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41210A - 主軸結構 - Google Patents

主軸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41210A
TW201641210A TW104115976A TW104115976A TW201641210A TW 201641210 A TW201641210 A TW 201641210A TW 104115976 A TW104115976 A TW 104115976A TW 104115976 A TW104115976 A TW 104115976A TW 201641210 A TW201641210 A TW 2016412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rotating shaft
ring portion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5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4776B (zh
Inventor
Lian-Teng Liu
Original Assignee
Wei 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 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 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115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47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41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1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4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4776B/zh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主軸結構,該主軸結構係使用工具機上,其係包括:一本體係設有第一容槽及第一端面;一前蓋係固設於第一端面處,該前蓋係設有第一周面、第一環部、第一凹環部、第一凸環部、第二容室及第二端面;一轉動軸,該前蓋結合於第一端面處後,該轉動軸再係樞設於第一容槽及第一周面處,該轉動軸外周面係設有第二環部,該第二環部係與第一環部相對正,該第二環部係限制第一環部,使該第一環部係位於第一端面及第二環部間,該第二環部係設有第二凸環部及第二凹環部,該第二凸環部係容設於第一凹環部,該第二凹環部係供第一凸環部容設,轉動軸係設有第二周面,該第二周面係與第一周面相樞設,該轉動軸最端部處係設有第三周面;一封設件係設有第四周面以與轉動軸之第三周面相套設,該封設件係封閉第一周面及第二周面間,該封設件係凸伸有環凸部以容設於第二容室內。

Description

主軸結構
本發明係與一主軸結構有關,尤指一種主軸結構係設有本體、前蓋、轉動軸及封設件,該前蓋結合於第一端面處後,該轉動軸再係樞設於第一容槽及第一周面處。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使用於工具機上之主軸結構,如台灣申請專利申請號:103404154,證書號:M484044,專利名稱:具氣冪式擋水裝置之工具機主軸,一種具氣冪式擋水裝置之工具機主軸,包含:一主軸座,其中央穿設有一可轉動之轉動軸心,且主軸座之壁面內設有一進氣通道,該進氣通道一端係連通於一氣體源;以及一防塵蓋,其係設置於該轉動軸心之端部處,該防塵蓋與主軸座間設有一氣冪通道,且該氣冪通道係連通於該進氣通道之另一端;其中,該氣冪通道係沿主軸座之徑向方向設置。
但此習用主軸結構之缺失係在於:
1、該防塵蓋20係會封閉主軸前蓋14之間隙,亦即防塵蓋20與主軸前蓋14係有封閉關係,但此僅有防塵蓋20與主軸前蓋14之封閉關係,防水功效係會不足。
2、請輔以公報之第五圖所示,基本上該防塵蓋20與其它元件間係為鬆配合結構,該防塵蓋20即會有外周面與主軸前蓋14間之間隙及防塵蓋20之內周面與轉動軸心11間之間隙,此二處之間隙係會使各液體進入工具機之主 軸內。
3、請輔以公報之第五圖所示,該主軸結構係需於進氣通道12處連接一氣體源,一般而言工廠內之氣體源基本上應為空氣壓縮機,該空氣壓縮機大都會設於工廠最角落處,該進氣通道12處即需連設有氣體管路而與空氣壓縮機連通,該氣體管路即需有一定長度連接至工廠角落處需相當花費管路成本。
