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0137A - 嬰兒車 - Google Patents
嬰兒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710137A TW201710137A TW105129433A TW105129433A TW201710137A TW 201710137 A TW201710137 A TW 201710137A TW 105129433 A TW105129433 A TW 105129433A TW 105129433 A TW105129433 A TW 105129433A TW 201710137 A TW201710137 A TW 20171013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wheel
- stroller
- driving force
- contro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08000033748 Device issues Diseas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026—Propulsion aids
- B62B5/0069—Control
- B62B5/0073—Measuring a for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08—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for two or more childre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42—Steer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20—Handle bars; Han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026—Propulsion aids
- B62B5/0033—Electric motors
- B62B5/0036—Arrangements of motors
- B62B5/0043—One motor drives one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揭露一種嬰兒車(1),其包含:嬰兒車主體(2),具有支撐複數個車輪(4)的框架主體(10)和與框架主體(10)連接的手柄(20);驅動源(5),被嬰兒車主體(2)支撐,驅動至少一個車輪(4);檢測元件(6),檢測施加於手柄(20)的負荷;開關(81),設置於手柄(20);和控制裝置(7),基於來自檢測元件(6)和開關(81)的訊息控制驅動源(5)。控制裝置(7)基於來自開關(81)的訊息,在能夠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的輔助模式(as)與不會傳遞到車輪(4)的非輔助模式(nas)之間進行切換。控制裝置(7)在輔助模式(as)中,基於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負荷(α)調整從驅動源(5)到車輪(4)的驅動力。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一種利用驅動源驅動車輪的嬰兒車。
例如在日本專利JP2011-68336A中揭露了帶電動馬達的嬰兒車。在日本專利JP2011-68336A所記載的嬰兒車中,如果按壓把手,則與車輪連接的電動馬達被驅動。特別地,日本專利JP2011-68336A中記載的嬰兒車利用電動馬達自動行走。即,日本專利JP2011-68336A中記載的嬰兒車即使不藉由操作者推動,僅利用電動馬達的驅動力也能夠獨立地行走。
技術問題
然而,由於日本專利JP2011-68336A中記載的嬰兒車藉由電動馬達的驅動力獨立地行走,所以難以按照操作者的意願操作嬰兒車。另外,在錯誤地按壓了把手的情況下,由於嬰兒車自動行走,可能引發嬰兒車意外的動作。
本發明是考慮到以上問題而完成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按照意願進行操作的、利用驅動源驅動車輪的嬰兒車。
本發明的嬰兒車包含:
複數個車輪;
嬰兒車主體,其具有支撐複數個車輪的框架主體和與框架主體連接的手柄;
驅動源,其被框架主體支撐,向至少一個車輪提供驅動力;
檢測元件,其設置於手柄,檢測與施加於該手柄的負荷相關的訊息;
驅動輔助開關,其與檢測元件分別地設置於手柄,藉由操作者進行操作;以及
控制裝置,其基於檢測元件檢測到的訊息和對驅動輔助開關進行了操作的訊息來控制驅動源;
控制裝置基於對驅動輔助開關進行了操作的訊息,在能夠將來自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的輔助模式與不會將來自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的非輔助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控制裝置在輔助模式中,基於檢測元件檢測到的訊息調整從驅動源向車輪提供的驅動力。
在本發明的嬰兒車中,驅動輔助開關可以是能夠在輸入狀態與非輸入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如果驅動輔助開關被操作到輸入狀態,則控制裝置能夠從非輔助模式切換到輔助模式。
在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可以是當在檢測元件檢測到預先決定了的大小以上的負荷的狀態下對驅動輔助開關進行了操作時,控制裝置不從非輔助模式切換到輔助模式。
在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可以是當在檢測元件檢測到預先決定了的大小以上的負荷的狀態下對驅動輔助開關進行了操作時,控制裝置發出警報。
在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可以是手柄具有操作者的手抓握的把手以及將把手與嬰兒車主體連結的手柄主體,驅動輔助開關和檢測元件設置於手柄主體。
在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可以是在輔助模式中,如果利用檢測元件檢測到把手被推向了前方的訊息或者被按向了下方的訊息,則控制裝置使驅動源提供使車輪前進的驅動力,如果在利用檢測元件檢測到把手被拉向了後方的訊息,則控制裝置使驅動源提供使車輪後退的驅動力。
在本發明的嬰兒車中,檢測元件包括在手柄的手柄主體安裝的複數個應變片,至少一個應變片在把手被推向前方或者被按向下方時伸長,並且在把手被拉向後方時縮短,或者,在把手被推向前方或者被按向下方時縮短,並且在把手被拉向後方時伸長。
根據本發明的嬰兒車,在輔助模式中,能夠與利用檢測元件檢測到的施加於手柄的負荷相適應地調整從驅動源向車輪提供的驅動力,所以有助於按照意願操作嬰兒車。此外,即使錯誤地對手柄施加了負荷,如果不是在操作驅動輔助開關而設定為輔助模式之後,就不能將來自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藉此,能夠防止違背操作者意願地將來自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的情況,能夠避免嬰兒車產生非預期的動作。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至圖18是用於說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嬰兒車1的示意圖。其中,圖1是本發明從正面方向示出一個實施方式的嬰兒車1的示意圖。在圖1所示的嬰兒車1中,在嬰兒車主體2支撐有第一座位單元8a和第二座位單元8b。第一座位單元8a和第二座位單元8b是嬰幼兒所坐的位置,左右並列地配置。在各個座位單元8a、8b設有蓋篷9a、9b,以保護坐在座位單元8a、8b中的嬰幼兒免受日曬、風吹的影響。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說明書中,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針對嬰兒車1以及其構成要素的“前”、“後”、“上”、“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用語,是指以對處於展開狀態的嬰兒車1一邊抓持手柄20一邊進行操作的操作者為基準的“前”、“後”、“上”、“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更詳細地,“前後方向d1”相當於圖1中的紙面的內外方向。因此,只要沒有特別地說明,“前”是按壓手柄的操作者面對的一側,圖1中的紙面的外側為前。另一方面,“上下方向d3”是與前後方向垂直,並且與接地面垂直的方向。因此,在接地面為水平面的情況下,“上下方向d3”是指鉛垂方向。另外,“左右方向d2”為寬度方向,是與“前後方向d1”和“上下方向d3”均垂直的方向。
