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6479A - 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6479A
TW201446479A TW103110308A TW103110308A TW201446479A TW 201446479 A TW201446479 A TW 201446479A TW 103110308 A TW103110308 A TW 103110308A TW 103110308 A TW103110308 A TW 103110308A TW 201446479 A TW201446479 A TW 2014464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ing film
transparent protective
protective film
producing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0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0798B (zh
Inventor
Takeshi Saito
Masashi Shinagawa
Tetsurou Ikeda
Tatsuya Yamasaki
Toshiki Oomine
Shunsuke Shuto
Kentarou Kunishima
Makoto Tsuchinaga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46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6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0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07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間之膠黏劑層之黏接性能、並且能夠防止偏光薄膜捲曲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前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驟:塗敷步驟,其在偏光件、第1透明保護薄膜、或第2透明保護薄膜的至少一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貼合步驟,其將偏光件及第1透明保護薄膜、以及偏光件及第2透明保護薄膜貼合;及黏接步驟,其首先從第1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然後從第2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從而使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固化而得到膠黏劑層,透過該膠黏劑層使偏光件及第1透明保護薄膜、以及偏光件及第2透明保護薄膜黏接。

Description

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該偏光薄膜能夠單獨或以其層疊而成的光學薄膜的形式形成液晶顯示裝置(LCD)、有機EL顯示裝置、CRT、PDP等影像顯示裝置。
發明背景
液晶顯示裝置在手錶、手機、PDA、筆記型電腦、個人電腦用顯示器、DVD播放機、電視等領域中的市場需求量正在迅速增加。液晶顯示裝置是使由液晶的轉換引起的偏光狀態可見化的裝置,根據其顯示原理,目前使用的是偏光件。尤其是在TV等用途中,越發要求高亮度、高對比、廣視角,偏光薄膜也開始要求高透射率、高偏光度、高顏色重現性等。
作為偏光件,例如使聚乙烯醇(以下也簡稱為「PVA」)吸附碘並進行拉伸而成之結構的碘系偏光件,由於具有高透射率、高偏光度而最常被使用。一般而言偏光薄膜使用的是利用使聚乙烯醇系材料溶於水而成的所謂水 系膠黏劑在偏光件的兩面貼合透明保護薄膜所得到之偏光薄膜(下述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作為透明保護薄膜,可使用透濕度高的三乙酸纖維素等。
製造偏光薄膜時若使用聚乙烯醇系膠黏劑這類水系膠黏劑(所謂的濕式層壓),則在將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貼合之後,需要乾燥步驟。為了提高偏光薄膜的生產率,理想的是縮短乾燥步驟、或採用不需要乾燥步驟的其它黏接方法。
另外,使用水系膠黏劑的情況下,為了提高與偏光件的黏接性,如果不預先使偏光件的含水率也相對提高(通常偏光件的含水率為30%左右),則無法得到黏接性良好的偏光薄膜。但是,這樣操作而得到的偏光薄膜存有在高溫、高溫高濕度下的尺寸變化大、光學特性差等問題。另一方面,為了抑制尺寸變化,可以降低偏光件的含水率、或使用透濕度低的透明保護薄膜。但是,使用水系膠黏劑將這樣處理後的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貼合時,乾燥效率降低、偏光特性降低、或產生外觀的不良,無法獲得實質上有用的偏光薄膜。
另外,尤其是以TV為代表,近年來隨著影像顯示裝置的大畫面化的發展,偏光薄膜的大型化從生產率、成本方面(成品率、產量增加)來看變得非常重要。然而,前述使用了水系膠黏劑的偏光薄膜存在如下問題:由於背光燈的熱,偏光薄膜發生尺寸變化,其成為斑點,在整個畫面中,一部分黑顯示發白這樣的所謂漏光(斑點)變明顯。
為了解決上述的濕式層壓中的問題,提出了一種不含有水、有機溶劑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例如,下述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一種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其含有:(A)含有極性基的分子量1,000以下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不含有極性基的分子量1,000以下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及(D)光聚合引發劑。但是,構成該膠黏劑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單體)的組合是特別為了提高對降烯系樹脂薄膜的黏接性而設計的,因此有與偏光薄膜的黏接性差的傾向。
下述專利文獻4中公開了一種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其將在360~450nm波長處的莫耳吸光係數為400以上的光聚合引發劑和紫外線固化性化合物作為必需成分。但是,構成該膠黏劑的單體的組合主要是為了防止黏接光碟等時的翹曲、變形而設計的,因此在用作偏光薄膜用途時,有與偏光薄膜的黏接性差的傾向。
下述專利文獻5中公開了一種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其在(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的總量100重量份中含有:(A)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B)分子中具有羥基、且僅具有1個聚合性雙鍵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和(C)苯酚環氧乙烷改質丙烯酸酯或壬基苯酚環氧乙烷改質丙烯酸酯。但是,構成該膠黏劑的單體的組合中各單體相互之間的互溶性相對較低,恐因此而發生相分離、膠黏劑層的透明性降低等問題。另外,該膠黏劑係透過使固化物(膠黏劑層)變柔軟(降低Tg) 來實現黏接性的提高,恐使耐裂紋性等耐久性變差。耐裂紋性可以通過冷熱衝擊試驗(熱衝擊試驗)進行評價。
本發明人等開發了一種使用N-取代醯胺系單體作為固化性成分的自由基聚合型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下述專利文獻6及專利文獻7)。該膠黏劑在高濕度下及高溫下的嚴酷環境下發揮優異的耐久性,但現狀是市場上仍然不斷需求可進一步提高黏接性及/或耐水性的膠黏劑。
下述專利文獻8中記載了一種偏光板的製造方法,其透過紫外線固化型膠黏劑分別在偏光件的一面貼合具有紫外線不透射性的保護薄膜(A),在另一面貼合具有紫外線透射性的保護薄膜(B),然後,從保護薄膜(B)的外側照射紫外線,使配置在偏光件表裡的紫外線固化型膠黏劑同時固化。該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透過來自一面的紫外線照射(紫外線的1階段照射),使配置在偏光件表裡的紫外線固化型膠黏劑同時固化,從而提高成本優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22073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1-29642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8-009329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平09-31416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8-174667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08-287207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10-78700號公報
專利文獻8:日本專利第5090695號公報
發明概要
但是,專利文獻8記載的製造方法存在以下的問題。即,僅透過來自一面的紫外線照射,介於具有紫外線不透射性的保護薄膜(A)和偏光件之間的紫外線固化型膠黏劑的反應率不充分,有時保護薄膜(A)和偏光件可能會剝離。對此,若為了提高介於保護薄膜(A)和偏光件之間的紫外線固化型膠黏劑的反應率而提高紫外線照射強度,則存在如下情況:到達偏光件的紫外線量變多、導致偏光特性降低、因偏光件收縮而發生偏光薄膜捲曲的不良情況。進而,若為了提高介於保護薄膜(A)和偏光件之間的紫外線固化型膠黏劑的反應率而提高紫外線照射強度,則存在如下情況:到達保護薄膜(A)的紫外線量變多,保護薄膜(A)伴隨吸收紫外線而發熱,以致發生偏光薄膜捲曲的不良情況。
如上所述,目前的情況是,習知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難以在提高介於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之間的膠黏劑組成物的反應率的同時防止偏光薄膜的捲曲。而且,習知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存在低含水率偏光件的黏接性不充分的情況,而需要進一步提高黏接性。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實際情況而作出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在提高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之間的膠黏劑層的黏接性能的同時防止偏光薄膜的捲曲之偏光薄膜 的製造方法。進而,本發明的目的還在於提供具備提高了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的黏接性、而且提高了耐久性及耐水性的膠黏劑層之偏光薄膜、光學薄膜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進行了潛心研究,結果發現,針對透過對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線所得的膠黏劑層而在偏光件的兩面設置透明保護薄膜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藉由謀化設計活性能量射線的照射方法,能夠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人等還著眼於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中的固化性成分的SP值(溶解性參數)。通常,可以說SP值相近的物質相互之間親和性高。因此,例如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彼此之SP值相近時,它們的互溶性提高,另外,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中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偏光件的SP值相近時,膠黏劑層和偏光件的黏接性提高。同樣,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中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保護薄膜(例如三乙酸纖維素薄膜(TAC)、丙烯酸薄膜、環烯烴薄膜)的SP值相近時,膠黏劑層和保護薄膜的黏接性提高。
基於上述傾向,本發明人等進行了潛心研究,結果發現,藉由以下作法能夠解決上述問題:(I)在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中,將至少3種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各自的SP值設定在特定範圍內,且設定為最佳的組成比率,及 (II)含有使(甲基)丙烯酸單體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
本發明是由上述研究的結論得出者,其經由下述的構成來實現上述目的。
即,本發明有關於一種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該偏光薄膜係透過膠黏劑層在偏光件的一面設置有第1透明保護薄膜、在另一面設置有第2透明保護薄膜者,該製造方法之特徵在於包含如下步驟:塗敷步驟,其在前述偏光件、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或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的至少一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貼合步驟,其將前述偏光件及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以及前述偏光件及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貼合;及黏接步驟,其首先從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然後從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從而使前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固化而得到前述膠黏劑層,透過該膠黏劑層使前述偏光件及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以及前述偏光件及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黏接。
本發明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首先,從第1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然後,從第2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2階段照射)。其結果,與習知的1階段照射相比,能夠防止透明保護薄膜的捲曲、提高膠黏劑層的反應率,並提高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的黏接性。
本發明中,作為第1透明保護薄膜及第2透明保護薄膜,可以選擇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的紫 外線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及/或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的紫外線不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的各種組合。
即,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第1及第2透明保護薄膜宜為以下組合:(1)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2)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3)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及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以及(4)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及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無論上述(1)~(4)的任一組合,都能製造防止透明保護薄膜捲曲、提升了膠黏劑層的反應率並提高了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的黏接性之偏光薄膜。
另外,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活性能量射線宜包含波長範圍380~450nm的可見光線。
