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7545A - 自動排液器 - Google Patents

自動排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7545A
TW201617545A TW103145576A TW103145576A TW201617545A TW 201617545 A TW201617545 A TW 201617545A TW 103145576 A TW103145576 A TW 103145576A TW 103145576 A TW103145576 A TW 103145576A TW 201617545 A TW201617545 A TW 2016175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iston
valve
liquid
dra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5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7123B (zh
Inventor
土崎真人
Original Assignee
小金井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小金井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小金井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7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7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71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T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 F16T1/00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 F16T1/20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flo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T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 F16T1/00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 F16T1/20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floats
    • F16T1/22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floats of closed-hollow-body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Float Valves (AREA)

Abstract

閥座部材21形成有連通於回收容器14的內部與排出孔17的排液孔22,浮子支持台25設有汽缸部25a,其中汽缸部25a組裝有自由滑動的活塞26。隨著浮子28開閉通氣孔29的通氣閥31設置於浮子支持台25。排液閥44設置於活塞,且在關閉排液孔的閉塞位置與開啟排液孔的開放位置之間作動。限流孔銷48安裝於設在排液閥44的洩放孔27,以藉由限流孔銷48形成有連通活塞室27與排出孔17的洩放流道49。

Description

自動排液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動排液器,從壓縮空氣中將液體等異物分離並回收,且在達到預定的回收量時自動將異物排出於外部。
空壓線路將來自空氣壓源的壓縮空氣供給到空壓機之類的被供給部,且空壓線路配置有自動除液器,以去除壓縮空氣中含有的水分或油等液體。
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浮子式的自動排液器包括回收容器,用以回收壓縮空氣中所含有的液體與其所伴隨的微小固形物。設有排出孔的閥座部材與開閉排出孔的排液閥安裝於回收容器的底部。回收容器的內部所回收的液體的回收量達到預定量時,排出孔隨著排液閥自動開放。