在圖2中,從側面示出卸下了座位單元8a、8b的狀態下的嬰兒車1。圖2所示的嬰兒車主體2由框架主體10和連接到框架主體10的手柄20構成。
在框架主體10中,支撐兩個座位單元8a、8b的上部框架12被連接到支撐有複數個車輪4的基座框架11。上部框架12以相對於基座框架11傾斜的狀態被支撐。上部框架12的前方部分與基座框架11的前方部分藉由前方連接部件13被連接,上部框架12的中間部分與基座框架11的後方部分藉由中間連接部件14被連接。前方連接部件13和中間連接部件14產生連接的作用,上部框架12能夠相對於基座框架11轉動。
特別地,在基座框架11設置有在左右方向d2上分離地配置的左右的側基座框架11a、11b。左右的側基座框架11a、11b的後端藉由後方基座框架11c相連結。在本實施方式中,藉由將單根管材彎曲而成型,從而一體地形成左右的側基座框架11a、11b和後方基座框架11c。其中,左右的側基座框架11a、11b和後方基座框架11c也可以作為單獨的部件來形成。
在各側基座框架11a、11b安裝有前輪41和後輪42。在本實施方式中,各前輪41藉由小腳輪(caster)3以可旋轉且可轉向的方式被側基座框架11a、11b支撐。小腳輪3以旋轉軸線Ar1為中心可旋轉地支撐前輪41,並且,能夠以與旋轉軸線Ar1不平行的轉向軸,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平行於與旋轉軸線Ar1垂直的方向的轉動軸線As1為中心轉向。即,前輪41以能夠自轉且能夠改變其方向的方式被小腳輪3支撐。
另一方面,位於比前輪41靠後方的位置的各後輪42沒有被小腳輪以可轉向的方式支撐。在本實施方式中,各後輪42能夠旋轉地被後述的驅動源5的驅動軸51a(參照圖5)支撐,但不能轉向。
在上部框架12設置有在左右方向d2上分離地配置的左右的側上部框架12a、12b。在左右的側上部框架12a、12b之間配置有中間框架12c。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左側的側上部框架12a與中間框架12c之間配置有第一座位單元8a,在右側的側上部框架12b與中間框架12c之間配置有第二座位單元8b。
左右的側上部框架12a、12b和中間框架12c的後端藉由後方上部框架12d連結。在後方上部框架12d安裝有手柄20。手柄20是用操作者的手操作的部分。關於手柄20,參照圖7至圖15在後面進行敘述。
應予說明,在圖示的例子中,左右的側上部框架12a、12b與後方上部框架12d藉由將單根管材彎曲成型而一體地形成。但是,左右的側上部框架12a、12b與後方上部框架12d也可以作為單獨的部件來形成。
左右的側上部框架12a、12b的前端由橫向連桿12e和上部側連接框架13a連結。其中,橫向連桿12e沿左右方向d2形成為直線狀,中間框架12c的前端被連接到橫向連桿12e的中間部分。
上部側連接框架13a產生連接作用,具有突出到比橫向連桿12e更靠前方的區域的彎曲的形狀。因此,在上部側連接框架13a的前方部分與左右的側基座框架11a、11b的前端之間架設有基座側連接框架13b。基座側連接框架13b的前端固定於上部側連接框架13a,基座側連接框架13b的左右方向的後端藉由橫向連結連桿13c可轉動地連接到左右側基座框架11a、11b。橫向連結連桿13c沿左右方向d2形成為直線狀,可轉動地連接到左右的側基座框架11a、11b的前端。由上部側連接框架13a、基座側連接框架13b和橫向連結連桿13c構成產生連接作用的前方連接部件13。
應予說明,左右的中間連接部件14被架設在左右的側上部框架12a、12b的中間部分與左右的側基座框架11a、11b的後方部分。各中間連接部件14產生連接作用,相對於側上部框架12a、12b和側基座框架11a、11b這兩者能夠轉動。
具有以上這樣的框架構造的嬰兒車1能夠從圖1和圖2所示的展開狀態折疊到圖3所示的折疊狀態。圖3是從側面示出圖2所示的嬰兒車1在折疊狀態下的圖。
首先,解除側上部框架12a、12b與上部側連接框架13a之間的鎖定,利用自重將手柄20向下方降下。根據該動作,上部側連接框架13a、基座側連接框架13b和中間連接部件14沿圖2中逆時針方向轉動,折疊為上部框架12與基座框架11重疊。
以上的折疊動作的結果是,如圖3所示,基座框架11與上部框架12在嬰兒車1的側面視圖中以接近且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為了使嬰兒車1從圖3所示的折疊狀態返回到圖2所示的展開狀態,按照與上述的折疊操作相反的順序進行即可。
這裡,在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1中,為了減少操作者的負擔,在車輪4連接有驅動源5。然而,像在先前技術部分中說明那樣,由於習知的嬰兒車構成為所謂的自走式的嬰兒車,所以難以按照操作者的意願操作嬰兒車。因此,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1構成為按照操作者的行走操作而向車輪4提供驅動力的輔助驅動式的手推嬰兒車。
在圖4中,利用框圖示意性地示出對車輪4的驅動進行輔助的機構。如圖4所示,在複數個車輪4中的幾個連接有驅動元件51、52。驅動元件51、52是驅動車輪4的構成要素,即,是向車輪4提供驅動力的構成要素。在本實施方式中,設有兩個驅動元件,即第一驅動元件51和第二驅動元件52,第一驅動元件51對左側的後輪42進行驅動,第二驅動元件52對右側的後輪42進行驅動。
在圖5中示出驅動元件51、52的構成的一個例子。如圖5所示,各驅動元件51、52由與對應的一側的後輪42連接的驅動軸51a、52a和對驅動軸51a、52a進行驅動的直流馬達51b、52b構成。驅動軸51a、52a的一端與對應的一側的後輪42連接,以使該後輪42不可轉向,但以旋轉軸線Ar2為中心可旋轉的方式支撐。驅動軸51a、52a的另一端藉由未繪示的動力傳遞要素(例如齒輪)與直流馬達51b、52b的主軸連結。應予說明,驅動軸51a、52a可以與直流馬達51b、52b的主軸一體地構成,也可以作為單獨的部件構成。
直流馬達51b、52b被配置在架設於左右的側基座框架11a、11b的收納盒70內,在該收納盒70內,被側基座框架11a、11b支撐。在圖6中,利用電路圖表示直流馬達51b、52b的連接關係。如圖6所示,兩個驅動元件51、52的直流馬達51b、52b與電源75串聯連接。藉由串聯連接兩個直流馬達51b、52b,從而有助於根據來自地面的負荷來調整驅動力,對於這一點,在後面進行敘述。
返回到圖4,各驅動元件51、52與控制裝置7連接,藉由該控制裝置7進行控制。在該控制裝置7還連接有檢測元件6,獲取來自檢測元件6的訊息作為輸入訊息。並且,控制裝置7基於來自檢測元件6的訊息控制各驅動元件51、52,調整從各驅動元件51、52對車輪4施加的驅動力。另外,控制裝置7連接到拆卸自如地固定於收納盒70的電源75。這樣的控制裝置7例如可以以包含中央處理裝置(CPU)和紀錄器(REGISTER)的微控制器、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形態來實現。
返回到圖2,檢測元件6檢測向嬰兒車主體2輸入的與行走操作相關的訊息。本實施方式的檢測元件6以如下方式構成:設置在手柄20上,檢測與施加到該手柄20的負荷相關的訊息,即,能夠確定出施加到手柄20的負荷的訊息。首先,對手柄20的構成進行說明,其後,對設置於手柄20的檢測元件6進行說明。
