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2664A - 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及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 - Google Patents

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及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2664A
TW201732664A TW105137641A TW105137641A TW201732664A TW 201732664 A TW201732664 A TW 201732664A TW 105137641 A TW105137641 A TW 105137641A TW 105137641 A TW105137641 A TW 105137641A TW 201732664 A TW201732664 A TW 2017326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nufacturing
program
aforementioned
information
forego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7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2478B (zh
Inventor
Takehiko Nishimura
Hiroyuki Matsushita
Yuki Sato
Kazuki Takahashi
Tomohiko Maeda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32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2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2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247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472Graphical display of proc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能容易將積效資料圖表化。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是使電腦執行以下的處理。電腦取得製造資料,該製造資料包括製造產品的識別資訊、該製造產品所經過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及顯示經過製造程序時所記錄的時刻之時刻資訊。電腦根據所取得的製造資料,界定特定的製造產品所經過的全部製造程序。電腦根據與已界定的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對應之時刻資訊,界定各製造程序的順序。電腦以已界定的順序將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排列。電腦產生沿著預定時間軸方向而將特定的製造產品經過各製造程序的時刻對應於所排列之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之圖表。

Description

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及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及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
發明背景 迄今進行著儲存隨著企業活動而來的資料來靈活運用的方式。例如,進行著如下事務,即,儲存製品的生產線中之製造裝置的動作日誌(log)等之資料,靈活運用在生產步驟的改善。又,為改善生產步驟,而有如下提案,即,針對生產線上所發生之異常狀況,從各式各樣的主要因素之中,根據因果關係,來推定根本的主要因素。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第2009-116842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惟,例如欲將生產線的積效資料圖表化時,會要求將生產步驟的順序或特性下定義。又,在製造多種類的製品之生產線上,會經由依製品的種類而不同的生產步驟。為此,生產現場的作業員因應不同的生產步驟,要對生產步驟的順序或特性下定義,此事造成不小的負擔。
依其中一觀點,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可容易將積效資料圖表化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及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在一個態樣中,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是使電腦執行以下處理:根據在於生產線生產製造產品的過程中所取得之製造資料,將前述生產線中之製造程序視覺化。即,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是使電腦執行取得製造資料的處理,該製造資料包括製造產品的識別資訊、該製造產品所經過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及顯示前述製造產品經過前述製造程序時所記錄的時刻之時刻資訊。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是使電腦執行以下處理:根據已取得的前述製造資料,界定特定的製造產品所經過的全部製造程序。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是使電腦執行以下處理:根據與已界定之前述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對應之時刻資訊,界定前述各製造程序的順序。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是使電腦執行以下處理:以所界定之前述順序將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排列。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是使電腦執行產生圖表之處理,該圖表是沿預定的時間軸方向,將前述特定的製造產品經過前述各製造程序的時刻對應於所排列之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
發明的效果 藉此,可容易地將績效資料圖表化。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基於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所揭示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及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之實施例。另,揭示技術並不受本實施例所限定。又,以下的實施例也可在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做適當的組合。