排液閥設於活塞,且活塞以在軸向上自由移動地安裝在汽缸內。浮子配置於汽缸的外側。若是液體的回收量達到預定量,通氣閥隨著浮子開放,且空氣供給到汽缸內的活塞室。藉由這樣空氣力,活塞室內的活塞驅動排液閥,所以使得排出孔開放,且回收容器內的回收液體從排出孔排出於外部。
為了讓活塞室內的空氣排出於外部,限流孔(也就是洩放孔)設置於排液閥。將液體排出於外部所花的時間長度,會對應活塞室內的空氣從洩放孔排出於外部所花的時間長度。若是限流孔的內徑大,活塞室內的空氣排出於外部所花的時間長度也會變短,所以回收容器內所回收的液體在全部排放於外部之前,排液孔就會關閉。
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排液排出器包括閥桿,閥桿設置於閥(排液閥)的下端部。連通於背壓室的固定節流閥設置於閘桿的上端部,閥的開放時間隨著彈簧而變長。
專利文獻3中記載了伺服件及自動液體吐出機構。作為活塞的分隔部材與施加彈力於活塞的線圈彈簧安裝於伺服件。此伺服件與配置於伺服件上側的浮子設置於自動液體吐出機構的容器內。分隔部材上設有作為排液閥的心棒,且在心棒上所形成的抽氣孔內安裝有在軸向上自由移動的起動棒。起動棒的上端部延伸至浮子內部,且起動棒隨著浮子的上下動而上下動。起動棒的上下動防止異物進入排氣孔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5-155727號公報
專利文獻2:實開昭51-43935號微縮片
專利文獻3:特公昭45-36182號公報
專利文獻3的浮子配置於伺服件上方。作為活塞機能的分隔部材以及彈簧部材安裝於伺服件上。在如此配置下,安裝該些元件的容器的長度尺寸變得很大。從而,這樣的自動排液器很難小型化。而且,為了使自動排液器小型化,供給回收容器內的壓縮空氣的活塞室的容積也必須變小。可是,活塞室內部的壓縮空氣從活塞室排出於外部所需的時間長度,對應回收容器所回收的液體排出於外部的時間長度。回收容器中的液體開始排出,直到大部分的液體排完為止,是需要相當的時間長度。亦即,活塞室的容積大的話,液體的排出時間長度也會變長。還有,從活塞室通到外部的限流孔的內徑小,且活塞室內的壓縮空氣的流量變小的話,液體的排出時間長度變長。從而,活塞室的容積設計得小,從活塞室通到外部的限流孔的內徑常常設計得小。
在小型的自動排液器中,限流孔的內徑不得不設定在0.1mm 以下。對於藉由射出成形的樹脂製的排液閥來說,要形成這樣小徑的孔是困難的。而且,也很難用鑽子開孔加工來形成那樣的限流孔。那樣的限流孔不但內徑小,且孔的深度長,所以藉由模具來樹脂成型或是藉由鑽子來加工都很困難。從而,排液閥的製造困難,使得排液閥的製造良率提升受到限制。
而且,微小內徑的限流孔有異物侵入的話,會讓限流孔的內 徑實質上變小。從而,排出回收的液體之後的復原動作會發生延遲,使得自動排液器的作動特性低下。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使自動排液器小型化且能提升作動特性。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升自動排液器的組裝作業性。
本發明的自動排液器具有埠集合塊與回收容器,其中埠集合塊在上部設有壓縮空氣的流入埠與流出埠,回收容器在底部設有排出孔,以將從該流入埠流向該流出埠的壓縮空氣中分離的液體自動排出至外部。自動排液器包括閥座部材、浮子支持台、浮子、通氣閥、排液閥、開放用彈簧部材、洩放孔以及限流孔銷。閥座部材形成有與該回收容器的內部與該排出孔相連通的排液孔,且安裝於該底部。浮子支持台具有汽缸部與頂壁部,其中該汽缸部組裝有在軸向上自由滑動的活塞,該頂壁部設於該汽缸部的上端部,且該頂壁部與該活塞之間形成有活塞室,且該浮子支持台配置於該閥座部材的上側。浮子配置於該浮子支持台的外側,且隨著該回收容器內回收的液體上下移動。當該浮子上升時,通氣閥開放設於該頂壁部的通氣孔且導引該回收容器內的空氣至該活塞室,當該浮子下降時,通氣閥關閉該通氣孔。排液閥設置於該活塞,且在關閉該排液孔的閉塞位置與開啟該排液孔的開放位置之間作動。開放用彈簧部材安裝於該活塞室內,對該排液閥朝該開放位置施加彈力。洩放孔設置於該排液閥,且連通該活塞室與該排出孔。限流孔銷安裝於該洩放孔的內部,且於該限流孔銷與該洩放孔的內面之間形成洩放流道。
自動儲液器所儲留的液體能從形成於閥座部材的排液孔排出到外部。開閉排液孔的排液閥與活塞一體地設置,若是儲留的液體的液位上升的話,隨著浮子的上升回收容器內的壓縮空氣供給至活塞室,使得活塞下降並讓放排液閥開放。供給至活塞室內的壓縮空氣從設在排液閥的洩放流道排出的話,活塞上升並關閉排液孔。開放排液孔讓液體排出於外部的時間長度,對應壓縮空氣從洩放流道排出的時間長度。藉由在洩放孔中插入限流孔銷形成洩放流道的話,能夠以高精度地形成流道面積極小的洩放孔道。從而,活塞室的容積雖然小,但活塞室內的壓縮空氣透過洩放孔流出於外部的時間長度能夠延長。於是,能夠得到足夠的液體的排出時間長度。如此一來,自動排液器能夠小型化同時提升自動排液器的作動特性。由於排液閥的加工誤差減少了,所以也能減少不良品的自動排液器數量,而能夠提升自動排液器的組裝作業性。
