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41312A - 印刷機 - Google Patents

印刷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41312A
TW201641312A TW105106923A TW105106923A TW201641312A TW 201641312 A TW201641312 A TW 201641312A TW 105106923 A TW105106923 A TW 105106923A TW 105106923 A TW105106923 A TW 105106923A TW 201641312 A TW201641312 A TW 2016413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stage
roller
tension
feed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6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8352B (zh
Inventor
Shinya Matsuyama
Yuta Marukawa
Tadashi Takahashi
Original Assignee
Komor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ori Corp filed Critical Komor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41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1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8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835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26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transverse stationary or adjustable bars o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for web-advancing mechanisms
    • B65H26/02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for web-advancing mechanism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webs
    • B65H26/0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for web-advancing mechanism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webs for variation in ten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30Suction means
    • B65H2406/31Suction box; Suction chambers
    • B65H2406/312Suction box; Suction chambers incorporating means for transport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against suction force
    • B65H2406/3122Roller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在捲筒紙狀之基材上高品質地形成圖案之印刷機。 本發明之印刷機100具備:送出輥123,其送出基材1;吸引輥125,其一邊保持從送出輥123送出之基材1一邊將其搬送;載台113,其配設於送出輥123與吸引輥125之間,並利用上表面支持基材1;吸引泵128,其使基材1保持於載台124之上表面;及套準調整裝置114,其調整載台113之位置;且在此印刷機100中具備控制裝置140,其在控制吸引泵128以使基材1保持於載台113之後,控制送出輥123及吸引輥125以使載台113與送出輥123及吸引輥125之各者間之基材1的張力弛緩後,控制套準調整裝置114以調整載台113之位置。

