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9499A - 雙動旋轉動態負載穩定氣動閥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雙動旋轉動態負載穩定氣動閥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809499A TW201809499A TW106120322A TW106120322A TW201809499A TW 201809499 A TW201809499 A TW 201809499A TW 106120322 A TW106120322 A TW 106120322A TW 106120322 A TW106120322 A TW 106120322A TW 201809499 A TW201809499 A TW 20180949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port
- air cushion
- disk
- ho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416—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regulated by varying the resiliency of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2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fluid springs only, e.g. hydropneumatic springs
- B60G11/27—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fluid springs only, e.g. hydropneumatic springs wherein the fluid is a ga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3—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pneumatic sp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3—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pneumatic springs
- B60G17/0525—Height adjusting or levelling val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3—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pneumatic springs
- B60G17/0528—Pressure regulating or air filling val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6—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hydropneumatic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transversall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10—Type of spring
- B60G2202/15—Fluid spring
- B60G2202/152—Pneumatic sp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62—Adjustable continuously, e.g. during driv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80—Interactive suspensions; arrangement affecting more than one suspension unit
- B60G2204/83—Type of interconnection
- B60G2204/8304—Type of interconnection using a flui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02—Trucks; Load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02—Trucks; Load vehicles
- B60G2300/026—Heavy duty tru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20—Spring action or springs
- B60G2500/202—Height or leveling valve for air-sp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20—Spring action or springs
- B60G2500/204—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s for air-sp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30—Height or ground clearance
- B60G2500/302—Height or ground clearance using distributor val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8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movement or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vehicle and to the end result to be achieved by the control action
- B60G2800/01—Attitude or posture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8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movement or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vehicle and to the end result to be achieved by the control action
- B60G2800/01—Attitude or posture control
- B60G2800/012—Rolling cond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8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movement or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vehicle and to the end result to be achieved by the control action
- B60G2800/01—Attitude or posture control
- B60G2800/019—Inclination due to load distribution or road gradient
- B60G2800/0194—Inclination due to load distribution or road gradient transversal with regard to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一車輛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氣動懸吊系統包含:一供氣罐;一第一組氣墊,其定位於該車輛之一第一側上;一第二組氣墊,其定位於該車輛之一第二側上;及一雙動動態閥,其定位於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該雙動動態閥藉由一系列空氣軟管連接至該供氣罐、該第一組氣墊及該第二組氣墊。該雙動動態閥經調適以將空氣供應至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任一者,同時自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另一者排出空氣。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一車輛之氣動空氣懸吊系統,且特定言之係關於一種可將空氣供應至該懸吊系統之一側,同時自該懸吊系統之另一側移除空氣的雙動動態閥。
氣動空氣懸吊系統通常由一氣罐組成,該氣罐將空氣供應至安裝於車架或車體中間的車軸處之氣墊。氣罐透過一系列軟管及連接器連接至氣墊,該系列軟管及連接器將空氣自氣罐傳送至氣墊。在一些情況下,止回閥及調節器經併入而與空氣軟管同線,以提供必要保護來在氣墊故障之情況中防止氣墊過度膨脹或氣罐耗盡。氣動懸吊通常併入一負載調平閥,該負載調平閥可基於車輪負載或車輛負載而調整氣墊中之壓力。 車輛(包含但不限於重型卡車)中之最常見空氣懸吊使用一機械負載調平閥,該機械負載調平閥回應於佈置於懸吊上之負載而調整該空氣懸吊內之氣壓。在車輛加負載時,針對更高懸吊硬度及佈置於懸吊之頂部上的加重(負載)的更好支撐而增大氣壓。相反地,當負載被移除時,氣壓經減小以提供一較軟懸吊且防止車架被頂起。最終結果係一卡車「水平地」行駛,此意謂著該卡車獨立於其負載條件而以相同行駛高度行駛。 負載調平係透過前述機械調平閥(通常稱為「負載調平閥」或「行駛高度控制閥」)而完成。出於更好地獨立回應於任何不平坦道路或懸吊處之各側上的任何不均勻力之主要目的,一些卡車結構設計採用兩個調平閥(各側一個調平閥)。在此等系統中,調平閥嘗試使各側保持水平,因此達成一側間調平卡車。在一單閥懸吊系統或一雙閥懸吊系統中,先前技術之調平閥僅經設計以按一交替序列供應或排出空氣。因此,附接至一習知調平閥之氣墊皆可自調平閥均勻地接收空氣或皆可將空氣均勻地排放至調平閥。換言之,習知調平閥無法將空氣供應至一第一組附接氣墊,同時自一第二組附接氣墊排放空氣。 圖1繪示包括連接至複數個氣墊之一單一調平閥的先前技術之一個習知懸吊系統,其中各氣墊係由一氣袋形成。由於習知調平閥僅可以一交替序列供應或移除空氣,故圖1之懸吊系統中之所有氣袋自單一調平閥供應空氣或自單一調平閥排出空氣。因此,圖1之懸吊系統無法改變車輛之一側之高度而不對車輛之另一側作出相同變更,由此缺乏考慮車輛之非平衡負載及/或重量偏移之能力。因此,對於具有一個調平閥之懸吊系統,一旦卡車車體經調平至設定高度,該閥便主要保持閉合,因為甚至在一重量偏移之情況下,該調平閥仍未將任何空氣移除或添加至懸吊氣墊。 在先前技術中考慮一車輛之非平衡負載及重量偏移之一種嘗試係提供利用兩個負載調平閥之一懸吊系統,其中該車輛之各側上佈置一個閥,如圖2中展示。對於具有兩個負載調平閥之懸吊,各側中之空氣可經調整使得卡車保持靜態調平,且在一些情況下保持動態調平。例如,在卡車未側間調平時,一側升高而另一側降低。在此一情況下,較低側上之調平閥將空氣添加至懸吊,而另一側上之閥藉由自懸吊移除空氣而做相反的事以使升高側降低。由此,兩側上之調平閥執行正好相反的動作:一個閥釋放空氣,而另一閥添加更多空氣。一個調平閥增大一側上之懸吊硬度,而另一調平閥減小對置側上之懸吊硬度。然而,將一第二調平閥併入至懸吊系統中需要更多空氣軟管及耦合件,由此增加懸吊系統之成本且增大維護之可能性。此外,不管一懸吊系統是使用一個還是兩個習知閥,此等習知閥之設計導致對氣墊施加相同或類似動作,即,自氣墊添加或收回空氣。 此外,習知閥經設計以藉由在最初致動閥時阻礙閥之空氣流速而減小對氣墊內之氣壓過度補償或補償不足之可能性。據此,在致動調平閥之後需要更多時間來將氣墊設定至一所期望氣壓。儘管在閥之初始致動階段阻礙氣流可防止氣墊損失或接收過多空氣,但習知閥過慢地回應於通常在車輛移動時發生之動態、側間或前後重量偏移。此等重量偏移由於車輛在一彎曲道路上行駛而發生,或在加速及減速期間發生。因此,習知閥趨向於過遲地回應於一移動車輛之一爆發性重量偏移,從而最終增大在一移動突變(諸如一急轉彎)時車輛傾覆之可能性。此等翻覆通常係災難性的。 據此,需要一種可同時將空氣供應至一第一組氣墊且自一第二組氣墊排出空氣,使得一單調平閥懸吊系統可考慮一車輛之非平衡負載的雙動調平閥。此外,需要一種快速地回應於一移動車輛中之一動態重量偏移以減小在一移動突變(諸如一急轉彎)時車輛傾覆之風險的調平閥。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一車輛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氣動系統包含:一供氣罐;一第一組氣墊,其定位於該車輛之一第一側上;一第二組氣墊,其定位於該車輛之一第二側上;及一雙動動態閥,其定位於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該雙動動態閥藉由一系列空氣軟管連接至該供氣罐、該第一組氣墊及該第二組氣墊。該雙動動態閥經調適以回應於該等第一氣墊及該等第二氣墊進行之相反移動而將空氣供應至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任一者,同時自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另一者排出空氣。該雙動動態閥進一步經調適以回應於該第一組氣墊及該第二組氣墊進行之類似移動而均衡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 根據本發明之雙動動態閥包含一上外殼,該上外殼安裝於一下外殼上以形成一閥體,其中該閥體界定在該上外殼與該下外殼之間延伸的一室。該下外殼包括與該室連通之複數個口,該複數個口包含:一供氣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一側上;一排氣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二側上;一第一氣墊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三側上;及一第二氣墊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三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四側上。該雙動動態閥進一步包含一控制臂,該控制臂具有附接至該上外殼之一上表面的一第一端,其中該控制臂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該氣動懸吊系統之一伸展或壓縮而繞該閥體旋轉。一往復機構經接收於該閥體之該室中且藉由一支撐元件連接至該控制臂,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閥體之該室內繞該支撐元件旋轉以建立該等各自口之間的連通。在操作中,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以改變該供氣口、該排氣口、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口之間的連通。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直接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直接連通;(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直接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直接連通;及(iii)一基準位置,其中該第一氣墊口及該第二氣墊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當旋轉盤旋轉至不同角位置時,該旋轉盤亦控制通過該下外殼之各口的氣流之速率,同時維持該等口之間的一氣密連通,使得僅在該等連通口之間引導空氣。 根據本發明之一項實施例,該下外殼進一步包含與該上外殼之一下表面配合的一第一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界定複數個腔,該複數個腔包含:一供氣腔,其與該供氣口直接連通;一排氣腔,其與該排氣口直接連通;一第一氣墊腔,其與該第一氣墊口直接連通;及一第二氣墊腔,其與該第二氣墊口直接連通。此外,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四個長方形槽,其中在該四個長方形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周邊界定死帶(dead band)。各長方形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腔。因此,一旦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該雙動動態閥便將空氣供應至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一者,同時自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另一者清除空氣。 該旋轉盤之各長方形槽包括:一第一端,其經定位而相鄰於或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供氣腔或排氣腔;及一第二端,其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第一氣墊腔或第二氣墊腔。該槽之該第一端之寬度不等於該槽之該第二端之寬度。因此,當該旋轉盤旋轉時,該槽之形狀促成通過該雙動動態閥之空氣之流速的一變更。在一項實施例中,該等槽經配置使得該第一端之寬度大於該第二端之寬度,由此在該旋轉盤以較低旋轉角旋轉時,促成空氣之質量流速的一快速變更。在彼實施例中,隨著該旋轉盤繼續旋轉至一較高旋轉角,該等槽之形狀減小通過該雙動動態閥之空氣之質量流速的變更,由此使空氣之質量流速維持於一穩定狀態中。因此,該旋轉盤中之該槽之形狀剖面減輕回應於該懸吊系統上之一重量偏移而對該等氣墊過度加壓或加壓不足之風險。由於該旋轉盤容許在輕微旋轉下之一較大流速,故與先前技術之習知閥相比,該雙動動態閥極快地回應於該車輛中之動態重量偏移。本發明之懸吊系統之此快速回應時間顯著地減小在一急轉彎或其他動態操縱及快速地變更駕駛條件時車輛傾覆之可能性。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輔助盤及一旋轉盤,其中該輔助盤及該旋轉盤以一對準方式堆疊於該閥體之該室中。該輔助盤包含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及繞該中心孔隔開之複數個孔,其中各孔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腔。該輔助盤以一靜止狀態抵靠該下外殼之該第一表面,且該旋轉盤經結構設計以相對於該輔助盤旋轉。該輔助盤包含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之複數個溝槽或通孔。 在一項實施例中,該旋轉盤之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含一對弓形溝槽,其中各弓形溝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上覆於該下外殼之兩個各自腔及該輔助盤之兩個各自孔。此外,各弓形溝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設定於該基準位置中時,上覆於該輔助盤之該第一孔及該第二孔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腔及該第二腔。據此,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而該供氣口及該排氣口既未與該第一口連通,亦未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因此,當該旋轉盤設定至該基準位置時,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變得均衡。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旋轉盤之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含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且沿該旋轉盤之該周邊延伸的四個盲溝槽。各盲溝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及該第二角位置時,位於該輔助盤之一各自孔上方。據此,一旦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該雙動動態閥便將空氣供應至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一者,同時自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另一者清除空氣。另外,該旋轉盤可包含一對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其中各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在一對盲溝槽或通孔之間延伸以建立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交叉流。據此,當該旋轉盤設定至一基準位置時,該第一氣墊口及該第二氣墊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該第一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使得該懸吊系統之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均衡。 在參考隨附圖式考量下文描述及隨附技術方案之後,本發明之標的物之其他特徵及特性、以及操作方法、結構之相關元件及部件組合之功能與製造之經濟性將變得更顯而易見,所有該等隨附圖式形成本發明之一部分,其中相似參考符號指定各個圖中之對應部件。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根據35 U.S.C. § 119(e)主張2016年6月20日申請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352,224號及2016年11月17日申請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423,298號的申請日之權利,該等案之揭示內容之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應理解,下文段落中提供之各種發明元件、特徵及步驟可不受限地與本申請案之任何部分(包含摘要、發明概要、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中揭示之任何其他發明元件、特徵及步驟組合。