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8888A - 異常徵兆診斷裝置 - Google Patents

異常徵兆診斷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8888A
TW201728888A TW105131353A TW105131353A TW201728888A TW 201728888 A TW201728888 A TW 201728888A TW 105131353 A TW105131353 A TW 105131353A TW 105131353 A TW105131353 A TW 105131353A TW 201728888 A TW201728888 A TW 2017288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flow
state
flow rate
flow sensor
detected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1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shikazu Harada
Atusi Sakaida
Toshihisa Taniguchi
Norio Gouko
Yoshihiko Shiraishi
Yasuhiro Tanaka
Keita Saitou
Hirohito Matsui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28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888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72Investigating presence of flaw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9/00Testing; Calibrating; Fault detection or monitoring;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9/005Fault detection or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7/00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 G01K17/06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conveyed by flowing media, e.g. in heating systems e.g. the quantity of heat in a transporting medium, delivered to or consumed in an expenditure device
    • G01K17/08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conveyed by flowing media, e.g. in heating systems e.g. the quantity of heat in a transporting medium, delivered to or consumed in an expenditure device based upon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r of a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5/00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 G01M5/0033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by determining damage, crack or wea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5/00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 G01M5/0041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by determining deflection or str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2Thermal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18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5/00Measuring speed of fluids, e.g. of air stream; Measuring speed of bodies relative to fluids, e.g. of ship, of aircraft
    • G01P5/10Measuring speed of fluids, e.g. of air stream; Measuring speed of bodies relative to fluids, e.g. of ship, of aircraft by measuring thermal variabl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60Circuit components or control therefor
    • F15B2211/63Electronic controllers
    • F15B2211/6303Electronic controllers using input signals
    • F15B2211/6343Electronic controllers using input signals representing a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80Other types of control related to particular problems or conditions
    • F15B2211/86Control during or prevention of abnormal conditions
    • F15B2211/863Control during or prevention of abnormal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condition being a hydraulic or pneumatic failure
    • F15B2211/864Failure of an output member, e.g. actuator or motor fail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80Other types of control related to particular problems or conditions
    • F15B2211/87Detection of fail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0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e.g. thermocouples
    • G01K7/04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e.g. thermocouples the object to be measured not forming one of th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異常徵兆診斷裝置(1)係具備從計測對象物的運作開始連續地,或每隔所定時間間隔,檢測出從計測對象物發生之熱流量的熱流量感測器(10),與依據熱流量感測器(10)的檢測結果,進行是否有異常徵兆的判定的控制裝置(12)。設備發生異常徵兆時,從設備藉由電流、電壓、聲音、振動、摩擦的至少之一所發生的熱流量會變化。所以,為了個別計測電流、電壓、聲音、振動、摩擦,即使不使用複數種的感測器,也可利用使用熱流量感測器(10),診斷出計測對象物的異常徵兆之有無。

Description

異常徵兆診斷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異常徵兆診斷裝置。
作為檢測出熱流量的熱流量感測器,例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者。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376086號公報
然而,設備的維護中,有在故障或破壞等的事故發生之前,進行修理、交換、更新等之保全的預防維護(preventive maintenance)。在此所稱的設備,包含裝置、機器、系統等。作為該預防維護,一般來說,進行時間基準維護。此係在一定期間,進行交換、修理等的維護。該期間係依據耐久試驗資料、及長年使用之實機的劣 化狀態,進行設定。又,該期間係將安全率估算在內,設定為比實際的設備壽命還短。
但是,即使是同型的設備彼此,依據不是從其實際物而從其他取得知耐久試驗資料及長年使用之實機的劣化狀態所設定的期間,大多不會與實際的設備壽命一致。因此,以比將安全率估算在內的壽命還短的期間進行維護。此時,也有因為交換,廢棄正常狀態的零件之狀況。又,即使將安全率估算在內,設定比壽命短的期間,也會有比該期間還早發生零件的故障之狀況。此時,也會有其他零件的損傷等,出現較大被害的狀況。如此,在時間基準維護中,無法一定在適切時期進行設備的維護。
