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6192B - 主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主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6192B
CN110666192B CN201810716702.8A CN201810716702A CN110666192B CN 110666192 B CN110666192 B CN 110666192B CN 201810716702 A CN201810716702 A CN 201810716702A CN 110666192 B CN110666192 B CN 1106661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groove
shape
containing groove
peripher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67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6192A (zh
Inventor
张信平
黄国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7167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61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6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6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6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61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70Stationary or movable members for carrying working-spindles for attachment of tools or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轴结构,其包括:一第一本体设有第一容槽及第一入气孔;一第二本体固设于该第一本体一端,该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容槽、第三容槽、第一抵面、第二入气孔及第四容槽;一分配环容设于该第三容槽处,该分配环对正该第二入气孔,该分配环设有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及复数穿槽,每一穿槽使该第一环槽及该第二环槽呈相通状;一转动轴转动地设于该第一容槽、该第二容槽及该分配环处,该转动轴一端设有第三周面及第四周面,该第四周面与该分配环的该第二环槽相对正,该分配环与该转动轴的该第四周面间具有一间隙,该第四周面呈斜面状;该气流依序由该第一入气孔、该第二入气孔、该第一环槽、该复数穿槽及该第二环槽而布设进入该第四周面处;该第四周面与该分配环之内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该第一间隙大于该第二间隙。

Description

主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主轴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案申请号:101203021,证书号:M436524,专利名称:可防水防尘的加工机主轴,该专利案结构在于:一种可防水防尘的加工机主轴,包含:一套管20,空心管结构且一端具有一端缘部22,该端缘部22具有一周面221以及一端缘面222,该端缘部22设置由周面221贯通端缘面222的一气体输入通道23;复数轴承30,设置于该套管20内;一轴件40,穿接于各该轴承30并可相对该套管20转动;一端盖50,具有一通过孔51,该端盖50的一面沿该通过孔51周缘成形一环槽53,该端盖50由异于环槽53的一面开设贯通环槽53的一气体流通道54,该端盖50以该通过孔51套设该轴件40,且该端盖50锁设固定于该套管20的端缘面222,并使该气体流通道54连通该套管20的气体输入通道23;一气流分配挡止环60,容置于该端盖50的环槽53内,且该气流分配挡止环60的周面对应该气体流通道54的位置又设置一气旋槽61;以及一气流源70,连通该端盖50的气体流通道54设置。
但该现有结构的缺失在于:
1、请辅以公报的第四图所示,该气流分配挡止环60容置于该环槽53内,虽该气流分配挡止环60的外周面对应该气体流通道54的位置是设置有一气旋槽61,但该气旋槽61的空间相当小,该气流即较难以均布于该气流分配挡止环60的外周面,如此即会形成该气流分配挡止环60的外周面接近该气体流通道54处的气流较大,而越远离该气体流通道54处的气流较小。
2、该气流分配挡止环60应是以紧配合设于该轴件40的外周面,如此即需将该气流分配挡止环60以外力设于人轴件40之外周面,而增加组装的困难度。
