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2171A - 電線授受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線授受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2171A
TW201702171A TW105112966A TW105112966A TW201702171A TW 201702171 A TW201702171 A TW 201702171A TW 105112966 A TW105112966 A TW 105112966A TW 105112966 A TW105112966 A TW 105112966A TW 201702171 A TW201702171 A TW 2017021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wire
holding
holding portion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2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ji Sekiya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Publication of TW201702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217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技術:在將電線沿延伸方向送出時,位於電線之運送方向下游側之固持部可更確實地固持送來的電線之前端側。 本電線授受裝置具有:長度調整送出機構,將電線沿延伸方向送出,並且調整已送出之前述電線之長度;固持部,設置在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之下游側,可固持送來的前述電線之前端側;及按壓導引部,含有可按壓電線之按壓面,並沿前述電線之運送方向設置於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與前述固持部之間。

Description

電線授受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固持電線之端部並授受之技術。
發明背景
測定電線長度並拉出電線之裝置是例如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所揭示。
如專利文獻1之電線測長送給裝置,藉由分離固定於基台上之電線送給機構與移動於基台上之電線移動機構,可輕量化移動部分並提升其移動速度。
又,如專利文獻2之電線搬送裝置具有分隔用軸,該分隔用軸是將由測定電線長度且拉出之電線測長部所拉出之電線支撐在用電線搬送夾鉗固持的電線上方,藉以防止拉出之電線與用電線搬送夾鉗支撐之電線糾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第2005-231873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第2012-124092號公報
發明概要
然而,拉出電線時,有時是從電線束成輪狀之電線束沿延伸方向拉出電線。此時在電線當中有時是後方側比前端先送出。在此種情況下,恐怕會因為殘存於電線之彎捲性質等的影響,而產生前端側偏離欲送出方向的事態。若發生如此之事態,位於電線之運送方向下游側之固持部恐怕會無法順利地固持送來的電線。比起以銅作為芯線材料之電線(以下稱作銅電線),以鋁作為芯線材料之電線(以下稱作鋁電線)特別容易發生此種事態。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技術:在將電線沿延伸方向送出時,位於電線之運送方向下游側之固持部可更確實地固持送來的電線之前端側。
為解決前述課題,第1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具有:長度調整送出機構,將電線沿延伸方向送出,並且調整已送出之前述電線之長度;固持部,設置在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之下游側,可固持送來的前述電線之前端側;及按壓導引部,含有可按壓電線之按壓面,並沿前述電線之運送方向設置於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與前述固持部之間。
第2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是如第1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其中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包含形成為框體狀且形成有可使送出之前述電線通過之貫通孔的本體部,前述 固持部是設置成可固持從前述貫通孔之出口出來之前述電線,前述按壓導引部設置於前述本體部與前述固持部之間,且形成為對從前述貫通孔出來之前述電線僅壓住其中一方。
第3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是如第1或第2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其中前述按壓導引部是形成為可對前述電線作接近及遠離之移動。