另外,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的波長範圍380~440nm的累積照度和波長範圍250~370nm的累積照度之比宜為100:0~100:50。
進而,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活性能量射線宜為以鎵燈為光源、並已使用帶通濾波器阻斷380nm 以下的紫外線者。
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宜含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為光聚合引發劑,
(式中,R1及R2表示-H、-CH2CH3、-IPr或Cl,R1及R2可以相同或不同)。
另外,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作為光聚合引發劑,還宜含有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3、R4及R5表示-H、-CH3、-CH2CH3、-IPr或Cl,R3、R4及R5可以相同或不同)。
使用波長360~370nm的照射量最多的紫外線、例如以金屬鹵化物燈或高壓汞燈作為光源的紫外線,隔著具有紫外線透射性的透明保護薄膜照射紫外線,從而使紫外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固化時,由於透明保護薄膜吸收紫外線而發熱,有時透明保護薄膜會發生捲曲的情況。
另一方面,在本發明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使用波長範圍380~450nm的可見光線的情況、進而使用波長範圍380~440nm的累積照度與波長範圍250~370nm的累 積照度之比為100:0~100:50的活性能量射線的情況,與使用一般紫外線的情況不同,能夠顯著抑制透明保護薄膜的活性能量射線吸收。其結果,能夠防止透明保護薄膜伴隨活性能量射線吸收而發熱以致偏光薄膜發生捲曲。
通式(1)的光聚合引發劑可利用會透射具有UV吸收能的透明保護薄膜之長波長的光引發聚合,因此,即使隔著紫外線不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也能使膠黏劑組成物固化。含有通式(1)的光聚合引發劑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尤可適用於形成用以黏接偏光件與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的透明保護薄膜(紫外線不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之膠黏劑層。由於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含有上述通式(1)的光聚合引發劑,故可隔著紫外線不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照射活性能量射線(可見光線)而固化形成膠黏劑層。因此,即使是在偏光件兩面層疊有紫外線不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的偏光薄膜,也能使膠黏劑層固化。當然,即使是層疊有紫外線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的偏光薄膜,也能使膠黏劑層固化。
另外,透過組合使用上述通式(1)及通式(2)的光聚合引發劑,藉由其等之光敏反應,則反應效率提高,特別是膠黏劑層的黏接性提高。
另外,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偏光件的厚度宜為10μm以下。進而,前述偏光薄膜的總厚度宜為150μm以下。偏光薄膜中,形成膠黏劑層後捲曲的發生程度受偏光件的厚度、甚至偏光薄膜的總厚度影響,各自的 厚度越薄,偏光薄膜越容易發生捲曲。即,使用薄型偏光件的偏光薄膜、進而薄型偏光薄膜存有因薄型而引起的特有的問題。但是,根據本發明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即使在製造使用薄型偏光件的偏光薄膜、進而薄型偏光薄膜時,也能製造已提高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間之膠黏劑層的黏接性能、並且防止發生捲曲的偏光薄膜。
另外,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宜含有作為固化性成分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B)及(C)、和使(甲基)丙烯酸單體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的SP值為29.0(kJ/m3)1/2以上且32.0(kJ/m3)1/2以下,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的SP值為18.0(kJ/m3)1/2以上且小於21.0(kJ/m3)1/2,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的SP值為21.0(kJ/m3)1/2以上且23.0(kJ/m3)1/2以下;且,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宜含有25~80重量%的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的SP值宜為18.0(kJ/m3)1/2以上且小於21.0(kJ/m3)1/2,其組成比率宜為25~80重量%。該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的SP值低,且SP值和水(SP值47.9)相差很大,甚有助於提高膠黏劑層的耐水性。另外,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的SP值與例如作為透明保護薄膜的環狀聚烯烴樹脂(以日本瑞翁株式會社製造的 商品名「ZEONOR」為例)的SP值(例如SP值18.6)相近,因此,亦有助於提高其與該透明保護薄膜的黏接性。為了進一步提高膠黏劑層的耐水性,宜使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的SP值小於20.0(kJ/m3)1/2。特別是考慮膠黏劑層的耐水性時,則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宜將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設為30重量%以上,設為40重量%以上更佳。另一方面,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過多時,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及(C)的含量必然變少,有與被黏接物的黏接性降低的傾向。並且,由於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與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的SP值相差較大,其組成比率過多時,恐致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彼此的互溶性失衡,且隨著相分離的進行而導致膠黏劑層的透明性惡化。因此,若考慮到與被黏接物的黏接性和膠黏劑層的透明性,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宜將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的組成比率設為75重量%以下,設為70重量%以下更佳。
本發明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中,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的SP值宜為29.0(kJ/m3)1/2以上且32.0(kJ/m3)1/2以下。該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的SP值高,有助於提高例如PVA系偏光件(例如SP值32.8)及作為透明保護薄膜的皂化三乙酸纖維素(TAC;例如SP值32.7)與膠黏劑層的黏接性。尤其是若考慮到偏光件及/或TAC與膠黏劑層的黏接性,則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宜將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設為3重量%以上,設為5重量%以上更佳。另一方面,有時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與使(甲基) 丙烯酸單體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互溶性差,發生相分離而導致固化後的膠黏劑層變得不均勻。因此,為了確保膠黏劑層的均勻性及透明性,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宜將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設為40重量%以下,設為30重量%以下更佳。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的SP值宜為21.0(kJ/m3)1/2以上且小於23.0(kJ/m3)1/2。如上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與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的SP值相差較大,其等彼此之互溶性差。但是,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的SP值位於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的SP值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的SP值之間,因此,透過在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的基礎上再組合使用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將使組成物整體的互溶性均衡提高。進而,由於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的SP值與例如作為透明保護薄膜的未皂化三乙酸纖維素的SP值(例如23.3)及丙烯酸薄膜的SP值(例如22.2)相近,因此,亦有助於提高與這些透明保護薄膜的黏接性。因此,為了均衡提高耐水性及黏接性,宜將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的組成比率設為5~55重量%。考慮到組成物整體的互溶性及與透明保護薄膜的黏接性,則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的組成比率為10重量%以上較佳。另外,考慮到耐水性,則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的組成比率為30重量%以下較佳。
本發明中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宜在作為固化性成分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B) 及(C)的基礎上還含有使(甲基)丙烯酸單體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在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中含有(D)成分,能夠降低對該組成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使其固化時的固化收縮,降低膠黏劑與偏光件及透明保護薄膜等被黏接物的界面應力。其結果,能夠抑制膠黏劑層和被黏接物的黏接性降低。為了充分抑制固化物層(膠黏劑層)的固化收縮,宜在膠黏劑組成物中含有3重量%以上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含有5重量%以上更佳。另一方面,若膠黏劑組成物中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的含量過多,會有對該組成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線時反應速度遽然降低、而導致固化不良的情況。因此,膠黏劑組成物中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的含量宜為20重量%以下,較佳為15重量%以下。
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宜含有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具有氫摘取作用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根據該構成,特別是剛從高濕度環境或水中取出(非乾燥狀態)時,偏光薄膜具有的膠黏劑層的黏接性仍顯著提高。其理由尚不明確,但認為原因如下。即,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與構成膠黏劑層的其它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一起聚合,並納入膠黏劑層中的基礎聚合物的主鏈及/或側鏈,形成膠黏劑層。在該聚合過程中,存在具有氫摘取作用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時,會形成構成膠黏劑層的基礎聚合物,並且自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摘取氫,亞甲基產生自由基。然後,產生了自由基的亞甲基與PVA等偏光件的羥基反應,在膠黏劑層和 偏光件之間形成共價鍵。其結果推測,特別是在非乾燥狀態下,偏光薄膜具有的膠黏劑層的黏接性亦顯著提高。作為具有氫摘取作用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可以上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為例。
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活性亞甲基為乙醯乙醯基。
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宜為(甲基)丙烯酸乙醯乙醯氧基烷基酯。
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宜為9-氧硫系自由基聚合引發劑。
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宜含有1~50重量%的前述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及0.1~10重量%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
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B)及(C)各自的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均為60℃以上時,膠黏劑層的耐久性特別優異,能夠防止熱衝擊裂紋的產生,甚為理想。在此,「熱衝擊裂紋」是指例如偏光件收縮時在拉伸方向破裂的現象,為了防止該現象的發生,在熱衝擊溫度範圍(-40℃~60℃)下抑制偏光件的膨脹、收縮是很重要的。如上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B)及(C)各自的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均為60℃以上的情況下,形成膠黏劑層時,其Tg也變高。因此,能夠抑制熱 衝擊溫度範圍下的膠黏劑層的急劇彈性模量變化,降低作用於偏光件的膨脹、收縮力,故可防止熱衝擊裂紋的發生。
在此,對本發明的SP值(溶解性參數)的計算方法進行以下說明。
(溶解度參數(SP值)的計算方法)
本發明中,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偏光件、各種透明保護薄膜等的溶解度參數(SP值)可以利用FEDORS的計算方法[參照「聚合物工程與科學(POLYMER ENG.& SCI.)」,第14卷,第2號(1974),第148~154頁]來計算而求出。
(其中,△ei為歸屬於原子或基團的25℃下的蒸發能量、△vi為25℃下的莫耳體積)
上述數學式中的△ei及△vi表示對主要分子中的I個原子及基團賦予的恒定數值。另外,將對原子或基團賦予的△e及△v的數值的代表例示於以下的表1。
[表1]
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將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中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總量設為100重量份時,宜含有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B)及(C)、和使(甲基)丙烯酸單體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合計70~100重量份。根據該構成,能夠充分確保膠黏劑組成物中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B)及(C)和丙烯酸系低聚物(D)的比例,因此,能夠提高膠黏劑層的黏接性、並進一步提高耐久性及耐水性。為了進一步均衡提高黏接性、耐久性及耐水性,宜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B)及(C)和丙烯酸系低聚物(D)合計80~100重量份,含有合計90~100 重量份更佳。
