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8340A - 裝袋裝置 - Google Patents

裝袋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8340A
TW201718340A TW105131042A TW105131042A TW201718340A TW 201718340 A TW201718340 A TW 201718340A TW 105131042 A TW105131042 A TW 105131042A TW 105131042 A TW105131042 A TW 105131042A TW 201718340 A TW201718340 A TW 2017183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bag
bagging device
guide portion
bag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1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犬塚良治
福嶋正造
北田匡智
羽場直也
篠原剛
廣崎和也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8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834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FSPECIAL FURNITUR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FOR SHOPS, STOREHOUSES, BARS, RESTAURANTS OR THE LIKE; PAYING COUNTERS
    • A47F9/00Shop, bar, bank or like counters
    • A47F9/02Paying counters
    • A47F9/04Check-out counters, e.g. for self-service stores
    • A47F9/042Shopping bags or carton-dispensing systems therefor
    • A47F9/043Shopping bags or carton-dispensing systems therefor with mechanical 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00Packaging individual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jars
    • B65B5/06Packaging groups of articles, the groups being treated as singl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00Packaging individual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jars
    • B65B5/06Packaging groups of articles, the groups being treated as single articles
    • B65B5/067Packaging groups of articles, the groups being treated as single articles in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7/00Apparatus or devices facilitating manual packaging operations; Sack holders
    • B65B67/02Packag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containers
    • B65B67/04Devices facilitating the insertion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to bags, e.g. guides or chu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220/00Specific aspects of the packaging operation
    • B65B2220/14Adding more than one type of material or article to the sam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42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 B65B43/46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using grippers
    • B65B43/465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using grippers for bag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 Auxiliary Apparatuses For Manual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支持部上形成有載置商品的載置面。導引部是沿著載置面的外周緣而配置於支持部的周圍。驅動部使本體機構部的狀態從第1狀態往第2狀態變化。第2狀態是支持部相對於導引部之相對位置成為比第1狀態還下方的狀態。本體機構部是在第1狀態中,將袋口已朝向下方之狀態的袋體從上方覆蓋於支持部及導引部,且以載置面支持袋體的底部。本體機構部是藉由使本體機構部的狀態從第1狀態往第2狀態變化,以導引部將連續於袋體的底部之袋體的側周部從底部向上方立起,並將商品收容在袋體。

Description

裝袋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一般而言是有關於裝袋裝置,特別詳細來說是有關於將商品收容至袋體的裝袋裝置。
發明背景
過去,已知有一種為了以無人的方式進行商品販賣而被使用的自動結帳系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系統中,是使掃描器讀取從投入口載置到盤子上的商品,之後,使載置於盤子上的商品從放出口落下到收納籃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6-266958號公報
發明概要
但是,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構成中,由於商品是從放出口落下到收納籃內,因此和人將商品收容至購物袋等袋體中的情況,也就是將商品裝袋的情況相比之下,對商品施加的衝擊可能會變得較大。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事由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裝袋裝置,其可緩和施加於商品的衝擊。
