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6154A - 書寫用具及握柄構件 - Google Patents

書寫用具及握柄構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6154A
TW201736154A TW106109485A TW106109485A TW201736154A TW 201736154 A TW201736154 A TW 201736154A TW 106109485 A TW106109485 A TW 106109485A TW 106109485 A TW106109485 A TW 106109485A TW 201736154 A TW201736154 A TW 2017361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wall thickness
grip member
grip
wri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9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6900B (zh
Inventor
山本雅信
Original Assignee
百樂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百樂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百樂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6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6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6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69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3/00Holders or connectors for writing implements; Means for protecting the writing-points
    • B43K23/008Holders comprising finger grip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書寫用具具備軸筒、及於周方向包圍軸筒之握柄構件,且握柄構件之壁厚沿周方向變動,軸筒之壁厚沿周方向變動,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大之區域包圍軸筒之壁厚較小之區域,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小之區域包圍軸筒之壁厚較大之區域。

Description

書寫用具及握柄構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書寫用具及握柄構件。
自先前以來,已知有藉由橡膠等具有彈力之握柄構件包圍軸筒之外表面之書寫用具(例如,日本專利第4043305號公報(專利文獻1))。握柄構件係於書寫用具之使用者握持該書寫用具時,藉由其彈力吸收施加於該使用者手指之力而減低疲勞,進而於軸筒與手指之間提供較大之摩擦力,防止使用者之手指對於軸筒非期望地滑動。藉由該等,提高書寫用具之握感及書寫感。 然而,握柄構件之彈力為何種程度時會覺得具有該握柄構件之書寫用具之握感較佳,因使用者喜好而異。即,有覺得握柄構件較軟者握感較佳之使用者,亦有覺得握柄構件較硬者握感較佳之使用者。因此,雖然期望開發出具有能讓多數使用者覺得握感較佳之握柄構件之書寫用具,但實現起來較為困難。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043305號公報 本案發明者經重複積極探討之結果,發現藉由於握柄構件設置提供較軟握感之區域與提供較硬握感之區域可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係基於上述見解。即,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能讓多數使用者覺得握感較佳之握柄構件的書寫用具。 或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讓多數使用者覺得握感較佳之握柄構件。
本發明之書寫用具係具備:軸筒;及 握柄構件,其於周方向包圍上述軸筒;且 上述握柄構件之壁厚沿上述周方向變動; 上述軸筒之壁厚沿上述周方向變動; 上述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大之區域包圍上述軸筒之壁厚較小之區域; 上述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小之區域包圍上述軸筒之壁厚較大之區域。 根據本發明,因於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大之區域對使用者提供較軟之握感,於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小之區域對使用者提供較硬之握感,故可提供具有能讓多數使用者覺得握感較佳之握柄構件之書寫用具。 較佳為,上述軸筒之內表面之橫剖面為大致圓形。