10‧‧‧自動排液器
11‧‧‧流入埠
12‧‧‧流出埠
13‧‧‧埠集合塊
14‧‧‧回收容器
14a‧‧‧液體儲留部
15‧‧‧過濾元件組合體
16‧‧‧排出部
17‧‧‧排出孔
18‧‧‧排出管
18a‧‧‧密封部材
19‧‧‧旋鈕
21‧‧‧閥座部材
21a‧‧‧圓盤部
21b‧‧‧上方圓筒部
21c‧‧‧下方圓筒部
22‧‧‧排液孔
23、23a‧‧‧開縫
24‧‧‧密封部材
25‧‧‧浮子支持台
25a‧‧‧汽缸部
25b‧‧‧頂壁部
26‧‧‧活塞
27‧‧‧活塞室
28‧‧‧浮子
29‧‧‧通氣孔
30‧‧‧支持支架
30a‧‧‧卡合溝
31‧‧‧通氣閥
32‧‧‧閥保持件
32a‧‧‧搖動支持銷
32b‧‧‧第二卡合溝
33‧‧‧驅動桿
33a‧‧‧基端部
33b‧‧‧作動部
33c‧‧‧連結部
33d‧‧‧前端部
34‧‧‧支持支架
34a‧‧‧第一卡合溝
35‧‧‧安裝孔
36‧‧‧折流部材
36a‧‧‧本體盤部
36b‧‧‧安裝筒部
36c‧‧‧上側盤部
36d‧‧‧擋止件
37‧‧‧葉片
38‧‧‧隔板
39‧‧‧卡合爪
41‧‧‧圓盤部
42a‧‧‧大徑筒部
42b‧‧‧小徑筒部
43‧‧‧活塞墊圈
44‧‧‧排液閥
45‧‧‧密封部材
46‧‧‧開放用彈簧部材
47‧‧‧洩放孔
48‧‧‧限流孔銷
48a‧‧‧卡合部
49‧‧‧洩放流道
51‧‧‧過濾元件
52‧‧‧常閉設定用彈簧部材
53‧‧‧段部
D1‧‧‧內徑
D2‧‧‧外徑
L‧‧‧液位
圖1為示意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自動排液器的部分省略的前視圖。
圖2為示意壓縮空氣未供給至常開型的回收容器情況下,圖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圖3(A)為圖2沿3A-3A線的剖面圖,圖3(B)為示意圖2的活塞及排液閥的放大剖面圖。
圖4(A)為示意圖2的排出管與閥座部材與浮子支持台的放大前視圖,圖4(B)為圖4(A)沿4B-4B線的剖面圖,圖4(C)為圖4(A)沿4C-4C線的剖面圖。
圖5(A)為示意閥座部材的放大前視圖,圖5(B)為圖5(A)沿5B-5B線的剖面圖,圖5(C)為圖5(A)沿5C-5C線的剖面圖。
圖6為示意從圖2的狀態變成供給了壓縮空氣至回收容器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7為示意從供給至回收容器的壓縮空氣回收液體,且浮子隨著所回收的液體上升,且液體開始排出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8接續圖7,示意在液體往外部排出結束後,繼續回收液體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9為壓縮空氣未供給至常閉型的回收容器情況下,示意圖1的要部的剖面圖。
圖10為示意從圖9的狀態變成供給了壓縮空氣至回收容器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11為示意從供給至回收容器的壓縮空氣回收液體,且浮子隨著所回收的液體上升,且液體開始排出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12接續圖11,示意在液體往外部排出結束後,繼續回收液體的狀態的剖面圖。
以下將配合本發明實施例之圖面作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自動排液器10具有埠集合塊13,設有壓縮空氣的流入埠11與流出埠12。回收容器(也可稱為杯)14安裝於此埠集合塊13。埠集合塊13構成回收容器14的一部分,且流入埠11與流出埠12設置於回收容器14的上部。埠集合塊13的下方(回收容器的內部)作為分離空間。圓筒形狀的過濾元件組合體15配置於回收容器14內,且過濾元件組合體15安裝於埠集合塊13。空壓線路用以將從空氣壓源所供給的壓縮空氣供給至空壓機,當空壓線路上使用此自動排液器10時,流入埠11與來自空氣壓源的一次側配管相連接。另一方面,流出埠12連接往空壓機的二次側配管。
自動排液器10將從流入埠11流入回收容器14內的壓縮空氣所含有的液體與微小的固態粒子從壓縮空氣分離且回收,再將清淨化之後的壓縮空氣從流出埠12供給到外部的空壓機等。分離且被回收的液體儲留於分離空間下部的液體儲留部。被儲留的液體達到預定的液位以上的話,液體會自動地排出到外部。
