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1037A - 用於辨識沈積遮罩之條碼之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辨識沈積遮罩之條碼之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1037A
TW201501037A TW103110455A TW103110455A TW201501037A TW 201501037 A TW201501037 A TW 201501037A TW 103110455 A TW103110455 A TW 103110455A TW 103110455 A TW103110455 A TW 103110455A TW 201501037 A TW201501037 A TW 20150103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rcode
bar code
unit
lighting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0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3595B (zh
Inventor
Min-Pyo Hong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01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1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3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35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22Character recogni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writing
    • G06V30/224Character recogni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writing of printed characters having additional code marks or containing code ma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712Fixed beam scanning
    • G06K7/10722Photodetector array or CCD scanning
    • G06K7/10732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Abstract

一種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方法,包含:接收對應於該條碼之一條碼影像,該條碼影像與一照明環境相關聯;確定該條碼影像係為不可辨識的;因應於確定該條碼影像係為不可辨識的,產生一或多個用以改變該照明環境之控制訊號;以及至少部分地使得一第二條碼影像被與一改變之照明環境相關聯地產生。

Description

用於辨識沈積遮罩之條碼之方法及裝置
實例性實施例係關於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裝置及方法,更具體而言,係關於一種包含一或多個燈具之條碼辨識裝置及一種條碼辨識方法。
傳統條碼可包含一線狀或點狀圖案,並含有關於一產品之資訊。條碼可貼附於產品上、直接形成於產品上、及/或形成於產品內。條碼可包含關於產品類型及歷史之資訊。藉由貼附或形成於產品上之條碼,可獲取關於產品之資訊並可瞭解產品之歷史。舉例而言,可自形成於一沈積遮罩上之一條碼辨識該沈積遮罩之類型、使用歷史、及使用時間,該沈積遮罩係用於一沈積製程。藉此可管理及替換一沈積遮罩。
傳統條碼之二種類型包含一維條碼及二維條碼。一維條碼可包含複數個條紋並顯示與各該條紋之一寬度對應之資訊。二維條碼可顯示與排列於一平面中之複數個點對應之資訊。
可使用一條碼辨識裝置自一條碼獲取資訊。該條碼辨識裝置可辨識一條碼之形狀(或其他特性)、自該條碼之所辨識形狀讀取資訊、並將該所讀取之資訊提供至一使用者。
可看出,貼附或形成於一產品上之傳統條碼可於產品之搬運過程中受損。若條碼在搬運過程中受到摩擦或接觸腐蝕性材料,則條碼可因磨損或腐蝕而受損。條碼受損可降低條碼之辨識率。舉例而言,在清潔沈積遮罩時,形成於一沈積遮罩上之條碼可被腐蝕並磨損,此可導致條碼之辨識率降低。當條碼之辨識率降低時,可將一新的條碼貼附或形成於該沈積遮罩上。在其他情形中,該沈積遮罩可能被丟棄。如此一來,使用該沈積遮罩之一製程可能會被延遲並可產生額外成本。此繼而可增加利用該沈積遮罩製造之產品之成本。
在此背景技術部分中所揭露之上述資訊僅用於增強對本發明所述技術背景之理解,因此其可包含不形成在本國對於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而言所習知之先前技術之資訊。
實例性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及裝置可提高一條碼辨識率,可藉由提高形成於一沈積遮罩上之一條碼之辨識率而延長該沈積遮罩之使用壽命,且即使在一條碼受損時仍可有效地辨識該條碼。
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將在以下之詳細說明中予以闡述,且該等態樣將藉由該說明而部分地變得顯而易見,抑或可藉由實踐本發明而得知。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方法包含:接收對應於該條碼之一條碼影像,該條碼影像與一照明環境相關聯;確定該條碼影像係為不可辨識的;因應於確定該條碼影像係為不可辨識的,產生一或多個用以改變該照明環境之控制訊號;以及至少部分地使 得一第二條碼影像被與一改變之照明環境相關聯地產生。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方法包含:至少部分地使得該條碼被與複數個照明環境相關聯地拍攝;接收對應之複數個數位條碼影像;確定該等對應數位條碼影像其中之哪一者與最高辨識率相關聯;以及對具有該最高辨識率之該數位條碼影像執行一辨識操作。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裝置包含:一拍攝單元,用以與一照明環境相關聯地產生該條碼之一影像;至少一個發光單元,用以根據該照明環境而照明該條碼;以及一辨識單元,用以判斷該影像是否係為可辨識的。因應於確定該影像係為不可辨識的,該辨識單元更用以:產生用以改變該照明環境之一第一控制訊號;以及產生一第二控制訊號,以使得該條碼被與一改變之照明環境相關聯地重新成像。
上述大致說明及以下詳細說明係為實例性的及解釋性的,且旨在為所申請保護之本發明提供進一步之解釋。
10‧‧‧條碼辨識裝置
20‧‧‧條碼辨識裝置
100‧‧‧拍攝單元
101‧‧‧影像感測器
102‧‧‧影像透鏡
110‧‧‧辨識單元
111‧‧‧第一儲存單元
112‧‧‧第一控制單元
120‧‧‧照明控制單元
121‧‧‧第二儲存單元
122‧‧‧第二控制單元
130‧‧‧照明單元
130a‧‧‧第一燈具
130b‧‧‧第二燈具
130c‧‧‧第三燈具
130d‧‧‧第四燈具
140‧‧‧沈積遮罩
150‧‧‧條碼
151‧‧‧尋找區域
152‧‧‧資料區域
153‧‧‧第一條碼區域
154‧‧‧第二條碼區域
160‧‧‧條碼影像
163‧‧‧第一區域
164‧‧‧第二區域
200‧‧‧拍攝單元
203‧‧‧篩孔
210‧‧‧辨識單元
211‧‧‧第一儲存單元
212‧‧‧第一控制單元
220‧‧‧照明控制單元
221‧‧‧第二儲存單元
222‧‧‧第二控制單元
230‧‧‧照明單元
230a‧‧‧第一燈具
230b‧‧‧第二燈具
230c‧‧‧第三燈具
230d‧‧‧第四燈具
D1‧‧‧第一方向
L1‧‧‧第一照明環境
L2‧‧‧第二照明環境
Ln‧‧‧第N照明環境
S110、S120、S130、S140‧‧‧操作
S210、S220、S230、S240、S250、S260、S270‧‧‧操作
S310、S320、S330‧‧‧操作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為提供對本發明之進一步理解,在本說明書中包含附圖,該等附圖併入本說明書中並構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其例示本發明之實例性實施例並與本說明書一起解釋本發明之原理。