另一中国台湾专利案申请号:103209154,证书号:M489044,专利名称:具气幂式挡水装置的工具机主轴,请辅以公报的第五图所示,该流通间隙151较小,亦有气流会无法均布的缺失,而具有相同上述第1点的缺失。
有鉴于上述现有结构的缺失,本发明人藉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制造、生产及设计经验,终于有一能解决其弊端的主轴结构的产品问世。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轴结构,其有一分配环,该气流进入该分配环处即具有一暂存空间,暂存于该分配环处的该气流即可由该转动轴的该第四周面及该分配环之间的环状间隙排出该主轴结构外,该分配环具有均布该气流的功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轴结构,它包括:
一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设于工具机上,该第一本体设有第一容槽,该第一本体设有第一入气孔,该第一入气孔与一气流源相连接;
一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固设于该第一本体一端,该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容槽,该第二容槽与该第一容槽相对正,该第二容槽呈圆穿孔状,该第二容槽一端设有第三容槽,该第三容槽与该第二容槽呈相通状,该第三容槽呈圆环槽状,该第三容槽之直径大于该第二容槽之直径,使该第三容槽之底部设有第一抵面,该第一抵面设于该第二容槽与该第三容槽间,该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入气孔,该第二入气孔与该第一入气孔相对正且相连通,该第二入气孔并连通该第三容槽;
一分配环,该分配环容设于该第二本体之该第三容槽处,该分配环对正该第二入气孔,该分配环之外周面设有第一环槽,该第一环槽与该第二入气孔呈相对正,该第一环槽呈凹环槽状,该分配环之内周面设有第二环槽,该第二环槽呈凹环槽状,该分配环上设有复数穿槽,每一穿槽贯穿该分配环,亦即每一穿槽使该第一环槽及该第二环槽呈相通状;
一转动轴,该转动轴穿设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容槽、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容槽及该分配环处,该转动轴于该第一容槽及该第二容槽内转动,该转动轴一端设有第四周面,该第四周面与该分配环的内周面及该第二环槽相对正,该分配环与该转动轴的该第四周面间具有一间隙,该第四周面呈斜面状,亦即该第四周面越往外部该第四周面的外直径最小;
该气流依序由该第一入气孔、该第二入气孔、该第一环槽、该复数穿槽及该第二环槽而布设进入该转动轴的该第四周面处;
一前盖,该前盖固设结合于该第二本体的端部处,该前盖供该转动轴一端凸伸且该转动轴可相对该前盖转动,即该转动轴依序贯穿转动地设于该前盖、该分配环、该第二容槽及该第一容槽处;
该第四周面与该分配环的内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该第一间隙大于该第二间隙。
该第一容槽呈穿孔状,该第一容槽呈贯穿状,该第一入气孔设于该第一容槽一侧,该第一入气孔呈穿孔状,该第二入气孔之断面呈圆孔状,该第二入气孔呈L型路径状,该第二本体设有一第一螺孔,该第一螺孔与该第二入气孔呈相通状,该第一螺孔端部处呈内螺纹状,设有一第一螺合件,该第一螺合件结合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一螺孔的端部处,使该第一螺孔呈封闭状,该第一螺合件呈外螺纹状。
该分配环之端面与该第一抵面相靠抵,该分配环为圆环体状,该分配环可具弹性或不具弹性状,该分配环的外周面与该第三容槽的内周面间可具有间隙或不具间隙,该分配环的断面呈H字型状,该第二环槽与该第一环槽相对该分配环呈相对称状,该穿槽呈圆穿孔状,该复数穿槽呈环状排列状,所有该穿槽均不对正该第二入气孔或其一穿槽对正该第二入气孔。
该第二容槽另端设有第四容槽,该第四容槽与该第二容槽呈相通状,该第四容槽呈圆环槽状,该第四容槽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容槽的直径,使该第四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抵面,该第二抵面设于该第二容槽与该第四容槽间;该转动轴一端设有第三周面;设有一第一弹性油封,该第一弹性油封容设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四容槽处,该第一弹性油封的端部与该第二抵面相靠抵,该第一弹性油封具外张弹性,该第一弹性油封与该二本体的该第四容槽间即不具间隙,该转动轴穿设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容槽、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容槽、该分配环及该第一弹性油封处。