圖2~圖5分別為示意圖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設在回收 容器14底部的排出部16上設有排出孔17,以將回收容器14內的液體儲留部14a所儲留的液體排出於外部。排出管18插入於排出孔17,排出管18藉由操作旋鈕19可自由裝卸於排出部16。為了密封排出管18與排出孔17的間隙,排出管18安裝有密封部材18a。
如圖2所示,閥座部材21安裝於回收容器14的底部。閥座 部材21具有固定於回收容器14底部的圓盤部21a、突出於圓盤部21a上方的上方圓筒部21b以及突出於下方的下方圓筒部21c。排液孔22形成於閥座部材21。此排液孔22藉由設置於上方圓筒部21b的開縫23來連通回收容器14內部的液體儲留部14a與排出孔17。圖4(C)與圖5(C)所示,開縫23在圓周方向上以一定間隔設置有四個。密封部材24安裝於下方圓筒部21c與回收容器14之間。密封部材24密封閥座部材21與回收容器14的間隙。
如圖2所示,浮子支持台25配置於閥座部材21的上側。浮 子支持台25藉由射出成形並利用樹脂材料製造,且包括汽缸部25a與一體地設在此汽缸部25a的上端部的頂壁部25b。在汽缸部25a的下端面受閥座部材21所頂接的狀態下,使得浮子支持台25配置於閥座部材21的上側。 如圖5(C)所示,開縫23a對應設置於閥座部材21的開縫23而設置於汽缸部25a。
活塞26沿軸向自由滑動地組裝到浮子支持台25的汽缸部25a內。活塞室27形成於活塞26與頂壁部25b之間。浮子支持台25的外側,如同被包圍般,安裝有可自由上下移動的圓筒狀的浮子28。浮子28藉由比水等液體比重小的材料所製造,以隨著回收容器14的液體儲留部14a中所儲留的液體上下移動。通氣孔29設於浮子支持台25的頂壁部25b上。通氣孔29連通活塞室與回收容器14內的分離空間。
用以關閉通氣孔29的通氣閥31設置於閥保持件32。如圖3(A)所示,閥保持件32包括圖中右端的搖動支持端部與圖中左端的上下動端部。如圖3及圖5(A)、(B)所示,支持支架30設置於浮子支持台25的頂 壁部25b。閥保持件32的搖動支持端部的兩側所鄰接的搖動支持銷32a設置於閥保持件32。搖動支持銷32a突出於閥保持件32的兩側。搖動支持銷32a由設於支持支架30的卡合溝30a所支持。
如圖3(A)所示,驅動桿33具有基端部33a與作動部33b, 其中基端部33a由設於頂壁部25b的支持支架34的第一卡合溝34a所支持,作動部33b卡合於設置在閥支持件32的上下動端部的第二卡合溝32b。基端部33a與作動部33b在閥保持件32的寬度方向上延伸,並透過連結部33c一體地彎折成U字形狀。驅動桿33的前端部33d插入設在浮子28的上端部的安裝孔35,且前端部33d透過彎折的連結部33c與作動部33b一體成型。
回收容器14內所儲留的液體的液位達到預定液位以上時, 浮子28上升。由於驅動桿33的前端部33d插入設在浮子28的上端部的安裝孔35,所以會和浮子28一起上升移動。由於驅動桿33的基端部33a藉由不會上下移動的卡合溝34a可自由樞轉地支持,所以不會上升。由於閥保持件32的上下端部上升,通氣閥31上升,開放通氣孔29。如此一來,藉由彎折的驅動桿33,使得浮子28上下移動來切換通氣閥31的開閉動作。
以上這樣,驅動桿33的作動部33b隨著浮子28的上升移動 而上升,通氣閥31開放通氣孔29。藉此,回收容器14內的壓縮空氣,藉由通氣孔29供給到活塞室27內。另一方面,浮子28下降移動的話,通氣閥31關閉通氣孔29。
如圖2所示,折流部材36安裝於浮子支持台25的上側。折 流部材36將分離空間區分為上下。折流部材36具有本體盤部36a以及與此一體地突出於下方的安裝筒部36b。上側盤部36c一體地設在本體盤部36a,且上側盤部36c設有朝著徑向突出於上方的多個葉片37。上側盤部36c一體地設置於本體盤部36a。多個葉片37朝著徑向突出於上方而設於上側盤部36c。環狀的隔板38安裝本體盤部36a的外周,藉由隔板38分隔折流部材36與回收容器14的內周面。隔板38設有缺口部或是貫通孔。缺口部或是貫通孔導引從折流部材36落下的液滴到回收容器14的液體儲留部 14a。頂接於驅動桿33的基端部33a的擋止件36d一體地設置於折流部材36。驅動桿33的基端部33a藉由此擋止件36d保持於卡合溝34a內。
如圖5(A)、(B)所示,為了安裝折流部材36安裝到浮子支持 台25,浮子支持台25的頂壁部25b設有兩個卡合爪39。折流部材36的安裝筒部36b設有未圖示的溝,以讓各個卡合爪39卡合於其上。