第1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及該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裝置之方塊圖;第2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條碼之立體圖; 第3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第2圖所示條碼之平面圖;第4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拍攝單元之方塊圖;第5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辨識單元之方塊圖;第6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照明控制單元之方塊圖;第7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照明單元及一拍攝單元之方塊圖;第8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條碼辨識裝置之一照明環境之方塊圖;第9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條碼辨識裝置之一照明環境之方塊圖;第10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方法之流程圖;第11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與第10圖所示之條碼辨識方法相關聯地被辨識之一條碼影像之圖式;第12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方法之流程圖;第13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及該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裝置之方塊圖;第14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拍攝單元、一辨識單元、以及一照明控制單元之方塊圖;第15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 方法之流程圖;以及第16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產生複數個條碼影像之方法之流程圖。
在以下說明中,出於解釋目的,將闡述諸多具體細節以提供對各種實例性實施例之一透徹理解。然而,顯然各種實例性實施例無需此等具體細節亦可實施或可以一或多種等效配置形式實施。在其他情形中,以方塊圖之形式顯示眾所習知之結構及器件,以避免不必要地使各種實例性實施例模糊不清。
在附圖中,為清晰起見及便於說明,可誇大各層、膜、面板、區域等之尺寸及相對尺寸。此外,相同之參考編號指示相同之元件。
當闡述一元件或層係位於另一元件或層「上」、「連接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層時,該元件或層可直接位於該另一元件或層上、直接連接或耦合至該另一元件或層,抑或可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然而,當闡述一元件或層係「直接」位於另一元件或層「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層時,則不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為解釋本發明,「X、Y及Z至少其中之一」及「選自由X、Y及Z所組成之群組中之至少一者」可被解釋為僅有X、僅有Y、僅有Z、或X、Y、及Z其中之二或更多者之任意組合(例如,XYZ、XYY、YZ、及ZZ)。通篇中相同之編號指代相同之元件。本文中所用之用語「及/或」包含相關列出項其中之一或多個項之任意及所有組合。
儘管本文中可能使用用語第一、第二等來描述各種元件、組 件、區域、層、及/或區段,然而此等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不應受限於此等用語。此等用語係用於區分各個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因此,在不背離本發明之教示內容之條件下,下文中所論述之一第一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亦可被稱為一第二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
在本文中,為便於說明,可使用空間相對關係用語,例如「在...之下(beneath)」、「在...下面(below)」、「下方的(lower)」、「在...之上(above)」、「上方的(upper)」等來闡述附圖所例示之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其他)元件或特徵之關係。該等空間相對關係用語旨在除圖中所示取向以外亦包含一裝置在使用、操作、及/或製造過程中之各種不同取向。舉例而言,若圖中之該裝置被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下面」或「之下」之元件此時將被取向為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之上」。因此,實例性用語「在...下面」可既包含上方亦包含下方之取向。此外,該裝置亦可具有其他取向(例如,旋轉90度或其他取向),且因此本文中所用之空間相對關係用語將相應地進行解釋。
本文所用用語係用於描述特定實施例,而並非旨在限制本發明。除非上下文中清楚地另外指明,否則本文所用之單數形式「一(a、an)」及「該(the)」旨在亦包含複數形式。此外,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用語「包括(comprises、comprising)」及/或「包含(includes、including)」時,係用於指明所述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之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之存在或添加。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所用之全部用語(包括技術及科學 用語)之意義皆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之通常知識者所通常理解之意義相同。該等用語(例如在常用字典中所定義之用語)應被解釋為具有與其在相關技術背景中之意義一致之意義,且除非本文中進行明確定義,否則不應將其解釋為具有理想化或過於正式之意義。
第1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140及沈積遮罩140之一條碼150之一裝置10之方塊圖。
參照第1圖,條碼辨識裝置10包含一拍攝單元100、一辨識單元110、一照明控制單元120、以及一或多個照明單元130。儘管將具體參照此特定實施形式,但亦應設想,條碼辨識裝置10可以諸多形式實施並包含多個及/或替代組件。舉例而言,應設想,條碼辨識裝置10之組件可組合或位於單獨之結構及/或單獨之位置中。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拍攝單元100可被置於遠離沈積遮罩140之一確定距離處,且可被放置成面向沈積遮罩140之一條碼150。拍攝單元100可藉由拍攝條碼150而產生一條碼影像B。由拍攝單元100所產生之條碼影像B可被發送至辨識單元110。應注意,將結合第4圖更詳細地闡述拍攝單元。
辨識單元110可接收並儲存條碼影像B並「辨識」條碼影像B。辨識單元110可經由一條碼影像辨識過程來辨識條碼影像B,稍後將對此予以闡述。當無法辨識條碼影像B時,辨識單元110可將用於指示一照明環境之變化之一訊號傳送至照明控制單元120,以使條碼150能夠與所改變之照明環境相關聯地重新產生。將結合第5圖更詳細地闡述辨識單元。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因應於自辨識單元110接收之用於指示 照明環境之改變之訊號,照明控制單元120可改變照明單元130之一或多個設定。所改變之照明環境可對應於一或多個照明環境其中之任一者,該(等)照明環境儲存於照明控制單元120之一記憶體(圖中未示出)或與照明控制單元120相關聯之一記憶體中。所改變之照明環境可改變生成於條碼150上之一明部及暗部圖案,稍後將對此予以闡述。亦應設想,照明控制單元120亦可改變影響亮度、顏色、溫度等之一或多個因素。因此,當無法辨識出條碼影像B時,條碼辨識裝置10可與所改變之照明環境相關聯地重新拍攝條碼150。因條碼辨識裝置10可藉由在一新的(或所改變的)照明環境中再次拍攝條碼150而重新嘗試辨識條碼150,故可提高條碼辨識裝置10對條碼150之一辨識率。應注意,將結合第6圖更詳細地闡述照明控制單元120。
在實例性實施例中,照明單元130可包含一第一燈具130a、一第二燈具130b、一第三燈具130c、以及一第四燈具130d。應注意,第三燈具130c及第四燈具130d未示於第1圖中,而是結合第7圖及第8圖予以闡述。第一燈具130a及第二燈具130b可自沈積遮罩140分離,且可被置於拍攝單元100周圍(或附近)以照明條碼150。第三燈具130c及第四燈具130d亦可如此。如此一來,第一燈具130a、第二燈具130b、第三燈具130c、以及第四燈具130d其中之一或多者可基於一或多個照明環境設定而照明條碼150。該一或多個照明環境設定可儲存於裝置10之或與裝置10相關聯之任何適當記憶體中。將結合第7圖及第8圖更詳細地闡述照明單元130。