本發明之第1形態的裝袋裝置具備:本體機構部,具有支持部及導引部,該支持部形成有載置商品的載置面,該導引部是沿著載置面的外周緣而配置於支持部的周圍;及驅動部,使支持部及導引部的至少一者移動,以使本體機構部的狀態從第1狀態往支持部相對於導引部之相對位置成為比第1狀態還下方的第2狀態變化,本體機構部是構成為:在第1狀態中,將袋口朝向下方的狀態之袋體從上方覆蓋於支持部及導引部,且以載置面支持袋體的底部,藉由本體機構部的狀態從第1狀態往第2狀態變化,以導引部將連續於袋體的底部之袋體的側周部從底部向上方立起,並將商品收容在袋體。
第2形態的裝袋裝置較佳是在第1形態中,將驅動部構成為藉由本體機構部之中只使支持部朝下方移動,使本體機構部的狀態從第1狀態往第2狀態變化。
第3形態的裝袋裝置宜在第1或第2形態中,使本體機構部更具有將底部保持於載置面的保持機構。
第4形態的裝袋裝置較佳是在第1~3中的任一形態中,將本體機構部構成為:在第2狀態下,從載置面到導引部之上端面的高低差為袋體之上下方向的全長以上。
第5形態的裝袋裝置較佳是在第1~4中的任一形態中,使載置面為四角形。
第6形態的裝袋裝置較佳是在第1~5中的任一形態中,將導引部形成為至少上面開口的筒狀,且將支持部構成為在導引部所圍繞的空間內相對於導引部相對地移動。
第7形態的裝袋裝置宜為在第6形態中,使導引部的上端面之內周緣的形狀、和載置面的外周緣之形狀為相似的關係。
第8形態的裝袋裝置宜為在第1~7中的任一形態中,使導引部的上端面為彎曲成朝上方凸起的形狀。
第9形態的裝袋裝置宜為在第1~8中的任一形態中,使導引部的上端面和載置面相比之下摩擦係數較小。
第10形態的裝袋裝置宜為在第1~9中的任一形態中,更具備有袋供給機構,該袋供給機構是對處於第1狀態之本體機構部,覆蓋已將袋口朝向下方之狀態的袋體。
根據本揭示,已覆蓋於支持部及導引部的袋體,是藉由支持部相對於導引部相對地向下方移動,而被拉入到導引部的內側。此時,由於袋體的側周部藉由位於支持部周圍之導引部而被立起,因而可將載置在載置面上的商品收容到袋體。因此,具有可以緩和施加在商品上的衝擊之優點。
1、1A‧‧‧裝袋裝置
2‧‧‧支持部
21‧‧‧載置面
3、3A‧‧‧導引部
31、31A‧‧‧壁部
32、32A‧‧‧蓋套
321、321A‧‧‧上端面
4、4A‧‧‧本體機構部
5‧‧‧驅動部
51‧‧‧升降機構
52‧‧‧鎖定機構
53‧‧‧第1臂
54‧‧‧第2臂
55‧‧‧第1滑件
56‧‧‧第2滑件
57‧‧‧軌道
6‧‧‧商品
61‧‧‧購物籃
7‧‧‧袋體
70‧‧‧袋體群
71‧‧‧袋口
72‧‧‧底部
73‧‧‧側周部
74‧‧‧提把
8‧‧‧購物支援系統
81‧‧‧結算裝置
811‧‧‧本體
812‧‧‧顯示面板(顯示部)
82‧‧‧櫃檯桌台
9‧‧‧筐體
91‧‧‧頂板
911‧‧‧窗孔
11‧‧‧控制部
12‧‧‧輸入部
13‧‧‧袋供給機構
131‧‧‧儲料器
132‧‧‧吸引部
14‧‧‧保持機構
L1‧‧‧第2狀態下支持部的載置面到導引部的上端面之高低差
L2‧‧‧袋體的上下方向之全長
圖1A~圖1C是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在裝袋時的動作之說明圖。
圖2是利用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的購物支援系統之外 觀立體圖。
圖3A是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的平面圖,圖3B是圖3A的X-X剖面圖。
圖4是圖3A的Y-Y剖面圖。
圖5A是顯示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的本體機構部之第1狀態的概要立體圖,圖5B是顯示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的本體機構部之第2狀態的概要立體圖。
圖6是圖5B的區域X1之放大圖。
圖7是顯示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的構成之方塊圖。
圖8是顯示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的待機狀態之剖面圖。
圖9A是顯示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的本體機構部之第1狀態的剖面圖,圖9B是顯示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的本體機構部之第2狀態的剖面圖。
圖10A、10B是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的排出時之動作的說明圖。
圖11A是顯示實施形態2之裝袋裝置的本體機構部之第1狀態的概要立體圖,圖11B是顯示實施形態2之裝袋裝置的本體機構部之第2狀態的概要立體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實施形態1)
(1)概要
本實施形態之裝袋裝置是設置在例如便利商店、超級 市場、百貨公司、藥局、家電量販店、家居用品中心等零售商店的店舖,來對顧客購入的商品進行裝袋的裝置。這裏所謂的「裝袋」指的是將1個或複數個商品收容(放入)至袋體中的作業。「袋體」只要是商品進得去的大小,且具有供拿出及放入商品之袋口的袋子即可,可為例如聚乙烯製或聚丙烯製的購物袋(所謂的塑膠袋)。
本實施形態的裝袋裝置1,如圖1A~1C所示,具備本體機構部4及驅動部5,且該本體機構部4具有支持部2及導引部3。
支持部2上形成有載置商品6的載置面21。導引部3是沿著載置面21的外周緣而配置在支持部2的周圍。驅動部5是使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這裡所謂的「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是表示支持部2與導引部3的相對的位置關係。第2狀態是支持部2相對於導引部3之相對位置為比第1狀態還下方的狀態。
如圖1A所示,當將放有商品6的購物籃61放置到載置面21上的裝袋空間後,裝袋裝置1即開始商品6的裝袋。在此,購物籃61是底板為例如可滑動的構造,在使底板滑動而被開放的狀態下,購物籃61內的商品6即移動到載置面21上。正確地來說,由於袋體7的底部72位於載置面21上,所以商品6是載置在底部72上。本體機構部4,在第1狀態下,是如圖1A所示,將袋口71已朝向下方的狀態之袋體7從上方覆蓋於支持部2及導引部3,且以載置面21支持袋體7的底部72。這裡所謂的「支持」指的是從下面支撐的意思。也就 是說,在將商品6從底部72之上載置於載置面21的狀態下,由於底部72會藉由商品6的重量被按壓在載置面21上,故可使底部72受到載置面21支持。本體機構部4是藉由移除購物籃61,且使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而如圖1B及圖1C所示,以導引部3將連續於袋體7的底部72之袋體7的側周部73從底部72向上方立起,並將商品6收容至袋體7。
也就是說,當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為第1狀態時,如圖1A所示,袋口71朝下的袋體7被覆蓋到支持部2及導引部3,且袋體7的底部72受到載置面21的支持。此時,商品6是從袋體7之上載置至載置面21。因此,成為袋體7的底部72被夾持在支持部2與商品6之間的情形。從此種狀態(第1狀態),藉由驅動部5而使支持部2相對於導引部3相對地向下方移動時,如圖1B所示,會使袋體7漸漸地被拉入到導引部3的內側。此時,袋體7的側周部73藉由位於支持部2周圍的導引部3而漸漸地被立起。其結果就是,當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成為第2狀態時,會如圖1C所示,使袋體7從圖1A的狀態成為已翻面的狀態,並將商品6收容到袋體7中。也就是說,藉由使支持部2相對於導引部3相對地移動,即可將載置面21上的商品6收容到袋體7中。