活塞26藉由樹脂材料以射出成形等方式製造,且具有圓盤部41、在上方延伸的大徑筒部42a與在圓盤部41下方延伸的排液閥44。活塞墊圈43安裝於大徑筒部42a的外側,以密封活塞26與汽缸部25a。中空軸部與圓盤部41一體地成形。中空軸部向下方突出。藉由此中空軸部形成排液閥44。排液閥44貫通形成於閥座部材21的排液孔22。排液閥44具有朝前端外徑逐漸變大的形狀,密封部材45安裝於排液閥44的前端部。密封部材45在中空軸部上升之後接觸排液孔22。排液閥44隨著活塞26上下移動,而密封部材45在接觸並關閉排液孔的閉塞位置與遠離並開啟該排液孔的開放位置之間作動。
開放用彈簧部材46安裝於活塞室27內。開放用彈簧部材46對與活塞26一體成形的排液閥44朝開放位置的方向施加彈力。能夠使用壓縮線圈彈簧作為此開放用彈簧部材46。開放用彈簧部材46的一端頂接於浮子支持台25的頂壁部25b,且另一端部頂接於活塞26的圓盤部41。只在活塞26施加使排液閥44朝開放位置的彈力的話,自動排液器10為常開型。如圖2所示,常開型的自動排液器10中,在壓縮空氣未從流入埠11供給至回收容器14的內部時,排液閥44使排液孔22開放而位於開放位置。若回收容器14內供給壓縮空氣的話,活塞26抵抗彈力而上推。於是,排液閥44關閉排液孔22。
洩放孔47設置於排液閥44的中心軸的位置,且連通活塞室27與排出孔17。外徑小於洩放孔47的內徑的限流孔銷48安裝於洩放孔47內。如圖3(B)所示,洩放流道49形成於洩放孔47與限流孔銷48之間。卡合部48a設置於限流孔銷48的上端部。藉由卡合部48a頂接於圓盤部41,而能決定限流孔銷48的上下位置。
回收容器14內回收後儲留的液體的液位上升,且通氣閥31 開放的話,回收容器14內的壓縮空氣流入活塞室27內,活塞26的上面向下推。活塞26的下面,雖然在此之前與既有的壓縮空氣變為相同壓力,流入的壓縮空氣將活塞26的上面向下方推的話,開放用彈簧部材46的彈力也施加活塞26而下壓。如此一來,排液閥44隨著活塞26一起下壓,已藉由排液閥44開放排液孔22。回收容器14內的液體通過設於閥座部材21的開縫23而從排液孔22排出於外部。浮子28隨著回收容器14內的液體的排出而下降,浮子28下降一定程度時通氣閥31閉鎖通氣孔29。於是,由於未供給新的壓縮空氣到活塞室27,所以活塞室27內的壓縮空氣藉由洩放流道49緩緩地從排出孔17排出於外部,使得活塞室27的壓力開始降低。 壓縮空氣排出到某種程度的話,活塞26開始上升。活塞26上升到某種程度的話,排液閥44閉鎖排液孔22。如此一來,活塞室27內部的壓縮空氣排出所花的時間長度與排液孔22開放的時間長度相對應。亦即,此壓縮空氣的排出時間長度與回收液體排出於外部的時間長度相對應。
如圖3(B)所示,洩放孔47的內徑為D1,限流孔銷48的外 徑為D2,且D2設定得比D1小。D1與D2的差異小的話,能夠在洩放孔47與限流孔銷48之間形成橫截面極小的洩放流道49。限流孔銷48藉由橫截面呈圓形的筆直棒材所形成,且全長都是以同一外徑所構成。另一方面,洩放孔47的截面呈圓形,且洩放孔47形成為越往下端部內徑些微變大的錐形孔。
雖然以內徑大約0.1mm的長孔作為排液閥44的中空軸部,技術上是有困難的,但以內徑大約0.5mm以上來作的話就沒有困難,而能夠此讓內徑的尺寸維持高精度。此外,雖然在製造現場處理外徑大約0.1mm的金屬棒時,會因時而彎曲時而折到而有困難,但是外徑大約0.5mm以上的話,就不會有彎曲或折到的情況。而且,也能對此外徑得到高尺寸精度。如此一來,藉由在內徑比較大的孔中插入外徑比此內徑稍小的金屬棒,能夠確保孔與棒的間隙尺寸精度提高。
如圖3(B)所示,洩放孔47的內徑D1為0.82mm,限流孔銷48的外徑D2為0.8mm。從而,洩放孔47與限流孔銷48的間隙尺寸為 0.02mm。從而,洩放流道49形成於洩放孔47與限流孔銷48之間,而能夠讓洩放流道49的流道面積S以高加工精度來縮小。
就流道面積S來說,S=π(D1/2)2-π(D2/2)2。如此一來,洩 放流道49形成於洩放孔47與限流孔銷48之間的話,能夠讓洩放孔47與限流孔銷48之間的截面積比流道面積S來得大徑。藉此,使得洩放流道49的流道面積S容易以高精度加工。
如圖3(B)所示,位於大徑筒部42a內側的小徑筒部42b設於 活塞26的圓盤部41。由多孔質的部材成形的過濾元件51設於此小徑筒部42b內。可使用燒結樹酯或是燒結金屬來作為多孔質的部材。此過濾元件51去除從活塞室27流入洩放流道49的空氣中所含有的微小固形物,且防止異物進到洩放流道49中。而且過濾元件51頂接於限流孔銷48的卡合部48a,使得卡合部48a被夾持於過濾元件51與圓盤部41之間。如此一來,限流孔銷48藉由過濾元件51與活塞26的夾持狀態而固定。
接著,將說明圖2~圖8所示的常開(NO)型的自動排液器10 中液體的排出動作。