沈積遮罩140可用於一沈積製程中,因此,沈積遮罩140可包含一開口,該開口用於經由一或多個沈積製程形成一圖案。條碼150可設置於沈積遮罩140之一表面上。舉例而言,條碼150可凸起或凹陷於沈積裝置140之表面上。然而,應設想,條碼150可以任何適當方式貼附至或形成於 沈積遮罩140上。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條碼150可儲存關於條碼150之類型及歷史之資訊以及任何其他適當資訊,抑或可與關於條碼150之類型及歷史之資訊以及任何其他適當資訊相關聯。在實例性實施例中,條碼150可儲存以下資訊或與以下資訊相關聯:關於形成於沈積遮罩140上之一圖案、沈積遮罩140之使用次數、及沈積遮罩140之使用時間等之資訊。條碼辨識裝置10可辨識條碼150之形狀(或其他特性)、自條碼150之所辨識形狀讀取條碼150中含有之資訊、並將所讀取之資訊提供至一使用者及/或系統,該使用者及/或系統用以例如控制利用沈積遮罩140之一沈積製程之至少一個態樣。亦應設想,條碼辨識裝置10可辨識條碼150之形狀(或其他特性)、擷取與條碼150之所辨識形狀相關聯之資訊、並將所擷取之資訊提供至上述使用者及/或系統。舉例而言,對條碼150之辨識可被用於擷取其他資訊,以控制利用沈積遮罩140之一沈積製程之一或多個態樣。應注意,將結合第2圖及第3圖更詳細地闡述條碼150。
儘管結合其中上面形成有條碼150之一物體係為一沈積遮罩140之實例闡述實例性實施例,但應設想,條碼150亦可與任何其他適當產品或製程相關聯地使用。應注意,當條碼150與其他產品/製程相關聯地使用時,條碼辨識裝置10可以與本文中所述實質上相同之方式發揮作用。
在實例性實施例中,拍攝單元100、辨識單元110、照明控制單元120、照明單元130、及/或其一或多個組件可包含一或多個以下通用組件及/或專用組件,抑或可由一或多個以下通用組件及/或專用組件來構建:例如,一或多個分立電路、數位訊號處理晶片、積體電路、應用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微處理器、處理器、可程式化 陣列、現場可程式化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array)、指令集處理器(instruction set processor)、及/或類似物。將結合第4圖至第8圖更詳細地闡述拍攝單元100、辨識單元110、照明控制單元120、及照明單元130之其他組件。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本文中所闡述之特徵、功能、過程等可由以下組件實施:軟體、硬體(例如,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晶片、一應用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韌體(firmware)、或其一組合。如此一來,拍攝單元100、辨識單元110、照明控制單元120、照明單元130、及/或其一或多個組件可包含一或多個記憶體(圖中未示出)或與一或多個記憶體相關聯,該一或多個記憶體包含用以使拍攝單元100、辨識單元110、照明控制單元120、照明單元130、及/或其一或多個組件執行本文所述特徵、功能、過程等其中之一或多者之程式碼(例如,指令)。
儘管未結合第1圖示出,但上述記憶體可係為參與提供程式碼/指令至該一或多個軟體、硬體、及/或韌體組件以用於執行之任何媒體。此等記憶體可具有諸多形式,包含但不限於非揮發性媒體(non-volatile media)、揮發性媒體、及傳輸媒體(transmission media)。非揮發性媒體包含例如光碟或磁碟。揮發性媒體包含動態記憶體。傳輸媒體包含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銅線、及光纖。傳輸媒體亦可具有聲波、光波、或電磁波之形式。電腦可讀取媒體之常見形式包含例如:軟碟(floppy disk)、軟性磁碟(flexible disk)、硬碟、磁帶、任何其他磁性媒體、CD-ROM、CDRW、DVD、任何其他光學媒體、打孔卡片(punch card)、紙帶、光標示表單(optical mark sheet)、具有孔圖案或其他光學可辨識標記之圖案之任何其他實體媒體、RAM、PROM、及EPROM、FLASH-EPROM、任何其他記憶體晶片或盒式磁盤(cartridge)、載波(carrier wave)、或任何其他電腦可讀取之媒體。
第2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條碼150之立體圖。第3圖係為第2圖所示條碼150之平面圖。
參照第2圖及第3圖,沈積遮罩140可包含凸起或凹陷於其一表面上之一不平坦條碼150(以下稱作條碼150)。條碼150可包含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之一多維(例如,二維)矩陣。第一條碼區域153與第二條碼區域154可顯示不同資訊(抑或與不同資訊相關聯)。舉例而言,各該第一條碼區域153可被辨識為「1」,而各該第二條碼區域154可被辨識為「0」。然而,應設想,可使用任何其他適當編碼技術。為此,亦應設想,可使用任何適當數目之不同條碼區域來傳送任何適當資訊(抑或與任何適當資訊相關聯)。
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條碼150包含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之一圖案。由第一條碼區域及/或第二條碼區域154之圖案傳送之資訊可係關於沈積遮罩140之類型及歷史;然而,經由條碼150可傳送任何其他適當資訊。如前所述,可將各種形式之資訊儲存於該圖案中,抑或可基於對該圖案之辨識而擷取各種形式之資訊。當資訊被與該圖案相關聯地儲存時,可例如根據沈積遮罩140之變化歷史、使用情況等來更新該資訊。
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皆可被成型為任何適當之幾何構形,例如四邊形(例如正方形,矩形等)。第一條碼區域153與第二條碼區域154可具有(但不限於)相同之尺寸及形狀。在第2圖及第3圖中,條碼150包含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之一14×14陣列。此 構形僅係為一例示性實例。亦即,條碼150可包含可以任何適當方式排列之任何適當數目之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可由其自沈積遮罩140及/或條碼150之一表面之相對突出長度而加以區分。舉例而言,第一條碼區域153之突出程度可大於第二條碼區域154,而第二條碼區域154之凹陷程度可大於第一條碼區域153。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可藉由於沈積遮罩140之表面上形成凸起或凹槽而形成。亦應設想,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其中之一可凹陷或凸起,並因此而界定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其中之另一者。舉例而言,第二條碼區域154可自條碼150之一表面凹陷。如此一來,第一條碼區域153可與條碼150之表面共面,俾在包含條碼150之一區域中,第一條碼區域153可界定於未形成有第二條碼區域154之各部分中。亦應設想,可藉由將材料沈積於沈積遮罩140之一表面上而形成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其中之一或多者。所沈積之材料可被圖案化。更應注意,可使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之一或多個態樣彼此區分,以影響用於辨識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之明部區域及暗部區域之形成。該一或多個態樣可包含例如:表面紋理、材料、顏色、透射率、反射率、及/或類似態樣。
在實例性實施例中,條碼辨識裝置10可藉由辨識(或偵測)明部區域及暗部區域之一圖案而辨識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該等明部區域及暗部區域係由提供至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並自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反射之光生成。因明部區域及暗部區域之圖案之狀態可根據照明單元130之照明環境而有所變化,故條 碼辨識裝置10對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之辨識率亦可有所變化。如以下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可利用照明環境之變化來提高條碼辨識裝置10對條碼150之一辨識率。
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條碼150可被劃分成一尋找區域151及一資料區域152。參照第3圖,尋找區域151可係為條碼150之一最外側區域,該最外側區域設置於條碼150之一側及鄰近該側之另一側處。尋找區域151可僅包含第二條碼區域154。在第3圖中,尋找區域151僅包含沿條碼150之某些邊界設置之第二條碼區域154。然而,應設想,尋找區域151可僅包含沿條碼150之整個邊界設置之第二條碼區域154。亦應設想,在實例性實施例中,尋找區域151可僅包含可沿條碼150之某些或所有邊界設置之第一條碼區域153。因尋找區域151係形成於條碼150之最外側周緣上並包含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其中之一,故條碼辨識裝置10可輕易地辨識出尋找區域151。亦應設想,尋找區域151可包含第一條碼區域153及/或第二條碼區域154之一指定圖案,例如第一條碼區域153及/或第二條碼區域154之一交替圖案。為此,尋找區域151可設置於條碼150之任何適當部分中,例如條碼150之一中心部分中等。如此一來,條碼辨識裝置10可輕易地判斷一目標物體係為一條碼150區域還是沈積遮罩140之某些其他部分。如前所述,實例性實施例可包含環繞條碼150之最外側周緣之尋找區域151。
