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4043A - 經編針織機及用於製造經編針織織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經編針織機及用於製造經編針織織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4043A
TW201804043A TW106119275A TW106119275A TW201804043A TW 201804043 A TW201804043 A TW 201804043A TW 106119275 A TW106119275 A TW 106119275A TW 106119275 A TW106119275 A TW 106119275A TW 201804043 A TW201804043 A TW 2018040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warp
sinkers
needles
knocko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9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0121B (zh
Inventor
馬克斯 阿佩爾曼
克勞斯 布朗朵
吉哈德 果塔
Original Assignee
卡爾 梅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卡爾 梅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卡爾 梅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4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4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0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012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3/00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 D04B23/24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with cut needle presser arrangements to produce patter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06Needle bars; Sinker ba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04Sink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06Needle bars; Sinker bars
    • D04B27/08Driving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一種經編針織機具有針織針、導針,及沉降片總成具有脫圈緣和下持件等係被揭述,其中該等針織針、導針、及沉降片總成於各情況下係在一寬度方向互相併排列設。 意圖係要獲得一甚大的製造可能性。 就此,乃提供該沉降片總成具有脫圈沉降片,及下持件係與該等脫圈沉降片分開,其中該等脫圈沉降片和下持件在其各別的運動路徑之至少一部份上係可藉由不同的運動來驅動。

Description

經編針織機及用於製造經編針織織物的方法
本發明有關一種經編針織機,具有針織針、導針,及沉降片總成具有脫圈緣和下持件,其中該等針織針、導針、及沉降片總成於各情況下在一寬度方向係互相併排列設。
本發明亦有關一種用於製造一經編織物的方法,在該方法中一紗群的紗線會被導針相對於針織針導引,其中,當環圈已被脫圈時,下持件會刺穿該紗群。
不同構造類型的經編針織機在該織物取出方向及其它方面會不一樣。當該織物,即是說所製成的經編織物,以一幾乎直線方式,或相對於饋入紗線以一大傾斜角度被取出時,則正被取出的該經編織物當針織針在一新的環圈形成程序中上升時會保持該等針織針上的環圈,俾能承接在該等針織針之頭部的經紗。若為一此種的織物取出,其係特別使用於拉舍爾(raschel)經編針織機的情況下,則一較粗糙的經編織物會被造成,其當穿著時皮膚會感覺不舒服。