圖2示意壓縮空氣未供給至回收容器內的狀態。在此狀態 下,藉由開放用彈簧部材46的彈簧力讓排液閥44隨著活塞26下壓,使得排液閥44位於開放排液孔22的開放位置。在此狀態下,壓縮空氣從流入埠11供給至回收容器14內的分離空間,如圖6所示,壓縮空氣通過開縫23施加往上升方向的推力至活塞26。活塞26隨著如此的推力上升,且排液閥44關閉排液孔22。如此一來,能夠防止供給至回收容器14內的壓縮空氣漏出到外部。在此狀態下,壓縮空氣從流入埠11繼續流往流出埠12,且壓縮空氣中所含的液體成分落下到下方,而回收並儲留於回收容器14的底部的液體儲留部14a內。所儲留的液體緩緩地增加,使得浮子28緩緩地上升。
圖7示意儲留的液體上升直到液位L達預定值為止,且浮 子28上升移動的狀態。如圖7所示,浮子28上升移動的話,通氣閥31開放通氣孔29。通氣孔29開放的話,回收容器14內的壓縮空氣透過通氣孔 29流入至活塞室27,且活塞26隨即下壓。如此一來,排液閥44開放排液孔22,使得回收容器14內的液體藉由排液孔22排出於外部。排出時間的時間長度對應活塞室27內的壓縮空氣擠入洩放流道49而排出於外的時間長度。活塞室27內的壓縮空氣排出於外部的話,相對使活塞26上升的推力藉由回收容器14內的壓力施加,使得活塞26上升,且排液閥44關閉排液孔22。
圖8示意浮子下降,排液閥關閉排液孔的狀態之後,接著回 收液體的狀態。在此狀態下,接著,去除從流入埠11流入的壓縮空氣所包含的液體成分,且所回收的液體留於回收容器14的底部。
如上所述,洩放流道49形成於洩放孔47與限流孔銷48之 間,所以能以高精度地設定洩放流道49的流道面積S。從而,藉由洩放流道49從壓縮室27流出於外部的壓縮空氣的流出時間的長度,能夠以良好的精度設定為預定長度。如此一來,內部所儲留的液體排出於外部結束後,能夠設定讓排液閥44緊接著關閉排液孔22,且在液體殘留於回收容器14內的狀態下,不會關閉排液孔。
圖9~圖12示意常閉(NC)型的自動排液器10中液體的排出 動作的剖面圖。
藉由對上述的常開型自動排液器10,另組入常閉設定用彈簧部材52,使得自動排液器10變為常閉型。常閉設定用彈簧部材52安裝於排液閥與排出管18之間。常閉設定用彈簧部材52能使用圓錐線圈彈簧。常閉設定用彈簧部材52的小徑側的端部,頂接於排出管18上形成的段部53。此常閉設定用部材52對排液閥44施加關閉排液孔22方向的彈力。常閉設定用部材52的彈力比開放用彈簧部材46的彈力來得強,以藉由常閉設定用部材52的彈力讓排液閥44關閉排液孔22。
圖9示意回收容器內未供給壓縮空氣的狀態。在此狀態下,藉由常閉設定用部材52的彈力,排液閥44隨著活塞26上推,使得排液閥位於閉塞排液孔的閉塞位置。在此狀態下,壓縮空氣從流入埠11供給至回收容器14。圖10示意壓縮空氣供給至回收容器14內的狀態,排液閥44如 圖9所示同樣地,排液孔22變為閉塞的狀態。回收容器14內所供給的壓縮空氣所含有的液體回收並儲留於液體儲留部14a。
圖11示意儲留的液體上升直到液位L達預定值為止,且浮 子28上升移動的狀態。如圖11所示,浮子28上升移動的話,通氣閥31開放通氣孔29。通氣孔29開放的話,回收容器14內的壓縮空氣流入至活塞室27,且活塞26下壓。如此一來,排液閥44開放排液孔22,使得回收容器14內的液體藉由排液孔22排出於外部。與上述常開型相同,排出動作的時間長度對應活塞室27內的壓縮空氣擠入洩放流道49而排出於外的時間長度。活塞室27內的壓縮空氣排出於外部的話,相對活塞26從下側施加關閉排液閥44方向的推力到回收容器14內的壓縮空氣,排液閥44關閉排液孔22。
圖12示意浮子下降,排液閥44關閉排液孔22的狀態之後, 接著回收液體的狀態。在此狀態下,接著,去除從流入埠11流入的壓縮空氣所包含的液體成分,且所回收的液體留於回收容器14的底部。
本發明並不限於前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案主旨的範圍下做種種的變更是可能的。雖然前述實施例中,自動排液器是以單體做為實施例,但能夠與調壓器一起構成調壓過濾器。而且,前述實施例雖然包括過濾元件組合體15,但不限制一定要包括過濾元件組合體15,亦可不包括。而且,不限於包括具有過濾部分的過濾器,也可採用藉由離心力分離異物的構造的自動排液器。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適用於將來自空氣壓源的壓縮空氣供給至空壓機等被供給部的空壓線路。
10‧‧‧自動排液器
14‧‧‧回收容器
14a‧‧‧液體儲留部
16‧‧‧排出部
17‧‧‧排出孔
18‧‧‧排出管
18a‧‧‧密封部材
19‧‧‧旋鈕
21‧‧‧閥座部材
21a‧‧‧圓盤部
21b‧‧‧上方圓筒部
21c‧‧‧下方圓筒部
22‧‧‧排液孔
23‧‧‧開縫
24‧‧‧密封部材
25‧‧‧浮子支持台
25a‧‧‧汽缸部
25b‧‧‧頂壁部
26‧‧‧活塞
27‧‧‧活塞室
28‧‧‧浮子
29‧‧‧通氣孔
31‧‧‧通氣閥
32‧‧‧閥保持件
33‧‧‧驅動桿
34‧‧‧支持支架