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為羥乙基丙烯醯胺及/或N-羥甲基丙烯醯胺。另外,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宜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進而,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宜為丙烯醯基啉及/或N-甲氧基甲基丙烯醯胺。根據這些構成,能夠均衡提高膠黏劑層的黏接性、耐久性及耐水性。
另外,本發明之偏光薄膜係透過膠黏劑層在偏光件的兩面設置有透明保護薄膜者,該偏光薄膜的特徵在於,其係利用前述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製造。該偏光薄膜的捲曲得以防止,並且膠黏劑層的黏接性高。
上述偏光薄膜中,前述透明保護薄膜的透濕度為150g/m2/24h以下。根據該構成,空氣中的水分不易進入偏光薄膜中,能夠抑制偏光薄膜自身的含水率變化。其結果,能夠抑制因保存環境而產生的偏光薄膜的捲曲、及尺寸變化。
上述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前述貼合步驟時的前述偏光件的含水率宜小於15%。根據該製造方法,能夠製造一種具備膠黏劑層的偏光薄膜,其降低了貼合步驟(層壓)後得到的偏光薄膜的乾燥負荷,同時與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的黏接性優異、且膠黏劑層的耐久性及耐水性優異。
本發明之光學薄膜的特徵在於,層疊有至少1片前述偏光板。
進而,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的特徵在於,使用有前述偏光薄膜、及/或前述光學薄膜。該光學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中,偏光薄膜的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透過膠黏劑層牢固地黏接,且膠黏劑層的耐久性及耐水性優異。
1‧‧‧偏光件
2‧‧‧第1透明保護薄膜
3‧‧‧第2透明保護薄膜
4‧‧‧膠黏劑層
4’‧‧‧膠黏劑塗敷機
5A、5B‧‧‧活性能量射線照射機
10‧‧‧偏光薄膜
圖1是表示本發明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的一例之概念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之偏光薄膜的一例之概念圖。
圖3是表示具備薄型偏光件作為偏光件之本發明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的一例之概念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圖1所示者係表示本發明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的一例之概念圖。但本發明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並不限定於圖1所示的例子。本實施形態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驟:塗敷步驟,其在偏光件1、第1透明保護薄膜2、或第2透明保護薄膜3的至少一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將偏光件1及第1透明保護薄膜2貼合之貼合步驟;將偏光件1及第2透明保護薄膜3貼合之貼合步驟;及黏接步驟,其首先從第1透明保護薄膜2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然後從第2透明保護薄膜3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使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固化而得到膠黏劑層,透過該膠黏劑層使偏光件1及第1透明保護薄膜2、以及偏光件1及第2透明保護薄膜3黏接。前述貼合步驟可以同時將偏光 件1及第1透明保護薄膜2、以及偏光件1及第2透明保護薄膜3貼合,也可以逐次、連續、或間斷地進行貼合。
(塗敷步驟)
塗敷步驟中,對偏光件1、第1透明保護薄膜2、或第2透明保護薄膜3的至少一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具體而言,可以在偏光件1的一面或兩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也可以在第1透明保護薄膜2、及/或第2透明保護薄膜3之貼合於偏光件1側的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圖1所示的例子中,係在第1透明保護薄膜2及第2透明保護薄膜3之貼合於偏光件1側的面,使用膠黏劑塗敷機4’,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
偏光件1、透明保護薄膜2、3亦可以在塗敷上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之前進行表面改質處理。具體的處理可以列舉出利用電暈處理、電漿處理、皂化處理的處理等。
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的塗敷方式可以根據組成物的黏度、目標厚度適當選擇。作為塗敷方式的例子,例如可以列舉出:反轉式塗布機、凹版塗布機(直接、反向、澆版(offset))、棒反轉式塗布機、輥塗機、模塗機、棒塗機(bar coater)、桿塗機(rod coater)等。此外,塗敷可以適當使用浸漬方式等方式。
(貼合步驟)
透過如上操作而塗敷的膠黏劑,將偏光件1和透明保護 薄膜2、3貼合。偏光件1和透明保護薄膜2、3的貼合可以利用輥層壓機等進行。
前述貼合步驟時的前述偏光件的含水率小於15%時,能夠降低貼合步驟(層壓)後得到的偏光薄膜的乾燥負荷,甚是理想。作為該低含水率的偏光件,可以列舉出加熱乾燥時含水率容易降低的薄型偏光件。關於薄型偏光件容後敘述。
又如後所述,薄型偏光件(薄型高功能偏光膜)可藉由在樹脂基材的一面形成薄型高功能偏光膜而適宜地製造。使用該薄型偏光件來實施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時,塗敷步驟和貼合步驟可以各實施2次。具體而言,例如在本申請發明的製造方法中使用薄型偏光件時,可以具有如下步驟:第1塗敷步驟,其在於樹脂基材一面層疊有薄型偏光件而成的層疊體薄膜的薄型偏光件側之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第1貼合步驟,其從前述薄型偏光件的塗敷面側貼合第1透明保護薄膜;剝離步驟,其自前述薄型偏光件剝離前述樹脂基材;第2塗敷步驟,其在前述薄型偏光件之剝離了前述樹脂基材側之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第2貼合步驟,其從前述薄型偏光件的塗敷面側貼合第2透明保護薄膜。需要說明的是,前述第1塗敷步驟中,可將在薄型偏光件上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改為在第1透明保護薄膜之與薄型偏光件的貼合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另外,前述第2塗敷步驟中,亦可將在薄型偏光件上塗敷活性能量 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改為在第2透明保護薄膜之與薄型偏光件的貼合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
圖2所示者係表示本發明之偏光薄膜的一例之概念圖。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之偏光薄膜10中,係藉由貼合步驟,透過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的層在偏光件1的一面設置第1透明保護薄膜2、在另一面設置第2透明保護薄膜3,並藉由使該層固化,形成膠黏劑層4。
(黏接步驟)
根據圖2對黏接步驟進行說明。首先從第1透明保護薄膜2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然後從第2透明保護薄膜3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使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固化而得到膠黏劑層,透過該膠黏劑層使偏光件1及第1透明保護薄膜2、以及偏光件1及第2透明保護薄膜3黏接。圖1所示的例子中,使用作為光源的活性能量射線照射機5A,從第1透明保護薄膜2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然後使用作為光源的活性能量射線照射機5B,從第2透明保護薄膜3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使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固化。
本發明中,作為第1透明保護薄膜及第2透明保護薄膜,可以選擇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的紫外線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及/或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的紫外線不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的各種模式。
(模式1;透射→不透射模式)
首先,從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的第1 透明保護薄膜(紫外線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第1照射),然後,從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的第2保護薄膜(紫外線不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第2照射),使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黏接。本發明中,在第1照射下,介於第2透明保護薄膜和偏光件之間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也會發生固化反應,但其反應率不夠高。即,僅有第1照射時,第2透明保護薄膜和偏光件之間的黏接性不充分,它們之間有產生剝離的可能性。但是,藉由進一步進行第2照射,介於第2透明保護薄膜和偏光件之間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也會充分進行固化反應,則膠黏劑層的黏接性提高,並且能夠防止偏光薄膜發生捲曲。
同樣,本發明中,作為黏接步驟,可以採用以下的模式。無論任何模式,介於第2透明保護薄膜和偏光件之間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均充分進行固化反應,則膠黏劑層的黏接性提高,並且能防止偏光薄膜發生捲曲。
(模式2;不透射→透射模式)
首先,從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的第1透明保護薄膜(紫外線不透射型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第1照射),然後,從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的第2保護薄膜(紫外線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第2照射),使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黏接。
(模式3;不透射→不透射模式)
首先,從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的第1透明保護薄膜(紫外線不透射型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第1照射),然後,從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的第2保護薄膜(紫外線不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第2照射),使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黏接。
(模式4;透射→透射模式)
首先,從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的第1透明保護薄膜(紫外線透射型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第1照射),然後,從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的第2保護薄膜(紫外線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第2照射),使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黏接。
作為活性能量射線,可以使用電子射線、包含波長範圍380nm~450nm的可見光線的活性能量射線。需要說明的是,可見光線的長波長極限為780nm左右,但超過450nm的可見光線無助於聚合引發劑的吸收,而且成為引起透明保護薄膜及偏光件發熱的原因。因此,本發明中,宜使用帶通濾波器阻斷超過450nm的長波長側的可見光線。
電子射線的照射條件只要是能夠使上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固化的條件,則任意適合的條件均可採用。例如,電子射線照射其加速電壓宜為5kV~300kV,為10kV~250kV更佳。加速電壓小於5kV時,有電子射線未到達膠黏劑而固化不充分之虞,加速電壓超過300kV時,恐怕通過試樣的浸透力過強而對透明保護薄膜及偏光件造成破壞。照射線量為5~100kGy,較佳為 10~75kGy。照射線量小於5kGy時,膠黏劑的固化不充分,超過100kGy時,會對透明保護薄膜及偏光件造成破壞,且機械強度降低、或產生黃變,無法得到預定的光學特性。
電子射線照射通常在惰性氣體中進行照射,必要時也可以在大氣中、或在導入有少許氧的條件下進行。雖然也取決於透明保護薄膜的材料,但通過適當導入氧,一開始就特意使照射到電子射線的透明保護薄膜面產生氧阻礙,能夠防止對透明保護薄膜的破壞,可有效率地僅對膠黏劑照射電子射線。
惟,在本發明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為了提高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之間的膠黏劑層的黏接性能、並防止偏光薄膜捲曲,作為活性能量射線,宜使用包含波長範圍380nm~450nm的可見光線的活性能量射線、尤其是波長範圍380nm~450nm的可見光線的照射量最多的活性能量射線。使用賦予了紫外線吸收能力的透明保護薄膜(紫外線不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時,由於大致上會吸收波長比380nm短的光,因此波長比380nm短的光不會到達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故對其聚合反應沒有幫助。進而,經透明保護薄膜吸收的之波長比380nm短的光會轉換成熱,透明保護薄膜自身發熱,成為偏光薄膜產生捲曲、褶皺等不良情況的原因。因此,本發明中,作為活性能量射線產生裝置,宜使用不發出波長比380nm短的光的裝置,更具體而言,波長範圍380~440nm的累積照度和波長範圍250~370nm的累積照度之比宜為100:0~100:50,為100: 0~100:40更佳。作為滿足所述累積照度的關係的活性能量射線,宜為封入有鎵的金屬鹵化物燈、發出波長範圍380~440nm的光的LED光源。或者,亦可將低壓汞燈、中壓汞燈、高壓汞燈、超高壓汞燈、白熾燈、氙氣燈、鹵素燈、碳弧燈、金屬鹵化物燈、螢光燈、鎢燈、鎵燈、準分子雷射或太陽光作為光源,並使用帶通濾波器阻斷波長比380nm短的光。為了提高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之間的膠黏劑層的黏接性能、並防止偏光薄膜捲曲,宜使用利用能阻斷波長比400nm短的光的帶通濾波器而得到之活性能量射線、或利用LED光源而得到的波長405nm之活性能量射線。
以可見光線固化型而言,宜在照射可見光線之前對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進行增溫(照射前增溫),該情況下,宜增溫至40℃以上,增溫至50℃以上更佳。另外,亦宜於照射可見光線之後對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進行增溫(照射後增溫),該情況下,宜增溫至40℃以上,增溫至50℃以上更佳。
含有通式(1)的光聚合引發劑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尤可適於使用在形成用以將偏光件和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的透明保護薄膜膠黏接之膠黏劑層時。由於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含有上述通式(1)的光聚合引發劑,故能隔著具有UV吸收能力的透明保護薄膜照射紫外線,固化形成膠黏劑層。因此,即使是在偏光件的兩面層疊有具UV吸收能力的透明保護薄膜之偏光薄膜,也能使膠黏劑層固化。當然,對於層疊 有不具UV吸收能力的透明保護薄膜之偏光薄膜,也能使膠黏劑層固化。
