料,於上述導電性材料之中,選擇透光性良好的導電性材料而使用。又,此時作為基板(131),使用與適用例1所說明的透明基板(13)同樣者,基板(131)之向外側的面成為光取出面(131a)。   [0296] [有機EL元件之效果]   以上說明的有機EL元件(300)係將構成發光機能層單元(3)之最上部具有電子注入性的電子輸送層(3d)當作金屬親和性層(1a),藉由在其上部設置導電性層(1b),將由金屬親和性層(1a)與此上部的導電性層(1b)所構成的透明電極(1)設為陰極而構成。因此,與適用例1及適用例2同樣地,藉由於透明電極(1)與對向電極(5c)之間施加充分的電壓,可一邊實現有機EL元件(300)的高亮度發光,一邊提高從透明電極(1)側取出發光光線(L)的取出效率,而謀求高亮度化。再者,得到指定亮度用的驅動電壓之低電壓化係成為可能,可謀求發光壽命之提高。又,當對向電極(5c)具有透光性時,如虛線所示,可從對向電極(5c)亦取出發光光線(L)。   [0297] 再者,於圖4所示的適用例3中,說明透明電極(1)之金屬親和性層(1a)為兼任具有電子注入性的電子輸送層(3d)者,惟本例不受此所限制,金屬親和性層(1a)亦可為兼任不具有電子注入性的電子輸送層(3d)者,金屬親和性層(1a)也可不是電子輸送層而是兼任電子注入層者。又,金屬親和性層(1a)係亦以不對於有機EL元件的發光機能造成影響之程度,作為極薄膜形成,此時金屬親和性層(1a)不具有電子輸送性及電子注入性。   [0298] 再者,當透明電極(1)的金屬親和性層(1a)係以不對於有機EL元件的發光機能造成影響之程度,作為極薄膜形成時,可將基板(131)側的對向電極(5c)當作陰極,將發光機能層單元(3)上的透明電極(1)當作陽極。此時,發光機能層單元(3)係從基板(131)上的對向電極(陰極、5c)側起,依順序例如層合電子注入層(3e)/電子輸送層(3d)/發光層(3c)/電洞輸送層(3b)/電洞注入層(3a)。然後,在其上部設置由極薄的金屬親和性層(1a)與導電性層(1b)之層合構造所構成之透明電極(1),當作陽極。   [0299] [有機EL元件之適用例4] [有機EL元件之構成]   圖5係作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的一例,顯示使用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的有機EL元件之適用例4的概略剖面圖。   [0300] 圖5所示的適用例4之有機EL元件(400)與圖4所示的適用例3之有機EL元件(300)不同處為:於作為陽極機能的對向電極(5c)之上部,依順序層合有電洞注入層(3a)/電洞輸送層(3b)/發光層(3c)/電子輸送層(3d)之構成。惟,其中必須至少具有使用有機材料所構成的發光層3c。此處,電子輸送層(3d)由於兼任電子注入層(3e),而作為具有電子注入性的電子輸送層(3d)設置。   [0301] 特別地,於適用例4之有機EL元件(400)中作為特徵的構成,具有電子注入性的電子輸送層(3d)係作為透明電極(1)中的金屬親和性層(1a)機能。即,於適用例4中,作為陰極使用的透明電極(1)係以兼任具有電子注入性的電子輸送層(3d)之金屬親和性層(1a)與與設於其上部之導電性層(1b)所構成。   [0302] 《有機EL元件之用途》   上述各構成之有機EL元件,由於各自為面發光體,故可使用作為各種的發光光源。例如,可舉出家庭用照明或車內照明等之照明裝置、鐘錶或液晶顯示裝置之背光、招牌廣告用照明、信號機之光源、光記憶媒體之光源、電子照相影印機之光源、光通信處理機之光源、光感測器之光源等。特別地,可有效地用於與彩色濾光片組合的液晶顯示裝置之背光、照明用光源之用途。   [0303] 又,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亦可使用作為照明用或如曝光光源的一種燈,也可使用作為將影像投影型之投影裝置,或直接辨識靜止影像或動畫影像之類型的顯示裝置(顯示器)。此時,隨著近年的照明裝置及顯示器之大型化,將設有有機EL元件的發光面板彼此予以平面地接合,藉由所謂的拼貼亦可使發光面大面積化。   [0304] 作為動畫播放用的顯示裝置使用時之驅動方式,係可為單純矩陣(被動矩陣)方式或主動矩陣方式之任一種。又,藉由使用2種以上的具有不同發光色的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可製作彩色或全彩顯示裝置。   [0305] 以下說明照明裝置作為用途之一例,接著說明藉由拼貼而將發光面大面積化之照明裝置。   [0306] [照明裝置]   於本發明之照明裝置中,可具備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   [0307] 本發明之照明裝置中使用的有機EL元件亦可成為在上述構成的各有機EL元件中具有共振器構造之設計。作為具有共振器構造而構成的有機EL元件之使用目的,可舉出光記憶媒體之光源、電子照相影印機之光源、光通信處理機之光源、光感測器之光源等,但不受此等所限定。又,藉由使其雷射振盪,亦可使用於上述用途。   [0308] 再者,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所用的材料係可適用於實質上產生白色發光的有機EL元件(白色有機EL元件)。例如,藉由複數的發光材料而同時發出複數的發光色,亦因混色而得到白色發光。