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8851A - 白色反射薄膜 - Google Patents
白色反射薄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708851A TW201708851A TW105122822A TW105122822A TW201708851A TW 201708851 A TW201708851 A TW 201708851A TW 105122822 A TW105122822 A TW 105122822A TW 105122822 A TW105122822 A TW 105122822A TW 201708851 A TW201708851 A TW 201708851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lective film
- white reflective
- surface layer
- film
- less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21V7/28—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coat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8—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a layer of foamed materia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2/00—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21V7/24—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課題為藉由使用經濟性、製膜性、白色性、反射性、輕量性、表面形狀優異的白色反射薄膜而低價地提供一種背光,其亮度特性及與其他構件相容性優異。
課題解決手段為一種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係滿足以下(i)~(iii),(i)係至少含有表層(A)與含有氣泡的基材層(B)的2層以上的積層薄膜,(ii)表層(A)的表面之中心面平均粗糙度(SRa)為90nm以上未滿300nm,(iii)表層(A)具有與構成基體的聚合物相異的聚合物所構成的區域(domain)。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一種謀求改善液晶背光的亮度不均的白色反射薄膜。進一步詳細而言,關於一種白色反射薄膜,適合使用於側光式的液晶顯示器用背光及廣告‧自動販賣機等的照明用面光源等。
在液晶顯示器中使用了照亮液晶槽的背光,可分成直下式及側光式。在為直下式的情況,是在畫面正下方配置多個作為光源的冷陰極管或發光二極體(LED),主要可使用於需要高亮度的TV用途,另一方面,在側光方式的情況,是在畫面的端部配置光源,藉由使用導光板而製成面光源,因此可薄型化,可使用於需要薄型化的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顯示器、TV用途。這些背光用反射薄膜一般是使用由氣泡形成的多孔質白色薄膜(專利文獻1)。側光型所使用的反射薄膜當然需要高反射性能,尤其還需要與導光板的相容性。目前,為了解決因為導光板與白色薄膜接觸所產生的白點不均(觀察到明亮點狀的部分)或因為振動刮傷導光板上印刷部分而產生亮度不均的問題,是藉由塗佈適當硬度的球狀粒子來改良基材白色薄膜的剛性、反射特性等來
謀求改善畫面上的亮度不均(專利文獻2、3)。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26220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9201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許5578177號公報
但是近年來對於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的長期耐久性、衝撃耐久性的要求提高,而需要能夠承受所謂高荷重打點測試的耐久性測試的反射薄膜。而藉由這種局部性的衝撃測試,因為反射薄膜表面凹凸與導光板強力接觸,會在導光板表面產生傷痕,結果會有產生亮度不均的問題發生。
在專利文獻2、3所記載的先前技術中,可抑制白點不均(觀察到明亮點狀的部分)或導光板上印刷層因為振動產生傷痕,然而無法完全滿足近年來要求的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的衝撃耐久性。
於是,本發明課題為低價地提供一種上述以往的檢討所無法達成的具有耐衝撃耐久性、優異的反射性、及表面形狀的薄膜。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採用以下(1)~
(9)的任一手段。
(1)一種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係滿足以下(i)~(iii),(i)係至少含有表層(A)與含有氣泡的基材層(B)的2層以上的積層薄膜,(ii)表層(A)的表面之中心面平均粗糙度(SRa)為90nm以上未滿300nm,(iii)表層(A)具有與構成基體的聚合物相異的聚合物所構成的區域(domain)。
(2)如(1)記載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前述、區域的界面厚度為20nm以上1,000nm以下。
(3)如(1)或(2)所記載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1)或(2)所記載之區域的形狀,在觀察表層(A)的剖面的情況下,其厚度方向的長度:長邊方向的長度之比為1:3以上1:50以下。
(4)如(1)~(3)中任一項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表層(A)含有粒子,該粒子含量未滿5質量%。