當取出該經編織物係在相對於饋入經紗以一較小的角度進行時,譬如以一自動經編針織機的情況下,則該等環圈必須被扣持,俾使該等針織針能夠上升而不會帶引該等環圈。在此情況下,所謂的鎖定脫圈沉降片會被使用,其具有一脫圈緣,一鎖定模,及下持件等。當該等針織針上升時該等下持件會使在該等針織針之軸桿上的環圈被扣持於其底層上。
本發明係基於揭述用以製造一經編織物的又一可能性之目的。
此目的在一初始所述的該種經編針織機之情況下會被達成,其中該沉降片總成具有脫圈沉降片及下持件係與該等脫圈沉降片分開,其中該等脫圈沉降片及下持件在其各別運動路徑的至少一部份係可被以不同的運動來驅動。
使用一此種的設計實施例,經編織物現能被用較低的張力來製造,否則只能在所謂的拉舍爾經編針織機上被製成。即是,例如,一花邊織物其迄今僅能在拉舍爾經編針織機上被製成,故具有高張力其會導致一粗糙的觸感者,會在較新穎的經編針織機上被製成。乃能使其中該等脫圈沉降片和下持件以一互相分開的方式至少暫時地移動。在該等運動路徑的另一區中,該等脫圈沉降片及下持件亦能被一起移動,如將會在一稍後階段所述者。
一下持件驅動器較好會在一寬度方向作用於該等下持件,藉由此下持件驅動器該等下持件在該寬度方向係可相對於該等脫圈沉降片重定位。在該寬度方向的重定位亦稱為“側向偏移”。當該等下持件側向偏移時,即是說在該寬度方向重定位,該等下持件會以一對應的方式一起地移動該等紗線。故該等下持件具有一暫時墊底的效果。
該下持件驅動器較好在寬度方向具有一驅動行程,該驅動行程會將在二針織針之間的無碰撞區內之下持件的位置移位至另一在二針織針之間的無碰撞區。該等脫圈沉降片以及該等下持件的節距對應於該等針織針的節距。該等脫圈沉降片和下持件在一初始位置係設在該等針織針之間的針槽中。該等針織針亦可被稱為“操作針”。當該等下持件側向地重定位,且該側向重定位對應於該等脫圈沉降片的節距,或該等脫圈沉降片的節距之一整數倍時,則被該等下持件衝擊的紗線會同樣地側向偏移該等脫圈沉降片之一節距,或該等脫圈沉降片的節距之一整數倍。因此,二相鄰環圈之間的人造墊底會被達成,如所述。該驅動行程亦可偏差於該正確的節距,只要該等針織針能在該等下持件之間以一無碰撞的方式移動即可。
該下持件驅動器較好係在各情況下會將該下持件重定位於一導針與一針織針間之一直線紗徑中。故該直線紗徑會被擾亂,而使該等針織針當該等下持件側向重定位時能上升,且該等下持件嗣會將該等紗線扣持於該等針織針的軸桿上。如此一較無張力的針織織物能被製成。
該等脫圈沉降片及/或下持件較好具有一鎖定模的至少一部份。該鎖定模的其餘部份則可分別由該等下持件或脫圈沉降片形成,因此一類似於傳統鎖定脫圈沉降片的設計實施例將會造成一環圈形成程序的至少一部份。
該下持件驅動器較好係與一針織針驅動器同步化,而使該下持件驅動器會在該針織針驅動器造成該等針織針之一上升運動之前,造成該等下持件在寬度方向的偏移。故該等下持件初始會側向地偏移。然後,該等針織針會上升,其中該等下持件會扣持該等紗線。
若為一在初始所述的該種方法,該目的會被達成,其中與脫圈沉降片分開的下持件會被使用,且沒有該等脫圈沉降片的下持件會在該等針織針上升之前側向地偏移。
如前所述,一針織織物能被以此方式製成,其係為低張力而在其它方面能被以相同方式設計,如迄今僅可能藉由一拉舍爾經編針織機來製造者。例如,一飾緣毛邊可被用極低的張力來製成。
因此,其乃變成可能使一針織織物被用較細的紗線來製造,而在許多情況下造成完全新的觸感及/或視覺外觀。
該等下持件在各情況下較好會干擾該等導針與針織針間之一直線。故該等紗線會移出此直線。
亦較有利的是當該等下持件側向地偏移時會由在二針織針間的無碰撞區內之一位置移至另一在二針織針之間的無碰撞區。該等下持件嗣會被由該等針織針間之一針槽重定位至另一針槽,而使該等下持件當上升時不會干擾該等針織針。
該等下持件當在底下時較好會使該等紗線的一部份側向地偏移。人造的墊底故會達成,如所述。
當該等下持件刺穿該紗群時,該等脫圈沉降片較好會與該等下持件一起移動。此移動係垂直於該寬度方向進行。各紗線在此情況下會藉由該等脫圈沉降片之此移動造成一沉降片環圈。
當該等針織針下降時,該等脫圈沉降片和下持件較好會移回。此移動亦可在該針織針的下降運動之一最後部份被進行。該等脫圈沉降片和下持件在下一環圈形成循環之前則係位在其初始位置。
圖1a和1b示意地示出一經編針織機的部件,具言之有一導針1其於此係構製成一針而具有一孔導引著一紗線2,一針織針3亦稱為一“操作針”,一脫圈沉降片4,及一下持件5。
圖1a示意地示出該脫圈,其於此係假設以該經編針織機之一主軸(同樣未示出)的一0°旋轉角度發生。
圖1b示出該經編針織機的部件之一實施例,其相對於圖1a係稍微地修改。
若為如圖1a的設計實施例之情況,一鎖定模7係構製成該脫圈沉降片4的一部份。若為如圖1b之設計實施例的情況,則該鎖定模7係構製在該下持件5上。當該針織針3上升時的所需鎖定則能藉著該脫圈沉降片4和下持件5的交互作用來達成。