實施例 圖1是顯示實施例的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之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圖1所示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1具有資訊處理裝置100。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1除了資訊處理裝置100之外,還可包含有例如各製造步驟的控制裝置、工作機械的控制裝置、溫度試驗等之各種測試裝置等,資訊處理裝置100可從各種裝置取得生產線的積效資料,即取得製造資料。又,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1也可包含管理人用之終端裝置。資訊處理裝置100及各種裝置之間是經由未示於圖中之網路而連接成可相互通訊之狀態。另,在以下的說明中,是以取得包括製造產品(以下也可稱為製品)的生產線中之時刻資訊在內之各種資訊而作為製造資料之形態為一例予以說明。
圖1所示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1之資訊處理裝置100,根據在生產線生產製造產品的過程中所取得之製造資料,而將生產線中之製造程序視覺化。即,資訊處理裝置100取得製造資料,該製造資料包括製造產品的識別資訊、該製造產品所經過之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及顯示製造產品經過製造程序時所記錄之時刻的時刻資訊。資訊處理裝置100根據所取得之製造資料,界定出特定的製造產品所經過之全部製造程序,並根據與已界定之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對應之時刻資訊,界定各製造程序的順序。資訊處理裝置100以所界定的順序,而將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排列。資訊處理裝置100產生一圖表,該圖表是沿著預定的時間軸方向,將特定的製造產品之經過各製造程序的時刻對應於所排列之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藉此,資訊處理裝置100可容易地將績效資料圖表化。
如圖1所示,資訊處理裝置100包含有通訊部110、顯示部111、操作部112、記憶部120、及控制部130。另,資訊處理裝置100,除了圖1所示之功能部外,具有已知的電腦所具備的各種功能部,例如各種輸入元件或聲音輸出元件等之功能部也無妨。以資訊處理裝置100一例來說,可採用桌上型的個人電腦。對資訊處理裝置100來說,不只可以採用上述的桌上型個人電腦,也可採用移動式的個人電腦作為資訊處理裝置100。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以移動式的終端裝置來說,除了上述的移動式個人電腦外,例如還可採用平板式終端裝置。
通訊部110,例如藉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網路介面卡(網路卡))等附諸實現。通訊部110,透過未示於圖中之網路而與各種裝置以有線或者是無線連接,在與各種裝置之間掌管資訊的通訊之通訊介面。通訊部110是從各種裝置接收製造資料。通訊部110是將所接收之製造資料輸出至控制部130。
顯示部111為用以顯示各種資訊之顯示元件。顯示部111,例如藉液晶顯示器等作為顯示元件而附諸實現。顯示部111顯示從控制部130所輸入之顯示畫面等之各種畫面。
操作部112是一種從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1之管理人受理各種操作之輸入元件。操作部112,例如藉鍵盤或滑鼠等作為輸入元件而附諸實現。操作部112將藉管理人所輸入之操作作為操作資訊,輸出至控制部130。另,操作部112,以輸入元件來說,可藉觸控面板等附諸實現,也可將顯示部111之顯示元件與操作部112之輸入元件一體形成。
記憶部120,例如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等之半導體記憶體元件、硬碟或光碟等之記憶裝置附諸實現。記憶部120具有製造資料記憶部121、及程序主檔記憶部122。又,記憶部120記憶在控制部130之處理所使用之資訊。
製造資料記憶部121是記憶將有關於製造產品之各種資訊對應於時刻資訊之活動形式之製造資料。圖2是顯示製造資料記憶部一例之圖。如圖2所示,製造資料記憶部121具有稱為「日期時間(DateTime)」、「活動型式(EventType)」、「作業員(Worker)」、「地點(Place)」、「機器(Machine)」、「程序(Process)」、「製品(Product)」之項目。製造資料記憶部121,例如按每活動作為1個記錄來記憶。
「日期時間(DateTime)」是顯示發生有活動之日期時刻之資訊。「活動型式(EventType)」是顯示活動的種類的資訊。「作業員(Worker)」是識別擔任製造程序的作業員之識別資訊。「地點(Place)」是識別設置有發生有活動之生產線之設備之地點之識別資訊。「機器(Machine)」是識別發生有活動之生產線之設備之識別資訊。「程序(Process)」是識別發生有活動之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製品(Product)」是識別發生有活動之製造產品,即製品之識別資訊。即,製造資料記憶部121記憶製造資料,該製造資料包括製造產品之識別資訊、該製造產品所經過之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及顯示製造產品之經過製造程序時所記錄之時刻的時刻資訊。
回到圖1的說明,程序主檔記憶部122是記憶對製造步驟之步驟名稱或順序等予以定義之程序主檔。圖3是顯示程序主檔記憶部一例之圖。如圖3所示,程序主檔記憶部122具有稱為「地點(Place)」、「機器(Machine)」、「程序(Process)」之項目。又,程序主檔記憶部122記憶與各項目對應之地點的識別資訊、設備的識別資訊、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
「地點(Place)」是識別設置有發生有活動之生產線的設備之地點之識別資訊。「機器(Machine)」是識別發生有活動之生產線的設備之識別資訊。「程序(Process)」是識別發生有活動之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在程序主檔記憶部122中,例如根據製造程序、地點及設備的關係之分析結果所決定之階層化之階層的優先順位也一起被記憶。又,在程序主檔記憶部122中,例如,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對應由早到晚的順序排列並記憶地點的識別資訊、設備的識別資訊、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另,程序主檔記憶部122也可記憶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而不是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
回到圖1之說明,控制部130,例如藉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或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處理單元)等,內部的記憶裝置所記憶之程式將RAM作為作業區予以執行,藉此予以實現。又,控制部130,例如也可藉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應用特定積體電路)或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程式閘陣列)等的積體電路附諸實現。控制部130具有:取得部131、界定部132、感測部133、及生成部134,實現或者是執行以下說明之資訊處理之功能或作用。另,控制部130之內部構成,不限於圖1所示之構成,只要是進行後述之資訊處理之構成,其他構成也可。另,在以下的說明中,對於與各製造產品對應之線段也可以描線圖來表現,且可與包括對應於各製造程序的時間軸與各製造產品對應之描線圖之圖表整體也以時間軸圖(time line graph)來表現。