(5)如(1)~(4)中任一項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表層(A)之20°與85°的光澤度差為50%以上。
(6)如(1)~(5)中任一項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表層(A)中至少含有具有脂環構造的聚酯或聚烯烴。
(7)如(1)~(6)中任一項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表層(A)係由2種以上的聚合物所構成,其降溫結晶化溫度(Tmc)之差為10℃以上未滿40℃。
(8)一種液晶顯示器用背光,其係使用如(1)~(7)中任一者所記載之薄膜所構成。
(9)如(8)記載之液晶顯示器用背光,其中光源為發光二極體。
依據本發明,不在白色反射薄膜與導光板接觸的一側(使用時的反射面側,與導光板對向的一側)的表層(A)添加粒子,而選擇特殊構造的聚合物,且控制在特定範圍的表面粗糙度,藉此即可提供在背光的衝撃測試中能夠抑制導光板刮傷的白色反射薄膜。本發明所得到的白色反射薄膜,在使用於具備LED光源的側光式的背光及照明用面光源時,藉由抑制導光板刮傷,可使亮度不均減少至目前為止以上的水準,故而為適合。
本發明針對前述課題,亦即側光型背光在衝撃測試中抑制導光板刮傷的白色反射薄膜進行鑽研檢討,結果發現當不在與白色反射薄膜的導光板接觸的一側(使用時的反射面側,與導光板對向的一側)的表層(A)添加粒子,而選擇特殊構造的聚合物,且表面粗糙度在特定範圍的情況,能夠一舉解決前述課題。
此外,亮度不均意指將背光點亮時,以目視觀察到的下述不均。
(i)條狀不均
(ii)水珠狀不均
(iii)觀察到成為暗部的不均
另外,白點不均意指將背光點亮時,以目視觀察到的長徑未滿5cm的橢圓形點狀不均。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所關連的白色反射薄膜。
[白色反射薄膜的基本構成]
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係表層(A)與含有氣泡的基材層(B)所構成,若考慮製膜的難易度與效果,則必須是2層以上的構造,以3層構成為較佳。尤其以表層(A)保護基材層(B)的形態,亦即表層(A)/基材層(B)/表層(A)之3層構造為較佳。另外,在進一步製成多層的情況,芯層部較佳為基材層(B),單側或兩側的表層部較佳為表層(A)。
[含有氣泡的基材層(B)]
為了白色性、反射特性,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其基材層(B)內部必須具有氣泡,而藉由使含有與構成基材層(B)的聚酯或聚丙烯不相溶的成分並進行雙軸延伸,可形成氣泡。
關於其製造方法的例子,已知有日本特許3734172號公報所記載的以硫酸鋇作為不相溶成分的聚酯的例子或日本特開2012-158167號公報所記載的以氧化鈦作為不相溶成分的聚丙烯,在有機系的不相溶樹脂中,有機物的具體例,可列舉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甲基戊烯、環戊二烯等般的直鏈狀、分鏈狀或環狀聚烯烴。此聚烯烴可為單獨聚合物或共聚物,甚至
可併用2種以上。該等之中,從透明性優異,且耐熱性優異的觀點看來,結晶性烯烴適合使用聚丙烯或聚甲基戊烯等,非晶性聚烯烴適合使用環烯烴共聚物等。
在本發明中,不相溶成分的添加量,在將含有氣泡的基材層(B)的總質量定為100質量%時,係以5~50質量%為較佳,5~30質量%為更佳。若不相溶成分的含量未滿5質量%,則薄膜內部無法產生足夠氣泡,會有白色性或光反射特性不良的情形。另一方面,若不相溶成分的含量超過50質量%,則薄膜強度降低,延伸時容易破裂,而且在後加工時會有產生粉塵等不良狀況的情形。藉由將含量設定在該範圍內,可表現出足夠的白色性、反射性、輕量性。
[表層(A)的表面粗糙度]
在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中,表層(A)表面之中心面平均粗糙度(SRa)必須在90nm以上未滿300nm,較佳為120~300nm、最佳為120~250nm。在未滿90nm的情況,光澤度變高,容易觀察到塵埃附著於表面,另外,側光型背光容易產生亮度不均,尤其是白點。另一方面,在300nm以上的情況,與導光板一起進行振動測試時,表層(A)的表面會被切削,容易發生轉印至導光板的導光點的問題。
表層(A)的表面之中心面平均粗糙度是藉由以下方法所測得的值。
依據JIS B0601(2001),使用小坂研究所製,探針式表面粗糙度計(型號:ET 4000A)測定中心面平均粗糙度
(SRa)。條件如下述,取5次的測定的平均值作為測定值。
‧探針尖端半徑:0.1μm
‧探針荷重:100μN
‧測定長:1.0mm
‧截止值:0.25mm
[表層(A)具有與構成基體的聚合物相異的聚合物所構成的區域]
為了使不產生與導光板接觸時產生的亮度不均或衝撃測試後的亮度不均,表層(A)必須具有與構成基體的聚合物相異的聚合物所構成的區域。區域可由表層(A)的剖面SEM的對比輕易觀察。
在不具有聚合物所構成的區域的情況,例如在以無機粒子來達成本發明之中心面平均粗糙度(SRa)的情況,在衝撃測試中會刮傷導光板,產生亮度不均。另外,在以有機粒子來達成中心面平均粗糙度(SRa)的情況,在衝撃測試中有機粒子會脫落,附著於導光板,產生亮度不均。
本發明中,區域的界面厚度較佳為20nm以上1,000nm以下。在未滿20nm的情況,基體與區域之間容易產生空隙,在衝撃測試中基體會被捲起而附著於導光板,可能會產生亮度不均。另外,若大於1,000nm,則過度相溶化,會有無法得到足夠的表面粗糙度的情形。區域厚度較佳的範圍在50nm以上1,000nm以下,更佳為50nm以上500nm以下。
可藉由使用酯交換反應抑制劑控制酯交換反
應的方法、使用相溶化劑控制相溶性的方法來控制,以達成前述區域厚度的範圍。
本發明中,區域的形狀較佳為與基體共延伸的略扁平狀,具體而言,在觀察表層(A)剖面時,厚度方向的長度:長邊方向的長度之比較佳為1:3以上1:50以下。未滿1:3的情況,區域並未共延伸,容易產生空隙,在衝撃測試中基體會被捲起,附著於導光板,可能會產生亮度不均。另外,若大於1:50,則過度與基體共延伸,可能會無法形成凹凸。區域形狀更佳的範圍為1:5以上1:50以下,再佳為1:10以上1:50以下。