在圖7中放大地示出手柄20。如圖7所示,在手柄20配置有操作者的手抓握的把手21,將把手21和嬰兒車主體2與手柄主體22連結。手柄主體22在與上部框架12的連結位置c1,與該上部框架12固定連結。
特別地,作為構成手柄主體22的要素,從後方上部框架12d伸出有圓柱22a,在圓柱22a的兩側配置有側桿22b、22c。把手21構成為在左右方向d2隔開間隔且並列排列的兩個把手部分21a、21b,左側的把手部分21a架設在左側的側桿22b與圓柱22a之間,右側的把手部分21b架設在右側的側桿22c與圓柱22a之間。
在圖8中放大地示出設置於圓柱22a的檢測元件6,在圖9中示出檢測元件6的電路圖。如圖8和圖9所示,作為檢測元件6的複數個應變片61貼附於圓柱22a內的內方材22d。複數個應變片61構成橋式電路,以測量手柄主體22的形變。在圖8所示的例子中,在方型的內方材22d的上側的面配置有兩個應變片61,在內方材22d的下側的面配置有兩個應變片61,這四個應變片61彼此構成相同。應予說明,圖示的內方材22d是中空的,但也可以是實心的。
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1藉由用應變片61測量施加於手柄20的負荷,根據該負荷的大小調整從驅動源5向車輪4提供的驅動力的大小,從而能夠配合行走操作地調整驅動力。這裡,在違背操作者的意願而錯誤地將負荷施加到手柄20的情況下,也應當能夠防止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7所示,將在行走前切換到能夠向車輪4提供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的狀態的驅動輔助開關81,和為了向車輪4提供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的在行走中操作的操作部件91設置於手柄20,雙重地防止與從驅動源5向車輪4違背意願地傳遞驅動力。以下,首先對操作部件91進行說明,其後,對驅動輔助開關81進行說明。
操作部件91是由操作者操作的部件。如圖7所示,操作部件91可以在未進行操作的非操作狀態nop,即,未受到負荷的非操作狀態nop和進行操作的操作狀態op,即,受到負荷的操作狀態op之間切換。在操作部件91處於非操作狀態nop的情況下,即使對把手21施加負荷,也不會從驅動源5向車輪4傳遞驅動力。與此相對地,在操作部件91處於操作狀態op的情況下,成為能夠根據施加於把手21的來自手的負荷,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的狀態。換言之,對於嬰兒車1而言,如果不使操作部件91處於操作狀態op,則無法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
特別地,圖7所示的操作部件91作為設置於圓柱22a的操作桿構成。作為操作桿的操作部件91以與把手21對置的方式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左右各設置1個操作部件91,左右的操作部件91與左右的把手部分21a、21b分別對置。各操作部件91的長軸以在非操作狀態nop下沿著對應的一側的把手部分21a、21b的長軸的方式設置。
各操作部件91的基端部91a能夠樞動地安裝於側桿22b、22c,前端部91b能夠與把手21接觸和分離。在圖7所示的例子中,左側的操作部件91的基端部91a能夠樞動地安裝於左側的側桿22b,右側的操作部件91的基端部91a能夠樞動地安裝於右側的側桿22c。
各操作部件91在非操作狀態nop下,其前端部91b與把手21分離,在操作狀態op下,其前端部91b接近把手21。即,藉由以操作部件91的前端部91b接近把手21的方式進行抓握,從而能夠將操作部件91從非操作狀態nop切換到操作狀態op。
特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各把手部分21a、21b的長軸和各操作部件91的長軸沿著左右方向d2。並且,各操作部件91配置在對應的把手部分21a、21b的靠下方且靠前方的位置。此時,操作者在手抓握把手部分21a、21b的狀態下,手也容易抓握操作部件91。
各操作部件91處於操作狀態op或非操作狀態nop中的哪種狀態,藉由控制裝置7來監視。本實施方式的控制裝置7在操作部件91都處於操作狀態op的情況下,以能夠從電源75向串聯連接有兩個直流馬達51b、52b的電路供給電流的方式進行控制,在操作部件91中的任一個處於非操作狀態nop的情況下,以不會從電源75向串聯連接有兩個直流馬達51b、52b的電路供給電流的方式進行控制。
接下來,對設置於手柄20的驅動輔助開關81進行說明。驅動輔助開關81是為了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在使嬰兒車1行走前預先進行操作的輸入元件。操作部件91與驅動輔助開關81的不同之處是,操作部件91是在嬰兒車1的行走中操作的桿,與此相對,驅動輔助開關81是在使嬰兒車1行走前預先進行操作的開關。圖7所示的驅動輔助開關81作為所謂的按鈕開關而構成,藉由按壓,可以在輸入狀態on與非輸入狀態off之間進行切換。
驅動輔助開關81與控制裝置7連接,驅動輔助開關81檢測到的訊息被控制裝置7獲取。控制裝置7基於操作驅動輔助開關81的訊息,在不會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的非輔助模式nas與能夠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的輔助模式as之間進行切換。特別地,在維持了非輔助模式nas的情況下,成為即使檢測元件6檢測到形變,也不會從驅動源5向車輪4提供驅動力的狀態。另一方面,在切換到輔助模式as的情況下,成為能夠基於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形變從驅動源5向車輪4提供驅動力的狀態。
圖10是表示利用控制裝置7進行的控制的一個例子的流程圖。在初始狀態中,驅動輔助開關81維持在非輸入狀態off,操作部件91維持在非操作狀態nop,控制裝置7維持在非輔助模式nas。
如圖10所示,在使嬰兒車1行走時,首先以短時間按壓驅動輔助開關81而從非輸入狀態off暫時切換到輸入狀態on(STEP1)。接著,如果使驅動輔助開關81處於輸入狀態on,則控制裝置7對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形變α的大小進行檢查(STEP2)。
在驅動輔助開關81處於輸入狀態on的狀態下,當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形變α的大小為預先決定的設定值α0以上時,如果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則嬰兒車1有突然移動的隱患。因此,控制裝置7在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形變α的大小為設定值α0以上時,維持驅動力不傳遞到車輪4的非輔助模式nas(STEP3-1)。應予說明,設定值α0設定為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即使傳遞到車輪4,也判斷為嬰兒車1不可能突然移動的值,基於經驗而預先確定。
接著,為了向操作者通知不能切換到能夠傳遞驅動力的輔助模式as而發出警報(STEP4-1)。藉此,發出的警報只要是能夠向操作者通知不能切換到輔助模式as就沒有特別限定。典型的是,發出警報音,或者點亮警報燈,或者在顯示畫面中顯示預定的文字等來執行向操作者的警報。
另一方面,在驅動輔助開關81處於輸入狀態on的狀態下,在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形變α的大小比設定值α0小時,沒有嬰兒車1突然移動的隱患。因此,控制裝置7切換到能夠將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的輔助模式as(STEP3-2)。