取得部131,經由通訊部110而從未示於圖中之各種裝置接收以及取得製造資料。所取得之製造資料包括:製造產品之識別資訊、該製造產品經過之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及顯示在製造產品經過製造程序時所記錄之時刻的時刻資訊。取得部131,將所取得之製造資料記憶在製造資料記憶部121。即,取得部131,針對從未示於圖中之各種裝置所接收之製造資料,按每活動而作為1個記錄,儲存並記憶在製造資料記憶部121。
界定部132,例如一從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1之管理人受理了旨趣為顯示圖表之指示,就從製造資料記憶部121讀取製造資料。界定部132根據所讀取的製造資料,界定特定的製造產品所經過的全部的製造程序。又,界定部132根據對應於已界定的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的時刻資訊,界定各製造程序的順序。即,界定部132在像數種製造產品流線混合這般之生產線或具有相同功能的數個設備之生產線中,按製造資料所含之製造產品來界定所流動之生產線的路線。界定部132將所界定的各製造程序的順序輸出至生成部134。又,界定部132將特性感測指示輸出至感測部133。
在此,利用圖4,針對生產線的路線變更予以說明。圖4是顯示生產線的路線變更一例之圖。如圖4所示,在生產線上依產品種類而路線(route)有所不同時的事例11或設備負擔複數個程序(製造程序)時的事例12中,程序定義的數量會變多。又,在事例11中,依生產線的的改善,如事例13的虛線所示,會有路線變更的時候。即,當持續地進行改善時,程序定義的變更就會變多。此時,比起製造程序的順序,在某一處使路線分岐,然後在某一處交會就變得更為重要。即,在於使數種產品種類的產品混合在生產線上流動之大量生產中,在特定產品種類中以不在設定內之動線生產的事情是與品質惡化有關連。為此,在製造程序的視覺化中,不只是製造產品的動線,也著眼於設備或地點,以此圖謀將成為瓶頸(bottleneck)之設備、或有空檔部分的設備視覺化。
回到圖1的說明,感測部133,當從界定部132輸入有特性感測指示,從製造資料記憶部121讀取製造資料。感測部133根據所讀入之製造資料,感測各製造程序的特性。製造程序的特性,例如包括製造產品1個1個獨立地製造處理之單一步驟、使複數個製造產品並排而所製造處理之並列步驟、依每特定的時序一起將製造產品製造處理之批次步驟等。感測部133將含有所感測的各製造程序的特性的程序評價資訊輸出至生成部134。
在生成部134,從界定部132輸入各製造程序的順序。生成部134參考製造資料記憶部121,針對所排列的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並且、與各製造程序對應之地點及設備中1個以上的資訊,分析各資訊間之關係。生成部134根據分析結果,針對圖表排列的各資訊,決定層次化的優先順位。
生成部134,對於各資訊間之關係之分析,例如以循環制判斷親子(上下代)關係,從最多次被判斷為親(上代)的資訊依次選出,作為親,以此可將出現次數多的資訊分析為親。生成部134,例如按出現次數多的順序漸增的方式決定優先順位。換言之,生成部134進行如下分類,即,將優先順位高的資訊稱為大項目,優先順位次高的資訊稱為中項目。
生成部134根據已決定之優先順位,將各資訊階層化。另,與已階層化之各資訊對應之各層也可透過管理人的操作改變排列順序。生成部134針對已階層化之各資訊,按從界定部132所輸入之各製造程序的順序,排列成圖表。即,生成部134決定圖表的項目欄的排列。另,項目欄的排列也可透過管理人的操作將所排列的順序改變順序。
又,生成部134一從感測部133輸入程序評價資訊,將所輸入之程序評價資訊對應於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排列成圖表。即,生成部134是將所感測的製造程序的特性對應於圖表的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是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
其次,生成部134產生與製造產品對應之描線圖。生成部134沿著預定之時間軸方向,將各製造產品經過各製造程序的時刻對應於所排列之項目欄,產生描線圖。換言之,生成部134沿著預定的時間軸方向,產生使特定的製造產品經過各製造程序的時刻對應於所排列的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之圖表。即,生成部134是根據製造程序的順序及優先順位,而產生圖表。
生成部134將所產生的圖表顯示在顯示部111。另,生成部134,例如也可使管理人將滑鼠游標重疊在與製造程序對應之描線圖(滑鼠移動/mouseover),將與該製造產品對應之描線圖加強顯示(highlight)。又,生成部134將使用在所顯示之圖表之項目欄的排列,作為程序主檔,而記憶在程序主檔記憶部122。
在此,使用圖5,針對來自製造資料之圖表的產生予以說明。圖5是顯示從活動形式的製造資料產生圖表一例之圖。在圖5之例中,因應製造資料的讀取,按圖表24a、24b、24c及24d的順序,描繪與所讀取的製造資料對應之描線圖。圖表24a~24d分別具有圖表區域25a、25b、25c或25d、及項目欄26a、26b、26c或26d。另,製造資料,是利用例如以製造產品的號碼匯整,之後以日期時間進行分類者。
圖表24a是製造資料讀取前的圖表,在圖表區域25a及項目欄26a並無任何顯示。圖表24b是已讀取了製造產品有2個製造程序結束,且第3個製造程序已開始之製造資料為止之狀態。在圖表24b中,對應於3個製造程序的時間軸、對應於製造產品的描線圖是顯示在圖表區域25b。又,在圖表24b中,將對應於各製造程序的項目顯示在項目欄26b。
圖表24c是從圖表24b進一步讀進製造資料的狀態的圖表。在圖表24c中,製造程序增加到8個,將對應於複數個製造產品的描線圖顯示在圖表區域25c。又,在圖表24c中,對應於所增加的製造程序的項目進一步顯示在項目欄26c。即,在圖表24c中,追加對應於所增加的製造程序的時間軸。進而,在圖表24c中,對於項目欄26c的各項目,如項目27,管理人進行拖放(drag-and-drop)操作,以此可變更製造程序的順序。另,描線圖,例如,如線段28,沿著時間軸的部分是表示在該製造程序的處理,如線段29,製造程序間的部分是表示製造產品的移動。
圖表24d是在圖表24c中替換項目27的順序的狀態的圖表。在圖表24d中,在圖表24c中位在最右側的製造程序移動到從左數起第5個。如圖5之例所示,資訊處理裝置100就算是沒有程序主檔之狀態,也能根據製造資料來顯示時間軸圖(timeline graph)。
其次,利用圖6至圖11,針對對應已階層化之各資訊之各層的排列之圖表例予以說明。圖6是顯示圖表一例之圖。圖6所示之圖表30具有項目欄31及圖表區域32。圖表30是成為一使項目欄31的各資訊的階層從上位開始程序(Process)33、地點(Place)34、機器(Machine)35的順序。即,圖表30是優先順位按製造程序、地點、設備的順序遞增的狀態。在圖表30中,製造程序的優先順位高,因此成為可以知道製造產品的流線的圖表。另,在圖表30中,可以知道製造產品於製造程序r04與r05之間,製造程序r11與r12之間、及製造程序r18與r19之間延遲,難以界定延遲的原因。