在一環圈形成程序的情況下,該針織針3(相對於圖1a和1b的示圖)會上下移動。該導針1(同樣地相對於圖1a和1b的示圖)會由左移向右,再由右移向左,且其間會兩次垂直於該圖平面。該脫圈沉降片4和下持件5係以該雙箭號6的方向移動。該下持件5形成一與該脫圈沉降片4分開的組件,其中該脫圈沉降片4係用於脫圈該等環圈及鎖定的功能,而該下持件5,除了會在該雙箭號6的方向移動之外,亦能被垂直於該圖平面移動。一使用於此的下持件驅動器未被更詳細示出。以一類似於該等導針1所被固接的一條桿之驅動器的方式,該下持件驅動器可被設在該各別條桿的一端,且藉由一凸輪盤或類似物能作用在一條桿上,其會帶送該等下持件5。
圖2以一立體示意圖示出一第二步驟。此第二步驟有關於該“鎖定”,其會例如在該主軸之一40°的旋轉角度時發生。
當使該環圈脫圈時,該脫圈沉降片4及下持件5會橫對於該經編針織機的寬度方向移動。此移動係稱為“向前”。該下持件會刺穿一紗群,其係由多數的紗線2所形成。該脫圈沉降片4藉由該鎖定模7會推迫該等環圈向前。一沉降片環圈係藉此向前移位而被形成。該等脫圈沉降片4和下持件5會一起地向前及向後移動,即是說橫交於該寬度方向,以一箭號8的方向。一用於所謂“鎖定”的尺寸9係附加地示於圖3中。此尺寸係由該鎖定模7與該針3的刺突間之一間隔所造成,即是說該針3之面對該鎖定模7的側邊至該鎖定模的間距。
如在圖2中可見,一取出方向10係大致相同於該脫圈沉降片4和下持件5的移動,該移動係被以箭號8示出。該取出方向10會大致正交於該等紗線2之一平均饋進方向延伸。該角度亦可為大於90°。但是,在任何情況下該角度係小於180°。因此,沒有可能會導致極端固化的牽引力會被該取出施加於該等環圈上。
於圖2中亦可看出該針織針之一胸凸部11,及該針織針之一頭部12。該等針織針12於此係構製成複合針而具有側邊17等。
圖4示出在該環圈形成時之一第三步驟,即是說該底層的移位。
當該等下持件5刺穿該紗群2時,該等下持件5會側向地偏移至少該等針織針3之一針節距。於此之前,即是說在該初始位置時,該等下持件5係同樣地在二針織針3間之一針槽中,即是說在與該等脫圈沉降片4相同的位置。該等毛邊的底層會被該等下持件5之此偏移運動移位,且一位在該針織針3之軸桿上的環圈會相反於該上升的針織針3之胸凸部11(見圖2)被下降。該等下持件5的偏移以及該紗線和由其造成之暫時性底層的位移可為一或多數個針節距。但是,該等環圈橫列之一橫向互接並不須要在此程序的情況下造成。該等下持件的偏移運動係以一箭號14示出。但是,該等脫圈沉降片4於該寬度方向會保留在其原來位置。
圖5示出一第四步驟,其中該疊覆會被進行。當該疊覆期間,該等下持件5會繼續將該底層保持在定位。故位在該等針織針3周圍的環圈13會保持停在該等針織針3的軸桿上。
圖6示出一第五步驟,其中該針織針3會下降。當該針織針3下降時,即是說在該針織針3由頂向底移動時,該下持件5會向後移動(相對於圖6垂直於該圖平面)。該平移會被取消。該底層會被釋放。該環圈13能被脫圈。就此,該脫圈沉降片4可具有一附加的脫圈裝置15。該脫圈裝置15是有利的,特別是當該等環圈13脫圈時,並不橫越該脫圈沉降片4(見圖6)。就此,其乃可提供使該脫圈裝置15橋接該等脫圈沉降片4之間的槽道。
因該脫圈沉降片4係設在與該毛邊的運行方向相同的方向,故要被脫圈的環圈13能相對於新形成的環圈被固定之一橫向連接,乃可藉該脫圈沉降片4上的脫圈裝置15來被建立。圖7以一側視圖示出此步驟。該下持件5會與該脫圈沉降片4一起向後移動,即是說沿該箭號16。此移動能被一起地進行。於此被與該側邊17一起示出的針織針3,能被拖拉穿過該“舊”環圈13。
因為該等環圈不必以對該取出織物的高牽引力來被保持在該針織針3的軸桿上,而是被該等下持件5固持,故一經編織物能被用較低的張力製成。因此,具有一有限抗拉強度的細紗亦可被用於製造。
緣是,迄今僅能在拉舍爾經編針織機上生產的花邊織物亦能被製造。一此種的花邊織物先前曾被使用高張力來製成,因此具有一較粗糙的觸感。使用該等下持件5其係能以側向方式移動,即是說在寬度方向,則一具有顯著較低張力的經編織物現將能被製成,甚至一花邊織物。
如上所述,該等下持件5之為使該紗線能被移位的偏移運動可為該等針織針3之一針節距,或該等針織針3之針節距的另一整數倍。此節距對應於該等下持件5的節距和脫圈沉降片4的節距。該節距並不須要精確地堅持,只要該等下持件5能以一無碰撞的方式在該等針織針3之間移動即可。
如特別是在圖4至6中可看出,於該等導針1和針織針3間之一直線的干擾會被該等下持件5的側向偏移造成。如特別在圖4中可見,該等形成一人造底層的紗線2之一中間距離18會由於該干擾而造成。
該脫圈裝置15係特別被用來使能脫圈一花邊。
該鎖定尺寸9係為用於該經編織物中的張力之一標準。其係可能使較鬆的沉降片環圈能被製成,此對該經編織物的觸感會有一良好效果。
人造底層會被該等紗線2的側向偏移造成,其係由該等下持件5造成,因此較鬆的毛邊亦能被該經編針織機製成。
1‧‧‧導針
2‧‧‧紗線
3‧‧‧針織針
4‧‧‧脫圈沉降片
5‧‧‧下持件
6、8、14、16‧‧‧移動方向
7‧‧‧鎖定模
9‧‧‧鎖定尺寸
10‧‧‧取出方向
11‧‧‧胸凸部
