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8211B - 条码生成、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条码生成、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8211B
CN113298211B CN202110568888.9A CN202110568888A CN113298211B CN 113298211 B CN113298211 B CN 113298211B CN 202110568888 A CN202110568888 A CN 202110568888A CN 113298211 B CN113298211 B CN 113298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de
image
barcode
sub
cod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88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98211A (zh
Inventor
许群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88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8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8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8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98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8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1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one-dimensional coding
    • G06K19/0602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one-dimensional coding using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条码生成、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具体实现方案为:响应于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获取条码的相关信息,其中,相关信息至少包括:类型信息和外观信息;基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第一条码图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生成第二条码图,其中,第二条码图通过将第一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将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该方案实现了一种高容错率的条码生成方法。

Description

条码生成、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条码生成、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流行业使用掌上电脑PDA及手机来读取条形码越来越频繁,使得条形码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但在物品流转过程中,容易发生条形码部分污损、覆盖、折叠等问题,现有技术对于破损的条形码识别率很低,并且一旦条形码中某个竖条被污损,会造成条码读取失败,且容错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条码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及一种条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条码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获取条码的相关信息,其中,相关信息至少包括:类型信息和外观信息;基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第二条码图通过将第一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将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包括: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条码图,其中,第一子条码图通过对第一条码图进行截取并翻转而生成;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子条码图,其中,第二子条码图通过将条码内容进行倒序并将倒序后的条码内容对应图像进行翻转而生成;将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进行合并,得到与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对应的第二条码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包括:将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输入图像生成模型,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图像生成模型用于表征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二高度占比确定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并基于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利用图像生成算法生成与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对应的第二条码图的条码。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条码识别方法,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目标条码的识别请求,获取目标条码的条码图像,其中,目标条码通过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而生成;将条码图像进行转换,生成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和包括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的目标条码图像,其中,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通过对条码图像进行截取而得到,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通过对第二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第二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对目标条码图像进行切分,得到目标条码图像对应的各个子条码图像;基于各个子条码图像,利用条码识别方法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其中,条码识别方法用于表征将各个子条码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比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条码图像进行转换,生成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和包括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的目标条码图像,包括:对条码图像进行截取,得到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二条码图、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二子图;对第一子图进行第一变换并对第二子图进行第二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第一子图和变换后的第二子图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其中,第一变换用于表征将第一子图进行翻转,第二变换用于表征将第二子图进行翻转和倒序;将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进行合并,生成与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利用图像转换算法对第二条码图进行转换,图像转换算法为图像生成算法的逆运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各个子条码图像,利用条码识别方法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包括:对各个子条码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各个子条码图像对应的字符集,其中,字符集中包括替代字符,替代字符用于表征该位置无法识别;基于所有字符集的比对结果,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其中,对所有字符集进行比对用于表征将所有字符集中的每个字符进行一致性判定。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条码生成装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获取条码的相关信息,其中,相关信息至少包括:类型信息和外观信息;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第二条码图通过将第一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整合单元,被配置成将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生成单元,包括:第一生成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条码图,其中,第一子条码图通过对第一条码图进行截取并翻转而生成;第二生成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子条码图,其中,第二子条码图通过将条码内容进行倒序并将倒序后的条码内容对应图像进行翻转而生成;合并模块,被配置成将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进行合并,得到与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对应的第二条码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生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将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输入图像生成模型,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图像生成模型用于表征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二高度占比确定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并基于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利用图像生成算法生成与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对应的第二条码图的条码。