該情形,軸筒不會與收納於該軸筒內之書寫體產生干涉,書寫用具之組裝亦容易。 又,較佳為,上述握柄構件之外表面之橫剖面為大致圓形。該情形,使用者可無違和感地握持書寫用具。 較佳為,由上述握柄構件包圍之上述軸筒之外表面具有倒角部。該倒角部對應於軸筒之壁厚較小之區域。該情形,若介隔握柄構件握持與倒角部對應之區域,則該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大之區域被壓縮變形,因而與握持未設置倒角部之區域,亦即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小之區域時比較,可提供更軟握感。再者,可將倒角部與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大之區域扣合,防止握柄構件相對於軸筒之非期望之相對旋轉。 更佳為,上述倒角部以等間隔設置於上述軸筒之周方向之3個部位。該情形,可將軸筒之倒角部及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大之區域定位於握持書寫用具之3根手指(拇指、食指及中指)接觸握柄構件之位置。即,可有效地配置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大之區域,亦即提供較軟握感之區域。 本發明之握柄構件係包圍書寫用具之軸筒之筒狀者,且 具有壁厚較大之區域與壁厚較小之區域,且於外表面形成有以槽包圍四側之複數個區塊。 根據本發明,壁厚較大之區域有較大之變形,壁厚較小之區域略微變形。具體而言,於壁厚較大之區域中,藉由該壁厚與四側之槽之存在而使區塊整體較大地壓縮變形,另一方面,於壁厚較小之區域中,區塊較小地壓縮變形。藉此,因於壁厚較大之區域對使用者提供較軟之握感,於壁厚較小之區域對使用者提供較硬之握感,故可提供能讓多數使用者覺得握感佳之握柄構件。 又,因區塊以槽包圍四側,故藉由使用者之手指搭於槽上,可抑制於握柄構件之周方向上非期望地滑動。再者,藉由使用者之手指搭於槽上,可抑制於握柄構件之軸方向上非期望地滑動。 較佳為,上述區塊係於上述壁厚較大之區域將壁厚設得較大,於上述壁厚較小之區域將壁厚設得較小。該情形,因於壁厚較大之區域中握柄構件之區塊之壓縮變形變得尤其容易,故可於該區域提供更軟之握感。 又,較佳為,該握柄構件係於未形成槽之內側區域,具有壁厚較大之內側區域與壁厚較小之內側區域; 上述壁厚較大之區域對應於上述壁厚較大之內側區域; 上述壁厚較小之區域對應於上述壁厚較小之內側區域。 該情形,尤其於壁厚較大之區域,壓縮變形與撓曲變形之平衡良好,可提供能讓多數使用者進而覺得握感佳之握柄構件。
以下,參照隨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 圖1A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書寫用具100之概略俯視圖,圖1B係顯示圖1A之書寫用具100之概略側視圖,且係顯示書寫體50之書寫部51自軸筒10之前端伸出之狀態之概略側視圖。圖2係顯示圖1A之書寫用具100之概略縱剖視圖。 如圖1A、圖1B及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書寫用具100包含:軸筒10,其具有前軸20及藉由例如套接嵌合而連結於前軸20之後軸30;握柄構件40,其於周方向包圍前軸20之外表面;及書寫體50,其可出沒地收納於軸筒10內。作為一例,前軸20及後軸30為樹脂製,握柄構件40為橡膠製。於圖示之例中,書寫用具100為原子筆。 軸筒10(前軸20)係於前端形成有可供書寫體50之書寫部51突出的第1開口部21。又,軸筒10(前軸20)於前方區域之內表面具有第1扣合部22。書寫體50於較前軸20之第1扣合部22更後方(圖2中右側)之外表面具有第2扣合部52。且,於該等第1及第2扣合部22、52間以壓縮狀態配置有線圈彈簧60。該線圈彈簧60係用以朝軸筒10之軸方向後方(圖1A至圖2中的右側)對書寫體50賦能者。書寫體50之後端50e係與設置於後軸30內之後方區域之旋轉凸輪23抵接,限制朝軸筒10之軸方向後方之相對移動,藉此,維持線圈彈簧60之壓縮狀態。 按壓構件70係用以使書寫體50抵抗線圈彈簧60之賦能力而使書寫體50自前軸20之第1開口部21突出之構件。該按壓構件70係可於對應於書寫體50朝軸筒10之軸方向前方(圖1A至圖2中左側)移動且該書寫體50之書寫部51自第1開口部21朝外側突出之狀態的突出位置(參照圖1B)、與對應於書寫體50之書寫部51沒入前軸20內之狀態的沒入位置(參照圖1A)之間移動。如圖1A及圖1B所示,按壓構件70之後端70e於突出位置及沒入位置之兩者中係自後軸30之後端之第2開口部31朝外側突出。 另,本實施形態之書寫用具100設有凸輪機構,其具有用以於軸筒10內切換書寫體50之書寫芯51之出沒的旋轉凸輪23、及與該旋轉凸輪23扣合之凸輪槽(未圖示)。詳細內容予以後述,若按壓構件70於書寫體50之書寫部51沒入前軸20內之狀態(參照圖1A)下被按壓操作(按下操作),則旋轉凸輪23沿凸輪槽滑動,書寫體50之書寫部51自前軸20之第1開口部21朝外側突出,進而,利用凸輪機構之作用使旋轉凸輪23旋轉,藉此禁止書寫體50朝軸筒10之軸方向後方之相對移動,於按壓操作結束後亦維持該突出狀態。又,若按壓構件70於該突出狀態下再度被按壓操作(按下操作),則藉由凸輪機構之作用而容許書寫體50朝軸筒10之軸方向後方相對移動,且藉由線圈彈簧60之賦能力將書寫體50及按壓式構件70朝軸方向後方推回並恢復初期狀態。 其次,圖3係顯示裝配了圖1A之書寫用具100之前軸20與握柄構件40之狀態之部分概略立體圖。