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5280A - 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記錄媒體單元、電子機器 - Google Patents

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記錄媒體單元、電子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5280A
TW201635280A TW104141145A TW104141145A TW201635280A TW 201635280 A TW201635280 A TW 201635280A TW 104141145 A TW104141145 A TW 104141145A TW 104141145 A TW104141145 A TW 104141145A TW 201635280 A TW201635280 A TW 2016352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surface portion
hdd
medium device
protru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1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9634B (zh
Inventor
Yusuke Ueki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635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5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9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96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58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internal components, e.g. disc drive or any other functional modul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22C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8Insulation or absorption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or soun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2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Abstract

HDD裝置收容盒(100)係收容具有碟片狀記錄媒體的HDD裝置(60)而形成HDD單元(50),HDD單元(50)係可對電子機器的收容部進行插拔。此外,HDD裝置(60)係具有大致長方體狀的形狀。此外,HDD裝置收容盒(100)係具備有當HDD單元(50)對收容部被插入及拔取時相對插入/拔取方向成為平行的一對側面部(120)。此外,在側面部(120)係設有藉由使其一部分朝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外部側突出而形成,且在被收納在電子機器的收容部的狀態下抵接於收容部的側面的突面部(121)。

Description

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記錄媒體單元、電子機器
本揭示係關於收容具有碟片狀記錄媒體的記錄媒體裝置的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具備有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的記錄媒體單元、及可收容記錄媒體單元的電子機器。
日本特開2009-187614號公報係揭示一種具有硬碟驅動裝置(具有碟片狀記錄媒體的記錄媒體裝置)的電子機器。在電子機器中,硬碟驅動裝置係透過彈性構件被收容在框體內,藉此提高硬碟裝置的耐振動性能。
此外,在電子機器中,在其框體設置朝外部形成開口的開槽等,有無須使用工具將框體進行開閉,即可插入及拔取(以下適當稱為「插拔」)記錄媒體單元(記錄媒體裝置或包含其之裝置)的情形。
在本揭示之第1態樣中,提供一種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
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係收容具有碟片狀記錄媒體的記 錄媒體裝置,並且可對電子機器的收容部進行插拔。此外,記錄媒體裝置係具有大致長方體狀的形狀。此外,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係具備有:當記錄媒體裝置對收容部被插入及拔取時相對插入/拔取方向成為平行的一對側面部。此外,在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係在側面部,設有藉由使其一部分朝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的外部側突出而形成,且在被收納在收容部的狀態下抵接於收容部的側面的突面部。
在本揭示之第2態樣中,提供一種記錄媒體單元。
記錄媒體單元係包含:本揭示之第1態樣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及被收容在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的記錄媒體裝置。
在本揭示之第3態樣中,提供一種電子機器。
電子機器係具備有:本揭示之第2態樣之記錄媒體單元;及可收容記錄媒體單元的收容部。此外,收容部係具備有:在收容有記錄媒體單元的狀態下與各側面部相對向的一對側面,以在各側面抵接與其相對向的側面部的突面部的方式構成。
藉由本揭示,在記錄媒體單元被收納在電子機器的收容部的狀態下,突面部抵接於收容部的側面。因此,在被收容的狀態下,記錄媒體單元的晃動等受到抑制,並且振動被輸入至電子機器時,振動被吸收,且被抑制被傳達至HDD(Hard Disk Drive)單元。因此,可得良好的耐振動性能。
此外,在本揭示中,突面部係藉由使側面部的一部分朝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的外部側突出而形成。因此,在收容部的側面係僅抵接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的側面部的一部分亦即突面部。因此,當對收容部內插入或拔取記錄媒體單元時之收容部的側面與記錄媒體單元的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之間的滑動阻力(摩擦)係比收容部的側面與記錄媒體單元的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的側面部的全體相接觸時的滑動阻力為更小。因此,對電子機器的收容部插入或拔取記錄媒體單元時的插拔性會提升。
如上所示,藉由本揭示,在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若可對電子機器插拔記錄媒體裝置,可實現良好的插拔性及耐振動性能。
1‧‧‧電子機器
2‧‧‧本體單元
2B‧‧‧下面部
2S‧‧‧側部
3‧‧‧顯示單元
4‧‧‧絞鏈部
20‧‧‧框體
20U‧‧‧上側框體
20L‧‧‧下側框體
21‧‧‧第1側壁部
21a、21aU、21aL‧‧‧側面
22‧‧‧第2側壁部
23‧‧‧套筒
24‧‧‧鍵盤配置用凹部
25‧‧‧收容部
31‧‧‧觸控板
32‧‧‧操作按鍵
33‧‧‧液晶顯示面板
50‧‧‧HDD單元(記錄媒體單元)
51‧‧‧扣合突部
60‧‧‧HDD裝置(記錄媒體裝置)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HDD裝置收容盒(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
110‧‧‧平面部
120‧‧‧側面部
121‧‧‧突面部
121A、121B、121C‧‧‧小突面部
123‧‧‧開縫
124‧‧‧開縫
125‧‧‧立壁部
126‧‧‧扣合孔
127‧‧‧扣合凹部
128‧‧‧圓弧狀切口部
130‧‧‧前面部
140‧‧‧後面部
141‧‧‧切口
142‧‧‧扣合突起
143‧‧‧第2後面部
D1‧‧‧第1模具
D2‧‧‧第2模具
L1‧‧‧突面部的上端部的長度
L2‧‧‧突面部的下端部的長度
LM‧‧‧對合面
T1‧‧‧突面部的厚度
T2‧‧‧側面部中的突面部以外的部分的厚度
Z1‧‧‧第1模具的移動方向(開模時)
Z2‧‧‧第2模具的移動方向(開模時)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的斜視圖。