為了達成前述區域的形狀,可列舉例如:控制分別構成基體與區域的聚合物之Tg差的方法。具體而言,分別構成基體與區域的聚合物之Tg差較佳控制在10℃以上未滿40℃。
藉由具有與構成基體的聚合物相異的聚合物所構成的區域所形成的表面粗糙形狀,並非為由粒子等所形成的急峻突起,而為平緩的突起,因此對導光板的攻撃性低、可大幅抑制亮度不均或衝撃測試後的亮度不均。
表層(A)的厚度較佳為4μm以上12μm以下。若未滿4μm,則製膜時破裂的情況很多,會有操作性降低,或無法形成足夠的表面凹凸的情形。另外,若高於12μm,則會有導致亮度降低的情形。較佳為6μm以上12μm以下。
[降溫結晶化溫度(Tmc)]
為了使不產生衝撃測試後的亮度不均,本發明中,表層(A)的主要突起較佳以聚合物為核。為了形成以聚合物為核的突起,較佳為由2種以上的聚合物所構成,且該等在擠出機或製膜過程之中不會相溶而形成層(A)的狀態。
不相溶的基準,可列舉例如:觀測表層(A)的降溫結晶化溫度(Tmc)之差。具體而言,降溫結晶化溫度(Tmc)較佳為10℃以上40℃以下。若超過40℃,則冷結晶化會受到促進,而成為堅硬的表面凹凸,可能會發生切削到導光板的問題。較佳為15℃以上未滿35℃。
抑制相溶的方法,在為聚酯的情況,可列舉:添加抑制聚合物聚合觸媒的活性之所謂酯交換抑制劑的方法、或於製膜過程中抑制熱歷程的方法等。
[具有脂環構造的聚酯或聚烯烴]
本發明中,2種以上的聚合物之中,宜含有至少1種具有脂環構造的聚酯或聚烯烴。尤其若使用具有相溶性相異的脂環構造的聚酯或聚烯烴,則容易形成適當的表面凹凸。這種脂環構造較佳為環丙烷環、環丁烷環、環戊烷環、環己烷環。使作為酸成分的對苯二甲酸二甲基以及作為二醇成分的1,3-環丙二醇、1,3-環丁二醇、1,3-環戊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在200ppm的丁基錫參(2-乙基已酸酯)的存在下進行聚縮合反應,可得到具有脂環構造的聚酯顆粒或聚烯烴顆粒。
具有環丁烷環的聚酯適合使用“TRITAN”(註冊商標)(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具有環
己烷環的聚酯適合使用“EASTAR”(註冊商標)(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具有環戊烷環的聚烯烴適合使用“ZEONOR”(註冊商標)(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等。
具有脂環構造的聚酯(B)的添加量並未受到特別限定,相對於表層(A)的總質量100質量%而言,較佳為10質量%以上40質量%以下,特佳為15質量%以上35質量%以下。若未滿10質量%,則側光型背光容易產生亮度不均,尤其是白點。
本發明中,2種以上的聚合物之中,具有脂環構造的聚酯或聚烯烴以外的聚合物,可使用乙二醇或丁二醇等的二醇與對苯二甲酸或間苯二甲酸等的二羧酸成分共聚合而成的聚酯。其中以使用為乙二醇與對苯二甲酸的聚合物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為較佳。除了前述PET之外,為了賦予製膜安定性或使較容易形成表面凹凸,還可使用為乙二醇與間苯二甲酸與對苯二甲酸的共聚合PET(PET-I)。PET-I的添加量,在將表層(A)定為100重量%時,較佳為20重量%以上未滿50重量%。在未滿20重量%的情況,會有製膜安定性的效果低,或表面凹凸形成的效果低的情形。另外,在50重量%以上的情況,會有耐熱性降低的情形。
[粒子含量]
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的範圍,亦可含有粒子未滿5質量%。若含有粒子5質量%以上,則會有刮傷導光板,聚合物以粒子為起點而剝落,或粒子本身脫落,污染導
光板的情形。較佳的粒子含量的範圍為4質量%以下,更佳為3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粒子是指無機粒子或有機粒子。無機粒子可列舉二氧化鈦、碳酸鈣、硫酸鋇、二氧化矽等。有機粒子可列舉丙烯酸、聚苯乙烯、耐綸等。
[光澤度差]
本發明中,表層(A)的20°與85°的光澤度差較佳為50%以上。因為光澤度之差大,光反射薄膜能夠效率良好地使光線返回顯示器前方。較佳為65%以上,更佳為80%以上。
[製膜方法]
對於本發明之雙軸延伸薄膜之製造方法的一個例子作說明,然而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例。
關於表層(A),是將含有具有聚酯或聚丙烯與脂環構造的聚酯(B)、及因應必要的各種添加劑的混合物充分進行真空乾燥,供給至加熱後的擠出機。具有脂環構造的聚酯(B)的添加,可使用事先均勻熔融混練所製作出的母粒,或可直接供給至混練擠出機。
關於含有氣泡的基材層(B),是將含有與聚酯或聚丙烯不相溶的成分、及因應必要的分散劑的混合物充分進行真空乾燥,供給至加熱後的擠出機。不相溶的成分的添加,可使用事先均勻熔融混練所製作出的母粒,或可直接供給至混練擠出機。
另外,熔融擠出時,較佳為以孔徑40μm以下的過濾器過濾之後,導入T模具金屬嘴內,藉由擠出成形
得到熔融薄片。
藉由靜電使此熔融薄片密著在表面溫度冷卻至10~60℃的滾筒上,冷卻固化,而製作出未延伸A/B/A3層薄膜。將該未延伸3層薄膜導引至加熱至70~120℃,較佳為70~100℃的輥群,往長邊方向(縱方向,亦即薄膜的前進方向)延伸2.5~4倍,並以20~50℃的溫度的輥群冷卻。
接下來,將薄膜兩端以夾具夾住,同時導引至拉幅機,在加熱至90~150℃的溫度的氣體環境中,往與長邊方向垂直的方向(寬度方向)延伸成2.5~4倍。
延伸倍率在長邊方向與寬度方向分別定為2.5~4倍,此面積倍率(縱向延伸倍率×橫向延伸倍率)必須為9~16倍,更佳為10~12倍。若面積倍率未滿9倍,則所得到的白色反射薄膜的氣泡或凹凸的形成、及薄膜強度變得不足,若面積倍率超過16倍,則延伸時容易破裂。
在所得到的雙軸延伸薄膜的結晶配向結束之後,為了賦予尺寸安定性,繼續在拉幅機內以150~240℃的溫度進行熱處理1~30秒鐘,均勻徐冷後,冷卻至室溫,然後因應必要進行電暈放電處理等以進一步提高與其他材料的密著性,並且加以纏繞,可得到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上述熱處理步驟中宜往寬度方向或長邊方向實施3~12%的弛緩處理。