應理解,本發明不限於下文詳述之特定程序及材料且可如熟習此項技術者理解在某種程度改變。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一車輛之氣動空氣懸吊系統,其將空氣供應至該懸吊系統之一側,同時自該懸吊系統之另一側移除空氣。 圖3繪示根據本發明的併入一雙動動態閥100之一氣動懸吊系統10。氣動懸吊系統10包含將空氣供應至兩個氣動迴路14之一氣罐12。各氣動迴路14包含定位於一車輛(未展示)之一各自側上之一組氣墊16。一雙動動態閥100定位於兩個氣動迴路14之間且將氣罐12與藉由一系列空氣軟管18a至18c連接之兩個氣動迴路14連接。在一項實施例中,空氣軟管18a至18c係具有約10 mm至25 mm之一孔(內)徑之大容量空氣管線。在另一實施例中,空氣軟管18a至18c係較小的,具有約12 mm (1/2英寸)之一孔隙。在其他實施例中,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具有不同直徑大小之空氣軟管可併入氣動懸吊系統中。 在所繪示實施例中,該系列空氣軟管18a至18c包含將供氣罐12連接至雙動動態閥100之一供氣軟管18a。一對閥軟管18b在雙動動態閥100與一各自歧管19之間延伸。此外,該系列空氣軟管18a至18c包含兩對氣墊軟管18c,其中各氣墊軟管18c在一各自歧管19與一各自氣袋或氣墊16之間延伸。在所繪示實施例中,各閥軟管18b為相等大小及長度,且各氣墊軟管18c為相等大小及長度。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空氣軟管18a至18c可具有不同大小及尺寸以儘可能地均衡在各側上之氣墊當中之氣流及側間氣流。根據本發明之一雙動動態閥100經調適以適當地(靜態地及動態地兩者)調整懸吊系統10之對置側上之氣壓(或懸吊硬度)。雙動動態閥100操作,使得懸吊系統10之一側上之氣壓增大,同時懸吊系統10之對置側上之氣壓減小達一給定(或設定)比,標稱上1:1。該氣動懸吊系統可用於重型卡車中,諸如一拖車、小型運貨車、客車、休旅車及將受益於該系統之任何其他類型之車輛。該氣動懸吊系統可安裝於新造車輛中或改裝至製造有其他懸吊系統之車輛中。 一種用根據本發明之一雙動動態閥改裝一車輛之方法包含提供一氣罐、一壓縮器、複數個空氣軟管、一雙動動態閥及至少兩組氣墊之步驟。各組氣墊可藉由提供一組支架(諸如一上氣墊支架及一下氣墊支架)而安裝於車輛之車架與車軸之間。下氣墊支架將一各自氣墊固定至車軸,且一上氣墊支架將該各自氣墊固定至車架。在將一組氣墊安裝至各車輛側之後,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判定車輛之初始行駛高度;及判定雙動動態閥應相對於車架安裝之一位置。可藉由量測車軸管之頂部與車架之底部之間的差而計算初始行駛高度。在將雙動動態閥安裝至車架之後,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將雙動動態閥之控制臂連結至車輛之兩側上之一各自氣墊支架,使得控制臂回應於車輛之兩側上之氣墊之移動而移動。為了將控制臂連結至氣墊支架,可在沿下氣墊支架之選定位置處鑽孔,藉此一連結可自下氣墊支架延伸至雙動動態閥之控制臂。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安裝將雙動動態閥連接至氣墊之氣墊軟管管線;及安裝一供氣軟管以將雙動動態閥連結至氣罐及壓縮器。氣墊軟管管線可為相等長度及/或相等直徑的管線。 雙動動態閥100將空氣通道併入至懸吊系統10之兩側。在操作中,雙動動態閥100藉由將懸吊系統之一側上之一組氣墊連接至氣罐而將空氣供應至該等氣墊。同時,雙動動態閥100藉由將懸吊系統之對置側上之另一組氣墊連接至周圍壓力(外側空氣)而自該組氣墊清除(或移除)空氣。由於氣墊之內部壓力高於外側壓力,故空氣逃逸至外側,從而使內部氣墊壓力降低。此與經結構設計以在分開的調平動作中均勻地增大或減小所有附接氣墊中之氣壓的先前技術之習知調平閥形成對比。根據本發明之雙動動態閥100同時在一單一調平動作中降低(卡車之一側上之)一組氣墊中之氣壓,並增大(與該側對置之側上之)另一組氣墊中之氣壓。 圖4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項實施例的雙動動態閥100之一側視圖。雙動動態閥100包含一閥體110,該閥體110包括安裝於一下外殼130上之一上外殼120。根據圖5a至圖5c中展示之一項實施例,下外殼130包括一正方形歧管殼體132,該正方形歧管殼體132具有一中心孔132a及至少四個口134a至134d,包含:一供氣口134a,其連接至一氣罐(未展示);一排氣口134b,其用於自氣墊(未展示)清除空氣;一第一口134c,其連接至一第一組氣墊(未展示);及一第二口134d,其連接至一第二組氣墊(未展示)。如圖5a中展示,第一口134c及第二口134d經配置使得雙動動態閥100連接至一車輛之一右側上之氣墊及該車輛之一左側上之氣墊兩者。換言之,若下外殼130之第一口134c連接至一側(即,右側)上之第一組氣墊,則下外殼130之第二口134d連接至對置側(即,左側)上之第二組氣墊。該等口進一步經配置使得下外殼130之一側上之供氣口134a與下外殼130之一對置側上之排氣口134b重合。歧管殼體132之所有口134a至134d係氣密性的。因此,當一各自口敞開時,空氣僅穿過敞開口,且當一各自口閉合時,空氣無法穿過該閉合口。 如圖5a至圖5c中展示,下外殼130進一步包括接收於歧管殼體132之中心孔132a中之一內部主體136,其中內部主體136之一第一表面136a與歧管殼體132之一上表面132b齊平。歧管殼體132之上表面132b經結構設計以與上外殼120之一下表面配合。內部主體136包含複數個盲孔137a至137d,其中一各自盲孔連接至歧管殼體132之一各自口以建立至歧管殼體132之各口的一單獨氣流通道。因此,對第一組氣墊供應及清除空氣獨立於對第二組氣墊供應及清除空氣而發生。內部主體136之第一表面136a界定與內部主體136之盲孔137a至137d連接的複數個腔138a至138d。供氣口134a藉由內部主體136之盲孔137a而連結至一供氣腔138a,且排氣口134b藉由內部主體136之盲孔137b而連結至一排氣腔138b。此外,第一口134c藉由內部主體136之盲孔137c而連結至一第一腔138c,且第二口134d藉由內部主體136之盲孔137d而連結至一第二腔138d。內部主體136進一步包含一中心腔138e,該中心腔138e經結構設計以接收延伸通過閥體110之上外殼120的一支撐元件。 圖6a至圖6c繪示內部主體136’之一替代實施例。類似於圖5a至圖5c中展示之實施例,圖6a至圖6c中展示之內部主體136’包括複數個腔138a至138d,該複數個腔138a至138d藉由一各自盲孔137a至137d而連結至歧管殼體132之口134a至134d。然而,如圖6a至圖6c中展示,內部主體136’包含與連接至歧管殼體132之第一口134c及第二口134d之盲孔137c及137d對準之一對橫向孔137e及137f。據此,當雙動動態閥100設定至一基準位置時(其中沒有一組氣墊與供氣口134a或清除口134b連通),第一口134c藉由該對橫向孔137e及137f而與第二口134d連結。因此,第一組氣墊與第二組氣墊連通,由此均衡第一組氣墊與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藉由在懸吊系統之兩側上提供相等氣壓,動態閥100最終能夠確保在設定至基準位置時車輛水平地行駛。 如圖4及圖7中展示,雙動動態閥100亦包括一控制臂140,該控制臂140佈置於閥體110之外側且包含附接至上外殼120之上表面的一第一端142。參考圖8,控制臂140經結構設計以約在上外殼120之標稱中心處以一旋轉運動繞閥體110樞轉,該旋轉運動係由懸吊之氣墊相對於一車體或底盤之向上及向下運動(通常稱為懸吊伸展(回跳(rebound))及壓縮(上跳(jounce)))引起。在所繪示實施例中,閥體110連接至僅一個控制臂140。 圖9a及圖9b繪示在不同位置之間樞轉的控制臂140之操作。如圖9a中展示,控制臂140隨著懸吊壓縮而上移。如圖9b中展示,控制臂140隨著懸吊伸展而下移。控制臂140之旋轉運動使供氣口與清除口之間的空氣通道分別與第一組氣墊及第二組氣墊以一正好相反的方式側間對準。換言之,當一組氣墊與供氣口134a連通時,另一組氣墊與排氣口134b連通。如圖9a中展示,控制臂140至上側之移動引起第一口134c與供氣口134a連通且引起第二口134d與排氣口134b連通。因此,將空氣供應至第一組氣墊,同時自第二組氣墊移除空氣。相反地,如圖9b中展示,控制臂140至下側之移動引起供氣口134a與第二口134d連通且引起排氣口134b與第一口134c連通。當控制臂140處於水平定向時,所有口閉合,且氣墊既未連接至供氣口,亦未連接至清除口。據此,雙動動態閥100需要使用僅一個控制臂140來改變下外殼130之氣流通道與不同口之間的連通。 圖10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雙動動態閥100之一側截面視圖。如圖10中展示,上外殼120安裝於下外殼130上以界定一室150及至雙動動態閥100之各口的單獨氣流通道152。一O環154佈置於上外殼120與下外殼130之間以確保對室150之一氣密密封。室150接收連接至控制臂140之一或多個往復機構160及一或多個支撐元件。在所繪示實施例中,支撐元件包含延伸通過室150之一柱172,其中該柱172之一端自上外殼120之上表面突出且該柱172之另一端接收於下外殼130中。控制臂140之第一端142接收於自上外殼120之上表面突出的柱172之端上。支撐元件進一步包含一螺帽174,該螺帽174擱置於控制臂140之第一端142上且接收於自上外殼120之上表面突出的柱172之端上,由此將控制臂140固定至閥體110。柱172亦延伸通過室150內之往復機構160,使得控制臂140藉由支撐元件而連接至往復機構160。控制臂140與往復機構160之間的連接經結構設計使得往復機構160可在室150內相對於閥體110自由地旋轉。 在操作中,控制臂140相對於閥體110之旋轉引發往復機構160之旋轉。往復機構160由任何設計配置組成,該等設計配置使下外殼130之氣流通道能夠與第一腔138c及第二腔138d對準或未對準,由此分別將下外殼130之各側上之氣墊連接至供氣口134a及排氣口134b。雙動動態閥100之閥體110容置往復機構160、支撐元件及氣流通道152,使得將自供氣罐(未展示)接收之空氣適當地分配至一組氣墊,同時自另一組氣墊移除空氣。 圖1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上外殼120之一底部截面視圖。上外殼120包含一圓形外脊122,該圓形外脊122界定形成於雙動動態閥100之閥體110中的室之一輪廓。上脊122接收O環154以形成對室150之一氣密密封。上外殼120亦包含與外脊122同心之一圓形內脊124。內脊124與往復機構160之周長對準,其中往復機構160抵著上外殼120彈簧負載。上外殼120進一步界定一中心孔126,該中心孔126接收延伸通過上外殼120之柱172。上外殼120包含安裝孔128。在一項實施例中,一安裝孔128定位於上外殼120之各邊角處。上外殼120之各安裝孔128與下外殼130之一各自安裝孔對準,使得一緊固件可接收於各對經對準安裝孔內,由此確保下外殼130及上外殼120固定在一起。 圖12繪示根據本發明的柱172’之一替代實施例,其中柱172’經結構設計以接收於圖6a至圖6c中展示之內部主體136’之中心腔138e中。如圖12中展示,柱172’包含一心軸172a及自該心軸172a之一上表面突出的一頭部172b。柱172’之頭部172b經結構設計以延伸於閥體110外側且接收控制臂140之第一端142及螺帽174以將控制臂140固定至閥體110。柱172’進一步包含自心軸172a之一下表面突出的一腿部172c。腿部172c界定一槽172d,該槽172d經結構設計以與內部主體136’之該對橫向孔137e及137f對準。據此,當雙動動態閥100設定至一基準位置時,柱172’之槽172d允許第一口134c與第二口134d連結。因此,第一組氣墊與第二組氣墊連通,由此均衡第一組氣墊與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在控制臂140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時,柱172’之槽172d設定至一不同角位置,其中柱172’之槽172d未與橫向孔137e及137f對準。因此,當該控制臂自其水平位置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時,第一組氣墊未與第二組氣墊連通。 圖13a及圖13b繪示根據本發明的往復機構160之一例示性實施例,其中往復機構160包括一旋轉盤200。如圖13a及圖13b中展示,旋轉盤200界定一中心孔隙210,該中心孔隙210經結構設計以接收一支撐元件(諸如一柱)以將旋轉盤200固定於閥體110之室150內。旋轉盤200經結構設計以繞支撐元件旋轉,由此將中心孔隙210界定為一樞轉點。旋轉盤200包含繞中心孔隙210隔開的四個長方形槽220,其中在該四個長方形槽220間且沿旋轉盤200之周邊界定死帶230。參考圖13b,四個槽220未繞中心孔隙210同心地配置。各槽220包含一第一端222,該第一端222經定位而相鄰於或上覆於各自供氣腔或排氣腔之一者。各槽220包含一第二端224,該第二端224上覆於下外殼130之各自第一腔或第二腔之一者。各槽220之第一端222上覆於半徑R2
界定之一圓,且各槽220之第二端224上覆於半徑R3
界定之一圓,其中半徑R2
不同於半徑R3
。此外,如圖13a及圖13b中展示,槽220之第一端222之寬度不同於槽220之第二端224之寬度。圖13a展示其中各槽220之寬度自第一端222變窄至第二端224的設計實施例。據此,當旋轉盤200稍微旋轉至一較低旋轉角時,槽220之第一端222經結構設計以上覆於一各自腔之一較大部分,如由圖13b中之半徑R4
指示。槽220之第二端224經結構設計以在旋轉盤200進一步旋轉至一較高旋轉角時,上覆於一各自腔之一小部分,如由圖13b中之半徑R5
指示。歸因於槽220之數目及形狀,與先前技術之習知閥之旋轉盤中的死帶之表面積相比,旋轉盤200擁有死帶230之更小表面積。旋轉盤200可與如圖26b中展示且如下文描述之一副盤450組合提供。旋轉盤200可以一對準方式與一副盤450一起堆疊於閥體110中。 在所繪示實施例中,四個槽220沿旋轉盤200之佈置經設計使得四個槽220可取決於旋轉盤200之角位置而上覆於下外殼130之各腔,包含供氣腔138a、排氣腔138b、第一腔138c及第二腔138d。然而,當旋轉盤200設定至一基準位置時,該盤200之死帶230覆蓋下外殼130之供氣腔138a及排氣腔138b兩者。因此,當旋轉盤200設定至基準位置時,旋轉盤200中之槽220皆未上覆於下外殼130之供氣腔138a或排氣腔138b。 圖14a至圖14c及圖15a至圖15b繪示回應於控制臂140之順時針及逆時針旋轉之旋轉盤200的操作。由旋轉盤200之角位置判定旋轉盤200之槽220與下外殼130之腔之間的對準。旋轉盤200之角位置隨著控制臂140繞雙動動態閥100之閥體110樞轉而變更。如圖14a中展示,當控制臂140設定至一水平位置時,旋轉盤200設定至一基準位置,其中旋轉盤200之死帶230上覆於下外殼130之供氣腔138a及排氣腔138b兩者。因此,當旋轉盤200設定於基準位置處時,所有口閉合,且氣墊既未連接至供氣口134a,亦未連接至排氣口134b。如圖14b及圖15a中展示,歸因於控制臂140之逆時針旋轉,旋轉盤200旋轉至一角位置,其中槽220之配置連接供氣腔138a與第一腔138c且連接排氣腔138b與第二腔138d。因此,將空氣供應至第一組氣墊,且同時自第二組氣墊清除空氣。如圖14c及圖15b中展示,歸因於控制臂140之順時針旋轉,旋轉盤200旋轉至一角位置,其中槽220之配置連接供氣腔138a與第二腔138d且連接排氣腔138b與第一腔138c。據此,將空氣供應至第二組氣墊,且同時自第一組氣墊清除空氣。因此,雙動動態閥100能夠將空氣供應至車輛之一組氣墊,同時自車輛之另一組氣墊排出空氣。雙動動態閥100藉由僅使用一個旋轉盤而完成供應空氣及排出空氣之同時動作,由此簡化安裝程序且減小成本。 此外,由於雙動動態閥100能夠同時將空氣供應至一第一組氣墊且自一第二組氣墊清除空氣,故根據本發明的併入雙動動態閥100之一懸吊系統能夠增大車輛之一側上之所期望穩定力,同時減小車輛之另一側上之非期望去穩定力。相比之下,先前技術之單動閥僅能夠將一相等力施加至車輛之各側。例如,如圖16中展示,若車輛正通過一彎道,則車輛之車體趨向於傾向一側(標稱上傾向其面對該彎道外側之側),從而導致更多重量分配至車輛之彼側。作為回應,雙動動態閥100能夠將空氣供應至定位於面對彎道的車輛側上之氣墊,同時自定位於車輛之對置側上的氣墊移除空氣,由此藉由協調動作而快速地增大移動車輛之穩定性。先前技術閥無法提供穩定力同時最小化去穩定力。因此,包含根據本發明的併入一雙動動態閥100之一懸吊系統的車輛能夠以較小之傾覆可能性依較快速度操縱急轉彎。 除將空氣提供至一第一組氣墊,同時自一第二組氣墊清除空氣外,旋轉盤200亦控制在旋轉盤200旋轉至不同角位置時,通過下外殼130之各口的氣流之速率。如圖17中展示,一各自槽220之第一端222在寬度上不同於各自槽220之第二端224。圖17中之例示性實施例展示其中一各自槽220之第一端222寬於各自槽220之第二端224的旋轉盤200。此外,供氣腔138a及排氣腔138b之大小藉由具有範圍自3.0 mm至10.0 mm之一直徑而與習知閥中的腔相比被擴大。 根據圖17中之配置,當旋轉盤200以一較低旋轉角旋轉且槽220之一者開始與下外殼之供氣腔或排氣腔重疊時,歸因於第一端222之大寬度與供氣腔及排氣腔之擴大直徑,藉由各自槽220暴露供氣腔或排氣腔之一較大部分。然而,當旋轉盤200以一較高旋轉角旋轉時,由於各自槽220朝向其第二端224變窄,故藉由該槽暴露供氣腔或排氣腔之一較小部分。因此,在當藉由控制臂140稍微旋轉旋轉盤200之情況中,在經連接口之間存在較小氣流限制,由此提供流動通過下外殼130中之氣流通道的空氣之質量流速之一快速增大。 圖31a繪示根據本發明的盤旋轉之度數與空氣之流速之間的關係。如圖31a中展示,x軸反映盤旋轉之度數,且y軸指示流動通過動態雙動閥之空氣之質量流速。據此,可藉由取得相對於旋轉度數指示質量流速的線之斜率(即,導數)而判定質量流速之變更。根據本發明的旋轉盤之基準位置對應於x軸與y軸之間的相交點。如圖31a中展示,雙動動態閥100經結構設計使得當旋轉盤旋轉達一小度數時,流速依快速速率變更。另一方面,當藉由控制臂140使旋轉盤200旋轉甚至更多時,在經連接口之間存在較大氣流限制,由此提供流動通過下外殼130中之空氣通道的空氣之一穩定狀態質量流速。如由圖31a中之圖表展示,當旋轉盤旋轉達一較大度數時,空氣之質量流速接近一穩定狀態。圖31a中之圖表亦展示,當旋轉盤之死帶上覆於下外殼之供氣腔及排氣腔時,空氣之質量流速大約為零。 由於當旋轉盤200被稍微旋轉時,穿過雙動動態閥100的空氣之流速更大,故雙動動態閥100更多地回應於控制臂140之初始移動。因此,雙動動態閥100可回應於車輛之懸吊系統上之一動態重量偏移而以一較快速率改變氣墊之氣壓。然而,由於過於顯著地改變氣墊之氣壓可因對氣墊之壓力過度補償或補償不足而使車輛傾覆的風險變大,故當旋轉盤200進一步旋轉至一更大旋轉角時,該雙動閥如上文描述般調適以限制穿過下外殼130之口的空氣之流速。因此,與由雙動動態閥100所作之初始回應相比,控制臂140回應於移動車輛之重量偏移之更進一步樞轉導致氣墊之壓力的更慢改變。因此,旋轉盤200中之槽220之形狀剖面減輕對氣墊過度加壓或加壓不足之風險,同時仍允許雙動動態閥100回應於佈置於車輛之懸吊系統上的一動態負載。 圖18、圖19、圖20a及圖21a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替代實施例的一雙動動態閥300之不同視圖。圖18、圖19、圖20a及圖21a中展示之雙動動態閥300包含一閥體310,該閥體310包括安裝至一下外殼330之一上外殼320,其中一控制臂340附接至上外殼320。上外殼320藉由兩組螺釘312及314而安裝至下外殼330,該兩組螺釘312及314接收於延伸通過上外殼320及下外殼330之邊角的安裝孔中。 如圖20b及圖21b中展示,閥體310界定上外殼320與下外殼330之間的一室350。參考圖18、圖20b及圖21b,閥體310包含一第一O環352,該第一O環352定位於上外殼320與下外殼330之間以確保對室350之一氣密密封。室350接收連接至控制臂340之一或多個往復機構及一或多個支撐元件。在圖18、圖20a至圖20b及圖21a至圖21b中展示之所繪示實施例中,往復機構包含一輔助盤410及一旋轉盤420,其中輔助盤410及旋轉盤420以一對準方式堆疊且藉由複數個壓縮彈簧354抵著上外殼320之一第一表面322彈簧負載。 此外,在圖18、圖20a至圖20b及圖21a至圖21b中展示之所繪示實施例中,支撐元件包含延伸通過室150之一柱372,其中柱372之一第一端372a自上外殼320之上表面突出且柱372之一第二端372b接收於下外殼330中。在某些實施例中,柱372在其第二端372b處無一槽,如圖20b中展示。控制臂340之第一端342接收於自上外殼320之一上表面突出的柱372之第一端372a上。支撐元件進一步包含一螺帽374,該螺帽374接收於柱372之第一端372a上以將控制臂340固定至上外殼320。據此,控制臂340藉由柱372而連接至輔助盤410及旋轉盤420兩者,其中控制臂340之樞轉引發旋轉盤420之旋轉。支撐元件進一步包含環繞柱372之第二端372b的一套筒376。套筒376經結構設計以在旋轉盤420旋轉時,將輔助盤410固持於一靜止狀態中。因此,在調平臂340樞轉時,旋轉盤420旋轉至一不同角位置,且輔助盤410被固持於一靜止狀態中,從而保持於相同角位置中。支撐元件進一步包含一O環377,該O環377繞室350中之柱372固定以確保柱372與上外殼320之間的一氣密密封。支撐元件亦包含一組墊圈378a及378b,該組墊圈378a及378b繞柱372固定以確保旋轉盤420及控制臂340可繞柱372旋轉。類似於圖4至圖17中展示之雙動動態閥100之實施例,雙動動態閥300需要使用僅一個控制臂340來改變下外殼330之氣流通道與不同口之間的連通。 參考圖22,下外殼330包括至少四個口334a至334d,包含:一供氣口334a,其連接至一氣罐(未展示);一排氣口334b,其用於自氣墊(未展示)清除空氣;一第一口334c,其連接至一第一組氣墊(未展示);及一第二口334d,其連接至一第二組氣墊(未展示)。第一口334c及第二口334d經配置使得雙動動態閥300連接至一車輛之一右側上之氣墊及該車輛之一左側上之氣墊兩者。口334a至334d進一步經配置使得下外殼330之一側上之供氣口334a與下外殼330之一對置側上之排氣口334b重合。 如圖20b及圖21b中展示,下外殼330包含至該下外殼之各口334a至334d的單獨氣流通道332a至332d,使得對第一組氣墊供應及清除空氣獨立於對第二組氣墊供應及清除空氣而發生。參考圖22,下外殼330包含界定複數個圓形腔338a至338d之一第一表面336。供氣口334a藉由下外殼330之氣流通道332a而連結至一供氣腔338a,且排氣口334b藉由下外殼330之氣流通道332b而連結至一排氣腔338b。此外,第一口334c藉由下外殼330之氣流通道332c而連結至一第一腔338c,且第二口334d藉由下外殼330之氣流通道332d而連結至一第二腔338d。各腔338a至338d接收壓縮彈簧354之一者,使得往復機構之輔助盤410及旋轉盤420抵著上外殼320之第一表面322彈簧負載,由此確保下外殼330之腔338a至338d與經堆疊的輔助盤410及旋轉盤420之間的一氣密密封。