第4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是如第1至第3態樣中任一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其中前述按壓導引部具有:按壓板部,設置有前述按壓面;及補強肋,相對於前述按壓板部是立起形成於與前述按壓面相反側之主面。
第5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是如第1至第4態樣中任一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其中進一步具有:下游側固持部,含有形成為可開關地固持前述電線之一對固持爪,並配設為可在前述固持部之下游側自前述固持部承接前述電線;及固持部移動機構,設置為可在前述固持部從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承接電線之承接位置、與授受至前述下游側固持部之授受位置之間來回移動,且前述一對固持爪打開時的間隔設定為施加在前述電線之痕跡可在其範圍內恢復之間隔。
根據第1至第5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由於具有:長度調整送出機構,將電線沿延伸方向送出,並且調整已送出之前述電線之長度;固持部,設置在長度調整送出機 構之下游側,可固持送來的電線之前端側;按壓導引部,含有可按壓電線之按壓面,並沿電線之運送方向設置於長度調整送出機構與固持部之間,故從長度調整送出機構運送之電線在固持部前面要偏離運送方向時,按壓導引部可按壓電線。藉此,在將電線沿延伸方向送出時,位於電線之運送方向下游側之固持部可更確實地固持送來的電線之前端側。
特別是根據第2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由於長度調整送出機構包含形成為框體狀且形成有可使送出之電線通過之貫通孔的本體部;固持部是設置成可固持從貫通孔之出口出來之電線;按壓導引部設置於本體部與固持部之間,且形成為對從貫通孔出來之電線按壓,故可在電線特別容易偏離運送方向之貫通孔之出口按壓電線。又,此時,按壓導引部對電線僅壓住其中一方,故可從另一方使別的固持部等接近電線。
特別是根據第3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由於按壓導引部是形成為可對電線作接近及遠離之移動,故藉由設定為至少在電線藉送出機構朝固持部送出的期間接近電線,且至少在固持部固持電線後遠離電線,則不需要按壓導引部時,即可抑制按壓導引部對其他構件造成阻礙。
特別是根據第4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由於按壓導引部具有:按壓板部,設置有按壓面;及補強肋,相對於按壓板部是立起形成於與按壓面相反側之主面,故可抑制按壓導引部之翹曲。在支撐按壓導引部之長方向一端並 使按壓導引部來回運動於與按壓板部之主面直交之方向時特別有效。
特別是根據第5態樣之電線授受裝置,由於一對固持爪打開時的間隔設定為施加在電線之夾痕可在其範圍內恢復之間隔,故將電線從固持部授受至下游側固持部時,可抑制下游側固持部沒有固持好電線。
10‧‧‧附端子之電線
11‧‧‧電線束
12‧‧‧電線
12a‧‧‧銅電線
12b‧‧‧鋁電線
20‧‧‧切壓裝置
22‧‧‧電線供給部
28‧‧‧切斷機構
29a‧‧‧切斷刃
30‧‧‧端部加工單元(前端切除單元)
32‧‧‧端部加工單元(剝除單元)
34‧‧‧端部加工單元(端子壓接單元)
40‧‧‧電線搬送機構
42‧‧‧第1電線搬送機構
44‧‧‧電線固持部
44a‧‧‧固持爪
46‧‧‧第2電線搬送機構
47‧‧‧排出用授受固持部
48‧‧‧授受用來回驅動部
50‧‧‧電線授受裝置(電線授受單元)
52‧‧‧長度調整送出機構
54‧‧‧送出機構
54a‧‧‧送出滾輪
54b‧‧‧旋轉驅動部
56‧‧‧長度調整部
56a‧‧‧長度調整滾輪
56b‧‧‧旋轉量檢測部
58‧‧‧本體部
58h‧‧‧貫通孔
60‧‧‧電線授受機構
61‧‧‧迴旋夾頭
62‧‧‧固持部(授受用固持部)
62a‧‧‧固持爪
64‧‧‧固持部移動機構(授受用固持部移動機構)
65‧‧‧扭轉夾頭
66‧‧‧下游側固持部(旋轉用固持部)
66a‧‧‧固持爪
68‧‧‧旋轉用驅動部
70‧‧‧按壓導引部
72‧‧‧按壓板部
72a‧‧‧按壓面
74‧‧‧補強肋
80‧‧‧控制單元
90‧‧‧電線保持桿
P‧‧‧搬送方向
P1a‧‧‧承接位置
P1b‧‧‧承接位置(授受位置)
P2a‧‧‧加工位置
P2b‧‧‧加工位置
P3‧‧‧加工位置
P4‧‧‧排出用授受位置
P5‧‧‧排出位置
R1‧‧‧方向
R2‧‧‧方向
S1~S5‧‧‧步驟1至5
圖1是表示包含相關實施形態之電線授受裝置之切壓裝置之概念圖。
圖2是表示相關實施形態之電線授受裝置之概略立體圖。
圖3是表示關於電線授受裝置之動作之處理之流程圖。
圖4是授受電線的樣態之說明圖。
圖5是授受電線的樣態之說明圖。
圖6是授受電線的樣態之說明圖。
圖7是授受電線的樣態之說明圖。
圖8是授受電線的樣態之說明圖。
圖9是授受電線的樣態之說明圖。
圖10是授受電線的樣態之說明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實施形態}
以下,就相關實施形態之電線授受裝置加以說明。相關實施形態之電線授受裝置是用以將電線12送往延伸方向, 並且將位於下游側之固持部所送來的電線12予以固持之裝置。在此,電線授受裝置是作為組裝於用以加工長電線12而製造附端子之電線10的切壓裝置20者加以說明。
<切壓裝置之整體構成>
在此,方便起見,先就切壓裝置20加以說明。圖1是表示包含相關實施形態之電線授受裝置之切壓裝置20之概念圖。
此切壓裝置20是按預定長度切斷長電線12,並剝除按預定長度切斷之電線12之兩端部之被覆部,並且在其兩端部露出之各芯線壓接端子而製造附端子之電線10之裝置。再者,亦可只在電線12之其中一側之端部壓接端子。又,亦可進行使電線12通過橡膠塞之處理等其他處理。