12‧‧‧頭部
13‧‧‧環圈
15‧‧‧脫圈裝置
17‧‧‧側邊
18‧‧‧中間距離
本發明將會藉由一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描述於後,其中: 圖1a和1b示出一經編針織機的部件之示意圖; 圖2示出該等部件在一環圈形成程序的一部份時之一立體圖; 圖3示出圖2的元件之一示圖,略除紗線; 圖4示出在該環圈形成程序中之一第三步驟; 圖5示出在該環圈形成程序中之一第四步驟; 圖6示出在該環圈形成程序中之一第五步驟; 圖7示出一類似於圖1的示意圖。
1‧‧‧導針
2‧‧‧紗線
3‧‧‧針織針
4‧‧‧脫圈沉降片
5‧‧‧下持件
6‧‧‧移動方向
7‧‧‧鎖定模
10‧‧‧取出方向
15‧‧‧脫圈裝置

Claims (14)

  1. 一種經編針織機具有針織針、導針,及沉降片總成具有脫圈緣和下持件等,其中該等針織針、導針和沉降片總成於各情況下係在一寬度方向互相併排列設;特徵在於:該沉降片總成具有脫圈沉降片和下持件其係與該等脫圈沉降片分開,其中該等脫圈沉降片和該等下持件在其各別的運動路徑之至少一部份上係可藉由不同的運動來驅動。
  2. 如請求項1之經編針織機,特徵在於:一下持件驅動器會在該寬度方向作用於該等下持件,藉由該下持件驅動器,該等下持件在該寬度方向係可相對於該等脫圈沉降片重定位。
  3. 如請求項2之經編針織機,特徵在於:該下持件驅動器在該寬度方向具有一驅動行程,該驅動行程會將該下持件在二針織針間之無碰撞區域內的位置移位至另一在二針織針之間的無碰撞區。
  4. 如請求項1至3之任一項的經編針織機,特徵在於:該等下持件和脫圈沉降片係可一起橫對於該寬度方向重定位。
  5. 如請求項1至4之任一項的經編針織機,特徵在於:該下持件驅動器在各情況下會將該下持件重定位於一在一導針與一針織針之間的直線紗線路徑中。
  6. 如請求項1至5之任一項的經編針織機,特徵在於:該等脫圈沉降片具有一鎖定模的至少一部份。
  7. 如請求項1至6之任一項的經編針織機,特徵在於:該等下持件具有該鎖定模的至少一部份。
  8. 如請求項1至7之任一項的經編針織機,特徵在於:該下持件驅動器係與一針織針驅動器同步化,而使該下持件驅動器於該針織針驅動器造成該等針織針之一上升運動之前會造成該等下持件在該寬度方向的偏移。
  9. 一種用以製造一經編織物的方法,在該方法中一紗群的紗線係被導針相對於針織針導引,其中,當環圈已被脫圈時,下持件會刺穿該紗群;特徵在於:與脫圈沉降片分開的下持件係被使用,且該等下持件,而無該等脫圈沉降片,在該等針織針上升之前會側向地偏移。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特徵在於:該等下持件在各情況下會干擾一在該等導針與該等針織針之間的直線。
  11. 如請求項9或10之方法,特徵在於:該等下持件當在底下時會使該等紗線的一部份側向地偏移。
  12. 如請求項9至11之任一項的方法,特徵在於:該等下持件係由一在二針織針間之無碰撞區內的位置側向地偏移至另一在二針織針之間的無碰撞區。
  13. 如請求項9至12之任一項的方法,特徵在於:當該等下持件刺穿該紗群時,該等脫圈沉降片會與該等下持件一起地移動。
  14. 如請求項9至13之任一項的方法,特徵在於:當該等針織針下降時,該等脫圈沉降片和該等下持件會移回。
TW106119275A 2016-07-28 2017-06-09 經編針織機及用於製造經編針織織物的方法 TWI7301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6181606.1A EP3276062B1 (de) 2016-07-28 2016-07-28 Kettenwirk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kettenwirkware
EP16181606.1 2016-07-28
??16181606.1 2016-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4043A true TW201804043A (zh) 2018-02-01
TWI730121B TWI730121B (zh) 2021-06-11

Family

ID=56551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9275A TWI730121B (zh) 2016-07-28 2017-06-09 經編針織機及用於製造經編針織織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276062B1 (zh)
JP (1) JP6416341B2 (zh)
KR (1) KR101957429B1 (zh)