[側光型背光]
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適合使用於側光型背光。側
光型背光,例如是在具有凹凸的框體依序組裝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導光板而成,白色薄膜是以表層(A)的一側與導光板對向的方式來加以組裝。另外,在導光板的側邊部分設置了LED等的光源。此外,在導光板的前面(與白色反射薄膜相反側)亦可設置擴散板、稜鏡等。
[白色反射薄膜的用途]
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可使用於背光,尤其適合使用於側光式的液晶顯示器用背光、及廣告或自動販賣機等的照明用面光源。
其他還適合使用作為構成各種面光源的反射板、或需要反射特性的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密封薄膜或封裝薄片。其他還可使用作為紙的代替品,亦即卡片、標籤、貼紙、宅配單、視頻列印機用受像紙、噴墨、條碼印刷用受像紙、海報、地圖、無塵紙、號誌、白板、感熱轉印、平版印刷、電話卡、IC卡等的各種印刷記錄所使用的受信紙的基材、壁紙等的建材、在屋內外使用的照明器具或間接照明器具、搭載於汽車‧鐵道‧飛機等的構件、電路材料用等的電子零件。
[物性的測定以及效果的評估方法]
測定方法
本發明之物性值的評估方法以及效果的評估方法如以下所述。
A.表面粗糙度
依據JIS B0601(2001),使用小坂研究所製,探針式表面粗糙度計(型號:ET 4000A),測定中心面平均粗糙
度(SRa)。條件如下述般,以5次測定的平均值作為測定值。
‧探針尖端半徑:0.1μm
‧探針荷重:100μN
‧測定長:1.0mm
‧截止值:0.25mm
B.區域
切出白色反射薄膜樣品的剖面,使用電場放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JSM-6700F”(日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表層(A)放大2,000~10,000倍觀察,藉由拍攝到的剖面照片來觀察區域。將不具有明確的界面、呈共延伸的略扁平狀、且具有濃淡部分的情況判斷為具有與構成基體的聚合物相異的聚合物所構成的區域。另一方面,將周圍形成有空隙者判斷為粒子。
接下來,在為聚合物所構成的區域的情況,製作出表層(A)的超薄切片,以OsO4染色之後,以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觀察區域的形狀及區域的界面厚度。
區域的形狀,可藉由以兩點間的距離測定厚度方向的長度:長邊方向的長度,而求得比率。同樣地以兩點間的距離測定區域的界面(濃淡部分的寬度),定為界面厚度。區域的形狀與區域的界面厚度是使用測定5處的平均值。
C.粒子含量
以從白色反射薄膜表面藉由錐子削下的小片作為樣品,依據JIS K7250-1:2006測定出灰分含量。以同樣的
操作對另外5個白色反射薄膜進行測定,取這5個平均值定為粒子含量。
D.降溫結晶化溫度(Tmc)
將從白色反射薄膜表面藉由錐子削下的小片秤量5mg至樣品盤,依據JIS K7122(1987),使用SEIKO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的示差掃描熱量測定裝置“Robotic DSC-RDC220”,數據解析使用Disk session“SSC/5200”,依照下述要領實施測定。附帶一提,以下所列舉的溫度是使用5個薄膜樣品進行測定的平均值。
以20℃/分鐘的昇溫速度由25℃加熱至300℃,在此狀態下保持5分鐘,接下來急速冷卻至25℃以下。立刻繼續再度以20℃/分鐘的昇溫速度由室溫昇溫至300℃,在此狀態下保持5分鐘,接下來,以20℃/分鐘的速度由300℃降溫至25℃,除了急速冷卻過程之外,在各昇溫、降溫過程之中,進行吸熱/發熱峰的測定。
將前述以20℃/分鐘的速度由300℃降溫至25℃的過程中的發熱峰溫度定為降溫結晶化溫度(Tmc)。
在降溫結晶化溫度之中,將溫度高的發熱峰溫度定為Tmc1、低的發熱峰溫度定為Tmc2,依照下式,得到降溫結晶化溫度(Tmc)之差。
降溫結晶化溫度(Tmc)之差=Tmc1-Tmc2
E.與導光板的相容性
(i)導光板污染
將40英吋液晶電視(Sony公司製,KDL-40EX700)分解,取出以LED作為光源的側光型背光。發光面的大小
為89cm×50cm,對角的長度為102.2cm。由此背光取出導光板,將該導光板切出邊長5cm的方形,將導光板的凹凸部分與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的表層(A)重疊,在表層(A)的相反側上載置500g的砝碼,以3cm×往復5次磨擦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的表層(A)。然後,並以顯微鏡觀察邊長5cm的方形的導光板與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表面接觸的表層(A)面,得到下述評估結果。
A:優良(並未觀察到附著物)
B:良好(若仔細觀察,則觀察到附著物)
F:不良(觀察到附著物)
將上述A及B定為合格。
(ii)高荷重打點測試
將由上述背光取出的導光板切出邊長5cm的方形,將導光板的凹凸部分與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的表層(A)重疊,在表層(A)的相反側上以直徑1mm的SUS製圓柱狀棒加重200g,進行1000次打點測試。然後,以顯微鏡觀察導光板接觸白色反射薄膜的表層(A)的一面,得到下述評估結果。
A:優良(並未觀察到傷痕)
B:良好(若仔細觀察,則觀察到傷痕)
F:不良(觀察到傷痕)
將上述A及B定為合格。
(iii)亮度不均
將貼合於新品的Hisense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32型液晶TV LHD32K15JP背光內的反射薄膜變更為本發明之