下外殼330進一步包含一中心腔338e,該中心腔338e經結構設計以接收柱372之第二端372b。複數個腔338a至338d沿下外殼330之第一表面336繞中心腔338e對稱地隔開。 圖3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上外殼320之一底部截面視圖。上外殼320包含一圓形外脊324,該圓形外脊324界定形成於閥體310中的室350之一輪廓。上脊324接收O環352以形成對室350之一氣密密封。上外殼320之第一表面322在外脊324內延伸,藉此旋轉盤420抵著上外殼320之第一表面322彈簧負載。上外殼320進一步界定接收柱372之第一端372a的一中心孔326。上外殼320包含複數個安裝孔328。在一項實施例中,一各自安裝孔328定位於上外殼320之各邊角處。上外殼320之各安裝孔328與下外殼330之一各自安裝孔對準,使得螺釘312及314之一者可透過該等經對準安裝孔接收,由此確保下外殼330及上外殼320被固定在一起。 圖23a及圖23b繪示根據本發明的輔助盤410之一例示性實施例。輔助盤410包括一圓形盤體412及對準於且上覆於下外殼330之腔338a至338d的複數個孔414a至414d。複數個孔414a至414d包含:一供氣孔414a,其上覆於下外殼330之供氣腔338a;一排氣孔414b,其上覆於下外殼330之排氣腔338b;一第一孔414c,其上覆於下外殼330之第一腔338c;及一第二孔414d,其上覆於下外殼330之第二腔338d。在所繪示實施例中,四個孔414a至414d沿輔助盤410之周邊相等地隔開達約90°。 輔助盤410進一步包含對準於且上覆於下外殼330之中心腔338e的一中心孔416。據此,柱372之第二端372b延伸通過輔助盤410之中心孔416,由此將輔助盤410固定於閥體310之室350內。輔助盤410藉由增大壓縮彈簧354與旋轉盤420之間的接觸表面積而減小抵著閥體之上外殼320密封旋轉盤420所需的彈簧力。因此,輔助盤410確保下外殼330之腔338a至338d與旋轉盤420之間的一氣密密封。 圖23c繪示其中孔414a至414d具有不同大小之輔助盤410。供氣孔414a包含一第一直徑,且排氣孔414b包含一第二直徑,其中供氣孔414a之第一直徑大於排氣孔414b之第二直徑。第一孔414c及第二孔414d各包含一第三直徑,其中第一孔414c之大小實質上等於第二孔414d之大小。排氣孔414b之第二直徑小於第一孔414c及第二孔414d之第三直徑,使得排氣孔414b小於供氣孔414a、第一孔414c及第二孔414d。各孔414a至414d之大小經選擇以容納雙動動態閥300之各自口之間的必要氣流。據此,孔414a至414d係在旋轉盤旋轉至不同角位置時,供雙動動態閥300調諧氣流的構件之一者。 圖23d及圖23e繪示根據本發明的輔助盤410之例示性實施例。圖23d中展示之輔助盤410類似於圖23a至圖23c中展示之輔助盤410。然而,輔助盤410包含沿輔助盤410之周邊邊緣安置的一或多個缺口418。圖23e中展示之輔助盤410包含沿輔助盤410之周邊邊緣安置的一或多個扁平邊緣419。缺口418及扁平邊緣419協助抵著下外殼330將輔助盤410定位及固持於適當位置中,由此確保輔助盤410保持以一靜止狀態固定至下外殼330。 圖24a至圖24c繪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盤420之一例示性實施例。如圖24a至圖24c中展示,旋轉盤420包含:一第一表面420a,其經結構設計以與輔助盤410之一上表面410a配合;及一第二表面420b,其抵靠上外殼320之第一表面。在所繪示實施例中,旋轉盤420之大小等同於輔助盤410之大小,使得旋轉盤420之外邊緣與輔助盤410之外邊緣齊平。然而,根據其他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旋轉盤420之大小亦可相對於輔助盤410之大小而變化。旋轉盤420包含一中心孔隙422,該中心孔隙422經結構設計以接收柱372以將旋轉盤420固定於閥體310之室350內。旋轉盤420經結構設計以繞柱372旋轉,由此將中心孔隙422界定為一樞轉點。旋轉盤420在一或多個角位置之間相對於輔助盤410旋轉,同時抵著下外殼330將輔助盤410固持於一靜止狀態中。 旋轉盤420包含繞中心孔隙422隔開之兩個弓形溝槽424,其中各溝槽424之輪廓在溝槽424之一第一端424a與一第二端424b之間沿旋轉盤420之周邊延伸。如圖24c中展示,各溝槽424自旋轉盤420之第一表面420a凹陷,但未完全延伸至該旋轉盤之第二表面420b。各溝槽424亦包含形成於一對彎曲部424d之間的一唇部424c,其中該唇部424c朝向旋轉盤420之中心孔隙422延伸。唇部424c及彎曲部424d定位於溝槽424之第一端424a與第二端424b之間。旋轉盤420之第一表面420a界定溝槽424之輪廓與旋轉盤420之中心孔隙422及一外邊緣之間的死帶。 在所繪示實施例中,兩個溝槽424沿旋轉盤420之佈置經設計使得兩個溝槽424可取決於旋轉盤420之角位置而上覆於輔助盤410之各孔414a至414d及下外殼330之各腔338a至338d。然而,當旋轉盤420設定至一基準位置時,溝槽424之唇部424c及彎曲部424d包圍輔助盤410之供氣孔414a及排氣孔414b與下外殼之供氣腔338a及排氣腔338b兩者。旋轉盤420之第一表面420a覆蓋輔助盤410之供氣孔414a及排氣孔414b與下外殼330之供氣腔338a及排氣腔338b兩者。因此,當旋轉盤420設定至基準位置時,旋轉盤420中之溝槽424皆未上覆於輔助盤410之供氣孔414a及排氣孔414b與下外殼330之供氣腔338a或排氣腔338b。此外,當旋轉盤420設定至基準位置時,各溝槽424之第一端424a部分地上覆於下外殼330之第一腔338c及輔助盤410之第一孔414c,且各溝槽424之第二端424b部分地上覆於下外殼330之第二腔338d及輔助盤410之第二孔414d。由於在基準位置處溝槽424與輔助盤410之第一孔414c及第二孔414d與下外殼330之第一腔338c及第二腔338d部分地重疊,故當控制臂340設定至一水平位置時,雙動動態閥300可均衡第一組氣墊與第二組氣墊之間的壓力。 類似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旋轉盤200,圖24a至圖24c中展示之旋轉盤420之角位置隨著控制臂340繞雙動動態閥300之閥體310樞轉而變更。當控制臂340設定至一水平位置時,旋轉盤420設定至基準位置,其中旋轉盤420之第一表面420a上覆於下外殼330之供氣腔338a及排氣腔338b兩者。隨著控制臂340沿一逆時針方向旋轉,旋轉盤420旋轉至一第一角位置,其中溝槽424連接供氣腔338a與第一腔338c且連接排氣腔338b與第二腔338d。特定言之,溝槽424之一者的第一端424a及彎曲部424d之一者分別上覆於第一腔338c及供氣腔338a,且另一溝槽424的第二端424b及彎曲部424d之一者分別上覆於第二腔338d及排氣腔338b。因此,將空氣供應至第一組氣墊,且同時自第二組氣墊清除空氣。 隨著控制臂沿一順時針方向旋轉,旋轉盤420旋轉至一角位置,其中溝槽424之配置連接供氣腔338a與第二腔338d且連接排氣腔338b與第一腔338c。特定言之,溝槽424之一者的第一端424a及彎曲部424d之一者分別上覆於第一腔338c及排氣腔338b,且第二端424b及彎曲部424d之一者分別上覆於第二腔338d及供氣腔338a。據此,將空氣供應至第二組氣墊,且同時自第一組氣墊清除空氣。因此,雙動動態閥300能夠將空氣供應至車輛之一組氣墊,並自車輛之另一組氣墊排出空氣。 儘管在圖24a至圖24c中展示之實施例中,溝槽424之各端具有相等寬度,但在一替代實施例中,溝槽424之端424a之寬度可不同於溝槽424之端424b之寬度。據此,藉由提供具有不同寬度大小的各溝槽424之端,隨著旋轉盤420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至一較大度數,旋轉盤420可控制通過下外殼330之各口的空氣流速。 圖25a至圖25d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的旋轉盤實施例。圖25a至圖25d中展示之旋轉盤430包含:一第一表面430a,其經結構設計以與輔助盤410之一上表面410a配合;及一第二表面(未展示),其抵靠上外殼320之第一表面。此外,旋轉盤430包含一中心孔隙432,該中心孔隙432經結構設計以接收柱372以將旋轉盤430固定於閥體310之室350內,其中旋轉盤430經結構設計以繞柱372旋轉。然而,旋轉盤430包含繞中心孔隙432隔開且沿旋轉盤430之周邊延伸的四個盲溝槽434,而非具有僅一對弓形溝槽。在所繪示實施例中,四個盲溝槽434沿旋轉盤430之佈置經設計使得四個盲溝槽434可取決於旋轉盤430之角位置而與輔助盤410之各孔414a至414d重疊,包含供氣孔414a、排氣孔414b、第一孔414c及第二孔414d。然而,當旋轉盤430設定至一基準位置時,旋轉盤430之第一表面430a (即,死帶)覆蓋輔助盤410之供氣孔414a及排氣孔414b兩者。 旋轉盤430亦包含一對選用連接溝槽或通孔436,其中各連接溝槽或通孔436在旋轉盤430之兩個各自盲溝槽或通孔434之間延伸。在所繪示實施例中,連接溝槽436界定一弓形形狀,其中連接溝槽436之寬度保持沿連接溝槽436之長度實質上相同。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連接溝槽436可界定一變化的輪廓化形狀,例如,一沙漏或雙曲線形狀,其中連接溝槽436在其端處之寬度寬於沿連接溝槽436之一中心部之寬度。參見,例如圖25j。鑑於本發明中提供之導引,可據此改變連接溝槽436之形狀,使得在一對盲溝槽或通孔434之間提供空氣之必要流速。歸因於連接溝槽436在一各自對盲溝槽434之間延伸,當旋轉盤430設定於基準位置中時,氣動懸吊系統之第一氣墊與第二氣墊能夠透過下外殼330之第一口334c及第二口334d彼此連通,由此建立第一組氣墊與第二組氣墊之間的交叉流。在其中存在選用的連接溝槽或通孔436之實施例中,旋轉盤430類似於圖24a至24d中展示之旋轉盤420。在其中無選用的連接溝槽或通孔436之實施例中,旋轉盤430類似於圖14a至14c中展示之旋轉盤200。 參考圖25a至圖25d,各盲溝槽434包含一第一端434a,當旋轉盤430設定至一基準位置時,該第一端434a與輔助盤410之各自第一孔414c或第二孔414d及下外殼330之第一腔或第二腔重疊。據此,在一項實施例中,當旋轉盤430設定至一基準位置時,歸因於盲溝槽434之第一端434a與輔助盤410之第一孔414c及第二孔414d重疊且各連接溝槽436連結一對各自盲溝槽434,下外殼(例如,330或130)之第一口(例如,334c或134c)與第二口(例如,334d或134d)連通。此外,各盲溝槽434包含一第二端434b,當旋轉盤430設定至一基準位置時,該第二端434b與輔助盤410之各自供氣孔或排氣孔414及下外殼(例如,330或130)之供氣腔或排氣腔的一者相鄰但分離。由於在基準位置中,盲溝槽434之第二端434b未與輔助盤410之供氣孔或排氣孔414重疊,故在基準位置中,既非供氣口(例如,334a或134a)亦非排氣口(例如,334b或134b)與旋轉盤430之盲溝槽434連通。此外,在所繪示實施例中,盲溝槽434之各端434a及434b界定直線,該等直線形成各盲溝槽434之扁平端。與具有圓形端之溝槽相比,盲溝槽434之扁平端提供輔助盤410之一各自孔414上方之更多暴露。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一或多個盲溝槽434之端可具備非扁平例如圓形邊緣。 圖25a至圖25d繪示回應於控制臂340之順時針及逆時針旋轉之旋轉盤430的操作。由旋轉盤430之角位置判定旋轉盤430之盲溝槽434與輔助盤410之孔414之間的對準。旋轉盤430之角位置隨著控制臂340繞雙動動態閥300之閥體310樞轉而變更。如圖25a中展示,當控制臂340設定至一水平位置時,旋轉盤430設定至一基準位置,其中旋轉盤430之第一表面430a與輔助盤410之供氣孔414a及排氣孔414b兩者重疊。盲溝槽434之第一端434a與輔助盤410之第一孔414c及第二孔414d重疊,由此建立下外殼(例如,330或130)之第一口(例如,334c或134c)與第二口(例如,334d或134d)之間的連通。因此,當旋轉盤430設定於基準位置處時,第一氣墊與第二氣墊彼此連通,從而均衡懸吊系統之第一氣墊與第二氣墊之間的氣壓。 如圖25b中展示,歸因於控制臂340之順時針旋轉,旋轉盤430旋轉至一角位置,其中盲溝槽434之配置連接輔助盤410之供氣孔414a與第一孔414c且連接輔助盤410之排氣孔414b與第二孔414d。因此,將空氣供應至第一組氣墊,且同時自第二組氣墊清除空氣。如圖25c中展示,歸因於控制臂340之逆時針旋轉,旋轉盤430旋轉至一角位置,其中盲溝槽434之配置連接輔助盤410之供氣孔414a與第二孔414d且連接輔助盤410之排氣孔414b與第一孔414c。據此,將空氣供應至第二組氣墊,且同時自第一組氣墊清除空氣。因此,根據本發明的雙動動態閥300能夠透過使用僅一個旋轉盤來將空氣供應至車輛之一組氣墊,同時自車輛之另一組氣墊排出空氣。 隨著旋轉盤430旋轉至不同角位置,旋轉盤430亦控制通過下外殼330之各口的空氣之質量流速。如圖25a至25d中展示,各盲溝槽434之第一端434a及第二端434b之寬度不同於各溝槽434之一中心部434c之寬度。在所繪示實施例中,中心部434c之寬度小於各盲溝槽434之第一端434a或第二端434b之寬度。據此,當旋轉盤430以一較低旋轉角旋轉時,歸因於第一端434a及第二端434b之大寬度,由各自盲溝槽434暴露輔助盤410之各自孔414之一較大部分。然而,如圖25d中展示,當旋轉盤430以一較高旋轉角旋轉時,由於各自盲溝槽434自其第一端434a或第二端434b變窄至中心部434c,故由該盲溝槽434暴露輔助盤410之各自孔414之一較小部分。因此,在當藉由控制臂340而稍微旋轉旋轉盤430之情況中,在經連接口之間存在較小氣流限制,由此提供流動通過下外殼330中之空氣通道的空氣之質量流速之一快速增大。另一方面,當藉由控制臂340使旋轉盤430旋轉甚至更多時,在經連接口之間存在較大氣流限制,由此提供流動通過下外殼330中之空氣通道的空氣之一穩定狀態質量流速。圖31a及圖31b中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的盤旋轉之度數與空氣之流速之間的關係。 圖31b繪示在旋轉盤之順時針移動及逆時針移動兩者中,盤旋轉之度數與空氣之流速之間的關係。如圖31b中展示,x軸反映盤旋轉之度數,且y軸指示流動通過動態雙動閥之空氣之質量流速。據此,可藉由取得相對於旋轉度數指示質量流速的線之斜率(即,導數)而判定質量流速之變更。根據本發明的旋轉盤之基準位置對應於x軸與y軸之間的相交點。當旋轉盤沿任一方向自基準位置旋轉時,流速變更可歸類成三個階段:一死帶階段A1
、A2
,一快速增大階段B1
、B2
及一緩慢增大階段C1
、C2
。 第一,當旋轉盤沿任一方向僅旋轉少量(例如,一度)時,旋轉盤之死帶仍覆蓋輔助盤之供氣孔及排氣孔。據此,如圖31b中展示,在死帶階段A1
、A2
期間,流速保持實質上為零。第二,當旋轉盤繼續旋轉且盲溝槽或孔最初與輔助盤之供氣孔及排氣孔重疊時,流動通過閥體的空氣之流速快速地增大。如圖31b中展示,質量流速之斜率反映在快速增大階段B1
、B2
期間流速之一指數變更。第三,當旋轉盤進一步旋轉至一較大度數時,流動通過閥體之質量流速稍微增大,藉此空氣流速變更接近一穩定狀態。如圖31b中展示,質量流速之斜率反映在緩慢增大階段C1
、C2
期間流速之一線性變更。 圖31b進一步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在旋轉盤之順時針移動與逆時針移動之間的流速變更之一非對稱關係。如圖31b中展示,死帶區A1及A2使得其表示臂沿各自方向之相同或不同旋轉。舉例而言,死帶區A2使得其比死帶區A1延伸至一更大程度。據此,旋轉盤沿一個方向的旋轉必須遠於沿另一方向的旋轉以供連接溝槽或孔之一者開始與輔助盤之供氣孔或排氣孔之一者重疊。此外,如圖31b中展示,沿一個盤旋轉方向之流速之峰值及斜率未必相同於沿另一盤旋轉方向之流速之峰值及斜率。據此,與沿另一盤旋轉方向之流速相比,沿一個盤旋轉方向之流速可以一更快速率變更或達到一不同峰值。雙動動態閥可藉由變更盲溝槽或孔相對於輔助盤之供氣孔及排氣孔的佈置而在旋轉盤之順時針旋轉與逆時針旋轉之間非對稱地改變流速,如下文關於對應於圖25e至圖25k之描述進一步描述。 除改變盲溝槽434之寬度及/或輪廓化形狀外,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旋轉盤430亦可藉由其他方式控制通過下外殼330之各口的空氣之質量流速。例如,在一替代實施例中,除對盲溝槽434提供一輪廓化形狀外,各盲溝槽434之深度可改變,例如,自盲溝槽434之第一端434a或第二端434b減小至中心部434c。旋轉盤430之各盲溝槽434可在盲溝槽434之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具有一恆定寬度,但各盲溝槽434之深度可改變,例如,自盲溝槽434之第一端434a或第二端434b減小至中心部434c。替代地,該旋轉盤可包含四個通孔而非具有四個盲溝槽434。具有四個通孔之旋轉盤可抵靠下外殼330之第一表面336,且僅具有一中心孔隙而無其他孔之一副盤450可堆疊於該旋轉盤上且抵靠上外殼320之第一表面。 如圖25e至圖25h中展示,當旋轉盤430設定於基準位置中時,旋轉盤430可包含盲溝槽434之第二端434b與輔助盤410之下方供氣孔414a或排氣孔414b之一對應邊緣之間之不同分離距離。此外,當旋轉盤430設定於基準位置中時,盲溝槽434之第一端434a與輔助盤410之下方第一孔414c或第二孔414d之對應邊緣之間的重疊距離不等於盲溝槽434之第二端434b與輔助盤410之下方供氣孔414a或排氣孔414b之對應邊緣之間的分離距離。參考圖25f,盲溝槽434之第二端434b與下方供氣孔414a分離達一第一寬度438a,該第一寬度438a約等於一度之死帶。參考圖25g,盲溝槽434之第一端434a與下方第一孔414c或第二孔414d重疊達一第二寬度438b,該第二寬度438b約等於兩度之死帶。參考圖25h,盲溝槽434之第二端434b與下方排氣孔414b分離達一第三寬度438c,該第三寬度438c約等於三度之死帶。 圖25i至圖25k繪示回應於控制臂340之初始移動之旋轉盤430的操作。圖25i繪示稍微旋轉達約一度之旋轉盤430,其中旋轉盤430仍保持於由流程圖(圖31b)中之「A1」及「A2」表示的一死帶範圍中。因此,既未將空氣供應至第一組氣墊及第二組氣墊,亦未自第一組氣墊及第二組氣墊清除空氣。由於非對稱性,可針對供氣死帶及清除死帶提供不同死帶。雖然旋轉盤430保持於死帶範圍中,但各盲溝槽434之第一端434a仍與輔助盤410之一各自第一孔414c或第二孔414d重疊。據此,第一組氣墊繼續透過閥體310之第一口334c及第二口334d與第二組氣墊連通。 圖25j繪示旋轉達大約兩度之旋轉盤430,其中旋轉盤430設定至一供氣位置。在供氣位置中,盲溝槽434之一者與輔助盤410之供氣孔414a重疊(例如,部分重疊),而盲溝槽434皆未與輔助盤410之排氣孔414b重疊。此外,盲溝槽之一者保持與輔助盤410之第一孔414c重疊(例如,部分重疊),而盲溝槽之另一者保持與輔助盤410之第二孔414d重疊(例如,部分重疊)。據此,一旦旋轉盤430設定至供氣位置,雙動動態閥300便將空氣供應至第一組氣墊或第二組氣墊之一者,而未自第一組氣墊或第二組氣墊之另一者排放空氣。由於供氣孔414a及排氣孔414b各被旋轉盤430之僅一個盲溝槽434覆蓋,故當旋轉盤430設定至供氣位置時,第一組氣墊不再與第二組氣墊連通。 圖25k繪示旋轉大約三度之旋轉盤430,其中旋轉盤430設定至一雙動位置。在雙動位置中,旋轉盤430之各盲溝槽434與輔助盤410之一各自孔414a至414d重疊(例如,部分重疊)。因此,在雙動位置中,雙動動態閥300透過使用僅一個旋轉盤來將空氣供應至第一組氣墊或第二組氣墊之一者,同時自第一組氣墊或第二組氣墊之另一者移除空氣。歸因於圖25e至圖25k中展示之旋轉盤430之盲溝槽434相對於輔助盤410之孔414之定位,雙動動態閥300對將空氣供應至一各自組氣墊所作之回應快於對自一各自組氣墊排出空氣所作之回應。 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各盲溝槽434之第一端434a與輔助盤410之下方第一孔或第二孔之邊緣之間的重疊距離實質上等於各盲溝槽434之各第二端434b與輔助盤410之下方供氣孔或排氣孔之對應邊緣之間的分離距離(或間隙)。據此,隨著旋轉盤430旋轉,一個各自盲溝槽434之第二端434b開始與輔助盤410之一各自供氣孔或排氣孔重疊,且同時另一各自盲溝槽之第二端434b開始與輔助盤410之另一各自排氣孔或供氣孔重疊。因此,雙動動態閥300以相同速率對將空氣供應至氣動懸吊系統之一各自氣墊與自一各自氣墊排放空氣作出回應。 圖26a繪示根據本發明的往復機構之一替代實施例。類似於圖23a至圖23b及圖24a至圖24c中展示之實施例,往復機構包含一旋轉盤440及一副盤450 (圖26b)。然而,如圖26a中展示,旋轉盤440包含一對弓形通孔444而非溝槽,且旋轉盤440接收於下外殼330之第一表面336上。此外,該副盤包含一圓形實心盤體,該圓形實心盤體僅包含一中心孔452而無任何其他孔或溝槽。閥體310之柱372延伸通過副盤450。副盤450堆疊於旋轉盤440之一上表面上且抵靠上外殼320之第一表面322。旋轉盤440包含具有相同於副盤450之盤體之大小的一圓形盤體,且旋轉盤440及副盤450以一對準方式堆疊於閥體310之室350中。 如圖26a中展示,旋轉盤440包含一中心孔隙442,該中心孔隙442經結構設計以接收閥體310之柱372。旋轉盤440之該對弓形通孔444繞中心孔隙442隔開,其中通孔444在一第一端444a與一第二端444b之間沿旋轉盤440之周邊延伸。類似於圖24a至圖24c中展示的旋轉盤420之弓形溝槽424,圖25a中展示的旋轉盤440之各通孔444包含形成於一對彎曲部444d之間的一唇部444c,其中該唇部444c朝向旋轉盤440之中心孔隙延伸。 圖27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替代實施例的雙動動態閥300’之一分解視圖。類似於圖18中展示之雙動動態閥300,圖27中展示之雙動動態閥300’包含一閥體310,該閥體310包括安裝至一下外殼330之一上外殼320,其中一控制臂340附接至上外殼320。然而,雙動動態閥300’包括定位於該組往復機構與上外殼320之第一表面322之間的一盤簧460,而非具有接收於下外殼330之腔338a至338d中的四個壓縮彈簧354。用單一盤簧460取代複數個壓縮彈簧354簡化雙動動態閥之組裝及製造程序,同時仍在單獨空氣通道之間保留一氣密連接。 如圖27中展示,該組往復機構包含一輔助盤410、一旋轉盤430’及一副盤450’,其中所有三個盤以一對準方式堆疊於閥體310之室350內。輔助盤410類似於圖23a及圖23b中展示之實施例,其中輔助盤410包括一圓形盤體412及對準於且上覆於下外殼330之腔338a至338d的複數個孔414a至414d。此外,輔助盤410經結構設計以抵著下外殼330之第一表面336固持於一靜止狀態。旋轉盤430’類似於圖25a至圖25d中展示之實施例,其中旋轉盤430’經結構設計以在閥體310之室350內繞柱372旋轉。然而,旋轉盤430’包括完全延伸通過旋轉盤430’之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四個通孔而非具有四個盲溝槽434。 如圖27中展示,副盤450’堆疊於旋轉盤430’之一上表面上,且盤簧460抵著副盤450’之一上表面及上外殼320之一第一表面322壓縮。副盤450’延伸超出輔助盤410及旋轉盤430’之周邊邊緣且接合上外殼320之內部。