圖7是顯示圖表另一例之圖。圖7所示之圖表40是成為項目欄31的各資訊的階層從上位依序為地點(Place)34、機器(Machine)35、程序(Process)33的順序。即,圖表40是優先順位按地點、設備、製造程序的順序遞增之狀態。圖表40,地點的優先順位較高,因此成為可以知道按地點各個設備的運轉狀態的圖表。在圖表40中,如顯示在區域36,可以知道地點「ws_bt1」的設備「eq_bt11」的運轉狀態有空檔之事。又,圖表40成為在於生產線中之流線中,針對互為接近的製造程序,可以知道地點是否很近的圖表。
圖8是顯示圖表另一例之圖。圖8所示之圖表50是成為項目欄31的各資訊的階層從上位依序為機器(Machine)35、程序(Process)33、地點(Place)34的順序。即,圖表50是優先順位按設備、製造程序、地點的順序遞增之狀態。圖表50,設備的優先順位較高,因此成為可以知道設備的運轉狀態的圖表。在圖表50中,可以知道區域37的設備「eq_ps1」是表示在運轉狀況中成為瓶頸而不具空檔,區域38的設備「eq_bt11」表示運轉狀況具有空檔之情形。
圖9是顯示圖表另一例之圖。圖9所示之圖表60是成為項目欄31的各資訊的階層從上位依序為地點(Place)34、機器(Machine)35的順序。即,圖表60是優先順位按地點、設備的順序遞增之狀態。又,在圖表60中是從項目欄31刪除製造程序的狀態,若想要把注意放在地點及設備時,更容易觀察圖表。圖表60,由於地點的優先順位較高,所以可以知道按地點各個設備的運轉狀況的圖表。在圖表60中,知道區域39的地點「ws_ps1」的設備「eq_ps1」表示運轉狀況沒有空檔而成為瓶頸,區域40的地點「ws_bt1」的設備「eq_bt11」是在運轉狀況具有空檔之情形。
圖10是顯示圖表另一例之圖。圖10所示之圖表70是成為項目欄31的各資訊的階層從上位依序為機器(Machine)35、地點(Place)34的順序。即,圖表70是優先順位按設備、地點的順序遞增之狀態。又,在圖表70中是從項目欄31刪除製造程序的狀態,若想要把注意放在設備及地點時,更容易觀察圖表。圖表70,由於設備的優先順位較高,所以可以知道設備的運轉狀況的圖表。在圖表70中,可以知道區域41的地點「ws_ps1」所具有的設備「eq_ps1」是指運轉狀況不具空檔而成為瓶頸,區域42的地點「ws_bt1」的設備「eq_bt11」是指運轉狀況有空檔之情形。
又,圖表70,例如是顯示也可掌握雖然是處理相同製造程序的設備但位於不同地點時的狀況。一般來說,在設備加量時大多是設在附近的地點,但是在反覆進行了設備加量的工廠中,乃有為了應付繁忙時期而在暫定設置的地點持續運用的情況。在此時,也有設置在別的廠房(放置機器設備的建物)的情形,而在移動製造產品上很花時間。如此一來,該設備有使用頻率變少的情況,但定期維護是與其他的設備同樣實施。因此,要配合製造產品的流線來評價,而不是要評價設備單體的運轉狀態,依情形也可能有需要再考慮設備的設置地點的變更。即,圖表70,例如是處理相同製造程序的設備但是因為工廠的廠房狹窄等理由而增設之設備設置在其他廠房時,能容易掌握所增設的設備的運轉狀況。由此,管理人也可做到例如所謂騰出所增設的設備的維護間隔之判斷。
圖11是顯示圖表另一例之圖。圖11所示之圖表80成為項目欄31的各資訊的階層只有機器(Machine) 35。即,圖表80是已著眼於設備的狀態。即,在圖表80中是從項目欄31刪除製造程序及地點之狀態,若想要把注意放在設備時,更容易觀察圖表。在圖表80中,可以知道區域43的設備「eq_ps1」是指運轉狀況不具空檔而成為瓶頸,而區域44的設備「eq_bt11」則是指運轉狀況具有空檔時間45。即,在圖表80中,是著眼在空檔時間45,以此就能容易地進行設備的運轉率評價。
其次,針對實施例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1的動作進行說明。圖12是顯示實施例的視覺化處理一例之流程圖。
資訊處理裝置100的取得部131從未示於圖中的各種裝置接收且取得製造資料(步驟S1)。取得部131將所取得的製造資料記憶於製造資料記憶部121。
界定部132,例如一從管理人受理了旨趣為顯示圖表之指示,就從製造資料記憶部121讀取製造資料。界定部132根據所讀取的製造資料,界定特定的製造產品所經過的全部製造程序。另,特定的製造產品也可為複數個。又,界定部132根據與所界定的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對應之時刻資訊,界定各製造程序的順序(步驟S2)。界定部132將所界定的各製造程序的順序輸出至生成部134。又,界定部132將特性感測指示輸出至感測部133。
感測部133從界定部132輸入有特性感測指示,就從製造資料記憶部121讀取製造資料。感測部133根據所讀取的製造資料,感測各製造程序的特性(步驟S3)。感測部133將所感測的各製造程序的程序評價資訊輸出至生成部134。
生成部134從界定部132輸入有各製造程序的順序時,參考製造資料記憶部121,分析排列的製造程序、地點及設備的各資訊間之關係(步驟S4)。生成部134根據分析結果,針對排列在圖表之各資訊,來決定階層化的優先順位(步驟S5)。生成部134根據所決定的優先順位,將各資訊階層化。生成部134決定與所階層化的各資訊對應之圖表的項目欄的排列而將其等排列。
又,生成部134一從感測部133輸入程序評價資訊,就將所輸入之程序評價資訊對應於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配置成圖表。
生成部134沿著預定的時間軸方向,將各製造產品經過各製造程序的時刻對應於所排列的項目欄,產生描線圖。即,生成部134根據製造程序的順序及優先順位,產生圖表(步驟S6)。
生成部134是將所產生的圖表顯示在顯示部111(步驟S7)。又,生成部134將使用在所顯示的圖表之項目欄的排列作為程序主檔,記憶在程序主檔記憶部122。藉此,資訊處理裝置100能輕易地將製造資料即積效資料圖表化。
如此,資訊處理裝置100取得包括製造產品的識別資訊、該製造產品經過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顯示製造產品經過製造程序時所記錄的時刻之時刻資訊之製造資料。又,資訊處理裝置100根據所取得的製造資料,界定特定的製造產品所經過的全部製造程序,並且根據對應於所界定之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的時刻資訊,界定各製造程序的順序。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以所界定的順序排列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又,資訊處理裝置100產生圖表,該圖表是沿預定的時間軸方向,將特定的製造產品經過各製造程序的時刻對應於所排列的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結果可輕易地將積效資料圖表化。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針對複數個製造產品,取得製造資料。又,資訊處理裝置100根據所取得的製造資料,界定複數個製造產品中製造任一個製造產品所經過的全部的製造程序。又,資訊處理裝置100針對任一個製造產品,根據對應於所界定的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的時刻資訊,界定各製造程序的順序。其結果就算是包含複數個製造產品的時候,也能輕易地將積效資料圖表化。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以所界定之順序排列的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產生可將所排列的順序改變的圖表。結果可做依管理人所進行的圖表的微調整。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產生將與各製造程序對應的地點及設備中1個以上的資訊對應於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料且將其等排列的圖表。結果可因應想要注意的製造程序、設備及地點,將積效資料圖表化。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針對要排列的識別資訊或者是符號資訊,並且對應於各製造程序的地點及設備中1個以上的資訊,根據預定的優先順位進行階層化,產生可將該已階層化之各層改變順序的圖表。結果可因應想要注意的製造程序、設備及地點,將積效資料圖表化。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分析所對應之各資訊間的關係,決定預定的優先順位,來產生圖表。結果能產生以更適當的順序進行階層化的圖表。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根據製造資料,而感測製造程序的特性。又,資訊處理裝置100產生將所感測的特性對應於圖表的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之圖表。結果就能產生可以一看就知道製造程序的特性的圖表。