白色反射薄膜,並將其點亮。在此狀態下待機1小時,使光源安定化之後,在500Lx之照明環境下或暗處環境下,觀察以目視可辨識的亮度不均,得到如下述般的評估結果。此外,此處所謂的亮度不均,是指反射薄膜與導光板接觸造成的亮點所產生的不均。
A:優良(在500Lx的照明環境下與暗處環境下皆並未觀察到亮度不均)
B:良好(在500Lx的暗處環境下觀察到亮度不均,然而在照明環境下並未觀察到亮度不均)
F:不良(在500Lx的照明環境下與暗處環境下皆觀察到亮度不均)
將上述A及B定為合格。
F.製膜性
在實施例‧比較例之中,將製膜時,薄膜破裂只發生1次/天以下,而且沒有粒子脫落等造成步驟污染的情況定為A、薄膜破裂只發生1次/天以下,然而以肉眼可確認污染物累積在輥筒表面的情況定為B、薄膜破裂發生2次/天以上3次/天以下的情況定為F,大量生產必須具有B以上的製膜性,若為A以上,則進一步有成本降低的效果。
G.光澤度
使用數位式變角光澤度計UGV-5B(SUGA試驗機股份有限公司製),由白色反射薄膜的表層(A)側依據JIS Z-8741(1997)進行測定。此外,關於測定條件,60°光澤度是將測定條件定為入射角=60°、受光角=60°時之值,同樣地,20°光澤度是入射角=20°、受光角=20°時之
值、85°光澤度是入射角=85°、受光角=85°時之值。
藉由以下實施例等,進一步具體說明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並不受其限定。
(原料)
‧表層(A)
酸成分採用對苯二甲酸,二醇成分採用乙二醇,添加三氧化銻(聚合觸媒)以使其相對於所得到的聚酯顆粒而言按銻原子換算成為300ppm,進行聚縮合反應,而得到極限黏度0.63dl/g、羧基末端基量40當量/噸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顆粒(PET)。
以同樣的方法添加間苯二甲酸,而得到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間苯二甲酸酯共聚物(PET-I)。
以同樣的方法添加丁二醇,而得到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具有脂環構造的聚酯
酸成分採用對苯二甲酸二甲基,二醇成分採用CHDM(環己烷二甲醇),在200ppm的丁基錫參(2-乙基已酸酯)的存在下進行聚縮合反應,而得到共聚合聚酯。
另外還使用了上市的商品(例如脂環構造a採用“TRITAN”(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脂環構造b採用“EASTAR”(註冊商標)(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脂環構造c採用“ZEONOR”(註冊商標)(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
這些產品的特徵為構成二醇成分的共聚合成分,例
如EASTAR具有環己烷環、TRITAN具有環丁烷環成分。
(實施例1~8)
將PET 57質量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與聚四亞甲基二醇的(PBT/PTMG)共聚物5質量份(商品名:東麗Dupont公司製Hytrel)、使1,4-環己烷二甲醇相對於乙二醇為33mol%共聚合而成的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33mol%CHDM共聚合PET)8質量份、聚(5-甲基)降莰烯20質量份、金紅石型氧化鈦10重量份調製混合,在180℃下乾燥3小時之後,供給至加熱至270~300℃的擠出機B(B層)。
另一方面,層(A)採用PET、PET-I、脂環構造a採用“TRITAN”(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脂環式構造b採用“EASTAR”(註冊商標)(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粒子a使用粒徑0.6μm二氧化矽、粒子b使用粒徑3.5μm二氧化矽、粒子c使用粒徑0.6μm的硫酸鋇,以表1所示的比例混合,在180℃下真空乾燥3小時之後,供給至加熱至280℃的擠出機A,使這些聚合物以成為A層/B層/A層(8μm/137μm/8μm)的方式通過積層裝置而積層,藉由T模具成形為薄片狀。進一步將以表面溫度25℃的冷卻滾筒冷卻固化此薄膜而成的未延伸薄膜導引至加熱至85~98℃的輥群,往長邊方向縱向延伸3.4倍,以21℃的輥群冷卻。接下來,將縱向延伸的薄膜兩端以夾具夾住,同時導引至拉幅機,在加熱至120℃的氣體環境中往與長邊垂直的方向橫向延伸3.6倍。然後,在拉幅機內進行200℃的熱固定,均勻徐冷後,冷卻至室
溫,得到雙軸延伸的積層薄膜。將作為光反射用基體的物性揭示於表1。
以這種方式,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薄膜可安定地製膜,表現出表面形狀(高荷重打點測試、導光板污染,亮度不均減低)優異的特性。
(實施例9)
(表層(A))
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A(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1430R」、密度(ASTMD792):1.01g/cm3、玻璃轉移溫度Tg(JIS K7121):133℃的顆粒與聚丙烯樹脂(日本Polypro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EA9」的顆粒以30:70的質量比例混合,並將混合物依照上述方法供給至擠出機A。
(含有氣泡的基材層(B))
將聚丙烯樹脂(日本Polypro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FY6HA」的顆粒與氧化鈦(KRONOS公司製,商品名「KRONOS2230」、金紅石型氧化鈦、Al,Si表面處理、TiO2含量96.0%、製造法:氯法)以50:50的質量比例混合,並將混合物依照上述方法供給至擠出機B。
(白色反射薄膜的製作)