據此,當旋轉盤430’旋轉時,副盤450’以一靜止狀態固定於閥體310之室350內。 參考圖28a,副盤450’包含一圓形盤體451及經擴大以免接觸閥體310之柱372的一中心孔452,該柱372穿過中心孔452。在圖28b中展示之所繪示實施例中,副盤450’包含一對扁平邊緣454,使得副盤450’可對準及固定於上外殼320之內部內,由此確保副盤450’以一靜止狀態固持於閥體310之室350內。在圖28c中展示之所繪示實施例中,副盤450’包含沿副盤450’之邊緣定位的複數個缺口456。副盤450’之各缺口456經結構設計以接收上外殼320之一支柱(未展示),由此確保副盤450’以一靜止狀態固持於閥體310之室350內。 圖29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替代實施例的盤簧460之一實施例。圖29僅係出於繪示目的而提供且可根據本發明使用具有各種結構設計之盤簧。在一項實施例中,盤簧460係環形且變形成一波形結構設計。盤簧460抵著副盤450’之上表面偏置,由此使輔助盤410、旋轉盤430’及副盤450’抵靠下外殼330之第一表面336。據此,盤簧460以一壓縮、堆疊方式將所有盤維持於下外殼330之第一表面336與上外殼320之第一表面322之間。最終,藉由以一壓縮、堆疊方式維持所有盤,盤簧460確保對界定於閥體310內之所有通道之氣密性。 如本文中使用,術語「盤簧」指稱一或多個盤簧之一配置。可單獨地或成群地或成堆地使用一盤簧以達成一所期望負載。該盤簧經預設使得其在負載下將不會隨時間推移而鬆弛。盤簧可呈具有杯形及扁平化狀態的墊圈之形式。 如本文中使用,術語「交叉流」指稱第一組氣墊與第二組氣墊之間的一連通狀態,其中雙動動態閥建立第一組氣墊與第二組氣墊之間的連通,且雙動動態閥之第一口及第二口既未與供氣口連通,亦未與排氣口連通。 圖30a及圖30b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可耦合至雙動動態閥之一傾卸閥520。參考圖30a,傾卸閥520模組化至雙動動態閥之閥體且用來同時自懸吊系統之各氣墊移除所有空氣。因此,當車輛之一駕駛者或操作者期望自一車輛之所有氣墊排出空氣時,例如,當車輛之拖車正與牽引車連接或斷接時,或當一公車停下進行載客/下客時,傾卸閥520可經啟動以透過閥體500之第五口510轉移所有空氣。由於傾卸閥520模組化至閥體500,故可在使用者或操作者需要具有自懸吊系統之各氣墊移除所有空氣之傾卸功能的任何時間添加傾卸閥520。傾卸閥520經結構設計以與車輛之駕駛室中之一開關電子連結,使得車輛之駕駛者或操作者可在坐於車輛之駕駛室中時,致動傾卸閥。在操作中,傾卸閥520經結構設計以自第一組氣墊或第二組氣墊之一者排出空氣,同時排氣口自第一組氣墊或第二組氣墊之另一者清除空氣。傾卸閥520藉由用作具有雙動動態閥之一旁通閥而防止自供氣罐接收之空氣穿過第一口或第二口之任一者,其中傾卸閥520係壓力回應型的。 如圖30a中展示,傾卸閥520包含一歧管522,其中一柱塞524接收於歧管522中,其中柱塞524經結構設計以容許空氣在第五口510與一各自第一口或第二口530之間流通或不流通。參考圖30a,當傾卸閥520未啟動時,一足夠強的線性彈簧526將柱塞524偏置於一第一位置中,從而阻擋各自第一口或第二口530與第五口510之間的氣流。然而,如圖30b中展示,當傾卸閥520啟動時,將氣壓施加至柱塞524,從而克服彈簧526之力。據此,柱塞524向前滑動,從而允許各自第一口或第二口530與第五口510之間的連通。因此,傾卸閥520透過第五口自各自組氣墊之一者排出空氣,且排氣口134b透過排氣口134b自另一組氣墊之一者清除空氣,由此自車輛之各組氣墊排放空氣。 下表概述一左氣墊、一右氣墊與附接至一車輛之一車軸之一車體的移動之四種可能組合,其中左氣墊及右氣墊氣動地連結至根據本發明之一雙動動態閥。
依據一給定懸吊結構設計,雙動動態閥可普遍安裝於車輛之任一側上。對於其中閥安裝於車輛之左側上之情況,以下列方式管理車輛之兩側上的氣墊當中之空氣。在案例1中,左氣墊向上膨脹,而右氣墊向下收縮。因此,車體開始右翻。作為回應,雙動動態閥之控制臂自一水平位置沿一第一方向旋轉,使得旋轉盤自基準位置旋轉至一第一角位置。當旋轉盤設定於第一角位置中時,雙動動態閥自左氣墊移除空氣且同時將空氣供應至右氣墊,由此減小車體翻覆之可能性。在案例2中,左氣墊向下收縮,而右氣墊向上膨脹。因此,車體開始左翻。作為回應,雙動動態閥之控制臂自一水平位置沿與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旋轉,使得旋轉盤自基準位置旋轉至一第二角位置。當旋轉盤設定於第二角位置中時,雙動動態閥將空氣供應至左氣墊且同時自右氣墊移除空氣,由此減小車體翻覆之可能性。 除減小車輛翻覆之可能性外,當左氣墊及右氣墊兩者沿相同方向移動時,根據本發明之雙動動態閥亦促成一水平行駛高度。在案例3中,左氣墊及右氣墊兩者沿一向上方向膨脹,藉此車體自車軸沿一向上方向升高。作為回應,雙動動態閥之控制臂沿第一方向旋轉以返回至水平位置。當控制臂沿第一方向朝向水平位置旋轉時,雙動動態閥最初自左氣墊移除空氣且將空氣供應至右氣墊,但當控制臂設定於水平位置中時,雙動動態閥既未供應空氣至氣墊,亦未自氣墊移除空氣,此係因為旋轉盤設定於基準位置中。此外,由於當旋轉盤設定至基準位置且控制臂設定至水平位置時,左氣墊與右氣墊彼此連通,故左氣墊與右氣墊之間的氣壓變得均衡,由此促成車體之一水平行駛高度。在案例4中,左氣墊及右氣墊兩者向下收縮,藉此車體朝向車軸降低。作為回應,雙動動態閥之控制臂沿第二方向旋轉以返回至水平位置。當控制臂沿第二方向朝向水平位置旋轉時,雙動動態閥最初將空氣供應至左氣墊且自右氣墊移除空氣,但當控制臂設定於水平位置中時,雙動動態閥既未供應空氣至氣墊,亦未自氣墊移除空氣,此係因為旋轉盤設定於基準位置中。此外,由於當旋轉盤設定至基準位置且控制臂設定至水平位置時,左氣墊與右氣墊彼此連通,故左氣墊與右氣墊之間的氣壓變得均衡,由此促成車體之一水平行駛高度。 根據上文描述之各項實施例的雙動動態閥經結構設計以將空氣供應至第一組氣墊或第二組氣墊之任一者,同時自第一組氣墊或第二組氣墊之另一者排出空氣。此外,根據上文描述之各項實施例的雙動動態閥經結構設計以透過使用附接至閥體之僅一個控制臂而供應空氣至第一組氣墊或第二組氣墊或自第一組氣墊或第二組氣墊移除空氣,其中往復機構包含經結構設計以在一或多個角位置之間旋轉的僅一個盤。 本發明之各項實施例包括: 1. 一種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包括:一上外殼,其安裝於一下外殼上以形成一閥體,其中該閥體界定在該上外殼與該下外殼之間延伸的一室;該下外殼包括與該室連通之複數個口,其中該複數個口包含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一側上的一供氣口、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二側上的一排氣口、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三側上的一第一氣墊口及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三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四側上的一第二氣墊口;一控制臂,其具有附接至該上外殼之一上表面的一第一端,其中該控制臂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車輛懸吊系統之伸展或壓縮而繞該閥體旋轉;一往復機構,其定位於該閥體之該室中且藉由一支撐元件連接至該控制臂,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閥體之該室內繞該支撐元件旋轉;且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之間的連通且同時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另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另一者之間的連通。 2. 如項目1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以改變該供氣口、該排氣口、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口之間的連通。 3. 如項目1或2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4. 如項目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下外殼包含一對橫向孔且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一基準位置,其中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及該第二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透過該對橫向孔與該第二口連通以均衡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 5. 如項目1至4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下外殼進一步包含與該上外殼之一下表面配合的一第一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界定複數個腔,該複數個腔包含:一供氣腔,其與該供氣口直接連通;一排氣腔,其與該排氣口直接連通;一第一氣墊腔,其與該第一氣墊口直接連通;及一第二氣墊腔,其與該第二氣墊口直接連通。 6. 如項目1至5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含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長方形槽,其中在該等長方形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周邊界定死帶,其中各長方形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腔。 7. 如項目1至6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各長方形槽包含:一第一端,其經定位而相鄰於或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供氣腔或排氣腔;及一第二端,其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第一氣墊腔或第二氣墊腔,其中各槽之該第一端之寬度不等於各槽之該第二端之寬度。 8. 如項目1至7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輔助盤及一旋轉盤,該輔助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且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其中該輔助盤以一靜止狀態抵靠該下外殼之該第一表面並且該旋轉盤與該輔助盤對準且堆疊於該輔助盤之一上表面上,且該旋轉盤經結構設計以在該第一角位置與該第二角位置之間相對於該輔助盤旋轉。 9. 如項目1至8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進一步包含:一副盤,其堆疊於該旋轉盤之一上表面上;及一盤簧,其抵著該上外殼之一第一表面及該副盤之一上表面壓縮以按一堆疊方式將該輔助盤、該旋轉盤及該副盤維持於該閥體之該室內。 10. 如項目1至9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下外殼之該第一氣墊口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二氣墊口對準。 11. 如項目1至10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含一旋轉盤且該支撐元件包括一柱,其中該旋轉盤包含接收該柱之一中心孔隙且該柱包含延伸通過固定至該控制臂之該上外殼的一第一端及接收於該下外殼中之一第二端。 12. 如項目1至11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含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四個長方形槽,其中在該四個長方形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該周邊界定死帶,其中該旋轉盤之各長方形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一各自口直接連通。 13. 如項目1至12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含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兩個弓形溝槽,其中在該兩個弓形溝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該周邊界定死帶,其中該旋轉盤之各弓形溝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兩個各自口直接連通。 14. 如項目1至13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之四個盲溝槽或通孔及一對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其中各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在一對盲溝槽或通孔之間延伸,且該旋轉盤之各盲溝槽或通孔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一各自口直接連通。 15. 如項目1至14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進一步包含一傾卸口及一傾卸閥,其中該傾卸閥經結構設計以旁通自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至該傾卸口的連通。 16. 如項目1至15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傾卸閥進一步包括:一歧管,其連接該傾卸口與該供氣口及該下外殼之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及一柱塞,其接收於該歧管中。 17. 如項目1至16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傾卸閥進一步包括一彈簧,該彈簧使該柱塞偏置至該傾卸閥之該歧管內之一第一位置中,藉此該第一位置中之該柱塞防止該傾卸口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連通。 18. 如項目1至17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柱塞經結構設計以滑動至該傾卸閥之該歧管內之一第二位置中,藉此該第二位置中之該柱塞容許該傾卸口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連通。 19. 如項目1至18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藉此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 20. 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21. 如項目1至19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輔助盤包含複數個孔,且該輔助盤之各孔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腔,且其中該旋轉盤包含複數個盲溝槽,且該旋轉盤之各盲溝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設定於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中時,上覆於該輔助盤之一各自孔。 22. 如項目1至21中任一項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基準位置,其中該第一口及該第二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該第一口與該第二口連通;(ii)一供氣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口或該第二口之一者連通,且清除口既未與該第一口連通,亦未與該第二口連通;及(iii)一雙動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口或該第二口之一者連通,且該清除口與該第一口或該第二口之另一者連通。 23. 一種用於一車輛之氣動懸吊系統,其包括:一供氣罐;一第一氣墊,其定位於該車輛之一第一側上;一第二氣墊,其定位於該車輛之一第二側上;一雙動動態閥,其定位於該第一氣墊與該第二氣墊之間,其中該雙動動態閥藉由一系列空氣軟管連接至該供氣罐、該第一氣墊及該第二氣墊,其中該雙動動態閥經結構設計以將空氣供應至該第一氣墊或該第二氣墊之任一者且同時自該第一氣墊或該第二氣墊之另一者排出空氣。 24. 如項目23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雙動動態閥進一步包含:一上外殼,其安裝於一下外殼上以形成一閥體,其中該閥體界定在該上外殼與該下外殼之間延伸的一室;該下外殼包括與該室連通之複數個口,該複數個口包含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一側上的一供氣口、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二側上的一排氣口、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三側上的一第一氣墊口及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三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四側上的一第二氣墊口;其中該供氣口與該供氣罐連通,該排氣口與周圍空氣連通,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一氣墊連通,且該第二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連通;一控制臂,其具有附接至該上外殼之一上表面的一第一端,其中該控制臂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該氣動懸吊系統之一伸展或壓縮而繞該閥體旋轉;及一往復機構,其接收於該閥體之該室中且藉由一支撐元件連接至該控制臂,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閥體之該室內繞該支撐元件旋轉以建立該等各自口之間的連通。 25. 如項目23或24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以改變該供氣口、該排氣口、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口之間的連通。 26. 如項目23至25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27. 如項目23至26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下外殼進一步包含與該上外殼之一下表面配合的一第一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界定複數個腔,該複數個腔包含:一供氣腔,其與該供氣口直接連通;一排氣腔,其與該排氣口直接連通;一第一氣墊腔,其與該第一氣墊口直接連通;及一第二氣墊腔,其與該第二氣墊口直接連通。 28. 如項目23至27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界定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長方形槽,其中在該等長方形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周邊界定死帶,其中各長方形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腔。 29. 如項目23至28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各長方形槽包括:一第一端,其經定位而相鄰於或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供氣腔或排氣腔;及一第二端,其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第一氣墊腔或第二氣墊腔,其中各槽之該第一端之寬度不等於各槽之該第二端之寬度。 30. 如項目23至29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輔助盤及一旋轉盤,該輔助盤界定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且該旋轉盤界定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其中該輔助盤以一靜止狀態抵靠該下外殼之該第一表面並且該旋轉盤與該輔助盤對準且堆疊於該輔助盤之一上表面上,且該旋轉盤經結構設計以在該第一角位置與該第二角位置之間相對於該輔助盤旋轉。 31. 如項目23至30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進一步包含:一副盤,其堆疊於該旋轉盤之一上表面上;及一盤簧,其抵靠該上外殼之一第一表面及該副盤之一上表面壓縮以按一堆疊方式將該輔助盤、該旋轉盤及該副盤維持於該閥體之該室內。 32. 如項目23至31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基準位置,其中該第一口及該第二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該第一口與該第二口連通;(ii)一供氣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口或該第二口之一者連通,且清除口既未與該第一口連通,亦未與該第二口連通;及(iii)一雙動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口或該第二口之一者連通,且該清除口與該第一口或該第二口之另一者連通。 33. 如項目23至32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且該支撐元件包括一柱,藉此該旋轉盤包含接收該柱之一中心孔隙且該柱包含延伸通過固定至該控制臂之該上外殼的一第一端及接收於該下外殼中之一第二端。 