CN (1) CN107663709B (zh)
ES (1) ES2681446T3 (zh)
TR (1) TR201811140T4 (zh)
TW (1) TWI7301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95729B1 (de) 2019-09-18 2023-06-07 Groz-Beckert KG Platine, platinenanordnung und kettenwirkmaschine
EP4019680B1 (de) * 2020-12-23 2023-06-07 KARL MAYER STOLL R&D GmbH Stricksystem für eine flachstrickmaschine, flachstrickmaschine mit demselben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flachstrickmaschine
CN113638119B (zh) * 2021-09-24 2023-02-10 福建利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贾卡双针床经编织物的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22083C (de) * 1928-02-23 1931-03-30 Schneider & Reuthner Flache Kettenwir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doppelflaechiger Ware
DE636765C (de) * 1935-02-22 1936-10-16 Emil Wirth Wirkmaschinenfabrik Ein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doppelflaechiger Kettenwirkwaren auf Kettenwirkmaschinenfuer einflaechige Ware
DE2244096C3 (de) * 1972-09-08 1979-03-15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8674 Naila Kettenwirkmaschine, insbesondere Raschelmaschine
DD203919A1 (de) * 1981-12-31 1983-11-09 Komb Textima Karl Marx Stadt V Kettenwir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gemusterter polgewirke
DE3827265A1 (de) * 1988-08-11 1990-02-15 Mayer Fa Karl Verfahren und kettenwir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polware
DE4432222C1 (de) * 1994-09-10 1996-05-02 Mayer Textilmaschf Verfahren und Kettenwir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einer gemusterten Wirkware
DE19519410C2 (de) * 1995-05-26 1997-04-10 Mayer Textilmaschf Polbildende Kettenwirkmaschine
DE19647508C1 (de) * 1996-11-16 1998-04-16 Mayer Textilmaschf Verfahren und Kettenwir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Polware
JP4128328B2 (ja) * 1997-07-25 2008-07-30 テクスティルマ・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たて編み機
DE19740200C1 (de) 1997-09-12 1999-04-01 Mayer Textilmaschf Kettenwirkmaschine mit Legeschienen
DE20220055U1 (de) * 2002-12-28 2003-04-03 Mayer Textilmaschf Kettenwirkmaschine