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条码识别装置,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目标条码的识别请求,获取目标条码的条码图像,其中,目标条码通过如上述条码生成方法中任一实施例的方法而生成;图像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将条码图像进行转换,生成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和包括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的目标条码图像,其中,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通过对条码图像进行截取而得到,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通过对第二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第二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图像切分单元,被配置成对目标条码图像进行切分,得到目标条码图像对应的各个子条码图像;图像识别单元,被配置成基于各个子条码图像,利用条码识别方法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其中,条码识别方法用于表征将各个子条码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比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生成单元,包括:截取模块,被配置成对条码图像进行截取,得到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二条码图、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二子图;转换模块,被配置成对第一子图进行第一变换并对第二子图进行第二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第一子图和变换后的第二子图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其中,第一变换用于表征将第一子图进行翻转,第二变换用于表征将第二子图进行翻转和倒序;生成模块,被配置成将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进行合并,生成与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生成单元中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利用图像转换算法对第二条码图进行转换,图像转换算法为图像生成算法的逆运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识别单元,包括:识别模块,被配置成对各个子条码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各个子条码图像对应的字符集,其中,字符集中包括替代字符,替代字符用于表征该位置无法识别;确定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所有字符集的比对结果,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其中,对所有字符集进行比对用于表征将所有字符集中的每个字符进行一致性判定。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或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或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采用响应于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获取条码的相关信息,基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第二条码图通过将第一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将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破损的条形码的识别率低,一旦条形码中某个竖条被污损,会造成条码读取失败并且容错率低的问题,实现了一种高容错率的条码生成方法,通过生成与第一条码图(原始条码图)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并拼接成目标条码,在原始条码图中额外增加了条码图(第二条码图),利用第二条码图作为第一条码图容错的条码图像,用以在原始条码图被污损的情况下进行图像读取,保证条码的竖条可以成功读取,提升了破损条码识别的成功率,提高了条码的容错率,减少了条码破损时人工录入条码内容的时间。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条码生成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条码生成方法的目标条码的示意图;
图3是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条码生成方法的场景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条码生成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条码生成方法的目标条码的又一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条码识别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条码生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条码识别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条码生成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条码生成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100。该条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响应于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获取条码的相关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主体(例如执行服务器)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对生成请求进行内容解析,从本地或远端获取该条码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至少包括:条码的类型信息和条码的外观信息。条码的类型指条码的码制类型,比如,code39码、code25码。外观信息可以包括条码高度、条码宽度、条码最窄条宽度等。
步骤102,基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基于步骤101中获取的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预设的第一高度占比,利用基础编码库进行条码编码,生成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第一高度占比为预先设定的第一条码图在整个条码图中的高度占比,条码内容是指条码编码后对应的文字信息,比如,690125。
步骤103,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对应的第二条码图。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预设的第二高度占比和步骤102生成的第一条码图,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第二条码图。第二高度占比为预先设定的第二条码图在整个条码图中的高度占比,第二条码图通过将第一条码图进行翻转而生成。第二条码图不同于第一条码图。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包括:将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输入图像生成模型,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图像生成模型用于表征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二高度占比确定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并基于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利用图像生成算法生成与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对应的第二条码图的条码。图像生成模型可以基于历史数据预先训练得到。基于模型算法来生成第二条码图,使得条码的生成更加精准、多样,提高了之后条码识别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执行主体本地或与上述执行主体本地远程通信连接的服务器中可以存储有图像生成模型,该图像生成模型例如可以是数据表或计算公式等,本实施例不对此方面内容做任何限定。
步骤104,将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将步骤102生成的第一条码图和步骤103生成的第二条码图进行拼接,得到与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并输出目标条码,具体示例参见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条码可以包括一维、二维和彩色条码等目前已有和未来将会产生的各类条形码,本申请主要针对一维条码进行说明。上述条码图像生成是目前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条码生成方法300运行于电子设备301中。当电子设备301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后,电子设备301首先获取条码的相关信息302,然后电子设备301基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303,接着电子设备301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304,最后电子设备301将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305。其中,第二条码图通过将第一条码图进行翻转和对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条码生成方法采用响应于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获取条码的相关信息,基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第二条码图通过将第一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将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破损的条形码的识别率低,一旦条形码中某个竖条被污损,会造成条码读取失败并且容错率低的问题,实现了一种高容错率的条码生成方法,通过生成与第一条码图(原始条码图)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并拼接成目标条码,在原始条码图中额外增加了条码图(第二条码图),利用第二条码图作为第一条码图容错的条码图像,用以在原始条码图被污损的情况下进行图像读取,保证条码的竖条可以成功读取,提升了破损条码识别的成功率,提高了条码的容错率,减少了条码破损时人工录入条码内容的时间。