34. 如項目23至33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複數個長方形槽,其中在該複數個長方形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該周邊界定死帶,藉此該旋轉盤之各長方形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一各自口直接連通。 35. 如項目23至34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兩個弓形溝槽,其中在該兩個弓形溝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該周邊界定死帶,藉此該旋轉盤之各弓形溝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兩個各自口直接連通。 36. 如項目23至35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之四個盲溝槽或通孔及一對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其中各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在一對盲溝槽或通孔之間延伸,且該旋轉盤之各盲溝槽或通孔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一各自口直接連通。 37. 如項目23至36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進一步包括一第五口及一傾卸閥,其中該傾卸閥經結構設計以旁通自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至該傾卸口的連通。 38. 如項目23至37中任一項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下外殼包含一對橫向孔且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一基準位置,藉此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及該第二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透過該對橫向孔與該第二口連通以均衡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 39. 一種用於調整一車輛之一氣動懸吊系統之氣壓的方法,該氣動懸吊系統包括:一供氣罐;一第一組氣墊,其係在該車輛之一第一側上;一第二組氣墊,其係在該車輛之一第二側上;及一雙動動態閥,其定位於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其中該雙動動態閥藉由一系列空氣軟管連接至該供氣罐、該第一組氣墊及該第二組氣墊,該方法包括:回應於由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一伸展或壓縮而將空氣自該供氣罐供應至該雙動動態閥;將空氣自該雙動動態閥供應至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被壓縮之一者;藉由該雙動動態閥自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被伸展之另一者移除空氣;且其中將空氣自該雙動動態閥供應至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被壓縮之一者與藉由該雙動動態閥自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被伸展之另一者移除空氣之步驟同時發生。 40. 如項目39之方法,其中該雙動動態閥進一步包含:一上外殼,其安裝於一下外殼上以形成一閥體,其中該閥體界定在該上外殼與該下外殼之間延伸的一室;該下外殼包括與該室連通之複數個口,該複數個口包含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一側上的一供氣口、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二側上的一排氣口、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三側上的一第一氣墊口及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三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四側上的一第二氣墊口;藉此該供氣口與該供氣罐直接連通,該排氣口與周圍空氣直接連通,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一組氣墊直接連通,且該第二氣墊口與該第二組氣墊直接連通;一控制臂,其具有附接至該上外殼之一上表面的一第一端,其中該控制臂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該氣動懸吊系統之一伸展或壓縮而繞該閥體旋轉;一往復機構,其接收於該閥體之該室中且藉由一支撐元件連接至該控制臂,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閥體之該室內繞該支撐元件旋轉以建立該等各自口之間的連通;且其中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41. 如項目39至4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使該往復機構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以同時將空氣自該供氣罐供應至該第一組氣墊且將空氣自該第二組氣墊排出至該周圍空氣。 42. 如項目39至4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使該往復機構旋轉至該第二角位置以同時將空氣自該供氣罐供應至該第二組氣墊且將空氣自該第一組氣墊排出至該周圍空氣。 43. 如項目39至4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使該往復機構旋轉至一基準位置,其中該雙動動態閥之該第一口及該第二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該第一口透過該下外殼中之一對橫向孔與該第二口連通以均衡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 44. 一種藉由下列步驟而改良在快速地變更駕駛條件期間之一車輛之穩定性的方法:回應於變更駕駛條件,藉由下列動作而控制至該車輛之第一側及第二側的氣流:將空氣供應至該車輛之該第一側或該車輛之該第二側的一者上之至少一個氣墊,同時自車輛之該第一側或該車輛之該第二側的另一者上之至少一個氣墊排出空氣以使需要升高之一車輛側升高且使需要降低之一車輛側降低;其中藉由連接至該車輛之該第一側上之該至少一個氣墊及該車輛之該第二側上之該至少一個氣墊的一雙動動態閥控制該氣流。 45. 如項目44之方法,其中該雙動動態閥進一步包含:一上外殼,其安裝於一下外殼上以形成一閥體,其中該閥體界定在該上外殼與該下外殼之間延伸的一室;該下外殼包括與該室連通之複數個口,其中該複數個口包含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一側上的一供氣口、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二側上的一排氣口、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三側上的一第一氣墊口及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三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四側上的一第二氣墊口;一控制臂,其具有附接至該上外殼之一上表面的一第一端,其中該控制臂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該懸吊系統之伸展或壓縮而繞該閥體旋轉;一往復機構,其定位於該閥體之該室中且藉由一支撐元件連接至該控制臂,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閥體之該室內繞該支撐元件旋轉;且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之間的連通且同時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另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另一者之間的連通。 46. 如項目44至45中任一項之方法,藉此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以改變該供氣口、該排氣口、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口之間的連通。 47. 如項目44至4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48. 如項目44至4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下外殼包含一對橫向孔且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一基準位置,藉此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及該第二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透過該對橫向孔與該第二口連通以均衡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 49. 一種使一駕駛者能夠更容易地控制一車輛之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將一空氣懸吊系統安裝於該車輛中,該空氣懸吊系統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變更駕駛條件,藉由下列動作而控制至該車輛之第一側及第二側的氣流:將氣流供應至該車輛之該第一側上的至少一個氣墊且同時自該車輛之該第二側上的至少一個氣墊釋放空氣以使需要升高之車輛側升高且使需要降低該車輛側降低;其中藉由連接至該車輛之該第一側上之該至少一個氣墊及該車輛之該第二側上之該至少一個氣墊的一雙動動態閥控制該氣流。 50. 如項目49之方法,其中該雙動動態閥進一步包含:一上外殼,其安裝於一下外殼上以形成一閥體,其中該閥體界定在該上外殼與該下外殼之間延伸的一室;該下外殼包括與該室連通之複數個口,其中該複數個口包含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一側上的一供氣口、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二側上的一排氣口、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三側上的一第一氣墊口及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三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四側上的一第二氣墊口;一控制臂,其具有附接至該上外殼之一上表面的一第一端,其中該控制臂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該懸吊系統之伸展或壓縮而繞該閥體旋轉;一往復機構,其定位於該閥體之該室中且藉由一支撐元件連接至該控制臂,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閥體之該室內繞該支撐元件旋轉;且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之間的連通且同時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另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另一者之間的連通。 51. 如項目49或5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以改變該供氣口、該排氣口、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口之間的連通。 52. 如項目49至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53. 一種用於一車輛雙動動態閥之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一盤體,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盤體之該第二表面與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對置;一中心孔隙,其自該第一表面完全延伸通過盤體至該第二表面;複數個弓形溝槽或通孔,其繞該中心孔隙隔開,其中各溝槽自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凹陷;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含一第一盲溝槽或通孔、一第二盲溝槽或通孔、一第三盲溝槽或通孔及一第四盲溝槽或通孔;其中各盲溝槽或通孔形成一弓形形狀且沿該旋轉盤之周邊安置。 54. 如項目53之旋轉盤,其中各溝槽或通孔包含在該溝槽或通孔之一第一端與該溝槽或通孔之一第二端之間延伸的一輪廓,各溝槽或通孔之該輪廓沿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之一周邊延伸。 55. 如項目53或54之旋轉盤,其中各溝槽或通孔包含形成於一對彎曲部之間的一唇部,藉此該唇部及該對彎曲部定位於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 56. 如項目53至55中任一項之旋轉盤,其中該唇部朝向該盤體之該中心孔隙延伸。 57. 如項目53至56中任一項之旋轉盤,其中各溝槽或通孔包含形成於該溝槽或通孔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的一中心部,且該溝槽或通孔之該第一端之寬度及/或深度與該第二端之寬度及/或深度不同於該中心部之寬度及/或深度。 58. 如項目53至57中任一項之旋轉盤,其中具有複數個弓形溝槽的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經結構設計以與一輔助盤之一上表面配合,該輔助盤包含複數個孔且該旋轉盤之該盤體經結構設計以抵著該輔助盤之該上表面旋轉。 59. 如項目53至58中任一項之旋轉盤,其中該複數個弓形溝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盤體設定於一第一角位置或一第二角位置處時,上覆於該輔助盤之各孔。 60. 如項目53至59中任一項之旋轉盤,其中具有複數個弓形溝槽的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經結構設計以與一輔助盤之一上表面配合,該輔助盤包含複數個孔且該旋轉盤之該盤體經結構設計以抵著該輔助盤之該上表面旋轉。 61. 如項目53至60中任一項之旋轉盤,其中當該盤體設定於一基準位置處時,各溝槽之該唇部及該對彎曲部包圍該輔助盤之一各自孔。 62. 如項目54至61中任一項之旋轉盤,其中當該盤體設定於一基準位置處時,各溝槽之該第一端及該第二端部分地上覆於該輔助盤之一各自孔。 63. 如項目54至62中任一項之旋轉盤,其中該中心孔隙經結構設計以接收一柱且該盤體經結構設計以繞該柱旋轉。 64. 如項目54之旋轉盤,其中具有複數個弓形通孔的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經結構設計以抵著一副盤之一上表面堆疊,其中該副盤係具有僅一個中心孔且無其他孔或溝槽之一圓形實心盤。 65. 如項目53之旋轉盤,其中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括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之四個盲溝槽或通孔及一對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其中各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在一對盲溝槽或通孔之間延伸。 66. 如項目53之旋轉盤,其中各盲溝槽或通孔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安置於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的一中心部,且該中心部之一寬度小於該第一端之一寬度或該第二端之一寬度。 67. 如項目53之旋轉盤,其中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含:一第一連接溝槽或通孔,其自該第一盲溝槽或通孔延伸至該第二盲溝槽或通孔;及一第二連接溝槽或通孔,其自該第三盲溝槽或通孔延伸至該第四盲溝槽或通孔。 68. 如項目67之旋轉盤,其中各連接溝槽形成一沙漏形狀。 69. 如項目53之旋轉盤,其中該第一盲溝槽或通孔、該第二盲溝槽或通孔、該第三盲溝槽或通孔及該第四盲溝槽或通孔沿該旋轉盤之該周邊非對稱地隔開。 70. 一種用於一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之往復機構,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其中該旋轉盤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盤體之該第二表面與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對置;一中心孔隙,其自該第一表面完全延伸通過旋轉盤至該第二表面;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其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且各溝槽自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凹陷;一輔助盤,其中該輔助盤包括: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一中心孔隙,其自該下表面完全延伸通過輔助盤至該上表面;複數個孔,其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且該複數個孔包含沿該輔助盤之周邊相等地隔開達約90°之一供氣孔、一排氣孔、一第一氣墊孔及一第二氣墊孔,且該供氣孔與該排氣孔對準,且該第一氣墊孔與該第二氣墊孔對準;且其中旋轉盤之該第一表面經結構設計以與該輔助盤之該上表面配合,使得該旋轉盤之該中心孔隙與該輔助盤之該中心孔隙對準,且該旋轉盤經結構設計以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相對於該輔助盤旋轉,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一基準位置、一第一角位置及一第二角位置。 71. 如項目70之往復機構,其中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含一第一對盲溝槽或通孔及一第二對盲溝槽或通孔,且各盲溝槽或通孔形成一弓形形狀且沿該旋轉盤之周邊安置,使得當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各盲溝槽或通孔上覆於該輔助盤之一各自孔。 72. 如項目71之往復機構,其中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含在該第一對盲溝槽或通孔之間延伸的一第一連接溝槽及在該第二對盲溝槽或通孔之間延伸的一第二連接溝槽。 73. 如項目71之往復機構,其中該第一對盲溝槽或通孔包含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基準位置時,相鄰於該輔助盤之該供氣孔之一第一端,且該第二對盲溝槽或通孔包含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基準位置時,相鄰於該輔助盤之該排氣孔之一第一端。 74. 如項目73之往復機構,其中當該旋轉盤旋轉至該基準位置時,該第一對盲溝槽之該第一端與該輔助盤之該供氣孔分離達一第一間隙,且當該旋轉盤旋轉至該基準位置時,該第二對盲溝槽之該第一端與該輔助盤之該排氣孔分離達一第二間隙,且該第一間隙之長度短於該第二間隙之長度。 本發明包含如展示及描述的本發明之一雙動旋轉閥、其下外殼、其上外殼、一或多個旋轉盤及任何其他實施例之裝飾設計。 雖然本發明之標的物之態樣可以各種形式體現,但下文描述及附圖僅意欲於揭示此等形式之一些作為標的物之特定實例。據此,本發明之標的物並非意欲於限於如此描述及繪示之形式或實施例。在特定實施例之背景內容中描述的本發明之態樣可在其他實施例中組合或消除。在不背離本發明之情況下,可以其它結構設計組合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之特徵及步驟。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文中使用之所有技術術語、記號及其他技術術語(terms或terminology)具有相同於本發明所屬技術之一般技術者所普遍理解之含義。本文中提及之所有專利、申請案及其他公開案之全文係以引用方式併入。若本段落中陳述之一定義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之專利、申請案、公開申請案及其他公開案中陳述之一定義相反或另外不一致,則本段落中陳述之定義優先於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之定義。 雖然已參考某些闡釋性實施例(包含各種特徵組合及子組合)相當詳細地描述及展示本發明之標的物,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明白如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的其他實施例與其變動及修改。此外,此等實施例、組合及子組合之描述並非意欲於傳達所主張標的物需要除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中明確敘述之彼等特徵或特徵組合外的特徵或特徵組合。據此,本發明之範疇意欲於包含涵蓋於下文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內的所有修改及變動。
10‧‧‧氣動懸吊系統
12‧‧‧氣罐/供氣罐
14‧‧‧氣動迴路
16‧‧‧氣墊/氣袋