在各擠出機之中,在200℃及230℃下熔融混練之後,使其在兩種原料3層用的T模具合流,以成為層(A)/層(B)/層(A)3層構成的方式擠出,成為薄片狀,並且冷卻固化,而形成積層薄片。將所得到的積層薄片在溫度130℃下以輥筒往MD延伸2倍之後,進一步在130℃下以拉幅機
往TD延伸3倍,進行雙軸延伸,得到厚度為150μm(樹脂層(A):8μm、樹脂層(B):134μm)的白色反射薄膜。將作為光反射用基體的物性揭示於表1。
以這種方式,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可安定地製膜,表現出表面形狀(高荷重打點測試、導光板污染,亮度不均減低)優異的特性。
(實施例10~12)
將PET 57質量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與聚四亞甲基二醇的(PBT/PTMG)共聚物5質量份(商品名:東麗Dupont公司製Hytrel)、使1,4-環己烷二甲醇相對於乙二醇為33mol%共聚合而成的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33mol%CHDM共聚合PET)8質量份、聚(5-甲基)降莰烯20質量份、金紅石型氧化鈦10重量份調製混合,在180℃下乾燥3小時之後,供給至加熱至270~300℃的擠出機B(B層)。
另一方面,層(A)採用PET、PET-I、脂環式構造b採用“EASTAR”(註冊商標)(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以表1所示的比例混合,在180℃下真空乾燥3小時之後,供給至加熱至280℃的擠出機A,使這些聚合物以成為A層/B層/A層的方式通過積層裝置而積層,藉由T模具成形為薄片狀。進一步將以表面溫度25℃的冷卻滾筒冷卻固化此薄膜而成的未延伸薄膜導引至加熱至85~98℃的輥群,往長邊方向縱向延伸3.4倍,以21℃的輥群冷卻。接下來,將縱向延伸的薄膜兩端以夾具夾住,同時導引至拉幅機,在加熱至120℃的氣體環境
中,往與長邊垂直的方向橫向延伸3.6倍。然後,在拉幅機內進行200℃的熱固定,均勻徐冷後,冷卻至室溫,得到雙軸延伸而且厚度為150μm的積層薄膜。另外,藉由調整擠出機A與擠出機B的排出量,在全體厚度為150μm的狀態下,將表層厚度調整成8μm~12μm。
所得到的積層薄膜作為光反射用基體的物性如表1所示。以這種方式,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能夠安定地製膜,表現出表面形狀(高荷重打點測試、導光板污染,亮度不均減低)優異的特性。
(比較例1~6)
在具有主擠出機與副擠出機的複合製膜裝置之中,變更為表2所示的配方進行製膜。
在比較例1、6中,主要突起為粒子,因此導光板產生傷痕。在比較例3~6中,脂環構造a採用“TRITAN”(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脂環構造b採用“EASTAR”(註冊商標)(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脂環構造d採用“ECOZEN”(SK chemicals公司製)),以表2所示的比例混合,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的原料‧條件供給至擠出機A,製作出白色反射薄膜,結果,在比較例2、3、5中,SRa小,產生亮度不均,在比較例4中,SRa大,產生導光板污染。
(比較例7、8)
將PET 57質量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與聚四亞甲基二醇的(PBT/PTMG)共聚物5質量份(商品名:東麗Dupont公司製Hytrel)、1,4-環己烷二甲醇相對於乙二醇
為33mol%共聚合而成的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33mol%CHDM共聚合PET)8質量份、聚(5-甲基)降莰烯20質量份、金紅石型氧化鈦10重量份調製混合,在180℃下乾燥3小時之後,供給至加熱至270~300℃的擠出機B(B層)。
另一方面,層(A)採用PET、PET-I、脂環式構造b採用“EASTAR”(註冊商標)(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以表1所示的比例混合,在180℃下真空乾燥3小時之後,供給至加熱至280℃的擠出機A,使這些聚合物以成為A層/B層/A層的方式通過積層裝置而積層,藉由T模具成形為薄片狀。進一步,將以表面溫度25℃的冷卻滾筒冷卻固化此薄膜而成的未延伸薄膜導引至加熱至85~98℃的輥群,往長邊方向縱向延伸3.4倍,以21℃的輥群冷卻。接下來,將縱向延伸的薄膜兩端以夾具夾住,同時導引至拉幅機,在加熱至120℃的氣體環境中往與長邊垂直的方向橫向延伸3.6倍。然後,在拉幅機內進行200℃的熱固定,均勻徐冷後,冷卻至室溫,得到雙軸延伸而且厚度為150μm的積層薄膜。另外,藉由調整擠出機A與擠出機B的排出量,在全體厚度為150μm的狀態下,將表層厚度調整成3μm。
將所得到的積層薄膜作為光反射用基體的物性揭示於表2。SRa小,並且產生亮度不均。
(比較例9~10)
在具有主擠出機與副擠出機的複合製膜裝置之中,變更為表2所示的配方進行製膜。
主要突起為粒子c,因此導光板產生傷痕。
本發明之白色反射薄膜可使用於背光,尤其適合使用於側光式的液晶顯示器用背光、及廣告或自動販賣機等的照明用面光源。其他還適合使用作為構成各種面光源的反射板、或需要反射特性的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密封薄膜或封裝薄片。其他還可使用作為紙的代替品,亦即卡片、標籤、貼紙、宅配單、視頻列印機用受像紙、噴墨、條碼印刷用受像紙、海報、地圖、無塵紙、號誌、白板、感熱轉印、平版印刷、電話卡、IC卡等的各種印刷記錄所使用的受信紙的基材、壁紙等的建材、在屋內外使用的照明器具或間接照明器具、搭載於汽車‧鐵道‧飛機等的構件、電路材料用等的電子零件。
Claims (9)
- 一種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係滿足以下(i)~(iii),(i)係至少含有表層(A)與含有氣泡的基材層(B)的2層以上的積層薄膜,(ii)表層(A)的表面之中心面平均粗糙度(SRa)為90nm以上未滿300nm,(iii)表層(A)具有與構成基體的聚合物相異的聚合物所構成的區域。