作為賦予透明保護薄膜UV吸收能力的方法,可以列舉出:使透明保護薄膜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方法、或使透明保護薄膜表面層疊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表面處理層的方法。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的具體例,例如可以列舉出:現有公知的氧二苯甲酮(oxybenzophenone)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水楊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鎳錯鹽系化合物、三系化合物等。
流水線製造本發明之偏光薄膜時,流水線速度取決於膠黏劑的固化時間,但宜為1~500m/min、為5~300m/min較佳、為10~100m/min更佳。流水線速度過小時,會缺乏生產率,或對透明保護薄膜的破壞過大,無法製作能夠耐受耐久性試驗等的偏光薄膜。流水線速度過大時,有時膠黏劑的固化不充分而無法獲得目標黏接性。
此外,本發明之偏光薄膜的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係透過由上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的固化物層形成的之膠黏劑層貼合,但透明保護薄膜和膠黏劑層之間可以設置易膠黏層。易膠黏層可由例如具有聚酯骨架、聚醚骨架、聚碳酸酯骨架、聚胺酯骨架、聚矽氧烷系、聚醯胺骨架、聚醯亞胺骨架、聚乙烯醇骨架等的各種樹脂形成。這些聚合物樹脂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組合使用 2種以上。另外,形成易膠黏層時可以添加其它添加劑。具體而言,亦可使用增黏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耐熱穩定劑等穩定劑等。
易膠黏層通常預先設置於透明保護薄膜上,並利用膠黏劑層將該透明保護薄膜的易膠黏層側與偏光件貼合。易膠黏層的形成係利用公知技術在透明保護薄膜上塗敷易膠黏層的形成材料並乾燥來進行。易膠黏層的形成材料通常考慮乾燥後的厚度、塗敷的平滑性等後調整為稀釋成適當濃度的溶液。易膠黏層的乾燥後的厚度宜為0.01~5μm、為0.02~2μm較佳、為0.05~1μm更佳。需要說明的是,易膠黏層可以設置多層,該情況下仍以令易膠黏層的總厚度在上述範圍內為宜。
本發明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中,作為光聚合引發劑,宜單獨使用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將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與後述對380nm以上的光呈高靈敏度的光聚合引發劑組合使用,
(式中,R1及R2表示-H、-CH2CH3、-IPr或Cl,R1及R2可以相同或不同)。使用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時,與單獨使用對380nm以上的光呈高靈敏度的光聚合引發劑的情況相比,黏接性更優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中,尤以R1及R2 為-CH2CH3的二乙基9-氧硫為佳。組成物中以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組成比率宜在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為0.1~5.0重量%,為0.5~4.0重量%較佳,為0.9~3.0重量%則更佳。
另外,宜根據需要添加聚合引發助劑。作為聚合引發助劑,可以列舉出:三乙基胺、二乙基胺、N-甲基二乙醇胺、乙醇胺、4-二甲基胺基苯甲酸、4-二甲基胺基苯甲酸甲酯、4-二甲基胺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基胺基苯甲酸異戊酯等,尤以4-二甲基胺基苯甲酸乙酯為佳。使用聚合引發助劑時,其添加量在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通常為0~5重量%,並宜為0~4重量%,最佳為0~3重量%。
另外,也可以根據需要組合使用公知的光聚合引發劑。具有UV吸收能力的透明保護薄膜不會透射380nm以下的光,因此,作為光聚合引發劑,宜使用對380nm以上的光呈高靈敏度的光聚合引發劑。具體而言,可以列舉出:2-甲基-1-(4-甲基苯硫基)-2-啉并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啉并苯基)-丁酮-1、2-(二甲基胺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啉基)苯基]-1-丁酮、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雙(H 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鈦等。
尤其是,作為光聚合引發劑,宜在通式(1)的光聚合引發劑的基礎上還使用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化4]
(式中,R3、R4及R5表示-H、-CH3、-CH2CH3、-IPr或Cl,R3、R4及R5可以相同或不同)。作為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適於使用已為市售品的2-甲基-1-(4-甲基苯硫基)-2-啉并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907製造商:BASF)。此外,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啉并苯基)-丁酮-1(商品名:IRGACURE369製造商:BASF)、2-(二甲基胺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啉基)苯基]-1-丁酮(商品名:IRGACURE379製造商:BASF)由於靈敏度高也宜於使用。
本發明中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中,在固化性成分方面,含有SP值為29.0(kJ/m3)1/2以上且32.0(kJ/m3)1/2以下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SP值為18.0(kJ/m3)1/2以上且小於21.0(kJ/m3)1/2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及SP值為21.0(kJ/m3)1/2以上且23.0(kJ/m3)1/2以下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和使(甲基)丙烯酸類單體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含有25~80重量%的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中,「組成物總量」是指在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基礎上還含有各種引發劑、添加劑的總量。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只要是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基團、且SP值為29.0(kJ/m3)1/2以上且32.0(kJ/m3)1/2以下的化合物就可以沒有限定地使用。作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的具體例,例如可以列舉出羥乙基丙 烯醯胺(SP值29.6)、N-羥甲基丙烯醯胺(SP值31.5)等。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中,(甲基)丙烯酸酯基是指丙烯酸酯基及/或甲基丙烯酸酯基。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只要是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基、且SP值為18.0(kJ/m3)1/2以上且小於21.0(kJ/m3)1/2的化合物就可以沒有限定地使用。作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的具體例,例如可以列舉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SP值19.0)、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SP值19.2)、三環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SP值20.3)、環狀三羥甲基丙烷縮甲醛丙烯酸酯(SP值19.1)、二烷二醇二丙烯酸酯(dioxaneglycol diacrylate)(SP值19.4)、EO改質二甘油四丙烯酸酯(SP值20.9)等。需要說明的是,亦有市售品可適於作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使用,例如可以列舉出:Aronix M-220(東亞合成株式會社製造、SP值19.0)、Light acrylate 1,9ND-A(共榮社化學株式會社製造、SP值19.2)、Light acrylate DGE-4A(共榮社化學株式會社製造、SP值20.9)、Light acrylate DCP-A(共榮社化學株式會社製造、SP值20.3)、SR-531(SARTOMER公司製造、SP值19.1)、CD-536(SARTOMER公司製造、SP值19.4)等。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只要是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基、且SP值為21.0(kJ/m3)1/2以上且23.0(kJ/m3)1/2以下的化合物就可以沒有限定地使用。作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的具體例,例如可以列舉出丙烯醯基啉(SP值22.9)、N-甲氧基甲基丙烯醯胺(SP值22.9)、N-乙 氧基甲基丙烯醯胺(SP值22.3)等。需要說明的是,亦有市售品可適於作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使用,例如可以列舉出:ACMO(KOHJIN Holdings Co.,Ltd.製造、SP值22.9)、瓦思瑪2MA(瓦思瑪日文原文:,笠野興產株式會社製造、SP值22.9)、瓦思瑪EMA(笠野興產株式會社製造、SP值22.3)、瓦思瑪3MA(笠野興產株式會社製造、SP值22.4)等。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B)及(C)各自的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均為60℃以上時,膠黏劑層的Tg也變高,耐久性特別優異。其結果,例如製成偏光件和透明保護薄膜的膠黏劑層時,能夠防止偏光件產生的熱衝擊裂紋的產生。在此,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均聚物的Tg是指使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單獨固化(聚合)時的Tg。Tg的測定方法容後敘述。
考慮到塗敷時的作業性及均勻性,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宜為低黏度,因此,使(甲基)丙烯酸類單體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亦宜為低黏度。作為低黏度、且能夠防止膠黏劑層的固化收縮的丙烯酸系低聚物,宜為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在15000以下的低聚物,重均分子量為在10000以下者較佳,重均分子量為在5000以下者尤佳。另一方面,為了充分抑制固化物層(膠黏劑層)的固化收縮,丙烯酸系低聚物(D)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宜為500以上,為1000以上較佳,為1500以上尤佳。作為構成丙烯酸系低聚物(D)的(甲基)丙烯酸類單體,具體而言, 例如可以列舉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N-(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硝基丙基酯、N-(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S-(甲基)丙烯酸丁酯、T-(甲基)丙烯酸丁酯、N-(甲基)丙烯酸戊酯、T-(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3-戊基酯、(甲基)丙烯酸2,2-二甲基丁酯、N-(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N-(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4-甲基-2-丙基戊酯、N-(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碳數1-20)烷基酯類;以及例如(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戊酯等)、(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多環式(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2-異酯、(甲基)丙烯酸2-降基甲酯、(甲基)丙烯酸5-降烯-2-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2-降基甲酯等)、含羥基(甲基)丙烯酸酯類(例如(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甲基丙烯酸2,3-二羥丙基甲基-丁酯等)、含烷氧基或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乙基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等)、含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類(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等)、含鹵素(甲基)丙烯酸酯類(例如(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 十七氟癸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胺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等)等。這些(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2種以上。作為丙烯酸系低聚物(D)的具體例,可以列舉出:東亞合成株式會社製造的「ARUFON」、綜研化學株式會社製造的「ACTFLOW」、BASF JAPAN公司製造的「JONCRYL」等。
上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中,宜更含有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具有氫摘取作用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
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是在末端或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等活性雙鍵基、且具有活性亞甲基的化合物。作為活性亞甲基,例如可以列舉出乙醯乙醯基、烷氧基丙二醯基、或氰基乙醯基等。作為具有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具體例,例如可以列舉出:(甲基)丙烯酸2-乙醯乙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醯乙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乙醯乙醯氧基-1-甲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乙醯乙醯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丙二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氰基乙醯氧基乙酯、N-(2-氰基乙醯氧基乙基)丙烯醯胺、N-(2-丙醯基乙醯氧基丁基)丙烯醯胺、N-(4-乙醯乙醯氧基甲基苄基)丙烯醯胺、N-(2-乙醯乙醯基胺基乙基)丙烯醯胺等。需要說明的是,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SP值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任意值的化合物。