在此,切壓裝置20是作為供作如下之製造方法之裝置加以說明:將每一線束單位中該線束所含有之複數種類之附有端子之電線10以1項裝置統一製造。此種製造方法可稱作成套工法。
在此成套工法中,依線束而定,有時會用1項切壓裝置20製造芯線材料相異之電線12。在其情況下,若對芯線材料相異之電線12使用同樣的電線授受裝置,於容易施加痕跡之電線12中恐怕會產生固持失誤。為避免此種事態,故相關實施形態之電線授受裝置50組裝於該切壓裝置20中。
在此,於該切壓裝置20中是以加工銅電線與鋁電線者加以說明。再者,若比較鋁電線與銅電線,則鋁電線 容易因為做成輪狀等而留有慣性,故容易產生固持失誤。又,鋁一般比銅的導電性差。因此,為確保銅電線與鋁電線有相同導電量,鋁電線必須做得比銅電線粗,此也可想作是鋁電線容易產生固持失誤之因素之一。
具體而言,切壓裝置20是具有電線供給部22、電線授受單元50、切斷機構28、電線搬送機構40、及端部加工單元30、32、34。在此,電線授受單元50是作為相關實施形態之電線授受裝置50加以說明。
電線供給部22是構成為可連續地供給長電線12。在此,長電線12是束成輪狀,並從其電線束11中抽出長電線12之一端部,藉以連續地供給長電線12。再者,長電線12亦可捲繞容納於電線容納捲架等,並自該電線容納捲架供給。在此,於上述成套工法中,芯線材料相異之2種電線12a、12b是各別束成輪狀。而且,電線供給部22是設置成可選擇電線12a、12b當中其中一者,並可供給已選擇之電線12。再者,電線供給部22切換供給之電線12之動作,是藉由後述之控制單元80所控制。以下,在該切壓裝置20處理之電線12當中,電線12a是作為銅電線12a、電線12b是作為鋁電線12b加以說明。當然,構成芯線之材料不限於上述者,例如亦可為不鏽鋼等。
電線授受單元50是以如下姿勢待機者:從前述電線供給部22藉由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沿延伸方向送出電線12,並將已送出之電線12調整成預定長度,然後可藉由電線授受機構60授受至電線搬送機構40之電線固持部44。有 關於電線授受單元50於之後詳述。又,有關於從電線授受單元50授受電線12至電線固持部44之動作亦於之後詳述。
切斷機構28是構成為可切斷從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送出之電線12。在此,切斷機構28包含:可夾住自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送出之電線12之一對切斷刃29a;與使該一對切斷刃29a朝接近及遠離之方向移動之進退驅動部。一對切斷刃29a之前端部形成為V字形之刀刃形狀。而且,因應來自控制單元80之指令,在藉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送出長度符合製造對象之附端子之電線10之長度之電線12之時間點,藉由一對切斷刃29a之接近移動,按預定長度切斷電線12。
電線搬送機構40構成為以可授受至前述電線授受單元50之姿勢待機,並固持藉切斷機構28切斷成預定長度之預定長度之電線12的兩端部,再沿預定之搬送方向P,將該預定長度之電線12從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之承接位置P1經由端部加工單元30、32、34之各加工位置P2a、P2b、P3、排出用授受位置P4,朝向預定之排出位置P5搬送。
更具體而言,電線搬送機構40是具有第1電線搬送機構42及第2電線搬送機構46。
第1電線搬送機構42是從前述承接位置P1,經由加工位置P2a、P2b、P3朝向排出用授受位置P4搬送電線12之裝置,第2電線搬送機構46則是從排出用授受位置P4朝向排出位置P5搬送電線12之裝置。
第1電線搬送機構42具有複數個電線固持部44。 複數個電線固持部44是空出間隔安裝在配設為通過前述承接位置P1、加工位置P2a、P2b、P3及排出用授受位置P4之搬送用循環帶。搬送用循環帶是捲掛在設置於通過承接位置P1、加工位置P2a、P2b、P3及排出用授受位置P4之搬送方向P之兩端部之一對旋轉用帶輪或一對齒輪,並藉由馬達等旋轉驅動部旋轉該旋轉用帶輪或齒輪,使搬送用循環帶通過承接位置P1、加工位置P2a、P2b、P3及排出用授受位置P4而循環旋轉。各電線固持部44是藉由利用電磁圈之電磁夾頭或利用氣缸之夾頭等所構成,並藉由一對固持爪44a之開關驅動,構成為可固持及解除固持電線12之端部。
而且,藉由前述搬送用循環帶之循環旋轉,複數個電線固持部44以通過承接位置P1、加工位置P2a、P2b、P3及排出用授受位置P4的方式移動,同時在各位置P1、P2a、P2b、P3、P4,藉由各電線固持部44適當開關來進行電線12之固持及解除固持動作,而施行電線12之承接、搬送、排出,甚至是對電線12之端部之加工處理。
本電線搬送機構40之各電線固持部44之運送動作及各電線固持部44之固持及解除固持動作之控制,亦是因應來自控制單元80之指令而為之。
在此,如下進行搬送動作。亦即,一對電線固持部44於承接位置P1,在固持預定長度之電線12之兩端部的狀態下沿搬送方向P移動,當移動至加工位置P2a時,其兩端部朝向端部加工單元30。在此狀態下,進行端部加工單元30之端部加工處理。接著於加工位置P2b,進行端部加工 單元32之端部加工處理。進而,當一對電線固持部44移動至加工位置P3時,其兩端部朝向端部加工單元34。在此狀態下,進行端部加工單元34之端部加工處理。
之後,一對電線固持部44沿搬送方向P移動至排出用授受位置P4。
第2電線搬送機構46具有一對排出授受用固持部47與授受用來回驅動部48。一對排出授受用固持部47是由利用電磁圈之電磁夾頭或利用氣缸之夾頭等所構成,並藉由一對固持爪之開關驅動,構成為可固持及解除固持電線12之端部。授受用來回驅動部48是由氣缸或線性馬達等線性致動器所構成,並在排出用授受位置P4與排出位置P5之間來回驅動前述一對排出授受用固持部47。