因此,作為解決該問題的預防維護,有狀態基準維護。此係監視設備的狀態,在偵測出發生故障之前所出現的異常徵兆時,進行設備的維護者。異常徵兆係指故障及狀態不佳的徵兆。異常徵兆係作為電流、電壓、聲音(亦即,空氣的振動)、物體的振動等的變動而顯現。依據該狀態基準維護,可在適切時期進行維護。
但是,先前需要對應應偵測之異常徵兆的專用感測器。例如,為了偵測電壓的變動,需要電壓感測器。為了偵測物體振動的變動,需要振動感測器。因此,需要因應應偵測的異常徵兆,選擇所用的感測器。又,在應偵測的異常徵兆有複數種時,必須使用複數種的感測器。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問題點,目的為提供無 關於應偵測之異常徵兆的種類,可使用一種類的感測器,診斷計測對象物有無異常徵兆的異常徵兆診斷裝置。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所揭示之一樣態,係一種異常徵兆診斷裝置,係診斷計測對象物的故障發生前所出現之異常徵兆的有無的異常徵兆診斷裝置,係具備:熱流量感測器,係從計測對象物的運行開始連續地,或每隔所定時間間隔,檢測出從計測對象物所發生之熱流量;及判定部,係依據熱流量感測器的檢測結果,進行是否有異常徵兆的判定。
在此,從設備整體或一部分因電流、電壓、聲音、振動、摩擦的至少之一,產生熱流量。本案發明者發現從該設備產生的熱流量會因設備發生異常徵兆而變化。
因此,連續或每隔所定週期,檢測從計測對象物產生的熱流量。依據該檢測結果,進行是否有異常徵兆的判定。藉此,無關於應偵測之異常徵兆的種類,可使用一種類的感測器,診斷計測對象物有無異常徵兆。
再者,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各手段的刮弧內的符號,係表示後述之實施形態所記載之具體手段的對應關係之一例。
1‧‧‧異常徵兆診斷裝置
2‧‧‧電池
3‧‧‧鑽床
5‧‧‧自動門裝置
10‧‧‧熱流量感測器
10a‧‧‧熱流量感測器
10b‧‧‧熱流量感測器
12‧‧‧控制裝置
14‧‧‧顯示裝置
20‧‧‧空氣汽缸
22‧‧‧汽缸
24‧‧‧活塞
26‧‧‧活塞桿
31‧‧‧鑽孔器
32‧‧‧被加工物
33‧‧‧把手
41‧‧‧過濾器
42‧‧‧風扇
43‧‧‧馬達
51‧‧‧門本體部
52‧‧‧觸控開關
60‧‧‧皮帶輸送機
61‧‧‧搬送用皮帶
62‧‧‧滾筒
63‧‧‧驅動單元
64‧‧‧擋止器
65‧‧‧張緊器
70‧‧‧夾頭裝置
71‧‧‧夾頭汽缸
72‧‧‧夾頭爪
73‧‧‧本體部
74‧‧‧前端部
80‧‧‧吸振器
81‧‧‧外殼
81a‧‧‧本體部
81b‧‧‧護蓋
82‧‧‧內殼
82a‧‧‧孔口
83‧‧‧活塞
83a‧‧‧孔口
84‧‧‧活塞桿
85‧‧‧油料
86‧‧‧氣體
87‧‧‧彈簧
88a‧‧‧密封構件
88b‧‧‧密封構件
88c‧‧‧密封構件
100‧‧‧絕緣基材
101‧‧‧第1通孔
102‧‧‧第2通孔
110‧‧‧表面保護構件
120‧‧‧背面保護構件
130‧‧‧第1層間連接構件
140‧‧‧第2層間連接構件
221‧‧‧缸室
222‧‧‧第1室
223‧‧‧第2室
224‧‧‧第1開口部
225‧‧‧第2開口部
226‧‧‧第3開口部
227‧‧‧密封構件
241‧‧‧密封構件
631‧‧‧驅動用皮帶
632‧‧‧馬達
633‧‧‧從動帶輪
634‧‧‧驅動軸
635‧‧‧驅動帶輪
641‧‧‧彈性體
642‧‧‧承受板
643‧‧‧安裝塊
644‧‧‧保護板
651‧‧‧張緊器滾筒
652‧‧‧滾筒承受板
653‧‧‧鉸件
654‧‧‧安裝托架
655‧‧‧彈性體
656‧‧‧彈性體保持板
657‧‧‧螺絲
741‧‧‧安裝板
742‧‧‧保護板
743‧‧‧彈性體
744‧‧‧承受板
M1‧‧‧搬送物
M1a‧‧‧本體部
P21‧‧‧第1期間
P22‧‧‧第2期間
P23‧‧‧第3期間
R1‧‧‧內部電阻
R2‧‧‧內部電阻
qt1‧‧‧第1臨限值
qt2‧‧‧第2臨限值
qt3‧‧‧第1臨限值
qt4‧‧‧第2臨限值
qt5‧‧‧第1臨限值
qt6‧‧‧第1臨限值
qt7‧‧‧第2臨限值
qt8‧‧‧第2臨限值
qt11‧‧‧第1臨限值
qt12‧‧‧第1臨限值
qt13‧‧‧第2臨限值
qt14‧‧‧第2臨限值
qt15‧‧‧第1臨限值
qt16‧‧‧第2臨限值
qx‧‧‧檢測值
qx1‧‧‧檢測值
qx2‧‧‧檢測值
[圖1]揭示第1實施形態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與電池的圖。
[圖2]圖1中之熱流量感測器的俯視圖。
[圖3]沿著圖2的III-III線的剖面圖。
[圖4]圖1之電池的等效電路。
[圖5]揭示第1實施形態之預防維護的診斷控制的流程圖。
[圖6]揭示電池是正常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7]揭示電池是劣化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8]揭示電池是故障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9]揭示第2實施形態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與鑽床的圖。
[圖10]揭示第2實施形態之預防維護的診斷控制的流程圖。
[圖11]揭示鑽孔器的刀鋒是正常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12]揭示鑽孔器的刀鋒是劣化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13]揭示鑽孔器的刀鋒是故障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14]揭示第3實施形態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與風扇過濾器單元的圖。
[圖15]揭示過濾器是正常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16]揭示過濾器是劣化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17]揭示過濾器是故障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18]揭示第4實施形態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與自動門裝置的圖。
[圖19]揭示第4實施形態之預防維護的診斷控制的流程圖。
[圖20]揭示自動門裝置是正常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21]揭示自動門裝置是劣化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22]揭示自動門裝置是故障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23]揭示第5實施形態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與皮帶輸送機的張緊器的圖。
[圖24]皮帶輸送機的側視圖。
[圖25]圖24中之驅動單元的放大圖。
[圖26]揭示圖24中之搬送用皮帶是正常狀態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27]揭示圖26中之第1期間時的驅動用皮帶之樣子的驅動用單元的側視圖。
[圖28]揭示圖26中之第1期間時的第一樣子之張緊器的側視圖。
[圖29]揭示圖26中之第1期間時的第二樣子之張緊器的側視圖。
[圖30]揭示搬送用皮帶是正常狀態、劣化狀態、故障狀態個別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31]揭示第5實施形態之預防維護的診斷控制的流程圖。
[圖32]揭示第6實施形態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與皮帶輸送機的張緊器的圖。
[圖33]揭示圖32之擋止器的變形之樣子的模式圖。
[圖34]揭示圖32中之彈性體是正常狀態、劣化狀態、故障狀態個別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35]揭示第7實施形態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與空氣汽缸的圖。
[圖36A]期間P21時的圖35中之空氣汽缸的剖面圖。
[圖36B]期間P22時的圖35中之空氣汽缸的剖面圖。
[圖36C]期間P23時的圖35中之空氣汽缸的剖面圖。
[圖36D]期間P23時的圖35中之空氣汽缸的剖面圖。
[圖37]揭示圖35中之密封構件是正常狀態時之熱流 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38]揭示圖35中之密封構件是正常狀態、劣化狀態、故障狀態個別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39]揭示第8實施形態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與夾頭裝置的一部分的圖。
[圖40]第8實施形態之夾頭裝置的前視圖。
[圖41]揭示圖39中之彈性體是正常狀態、劣化狀態、故障狀態個別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圖42]揭示第9實施形態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與吸振器的圖。
[圖43]揭示圖42中之密封構件是正常狀態、劣化狀態、故障狀態個別時之熱流量的時間變化的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依據圖面來進行說明。再者,於以下各實施形態彼此中,相互相同或均等的部分,附加相同符號來進行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圖1所示之本實施形態的異常徵兆診斷裝置1(以下,單稱為診斷裝置1)係進行作為計測對象物的電池2的預防維護診斷者。電池2是鋰電池單元。