36‧‧‧折流部材
36a‧‧‧本體盤部
36b‧‧‧安裝筒部
36c‧‧‧上側盤部
36d‧‧‧擋止件
37‧‧‧葉片
38‧‧‧隔板
41‧‧‧圓盤部
42a‧‧‧大徑筒部
42b‧‧‧小徑筒部
43‧‧‧活塞墊圈
44‧‧‧排液閥
45‧‧‧密封部材
46‧‧‧開放用彈簧部材
47‧‧‧洩放孔
48‧‧‧限流孔銷
51‧‧‧過濾元件

Claims (5)

  1. 一種自動排液器,具有埠集合塊與回收容器,該埠集合塊在上部設有壓縮空氣的流入埠與流出埠,該回收容器在底部設有排出孔,以將從該流入埠流向該流出埠的壓縮空氣中分離的液體自動排出至外部,該自動排液器包括:閥座部材,形成有與該回收容器的內部與該排出孔相連通的排液孔,且安裝於該底部;浮子支持台,具有汽缸部與頂壁部,其中該汽缸部組裝有在軸向上自由滑動的活塞,該頂壁部設於該汽缸部的上端部,且該頂壁部與該活塞之間形成有活塞室,且該浮子支持台配置於該閥座部材的上側;浮子,配置於該浮子支持台的外側,且隨著該回收容器內回收的液體上下移動;通氣閥,當該浮子上升時,開放設於該頂壁部的通氣孔且導引該回收容器內的空氣至該活塞室,當該浮子下降時,關閉該通氣孔;排液閥,設置於該活塞,且在關閉該排液孔的閉塞位置與開啟該排液孔的開放位置之間作動;開放用彈簧部材,安裝於該活塞室內,對該排液閥朝該開放位置施加彈力;洩放孔,設置於該排液閥,且連通該活塞室與該排出孔;以及限流孔銷,安裝於該洩放孔的內部,且於該限流孔銷與該洩放孔的內面之間形成洩放流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排液器,其中該活塞上設置有過濾元件,去除自該活塞室流入該洩放流道的空氣中所含的異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動排液器,該活塞具有大徑筒部與小徑筒部,該大徑筒部的外側安裝有活塞墊圈,該小徑筒部在該大徑筒部的內側延伸於軸向上且連通該洩放流道,其中該小徑筒部安裝於該過濾元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動排液器,其中該限流孔銷藉由該過濾元件固定於該活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排液器,包括常閉設定用彈簧部材,於該排液閥朝該閉塞位置施加彈力,在對於該回收容器內未供給壓縮空氣 的狀態時,能將該排液閥從位於該開放位置的常開型切換為位於該閉塞位置的常閉型。
TW103145576A 2014-04-15 2014-12-25 自動排液器 TWI6371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3795 2014-04-15
??PCT/JP2014/080155 2014-11-14
PCT/JP2014/080155 WO2015159449A1 (ja) 2014-04-15 2014-11-14 オートドレ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545A true TW201617545A (zh) 2016-05-16
TWI637123B TWI637123B (zh) 2018-10-01

Family

ID=5432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5576A TWI637123B (zh) 2014-04-15 2014-12-25 自動排液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70594B2 (zh)
JP (1) JP6177999B2 (zh)
CN (1) CN206112495U (zh)
DE (1) DE112014006590B4 (zh)
TW (1) TWI637123B (zh)
WO (1) WO20151594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14499B2 (ja) * 2016-08-09 2019-12-04 Smc株式会社 自動ドレン排出装置
US10018301B2 (en) * 2016-08-12 2018-07-10 Control Devices, Llc Drain valve
FR3073157A1 (fr) * 2017-11-06 2019-05-10 Sogefi Filtration Dispositif de filtration et utilisation du dispositif pour separer et collecter les poussieres de freinage