圖2係第1實施形態之記錄媒體單元(HDD單元)的斜視圖。
圖3A係顯示收容第1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的HDD單元的收容部近傍之HDD單元由電子機器被卸下的狀態的放大斜視圖。
圖3B係顯示收容第1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的HDD單元的收容部近傍之HDD單元被收容在電子機器的收容部的狀態的放大斜視圖。
圖4係顯示在第1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的收納部收容 有HDD單元的狀態的電子機器內部的平面圖。
圖5係顯示在第1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的收納部收容有HDD單元的狀態的模式圖。
圖6係第1實施形態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HDD裝置收容盒)的斜視圖。
圖7A係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平面圖。
圖7B係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側面圖。
圖8A係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突面部的剖面圖(圖7B的8A-8A剖面圖)。
圖8B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被收納在電子機器的收納部時的HDD裝置收容盒的突面部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9A係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突面部部分的放大圖。
圖9B係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突面部的剖面圖(圖9A的9B-9B剖面圖)。
圖9C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被收納在電子機器的收納部時的HDD裝置收容盒的突面部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10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製造方法的說明圖。
圖11係其他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突面部的剖面圖。
圖12係其他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突面部的剖面圖。
圖13係其他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側面圖。
圖14係其他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側面圖。
圖15A係其他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側面圖。
圖15B係圖15A的15B-15B剖面圖。
圖16係其他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側面圖。
圖17A係說明將其他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收納在電子機器的收納部的狀態的模式圖。
圖17B係圖17A的17B-17B剖面圖。
以下一邊適當參照圖示,一邊詳細說明實施形態。但是,有省略超出所需的詳細說明的情形。例如,有對眾所週知事項的詳細說明或實質相同的構成省略重複說明的情形。此係為了避免以下說明不必要地冗長,以使該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較易於理解。
其中,所附圖示及以下說明係為供該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充分理解本揭示而提供,並非意圖藉由該等內容來限定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主旨。
第1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示,說明第1實施形態。
[1.構成] [1-1.電子機器的概要]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的斜視圖。如圖1所示,電子機器1為筆記型電腦。電子機器1係具備有:本體單元2、顯示單元3、及設在本體單元2與顯示單元3之間的絞鏈部4。顯示單元3係以可透過絞鏈部4對本體單元2相對旋轉的方式相連接。本體單元2係具有:利用例如鎂合金等金屬所形成的框體20。在本體單元2的框體20的上面係設有鍵盤(圖1中係省略鍵盤,而顯示配置鍵盤的鍵盤配置用凹部24)、觸控板31、及複數操作按鍵32。在顯示單元3係設有液晶顯示面板(LCD)33。
此外,在與電子機器1的本體單元2的深度方向呈平行的一側部2S收容有可移動型的硬碟驅動單元50(以下稱為「HDD單元50」)。
[1-2.硬碟驅動單元的構成]
圖2係作為第1實施形態之記錄媒體單元的HDD單元50的斜視圖。HDD單元50係具有:作為記錄媒體裝置的硬碟驅動裝置60(以下稱為「HDD裝置60」)、及收容HDD裝置60的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亦即硬碟裝置收容盒100(以下稱為「HDD裝置收容盒100」)。其中,在本實施形態中,HDD裝置60係以彈性材及保護盒覆蓋具有碟片狀記錄媒體的硬碟驅動本體者。HDD裝置60係 具有大致長方體狀的形狀。其中,亦可在HDD裝置收容盒100直接收容硬碟驅動本體。
其中,關於圖2所示之尚未作說明的各構成要素容後說明。
圖3A係顯示收容第1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1的HDD單元50的收容部25近傍之HDD單元50由電子機器1被卸下的狀態的放大斜視圖。圖3B係顯示收容第1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1的HDD單元50的收容部25近傍之HDD單元50被收容在電子機器1的收容部25的狀態的放大斜視圖。如圖3A所示,收容部25係在與電子機器1的本體單元2的深度方向呈平行的一側部2S形成開口的凹部,可以箭號所示之插入/拔取方向插拔HDD單元50。該插入/拔取方向在本實施形態中為與電子機器1的寬幅方向(參照圖1)呈平行的方向。在HDD單元50被收容在收容部25的狀態下,如圖3B所示,HDD單元50的前面部130(參照圖2)的表面與本體單元2的側部2S的表面成為大致同一平面。其中,在HDD單元50及HDD裝置收容盒100(參照圖2)的說明中,為易於瞭解,有將插入/拔取方向為基準來說明前後等的情形。例如,有在插入/拔取方向,將跟前側設為「前」、後側設為「後」來進行說明的情形。
其中,本體單元2的外殼的大半係藉由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所形成。
圖4係顯示在第1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1的收容部 25收容有HDD單元50的狀態的電子機器1內部的平面圖。此外,圖5係顯示在第1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1的收容部25收容有HDD單元50的狀態的模式圖。
在本體單元2的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的主面,亦即與本體單元2的厚度方向(參照圖1)呈垂直的面之面向本體單元2的內部之側,係分別立設有構成收容部25的側面21a(參照圖5)的第1側壁部21及第2側壁部22。接著,HDD單元50由電子機器1的外部被插入在該收容部25的空間內。與第1側壁部21鄰接形成有用以利用螺絲來固定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的套筒(boss)23,該等套筒23係提高第1側壁部21的豎立剛性。尤其,在本實施形態中,套筒23係分散設在第1側壁部21的長邊方向,亦即本體單元2的寬幅方向(參照圖1)的左右的端部側。因此,第1側壁部21的豎立剛性遍及第1側壁部21的長邊方向的大致全體提高。藉此,對被收容在收容部25內的HDD單元50的支持剛性大幅提升,有助於耐振動性能的提升。
此外,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在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側面部120設有複數突面部121。HDD單元50係在被收容在收容部25的收容狀態下,以突面部121抵接於本體單元2的收容部25的側面21a的方式所構成。以下詳加說明該構成。
圖6係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斜視圖。圖7A係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平面圖,圖 7B係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的側面圖。