診斷裝置1具備熱流量感測器10、控制裝置12、顯示裝置14。
熱流量感測器10係用以檢測出從電池2所產生的熱流量者。熱流量感測器10設置於電池2的表面。熱流量感測器10為平板形狀。關於熱流量感測器10的內部構造,於後敘述。熱流量感測器10係輸出因應從電池2的內部朝向外部之熱流量的感測器訊號。
控制裝置12係進行電池2之預防維護的診斷控制者。該診斷控制係依據熱流量感測器10所檢測出的熱流量,診斷有無異常徵兆。異常徵兆代表發生故障或狀態不佳的徵兆。異常徵兆在設備的故障或狀態不佳發生前的劣化狀態時顯現。於控制裝置12的輸入側,連接有熱流量感測器10。對控制裝置12,經常輸入來自熱流量感測器10的感測器訊號。在本實施形態中,該控制裝置12構成依據熱流量感測器10的檢測結果,進行是否有異常徵兆的判定的判定部。
於控制裝置12的輸出側,連接有顯示裝置14。控制裝置12係在有異常徵兆或故障時,使顯示裝置14顯示有異常徵兆或故障之狀況。控制裝置12係具有微電腦、記憶狀置等所構成。
顯示裝置14係用以將有異常徵兆等之狀況通知給使用者的通知裝置。作為顯示裝置14,使用液晶顯示器等。
接者,針對熱流量感測器10進行說明。如圖2、圖3所示,熱流量感測器10係具有絕緣基材100、表面保護構件110、及背面保護構件120被一體化,雖然被 一體化,但在內部中第1、第2層間連接構件130、140交互串聯連接的構造。再者,在圖2中,省略表面保護構件110。絕緣基材100、表面保護構件110、及背面保護構件120為薄膜狀,以熱可塑性樹脂等具有可撓性的樹脂材料構成。絕緣基材100係形成貫通於其厚度方向之複數第1、第2通孔101、102。於第1、第2通孔,埋入有以相互不同的金屬及半導體等的熱電材料所構成之第1、第2層間連接構件130、140。藉由配置於絕緣基材100之表面100a的表面導體圖案111,構成第1、第2層間連接構件130、140的第一連接部。又,藉由配置於絕緣基材100之背面100b的背面導體圖案121,構成第1、第2層間連接構件130、140的第二連接部。
熱流量從厚度方向通過熱流量感測器10時,第1、第2層間連接構件130、140的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會產生溫度差。藉此,藉由塞貝克效應,於第1、第2層間連接構件130、140產生熱電動勢。熱流量感測器10係將該熱電動勢(例如電壓)作為感測器訊號予以輸出。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的控制裝置12所進行之預防維護的診斷控制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4所示,電池2係具有內部電阻R1、R2。於圖4中,Vocv表示開放電壓,△V表示內部電阻R1、R2所致之電壓降低,V動作表示電池2的實際電壓。電池2係因施加於內部電阻R1、R2的電壓與流通於 內部電阻R1、R2的電流而發熱。因此,產生從電池2的內部朝向外部的熱流量。電池2劣化的話,內部電阻R1、R2會增加,電壓降低△V變大。因此,相較於電池2是正常狀態時,發熱量變多,熱流量增加。
因此,利用熱流量感測器10經常測定來自電池2的熱流量。控制裝置12係如圖5的流程圖所示,依據測定之熱流量,診斷有無異常徵兆。再者,圖5的各步驟係構成用以實現各種功能的功能部。此於其他圖的流程圖中也相同。又,圖5所示之處理係電池2運作開始到可動停止之間實施。電池2的運作開始與運作停止係例如藉由連接於電池2之電動機器的運轉開始與停止來判斷。
如圖5所示,在步驟S11中,取得熱流量感測器10的檢測值。該檢測值係根據從熱流量感測器10輸入的電壓之值,計算出熱流量之值的計算值。再者,作為檢測值,使用從熱流量感測器10輸入的電壓之值亦可。
在步驟S12中,比較其檢測值與規格,判定檢測值是否在規格內。規格係具有所定上限值與下限值。規格係用以判定電池是否是正常狀態的第1基準範圍。
在此,如圖6所示,電池2是正常狀態時,運作時間增加,同時熱流量也以所定比例增加。如圖7所示,電池2是劣化狀態時,相較於正常狀態時,發熱量變大。因此,運作時間相對之熱流量的增加比例變大。如圖8所示,電池2是故障狀態時,因並未通電,熱流量之值為0。因此,如圖6~圖8所示,作為規格,使用以可判 別電池2的正常狀態與其以外的狀態之方式設定上限值與下限值者。換句話說,作為規格,使用依據自電池2的運作開始的經過時間相對之從正常狀態的電池2產生之熱流量的變化傾向,設定上限值與下限值者。
如圖6所示,電池2是正常狀態的話,檢測值在規格內。所以,檢測值是規格內時,在步驟S12中進行YES判定,再次,進行步驟S11。在檢測值偏離規格時,在步驟S12中進行NO判定,前進至步驟S13。
再者,步驟S12的判定係比較所定經過時間之檢測值,與相同經過時間之規格來進行。又,將步驟S12的判定,如圖6所示,比較從電池2的運作開始到所定經過時間為止之檢測值所描繪的波形,與表示相同經過時間為止之規格的線來進行亦可。於步驟S13的判定中也相同。
在步驟S13中,判定檢測值是否是管理幅度內。管理幅度係用以判定電池2是否是劣化狀態的第2基準範圍。管理幅度係以可判別劣化狀態與故障狀態之方式設定上限值與下限值。管理幅度係一邊包含規格,一邊成為比規格還廣的範圍之方式設定。在本實施形態中,管理幅度的下限值與規格的下限值幾乎相同。如圖7所示,在電池2是劣化狀態時,從運作開始的經過時間超過t1的話,熱流量係偏離規格,但成為管理幅度內的大小。所以,在檢測值在管理幅度內時,在步驟S13中進行YES判定,前進至步驟S14。在步驟S14中,使顯示裝置14 進行異常徵兆的顯示。藉此,藉由維護作業員,施行電池2的充電或交換等的必要處置。
另一方面,如圖8所示,電池2是並未通電的故障狀態的話,檢測值會偏離管理幅度。所以,在檢測值偏離管理幅度時,在步驟S13中進行NO判定,前進至步驟S15。在步驟S15中,使顯示裝置14進行故障的顯示。藉此,藉由維護作業員,施行電池2的交換等的必要處置。
如此一來,進行電池2的狀態基準維護。
如以上的說明,在電池2的運作中,因為施加於內部電阻R1、R2的電壓及流通於內部電阻R1、R2的電流,產生熱流量。電池2成為劣化狀態的話,相較於正常狀態,內部電阻R1、R2增加。因此,施加於內部電阻R1、R2的電壓變大,從電池2產生的熱流量也變大。
因此,在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中,藉由熱流量感測器10,從電池2的運作開始到停止之間,連續檢測出從電池2產生的熱流量。然後,依據該檢測結果,進行是否有異常徵兆的判定。藉此,即使不使用電壓計及電流計,也可檢測出電池2的異常徵兆。所以,可得知電池2的適切之充電時期及交換時期。
如此,可利用使用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進行電池2的狀態基準維護。掌握異常徵兆的維護的話,可持續使用電池2到壽命結束為止,故不會浪費。又,即使實際的壽命比預測的壽命還短,只要可掌握異常徵兆, 即可在電池2的故障前進行充電、交換等。一般來說,產品的故障率係描繪出具有初始故障、穩定期、老舊期之所謂浴缸形曲線(bathtub curve)。因為可藉由熱流量計測,掌握異常徵兆,可於適切時期進行電池2的維護。
(第2實施形態)
圖9所示之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進行作為計測對象物之鑽床3的鑽孔器31的預防維護診斷者。
鑽床3係用以於被加工物開孔的加工裝置。鑽床3具備藉由未圖示的馬達旋轉的鑽孔器31。鑽孔器31係使用於切削加工的切削工具。於鑽孔器31下設置被加工物32。作為被加工物32,可舉出金屬塊等。在鑽孔器31旋轉之狀態下,使用者將把手33往下方向操作。藉此,旋轉之狀態的鑽孔器31一邊對被加工物32加工一邊往下方向移動。如此一來,對於被加工物32施加開孔加工。
診斷裝置1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構造。熱流量感測器10設置於被加工物32的側面。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的控制裝置12所進行之預防維護的診斷控制進行說明。在開孔加工時,因為鑽孔器31與被加工物32之間的摩擦,從鑽孔器31產生熱流量。因此,利用熱流量感測器10經常測定從鑽孔器31產生的熱流量。控制裝置12係如圖10的流程圖所示,依據測定之熱流量,診斷有無異常徵兆。再者,圖10所示 之處理係從鑽孔器31所致之開孔加工的開始到結束為止之間,亦即,從鑽孔器31的運作開始到停止之間實施。例如,控制裝置12係以可取得把手33的操作位置資訊之方式構成。開孔加工的開始與結束係根據把手33的操作位置來判斷。
在步驟S12中,比較檢測值與規格,判定檢測值是否在規格內。規格係用以判定鑽孔器31的刀鋒是否是正常狀態的第1基準範圍。
在此,如圖11所示,鑽孔器31的刀鋒是正常狀態時,加工時間增加,同時熱流量也以所定比例增加。如圖12所示,鑽孔器31的刀鋒是鈍化狀態,亦即劣化狀態時,相較於正常狀態時,摩擦力變大,發熱量也變多。因此,加工時間相對之熱流量的增加比例變大。又,在鑽孔器31的刀鋒鈍化之狀態下持續進行開孔加工的話,刀鋒會破損而變成故障狀態。此時,如圖13所示,從加工開始到刀鋒破損為止,熱流量會增加,但是刀鋒破損的話,熱流量則大幅減少。因此,如圖11~圖13所示,作為規格,使用以可判別刀鋒的正常狀態與其以外的狀態之方式設定上限值與下限值者。
如圖11所示,刀鋒是正常狀態的話,檢測值在規格內。所以,檢測值是規格內時,在步驟S12中進行YES判定,再次,進行步驟S11。在檢測值偏離規格時,在步驟S12中進行NO判定,前進至步驟S13。
在步驟S13中,判定檢測值是否是管理幅度 內。管理幅度係用以判定鑽孔器31的刀鋒是否是劣化狀態的第2基準範圍。管理幅度係以可判別鑽孔器31的劣化狀態與故障狀態之方式設定上限值與下限值。
如圖12所示,刀鋒是劣化狀態的話,從加工時間是t2時到加工結束之間,檢測值成為規格外,且管理幅度內的大小。所以,在檢測值在管理幅度內時,在步驟S13中進行YES判定,前進至步驟S14。在步驟S14中,使顯示裝置14進行異常徵兆的顯示。藉此,藉由維護作業員,施行鑽孔器31的交換等的必要處置。