该第一弹性油封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第四环体及扣环;该第一环体呈圆环体状,该第一环体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周面,该第一周面即为该第一弹性油封的外周面,该第一周面与该第四容槽的内周面相靠抵,该第一周面与该第四容槽间即不具间隙;该第二环体呈圆环体状,该第二环体容设于该第一环体内;该第三环体呈圆环体状,该第三环体容设于该第一环体内,该第二环体设于该第一环体及该第三环体间,该第一环体、该第二环体及该第三环体略组设成C型状,该第三环体的内周面设有第二周面,该第二周面即为该第一弹性油封的内周面,该第三环体断面呈V型体状,使该第二周面具有最小面积状;该第四环体呈圆环体状,该第四环体容设于该第一环体、该第二环体及该第三环体内,使该第一环体、该第二环体及该第三环体相组设,且使该第一环体及该第三环体具外张弹性;该扣环呈圆环体状,该扣环扣合于该第三环体的外周面,该第三周面与该第一弹性油封的该第二周面相靠抵,该第二周面弹性压抵于该第三周面上。
该第四周面的一端靠抵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一抵面处,该转动轴设有第五周面,该第五周面的直径小于该第四周面的直径使该设有第三抵面;该前盖并限制该第三抵面,使该转动轴不脱出该前盖外,该前盖与该转动轴的该第五周面及该第三抵面间形成L型气流通道。
设有一第二弹性油封,该第二弹性油封容设于该第一本体内,该第二弹性油封对正于该转动轴另端。
设有一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设于该第一本体的另端部处,该动力机构凸露于该第一本体外,该动力机构与该转动轴相套设,当该动力机构受驱动时,该动力机构带动该转动轴转动。
其中,该第一弹性油封可以一组常用的迷宫环取代之。
该第二本体设有第二螺孔,该第二螺孔与第二本体的该第三容槽呈相通状,该第二螺孔与该第一螺孔呈相对称状,该第二螺孔的端部处呈内螺纹状,该分配环的该第一环槽即与该第一螺孔及该第二螺孔皆呈相对正状,设有一第二螺合件,该第二螺合件结合于该第二螺孔的端部处,该第二螺合件设有穿孔,该穿孔使该第三容槽与外部呈相通状,该穿孔即可供部份气流排出该主轴结构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入气孔与一气流源相连接,该气流即依序由该第一入气孔、该第二本体之该第二入气孔、该分配环而进入该转动轴的该第四周面处,该气流进入该分配环处即具有一暂存空间,暂存于该分配环处的该气流即可由该转动轴之该第四周面及该分配环之间的环状间隙排出该主轴结构外,以防止该粉尘或切削液进入该主轴结构内部,该分配环具有均布该第四周面处的该气流之功效。该分配环容设该第三容槽内,该分配环的外周面设有第一环槽,该分配环的内周面设有第二环槽,该分配环上设有复数穿槽,每一穿槽使该第一环槽及该第二环槽呈相通状,使该分配环具有暂存且均布该气流的功效。
为对本发明的功效完全了解,兹配合图式及图号就本发明的结构、组成说明于后,惟以下所述者仅为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饰变更皆仍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主轴结构部份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主轴结构第一弹性油封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主轴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7是本发明主轴结构的前视图。
图8是本发明图7中C-C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图8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图8中E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图8中F处的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图12中F处的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部份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图15中G处的放大图。
10第一本体 11第一容槽
12第一入气孔
20第二本体 21第二容槽
22第三容槽 23第一抵面
24第二入气孔 25第一螺孔
26第四容槽 27第二抵面
28第二螺孔
30分配环 31第一环槽
32第二环槽 33穿槽
40第一螺合件 41第二螺合件
411穿孔
50第一弹性油封 51第一环体
511第一周面 52第二环体
53第三环体 531第二周面
54第四环体 55扣环
60转动轴 61第三周面
62第四周面 63第五周面
64第三抵面 65第一间隙
66第二间隙 67气流通道
70前盖 80第二弹性油封
90动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图1是本发明主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主轴结构部份元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主轴结构第一弹性油封50的侧视图,图4是本发明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图4中B处的放大图,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主轴结构,其包括:
一第一本体10,该第一本体10设于工具机上,该第一本体10设有第一容槽11,该第一容槽11呈穿孔状,该第一容槽11呈贯穿状,该第一本体10设有第一入气孔12,该第一入气孔12与一气流源相连接,该第一入气孔12设于该第一容槽11一侧,该第一入气孔12呈穿孔状;
一第二本体20,请辅以图2所示,该第二本体20固设于该第一本体10一端,该第二本体20设有第二容槽21,该第二容槽21与该第一容槽11相对正,该第二容槽21呈圆穿孔状,该第二容槽21一端设有第三容槽22,该第三容槽22与该第二容槽21呈相通状,该第三容槽22呈圆环槽状,该第三容槽22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容槽21的直径,使该第三容槽22的底部设有第一抵面23,该第一抵面23设于该第二容槽21与该第三容槽22间,该第二本体20设有第二入气孔24,该第二入气孔24与该第一入气孔12相对正且相连通,该第二入气孔24并连通该第三容槽22,该第二入气孔24断面呈圆孔状,该第二入气孔24呈L型路径状,该第二本体20设有一第一螺孔25,该第一螺孔25与该第二入气孔24呈相通状,该第一螺孔25端部处呈内螺纹状,该第二容槽21另端设有第四容槽26,该第四容槽26与该第二容槽21呈相通状,该第四容槽26呈圆环槽状,该第四容槽26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容槽21的直径,使该第四容槽26的底部设有第二抵面27,该第二抵面27设于该第二容槽21与该第四容槽26间;
一分配环30,请辅以图2所示,该分配环30容设于该第二本体20的该第三容槽22处,该分配环30对正该第二入气孔24,该分配环30的端面与该第一抵面23相靠抵,该分配环30为圆环体状,该分配环30可略具弹性或不具弹性状,该分配环30的外周面与该第三容槽22的内周面间可具有间隙或不具间隙,该分配环30的外周面设有第一环槽31,该第一环槽31与该第二入气孔24呈相对正,该第一环槽31呈凹环槽状,该分配环30的内周面设有第二环槽32,该第二环槽32呈凹环槽状,使该分配环30的断面略呈H字型状,该第二环槽32与该第一环槽31相对该分配环30呈相对称状,该分配环30上设有复数穿槽33,每一穿槽33贯穿该分配环30,亦即每一穿槽33使该第一环槽31及该第二环槽32呈相通状,该穿槽33呈圆穿孔状,该复数穿槽33呈环状排列状,所有该穿槽33均不对正该第二入气孔24或其一穿槽33对正该第二入气孔24;
一第一螺合件40,该第一螺合件40结合于该第二本体20的该第一螺孔25的端部处,使该第一螺孔25呈封闭状,该第一螺合件40呈外螺纹状;
一第一弹性油封50,该第一弹性油封50容设于该第二本体20的该第四容槽26处,该第一弹性油封50的端部与该第二抵面27相靠抵,该第一弹性油封50略具外张弹性,该第一弹性油封50与该二本体20的该第四容槽26间即不具间隙,请辅以图3至图5所示,该第一弹性油封50包括第一环体51、第二环体52、第三环体53、第四环体54及扣环55;
该第一环体51呈圆环体状,该第一环体51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周面511,该第一周面511即为该第一弹性油封50的外周面,该第一周面511与该第四容槽26的内周面相靠抵,该第一周面511与该第四容槽26间即不具间隙;
该第二环体52呈圆环体状,该第二环体52容设于该第一环体51内;
该第三环体53呈圆环体状,该第三环体53容设于该第一环体51内,该第二环体52设于该第一环体51及该第三环体53间,该第一环体51、该第二环体52及该第三环体54略组设成C型状,该第三环体53的内周面设有第二周面531,该第二周面531即为该第一弹性油封50的内周面,该第三环体53断面略呈V型体状,使该第二周面531具有最小面积状;
该第四环体54呈圆环体状,该第四环体54容设于该第一环体51、该第二环体52及该第三环体53内,使该第一环体51、该第二环体52及该第三环体53相组设,且使该第一环体51及该第三环体53略具外张弹性;
该扣环55呈圆环体状,该扣环55扣合于该第三环体53的外周面;
一转动轴60,该转动轴60穿设于该第一本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该第二本体20的该第二容槽21、该分配环30及该第一弹性油封50处,该转动轴60于该第一容槽11及该第二容槽21内转动,该转动轴60一端设有第三周面61及第四周面62,该第三周面61与该第一弹性油封50的该第二周面531相靠抵,该第二周面531略弹性压抵于该第三周面61上,该第四周面62与该分配环30的内周面及该第二环槽32相对正,该分配环30与该转动轴60的该第四周面62间具有一间隙,该第四周面62呈斜面状,亦即该第四周面62越往外部该第四周面62的外直径最小,该第四周面62的一端靠抵于该第二本体20的该第一抵面23处,该转动轴60设有第五周面63,该第五周面63的直径小于该第四周面62的直径使该设有第三抵面64;绿色字体是否改为:,其所形成的轴肩为第三抵面64。
该气流依序由该第一入气孔12、该第二入气孔24、该第一环槽31、该复数穿槽33及该第二环槽32而布设进入该转动轴60的该第四周面62处;
