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7118A - 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 - Google Patents
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37118A TW201637118A TW104110948A TW104110948A TW201637118A TW 201637118 A TW201637118 A TW 201637118A TW 104110948 A TW104110948 A TW 104110948A TW 104110948 A TW104110948 A TW 104110948A TW 201637118 A TW201637118 A TW 20163711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rotating
- positioning
- groove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包括旋轉承載單元、上吸排氣單元、下吸排氣單元以及驅動單元,其中驅動單元連接及帶動旋轉承載單沿平面旋轉,再進一步配合上吸排氣單元、下吸排氣單元以將電子工件依據極性方向翻轉及定位之目的。本發明有效簡化整體迴轉極性流程及裝置的複雜度,降低零件使用數量,且整體系統組裝更換快速及方便保養之優勢,以及有效取代傳統人工及機械手臂翻轉的步驟,減化所需時間,提升電子工件翻轉定位之效率。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電子工件的測試裝置,尤為一種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
在電子工件製程中,因各製程步驟間無法避免的原因而產生缺陷,因此為維持產品品質的穩定,須針對所生產之電子工件進行缺陷檢測,以根據檢測之結果來分析造成這些缺陷之原因並進一步掌握,以達到提升電子工件製程良率以及可靠度之目的。
其中,當各電子工件於電性檢測後,因接腳的極性不同而導致電子工件具有方向性,為使後續步驟達到方便、一致時,電子工件之極性方向須要保持同一方向,因此往往使用機械手臂或人工方式逐一對電子工件進行檢查及翻轉定位,於此人工方式不但減緩整體速度和人力工時之外,機械手臂之零件複雜程度以導致保養維修的成本甚高,與整體所須之設備空間亦相對較龐大,故如何簡化整體迴轉極性系統的複雜度、達更換快速及方便保養之目的,以及有效取代傳統以人工及機械手臂翻轉的步驟,以減化流程所需時間,提升電子工件翻轉定位之速率,為各方所欲解決之課題。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電子工件之製造方法的技術仍有諸多缺失,實非一良善之設計,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發明提供一種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包括旋轉承載單元、上吸排氣單元、下吸排氣單元以及驅動單元,其中旋轉承載單元,於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設有一凹槽,凹槽提供承載一電子工件,上吸排氣單元,設於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凹槽的一距離處,當上吸排氣單元吸氣時,係將電子工件吸起,下吸排氣單元,設於旋轉承載單元之另一側的一距離處,並與凹槽連接,當下吸排氣單元吸氣時,係將電子工件吸附於凹槽內,以及驅動單元,驅動單元與旋轉承載單元連接,並帶動旋轉承載單元沿一平面旋轉。
本發明提供的另一種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包括旋轉承載單元、上吸排氣單元、下吸排氣單元以及驅動單元,其中旋轉承載單元,於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設有一凹槽,凹槽提供承載一電子工件,旋轉承載單元之另一側設有一被動輪,係帶動旋轉承載單元沿一平面旋轉,一上吸排氣單元,設於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凹槽的一距離處,當上吸排氣單元吸氣時,係將電子工件吸起,一下吸排氣單元,設於旋轉承載單元之另一側的一距離處,並與凹槽連接,當下吸排氣單元吸氣時,係將電子工件吸附於凹槽內,以及一驅動單元,驅動單元之一側設有一主動輪,主動輪與旋轉承載單元之被動輪之間設有一傳動帶,驅動單元係透過主動輪、傳動帶及被動輪帶動旋轉承載單元沿一平面旋轉。
其中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更設有複數個定位孔並於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的一距離處設有複數個定位銷,各定位銷之一部份係對應並
插入各定位孔。其中定位銷係包含一伸縮部及一頂出部,頂出部之一部份係對應並插入定位孔,頂出部之另一部份係與伸縮部連接。
其中,本發明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更設有一光纖定位單元與驅動單元連接,光纖定位單元係控制驅動單元的啟動與關閉,並進一步帶動旋轉承載單元沿之旋轉角度。其中光纖定位單元包括一遮光盤及一感側器,光纖定位單元係藉由感側器偵測遮光盤之旋轉角度,以控制驅動單元的啟動與關閉。
其中於旋轉承載單元與上吸排氣單元之間,進一步設有一承載盤,承載盤係提供承載電子工件,並將電子工件定位至凹槽上方。
本發明相較於其他習知技術而言,本發明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係將電子工件的極性方向定位之步驟,結合併入電子工件檢測的連續式流程步驟線中,以大幅簡化整體迴轉極性系統的複雜度,降低零件使用數量和體積,達到組裝更換快速及方便保養之目的,有效取代傳統以人工及機械手臂翻轉的步驟,以減化所需時間,提升電子工件翻轉定位之速率。
上列詳細說明係針對本發明之一可行實施例之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案不但在空間型態上確屬創新,並能較習用物品增進上述多項功效,應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