鑑於上述習用之主軸結構之缺失,本發明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之製造、生產及設計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主軸結構之產品產生。
習用主軸結構防液效果係不佳,本發明係與一主軸結構有關,尤指一種主軸結構係設有本體、前蓋、轉動軸及封設件,該前蓋結合於第一端面處後,該轉動軸再係樞設於第一容槽及第一周面處,藉此前蓋係設有第一環部及轉動軸間係設有第二環部而具更佳之防液功效。
一種主軸結構,其係包括:一本體係設有第一容槽及第一端面;一前蓋係固設於第一端面處,該前蓋係設有第一周面、第一環部、第一凹環部、第一凸環部、第二容室及第二端面;一轉動軸,該前蓋結合於第一端面處後,該轉動軸再係樞設於第一容槽及第一周面處,該轉動軸外周面係設有第二環部,該第二環部係與第一環部相對正,該第二環部係限制第一環部,使該第一環部係位於第一端面及第二環部間,該第二環部係設有第二凸環部及第二凹環部,該第二凸環部係容設於第一凹環部,該第二凹環部係供第一凸環部容設,轉動軸係設有第二 周面,該第二周面係與第一周面相樞設,該轉動軸最端部處係設有第三周面;一封設件係設有第四周面以與轉動軸之第三周面相套設,該封設件係封閉第一周面及第二周面間,該封設件係凸伸有環凸部以容設於第二容室內。
該前蓋係組設於本體後,該轉動軸再樞設於本體之第一容槽及前蓋之第一周面處,該轉動軸之第二環部係與前蓋之第一環部相對正,該第二環部係限制第一環部,使該第一環部係位於第一端面及第二環部間,水、液體或切削液若通過前蓋之第一周面及轉動軸之第二周面之間隙後,各液體需繞過第一環部及第二環部所形成之迂迴路徑處而增加各液體進入第一容槽之困難度。該前蓋係設有第二容室,該封設件係設有環凸部,環凸部係容設於第二容室內,各液體需繞過第二容室及環凸部所形成之迂迴路徑而增加各液體進入第一周面及第二周面之困難度。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發明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發明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發明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本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一螺合部
13‧‧‧第一端面
20‧‧‧前蓋
21‧‧‧第一周面
211‧‧‧第一環凹槽
212‧‧‧第二環凹槽
22‧‧‧第一環部
221‧‧‧第一凹環部
222‧‧‧第一凸環部
223‧‧‧第一限制部
23‧‧‧第一容室
24‧‧‧第二容室
25‧‧‧第二端面
26‧‧‧第一穿孔
27‧‧‧第一直徑
28‧‧‧第二直徑
30‧‧‧第一密封環
31‧‧‧第一螺合件
40‧‧‧轉動軸
41‧‧‧凹槽
42‧‧‧第二螺合部
43‧‧‧第三端面
431‧‧‧第三螺合部
44‧‧‧第二環部
441‧‧‧第二凸環部
442‧‧‧第二凹環部
4431‧‧‧第二限制部
45‧‧‧第二周面
451‧‧‧第三環凹槽
452‧‧‧第四環凹槽
46‧‧‧第三周面
50‧‧‧封設件
51‧‧‧第四周面
52‧‧‧第二穿孔
53‧‧‧環凸部
54‧‧‧凹環斜面
55‧‧‧第三容室
60‧‧‧第二密封環
61‧‧‧第二螺合件
71‧‧‧方型塊
711‧‧‧第三穿孔
72‧‧‧第三螺合件
第一圖、係本發明主軸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前蓋之前視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第二圖A-A處剖視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轉動軸之前視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第四圖B-B處之剖視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五圖C處放大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封設件之前視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第七圖D-D處之剖視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主軸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第十圖、係本發明主軸結構之上視圖。
第十一圖、係本發明第十圖E-E處之剖視圖。