另,在上述實施例中,使用製造資料記憶部121所記憶的製造資料來產生圖表,但不限於此。例如也可根據隨時從未示於圖中之各種裝置接收之製造資料來產生圖表,也可在每次接收到新的製造資料時就將圖表更新。藉此,可以實時將製造資料圖表化。
又,圖中所示之各部的各構成要素不必一定要實體性地如圖示所構成。即,各部的分散、統一的具體形態不限於圖示之態樣,可因應各種負載或使用狀況等,將其全部或者是一部分以任意的單位做功能性或實體性的分散、統一來構成。例如,也可將界定部132及感測部133統合構成。又,圖示之各處理不限於上述的順序,在與處理內容不相矛盾之範圍內,也可同時實施,也可將順序掉換來實施。
進而,在各裝置所進行之各種處理功能,也可構成為在CPU(或者是MPU、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單元)等之微電腦)上執行其全部或任意的一部分。又無須贅述,各種處理功能當然也能構成為在CPU(或者是MPU、MCU等之微電腦)進行解析執行之程式上、或者是佈線邏輯(wired logic)之硬碟上執行其全部或任意的一部分。
不過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說明的各種處理,能以電腦執行事先已準備好的程式的方式來實現。在此,以下說明執行具有與上述實施例同樣功能之程式的電腦一例。圖13是顯示執行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之電腦一例之圖。
如圖13所示,電腦200具有:執行各種運算處理之CPU201、受理資料輸入之輸入裝置202、及監視器203。又,電腦200具有:從記憶媒體讀取程式等之媒體讀取裝置204、用以與各種裝置連接之介面裝置205、及用以藉有線或者是無線連接其他資訊處理裝置等之通訊裝置206。又,電腦200具有將各種資訊暫時記憶之RAM207、及硬碟裝置208。又,各裝置201至208連接於匯流排209。
在硬碟裝置208記憶具有與圖1所示之取得部131、界定部132、感測部133及生成部134各處理部同樣的功能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又,在硬碟裝置208記憶用以實現製造資料記憶部121、程序主檔記憶部122、及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之各種資料。輸入裝置202例如從電腦200的管理人受理操作資訊、管理資訊等的各種資訊的輸入。監視器203例如對於電腦200的管理人顯示出顯示畫面等的各種畫面。介面裝置205例如連接有印刷裝置等。通訊裝置206,例如與具有與圖1所示之通訊部110同樣功能之未示於圖中之網路連接,與未示於圖中的各種裝置交換各種資訊。
CPU201將硬碟裝置208所記憶之各程式讀出,在RAM207解壓縮後執行,以此進行各種處理。又,該等程式可將電腦200作為圖1所示之取得部131、界定部132、感測部133及生成部134而發揮功能。
另,上述的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不一定要已被記憶在硬碟裝置208。例如,也可構造成電腦200讀出電腦200可讀取之記憶媒體所記憶之程式並執行之。電腦200可讀取之記憶媒體,例如CD-ROM或DVD磁碟片、USB(Universal Serial Bus/萬用序列匯流排)記憶體等之可攜式記錄媒體、快取記憶體等之半導體記憶體、硬碟驅動器等有所對應。又,也可構造成先在已與公用線(public line)、網際網路(Internet)、LAN(區域網路)等連線之裝置記憶該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電腦200從這些讀出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再予以執行。
1‧‧‧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
11至13‧‧‧事例
24a至24d、30至80‧‧‧圖表
25a至25d、36至38、41至44‧‧‧區域
26a至26d、31‧‧‧項目欄
27‧‧‧項目
28、29‧‧‧線段
45‧‧‧空檔時間
100‧‧‧資訊處理裝置
110‧‧‧通訊部
111‧‧‧顯示部
112‧‧‧操作部
120‧‧‧記憶部
121‧‧‧製造資料記憶部
122‧‧‧程序主檔記憶部
130‧‧‧控制部
131‧‧‧取得部
132‧‧‧界定部
133‧‧‧感測部
134‧‧‧生成部
200‧‧‧電腦
201‧‧‧CPU
202‧‧‧輸入裝置
203‧‧‧監視器
204‧‧‧媒體讀取裝置
205‧‧‧介面裝置
206‧‧‧通訊裝置
207‧‧‧RAM
208‧‧‧硬碟裝置
209‧‧‧匯流排
S1至S7‧‧‧步驟
圖1是顯示實施例之視覺化系統之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2是顯示製造資料記憶部一例之圖。 圖3是顯示程序主檔記憶部一例之圖。 圖4是顯示生產線的路線變更一例之圖。 圖5是顯示從活動形式的製造資料產生圖表之一例之圖。 圖6是顯示圖表一例之圖。 圖7是顯示圖表另一例之圖。 圖8是顯示圖表另一例之圖。 圖9是顯示圖表另一例之圖。 圖10是顯示圖表另一例之圖。 圖11是顯示圖表另一例之圖。 圖12是顯示實施例之視覺化處理一例之流程圖。 圖13是顯示執行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之電腦一例之圖。
1‧‧‧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
100‧‧‧資訊處理裝置
110‧‧‧通訊部
111‧‧‧顯示部
112‧‧‧操作部
120‧‧‧記憶部
121‧‧‧製造資料記憶部
122‧‧‧程序主檔記憶部
130‧‧‧控制部
131‧‧‧取得部
132‧‧‧界定部
133‧‧‧感測部
134‧‧‧生成部

Claims (21)

  1. 一種記錄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之記錄媒體,該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是根據在生產線生產製造產品的過程中所取得之製造資料,而將生產線中之製造程序視覺化,其特徵在於使電腦執行一處理,該處理包含有: 取得製造資料,該製造資料包括製造產品的識別資訊、該製造產品所經過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及顯示前述製造產品經過前述製造程序時所記錄之時刻的時刻資訊; 根據所取得的前述製造資料,界定出特定的製造產品所經過的全部製造程序,並根據與已界定之前述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對應之時刻資訊,界定前述各製造程序的順序;及 產生圖表,該圖表為以所界定之前述順序,將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予以排列,並且沿預定的時間軸方向,將前述特定的製造產品經過前述各製造程序的時刻對應於所排列之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