接著,在輔助模式as中,檢測操作桿91-1處於操作狀態op和非操作狀態nop中的哪一個(STEP4-2)。在操作桿91-1處於非操作狀態nop的情況下,即使向手柄20施加來自手的負荷,也以不從驅動源5向車輪4提供驅動力的方式控制驅動源5(STEP5-1)。此時,如果該狀態連續經過設定時間Ta(STEP6),則控制裝置7切換到不會向驅動力傳遞車輪4的非輔助模式nas(STEP7)。應予說明,設定時間Ta設定為對能夠判斷為操作者沒有使嬰兒車1行走的意願來說充分的時間,是基於經驗而預先確定的數值。
另一方面,在操作桿91-1處於操作狀態op的情況下,按照圖11的圖表,並根據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形變α的大小,從驅動源5向車輪4提供驅動力(STEP5-2)。藉此,減少操作者向前方推嬰兒車1的負擔。
圖11是表示根據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形變α,確定由驅動元件51、52提供的驅動力的控制的一個例子的圖表。在圖11的圖表中,橫軸表示作為檢測元件6的應變片61檢測到的形變,將貼附於內方材22d的上側的面的應變片61伸長的情況以及貼附到內方材22d的下側的面的應變片61縮短的情況設為正的值,將貼附於內方材22d的上側的面的應變片61縮短的情況以及貼附於內方材22d的下側的面的應變片61伸長的情況設為負的值。縱軸表示驅動車輪4的驅動力,將使車輪4向前進方向旋轉的驅動力設為正的值,將車輪4向後退方向旋轉的驅動力設為負的值。
如圖11所示,在應變片61檢測到的形變α的大小比下限值α1小的情況下,控制裝置7以不向驅動元件51、52的驅動力提供到車輪4的方式進行控制。藉此,即使有干擾、無意識的操作施加於嬰兒車1,也能夠防止嬰兒車1意外地發生移動。
如果應變片61檢測到的形變α的大小比下限值α1大,則控制裝置7以與應變片61檢測到的形變的大小成比例地向車輪4提供由驅動元件51、52產生的驅動力的方式進行控制。在圖11的圖表中,在作為對象的應變片61伸長的情況下,提供使車輪4向前進方向旋轉的驅動力,在作為對象的應變片61縮短的情況下,提供使車輪4向後退方向旋轉的驅動力。
另一方面,如果施加於手柄20的形變α的大小比上限值α2大,則控制裝置7以將由驅動元件51、52產生的驅動力設定為上限驅動力F,並向車輛4提供的方式進行控制。
接下來,對包括如上的構成的本實施方式的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10的流程圖所示,在使嬰兒車1行走時,首先,操作者在未對把手21施加負荷的狀態下按壓驅動輔助開關81。此時,控制裝置7在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形變α的大小比設定值α0小的狀態下,判斷為驅動輔助開關81已被變更到輸入狀態on(STEP1,2),因此接收該操作而切換到能夠向車輪4傳遞驅動力的輔助模式as(STEP3-2)。
接下來,操作者握住操作桿91-1並接近把手21,將該操作部件91維持在操作狀態op(STEP4-2)。在該狀態下進行使嬰兒車1行走的各種操作。嬰兒車1在行走中施加於把手21的來自手的負荷利用檢測元件6檢測,並發送到控制裝置7。其後,控制裝置7以根據由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形變α的大小,從驅動源5向車輪4提供驅動力的方式進行控制(STEP5)。藉此,減少操作者向前方推動嬰兒車1的負擔。
特別地,使嬰兒車1行走的操作能夠分類為前進、跨越臺階、後退和轉向。以下,對各操作進行說明。
這裡,作為前提,構成檢測元件6的4個應變片61位於比把手21更靠近上下方向d3上的上方的位置,把手21位於比連結位置c1更靠後方且更靠下方的位置(參照圖2)。根據這樣的配置,應變片61如以下的圖12至圖15所示那樣發揮作用。圖12至圖15是用於說明對手柄20進行各操作時的應變片61的作用。應予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內方材22d被與其長度方向平行的平面劃分成兩個部分時,將成為上側的部分記為上部區域A1,將成為下側的部分記為下部區域A2(參照圖8)。
如圖12所示,在操作者將操作桿91-1拉向把手21的狀態(STEP4-2)下,將把手21向前後方向d1上的前方推動時,內方材22d的上部區域A1伸長且下部區域A2縮短。上部區域A1伸長且下部區域A2縮短的訊息利用4個應變片61進行測量。由應變片61測量到的訊息被輸送到控制裝置7。接收了訊息的控制裝置7識別為把手21被推向了前方或者被按向了下方,根據應變片61測量到的值向串聯連接有兩個驅動元件51、52的直流馬達51b、52b的電路提供電流(STEP5-2)。藉此,直流馬達51b、52b旋轉,與直流馬達51b、52b連接的驅動軸51a、52a使後輪42向前進方向旋轉。這樣,藉由驅動軸51a、52a輔助後輪42的旋轉,從而減少操作者向前方推動嬰兒車1的負擔。
在行走路面有臺階的情況下,操作者在將操作桿91-1拉向把手21的狀態(STEP4-2)下,將把手21向上下方向d3上的下方按壓,欲使前輪41抬起。如圖13所示,在操作者向下方按壓嬰兒車1的情況下,與圖12的情況同樣,內方材22d的上部區域A1伸長且下部區域A2縮短。上部區域A1伸長且下部區域A2縮短的訊息利用4個應變片61測量並發送到控制裝置7。接收了訊息的控制裝置7識別為把手被推向了前方或者被按向了下方,向串聯連接有兩個直流馬達51b、52b的電路提供與應變片61測量到的值對應的電流(STEP5-2)。藉此,使直流馬達51b、52b旋轉,與直流馬達51b、52b連接的驅動軸51a、52a使後輪42向前進方向旋轉。即,在把手21被按向下方的情況與把手被向前方推進的情況同樣,使後輪42向前進方向旋轉。作為結果,即使在越過臺階的動作中,也能夠接受由驅動源5進行的驅動力的輔助,能夠沒有過多負擔地推動嬰兒車1。
另一方面,當在下坡處推動嬰兒車1時,如圖14所示,操作者在將操作桿91-1拉向把手21的狀態(STEP4-2)下,將把手21拉向前後方向d1上的後方。此時,與圖12和圖13的情況相反,內方材22d的上部區域A1縮短且下部區域A2伸長。上部區域A1縮短且下部區域A2伸長的訊息利用4個應變片61測量並發送到控制裝置7。接收了訊息的控制裝置7識別為把手21被拉向了後方,將與應變片61測量到的值對應的電流,與圖12和圖13的情況反向地,提供到串聯連接有兩個直流馬達51b、52b的電路(STEP5-2)。藉此,使直流馬達51b、52b旋轉,與直流馬達51b、52b連接的驅動軸51a、52a使後輪42向後退方向旋轉。這樣,藉由驅動軸51a、52a輔助後輪42的旋轉,從而減少操作者向後方拉嬰兒車1的負擔。
接下來,在使嬰兒車1轉向時,如圖15所示,在將操作桿91-1拉向把手21的狀態(STEP4-2)下,藉由使向前方推兩個把手部分21a、21b的力產生差異,從而能夠使嬰兒車1轉向。在圖15所示的例子中,藉由使施加於右側的把手部分21b的力比施加於左側的把手部分21a的力大,從而能夠使嬰兒車1向左(逆時針)轉向。即使對兩個把手部分21a、21b施加不同的力,也與圖12的情況同樣,內方材22d的上部區域A1伸長且下部區域A2縮短。上部區域A1伸長且下部區域A2縮短的訊息利用4個應變片61測量並發送到控制裝置7。接收了訊息的控制裝置7識別為把手21被推向了前方或者被按向了下方,向串聯連接有兩個直流馬達51b、52b的電路提供與應變片61測量到的值對應的電流(STEP5-2)。在圖6所示的串聯電路中,在兩個直流馬達51b、52b為相同構成的情況下,由於在兩個直流馬達51b、52b中流通的電流的大小也相等,所以認為兩個直流馬達51b、52b向車輪4提供的驅動力也相等。
然而,如果嬰兒車1向左轉向,則與成為外輪的右側的車輪4相比,成為內輪的左側的車輪4承受的來自地面的阻力較大,與成為內輪的左側的車輪4連接的直流馬達51b變得難以旋轉。如果與成為內輪的左側的車輪4連接的直流馬達51b的轉速降低,則該直流馬達51b產生的反電動勢降低,容易使串聯電路流通更多的電流。作為結果,在與成為外輪的右側的車輪4連接的直流馬達52b中流通的電流相對變大,能夠對成為外輪的右側的車輪4提供較大的驅動力。藉此,容易使成為外輪的右側的車輪4旋轉,其結果,能夠平穩地進行轉向動作。