进一步参考图4,其示出了条码生成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400。该方法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响应于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获取条码的相关信息。
步骤402,基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
步骤403,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条码图。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预设的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条码图。第一子条码图通过对第一条码图进行截取并翻转而生成。
步骤404,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子条码图。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子条码图。第二子条码图通过将条码内容进行倒序并将倒序后的条码内容对应图像进行翻转而生成。
步骤405,将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进行合并,得到与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对应的第二条码图。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将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进行合并,得到与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对应的第二条码图。
步骤406,将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
进一步举例说明,code39的条码内容为690125生成的目标条码,参见图5所示,其中,501为第一条码图,502为第一子条码图,503为第二子条码图,503为将“690125”倒序为“521096”的条码图进行翻转后的条码图。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401、402和406的具体操作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01、102和104的操作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条码生成方法的示意图400采用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生成第一子条码图,其中,第一子条码图通过对第一条码图进行截取并翻转而生成,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条码内容,生成第二子条码图,其中,第二子条码图通过将条码内容进行倒序并将倒序后的条码内容对应图像进行翻转而生成,将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进行合并,得到与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对应的第二条码图,通过将子条码都进行翻转,避免了若不翻转正常扫描枪能够扫描出条码内容,导致条码识别出错的问题,通过利用第一条码图翻转和条码内容倒序后再翻转,来生成第二条码图,丰富了目标条码的形态和内容,在提升破损条码识别的成功率和提高条码的容错率的基础上,提升了条码识别的准确率和灵活度。
进一步参考图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条码识别方法,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条码识别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600。该条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响应于接收到目标条码的识别请求,获取目标条码的条码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例如执行服务器)接收到目标条码的识别请求,通过扫描枪或外部设备扫描得到目标条码的条码图像。目标条码可以通过如上述条码生成方法中任一实施例的方法而生成。
步骤602,将条码图像进行转换,生成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和包括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的目标条码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将条码图像进行转换,生成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和包括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的目标条码图像。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通过对条码图像进行截取而得到,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通过对第二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第二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将条码图像进行转换,生成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和包括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的目标条码图像,包括:对条码图像进行截取,得到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二条码图、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二子图;对第一子图进行第一变换并对第二子图进行第二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第一子图和变换后的第二子图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其中,第一变换用于表征将第一子图进行翻转,第二变换用于表征将第二子图进行翻转和倒序;将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进行合并,生成与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图像。通过将第一子图翻转和第二子图翻转在倒序,来生成目标条码图像,提升了条码识别的准确率和灵活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利用图像转换算法对第二条码图进行转换,图像转换算法为图像生成算法的逆运算。利用算法完成条码图像转换,提高了条码识别的精准度。
步骤603,对目标条码图像进行切分,得到目标条码图像对应的各个子条码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对目标条码图像进行切分,得到目标条码图像对应的各个子条码图像。例如,将目标条码图像横向均匀地切分为9份。
步骤604,基于各个子条码图像,利用条码识别方法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基于各个子条码图像,利用条码识别方法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条码识别方法用于表征利用基于编码库将各个子条码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比对。条码信息可以包括替代字符,也可以不包括替代字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各个子条码图像,利用条码识别方法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包括:利用基于编码库对各个子条码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各个子条码图像对应的字符集,其中,字符集中包括替代字符,替代字符用于表征该位置无法识别;基于所有字符集的比对结果,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其中,对所有字符集进行比对用于表征将所有字符集中的每个字符进行一致性判定。替代字符可以为各种符号,比如:“?”、“!”等。基于各个字符进行条码信息识别,实现一种简单、快捷地条码识别方法,识别得到的条码信息中包括替代字符,而非为常规的文字信息,实现更加富有针对性、范围更广的信息识别。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条码识别方法采用响应于接收到目标条码的识别请求,获取目标条码的条码图像,将条码图像进行转换,生成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和包括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的目标条码图像,其中,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通过对条码图像进行截取而得到,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通过对第二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第二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对目标条码图像进行切分,得到目标条码图像对应的各个子条码图像,基于各个子条码图像,利用条码识别方法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实现了一种高容错率的条码识别方法,保证在原始条码图被污损的情况下任可以进行图像识别,确保条码的竖条可以成功读取,提升了破损条码识别的成功率。
进一步参考图7,作为对上述图1~5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条码生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条码生成装置700包括:获取单元701、第一生成单元702、第二生成单元703和整合单元704,其中,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获取条码的相关信息,其中,相关信息至少包括:类型信息和外观信息;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第二条码图通过将第一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整合单元,被配置成将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