在此,於排出位置P5,配設有例如形成有可保持電線12之端部之複數個保持部之電線保持桿90,且,一對電線固持部44移動至排出用授受位置P4時,由其一對電線固持部44所固持之電線12之兩端部藉由一對排出授受用固持部47所固持。之後,藉由授受用來回驅動部48之驅動,一對排出授受用固持部47從排出用授受位置P4移動至排出位置P5,且將電線12之兩端部選擇性地授受至電線保持桿90之保持部。
藉由連續地進行上述處理,可連續地製造複數個附端子之電線10,又,連續地製造出來之附端子之電線10藉由第2電線搬送機構46轉移至電線保持桿90。當預定數量之附端子之電線10轉移到電線保持桿90時,藉由作業者之 人手等,連帶電線保持桿90進行保管及往下一個線束製造現場之搬送等。
端部加工單元30、32、34是對從長電線12切斷之預定長度之電線12之端部施行端部加工處理之單元。
在此,是設想端部加工單元30為前端切除單元30,端部加工單元32是剝除單元32,端部加工單元34則是端子壓接單元34。
前端切除單元30是進行如下加工之單元:將經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調整長度以使電線調整長度一致並且由切斷機構28切斷後之電線12的前端切除,統一為目標長度。作為前端切除單元30,是在一對切斷刃之間配設有電線12之狀態下,使一對切斷刃接近,藉此進行電線12之切斷。
剝除單元32是進行剝除電線12之端部之被覆部,使該端部露出芯線部之加工的單元,且設置於電線12之搬送方向P上前述前端切除單元30之下游側。作為剝除單元32,是使一對剝除刃之前端部接近移動到僅切入電線12之被覆部之程度,並在此狀態下使一對剝除刃相對移動至電線12之端部側,藉以進行被覆部之剝除。再者,此時既可移動一對剝除刃,亦可移動電線12。
端子壓接單元34是用以將端子壓接於在電線12之端部露出之芯線的單元,且設置於電線12之搬送方向P上前述剝除單元32之下游側。端子壓接單元34既可為對電線12之兩端壓接端子者,亦可為僅對一端壓接端子者。
再者,端部加工單元之例不限於上述,亦可使用 對電線12之端部進行加工之各種端部加工裝置。
<電線授受裝置(電線授受單元)>
其次,就電線授受裝置50(電線授受單元50)參照圖1加圖2加以詳述。圖2是表示相關實施形態之電線授受裝置之概略立體圖。
電線授受裝置50具有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電線授受機構60、及按壓導引部70。在此,電線授受機構60包含固持部62與設置於比固持部62下游側之下游側固持部66。更詳言之,在電線授受機構60當中,後述之授受用固持部62為固持部62,旋轉用固持部66為下游側固持部66。
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構成為可調整來自前述電線供給部22之電線12的長度並予以送出。此時,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是沿著延伸方向送出電線12。更具體地說,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具有送出機構54與長度調整部56。進而在此,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包含有本體部58。
送出機構54是例如包含有夾入電線12之一對送出滾輪54a、與旋轉驅動該送出滾輪54a之至少其中一者之馬達等的旋轉驅動部54b。而且,藉由前述旋轉驅動部54b使送出滾輪54a旋轉,則電線12自電線供給部22拉出,並送出至其前方。
長度調整部56包含有夾入電線12之一對長度調整滾輪56a、與連結該長度調整滾輪56a之至少其中一者之旋轉軸部之旋轉編碼器等的旋轉量檢測部56b。在此,長度調整部56是設置於比前述送出機構54下游側。長度調整部 56亦可設置於比前述送出機構54上游側。而且,送出電線12時,當一對長度調整滾輪56a隨該電線12之拉出而被動旋轉時,藉由旋轉量檢測部56b檢測其旋轉量。來自此旋轉量檢測部56b之旋轉量檢測信號會給予控制單元80。
再者,於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組裝有複數個滾輪交互配設之拉線器。電線12可藉由通過本拉線器而除去某種程度之彎曲慣性。
本體部58形成為框體狀。於本體部58中,形成有使送出之電線12通過之貫通孔58h。在此,本體部58是配設於比切斷機構28下游側。當然,本體部58亦可配設於比切斷機構28上游側。在此,是以本體部58中收納有長度調整部56者加以說明,但此並非必須。於本體部58中亦可收納有送出機構54。又,於本體部58中亦可收納有前述拉線器等。
電線授受機構60是構成為變更姿勢成可於承接位置P1將自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送出之電線12授受至電線搬送機構40的姿勢。具體而言,電線授受機構60是具有迴旋夾頭61與扭轉夾頭65。
迴旋夾頭61是構成為固持從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送出之電線12之端部並授受至扭轉夾頭65。迴旋夾頭61是設置為可來回移動於對應承接位置P1a之位置與對應承接位置(授受位置)P1b之位置。
更具體而言,迴旋夾頭61是具有授受用固持部62與授受用固持部移動機構64。
授受用固持部62是藉由利用電磁圈之電磁夾頭或利用氣缸之夾頭等所構成,並構成為藉由開關驅動一對固持爪62a,可固持及解除固持電線12之端部。授受用固持部62是設置為可固持從貫通孔58h之出口出來之電線12。在此,固持爪62a是以前端側對基端側旋動的方式開關驅動。藉此,即使從貫通孔58h之出口出來之電線12偏離運送方向,仍可藉由一對固持爪62a固持擴展至廣範圍之區域之電線12。