18a‧‧‧空氣軟管/供氣軟管
18b‧‧‧空氣軟管/閥軟管
18c‧‧‧空氣軟管/氣墊軟管
19‧‧‧歧管
100‧‧‧雙動動態閥
110‧‧‧閥體
120‧‧‧上外殼
122‧‧‧圓形外脊/上脊
124‧‧‧圓形內脊
126‧‧‧中心孔
128‧‧‧安裝孔
130‧‧‧下外殼
132‧‧‧正方形歧管殼體
132a‧‧‧中心孔
132b‧‧‧上表面
134a‧‧‧供氣口
134b‧‧‧排氣口/清除口
134c‧‧‧第一口
134d‧‧‧第二口
136‧‧‧內部主體
136’‧‧‧內部主體
136a‧‧‧第一表面
137a‧‧‧盲孔
137b‧‧‧盲孔
137c‧‧‧盲孔
137d‧‧‧盲孔
137e‧‧‧橫向孔/中心腔
137f‧‧‧橫向孔
138a‧‧‧供氣腔
138b‧‧‧排氣腔
138c‧‧‧第一腔
138d‧‧‧第二腔
138e‧‧‧中心腔
140‧‧‧控制臂
142‧‧‧第一端
150‧‧‧室
152‧‧‧空氣通道/氣流通道
154‧‧‧O環
160‧‧‧往復機構
172‧‧‧柱
172’‧‧‧柱
172a‧‧‧心軸
172b‧‧‧頭部
172c‧‧‧腿部
172d‧‧‧槽
174‧‧‧螺帽
200‧‧‧旋轉盤
210‧‧‧中心孔隙
220‧‧‧長方形槽
222‧‧‧第一端
224‧‧‧第二端
230‧‧‧死帶
300‧‧‧雙動動態閥
300’‧‧‧雙動動態閥
310‧‧‧閥體
312‧‧‧螺釘
314‧‧‧螺釘
320‧‧‧上外殼
322‧‧‧第一表面
324‧‧‧圓形外脊/上脊
326‧‧‧中心孔
328‧‧‧安裝孔
330‧‧‧下外殼
332a‧‧‧氣流通道
332b‧‧‧氣流通道
332c‧‧‧氣流通道
332d‧‧‧氣流通道
334a‧‧‧供氣口
334b‧‧‧排氣口
334c‧‧‧第一口
334d‧‧‧第二口
336‧‧‧第一表面
338a‧‧‧供氣腔
338b‧‧‧排氣腔
338c‧‧‧第一腔
338d‧‧‧第二腔
338e‧‧‧中心腔
340‧‧‧控制臂/調平臂
342‧‧‧第一端
350‧‧‧室
352‧‧‧第一O環
354‧‧‧壓縮彈簧
372‧‧‧柱
372a‧‧‧第一端
372b‧‧‧第二端
374‧‧‧螺帽
376‧‧‧套筒
377‧‧‧O環
378a‧‧‧墊圈
378b‧‧‧墊圈
410‧‧‧輔助盤
410a‧‧‧上表面
412‧‧‧圓形盤體
414‧‧‧供氣孔/排氣孔
414a‧‧‧供氣孔
414b‧‧‧排氣孔
414c‧‧‧第一孔
414d‧‧‧第二孔
416‧‧‧中心孔
418‧‧‧缺口
419‧‧‧扁平邊緣
420‧‧‧旋轉盤
420a‧‧‧第一表面
420b‧‧‧第二表面
422‧‧‧中心孔隙
424‧‧‧弓形溝槽
424a‧‧‧第一端
424b‧‧‧第二端
424c‧‧‧唇部
424d‧‧‧彎曲部
430‧‧‧旋轉盤
430’‧‧‧旋轉盤
430a‧‧‧第一表面
432‧‧‧中心孔隙
434‧‧‧盲溝槽或通孔
434a‧‧‧第一端
434b‧‧‧第二端
434c‧‧‧中心部
436‧‧‧連接溝槽或通孔
438a‧‧‧第一寬度
438b‧‧‧第二寬度
438c‧‧‧第三寬度
440‧‧‧旋轉盤
442‧‧‧中心孔隙
444‧‧‧弓形通孔
444a‧‧‧第一端
444b‧‧‧第二端
444c‧‧‧唇部
444d‧‧‧彎曲部
450‧‧‧副盤
450’‧‧‧副盤
451‧‧‧圓形盤體
452‧‧‧中心孔
454‧‧‧扁平邊緣
456‧‧‧缺口
460‧‧‧盤簧
510‧‧‧第五口
520‧‧‧傾卸閥
522‧‧‧歧管
524‧‧‧柱塞
526‧‧‧線性彈簧
530‧‧‧第一口或第二口
A1‧‧‧死帶區
A2‧‧‧死帶區
A1‧‧‧死帶階段
A2‧‧‧死帶階段
B1‧‧‧快速增大階段
B2‧‧‧快速增大階段
C1‧‧‧緩慢增大階段
C2‧‧‧緩慢增大階段
R2‧‧‧半徑
R3‧‧‧半徑
R4‧‧‧半徑
R5‧‧‧半徑
12‧‧‧氣罐/供氣罐
14‧‧‧氣動迴路
16‧‧‧氣墊/氣袋
18a‧‧‧空氣軟管/供氣軟管
18b‧‧‧空氣軟管/閥軟管
18c‧‧‧空氣軟管/氣墊軟管
19‧‧‧歧管
100‧‧‧雙動動態閥
110‧‧‧閥體
120‧‧‧上外殼
122‧‧‧圓形外脊/上脊
124‧‧‧圓形內脊
126‧‧‧中心孔
128‧‧‧安裝孔
130‧‧‧下外殼
132‧‧‧正方形歧管殼體
132a‧‧‧中心孔
132b‧‧‧上表面
134a‧‧‧供氣口
134b‧‧‧排氣口/清除口
134c‧‧‧第一口
134d‧‧‧第二口
136‧‧‧內部主體
136’‧‧‧內部主體
136a‧‧‧第一表面
137a‧‧‧盲孔
137b‧‧‧盲孔
137c‧‧‧盲孔
137d‧‧‧盲孔
137e‧‧‧橫向孔/中心腔
137f‧‧‧橫向孔
138a‧‧‧供氣腔
138b‧‧‧排氣腔
138c‧‧‧第一腔
138d‧‧‧第二腔
138e‧‧‧中心腔
140‧‧‧控制臂
142‧‧‧第一端
150‧‧‧室
152‧‧‧空氣通道/氣流通道
154‧‧‧O環
160‧‧‧往復機構
172‧‧‧柱
172’‧‧‧柱
172a‧‧‧心軸
172b‧‧‧頭部
172c‧‧‧腿部
172d‧‧‧槽
174‧‧‧螺帽
200‧‧‧旋轉盤
210‧‧‧中心孔隙
220‧‧‧長方形槽
222‧‧‧第一端
224‧‧‧第二端
230‧‧‧死帶
300‧‧‧雙動動態閥
300’‧‧‧雙動動態閥
310‧‧‧閥體
312‧‧‧螺釘
314‧‧‧螺釘
320‧‧‧上外殼
322‧‧‧第一表面
324‧‧‧圓形外脊/上脊
326‧‧‧中心孔
328‧‧‧安裝孔
330‧‧‧下外殼
332a‧‧‧氣流通道
332b‧‧‧氣流通道
332c‧‧‧氣流通道
332d‧‧‧氣流通道
334a‧‧‧供氣口
334b‧‧‧排氣口
334c‧‧‧第一口
334d‧‧‧第二口
336‧‧‧第一表面
338a‧‧‧供氣腔
338b‧‧‧排氣腔
338c‧‧‧第一腔
338d‧‧‧第二腔
338e‧‧‧中心腔
340‧‧‧控制臂/調平臂
342‧‧‧第一端
350‧‧‧室
352‧‧‧第一O環
354‧‧‧壓縮彈簧
372‧‧‧柱
372a‧‧‧第一端
372b‧‧‧第二端
374‧‧‧螺帽
376‧‧‧套筒
377‧‧‧O環
378a‧‧‧墊圈
378b‧‧‧墊圈
410‧‧‧輔助盤
410a‧‧‧上表面
412‧‧‧圓形盤體
414‧‧‧供氣孔/排氣孔
414a‧‧‧供氣孔
414b‧‧‧排氣孔
414c‧‧‧第一孔
414d‧‧‧第二孔
416‧‧‧中心孔
418‧‧‧缺口
419‧‧‧扁平邊緣
420‧‧‧旋轉盤
420a‧‧‧第一表面
420b‧‧‧第二表面
422‧‧‧中心孔隙
424‧‧‧弓形溝槽
424a‧‧‧第一端
424b‧‧‧第二端
424c‧‧‧唇部
424d‧‧‧彎曲部
430‧‧‧旋轉盤
430’‧‧‧旋轉盤
430a‧‧‧第一表面
432‧‧‧中心孔隙
434‧‧‧盲溝槽或通孔
434a‧‧‧第一端
434b‧‧‧第二端
434c‧‧‧中心部
436‧‧‧連接溝槽或通孔
438a‧‧‧第一寬度
438b‧‧‧第二寬度
438c‧‧‧第三寬度
440‧‧‧旋轉盤
442‧‧‧中心孔隙
444‧‧‧弓形通孔
444a‧‧‧第一端
444b‧‧‧第二端
444c‧‧‧唇部
444d‧‧‧彎曲部
450‧‧‧副盤
450’‧‧‧副盤
451‧‧‧圓形盤體
452‧‧‧中心孔
454‧‧‧扁平邊緣
456‧‧‧缺口
460‧‧‧盤簧
510‧‧‧第五口
520‧‧‧傾卸閥
522‧‧‧歧管
524‧‧‧柱塞
526‧‧‧線性彈簧
530‧‧‧第一口或第二口
A1‧‧‧死帶區
A2‧‧‧死帶區
A1‧‧‧死帶階段
A2‧‧‧死帶階段
B1‧‧‧快速增大階段
B2‧‧‧快速增大階段
C1‧‧‧緩慢增大階段
C2‧‧‧緩慢增大階段
R2‧‧‧半徑
R3‧‧‧半徑
R4‧‧‧半徑
R5‧‧‧半徑
併入本文中且形成本說明書之部分的隨附圖式繪示本發明之標的物之各項實施例。在該等圖式中,相似參考符號指示相同或功能類似的元件。 圖1係先前技術之一單閥氣動懸吊系統之一俯視圖。 圖2係先前技術之一雙閥氣動懸吊系統之一俯視圖。 圖3係根據本發明的併入一雙動動態閥之一氣動懸吊系統之一俯視圖。 圖4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雙動動態閥之一側視圖。 圖5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下外殼之一頂部截面視圖。 圖5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歧管殼體及內部主體之一頂部截面視圖。 圖5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內部主體之一截面視圖。 圖6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替代實施例的一下外殼之一頂部截面視圖。 圖6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歧管殼體及內部主體之一頂部截面視圖。 圖6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內部主體之一截面視圖。 圖7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雙動動態閥之一頂部截面視圖。 圖8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雙動動態閥之一俯視圖。 圖9a及圖9b示意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控制臂之不同位置。 圖10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雙動動態閥之一側截面視圖。 圖11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上外殼之一底部截面視圖。 圖12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柱之一側視圖。 圖13a及圖13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示意圖式。 圖14a至圖14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項實施例的在不同角位置處之一旋轉盤之示意圖式。 圖15a及圖15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展示一旋轉盤之一對各自槽之輪廓的一下外殼之頂部截面視圖。 圖16係具有一氣動懸吊系統之一車輛之一示意受力體圖。 圖17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旋轉盤之一示意圖式。 圖18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雙動動態閥之一分解視圖。 圖19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雙動動態閥之一透視圖。 圖20a及圖20b分別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雙動動態閥之側視圖及側截面視圖。 圖21a及圖21b分別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雙動動態閥之側視圖及側截面視圖。 圖22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下外殼之一頂部截面視圖。 圖23a及圖23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輔助盤之透視圖及俯視圖。圖23c至圖23e係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一輔助盤之俯視圖。 圖24a至圖24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透視圖、仰視圖及側截面視圖。 圖25a至圖25d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示意仰視圖。圖25e至圖25k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示意仰視圖。 圖26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一俯視圖。圖26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副盤之一俯視圖。 圖27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雙動動態閥之一分解視圖。 圖28a、圖28b及圖28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副盤之示意俯視圖。 圖29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盤簧之一示意視圖。 圖30a及圖30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傾卸閥之側截面視圖。 圖31a及圖31b係根據本發明的盤旋轉之度數與空氣之流速之間的關係之示意圖解。 圖32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上外殼之一底部截面視圖。 圖33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下外殼之一透視圖。 圖34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下外殼之一側視圖。 圖35a及圖35b分別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下外殼之對置側視圖。 圖36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下外殼之一俯視圖。 圖37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下外殼之一仰視圖。 圖38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沿圖34之線A-A截取的一下外殼之一頂部截面視圖。 圖39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沿圖36之線A-A截取的一下外殼之一側截面視圖。 圖40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沿圖36之線B-B截取的一下外殼之一側截面視圖。 圖41a至圖41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示意圖式。 圖42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一透視圖。 圖42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一仰視圖。 圖42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一俯視圖。 圖42d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一側視圖。 圖42e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沿圖39b之線A-A截取的一旋轉盤之一截面視圖。 圖43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一透視圖。 圖43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一側視圖。 圖43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旋轉盤之一仰視圖。
300’‧‧‧雙動動態閥
310‧‧‧閥體
312‧‧‧螺釘
314‧‧‧螺釘
320‧‧‧上外殼
330‧‧‧下外殼
340‧‧‧控制臂/調平臂
352‧‧‧第一O環
372‧‧‧柱
374‧‧‧螺帽
376‧‧‧套筒
377‧‧‧O環
378a‧‧‧墊圈
378b‧‧‧墊圈
410‧‧‧輔助盤
430’‧‧‧旋轉盤
450’‧‧‧副盤
460‧‧‧盤簧
Claims (74)
- 一種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包括: 一上外殼,其安裝於一下外殼上以形成一閥體,其中該閥體界定在該上外殼與該下外殼之間延伸的一室; 該下外殼包括與該室連通之複數個口,其中該複數個口包含:一供氣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一側上;一排氣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二側上;一第一氣墊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三側上;及一第二氣墊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三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四側上; 一控制臂,其具有附接至該上外殼之一上表面的一第一端,其中該控制臂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車輛懸吊系統之伸展或壓縮而繞該閥體旋轉; 一往復機構,其定位於該閥體之該室中且藉由一支撐元件連接至該控制臂,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閥體之該室內繞該支撐元件旋轉;且 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之間的連通且同時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另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另一者之間的連通。
- 如請求項1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以改變該供氣口、該排氣口、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口之間的連通。
- 如請求項2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 如請求項2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下外殼包含一對橫向孔且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一基準位置,其中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及該第二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透過該對橫向孔與該第二口連通以均衡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
- 如請求項3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下外殼進一步包含與該上外殼之一下表面配合的一第一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界定複數個腔,該複數個腔包含:一供氣腔,其與該供氣口直接連通;一排氣腔,其與該排氣口直接連通;一第一氣墊腔,其與該第一氣墊口直接連通;及一第二氣墊腔,其與該第二氣墊口直接連通。
- 如請求項5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含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長方形槽,其中在該等長方形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周邊界定死帶,其中各長方形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腔。
- 如請求項6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各長方形槽包括:一第一端,其經定位而相鄰於或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供氣腔或排氣腔;及一第二端,其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第一氣墊腔或第二氣墊腔,其中各槽之該第一端之寬度不等於各槽之該第二端之寬度。
- 如請求項5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輔助盤及一旋轉盤,該輔助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且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其中該輔助盤以一靜止狀態抵靠該下外殼之該第一表面並且該旋轉盤與該輔助盤對準且堆疊於該輔助盤之一上表面上,且該旋轉盤經結構設計以在該第一角位置與該第二角位置之間相對於該輔助盤旋轉。
- 如請求項8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進一步包含:一副盤,其堆疊於該旋轉盤之一上表面上;及一盤簧,其抵靠該上外殼之一第一表面及該副盤之一上表面壓縮以按一堆疊方式將該輔助盤、該旋轉盤及該副盤維持於該閥體之該室內。
- 如請求項1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下外殼之該第一氣墊口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二氣墊口對準。
- 如請求項1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且該支撐元件包括一柱,其中該旋轉盤包含接收該柱之一中心孔隙且該柱包含延伸通過固定至該控制臂之該上外殼的一第一端及接收於該下外殼中之一第二端。
- 如請求項3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四個長方形槽,其中在該四個長方形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該周邊界定死帶,其中該旋轉盤之各長方形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一各自口直接連通。
- 如請求項3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兩個弓形溝槽,其中在該兩個弓形溝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該周邊界定死帶,其中該旋轉盤之各弓形溝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兩個各自口直接連通。
- 如請求項3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之四個盲溝槽或通孔及一對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其中各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在一對盲溝槽或通孔之間延伸,且該旋轉盤之各盲溝槽或通孔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一各自口直接連通。