另一方面,加工途中刀鋒破損而成為故障狀態的話,如圖13所示,加工時間超過t3時,檢測值偏離管理幅度。所以,在檢測值偏離管理幅度時,在步驟S13中進行NO判定,前進至步驟S16。在步驟S16中,強制停止鑽孔器31的旋轉。藉此,藉由維護作業員,施行鑽孔器31的交換。
如此一來,進行鑽孔器31的狀態基準維護。
如前述說明般,依據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可利用使用熱流量感測器10,檢測出鑽孔器31的異常徵兆。所以,可得知鑽孔器31的適切之交換時期。再者,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並不限於鑽孔器31,對於其他切削工具,也可進行與前述相同的預防維護診斷。
(第3實施形態)
圖14所示之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進行作為計 測對象物之風扇過濾器單元4的預防維護診斷者。
風扇過濾器單元4係清淨空氣者。風扇過濾器單元4具備過濾器41、風扇42、馬達43。過濾器41係例如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過濾器。藉由馬達43使風扇42旋轉的話,則形成通過過濾器41的空氣流向。利用空氣通過過濾器41,去除空氣中的灰塵、塵埃等。
診斷裝置1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構造。熱流量感測器10設置於馬達43的表面。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的控制裝置12所進行之預防維護的診斷控制進行說明。空氣通過過濾器41時會產生聲音。因為該聲音,亦即,空氣的振動,從過濾器41產生熱流量。因此,利用熱流量感測器10經常測定從過濾器41產生的熱流量。控制裝置12係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如圖10的流程圖所示,依據測定之熱流量,診斷有無異常徵兆。再者,圖10所示之處理係風扇42運作開始到停止之間實施。
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圖10所示之步驟S12中,判定檢測值是否在規格內。規格係用以判定過濾器41是否是正常狀態的第1基準範圍。
在此,如圖15所示,過濾器41是正常狀態時,於風扇42的運作初期,熱流量增加,之後,熱流量成為一定。過濾器41是正常狀態係指過濾器41的灰塵或塵埃的附著量少的狀態。風扇42的運作初期係風扇42的 旋轉數逐漸增加,風扇42所致之送風量持續增加的期間。之後,風扇42所致之送風量成為一定。
變成灰塵或塵埃的附著量比過濾器41是正常狀態還多之狀態即劣化狀態的話,如圖16所示,運作初期產生的聲音變大,熱流量也變大。進而,過濾器41的灰塵或塵埃的附著量變多,變成需要交換過濾器41之狀態即故障狀態的話,如圖17所示,不僅風扇42的運作初期,之後,熱流量也變大。因此,如圖15~圖17所示,作為規格,使用以可判別過濾器41的正常狀態與其以外的狀態之方式設定上限值與下限值者。
如圖15所示,過濾器41是正常狀態的話,檢測值在規格內。所以,檢測值是規格內時,在步驟S12中進行YES判定,再次,進行步驟S11。在檢測值偏離規格時,在步驟S12中進行NO判定,前進至步驟S13。
在步驟S13中,判定檢測值是否是管理幅度內。管理幅度係用以判定過濾器41是否是劣化狀態的第2基準範圍。管理幅度係以可判別過濾器41的劣化狀態與故障狀態之方式設定上限值與下限值。
如圖16所示,過濾器41是劣化狀態的話,於運作初期中,檢測值成為規格外,且管理幅度內的大小。所以,在檢測值在管理幅度內時,在步驟S13中進行YES判定,前進至步驟S14。在步驟S14中,使顯示裝置14進行異常徵兆的顯示。藉此,藉由維護作業員,施行過濾器41的交換等的必要處置。
另一方面,過濾器41是故障狀態的話,如圖17所示,於運作初期及其之後,檢測值成為偏離管理幅度的大小。所以,在檢測值偏離管理幅度時,在步驟S13中進行NO判定,前進至步驟S16。在步驟S16中,強制停止風扇42的旋轉。藉此,藉由維護作業員,施行過濾器41的交換等的必要處置。
如此一來,進行過濾器41的狀態基準維護。
如前述說明般,依據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可利用使用熱流量感測器10,即使不使用聲音的計測器,也可檢測出過濾器41的異常徵兆。
(第4實施形態)
圖18所示之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進行作為計測對象物之自動門裝置5的預防維護診斷者。
自動門裝置5具備門本體部51,與用以開門的觸控開關52等。門本體部51係沿著位於門本體部51的下側之未圖示的導引軌道,往一方向滑動。門本體部51係被固定於位於門本體部51的上側之未圖示的門懸掛裝置。利用門懸掛裝置藉由驅動裝置驅動,使門本體部51移動。
診斷裝置1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構造。熱流量感測器10係於門本體部51的上部及下部個別,設置複數個。再者,在圖18中,圖示1個熱流量感測器10與控制裝置12連接的樣子,但複數熱流量感測器10全部與控 制裝置12連接。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的控制裝置12所進行之預防維護的診斷控制進行說明。因門本體部51滑動時的振動、導引軌道及門懸掛裝置之滑動部的摩擦而產生熱流量。因此,利用熱流量感測器10經常測定從過濾器51產生的熱流量。控制裝置12係如圖19的流程圖所示,依據測定之熱流量,診斷有無異常徵兆。再者,圖19所示之處理係門本體部51的開閉動作的開始到停止,亦即,從運作開始到停止之間實施。
在步驟S12中,比較檢測值與規格,判定檢測值是否在規格內。規格係用以判定自動門裝置5是否是正常狀態的第1基準範圍。
在此,自動門裝置5是正常狀態時,如圖20所示,熱流量會變化。圖20係揭示門本體部51從全閉狀態成為全開狀態時之門本體部51的移動開始到移動停止為止之間的熱流量變化。門本體部51係從移動開始之後一定期間及停止前的一定其間中動作較慢。因此,如圖20所示,熱流量係在移動開始後增加之後,變成一定,之後減少。
自動門裝置5是劣化狀態時,如圖21所示,熱流量會變化。該劣化狀態係指導引軌道有灰塵等之狀態、門懸掛裝置的潤滑油減少之狀態。在劣化狀態中,從移動開始之後的一定其間及停止前的一定其間中,振動及摩擦較大,熱流量變大。
自動門裝置5是故障狀態時,如圖22所示,熱流量會變化。該故障狀態係指導引軌道有比劣化狀態還多的灰塵等之狀態、門懸掛裝置的潤滑油不足之狀態。在故障狀態中,從移動開始到停止為止,振動及摩擦較大,熱流量變大。
因此,如圖20~圖22所示,作為規格,使用以可判別自動門裝置5的正常狀態與其以外的狀態之方式設定上限值與下限值者。
如圖20所示,是正常狀態的話,檢測值在規格內。所以,檢測值是規格內時,在步驟S12中進行YES判定,再次,進行步驟S11。在檢測值偏離規格時,在步驟S12中進行NO判定,前進至步驟S13。
在步驟S13中,判定檢測值是否是管理幅度內。管理幅度係用以判定自動門裝置5是否是劣化狀態的第2基準範圍。管理幅度係以可判別自動門裝置5的劣化狀態與故障狀態之方式設定上限值與下限值。
如圖21所示,是劣化狀態的話,於移動開始之後的一定期間及停止前的一定期間中,檢測值成為規格外,且管理幅度內的大小。所以,在檢測值在管理幅度內時,在步驟S13中進行YES判定,前進至步驟S14。在步驟S14中,使顯示裝置14進行異常徵兆的顯示。藉此,藉由維護作業員,施行灰塵的去除及潤滑油的補充等的必要處置。
另一方面,是故障狀態的話,如圖22所示, 於移動開始到停止為止的期間,檢測值成為偏離管理幅度的大小。所以,在檢測值偏離管理幅度時,在步驟S13中進行NO判定,前進至步驟S15-1。在步驟S15-1中,強制停止自動門裝置5。接下來,在步驟S15-2中,使顯示裝置14進行故障顯示。藉此,藉由維護作業員,施行必要的處置。
如此一來,進行自動門裝置5的狀態基準維護。
如前述說明般,依據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可利用使用熱流量感測器10,即使不使用振動計,也可檢測出自動門裝置5的異常徵兆。
(第5實施形態)
圖23所示之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進行作為計測對象物之圖24所示之皮帶輸送機60的搬送用皮帶61的預防維護診斷者。
如圖24所示,皮帶輸送機60係使作為輪狀的搬送用皮帶61在複數滾筒62上旋轉,於其上置放搬送物M1並使其移動的搬送裝置。皮帶輸送機60係具備搬送用皮帶61、滾筒62、驅動單元63、擋止器64。驅動單元63係使滾筒62旋轉的驅動部。藉由驅動單元63使滾筒62旋轉,讓搬送用皮帶61動作。擋止器64係使搬送物M1在所定停止位置停止的構件。
如圖25所示,驅動單元63係具備驅動用皮帶631、馬達632、張緊器65。
驅動用皮帶631係將馬達632的動力傳達至滾筒62。驅動用皮帶631係掛在設置於被驅動單元63旋轉之滾筒62的從動帶輪633,與設置於馬達632之驅動軸634的驅動帶輪635雙方。張緊器65係對驅動用皮帶631施加拉力。
如圖23所示,張緊器65係具備張緊器滾筒651、滾筒承受板652、鉸件653、安裝托架654、彈性體655、彈性體保持板656。
張緊器滾筒651係與驅動用皮帶631接觸的接觸部。張緊器滾筒651係被滾筒承受板652的前端保持。滾筒承受板652係隔著鉸件653,被安裝托架654支持。彈性體655係配置於與滾筒承受板652的張緊器滾筒651側相反側。
彈性體655接觸於滾筒承受板652。彈性體655係透過滾筒承受板652及張緊器滾筒651,對驅動用皮帶631施加拉力。彈性體655係因應驅動用皮帶631的拉力的變動而變形。彈性體655係以胺甲酸乙酯橡膠等的合成橡膠所構成。彈性體保持板656係保持彈性體655。彈性體保持板656係被安裝托架654支持。安裝托架654係藉由螺絲657,固定於驅動單元63的本體部。