Description

印刷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在捲筒紙狀之基材上印刷油墨而形成圖案之印刷機,尤其是在利用印刷法於捲筒紙狀基材上形成高精細圖案的機能性膜(導電膜)時應用極其有效之印刷機。
作為在捲筒紙狀之基材上印刷油墨而形成圖案之印刷機,例如,如下述專利文獻1等所記載般,利用凸版印刷在捲筒紙狀之基材上印刷並形成高精細之圖案的機能性膜(導電膜),亦即,在薄膜上形成各種顯示裝置、電子部件、及電子構件等,業已為人所知悉者。
作為前述顯示裝置之一例,可列舉液晶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PDP、及FED等,作為前述電子零件及前述電子部件之一例,可列舉彩色濾光器、主動基板、記憶體、RFID、IC、天線、配線、及印刷電路基板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023393號公報
在如前述之先前的印刷機中,將以特定長被送出之捲筒紙狀的基材吸附保持於載台上,在調整上述載台之位置以進行相對於印刷滾筒之基材之套準後,在該基材上利用印刷滾筒予以印刷形成圖案。
在該套準時,存在由於上述基材在被施加張力之狀態下被吸附保持於上述載台上,而有產生皺褶之情形。若在上述基材上產生如以上之皺褶,則有難以在該基材上高品質地印刷油墨,以致高品質之圖案之形成變得困難之虞。
鑒於以上之情形,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在捲筒紙狀之基材上高品質地形成圖案之印刷機。
用於解決前述問題之本發明之印刷機具備:基材送出機構,其送出捲筒紙狀之基材;搬送機構,其一邊保持從前述基材送出機構送出之基材一邊將其搬送;載台,其配設於前述基材送出機構與前述搬送機構之間,並利用上表面支持基材;基材保持機構,其使基材保持於前述載台之上表面;載台位置調整機構,其調整前述載台之位置;及圖案形成機構,其在前述載台上之基材上印刷油墨而形成圖案;且本印刷機之特徵在於具備控制機構,其在控制前述基材保持機構以使基材保持於前述載台之上表面後,控制該基材送出機構以使前述基材送出機構與前述載台之間之基材的張力弛緩,且控制該搬送機構以使前述載台與前述搬送機構之間之基材的張力弛緩後,控制前述載台位置調整機構以調整前述載台之位置。
又,本發明之印刷機之特徵在於:在上述印刷機中,前述控制機構在控制前述載台位置調整機構以調整前述載台之位置後,控制前述圖案形成機構以在前述載台上之基材上印刷油墨而形成圖案。
又,本發明之印刷機之特徵在於:在上述印刷機中,前述控制機構在控制前述圖案形成機構以在前述載台上之基材上印刷油墨而形成圖案後,控制該基材送出機構以使前述基材送出機構與前述載台之間之基材的張力恢復至即將弛緩之前之大小,且控制該搬送機構以使前述載台與前述搬送機構之間之基材的張力恢復至即將弛緩之前之大 小。
又,本發明之印刷機之特徵在於:在上述印刷機中,前述控制機構在使前述基材送出機構與前述載台之間之基材的張力弛緩時,控制該基材送出機構以從該基材送出機構朝該載台送出基材,另一方面在使該基材送出機構與該載台之間之基材的張力恢復至即將弛緩之前之大小時,控制該基材送出機構以將基材以與已送出之長度相等之長度從該載台朝該基材送出機構捲回,並在使前述載台與前述搬送機構之間之基材的張力弛緩時,控制該搬送機構以從該搬送機構朝該載台拉回基材,且在使該載台與該搬送機構之間之基材的張力恢復至即將弛緩之前之大小時,控制該搬送機構以將基材以與已拉回之長度相等之長度從該載台朝該搬送機構送出。
根據本發明之印刷機,由於控制機構在控制基材保持機構以使基材保持於載台之上表面後,控制基材送出機構以使基材送出機構與載台之間之基材的張力弛緩,且控制搬送機構以使載台與搬送機構之間之基材的張力弛緩後,控制載台位置調整機構以調整載台之位置,因而即便調整載台之位置,亦不會在載台上之基材上產生皺褶,故而能夠在基材上高品質地印刷油墨,而能夠在無關於有無伸縮性之各種基材上形成高品質的圖案。
1‧‧‧基材
100‧‧‧印刷機
111‧‧‧支持台
112‧‧‧導軌
113‧‧‧載台
114‧‧‧套準調整裝置/載台位置調整機構
115‧‧‧滑動框架
115a‧‧‧連結桿
116‧‧‧致動器
117‧‧‧支持塊
118‧‧‧擠壓輥/皺褶伸展輥
119‧‧‧黏著輥/除塵輥
120‧‧‧支持框架
121‧‧‧橡皮布滾筒
122‧‧‧印版滾筒
123‧‧‧送出輥
124‧‧‧捲取輥
125‧‧‧吸引輥
126‧‧‧緩衝輥
127‧‧‧導引輥
128‧‧‧吸引泵/基材保持機構
129‧‧‧吸引泵
130‧‧‧CCD照相機