本發明中,作為具有氫摘取作用的自由基聚合引 發劑(E),例如可以列舉出9-氧硫系自由基聚合引發劑、二苯甲酮系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等。作為9-氧硫系自由基聚合引發劑,例如可以列舉出上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為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具體例,例如可以列舉出9-氧硫、二甲基9-氧硫、二乙基9-氧硫、異丙基9-氧硫、氯9-氧硫等。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中,尤以R1及R2為-CH2CH3的二乙基9-氧硫為佳。
如上所述,本發明中,在具有氫摘取作用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的存在下,使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亞甲基產生自由基,該亞甲基與PVA等偏光件的羥基反應,形成共價鍵。因此,為了使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亞甲基產生自由基,並充分形成該共價鍵,則在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宜含有1~50重量%之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及0.1~5.0重量%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又,含有3~30重量%的之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及0.5~4.0重量%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則更佳。進而,尤宜含有0.9~3.0重量%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小於1重量%時,有時非乾燥狀態下的黏接性提高效果低,且耐水性提高不充分,而超過50重量%時,有時會發生膠黏劑層的固化不良。另外,具有氫摘取作用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小於0.1重量%時,有時氫摘取反應進行不充分,而超過5.0重量%時,有時在組成物中不完全溶解。
本發明中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 成物在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含有25~80重量%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進而,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在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宜含有3~40重量%的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5~55重量%的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3~20重量%的前述丙烯酸系低聚物(D)。
另外,本發明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中,在不損及本發明之目的、效果的範圍內可以摻合各種添加劑作為其它任意成分。作為該添加劑,可以列舉出:環氧樹脂、聚醯胺、聚醯胺醯亞胺、聚胺酯、聚丁二烯、聚氯丁二烯、聚醚、聚酯、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石油樹脂、二甲苯樹脂、酮樹脂、纖維素樹脂、氟系低聚物、聚矽氧烷系低聚物、多硫系低聚物等聚合物或低聚物;啡噻、2,6-二-T-丁基-4-甲基苯酚等阻聚劑;聚合引發助劑;調平劑;潤濕性改良劑;界面活性劑;增塑劑;紫外線吸收劑;矽烷偶合劑;無機填充劑;顏料;染料等。
上述添加劑中,矽烷偶聯劑作用於偏光件表面,能夠賦予更進一步的耐水性。使用矽烷偶合劑時,其添加量在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通常為0~10重量%,並以0~5重量%為佳、且0~3重量%最佳。
矽烷偶合劑宜使用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的化合物,但不是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時也能賦予同樣的耐水性。
在矽烷偶合劑的具體例方面,作為活性能量射 線固化性的化合物,可以列舉出:乙烯基三氯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P-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
作為非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的矽烷偶合劑的具體例,可以列舉出: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三乙氧基矽基-N-(1,3-二甲基亞丁基)丙胺、N-苯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乙烯基苄基)-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鹽酸鹽、3-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雙(三乙氧基矽基丙基)四硫化物、3-異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咪唑矽烷等。
宜為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由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形成的膠黏劑層與水系膠黏劑層相比,耐久性更高。本發明中,作 為膠黏劑層,宜使用Tg為60℃以上的膠黏劑層。另外,膠黏劑層的厚度宜控制為0.01~7μm。如此一來,當本發明之偏光薄膜中如上所述,使用膠黏劑層為60℃以上的高Tg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且膠黏劑層的厚度控制在上述範圍時,能夠滿足在高濕下及高溫下的嚴酷環境下的耐久性。考慮到偏光薄膜的耐久性,本發明中,將膠黏劑層的Tg(℃)定義為A、膠黏劑層的厚度(μm)定義為B時,滿足數學式(1):A-12×B>58則尤為理想。
如上所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宜以其所形成的膠黏劑層的Tg為60℃以上的設定方式進行選擇,又以70℃以上為佳,75℃以上較佳、100℃以上更佳、120℃以上又更佳。另一方面,膠黏劑層的Tg過高時,偏光薄膜的彎曲性降低,因此,膠黏劑層的Tg宜為300℃以下,且240℃以下較佳,在180℃以下更佳。
另外,如上所述,膠黏劑層的厚度宜為0.01~7μm、較佳為0.01~5μm、更佳為0.01~2μm、最佳為0.01~1μm。膠黏劑層的厚度比0.01μm薄時,有無法獲得黏接力自身的凝聚力、且無法獲得黏接強度之虞。另一方面,膠黏劑層的厚度超過7μm時,偏光薄膜無法滿足耐久性。
本發明之偏光薄膜係在偏光件的兩面透過由上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的固化物層形成之膠黏劑層貼合有透明保護薄膜。
偏光件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各種偏光件。 作為偏光件,例如可以列舉出:使聚乙烯醇系薄膜、部分縮甲醛化聚乙烯醇系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薄膜等親水性高分子薄膜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材料並進行單軸拉伸而得到的偏光件;聚乙烯醇的脫水處理物、或聚氯乙烯的脫鹽酸處理物等多烯系定向薄膜等。其等之中,又以聚乙烯醇系薄膜與碘等二色性物質所構成的偏光件更適於使用。該等偏光件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80μm左右以下。
用碘將聚乙烯醇系薄膜染色並進行單軸拉伸而得到的偏光件,例如可藉由將聚乙烯醇浸漬在碘的水溶液中進行染色,然後拉伸至原長度的3~7倍來製作。根據需要,也可以浸漬在硼酸、碘化鉀等之水溶液中。進而,還可以根據需要在染色之前將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漬在水中進行水洗。藉由對聚乙烯醇系薄膜進行水洗,能夠清洗聚乙烯醇系薄膜表面的污漬及抗結塊劑,此外,還具有使聚乙烯醇系薄膜溶脹以防止染色斑點等不均勻的效果。拉伸可以在用碘進行染色之後進行,也可以邊染色邊拉伸,另外,還可以在拉伸後用碘進行染色。亦可以在硼酸、碘化鉀等的水溶液中或水浴中進行拉伸。
另外,作為偏光件,可以使用厚度10μm以下的薄型偏光件。從薄型化的觀點來看,該厚度宜為1~7μm。這樣的薄型偏光件的厚度不均少、目視性優異而且尺寸變化少,因此在耐久性優異、進而作為偏光薄膜之厚度也能實現薄型化的方面來說甚是理想。另外,薄型偏光件在加 熱乾燥時的含水率容易降低,因此,可適於以含水率小於15%的偏光件的形式使用。
以薄型偏光件而言,具代表性者可以列舉出:日本特開昭51-069644號公報、日本特開2000-338329號公報、WO2010/100917號小冊子、PCT/JP2010/001460的說明書、或日本特願2010-269002號說明書、日本特願2010-263692號說明書中記載的薄型偏光膜。這些薄型偏光膜可以利用包含拉伸步驟及染色步驟之製造方法得到,前述兩步驟係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以下也稱為PVA系樹脂)層和拉伸用樹脂基材以層疊體狀態進行拉伸以及進行染色。利用該製造方法,即使PVA系樹脂層薄,也能夠在拉伸用樹脂基材支撐下進行拉伸而不會發生因拉伸導致斷裂等不良情況。
作為上述薄型偏光膜,若從在包含以層疊體狀態進行拉伸的步驟和進行染色的步驟之製造方法中,仍可高倍率拉伸而提高偏光性能的方面考慮,則以如WO2010/100917號小冊子、PCT/JP2010/001460的說明書、或日本特願2010-269002號說明書、日本特願2010-263692號說明書中記載之利用包含有在硼酸水溶液中進行拉伸的步驟的製造方法所得到之偏光膜為佳,尤以日本特願2010-269002號說明書、日本特願2010-263692號說明書中記載之利用包含有在硼酸水溶液中進行拉伸前輔助性地進行空中拉伸的步驟的製造方法所得到之偏光膜為佳。
上述PCT/JP2010/001460的說明書中記載的薄型 高功能偏光膜係在樹脂基材上一體成膜、由業已使二色性物質定向的PVA系樹脂構成且厚度7μm以下之薄型高功能偏光膜,具有單體透射率為42.0%以上及偏光度為99.95%以上的光學特性。
上述薄型高功能偏光膜可以如下來製造:在具有至少20μm的厚度的樹脂基材上,藉由PVA系樹脂的塗布及乾燥,生成PVA系樹脂層,並將生成的PVA系樹脂層浸漬在二色性物質的染色液中,使PVA系樹脂層吸附二色性物質,將吸附有二色性物質的PVA系樹脂層在硼酸水溶液中與樹脂基材一體地拉伸至總拉伸倍率為原長度的5倍以上。
另外,藉由下述用以製造層疊體薄膜且該層疊體薄膜包含業已使二色性物質定向的薄型高功能偏光膜之製造方法,可以製造上述薄型高功能偏光膜,該製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驟:生成層疊體薄膜的步驟,該層疊體薄膜包含具有至少20μm厚度的樹脂基材、和藉由在樹脂基材的一面塗布含有PVA系樹脂的水溶液並乾燥而形成的PVA系樹脂層;吸附二色性物質的步驟,將包含樹脂基材和形成於樹脂基材一面的PVA系樹脂層之前述層疊體薄膜浸漬在包含二色性物質的染色液中,使層疊體薄膜中所含的PVA系樹脂層吸附二色性物質;拉伸步驟,將包含吸附有二色性物質的PVA系樹脂層之前述層疊體薄膜在硼酸水溶液中拉伸至總拉伸倍率為原長度的5倍以上;及,製造層疊體薄膜的步驟,令吸附有二色性物質的PVA系樹脂層與樹脂基 材一體地拉伸,藉以製造在樹脂基材一面形成有由業已使二色性物質定向的PVA系樹脂層構成、厚度7μm以下、具有單體透射率為42.0%以上且偏光度為99.95%以上的光學特性的薄型高功能偏光膜之層疊體薄膜。
上述日本特願2010-269002號說明書、日本特願2010-263692號說明書中的薄型偏光膜係由業已使二色性物質定向的PVA系樹脂構成的連續網狀偏光膜,其為使含有在非晶性酯系熱塑性樹脂基材上成膜的PVA系樹脂層之層疊體透過由空中輔助拉伸和硼酸水溶液中拉伸組成的2階段拉伸步驟進行拉伸而形成10μm以下厚度的膜。所述薄型偏光膜宜為具有如下光學特性的膜,即,將單體透射率設為T、偏光度設為P時,滿足P>-(100.929T-42.4-1)×100(其中T<42.3)、以及P≧99.9(其中T≧42.3)的條件。
具體而言,前述薄型偏光膜可以藉由包含如下步驟的薄型偏光膜的製造方法來製造:對在連續網狀非晶性酯系熱塑性樹脂基材上成膜的PVA系樹脂層進行空中高溫拉伸,藉以生成由業已定向的PVA系樹脂層形成的拉伸中間產物之步驟;使拉伸中間產物吸附二色性物質,藉以生成由業已使二色性物質(宜為碘或碘與有機染料的混合物)定向的PVA系樹脂層形成的著色中間產物之步驟;及,對著色中間產物進行硼酸水溶液中拉伸,藉以生成由業已使二色性物質定向的PVA系樹脂層形成且厚度為10μm以下的偏光膜之步驟。
在該製造方法中,利用空中高溫拉伸和硼酸水 溶液中拉伸在非晶性酯系熱塑性樹脂基材上成膜的PVA系樹脂層,其總拉伸倍率宜達到5倍以上。用於硼酸水溶液中拉伸的硼酸水溶液的液溫可以設定為60℃以上。在硼酸水溶液中將著色中間產物拉伸之前,宜對著色中間產物實施不溶化處理,此時,宜透過在液溫不超過40℃的硼酸水溶液中浸漬前述著色中間產物來進行。上述非晶性酯系熱塑性樹脂基材可設定為包含使間苯二甲酸共聚而得的共聚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使環己烷二甲醇共聚而得的共聚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其它共聚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之非晶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並以由透明樹脂形成者為佳,其厚度可以設定為所欲製成的PVA系樹脂層厚度的7倍以上。另外,空中高溫拉伸的拉伸倍率宜為3.5倍以下,空中高溫拉伸的拉伸溫度宜為PVA系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以上,具體而言宜在95℃~150℃的範圍。以自由端單軸拉伸的方式進行空中高溫拉伸時,在非晶性酯系熱塑性樹脂基材上成膜的PVA系樹脂層的總拉伸倍率宜為5倍以上且7.5倍以下。另外,以固定端單軸拉伸的方式進行空中高溫拉伸時,在非晶性酯系熱塑性樹脂基材上成膜的PVA系樹脂層的總拉伸倍率宜為5倍以上且8.5倍以下。
更具體而言,可以藉由如下方法來製造薄型偏光膜。
製作使6mol%的間苯二甲酸進行共聚而成的間苯二甲酸共聚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非晶性PET)的連續網狀基材。非晶性PET的玻璃轉移溫度為75℃。按如下方式製作由連續網狀非晶性PET基材與聚乙烯醇(PVA)層構成 的層疊體。其中,PVA的玻璃轉移溫度為80℃。
準備200μm厚的非晶性PET基材、和將聚合度1000以上且皂化度99%以上的PVA粉末溶解在水中而得到的4~5%濃度的PVA水溶液。接著,在200μm厚的非晶性PET基材上塗布PVA水溶液,在50~60℃的溫度下乾燥,得到在非晶性PET基材上成膜有7μm厚的PVA層之層疊體。
令包含7μm厚的PVA層的層疊體經過包含空中輔助拉伸和硼酸水溶液中拉伸的兩階段拉伸步驟之以下步驟,而製造成3μm厚的薄型高功能偏光膜。透過第一階段的空中輔助拉伸步驟,將包含7μm厚的PVA層的層疊體與非晶性PET基材一體地拉伸,生成包含5μm厚的PVA層的拉伸層疊體。具體而言,該拉伸層疊體是將包含7μm厚的PVA層的層疊體安裝拉伸裝置上,經自由端單軸拉伸至拉伸倍率為1.8倍而得到的層疊體,所述拉伸裝置係配備在設定為130℃的拉伸溫度環境的烘箱中。透過該拉伸處理,使拉伸層疊體所含的PVA層轉變為PVA分子業經定向的5μm厚的PVA層。
接著,透過染色步驟,生成使PVA分子業經定向的5μm厚的PVA層吸附有碘而成的著色層疊體。具體而言,該著色層疊體是在液溫30℃的包含碘和碘化鉀的染色液中,以構成最終生成的高功能偏光膜的PVA層的單體透射率達到40~44%的方式將拉伸層疊體浸漬任意時間,藉此使碘吸附在拉伸層疊體所含的PVA層上而得到者。在本步驟中,染色液以水作為溶劑,將碘濃度設定在0.12~0.30 重量%的範圍內、將碘化鉀濃度設定在0.7~2.1重量%的範圍內。碘與碘化鉀的濃度之比為1比7。即,為了將碘溶解在水中,碘化鉀是必須的。更詳細而言,藉由將拉伸層疊體在碘濃度0.30重量%、碘化鉀濃度2.1重量%的染色液中浸漬60秒鐘,生成使PVA分子業經定向的5μm厚的PVA層吸附有碘而成的著色層疊體。
進而,透過第二階段的硼酸水溶液中拉伸步驟,使著色層疊體與非晶性PET基材更進一步一體地拉伸,生成包含3μm厚的構成高功能偏光膜的PVA層之光學薄膜層疊體。具體而言,該光學薄膜層疊體是將著色層疊體安裝在拉伸裝置上,經自由端單軸拉伸至拉伸倍率為3.3倍而得到的層疊體,所述拉伸裝置係配備於設定成包含硼酸與碘化鉀且液溫範圍60~85℃的硼酸水溶液的處理裝置中。更詳細而言,硼酸水溶液的液溫為65℃。另外,將硼酸含量設定為相對於100重量份水為4重量份、將碘化鉀含量設定為相對於100重量份水為5重量份。在本步驟中,首先將調整了碘吸附量的著色層疊體浸漬在硼酸水溶液中5~10秒鐘。然後,使該著色層疊體直接通過配備在處理裝置中的拉伸裝置亦即圓周速度不同的多組輥之間,經自由端單軸拉伸30~90秒至拉伸倍率為3.3倍。透過該拉伸處理,使著色層疊體所含的PVA層轉變為所吸附的碘以多碘離子錯合物形式於單方向高階定向之3μm厚的PVA層。該PVA層構成光學薄膜層疊體的高功能偏光膜。