裝袋裝置1可設置在例如店舖的結帳櫃檯或裝袋台等,以進行已放置在設定於載置面21上的預定之裝袋空間的商品6的裝袋。藉此,顧客只要將購入的商品6放置在裝袋空間,即可以收取已收容到袋體7的狀態之商品6。因 此,店舖的員工(店員)或顧客藉由使用裝袋裝置1,即可省略掉裝袋作業的工夫及時間。
又,本實施形態的裝袋裝置1是與結算裝置等組合,而構成用於支援顧客的購物的購物支援系統。在導入購物支援系統的店舖中,顧客可以藉由以結算裝置進行商品6的結算,並以裝袋裝置1進行商品6的裝袋等一連串的處理,而完成商品6的購入。其結果是,顧客在店舖內購入商品6的過程中,變得不需要店員的介入。此外,針對購物支援系統的詳細內容,將在「(2.1)購物支援系統」的欄目中說明。
(2)詳細內容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之裝袋裝置1詳細地說明。但是,以下所說明的構成不過是本發明的一個例子,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下列實施形態,即便是此實施形態以外,只要是不脫離本發明之技術思想的範圍,均可以因應設計等做各種變更。
在本實施形態中,設置裝袋裝置1的店舖是以便利商店為例來說明。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是以聚乙烯製的購物袋(所謂的塑膠袋)作為袋體7的例子。在此,將商品6放置在裝袋空間的主體,並不限於顧客,也可以是店員。例如,放在結帳櫃檯內的香菸等商品,並不是由顧客,而是由店員將商品6放置在裝袋空間。
(2.1)購物支援系統
在此,首先針對使用本實施形態的裝袋裝置1之購物支 援系統8的整體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2所示,購物支援系統8具備有裝袋裝置1及結算裝置81。
結算裝置81是利用商品6的商品資訊來進行商品6的結算處理。這裡所謂的「商品資訊」是有關於各個商品的資訊,並包含商品名稱及商品的價格等之資訊。結算裝置81是利用例如條碼讀取器、圖像感測器、荷重感測器(重量感測器)、或讀取二維碼的讀取器、以非接觸方式從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辨識系統))讀取商品資訊的標籤讀取器等,取得商品資訊。
裝袋裝置1及結算裝置81是裝設在例如設置於店舖(在本實施形態中為便利商店)的結帳櫃檯的一個櫃檯桌台82上。在此,裝袋裝置1及結算裝置81是配置為:從正面看櫃檯桌台82的話,結算裝置81位於裝袋裝置1的右側。此外,裝袋裝置1及結算裝置81,對1個店舖分別設置複數台亦可,也可構成為可與設置在店舖的店舖伺服器等進行通訊。
結算裝置81具有設置在櫃檯桌台82上的本體811、以及與本體811電連接的顯示面板(顯示部)812。本體811是以電腦為主要構成,並藉由執行已記錄在記憶體的程式,以根據商品資訊進行用於結算的處理。本體811具備有:進行現金的收付的現金單元、讀取各種卡片的讀卡機、開發票的印表機(發行部)、及進行聲音輸出的聲音輸出部等。
顯示面板812是由觸控面板顯示器構成,除了各 種的顯示以外,還作為接收來自顧客的操作輸入之使用者介面而發揮功能。顧客是藉由例如操作顯示面板812並選擇支付方法,而支付顯示面板812所顯示的合計金額(結算金額)的方式來進行結算。
在此,結算裝置81是藉由具備顯示面板812,而可不限於提示如上述的結算金額,還可對顧客提示各種資訊。作為具體的例子,結算裝置81可以對顧客提示購物支援系統8的操作步驟。藉此,即便店員不介入,也能支援顧客的購物支援系統8之使用。
裝袋裝置1是內建在櫃檯桌台82中。在圖2的例子中,是使支持部2的上表面(也就是載置面21)和櫃檯桌台82的上表面形成為大致同一平面。因此,顧客可以藉由將商品6放置到櫃檯桌台82中的載置面21上之裝袋空間,而使裝袋裝置1進行商品6的裝袋。此外,裝袋裝置1也可與結算裝置81連動。在使裝袋裝置1與結算裝置81連動的情況下,裝袋裝置1可以將例如已藉結算裝置81完成結算之情形作為觸發,而開始進行商品6的裝袋。
另外,本實施形態的裝袋裝置1可以針對已放入購物籃61(圖1A參照)的狀態之商品6進行裝袋。也就是說,顧客可以藉由將在店內挑選好的商品6放入購物籃61,且將商品6連同購物籃61放置在櫃檯桌台82上的裝袋空間,以使裝袋裝置1進行商品6的裝袋。因此,對顧客而言,不須為了裝袋而將商品6從購物籃61中取出,而可簡單地進行利用裝袋裝置1之商品6的裝袋。
又,裝袋裝置1並不限於已放入購物籃61的狀態之商品6,對於未放入購物籃61的商品6,也可進行裝袋。在此情況下,顧客可以藉由直接將商品6放置在裝袋空間,來使裝袋裝置1進行商品6的裝袋。
(2.2)裝袋裝置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之裝袋裝置1的構成,進行更詳細的說明。以下,在沒有另作說明的情況下,是以載置面21為水平面的方向的方式作為設置裝袋裝置1的方式來進行說明。也就是說,和載置面21垂直的方向成為上下方向(鉛直方向)。但是,這些方向並不意味著限定裝袋裝置1的使用時之方向,以例如載置面21相對於水平面稍微傾斜的狀態來使用裝袋裝置1亦可。
(2.2.1)整體構成
本實施形態的裝袋裝置1,如圖3A、3B及圖4所示,具備有本體機構部4與驅動部5。裝袋裝置1更具備有筐體9與袋供給機構13。在此,圖3B是圖3A的X-X剖面圖,圖4是圖3A的Y-Y剖面圖。
筐體9是形成為於上下方向上較長的長方體之箱狀。筐體9的內部中,收納有本體機構部4、驅動部5的一部分、以及袋供給機構13。構成筐體9的上表面之頂板91上,形成有四角形的窗孔911,該窗孔911是用於使支持部2及導引部3露出。此外,在將裝袋裝置1內置於櫃檯桌台82(參照圖2)的狀態下,筐體9的上表面(頂板91的上表面)會成為櫃檯桌台8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袋供給機構13是對本體機構部4供給袋體7的機構。在此,袋供給機構13是運作成對處於第1狀態之本體機構部4覆蓋袋口71已朝向下方的狀態之袋體7。
本實施形態中的袋供給機構13,如圖3A、3B所示,具有儲料器131與吸引部132。儲料器131是保持複數個袋體7成束構成的袋體群70。構成袋體群70的各袋體7,是以袋口71朝向下方的狀態被懸掛並保持在儲料器131上。
吸引部132是配置成隔著本體機構部4與儲料器131相向。吸引部132是例如真空吸附墊,並使和儲料器131的相向面成為吸附袋體7的吸附面。吸引部132是構成為可在與儲料器131的相向方向上直進移動,且運作成從被保持於儲料器131的袋體群70之中將袋體7一個一個地取出。
袋供給機構13在隔著本體機構部4而與吸引部132相向的位置上具有用於攤開以吸引部132取出的袋體7的吸附墊。藉此,被吸引部132取出的袋體7,可藉由吸引部132與吸附墊而從兩側被拉開,且保持於袋口71已打開的狀態。因此,袋體7會以如圖4所示地成為袋口71朝下,底部72朝上,且袋口71為已開口的狀態,藉由袋供給機構13一個一個地被供給至本體機構部4。在圖4中,所圖示的是藉由袋供給機構13供給的袋體7,而省略袋供給機構13的圖示。
在此,藉由袋供給機構13供給的袋體7,具有連續於底部72的側周部73。此外,於側周部73中的袋口71側的端部上是設置成使一對提把74連續於側周部73。又,由 於袋體7是從設置的狀態翻面來收容商品6,因此當袋體7上印刷有文字等情況下,較佳是使用反轉印刷的袋體7。
本體機構部4,除了支持部2及導引部3外,更具有保持機構14。關於支持部2及導引部3,將在「(2.2.2)支持部及導引部」的欄目中詳細地說明。
保持機構14是將底部72保持在載置面21的機構。保持機構14是構成為可切換為將底部72保持於載置面21的狀態、以及解除保持的狀態。這裡所謂的「保持」指的是持續保持載置面21支持著底部72的狀態。也就是說,藉由保持機構14將底部72維持在接觸於載置面21而被載置面21從下面支持的狀態。在本實施形態中,保持機構14是藉由吸附而將底部72保持在載置面21。具體而言,保持機構14是構成以支持部2的上表面(載置面21)為吸附面之真空吸附墊。例如,採用中空構造的支持部2,保持機構14可藉由以連結於支持部2的軟管將支持部2的內部空間之空氣吸出,以使吸附力從開口於支持部2的上表面(載置面21)的複數個小孔作用於底部72。