如圖所示,HDD裝置收容盒100係具有:平面部110、二個側面部120、前面部130、及後面部140。此外,HDD裝置收容盒100係藉由樹脂而形成。因此,平面部110、2個側面部120、前面部130、及後面部140係具有彈性,當施加外力時可變形。平面部110係在收容HDD裝置60的狀態下(參照圖2),與HDD裝置60的其中一方主面相對向。側面部120、前面部130、及後面部140係分別相對平面部110,由平面部110的端部垂直立設。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係與當對收容部25被插入及拔取時的插入/拔取方向呈平行。
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前面部130係在HDD單元50被收容在本體單元2的收容部25的狀態下,構成本體單元2的側部2S的一部分(參照圖3B)。
後面部140係具有:切口141、及朝後方突出的複數扣合突起142。切口141係用以配置用以將HDD裝置60及本體單元2的其他電路相連接的連接器者。扣合突起142係在HDD單元50被收容在本體單元2的收容部25的狀態下,扣合在構成本體單元2的框體20的第2側壁部22(參照圖4)的被扣合部(未圖示)。
在後面部140的前方形成有第2後面部143。第2後面部143係支持HDD單元50的後端部。
二個側面部120係形成為大致矩形狀。側面部120係具有:扣合凹部127、扣合孔126、圓弧狀切口部128。
形成在後面部140附近的HDD裝置收容盒100的扣合凹部127係在HDD單元50被收容在本體單元2的收容部25的狀態下,與設在用以將HDD單元50鎖定在本體單元2的本體單元2的扣合構件(未圖示)相扣合。
形成在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側面部120的扣合孔126係在HDD單元50被收容在本體單元2的收容部25的狀態下,與設在HDD裝置60的側面的扣合突部51(參照圖2)相扣合。
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圓弧狀切口部128係當將被收容在HDD裝置收容盒100的HDD裝置60由HDD裝置收容盒100卸下時,供搭放使用者的手指之用的切口。
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另外在側面部120設有突面部121。以下詳加說明突面部121的構成。
[1-3.突面部的構成]
如圖6、圖7A、圖7B所示,突面部121係藉由在側面部120,使其一部分突出於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外部側而形成。突面部121係在側面部120,在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間離而形成在2處。突面部121係在被收納在電子機器1的收容部25(參照圖3A)的狀態下,抵接於收容部25的第1側壁部21的側面21a(以下適當稱為「收容部25的側面21a」)(參照圖5)。
藉由上述構成,在HDD單元50被收納在電子機器1的收容部25的狀態下,突面部121抵接於收容部25的側 面21a。因此,在HDD單元50被收容在電子機器1的狀態下,抑制HDD單元50的晃動。此外,若振動被供予至電子機器1,該振動被突面部121吸收,抑制被傳達至HDD單元50。因此,可得良好的耐振動性能。例如,在汽車等車輛中,若利用電子機器1,振動雖被施加至電子機器1,但是抑制該振動被傳達至HDD單元50,達成較大的效果。
此外,藉由上述構成,突面部121係藉由使側面部120的一部分突出於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外部側而形成。因此,在收容部25的側面21a,係僅有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側面部120的一部分亦即突面部121抵接。亦即,可減少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側面部120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的抵接面積。因此,當對收容部25插入、或拔取HDD單元50時之側面21a與HDD裝置收容盒100之間的滑動阻力(摩擦)係比側面21a與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側面部120的全體相接觸時的滑動阻力為更小。因此,使用者對收容部25插拔HDD單元50時的插拔力少即可。因此,當對電子機器1的收容部25插入或拔取HDD單元50時的插拔性即提升。
藉由上述構成,若可將HDD單元50對電子機器1進行插拔,可實現良好的插拔性及良好的耐振動性能。
此外,本實施形態的突面部121係具有如以下所示之構成。依序說明如下。
圖8A、圖8B係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 100的突面部121的剖面圖(圖7B的8A-8A剖面圖)。具體而言,圖8A係顯示HDD單元50未被收容在電子機器1時的狀態,圖8B係顯示HDD單元50被收容在電子機器1時的狀態。其中,該等圖係使突出量記載為比實際為較大的模式圖,俾以易於理解突面部121的突出狀態。
如圖8A所示,突面部121係以相較於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的端部側的突出量,以中央側的突出量為漸增式變大的方式形成。藉此,當將HDD單元50對收容部25進行插拔時,突面部121的突出量小的部分先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相抵接,抵接於收容部25的側面21a的突面部121的突出量逐漸變大。因此,突面部121變得容易對收容部25的側面21a滑動。因此,HDD單元50對收容部25的插拔性更加提升。
此外,在第1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係在側面部120相對於與其長邊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為垂直的剖面的形狀被形成為拱狀。藉此,突面部121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的接觸部分係成為與移動方向呈垂直的線狀。由於接觸部分為線狀,而非為面,因此突面部121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之間的滑動阻力更加減少。因此,當插拔HDD單元50時,可使其更加平順地相對收容部25移動。因此,插拔性更加提升。
在突面部121為厚度最薄的部分的厚度T2係比側面部120中的突面部121以外的部分的厚度T1為更薄。藉此,突面部121比突面部121以外的部分更為容易彈性變 形。例如圖8B所示,在收容部25對側面21a(框體20的第1側壁部21的側面21a)的接觸點近傍,突面部121係以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的中央側為中心而以突出量變少的方式變形,且藉由彈性被推壓在框體20的收容部25的側面21a。此外,HDD單元50插拔時,突面部121柔軟地變形。因此,亦易於響應微小振動而HDD單元50的耐振動性能更加提升,並且收容部25的側面21a與突面部121的滑動阻力亦變小而插拔性更加提升。其中,突面部121之中厚度最小的部分的厚度T2係突面部121以外的部分的厚度T1的例如30%~50%左右的厚度。但是,厚度的比率係若考量側面部120與收納部的側面21a的間隙的大小、或滑動性來適當設定即可。
圖9A、圖9B、圖9C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100的突面部121部分。具體而言,圖9A係突面部121部分的放大圖。圖9B係圖9A的9B-9B剖面圖。此外,圖9C係顯示HDD單元50被收容在電子機器1時之一狀態例的剖面圖。
突面部121係由側面部120的正面觀看的形狀被形成為具有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邊的大致梯形。此外,在突面部121與HDD裝置收容盒100中之突面部121以外的部分的交界之中,在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交界形成有開縫123。藉此,突面部121可相對側面部120中之突面部121以外的部分作獨立位移。因此,插拔性更進一步提升。
此外,突面部121係在側面部120,被形成在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上端部的位置與由下端部朝上端部側間離的位置之間。亦即,在由側面部120的下端部為一定的範圍並未形成有突面部121。藉此,在側面部120中的平面部110側的部分殘留屬於非為突面部121的部分的立壁部125。因此,可確保側面部120的剛性。其中,即使在側面部120的上端部與下端部的其中一方端部側之未形成有突面部121的剩餘的部分設有突面部,亦因平面部110本身的剛性,其突面部不易變形。因此,在側面部120之未形成有突面部121的部分並未形成不易變形的突面部,殘留用以確保側面部120的剛性的立壁部125。