圖4係顯示圖1A之書寫用具100之前軸20之概略立體圖,圖5係顯示圖3之前軸20及握柄構件40之概略縱剖視圖,圖6係顯示圖3之前軸20及握柄構件40之概略橫剖視圖。 如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書寫用具100之前軸20之外表面由握柄構件40包圍。握柄構件40可藉由例如2色成形而與前軸20一起製造。於握柄構件40之外表面,分別形成有以等間隔延伸於軸方向之16條延伸於軸方向之一槽41、及自一槽以等間隔於正交方向延伸之18條之另一槽42。即,本實施形態之握柄構件40之外表面,被區劃成以一槽41及另一槽42包圍四側之複數個矩形區域(區塊40b)。 如圖4及圖5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前軸20具有未被握柄構件40包圍之區域即前端區域24、及由握柄構件40包圍之被覆區域25。前端區域24係橫剖面為圓環狀,朝前方(圖4中左下方)漸細。前端區域24之後端之外徑較被覆區域25之前端之外徑,增大握柄構件40之厚度量,於被覆區域25被握柄構件40包圍之狀態下,於前端區域24之後端與握柄構件40之前端間未產生階差。 又,如圖4及圖5所示,被覆區域25之外表面具有倒角部26。倒角部26係圓筒狀之被覆區域25之外表面經挖剜而形成之長圓狀之區域。於圖4僅顯示有2個倒角部26,但實際上,倒角部26以等間隔設置於前軸20之周方向之3部位。於圖5中,前軸20之被覆區域25之剖面被視認,但於上方部分之剖面25a未顯現倒角部26,該被覆區域25之壁厚於軸方向固定。另一方面,於下方部分之剖面25b顯現倒角部26,該前軸20之壁厚於軸方向變動(於倒角部26中減少)。 如圖6所示,前軸20之內表面係橫剖面為大致圓形。又,握柄構件40之外表面係橫剖面為大致圓形。此處,大致圓形意指於無視存在於前軸20之內表面之凹凸時,該內表面之輪廓線為圓形、或無視形成於握柄構件40之外表面之一槽41及另一槽42所成之凹部的各區塊40b之輪廓線(脊線)為圓形。又,如圖6所示,握柄構件40之內表面及前軸20之被覆區域25之外表面,尤其,握柄構件40之內表面及設置於被覆區域25之倒角部26,無間隙地接觸。 即,於與倒角部26對應之部位,握柄構件40之壁厚變動。進而,前軸20之被覆區域25之壁厚因倒角部26之存在而沿周方向變動。且,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係包圍前軸2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即倒角部26之外表面,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係包圍前軸2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27之外表面。 此處,對於前軸20及握柄構件40之構成,參照圖7至圖9進而詳細說明。圖7係圖1A之VII-VII線剖視圖,圖8係圖1A之VIII-VIII線剖視圖,圖9係圖1A之IX-IX線剖視圖。於圖7至圖9中,省略了前軸20內之書寫體50之圖示。 如圖7及圖8所示,於圖1A之VII-VII線之位置及VIII-VIII線之位置,於前軸20之被覆區域25存在倒角部26,前軸2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即倒角部26與前軸2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27於周方向以等間隔交替存在。且,如上所述,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包圍倒角部26之外表面,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包圍前軸2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27之外表面。 又,如圖7所示,形成於握柄構件40之外表面之區塊40b(矩形區域)其壁厚變動。具體而言,區塊40b係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中區塊40b之壁厚較大(厚度d1),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中區塊40b之壁厚較小(厚度d2)。如此之區塊40b之厚度變動於圖8中尤其顯著。與圖8對應之圖1A之VIII-VIII線係對應於倒角部26之厚度最大且周方向之寬最大之位置。因此,圖8之倒角部26其前軸20之壁厚最小,包圍該倒角部26之外表面之握柄構件40其壁厚最大。如圖8所示,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中,區塊40b之最大厚度為d1'(>d1)。另一方面,於圖8之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中,區塊40b之最大厚度為d2,與圖7時大致相同。 再者,如圖7及圖8所示,握柄構件40具有:外側區域45,其形成有延伸於軸方向之一槽41、及自一槽41於正交方向延伸之另一槽42;及內側區域46(較外側區域45更靠向徑方向內側之區域),其未形成一槽41及另一槽42。內側區域46具有壁厚較大之內側區域46a與壁厚較小之內側區域46b。且,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對應於壁厚較大之內側區域46a,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對應於壁厚較小之內側區域46a。此處,「對應」意指存在於握柄構件40之周方向中大致相同之位置。 