- 如請求項1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前述區域的界面厚度為20nm以上1,000nm以下。
- 如請求項1或2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如請求項1或2之區域的形狀,在觀察表層(A)的剖面的情況下,其厚度方向的長度:長邊方向的長度之比為1:3以上1:50以下。
- 如請求項1或2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表層(A)含有粒子,該粒子含量未滿5質量%。
- 如請求項1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表層(A)之20°與85°的光澤度差為50%以上。
- 如請求項1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表層(A)中至少含有具有脂環構造的聚酯或聚烯烴。
- 如請求項1之側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表層(A)係由2種以上的聚合物所構成,其降溫結晶化溫度(Tmc)之差為10℃以上未滿40℃。
- 一種液晶顯示器用背光,其係使用如請求項1之薄膜所 構成。
- 如請求項7之液晶顯示器用背光,其中光源為發光二極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43701 | 2015-07-21 | ||
JP2015-143701 | 2015-07-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08851A true TW201708851A (zh) | 2017-03-01 |
TWI697698B TWI697698B (zh) | 2020-07-01 |
Family
ID=57833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22822A TWI697698B (zh) | 2015-07-21 | 2016-07-20 | 白色反射薄膜及液晶顯示器用背光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62829B2 (zh) |
KR (1) | KR102590694B1 (zh) |
CN (1) | CN107615109B (zh) |
TW (1) | TWI697698B (zh) |
WO (1) | WO201701397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97552A (zh) * | 2019-07-31 | 2021-02-02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白色反射聚酯薄膜 |
CN114754336A (zh) * | 2021-11-02 | 2022-07-15 | 广东皇智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传感器控制的发光设备 |
CN114428416B (zh) * | 2021-12-31 | 2023-09-19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背光模块用高抗压高亮度涂布型聚酯反射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78177U (zh) | 1978-11-22 | 1980-05-29 | ||
JP3683965B2 (ja) | 1995-01-27 | 2005-08-17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光反射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反射装置 |
JP4712252B2 (ja) | 2001-09-19 | 2011-06-29 | 恵和株式会社 | 反射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
JP4967274B2 (ja) * | 2004-08-06 | 2012-07-04 | 東レ株式会社 | 光反射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 |
JP2008158134A (ja) * | 2006-12-22 | 2008-07-10 | Asahi Kasei Corp | 反射シート |
JPWO2009001670A1 (ja) * | 2007-06-05 | 2010-08-26 | 帝人株式会社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
JP2010237670A (ja) * | 2009-03-13 | 2010-10-21 | Toray Ind Inc | 白色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 |
KR101455542B1 (ko) * | 2010-07-16 | 2014-10-27 | 미쓰비시 쥬시 가부시끼가이샤 | 반사재 |
JP5643452B2 (ja) * | 2013-02-19 | 2014-12-17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てなる液晶表示装置、照明装置、装飾用物品 |
WO2014129372A1 (ja) * | 2013-02-19 | 2014-08-28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てなる液晶表示装置、照明装置、装飾用物品 |