此外,突面部121係在側面部120在與其長邊方向呈垂直的方向(HDD單元50被收容在電子機器1的狀態下與電子機器1的厚度方向呈平行的方向),藉由開縫124被分割成2個小突面部121A、121B。在此,本體單元2的框體20係有在本體單元2(電子機器1)的厚度方向被分割成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2個框體)的情形。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9C所示,上側的小突面部121A係抵接於上側框體20U(具體而言為構成第1側壁部21的上側部分的上側壁部21U的側面21aU)。此外,下側的小突面部121B係抵接於下側框體20L(具體而言為構成第1側壁部21的下側部分的下側壁部21L的側面21aL)。此係基於對合上側框體20U與下側框體20L的 對合面LM的位置,設定有2個小突面部121A、121B之間的開縫124的上下方向位置、及小突面部121A的上下方向的長度之故。藉此,如圖9C所示,可使小突面部121A及小突面部121B分別相對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作抵接。
在此,說明框體20如上所述由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所構成的情形。若為如上所示之構成,會有依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的成形誤差(公差)、或上側框體20U與下側框體20L的組裝精度等,如圖9C所示,在收容部25的上側框體20U的側面21Au與下側框體20L的側面21aL產生段差的情形。此時,若突面部121未被分割,突面部121僅抵接於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之中的其中一方框體。其結果,在與另一方框體之間產生間隙,有抑制耐振動性能提升程度的可能性。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9C所示,可相對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使小突面部121A及小突面部121B分別安定地抵接。因此,即使為框體20由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所構成的情形,亦可使耐振動性能良好地提升。
圖10係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HDD裝置收容盒100的製造方法的圖。
突面部121係由側面部120的正面所觀看的形狀被形成為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端部之中的上端部的長度L1比下端部的長度L2為更長的梯形。此係基 於以下理由。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前所述,HDD裝置收容盒100由於為樹脂製,因此使用模具予以成形。具體而言,HDD裝置收容盒100係使用:形成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內面的第1模具D1、及形成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外面的第2模具D2,將樹脂作為材料,藉由射出成形等而形成。
HDD裝置收容盒100射出成形時,第1模具D1係朝Z1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動,第2模具D2係朝Z2的相反方向移動,予以合模。在此,Z1方向及Z2方向係與所成形的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平面部110呈垂直的方向。接著,樹脂被射出而冷卻後,為進行開模,第1模具D1係以Z1方向移動,第2模具D2係以Z2方向移動。其中,關於開縫123、124,例如可利用可在形成外面的第2模具D2,以相對第2模具D2的移動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移動的滑動模來形成,但是在圖10中係省略該滑動模。在此,將第1模具D1及第2模具D2開模時,被要求可開模、及可將製造品的品質維持在一定水準。為對應此,在本實施形態中,由側面部120的正面觀看突面部121的形狀形成為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端部之中的上端部的長度L1比下端部的長度L2為更長的梯形。藉此,可進行第1模具D1及第2模具D2的開模,而且在開模時,可抑制第1模具D1及第2模具D2對製造品卡住。亦即,可使用模具來適當地製造HDD裝置收容盒100。因此,藉由本構成,可利用模具,藉由樹脂,輕易 地製造HDD裝置收容盒100,而且可使耐振動性能及插拔性提升。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係如前所述,在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間離而形成在2處(參照圖6~圖8)。藉此,被收容在收容部25的HDD單元50的支持狀態呈安定。例如,在1個側面部120,僅1處設有突面部121時,HDD單元50與電子機器1係在HDD單元50的各側面(各側面部120),僅以1個突面部121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的1處相接觸。此時,被收容在收容部25的HDD單元50係有將突面部121與側面21a的接觸部位作為中心而可在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的端部側與本體單元2的厚度方向呈垂直的平面內作微小旋轉的可能性。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在HDD單元50的各側面(各側面部120),形成在其長邊方向間離而設的2個突面部121,藉此HDD單元50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在2處相接觸。亦即,被收容在收容部25的HDD單元50係在各自的側面部120,在其長邊方向間離的2處,藉由收容部25的側面21a予以支持。因此,被收容在收容部25的HDD單元50可規制在例如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的端部側,產生如上所述的旋轉。因此,耐振動性能更加提升。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側面部120的突面部121的突出方向係與側面部120呈垂直的方向,亦即與被收容在HDD裝置收容盒100的HDD裝置60的碟片狀記錄媒體的碟片面呈平行的方向。藉此,以與碟片狀記錄媒體的 碟片面呈平行的方向被施加的振動會被良好地吸收。在此,HDD裝置60若被施加與碟片狀記錄媒體的碟片面呈平行的方向的振動,有讀寫速度等性能容易降低的傾向。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突面部121由側面部120朝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外部側突出,因此由側面部120的突面部121的突出方向係成為與側面部120呈垂直的方向,亦即與碟片面呈平行的方向。因此,與碟片面呈平行的方向的振動被良好地吸收,藉此,可良好地抑制移動型的電子機器1中的HDD裝置60的讀寫速度等性能降低。因此,可使電子機器1的(HDD裝置60的)耐振動性能飛躍地提升。
在之前的說明中,設為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與將HDD單元50插入/拔取在電子機器1的方向呈平行。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與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正交的方向亦可與將HDD單元50插入/拔取在電子機器1的方向呈平行。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與和其呈正交的方向的其中一方向為與將HDD單元50插入/拔取在電子機器1的方向呈平行。
[2.效果等]
本實施形態中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亦即HDD裝置收容盒100係收容具有碟片狀記錄媒體的記錄媒體裝置亦 即HDD裝置60而形成作為記錄媒體單元的HDD單元50,且可對電子機器1的收容部25進行插入及拔取。
此外,HDD裝置60係具有大致長方體狀的形狀。HDD裝置收容盒100係具備有:HDD單元50相對收容部25被插入及拔取時相對插入/拔取方向成為平行的一對側面部120。此外,在HDD裝置收容盒100係在側面部120設有藉由使其一部分突出於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外部側而形成,且在被收納在電子機器1的收容部25的狀態下抵接於收容部25的側面21a的突面部121。