至感德便。
100‧‧‧旋轉承載單元
200‧‧‧上吸排氣單元
300‧‧‧下吸排氣單元
400‧‧‧驅動單元
500‧‧‧電子工件
600‧‧‧承載盤
700‧‧‧傳動帶
800‧‧‧光纖定位單元
110‧‧‧凹槽
120‧‧‧被動輪
130‧‧‧定位孔
140‧‧‧定位銷
141‧‧‧頂出部
142‧‧‧伸縮部
410‧‧‧主動輪
810‧‧‧遮光盤
820‧‧‧感側器
第1圖為本發明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俯視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另一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另一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俯視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光纖定位單元之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之旋轉承載單元之示意圖。
為利 貴審查委員了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到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1圖,如圖所示,為本發明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示意圖,包含一旋轉承載單元100、上吸排氣單元200、下吸排氣單元300、驅動單元400以及光纖定位單元800,其中旋轉承載單元100與驅動單元400連接,此驅動單元400可帶動旋轉承載單元100沿著平面旋轉,旋轉承載單元100設有一凹槽110,此凹槽110可容置一對應尺寸之電子工件500,下吸排氣單元300與凹槽110連通並連接,並可將電子工件500吸附於凹槽110內,上吸排氣單元200設在凹槽110上方處並保持一常吸狀
態,當電子工件500送入上吸排氣單元200與凹槽110之間時,上吸排氣單元200則將電子工件500吸起。如第2圖所示,為本發明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俯視圖,由圖可見,於旋轉承載單元100與上吸排氣單元200之間,有一承載盤600,此承載盤600提供承載與運送電子工件500於各檢測裝置之間,當電子工件500被承載盤600送入上吸排氣單元200下方與凹槽110之間時,電子工件500則被保持於常吸狀態的上吸排氣單元200吸起,以及光纖定位單元800與驅動單元400連接,光纖定位單元800係控制驅動單元400的啟動與關閉,並進一步帶動旋轉承載單元100沿水平旋轉至預設角度。
請參閱第3圖,如圖所示,為本發明之另一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示意圖,包含一旋轉承載單元100、上吸排氣單元200、下吸排氣單元300、驅動單元400以及光纖定位單元800,其中旋轉承載單元100與驅動單元400連接,並分別設有一被動輪120及一主動輪410,在主動輪410與被動輪120之間設有一傳動帶700,驅動單元400係透過主動輪410、傳動帶700及被動輪120的連接,帶動旋轉承載單元100沿一平面旋轉,旋轉承載單元100設有一凹槽110,此凹槽110可容置一對應尺寸之電子工件500,下吸排氣單元300與凹槽110連通並連接,並可將電子工件500吸附於凹槽110內,上吸排氣單元200設在凹槽110上方處並保持一常吸狀態,當電子工件500送入上吸排氣單元200與凹槽110之間時,上吸排氣單元200則將電子工件500吸起。如第4圖所示,為本發明之另一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俯視圖,由圖可見,於旋轉承載單元100與上吸排氣單
元200之間,有一承載盤600,此承載盤600提供承載與運送電子工件500於各檢測裝置之間,當電子工件500被承載盤600送入上吸排氣單元200下方與凹槽110之間時,電子工件500則被保持於常吸狀態的上吸排氣單元200吸起,以及光纖定位單元800與驅動單元400連接,光纖定位單元800係控制驅動單元400的啟動與關閉,並進一步帶動旋轉承載單元100沿水平旋轉至預設角度。
請參閱第5圖,為本發明之光纖定位單元之示意圖,此光纖定位單元800與驅動單元400連接,光纖定位單元800係控制驅動單元400的啟動與關閉,並進一步帶動旋轉承載單元100旋轉至預設角度,而此光纖定位單元800包括一遮光盤810及一感側器820,感側器820依據所偵測的遮光盤810所旋轉角度的刻度變化量,對應以控制該驅動單元400的啟動與關閉,並進一步帶動旋轉承載單元100水平旋轉至所設定的角度。
請參閱第6圖,為本發明之旋轉承載單元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旋轉承載單元100之一側更設有多個定位孔130並對應定位銷140,此定位銷140更包含頂出部141及伸縮部142,頂出部141之一部份係對應並插入定位孔130,頂出部141之另一部份與伸縮部142連接,並藉由伸縮部142提供彈性,使旋轉承載單元100能夠更精準旋轉及定位至所設定的角度。
當各電子工件500於電性檢測後,因接腳的極性不同而導致電子工件500具有方向性,為使後續步驟時電子工件500之極性方向能夠保持一致,故利用本發明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將電子工件500旋轉至預設的角度。請參閱第1~6圖,首先,承載盤600將電子工件500運送
至旋轉承載單元100與上吸排氣單元200之間,保持常吸狀態之上吸排氣單元200將電子工件500吸起並對準置入凹槽110中。電子工件500置入凹槽110的同時,上吸排氣單元200轉換為排氣狀態,而下吸排氣單元300則為吸氣狀態並將電子工件500吸附於凹槽110內。接著光纖定位單元800透過遮光盤810及感側器820配合,轉向適當的角度,並同時啟動驅動單元400,及進一步帶動旋轉承載單元100沿一水平面旋轉並將凹槽110內的電子工件500轉向至預設的極性方向。最後,下吸排氣單元300轉換為排氣狀態,上吸排氣單元200轉換及保持常吸狀態將電子工件500吸起並移出凹槽110,當電子工件500離開凹槽110後,承載盤600旋轉並將電子工件500帶離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