131‧‧‧旋轉編碼器
132‧‧‧拉伸力感測器/第一張力檢測機構
133‧‧‧拉伸力感測器/第二張力檢測機構
140‧‧‧控制裝置/控制機構
141‧‧‧輸入器/輸入機構
151‧‧‧驅動馬達
152‧‧‧驅動馬達
153‧‧‧驅動馬達
154‧‧‧驅動馬達
155‧‧‧驅動馬達
156‧‧‧升降移動裝置/第二升降移動機構
157‧‧‧往復移動裝置
158‧‧‧往復移動裝置
P‧‧‧吸引泵
圖1係本發明之印刷機之主要實施形態的概略構成圖。
圖2係自圖1之箭頭Ⅱ方向觀察之圖。
圖3係圖1之印刷機之控制方塊圖。
圖4係圖1之印刷機之作動步驟流程圖。
雖基於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印刷機之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基於圖式所說明之實施形態。
〈主要實施形態〉
以下將基於圖1~4說明本發明之印刷機之主要實施形態。
如圖1、2所示,在支持台111上成對地配設有導軌112。在成對之前述導軌112間之靠近該導軌112之長度方向中央之前述支持台111的上方配設有於上表面形成有多數個吸引孔之內部中空的載台113。
在前述支持台111與前述載台113之間設置有可分別在上下方向(X方向:圖1中左右方向)、左右方向(Y方向:圖1中紙面垂直方向)、及扭轉方向(θ方向:沿X-Y平面之樞軸移動)調整該載台113之位置的載台位置調整機構即套準調整裝置114,該套準調整裝置114係由滾珠螺桿或線性馬達等驅動以能夠在將上述載台113之上表面維持為水平之狀態下沿水平方向移動者。
如圖1所示,在成對之前述導軌112上之靠近該導軌112之長度方向一端(圖1中靠左)處成對地配設有可沿該導軌112滑動移動之支持框架120。在成對之前述支持框架120間之上方,以能夠朝上下方向移動之方式可旋轉地支持有在外周面纏繞有橡皮布之橡皮布滾筒121。
在前述導軌112之長度方向一端側(圖1中左側)之上方位置可旋轉地配設有在外周面安裝有印版之印版滾筒122,在前述支持框架120位於前述導軌112之長度方向之一端側(圖1中左側)、前述橡皮布滾筒121位於上方時,亦即,在前述橡皮布滾筒121位於退避位置時,該印版滾筒122位於能夠對接於該橡皮布滾筒121之外周面的位置。前述印版滾筒122之附近配設有將油墨供給至該印版滾筒122之未圖示之油墨供給裝置。
具體而言,藉由使前述橡皮布滾筒121位於前述退避位置,並使該橡皮布滾筒121及前述印版滾筒122旋轉,而能夠將對應於該印版滾 筒122之印版之圖案的油墨轉印至該橡皮布滾筒121,藉由使該橡皮布滾筒121位於下方之作動位置,並一邊使前述支持框架120沿前述導軌112滑動移動一邊使該橡皮布滾筒121旋轉,而能夠使該橡皮布滾筒121在前述載台113上轉動。
如圖1、2所示,在成對之前述導軌112上之靠近該導軌112之長度方向另一端(圖1中靠右)處成對地配設有可沿該導軌112滑動移動之滑動框架115。成對之前述滑動框架115間藉由連結桿115a一體地連結。
在成對之前述滑動框架115之對向面之靠上處,成對地安裝有以將前端側朝向下方之方式配向之致動器116之基端側。在成對之前述致動器116之前端成對地安裝有支持塊117。
在成對之前述支持塊117間之靠下處可旋轉地支持有皺褶伸展輥即擠壓輥118,其具備由如聚矽氧橡膠、聚酯橡膠及丁基橡膠等之具有彈性之高分子材料構成的表面。在成對之前述支持塊117間之靠上處,以抵接於前述擠壓輥118之外周面之方式可旋轉地支持有具備具有黏著性之表面的除塵輥即黏著輥119。
具體而言,藉由使前述致動器116作動,並介以前述支持塊117使前述擠壓輥118及前述黏著輥119位於上方之退避位置,而能夠使該擠壓輥118遠離前述載台113之上表面;藉由使該擠壓輥118及該黏著輥119位於下方之作動位置,而能夠使該擠壓輥118抵接於前述載台113之上表面;藉由在該擠壓輥118及該黏著輥119位於作動位置之狀態下使前述滑動框架115沿前述導軌112滑動移動,而能夠使該擠壓輥118在前述載台113上轉動,且能夠使該黏著輥119伴隨著該擠壓輥118之旋轉而隨同轉動。
如圖1所示,在較前述支持台111之前述導軌112之長度方向一端更靠側方位置(圖1中左側)處可旋轉地配設有送出捲取為捲筒狀之捲 筒紙狀的基材1的送出輥123。在較前述支持台111之前述導軌112之長度方向另一端更靠側方位置(圖1中右側)處可旋轉地配設有將經由前述載台113上從前述送出輥123被送出之前述基材1捲取為捲筒狀之捲取輥124。
在前述載台113與前述捲取輥124之間可旋轉地配設有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多數個吸引孔之內部中空的吸引輥125。在前述吸引輥125與前述捲取輥124之間配設有緩衝輥126,其以使與該吸引輥125之間之前述基材1弛緩之方式予以支持且導引該基材。此外,圖1中127為導引輥。