然後,返回到圖10,如果嬰兒車1的行走操作結束而使嬰兒車1停止,則手離開把手21和操作桿91-1。藉由該動作,將操作桿91-1從操作狀態op切換到非操作狀態nop。如果在該狀態連續經過設定時間Ta(STEP6),則控制裝置7從輔助模式as切換到非輔助模式nas(STEP7)。如果切換到非輔助模式nas,則即使操作者無意識地對手柄20施加負荷,只要驅動輔助開關81不被操作為輸入狀態on,就能夠防止從驅動源5向車輪4傳遞驅動力。
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1包含:複數個車輪4;嬰兒車主體2,其具有支撐複數個車輪4的框架主體10和與框架主體10連接的手柄20;驅動源5,其被框架主體10支撐,向至少一個車輪4提供驅動力;檢測元件6,其設置於手柄20,檢測與施加於該手柄20的負荷相關的訊息;操作部件91,其與檢測元件6分別地設置於手柄20,能夠在操作狀態op與非操作狀態nop之間進行切換;以及控制裝置7,其基於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訊息控制驅動源5,調整從驅動源5向車輪4提供的驅動力,在操作部件91處於操作狀態op的期間,能夠從驅動源5向車輪4傳遞驅動力。根據這樣的形態,由於能夠與利用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施加於手柄20的負荷配合而調整由驅動源5產生的對於車輪4的驅動力,從而能夠按照意願操作嬰兒車1。並且,在操作者將操作部件91操作到操作狀態op的狀態下,如果不對手柄20施加負荷,則不會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因此,能夠防止與違背操作者意願而使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的情況,能夠避免嬰兒車1產生非預期的動作。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在操作部件91處於非操作狀態nop的期間,不會從驅動源5向車輪4傳遞驅動力。此時,能夠進一步有效地防止違背操作者意願而使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的情況。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手柄20具有:操作者的手抓握的把手21;以及將把手21與嬰兒車主體2連結的手柄主體22,操作部件91和檢測元件6設置於手柄主體22,操作部件91和檢測元件6設置於手柄主體22。藉由在將把手21與嬰兒車主體2連結的手柄主體22設置操作部件91,從而在操作者將手放在把手21上進行操作時,手也容易放在操作部件91上。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操作部件91包括設置於手柄主體22的操作桿91-1。此時,藉由握住操作桿91-1,從而能夠在操作狀態op與非操作狀態nop之間進行切換,因此容易與用手操作把手21的動作聯動地操作操作部件91。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操作桿91-1以與把手21對置的方式配置,操作桿91-1的基端部91a-1以能夠樞動的方式安裝於手柄主體22,前端部91b-1可以與把手21接觸和分離。此時,藉由握住操作桿91-1以接近把手21,從而能夠在操作狀態op與非操作狀態nop之間進行切換,因此與用手操作把手21的動作聯動而使操作部件91變得更容易操作。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嬰兒車1,包含:複數個車輪4;嬰兒車主體2,其具有支撐複數個車輪4的框架主體10和與框架主體10連接的手柄20;驅動源5,其被框架主體10支撐,至少向1個車輪4提供驅動力;檢測元件6,其設置於手柄20,檢測與施加於該手柄20的負荷相關的訊息;驅動輔助開關81,其與檢測元件6分別地設置於手柄20,藉由操作者進行操作;以及控制裝置7,其基於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訊息和對驅動輔助開關81進行了操作的訊息來控制驅動源5,控制裝置7基於對驅動輔助開關81進行了操作的訊息,在能夠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的輔助模式as與不會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的非輔助模式nas之間進行切換,控制裝置7在輔助模式as中,基於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訊息控制驅動源5,調整從驅動源5向車輪4提供的驅動力。根據這樣的形態,在輔助模式as中,能夠配合由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施加於手柄20的負荷而調整從驅動源5向車輪4提供的驅動力。這樣,有助於按照意願操作嬰兒車1。並且,即使錯誤地將負荷施加於手柄20,如果不是在操作動輔助開關81而設定為輔助模式as之後,就不能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因此,能夠防止違背操作者意願地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傳遞到車輪4的情況,能夠避免嬰兒車1產生非預期的動作。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驅動輔助開關81能夠在輸入狀態on與非輸入狀態off之間進行切換,如果驅動輔助開關81被操作到輸入狀態on,則控制裝置7能夠從非輔助模式nas切換到輔助模式as。此時,藉由將驅動輔助開關81操作到輸入狀態on,從而能夠從非輔助模式nas切換到輔助模式as,因此容易進行向輔助模式as的切換。
另外,如果在檢測元件6檢測到的負荷的大小為預先決定的大小以上的狀態下切換到輔助模式as,則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突然傳遞到車輪4,結果嬰兒車1可能突然移動。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控制裝置7在檢測元件6檢測到預先決定的大小(與設定值α0對應的負荷的大小)以上的負荷的狀態下操作驅動輔助開關81時,不會從非輔助模式nas切換到輔助模式as。藉此,能夠防止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突然傳遞到車輪4,能夠降低嬰兒車1突然移動的可能性。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控制裝置7在檢測元件6檢測到上述預先決定的大小以上的負荷的狀態下操作驅動輔助開關81時,發出警報。此時,能夠向操作者通知控制裝置7沒有從非輔助模式nas切換到輔助模式as的情況。藉此,操作者能夠識別嬰兒車1的狀態,容易按照意願操作嬰兒車1。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驅動輔助開關81設置於手柄主體22。藉由在將把手21與嬰兒車主體2連結的手柄主體22設有驅動輔助開關81,從而能夠容易地用手指按動驅動輔助開關81。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在複數個車輪4中,從驅動源5接收驅動力的車輪為後輪42,複數個車輪4中的前輪41藉由小腳輪3被嬰兒車主體2支撐。由於前輪41藉由小腳輪3被嬰兒車主體2支撐,因此能夠平穩地進行嬰兒車1的轉向操作。另外,如果考慮到操作者操作的手柄20位於後方,以及乘坐在嬰兒車1中的嬰幼兒的重心,則認為後輪42容易承受負荷並穩定地接觸地面。藉由向穩定地接地的後輪42提供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從而能夠穩定地實現由驅動源5進行的驅動輔助。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驅動源5具有:第一驅動元件51,其向複數個車輪4中的至少一個提供驅動力;以及第二驅動元件52,其向複數個車輪4中的與從第一驅動元件51接收驅動力的車輪4不同的車輪4提供驅動力,且與第一驅動元件51分別地設置。