  2. 如請求項1之記錄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之記錄媒體,其中前述取得之處理是針對複數個前述製造產品,取得前述製造資料, 前述界定的處理是根據已取得的前述製造資料,界定在複數個前述製造產品中至少任一個前述製造產品所經過的全部製造程序,並且針對任一個前述製造產品,根據與已界定之前述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對應之時刻資訊,界定前述各製造程序的順序。
  3. 如請求項1之記錄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之記錄媒體,其中前述產生之處理是針對以前述順序所排列的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產生可替換已排列之順序的前述圖表。
  4. 如請求項1之記錄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之記錄媒體,其中前述產生之處理產生如下之前述圖表,該圖表將與前述各製造程序對應之地點及設備中1個以上的資訊,對應於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並加以排列。
  5. 如請求項4之記錄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之記錄媒體,其中前述產生之處理產生如下之前述圖表,該圖表係針對所排列的前述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符號資訊,並且針對對應於前述各製造程序的地點及設備中1個以上的資訊,根據預定的優先順位進行階層化,且可將該已階層化之各層替換順序。
  6. 如請求項5之記錄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之記錄媒體,其中前述產生之處理係分析已對應的前述各資訊間之關係,決定前述預定的優先順位,以產生前述圖表。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記錄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之記錄媒體,更於令前述電腦執行根據前述製造資料感測前述製造程序的特性之處理, 前述產生之處理是產生將已感測的前述特性對應於前述圖表之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的前述圖表。
  8. 一種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根據在生產線生產製造產品的過程中所取得的製造資料,將前述生產線中之製造程序視覺化,該方法是由電腦執行以下處理,該等處理為: 取得包含製造產品的識別資訊、該製造產品所經過之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及顯示前述製造產品經過前述製造程序時所記錄之時刻的時刻資訊; 根據所取得的前述製造資料,界定出特定的製造產品所經過的全部製造程序,並且根據與已界定之前述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對應之時刻資訊,界定前述各製造程序的順序;及 產生圖表,該圖表為以所界定的前述順序,將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予以排列,並且將沿著預定的時間軸方向將前述特定的製造產品經過前述各製造程序的時刻對應於所排列之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
  9. 如請求項8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其中前述取得之處理是針對複數個前述製造產品,取得前述製造資料, 前述界定之處理是根據已取得的前述製造資料,界定在複數個前述製造產品中至少任一個前述製造產品所經過之全部製造程序,並且針對任一個前述製造產品,根據與已界定的前述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對應之時刻資訊,界定前述製造程序的順序。
  10. 如請求項8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其中前述產生之處理產生如下之前述圖表,該圖表為針對以前述順序所排列之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可替換已排列之順序。
  11. 如請求項8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其中前述產生之處理產生如下之前述圖表,該圖表將與前述各製造程序對應之地點及設備中1個以上的資訊,對應於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並加以排列。
  12. 如請求項11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其中前述產生之處理產生如下之前述圖表,該圖表為針對所排列之前述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符號資訊,並且針對對應於前述各製造程序的地點及設備中1個以上的資訊,根據預定的優先順位進行階層化,且可將該已階層化之各層替換排列順序。
  13. 如請求項12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其中前述產生之處理是分析已對應之前述各資訊間之關係,決定前述預定的優先順位,以產生前述圖表。
  14. 如請求項8至13中任一項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更由電腦執行以下處理,即:根據前述製造資料,感測前述製造程序的特性, 前述產生之處理是產生如下之前述圖表,該圖表為將已感測之前述特性對應於前述圖表之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
  15. 一種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根據在生產線生產製造產品的過程中所取得之製造資料,將前述生產線中之製造程序視覺化,其中該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包含有: 取得部,取得包含製造產品的識別資訊、該製造產品所經過之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及顯示前述製造產品之經過前述製造程序時所記錄之時刻的時刻資訊; 界定部,根據已取得的前述製造資料,界定出特定的製造產品所經過之全部製造程序,並且根據與已界定之前述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對應之時刻資訊,界定前述各製造程序的順序;及 生成部,產生圖表,該圖表為以所界定的前述順序,將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予以排列,並且沿預定的時間軸方向,將前述特定的製造產品經過前述各製造程序的時刻對應於所排列之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