- 如請求項1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進一步包括一傾卸口及一傾卸閥,其中該傾卸閥經結構設計以旁通自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至該傾卸口的連通。
- 如請求項15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傾卸閥進一步包括:一歧管,其連接該傾卸口與該供氣口及該下外殼之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及一柱塞,其接收於該歧管中。
- 如請求項16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傾卸閥進一步包括一彈簧,該彈簧使該柱塞偏置至該傾卸閥之該歧管內之一第一位置中,其中該第一位置中之該柱塞防止該傾卸口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連通。
- 如請求項17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柱塞經結構設計以滑動至該傾卸閥之該歧管內之一第二位置中,其中該第二位置中之該柱塞容許該傾卸口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連通。
- 如請求項16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
- 如請求項19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 如請求項8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輔助盤包含複數個孔,且該輔助盤之各孔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腔,且其中該旋轉盤包含複數個盲溝槽,且該旋轉盤之各盲溝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設定於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中時,上覆於該輔助盤之一各自孔。
- 如請求項2之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基準位置,其中該第一口及該第二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該第一口與該第二口連通;(ii)一供氣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口或該第二口之一者連通,且清除口既未與該第一口連通,亦未與該第二口連通;及(iii)一雙動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口或該第二口之一者連通,且該清除口與該第一口或該第二口之另一者連通。
- 一種用於一車輛之氣動懸吊系統,其包括: 一供氣罐; 一第一氣墊,其定位於該車輛之一第一側上; 一第二氣墊,其定位於該車輛之一第二側上; 一雙動動態閥,其定位於該第一氣墊與該第二氣墊之間,其中該雙動動態閥藉由一系列空氣軟管連接至該供氣罐、該第一氣墊及該第二氣墊, 其中該雙動動態閥經結構設計以將空氣供應至該第一氣墊或該第二氣墊之任一者且同時自該第一氣墊或該第二氣墊之另一者排出空氣。
- 如請求項23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雙動動態閥進一步包括: 一上外殼,其安裝於一下外殼上以形成一閥體,其中該閥體界定在該上外殼與該下外殼之間延伸的一室; 該下外殼包括與該室連通之複數個口,該複數個口包含:一供氣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一側上;一排氣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二側上;一第一氣墊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三側上;及一第二氣墊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三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四側上; 其中該供氣口與該供氣罐連通,該排氣口與周圍空氣連通,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一氣墊連通,且該第二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連通; 一控制臂,其具有附接至該上外殼之一上表面的一第一端,其中該控制臂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該氣動懸吊系統之一伸展或壓縮而繞該閥體旋轉;及 一往復機構,其接收於該閥體之該室中且藉由一支撐元件連接至該控制臂,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閥體之該室內繞該支撐元件旋轉以建立該等各自口之間的連通。
- 如請求項24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以改變該供氣口、該排氣口、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口之間的連通。
- 如請求項25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 如請求項26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下外殼進一步包含與該上外殼之一下表面配合的一第一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界定複數個腔,該複數個腔包含:一供氣腔,其與該供氣口直接連通;一排氣腔,其與該排氣口直接連通;一第一氣墊腔,其與該第一氣墊口直接連通;及一第二氣墊腔,其與該第二氣墊口直接連通。
- 如請求項27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界定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長方形槽,其中在該等長方形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周邊界定死帶,其中各長方形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腔。
- 如請求項28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各長方形槽包括:一第一端,其經定位而相鄰於或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供氣腔或排氣腔;及一第二端,其上覆於該下外殼之一各自第一氣墊腔或第二氣墊腔,其中各槽之該第一端之寬度不等於各槽之該第二端之寬度。
- 如請求項27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輔助盤及一旋轉盤,該輔助盤界定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且該旋轉盤界定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其中該輔助盤以一靜止狀態抵靠該下外殼之該第一表面並且該旋轉盤與該輔助盤對準且堆疊於該輔助盤之一上表面上,且該旋轉盤經結構設計以在該第一角位置與該第二角位置之間相對於該輔助盤旋轉。
- 如請求項30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進一步包含:一副盤,其堆疊於該旋轉盤之一上表面上;及一盤簧,其抵靠該上外殼之一第一表面及該副盤之一上表面壓縮以按一堆疊方式將該輔助盤、該旋轉盤及該副盤維持於該閥體之該室內。
- 如請求項24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下外殼之該第一氣墊口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二氣墊口對準。
- 如請求項24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且該支撐元件包括一柱,其中該旋轉盤包含接收該柱之一中心孔隙且該柱包含延伸通過固定至該控制臂之該上外殼的一第一端及接收於該下外殼中之一第二端。
- 如請求項26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複數個長方形槽,在該複數個長方形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該周邊界定死帶,其中該旋轉盤之各長方形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一各自口直接連通。
- 如請求項26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的兩個弓形溝槽,其中在該兩個弓形溝槽間且沿該旋轉盤之該周邊界定死帶,其中該旋轉盤之各弓形溝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兩個各自口直接連通。
- 如請求項26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往復機構包括一旋轉盤,該旋轉盤具有接收該支撐元件之一中心孔隙及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之四個盲溝槽或通孔及一對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其中各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在一對盲溝槽或通孔之間延伸,且該旋轉盤之各盲溝槽或通孔經結構設計以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與該下外殼之一各自口直接連通。
- 如請求項24之氣動懸吊系統,其進一步包括一第五口及一傾卸閥,其中該傾卸閥經結構設計以旁通自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至該傾卸口的連通。
- 如請求項26之氣動懸吊系統,其中該下外殼包含一對橫向孔且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一基準位置,其中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及該第二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透過該對橫向孔與該第二口連通以均衡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
- 一種用於調整一車輛之一氣動懸吊系統之氣壓的方法,該氣動懸吊系統包括:一供氣罐;一第一組氣墊,其係在該車輛之一第一側上;一第二組氣墊,其係在該車輛之一第二側上;及一雙動動態閥,其定位於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其中該雙動動態閥藉由一系列空氣軟管連接至該供氣罐、該第一組氣墊及該第二組氣墊,該方法包括: 回應於由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一伸展或壓縮而將空氣自該供氣罐供應至該雙動動態閥; 將空氣自該雙動動態閥供應至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被壓縮之一者; 藉由該雙動動態閥而自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被伸展之另一者移除空氣;且 其中將空氣自該雙動動態閥供應至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被壓縮之一者與藉由該雙動動態閥而自該第一組氣墊或該第二組氣墊之被伸展之另一者移除空氣之步驟同時發生。
-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雙動動態閥進一步包括: 一上外殼,其安裝於一下外殼上以形成一閥體,其中該閥體界定在該上外殼與該下外殼之間延伸的一室; 該下外殼包括與該室連通之複數個口,該複數個口包含:一供氣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一側上;一排氣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二側上;一第一氣墊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三側上;及一第二氣墊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三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四側上; 其中該供氣口與該供氣罐直接連通,該排氣口與周圍空氣直接連通,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一組氣墊直接連通,且該第二氣墊口與該第二組氣墊直接連通; 一控制臂,其具有附接至該上外殼之一上表面的一第一端,其中該控制臂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該氣動懸吊系統之一伸展或壓縮而繞該閥體旋轉; 一往復機構,其接收於該閥體之該室中且藉由一支撐元件連接至該控制臂,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閥體之該室內繞該支撐元件旋轉以建立該等各自口之間的連通;且 其中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 如請求項4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使該往復機構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以同時將空氣自該供氣罐供應至該第一組氣墊且將空氣自該第二組氣墊排出至該周圍空氣。
- 如請求項4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使該往復機構旋轉至該第二角位置以同時將空氣自該供氣罐供應至該第二組氣墊且將空氣自該第一組氣墊排出至該周圍空氣。
- 如請求項4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使該往復機構旋轉至一基準位置,其中該雙動動態閥之該第一口及該第二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該第一口透過該下外殼中之一對橫向孔與該第二口連通以均衡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
- 一種改良在快速地變更駕駛條件期間之一車輛之穩定性的方法,其包括: 回應於變更駕駛條件,藉由下列動作而控制至該車輛之第一側及第二側的氣流:將空氣供應至該車輛之該第一側或該車輛之該第二側的一者上之至少一個氣墊,同時自車輛之該第一側或該車輛之該第二側的另一者上之至少一個氣墊排出空氣以使需要升高之一車輛側升高且使需要降低之一車輛側降低; 其中藉由連接至該車輛之該第一側上之該至少一個氣墊及該車輛之該第二側上之該至少一個氣墊的一雙動動態閥控制該氣流。
- 如請求項44之方法,其中該雙動動態閥進一步包括: 一上外殼,其安裝於一下外殼上以形成一閥體,其中該閥體界定在該上外殼與該下外殼之間延伸的一室; 該下外殼包括與該室連通之複數個口,其中該複數個口包含:一供氣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一側上;一排氣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二側上;一第一氣墊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三側上;及一第二氣墊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三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四側上; 一控制臂,其具有附接至該上外殼之一上表面的一第一端,其中該控制臂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懸吊系統之伸展或壓縮而繞該閥體旋轉; 一往復機構,其定位於該閥體之該室中且藉由一支撐元件連接至該控制臂,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閥體之該室內繞該支撐元件旋轉;且 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之間的連通且同時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另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另一者之間的連通。
- 如請求項45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以改變該供氣口、該排氣口、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口之間的連通。
- 如請求項46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 如請求項46之方法,其中該下外殼包含一對橫向孔且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一基準位置,其中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及該第二口既未與該供氣口連通,亦未與該排氣口連通,且在該基準位置中,該第一口透過該對橫向孔與該第二口連通以均衡該第一組氣墊與該第二組氣墊之間的氣壓。
- 一種使一駕駛者能夠更容易地控制一車輛之方法,其包括: 將一空氣懸吊系統安裝於該車輛中,該空氣懸吊系統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變更駕駛條件,藉由下列動作而控制至該車輛之第一側及第二側的氣流:將氣流供應至該車輛之該第一側上的至少一個氣墊且同時自該車輛之該第二側上的至少一個氣墊釋放空氣以使需要升高時之該車輛側升高且使需要降低之該車輛側降低; 其中藉由連接至該車輛之該第一側上之該至少一個氣墊及該車輛之該第二側上之該至少一個氣墊的一雙動動態閥控制該氣流。
- 如請求項49之方法,其中該雙動動態閥進一步包括: 一上外殼,其安裝於一下外殼上以形成一閥體,其中該閥體界定在該上外殼與該下外殼之間延伸的一室; 該下外殼包括與該室連通之複數個口,其中該複數個口包含:一供氣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一側上;一排氣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一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二側上;一第一氣墊口,其定位於該下外殼之一第三側上;及一第二氣墊口,其定位於與該下外殼之該第三側對置的該下外殼之一第四側上; 一控制臂,其具有附接至該上外殼之一上表面的一第一端,其中該控制臂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該懸吊系統之伸展或壓縮而繞該閥體旋轉; 一往復機構,其定位於該閥體之該室中且藉由一支撐元件連接至該控制臂,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閥體之該室內繞該支撐元件旋轉;且 其中該往復機構經結構設計以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一者之間的連通且同時建立該供氣口或該排氣口之另一者與該第一氣墊口或該第二氣墊口之另一者之間的連通。
- 如請求項50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臂之旋轉引發該往復機構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旋轉以改變該供氣口、該排氣口、該第一氣墊口與該第二氣墊口之間的連通。
- 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i)一第一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及(ii)一第二角位置,其中該供氣口與該第二氣墊口連通且該排氣口與該第一氣墊口連通。
- 一種用於一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之旋轉盤,該旋轉盤包括: 一盤體,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盤體之該第二表面與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對置; 一中心孔隙,其自該第一表面完全延伸通過盤體至該第二表面; 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其繞該中心孔隙隔開,其中各溝槽自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凹陷;且 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含一第一盲溝槽或通孔、一第二盲溝槽或通孔、一第三盲溝槽或通孔及一第四盲溝槽或通孔; 其中各盲溝槽或通孔形成一弓形形狀且沿該旋轉盤之周邊安置。
- 如請求項53之旋轉盤,其中各溝槽或通孔包含在該溝槽或通孔之一第一端與該溝槽或通孔之一第二端之間延伸的一輪廓,各溝槽或通孔之該輪廓沿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之一周邊延伸。
- 如請求項54之旋轉盤,其中各溝槽或通孔包含形成於一對彎曲部之間的一唇部,其中該唇部及該對彎曲部定位於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
- 如請求項55之旋轉盤,其中該唇部朝向該盤體之該中心孔隙延伸。
- 如請求項54之旋轉盤,其中各溝槽或通孔包含形成於該溝槽或通孔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的一中心部,且該溝槽或通孔之該第一端之寬度及/或深度與該第二端之寬度及/或深度不同於該中心部之寬度及/或深度。
- 如請求項53之旋轉盤,其中具有該複數個溝槽的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經結構設計以與一輔助盤之一上表面配合,該輔助盤包含複數個孔且該旋轉盤之該盤體經結構設計以抵著該輔助盤之該上表面旋轉。