根據這樣的形態,藉由向不同的車輪4提供不同的驅動力,從而有助於實現根據嬰兒車1的行走狀態的適當的驅動力的分配。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從第一驅動元件51接收驅動力的車輪4與從第二驅動元件52接收驅動力的車輪4在左右方向d2上的位置不同,第一驅動元件51和第二驅動元件52分別包括直流馬達,第一驅動元件51的直流馬達51b與第二驅動元件52的直流馬達52b相對於電源75串聯連接。在使嬰兒車1轉向的情況下,與成為外輪的車輪4相比,成為內輪的車輪4承受來自地面的更大的阻力。因此,在串聯連接兩個驅動元件51、52的直流馬達51b、52b的情況下,與成為內輪的車輪4連接的直流馬達51b變得難以旋轉。如果與成為內輪的車輪4連接的直流馬達51b的轉速降低,則直流馬達51b產生的反電動勢降低,容易在串聯電路中流通更大的電流。作為結果,在與成為外輪的車輪4連接的直流馬達52b中流通的電流相對變大,能夠對成為外輪的車輪4提供大的驅動力。如上所述,在串聯連接了兩個驅動元件51、52的直流馬達51b、52b的情況下,能夠在轉向動作中使成為外輪的車輪4容易地旋轉,能夠平穩地進行轉向動作。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在輔助模式as下使操作部件91處於操作狀態op的期間,如果利用檢測元件6檢測到把手21被推向了前方的訊息或被按向了下方的訊息,則使驅動源5提供使車輪4前進的驅動力,如果利用檢測元件6檢測到把手21被拉向了後方的訊息,則控制裝置7使驅動源5提供使車輪4後退的驅動力。根據這樣的形態,能夠與藉由操作者進行的把手21的操作配合地調整由驅動源5產生的向車輪4提供的驅動力。特別地,根據本實施方式,為了跨越接地面的臺階等,即使在為了抬起前輪41而向下方按壓了把手21的情況下,也能夠以驅動源5使車輪4前進的方式進行驅動。因此,即使在跨越臺階的動作中,也能夠接受由驅動源5進行的驅動力的輔助,並且沒有過多負擔地推進嬰兒車1。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檢測元件6包括在手柄20的手柄主體22安裝的複數個應變片61,至少一個應變片61當把手21被推向前方或被按向下方時伸長,當把手21被拉向後方時縮短,或者,當把手21被推向前方或被按向下方時縮短,當把手21被拉向後方時伸長。根據這樣的形態,由於由應變片61形成檢測元件6,所以能夠避免複雜的結構並且能夠穩定地檢測操作者操作把手21的訊息。從進一步穩定地檢測操作者操作把手21的訊息的觀點考慮,把手21可以位於比手柄主體22與框架主體10的連結位置c1更靠後方且更靠下方的位置,或者更靠前方且更靠上方的位置。
特別地,根據本實施方式,把手21位於比連結位置c1更靠後方且更靠下方的位置,應變片61安裝在手柄主體22中的與把手21連接的連接位置和連結位置c1之間的部分。此時,與從操作者施加於把手21的負荷聯動而手柄主體22中的貼附有應變片61的部分靈敏度良好地伸縮。因此,藉由應變片61,能夠進一步精度良好地檢測操作者操作把手21的訊息。
應予說明,可以對上述的實施方式進行各種改變。以下,對變形的一個例子進行說明。
例如,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示出左右並列設有兩個座位單元8a、8b的例子,但座位單元8a、8b的數目不限於這樣的例子。例如,可以設置單個的座位單元,也可以設置兩個以上的座位單元,並使該兩個以上的座位單元在前後並列。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兩個驅動元件51、52的直流馬達51b、52b相對於電源75串聯連接的例子,但有關直流馬達51b、52b的電路設計不限於上述的例子。兩個驅動元件51、52的直流馬達51b、52b可以相對於電源75並聯連接。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示出了檢測元件6由應變片61構成的例子,但檢測元件6的形態不限於上述的例子。檢測元件6只要能夠檢測出與施加於手柄20的負荷相關的訊息即可,可以是任意的構成,作為其它例,可以作為安裝於手柄主體22的扭矩感測器、壓力感測器和/或磁致伸縮感測器等而構成。例如,作為壓力感測器,可以是捕捉施加於手柄20的負荷作為工作流體的壓力的變化,藉由隔膜(diaphragm),用感壓元件測量該壓力的變化之後,作為電訊號輸出的類型。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示出了用單個支柱構成的圓柱22a將後方上部框架12d與把手21連結的例子,但圓柱22a的形態不限於上述的例子。圓柱22a也可以由複數個支柱構成,將後方上部框架12d與把手21連結。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示出了把手21位於比連結位置c1更靠後方且更靠下方的位置的例子,但把手21的配置不限於上述的例子。只要至少一個應變片61當把手被推向前方或者被按向下方時伸長,當把手21被拉向後方時縮短,或者,當把手21被推向前方或者被按向下方時縮短,當把手21被拉向後方時伸長,則把手21的配置是任意的。例如,可以是把手21位於比連結位置c1更靠前方且更靠上方的位置,應變片61安裝在手柄主體22中的與把手21連接的連接位置和連結位置c1之間的部分。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示出了操作部件91由操作桿構成的例子,但操作部件91的形態不限於上述的例子。在圖16和圖17中示出了操作部件91的其他例。在圖16和圖17所示的例子中,在手柄20配置操作者的手抓握的把手21,手柄主體22連結把手21與嬰兒車主體2。如圖16和圖17所示的操作部件91構成為操作按鈕。操作按鈕91-2例如藉由用手指按壓,從而能夠在操作狀態op與非操作狀態nop之間進行切換。
其中,在圖16所示的例子中,把手21作為在左右方向d2隔開間隔且並列的兩個把手部分21a、21b而構成。在成為手柄主體22的兩個把手部分21a、21b之間的部分設有單個操作按鈕91-2。
根據圖16所示的方式,藉由按壓操作按鈕91-2,從而能夠在操作狀態op與非操作狀態nop之間進行切換,因此容易與用手操作把手21的動作聯動地操作操作按鈕91-2。並且,在圖16所示的方式中,單個操作按鈕91-2設置在兩個把手部分21a、21b之間。此時,在手抓握把手21的狀態下,操作者以沒有負擔的姿勢就能夠用手指按壓操作按鈕91-2。
另一方面,圖17所示的例子中,在左右方向d2具有長軸的單個把手21被手柄主體22支撐。在單個把手21的兩端附近各配置有1個被手柄主體22支撐的操作按鈕91-2。
根據圖17所示的方式,藉由按壓操作按鈕91-2,從而能夠在操作狀態op與非操作狀態nop之間進行切換,因此容易與用手操作把手21的動作聯動地操作操作按鈕91-2。並且,在圖17所示的方式中,兩個操作按鈕91-2以在左右方向d2隔開間隔的方式配置。此時,如果不將左右的操作按鈕91-2均變更為操作狀態op,則不會向車輪4傳遞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因此,能夠進一步有效地防止違背操作者意願地向車輪4傳遞來自驅動源5的驅動力的情況。
另外,在圖16和圖17所示任一方式中,操作按鈕91-2設置在手柄主體22中的比嬰兒車主體2更靠近把手21的位置。此時,在用手抓握把手21的狀態下,操作者進一步以沒有負擔的姿勢就能夠用手指按壓操作按鈕91-2。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示出了操作部件91由沿著左右方向d2具有長軸的橫握式的操作桿91-1構成的例子,但操作部件91的形態不限於上述的例子。在圖18中示出了操作桿91-1的另一例。在圖18所示的例子中,在手柄20配置有操作者的手能夠握住的把手21,手柄主體22連結把手21與嬰兒車主體2。圖18所示的操作部件91作為縱握式的操作桿91-1而構成。
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在左右的把手部分21a、21b分別對置的方式設置有左右的操作部件91。各操作部件91的長軸以在非操作狀態nop下沿著對應一側的把手部分21a、21b的長軸的方式設置。在圖18所示的例子中,各操作部件91的長軸和各把手部分21a、21b的長軸沿著前後方向d1。