接著,藉由本實施形態,在HDD單元50被收納在電子機器1的收容部25的狀態下,突面部121抵接於收容部25的側面21a。藉由該構成,在HDD單元50被收容在電子機器1的狀態下,HDD單元50的晃動受到抑制,並且即使在振動被施加至電子機器1的情形下,亦為振動被吸收而抑制被傳達至HDD單元50。因此,可得良好的耐振動性能。此外,當對收容部25插入及拔取HDD單元50時之收容部25的側面21a與HDD單元50的HDD裝置收容盒100之間的滑動阻力(摩擦)係比側面21a與HDD裝置收容盒100的側面部120的全體相接觸時的滑動阻力為更小。因此,對電子機器1的收容部25插入或拔取HDD單元50時的插拔性會提升。如上所示,藉由本實施形態,在HDD裝置收容盒100中,若可對電子機器插拔HDD單元50,可實現良好的插拔性及耐振動性能。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長 邊方向與和其呈正交的方向的其中一方向)係與插入/拔取方向呈平行。此外,突面部121係以相較於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長邊方向與和其呈正交的方向的其中一方向)的端部側的突出量,以中央側的突出量漸增式變大的方式形成。
藉由該構成,當對收容部25插拔HDD單元50時,突面部121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係逐漸抵接。因此,突面部121相對收容部25的側面21a變得容易滑動。因此,插拔性更進一步提升。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係在側面部120相對與其長邊方向(長邊方向與和其呈正交的方向的其中一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為垂直的剖面的形狀被形成為拱狀。
藉由該構成,突面部121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的接觸係成為與移動方向呈垂直的線接觸。因此,突面部121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之間的滑動阻力減少,插拔HDD單元50時的插拔性更加提升。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的厚度T2係比側面部120中之突面部121以外的部分的厚度T1為更薄(參照圖8A)。
藉由該構成,突面部121比突面部121以外的部分更容易變形。因此,亦輕易響應微小振動,耐振動性能更加提升,並且收容部25的側面21a與突面部121的滑動阻力亦變小而插拔性更加提升。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側面部120係由其正面所觀看的形狀被形成為具有與其長邊方向(一方向)呈平行的一對邊的大致矩形狀。此外,突面部121係由側面部120的正面所觀看的形狀被形成為具有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一方向)呈平行的一對邊的大致矩形或大致梯形。
此外,在HDD裝置收容盒100的構成部分與突面部121的交界之中,在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一方向)呈平行的交界形成有開縫123。
藉由該構成,突面部121可相對側面部120中的突面部121以外的部分作獨立位移。因此,插拔性更進一步提升。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側面部120的一方向為長邊方向。此外,HDD裝置收容盒100係具備有:將與一對側面部120呈垂直,且與各自的側面部120中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端部之中的其中一方端部間相連結的平面部110。此外,突面部121係在側面部120,形成在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端部之中的上端部(另一方端部)的位置、與由下端部(其中一方端部)朝上端部(另一方端部)側間離的位置之間的範圍。
藉由該構成,在側面部120中的平面部110側的部分殘留屬於非為突面部121的部分的立壁部125。因此,可確保側面部120的剛性。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側面部120的一方向為長邊方向。此外,HDD裝置收容盒100為樹脂製。此外,突 面部121係形成為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端部之中的上端部(另一方端部)的長度L1比下端部(其中一方端部)的長度L2為更長的梯形。
藉由該構成,可利用模具,藉由樹脂而輕易製造HDD裝置收容盒100,而且可使耐振動性能及插拔性提升。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係在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垂直的方向,被分割為2個小突面部121A及小突面部121B(複數小突面部)。
藉由該構成,即使在本體單元2的框體20在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垂直的方向被分割為例如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的情形下,亦可對應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而使小突面部121A及小突面部121B分別抵接。因此,即使在框體20由上側框體20U及下側框體20L所構成的情形下,亦可使耐振動性能良好地提升。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係在側面部120,在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間離而形成在2處。
藉由該構成,各自的側面部120係在其長邊方向間離而在2處與收容部25的各自的側面21a相接觸。亦即,被收容在收容部25的HDD單元50係在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間離的2處,藉由收容部25的側面21a予以支持。因此,被收容在收容部25的HDD單元50在例如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的端部側,在與本體單元2的厚度方向呈垂直的平面內振動的情形會受到抑制。因此,耐振動 性能更加提升。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側面部120的突面部121的突出方向係與被收容在HDD裝置收容盒100的HDD裝置60的碟片狀記錄媒體的碟片面呈平行的方向。
藉由該構成,以與碟片狀記錄媒體的碟片面呈平行的方向被輸入的振動會被良好地吸收。因此,可使電子機器1的(HDD裝置60的)耐振動性能飛躍地提升。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之HDD單元50係包含:上述構成的HDD裝置收容盒100、及被收容在HDD裝置收容盒100的HDD裝置60。
藉由該構成,可提供耐振動性能及插拔性優異的HDD單元50。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之電子機器1係具備有:HDD單元50、及可收容HDD單元50的收容部25。此外,收容部25係具備有:在收容有HDD單元50的狀態下與各自的側面部120相對向的一對側面21a,以在各自的側面21a抵接與其相對向的側面部120的突面部121的方式所構成。
藉由該構成,可提供耐振動性能及插拔性優異之具有HDD單元50的電子機器1。
其他實施例
如以上所示,係說明第1實施形態作為本揭示中的技術例示。但是,本揭示中的技術並非限定於此,亦可適用 於適當進行變更、置換、附加、省略等的實施形態。
因此,以下說明其他實施形態。
在其他實施形態的說明中,關於對應第1實施形態的要素,為方便起見,係設為使用相同符號者。
在第1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係在側面部120相對與其長邊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為垂直的剖面的形狀被形成為拱狀。但是,在本揭示中,突面部121係如圖11所示之HDD裝置收容盒200的要部所示,在側面部120相對與其長邊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為垂直的剖面的形狀亦可形成為三角形狀。此時亦為側面部120的突面部121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參照圖8B)係成為點接觸或與移動方向呈垂直的線狀接觸。因此,相較於側面部120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作全體接觸的情形,滑動阻力較為減少。因此,與實施形態1同樣地,可兼顧耐振動性能及插拔性。