第十二圖、係本發明第十一圖F處之放大圖。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所示,第一圖係本發明主軸結構之立體分解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主軸結構,該主軸結構係使用工具機上,其係包括:一本體10,該本體10係設於工具機上,該本體10係設有第一容槽11,該第一容槽11係呈貫穿孔狀,該本體10係設有第一端面13,該第一端面13處係設有複數第一螺合部12,該複數第一螺合部12係以第一容槽11為軸心環狀排列;一前蓋20,請輔以第二圖及第三圖所示,第二圖係本發明前蓋20之立體圖,第三圖係本發明第二圖A-A處剖視圖,該前蓋20係固設於本體10之第一端面13處,該前蓋20係設有第一周面21,該第一周面21內係依序設有第一環凹槽211及第二環凹槽212,該前蓋20係設有第一環部22,該第一環部22係對向第一端面13處,該第一環部22係與第一環凹槽211相互遠離,該第一環部22係設有第一凹環部221、第一凸環部222及第一限制部223,使 該第一環部22斷面略呈T形狀,該前蓋20係設有第一容室23,該第一容室23係對向第一端面13處,該前蓋20係設有第二容室24,該第二容室24係與第一環部22相互遠離,第二容室24係呈V形環槽狀,該前蓋20係設有第二端面25,該第二端面25處係設有複數第一穿孔26,該每一第一穿孔26係對正本體10之每一第一螺合部12,該第一穿孔26之數目係與第一螺合部12相同,該複數第一穿孔26係以第一周面21為軸心呈環狀排列,該第一周面21係具有第一直徑27,該第一限制部223係具有第二直徑28,該第二直徑28係小於第一直徑27;一第一密封環30,該第一密封環30係容設於前蓋30之第一容室23,該第一密封環30係壓抵於第一端面13處,該第一密封環30係呈環圈體狀;複數第一螺合件31,該每一第一螺合件31係套設於每一第一穿孔26處而螺合於本體10之每一第一螺合部12處,使該前蓋20係固設於本體10上;一轉動軸40,請輔以第三圖至第六圖所示,第四圖係本發明轉動軸之前視圖,第五圖係本發明第四圖B-B處之剖視圖,第六圖係本發明五圖C處放大圖,該前蓋20結合於本體10之第一端面13處後,該轉動軸40再係樞設於本體10之第一容槽11及前蓋20之第一周面21處,該轉動軸40與第一容槽11間係設有軸承件,該轉動軸40係快速轉動,該轉動軸40前端係供刀具容設,該轉動軸40前端係設有複數凹槽41,該複數凹槽41係以轉動軸40之軸心呈環狀排列,每一凹槽41內係設有第二螺合部42,該轉動軸40係設有第三端面43,該第三端面43係與第二端面25呈齊平狀,第三端面43處係設有複數第三螺合部431,複數第三螺合部431係以轉動軸40之軸心呈環狀排列,該轉動軸40外周面係設有第二環部44,該第二環部44係與前蓋20之第一環部22 相對正,該第二環部44係限制第一環部22,使該第一環部22係位於第一端面13及第二環部44間,該第二環部44係設有第二凸環部441、第二凹環部442及第二限制部4431,該第二凸環部441係容設於第一凹環部221,該第二凹環部442係供第一凸環部222容設,第二限制部4431係供第一限制部223容設,轉動軸40係設有第二周面45,該第二周面45係與第一周面21相對正,該第二周面45係與第一周面21相樞設且呈鬆配合結構,該第二周面45處係設有第三環凹槽451及第四環凹槽452,第三環凹槽451係與第一環凹槽211相對正而形成第一空間,第四環凹槽452係與第二環凹槽212相對正而形成第二空間,該轉動軸40最端部處係設有第三周面46,第三周面46之外徑係小於第二周面45之外徑;一封設件50,請輔以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第七圖係本發明封設件之前視圖,第八圖係本發明第七圖D-D處之剖視圖,該封設件50係設有第四周面51,該第四周面51係與轉動軸40之第三周面46相套設,該封設件50係封閉前蓋20之第一周面21及轉動軸40之第二周面45間之間隙,該封設件50係對正第一環凹槽211、第二環凹槽212、第三環凹槽451及第四環凹槽452處,該封設件50係設有複數第二穿孔52,該每一第二穿孔52係對正每一第三螺合部431,該封設件50係凸伸有環凸部53,該環凸部53係呈環圈狀,該環凸部53係容設於第二容室24內,該環凸部53係呈V形狀,該封設件50外周面係設有凹環斜面54,該凹環斜面54係呈V形狀,該封設件50係設有第三容室55;一第二密封環60,該第二密封環60係容設於封設件50之第三容室55內,該第二密封環60係壓抵於轉動軸40上,該第二密封環60係呈環圈體狀;複數第二螺合件61,該每一第二螺合件61係穿設於第二穿孔 52內而螺合於轉動軸40之第三螺合部431處,使該封設件50係結合於轉動軸40上;複數方型塊71,該每一方型塊71係容設於轉動軸40之每一凹槽41處,該方型塊71係設有第三穿孔711,該第三穿孔711係與第二螺合部42相對正;複數第三螺合件72,該每一第三螺合件72係穿設於第三穿孔711處而螺合於轉動軸40之第二螺合部42處,使該方型塊71係結合於轉動軸40上。