如圖4所示,驅動部5具有升降機構51、鎖定機構52、第1臂53、第2臂54、第1滑件55、第2滑件56及軌道57。
軌道57是沿著上下方向延長的圓棒狀,並將上下方向的兩端部固定於筐體9。在本實施形態中,軌道57於筐體9內設置有一對。第1滑件55及第2滑件56的每一個是在軌道57上安裝成沿著軌道57朝上下方向移動自如。第1滑件55是配置在第2滑件56的下方。第1滑件55是透過第1臂53而機 械式地結合於支持部2。第2滑件56是透過第2臂54而機械式地結合於導引部3。
升降機構51是使第1滑件55升降的機構。也就是說,升降機構51是藉由使第1滑件55在上下方向上移動,而透過第1臂53間接地使支持部2升降的機構。升降機構51,在本實施形態中是設置在筐體9的側邊。升降機構51是以下列機構實現:包含電動機(馬達),而可藉由以導電弓(pantograph)式或齒輪齒條式等以電動機產生的驅動力使第1滑件55在上下方向上直進移動之適當的機構。
鎖定機構52是限制第2滑件56相對於軌道57的移動之機構。鎖定機構52是安裝在軌道57上。鎖定機構52是配置在第1滑件55與第2滑件56之間。鎖定機構52包含例如電磁螺線管等的致動器。鎖定機構52是構成為可在鎖定狀態與解除狀態之2種狀態間切換,該鎖定狀態是使鎖定機構52相對於軌道57的位置為固定之狀態,該解除狀態是使鎖定機構52沿著軌道57在上下方向上移動自如之狀態。
在此,於第2滑件56上施加有第2臂54及導引部3的重量所形成的荷重。因此,若鎖定機構52是處於解除狀態,當升降機構51使第1滑件55升降時,第2滑件56會和第1滑件55一起升降。另一方面,若鎖定機構52是處於鎖定狀態,第2滑件56即被保持在鎖定機構52上,而形成升降機構51使第1滑件55單獨升降之情形。
上述之構成的驅動部5,可藉由組合升降機構51的動作與鎖定機構52的動作,使支持部2及導引部3一起升 降、或只使支持部2升降。其結果是,驅動部5可使支持部2及導引部3的每一個移動到任意的位置。再者,在圖4中,所顯示的是導引部3處於在上下方向上的可動範圍之下限位置的狀態。
(2.2.2)支持部及導引部
接著,針對支持部2及導引部3的具體的構成,參照圖5A、5B及圖6進行說明。再者,在圖5A、5B中,省略了支持部2、導引部3、第1臂53及第2臂54以外的圖示。圖6是圖5B的「X1」所示的部分之放大圖。
支持部2是形成為矩形板狀。支持部2的上表面構成載置商品6的載置面21。也就是說,載置面21是四角形。在此,載置面21是將角部形成為圓形的長方形形狀。支持部2是例如合成樹脂製。也就是說,這裡所謂的「四角形」,不只是嚴格的四角形,也包含有例如將角部形成為圓形的形狀。
導引部3是形成為上表面及下表面之中至少使上表面形成有開口的筒狀。在本實施形態中,導引部3是形成為上表面及下表面兩者皆形成有開口的角筒狀。導引部3是例如合成樹脂製。導引部3的開口面是形成得比載置面21還大一圈,導引部3是沿著載置面21的外周緣而配置在支持部2的周圍。在此,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內周緣的形狀,與載置面21的外周緣之形狀具有相似的關係。也就是說,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內周緣的形狀是和載置面21相同地將角部形成圓形的長方形形狀。此外,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 之外周緣的形狀,也和載置面21相同地為將角部形成圓形的長方形形狀。
在此,支持部2及導引部3是藉由受到驅動部5驅動,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動。導引部3位於上下方向中的可動範圍的上限位置時(參照圖8),會形成為導引部3的上端部被插入到筐體9的窗孔911內之情形。因此,導引部3的上端部是形成為比窗孔911還小一圈。在此,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外周緣的形狀、與窗孔911的開口面之形狀具有相似的關係。因此,形成為可將導引部3插入到窗孔911內,進而在導引部3的內側收容支持部2。窗孔911的內周面與導引部3之間的間隙、以及導引部3與支持部2之間的間隙,是設定為人的手指進不去的程度的大小。
另外,支持部2是構成為在導引部3所圍繞的空間內,相對於導引部3相對地移動。在本實施形態中,驅動部5是構成為:藉由在本體機構部4之中只使支持部2移動至下方,以使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圖5A所示的第1狀態變化到圖5B所示的第2狀態。也就是說,支持部2是構成為在被固定於特定位置的筒狀之導引部3內於上下方向上移動。
在本實施形態中,是如圖5A所示,將支持部2位於導引部3的上端部之狀態設為第1狀態。本體機構部4處於第1狀態時,支持部2的上表面(載置面21)與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會成為大致同一平面。另一方面,如圖5B所示,將支持部2位於導引部3的下端部之狀態設為第2狀態。本體機構部4為第2狀態時,支持部2的下表面與導引部3的下端面會 成為大致同一平面。總而言之,支持部2可在上下方向上橫跨導引部3的全長範圍而移動。當本體機構部4為第1狀態時,支持部2是成為將導引部3之上表面側的開口堵塞的配置。當本體機構部4為第2狀態時,支持部2是成為將導引部3之下表面側的開口堵塞的配置。
更詳細地來說,支持部2是固定在第1臂53的一端部,且伴隨著第1臂53的移動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動。第1臂53的一端部從導引部3之下表面側的開口插入至導引部3的內部,且機械式地結合於支持部2的下表面。又,導引部3是固定在第2臂54的一端部,且伴隨著第2臂54的移動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動。第2臂54的一端部是機械式地結合於導引部3的外周面。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臂54是設置一對。一對第2臂54的每一個均為板狀的構件,第1臂53是配置在一對第2臂54之間。藉此,第1臂53可以迴避導引部3及第2臂54的干涉,並且使支持部2升降。
另外,導引部3具有以板狀的構件形成為筒狀的壁部31、以及框狀的蓋套32。如圖6所示,蓋套32是在壁部31的上端部安裝成從壁部31的外周面到內周面來將壁部31的上端部覆蓋住。因此,蓋套32的上端面相當於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
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亦即蓋套32的上端面)是彎曲成朝上方凸起的形狀。也就是說,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至少一部分是R(圓角)面。更詳細地來說,是將上端面321與導引部3的內周面之間的角部、以及上端面321與導引部3 的外周面之間的角部形成R(圓角)倒角。將上端面321形成為這樣的曲面形狀,是為了抑制袋體7卡在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情形。此外,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和載置面21相比之下,摩擦係數會較小。具體而言,例如藉由以氟樹脂等具有低摩擦特性的材料構成蓋套32的表面,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摩擦係數即變小。藉此,使袋體7相對於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滑動變佳。
(2.2.3)控制系統