雖然不是光學薄膜層疊體的製造中所必需的步 驟,但宜將光學薄膜層疊體從硼酸水溶液中取出,藉由清洗步驟,用碘化鉀水溶液來清洗成膜在非晶性PET基材上的3μm厚PVA層表面所附著之硼酸。然後,藉由60℃暖風的乾燥步驟對清洗過的光學薄膜層疊體進行乾燥。其中,清洗步驟係用以消除硼酸析出等外觀不良的步驟。
雖然同樣不是光學薄膜層疊體的製造中所必需的步驟,但亦可透過貼合及/或轉印步驟,一邊將膠黏劑塗布於成膜在非晶性PET基材上的3μm厚PVA層的表面上,一邊貼合80μm厚的三乙酸纖維素薄膜,然後將非晶性PET基材剝離,從而將3μm厚的PVA層轉印到80μm厚的三乙酸纖維素薄膜上。
[其他步驟]
上述薄型偏光膜的製造方法除了上述步驟以外還可以包含其它步驟。作為其它步驟,例如可列舉出不溶化步驟、交聯步驟、乾燥(水分率的調節)步驟等。其它步驟可在任何適宜的時機下進行。
上述不溶化步驟的代表性的作法是透過使PVA系樹脂層浸漬在硼酸水溶液中而進行。藉由實施不溶化處理,可以賦予PVA系樹脂層耐水性。該硼酸水溶液的濃度相對於100重量份水,宜為1重量份~4重量份。不溶化浴(硼酸水溶液)的液溫宜為20℃~50℃。且,宜在層疊體製作之後、並在染色步驟及水中拉伸步驟之前進行不溶化步驟。
上述交聯步驟的代表性作法是透過使PVA系樹脂層浸漬在硼酸水溶液中而進行。藉由實施交聯處理,可賦予 PVA系樹脂層耐水性。該硼酸水溶液的濃度相對於100重量份水,宜為1重量份~4重量份。另外,宜在上述染色步驟後進行交聯步驟時,進而摻合碘化物。藉由摻合碘化物,可抑制PVA系樹脂層所吸附的碘溶出。碘化物的摻合量相對於100重量份水宜為1重量份~5重量份。碘化物的具體例如上所述。交聯浴(硼酸水溶液)的液溫宜為20℃~50℃。又,宜在上述第二的硼酸水溶液中拉伸步驟之前進行交聯步驟。較佳實施形態係依序進行染色步驟、交聯步驟以及第二的硼酸水溶液中拉伸步驟。
本發明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中,在偏光件方面,適於使用在樹脂基材的一面成膜的薄型偏光件。圖3表示具備薄型偏光件作為偏光件之本發明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的一例。在圖3所示的例子中,實施如下步驟:第1塗敷步驟,其在第1透明保護薄膜2之與薄型偏光件1的貼合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及第1貼合步驟,其將在樹脂基材一面層疊有薄型偏光件1的層疊體薄膜(圖3中,省略了樹脂基材的記載,樹脂基材層疊在薄型偏光件1的下層側)的薄型偏光件1與第1透明保護薄膜2貼合。然後,使用活性能量射線照射機5A,從第1透明保護薄膜2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從而將薄型偏光件1與第1透明保護薄膜2黏接(第1黏接步驟)。接著,從薄型偏光件1剝離樹脂基材(剝離步驟)。之後,實施如下步驟:第2塗敷步驟,其在第2透明保護薄膜3之與薄型偏光件1的貼合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及第2貼合步驟, 其從薄型偏光件1之剝離了樹脂基材側的面側將薄型偏光件1與第2透明保護薄膜3貼合。接著,使用活性能量射線照射機5B,從第2透明保護薄膜3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從而將薄型偏光件1與第2透明保護薄膜3黏接(第2黏接步驟)。藉此,可以製造具備薄型偏光件1的偏光薄膜。
作為用以形成設置於上述偏光件的一面或兩面的透明保護薄膜之材料,宜為透明性、機械強度、熱穩定性、水分阻斷性、各向同性等優異的材料,並以透濕度在150g/m2/24h以下的材料為佳,又以透濕度在140g/m2/24h以下的材料為較佳,且透濕度在120g/m2/24h以下的材料更佳。透濕度採用實施例記載的方法來求出。
透明保護薄膜的厚度可以衡量決定,一般基於強度及操作性等作業性、薄層性等觀點,為1~500μm左右,並宜為1~300μm,較佳為5~200μm。若為10~200μm更佳,為20~80μm尤佳。
作為滿足前述低透濕度的透明保護薄膜之形成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芳酯系樹脂;尼龍、芳香族聚醯胺等醯胺系樹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這類聚烯烴系聚合物、具有環系及/或降烯結構的環狀烯烴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或它們的混合體。前述樹脂中,以聚碳酸酯系樹脂、環狀聚烯烴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為佳,尤以環狀聚烯烴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為佳。
作為環狀聚烯烴樹脂的具體例,宜為降烯系樹脂。環狀烯烴系樹脂是以環狀烯烴為聚合單元進行聚合的樹脂的統稱,例如可以列舉出:日本特開平1-240517號公報、日本特開平3-14882號公報、日本特開平3-122137號公報等中記載的樹脂。在具體例上,可以列舉出:環狀烯烴的開環(共)聚合物、環狀烯烴的加成聚合物、環狀烯烴與乙烯、丙烯等A-烯烴的共聚物(以無規共聚物為代表)、及用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對它們進行改質而成的接枝聚合物、以及它們的氫化物等。作為環狀烯烴的具體例,可以列舉出降烯系單體。
作為環狀聚烯烴樹脂,市場上有各種產品。作為具體例,可以列舉出:日本瑞翁株式會社製造的商品名「ZEONEX」、「ZEONOR」、JSR株式會社製造的商品名「ARTON」、TICONA社製造的商品名「TOPAS」、三井化學株式會社製造的商品名「APEL」。
作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Tg(玻璃轉移溫度)宜為115℃以上、為120℃以上較佳、為125℃以上更佳、為130℃以上尤佳。由於Tg為115℃以上,可以使偏光板的耐久性優異。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Tg的上限值沒有特別限定,從成形性等觀點考慮,宜為170℃以下。由(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可以得到面內相位差(RE)、厚度方向相位差(RTH)幾乎為零的薄膜。
作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可以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的範圍內採用任何適合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例 如可以列舉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樹脂等)、具有脂環族烴基的聚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降酯共聚物等)。理想者可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甲基)丙烯酸C1-6烷基酯。更佳者可舉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成分(50~100重量%、宜為70~10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
作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具體例,例如可以列舉出:三菱麗陽株式會社製造的ACRYPET VH、ACRYPET VRL20A、日本特開2004-70296號公報中記載之分子內具有環結構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經分子內交聯或分子內環化反應而得到的高Tg(甲基)丙烯酸系樹脂。
作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可以使用具有內酯環結構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這是因為具有高耐熱性、高透明性、經由雙軸拉伸而具有高機械強度。
作為具有內酯環結構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可以列舉出:日本特開2000-230016號公報、日本特開2001-151814號公報、日本特開2002-120326號公報、日本特開2002-254544號公報、日本特開2005-146084號公報等中記載之具有內酯環結構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
需要說明的是,設置於偏光件兩面的前述低透 濕度透明保護薄膜可以使用其正反皆由相同聚合物材料構成的透明保護薄膜,亦可使用由不同的聚合物材料等構成的透明保護薄膜。
作為上述透明保護薄膜,可以使用具有正面相位差為40nm以上及/或厚度方向相位差為80nm以上的相位差之相位差板。正面相位差通常控制在40~200nm的範圍,厚度方向相位差通常控制在80~300nm的範圍。使用相位差板作為透明保護薄膜時,該相位差板也發揮透明保護薄膜之作用,因此可以實現薄型化。
作為相位差板,可以列舉出:將高分子材料單軸或雙軸拉伸處理而成的雙折射性薄膜、液晶聚合物的定向薄膜、用薄膜支撐液晶聚合物的定向層而成者等。相位差板的厚度亦無特別限定,通常為20~150μm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具有前述相位差的薄膜可以另外貼合在不具相位差的透明保護薄膜上而賦予上述功能。
上述透明保護薄膜之不黏接偏光件的面上可以設置硬塗層、抗反射層、防黏層、擴散層乃至於防眩層等功能層。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硬塗層、抗反射層、防黏層、擴散層或防眩層等功能層可以設置成透明保護薄膜其自身,也可以另外與透明保護薄膜分開設置。
本發明之偏光薄膜在實際使用時可以以與其它光學層層疊而成的光學薄膜的形式使用。該光學層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1層或2層以上反射板、半透射板、相位差板(包含1/2、1/4等波長板)、視角補償薄膜等形成 液晶顯示裝置等時使用的光學層。尤宜為在本發明之偏光薄膜上進一步層疊反射板或半透射反射板而成的反射型偏光薄膜或半透射型偏光薄膜、在偏光薄膜上進一步層疊相位差板而成的橢圓偏光薄膜或圓偏光薄膜、在偏光薄膜上進一步層疊視角補償膜而成的廣視角偏光薄膜、或者在偏光薄膜上進一步層疊增亮膜而成的偏光薄膜。
在偏光薄膜上層疊有上述光學層的光學薄膜也可以透過在液晶顯示裝置等的製造過程依次分別層疊的方式來形成,但預先層疊而形成光學薄膜的方法具有品質的穩定性、組裝作業等優異且可改善液晶顯示裝置等的製造步驟的優點。層疊可以使用黏合層等適當的黏接手段。在將上述偏光薄膜及其他光學層黏接時,其等之光軸可以根據目標相位差特性等來形成適當的配置角度。
前述偏光薄膜或至少層疊有1層偏光薄膜的光學薄膜上可以設置用以與液晶單元等其它構件黏接的黏合層。用以形成黏合層的黏合劑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適當選擇使用以丙烯酸系聚合物、聚矽氧烷系聚合物、聚酯、聚胺酯、聚醯胺、聚醚、氟系、橡膠系等聚合物作為基礎聚合物的黏合劑。如丙烯酸系黏合劑這種光學透明性優異、表現出適度的潤濕性和凝聚性和黏接性的黏合特性且耐候性、耐熱性等優異的黏合劑,尤其適於使用。
黏合層也可以以不同組成或種類等物質的重疊層的形式設置於偏光薄膜或光學薄膜的一面或兩面。另外,設置於兩面時,也可以做成偏光薄膜、光學薄膜的正 反為不同組成、種類、厚度等的黏合層。黏合層的厚度可以根據使用目的、黏接力等來適當決定,通常為1~500μm,宜為1~200μm,尤宜為1~100μm。
對於黏合層的露出面,在直至供給於實際應用之前,為防止其污染等而暫時黏接間隔件進行覆蓋。由此,可以防止常規的操作狀態下與黏合層接觸。作為間隔件,除上述厚度條件以外,可以使用現有合用者,例如將塑膠薄膜、橡膠片、紙、布、不織布、網、發泡片、金屬箔、它們的層壓體等適宜的薄片體根據需要用聚矽氧烷系或長鏈烷基系、氟系、硫化鉬等適宜的剝離劑進行塗布處理而成的間隔件等。
本發明之偏光薄膜或光學薄膜可適於用在液晶顯示裝置等各種裝置的形成等。液晶顯示裝置的形成可以按照現有方法進行。即,液晶顯示裝置一般藉由適當地組裝液晶單元和偏光薄膜或光學薄膜以及視需要而定的照明系統等構成零件並裝入驅動電路等來形成,在本發明中,除了使用本發明之偏光薄膜或光學薄膜這一點以外,沒有特別限定,可以根據現有方法來形成。對於液晶單元來說,例如可以使用TN型、STN型、II型等任意類型的液晶單元。
可以形成在液晶單元的一側或兩側配置有偏光薄膜或光學薄膜的液晶顯示裝置、及在照明系統中使用了背光燈或反射板的裝置等適宜的液晶顯示裝置。在該情況下,本發明之偏光薄膜或光學薄膜可以設置在液晶單元的 一側或兩側。在兩側設置偏光薄膜或光學薄膜的情況下,其等可為相同亦可為不同。進而,形成液晶顯示裝置時,可以在適當位置配置1層或2層以上例如擴散板、防眩層、抗反射膜、保護板、稜鏡陣列、透鏡陣列片、光擴散片、背光燈等適當的部件。
實施例
以下,記載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並不限定於此。
<Tg:玻璃轉移溫度>
Tg使用TA Instruments.Japan製造的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RSAIII在以下的測定條件下進行測定。
樣品尺寸:寬10mm、長30mm;夾具距離:20mm;測定模式:拉伸,進行頻率:1HZ、升溫速度:5℃/分鐘;進行上述條件之動態黏彈性測定,並採用為tanδ的峰頂的溫度Tg。
<透明保護薄膜的透濕度>
透濕度的測定以JIS Z0208的透濕度試驗(杯式法(Cup Method))為基準來測定。將切割為直徑60mm的樣品設置在加入有約15g的氯化鈣的透濕杯中,放入溫度40℃、濕度90%R.H.的恒溫機中,測定放置24小時前後的氯化鈣的重量增加,從而求出透濕度(g/m2/24h)。
<透明保護薄膜>
作為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的紫外線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使用厚度55μm的降烯系樹脂(日本瑞翁公司製造,商品名:ZEONOR)的雙軸拉伸薄膜。該降烯系樹脂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91.1%、透濕度為11(g/m2/24h),正面相位差為55nm、厚度方向相位差為135nm。
另外,作為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的紫外線不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不進行皂化、暈處理等而直接使用厚度60μm的三乙酸纖維素薄膜(TAC)(SP值23.3)(以下也將不經皂化、電暈處理等的TAC稱為「未處理TAC」)。該未處理TAC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0.1%、透濕度為507(g/m2/24h)。
<活性能量射線>
作為活性能量射線,使用可見光線(封入有鎵的金屬鹵化物燈)照射裝置:FUSION UV SYSTEMS,INC公司製造LIGHT HAMMER10 燈泡:V燈泡 峰照度:1600mW/cm2、累積照射量1000/mJ/cm2(波長380~440nm)。需要說明的是,可見光線的照度使用SOLATELL公司製造的SOLA-CHECK系統來測定。
(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的製備)
所使用的各成分如下。
(1)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
HEAA(羥乙基丙烯醯胺)、SP值29.6、均聚物的Tg 123℃、KOHJIN Holdings Co.,Ltd.製造
(2)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
ARONIX M-220(M-220)(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SP值19.0、均聚物的Tg 69℃、東亞合成株式會社製造
(3)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
ACMO(丙烯醯基啉)、SP值22.9、均聚物的Tg 150℃、KOHJIN Holdings Co.,Ltd.製造
(4)使(甲基)丙烯酸類單體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ARUFON UP-1190(UP-1190)、東亞合成株式會社製造
(5)AAEM(甲基丙烯酸2-乙醯乙醯氧基乙酯)、SP值20.23(KJ/M3)1/2、均聚物的Tg 9℃、日本合成化學社製造
(6)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KAYACURE DETX-S(DETX-S)(二乙基9-氧硫)、日本化藥株式會社製造
(7)光聚合引發劑(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
IRGACURE907(IRG907)(2-甲基-1-(4-甲基苯硫基)-2-啉并丙烷-1-酮)、BASF公司製造
實施例1
作為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以HEAA/M-220/ACMO/UP-1190/AAEM/IRGACURE907/KAY ACURE DETX-S=16.4/32.8/32.8/8.2/5.7/2.5/1.6(數值係令組成物總量為100重量%時的重量%)進行混合,在50℃下攪拌1小時,製備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