前述載台113上連結有基材保持機構即吸引泵128。前述吸引輥125上連結有吸引泵129。具體而言,藉由使前述吸引泵128作動,而從前述載台113之上表面的吸引孔吸入空氣,能夠一邊將前述基材1支持於該載台113之上表面一邊將其固著脫離自如地吸引保持;藉由使前述吸引泵129作動,而從前述吸引輥125之吸引孔吸入空氣,能夠以在與前述送出輥123之間不使前述基材1鬆弛下將該張力賦予至該基材1之方式利用該吸引輥125一邊固著脫離自如地吸引保持該基材1一邊將其搬送。
如圖1、2所示,在前述滑動框架115之前述連結桿115a上安裝有拍攝前述載台113上之前述基材1的基材位置檢測機構即一對CCD照相機130。
如圖3所示,前述CCD照相機130電性連接於作為控制機構之控制裝置140之輸入部。前述控制裝置140之輸出部分別電性連接於:前述套準調整裝置114、前述致動器116、前述吸引泵128、129、使前述送出輥123正反旋轉之驅動馬達151、使前述捲取輥124旋轉之驅動馬達152、使前述吸引輥125正反旋轉之驅動馬達153、使前述印版滾筒122旋轉之驅動馬達154、使前述橡皮布滾筒121旋轉之驅動馬達155、使 前述橡皮布滾筒121升降移動之第二升降移動機構即升降移動裝置156、使前述支持框架120沿前述導軌112往復移動之線性馬達等之往復移動裝置157、及使前述滑動框架115沿前述導軌112往復移動之線性馬達等之往復移動裝置158。
又,在前述控制裝置140之輸入部處分別電性連接有:旋轉編碼器131,其設置於前述驅動馬達151並檢測前述送出輥123之旋轉相位;第一張力檢測機構即拉伸力感測器132,其設置於前述驅動馬達151並對加諸前述送出輥123之前述基材1之張力予以檢測;第二張力檢測機構即拉伸力感測器133,其設置於前述驅動馬達153並對較前述吸引輥125更靠前述基材1之上游側之張力予以檢測;及作為輸入機構之輸入器141,其將各種資訊輸入至該控制裝置140。
具體而言,前述控制裝置140,基於來自前述CCD照相機130之資訊控制前述套準調整裝置114之作動;基於來自前述拉伸力感測器132、133之資訊控制前述驅動馬達151、153之作動;基於來自前述旋轉編碼器131之資訊控制前述致動器116、前述吸引泵128、前述驅動馬達151~155、前述升降移動裝置156、及前述往復移動裝置157、158等之作動;基於來自前述輸入器141之資訊控制前述吸引泵128、129、及前述驅動馬達151~155等之作動(細節將於下文敘述)。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前述致動器116、前述支持塊117等構成第一升降移動機構;由該第一升降移動機構、前述支持台111、前述導軌112、前述滑動框架115、及前述往復移動裝置158等構成第一往復移動機構;由前述支持台111、前述導軌112、前述支持框架120、前述升降移動裝置156、及前述往復移動裝置157等構成第二往復移動機構;由該第二往復移動機構、前述橡皮布滾筒121、前述印版滾筒122、前述驅動馬達154、155、及前述油墨供給裝置等構成圖案形成機構;由前述送出輥123、及前述驅動馬達151等構成基材送出 機構;由前述捲取輥124、及前述驅動馬達152等構成基材捲取機構;且由前述吸引輥125、前述吸引泵129、及前述驅動馬達153等構成搬送機構。
以下基於圖4說明如以上之本實施形態之印刷機100的作動。
若將意旨為開始運轉之資訊輸入至前述輸入器141,則前述控制裝置140首先基於來自該輸入器141之資訊,使前述吸引泵129作動以將空氣從前述吸引輥125之吸引孔吸入至內部,而將前述基材1吸引保持於該吸引輥125之外周面。
其次,前述控制裝置140基於來自前述旋轉編碼器131及前述拉伸力感測器132、133之資訊,控制前述驅動馬達151~153之作動而使前述輥123~125旋轉,以將前述基材1定位於前述載台113上之特定位置(以上係基材定位步驟S1)。
如此,若前述基材1定位於前述載台113上之特定位置,則前述控制裝置140基於來自前述旋轉編碼器131及前述拉伸力感測器132、133之資訊,使前述吸引泵128作動以將空氣從前述載台113之吸引孔吸入至內部,而將前述基材1吸引保持並支持於該載台113上(以上係基材保持步驟S2)。
繼而,前述控制裝置140在控制前述往復移動裝置158之作動以將前述滑動框架115定位於前述載台113之前述導軌112之長度方向之另一側(圖1中右側)之端部附近的開始位置,且控制前述致動器116之作動以使前述擠壓輥118下降而抵接於前述載台113上之前述基材1後,控制前述往復移動裝置158之作動以使前述擠壓輥118在前述載台113之前述基材1上從前述導軌112之長度方向之另一側(圖1中右側)朝長度方向之一側(圖1中左側)轉動,並使前述滑動框架115沿前述導軌112滑動移動,亦即,使其沿與前述載台113之上表面之前述基材1之表面平行的方向移動。