資料區域152可係為條碼150之除尋找區域151以外之一區域,且可包含可基於辨識第一條碼區域153及/或第二條碼區域154及/或辨識第一條碼區域153及/或第二條碼區域154之一圖案而擷取之資訊,抑或可與該資訊相關聯。資料區域152可包含一辨識(identification;ID)區域(圖中未示出)。ID區域可包含關於資料區域152中所記錄資料之編碼類型及演算 法、條碼150之資料量或尺寸等之資訊。ID區域可作為一確定圖案而存在於一確定位置處,以使條碼辨識裝置10可辨識ID區域。除ID區域以外之資料區域152可包含關於沈積遮罩140之資訊。更應注意,可利用對ID區域之辨識來擷取條碼150及/或沈積遮罩140之上述資訊或與條碼150及/或沈積遮罩140相關聯之上述資訊。
第4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拍攝單元100之圖式。
參照第4圖,拍攝單元100可包含一影像透鏡102及一影像感測器101。
繼續參照第1圖,自照明單元130發出並由條碼150反射之光可沿一第一方向D1傳播,以進入拍攝單元100。由拍攝單元100接收之光可穿過影像透鏡102(例如,影像透鏡102之一中心區域),以於影像感測器101上形成條碼150之一倒置影像。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影像透鏡102可聚集進入拍攝單元100之光,並將所聚集之光傳遞至影像感測器101。影像透鏡102可包含一透鏡管、容置於該透鏡管中之複數個聚光透鏡(condensing lens)、及/或任何其他適當組件,以促進對條碼150之拍攝(或成像)。如此一來,影像感測器101可自影像透鏡102接收光。此外,影像感測器101所包含或可使用之一類比-數位(analog-to-digital;A/D)轉換器(圖中未示出)可藉由以一類比形式將所接收之光轉換成一數位訊號而產生一對應之條碼影像。所產生之條碼影像(或電性訊號)可被壓縮並提供至辨識單元110。
在實例性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101可係為一線感測器(line sensor),該線感測器包含固態攝像器件(例如一或多個互補金屬氧化物半 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或電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照相機)之一陣列(例如,一維陣列)。亦應設想,影像感測器101可係為一區域感測器,該區域感測器包含固態攝像器件(例如一或多個CMOS或CCD照相機)之一多維(例如,二維)陣列。然而,應注意,可使用任何其他適當之拍攝/成像器件。
第5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辨識單元110之方塊圖。
參照第5圖,辨識單元110可包含一第一儲存單元111及一第一控制單元112。
第一儲存單元111可係為任何適當之記憶體器件,例如前述記憶體其中之一或多者;然而,可使用任何其他適當之記憶體或儲存器件。第一儲存單元111可儲存自拍攝單元100接收之條碼影像B。第一儲存單元111可更包含:一處理區域,用以執行算術運算及/或邏輯運算;以及一讀取條件表區域(reading condition table region)。第一儲存單元111可更儲存各種類型之影像處理程式以辨識條碼影像B。
第一控制單元112可包含一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一系統匯流排(圖中未示出)、以及輸入介面及輸出介面(圖中未示出)。如此一來,第一控制單元112可包含上述通用組件及/或專用組件其中之一或多者,抑或可由上述通用組件及/或專用組件其中之一或多者構建,該(等)組件可用以控制辨識單元110並進而提供一資訊處理功能。為此,第一控制單元112可對條碼影像B執行一辨識製程。舉例而言,第一控制單元112可在條碼影像B中辨識尋找區域151,以辨識條碼150之存在。第一控制單元112可辨識資料區域152中所包含之ID區域。第一控制單元112可藉由辨識ID區域而獲取關於條碼150之資料編碼類型及演算法之資訊,並 藉由辨識資料區域152之資訊而獲取關於沈積遮罩140之資訊,抑或可藉由辨識ID區域及使用對應於ID區域之資訊而擷取關於沈積遮罩140或與沈積遮罩140相關聯之資訊,以自至少一個儲存位置擷取資訊。第一控制單元112可提供關於沈積遮罩140之資訊至上述使用者及/或系統。
當無法辨識尋找區域151及資料區域152時,第一控制單元112可將一或多個訊號傳送至照明控制單元120,該一或多個訊號用於指示一或多個照明環境設定中之至少一個變化。為此,第一控制單元112可發送一或多個指令至拍攝單元100,以指示拍攝單元100與所改變之照明環境設定相關聯地重新拍攝條碼150(或使條碼150重新成像)。當照明環境設定改變時,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之辨識率亦可發生變化。因此,之前條碼辨識裝置10基於一或多個第一照明環境設定未辨識出之條碼150可隨後在利用一或多個第二(或所改變之)照明環境設定進行成像時得到辨識。此可提高條碼辨識裝置10之條碼辨識率。
第6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照明控制單元120之方塊圖。
參照第6圖,照明控制單元120可包含一第二儲存單元121及一第二控制單元122。
第二儲存單元121可係為任何適當之記憶體器件,例如前述記憶體其中之一或多者;然而,可使用任何其他適當之記憶體或儲存器件。第二儲存單元121可儲存第一照明環境L1至第n照明環境Ln,其中「n」係為一大於零之自然數。第一照明環境L1至第n照明環境Ln可分別對應於照明單元130之複數個照明設定,稍後將對此予以闡述。
第二控制單元122可連接至第一控制單元112及照明單元130 中所包含之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第二控制單元122可包含一中央處理單元(CPU)、一系統匯流排(圖中未示出)、以及輸入介面及輸出介面(圖中未示出)。如此一來,第二控制單元122可包含上述通用組件及/或專用組件其中之一或多者,抑或可由上述通用組件及/或專用組件其中之一或多者構建。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第二控制單元122可自第一控制單元112接收一或多個訊號,該一或多個訊號用於指示一或多個照明環境設定之至少一個變化。如此一來,因應於接收到用於指示一或多個照明環境設定中至少一個變化之該一或多個訊號,第二控制單元122可將所儲存之第一照明環境L1至第n照明環境Ln其中之一裝載於例如第二儲存單元121中。第二控制單元122可根據所裝載之照明環境而改變照明單元130之照明設定。照明環境設定之改變可引起第一條碼區域153及第二條碼區域154之辨識程度之改變。如此一來,與所改變之照明環境相關聯地產生之一條碼影像B可不同於先前條碼影像B,且條碼辨識裝置10對其之辨識程度可不同於先前條碼影像B。
第7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照明單元130及拍攝單元100之方塊圖。
參照第7圖,照明單元130可包含第一燈具130a、第二燈具130b、第三燈具130c、以及第四燈具130d。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可與拍攝單元100間隔開,例如與拍攝單元100間隔開相等距離。為此,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可設置於拍攝單元100周圍,例如以90度之間距設置於拍攝單元周圍。然而,應設想,燈具之設置及數目可有所變化。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可提供一 光源以拍攝條碼150,進而使由明部區域及暗部區域形成之一對比圖案能夠設置於條碼150之凸起或凹槽區域上。如此一來,基於由照明單元130之燈具(例如燈具130a至130d)數目及排列所提供之照明條件,辨識單元110可更輕易地將第一條碼區域153與第二條碼區域154區分開。儘管圖中未示出,但照明單元130可更包含一或多個障壁(barrier),以阻擋及/或重新定向至少某些自燈具130a至130d至少其中之一輻照出及/或自條碼150反射出之光。如此一來,可防止光直接進入拍攝單元100。
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可係為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然而,可使用任何其他適當光源。在實例性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可發出波長(或波長範圍)位於380奈米(nm)至750nm間之可見光、或波長(或波長範圍)為750nm或750nm以上之紅外光。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可用以發出相同波長或不同波長之光。
第8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條碼辨識裝置10之一照明環境之方塊圖。