作為複數的發光色之組合,可為含有紅色、綠色、藍色之3原色的三個發光極大波長者,也可為含有利用藍色與黃色、藍綠與橙色等的補色關係之二個發光極大波長者。   [0309] 又,得到複數的發光色用之發光材料的組合係可為將複數的磷光或螢光發光之材料予以複數組合者、螢光或磷光發光之發光材料與將來自發光材料的光當作激發光而發光的色素材料之組合者的任一者,但於白色有機EL元件中,較佳為複數組合發光摻雜物而混合者。   [0310] 如此的白色有機EL元件係與將各色發光的有機EL元件予以陣列狀個別地並列配置而得到白色發光的構成不同,有機EL元件本身發出白色光。因此,於構成有機EL元件之幾乎所有的層之成膜中不需要遮罩,另一方面可用蒸鍍法、澆鑄法、旋轉塗佈法、噴墨法、印刷法等進行成膜,生產性亦升高。   [0311] 又,作為如此的白色有機EL元件之發光層中使用的發光材料,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若為液晶顯示元件用之背光,則以適合已對應於CF(彩色濾光片)特性的波長範圍之方式,從上述金屬錯合物或眾所周知的發光材料之中選擇任意者,使其組合而白色化即可。   [0312] 若使用以上說明的白色有機EL元件,則可製作實質上產生白色的發光之照明裝置。 [實施例]   [0313] 以下,藉由實施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受此等所限定。   [0314] 實施例1 《透明電極之製作》   依照下述之方法,製作導電性區域的面積為5cm´5cm之透明電極1~30。透明電極1~4係製作成為僅由導電性層(1b)所構成的單層構造之透明電極,透明電極5~30係製作成為金屬親和性層(1a)與導電性層(1b)的層合構造之透明電極。   [0315] [透明電極1之製作]   將透明的無鹼玻璃製基材固定於市售的真空蒸鍍裝置之基材保持器,將此基材保持器安裝於真空蒸鍍裝置的真空槽。另一方面,於鎢製的電阻加熱舟皿中填充銀(Ag),安裝於該真空槽內。接著,將真空槽內減壓至4´10-4 Pa為止後,將電阻加熱舟皿予以通電及加熱,以蒸鍍速度0.1~0.2nm/秒之範圍內,在基材上將由層厚為5nm的銀所構成之導電性層(1b)予以成膜,製作單層構造的透明電極1。   [0316] [透明電極2~4之製作]   除了於上述透明電極1之製作中,適宜變更蒸鍍時間,將導電性層(1b)的層厚分別變更為8.5nm、10nm、15nm以外,同樣地製作透明電極2~4。   [0317] [透明電極5之製作]   於透明的無鹼玻璃製基材上,使用下述所示的Alq3 ,藉由濺鍍法將層厚為30nm的金屬親和性層(1a)予以成膜,於此之上部,以與透明電極2同樣之方法,將由層厚為8.5nm的銀所構成之導電性層(1b)予以蒸鍍成膜,製作透明電極5。   [0318][透明電極6之製作]   將透明的無鹼玻璃製基材固定於市售的真空蒸鍍裝置之基材保持器,將下述所示的ET-1填充於鉭製電阻加熱舟皿中,將基板保持器與加熱舟皿安裝於真空蒸鍍裝置之第1真空槽。又,於鎢製的電阻加熱舟皿中填充銀,安裝於第2真空槽內。   [0319]首先,將第1真空槽內減壓至4´10-4 Pa為止後,對於加有ET-1的加熱舟皿通電及加熱,以蒸鍍速度0.1~0.2nm/秒之範圍內,在基材上形成由層厚為30nm的ET-1所構成之金屬親和性層(1a)。   [0320] 接著,將已成膜有至金屬親和性層(1a)為止的基材保持真空移到第2真空槽,將第2真空槽減壓至 4´10-4 Pa為止後,將加有銀的加熱舟皿予以通電及加熱,以蒸鍍速度0.1~0.2nm/秒之範圍內,形成由層厚為8.5nm的銀所構成之導電性層(1b),製作由以ET-1構成的金屬親和性層(1a)與以銀構成的導電性層(1b)之層合構造所構成的透明電極6。   [0321] [透明電極7~9之製作]   除了於上述透明電極6之製作中,將金屬親和性層(1a)之構成材料分別變更為下述所示的ET-2~ET-4以外,同樣地製作透明電極7~9。   [0322][透明電極10之製作]   將透明的無鹼玻璃製基材固定於市售的真空蒸鍍裝置之基材保持器,作為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有機化合物,將例示化合物No.14填充於鉭製電阻加熱舟皿中,將此基板保持器與加熱舟皿安裝於真空蒸鍍裝置的第1真空槽。又,於鎢製的電阻加熱舟皿中填充銀,安裝於第2真空槽內。   [0323] 於此狀態下,首先將第1真空槽內減壓至 4´10-4 Pa為止後,對於加有例示化合物No.14的加熱舟皿通電及加熱,以蒸鍍速度0.1~0.2nm/秒之範圍內,在基材上形成由層厚為30nm的例示化合物No.14所構成之金屬親和性層(1a)。   [0324] 接著,將已成膜有至金屬親和性層(1a)為止的基材保持真空移到第2真空槽,將第2真空槽減壓至 4´10-4 Pa為止後,將加有銀的加熱舟皿予以通電及加熱,以蒸鍍速度0.1~0.2nm/秒之範圍內,形成由層厚為5nm的銀所構成之導電性層(1b),製作由以僅例示化合物No.14構成的金屬親和性層(1a)與以銀構成的導電性層(1b)之層合構造所構成的透明電極10。   [0325] [透明電極11之製作]   將透明的無鹼玻璃製基材固定於市售的真空蒸鍍裝置之基材保持器,將LiQ(單(8-羥基喹啉)鋰錯合物)與作為鑭系元素的Yb分別填充於鉭製電阻加熱舟皿中,將此等的基板保持器與加熱舟皿安裝於真空蒸鍍裝置的第1真空槽。又,於鎢製的電阻加熱舟皿中填充銀,安裝於第2真空槽內。   [0326] 於此狀態下,首先將第1真空槽內減壓至 4´10-4 Pa為止後,將LiQ與Yb調整成1:1之蒸鍍速度,在基材上設置層厚為30nm的由LiQ及Yb所成的構成之金屬親和性層(1a)。   [0327] 接著,將已成膜有至金屬親和性層(1a)為止的基材保持真空移到第2真空槽,將第2真空槽減壓至 4´10-4 Pa為止後,將加有銀的加熱舟皿予以通電及加熱,以蒸鍍速度0.1~0.2nm/秒之範圍內,形成由層厚為8.5nm的銀所構成之導電性層(1b),製作由從LiQ與Yb構成的金屬親和性層(1a)與以銀構成的導電性層(1b)之層合構造所構成的透明電極11。   [0328] [透明電極12~15之製作]   除了於上述透明電極11之製作中,使用表III所示的材料代替LiQ與Yb而作為金屬親和性層(1a)之構成材料以外,同樣地製作透明電極12~15。   [0329] [透明電極16之製作]   除了於前述透明電極2之製作中,將導電性層(1b)之構成材料從Ag變更為Ag:Mg=9:1(質量比)的合金以外,同樣地製作透明電極16。   [0330] [透明電極17之製作]   除了於前述透明電極3之製作中,將導電性層(1b)之構成材料從Ag變更為Ag:Mg=9:1(質量比)的合金以外,同樣地製作透明電極17。   [0331] [透明電極18之製作]   除了於前述透明電極12之製作中,將導電性層(1b)之構成材料從Ag變更為Ag:Mg=9:1(質量比)的合金以外,同樣地製作透明電極18。   [0332] [透明電極19之製作]   除了於前述透明電極10之製作中,將導電性層(1b)之構成材料從Ag變更為Ag:Mg=9:1(質量比)的合金以外,同樣地製作透明電極19。   [0333] [透明電極20之製作]   除了於前述透明電極11之製作中,將導電性層(1b)之構成材料從Ag變更為Ag:Mg=9:1(質量比)的合金以外,同樣地製作透明電極20。   [0334] [透明電極21~23之製作]   除了於前述透明電極13~15之製作中,將導電性層(1b)之構成材料從Ag變更為Ag:Mg=9:1(質量比)的合金以外,同樣地製作透明電極21~23。   [0335] [透明電極24~27之製作]   除了於上述透明電極14之製作中,於導電性層(1b)上,更使用表III所示的構成材料,層合層厚60nm的覆蓋層(capping layer)以外,同樣地製作透明電極24~27。   [0336][透明電極28~30之製作]   除了於上述透明電極23之製作中,於導電性層(1b)上,更使用表III所示的構成材料,層合層厚60nm的覆蓋層以外,同樣地製作透明電極28~30。   [0337] 《透明電極之評價》   對於上述製作的透明電極1~30,依照下述之方法,進行透光率、片電阻值及耐熱性(片電阻值之變化量)之測定。   [0338] [透光率之測定]   對於所製作的各透明電極,使用分光光度計(日立製作所製U-3300),將各透明電極的基材(透明無鹼玻璃)當作對照,測定在波長500nm的透光率(%)。   [0339] [片電阻值之測定]   對於上述所製作的各透明電極,使用電阻率計(三菱化學分析科技公司製MCP-T610),以4端子4探針法定電流施加方式測定片電阻值(Ω/sq.)。   [0340] [片電阻值變化量之測定]   將上述所製作的各透明電極在高溫環境(溫度80℃)下保存240小時後,測定片電阻值(Ω/sq.),算出相對於上述「片電阻值之測定」所求出之高溫保存前的片電阻值而言之變化量(Ω/sq.)。   [0341] 再者,片電阻值之變化量係以將透明電極10之片電阻值之變化量當作100的相對值表示。   [0342] 表III顯示經由以上所得之各測定結果。   [0343][0344] 如由表III記載之結果可明知,作為基底層,本發明所規定之具有含有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化合物與鑭系元素的金屬親和性層(1a)之透明電極14及15,係兼備60%以上的高透光率與未達10Ω/sq.的良好導電性。又,於比較之透明電極10中雖然透過率與導電性亦良好,但是於片電阻變化量(耐久性)之觀點上,可知本發明之透明電極14及15係更優於比較之透明電極10,由本發明規定的構成所構成之透明電極係耐久性優異。另外,作為導電性層(1b)之構成材料,從Ag單質變更為Ag與Mg的合金時,可知亦同樣的傾向。還有,作為導電性層(1b)的材料,比較Ag單質與Ag和Mg的合金時,可知Ag單質者係於透光率及導電性之觀點上佔優勢。   [0345] 又,由於在導電性層(1b)上形成覆蓋層,而透光率進一步升高,特別地藉由使覆蓋層之構成成為本發明所規定的金屬親和性層,形成一對的金屬親和性層夾持導電性層(1b)之構成,可知透光率進一步升高。   [0346] 實施例2 《發光面板之製作》   使用透明電極作為陰極,製作發光面板(雙面發光型有機電致發光面板)1-1~1-15。   [0347] [發光面板1-1之製作]   以下,參照圖4,說明發光面板之製作程序。   [0348] (玻璃基板及對向電極(5c)之形成)   對於在100mm´100mm´1.1mm的玻璃基板(131)上,以層厚100nm成膜有作為陽極的由ITO(氧化銦錫)所構的對向電極(5c)之基板(Avan Strate股份有限公司製,NA-45),進行圖型化。然後,用異丙醇,以超音波洗淨此設有ITO對向電極(5c)的玻璃基板(131),用乾燥氮氣來乾燥,進行UV臭氧洗淨5分鐘。   [0349] (透明電極(1)及發光機能層單元(3)之形成)   將洗淨完畢之具有對向電極(5c)的玻璃基板(131)固定於市售之真空蒸鍍裝置的基板保持器,將構成透明電極(1)及發光機能層單元(3)的各材料以最合適量填充於加熱舟皿各自中。再者,加熱舟皿係使用以鎢性電阻加熱用材料製作者。   [0350] 首先,將真空蒸鍍裝置的蒸鍍室內減壓至真空度4´10-4 Pa為止,藉由將加有各材料的加熱舟皿依順序通電及加熱,而如以下地將各層成膜。   [0351] 〈電洞注入層(3a)之形成〉   對於加有下述構造式所示的HAT-CN作為電洞注入材料之加熱舟皿通電及加熱,將由HAT-CN所構成的電洞注入層(3a)在ITO對向電極(5c)上成膜。成膜條件係蒸鍍速度為0.1~0.2nm/秒之範圍內,層厚設為10nm。   [0352]〈電洞輸送層(3b)之形成〉   接著,對於加有a-NPD(前揭)作為電洞輸送注入材料的加熱舟皿通電及加熱,將由a-NPD所構成的電洞輸送層(3b)在電洞注入層(3a)上成膜。成膜條件係蒸鍍速度為0.1~0.2nm/秒之範圍內,層厚設為120nm。   [0353] 〈發光層(3c)之形成〉   接著,將加有下述主體材料H1作為主體材料的加熱舟皿與加有下述磷光發光性化合物Ir-1作為磷光發光性化合物的加熱舟皿各自獨立地通電,將由主體材料H1與磷光發光性化合物Ir-1所構成之發光層(3c)在電洞輸送層(3b)上成膜。此時,以蒸鍍速度成為以主體材料H1:磷光發光性化合物Ir-1=85:15(質量比)之方式,調節加熱舟皿之通電。又,層厚設為30nm。   [0354]〈電子輸送層(3d)之形成〉   接著,將加有Alq3 (前揭)作為電子輸送材料的加熱舟皿予以通電,將由Alq3 所構成之電子輸送層(3d)在發光層(3c)上成膜。成膜條件係蒸鍍速度為0.1~0.2nm/秒之範圍內,膜厚設為30nm。   [0355] 〈電子注入層(3e)之形成〉   接著,對於加有LiQ(前揭)作為電子注入材料的加熱舟皿通電及加熱,將由LiQ所構成之電子注入層(3e)在電子輸送層(3d)上成膜。成膜條件係蒸鍍速度為0.01~0.02nm/秒之範圍內,層厚設為2nm。   [0356] 〈透明電極(1)之形成〉   接著,將已成膜至電子注入層(3e)為止的透明基板(131),從真空蒸鍍裝置的蒸鍍室,保持著真空狀態,移送到填充有銀(Ag)作為透明電極(1、導電性層1b)形成用材料之具備鎢製的電阻加熱舟皿之真空槽內。   [0357] 接著,將真空槽減壓至4´10-4 Pa為止後,將電阻加熱舟皿予以通電及加熱,以蒸鍍速度0.1~0.2nm/秒之範圍內,在電子注入層(3e)上將由層厚為10nm的銀所構成之導電性層(1b)予以成膜作為陰極。   [0358] 〈覆蓋層之形成〉   然後,移送到原來的真空槽內,雖然於圖4中未圖示,但是於導電性層(1b)上,於蒸鍍速度為0.1~0.2nm/秒之範圍內,層厚為40nm之條件下蒸鍍α-NPD(前揭),而形成覆蓋層。   [0359] 依照以上之程序,在透明基板(131)上形成有機EL元件(300)。   [0360] (有機EL元件之密封)   然後,以厚度300μm的由玻璃基板所構成之密封材(17)覆蓋有機EL元件(300),以包圍有機EL元件(300)之狀態,在密封材(17)與透明基板(131)之間密封接著劑(19、密封材)。作為接著劑(19),使用環氧系光硬化型接著劑(東亞合成公司製Luxtrack LC0629B)。對於在密封材(17)與透明基板(131)之間所填充的接著劑(19),從玻璃基板(密封材、17)側照射UV光,使接著劑(19)硬化而密封有機EL元件(300)。   [0361] 再者,於有機EL元件(300)之形成中,在各層之形成時使用蒸鍍遮罩,將100mm´100mm的透明基板(131)之中央的4.5cm´4.5cm當作發光區域A,在發光區域A之全部周圍設置寬度0.25cm的非發光區域B。又,作為陽極的對向電極(5c)與作為陰極的透明電極(1)係以經由電洞輸送層(3a)~電子注入層(3e)的發光機能層單元(3)所絕緣之狀態,以於透明基板(131)的周緣拉出端子部分之形狀形成。   [0362] 如以上,在透明基板(131)上設置有機EL元件(300),製作此經密封材(17)與接著劑(19)所密封之發光面板1-1。   [0363] 於發光面板1-1中,發光層(3c)所產生的各色之發光光線(L)係從透明電極(1)側即密封材(17)側與對向電極側(5c)即透明基板(131)側之兩側取出。   [0364] [發光面板1-2~1-15之製作]   除了於上述發光面板1-1之製作中,將電子輸送層(3d)、電子注入層(3e)及導電性層(1b)之構成材料及層厚變更為表IV記載之條件以外,同樣地製作發光面板1-2~1-15。再者,於發光面板1-15的電子注入層(3e)之形成中,作為電子注入層材料,將例示化合物No.92、Yb及LiQ調整成蒸鍍速度2:2:1之比,形成膜厚10nm的電子注入層(3e)。   [0365] 《發光面板之評價》   對於上述所製作的發光面板1-1~1-15,依照下述之方法,進行透光率、驅動電壓之測定、驅動電壓之偏差及高溫元件壽命之測定。   [0366] [透光率之測定]   對於上述所製作的各發光面板,使用分光光度計(日立製作所製U-3300),將各發光面板的透明基板(131)當作對照,測定在波長500nm的透光率(%)。   [0367] [驅動電壓之測定]   對於上述所製作的各發光面板,測定各發光面板的透明電極(1)側(即,密封劑17側)與對向電極(5c)側(即,基板(131)側)之兩側的正面亮度,測定其和成為1000cd/m2 時的電壓,當作驅動電壓(V)。