請繼續參閱第九圖至第十二圖所示,第九圖係本發明主軸結構之立體組合圖,第十圖係本發明主軸結構之上視圖,第十一圖係本發明第十圖E-E處之剖視圖,第十二圖係本發明第十一圖F處之放大圖,該前蓋20係因第一螺合件31而結合於本體10第一端面13處,該第一密封環30係容設於前蓋30之第一容室23,該第一密封環30係壓抵於第一端面13處,該前蓋20先組設後,該轉動軸40再樞設於本體10之第一容槽11及前蓋20之第一周面21處,該第二環部44係與第一環部22相對正,該第一環部22係位於第一端面13及第二環部44間,該封設件50係結合於轉動軸40上,該封設件50及轉動軸40係受動力而快速轉動,該封設件50之環凸部53係容設於第二容室24內,該第二密封環60係容設於封設件50之第三容室55內,該第二密封環60係壓抵於轉動軸40上。
本發明主要原理係在於:該前蓋20係組設於本體10後,該轉動軸40再樞設於本體10之第一容槽11及前蓋20之第一周面21處,因此該前蓋20係可設有第一環部22且該第一環部22係設於本體10之第一端面13及轉動軸40之第二環部44間,第一環部22及第二環部44即會增加主軸結構內部之迂迴路徑。
本發明主軸結構之優點係在於:
1、請參閱第十二圖所示,該前蓋20係組設於本體10後,該轉動軸40再樞設於本體10之第一容槽11及前蓋20之第一周面21處,該轉動軸40之第二環部44係與前蓋20之第一環部22相對正,該第二環部44係限制第一環部22,使該第一環部22係位於第一端面13及第二環部44間,水、液體或切削液若通過前蓋20之第一周面21及轉動軸40之第二周面45之間隙後,各液體需繞過第一環部22及第二環部22所形成之迂迴路徑處而增加各液體進入第一容槽11之困難度。
2、請參閱第十二圖所示,該前蓋20係設有第二容室24,該封設件50係設有環凸部53,環凸部53係容設於第二容室24內,各液體需繞過第二容室24及環凸部53所形成之迂迴路徑而增加各液體進入第一周面21及第二周面45之困難度。
3、由上述第1點及第2點之說明,該前蓋20之第一環部22與轉動軸40之第二環部20係形成迂迴路徑,該封設件50之凸環部53係與前蓋20之第二容室24係有液體之迂迴路徑,亦即前蓋20與轉動軸40間以及前蓋20及封設件50間係形成至少二條迂迴路徑,如此即會增加各液體進入第一容槽11之困難度。
4、該前蓋20之第一環部22係設有第一凹環部221、第一凸環部222及第一限制部223,該轉動軸40之第二環部44係設有第二凸環部441、第二凹環部442及第二限制部4431,該第二凸環部441係容設於第一凹環部221,該第二凹環部442係供第一凸環部222容設,第二限制部4431係供第一限制部223容設,如此水或液體需繞過第一環部22及第二環部22所形成之迂迴路徑而增加困難度。
5、該封設件50之第四周面51與轉動軸40之第三周面46間係設有第二密 封環60,因此該封設件50之第四周面51與轉動軸40之第三周面46間即不會有間隙,當轉動軸40帶動刀具快速轉動時,各液體即不會由此間隙進入主軸結構內。
6、該封設件50係會快速轉動,該封設件50之凹環斜面54係呈V形狀,該凹環斜面54係使各液體接觸凹環斜面54後而受凹環斜面54之斜度及快速轉動之離心力而甩開,該各液體進入本體10之第一容槽11之機率即大為減少。
7、該轉動軸40之第二周面45與前蓋20之第一周面21間係會有加工公差,亦即該前蓋20與轉動軸40間基本上係為鬆配合結構,結構上該各液體即會由轉動軸40之第二周面45與前蓋20之第一周面21間之間隙進入本體10內,該各液體即會進入第三環凹槽451係與第一環凹槽211所形成第一空間以及第四環凹槽452係與第二環凹槽212所形成第二空間內,該第一空間及第二空間具有較大容積,該各液體進入第一空間及第二空間後係會減低進入之速度。
因此本發明之主軸結構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本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一螺合部
13‧‧‧第一端面
20‧‧‧前蓋
30‧‧‧第一密封環
31‧‧‧第一螺合件
40‧‧‧轉動軸
41‧‧‧凹槽
42‧‧‧第二螺合部
50‧‧‧封設件
60‧‧‧第二密封環
61‧‧‧第二螺合件
71‧‧‧方型塊
711‧‧‧第三穿孔
72‧‧‧第三螺合件

Claims (10)

  1. 一種主軸結構,該主軸結構係使用工具機上,其係包括:一本體,該本體係設於工具機上,該本體係設有第一容槽,該第一容槽係呈貫穿孔狀,該本體係設有第一端面,該第一端面處係設有複數第一螺合部,該複數第一螺合部係以第一容槽為軸心環狀排列;一前蓋,該前蓋係固設於本體之第一端面處,該前蓋係設有第一周面,該前蓋係設有第一環部,該第一環部係對向第一端面處,該第一環部係與第一環凹槽相互遠離,該第一環部係設有第一凹環部及第一凸環部,該前蓋係設有第二容室,該第二容室係與第一環部相互遠離,該前蓋係設有第二端面,該第二端面處係設有複數第一穿孔,該每一第一穿孔係對正本體之每一第一螺合部,該複數第一穿孔係以第一周面為軸心呈環狀排列,該第一周面係具有第一直徑,該第一環部係具有第二直徑,該第二直徑係小於第一直徑;複數第一螺合件,該每一第一螺合件係套設於每一第一穿孔處而螺合於本體之每一第一螺合部處,使該前蓋係固設於本體上;一轉動軸,該前蓋結合於本體之第一端面處後,該轉動軸再係樞設於本體之第一容槽及前蓋之第一周面處,該轉動軸係設有第三端面,第三端面處係設有複數第三螺合部,複數第三螺合部係以轉動軸之軸心呈環狀排列,該轉動軸外周面係設有第二環部,該第二環部係與前蓋之第一環部相對正,該第二環部係限制第一環部,使該第一環部係位於第一端面及第二環部間,該第二環部係設有第二凸環部及第二凹環部,該第二凸環部係容設於第一凹環部,該第二凹環部係供第一凸環部容設,轉動軸係設有第二周面,該第二周面係與第一周面相對正,該第二周面係與第一周面相樞設且呈鬆配合結構,該轉動軸最端部處係設有第三周面,第三周面之外徑係 