(薄型偏光薄膜X的製造和使用其之偏光薄膜的製造)
為了製造薄型偏光薄膜X,首先,將在非晶性PET基材上成膜有24μm厚的PVA層的層疊體藉由拉伸溫度130℃的空中補助拉伸而生成拉伸層疊體,然後,將拉伸層疊體染色而生成著色層疊體,進而,藉由拉伸溫度65度的硼酸水中拉伸將著色層疊體與非晶性PET基材一體地拉伸至總拉伸倍率為5.94倍,生成包含10μm厚的PVA層的光學薄膜層疊體。經由這樣的兩階段拉伸,於非晶性PET基材成膜的PVA層的PVA分子被高階定向,從而可以生成如下的光學薄膜層疊體:構成經染色而被吸附的碘以多碘離子錯合物形式沿單方向高階定向的高功能偏光膜X且包含厚度10μm的PVA層。進而,在降烯系樹脂薄膜(第1透明保護薄膜、紫外線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上,使用MCD塗布機(富士機械株式會社製造)(單元形狀:蜂窩、凹版輥線數:1000根/英吋、旋轉速度140%/相對於流水線速度)以厚度為0.5μm的方式塗敷前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第1塗敷步驟),從膠黏劑塗敷面貼合在光學薄膜層疊體的薄型偏光薄X(含水率5.0%)的表面(第1貼合步驟)。然後,從降烯系樹脂薄膜(第1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使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固化(第1黏接步驟)。接著,從薄型偏光膜X剝離非晶性PET基材(剝離步驟)。進而,在薄型偏光膜X之剝離了非晶性PET基材側的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第2塗敷步驟),從其塗敷面側貼合未處理TAC膜(第2透明保護薄膜、紫外線不透射型透明保護薄膜)(第2貼合步驟)。之後,從未處 理TAC膜(第2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使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固化後(第2黏接步驟),在70℃下進行3分鐘熱風乾燥,從而製造偏光薄膜。貼合的流水線速度為25m/min。得到的偏光薄膜的黏接力、捲曲性評價基於下述條件進行評價。
實施例2
使用未處理TAC膜作為第1透明保護薄膜,使用降烯系樹脂薄膜作為第2透明保護薄膜,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偏光薄膜。
實施例3
作為第1透明保護薄膜及第2透明保護薄膜,均使用未處理TAC膜,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偏光薄膜。
實施例4
在第2貼合步驟後實施第1黏接步驟,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偏光薄膜。
比較例1
僅從降烯系樹脂薄膜(第1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不從未處理TAC膜(第2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即與現有技術同樣地進行1階段照射,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偏光薄膜。
<黏接力>
將偏光薄膜切成沿與偏光件的拉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為200mm、垂直方向為20mm的大小,將偏光薄膜貼合在玻 璃板上。用切割刀在透明保護薄膜和偏光件(SP值32.8)之間切入切口,利用拉幅機(tensilon)沿90度方向以剝離速度500mm/min剝離保護薄膜和偏光件,測定其剝離強度。另外,利用ATR法測定剝離後的剝離面的紅外吸收光譜,基於下述基準評價剝離界面。
A:保護薄膜的凝聚破壞
B:保護薄膜/膠黏劑層間的界面剝離
C:膠黏劑層/偏光件間的界面剝離
D:偏光件的凝聚破壞
上述基準中,A及D的黏接力為膜的凝聚力以上,因此,代表黏接力非常優異。另一方面,B及C代表保護薄膜/膠黏劑層(膠黏劑層/偏光件)界面的黏接力不足(黏接力差)。鑒於此,將為A或D時的黏接力設為○,將A.B(同時發生「保護薄膜的凝聚破壞」和「保護薄膜/膠黏劑層間的界面剝離」)或者A.C(同時發生「保護薄膜的凝聚破壞」和「膠黏劑層/偏光件間的界面剝離」)時的黏接力設為△、將為B或C時的黏接力設為×。
<偏光薄膜的捲曲性評價>
以偏光板的長邊為拉伸方向的方式切取100mm×150mm作為樣品。使凸面在下,配置在水平面上,測定樣品的4個端部距水平面的距離。此時,將4處的平均值小於30mm的情況設為捲曲得到抑制而能作為偏光板使用的水準(○)。另一方面,將前述平均值超過30mm的情況設為捲曲明顯而不能作為偏光板使用的水平(×)。
1‧‧‧偏光件
2‧‧‧第1透明保護薄膜
3‧‧‧第2透明保護薄膜
4‧‧‧膠黏劑層
10‧‧‧偏光薄膜

Claims (28)

  1. 一種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該偏光薄膜係透過膠黏劑層在偏光件的一面設置有第1透明保護薄膜、在另一面設置有第2透明保護薄膜者,該製造方法之特徵在於包含如下步驟:塗敷步驟,其在前述偏光件、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或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的至少一面塗敷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將前述偏光件及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貼合的貼合步驟;將前述偏光件及前述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貼合的貼合步驟;及黏接步驟,其首先從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然後從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側照射活性能量射線從而使前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固化而得到前述膠黏劑層,並透過前述膠黏劑層使前述偏光件及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以及前述偏光件及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黏接。
  2. 如請求項1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
  3. 如請求項1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透明保 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
  4. 如請求項1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及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小於5%。
  5. 如請求項1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透明保護薄膜及前述第2透明保護薄膜於365nm波長下的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活性能量射線包含波長範圍380~450nm的可見光線。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活性能量射線的波長範圍380~440nm的累積照度與波長範圍250~370nm的累積照度之比為100:0~100:50。
  8.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活性能量射線係以鎵燈為光源,並已使用帶通濾波器阻斷380nm以下的紫外線者。
  9.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含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為光聚合引發劑, (式中,R1及R2表示-H、-CH2CH3、-IPr或Cl,R1及 R2可以相同或不同)。
  10. 如請求項9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更含有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作為光聚合引發劑, (式中,R3、R4及R5表示-H、-CH3、-CH2CH3、-IPr或Cl,R3、R4及R5可以相同或不同)。
  11.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偏光件的厚度為10μm以下。
  12.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偏光薄膜的總厚度為150μm以下。
  13.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型膠黏劑組成物含有作為固化性成分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B)及(C)、和使(甲基)丙烯酸單體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D),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的SP值為29.0(kJ/m3)1/2以上且32.0(kJ/m3)1/2以下,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的SP值為18.0(kJ/m3)1/2以上且小於21.0(kJ/m3)1/2,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的SP值為21.0(kJ/m3)1/2以上且23.0(kJ/m3)1/2以下,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含有25~80重量%的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
  14. 如請求項13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含有具活性亞甲 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具有氫摘取作用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
  15. 如請求項14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活性亞甲基為乙醯乙醯基。
  16. 如請求項14或15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為(甲基)丙烯酸乙醯乙醯氧基烷基酯。
  17. 如請求項14或15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為9-氧硫系自由基聚合引發劑。
  18. 如請求項14或15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含有1~50重量%的前述具活性亞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及0.1~10重量%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E)。
  19.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將組成物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含有3~40重量%的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5~55重量%的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及3~20重量%的前述丙烯酸系低聚物(D)。
  20.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B)及(C)各自的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均為60℃以上。
  21.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A)為羥乙基丙烯醯胺及/或N-羥甲基丙烯醯胺。
  22.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B)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23.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C)為丙烯醯基啉及/或N-甲氧基甲基丙烯醯胺。
  24. 一種偏光薄膜,係在偏光件的兩面透過膠黏劑層設置有透明保護薄膜者,該偏光薄膜之特徵在於,其係利用請求項1至23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製造而成。
  25. 如請求項24之偏光薄膜,其中前述膠黏劑層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60℃以上。
  26. 如請求項24或25之偏光薄膜,其中前述透明保護薄膜的透濕度為150g/m2/24h以下。
  27. 一種光學薄膜,其特徵在於,層疊有至少1片請求項24至26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
  28.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使用了請求項24至26中任一項之偏光薄膜、及/或請求項27之光學薄膜。
TW103110308A 2013-04-26 2014-03-19 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TWI610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4725A JP6122337B2 (ja) 2013-04-26 2013-04-26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6479A true TW201446479A (zh) 2014-12-16
TWI610798B TWI610798B (zh) 2018-01-11

Family

ID=517680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0141A TWI684513B (zh) 2013-04-26 2014-03-19 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TW103110308A TWI610798B (zh) 2013-04-26 2014-03-19 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0141A TWI684513B (zh) 2013-04-26 2014-03-19 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37689B2 (zh)
JP (1) JP6122337B2 (zh)
KR (1) KR20140128222A (zh)
CN (1) CN104122614B (zh)
TW (2) TWI68451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9871A (zh) * 2017-06-28 2020-02-1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
TWI692403B (zh) * 2015-09-14 2020-05-0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積層光學膜的製造方法
TWI704370B (zh) * 2016-09-12 2020-09-1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薄膜、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TWI740820B (zh) * 2015-03-03 2021-10-0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附有保護薄膜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22337B2 (ja) 2013-04-26 2017-04-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633308B2 (ja) * 2014-07-16 2020-01-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59217B2 (ja) * 2014-12-04 2020-03-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6218304A (ja) * 2015-05-22 2016-12-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2163827B1 (ko) * 2016-02-09 2020-10-12 주식회사 쿠라레 편광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868343B2 (ja) * 2016-04-20 2021-05-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741477B2 (ja) * 2016-05-23 2020-08-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粘着剤層付き偏光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792367B2 (ja) * 2016-07-22 2020-11-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枚葉状の光学フィルム