參照第8圖,不同於在第7圖中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皆可係為接通的,第一燈具130a及第三燈具130c可被斷開。第二控制單元122可藉由接通或斷開照明單元130之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其中之一或多者而改變照明單元130之照明環境。亦應設想,第二控制單元122可調整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其中之一或多者之空間定位,例如與拍攝單元100之間距、圍繞拍攝單元100之間距、角度方向、阻擋狀態等。所改變之照明環境可對應於儲存於第二儲存單元121中之第一照明環境L1至第n照明環境Ln其中之一、或與第一照明環境L1至第n照明環境Ln其中之一相對應之一或多個照明環境設定。
當各該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之接通/斷開狀態改變時,條碼150之提供有光之各區域中光之亮度以及條碼150之明部及暗部圖案之狀態可發生改變。如此一來,即使辨識單元110未辨識出在一第一照明環境中所拍攝之條碼影像B,辨識單元110亦可辨識出在藉由改變例如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至少其中之一之接通/斷開狀態所改變之一第二照明環境中所拍攝之一條碼影像B。因條碼辨識裝置10藉由改變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至少其中之一之接通/斷開狀態而執行一拍攝操作,故可提高條碼辨識率。
應注意,在沈積遮罩140之一清潔製程或使用期間,磨損或損壞可改變凸起或凹陷條碼150之突出形狀與凹陷形狀之相對程度。因此,隨著時間之推移,可能無法清晰地區分第一條碼區域153與第二條碼區域154。因此,若反復清潔沈積遮罩140,則沈積遮罩140之條碼150可受到磨損,進而會降低條碼辨識裝置10之條碼辨識率。然而,即使條碼150受到磨損,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之條碼辨識裝置10仍可藉由以下方式而提高其條碼辨識率:改變照明環境設定其中之一或多者,以在照明單元130照明條碼150時影響產生明部區域及暗部區域之方式。因此,實例性實施例能夠防止至少部分由一條碼辨識誤差所導致之處理延長及處理誤差,並降低形成一新的條碼150甚至形成一新的沈積遮罩140之不便。此外,因即使被磨損之條碼150亦仍可被辨識,故可防止沈積遮罩140因條碼150之磨損而被丟棄。如此一來,可延長沈積遮罩140之使用壽命。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第二控制單元122可藉由改變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至少其中之一之亮度而改變照明單元130之照明環境之一或多個態樣。所改變之照明環境可對應於儲存於第二儲存單元121中之 第一照明環境L1至第n照明環境Ln其中之一、或與第一照明環境L1至第n照明環境Ln其中之一相對應之一或多個照明環境設定。當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至少其中之一之亮度改變時,條碼150之提供有光之各種區域中光之亮度以及條碼150之一明部及暗部圖案之狀態亦可被改變。如此一來,即使辨識單元110未辨識出與一第一照明環境相關聯地拍攝之條碼影像B,辨識單元110亦可辨識出與藉由改變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至少其中之一之亮度所改變之一第二照明環境相關聯地拍攝之一條碼影像B。因條碼辨識裝置10可藉由改變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至少其中之一之亮度而執行一拍攝操作,故可提高條碼辨識率。提高之條碼辨識率可防止條碼150因其磨損而無法被辨識出,並可防止沈積遮罩140因條碼150之磨損而被丟棄。如此一來,可延長沈積遮罩140之使用壽命。
第9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條碼辨識裝置10之一照明環境之方塊圖。
參照第9圖,第二控制單元122可藉由改變一第一角度θ1或一第二角度θ2而改變照明單元130之照明環境,其中第一角度θ1係由自第一燈具130a發出之光與條碼150形成,而第二角度θ2係由自第二燈具130b發出之光與條碼150形成。所改變之照明環境可與儲存於第二儲存單元121或條碼辨識裝置10所包含或可存取之任何其他適當記憶體中之第一照明環境L1至第n照明環境Ln其中之一相對應。可藉由旋轉第一燈具130a及第二燈具130b及/或沿一或多個方向平移第一燈具130a及第二燈具130b而改變第一角度θ1及第二角度θ2。儘管第9圖中未示出,但可根據一或多個照明環境設定中之一變化而改變由自第三燈具130c及第四燈具130d發出之光與條碼150形成之角度。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條碼辨識裝置10可藉由改變第一角度θ1或第二角度θ2而以各種角度照明條碼150。當由自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其中之一或多者發出之光與條碼150形成之一角度改變時,條碼150之提供有光之各種區域中光之亮度以及條碼150之明部及暗部圖案之狀態亦可被改變。因此,即使辨識單元110未辨識出與一第一照明環境相關聯地拍攝之條碼影像B,辨識單元110亦可辨識出在一第二照明環境中拍攝之一條碼影像B,該第二照明環境係藉由改變由自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其中之一或多者發出之光與條碼150形成之角度而得到改變。因條碼辨識裝置10可藉由改變由自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其中之一或多者發出之光與條碼150形成之角度而執行一拍攝操作,故可提高條碼辨識率。提高之條碼辨識率可防止條碼150因其磨損而無法被辨識出,並可防止沈積遮罩140因條碼150之磨損而被丟棄。如此一來,可延長沈積遮罩140之使用壽命。
第10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方法之流程圖。
參照第10圖,條碼辨識裝置10執行一第一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110)、一第一條碼辨識操作(操作S120)、一第二照明環境設定操作(操作S130)、以及一第二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140)。
在第一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110)中,拍攝單元100可與一第一照明環境L1相關聯地拍攝一條碼150。形成於沈積遮罩140上之條碼150可由一照明單元130照明,其中照明單元130係基於與第一照明環境L1對應之一或多個照明環境設定而設置(或配置)。拍攝單元100可被放置成面向條碼150。自條碼150反射之光可進入拍攝單元100,且拍攝單元100之一影像透鏡102可收集所反射之光並將所收集之光發送至一影像感測器 101。影像感測器101可接收所收集之光。如此一來,影像感測器101之一A/D轉換器(圖中未示出)可藉由將一類比形式之光轉換成一數位訊號而產生一條碼影像160。
在第一條碼辨識操作(操作S120)中,一辨識單元110可辨識條碼影像160,稍後將結合第11圖更詳細地對其予以闡述。由影像感測器101轉換之條碼影像160可被壓縮然後發送至辨識單元110。發送至辨識單元110之條碼影像160可儲存於一第一儲存單元111中並由一第一控制單元112辨識。現在,將參照第11圖更詳細地闡述一種可由辨識單元110使用之條碼影像辨識方法。
第11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與第10圖所示之條碼辨識方法相關聯地被辨識之一條碼影像160之圖式。
參照第11圖,條碼影像160可係為條碼150各區域之亮度之一數值表示,其基於第一照明環境L1而與在條碼150上形成之明部及暗部區域之一圖案相對應。根據利用第一控制單元112之一邊界確定程式(或過程)而生成於條碼150上之明部及暗部區域之圖案,可藉由量化條碼150之各區域之亮度來達成該數值表示。分配至條碼150之各區域之值可隨著條碼150之對應區域變暗而增大,並隨著條碼150之對應區域變亮而減小。然而,實例性實施例可利用任何適當技術來辨識條碼150之各種區域。條碼影像160可包含複數個第一區域163及複數個第二區域164。第二區域164可係為所具有之值高於由邊界確定程式設定之一臨限值之區域,而第一區域163可係為所具有之值低於由邊界確定程式設定之臨限值之區域。由邊界確定程式設定之該臨限值可係為例如50。然而,應注意,該臨限值可係為任何適當值。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第一控制單元112可藉由將被確定為第 一區域163之區域辨識為第一條碼區域153並將被確定為第二區域164之區域辨識為第二條碼區域154而讀取儲存於條碼150中之資訊。當第一條碼區域153與第二條碼區域154間之劃分由於例如條碼150之磨損或損耗而模糊不清時,第一條碼區域153可能會被確定為第二區域164,或第二條碼區域154可能會被確定為第一區域163。如此一來,條碼辨識裝置10可能無法辨識條碼150。