本實施形態的裝袋裝置1,如圖7所示,更具備有控制部11及輸入部12。
控制部11會與輸入部12、袋供給機構13、升降機構51、鎖定機構52及保持機構14的每一個電連接。控制部11會接收來自輸入部12的輸入訊號,而對袋供給機構13、驅動部(升降機構51、鎖定機構52)5及保持機構14的每一個輸出控制訊號。藉此,控制部11會控制袋供給機構13、驅動部5及保持機構14的每一個。
在此,控制部11是以微電腦(微型計算機)等電腦作為主構成,藉由以電腦的處理器執行已記錄於電腦之記憶體的程式,以進行適當的處理。程式可以預先記錄在記憶體中,也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等電信線路而提供,亦可以記錄在記憶卡等記錄媒體而提供。控制部11是設置在例如櫃檯桌台82內。但是,控制部11不需要將所有的功能匯集在1個筐體內,亦可以例如將控制部11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分散並設置到驅動部5、袋供給機構13或保持機構14。
輸入部12會至少將用於使裝袋裝置1中的裝袋動作開始之輸入訊號對控制部11輸出。輸入部12會電連接於例如接受顧客的操作之開關等,並根據顧客的操作而產生輸入訊號。裝袋裝置1與結算裝置81連動的情況下,輸入部12亦可例如接收來自結算裝置81的觸發訊號,並輸出用於使裝袋之動作開始的輸入訊號。
(3)動作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的裝袋裝置1之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裝袋裝置1,會如圖8所示,對構成本體機構部4的支持部2及導引部3覆蓋已將袋口71朝向下方之狀態的袋體7,而設置袋體7。在本實施形態中,裝袋裝置1會在設置袋體7時,使支持部2及導引部3移動至上方。此時,本體機構部4處於第1狀態,且支持部2是位於導引部3的上端部。
也就是說,裝袋裝置1是藉由袋供給機構13而形成為袋口71在下方,底部72在上方,且相對於被保持為袋口71為已開口之狀態的袋體7,將處於第1狀態之本體機構部4從下方插入。此時,驅動部5是藉由將鎖定機構52設為解除狀態,以升降機構51使第1滑件55連同第2滑件56移動到上方,以使支持部2及導引部3移動至上方。在本實施形態中,驅動部5是藉由從導引部3之可動範圍的下限位置(參照圖4),使導引部3移動到上限位置(參照圖8),而將袋體7覆蓋至支持部2及導引部3。
在圖8中,由於導引部3是位於上下方向中之可動 範圍的上限位置,故導引部3的上端部是插入於筐體9的窗孔911內。此時,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與筐體9的上表面會成為大致同一平面。此外,由於本體機構部4處於第1狀態,因此支持部2的上表面(載置面21)與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及筐體9的上表面會成為大致同一平面。在此狀態下,裝袋裝置1是藉由以保持機構14將袋體7的底部72吸附於載置面21,而將底部72保持於載置面21上。裝袋裝置1是將圖8所示的狀態設為待機狀態,且在將放入有商品6的放置於載置面21上的裝袋空間之前,是以待機狀態待機。
當將放入有商品6的購物籃61放置到載置面21上的裝袋空間時,裝袋裝置1即開始商品6的裝袋。在此,購物籃61是底板為例如可滑動的構造,在使底板滑動而被開放的狀態下,購物籃61內的商品6即移動到載置面21上。正確地來說,由於袋體7的底部72位於載置面21上,所以商品6是載置在底部72上。
接著,裝袋裝置1會以驅動部5驅動本體機構部4,並藉由使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以將商品6收容至袋體7。也就是說,驅動部5是藉由如圖9A所示地相對於處於第1狀態之本體機構部4,將鎖定機構52切換為鎖定狀態,並以升降機構51使第1滑件55移動至下方,而只使支持部2移動至下方。藉此,如圖9B所示,本體機構部4是將導引部3原樣留在可動範圍之上限位置而只使支持部2移動至下方,以從第1狀態轉換到第2狀態。此外,在圖9A、9B中,省略了商品6及袋體7的圖示。
圖1A~1C所表示的是,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時,商品6被收容至袋體7的過程。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由從第1狀態到第2狀態變化的期間,裝袋裝置1會藉由以保持機構14將袋體7的底部72吸附至載置面21,而持續地將底部72保持在載置面21上。再者,在圖中所例示的雖是寶特瓶裝飲料、盒裝點心及罐裝果汁之類的複數個商品6,但商品6也可以是1個。
也就是說,本體機構部4為處於第1狀態時,如圖1A所示,是將商品6透過袋體7而載置在載置面21上。袋體7的底部72即成為被夾持在支持部2與商品6之間的情形。此時,底部72除了商品6的重量之外,還藉由保持機構14的吸附力而被保持在載置面21上。藉由從這個狀態(第1狀態),使支持部2相對於導引部3相對地朝下方移動,如圖1B所示,可將袋體7漸漸地被拉入到導引部3的內側。此時,連續於袋體7的底部72之袋體7的側周部73是一邊於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拉磨,一邊被拉入到導引部3的內側。因此,袋體7的側周部73會藉由位於支持部2的周圍之導引部3而從底部72的外周緣朝向上方立起。接著,當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成為第2狀態時,如圖1C所示,在導引部3所圍繞的空間中,袋體7會從圖1A的狀態成為已翻面的狀態,而將商品6收容到袋體7中。此時,側周部73成為沿著導引部3的內周面而立起的狀態。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作為一例而在圖1B的過程中將購物籃6從筐體9上撤除,但將購物籃6撤除的時 間點,也可以是在圖1C的過程、或者是在其之後亦可。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C所示,本體機構部4是構成為在第2狀態中,從載置面21到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高低差L1為袋體7的上下方向之全長L2以上。這裡所謂的「袋體7的上下方向之全長L1」是袋體7之包含一對提把74的全長(亦即從袋體7的底部72到提把74的前端之尺寸)。藉此,可將袋體7到提把74的前端都收容在導引部3所圍繞的空間。因此,袋體7會成為不只是側周部73,連提把74也包含在內而立起的狀態。
接著,裝袋裝置1會藉由以驅動部5驅動本體機構部4,使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2狀態變化到第1狀態,而從導引部3所圍繞的空間中排出袋體7。此時,驅動部5是相對於第2狀態之本體機構部4,將鎖定機構52設為鎖定狀態,藉由以升降機構51使第1滑件55移動至上方,而只使支持部2移動至上方。藉此,本體機構部4會將導引部3原樣留在可動範圍之上限位置而只使支持部2移動至上方,並從第2狀態轉換到第1狀態。
也就是說,載置面21上的袋體7,如圖10A所示,會伴隨著支持部2移動至上方,而從導引部3的上面側之開口中推出至上方。此外,藉由使支持部2移動至上方,如圖10B所示,可將袋體7從導引部3所圍繞的空間中完全地排出。此時,袋體7包含提把74都維持自立的姿勢。
藉由以上所說明的動作,裝袋裝置1可將放置在載置面21上的裝袋空間之商品6收容到袋體7內,且在已將 袋體7的提把74立起之狀態下,將商品6移交給顧客。商品6從載置面21上離開後,裝袋裝置1即重新設置袋體7,並以待機狀態待機。
(4)效果