或者,在本揭示中,突面部121係如圖12所示之HDD裝置收容盒300的要部所示,在側面部120相對與其長邊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為垂直的剖面的形狀亦可形成為梯形。此時亦相較於側面部120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作全體接觸的情形,突面部121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的接觸面積較為減少,且滑動阻力較為減少。因此,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可兼顧耐振動性能及插拔性。其中,若形成有複數突面部121,突面部121在側面部120相對與其長邊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為垂直的剖面的形狀亦可為拱 狀、梯形、三角形狀、或其他形狀的組合。
在第1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的厚度T2係比側面部120中的突面部121以外的部分的厚度T1為更薄(參照圖8A)。但是,在本揭示中,突面部121的厚度亦可與側面部120中的突面部121以外的部分的厚度為相同。此時亦為側面部120的突面部121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係成為點接觸或與移動方向呈垂直的線狀接觸。因此,相較於側面部120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作全體接觸的情形,滑動阻力較為減少。因此,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可兼顧耐振動性能及插拔性。
在第1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係被分割為2個小突面部121A及小突面部121B。但是,在本揭示中,突面部121係如圖13所示之HDD裝置收容盒400的要部所示,亦可未被分割。若例如框體20由1個構件所構成,或若僅對構成框體20的1個構件予以收容,即使突面部121未被分割成2個,突面部121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的接觸狀態亦被良好地確保之故。此外,突面部121亦可如圖14所示之HDD裝置收容盒500的要部所示,被分割成3個小突面部121A、121B、121C。若例如框體20由3個構件構成,當HDD裝置收容盒100跨越3個構件被收容時,經分割的各個小突面部121A、121B、121C可獨立變形而抵接於各框體。其中,若框體20由多於3個的構件構成時,亦可按照其構件數來分割突面部121。
在第1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係形成為與側面部 120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端部之中的上端部(另一方端部)的長度L1比下端部(其中一方端部)的長度L2為更長的梯形。但是,突面部121亦可形成為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端部之中的上端部(另一方端部)的長度L1與下端部(其中一方端部)的長度L2為相同的大致矩形狀。例如若非為模具等而藉由3D印表機等來形成HDD裝置收容盒100時,亦可將由側面部120的正面所觀看的突面部121的形狀形成為大致矩形狀。
在第1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係由側面部120的正面所觀看的形狀形成為具有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邊的大致梯形,在該HDD裝置收容盒100的構成部分與突面部121的交界之中,在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交界形成有開縫123。但是,突面部121亦可如圖15A所示之HDD裝置收容盒600所示,由側面部120的正面所觀看的形狀形成為圓形狀,在HDD裝置收容盒100的構成部分與突面部121的交界未形成有開縫123(參照圖14)。此時,如圖15B所示,突面部121係剖面形狀為拱狀,以相較於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垂直的方向(插入/拔取方向)的端部側的突出量,以中央側的突出量漸增式地變大的方式形成。藉此亦相較於側面部120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作全體接觸的情形,滑動阻力較為減少。因此,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可兼顧耐振動性能及插拔性。其中,突面部121係由側面部120的正面所觀看的形狀亦可為圓形狀以外的形狀。亦可為例如 橢圓狀、多角形狀。主要在於突面部121若為在與側面部120呈垂直的方向為可彈性變形的形狀即可。
此外,亦可如圖16所示之HDD裝置收容盒700所示,在側面部120在與其長邊方向呈垂直的方向,設有複數個與圖15A、圖15B同樣的圓形狀的突面部121。藉此,即使在本體單元2的框體20在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垂直的方向被分割為例如複數個框體的情形下,亦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可與各框體相對應而使突面部121抵接。因此,即使框體20由複數個框體構成,亦可使耐振動性能提升。
在第1實施形態中,在電子機器中,HDD裝置收容盒的收容部25係設在本體單元的側部2S,側面部120係以其長邊方向與插入/拔取方向呈平行的方式而設(參照圖3A、圖3B)。但是,在本揭示中,收容部25被設在圖17A所示之本體單元2的下面部2B。接著,亦可以HDD裝置收容盒800的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與HDD裝置收容盒800的插入/拔取方向成為垂直的方式設置收容部25。突面部121係如圖17A之17B-17B剖面圖亦即圖17B所示,剖面形狀為例如拱狀,以相較於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垂直的方向(插入/拔取方向)的端部側的突出量,以中央側的突出量漸增式變大的方式構成。其中,此時亦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側面部120的突面部121與收容部25的側面21a係形成為點接觸或與移動方向呈垂直的線狀接觸。因此,相較於側面部120與收容部 25的側面21a作全體接觸的情形,滑動阻力較為減少。因此,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可兼顧耐振動性能及插拔性。其中,此時,突面部121的剖面形狀亦可為三角形狀、梯形、或該等之組合。
此外,若為圖17A所示之情形,突面部121係由側面部120的正面所觀看的形狀被形成為具有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垂直的方向為平行的一對邊的大致矩形狀。此外,突面部121係在HDD裝置收容盒100的構成部分與突面部121的交界之中,在與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呈垂直的方向為平行的交界形成有開縫123。藉此,突面部121可對側面部120中的突面部121以外的部分作獨立位移。因此,插拔性更進一步提升。
此外,若為圖17A所示之情形,突面部121係在側面部120在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間離而形成在2處。藉此,被收容在收容部25的HDD單元50係在長邊方向間離的2處,藉由收容部25的側面21a予以支持。因此,長邊方向的端部側振動的情形受到抑制。因此,耐振動性能更加提升。
在第1實施形態中,突面部121係在側面部120,在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間離而形成在2處。但是,亦可在側面部120,在側面部120的長邊方向間離而在3處以上形成有突面部121。此時,各自的突面部121為可獨立變形,因此可適當地接觸收容部25的側面21a。
在第1實施形態中,HDD裝置60係以彈性材及保護 盒覆蓋硬碟驅動本體者,但是HDD裝置60亦可為在HDD裝置收容盒100直接收容硬碟驅動本體者。
在第1實施形態中,電子機器為筆記型電腦。但是,在本揭示中,電子機器並非侷限於筆記型電腦。在本揭示中,電子機器亦可為例如平板型電腦、智慧型手機、攜帶型音樂終端、遊戲機器、數位照相機、數位視頻攝影機等。亦即,電子機器若為利用包含具有碟片狀記錄媒體的記錄媒體裝置的記錄媒體單元所構成者,亦可為任意者。
如以上所示,說明實施形態作為本揭示中之技術例示。因此,提供所附圖示及詳細說明。