一前盖70,该前盖70固设结合于该第二本体20的端部处,该前盖70供该转动轴60一端凸伸且该转动轴可相对该前盖转动,即该转动轴60依序贯穿转动地设于该前盖70、该分配环30、该第二容槽21、该第一弹性油封50及该第一容槽11处,该前盖70并限制该第三抵面64,使该转动轴60不脱出该前盖70外;
请配合图10所示,该第四周面62与该分配环30的内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65及第二间隙66,该第一间隙65大于该第二间隙66,该前盖70与该转动轴60的该第五周面63及该第三抵面64间形成L型气流通道67。
一第二弹性油封80,该第二弹性油封80容设于该第一本体10内,该第二弹性油封80与该第一弹性油封50相远离,该第二弹性油封80对正于该转动轴60另端,该第二弹性油封80的结构与该第一弹性油封50相同;
一动力机构90,该动力机构90设于该第一本体10的另端部处,该动力机构90凸露于该第一本体10外,该动力机构90与该转动轴60相套设,当该动力机构90受驱动时,该动力机构90带动该转动轴60转动。
请继续参阅图6至图8所示,图6是本发明主轴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发明主轴结构的前视图,第图8是本发明图7中C-C处的剖视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二本体20固设结合于该第一本体10一端,该分配环30容设于该第二本体20的该第三容槽22处,该第一螺合件40结合于该第一螺孔25的端部处,使该第一螺孔25呈封闭状,该第一弹性油封50容设于该第四容槽26处,该转动轴60贯穿转动地设于该第一容槽11、该第二容槽21、该分配环30及该第一弹性油封50处,该前盖70固设结合于该第二本体20的端部处,该前盖70供该转动轴60一端凸伸且该转动轴绕该前盖转动,该第二弹性油封80容设于该第一本体10内,该第二弹性油封80对正于该转动轴60另端,该动力机构90设于该第一本体10的另端处,该动力机构90凸露于该第一本体10外,该动力机构90与该转动轴60相套设。
请参阅图9所示,图9是本发明图8中D处的放大图,该第二本体20固设结合于该第一本体10一端,该第二本体20的该第二入气孔24与该第一入气孔12相对正,该分配环30容设于该第三容槽22处,该第一螺合件40结合于该第一螺孔25的端部处,使该第一螺孔25呈封闭状。
请参阅图10所示,图10是本发明图8中E处的放大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四周面62呈斜面状,该第四周面62与该分配环30的内周面间具有第一间隙65及第二间隙66,该第一间隙65大于该第二间隙66,该前盖70与该第五周面63及该第三抵面64间形成L型气流通道67。
请继续参阅图11所示,图11是本发明图8中F处的放大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一弹性油封50容设于该第四容槽26处,该第一周面511与该第四容槽26的内周面相靠抵,该转动轴60依序贯穿转动地设于该前盖70、该分配环30、该第二容槽21、该第一弹性油封50及该第一容槽11处,该第三周面61与该第一弹性油封50的该第二周面531相互靠抵。
请继续参阅图12及图13所示,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3是本发明图12中F处的放大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一弹性油封50可以一组常用迷宫环取代之,亦具相同功效。
请继续参阅图14至图16所示,图1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部份元件的立体分解图,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6是本发明图15中G处的放大图,由图示可清楚所示,该第二本体20设有第二螺孔28,该第二螺孔28与第二本体20的该第三容槽22呈相通状,该第二螺孔28与该第一螺孔25呈相对称状,该第二螺孔28的端部处呈内螺纹状,该分配环30的该第一环槽31即与该第一螺孔25及该第二螺孔28皆呈相对正状,设有一第二螺合件41,该第二螺合件41结合于该第二螺孔28的端部处,该第二螺合件41设有穿孔411,该穿孔411使该第三容槽22与外部呈相通状,该穿孔411即可供部份气流排出该主轴结构外。
本发明主轴结构的优点在于:
1、该第一本体10的该第一入气孔12与一气流源相连接,该气流即依序由该第一入气孔12、该第二本体20的该第二入气孔24、该分配环30而进入该转动轴60的该第四周面62处,该气流进入该分配环30处即具有一暂存空间,当该转动轴60随该动力机构90于该第一容槽11及该第二容槽21内转动时,暂存于该分配环30处的该气流即可由该转动轴60的该第四周面62及该分配环30之间的环状间隙排出该主轴结构外,以防止该粉尘或切削液进入该主轴结构内部的情形,该分配环30具有均布该第四周面62处的该气流的功效。
2、该分配环30容设该第三容槽22内,该分配环30的外周面设有第一环槽31,该分配环30的内周面设有第二环槽32,使该分配环30的断面略呈H字型状,该分配环30上设有复数穿槽33,每一穿槽33使该第一环槽31及该第二环槽32呈相通状,使该分配环30具有暂存且均布该气流的功效。