  16. 如請求項15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其中前述取得部是針對複數個前述製造產品,取得前述製造資料, 前述界定部是根據已取得的前述製造資料,界定在複數個前述製造產品中至少任一個前述製造產品所經過的全部製造程序,並且針對任一個前述製造產品,根據與已界定的前述全部製造程序所含之各製造程序對應之時刻資訊,界定前述各製造程序的順序。
  17. 如請求項15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其中前述生成部產生如下之前述圖表,該圖表為針對以前述順序所排列之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可替換已排列之順序。
  18. 如請求項15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其中前述生成部產生如下之前述圖表,該圖表將與前述各製造程序對應之地點及設備中1個以上的資訊,對應於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並加以排列。
  19. 如請求項18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其中前述生成部針對所排列之前述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符號資訊,並且針對對應於前述各製造程序的地點及設備中1個以上的資訊,根據預定的優先順位進行階層化,且產生可將該已階層化之各層替換排列順序的前述圖表。
  20. 如請求項19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其中前述生成部對賦予對應性之前述各資訊間的關係進行分析,決定前述預定之優先順位,來產生前述圖表。
  21. 如請求項15至20中任一項之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其中更具有感測部,該感測部根據前述製造資料,感測前述製造程序的特性,前述生成部產生如下之圖表,該圖表將所感測的前述特性對應於前述圖表的前述各製造程序的識別資訊或者是前述各製造程序的符號資訊。
TW105137641A 2016-03-09 2016-11-17 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及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 TWI6324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7477 2016-03-09
PCT/JP2016/057477 WO2017154158A1 (ja) 2016-03-09 2016-03-09 製造プロセスの可視化プログラム、製造プロセスの可視化方法および製造プロセスの可視化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2664A true TW201732664A (zh) 2017-09-16
TWI632478B TWI632478B (zh) 2018-08-11

Family

ID=59790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7641A TWI632478B (zh) 2016-03-09 2016-11-17 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及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12622A1 (zh)
JP (1) JP6658863B2 (zh)
CN (1) CN108780309B (zh)
TW (1) TWI632478B (zh)
WO (1) WO20171541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5784B (zh) * 2018-02-15 2021-08-11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分析裝置、資訊分析方法及資訊分析程式產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7968B (zh) * 2018-12-06 2020-12-29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流水线的可视化监控和回溯仿真系统
JP7289749B2 (ja) * 2019-07-25 2023-06-12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データシステム
US20210060773A1 (en) * 2019-08-30 2021-03-04 X Development Llc Robot planning from process definition graph
US11714926B1 (en) 2020-05-29 2023-08-01 The Hershey Company Product display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using a product display design model
KR102434579B1 (ko) * 2020-09-04 2022-08-22 오스템임플란트 주식회사 복합단위 시간축을 적용한 프로세스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407487A (zh) * 1935-01-24
GB991281A (en) * 1962-10-11 1965-05-05 Compugraphic Corp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typesetting process
US7235424B2 (en) * 2005-07-14 2007-06-2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CMP planarization using surrounded dummy design
EP1967996A1 (en) * 2007-03-09 2008-09-10 Omron Corporation Factor estimating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factor estimating support program
EP2224384A1 (en) * 2009-02-25 2010-09-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20120253869A1 (en) * 2009-12-14 2012-10-04 Rebecca Ansle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Associated Products and Services
AU2011305154B2 (en) * 2010-09-24 2015-02-05 Irobo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SLAM optimization
US8639729B2 (en) * 2010-12-20 2014-01-28 Sap Ag Executing a business process in a framework
JP5689714B2 (ja) * 2011-03-08 2015-03-25 学校法人成蹊学園 生産または物流管理装置及び生産または物流管理方法