而後,若前述擠壓輥118到達前述載台113之前述導軌112之長度方向之一側(圖1中左側)之端部的位置,則前述控制裝置140控制前述致動器116之作動以使前述擠壓輥118上升而遠離前述載台113上之前述基材1,且控制前述往復移動裝置158之作動以使前述滑動框架115返回最初之退避位置,而使前述滑動框架115從前述導軌112之長度方向之一側(圖1中左側)朝長度方向之另一側(圖1中右側)滑動移動,亦即,使其沿與前述載台113之上表面之前述基材1之表面平行之方向移動。
藉此,被吸附保持並被支持於前述載台113上之基材1的皺褶伸展而消失,且存在於該基材1上之灰塵或塵埃等附著於前述擠壓輥118之外周面而從該基材1被除去,並附著於伴隨著該擠壓輥118之轉動而隨同轉動之前述黏著輥119之外周面而被回收至該黏著輥119,且前述CCD照相機130伴隨著前述滑動框架115之滑動移動,一邊以檢測相對於前述載台113之前述基材1之位置之方式進行拍攝,一邊與前述輥118、119一起移動,藉此將該載台113上之前述基材1之套準位置資訊提供至前述控制裝置140(以上係基材皺褶伸展及套準確認步驟S3)。
又,前述控制裝置140基於來自前述拉伸力感測器132之資訊控制前述驅動馬達151之作動以使前述送出輥123與該載台113之間之前述基材1的張力弛緩,藉此從該送出輥123以特定長送出前述基材1,且基於來自前述拉伸力感測器133之資訊控制前述驅動馬達152之作動以使前述吸引輥125與該載台113之間之前述基材1的張力弛緩,藉此在吸附保持前述基材1不變之狀態下使該吸引輥125逆轉(圖1中逆時針轉動),從而以特定長拉回該基材1(以上係緩衝區域形成步驟S4)。
其次,前述控制裝置140基於預先輸入之資訊及來自前述CCD照相機130之資訊,控制前述套準調整裝置114之作動,並分別調整該載台113之上下方向(X方向)、左右方向(Y方向)、及扭轉方向(θ方向)之 位置以進行相對於前述筒121、122之前述載台113上之前述基材1之套準。
此時,前述基材1之前述送出輥123與前述載台113之間及前述吸引輥125與前述載台113之間的張力被弛緩,由於其間之鬆弛,因而即便調整前述載台113之上下方向(X方向)、左右方向(Y方向)、及扭轉方向(θ方向)之位置,亦不會產生皺褶(以上係套準調整步驟S5)。
接著,前述控制裝置140在控制前述驅動馬達154、155之作動而使該滾筒121、122旋轉以將對應於前述印版滾筒122之印版之油墨轉印至前述橡皮布滾筒121後,控制前述升降移動裝置156及前述往復移動裝置157之作動而使該橡皮布滾筒121進行升降移動及往復移動以將轉印於該橡皮布滾筒121上之油墨印刷至前述載台113之前述基材1上而在該基材1上形成圖案(以上係印刷步驟S6)。
如此,若在前述載台113上之前述基材1上施以印刷而形成圖案,則前述控制裝置140基於來自前述拉伸力感測器132之資訊控制前述驅動馬達151之作動以使前述送出輥123與該載台113之間之前述基材1的張力恢復至即將弛緩之前之大小,藉此將前述基材1以與已送出之長度相等之長度亦即前述特定長捲回至該送出輥123,且基於來自前述拉伸力感測器133之資訊控制前述驅動馬達152之作動以使前述吸引輥125與該載台113之間之前述基材1的張力恢復至即將弛緩之前之大小,藉此在吸附保持前述基材1不變之狀態下使該吸引輥125正轉(圖1中順時針轉動)而將該基材1以與已拉回之長度相等之長度亦即前述特定長送出(以上係緩衝區域消除步驟S7)。
而後,前述控制裝置140控制前述吸引泵128之作動以使來自前述載台113之吸引孔之空氣的吸入停止,而將該基材1以能夠從該載台113脫離之方式從吸附保持解放(以上係基材解放步驟S8)。
其次,前述控制裝置140基於來自前述旋轉編碼器131及前述拉 伸力感測器132、133之資訊控制前述驅動馬達151~153之作動而使前述輥123~125旋轉並以特定長送出前述基材1以更新前述載台113上之基材1(以上係基材送出步驟S9)。
以下,藉由重複上述之步驟S1~S9之作動,前述基材1一邊被前述捲取輥124捲取一邊依次被形成圖案。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印刷機100可獲得如以下之效果。
(1)由於前述擠壓輥118相對於吸附保持於前述載台113上之基材1轉動,而使該基材1之皺褶伸展而消失,因而能夠利用前述橡皮布滾筒121在該基材1上高品質地印刷油墨,而能夠在該基材1上形成高品質的圖案。
(2)由於能夠介以前述擠壓輥118將存在於前述基材1上之灰塵或塵埃等回收至前述黏著輥119,因而能夠在該基材1上更高品質地印刷油墨,而能夠在該基材1上形成更高品質的圖案。