如以上所說明的,本實施形態的裝袋裝置1是藉由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以藉由導引部3將連續於袋體7的底部72之袋體7的側周部73從底部72向上方立起,並將商品6收容至袋體7。也就是說,被覆蓋至支持部2及導引部3的袋體7,是藉由使支持部2相對於導引部3相對地朝下方移動,而被拉入到導引部3的內側。此時,由於袋體7的側周部73藉由位於支持部2周圍之導引部3而被立起,因此載置在載置面21上的商品6即被收容到袋體7中。因此,具有可以緩和施加在商品6上的衝擊之優點。總而言之,此裝袋裝置1是藉由使收容商品6的袋體7變形(翻面),而可以在不需從載置面21上移動商品6之情形下,即將商品6收容至袋體7內。因此,可緩和將商品6收容至袋體7時施加於商品6的衝擊。
又,如本實施形態所述,較佳是將驅動部5構成為:藉由在本體機構部4之中只使支持部2移動至下方,以使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根據此構成,可以在不將導引部3從筐體9的上表面推出的情形下,在筐體9內進行裝袋的作業。
又,如本實施形態所述,較佳是使本體機構部4更具有將底部72保持在載置面21之保持機構14。根據此構 成,即便是商品6比較小的情況或較輕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在使支持部2相對於導引部3相對地朝下方移動時,一邊抑制底部72從載置面21的浮起,一邊將袋體7拉入至導引部3的內側。此外,保持機構14並不是裝袋裝置1之必要構成,亦可將保持機構14適當地省略。
又,如本實施形態所述,較佳是將本體機構部4構成為:在第2狀態中,使從載置面21到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高低差L1成為袋體7之上下方向的全長L2以上。根據此構成,具有下列優點:可在收容了商品6的狀態下,將袋體7包含提把74都立起,在移交給顧客時,顧客可易於拿住提把74。再者,使從載置面21到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高低差L1為袋體7之上下方向的全長L2以上,對裝袋裝置1而言並非必要,高低差L1也可以是小於袋體7的全長L2。
又,如本實施形態所述,較佳是使載置面21為四角形。根據此構成,可將底部是四角形的購物籃61之商品6以其原樣的配置移動到載置面21上。此外,載置面21為四角形,對裝袋裝置1而言並非必要,載置面21也可以是例如橢圓形等四角形以外的形狀。
又,如本實施形態所述,較佳是將導引部3形成為至少上表面開口的筒狀,且將支持部2構成為在導引部3所圍繞的空間內相對於導引部3相對地移動。根據此構成,於支持部2的周圍可藉由導引部3而形成壁。因此,當使支持部2相對於導引部3相對地移動時,即便商品6傾倒或倒塌,商品6仍會受到導引部3支持,而可抑制商品6從載置面21掉 落。
又,如本實施形態所述,宜使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內周緣的形狀、以及載置面21之外周緣的形狀具有相似的關係。根據此構成,可以將導引部3與支持部2的間隙抑制得較小。再者,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內周緣的形狀、與載置面21的外周緣之形狀具有相似的關係,對裝袋裝置1而言並非是必要的,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內周緣的形狀,與載置面21的外周緣之形狀亦可不具有相似的關係。
又,如本實施形態所述,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較佳是彎曲成朝上方凸起的形狀。根據此構成,可以抑制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時,袋體7卡在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情形。再者,將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彎曲成朝上方凸起的形狀,對裝袋裝置1而言並非是必要的,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亦可為例如平面。
又,如本實施形態所述,較佳是使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和載置面21相比之下摩擦係數較小。根據此構成,可以抑制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時,袋體7卡在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情形。此外,使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摩擦係數較小,對裝袋裝置1而言並非是必要的,亦可使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摩擦係數和載置面21為同等程度。
又,如本實施形態所述,較佳是使裝袋裝置1更具備袋供給機構13,該袋供給機構13是對處於第1狀態之本體機構部4,覆蓋已將袋口71朝向下方之狀態的袋體7。根 據此構成,具有以下優點:可以省去在本體機構部4設置袋體7的工夫。再者,袋供給機構13對裝袋裝置1而言並非是必要的構成,亦可將袋供給機構13適當省略。
(5)變形例
以下,列舉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
裝袋裝置1只要是將商品6收容到袋體7內的構成即可,並不限於如上述之購物袋,例如也可以是將商品6收容(裝袋)至環保袋或網袋等袋體7的構成。針對購物袋的材質,並不限於聚乙烯製,也可以是例如聚丙烯製等。
又,袋供給機構13也可以構成為:將袋體7翻面後,供給至本體機構部4。在此情況下,由於袋體7是在已翻面的狀態下被設置於本體機構部4,並再次翻面而收容商品6,所以袋體7原本的外表面會成為收容有商品6之狀態下的外表面。因此,對於袋體7上印刷有文字等的情況,就不需要使用反轉印刷的袋體7。
又,裝袋裝置1的用途並不限於便利商店,也可以將裝袋裝置1設置在便利商店以外的店舖。此外,還可以將裝袋裝置1設置在例如事務所或工廠等店舖以外的設施中。
又,驅動部5也可以是使支持部2及導引部3的每一個個別地移動之構成。在此情況下,驅動部5也可以在本體機構部4之中只使導引部3移動至上方,來使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此外,驅動部5也可以使支持部2及導引部3兩者移動,來使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 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
又,驅動部5也可以不具有用於產生驅動力的電動機等動力源,也可以構成為利用例如人操作把手等操作部之力,來驅動本體機構部4。在此情況下,裝袋裝置1藉由利用驅動部5而以手動方式操作本體機構部4,以進行商品6的裝袋。如此,裝袋裝置1並不限於在自動地進行裝袋的裝置上使用,也可以在使人工以手動方式進行裝袋時使用。
又,保持機構14並不限於真空吸附墊,也可以是以真空吸附以外的手段吸附底部72的構成。此外,保持機構14並不限於吸附,也可以是例如藉由黏著來保持底部72的構成,或保持成將袋體7的底部72捏住之構成。藉由黏著來進行保持的情況下,保持機構14是以例如可發揮貼附在支持部2的上表面(載置面21)之適度的黏著力的黏著片來構成。
又,只將上端面321與導引部3的內周面之間的角部、以及上端面321與導引部3之外周面之間的角部的其中一個形成R(圓角)倒角亦可。此外,將上端面321與導引部3的內周面之間的角部、以及上端面321與導引部3之外周面之間的角部的至少一個形成C(切角)倒角亦可。