JP2018022026A (ja) * 2016-08-03 2018-02-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JP2017134413A (ja) * 2017-03-31 2017-08-0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027003B2 (ja) * 2017-09-21 2022-03-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7025166B2 (ja) * 2017-09-28 2022-02-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US20190129268A1 (en) * 2017-10-27 2019-05-02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lor filter substrate
JP7175083B2 (ja) * 2017-12-25 2022-11-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の梱包物の製造方法
JP7288306B2 (ja) * 2018-02-26 2023-06-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6661847B1 (ja) * 2018-03-29 2020-03-1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2つの被着体を接合する方法、及び、接合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7441611B2 (ja) * 2018-04-20 2024-03-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層付き偏光板およ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6511580B2 (ja) * 2018-12-20 2019-05-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2019086790A (ja) * 2019-01-15 2019-06-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7484728B2 (ja) * 2019-01-23 2024-05-16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1733444B2 (en) 2019-01-25 2023-08-22 Shanjin Opto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arizing plate and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polarizing plate
KR102522253B1 (ko) * 2019-02-19 2023-04-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7224729B2 (ja) * 2019-04-25 2023-02-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JP2021009231A (ja) * 2019-07-01 2021-01-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7336319B2 (ja) * 2019-09-04 2023-08-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4185B1 (en) 1995-04-28 2001-09-04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Ultraviolet-cur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bonding opaque substrates
JP3775760B2 (ja) 1995-04-28 2006-05-17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硬化物、物品及び接着方法
US6017603A (en) 1995-04-28 2000-01-25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Ultraviolet-curing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article
TW330945B (en) 1995-04-28 1998-05-01 Nippon Chemicals Pharmaceutical Co Ltd Ultraviolet-cur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
US5779855A (en) * 1995-08-30 1998-07-14 Kitano Engineering Co., Ltd. Apparatus for curing an optical disc
US5900098A (en) * 1996-10-11 1999-05-04 Wea Manufacturing Inc. Methods for bonding structurally dissimilar optical discs
JP2001296427A (ja) 2000-04-17 2001-10-26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79467A (ja) * 2003-12-18 2005-07-07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220732A (ja) 2005-02-08 2006-08-24 Nitto Denko Corp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217656A (ja) * 2006-01-23 2007-08-30 Fujifilm Corp 組成物、位相差板、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
US7935424B2 (en) 2006-04-06 2011-05-03 Lintec Corporation Adhesive sheet
JP5033440B2 (ja) 2007-02-28 2012-09-2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JP2008009329A (ja) 2006-06-30 2008-01-17 Jsr Corp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90695B2 (ja) 2006-09-08 2012-12-05 大倉工業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101431292B1 (ko) 2006-10-24 2014-08-20 코니카 미놀타 어드밴스드 레이어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Ips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ips형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5022043B2 (ja) 2007-01-19 2012-09-12 大倉工業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US8722182B2 (en) 2007-04-16 2014-05-13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JP4744496B2 (ja) 2007-04-16 2011-08-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046735B2 (ja) * 2007-05-07 2012-10-10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接着装置及び偏光板製造装置
JP2009075192A (ja) * 2007-09-19 2009-04-09 Jsr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08252098A (ja) 2008-03-31 2008-10-16 Hitachi Chem Co Ltd 回路板装置の製造法
JP5558026B2 (ja) * 2008-05-07 2014-07-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24406B2 (ja) 2008-09-24 2013-01-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用接着剤、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344224B2 (ja) 2009-02-10 2013-11-20 サイデン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用粘着剤組成物
JP5402419B2 (ja) * 2009-09-04 2014-01-29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性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81359A (ja) * 2009-09-09 2011-04-21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426505B2 (ja) 2010-08-31 2014-02-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接着剤層、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519830B (zh) * 2010-12-23 2016-02-0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A polarizing plate,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5313297B2 (ja) * 2010-12-24 2013-10-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128654A (ja) 2011-03-17 2011-06-30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809123B2 (ja) * 2011-10-07 2015-11-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6122337B2 (ja) 2013-04-26 2017-04-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0820B (zh) * 2015-03-03 2021-10-0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附有保護薄膜之偏光薄膜的製造方法
TWI692403B (zh) * 2015-09-14 2020-05-0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積層光學膜的製造方法
TWI704370B (zh) * 2016-09-12 2020-09-1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薄膜、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10799871A (zh) * 2017-06-28 2020-02-1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28222A (ko) 2014-11-05
CN104122614B (zh) 2018-03-20
JP2014215560A (ja) 2014-11-17
US20140320960A1 (en) 2014-10-30
TWI610798B (zh) 2018-01-11
JP6122337B2 (ja) 2017-04-26
TWI684513B (zh) 2020-02-11
CN104122614A (zh) 2014-10-29
US9937689B2 (en) 2018-04-10
TW201822995A (zh) 2018-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4513B (zh) 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TWI601800B (zh) Active energy ray-cur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TWI592457B (zh) Active energy ray-cur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 polarizing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1)
KR101769221B1 (ko)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형 접착제 조성물, 편광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광학 필름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TWI586721B (zh) An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an optical film, and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KR20180013768A (ko) 광학 적층체
TWI593771B (zh) Active energy ray-cur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 polarizing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2)
JP5801435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254072A (ja) 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481059B2 (ja)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1936822A (zh) 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組成物、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光學薄膜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JP2013210513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736146A (zh) 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
WO2016010029A1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134413A (ja)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8092187A (ja)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98248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793125B (zh) 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
JP6609075B2 (ja)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