再者,於亮度之測定中,使用分光放射亮度計CS-2000(Konica-Minolta製)。評價係對於藉由同樣之製造方法,不同批次所製作的5面板,進行測定,表示其平均值。所得之驅動電壓(V)的數值愈小,表示愈良好的結果。   [0368] [驅動電壓偏差之評價]   對於各發光面板,以同樣之製造方法,以各自不同批次製作5個樣品,與上述之方法同樣地測定各樣品的驅動電壓與平均驅動電壓,藉下述基準評價其偏差程度。   [0369]   ○:對於平均驅動電壓,五個面板全部中的差異未達0.2V   △:對於平均驅動電壓,於一個以上的面板,差異為0.2V以上且未達0.5V   ×:對於平均驅動電壓,三個以上的面板之差異為0.5V以上,或一個以上的面板之差異成為1.0V以上 [高溫元件壽命之測定]   對於上述所製作的各發光面板,在室溫為50℃之環境下,於2.5mA/cm2 之恆定電流條件下使其連續發光,測定變成初期亮度的一半亮度所需要的時間(半衰期)。再者,高溫元件壽命係以將發光面板1-8的亮度減半壽命(時間)當作100的相對值求出。   [0370] 表IV中顯示經由以上所得之結果。   [0371]如由表IV記載之結果可明知,電子注入層(3e)成為2nm之極薄層時,驅動電壓的偏差係劣化。又,若比較發光面板編號1-1與1-2,則雖然藉由將電子注入層(3e)從2nm厚層化到10nm,的確可抑制驅動電壓偏差,但是當電子注入層(3e)僅由金屬鹽或金屬錯合物作為電子注入層材料而構成時,有驅動電壓上升之問題。另外,當鄰接於導電性層(1b)的電子注入層(3e)中含有金屬親和性化合物與金屬鹽時,雖然可兼顧透光率與驅動電壓,但是高溫元件壽命尚未充分。相對於其,當使本發明所規定的構造之含有金屬親和性化合物與鑭系元素(Yb)的電子注入層(3e)鄰接於導電性層(1b)時,可知能一邊兼顧透光性與驅動電壓,一邊亦進一步提高高溫元件壽命。還有,可知本發明之含有金屬親和性化合物與鑭系元素(Yb)的層亦可作為電子輸送層(3d)發揮機能。   [0372] 再者,若比較面板編號1-14與1-15,則可知在鄰接於導電性層(1b)的電子注入層(3e)中不含金屬鹽材料的1-14與包含金屬鹽材料(LiQ)的1-15中,雖然有稍微的差異,但顯示幾乎同等的性能,暗示本發明之親和性層具有抑制金屬鹽的不利影響之效果。   [0373] 實施例3 《發光面板之製作2》 [發光面板2-1之製作]   製作使用透明電極作為陰極的發光面板(頂部發光型有機電致發光面板)2-1。   [0374] 除了於實施例2記載的發光面板1-3之製作中,變更為下述記載之方法以外,同樣地製作發光面板2-1。   [0375] 將洗淨完畢的玻璃基板固定於市售之真空蒸鍍裝置的基板保持器,將構成各電極材料(5c及1)及發光機能層單元(3)的各材以最合適量填充於加熱舟皿各自中。再者,加熱舟皿係使用以鎢性電阻加熱用材料製作者。   [0376] 作為對向電極(5c)之形成材料,於鎢製之電阻加熱舟皿中,在填充有鋁(AI)代替ITO之真空槽內,將玻璃基板(131)保持著真空狀態而移送至其內。接著,將真空槽內減壓至4´10-4 Pa為止後,將電阻加熱舟皿予以通電及加熱,以層厚100nm蒸鍍鋁,形成作為反射電極的對向電極(5c)。   [0377] [發光面板2-2~2-9之製作]   除了於發光面板2-1之製作中,將電子注入層(3e)及覆蓋層之構成材料變更為如表V中所示以外,同樣地製作發光面板2-2~2-9。   [0378] 《發光面板之評價》   對於上述所製作的發光面板2-1~2-9,藉由下述之方法評價有機EL元件之驅動電壓變化率及保存後之元件壽命。   [0379] [驅動電壓變化率之評價]   對於上述所製作的各發光面板,測定發光面板的透明電極(1)側(即,密封材(17)側)之正面亮度,測定其和成為1000cd/m2 時的電壓,當作驅動電壓(V)。再者,於亮度之測定中,使用分光放射亮度計CS-1000(Konica-Minolta製)。再者,測定將各發光面板在高溫環境(溫度120℃)下保存24小時後的驅動電壓(V’),依照下式求出驅動電壓變化率(5),依照下述的等級進行評價。   [0380] 驅動電壓變化率(%)=[保存後驅動電壓(V’)/初期驅動電壓(V)]´100   ○:驅動電壓變化率未達5.0%   △:驅動電壓變化率為5.0%以上且未達15.0%   ×:驅動電壓變化率為15.0%以上 [保存後的元件壽命之評價]   對於上述驅動電壓變化率之評價中所製作的在高溫環境(溫度120℃)下保存24小時後的各發光面板,在室溫(25℃)下,於2.5mA/cm2 之恆定電流條件下使其連續發光,測定變成初期亮度的一半亮度所需要的時間(半衰期)。再者,高溫保存後的元件壽命係以將發光面板2-3的亮度減半壽命當作100的相對值求出。   [0381] 表V中顯示經由以上所得之結果。   [0382]由表V記載之結果可明知,藉由在鄰接於導電性層(1b)的電子注入層(3e)或覆蓋層之任一者中,設置本發明之含有金屬親和性化合物與鑭系元素(Yb)的層,而抑制驅動電壓變化率。再者,於本發明之含有金屬親和性化合物與鑭系元素(Yb)的層夾住導電性層(1b)而構成之面板編號2-6~2-9中,相較於在導電性層的任一面側,含有金屬親和性化合物與鑭系元素(Yb)的層存在之面板編號2-3~2-5,可知保存後元件壽命升高。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0383] 本發明之透明電極係可適用於有機EL元件,該有機EL係可適用於家庭用照明或車內照明等之照明裝置、鐘錶或液晶顯示裝置之背光、招牌廣告用照明、信號機之光源、光記憶媒體之光源、電子照相影印機之光源、光通信處理機之光源、光感測器之光源等。