WO2015046176A1 (ja) * | 2013-09-25 | 2015-04-02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含フッ素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成形体、架橋物、及び被覆電線 |
JP6424474B2 (ja) * | 2014-06-04 | 2018-11-21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てなる液晶表示装置、照明装置、装飾用物品 |
-
2016
- 2016-06-17 WO PCT/JP2016/068064 patent/WO201701397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6-17 KR KR1020177030152A patent/KR10259069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6-17 CN CN201680032741.5A patent/CN107615109B/zh active Active
- 2016-06-17 JP JP2016554755A patent/JP6862829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7-20 TW TW105122822A patent/TWI697698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97698B (zh) | 2020-07-01 |
WO2017013976A1 (ja) | 2017-01-26 |
JPWO2017013976A1 (ja) | 2018-04-26 |
CN107615109A (zh) | 2018-01-19 |
CN107615109B (zh) | 2020-05-08 |
JP6862829B2 (ja) | 2021-04-21 |
KR102590694B1 (ko) | 2023-10-18 |
KR20180033118A (ko) | 2018-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527507B (en) | White film for surface light source | |
TWI504649B (zh) | 白色薄膜及使用其之面光源 | |
TW201239482A (en) | White reflective film for edge light type backlight and backligh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 |
WO2012026445A2 (ja) | 白色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白色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JP2019116099A (ja) |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JP2019101142A (ja) | 光反射シートおよび光学部材 | |
JP6597306B2 (ja) |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TWI697698B (zh) | 白色反射薄膜及液晶顯示器用背光 | |
JP2014177522A (ja) | 光学基材用粘着シート | |
JP2013120313A (ja) |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JP5817165B2 (ja) | 反射板用白色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
TWI676551B (zh) | 積層薄膜 | |
JP2018072496A (ja) |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 |
JP2007181950A (ja) | 二軸延伸ポリエテルフィルム | |
JP2019045779A (ja) |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 |
JP2018125117A (ja) |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 |
JP2014173014A (ja) | 光学基材用粘着シート | |
JP2017027035A (ja) |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 |
JP2018072497A (ja) |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 |
JP2017027034A (ja) |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 |
CN113646670B (zh) | 双轴取向的聚酯反射膜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17134380A (ja) |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 |
KR102350562B1 (ko) | 에지 라이트형 백라이트용 반사 필름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백라이트 | |
JP2020034672A (ja) |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 |
JP2014010214A (ja) | 白色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照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