3、一般而言,该气流多少会有湿气,因该第四周面62呈斜面状,该第四周面62与该分配环30的内周面间具有第一间隙65及第二间隙66,该第一间隙65大于该第二间隙66,因此该气流会几乎全部由该第一间隙65排出该主轴结构外部,该气流由该第二间隙66流入该主轴结构内部之机率即相当低,如此即可大幅降该气流的湿气进入该主轴结构的内部而腐蚀零件。
4、该前盖70与该第五周面63及该第三抵面64间形成L型气流通道,粉尘或切削液由该气流通道67进入该转动轴60的第四周面62的机率即较低。
5、该第一弹性油封50系略具外张弹性,该第一弹性油封50与该二本体20的该第四容槽26间即不具间隙,且该第一弹性油封50略弹性压抵于该转动轴60的该第三周面61上,该气流进入该第一本体10内部的机率即非常低。
因此本发明的主轴结构具有产业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诚能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Claims (10)

1.一种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设于工具机上,该第一本体设有第一容槽,该第一本体设有第一入气孔,该第一入气孔与一气流源相连接;
一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固设于该第一本体一端,该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容槽,该第二容槽与该第一容槽相对正,该第二容槽呈圆穿孔状,该第二容槽一端设有第三容槽,该第三容槽与该第二容槽呈相通状,该第三容槽呈圆环槽状,该第三容槽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容槽的直径,使该第三容槽的底部设有第一抵面,该第一抵面设于该第二容槽与该第三容槽间,该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入气孔,该第二入气孔与该第一入气孔相对正且相连通,该第二入气孔并连通该第三容槽;
一分配环,该分配环容设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三容槽处,该分配环对正该第二入气孔,该分配环的外周面设有第一环槽,该第一环槽与该第二入气孔呈相对正,该第一环槽呈凹环槽状,该分配环的内周面设有第二环槽,该第二环槽呈凹环槽状,该分配环上设有复数穿槽,每一穿槽贯穿该分配环,亦即每一穿槽使该第一环槽及该第二环槽呈相通状;
一转动轴,该转动轴穿设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容槽、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容槽及该分配环处,该转动轴于该第一容槽及该第二容槽内转动,该转动轴一端设有第四周面,该第四周面与该分配环的内周面及该第二环槽相对正,该分配环与该转动轴的该第四周面间具有一间隙,该第四周面呈斜面状,亦即该第四周面越往外部该第四周面的外直径最小;
该气流依序由该第一入气孔、该第二入气孔、该第一环槽、该复数穿槽及该第二环槽而布设进入该转动轴的该第四周面处;
一前盖,该前盖固设结合于该第二本体的端部处,该前盖供该转动轴一端凸伸且该转动轴可相对该前盖转动,即该转动轴依序贯穿且转动地设于该前盖、该分配环、该第二容槽及该第一容槽处;
该第四周面与该分配环的内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该第一间隙大于该第二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槽呈穿孔状,该第一容槽呈贯穿状,该第一入气孔设于该第一容槽一侧,该第一入气孔呈穿孔状,该第二入气孔的断面呈圆孔状,该第二入气孔呈L型路径状,该第二本体设有一第一螺孔,该第一螺孔与该第二入气孔呈相通状,该第一螺孔端部处呈内螺纹状,设有一第一螺合件,该第一螺合件结合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一螺孔的端部处,使该第一螺孔呈封闭状,该第一螺合件呈外螺纹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分配环的端面与该第一抵面相靠抵,该分配环为圆环体状,该分配环具弹性或不具弹性状,该分配环的外周面与该第三容槽的内周面间可具有间隙或不具间隙,该分配环的断面呈H字型状,该第二环槽与该第一环槽相对该分配环呈相对称状,该穿槽呈圆穿孔状,该复数穿槽呈环状排列状,所有该穿槽均不对正该第二入气孔或其一穿槽对正该第二入气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容槽另端设有第四容槽,该第四容槽与该第二容槽呈相通状,该第四容槽呈圆环槽状,该第四容槽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容槽的直径,使该第四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抵面,该第二抵面设于该第二容槽与该第四容槽间;该转动轴一端设有第三周面;设有一第一弹性油封,该第一弹性油封容设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四容槽处,该第一弹性油封