熱流量感測器10設置於彈性體655與彈性體保持板656之間。診斷裝置1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構造。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的控制裝置12所進行之預防維護的診斷控制進行說明。因為皮帶輸送機60的 運作時所產生之彈性體655的變形而產生熱流量。因此,診斷裝置1係利用熱流量感測器10經常測定從彈性體655產生的熱流量。
搬送用皮帶61是正常狀態時,如圖26所示,於搬送工程的第1期間P11、第2期間P12、第3期間P13個別中,伴隨時間經過而熱流量變化。搬送工程係停止狀態的皮帶輸送機60開始運作,將載放在搬送用皮帶61上的搬送物M1,從初期位置搬送至所定停止位置為止,皮帶輸送機60停止運作的工程。所以,搬送工程是從馬達632的驅動開始到馬達632的停止為止的工程。
第1期間P11係馬達632的驅動開始之後的所定期間。在搬送工程的初始狀態中,搬送物M1載放在停止的搬送用皮帶61。馬達632開始驅動時,則驅動帶輪635開始旋轉。但是,在馬達632的驅動開始之後,因為搬送用皮帶61上之搬送物M1的慣性,從動帶輪633不會馬上旋轉。因此,如圖27所示,驅動用皮帶631係從虛線所示狀態變成以實線所示拉緊的狀態。因此,如圖28所示,張緊器滾筒651被往下按壓。藉此,彈性體655被壓縮而放熱。然後,從動帶輪633開始旋轉的話,如圖29所示,彈性體655會復原。藉此,張緊器滾筒651回到上方。此時,彈性體655會吸熱。
結果,在第1期間P11中,搬送物M1開始移動為止,熱流量會增加。搬送物M1開始移動時,熱流量減少。
第2期間P12係搬送物M1與搬送用皮帶61一起移動的期間。在該期間中,在驅動用皮帶631的齒咬合從動帶輪633及驅動帶輪635的齒,或分離的時機,驅動用皮帶631的拉伸程度會變化。因此,因應該變化,張緊器滾筒651上下移動。藉此,彈性體655的壓縮與復原交互發生。結果,如圖26所示,產生熱流量的振動波形。
第3期間P13係搬送物M1到達所定停止位置之後起的所定期間。搬送物M1到達所定停止位置時,搬送用皮帶61維持持續移動,搬送物M1碰到擋止器64而成為停止之狀態。因此,因為搬送用皮帶61與搬送物M1的摩擦,欲讓從動帶輪633停止的力會作用。所以,與第1期間P11相同,驅動用皮帶631成為拉緊的狀態。因此,如圖28所示,張緊器滾筒651被往下按壓。藉此,彈性體655被壓縮而放熱。之後,確認搬送物M1到達所定停止位置,停止馬達632。也停止驅動用皮帶631。結果,如圖26所示,熱流量增加後,熱流量減少而變成0。
搬送用皮帶61是正常狀態時,於第1期間P11及第3期間P13中,可見熱流量的尖峰。
搬送用皮帶61是劣化狀態時,如圖30所示,熱流量與時間經過一起變化。該劣化狀態係相較於搬送用皮帶61的初期狀態,搬送用皮帶61的表面磨損之狀態、及搬送用皮帶61拉長之狀態。
更詳細說明的話,因為持續使用皮帶輸送機60,搬送用皮帶61的表面會磨損。磨損的話,搬送用皮帶61與搬送物M1的摩擦力降低,兩者之間會產生滑移。滑移大的話,搬送會耗費時間,拉長搬送工程的循環時間。
又,搬送用皮帶61係藉由張力所致之與滾筒62的摩擦,以滾筒62的旋轉移動。搬送用皮帶61越是使用,越會逐漸拉長。搬送用皮帶61拉長的話,搬送用皮帶61的張力會減少,導致與滾筒62的摩擦力降低。因此,在搬送用皮帶61與滾筒62之間產生滑移。
搬送用皮帶61與搬送物M1之間的摩擦力、搬送用皮帶61與滾筒62之間的摩擦力降低的話,相較於正常狀態時,在馬達632的驅動開始時及擋止器64所致之搬送物M1的停止時,難以發生驅動用皮帶631的拉伸。因此,在劣化狀態時,相較於正常狀態時,第1期間P11及第3期間P13所檢測出之熱流量的尖峰高度變高。
又,搬送用皮帶61是故障狀態時,如圖30所示,熱流量會變化。該故障狀態係搬送用皮帶61與搬送物M1完全滑動之狀態、搬送用皮帶61與滾筒62完全滑動之狀態。在該故障狀態中,第1期間P11及第3期間P13所檢測出之熱流量的變化,係與第2期間P12相同振動波形。
因此,如圖30所示,控制裝置12係使用以可判別搬送用皮帶61的正常狀態與其以外的狀態之方式 設定的第1臨限值qt1,與以可判別搬送用皮帶61的劣化狀態與故障狀態之方式設定的第2臨限值qt2。第2臨限值qt2係設定為比第1臨限值qt1還小之值。然後,控制裝置12係比較熱流量感測器10的檢測值與該等。藉此,可檢測出搬送用皮帶61是否是正常狀態、劣化狀態、故障狀態之任一。
具體來說,控制裝置12係如圖31的流程圖所示,依據測定之熱流量,診斷有無異常徵兆。再者,圖31所示之處理係馬達632的驅動開始到停止之間實施。
在步驟S11中,取得熱流量感測器10的檢測值qx。
之後,在步驟S22中,比較檢測值qx與第1臨限值qt1,判定檢測值qx是否是第1臨限值qt1以上。此時,使用第1期間P11或第3期間P13的檢測值。如圖30所示,搬送用皮帶61是正常狀態的話,檢測值qx成為第1臨限值qt1以上。因此,檢測值qx為第1臨限值qt1以上時,在步驟S22中進行YES判定,結束圖31所示之流程。然後,再次進行步驟S11。另一方面,在檢測值qx比第1臨限值qt1小時,在步驟S22中進行NO判定,前進至步驟S23。
在步驟S23中,判定檢測值qx是否是第2臨限值qt2以上。如圖30所示,搬送用皮帶61是劣化狀態的話,檢測值qx成為第2臨限值qt2以上。因此,檢測值qx為第2臨限值qt2以上時,在步驟S23中進行YES 判定,前進至步驟S14。在步驟S14中,使顯示裝置14進行異常徵兆的顯示。藉此,藉由維護作業員,施行搬送用皮帶61的交換等的必要處置。
另一方面,搬送用皮帶61是故障狀態的話,檢測值qx比第2臨限值qt2小。因此,在檢測值qx比第2臨限值qt2小時,在步驟S23中進行NO判定,前進至步驟S15-1。在步驟S15-1中,強制停止皮帶輸送機60。接下來,在步驟S15-2中,使顯示裝置14進行故障顯示。藉此,藉由維護作業員,施行必要的處置。
如此一來,進行皮帶輸送機60的狀態基準維護。如前述說明般,依據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可利用使用熱流量感測器10,檢測出皮帶輸送機60的異常徵兆。
(第6實施形態)
圖32所示之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進行作為計測對象物之圖24所示之皮帶輸送機60的擋止器64的預防維護診斷者。
如圖32所示,擋止器64係具備彈性體641、承受板642、安裝塊643。彈性體641是緩衝構件。承受板642係流通過來的搬送物M1直接碰頂的構件。承受板642係為了讓彈性體641不損傷的保護構件。安裝塊643係固定於皮帶輸送機60之未圖示的構造體。熱流量感測器10設置於彈性體641與安裝塊643之間。在熱流量感 測器10與彈性體641之間設置保護板644。保護板644係於彈性體641直接貼附熱流量感測器10時,用以防止因為彈性體641的變形而熱流量感測器10破損的構件。
彈性體641係例如以胺甲酸乙酯橡膠所構成。承受板642、安裝塊643及保護板644分別以不鏽鋼或鋁等的金屬所構成。鄰接的構件彼此係藉由接著材或黏著劑接合。
如圖24所示,載放於搬送用皮帶61的搬送物M1係朝向擋止器64傳送。搬送物M1係因碰頂到擋止器64而停止。此時,搬送物M1接觸承受板642的表面。搬送物M1係使彈性體641以從圖33中的虛線所示之狀態壓扁至實線所示之狀態之方式變形。彈性體641變形的話,會產生熱。產生的熱係如圖33中箭頭般,通過保護板644及熱流量感測器10,流向安裝塊643。熱流量感測器10係檢測出從彈性體641放出之熱的熱流量。
搬送物M1與擋止器64衝突的話,因為彈性體641的壓縮變形而產生熱。該熱係轉換能量M1的動能者。因此,擋止器64的彈性體641是正常狀態時,如圖34所示,伴隨時間經過而熱流量會變化。亦即,搬送物M1與擋止器64衝突時,熱流量波形具有尖峰。
長期間使用擋止器64的話,因為橡膠的氧化所致之劣化,彈性體641會變硬。又,因為重複的變形,彈性體641產生疲勞破壞或破裂,最後會破損。發生此種劣化或疲勞的話,彈性體641難以彈性變形,無法將動能 轉換成熱。因此,擋止器64的彈性體641是劣化狀態時,如圖34所示,搬送物M1與擋止器64衝突時之熱流量波形的尖峰,比正常狀態時還小。
又,彈性體641的劣化或疲勞進行的話,彈性體641會破損而變成故障狀態。在該故障狀態時,如圖34所示,幾乎無法見到熱流量波形的尖峰。
因此,如圖34所示,以可判別彈性體641的正常狀態與其以外的狀態之方式設定第1臨限值qt3。以可判別彈性體641的劣化狀態與故障狀態之方式設定第2臨限值qt4。第2臨限值qt4係設定為比第1臨限值qt3還小之值。
然後,控制裝置12係使用第1臨限值qt3與第2臨限值qt4,與第5實施形態相同,如圖31所示之流程圖,進行彈性體641的預防維護診斷。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圖31中的第1臨限值qt1、第2臨限值qt2分別替代成第1臨限值qt3、第2臨限值qt4。藉此,可檢測出彈性體641是否是正常狀態、劣化狀態、故障狀態之任一。
(第7實施形態)
圖35所示之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進行作為計測對象物之空氣汽缸20的密封構件241、227的預防維護診斷者。
空氣汽缸20係使用於搬送物M1的搬送。空 氣汽缸20係以空氣壓作為動力,使活塞24進行往返運動的動力汽缸。空氣汽缸20係具備汽缸22、活塞24、活塞桿26。汽缸22、活塞24、活塞桿26為金屬製。
汽缸22係具有圓筒狀之內部空間(亦即缸室)221的殼體。因此,汽缸22也稱為汽缸殼體。缸室221係藉由活塞24分隔成第1室222與第2室223的兩個缸室。第1室222係與活塞24的活塞桿26側相反側的缸室。第2室223係活塞24的活塞桿26側的缸室。於汽缸22,形成有連通於第1室222的第1開口部224。於汽缸22,形成有連通於第2室223的第2開口部225。
活塞24配置於缸室221的內部。於活塞24的側面,安裝有橡膠製的密封構件241。藉由密封構件241,密封活塞24與汽缸22之間。藉由密封構件241,活塞24對於汽缸22的內面滑動。
活塞桿26係與活塞24連動的軸構件。汽缸22係形成有第3開口部226。活塞桿26係通過第3開口部226。於構成第3開口部226的內壁面,安裝有橡膠製的密封構件227。藉由密封構件227,密封活塞桿26與汽缸22之間。藉由密封構件227,活塞桿26對於汽缸22的內面滑動。