上列詳細說明乃針對本發明之一可行實施例進行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案不僅於技術思想上確屬創新,並具備習用之傳統方法所不及之上述多項功效,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100‧‧‧旋轉承載單元
200‧‧‧上吸排氣單元
300‧‧‧下吸排氣單元
400‧‧‧驅動單元
500‧‧‧電子工件
800‧‧‧光纖定位單元
110‧‧‧凹槽
Claims (12)
- 一種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包括:一旋轉承載單元,於該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設有一凹槽,該凹槽提供承載一電子工件;一上吸排氣單元,設於該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該凹槽的一距離處,當該上吸排氣單元吸氣時,係將該電子工件吸起;一下吸排氣單元,設於該旋轉承載單元之另一側的一距離處,並與該凹槽連接,當該下吸排氣單元吸氣時,係將該電子工件吸附於該凹槽內;以及一驅動單元,該驅動單元與該旋轉承載單元連接,並帶動該旋轉承載單元沿一平面旋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其中於該旋轉承載單元與該上吸排氣單元之間,進一步設有一承載盤,該承載盤係提供承載該電子工件,並將該電子工件定位至該凹槽上方。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其中更設有一光纖定位單元與該驅動單元連接,該光纖定位單元係控制該驅動單元的啟動與關閉,並進一步帶動該旋轉承載單元沿之旋轉角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其中該光纖定位單元包括一遮光盤及一感側器,該光纖定位單元係藉由該感側器偵測該遮光盤之旋轉角度,以控制該驅動單元的啟動與關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其中該旋轉 承載單元之一側更設有複數個定位孔並於該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的一距離處設有複數個定位銷,各該定位銷之一部份係對應並插入各該定位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其中該定位銷係包含一伸縮部及一頂出部,該頂出部之一部份係對應並插入該定位孔,該頂出部之另一部份係與該伸縮部連接。
- 一種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包括:一旋轉承載單元,於該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設有一凹槽,該凹槽提供承載一電子工件,該旋轉承載單元之另一側設有一被動輪,係帶動該旋轉承載單元沿一平面旋轉;一上吸排氣單元,設於該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該凹槽的一距離處,當該上吸排氣單元吸氣時,係將該電子工件吸起;一下吸排氣單元,設於該旋轉承載單元之另一側的一距離處,並與該凹槽連接,當該下吸排氣單元吸氣時,係將該電子工件吸附於該凹槽內;以及一驅動單元,該驅動單元之一側設有一主動輪,該主動輪與該旋轉承載單元之該被動輪之間設有一傳動帶,該驅動單元係透過該主動輪、該傳動帶及該被動輪帶動該旋轉承載單元沿一平面旋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其中於該旋轉承載單元與該上吸排氣單元之間,進一步設有一承載盤,該承載盤係提供承載該電子工件,並將該電子工件定位至該凹槽上方。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其中更設有 一光纖定位單元與該驅動單元連接,該光纖定位單元係控制該驅動單元的啟動與關閉,並進一步帶動該旋轉承載單元沿之旋轉角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其中該光纖定位單元包括一遮光盤及一感側器,該光纖定位單元係藉由該感側器偵測該遮光盤之旋轉角度,以控制該驅動單元的啟動與關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其中該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更設有複數個定位孔並於該旋轉承載單元之一側的一距離處設有複數個定位銷,各該定位銷之一部份係對應並插入各該定位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其中該定位銷係包含一伸縮部及一頂出部,該頂出部之一部份係對應並插入該定位孔,該頂出部之另一部份係與該伸縮部連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10948A TW201637118A (zh) | 2015-04-02 | 2015-04-02 | 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 |
CN201510394135.5A CN106044206B (zh) | 2015-04-02 | 2015-07-07 | 一种检测元件回转极性的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10948A TW201637118A (zh) | 2015-04-02 | 2015-04-02 | 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37118A true TW201637118A (zh) | 2016-10-16 |
TWI559438B TWI559438B (zh) | 2016-11-21 |
Family