(3)由於在使前述擠壓輥118及前述黏著輥119往復移動之前述滑動框架115上一體地設置有前述CCD照相機130,因而伴隨著該滑動框架115之滑動移動,能夠一邊以檢測相對於前述載台113之前述基材1之位置之方式進行拍攝,一邊使前述輥118、119一起移動,故而能夠同時進行該載台113上之前述基材1之套準位置資訊的獲得(套準確認)與該基材1之皺褶伸展,而能夠提高作業效率。
(4)由於在將前述基材1吸引保持於前述載台113後,使前述送出輥123與該載台113之間之前述基材1的張力弛緩,且於使前述吸引輥125與該載台113之間之前述基材1的張力弛緩後,進行該基材1之套準,因而即便調整該載台113之上下方向(X方向)、左右方向(Y方向)、及扭轉方向(θ方向)之位置,亦不會在該載台113上之該基材1上產生皺褶,故而能夠利用前述橡皮布滾筒121在該基材1上高品質地印刷油墨,而能夠在該基材1上形成高品質的圖案。
〈其他實施形態〉
此外,作為前述往復移動裝置157、158,除前述之線性馬達以外,亦可應用齒條與小齒輪、滾珠螺桿、及無桿氣缸等。
又,雖在前述實施形態中,將前述擠壓輥118與前述黏著輥119以經常抵接之方式可旋轉地支持於前述支持塊117處,但作為其他之實施形態,例如亦可在上下方向上經由朝向長度方向之長孔將前述擠壓輥118以軸支持於前述支持塊117,藉此在使前述致動器116作動而使前述支持塊117上升從而使該擠壓輥118及前述黏著輥119位於前述退避位置時,經由上述長孔使該擠壓輥118相對於該支持塊117朝下方移動而能夠遠離該黏著輥119,且在使前述支持塊117下降而該擠壓輥118及上述黏著輥119位於前述作動位置時,經由上述長孔使該擠壓輥118相對於該支持塊117朝上方移動而抵接於該黏著輥119。
又,雖在前述實施形態中,在使前述送出輥123正反旋轉之前述驅動馬達151上設置有前述旋轉編碼器131及前述拉伸力感測器132,且在使前述吸引輥125正反旋轉之前述驅動馬達153上設置有前述拉伸力感測器133,而基於來自前述旋轉編碼器131之資訊而檢測前述基材1之送出量,且基於來自前述拉伸力感測器132、133之資訊而檢測前述間部之前述基材1的張力,但作為其他之實施形態,例如亦可省略前述拉伸力感測器132、133而在前述驅動馬達153上設置旋轉編碼器,而基於來自該旋轉編碼器與前述旋轉編碼器131之資訊,檢測前述基材1之送出量及前述各者間之前述基材1的張力。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由於本發明之印刷機能夠在基材上高品質地印刷油墨,而能夠在無關於有無伸縮性之各種基材上形成高品質的圖案,因而於產業上可極其有益地加以利用。
1‧‧‧基材
100‧‧‧印刷機
111‧‧‧支持台
112‧‧‧導軌
113‧‧‧載台
114‧‧‧套準調整裝置/載台位置調整機構
115‧‧‧滑動框架
115a‧‧‧連結桿
116‧‧‧致動器
117‧‧‧支持塊
118‧‧‧擠壓輥/皺褶伸展輥
119‧‧‧黏著輥/除塵輥
120‧‧‧支持框架
121‧‧‧橡皮布滾筒
122‧‧‧印版滾筒
123‧‧‧送出輥
124‧‧‧捲取輥
125‧‧‧吸引輥
126‧‧‧緩衝輥
127‧‧‧導引輥
128‧‧‧吸引泵/基材保持機構
129‧‧‧吸引泵
130‧‧‧CCD照相機
P‧‧‧吸引泵

Claims (4)

  1. 一種印刷機,其具備:基材送出機構,其送出捲筒紙狀之基材;搬送機構,其一邊保持從前述基材送出機構送出之基材一邊將其搬送;載台,其配設於前述基材送出機構與前述搬送機構之間,並利用上表面支持基材;基材保持機構,其使基材保持於前述載台之上表面;載台位置調整機構,其調整前述載台之位置;及圖案形成機構,其在前述載台上之基材上印刷油墨而形成圖案;且其特徵在於具備:控制機構,其在控制前述基材保持機構以使基材保持於前述載台之上表面後,控制該基材送出機構以使前述基材送出機構與前述載台之間之基材的張力弛緩,且控制該搬送機構以使前述載台與前述搬送機構之間之基材的張力弛緩後,控制前述載台位置調整機構以調整前述載台之位置。
  2. 如請求項1之印刷機,其中前述控制機構在控制前述載台位置調整機構以調整前述載台之位置後,控制前述圖案形成機構以在前述載台上之基材上印刷油墨而形成圖案。
  3. 如請求項2之印刷機,其中前述控制機構在控制前述圖案形成機構以在前述載台上之基材上印刷油墨而形成圖案後,控制該基材送出機構以使前述基材送出機構與前述載台之間之基材的張力恢復至即將弛緩之前 之大小,且控制該搬送機構以使前述載台與前述搬送機構之間之基材的張力恢復至即將弛緩之前之大小。