- 如請求項58之旋轉盤,其中該複數個弓形溝槽經結構設計以在該盤體設定於一第一角位置或一第二角位置處時,上覆於該輔助盤之各孔。
- 如請求項56之旋轉盤,其中具有複數個弓形溝槽的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經結構設計以與一輔助盤之一上表面配合,該輔助盤包含複數個孔且該旋轉盤之該盤體經結構設計以抵著該輔助盤之該上表面旋轉。
- 如請求項60之旋轉盤,其中當該盤體設定於一基準位置處時,各溝槽之該唇部及該對彎曲部包圍該輔助盤之一各自孔。
- 如請求項60之旋轉盤,其中當該盤體設定於一基準位置處時,各溝槽之該第一端及該第二端部分地上覆於該輔助盤之一各自孔。
- 如請求項53之旋轉盤,其中該中心孔隙經結構設計以接收一柱且該盤體經結構設計以繞該柱旋轉。
- 如請求項53之旋轉盤,其中具有複數個弓形通孔的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經結構設計以抵著一副盤之一上表面堆疊,其中該副盤係具有僅一個中心孔且無其他孔或溝槽之一圓形實心盤。
- 如請求項53之旋轉盤,其中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括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之四個盲溝槽或通孔及一對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其中各連接溝槽或連接通孔在一對盲溝槽或通孔之間延伸。
- 如請求項53之旋轉盤,其中各盲溝槽或通孔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安置於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的一中心部,且該中心部之一寬度小於該第一端之一寬度或該第二端之一寬度。
- 如請求項53之旋轉盤,其中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含:一第一連接溝槽或通孔,其自該第一盲溝槽或通孔延伸至該第二盲溝槽或通孔;及一第二連接溝槽或通孔,其自該第三盲溝槽或通孔延伸至該第四盲溝槽或通孔。
- 如請求項67之旋轉盤,其中各連接溝槽形成一沙漏形狀。
- 如請求項53之旋轉盤,其中該第一盲溝槽或通孔、該第二盲溝槽或通孔、該第三盲溝槽或通孔及該第四盲溝槽或通孔沿該旋轉盤之該周邊非對稱地隔開。
- 一種用於一車輛懸吊雙動動態閥之往復機構,該往復機構包括: 一旋轉盤,其中該旋轉盤包括: 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盤體之該第二表面與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對置; 一中心孔隙,其自該第一表面完全延伸通過旋轉盤至該第二表面; 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其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且各溝槽自該盤體之該第一表面凹陷; 一輔助盤,其中該輔助盤包括: 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 一中心孔隙,其自該下表面完全延伸通過輔助盤至該上表面; 複數個孔,其繞該中心孔隙隔開,且該複數個孔包含沿該輔助盤之周邊相等地隔開達約90°之一供氣孔、一排氣孔、一第一氣墊孔及一第二氣墊孔,且該供氣孔與該排氣孔對準,且該第一氣墊孔與該第二氣墊孔對準;且 其中旋轉盤之該第一表面經結構設計以與該輔助盤之該上表面配合,使得該旋轉盤之該中心孔隙與該輔助盤之該中心孔隙對準,且該旋轉盤經結構設計以在複數個角位置之間相對於該輔助盤旋轉,該複數個角位置包含一基準位置、一第一角位置及一第二角位置。
- 如請求項70之往復機構,其中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含一第一對盲溝槽或通孔及一第二對盲溝槽或通孔,且各盲溝槽或通孔形成一弓形形狀且沿該旋轉盤之周邊安置,使得當該旋轉盤旋轉至該第一角位置或該第二角位置時,各盲溝槽或通孔上覆於該輔助盤之一各自孔。
- 如請求項71之往復機構,其中該複數個溝槽或通孔包含在該第一對盲溝槽或通孔之間延伸的一第一連接溝槽及在該第二對盲溝槽或通孔之間延伸的一第二連接溝槽。
- 如請求項71之往復機構,其中該第一對盲溝槽或通孔包含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基準位置時,相鄰於該輔助盤之該供氣孔之一第一端,且該第二對盲溝槽或通孔包含在該旋轉盤旋轉至該基準位置時,相鄰於該輔助盤之該排氣孔之一第一端。
- 如請求項73之往復機構,其中當該旋轉盤旋轉至該基準位置時,該第一對盲溝槽之該第一端與該輔助盤之該供氣孔分離達一第一間隙,且當該旋轉盤旋轉至該基準位置時,該第二對盲溝槽之該第一端與該輔助盤之該排氣孔分離達一第二間隙,且該第一間隙之長度短於該第二間隙之長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662352224P | 2016-06-20 | 2016-06-20 | |
US62/352,224 | 2016-06-20 | ||
US201662423298P | 2016-11-17 | 2016-11-17 | |
US62/423,298 | 2016-11-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9499A true TW201809499A (zh) | 2018-03-16 |
Family
ID=59216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20322A TW201809499A (zh) | 2016-06-20 | 2017-06-19 | 雙動旋轉動態負載穩定氣動閥系統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975392B2 (zh) |
TW (1) | TW201809499A (zh) |
WO (1) | WO201722298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479159B2 (en) * | 2016-04-04 | 2019-11-19 | Barksdale, Inc. | Ride height leveling with selectable configur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
TW201809499A (zh) * | 2016-06-20 | 2018-03-16 | 美商系統整合者國際有限責任公司 | 雙動旋轉動態負載穩定氣動閥系統 |
JP6762181B2 (ja) * | 2016-09-09 | 2020-09-30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緩衝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
US10220665B2 (en) | 2017-06-16 | 2019-03-05 | BASE Air Management, Inc. | Symmetrically dynamic equalized volume and pressure air management system |
SG11201912183PA (en) * | 2017-06-16 | 2020-01-30 | Base Air Man Limited | Symmetrically dynamic equalized volume and pressure air management system |
TWI775965B (zh) | 2017-10-17 | 2022-09-01 | 澳洲商巴斯空氣管理有限公司 | 對稱動態均衡體積及壓力之空氣管理系統 |
CN109353178B (zh) * | 2018-08-08 | 2021-05-25 | 江苏大学 |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整车姿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
US10730060B2 (en) * | 2018-09-11 | 2020-08-04 | Xiamen EASO Co., Ltd. | Convenient switching valve |
US11192407B2 (en) * | 2018-09-25 | 2021-12-07 | Hendrickson Usa, L.L.C. | Pilot operated regulator with adjustable minimum delivery pressure |
EP3848211B1 (en) * | 2020-01-08 | 2024-05-08 |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 Suspension control valve arrangement for a pneumatic suspension system of a commercial vehicle |
US11554627B2 (en) | 2021-06-15 | 2023-01-17 | Stephen Ray Lynn | Vehicle height control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11169A (en) * | 1931-06-25 | 1938-03-15 | Permutit Co | Valve |
FR1096561A (fr) | 1953-12-21 | 1955-06-22 | Citroen Sa Andre | Dispositif antiroulis pour véhicules |
US3014499A (en) | 1959-02-24 | 1961-12-26 | Lilburn S Barksdale | Rotary valve |
US3104114A (en) | 1959-03-25 | 1963-09-17 | Dawson Vogel Engineering Compa |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suspension |
JPS6432918A (en) | 1987-07-28 | 1989-02-02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ler |
DE68914473T2 (de) | 1988-01-18 | 1994-07-28 | Hitachi Ltd | Drehbares Ventil. |
DE4440232A1 (de) | 1993-11-23 | 1995-05-24 | Barksdale Inc | Fluidventil |
US5560591A (en) | 1995-05-02 | 1996-10-01 | Hadley Products | Leveling valve for air springs |
US5651555A (en) | 1995-11-13 | 1997-07-29 | Barksdale, Inc. | Fluid-operated leveling valve systems |
US6070681A (en) * | 1997-06-13 | 2000-06-06 | Lord Corporation | Controllable cab suspension |
US6089551A (en) | 1998-02-10 | 2000-07-18 | Crowe Manufacturing Services, Inc. | Height control valve with integral dump device |
CA2342172C (en) | 1998-08-31 | 2007-03-27 | Holland Neway International, Inc. | Vehicle suspension and rotary height control valve for same |
DE19844493A1 (de) | 1998-09-29 | 2000-03-30 |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 Hydropneumatisches Federungssystem |
US6202992B1 (en) | 1999-03-03 | 2001-03-20 | Barksdale, Inc. | Anti-jacking leveling valve |
US6389341B1 (en) | 2001-01-12 | 2002-05-14 | Davis Family Irrevocable Trust |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suspension |
US6669217B2 (en) * | 2001-05-17 | 2003-12-30 | Hadley Products | Anti-roll suspension valve body |
KR100475906B1 (ko) * | 2001-10-19 | 2005-03-1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에어서스펜션 차량의 롤 스태빌라이저 장치 |
KR100471811B1 (ko) * | 2001-12-14 | 2005-03-0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의 가변형 레벨링 밸브 장치 |
US6945275B2 (en) | 2003-03-12 | 2005-09-20 | Barksdale, Inc. | Airbag valve with adjustable dead band |
GB0424870D0 (en) | 2004-11-10 | 2004-12-15 | Huntleigh Technology Plc | Rotary valve |
US7472914B2 (en) | 2005-02-28 | 2009-01-06 | Anderson Brian K | Suspension system |
WO2006135950A1 (en) | 2005-06-24 | 2006-12-28 | Ride & Glide Pty Ltd | Air suspension system |
US7810827B2 (en) | 2007-09-21 | 2010-10-12 |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 Pilot operated valve with inversion control and pressure hold functions |
US8191578B2 (en) | 2007-11-13 | 2012-06-05 | Mego Afek Ac Ltd. | Rotary disc valve |
US7921876B2 (en) | 2007-11-28 | 2011-04-12 |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 Rotary control valve and associated actuator control system |
US8047551B2 (en) | 2008-02-04 | 2011-11-01 | Hendrickson Usa, L.L.C. | Multi-stage height control valve including position sensitive pilot signal and pressure boost for vehicle air springs |
DE102009007691B3 (de) | 2009-02-05 | 2010-08-05 |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 Niveauregelventil mit druckbelasteter Ventilscheibe |
DE102009007674A1 (de) | 2009-02-05 | 2010-08-19 |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 Niveauregelventil mit je einem Anschluss für Luftfederbälge der rechten und der linken Seite |
US8936043B2 (en) | 2010-08-26 | 2015-01-20 |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 Rotary valve |
US8720938B2 (en) | 2011-12-02 | 2014-05-13 | Wabash National, L.P. | Biasing air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trailer |
US8973922B2 (en) | 2013-03-15 | 2015-03-10 | Haldex Brake Products Corporation | Air suspension height control valve with dual ride height positions |
EP2806194B1 (en) | 2013-05-21 | 2018-01-03 | WABCO Europe BVBA | Leveling valve for discharging and supplying fluid |
US9272599B1 (en) | 2014-12-31 | 2016-03-01 | Harrison L Cook, Jr. | Controllable load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
US10479159B2 (en) * | 2016-04-04 | 2019-11-19 | Barksdale, Inc. | Ride height leveling with selectable configur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
TW201809499A (zh) * | 2016-06-20 | 2018-03-16 | 美商系統整合者國際有限責任公司 | 雙動旋轉動態負載穩定氣動閥系統 |
SG11201912183PA (en) * | 2017-06-16 | 2020-01-30 | Base Air Man Limited | Symmetrically dynamic equalized volume and pressure air management system |
-
2017
- 2017-06-19 TW TW106120322A patent/TW201809499A/zh unknown
- 2017-06-19 US US15/626,638 patent/US997539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6-19 US US15/626,673 patent/US10399406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6-19 WO PCT/US2017/038140 patent/WO201722298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361674A1 (en) | 2017-12-21 |
US9975392B2 (en) | 2018-05-22 |
US10399406B2 (en) | 2019-09-03 |
WO2017222988A1 (en) | 2017-12-28 |
US20170361673A1 (en) | 2017-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809499A (zh) | 雙動旋轉動態負載穩定氣動閥系統 | |
CN107848358B (zh) | 具有可选构造的离地高度调节:系统和方法 | |
JP4856316B2 (ja) | 横方向の拘束機能と軸方向の調整機能を備えた空気ばね | |
CN104044428B (zh) | 具有两种行驶高度位置的空气悬挂高度控制阀 | |
US10214071B1 (en) |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with multi-stage hydraulic cylinder assemblies and external spring packs | |
RU2715966C2 (ru) | Узел сидень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и узел подушки спинки сиденья | |
US20210129718A1 (en) | Combination adult/child seat | |
JP2022540354A (ja) | 空気清浄機 | |
KR101901106B1 (ko) | 자전거 프런트 서스펜션 포크 | |
JPH07205060A (ja) | 真空吸着自走式壁面移動ロボット | |
US20230322039A1 (en) | Pneumatic automotive height adjuster assembly | |
EP2006131B1 (en) | Vertical air spring control | |
US11858391B2 (en) | Vehicle seat | |
US5820112A (en) | Leveling valve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cab leveling | |
KR20210113888A (ko) | 차량용 시트의 에어스프링 장치 | |
TWI741899B (zh) | 車用避震裝置 | |
JP2000142148A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改修装置 | |
JPH06143969A (ja) | 車高調整装置 | |
JP4292817B2 (ja) | 車両の高さ調整装置及び鉄道用車両 | |
US20240253528A1 (en) | Seat for vehicle | |
KR20190098353A (ko) | 에어를 이용한 시트 조절장치 | |
JP6504720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2002234437A (ja) | 車体傾斜装置 | |
JP5171455B2 (ja) | 未加硫タイヤ組立体の一時保管装置 | |
JP2531992Y2 (ja) | エア・スプリング装置用レベリングバル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