[0384]
1‧‧‧透明電極
1a‧‧‧金屬親和性層
1b‧‧‧導電性層
3‧‧‧發光機能層單元
3a‧‧‧電洞注入層
3b‧‧‧電洞輸送層
3c‧‧‧發光層
3d‧‧‧電子輸送層
3e‧‧‧電子注入層
5a、5b、5c‧‧‧對向電極
11‧‧‧基材
13、131‧‧‧透明基板(基材)
13a、131a‧‧‧光取出面
15‧‧‧輔助電極
17‧‧‧密封材
19‧‧‧接著劑
100、200、300、400‧‧‧有機EL元件
h‧‧‧發光點
L‧‧‧發光光線
[0031]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透明電極的構成之一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2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透明電極的有機EL元件的構成之第1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3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透明電極的有機EL元件的構成之第2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4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透明電極的有機EL元件的構成之第3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5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透明電極的有機EL元件的構成之第4例的概略剖面圖。

Claims (7)

  1. 一種透明電極,其係具有導電性層與鄰接於該導電性層之至少1層的金屬親和性層之透明電極,其特徵為:   前述導電性層係以銀作為主成分而構成,   前述金屬親和性層含有有機化合物及鑭系元素,   前述有機化合物係在分子內包含具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雜原子之化合物。
  2. 如請求項1之透明電極,其中前述金屬親和性層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係包含具有不參與芳香族性的未共用電子對之氮原子的芳香族雜環化合物,且以下述式(1)表示的與銀之有效作用能量△Eef滿足以下述式(2)規定的條件;[式中,n表示與銀(Ag)安定地結合之化合物中的氮原子(N)之和,△E表示氮原子(N)與銀(Ag)之相互作用能量,s表示化合物的表面積];
  3. 如請求項1或2之透明電極,其中前述金屬親和性層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係最低未佔用分子軌道(LUMO)之能階在-2.2~-1.6eV之範圍內的有機化合物。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透明電極,其中前述金屬親和性層所含有的有機化合物係具有以下述通式(I)表示的構造之化合物;[通式(I)中,X表示NR1 、氧原子或硫原子;E1 ~E8 各自獨立地表示CR2 或氮原子;R1 及R2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取代基]。
  5.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之透明電極,其中前述鑭系元素係釤(Sm)、銪(Eu)或鐿(Yb)。
  6. 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如請求項1~5中任一項之透明電極。
  7. 如請求項6之電子裝置,其中前述電子裝置係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TW106127724A 2016-08-25 2017-08-16 透明電極及電子裝置 TWI672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4841 2016-08-25
JP2016164841 2016-08-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785A true TW201818785A (zh) 2018-05-16
TWI672075B TWI672075B (zh) 2019-09-11

Family

ID=61245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7724A TWI672075B (zh) 2016-08-25 2017-08-16 透明電極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7998B2 (zh)
JP (1) JP6939795B2 (zh)