各操作部件91的基端部91a以能夠樞動的方式安裝於手柄主體22,前端部91b能夠與把手21接觸和分離。在圖18所示的例子中,各操作部件91的基端部91a在前後方向d1上的前方以能夠樞動的方式安裝於手柄主體22,各操作部件91的前端部91b位於前後方向d1上的後方。
藉由使各操作部件91的前端部91b相對於把手21接觸和分離,從而能夠使操作部件91在操作狀態op與非操作狀態nop之間進行切換。
如上所述,根據圖18所示的方式,操作桿91-1以與把手21對置的方式配置,操作桿91-1的基端部91a-1以能夠樞動的方式安裝於手柄主體22,前端部91b能夠與把手21接觸和分離。此時,藉由握住操作桿91-1以接近把手21,從而能夠在操作狀態op與非操作狀態nop之間進行切換,因此與用手操作把手21的動作聯動而更容易地操作操作部件91。
應予說明,以上對上述的實施方式的多個變形例進行了說明,當然也可以將多個變形例進行適當地組合來應用。
1‧‧‧嬰兒車
10‧‧‧框架主體
11‧‧‧基座框架
11a、11b‧‧‧側基座框架
11c‧‧‧後方基座框架
12‧‧‧上部框架
12a、12b‧‧‧側上部框架
12c‧‧‧中間框架
12d‧‧‧後方上部框架
12e‧‧‧橫向連桿
13‧‧‧前方連接部件
13a‧‧‧上部側連接框架
13b‧‧‧基座側連接框架
13c‧‧‧橫向連結連桿
14‧‧‧中間連接部件
2‧‧‧嬰兒車主體
20‧‧‧手柄
21‧‧‧把手
21a、21b‧‧‧把手部分
22‧‧‧手柄主體
22a‧‧‧圓柱
22b、22c‧‧‧側桿
22d‧‧‧內方材
3‧‧‧小腳輪
4‧‧‧車輪
41‧‧‧前輪
42‧‧‧後輪
5‧‧‧驅動源
51、52‧‧‧驅動元件
51a、52a‧‧‧驅動軸
51b、52b‧‧‧直流馬達
6‧‧‧檢測元件
61‧‧‧應變片
7‧‧‧控制裝置
70‧‧‧收納盒
75‧‧‧電源
8a、8b‧‧‧座位單元
81‧‧‧輔助開關
9a、9b‧‧‧蓋篷
91‧‧‧操作部件
91-1‧‧‧操作桿
91-2‧‧‧操作按鈕
91a‧‧‧基端部
91a-1‧‧‧基端部
91b‧‧‧前端部
91b-1‧‧‧前端部
A1‧‧‧上部區域
A2‧‧‧下部區域
Ar1、Ar2‧‧‧旋轉軸線
As1‧‧‧轉動軸線
c1‧‧‧連結位置
d1‧‧‧前後方向
d2‧‧‧左右方向
d3‧‧‧上下方向
F‧‧‧上限驅動力
op‧‧‧操作狀態
α1‧‧‧下限值
α2‧‧‧上限值
10‧‧‧框架主體
11‧‧‧基座框架
11a、11b‧‧‧側基座框架
11c‧‧‧後方基座框架
12‧‧‧上部框架
12a、12b‧‧‧側上部框架
12c‧‧‧中間框架
12d‧‧‧後方上部框架
12e‧‧‧橫向連桿
13‧‧‧前方連接部件
13a‧‧‧上部側連接框架
13b‧‧‧基座側連接框架
13c‧‧‧橫向連結連桿
14‧‧‧中間連接部件
2‧‧‧嬰兒車主體
20‧‧‧手柄
21‧‧‧把手
21a、21b‧‧‧把手部分
22‧‧‧手柄主體
22a‧‧‧圓柱
22b、22c‧‧‧側桿
22d‧‧‧內方材
3‧‧‧小腳輪
4‧‧‧車輪
41‧‧‧前輪
42‧‧‧後輪
5‧‧‧驅動源
51、52‧‧‧驅動元件
51a、52a‧‧‧驅動軸
51b、52b‧‧‧直流馬達
6‧‧‧檢測元件
61‧‧‧應變片
7‧‧‧控制裝置
70‧‧‧收納盒
75‧‧‧電源
8a、8b‧‧‧座位單元
81‧‧‧輔助開關
9a、9b‧‧‧蓋篷
91‧‧‧操作部件
91-1‧‧‧操作桿
91-2‧‧‧操作按鈕
91a‧‧‧基端部
91a-1‧‧‧基端部
91b‧‧‧前端部
91b-1‧‧‧前端部
A1‧‧‧上部區域
A2‧‧‧下部區域
Ar1、Ar2‧‧‧旋轉軸線
As1‧‧‧轉動軸線
c1‧‧‧連結位置
d1‧‧‧前後方向
d2‧‧‧左右方向
d3‧‧‧上下方向
F‧‧‧上限驅動力
op‧‧‧操作狀態
α1‧‧‧下限值
α2‧‧‧上限值
圖1是本發明從正面示出一個實施方式的嬰兒車處於展開狀態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從側面示出處於展開狀態的嬰兒車在取下了座位單元的狀態的示意圖。 圖3是從側面示出圖2所示的嬰兒車處於折疊狀態的示意圖。 圖4是示意地表示圖1所示的嬰兒車的構成的方塊圖。 圖5是從後側示出圖1所示的嬰兒車的驅動元件和車輪的立體圖。 圖6是本發明表示構成驅動元件的直流馬達的連接關係的電路圖。 圖7是放大地表示圖1所示的嬰兒車的手柄的俯視圖。 圖8是用於說明設置於圖1所示的嬰兒車的手柄的檢測元件的構成的示意圖。 圖9是圖8所示的檢測元件的電路圖。 圖10是表示利用構成圖1所示的嬰兒車的控制裝置進行的控制的一個例子的流程圖。 圖11是本發明表示基於來自檢測元件的訊息調整由驅動元件產生的驅動力的例子的示意圖。 圖12是用於說明向前方推進圖1所示的嬰兒車的手柄時的檢測元件的作用的示意圖。 圖13是用於說明向下方按壓圖1所示的嬰兒車的手柄時的檢測元件的作用的示意圖。 圖14是用於說明向後方拉圖1所示的嬰兒車的手柄和下坡時的檢測元件的作用的示意圖。 圖15是用於說明使圖1所示的嬰兒車轉向時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6是表示配置於圖7所示的手柄的操作部件的另一個構成例的立體圖。 圖17是表示配置於圖7所示的手柄的操作部件的又一個構成例的立體圖。 圖18是表示配置於圖7所示的手柄的操作部件的又一個構成例的立體圖。
10‧‧‧框架主體
11‧‧‧基座框架
11a、11b‧‧‧側基座框架
11c‧‧‧後方基座框架
12‧‧‧上部框架
12a、12b‧‧‧側上部框架
12c‧‧‧中間框架
12d‧‧‧後方上部框架
12e‧‧‧橫向連桿
13‧‧‧前方連接部件
13a‧‧‧上部側連接框架
13b‧‧‧基座側連接框架
13c‧‧‧橫向連結連桿
14‧‧‧中間連接部件
2‧‧‧嬰兒車主體
20‧‧‧手柄
21‧‧‧把手
22‧‧‧手柄主體
22a‧‧‧圓柱
22b、22c‧‧‧側桿
3‧‧‧小腳輪
4‧‧‧車輪
41‧‧‧前輪
42‧‧‧後輪
5‧‧‧驅動源
51、52‧‧‧驅動元件
6‧‧‧檢測元件
61‧‧‧應變片
7‧‧‧控制裝置
70‧‧‧收納盒
75‧‧‧電源
81‧‧‧輔助開關
91‧‧‧操作部件
Ar1、Ar2‧‧‧旋轉軸線
As1‧‧‧轉動軸線
c1‧‧‧連結位置
d1‧‧‧前後方向
d2‧‧‧左右方向
d3‧‧‧上下方向
Claims (7)
- 一種嬰兒車,其包含: 複數個車輪; 嬰兒車主體,其具有支撐該複數個車輪的框架主體和與該框架主體連接的手柄; 驅動源,其被該框架主體支撐,向至少一個該車輪提供驅動力; 檢測元件,其設置於該手柄,檢測與施加到該手柄的負荷相關的訊息; 驅動輔助開關,其與該檢測元件分別地設置於該手柄,藉由操作者進行操作;以及 控制裝置,其基於該檢測元件檢測到的訊息和對該驅動輔助開關進行了操作的訊息來控制該驅動源; 其中,該控制裝置基於對該驅動輔助開關進行了操作的訊息,在能夠將來自該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到該車輪的輔助模式與不將來自該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到該車輪的非輔助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該控制裝置在該輔助模式中,基於該檢測元件檢測到的訊息控制該驅動源,調整從該驅動源向該車輪提供的驅動力。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該驅動輔助開關能夠在輸入狀態與非輸入狀態之間進行切換; 如果該驅動輔助開關被操作到該輸入狀態,則該控制裝置能夠從該非輔助模式切換到該輔助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當在該檢測元件檢測到預先決定了的大小以上的負荷的狀態下對該驅動輔助開關進行了操作時,該控制裝置不從該非輔助模式切換到該輔助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當在該檢測元件檢測到該預先決定了的大小以上的負荷的狀態下對該驅動輔助開關進行了操作時,該控制裝置發出警報。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該手柄具有操作者的手抓握的把手,以及將該把手與該嬰兒車主體連結的手柄主體; 該驅動輔助開關和該檢測元件設置於該手柄主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在該輔助模式中,如果利用該檢測元件檢測到該把手被推向了前方的訊息或者被按向了下方的訊息,則該控制裝置使該驅動源提供使該車輪前進的驅動力;如果在利用該檢測元件檢測到該把手被拉向了後方的訊息,則該控制裝置使該驅動源提供使該車輪後退的驅動力。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該檢測元件包括在該手柄的該手柄主體安裝的複數個應變片; 至少一個該應變片在該把手被推向前方或者被按向下方時伸長,並且在該把手被拉向後方時縮短,或者,在該把手被推向前方或者被按向下方時縮短,並且在該把手被拉向後方時伸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WOPCT/JP2015/075839 | 2015-09-11 | ||