KR101373369B1 (ko) * 2011-04-21 2014-03-13 주식회사 썬스타 네트워크 기반 생산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395959B2 (en) * 2011-12-09 2016-07-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grated workflow visualization and editing
JP5774250B2 (ja) * 2013-02-20 2015-09-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ツールおよ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JP6104643B2 (ja) * 2013-03-04 2017-03-2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運用計画作成装置、運用計画作成方法および運用計画作成プログラム
WO2014148176A1 (ja) * 2013-03-19 2014-09-25 株式会社smart-FOA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情報収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6287018B2 (ja) * 2013-10-04 2018-03-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可視化方法、表示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可視化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EP2998912A1 (en) * 2014-09-19 2016-03-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system and web application for monitoring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10248923B2 (en) * 2015-06-01 2019-04-02 Cisco Technology, Inc.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based on network traffic
AU2018236887A1 (en) * 2017-09-29 2019-04-18 Isaacson, David MR CLASS Cognitive Load Adaptive Software System. A complex softwar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human learning based on evidence-based strategies arising from Cognitive Load Theor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5784B (zh) * 2018-02-15 2021-08-11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分析裝置、資訊分析方法及資訊分析程式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54158A1 (ja) 2017-09-14
TWI632478B (zh) 2018-08-11
JPWO2017154158A1 (ja) 2018-12-13
CN108780309A (zh) 2018-11-09
US20190012622A1 (en) 2019-01-10
JP6658863B2 (ja) 2020-03-04
CN108780309B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32664A (zh) 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程式、製造程序的視覺化方法及製造程序的視覺化系統
JP6643267B2 (ja) プロセス制御リソース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66446B2 (ja) グラフ描画装置、グラフ描画方法、工程管理システム、工程管理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可読記憶媒体
JP6631638B2 (ja) 表示方法、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制御装置
JP2008065828A (ja) サプライチェーン・ファシリティ・パフォーマンス・アナライザ
JPWO2018235807A1 (ja) プロセスの異常状態診断装置および異常状態診断方法
JP2012174120A (ja) 情報管理装置及び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WO2019163823A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5008525B2 (ja) 不良要因抽出装置および工程安定化支援システム
US8736613B2 (en) Simplified graphical analysis of multiple data series
JP2018124799A (ja) 製造実績の可視化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215881A (ja) プラント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WO2017098618A1 (ja) 表示方法、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制御装置
JP7034874B2 (ja) プロセス状態解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状態表示方法
JP4484808B2 (ja) 監視制御画面表示装置
JP2020024573A (ja) 閲覧状況解析装置、閲覧状況解析方法および閲覧状況解析プログラム
JP7432448B2 (ja) 稼働ロス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稼働ロス分析方法
US2021012512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production management
JP6664564B1 (ja) 情報技術活用評価装置、情報技術活用評価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技術活用評価方法
JP2009169225A (ja) トレンドグラフ表示方法
JP6109438B1 (ja) システム設計支援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4410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7301917B2 (ja) 検査システム
JP201813671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JP2018025998A (ja) 機器監視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