DE102018110984A1 (de) * 2018-05-08 2019-11-14 Vaillant Gmbh Siph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18789A (en) 1965-08-30 1968-12-31 Norgren Co C A Automatic liquid discharge mechanism
JPS5255719Y2 (zh) 1974-09-30 1977-12-16
US3993090A (en) 1975-01-29 1976-11-23 Hankison Paul M Automatic valving device
JPH0238598U (zh) 1988-09-07 1990-03-14
JPH03111915A (ja) * 1989-09-26 1991-05-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流量調節装置
US5121767A (en) * 1991-10-17 1992-06-16 Chuang Charng Liang Automatic drain valve
US5626163A (en) * 1993-09-30 1997-05-06 Smc Corporation Auto-drain unit
JP4292060B2 (ja) 2003-11-21 2009-07-08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常閉形フロート式オートドレン
JP4874587B2 (ja) * 2005-07-07 2012-02-15 日本精器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式ドレントラッ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159449A1 (ja) 2017-04-13
DE112014006590B4 (de) 2022-04-28
WO2015159449A1 (ja) 2015-10-22
CN206112495U (zh) 2017-04-19
JP6177999B2 (ja) 2017-08-09
TWI637123B (zh) 2018-10-01
US9970594B2 (en) 2018-05-15
DE112014006590T5 (de) 2017-04-06
US20170016573A1 (en) 2017-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7123B (zh) 自動排液器
KR101945790B1 (ko) 자동 드레인 배출 장치
US5846417A (en) Self closing filter centerpost
US10525386B2 (en) Filter device
US7299932B2 (en) Oil filter
US10508631B2 (en) Automated water drain system
US11052336B2 (en) Filter device
KR20190124227A (ko) 필터 장치 및 여과 장치
KR20180080253A (ko) 오일 필터 및 자동차 오일 필터용 필터 카트리지
CN108800399B (zh) 加湿器
SE466362B (sv) Ventilanordning, spec foer tryckluftspulser med varierande driftdata
JP2006046142A (ja) フィルタ
JP2554182Y2 (ja) エアフィルタにおけるオートドレン装置
US20220032216A1 (en) Filter device
JP4292060B2 (ja) 常閉形フロート式オートドレン
KR200171410Y1 (ko) 핑거 스프레이용 퍼스트 밸브 구조
KR101132190B1 (ko) 직동식 개폐밸브
JP2008111473A (ja) 感温弁
JP2014080988A (ja) 空気抜き弁
JP5663417B2 (ja) スプレー容器
JPH0828789A (ja) オートドレン装置
JP2008284140A (ja) 排液バッグ
JPH08244789A (ja) 燃料タンクの液面検知バルブ
KR20160001348U (ko) 타이어 가류금형용 벤트장치
JP2004257398A (ja) 燃料タンクの液面検知バル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