小於第二周面之外徑;一封設件,該封設件係設有第四周面,該第四周面係與轉動軸之第三周面相套設,該封設件係封閉前蓋之第一周面及轉動軸之第二周面間之間隙,該封設件係設有複數第二穿孔,該每一第二穿孔係對正每一第三螺合部,該封設件係凸伸有環凸部,該環凸部係呈環圈狀,該環凸部係容設於第二容室內;複數第二螺合件,該每一第二螺合件係穿設於第二穿孔內而螺合於轉動軸之第三螺合部處,使該封設件係結合於轉動軸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軸結構,其中,該第一周面內係依序設有第一環凹槽及第二環凹槽,該第二周面處係設有第三環凹槽及第四環凹槽,第三環凹槽係與第一環凹槽相對正而形成第一空間,第四環凹槽係與第二環凹槽相對正而形成第二空間,該封設件係對正第一環凹槽、第二環凹槽、第三環凹槽及第四環凹槽處。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軸結構,其中,該第一環部係設有第一限制部,使該第一環部斷面略呈T形狀,該第二環部係設有第二限制部,第二限制部係供第一限制部容設。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軸結構,其中,該前蓋係設有第一容室,該第一容室係對向第一端面處,設有一第一密封環,該第一密封環係容設於前蓋之第一容室,該第一密封環係壓抵於第一端面處,該第一密封環係呈環圈體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軸結構,其中,該第二容室係呈V形環槽狀,該環凸部係呈V形狀。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軸結構,其中,該轉動軸與第一容槽間係設有軸承件,該轉動軸係快速轉動,該轉動軸前端係供刀具容設。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軸結構,其中,該第三端面係與第二端面呈齊平狀。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軸結構,其中,該轉動軸前端係設有複數凹槽,該複數凹槽係以轉動軸之軸心呈環狀排列,每一凹槽內係設有第二螺合部,設有複數方型塊,該每一方型塊係容設於轉動軸之每一凹槽處,該方型塊係設有第三穿孔,該第三穿孔係與第二螺合部相對正;設有複數第三螺合件,該每一第三螺合件係穿設於第三穿孔處而螺合於轉動軸之第二螺合部處,使該方型塊係結合於轉動軸上。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軸結構,其中,該封設件外周面係設有凹環斜面,該凹環斜面係呈V形狀。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主軸結構,其中,該封設件係設有第三容室,設有一第二密封環,該第二密封環係容設於封設件之第三容室內,該第二密封環係壓抵於轉動軸上,該第二密封環係呈環圈體狀。
TW104115976A 2015-05-20 2015-05-20 Spindle structure TWI574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5976A TWI574776B (zh) 2015-05-20 2015-05-20 Spindle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5976A TWI574776B (zh) 2015-05-20 2015-05-20 Spindle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1210A true TW201641210A (zh) 2016-12-01
TWI574776B TWI574776B (zh) 2017-03-21

Family

ID=58055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5976A TWI574776B (zh) 2015-05-20 2015-05-20 Spindle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47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754B (zh) * 2017-09-08 2018-12-21 承紘有限公司 工具機主軸固定機構