在辨識條碼影像160時,第一控制單元112可藉由偵測一尋找區域161而判斷一物體是否係為條碼150。一旦辨識出尋找區域161,第一控制單元112便可辨識出一資料區域162內之一ID區域(圖中未示出)。第一控制單元112可藉由辨識ID區域而獲取關於資料編碼類型、演算法、資料量等之資訊。第一控制單元112可藉由基於自ID區域獲取之資訊讀取資料區域162而獲取關於沈積遮罩140之資訊。
當無法辨識尋找區域161或ID區域時,第一控制單元112可將一或多個訊號傳送至照明控制單元120,該一或多個訊號指示一或多個照明環境設定之一變化。由於例如第一條碼區域153被確定為第二區域164及/或第二條碼區域154被確定為第一區域163而出現一條碼影像產生誤差時,可能無法辨識出尋找區域161或ID區域。
再次參照第10圖,在第二照明環境設定操作(操作S130)中,照明控制單元120可將照明環境設定至一第二照明環境L2。一第二控制單元122可自第一控制單元112接收用於指示一或多個照明環境設定之一變化之該一或多個訊號。因應於該(等)訊號,第二控制單元122可將照明單元130之照明環境改變成儲存於例如第二儲存單元121中之第二照明環境L2。
第二照明環境L2可在以下方面不同於第一照明環境L1:複數個燈具130a至130d至少其中之一之接通/斷開狀態、自燈具130a至130d至少其中之一發出之光相對於條碼150之角度、或燈具130a至130d至少其中之一之亮度。
當照明環境改變時,條碼150之提供有光之各種區域中光之亮度以及條碼150之一明部及暗部圖案之狀態亦可被改變。因此,即使辨識單元110未辨識出與第一照明環境相關聯地拍攝之條碼影像160,辨識單元110亦可辨識出與第二照明環境相關聯地拍攝之一條碼影像160。亦即,當無法辨識出條碼150時,條碼辨識裝置10可藉由改變照明環境並與所改變之環境相關聯地再次拍攝條碼150而重新嘗試辨識條碼150。因此,可提高條碼辨識裝置10之條碼辨識率。提高之條碼辨識率可防止條碼150因其磨損、損耗等而無法被辨識出,並可防止沈積遮罩140因條碼150之磨損、損耗等而被丟棄。如此一來,可延長沈積遮罩140之使用壽命。
在第二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140)中,拍攝單元100可與第二照明環境L2相關聯地拍攝條碼150。根據實例性實施例,沈積遮罩140與拍攝單元100間之一距離以及一種用於產生一後續條碼影像之方法可實質上相同於在第一或先前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110)中所述者。
第12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方法之流程圖。
參照第12圖,該條碼辨識方法可包含一第一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210)、一第一條碼辨識操作(操作S220)、一第二照明環境設定操作(操作S230)、一第二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240)、一第二條碼辨識操作(操作S250)、一第三照明環境設定操作(操作S260)、以及一第三 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270)。
第12圖所示之條碼辨識方法與第10圖所示之條碼辨識方法之不同之處在於,第12圖所示之條碼辨識方法更包含:當在一第二照明環境L2中拍攝之一條碼150之一影像未被辨識時,將一照明單元130設定至一第三照明環境L3,並與第三照明環境L3相關聯地拍攝條碼150(操作S260及S270)。換言之,可執行任何適當數目之條碼拍攝及辨識操作,以提高條碼辨識裝置10之辨識率。
操作S210至S240實質上相同於第10圖所示之操作S110至S140,因此,為避免使本文中所述之實例性實施例模糊不清,對此不再予以贅述。
在第二條碼辨識操作(操作S250)中,一辨識單元110可辨識一條碼影像160。在條碼影像160中,一第一控制單元112可辨識一尋找區域151、一ID區域、以及一資料區域152。當無法辨識尋找區域151或ID區域時,一第一控制單元112可將用於指示照明環境之一變化之一或多個訊號傳送至一照明控制單元120。在第二條碼辨識操作(操作S250)所用之一條碼影像辨識方法實質上相同於在第一條碼辨識操作(操作S120)中所用之條碼影像辨識方法,因此,為避免使本文中所述之實例性實施例模糊不清,對此不再予以贅述。
在第三照明環境設定操作(操作S260)中,照明控制單元120可將照明環境設定至第三照明環境L3。第三照明環境L3可不同於第一照明環境L1及第二照明環境L2。一第二控制單元122可自第一控制單元112接收用於指示照明環境之一變化之該(等)訊號。第二控制單元122可將一照明單元130之照明環境改變至可儲存於第二儲存單元121中之第三照明環境 L3。
第三照明環境L3可在以下方面不同於第一照明環境L1及第二照明環境L2:複數個燈具130a至130d至少其中之一之接通/斷開狀態、自燈具130a至130d至少其中之一發出之光相對於條碼150之角度、或燈具130a至130d至少其中之一之亮度。
當照明環境改變時,條碼150之提供有光之各種區域中光之亮度以及條碼150之一明部及暗部圖案之狀態亦可被改變。因此,即使辨識單元110未辨識出在先前照明環境中拍攝之條碼影像160,辨識單元110亦可辨識出在所改變之照明環境中拍攝之一條碼影像160。亦即,當無法辨識出條碼150時,條碼辨識裝置10可藉由改變照明環境並與所改變之環境相關聯地再次拍攝條碼150而重新嘗試辨識條碼150。因此,可提高條碼辨識裝置10之條碼辨識率。提高之條碼辨識率可防止條碼150因其磨損、損耗等而無法被辨識出,並可防止沈積遮罩140因條碼150之磨損、損耗等而被丟棄。如此一來,可延長沈積遮罩140之使用壽命。
在第三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270)中,一拍攝單元100可與第三照明環境L3相關聯地拍攝條碼150。如此一來,沈積遮罩140與拍攝單元100間之一距離可被改變,但用於產生一條碼影像之方法可實質上相同於在第一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210)或第二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240)中所述者。因照明環境已改變,故在第三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270)中拍攝之一條碼影像160可不同於在第一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210)及第二照明環境拍攝操作(操作S240)中拍攝之條碼影像160。辨識單元110可辨識出在第三照明環境L3中拍攝之條碼影像160。
第13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140及 沈積遮罩140之一條碼之一裝置20之方塊圖。
參照第13圖,條碼辨識裝置20包含一照明單元230、一照明控制單元220、一拍攝單元200、以及一辨識單元210。
拍攝單元200實質上相同於第1圖所示之拍攝單元100,因此,為避免使本文中所述之實例性實施例模糊不清,對此不再予以贅述。
辨識單元210可儲存由拍攝單元100拍攝之一條碼影像,並辨識該條碼影像。辨識單元210可將用於指示照明環境設定之一變化之一訊號提供至照明控制單元220。辨識單元210可辨識藉由在不同照明環境中拍攝相同條碼150而產生之複數個條碼影像中之每一條碼影像,並選擇具有最高辨識率之一條碼影像。
因應於自辨識單元210所接收之用於指示照明環境設定之一變化之該訊號,照明控制單元220可改變照明單元230之設定。所改變之照明環境可與儲存於照明控制單元220中之一或多個照明環境其中任一者相對應。
照明單元230可包含一第一燈具230a、一第二燈具230b、一第三燈具230c、以及一第四燈具230d。第一燈具230a至第四燈具230d實質上相同於第1圖所示之第一燈具130a至第四燈具130d,因此,為避免使本文中所述之實例性實施例模糊不清,對此不再予以贅述。
第14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拍攝單元200、辨識單元210、以及照明控制單元220之方塊圖。
辨識單元210可包含一第一儲存單元211及一第一控制單元212。第一控制單元212可計算儲存於第一儲存單元211中之條碼影像之數 目。當儲存於第一儲存單元211中之條碼影像之數目小於M時,第一控制單元212可將用於指示照明環境設定之至少一個變化之一或多個訊號發送至照明控制單元220。使用者可改變M之值。
照明控制單元220可包含一第二儲存單元221及一第二控制單元222。第二儲存單元221可包含第一照明環境L1至第n照明環境Ln。第二控制單元222可連接至辨識單元200之第一控制單元212,並自第一控制單元212接收用於指示照明環境設定之至少一個變化之該(等)訊號。第二控制單元222可將照明單元230之該(等)照明環境設定改變成儲存於第二儲存單元221中之一第m照明環境Lm(其中「m」係為大於零之一自然數)。
第m照明環境Lm可在以下方面不同於第一照明環境L1:照明單元230之第一燈具230a至第四燈具230d至少其中之一之接通/斷開狀態、自第一燈具230a至第四燈具230d至少其中之一發出之光相對於條碼150之角度、或第一燈具230a至第四燈具230d至少其中之一之亮度。