更詳言之,在此,一對固持爪62a是對電線12固定於與按壓導引部70所在之側同一側。而且,前端側對基端側朝圖2之R1方向旋動略90度,而從電線12之外側靠近電線12加以固持。藉此,一對固持爪62a可補救電線12從運送方向偏離到按壓導引部70之後述按壓面72a延伸之方向的情況。
在此,可想作各別之固持爪62a之前端形成為叉狀且前端側形成為彎曲,並且一對固持爪62a各別之叉狀部分是錯開電線12之延伸方向而配置。在此情況下,可抑制一對固持爪62a閉合時之尺寸變大,且當電線12從運送方向偏離到按壓導引面延伸之方向時,可補救更廣範圍之區域。
授受用固持部移動機構64是構成為使前述授受用固持部62在固持通過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及切斷機構28而送出之電線12之前端部之位置P1a、及與面向扭轉夾頭65之位置P1b之間來回移動。此時,授受用固持部移動機構64 是使授受用固持部62朝圖2之R2方向迴旋移動。藉此,已朝扭轉夾頭65迴旋之授受用固持部62所固持之電線12之端部會朝向扭轉夾頭65側(參照圖7)。如此之授受用固持部移動機構64之構成可想作例如具有:由馬達等所構成之旋轉驅動部、及藉由該旋轉驅動部旋動之旋臂。
扭轉夾頭65構成為在固持電線12之端部之狀態下使電線12之端部旋轉。在此是如同前述,自整理成輪狀之電線束11供給電線12。因此,按預定長度切斷電線12並固持兩端時,已切斷之電線12殘存有扭曲,恐怕會扭轉成8字狀。而且,若連續地加工處理如此的電線12,在排出位置P5,電線12會維持扭轉成8字狀之狀態而堆疊。若一次拉開該複數條電線12之兩端部,電線12之中間部會產生扭轉成小8字狀處。當使用此電線12製造線束時,必須對各電線12消除扭轉成小8字狀處。根據情況,電線12之中間部恐怕也會留有扭曲慣性。扭轉夾頭65形成為可抑制該扭曲。藉此,在切壓裝置20以降之工程中,即可抑制起因於扭曲之不良之發生。具體而言,扭轉夾頭65是具有旋轉用固持部66與固持旋轉驅動部68。
旋轉用固持部66是藉由利用電磁圈之電磁夾頭或利用氣缸之夾頭等所構成,並構成為藉由一對固持爪66a之開關驅動,可將自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送出並藉由迴旋夾頭61授受之電線12之端部固持及解除固持。旋轉用固持部66是配設於比授受用固持部62下游側。
更詳言之,在此,一對固持爪66a是藉由直線地 接近及遠離而可開關。此時,既可為一對固持爪66a雙方移動之構成,亦可為一對固持爪66a中僅其中一者移動之構成。
一對固持爪66a打開時的間隔設定為施加在電線12之夾痕可在其範圍內恢復之間隔。具體而言,若是僅處理銅電線12a時,例如一對固持爪66a打開時的間隔設定為8mm。相對於此,若是如同本實施形態之電線授受裝置50處理鋁電線12b,則一對固持爪66a打開時的間隔設定為13mm。如此,相對於用於銅電線12a,用於鋁電線12b時,一對固持爪66a打開時的間隔設定得更大。藉此,即使是電線12之端部比起銅電線12a更容易偏離運送方向之鋁電線12b中,亦可抑制旋轉用固持部66沒有固持好電線12。
固持旋轉驅動部68是構成為可旋轉前述旋轉用固持部66。更具體而言,固持旋轉驅動部68是藉由馬達等所構成,並設置於前述位置P1b,亦即夾住旋轉用固持部66且在迴旋夾頭61之相反側之位置。旋轉用固持部66若在固持電線12之端部之狀態下藉由固持旋轉驅動部68之驅動而使旋轉用固持部66旋轉,伴隨於此,電線12之端部會沿周方向旋轉。再者,於固持旋轉驅動部68中組裝有編碼器等,顯示旋轉數之信號會給予控制單元80。
按壓導引部70是包含可壓住電線12之按壓面72a。按壓導引部70是沿電線12之運送方向設置於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與迴旋夾頭61之間。更詳言之,在此,按壓導引部70是設置於本體部58與授受用固持部62之間。且,按壓導 引部70是形成為對從貫通孔58h之出口出來之電線12壓住其中一方。
具體而言,按壓導引部70是具有按壓板部72與補強肋74。在此,按壓導引部70是形成為可對電線12作接近及遠離之移動。
於按壓板部72設置有按壓面72a。在此,按壓板部72是形成為長方形平板狀,其中一主面作為按壓面72a。而且,按壓板部72是按壓面72a配設於送來之電線12側,更詳言之,是配設成朝向送來之電線12所通過之路徑之狀態。在此,按壓面72a是僅從上方壓住電線12。
補強肋74是相對於按壓板部72立起形成於與按壓面72a相反側之主面。在此,補強肋74是從按壓板部72之主面當中下游側之邊緣部分立起而形成為1個。因此,按壓導引部70是形成為側視L字形。當然,補強肋74亦可設置於按壓板部72之中央或上游側。又,補強肋74亦可設置複數個。
按壓導引部70可想作例如可藉由按壓導引部移動機構而對電線12作接近及遠離之移動。作為此種按壓導引部移動機構,可想作例如使按壓導引部70直線地來回移動。在此,按壓導引部移動機構是以如下者加以說明:排列在按壓板部72擴展的方向當中與電線12之延伸方向直交之方向之一端側,並使按壓導引部70沿與按壓面72a直交之方向直線地來回移動。此種按壓導引部移動機構是藉由例如氣缸或線性馬達等線性致動器等所構成。當然,按壓導 引部移動機構亦可為以迴旋或旋動的方式來回移動按壓導引部70者。
按壓導引部70可設定為以最接近電線12之通過路徑之狀態位於與該路徑空出間隔之位置。換言之,按壓導引部70在送來的電線12當中,不抵接離運送方向不太遠的電線12,只抵接大幅偏離運送方向的電線12。而且,當大幅偏離運送方向的電線12抵接按壓導引部70時,會以滑動在按壓面72a上的方式沿運送方向引導。
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電線授受機構60及按壓導引部移動機構,皆是藉由控制單元80進行動作控制。