  4. 如請求項3之印刷機,其中前述控制機構,在使前述基材送出機構與前述載台之間之基材的張力弛緩時,控制該基材送出機構以從該基材送出機構朝該載台送出基材,另一方面在使該基材送出機構與該載台之間之基材的張力恢復至即將弛緩之前之大小時,控制該基材送出機構以將基材以與已送出之長度相等之長度從該載台朝該基材送出機構捲回;且在使前述載台與前述搬送機構之間之基材的張力弛緩時,控制該搬送機構以從該搬送機構朝該載台拉回基材,並在使該載台與該搬送機構之間之基材的張力恢復至即將弛緩之前之大小時,控制該搬送機構以將基材以與已拉回之長度相等之長度從該載台朝該搬送機構送出。
TW105106923A 2015-03-13 2016-03-07 印刷機 TWI6983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0132 2015-03-13
JP2015050132A JP6448132B2 (ja) 2015-03-13 2015-03-13 印刷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1312A true TW201641312A (zh) 2016-12-01
TWI698352B TWI698352B (zh) 2020-07-11

Family

ID=5698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6923A TWI698352B (zh) 2015-03-13 2016-03-07 印刷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48132B2 (zh)
KR (1) KR102482313B1 (zh)
CN (1) CN105966961B (zh)
TW (1) TWI6983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7271B (zh) 2018-01-04 2019-08-0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材输送卷绕设备、缓冲材输送方法及模组绑定系统
CN113022100B (zh) * 2021-03-01 2022-05-24 山东华冠智能卡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rfid电子标签天线的成型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9761A (ja) * 1994-07-28 1996-02-13 Nitto Boseki Co Ltd 連続シート印刷位置決め方法及び装置
CN100517080C (zh) * 2006-04-27 2009-07-22 株式会社Orc制作所 搬运装置
JP2008246938A (ja) * 2007-03-30 2008-10-1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精細パターンの印刷方法
CN201102827Y (zh) * 2007-09-11 2008-08-20 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云母纸放卷装置
JP2010023393A (ja) * 2008-07-23 2010-02-0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5439211B2 (ja) * 2010-02-05 2014-03-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印刷方法
KR101170894B1 (ko) * 2010-04-22 2012-08-06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인쇄장치
KR101385874B1 (ko) * 2011-04-01 2014-04-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인쇄 장치 및 인쇄 방법
KR101809001B1 (ko) * 2012-04-03 2017-12-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콘 반송 장치,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형성 방법