PCT/JP2015/075839 WO2017042959A1 (ja) | 2015-09-11 | 2015-09-11 | 乳母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10137A true TW201710137A (zh) | 2017-03-16 |
TWI690444B TWI690444B (zh) | 2020-04-11 |
Family
ID=58239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29433A TWI690444B (zh) | 2015-09-11 | 2016-09-10 | 嬰兒車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29335B2 (zh) |
KR (1) | KR20180051438A (zh) |
CN (1) | CN107635851B (zh) |
HK (1) | HK1243983A1 (zh) |
TW (1) | TWI690444B (zh) |
WO (1) | WO201704295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7104166U1 (de) * | 2017-07-12 | 2018-10-15 | Cybex Gmbh | Kinderwagengestell und Kinderwagen |
DE202018105345U1 (de) * | 2018-09-18 | 2019-12-19 | Cybex Gmbh | Kinderwagengestell und Kinderwagen |
US11511785B2 (en) * | 2019-04-30 | 2022-11-29 | Lg Electronics Inc. | Cart robot with automatic following function |
US11585934B2 (en) * | 2019-04-30 | 2023-02-21 | Lg Electronics Inc. | Cart robot having auto-follow func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71897B2 (en) * | 2006-03-20 | 2011-07-05 |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 Foldable stroller having discrete handlebar |
EP2114747B1 (en) * | 2007-02-19 | 2015-01-28 | Thorley Industries | Stroller |
JP2009012510A (ja) * | 2007-07-02 | 2009-01-22 | Nippon Yusoki Co Ltd | 台車 |
JP5860658B2 (ja) * | 2011-10-13 | 2016-02-16 | Kyb株式会社 | 電動アシスト台車 |
JP6029911B2 (ja) * | 2012-09-25 | 2016-11-24 | 株式会社ミツバ | 電動車両 |
JP2014136568A (ja) * | 2013-01-18 | 2014-07-28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ベビーカー用電動パワーアシスト装置 |
US9669858B2 (en) * | 2013-07-17 | 2017-06-06 | Cathy Washington | Remote controllable self-propelled stroller |
JP2015047938A (ja) * | 2013-08-30 | 2015-03-16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 |
DE102013224885A1 (de) * | 2013-12-04 | 2015-06-11 | Robert Bosch Gmbh | Kinderwagen mit Antriebsunterstützung |
JP5638712B1 (ja) * | 2014-01-17 | 2014-12-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ベビーカー |
-
2015
- 2015-09-11 WO PCT/JP2015/075839 patent/WO201704295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9-11 CN CN201580080344.0A patent/CN107635851B/zh active Active
- 2015-09-11 JP JP2017538819A patent/JP6629335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9-11 KR KR1020177032899A patent/KR20180051438A/ko unknown
-
2016
- 2016-09-10 TW TW105129433A patent/TWI69044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8
- 2018-03-13 HK HK18103527.6A patent/HK1243983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80051438A (ko) | 2018-05-16 |
TWI690444B (zh) | 2020-04-11 |
HK1243983A1 (zh) | 2018-07-27 |
CN107635851A (zh) | 2018-01-26 |
JP6629335B2 (ja) | 2020-01-15 |
CN107635851B (zh) | 2020-04-07 |
WO2017042959A1 (ja) | 2017-03-16 |
JPWO2017042959A1 (ja) | 2018-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90444B (zh) | 嬰兒車 | |
CN107635850B (zh) | 婴儿车 | |
TWI690443B (zh) | 嬰兒車 | |
TWI724024B (zh) | 嬰兒車 | |
CN107635848B (zh) | 婴儿车 | |
TWI691424B (zh) | 嬰兒車 | |
KR20170031625A (ko) | 유모차 | |
JP6698299B2 (ja) | 乳母車 | |
KR20170031622A (ko) | 유모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