在此,控制單元80是具有CPU、ROM及RAM等之一般微電腦,並遵照事先儲存之軟體程式及預定之設定值進行切壓裝置20之動作控制。特別是在此,控制單元80進行動作控制如下,對電線授受裝置50發出指令使按壓導引部70移動至按壓電線12之位置後,再送出電線12。再者,控制單元80所進行之處理之一部分或是全部之機能,亦可使用專用之邏輯電路等以硬體實現。
<動作>
接下來就電線授受裝置50之動作例參照圖3所示之流程圖加以說明。在此,就電線授受裝置50之動作例,交叉說明可製得已按預定長度切斷之電線12之工程。
首先在步驟S1中,對按壓導引部移動機構發出指令,使之接近電線12,更詳言之,是接近電線12通過之路徑。接收此指令後,按壓導引部移動機構使按壓導引部70 朝向路徑接近移動(參照圖4)。在此,由於切斷機構28設置於比本體部58上游側,故初期狀態下,電線12之端部並無超出本體部58之貫通孔58h之出口。在此狀態下,在運送電線12之前使按壓導引部70接近。
在下一步驟S2中,對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發出指令送出電線12。接收此指令後,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送出電線12。更詳言之,是授受用固持部62在打開其固持爪62a並位於位置P1a之狀態下,從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送出電線12。而且,一旦電線12送出直到電線12之端部超過授受用固持部62之一對固持爪62a之間,電線12之送出即停止。
在下一步驟S3中,對授受用固持部62發出指令固持電線12。接收此指令後,授受用固持部62之一對固持爪62a關閉,並藉由授受用固持部62固持電線12之端部(參照圖5)。
從步驟S2至步驟S3,當電線12要大幅偏離按壓導引部70側且電線12無按壓導引部70時,則電線12如圖6之假想線(二點鏈線)所示前進,授受用固持部62恐怕會沒有固持好電線12。對此,由於在此設置有按壓導引部70,故即使電線12要偏離按壓導引部70側,電線12也會抵接到按壓面72a而在按壓面72a上滑動。藉此,電線12之端部被引導至可藉由一對固持爪66a固持之位置。
在下一步驟S4中,對按壓導引部移動機構發出指令,使按壓導引部70從電線12遠離。接收此指令後,按壓導引部移動機構使按壓導引部70作遠離之移動。藉此,可 抑制按壓導引部70在之後的迴旋、授受及切斷之各工程中對其他構件造成阻礙。
在下一步驟S5中,對各部發出進行迴旋、授受及切斷之指令。
在此,首先使迴旋夾頭61迴旋。具體而言,是對授受用固持部移動機構64發出指令,迴旋移動授受用固持部62。接收此指令後,授受用固持部62朝向旋轉用固持部66迴旋移動(參照圖7及圖8)。接著,授受用固持部62從位置P1a旋轉移動至位置P1b,並配置於面向扭轉夾頭65之位置。
再者,迴旋夾頭61在迴旋中,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是處於自由拉引電線12之狀態,或是處於配合其迴旋所致之電線12的拉引速度及拉引量而送出電線12之狀態。
在授受用固持部62已移動至位置P1b之狀態下,藉由授受用固持部62所固持之電線12之端部會配置成朝向扭轉夾頭65,且扭轉夾頭65可固持該電線12之端部。
其次,從迴旋夾頭61授受電線12至扭轉夾頭65。具體而言,是對旋轉用固持部66發出指令固持電線12,並且對授受用固持部62發出指令解除固持電線12。接收此指令後,旋轉用固持部66關閉一對固持爪66a,並且授受用固持部62打開一對固持爪62a,藉此授受電線12。更詳言之,旋轉用固持部66之前端部是朝向位置P1b側,因此,當上述授受用固持部62移動至位置P1b時,從該授受用固持部62突出之電線12之端部是配設於旋轉用固持部66之一對固持 爪66a之間,在此狀態下,若關閉該一對固持爪66a,則該電線12之端部會藉由該一對固持爪66a固持。
此時,由於一對固持爪66a打開時的間隔設定為施加在電線12之夾痕可在其範圍內恢復之間隔,故從授受用固持部62突出之電線12之端部可更確實地配設於旋轉用固持部66之一對固持爪66a之間。
再者,當電線12之授受完成時,使授受用固持部62從面向旋轉用固持部66之位置後退。
之後,因應需要,對固持旋轉驅動部68發出指令,使旋轉用固持部66旋轉。接收此指令後,固持旋轉驅動部68使旋轉用固持部66旋轉,藉以消除電線12之扭曲。
再者,在迴旋移動授受用固持部62時、或是在迴旋移動授受用固持部62後且電線固持部44固持電線12之前的任一階段中,先將電線12僅送出比較迴旋移動所拉出之電線長度與預定長度後不足之分量。藉此,切除電線12之位置會來到對應切斷機構28之位置。
其次,對第1電線搬送機構42發出指令,使一對電線固持部44分別固持電線12中位於貫通孔58h之出口之部分及旋轉用固持部66所固持之端部。接收此指令後,第1電線搬送機構42移動電線固持部44,使複數個電線固持部44當中的一對電線固持部44之其中一方位於藉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及切斷機構28送出之送出位置的位置P1a,且另外一方位於其下游側之位置P1b。接著在移動完成之狀態下,一對電線固持部44之其中一方固持電線12中位於貫通孔 58h之出口之部分,且一對電線固持部44之另外一方固持正被旋轉用固持部66固持之電線12。旋轉用固持部66是在另外一方之電線固持部44固持電線12之後解除固持電線12。藉此,電線12完成從旋轉用固持部66授受至電線固持部44。藉由上述,從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及切斷機構28送出之電線12之兩端部藉由該一對電線固持部44所固持(參照圖9)。