DE502007003317D1 (de) * 2007-08-23 2010-05-12 Liba Maschf Doppelbarren-Raschel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81446T3 (es) 2018-09-13
KR20180013810A (ko) 2018-02-07
TWI730121B (zh) 2021-06-11
JP6416341B2 (ja) 2018-10-31
EP3276062A1 (de) 2018-01-31
JP2018016933A (ja) 2018-02-01
TR201811140T4 (tr) 2018-08-27
CN107663709A (zh) 2018-02-06
CN107663709B (zh) 2020-02-18
EP3276062B1 (de) 2018-07-04
KR101957429B1 (ko) 2019-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72706B1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capable of inserting warp and knitting method by that weft knitting machine
TW201804043A (zh) 經編針織機及用於製造經編針織織物的方法
KR20140029166A (ko) 파일편성방법, 파일편성포부를 구비하는 편성포
KR20140080414A (ko) 편사의 풀림방지방법
TW202223188A (zh) 圓編機中之提花針織物編織機構、使用該編織機構的編織方法及在該編織機構使用的沈降片
KR101347648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시작방법
EP2025785B1 (en) Knitting method of intersia pattern fabric and weft knitting machine
TWI595131B (zh) 特別具有高針距、改良式織針致動凸輪之編織機
CN103510268B (zh) 成圈三角以及在针织横机上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方法
ITMI20131983A1 (it)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disegni ad intarsio con una macchina per maglieria in trama e tessuto a maglia in trama con disegno ad intarsio ottenibile con il procedimento.
JP6252916B2 (ja) フリンジ付編地の編成方法
JP5514717B2 (ja)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筒状編地
JP2021021163A (ja) 編糸の位置が変更可能な緯編機編成構造
CN104342841A (zh) 用于制造带有透孔的织物的方法
KR101356985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시작 방법, 및 편성포
US20220298684A1 (en) Plush pile knitted product and knitt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WO2015091200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openings or holes in a weft knitted fabric with a knitting machine for intarsia knitting, using a single feed or drop
KR101850097B1 (ko) 돌출 입체형 패턴 형성용 환편 장치 및 방법
JP6105009B2 (ja) 横編機によるパイル編成方法
CN104342837B (zh) 用于在横机上制造针织物的方法
JP2015214768A (ja) 円形編機のループシャーリング装置
KR101616522B1 (ko) 환편기
KR20030086036A (ko) 더블 랏셀 편직기 및 그 편물지
JP2018178287A (ja) プレーティング編成方法
JP2018178288A (ja) プレーティング編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