於汽缸22的第1開口部224及第2開口部225,連接有未圖示的流通路徑切換閥。流通路徑切換閥係對於第1開口部224與第2開口部225個別,切換和未圖示之空氣供給流通路徑與空氣排出流通路徑的連接者。 空氣供給流通路徑連接於被壓縮之空氣的供給源即未圖示之空氣壓縮機。空氣排出流通路徑開放於大氣中。藉由流通路徑切換閥,切換對第1室222供給壓縮空氣,並且第2室223開放於大氣中的第1狀態,與第1室222開放於大氣中,並且對第2室223供給壓縮空氣的第2狀態。
診斷裝置1具備熱流量感測器10、控制裝置12、顯示裝置14。熱流量感測器10係檢測出汽缸22的內部與外部之間的熱流量。熱流量感測器10安裝於汽缸22的外面。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熱流量感測器10,使用第1熱流量感測器10a,與第2熱流量感測器10b。第1熱流量感測器10a配置於汽缸22的外面中最接近第1室222的部位。第1熱流量感測器10a係檢測出第1室222的內部與外部之間的熱流量。第2熱流量感測器10b配置於汽缸22的外面中最接近第2室223的部位。第2熱流量感測器10b係檢測出第2室223的內部與外部之間的熱流量。
接著,使用圖36A~圖36D,針對伴隨密封構件241、227是正常狀態時的時間經過之熱流量變化進行說明。
圖36A~圖36D係揭示空氣汽缸20的伸縮方向(亦即,活塞24的移動方向)為左右方向,從空氣汽缸20縮短的狀態變成延伸的狀態之狀況。此時的熱流量變化成為圖37所示之波形。圖37的橫軸是自對空氣汽缸20之壓縮空氣的供給開始起的經過時間。圖37的縱軸是 表示第1熱流量感測器10a、第2熱流量感測器10b所檢測出之熱流量的大小。將從缸室的內部朝向外部的熱流量設為+側。將從缸室的外部朝向內部的熱流量設為-側。又,圖37中的期間P21、P22、P23、P24係分別對應空氣汽缸20的狀態是圖36A、圖36B、圖36C、圖36D所示之狀態時。
在期間P21中,如圖36A所示,空氣汽缸20為了從縮短的狀態變成延伸的狀態,對第1室222供給壓縮空氣,第2室223開放大氣中。此時,第2室223係從延伸的狀態變成縮短的狀態時從供給之壓縮空氣存在的狀態變成開放大氣中的狀態。在期間P1中,不會因密封構件241、227的靜止摩擦,活塞24開始動作。因第1室222的壓力上升,第1室222的空氣被壓縮加熱。因此,從第1室222的內部朝向外部的熱流量會增加。藉此,第1熱流量感測器10a所檢測出的熱流量(以下,稱為第1熱流量)在+側增加。另一方面,第2室223係因藉由大氣開放而減壓,第1室222的空氣膨脹且被冷卻。因此,從外部朝向第2室223的內部的熱流量會增加。藉此,第2熱流量感測器10b所檢測出的熱流量(以下,稱為第2熱流量)變成負值,在-側中絕對值增加。
在期間P22中,如圖36B所示,第1室222與第2室223的壓力差提高,活塞24開始動作。因為活塞24開始動作,第1室222的空氣膨脹,第1室222的壓力降低。因此,第1室222的空氣被冷卻。藉此,第1 熱流量減少。相反地,第2室223因空氣被壓縮,故減壓狀態變成緩和。因此,第2熱流量的變化變緩和。
在期間P23中,如圖36C所示,藉由未圖示的擋止器,活塞24停止。因此,第1室222的空氣的膨脹停止,第1室222的壓力再次上升。藉由空氣被壓縮加熱,第1熱流量在+側增加。另一方面,因為活塞24的停止,第2室223的空氣的壓縮也停止。因此,第2室223的減壓更加進行。藉此,第2熱流量在-側的絕對值的增加變得急遽。
在期間P24中,如圖36D所示,第1室222到所定壓力為止,供給壓縮空氣。第1室222成為所定壓力的話,則變成停止壓縮空氣的供給之狀態。藉此,第1室222之空氣的加熱飽和,第1熱流量逐漸變小而逐漸接近0。第2室223逐漸接近大氣壓的狀態。藉此,第2熱流量逐漸變小而逐漸接近0。
如此,藉由氣體的壓力變化,伴隨時間經過而熱流量變化。
又,空氣汽缸20從延伸的狀態變成縮短的狀態時,第1熱流量感測器10a的輸出波形,與第2熱流量感測器10b的輸出波形,變成與圖37所示之輸出波形交替者。
空氣汽缸20係長時間使用的話,密封構件241、227會摩耗。密封構件241、227摩耗的話,缸室221的密閉性會降低。缸室221的密閉性降低的話,空氣 的壓力也會下降。因此,活塞桿26的力及動作速度會降低。此時,會發生循環時間的增加。又此時,如果是夾頭汽缸的話,會發生夾持誤差。最後引起設備停止。
發生此種密封構件241、227的摩耗時,缸室221的壓力變化會變小。因此,密封構件241、227是劣化狀態時,如圖38所示,伴隨時間經過的熱流量變化,比正常狀態時還小。
又,密封構件241、227的摩耗更加進行,空氣汽缸20無法運作的話,缸室221的壓力變化幾乎不會變化。因此,密封構件241、227是故障狀態時,如圖38所示,伴隨時間經過的熱流量變化,比劣化狀態時還更小。
因此,如圖38所示,以可判別密封構件241、227的正常狀態與其以外的狀態之方式設定第1臨限值qt5、qt6。以可判別密封構件241、227的劣化狀態與故障狀態之方式設定第2臨限值qt7、qt8。第2臨限值qt7、qt8係設定為絕對值比第1臨限值qt5、qt6還小之值。
然後,控制裝置12係使用第1熱流量感測器10a的檢測值qx1,與第1臨限值qt5及第2臨限值qt7,與第5實施形態相同,進行圖31的流程圖所示之預防維護診斷。此時,作為檢測值qx1,使用第1期間P21或第3期間P23的檢測值。此時,將圖31中的檢測值qx、第1臨限值qt1、第2臨限值qt2分別替代成檢測值qx1、第 1臨限值qt5、第2臨限值qt7。
又,控制裝置12係使用第2熱流量感測器10b的檢測值qx2,與第1臨限值qt6及第2臨限值qt8,與第5實施形態相同,進行圖31的流程圖所示之預防維護診斷。作為檢測值qx2,使用第3期間P23的檢測值。此時,將圖31中的檢測值qx、第1臨限值qt1、第2臨限值qt2分別替代成檢測值qx2、第1臨限值qt6、第2臨限值qt8。
藉此,可檢測出密封構件241、227是否是正常狀態、劣化狀態、故障狀態之任一。再者,僅使用第1熱流量感測器10a與第2熱流量感測器10b的任一方,進行預防維護診斷亦可。
(第8實施形態)
圖39所示之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進行作為計測對象物之圖40所示之夾頭裝置70的彈性體743的預防維護診斷者。
夾頭裝置70係使用於搬送物M1的搬送。夾頭裝置70係握持搬送物M1。搬送物M1具備本體部M1a突出的被握持部M1b。被握持部M1b被握持。
夾頭裝置70係藉由夾頭汽缸71,讓複數夾頭爪72開閉。複數夾頭爪72握持搬送物M1。夾頭爪72係具有往夾頭爪72的開閉方向移動的本體部73,與和搬送物M1接觸的前端部74。前端部74係接合本體部73。
如圖41所示,前端部74係從本體部73側依序配置安裝板741、熱流量感測器10、保護板742、彈性體743、承受板744。
安裝板741安裝於本體部73。安裝板741將安裝板743等安裝於本體部73的構件。熱流量感測器10配置於安裝板741與保護板742之間。熱流量感測器10隔著保護板742,固定於彈性體743。保護板742係於彈性體743直接貼附熱流量感測器10時,用以防止因為彈性體743的變形而熱流量感測器10破損的構件。彈性體743是緩衝構件。彈性體743也具有藉由彈性變形的彈簧力,握持搬送物M1的作用。
彈性體743係以胺甲酸乙酯橡膠所構成。安裝板741、保護板742、承受板744分別以不鏽鋼或鋁等的金屬所構成。鄰接的構件彼此係藉由接著材或黏著劑接合。
藉由複數夾頭爪72閉合,複數夾頭爪72夾持搬送物M1時,因彈性體743的壓縮而產生熱。藉由複數夾頭爪72開啟,複數夾頭爪72解除夾持時,彈性體743膨脹復原。此時,彈性體743會吸熱。因此,利用熱流量感測器10經常測定來自彈性體743的熱流量。
彈性體743是正常狀態時,如圖41所示,伴隨時間經過而熱流量會變化。亦即,搬送物M1的夾持時,熱流量波形具有正的尖峰。搬送物M1的夾持解除時,熱流量波形具有正的尖峰。
與擋止器64相同,長期間使用的話,彈性體743會劣化或疲勞。藉此,彈性體743難以彈性變形。因此,擋止器743是劣化狀態時,如圖41所示,夾持時及解除夾持時之熱流量波形的尖峰的絕對值,比正常狀態時還小。
又,彈性體743的劣化或疲勞進行的話,彈性體743會破損而變成故障狀態。在該故障狀態時,如圖41所示,幾乎無法見到熱流量波形的尖峰。
因此,如圖41所示,以可判別彈性體743的正常狀態與其以外的狀態之方式設定第1臨限值qt11、qt12。以可判別彈性體743的劣化狀態與故障狀態之方式設定第2臨限值qt13、qt14。第2臨限值qt13、qt14係設定為絕對值比第1臨限值qt11、qt12還小之值。
然後,控制裝置12係使用夾持的時機之熱流量感測器10的檢測值qx,與第1臨限值qt11及第2臨限值qt13,與第5實施形態相同,進行圖31的流程圖所示之預防維護診斷。此時,將圖31中的第1臨限值qt1、第2臨限值qt2分別替代成第1臨限值qt11、第2臨限值qt13。
又,控制裝置12係使用夾持的時機之熱流量感測器10的檢測值qx,與第1臨限值qt12及第2臨限值qt14,與第5實施形態相同,進行圖31的流程圖所示之預防維護診斷。此時,將圖31中的第1臨限值qt1、第2臨限值qt2分別替代成第1臨限值qt12、第2臨限值 qt14。
藉此,可檢測出彈性體743是否是正常狀態、劣化狀態、故障狀態之任一。再者,僅利用夾持與解除夾持任一方的時機的檢測值,來進行預防維護診斷亦可。
(第9實施形態)
圖42所示之本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進行作為計測對象物之吸振器80的預防維護診斷者。
吸振器80係使用來作為搬送搬送物之空氣汽缸的制動器。如此,吸振器80係使用來作為難以任意控制加減速之驅動機器的制動器。
吸振器80係具備外殼81、內殼82、活塞83、活塞桿84、油料85、氣體86、彈簧87。
於外殼81的內部,配置有內殼82。內殼82係具有設置於底部的孔口82a。活塞83配置於內殼82的內部。活塞83係具有孔口83a。活塞桿84連繫於活塞83。
油料85配置於內殼82的內部。又,油料85配置於外殼81與內殼82之間。氣體86配置於外殼81與內殼82之間。彈簧87配置於內殼82的內部。
吸振器80係具備密封外殼81的本體部81a與護蓋81b之間的橡膠製的密封構件88a。又,吸振器80係具備密封活塞83與內殼82之間的橡膠製的密封構件 88b。又,吸振器80係具備密封活塞桿84與外殼81之間的橡膠製的密封構件88c。