在本实施例中,条码生成装置700的获取单元701、第一生成单元702、第二生成单元703和整合单元704的具体处理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分别参考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到步骤104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生成单元,包括:第一生成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条码图,其中,第一子条码图通过对第一条码图进行截取并翻转而生成;第二生成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子条码图,其中,第二子条码图通过将条码内容进行倒序并将倒序后的条码内容对应图像进行翻转而生成;合并模块,被配置成将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进行合并,得到与第一子条码图和第二子条码图对应的第二条码图。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生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将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输入图像生成模型,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图像生成模型用于表征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二高度占比确定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并基于第一条码图和条码内容利用图像生成算法生成与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对应的第二条码图的条码。
进一步参考图8,作为对上述图6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条码识别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条码识别装置800包括:图像获取单元801、图像生成单元802、图像切分单元803和图像识别单元804,其中,图像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目标条码的识别请求,获取目标条码的条码图像,其中,目标条码通过如上述条码生成方法中任一实施例的方法而生成;图像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将条码图像进行转换,生成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和包括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的目标条码图像,其中,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通过对条码图像进行截取而得到,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通过对第二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第二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图像切分单元,被配置成对目标条码图像进行切分,得到目标条码图像对应的各个子条码图像;图像识别单元,被配置成基于各个子条码图像,利用条码识别方法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其中,条码识别方法用于表征将各个子条码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比对。
在本实施例中,条码识别装置800的图像获取单元801、图像生成单元802、图像切分单元803和图像识别单元804的具体处理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分别参考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601到步骤604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图像生成单元,包括:截取模块,被配置成对条码图像进行截取,得到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二条码图、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二子图;转换模块,被配置成对第一子图进行第一变换并对第二子图进行第二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第一子图和变换后的第二子图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其中,第一变换用于表征将第一子图进行翻转,第二变换用于表征将第二子图进行翻转和倒序;生成模块,被配置成将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进行合并,生成与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图像。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图像生成单元中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利用图像转换算法对第二条码图进行转换,图像转换算法为图像生成算法的逆运算。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识别单元,包括:识别模块,被配置成对各个子条码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各个子条码图像对应的字符集,其中,字符集中包括替代字符,替代字符用于表征该位置无法识别;确定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所有字符集的比对结果,确定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其中,对所有字符集进行比对用于表征将所有字符集中的每个字符进行一致性判定。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9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条码生成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1、存储器9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9中以一个处理器901为例。
存储器9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条码生成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条码生成方法。
存储器9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条码生成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7所示的获取单元701、第一生成单元702、第二生成单元703和整合单元704)。处理器9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条码生成方法。
存储器9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条码生成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9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9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条码生成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条码生成方法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903和输出装置904。处理器901、存储器902、输入装置903和输出装置9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9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条码生成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9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响应于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获取条码的相关信息,基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与条码的类型信息、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基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生成与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第一条码图和/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第二条码图通过将第一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将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第一条码图和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破损的条形码的识别率低,一旦条形码中某个竖条被污损,会造成条码读取失败并且容错率低的问题,实现了一种高容错率的条码生成方法,通过生成与第一条码图(原始条码图)或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并拼接成目标条码,在原始条码图中额外增加了条码图(第二条码图),利用第二条码图作为第一条码图容错的条码图像,用以在原始条码图被污损的情况下进行图像读取,保证条码的竖条可以成功读取,提升了破损条码识别的成功率,提高了条码的容错率,减少了条码破损时人工录入条码内容的时间。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条码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获取所述条码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类型信息和外观信息;
基于所述条码的类型信息、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与所述条码的类型信息、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所述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占比表示预先设定的第一条码图在整个条码图中的高度占比,所述条码内容表示条码编码后对应的文字信息;