另一方面,如圖9所示,於前軸20之被覆區域25中較倒角部26更靠向後方之區域,前軸20之壁厚固定,握柄構件40之壁厚亦固定。再者,區塊40b之厚度亦固定。 接著,對本發明之書寫用具100之作用進行說明。 首先,由使用者使按壓構件70對軸筒10按壓操作(按下操作)。藉此,書寫體50壓縮線圈彈簧60且於軸筒10之軸方向前方相對移動,書寫體50之書寫部51自前軸20之前端之開口部21露出於外側。於該相對移動時,書寫體50藉由凸輪機構23而無法朝軸筒10之軸方向後方相對移動,即便結束按壓操作(按下操作),亦維持書寫部51之突出狀態。且,藉由使用者握持握柄構件40,對紙面等書寫對象面進行書寫。 本實施形態之握柄構件40係由使用者握持時,根據該使用者之手指按壓之區域,提供不同之握感。具體而言,於使用者之手指按壓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時,對該使用者提供較軟之握感。另一方面,於使用者之手指按壓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時,對該使用者提供較硬之握感。如上所述,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與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因於周方向交替地等間隔地各配置3部位,故若使用者之某手指(例如拇指)按壓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則通常,其他手指(例如食指及中指)亦按壓於剩餘2部位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同樣,若使用者之某手指(例如拇指)按壓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則通常,其他手指(例如食指及中指)亦按壓於剩餘2部位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 於該握持時,握柄構件40因使用者之手指施加之力而於徑方向壓縮變形。尤其,若使用者之手指按壓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則相較於使用者之手指以相同力道按壓於壁厚較小之區域44之情況,更大地壓縮變形。再者,如上所述,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中,因較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將區塊40b之壁厚設置得更厚,故被使用者之手指按壓時,以槽包圍四側之握柄構件40之各區塊40b容易於四側撓曲變形。藉由該等,而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對使用者提供較軟之握感。 另一方面,若使用者之手指按壓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則相較使用者之手指按壓於壁厚較大之區域43之情況,更小地壓縮變形。再者,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中區塊40b之壁厚最小,因而區塊40b僅略微撓曲變形。因此,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對使用者提供較硬之握感。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前軸20之倒角部26之外表面與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之內表面無間隙地接觸,且該接觸面之橫剖面為非圓形,藉此防止握柄構件40對於前軸20之相對旋轉(參照圖7及圖8)。 若結束書寫用具100之書寫,則由使用者再度朝軸筒10之軸方向前方按壓操作(按下操作)按壓構件70。藉此,書寫體50抵抗線圈彈簧60之賦能力而朝軸筒10之前方相對移動。於該相對移動時,書寫體50成為可藉由凸輪機構23而朝軸筒10之軸方向後方相對移動之狀態。且,若結束按壓操作(按下操作),則藉由線圈彈簧60之賦能力朝軸筒10之軸方向後方相對移動,恢復初期狀態,即書寫體50之書寫部51沒入軸筒10內之狀態。 根據如上所述之本實施形態,因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對使用者提供較軟之握感,於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對使用者提供較硬之握感,故可提供具有能讓多數使用者覺得握感較佳之握柄構件40之書寫用具100。 本實施形態之軸筒10(前軸20)之內表面因橫剖面為圓形,故軸筒10不會與收納於該軸筒10內之書寫體50產生干涉,書寫用具100之組裝亦容易。 又,握柄構件40之外表面係橫剖面為大致圓形,因而使用者可無違和感地握持書寫用具100。 由握柄構件40包圍之前軸20之被覆區域25之外表面具有倒角部26作為前軸2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因此,若介隔握柄構件40握持與倒角部26對應之區域,則該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被較大地壓縮變形,因而與握持未設置倒角部60之區域,即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小之區域44時比較,可提供更軟之握感。