因此,在所附圖示及詳細說明所記載之構成要素之中,不僅為解決課題為必須的構成要素,為例示上述技術,亦可包含為解決課題非為必須的構成要素。因此,該等非為必須的構成要素被記載於所附圖示或詳細說明中,不應據此立即認定該等非為必須的構成要素為必須。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係用以例示本揭示中之技術者,在申請專利範圍或其均等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置換、附加、省略等。
本揭示係可廣泛利用在收容具有碟片狀記錄媒體的記錄媒體單元(記錄媒體裝置),且可對電子機器的收容部進行插拔的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此外,本揭示係可廣泛利用在包含:上述構成的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及被收容在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的記錄媒體裝置的記錄媒體單元。此外,可廣泛利用在具備有:上述記錄媒體單元、及可收 容記錄媒體單元的收容部的電子機器。
50‧‧‧HDD單元(記錄媒體單元)
51‧‧‧扣合突部
60‧‧‧HDD裝置(記錄媒體裝置)
100‧‧‧HDD裝置收容盒(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
120‧‧‧側面部
121‧‧‧突面部
121A、121B‧‧‧小突面部
126‧‧‧扣合孔
128‧‧‧圓弧狀切口部
130‧‧‧前面部

Claims (14)

  1. 一種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係收容具有碟片狀記錄媒體的記錄媒體裝置,並且可對電子機器的收容部進行插入及拔取的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係:前述記錄媒體裝置係具有大致長方體狀的形狀,前述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係具備有:當對前述收容部被插入及拔取時相對插入/拔取方向成為平行的一對側面部,在前述側面部,設有藉由使其一部分朝前述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的外部側突出而形成,且在被收納在前述收容部的狀態下抵接於前述收容部的側面的突面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中,前述側面部的長邊方向與和其呈正交的方向的其中一方向與前述插入/拔取方向呈平行,前述突面部係以在前述側面部的前述其中一方向,相較於端部側的突出量,以中央側的突出量漸增式變大的方式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中,前述突面部係在前述側面部相對與前述其中一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為垂直的剖面的形狀被形成為拱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中,前述突面部係在前述側面部相對與前述其中一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為垂直的剖面的形狀被形成為三角形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 中,前述突面部係在前述側面部相對與前述其中一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為垂直的剖面的形狀被形成為梯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中,使前述突面部的厚度,比前述側面部中的前述突面部以外的部分的厚度為更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中,前述側面部係由其正面所觀看的形狀被形成為具有與前述側面部的長邊方向與和其呈正交的方向的其中一方向呈平行的一對邊的大致矩形狀,前述突面部係由前述側面部的正面所觀看的形狀被形成為具有與前述側面部的前述其中一方向呈平行的一對邊的大致矩形或大致梯形,在前述突面部、與前述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中的前述突面部以外的部分的交界之中,在與前述側面部的前述其中一方向呈平行的交界形成有開縫。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中,前述其中一方向為長邊方向,前述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係具備有:將與前述一對側面部呈垂直、且與各側面部中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端部之中的其中一方端部間相連結的平面部,前述突面部係在前述側面部,形成在與前述側面部的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端部之中的另一方端部的位置、與由前述其中一方端部朝前述另一方端部側間離的位置之間 的範圍。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中,前述其中一方向為長邊方向,前述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為樹脂製,前述突面部係被形成為與前述側面部的前述長邊方向呈平行的一對端部之中的前述另一方端部的長度比前述其中一方端部的長度為更長的梯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中,前述突面部係在與前述側面部的長邊方向呈垂直的方向,被分割為複數小突面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中,前述突面部係在前述側面部,在前述側面部的長邊方向間離而形成在2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其中,由前述側面部的各突面部的突出方向係與被收容在前述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的前述記錄媒體裝置的前述碟片狀記錄媒體的碟片面呈平行。
  13. 一種記錄媒體單元,其係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之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及被收容在前述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的前述記錄媒體裝置。
  14. 一種電子機器,其係具備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記錄媒體單元;及可收容前述記錄媒體單元的收容部, 前述收容部係具備有:在收容有前述記錄媒體單元的狀態下與各側面部相對向的一對側面,以在各側面抵接與其相對向的側面部的突面部的方式構成。
TW104141145A 2015-01-09 2015-12-08 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記錄媒體單元、電子機器 TWI679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3586 2015-01-09
JP2015-003586 2015-0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5280A true TW201635280A (zh) 2016-10-01
TWI679634B TWI679634B (zh) 2019-12-11

Family

ID=56355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1145A TWI679634B (zh) 2015-01-09 2015-12-08 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記錄媒體單元、電子機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10910B2 (zh)
EP (1) EP3244414B1 (zh)
JP (1) JP6518953B2 (zh)
CN (1) CN107112039B (zh)
TW (1) TWI679634B (zh)
WO (1) WO20161108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0174B (zh) * 2017-08-17 2018-04-01 勤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固持裝置
US11281184B2 (en) 2019-06-27 2022-03-22 Seagate Technology Llc Adap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such as hard disk driv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3389A (ja) * 1986-11-25 1988-06-06 Seiko Epson Corp 磁気記録装置