吸振器80係在活塞桿84承受衝擊時,活塞83被押入至內殼82的底部側。藉此,內殼82之內部的油料85通過孔口82a、83a。因為油料85通過孔口82a、83a時的流體摩擦阻抗,衝擊會衰減。此時,因流體摩擦阻抗而產生熱。所產生的熱通過外殼81而流至外面空氣。如此,吸振器80係具有將推押活塞83的動能轉換成熱,藉由放熱來吸收動能的作用。
在本實施形態中,於護蓋81b的外面,安裝有熱流量感測器10。再者,於本體部81a的外面,安裝熱流量感測器10亦可。診斷裝置1係在搬送物的搬送時,利用熱流量感測器10經常測定從吸振器80產生的熱流量。
吸振器80的密封構件88a、88b、88c是正常狀態時,如圖43所示,伴隨時間經過而熱流量會變化。亦即,於伴隨時間經過的熱流量變化中,在搬送物與吸振器80衝突的時機,出現尖峰。
長期間持續使用吸振器80的話,密封構件88a、88b、88c劣化,產生油料85洩漏的劣化現象。又,也產生孔口82a、83a因流體摩擦而擴大的劣化現象。油料減少,或孔口82a、83a的開口面積擴大的話,動能的熱能轉換變得難以發生。因此,吸振器80可吸收的動能減少。所以,空氣汽缸的制動器難以生效。結果,因為急 遽之停止的衝擊,容易發生搬送中的搬送物落下等的動作不良。
如此,吸振器80是劣化狀態時,熱能的轉換變小。因此,熱流量感測器10的輸出伴隨時間經過,如圖43般變化。亦即,相較於正常狀態時,因搬送物的衝突所產生之熱流量的尖峰高度變低。
又,在劣化進行,作為吸振器的功能喪失之故障狀態時,如圖43所示,幾乎不會見到熱流量波形的尖峰。
因此,如圖43所示,以可判別吸振器80的正常狀態與其以外的狀態之方式設定第1臨限值qt15。以可判別吸振器80的劣化狀態與故障狀態之方式設定第2臨限值qt16。第2臨限值qt16係設定為比第1臨限值qt15還小之值。
然後,控制裝置12係使用熱流量感測器10的檢測值qx,與第1臨限值qt15及第2臨限值qt16,與第5實施形態相同,進行圖31的流程圖所示之預防維護診斷。作為檢測值qx,使用搬送物之衝突時期的檢測值qx。作為檢測值qx,使用檢測值qx的最大值亦可。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圖31中的第1臨限值qt1、第2臨限值qt2分別替代成第1臨限值qt15、第2臨限值qt16。藉此,可檢測出吸振器80是否是正常狀態、劣化狀態、故障狀態之任一。
(其他實施形態)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前述的實施形態,如後述般,於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範圍中可適當變更。
(1)在前述各實施形態中,從計測對象物的運作開始連續,熱流量感測器10檢測出熱流量,但是,每隔所定時間間隔,熱流量感測器10檢測出熱流量亦可。該時間間隔越短越理想。
(2)第1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檢測出因電流及電壓所產生的熱流量。第2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檢測出因摩擦所產生的熱流量。第3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檢測出因聲音所產生的熱流量。第4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係檢測出因振動或摩擦所產生的熱流量。如此,從計測對象物所檢測出之熱流量的種類,作為電流、電壓、聲音、振動、摩擦的任一亦可。又,從計測對象物所檢測出之熱流量的種類,作為一種類,或複數種類亦可。亦即,從計測對象物所產生之熱流量,係因電流、電壓、聲音、振動、摩擦的至少之一所產生的熱流量即可。又,從計測對象物所產生之熱流量,係因電流、電壓、聲音、振動、摩擦、物體的變形或壓力所產生的熱流量即可。
例如,生產設備變成劣化狀態時,相較於正常狀態,因振動、摩擦、聲音、電壓、電流的至少任一變化,從生產設備所產生的熱流量會變化。又,生產設備變成劣化狀態時,相較於正常狀態,因振動、摩擦、聲音、電壓、電流、物體的變形程度、壓力變化,從生產設備所產生的熱流量會變化。因此,依據該熱流量的變化,檢測 出異常徵兆。檢測出異常徵兆時,進行維護。藉此,可將生產設備的劣化所致之不良品的發生防範於未然。
又,搭載於汽車的各種零件變成劣化狀態時,相較於正常狀態,因振動、摩擦、聲音、電壓、電流的至少任一變化,從各種零件所產生的熱流量會變化。因此,依據該熱流量的變化,檢測出異常徵兆。檢測出異常徵兆時,進行維護。藉此,不需在汽車的保養時進行估算安全在內的零件交換,可不用擔心零件的故障,持續行走。
(3)於前述各實施形態的診斷裝置1中,本來即使在與考慮欲調查之處不同之處發生異常徵兆,也會因其異常徵兆產生熱流量變化。因此,藉由熱流量感測器10檢測出來自計測對象物的熱流量,依據該檢測結果,進行是否有異常徵兆的判定,藉此可知有無異常徵兆。
(4)在前述各實施形態中,作為通知裝置,使用顯示裝置14,但使用蜂鳴器等之聲音的產生裝置亦可。
(5)前述各實施形態並不是彼此無關者,除了明顯無法組合之狀況,可適切組合。又,於前述各實施形態中,構成實施形態的要素當然除了已特別明示是必要知狀況及原理上是必要之狀況等外,不一定是必要者。
1‧‧‧異常徵兆診斷裝置
2‧‧‧電池
10‧‧‧熱流量感測器
12‧‧‧控制裝置
14‧‧‧顯示裝置

Claims (4)

  1. 一種異常徵兆診斷裝置,係診斷計測對象物(2、31、41、5、61、64、743、241、227、80)的故障發生前所出現之異常徵兆的有無的異常徵兆診斷裝置,係具備:熱流量感測器(10),係從前述計測對象物的運行開始連續地,或每隔所定時間間隔,檢測出從前述計測對象物所發生之熱流量;及判定部(12),係依據前述熱流量感測器的檢測結果,進行是否有前述異常徵兆的判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其中,從前述計測對象物所產生之熱流量,係因電流、電壓、聲音、振動、摩擦的至少之一所產生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其中,從前述計測對象物所產生之熱流量,係因電流、電壓、聲音、振動、摩擦、物體的變形、壓力的至少之一所產生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異常徵兆診斷裝置,其中,前述判定部,係比較前述熱流量感測器的檢測值,與預先訂定的第1基準範圍及包含前述第1基準範圍,且範圍比前述第1基準範圍還廣的第2基準範圍,在前述檢測值是前述第1基準範圍外,且在前述第2基準範圍內時, 判定為有前述異常徵兆。
TW105131353A 2015-10-01 2016-09-29 異常徵兆診斷裝置 TW2017288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6071 2015-10-01
JP2016158898A JP2017067761A (ja) 2015-10-01 2016-08-12 異常兆候診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8888A true TW201728888A (zh) 2017-08-16

Family

ID=58492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1353A TW201728888A (zh) 2015-10-01 2016-09-29 異常徵兆診斷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13725A1 (zh)
EP (1) EP3358333A4 (zh)
JP (1) JP2017067761A (zh)
KR (1) KR20180048849A (zh)
CN (1) CN108139300A (zh)
TW (1) TW2017288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74194B2 (en) 2020-02-03 2024-01-16 Nec Corporation Vibr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vib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8234B2 (ja) * 2015-11-12 2018-07-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稼働状態の診断装置
JP6274246B2 (ja) 2016-04-08 2018-02-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監視装置
EP3615176B1 (en) * 2017-04-28 2023-02-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ir filtration monitoring based on thermoelectric devices
JP6743772B2 (ja) 2017-06-27 2020-08-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位置検出装置
JP6950427B2 (ja) * 2017-10-03 2021-10-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位置検出装置
DE102017220274A1 (de) * 2017-11-14 2019-05-1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rüfung von Nutverschlusskeilen eines Generatorrotors
US11450797B2 (en) 2017-12-08 2022-09-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fferential thermoelectric device