再者,可將倒角部26與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扣合,防止握柄構件40相對於前軸20之非期望之相對旋轉。 倒角部26以等間隔設置於前軸20之被覆區域25之周方向之3部位,因而可將前軸20之倒角部26及握柄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定位於握持書寫用具100之3根手指(拇指、食指及中指)接觸握柄構件40之位置。即,可有效地配置握柄構件40之壁厚較大之區域43,即提供較軟握感之區域。 另,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延伸於軸方向之一槽41、與自一槽延伸於正交方向之另一槽,形成區塊40b(矩形區域),但於其他實施形態中,亦可藉由形成為圓環狀之槽,形成以槽包圍四側之區塊40b(圓環區域)。 另,於本實施形態中,區塊40b之厚度係於厚度未固定時,將其最大厚度設為區塊之厚度。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書寫用具100以原子筆為例進行說明,但並未限定於此。藉由適當選擇書寫體50,可對自動鉛筆、簽字筆、修正筆等各種書寫用具應用本發明。
10‧‧‧軸筒
20‧‧‧前軸
21‧‧‧第1開口部
22‧‧‧第1扣合部
23‧‧‧旋轉凸輪
24‧‧‧前端區域
25‧‧‧被覆區域
25a‧‧‧剖面
25b‧‧‧剖面
26‧‧‧倒角部
27‧‧‧區域
30‧‧‧後軸
31‧‧‧第2開口部
40‧‧‧握柄構件
40b‧‧‧區塊
41‧‧‧槽
42‧‧‧槽
43‧‧‧區域
44‧‧‧區域
45‧‧‧外側區域
46‧‧‧內側區域
46a‧‧‧內側區域
46b‧‧‧內側區域
50‧‧‧書寫體
50e‧‧‧後端
51‧‧‧書寫部
52‧‧‧第2扣合部
60‧‧‧線圈彈簧
70‧‧‧按壓式構件
70e‧‧‧後端
100‧‧‧書寫用具
d1‧‧‧厚度
d1'‧‧‧厚度
d2‧‧‧厚度
圖1A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書寫用具之概略俯視圖。 圖1B係顯示圖1A之書寫用具之概略側視圖,且係顯示書寫體之書寫部自軸筒之前端伸出之狀態之概略側視圖。 圖2係顯示圖1A之書寫用具之概略縱剖視圖。 圖3係顯示裝配了圖1A之書寫用具之前軸與握柄構件之狀態之部分概略立體圖。 圖4係顯示圖1A之書寫用具之前軸之概略立體圖。 圖5係圖3之前軸及握柄構件之概略縱剖視圖。 圖6係圖3之前軸及握柄構件之概略橫剖視圖。 圖7係圖1A之VII-VII線剖視圖,且軸筒內之書寫體省略。 圖8係圖1A之VIII-VIII線剖視圖,且軸筒內之書寫體省略。 圖9係圖1A之IX-IX線剖視圖,且軸筒內之書寫體省略。
10‧‧‧軸筒
20‧‧‧前軸
30‧‧‧後軸
31‧‧‧第2開口部
40‧‧‧握柄構件
40b‧‧‧區塊
41‧‧‧槽
42‧‧‧槽
70‧‧‧按壓式構件
70e‧‧‧後端
100‧‧‧書寫用具

Claims (8)

  1. 一種書寫用具,其特徵在於具備: 軸筒;及 握柄構件,其於周方向包圍上述軸筒;且 上述握柄構件之壁厚沿上述周方向變動; 上述軸筒之壁厚沿上述周方向變動; 上述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大之區域包圍上述軸筒之壁厚較小之區域; 上述握柄構件之壁厚較小之區域包圍上述軸筒之壁厚較大之區域。
  2. 如請求項1之書寫用具,其中 上述軸筒之內表面之橫剖面為大致圓形。
  3. 如請求項1或2之書寫用具,其中 上述握柄構件之外表面之橫剖面為大致圓形。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書寫用具,其中 由上述握柄構件包圍之上述軸筒之外表面具有倒角部。
  5. 如請求項4之書寫用具,其中 上述倒角部以等間隔設置於上述軸筒之周方向之3個部位。
  6. 一種握柄構件,其特徵在於,其係包圍書寫用具之軸筒之筒狀者,且 該握柄構件具有壁厚較大之區域與壁厚較小之區域,且於外表面形成以槽包圍四側之複數個區塊。
  7. 如請求項6之握柄構件,其中 上述複數個區塊係於上述壁厚較大之區域中壁厚較大,於上述壁厚較小之區域中壁厚較小。
  8. 如請求項6或7之握柄構件,其中 該握柄構件於未形成槽之內側區域,具有壁厚較大之內側區域與壁厚較小之內側區域;且 上述壁厚較大之區域對應於上述壁厚較大之內側區域; 上述壁厚較小之區域對應於上述壁厚較小之內側區域。
TW106109485A 2016-03-22 2017-03-22 Writing utensil and grip member TWI6369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7536A JP6707375B2 (ja) 2016-03-22 2016-03-22 筆記具
JP??2016-057536 2016-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6154A true TW201736154A (zh) 2017-10-16
TWI636900B TWI636900B (zh) 2018-10-01

Family

ID=59900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9485A TWI636900B (zh) 2016-03-22 2017-03-22 Writing utensil and grip membe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07375B2 (zh)