JPH11134063A (ja) * 1997-10-28 1999-05-21 Ricoh Co Ltd 内蔵機器の取り付け構造
US6094342A (en) * 1997-11-03 2000-07-25 Seagate Technology, Inc. Disk drive jacket
JPH11238368A (ja) * 1998-02-19 1999-08-31 Sony Corp 取付部材の記録再生装置への支持構造
US6166901A (en) * 1998-03-13 2000-1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bration dampening system for removable hard disk drive carriers
US6233143B1 (en) * 1999-09-22 2001-05-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hock dampening system for hard disk drive carrier
JP3667189B2 (ja) * 2000-03-10 2005-07-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挿抜装置及び挿抜モジュール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US6487071B1 (en) * 2000-07-31 2002-11-26 Em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mpening vibration of a disk drive
TWM246771U (en) * 2003-09-24 2004-10-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US7088579B1 (en) * 2003-11-13 2006-08-08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mall form factor disk drive carrier
US7495902B2 (en) * 2004-04-21 2009-02-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orage device enclosure
US7326078B1 (en) * 2006-08-22 2008-02-05 Inventec Corporation Shield member
TWM317596U (en) * 2006-12-29 2007-08-21 Universal Scient Ind Co Ltd Hard disk removable device
CN101312066A (zh) * 2007-05-25 2008-11-26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防震及防电磁波结构
US7515407B2 (en) * 2007-07-23 2009-04-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bration damping carrier for a disk drive
JP2009187614A (ja) 2008-02-05 2009-08-20 Fujitsu Ltd 電子機器
US20100020438A1 (en) * 2008-07-24 2010-01-28 Sun Microsystem, Inc. Multi-dimensional hard disk drive vibration mitigation
US7983033B2 (en) * 2008-08-15 2011-07-19 Oracle America, Inc.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storage device
JP5371709B2 (ja) * 2009-11-20 2013-12-18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外部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ケース
TWM400191U (en) * 2010-09-15 2011-03-11 Usmetal Entpr Co Ltd hard disk structure
JP2012230728A (ja) * 2011-04-25 2012-11-22 Fujitsu Ltd 電子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547658B1 (en) * 2012-10-18 2013-10-01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ata storage device enclosure enabling use of a common shock mount across different products
JP2014116052A (ja) * 2012-12-12 2014-06-26 Hitachi Ltd 情報処理装置
US8971036B1 (en) * 2013-01-10 2015-03-03 Google Inc. Hard disk drive retention
TWI584276B (zh) * 2013-09-18 2017-05-21 樺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地件及設有該接地件的硬碟機固定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2039A (zh) 2017-08-29
EP3244414A1 (en) 2017-11-15
TWI679634B (zh) 2019-12-11
JP6518953B2 (ja) 2019-05-29
CN107112039B (zh) 2019-06-18
EP3244414B1 (en) 2019-11-20
WO2016110893A1 (ja) 2016-07-14
US10210910B2 (en) 2019-02-19
EP3244414A4 (en) 2017-12-27
US20180130504A1 (en) 2018-05-10
JPWO2016110893A1 (ja) 2017-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27891B (en) External storage device
US20130107442A1 (en) Flash drive with protecting casings
JP2017028232A (ja) 電子機器
TW201635280A (zh) 記錄媒體裝置收容盒、記錄媒體單元、電子機器
JP2010074741A (ja) スライド式小型電子機器
CN102083290B (zh) 固定机构
JP6202666B2 (ja) 留め具付カバー及び留め具付カバーを備えた機器
JP4201815B2 (ja) カード型携帯情報処理機器のケース
US20110157850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6498025B2 (ja) 車載情報機器
US1147653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battery and battery compartment
US96815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5457589B2 (ja) スライド式小型電子機器
JP2007158175A (ja) 電子機器筐体及び衝合ライン被装方法
US8424029B2 (en) Optical disc device
JP3867333B2 (ja) カセット収納ケース
JP6268501B2 (ja)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JP6450355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JP5984436B2 (ja) 電子機器
JP2011238393A (ja) 電子機器
JP4584817B2 (ja) 電子機器筐体及びケース接続方法
JP4375109B2 (ja) 蓋の開閉装置
JP2016225021A (ja) 電子機器
WO2010016112A1 (ja) 記憶機器、電子装置、記憶機器アダプタ及び電子システム
JP2004145977A (ja) 電子機器の記録機器取出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