US10801923B2 (en) * 2018-05-17 2020-10-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KR102180148B1 (ko) * 2018-12-27 2020-11-17 (주)아이티공간 가공기 툴의 예지 보전방법
WO2020138691A1 (ko) * 2018-12-27 2020-07-02 주식회사 아이티공간 가공기 툴의 예지 보전방법
JP7207152B2 (ja) * 2019-05-16 2023-0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リーブはんだ付け装置および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1443690B (zh) * 2020-04-28 2023-04-18 安徽省南乙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检测装置
CN113296041B (zh) * 2021-04-30 2022-11-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监测电压传感器异常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37920B (zh) * 2021-05-17 2022-04-2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故障热源检测方法
IT202100025391A1 (it) * 2021-10-04 2023-04-04 Univ Degli Studi Di Milano Bicocca Monitoraggio di una struttura basato su modelli dinamici di suoi parametri
DE102022205124A1 (de) * 2022-05-23 2023-11-23 Contitech Ag Thermoelement
CN117347772B (zh) * 2023-12-04 2024-03-26 深圳市铭瑞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散热器用的故障监测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8726A1 (de) * 1986-11-13 1988-05-26 Lechner G Prof Dr Ing Erfassen von beruehrverhaeltnissen in kontaktzonen zweier koerper mit waermestrahlungsempfindlichem sensor
JPH03213249A (ja) * 1990-01-16 1991-09-18 Omron Corp 熱流計測を利用した工具のモニタリング方法
JP3662981B2 (ja) * 1995-08-24 2005-06-22 株式会社東芝 可搬型プラント巡視点検データ判定装置
US6626436B2 (en) * 1997-08-20 2003-09-30 Crane John Inc Monitoring seal system
US6533731B2 (en) * 2001-05-15 2003-03-18 Lifecheck,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heat flow
US7368827B2 (en) * 2006-09-06 2008-05-06 Siemens Power Generation, Inc. Electrical assembly for monitoring conditions in a combustion turbine operating environment
JP2010162634A (ja) * 2009-01-14 2010-07-29 Jtekt Corp 主軸装置
JP2012074328A (ja) * 2010-09-30 2012-04-12 Hitachi Ltd 発熱分布を検出する二次電池システム
US8952823B2 (en) * 2011-01-20 2015-02-10 Indian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Battery early warn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JP5679233B2 (ja) * 2012-11-02 2015-03-04 Semitec株式会社 電池寿命予測装置及び電池寿命予測システム
JP6070506B2 (ja) * 2013-06-04 2017-02-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生体検知器、車両用着座検知器およびシートベルト非着用警告システム
JP5715208B2 (ja) * 2013-08-27 2015-05-0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の制御装置
JP2016162774A (ja) * 2015-02-26 2016-09-05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ヒータ異常検出装置、処理液供給装置、基板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ヒータ異常検出方法
JP6678989B2 (ja) * 2015-11-12 2020-04-15 株式会社e−Gle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セ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74194B2 (en) 2020-02-03 2024-01-16 Nec Corporation Vibr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vib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9300A (zh) 2018-06-08
US20180313725A1 (en) 2018-11-01
EP3358333A1 (en) 2018-08-08
EP3358333A4 (en) 2018-10-10
KR20180048849A (ko) 2018-05-10
JP2017067761A (ja) 2017-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28888A (zh) 異常徵兆診斷裝置
KR20110136729A (ko) 전기로 작동 가능한 볼트 설치 장치, 및 볼트 설치 장치를 작동시키기 위한 방법
WO2017057069A1 (ja) 異常兆候診断装置
JP6673306B2 (ja) 診断システム
US20150273645A1 (en) Hand-Held Power Tool,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US10724914B2 (en)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abnormality diagnosis apparatus
US20150202758A1 (en) Percussion Unit
CN108351277B (zh) 异常诊断装置
TW201438853A (zh) 手持或半固定式工具器具及操作這種工具器具的方法
JP4764303B2 (ja) 負荷時タップ切換器
KR101477993B1 (ko) 철도 차량의 진동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20169693A (ja) ブレーキ装置を検査するブレーキ検査装置及び数値制御装置
Uhlmann et al. Blasting with solid carbon dioxide–investigation of thermal and mechanical removal mechanisms
JP2007112565A (ja) 駆動系診断装置
US10054437B2 (en) Abnormality estim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heat flow sensor that detects a heat flow caused by an elastic deformation of an elastic body
CN108351276B (zh) 运行状态的诊断装置
KR20070064199A (ko) 자동차의 윈도우 시스템 내구시험방법
JP2007174729A (ja) 電動機駆動装置とダイナミックブレーキ回路保護方法
JP6481638B2 (ja) 電動機駆動システムの予防保全装置
JP5049084B2 (ja) 負荷異常診断装置および負荷異常診断プログラム
JP6850553B2 (ja) ロボット減速機の状態監視装置および方法
SE544532C2 (en) Improved fault detection methods for power tools
CN204078778U (zh) 一种磁粉无损检测设备传动系统
WO2018159160A1 (ja) 診断システム
JP548647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ドアの診断装置および診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