當照明環境改變時,條碼150之提供有光之各區域中光之亮度以及條碼150之一明部及暗部圖案之狀態亦可被改變。因此,即使辨識單元210未辨識出在先前照明環境中拍攝之一條碼影像,辨識單元210亦可辨識出在一隨後所改變之照明環境中拍攝之一條碼影像。亦即,條碼辨識裝置20可利用與不同照明環境相關聯地拍攝之複數個條碼影像中具有最高辨識率之一條碼影像而辨識條碼150。因此,可提高條碼辨識裝置20之條碼辨識率。提高之條碼辨識率可防止條碼150因其磨損、損耗等而無法被辨識出,並可防止沈積遮罩140因條碼150之磨損、損耗等而被丟棄。如此一來,可延長沈積遮罩140之使用壽命。
拍攝單元200可藉由與第m照明環境Lm相關聯地重新拍攝 條碼150而產生一條碼影像,且所產生之條碼影像可儲存於第一儲存單元211中。如此一來,在不同照明環境中拍攝之複數個條碼影像可儲存於第一儲存單元211中並由辨識單元210選擇。亦應注意,拍攝單元200可包含一或多個篩孔203以控制(或調節)周圍光進入拍攝單元200之量。如此一來,可提高條碼影像之品質。
當儲存於辨識單元210之第一儲存單元211中之條碼影像之數目係為M或大於M時,第一控制單元212可辨識條碼影像為條碼150。此外,第一控制單元212可將用於指示條碼影像被辨識為條碼150之一或多個訊號傳送至拍攝單元200,俾可停止條碼150之拍攝操作。
第一控制單元212可自儲存於第一儲存單元211中之複數個條碼影像中選擇具有最高辨識率之一條碼影像。當一條碼影像具有最高辨識率時,條碼影像之各區域之值與一臨限值之差最大。亦即,條碼影像之各區域之值與臨限值具有最大差之一高對比度條碼影像可係為具有最高辨識率之一條碼影像。第一控制單元212所選擇之一條碼影像可被辨識為條碼150。
第15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辨識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方法之流程圖。第16圖係為根據實例性實施例,一種用於產生複數個條碼影像之方法之流程圖。
參照第15圖,該條碼辨識方法可包含用於產生複數個條碼影像之一操作(操作S310)、用於選擇一條碼影像之一操作(操作S320)、以及用於辨識一條碼之一操作(操作S330)。
在用於產生條碼影像之操作(操作S310)中,一拍攝單元 200可藉由在一照明單元230之一照明環境被設定至之複數個照明環境中拍攝一條碼150而產生複數個條碼影像160。
參照第16圖,藉由將照明單元230之照明環境設定至一第一照明環境並在該第一照明環境中拍攝條碼150,可產生一第一條碼影像。所產生之第一條碼影像可儲存於一辨識單元210之一第一儲存單元211中。一第一控制單元212可計算儲存於第一儲存單元211中之條碼影像之數目,當所儲存之條碼影像之數目小於M(M可由使用者設定)時,第一控制單元212可將用於指示照明單元230之照明環境之至少一個變化之一或多個訊號發送至一照明控制單元220。因應於該(等)訊號,照明控制單元220可改變照明單元230之照明環境設定其中之一或多者,以配置一第二照明環境,且拍攝單元200可藉由與第二照明環境相關聯地拍攝條碼150而產生一第二條碼影像。一條碼拍攝裝置20可藉由在不同照明環境中重複拍攝條碼150而產生複數個條碼影像,直至所儲存之條碼影像之數目變為M或大於M,並可將所產生之條碼影像儲存於第一儲存單元211中。
再次參照第15圖,在用於選擇條碼影像之操作(操作S320)中,辨識單元210可自條碼影像160選擇具有一最高辨識率之一條碼影像。亦即,第一控制單元212可選擇分配至其各區域之值與一臨限值之間具有最大差之一條碼影像作為具有最高辨識率之一條碼影像。
在用於辨識條碼之操作(操作S330)中,辨識單元210可辨識具有最高辨識率之條碼影像160。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可同時執行用於選擇條碼影像之操作(操作S320)及用於辨識條碼之操作(操作S330)。亦即,可同時執行選擇具有最高辨識率之條碼影像160及自所選擇之條碼影像160辨識條碼150。
根據實例性實施例,可提高形成於一沈積遮罩上之一條碼之辨識率。因此,可防止因形成於沈積遮罩上之條碼之一辨識誤差而導致製程延遲。此外,可延長具有條碼之沈積遮罩之使用壽命。
儘管本文中已闡述某些實例性實施例及實施形式,但根據本發明,其他實施例及修改形式將變得顯而易見。因此,本發明並非僅限於此等實施例,而是受限於所提供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各種明顯修改形式以及等效設置之更寬泛範圍。
10‧‧‧條碼辨識裝置
100‧‧‧拍攝單元
110‧‧‧辨識單元
120‧‧‧照明控制單元
130‧‧‧照明單元
130a‧‧‧第一燈具
130b‧‧‧第二燈具
140‧‧‧沈積遮罩
150‧‧‧條碼

Claims (10)

  1. 一種方法,包含:接收與形成於一沈積遮罩上之一條碼對應之一條碼影像,該條碼影像與一照明環境相關聯;確定該條碼影像係為不可辨識的;因應於確定該條碼影像係為不可辨識的,產生一或多個用以改變該照明環境之控制訊號;以及至少部分地使得一第二條碼影像被與一改變之照明環境相關聯地產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訊號用以改變至少一個發光單元之一接通/斷開狀態,該至少一個發光單元用以照明該條碼。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訊號用以改變入射於該條碼上之光之一角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訊號用以改變至少一個發光單元之亮度,該至少一個發光單元用以照明該條碼。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訊號用以改變至少一個發光單元之亮度及入射於該條碼上之光之一角度,該至少一個發光單元用以照明該條碼。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更包含:接收該條碼之該第二條碼影像,該第二條碼影像與該改變之照明環境相關聯; 判斷該第二條碼影像是否係為可辨識的;因應於確定該第二條碼影像係為不可辨識的,產生一或多個用以改變該改變之照明環境之第二控制訊號;以及至少部分地使得一第三條碼影像被與一進一步改變之照明環境相關聯地產生。
  7. 一種方法,包含:至少部分地使得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被與複數個照明環境相關聯地拍攝;接收對應之複數個數位條碼影像;確定該等對應數位條碼影像其中之哪一者與最高辨識率相關聯;以及對具有該最高辨識率之該數位條碼影像執行一辨識操作。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至少一個用以照明該條碼之發光單元之亮度、該至少一個發光單元之一接通/斷開狀態、以及入射於該條碼上之光之一角度至少其中之一方面,該等照明環境互不相同。
  9. 一種裝置,包含:一拍攝單元,用以與一照明環境相關聯地產生一沈積遮罩之一條碼之一影像;至少一個發光單元,用以根據該照明環境而照明該條碼;以及一辨識單元,用以判斷該影像是否係為可辨識的;其中,因應於確定該影像係為不可辨識的,該辨識單元更用以:產生用以改變該照明環境之一第一控制訊號;以及 產生一第二控制訊號,以使得該條碼被與一改變之照明環境相關聯地重新成像。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裝置,更包含:一照明控制單元,用以控制該至少一個發光單元,其中,因應於接收到該第一控制訊號,該照明控制單元更用以改變對該至少一個發光單元之控制,以提供該改變之照明環境。
TW103110455A 2013-06-21 2014-03-20 用於辨識沈積遮罩之條碼之方法及裝置 TWI613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3-0071587 2013-06-21
KR1020130071587A KR102097342B1 (ko) 2013-06-21 2013-06-21 증착 마스크의 바코드 인식 방법 및 그 인식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1037A true TW201501037A (zh) 2015-01-01
TWI613595B TWI613595B (zh) 2018-02-01

Family

ID=52110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0455A TWI613595B (zh) 2013-06-21 2014-03-20 用於辨識沈積遮罩之條碼之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65966B2 (zh)
KR (1) KR102097342B1 (zh)
CN (1) CN104239876B (zh)
TW (1) TWI6135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1414B2 (en) 2015-03-12 2023-08-08 Walmart Apollo, Llc Importing structured prescription records from a prescription label on a medication package
EP3242143B1 (en) * 2016-05-02 2023-03-01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Measurement apparatus