再者,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內周緣及外周緣的角部也可以不形成為圓形。在此情況下,較佳是將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角部形成在比導引部3中的角部以外的部位(邊的部分)還下方。藉此,袋體7即變得難以卡在導引部3 的上端面321之角部。
又,如本實施形態所述,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較佳是彎曲成朝上方凸起的形狀。根據此構成,可以抑制本體機構部4的狀態從第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時,袋體7卡在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之情形。再者,將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彎曲成朝上方凸起的形狀,對裝袋裝置1而言並非是必要的,導引部3的上端面321亦可為例如平面。
(實施形態2)
本實施形態之裝袋裝置1A,如圖11A、11B所示,在導引部3A的形狀不是筒狀的這一點上,和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1不同。此外,針對與實施形態1之裝袋裝置1相同的構成要素,會附加相同的符號且適當地省略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中,導引部3A是沿著載置面21之中相互相向的2邊而形成。具體而言,導引部3A具有形成為板狀的一對壁部31A、以及安裝於各壁部31A的上端部之一對蓋套32A。一對蓋套32A的上端面相當於導引部3A的上端面321A。
裝袋裝置1A是藉由使本體機構部4A的狀態從圖11A所示的第1狀態,變化到圖11B所示的第2狀態,而以導引部3A將袋體7(圖中未示)的側周部73從底部72向上方立起,並將商品6(圖中未示)收容到袋體7。也就是說,導引部3A只要是沿著載置面21的外周緣而配置在支持部2的周圍即可,即便不是包圍載置面21的全周之形狀的導引部,仍然可以與實施形態1同樣地將袋體7的側周部73立起。
作為實施形態2的變形例,導引部3A也可以是例如設在載置面21的四個角落的柱狀物。即使是這種情況,仍然可以藉由使本體機構部4A的狀態從第1狀態變化到第2狀態,而以導引部3A將袋體7的側周部73從底部72向上方立起,並將商品6收容到袋體7。
再者,在實施形態2(包含變形例)中所說明的構成,與在實施形態1(包含變形例)中所說明的構成,可適當組合而應用。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利用在將商品收容到袋體之裝袋裝置。
1‧‧‧裝袋裝置
2‧‧‧支持部
21‧‧‧載置面
3‧‧‧導引部
31‧‧‧壁部
32‧‧‧蓋套
321‧‧‧上端面
4‧‧‧本體機構部
5‧‧‧驅動部
53‧‧‧第1臂
54‧‧‧第2臂
6‧‧‧商品
61‧‧‧購物籃
7‧‧‧袋體
71‧‧‧袋口
72‧‧‧底部
73‧‧‧側周部
74‧‧‧提把
91‧‧‧頂板
911‧‧‧窗孔
L1‧‧‧第2狀態下支持部的載置面到導引部的上端面之高低差
L2‧‧‧袋體的上下方向之全長

Claims (10)

  1. 一種裝袋裝置,特徵在於其具備:本體機構部,具有支持部及導引部,該支持部形成有載置商品的載置面,該導引部是沿著前述載置面的外周緣而配置於前述支持部的周圍;以及驅動部,使前述支持部及前述導引部的至少一者移動,以使前述本體機構部的狀態從第1狀態往前述支持部相對於前述導引部之相對位置成為比前述第1狀態還下方的第2狀態變化,前述本體機構部是構成為:在前述第1狀態中,將袋口朝向下方的狀態之袋體從上方覆蓋於前述支持部及前述導引部,且以前述載置面支持前述袋體的底部,藉由前述本體機構部的狀態從前述第1狀態往前述第2狀態變化,以前述導引部將連續於前述袋體的前述底部之前述袋體的側周部從前述底部向上方立起,並將前述商品收容在前述袋體。
  2. 如請求項1之裝袋裝置,其中前述驅動部是構成為:藉由前述本體機構部之中只使前述支持部向下方移動,使前述本體機構部的狀態從前述第1狀態往前述第2狀態變化。
  3. 如請求項1或2之裝袋裝置,其中前述本體機構部更具有將前述底部保持在前述載置面的保持機構。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的裝袋裝置,其中前述本體機構部是構成為:在前述第2狀態下,從前述載置面到前述導引部之上端面的高低差為前述袋體的上下方向之全長以上。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的裝袋裝置,其中前述載置面為四角形。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裝袋裝置,其中前述導引部是形成為至少上表面開口之筒狀,前述支持部是構成為在前述導引部所圍繞的空間內相對於前述導引部相對地移動。
  7. 如請求項6之裝袋裝置,其中前述導引部的上端面之內周緣的形狀、與前述載置面的外周緣之形狀為相似的關係。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的裝袋裝置,其中前述導引部的上端面是彎曲成朝上方凸起的形狀。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的裝袋裝置,其中前述導引部的上端面和前述載置面相比之下摩擦係數較小。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的裝袋裝置,其更具備袋供給機構,該袋供給機構是對處於前述第1狀態之前述本體機構部,覆蓋已將前述袋口朝向下方之狀態的前述袋體。
TW105131042A 2015-10-15 2016-09-26 裝袋裝置 TW2017183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3832A JP6528325B2 (ja) 2015-10-15 2015-10-15 袋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8340A true TW201718340A (zh) 2017-06-01

Family

ID=58517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1042A TW201718340A (zh) 2015-10-15 2016-09-26 裝袋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79810A1 (zh)
EP (1) EP3363745A1 (zh)
JP (1) JP6528325B2 (zh)
CN (1) CN108137174A (zh)
TW (1) TW201718340A (zh)
WO (1) WO20170648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1956B2 (ja) * 2017-03-28 2018-11-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剥離装置、それを備えた袋開き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袋詰システム、並びに剥離方法
WO2019049953A1 (ja) * 2017-09-07 2019-03-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買物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買物支援方法
JP6953975B2 (ja) * 2017-10-05 2021-10-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Rfタグを用いたレジスターシステム