KR (1) KR102184980B1 (zh)
CN (1) CN108883655B (zh)
TW (1) TWI636900B (zh)
WO (1) WO201716413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H350H (en) * 1987-04-27 1987-10-0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Energetic polynitro formal plasticizers
JPH0447574U (zh) * 1990-08-24 1992-04-22
USH1050H (en) * 1990-11-02 1992-05-05 The Gillette Company Writing instrument
JP2607456Y2 (ja) * 1993-05-31 2001-09-04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筆記具における把持部構造
US6164855A (en) * 1998-03-26 2000-12-26 Bic Corporation Writing instrument with finger gripping device
CN2493421Y (zh) * 2001-05-14 2002-05-29 陈国寿 书写用笔具
US6485211B1 (en) * 2001-09-25 2002-11-26 Bic Corporation Easily assembled grip element
JP4043305B2 (ja) 2002-07-10 2008-02-06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グリップ及び該グリップを備えた筆記具
JP4183452B2 (ja) * 2002-07-31 2008-11-19 株式会社パイロ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多芯筆記具
JP2004066560A (ja) * 2002-08-02 2004-03-04 Kotobuki & Co Ltd 筆記具のグリップ構造
JP2004142191A (ja) * 2002-10-23 2004-05-20 Pentel Corp 可変式グリップ構造
JP4001130B2 (ja) * 2004-06-25 2007-10-31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筆記具のグリップ
DE202005009196U1 (de) * 2005-06-11 2005-09-08 Kuo, Chin-Yi, Panchiao Schreibstift mit veränderbarem Griff
CN200992054Y (zh) * 2007-01-22 2007-12-19 杨东豫 多功能笔
JP5022260B2 (ja) * 2008-02-05 2012-09-12 ゼブラ株式会社 筆記具
US8282297B2 (en) * 2008-12-11 2012-10-09 Surefire, Llc Adjustable cartridge pen hou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70701A (ja) 2017-09-28
KR20180124860A (ko) 2018-11-21
KR102184980B1 (ko) 2020-12-01
CN108883655A (zh) 2018-11-23
TWI636900B (zh) 2018-10-01
JP6707375B2 (ja) 2020-06-10
CN108883655B (zh) 2020-10-02
WO2017164131A1 (ja)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071674A (ja) 筆記具
TW200410840A (en) Variable grip structure
JP5025979B2 (ja) 筆記具
KR101614404B1 (ko)
TWI636900B (zh) Writing utensil and grip member
KR20010006617A (ko) 필기구 몸체
JP6665005B2 (ja) グリップ部材
JP5065773B2 (ja) 複合筆記具
JP5022260B2 (ja) 筆記具
JP6866186B2 (ja) グリップ取付構造
JP5024941B2 (ja) 筆記具
JP5444635B2 (ja) サイドノック式筆記具
JP6157906B2 (ja) 筆記具
JP4155390B2 (ja) 筆記具
JP5073813B2 (ja) 筆記具のグリップ
JP6054651B2 (ja) 筆記具の軸筒
JP2004299406A (ja) 筆記具のグリップ
TW200927517A (en) Writing implement
JP2007296736A (ja) 筆記具
JP2011051268A (ja) 筆記具の軸筒
JP2012158138A (ja) 筆記具
JP2005138303A (ja) 筆記具
JP2607456Y2 (ja) 筆記具における把持部構造
JP3095473U (ja) グリップ付き筆記具
JP6839962B2 (ja) 筆記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