基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或所述条码内容,生成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或所述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所述第二条码图通过将所述第一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所述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所述第二高度占比表示预先设定的第二条码图在整个条码图中的高度占比;
将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或所述条码内容,生成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或所述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包括:
基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所述第一条码图,生成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所述第一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条码图,其中,所述第一子条码图通过对所述第一条码图进行截取并翻转而生成;
基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所述条码内容,生成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所述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子条码图,其中,所述第二子条码图通过将所述条码内容进行倒序并将倒序后的条码内容对应图像进行翻转而生成;
将所述第一子条码图和所述第二子条码图进行合并,得到与所述第一子条码图和所述第二子条码图对应的第二条码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或所述条码内容,生成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或所述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包括:
将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条码内容输入图像生成模型,生成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所述图像生成模型用于表征基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二高度占比确定所述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并基于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条码内容利用图像生成算法生成与所述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对应的所述第二条码图的条码。
4.一种条码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目标条码的识别请求,获取所述目标条码的条码图像,其中,所述目标条码通过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而生成;
将所述条码图像进行转换,生成所述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所述条码图像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和包括所述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的目标条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第二条码图通过对所述条码图像进行截取而得到,所述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通过对所述第二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所述第二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
对所述目标条码图像进行切分,得到所述目标条码图像对应的各个子条码图像;
基于所述各个子条码图像,利用条码识别方法确定所述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其中,所述条码识别方法用于表征将所述各个子条码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比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条码图像进行转换,生成所述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所述条码图像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和包括所述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的目标条码图像,包括:
对所述条码图像进行截取,得到所述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所述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二条码图、所述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图和所述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二子图;
对所述第一子图进行第一变换并对所述第二子图进行第二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第一子图和变换后的第二子图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用于表征将所述第一子图进行翻转,所述第二变换用于表征将所述第二子图进行翻转和倒序;
将所述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进行合并,生成与所述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中,所述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利用图像转换算法对所述第二条码图进行转换,所述图像转换算法为所述图像生成算法的逆运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各个子条码图像,利用条码识别方法确定所述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包括:
对各个子条码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各个子条码图像对应的字符集,其中,所述字符集中包括替代字符,所述替代字符用于表征对应位置无法识别;
基于所有所述字符集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其中,对所有所述字符集进行比对用于表征将所有所述字符集中的每个字符进行一致性判定。
8.一种条码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条码的生成请求,获取所述条码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类型信息和外观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条码的类型信息、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利用编码库生成与所述条码的类型信息、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一高度占比对应的第一条码图和所述第一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占比表示预先设定的第一条码图在整个条码图中的高度占比,所述条码内容表示条码编码后对应的文字信息;
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或所述条码内容,生成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或所述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所述第二条码图通过将所述第一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所述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所述第二高度占比表示预先设定的第二条码图在整个条码图中的高度占比;
整合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第二条码图进行整合,得到与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所述第一条码图,生成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所述第一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条码图,其中,所述第一子条码图通过对所述第一条码图进行截取并翻转而生成;
第二生成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所述条码内容,生成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和所述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子条码图,其中,所述第二子条码图通过将所述条码内容进行倒序并将倒序后的条码内容对应图像进行翻转而生成;
合并模块,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子条码图和所述第二子条码图进行合并,得到与所述第一子条码图和所述第二子条码图对应的第二条码图。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生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将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条码内容输入图像生成模型,生成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第二高度占比、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条码内容对应的第二条码图,其中,所述图像生成模型用于表征基于所述条码的外观信息和第二高度占比确定所述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并基于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条码内容利用图像生成算法生成与所述第二条码图的高度对应的所述第二条码图的条码。
11.一种条码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目标条码的识别请求,获取所述目标条码的条码图像,其中,所述目标条码通过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而生成;
图像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条码图像进行转换,生成所述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所述条码图像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和包括所述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的目标条码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条码图和所述第二条码图通过对所述条码图像进行截取而得到,所述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通过对所述第二条码图进行翻转和/或对所述第二条码图对应的条码内容进行倒序而生成;