KR (1) KR20190026881A (zh)
CN (1) CN109644537A (zh)
TW (1) TWI672075B (zh)
WO (1) WO201803788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8905A (zh) * 2018-05-31 2018-09-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发光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
TWI775686B (zh) * 2019-04-26 2022-08-21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電極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78841B1 (ko) 2018-08-31 2023-09-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적용한 투명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28845B2 (zh) 1972-07-20 1978-08-17
JPS5328845A (en) 1976-08-30 1978-03-17 Toshiba Corp Refrigerator
US20050052118A1 (en) * 2003-09-05 2005-03-10 Shuit-Tong Le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formed with rare-earth metal containing cathode
US20090015150A1 (en) * 2005-07-15 2009-01-15 Lg Chem,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7157629A (ja) * 2005-12-08 2007-06-21 Fujifilm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DE102009034822A1 (de) * 2009-07-27 2011-02-0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sowie elektischer Kontakt
KR101127767B1 (ko) * 2009-12-09 2012-03-16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KR101182447B1 (ko) * 2010-06-16 2012-09-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3000163A1 (zh) * 2011-06-30 2013-01-0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顶发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EP2844039A4 (en) * 2012-04-23 2016-07-06 Konica Minolta Inc TRANSPARENT ELECTRODE, ELECTRONIC DEVI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E ELEMENT
JP6128117B2 (ja) * 2012-04-24 2017-05-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の製造方法
JP6028794B2 (ja) * 2012-04-27 2016-11-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装置
KR101671343B1 (ko) * 2012-05-22 2016-11-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230868B2 (ja) 2012-10-22 2017-11-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WO2014084170A1 (ja) * 2012-11-28 2014-06-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6228297B2 (ja) * 2013-10-04 2017-11-08 ワンス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光透過度が優れる電極、光透過度が優れる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光透過度が優れる電極を含む電子素子