的端部与该第二抵面相靠抵,该第一弹性油封具外张弹性,该第一弹性油封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四容槽间即不具间隙,该转动轴穿设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容槽、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容槽、该分配环及该第一弹性油封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油封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第四环体及扣环;该第一环体呈圆环体状,该第一环体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周面,该第一周面即为该第一弹性油封的外周面,该第一周面与该第四容槽的内周面相靠抵,该第一周面与该第四容槽间即不具间隙;该第二环体呈圆环体状,该第二环体容设于该第一环体内;该第三环体呈圆环体状,该第三环体容设于该第一环体内,该第二环体设于该第一环体及该第三环体间,该第一环体、该第二环体及该第三环体组设成C型状,该第三环体的内周面设有第二周面,该第二周面即为该第一弹性油封的内周面,该第三环体断面呈V型体状,使该第二周面具有最小面积状;该第四环体呈圆环体状,该第四环体容设于该第一环体、该第二环体及该第三环体内,使该第一环体、该第二环体及该第三环体相组设,且使该第一环体及该第三环体具外张弹性;该扣环呈圆环体状,该扣环扣合于该第三环体的外周面,该第三周面与该第一弹性油封的该第二周面相靠抵,该第二周面弹性压抵于该第三周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周面的一端靠抵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一抵面处,该转动轴设有第五周面,该第五周面的直径小于该第四周面的直径使该设有第三抵面;该前盖并限制该第三抵面,使该转动轴不脱出该前盖外,该前盖与该转动轴的该第五周面及该第三抵面间形成L型气流通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第二弹性油封,该第二弹性油封容设于该第一本体内,该第二弹性油封对正于该转动轴另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设于该第一本体的另端部处,该动力机构凸露于该第一本体外,该动力机构与该转动轴相套设,当该动力机构受驱动时,该动力机构带动该转动轴转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弹性油封可以一组常用的迷宫环取代之。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本体设有第二螺孔,该第二螺孔与第二本体的该第三容槽呈相通状,该第二螺孔与该第一螺孔呈相对称状,该第二螺孔的端部处呈内螺纹状,该分配环的该第一环槽即与该第一螺孔及该第二螺孔皆呈相对正状,设有一第二螺合件,该第二螺合件结合于该第二螺孔的端部处,该第二螺合件设有穿孔,该穿孔使该第三容槽与外部呈相通状,该穿孔即可供部份气流排出该主轴结构外。
CN201810716702.8A 2018-07-03 2018-07-03 主轴结构 Active CN1106661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6702.8A CN110666192B (zh) 2018-07-03 2018-07-03 主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6702.8A CN110666192B (zh) 2018-07-03 2018-07-03 主轴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6192A CN110666192A (zh) 2020-01-10
CN110666192B true CN110666192B (zh) 2020-08-18

Family

ID=69065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6702.8A Active CN110666192B (zh) 2018-07-03 2018-07-03 主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619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80926U (zh) * 2010-10-26 2011-06-29 北京北航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箱体式后置电机液体动静压轴承电主轴
CN201988723U (zh) * 2011-03-28 2011-09-28 广州市昊志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电主轴的下轴承座机构
JP2011240416A (ja) * 2010-05-14 2011-12-01 Jtekt Corp 工作機械の主軸装置