CN107767592A (zh) * 2017-10-18 2018-03-06 上海昭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用途自动装袋无人收银系统
CN110811247B (zh) * 2019-11-20 2020-12-29 浙江奥年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打包商品的收银台
KR102127607B1 (ko) * 2020-01-21 2020-06-26 김경립 정육 공급가이드
CN112842027B (zh) * 2021-01-20 2022-02-22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计算机物联网用激光扫描辅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15606A (en) * 1946-07-23 1952-10-28 American Viscose Corp Device for wrapping hollow packages
US2939259A (en) * 1958-05-06 1960-06-07 Us Rubber Co Wrapping device
US3860091A (en) * 1973-03-12 1975-01-14 William R Chesnut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erchandise tallying and automatic bagging
JPS5536537B2 (zh) * 1975-02-17 1980-09-22
SE410380B (sv) * 1978-02-24 1979-10-15 Bjarne G M Busch Foerfarande vid automatisk behandling i en kassadisk av kassar jaemte kassadisk foer utfoerande av foerfarandet
JPS55154202A (en) * 1979-05-22 1980-12-01 Kawatetsu Keiryoki Kk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cking merchandise in bag
US4912906A (en) * 1989-05-15 1990-04-03 Toner Frank T Automatic bag system for supermarket check-out counter
JPH0699938A (ja) * 1992-09-24 1994-04-12 Tokyo Electric Co Ltd 自動袋詰装置
US5437346A (en) * 1994-05-11 1995-08-01 Dumont; Charles Station for price scanning verifying and selectively bagging purchase items
JP2006034765A (ja) * 2004-07-29 2006-02-09 Japan Uniflow Co Ltd 回転式袋詰め台
DE102008023900A1 (de) * 2008-05-16 2009-11-19 Wincor Nixdorf International Gmbh Einrichtung zum Stapeln von Wertscheinen, insbesondere Banknoten
JP6459584B2 (ja) * 2015-02-09 2019-01-30 株式会社寺岡精工 袋支持具、集積台及び商品販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63745A4 (en) 2018-08-22
EP3363745A1 (en) 2018-08-22
WO2017064850A1 (ja) 2017-04-20
US20180279810A1 (en) 2018-10-04
CN108137174A (zh) 2018-06-08
JP2017074974A (ja) 2017-04-20
JP6528325B2 (ja) 2019-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18340A (zh) 裝袋裝置
JP7026323B2 (ja) 無線読取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買物支援システム
US20190287354A1 (en) Shopping assistance system
JP2022009947A (ja) 情報読取装置
JP2019164539A (ja) 袋詰システム、買物支援システム、袋詰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805902A (zh) 購物支援系統
JP7214398B2 (ja) 読取装置
WO2018180605A1 (ja) 袋開き装置
WO2019049953A1 (ja) 買物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買物支援方法
WO2018180604A1 (ja) 剥離装置、それを備えた袋開き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袋詰システム
WO2018139291A1 (ja) 袋詰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買物支援システム
WO2018100937A1 (ja) 袋収納ケース、及び袋供給装置
EP3970569A1 (en) Checkout apparatus
US20230020367A1 (en) Rfid tote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20071549A (ja) 買物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買物支援方法
JP2019207485A (ja) 情報取得システム、買物支援システム、情報取得装置、及び買物支援方法。
JP5452008B2 (ja) 代金精算システム及び代金精算方法
EP4283583A1 (en) Product sales data processing device
US20230036947A1 (en) Shopping cart/basket reader systems and methods
EP4210010A1 (en) Self-checkout device
JP2013041542A (ja) 読取装置
JP2020059509A (ja) 袋開き装置、袋詰システム、買物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袋開き方法
JP2019156486A (ja) 袋詰システム、それを備えた買物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袋詰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2020166449A (ja) 収容システム、遮蔽体、読取装置、買物支援システム、及び遮蔽体の形成方法
JP2020024525A (ja) 買物支援システム、店舗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買物支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