當電線固持部44朝向位置P1a移動時,電線固持部44對按壓導引部70從夾著電線12之相反側逐漸接近電線12。因此,可抑制電線固持部44移動時按壓導引部70造成阻礙。進而在此,電線固持部44對本體部58是從夾著按壓導引部70之相反側逐漸接近電線12(參照圖8)。換言之,在此,電線固持部44對本體部58是從斜下方逐漸接近。又,電線固持部44之一對固持爪44a與授受用固持部62之固持爪62a同樣地是以前端側對基端側旋動的方式開關。
其次,在一對電線固持部44固持電線12之兩端之狀態下,對切斷機構28發出指令切斷電線12(參照圖10)。接收此指令後,切斷機構28切斷電線12,藉此可得到切斷成預定長度且兩端由一對電線固持部44固持之電線12。在此狀態下,預定長度之電線12之中間部在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及切斷機構28之相反側呈U字形下垂。預定長度之電線12是在兩端部藉由一對電線固持部44固持且其中間部呈U字形下垂之狀態下搬送。
以上是電線授受裝置50為使電線固持部44固持 切斷成預定長度之1條電線12之兩端所進行之動作。之後藉由反覆進行此動作,即可將切斷成預定長度之電線12連續地供給至電線授受裝置50之下游側之各單元及電線保持桿90。
根據相關實施形態之電線授受裝置50,由於具有: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將電線12沿延伸方向送出並且調整已送出之前述電線12之長度;固持部62,設置在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之下游側,可固持送來的電線12之前端側;及按壓導引部70,包含可按壓電線12之按壓面72a,並沿電線12之運送方向設置於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與固持部62之間,故從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運送之電線12在固持部62前面要偏離運送方向時,按壓導引部70可按壓電線12。藉此,在將電線12沿延伸方向送出時,位於電線12之運送方向下游側之固持部62可更確實地固持送來的電線12之前端側。
又,由於長度調整送出機構52包含形成為框體狀且形成有可使送出之電線12通過之貫通孔58h的本體部58;固持部62是設置成可固持從貫通孔58h之出口出來之電線12;按壓導引部70設置於本體部58與固持部62之間,且形成為對從貫通孔58h之出口出來之電線12按壓,故可在電線12特別容易偏離運送方向之貫通孔58h之出口按壓電線12。又,此時,按壓導引部70對電線12僅壓住上方,故可從下方使電線固持部44接近電線12。
又,由於按壓導引部70是形成為可對電線12作接近及遠離之移動,故藉由設定為至少在電線12藉長度調整 送出機構52朝固持部62送出的期間接近電線12,且至少在固持部62固持電線12後遠離電線12,則可在不需要按壓導引部70時,抑制按壓導引部70對其他構件造成阻礙。
又,由於按壓導引部70具有:按壓板部72,設置有按壓面72a;及補強肋74,相對於按壓板部72是立起形成於與按壓面72a相反側之主面,故可抑制按壓導引部70之翹曲。在支撐按壓導引部70之一端並使按壓導引部70來回運動於與按壓板部72之主面直交之方向時特別有效。
又,由於一對固持爪66a打開時的間隔設定為施加在電線12之痕跡可在其範圍內恢復之間隔,故將電線12從固持部62授受至下游側固持部66時,可抑制下游側固持部66沒有固持好電線12。
{變形例}
於實施形態中,雖是以按壓導引部70可對電線12(電線12之通過路徑)作接近及遠離之移動之構成加以說明,但此並非必須。按壓導引部對電線12之通過路徑亦可為固定。
又,於實施形態中,電線授受裝置50雖是以組裝於切壓裝置20者加以說明,但此並非必須。例如電線授受裝置50亦可單獨使用。又,例如亦可組裝於非成套工法用而是製造單一種類之附端子之電線之切壓裝置等相關實施形態之切壓裝置20以外之裝置。
再者,在前述實施形態及各變形例中所說明之各構成,只要無相互矛盾,則皆可適當組合。
本發明雖已詳細說明如上,但前述之說明於所有的形態中是供作例示,本發明並不受其所限定。未例示之無數變形例皆可理解為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之下可得以設想之。
12‧‧‧電線
50‧‧‧電線授受裝置(電線授受單元)
52‧‧‧長度調整送出機構
58‧‧‧本體部
58h‧‧‧貫通孔
60‧‧‧電線授受機構
61‧‧‧迴旋夾頭
62‧‧‧固持部(授受用固持部)
62a‧‧‧固持爪
64‧‧‧固持部移動機構(授受用固持部移動機構)
65‧‧‧扭轉夾頭
66‧‧‧下游側固持部(旋轉用固持部)
66a‧‧‧固持爪
70‧‧‧按壓導引部
72‧‧‧按壓板部
72a‧‧‧按壓面
74‧‧‧補強肋

Claims (5)

  1. 一種電線授受裝置,具有:長度調整送出機構,將電線沿延伸方向送出,並且調整已送出之前述電線之長度;固持部,設置在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之下游側,可固持送來的前述電線之前端側;及按壓導引部,含有可按壓電線之按壓面,並沿前述電線之運送方向設置於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與前述固持部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電線授受裝置,其中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包含形成為框體狀且形成有可使送出之前述電線通過之貫通孔的本體部,前述固持部是設置成可固持從前述貫通孔之出口出來之前述電線,前述按壓導引部設置於前述本體部與前述固持部之間,且形成為對從前述貫通孔出來之前述電線僅壓住其中一方。