JP2018018372A (ja) * 2016-07-29 2018-02-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バーコード読取装置、バーコード読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491897B (zh) * 2018-01-30 2020-09-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CN109241804A (zh) * 2018-10-19 2019-01-18 深圳市民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低角度照明的图像识读设备
CN109190440A (zh) * 2018-10-31 2019-01-11 深圳市民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大角度照明结构的图像识读设备
CN113298211B (zh) * 2021-05-25 2023-09-01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条码生成、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5681A (ja) * 1984-03-16 1985-10-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バ−コ−ド読取装置
JP3309842B2 (ja) * 1999-02-04 2002-07-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情報読取装置及び光学情報読取システム
CN1312513A (zh) * 2000-03-07 2001-09-12 宜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线光源的条码读取装置
US20030132291A1 (en) * 2002-01-11 2003-07-17 Metrologic Instruments, Inc. Point of sale (POS) station having bar code reading system with integrated internet-enabled customer-kiosk terminal
JP3960181B2 (ja) * 2002-09-20 2007-08-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光学的情報読取装置
US7204420B2 (en) * 2004-08-31 2007-04-17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canner and method for eliminating specular reflection
US7219841B2 (en) * 2004-11-05 2007-05-22 Hand Held Products, Inc. Device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quality of bar codes
JP4979941B2 (ja) 2005-03-30 2012-07-18 Hoya株式会社 マスクブランクス用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マスクブランクスの製造方法
JP5293186B2 (ja) * 2006-11-10 2013-09-1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Si−O含有水素化炭素膜とそれを含む光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KR100952694B1 (ko) * 2008-01-09 2010-04-13 주식회사 쎄믹스 웨이퍼 식별 코드 인식 장치
US8257572B2 (en) * 2008-03-28 2012-09-04 Tenaris Connections Limited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 plating and marking of metals
CN201218951Y (zh) * 2008-04-30 2009-04-08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发光二极管感光特性来识别条码的装置
JP5298792B2 (ja) 2008-11-14 2013-09-25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アライメントマークの検出方法
KR20100056234A (ko) 2008-11-19 2010-05-27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2d바코드를 이용한 제품 관리시스템 및 방법
JP5178561B2 (ja) 2009-02-06 2013-04-10 Hoya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検査方法、パターン検査装置、フォトマスク製造方法、およびパターン転写方法
JP5183612B2 (ja) * 2009-11-26 2013-04-1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ンボル認識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708357B2 (ja) * 2011-08-09 2015-04-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情報コード検証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9876B (zh) 2020-03-13
CN104239876A (zh) 2014-12-24
KR102097342B1 (ko) 2020-04-07
US20140374484A1 (en) 2014-12-25
TWI613595B (zh) 2018-02-01
KR20140148101A (ko) 2014-12-31
US9465966B2 (en) 2016-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3595B (zh) 用於辨識沈積遮罩之條碼之方法及裝置
KR101951576B1 (ko) 검사 장치 및 검사 방법
JP633842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把持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983552B2 (en) Camera flash lens and portabl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994051B1 (ko) 형상 측정 장치 및 형상 측정 방법
JP2020042044A (ja) 外観検査装置、照明装置、撮影照明装置
US1026223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a fingerprint for verification of a reference object
JP5471477B2 (ja) ネジ山の検査装置
RU2608690C2 (ru) Световой проектор и видео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расстояния
JP2011095403A5 (ja) 撮像装置及び発光制御方法
US8248603B2 (en) Focus apparatus of image measuring system
US9360860B2 (en) Entry detection device, robot, and entry detection method
KR101637019B1 (ko) 일체형 영상기반 자동 표면검사장치
JP2020085482A (ja) 残留フィルム検出装置および検出方法
JP4918830B2 (ja) 位置計測システム
AU2005301292A1 (en) Container inspection by directly focusing a light emitting die element onto the container
KR101952971B1 (ko) 판형 워크 중심 검출 방법
JP2002027501A (ja) 3次元画像撮像装置および3次元画像撮像方法
JP2009201149A5 (zh)
JP5475167B1 (ja) ワーク検出装置及びワーク検出方法
JP2010190821A (ja) 印刷物品質検査装置
JP2009520249A5 (zh)
US2014017462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CN203687872U (zh) 一种图案偏移检测器
JP3385579B2 (ja) 黒色ワークの形状測定装置及び取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