WO2015064558A1 (ja) * 2013-11-01 2015-05-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KR101620092B1 (ko) * 2014-11-06 2016-05-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8905A (zh) * 2018-05-31 2018-09-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发光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
US11152588B2 (en) 2018-05-31 2021-10-1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LE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OL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smoothing layer
TWI775686B (zh) * 2019-04-26 2022-08-21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電極
TWI815570B (zh) * 2019-04-26 2023-09-11 日商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電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37880A1 (ja) 2018-03-01
TWI672075B (zh) 2019-09-11
US20190189932A1 (en) 2019-06-20
KR20190026881A (ko) 2019-03-13
JPWO2018037880A1 (ja) 2019-06-20
US11107998B2 (en) 2021-08-31
JP6939795B2 (ja) 2021-09-22
CN109644537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87834B2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6036804B2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6230868B2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20190109360A (ko)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소자,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JP2011008991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白色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WO2013105569A1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6241193B2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WO2013141057A1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TWI672075B (zh) 透明電極及電子裝置
JP6112107B2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WO2014199802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521753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6372265B2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967047B2 (ja) 透明電極、透明電極の製造方法、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6295958B2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6028668B2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6687013B2 (ja) 透明電極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JP6187471B2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6028806B2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835217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6237638B2 (ja)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