ID=57179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10948A TW201637118A (zh) | 2015-04-02 | 2015-04-02 | 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44206B (zh) |
TW (1) | TW201637118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37770B2 (ja) * | 1984-08-31 | 1996-09-2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の装着方法 |
JP2002120932A (ja) * | 2000-10-13 | 2002-04-23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物品供給装置の方向矯正機構 |
JP5230272B2 (ja) * | 2008-06-02 | 2013-07-10 | 株式会社テセック | 矯正装置、搬送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部品収納システム |
KR101308467B1 (ko) * | 2009-08-04 | 2013-09-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부품 실장 장치 및 방법 |
TWM397587U (en) * | 2010-06-21 | 2011-02-01 | Shin Yo Feng Precise Technology Corp Ltd | polarity inversion electronic device |
TWM393789U (en) * | 2010-08-02 | 2010-12-01 | Chang-Guang Zhuang | Reciprocating polarity inversion device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
CN201800946U (zh) * | 2010-09-21 | 2011-04-20 | 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元件测试包装机 |
CN202535650U (zh) * | 2012-02-22 | 2012-11-14 | 钟啸风 | 贴片元件换向装置 |
CN102807005A (zh) * | 2012-08-23 | 2012-12-05 | 深圳市华腾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元器件的传送换向装置及其传送换向方法 |
CN203552293U (zh) * | 2013-10-24 | 2014-04-16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齿轮齿数计数装置 |
CN104097931A (zh) * | 2014-07-21 | 2014-10-15 | 深圳市华腾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换向机构及换向方法 |
TWM491836U (zh) * | 2014-08-08 | 2014-12-11 | Zheng Yi Technology Co Ltd | 多功能測試選別包裝機 |
-
2015
- 2015-04-02 TW TW104110948A patent/TW201637118A/zh unknown
- 2015-07-07 CN CN201510394135.5A patent/CN10604420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44206B (zh) | 2018-08-07 |
CN106044206A (zh) | 2016-10-26 |
TWI559438B (zh) | 2016-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55962B (zh) | 一种用于压入电陶瓷微粒电容的治具板的检测机 | |
WO2016161703A1 (zh) | 芯片倒装装置 | |
JP6301635B2 (ja) | 基板検査方法 | |
TW201926531A (zh) | 半導體材料切割裝置 | |
JP2015230257A (ja) | 外観検査装置 | |
JP2013031940A5 (zh) | ||
CN108341247A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转盘式配置aoi检测丝印机及方法 | |
JP2015060988A (ja) | 基板搬送装置 | |
CN104919582A (zh) | 探针装置和晶片输送系统 | |
JP2016191620A (ja) | 画像検査装置 | |
JP6499768B2 (ja) | 部品実装機、部品保持部材撮像方法 | |
TWI574002B (zh) | 可調整吸附面積的真空吸平裝置及其料片檢測設備及料片移載設備 | |
TW201637118A (zh) | 檢測元件迴轉極性之系統 | |
CN105336654B (zh) | 一种适应多种工艺类型硅片的预对准装置 | |
TWI604199B (zh) | 多轉塔式測試設備 | |
KR20140101302A (ko) | 워크 반송 장치 | |
WO2017037824A1 (ja) | 部品実装機、ノズル撮像方法 | |
JPWO2018011907A1 (ja) | 部品実装機 | |
TWI729520B (zh) | 電子組件檢測系統 | |
CN207908856U (zh) | 一种双面曝光机 | |
TWI514506B (zh) | 電子元件的定位裝置 | |
JP2011123146A (ja) | 偏光板貼付け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偏光板貼付け方法 | |
TWI571620B (zh) | 模板式真空吸平裝置及其料片檢測設備及料片移載設備 | |
TWI825251B (zh) | 具有吸附滾輪的真空輸送設備、以及其光學檢測設備、方法 | |
CN107081595A (zh) | 垫片分料投放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