TWM436524U (en) * 2012-02-20 2012-09-01 Posa Machinery Co Ltd Water-proof and dust-proof processing machine main shaft
CN103737408A (zh) * 2013-12-31 2014-04-23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直联主轴
TWM489044U (en) * 2014-05-23 2014-11-01 Royal Prec Tools Corporation Spindle of machine tool with air-curtain water blocking device
CN107116235A (zh) * 2017-05-19 2017-09-01 深圳市爱贝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主轴
EP3043957B1 (en) * 2013-09-13 2017-11-22 Colibri Spindles Ltd. Fluid powered spindl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40416A (ja) * 2010-05-14 2011-12-01 Jtekt Corp 工作機械の主軸装置
CN201880926U (zh) * 2010-10-26 2011-06-29 北京北航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箱体式后置电机液体动静压轴承电主轴
CN201988723U (zh) * 2011-03-28 2011-09-28 广州市昊志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电主轴的下轴承座机构
TWM436524U (en) * 2012-02-20 2012-09-01 Posa Machinery Co Ltd Water-proof and dust-proof processing machine main shaft
EP3043957B1 (en) * 2013-09-13 2017-11-22 Colibri Spindles Ltd. Fluid powered spindle
CN103737408A (zh) * 2013-12-31 2014-04-23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直联主轴
TWM489044U (en) * 2014-05-23 2014-11-01 Royal Prec Tools Corporation Spindle of machine tool with air-curtain water blocking device
CN107116235A (zh) * 2017-05-19 2017-09-01 深圳市爱贝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主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6192A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2853B2 (en) Rotat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ame
JP2002266880A (ja) 玉軸受のシール構造
US6567268B1 (en) Cooling fan with magnetic liquid
CN110666192B (zh) 主轴结构
JPWO2016185885A1 (ja) ボールねじ
TWI574776B (zh) Spindle structure
TW201946713A (zh) 主軸結構
TW202021722A (zh) 主軸結構
TWM507323U (zh) 主軸結構
EP3124805B1 (en) Sealing structure
CN216065557U (zh) 主轴防水防尘结构
US9470249B2 (en) Cylinder
US8186687B2 (en) Cartridge seal device
CN212761134U (zh) 主轴结构
US20120261489A1 (en) Atomizing nozzle with anti-leakage function
TWI574774B (zh) Spindle structure
JP2010261466A (ja) ガス栓
JP2019027511A (ja) 密封装置
CN203770410U (zh) 双外圈角接触滚珠丝母轴承组件
JP2017116066A (ja) 潤滑剤供給部品の取付構造、取付部品
TWM505369U (zh) 主軸結構
US7636210B1 (en) Ocular focus device for a sight
CN215059466U (zh) 迷宫环
TWI693354B (zh) 迷宮環
US20130026405A1 (en) Rotary valve and rotary valve se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