  3. 如請求項1或2之電線授受裝置,其中前述按壓導引部是形成為可對前述電線作接近及遠離之移動。
  4. 如請求項1或2之電線授受裝置,其中前述按壓導引部具有:按壓板部,設置有前述按壓面;及補強肋,相對於前述按壓板部是立起形成於與前述按壓面相反側之主面。
  5. 如請求項1或2之電線授受裝置,其中進一步具有:下游側固持部,含有形成為可開關地固持前述電線之一對固 持爪,並配設為可在前述固持部之下游側自前述固持部承接前述電線;及固持部移動機構,設置為可在前述固持部從前述長度調整送出機構承接電線之承接位置、與授受至前述下游側固持部之授受位置之間來回移動,且前述一對固持爪打開時的間隔設定為施加在前述電線之夾痕可在其範圍內恢復之間隔。
TW105112966A 2015-05-08 2016-04-26 電線授受裝置 TW2017021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5547A JP2016213044A (ja) 2015-05-08 2015-05-08 電線受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2171A true TW201702171A (zh) 2017-01-16

Family

ID=57247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2966A TW201702171A (zh) 2015-05-08 2016-04-26 電線授受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213044A (zh)
TW (1) TW201702171A (zh)
WO (1) WO20161817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7230B (zh) * 2018-06-28 2023-05-09 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电线包覆层剥离装置、端子压接装置、电线端处理装置、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12103008A (zh) * 2020-08-31 2020-12-18 湖南新耒传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滑作用的电缆生产牵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3657B2 (ja) * 1993-06-28 2000-02-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受渡し機構及びこれを含んだ電線受渡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1762A1 (ja) 2016-11-17
JP2016213044A (ja) 2016-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74782B1 (ko) 전선 처리 장치
JP5400981B1 (ja) 電線撚り合わせ装置、撚り合わせ電線製造装置、撚り合わせ電線製造方法
KR20180098295A (ko) 파권 장치
JP2808976B2 (ja) ハーネ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JP6014403B2 (ja) ワイヤ端部を加工ユニットに送り出す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9905002B (zh) 线圈成形装置和旋转电机的线圈
WO2012120631A1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109217073B (zh) 一种用于组装导线与接线端子的自动化设备
JP7022022B2 (ja) シート体の切断方法及びその切断装置
CN111822925B (zh) 一种线束及其自动化生产方法
TW201707322A (zh) 電線加工裝置
TW201702171A (zh) 電線授受裝置
CN111822924B (zh) 一种线束自动生产设备
JP5143406B2 (ja) 電線製造装置
JP4301739B2 (ja) レーベル転位導体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111790858B (zh) 一种用于线束的转料机构
WO20130011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leader from a first processing apparatus to a second processing apparatus
JP5942870B2 (ja) 電線搬送装置及び電線処理装置
JP5182916B2 (ja) 細線供給装置
JP3542728B2 (ja) 電線取出装置
JP5768749B2 (ja) 電線処理装置
CN211428561U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组装线
KR20110030807A (ko) 선재 이송 및 처리 장치
JP2008066214A (ja) 電線処理機における電線装着装置および電線装着方法
JPH0813161B2 (ja) ハーネス製造ユニ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