JP6112502B2 (ja) * 2012-10-05 2017-04-12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CN103496604B (zh) * 2013-09-27 2016-03-02 汕头万顺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收卷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收卷方法
KR101376160B1 (ko) * 2013-12-05 2014-03-21 엠에스티코리아(주) 롤투롤 필름 처리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82313B1 (ko) 2022-12-29
KR20160110227A (ko) 2016-09-21
JP6448132B2 (ja) 2019-01-09
CN105966961A (zh) 2016-09-28
TWI698352B (zh) 2020-07-11
CN105966961B (zh) 2020-03-24
JP2016168749A (ja) 2016-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39211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印刷方法
JP2011161661A5 (zh)
JP4759305B2 (ja)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US10889103B2 (en) Screen printer and screen printing method
JP2011189668A (ja) マスク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マスク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TW201641312A (zh) 印刷機
JP2006289792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TWI597179B (zh) Indirect gravure printing machine
JP2011189669A (ja) ペーパー部材進行量検出装置、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ペーパー部材進行量検出方法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KR101474759B1 (ko) 스크린 인쇄 장치
JP2016168837A (ja) 印刷機
KR20240028731A (ko) 인쇄기
JP2006289787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KR101597179B1 (ko) 부자재 부착장치
KR20140089819A (ko) 스크린 이동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스크린 인쇄 장치
JP7015938B2 (ja) クリーニングシステム、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11073414A (ja) ロール形態の被印刷物を印刷する印刷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印刷方法
JP2009241268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における反り矯正装置
JP2016196343A (ja) 搬送装置
JP2013082100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2013082101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におけるマスク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6671122B2 (ja) 印刷機
JP2017149148A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JP2018113291A (ja) 製造作業機
JP2006150736A (ja) ワーク拭取り装置及びマーキン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