图像切分单元,被配置成对所述目标条码图像进行切分,得到所述目标条码图像对应的各个子条码图像;
图像识别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各个子条码图像,利用条码识别方法确定所述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其中,所述条码识别方法用于表征将所述各个子条码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比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装置,其中,所述图像生成单元,包括:
截取模块,被配置成对所述条码图像进行截取,得到所述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一条码图、所述条码图像对应的第二条码图、所述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一子图和所述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第二子图;
转换模块,被配置成对所述第一子图进行第一变换并对所述第二子图进行第二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第一子图和变换后的第二子图对应的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用于表征将所述第一子图进行翻转,所述第二变换用于表征将所述第二子图进行翻转和倒序;
生成模块,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进行合并,生成与所述第一条码图和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对应的目标条码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装置,其中,所述图像生成单元中的所述转换后的第二条码图利用图像转换算法对所述第二条码图进行转换,所述图像转换算法为所述图像生成算法的逆运算。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识别单元,包括:
识别模块,被配置成对各个子条码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各个子条码图像对应的字符集,其中,所述字符集中包括替代字符,所述替代字符用于表征对应位置无法识别;
确定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所有所述字符集的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条码对应的条码信息,其中,对所有所述字符集进行比对用于表征将所有所述字符集中的每个字符进行一致性判定。
15.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568888.9A 2021-05-25 2021-05-25 条码生成、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298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8888.9A CN113298211B (zh) 2021-05-25 2021-05-25 条码生成、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8888.9A CN113298211B (zh) 2021-05-25 2021-05-25 条码生成、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8211A CN113298211A (zh) 2021-08-24
CN113298211B true CN113298211B (zh) 2023-09-01

Family

ID=77324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8888.9A Active CN113298211B (zh) 2021-05-25 2021-05-25 条码生成、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821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9876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识别沉积掩模的条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46640A (zh) * 2013-08-08 2015-02-11 李润容 二维码及生成二维码的方法
CN109754044A (zh) * 2019-01-14 2019-05-14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条形码、条形码生成方法及识别方法
CN110288067A (zh) * 2019-06-18 2019-09-27 周晓明 一种用于融合条码的生成、追溯方法和系统
CN110874540A (zh) * 2018-08-31 2020-03-10 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全角度读取条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33568A (zh) * 2021-01-21 2021-04-30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维条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2424B (zh) * 2016-05-10 2019-04-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生成具有动态效果的二维码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9876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识别沉积掩模的条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46640A (zh) * 2013-08-08 2015-02-11 李润容 二维码及生成二维码的方法
CN110874540A (zh) * 2018-08-31 2020-03-10 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全角度读取条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54044A (zh) * 2019-01-14 2019-05-14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条形码、条形码生成方法及识别方法
CN110288067A (zh) * 2019-06-18 2019-09-27 周晓明 一种用于融合条码的生成、追溯方法和系统
CN112733568A (zh) * 2021-01-21 2021-04-30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维条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秋蓉等.新的柱形二维条码生成方法及应用.计算机应用.2018,317-3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8211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7568B (zh) 深度学习模型的适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710215B2 (en) Face super-resolution real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816858A2 (en) Character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709873B (zh) 图像转换模型生成器的训练方法和装置
CN111967297B (zh) 图像的语义分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JP7124153B2 (ja) テキストコンテンツの認識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CN112508003B (zh) 字符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JP7389824B2 (ja) オブジェクト識別方法と装置、電子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US115570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video frame
CN112241716B (zh) 训练样本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WO2023020176A1 (zh) 图像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1797647B (zh) 条码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11353419A (zh) 图像比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3349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target
CN112508964B (zh) 图像分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23292B (zh) 用于获取图像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98211B (zh) 条码生成、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1639655B (zh) 图像局部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58810B (zh) 检测指尖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41934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50380A (zh) 校正图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01368B (zh) 一种字符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688803B (zh) 公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95971B (zh) 一种数据转换模型的优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160046A (zh) 深度图像超分辨率方法、训练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