CN114789357A (zh) * 2021-11-30 2022-07-26 昆山罗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主轴防水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7034B (zh) * 2018-03-28 2019-01-11 御成工業有限公司 Spindle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3982A (ja) * 2001-03-14 2002-09-17 Brother Ind Ltd 工作機械用主軸装置におけるシール装置
CN101683714B (zh) * 2008-09-26 2011-05-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机床的主轴装置
CN201836393U (zh) * 2010-11-04 2011-05-18 北京精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电主轴的轴端密封装置
CN103683652B (zh) * 2012-09-21 2016-03-0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主轴马达以及盘片驱动装置
DE102013012765A1 (de) * 2013-07-30 2015-02-05 Schuster Maschinenbau Gmbh Spindeleinheit für eine Bearbeitungseinrichtung mit einer Spindelarretierung
TWM487800U (zh) * 2014-04-24 2014-10-11 Posa Machinery Co Ltd 可防水防塵的加工機主軸結構改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754B (zh) * 2017-09-08 2018-12-21 承紘有限公司 工具機主軸固定機構
CN114789357A (zh) * 2021-11-30 2022-07-26 昆山罗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主轴防水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4776B (zh) 2017-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4776B (zh) Spindle structure
CN107110386B (zh) 制冷剂控制阀装置
TWM507323U (zh) 主軸結構
TWI647035B (zh) Spindle structure
TWI661898B (zh) Spindle structure
TW201811484A (zh) 主軸結構
TWI574774B (zh) Spindle structure
TWI647034B (zh) Spindle structure
TWI653399B (zh) Shaft sealing device
TW201946713A (zh) 主軸結構
TWM505369U (zh) 主軸結構
CN110666192B (zh) 主轴结构
CN216065557U (zh) 主轴防水防尘结构
TWI546452B (zh) A high pressure pump with a slim into the oil hole
JPWO2015147252A1 (ja) 止ねじ及び固定構造及び固定方法及び密封構造
CN212761134U (zh) 主轴结构
CN204565132U (zh) 主轴结构
JP6908266B2 (ja) ロータリージョイント内蔵タイプのロータリー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6918105U (zh) 散热轴承
CN203770197U (zh) 径向梳齿密封装置
WO2009007488A1 (es) Racor perfeccionado para unión de tuberías
TWI759182B (zh) 主軸結構
TWM535129U (zh) 主軸結構
TWI768896B (zh) 主軸結構
TWM502101U (zh) 具傾斜入油孔之高壓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